第一篇:住村工作三年规
住村工作三年规
(2014年—201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州、县关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要求和更好的践行群众路线,围绕住村工作组六大任务,结合中葛根村实际,帮助中葛根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经过调研,在充分征求上级领导、村“两委”及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中葛根村基本情况
中葛根村位于中葛根河西岸,距半截沟镇13.5公里,全村行政面积16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124人、847户;其中汉族2729人、679户,回族253人、120户,哈萨克族130人、45户;常住人口640户、2768人。2013年集体收入45000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12200元。全村耕地面积45000亩,人均耕地面积10亩;村组机动地1500亩;退耕地造林6400亩;海棠果为主经济林4100亩(海棠果2800亩)。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油葵、红花、土豆、打瓜等。中葛根的土质比较适合种植红豆草,这提供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村里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村通油路,南接林区公路,北接半截沟镇公路,总长25公里。村委会两位成员有7人组成,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现有十户长33名,村党总支管辖三个党支部,党员91名,团员230名。
二、发展现状
中葛根村位于半截沟镇政府西北部,地势属于丘陵和平原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中葛根河两岸,中部和北部地势相对平坦,是半截沟镇农作物种植基地之一,该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畜牧业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水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灌溉需要,该问题一定的约束该村的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产积极性。近几年中葛根村大力发展海棠果基地建设、大面积种植红豆草、发展畜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具体规划
根据中葛根村上述基本情况和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制定村2012-2014年具体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先行的目标要求。立足农牧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认真梳理调研成果,挖掘中葛根村资源、地理优势,帮助村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
(二)预期目标
通过努力,使中葛根村农田水利设施等得到进一步完善;村民观念切实转变,逐步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收入逐年增加,村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
(三)规划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①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总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中投资230万元,其中援疆项目资金40万元、自出190万元,分三年付清,2014年8月份竣工;资金来源征收机动地承包费。②道路修复建设。中葛根村内部分居民道路急需修复。计划2014年年底对中葛根四组6公里的居民道路进行修砂石路;资金来源争取自治区住村工作组民生项目资金。③道路和村庄绿化。争取林业项目绿化新建文化室和中心村周围。资金来源争取县林业局提供绿化苗木。④争取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节水灌溉项目等。
2.全面整顿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要点,继续巩固和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班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基层领导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焦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成为抓发展、抓稳定的骨干柱石。积极探索并建立更加科学、更加注重实效的村干部待遇制度,切实改变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态。3.进一步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力度。一是根据中葛根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公民道德、群众品行等方面的共同约定,在精神文明方面获得大发展;二是从权利、义务等方面制定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使其成为群众遵纪守法的准绳。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
设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传统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不断树立形成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生存环境舒适的文明新风。
5.努力开展宣教、维稳、党建等强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富民惠民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新疆所取得的成绩、所得到的幸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政策、好处讲透、讲明,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使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从而达到使村民自觉让适龄儿童入学、优秀青年入伍等目的。通过组建由村干部、党员组成10人左右护村队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构筑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防控体系;用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把人民内部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仔细研究、认真谋划,加强党建,形成长效机制,使党建工作成效上不断有新突破。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确保村党员逐步增加,让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牢牢掌握反对民族分、非法宗教、裂暴力恐怖等活动。
6.做大做强海棠果基地建设。协助村村委会认真抓好海棠果基地建设,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做好林业技术服务,订购优质苗木。
7.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醒目、天山北坡植被恢复项目、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三北”五期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等生态建设项目,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8.发展种植红豆草。依靠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大面积种植红豆草,发展畜牧业。
9.其他方面。①抓好国家和省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和落实,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②指导村“两委”班子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指导帮助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好党课和时事政治的教育,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帮助广大党员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④根据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配合村干部多反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中葛根村工作组 2014年4月
第二篇:住村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访惠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住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库热村工作组组员 陈志松
“陈主任和我们的村支书巴德玛就像兄弟一样,天天在一起说工作的事,谈心里话,还教我们书记好多好东西,我太羡慕了。”库热村委会主任巴〃吾力扎巴亚尔笑着说道。
陈主任就是特克斯县征收办的办公室主任陈志松,曾经还当过十三年的教师,他无论在哪个单位是业务骨干,但在今年2月份刚到库热村住村时却显得心中没底,然而,他那时尔刚毅时尔灿烂的表情,让我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住村干部。后来,他自己也回忆说:“刚来住村时,我是真的感觉手足无措,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过,但我深知做好住村工作的重要性。当单位领导将这个光荣而艰巨任务交给我以后,我就坚定我一定要认真完成这次住村工作,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库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工作中的“拼命三郞”
他干工作总是有一股子狠劲,当天的工作当天必须完成,哪怕是不吃不睡。
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没人了解换届选举的工作程序,库热村又做为全乡的换届选举示范观摩点。建强一个班子,夯实基层组织,是做好村务工作和服务好村民的根本,然而怎么建强班子?怎么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大家都面面相觑、无从下手,只有一本近一寸厚的换届选举工作资料汇编是唯一的参考。陈主任当晚就没有合眼,他将换届选举工 1 作资料汇编整个看过了一遍,并自己做了个“工作流程图”(这后来和乡里下发的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每一步要干什么,开什么会,重点要做好什么,要发布什么公告。这样他就成了这次换届选举的“实际工作负责人”。每天晚上准备资料,上午参加换届选举工作相关的会议,下午整理资料、发布公告。近一个月的时间,只能见到他通红的双眼在盯着电脑,也只见他一只手时常地搔着那渐渐变长却没有时间去修理的头发。8月11日,库热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了,他又拖着疲惫的身子投入到了另一项工作中,那就是特克斯县“访惠聚”工作第二季度推进会,库热村是观摩点,但准备的时间只有5天。“再加把劲就可以休息一下了!”他这样对大家说,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见到他休息一天。
陈主任在村民眼里总是那么热情。村民铁木尔巴特家的羊到了该剪羊毛的时候了,巴特已经60多岁了,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只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女在家。剪羊毛时,孙女也不得不请假在家帮忙,陈主任听说后就自己买来剪刀,送巴特的孙女去上学,然后帮巴特剪羊毛。从把羊身上剪出一个个鲜血直流的伤口,到能熟练而轻松地“扒去”羊身上那一层厚厚的“外衣”,五天时间,他饿了吃块馕、渴了喝碗水,100多只羊都可以在烈日下欢跳了,铁木尔巴特笑了、孙女也拿回家了成绩优秀的试卷、陈主任却病倒了三天。
生活中的“铁算子”
住村工作要在村里吃住,他以前是征收办的办公室主 2 任,自然也成了我们住村的办公室主任,我们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他就是我们的“后勤部长”。我们每人交纳的生活费用的开支,食材的采购及工作中的办公用品他都会精打细算。如何能做好即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标准,又能让我们大家都节省开支,他都能做到每一项开支罗列清楚,一目了然,俨然是一副“大管家”的模样。
友谊中的“及时雨”
“有困难,找志松,志松这怂决不会怂”,这是我们的顺口溜,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热心肠”。无论你有什么困难,只要找他帮忙,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完成。只要他看到你的困难,就算你不说,他也会主动地像久旱的廿雨一般及时给你帮助。
村民准备开个“牧家乐”,正在搭建蒙古包,他听说后就一定要去“揍揍热闹”。搭骨架时,他爬的最高,就像是自家的活一样,我们都提醒他要注意安全,他却说:怕啥?就算我伤着了那也是公伤呀!搭建好蒙古包回来后,村民为表感谢给他送了个西瓜,他第二天又买了个哈密瓜送还了。
他现在和库热村民都能打成一片,村民见到他都会和他打招呼。有一次,一个村民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还紧紧地握了握陈主任的手,我问他这位村民是谁?他说“上次给他帮忙时,忘了问他叫什么名字了”。
第三篇:住村工作民情日记
住村工作民情日记
--走访“辍学生”家庭有感
4月22日下午,州派“三民”活动哈达墩村工作组联合乡住村干部及村两委、派出所民警,到村民家中动员辍学生返校学习。
工作组一行深入到哈达墩村9名辍学学生家中逐户做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每到一户,都与辍学学生及家长耐心细致地交流、谈心,了解辍学原因,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国家政策法规和学生今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实际进行动员,让在场的学生和家长深受教育,大部分家长当场表示立即送子女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通过走访,工作组了解到,这些学生辍学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打工挣零用钱,有的是因为成绩不好厌学,有的是出于家庭无劳动力,春播期间让学生帮忙种地。工作组对此十分担忧。劝导辍学孩子返校学习工作还待继续,直到孩子全部入校为止。
点滴感想:
两天来,我一直在想,这些辍学生都按时入学了吗?每到工作之余,我便会想起那些辍学在家的学生。我想我们不只是单纯的去说教,说服,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他们真正的理解我们说教的目的,由被动变主动。所以几天来,我是百感交集,浮想联翩。把感想写出,算是对“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个收获吧!
4月22日下午刚到上班时间,工作组一行深入到哈达墩村9名辍学学生家中逐户开始做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
祖拜耶·艾比布拉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她家时,她正在帮家里人干活。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来到她家了。上次去时只有她一人在家,父母上地农忙,这次家人都在,这让我们感到很幸运。随着主人的问候,我们就跟着走了进去。院子的一角搭着两间简陋的棚子,房内摆放着几件陈旧的家具,但收拾得干净整齐。院外新盖了一套砖瓦新房,从外表看去,家庭条件应该不足以供不起一个学生上学。问及父母孩子辍学原因,给出的答案是孩子有较严重的贫血,经常头疼,导致眼花,所以就暂时在家修养。当工作组打电话向学校核实情况时,才知道她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有去学校了。这让我们都感到很是震惊。这么小的孩子,不去上学,能有什么作为呢?学校是他们的乐园,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离开了校园,他们又怎能茁壮成长呢?看来,在全国实现城乡几千万中小学生享受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现在,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控辍保学”工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读书无用论在有些家庭当中还是多多少少少存在的。读书无用论对教育老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其负面效应可想而知。接下来,工作组便开始了锲而不舍耐心地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和祖拜耶·艾比布拉一样辍学在家的,还有好几个孩子。在农村,不像在城市,每家每户都有自留地,所以一家和一家离得都相对较远。走了整整一个下午,因为春播,有些家长都忙着在地里干活,我们只有选择晚上再去。我想,我们的努力不能白费。
晚饭我们简单地凑活着吃了,放下碗筷,我们就继续开始了走访。我们一家接着一家的走。这个家庭的情况也很特殊。父母离异,孩子被母亲带去库尔勒,交给了孩子的外婆收养。父亲在婚后,前妻就很少在和他联系了,至今也没见到孩子,更不知道孩子是在上学呢,还是辍学在家。该男子多次打电话给前妻,前妻都置之不理。谈及孩子,该男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弄得我们心里也酸酸的。
天色渐晚,转眼间天色就暗了起来,我们的走访在继续。夜晚的蚊子几乎是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张照片拍下来,我脖子、手背已经有好几处被蚊子咬破了,痒的出奇。村里没有路灯,完全漆黑一片,乡党委副书记居来提·卡德尔打着手电筒带着我们一一入户、走访、登记,这让工作组一行都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认真和负责。
不深入基层,就没有深刻的体会,走访连续四个小时不停奔波,一路下来,大家都疲惫不堪。等回到住处,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
夜已深,一天的调查情况不断在脑海里涌现,一个小小的村庄,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挽救每一位辍学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的思想就有什么的行为。但愿社会各界引起高度重视,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让读书热再度升温。
扎根基层,吃得住辛苦,耐得住疲劳,守得住理想。问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步一脚印,在简单中充实着快乐,平凡中彰显着伟大。
住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4年4月24日阿勇匆笔
第四篇:住村工作心得体会2
住村工作心得体会
乌什县阿合雅镇巴扎村工作组——赵辉
入住乌什县阿合雅镇巴扎村工作不知不觉已经过去5个月了,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走访入户、开展各项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我收获到了许多,也对住村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首先在县委、镇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实际,在村两委班子建设、走访入户调查、农业生产、去极端化、严打“揭盖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了一些体会。
一、深入群众,与村民交朋友。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住村干部上联镇政府,下联村民百姓,落脚点在村,着力点在民,一定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因此,住村后我先是积极学习“双语”,尽量不靠翻译亲自与群众交流,在村委会、巴扎上我都热情地和村民打招呼、拉家常。同时积极走访入户,扶贫帮困,还和一户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入户时不嫌弃农民家里的卫生条件,不怕脏乱,坐在炕上和农民拉家常,参加村集体劳动,努力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走在街上村民们很远就和我打招呼,让我充分感觉到深入群众、和群众交心的快乐。
二、与村两委班子形成合力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
住村工作的开展很大一部分需要村两委班子的帮助,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会班子,积极贯彻落实“五会一分工”、“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是我们开展工作事半功倍的有效形式。巴扎村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村”,我很痛心,同时也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一个村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巴扎村在这两年“两委”班子分工不明确,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不高;这直接导致了村委会在村民中威信不高,工作难开展。我住村后,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体工作组成员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严格落实“五会一分工”工作机制和“八项工作制度”,不断提升“五种”工作能力,争做“四强”干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尽快摘掉巴扎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住村干部到村里,村民们是欢迎的,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走访他们,拉拉家常。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能把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想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二是沟通群众感情、三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中各项建设,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例如:现在村民对选好配强村干部心存疑虑,与原来干部有隔阂,我和包村干部多次上门找个别村民谈心交流、提高思想认识,进行思想教育,并与地委党校校领导沟通,申请花6000多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看望“四老”人员,看望爱国宗教人士,工作组与村民为贫困患病村民捐款3200元,向地委党校申请1.6万元购买大功率水泵,开自家的车多次到水利部门、电力部门跑审批手续,拉电缆、拉配电箱等,接送工人安装设备,与工作组成员多次到水泵房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一条长30米、扬程20米、6平方米的泵房终于建成,一次试运行成功,解决了村里多年来未解决的农田灌溉困难,村民们见到我们工作组成员都说工作队“亚克西”。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真诚,感动了村民,现在的大多数村民积极了,主动参与村中各项建设,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
三、严格遵守住村工作纪律
住村工作虽然才五个月,但我收获很多。我将珍惜这次住村锻炼机会,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工作中增进才干、在锻炼中增加知识、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为今年的住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每天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镇政府、“三民办”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农业生产知识,从群众和镇干部、其他组员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我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基本要求,力求先律己后律人,管好自己也约束好组员,把自己真正当成乌什县的一员,巴扎村的一员,把住村工作当成一份崇高的事业来做。
赵 辉 2015年7月14日
第五篇:住村工作心得体会3篇
住村工作心得体会3篇
篇一:住村工作>心得体会
翟少勇
为深入贯彻落实“12.19”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总书记“1.28”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这是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开展这项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是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自治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自3月4日进住托万艾格来村以来,我们迅速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适应环境,熟悉情况。按照国资委下基层工作队和县乡党委的安排,稳扎稳打,循序渐近,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了学习>培训,增强了全体成员的群众观念,掌握了政策法规,了解了民族风俗习惯,增强了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分不同层次,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全体干部、妇女代表、党员、“四老”人员、宗教人士座谈会和村民大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采取多种方式与村民交朋友、走亲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力所能及的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缩短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协调,为村民依明·依不拉音老人的儿媳解决了因床位紧张,住院难的问题;与于田县人民医院联系,为吾布力·肉孜书记检查,找专家会诊,工作组成员还捐款3000多元为其买药;及时向村民乔里帕汗讲明自治区关于南疆三地州孩子上中专学校的“三免一补”政策,避免了给托请人几万元钱的问题;组织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党员为买汗热木·依斯拉木老人捐款6000元给其治病。
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要求,在与村干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认真组织入户走访工作。走访“四老”人员时,认真听取了在发展集体经济、庭院经济、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走访宗教人士时,要求他们多做宣传动员工作,把自治区开展的“三民”活动通过他们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要教育子女,左邻右舍和年轻人,珍惜民族团结,反对暴力恐怖,维护社会稳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把托万艾格来村建设得更加美好;伊玛目买买提·买提努力说:“我家有5口人,3个孩子,种了5亩地,2个大棚,每月还有300元补贴,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在讲经时,一定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要说困难谁都有,总书记也有困难,但我们自己可以克服。”
走访村民中,了解每个家庭在吃住、上学、就医、种植养殖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并把走访与政策宣讲结合起来、把走家入户与深入田地结合起来、把听取民意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把了解情况与结交朋友结合起来,来到了村民家中,走进了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全面了解广大群众的所忧所思所想所盼。同时,我们还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传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进行政策宣讲。针对当前春耕生产的实际,科学组织春耕生产工作,合理安排9个小队900多亩小麦和368座蔬菜大棚的灌溉;邀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现场指导菜农做好大棚蔬菜防高温、防风、通风、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组织村民现场讲解交流核桃修剪技术,棉花种植技术,并给村民发放了科技书籍。
住村工作以来,我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工作之余大家聊聊天、散散步,或开会、学习、看新闻,每天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一个多月的工作生活,也深感“组长”两个字的责任很大,担子很重,压力更大,实属不易。一个工作组就是一个家庭,对外要组织落实好自治区“三民”活动明确的六项任务,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解决村民提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内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考虑好吃喝拉撒等生活方面的具体事情,掌握每个队员的思想动态,调整、理顺大家的情绪,安排好全体人员的业余生活。工作具体而琐碎,真是和一个家庭没有什么两样。
托万艾格来村的村民很淳朴,也很热情,虽然语言不通,但老乡们带着笑意的眼神和善意的举动让我感到了>温暖。刚来时,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水果,邀请我们到家里座客,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入户走访中,每遇到放学回家的孩子,他们都用生硬的汉语说“您好”!俏皮地与我们打招呼,村民还拿出家中的红枣、核桃、鸡蛋、水果等送给我们,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都向村民解释工作组有“十不准”的纪律规定,婉言拒绝,但内心深受感动。
村里的“四老”人员对党的各项政策比较了解,他们常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工作组”,他们知道珍惜,懂得感恩。村里的宗教人士对自治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等都比较熟悉,对我们的工作也十分支持,纷纷表示,愿意在讲经时,大力宣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村民也都感谢党的政策,知恩感恩,珍惜来之不容易的>幸福生活,思稳定,盼富裕。
虽然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展开,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需要我们了解的情况和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会用真诚的心,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真诚换真心,真正把“访”的工作做细做实,把真实的情况了解到,掌握好,为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篇二:住村工作心得体会
苏 占 江
自治区党委决定,自2014年起,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作为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之一。自治区国资委于2月14日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动员大会,我踊跃报名,有幸成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第一批成员,于3月2日开拔,入住于田县科克亚乡奥吐拉·艾格来村开展工作已经近一个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有一些切实的感受和体会。
一、“沉下心来”是做好住村工作的首要前提
住村工作组上联党委政府,下联黎民百姓,肩负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的六大任务,如果抱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心态,是很难完成好自治区党委交给我们的这六大任务的。农村的生活条件比不了城市,生活相对艰苦,每一位工作组成员只有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才会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困难,真正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只有沉下心来,才有心思深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各种因素,更好地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只有住进村,才能帮助所住村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
这次国资委系统70余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将生活、工作、安全等方面的设施尽可能给住村工作组配置齐全,水冲厕所、淋浴器、电冰箱、微波炉、网络、电视等城市里的设施一应俱全,各方面条件比想象中好太多,解除了工作组成员的后顾之忧。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沉下心来工作呢?又有什么理由不将工作做好呢?我想,我没有任何理由。
二、“扑下身子”是做好住村工作的关键所在群众是最纯朴,也是最实在的。作为工作组成员,要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办几件让群众看得见、体会得到、有成效的事情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才会交到真心的朋友。要干出一番实绩,关键就是要树立以村为家的思想,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和切实的利益,就会从心里欢迎和信任我们,自觉拥护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心与党贴得就会更紧。工作组在群众心目中却代表着上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如果常到老党员、老干部那里看看,他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常到困难户家中坐坐,他会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常到个体经营者中去问问,他会感受到上级的支持;常到宗教人士那里转转,他们会更加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我们第二组住村以来,已分别召开了党员见面会、村干部座谈会、村民大会,先后看望了生病的村妇联主任、4名四老人员、5位五保户,拜访了2位宗教人士,与10余位辍学孩子及家长进行了交流谈心,参加村民婚礼2次,植树、给果树施肥等劳动60余人次。这些基础工作使我们混了个脸熟,交了几个朋友,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认可。因此,只有工作组每位成员扑下身子干实事,才能保证后续大量住村工作取得实效。
三、“多动脑子”是做好住村工作的有力保障
农村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村干部,比如落实乡党委政府各项稳定、宗教、惠民政策措施、召开村委会议、开展集体活动等,都需要依靠村两委干部去组织和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工作组成员要“多动脑子”,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把自己当成指挥员,更不能够单打独斗,要做好学生和配角。要努力加强与村“两委”干部的交心谈心和思想沟通,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主动搞好团结,密切相互关系,力争做到指导不指挥、统揽不包办、协助不越权、办事不推诿,要有意识地在群众中树立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他们工作的能力和积极性。
我们第二组坚决服从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原则,凡是与村里有关的事情,必须与村两委商量,大事报乡党委、政府批准,打井、春耕、村组织建设、村经济发展、舆论宣传、维稳值班等事宜,多次与村干部碰头沟通,交流意见。我们努力树立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做一位幕后支持者,等我们离开后,会在这里留下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
篇三:住村工作心得体会
李 阳
住村工作近2个月来,在组长的带领与指导下,住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与改变了认识,现将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住村”先要“住心”,深入才能了解。
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住村工作以前很多人从未参与过,就我个人来说也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环境不熟,还要开展工作,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但慢慢的熟悉后,慢慢的意识到只有静下心住下来,才能有时间去融入新的环境,能够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的各种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解决村民解决问题。
二、迅速进入角色,与群众打成一片。
住村以后才真正感受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和环境的截然不同,基层工作更多是执行方针和政策,我们要迅速进入新角色,克服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等问题。通过学习和交流,逐步将工作开展起来,慢慢与村民融入,调查了解村里的农牧业发展情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与村劳动力情况等内容,理清工作思路,拟定出村发展规划。只有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帮助他们,真情投入,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所在的村子基层党组织建设涣散,没能够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几乎没有开过支部会议,近几年都没有发展党员。我个人认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住村工作的必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好的村庄,都与村委团结,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分不开的,团结和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养骨干人才,这是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治本之策。
四、踏实肯干,实实在在为村民干实事。
农村老百姓是非常纯朴、爽直的,情感真挚,心眼不多。为他们办实事、急事、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住村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组里组织的帮助村里农民除草、植树等工作,我们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工作中也不时的有村民反映家庭困难和一些村民的期望,组里都能够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并统一向乡党委反映,以求合理的解决渠道。总体感觉的到,村民的许多诉求,在落实的时候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不光是乡党委、乡政府能够立即解决的,有些问题国家出台政策进行补贴,可是有一部分要有村民自己承担,但现实情况是村民就连自己出的这一部分都承担不了,所以许多好的惠民政策难以落实。因此,如何为村民做实事,带领村民勤劳致富,摆脱等靠思想才是眼下突出的问题。
农村工作,看似单纯,实际复杂。住村最忌用包办代替的工作方式去开展某项工作,即使是这项工作对群众有益。如帮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我们应更多地和群众座谈商量,一起寻求调整经济结构的良策,要遵从市场规律,因地制宜,不要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实践证明,命令包办,效果极差;引导启发,群众在自愿基础上去调整,既有积极性,又有好办法。
通过半个多月的学习,确实有了一些>收获。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但是农民和农村中还有很多需要改变提高的地方,这方面可以说任重道远。我们在向农民群众学习的同时,还依靠乡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农民及村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掌握种植养殖的技术,改变落后的现状,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将住村工作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