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

时间:2019-05-14 05:3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

第一篇: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在四川省关爱留守儿童电视电话会上的发言

2014年1月3日

近年来,我校按照“理念引领、活动育能、科研支撑、常抓不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理念引领

顺应社会发展,我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定为教师职责。要求教师做到:“关爱隐形化”,讲究方法,保护自尊,润物无声。“关爱治本化”,生活、身心、学习全面关心,着重培养自立、自强能力。“关爱常态化”,真心关爱,做实做细,常抓不懈;“关爱标准化”,有计划、有活动、有记载、有总结、有档案。

二、校本行动 ㈠ 加强培训

邀请国家关工委、中国农大、川师大的留守儿童教育专家到校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中国农大、各级妇联组织的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成果评奖等校本培训。

㈡ 丰富载体

一是延伸校外活动场所教育功能。我校的校外活动场所创建 于1994年,位于离城区校本部7.5千米的山区,占地300多亩,现已接待校内外学生50000余人次。每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师生同吃、同住、同活动四天,开展往返步行、洗衣叠被、炊事劳作、农事劳动、攀岩、划船等实践活动,有效培养了留守儿童自立、自理、自律能力。二是做实乡村少年宫活动。我校的乡村少年宫开设了30多个兴趣小组,每周定时开展培训。三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学年举办“苗苗”艺术节、冬季体育活动月、迎新年歌咏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集体,阳光自信。

㈢ 各尽其责

我校形成了“校长统筹、班级为主、家校互动”的工作格局。行政、教师、家长、学生分别做到“四个一”。行政:主抓一项活动,开设一次讲座,参与一项科研,结对一名学生。教师:每期一次主题队会,每期一次家访,每月一次谈心,每周一条短信。家长:每周一次亲子通话,每期一封亲子通信,每月与教师交流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学生: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发展一项特长,负责一项家务,获得一次成功。

㈣ 科研支撑

我校于2007年起参加中央教科所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留守 2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2008年起参加中国农大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干预研究”项目,教师开展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研究”、“用爱去关注”等小课题研究。通过探索和提炼,认识更加到位、方法更加科学、工作更加有效。

四、接管村小

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我校于2001年接管了位于偏远山区的官厅村小,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资源共享。村小的师资、设备设施配备和管理与城区校本部相同,学校轮流派优秀教师到村小任教。二是城乡结队。校本部与村小的班级和学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到对方家作客等活动。

五、取得成效

我校留守儿童勤奋刻苦、生动活泼、乐学乐做、求真求精,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明显好转,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学业成绩明显上升。近几年我校留守儿童没有出现辍学现象,没有出现大的意外伤害。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之青神模式4

青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因亲情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位,他们学业、生活面临困难,生理、心理面临问题,需要采取教育保护措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之一,做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体现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青神县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青神模式”。

一、基本情况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幅员386.8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耕地面积9386公顷,农民人均耕地约0.86亩。人口19.71万,其中农业人口16.25万,占全县人口的82.4%,属西部典型的农业小县;儿童3.2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5%;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4.7万人,留守儿童8118人,占全县儿童的24.9%,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662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儿童总数的40.1%。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01年启动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2004年被眉山市政府妇儿工委确定为农村留守儿童

②①教育保护工作试点县,2005年被省政府妇儿工委确定为全省唯一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试点县,2006年,县政府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二、“青神模式”及其做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青神模式”简称“六一”模式(或“SO模式”,S代表英文six,O代表英文one),即明确一个实施主体、落实一个牵头单位、抓住一条责任主线、围绕一个工作中心、搞好一个教育结合、构建一张关护网络。

明确一个实施主体。维护儿童权益,关爱儿童成长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是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做到人员、责任、措施、经费“四落实”。县委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考核项目,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领导小组,制发实施意见,负责组织实施。

落实一个牵头单位。落实县政府妇儿工委为牵头单位,负责总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妇儿工委办,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和县政府办、妇联、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文体局、卫生局、工商局、劳动局、农林局、宣传部、工会、团委、科协、残联等17个部门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县妇儿工委办每月督查、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半年监测、年终评估,及时收集情况,总结 汇报,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抓住一条责任主线。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重在责任的落实。我县牢牢抓住“政府—主管局—乡镇—村组(社区)”这条责任主线,由县政府与乡镇、责任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乡镇将责任落实到村组、社区、家庭,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站股室、学校、派出所、工商所等下属单位,使工作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围绕一个工作中心。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儿童发展纲要》,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必须予以关注和保护。我县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始终以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儿童发展环境为中心,保障每一个儿童享有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同时,强调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参与,真正惠及每一个留守儿童和家庭。

搞好一个教育结合。即把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保护板块结合为一体,开展建卡、建校、建站、建阵地工作。一是建立一张档案卡。发放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家长、教师、群众调查问卷,了解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1张成长档案卡,制定教育保护方案。学校负责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调查建档工作,乡镇负责非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调查建档工作,档案资料由乡镇

④汇总,制作电子文档,实行微机管理。二是建立两校,即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和家长学校。目前,我县已投入683万元改建、新建寄宿制学校5所,吸纳留守儿童970人;建家长学校30所,普及率已达100%;成立县级家教指导中心1个,乡镇、社区家教指导站10个。三是成立三站,即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宣传站、保护站和援助站。在县妇儿工委办设立宣传站,独创设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宣传标识,创建全国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站(www.xiexiebang.com),在县级报刊、电视台设立专栏,营造留守儿童教育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乡镇综治办设立保护站,为每名留守儿童建了一张保护卡,定期到学校、村社进行走访,净化校园周边环境。2005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制安全讲座100多场次,发放留守儿童保护卡8000多张,解决安全隐患300多起,取缔不合格摊点20多家,整治违规网吧10多家。在乡镇民政办公室设立援助站,负责与学校、村组联系,帮助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和家庭。近年来,通过政府救济、学校减免、社会捐赠等途径筹集资金20多万元,帮助3000多名留守儿童和家庭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四是创建了四大阵地,即心理咨询室、亲情活动室、托管家庭和校外活动阵地。在学校设心理咨询室,建“知心姐姐”心理信箱。留守儿童以面谈或书信的方式向心理老师咨询,老师一对一作个案辅导和引导,并针对普遍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在村上设立亲情活动室,配备 亲情电话、电脑、书籍和活动器材,聘请有一定文化的党团员志愿者为管理员,指导亲子沟通,组织亲情联谊。动员有条件的家庭建托管家庭,采取全托管、半托管的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食宿,就近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已建立瑞峰镇孝德教育基地、南城镇竹编教育实践基地、西龙镇国防教育基地、白果乡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教基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阵地5个。

构建一张关护网络。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成长、监护、帮扶、管护、关护五个突出问题,我县构建了一张横不留空,竖不断线的关护网络。一是构建留守儿童中成长网络。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我能学、我能做、我能帮、我能爱、我能行”为主题的“五能”活动,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帮助和接受帮助、学会爱人和被人爱、学会自我管理和服务。二是构建家长监护网络。在家长中开展“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每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的“五个一”活动,聘请教育专家、知名教师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监护人权利义务、维权、技术技能等培训。三是在教师中建立帮扶网络。落实教师对留守儿童专人帮扶,帮扶教师每季度填写一次帮扶效果拚反馈表,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将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在干部中建立管护网络。要求乡镇、村 组、社区党员、干部了解本乡镇、村组、社区留守儿童和家庭的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落实联系人和代理家长,经常走访,进行义务辅导和监督,履行管理保护的职责,把对留守儿童的管护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五是在社会建立关护网络。动员党员干部、企业、群团组织、老年协会、等,开展捐赠、结队帮扶、手拉手、志愿者、代理家长、亲情使者、同伴行动等活动。如,开展了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288名特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了“春节为贫困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资助4名特困留守儿童的母亲回家团聚;开展了“亲情使者”征集活动,征集到“亲情使者”100多名,亲情联系3000多人次;开展了以“书送希望·情传四方”为主题的好书好刊捐赠活动,捐赠书籍1000多册;在企业开展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就业岗位活动,欣杰药业、裕华纺织等企业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促进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一是生活习惯明显好转。长时间不洗头、不洗澡、不换衣服等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吸烟喝酒、出入游戏室网吧等场所的留守儿童明显减少。二是不良性格、行为得到有效扼制。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孤僻、任性、暴躁等不良性格得到根本改变,违规、违纪现象大幅度减少。三是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持逆反心理和具有厌学倾向的留守儿童明 6 显减少,由2003年的78.7%下降到目前的19.1%。四是学业成绩明显上升。中等以上学习成绩的留守儿童由2003年的23.7%上升到目前的60.4%。

唤醒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出现了可喜的“三增三减”现象:一是就近打工的增多,双方外出的减少。近1/5的留守儿童家长选择了就近打工,双方外出的比例由2003年的52.6%下降到42.8%,基本杜绝了无人监护的现象。二是常回家看看的增多,不问不管的减少。一年回家一次的由27.4%上升为49.8%,两三年回家一次的由9.3%下降为6.2%,父母与孩子每月联系一次的比例由20.6%上升为67.5%。三是参加学校活动的家长增多,无所事事的家长减少。每年回家开家长会的家长比例6.3%上升到37.3%,上升了31%。

激发了社会的参与热情。从政府部门到村、组、家庭,从学校到企事业单位,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都积极主动参与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群众对留守儿童的知晓率由过去的42%上升到92%,参与率由原来的21%上升到91%;县、乡两级政府帮助1300名缺乏监护人的留守儿童落实了监护亲戚、托管家长和教师,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得到了有效监管、看护和照顾。

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五年来,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两纲通讯》、《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近100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留守儿童余欣燕在“动员社会,保护留守、流动儿童权益项目座谈会”上的发言和杨洋的百字作文《一个人》,被中外媒体争相报道。2006年,我县获亚洲开发银行最高赠款3万美元,并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指定专家组的肯定。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对青神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为“青神模式”。

四、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今天的留守儿童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各级政府应站在解决新“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予以重视和解决。

(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先解决急需解决且能在短时期内见效的问题,如学习、生活、生理、心理、安全等问题。第二步制定政策,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农民工待遇、农村社会保障、卫生、医疗体系等,从政策层面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问题。

(三)调整产业,就地转移。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其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困难。希望上级政府调整产业布局,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流动。

(四)加大投入,配备设施。实践表明,寄宿制学校、托管制家庭、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留守儿 8 童吃、住、管、教等系列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家庭都没有寄宿的相关硬件设施,没有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议上级政府在转移支付中单列寄宿制学校建设、托管制家庭、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专项经费,集中3--5年时间完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增加农村中小学教育编制,配备心理咨询、生活保健人员、校外活动辅导员。

五、下一步的打算

(一)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青神模式”。

(二)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项目帮助,提高和发展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青神模式”。

(三)创新留守儿童教育保护“青神模式”,印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手册》,在全省、全国推广,惠及全省、全国留守儿童。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必将受到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我县将更加深入地实践和探索,让“青神模式”日臻完善,开出更绚丽的花,结出更丰硕的果。

注:

①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②儿童:指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所有未满18岁的人。

③长期外出务工人员:指每年在外务工时间至少在6个月以上,且务工期间很少在家居住的打工者。

④非留守儿童:指父母很少或基本不外出打工、一起居住的儿童。

与父母双方

第三篇:留守儿童教育

耕耘“善德”沃土 呵护“留守”成长

湖南省临澧县第四完小 刘昌稳 邮编:415200 电话:***

邮箱:1025342748@qq.com 摘要: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养成教育 业余 家庭教育

我校地处县城边缘,生源一半是留守儿童。长年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我们,深知这类学生群体的成长困境:缺少父母的关爱,祖孙之间隔代沟通阻滞,家庭教育方式落后老土。同时,我们也明白,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为此,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

一、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 “至善至美”,一个唯美的成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古老的至善文化迫切需要学校文化的现代演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四小开始了善德文化的系统构建。围绕“至善”主题,我们从“善”字成语入手,从搜集的80个“善”字成语中精心挑选出20个符合“至善”主旨的成语,重新排序、组合、连缀成“至善”的文化核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从善若流……止于至善”。在传达室的外墙面开辟出了以“乐善不倦,至善至美”为主题的“至善”成语墙,进出校园,抬头可见。

为了形成强盛的“至善”文化气场,学校同步启动“室、廊、园、墙”等的部位的文化设计与布臵。“忠、孝、仁、善、礼、智、信”的道德文化长廊建起来了;“中国好人”的宣传专栏立起来了;走廊上,“临澧四小美德少年”光荣肖像挂起来了;教室里,“临澧四小学生一日一善行为指南”“教师心语”贴起来了:办公室内,现当代教育名家陶行知、斯霞、李吉林等名师带着各自的教育主张,肩并肩“走”来了。

学校文化,任何物象都应成为文化的载体。新修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里,蕴含着香港教授杨菁荪华侨的一份爱国情谊,“菁荪楼”这一简单的楼名因此有了丰富的“至善”内涵。综合楼与幼教楼之间新辟出的一块绿地,因杨教授亲自命名并欣然题写园名“至善园”,普通的绿地顿时赋予了鲜活的文化张力,并一举成为四小“至善“文化的聚集地。

二、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

立足校情,提炼养成教育核心要素。一直以来,养成教育成效为何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检索了各类养成教育研究成果及专著,成果内容各异,表现形式惊人一致:梳理出了条目繁多的“好习惯**条”。平心而论,这些总结提炼出的好习惯,的确是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然而,相对衡定的教育力作用到数目庞杂的目标点上,教育功效恐怕只能像隔靴挠痒。只有因地制宜,将眼花缭乱的目标点科学“瘦身”,才能产生看得见的教育功效。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校集中力量进行了养成教育核心指标的“校本提炼”。我校是一所处于县城边缘的小学,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以留守儿童居多。毫无疑问,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缺失的是什么?习惯,基本习惯。怎么办?家庭的缺失只能靠学校教育弥补。经过一番自我诊断后,学校举全校之力梳理提炼:临澧四

小的学生最迫切最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经过征集、筛选,学校将养成教育核心凝练成了“洁、雅、勤”三个字,每个字三项指标。即“洁:校园清洁、仪表整洁、书包洁净。雅:举止儒雅、上下楼文雅、用餐优雅。勤:勤背书、勤练字、勤阅读”。简称“三三三”目标。每项指标又分别描述出具体的行为指向。

删繁就简,调整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目标确定下来了,如何让目标可测可评?毫无疑问,班级管理评价是一道推动养成教育的有效杠杆。笔者再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所在学校的醒目处,都有一套条清缕析的评价量表,而这块量表多半指向班级管理,只不过量表内指标各异。但集中指向养成教育的指标少。

我校也一样,校园醒目处设臵了一块评价班级管理水平的量表,表内指标涵盖“卫生、礼仪、上学、放学”等十二项。学校再次决定,要对班级管理动一动手术,于是,由“文明班级嘉奖排行榜”更新为“养成教育班级嘉奖排行榜”。评比主题直接指向“三三三”,累计九个项目。通过三种途径获取数据:大队委的值班数据、“行政日志”记载数据、政教主任的日常巡视数据。评比结果一周一公布,用笑脸取代分数,每周笑脸多的班级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评价一月一累计,直接进入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有了新的评价指挥棒的引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向感更强了,一门心思盯着“三三三”。

直观呈现,让结果反馈无声胜有声。最有效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抵达心灵的自我教育,尤其是与个人品德直接关联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不能凭空冥想,需要形象直观的媒介牵引,以便于学生自我观察,区别和评价自身优缺点。受“微课”的启发,我们借助“班班通”平台,尝试定期制作“好习惯益终生”主题“微课”。开通“微课”素材提供渠道,教师人人是“拍客”,家长也可参与。校道上、走廊里、操场中,看见有教育意义的场景,手机一举,随手拍下,指尖一点,发送学校,定期评出优秀“拍客”。每周一第一节播放,“微课”呈现的是教师“育人瞬间”、学生“精彩呈现”。厕所,一直是学校深感头痛的部位,蹲位不足、狭窄拥挤、进厕不冲、异味难闻。在“进厕冲水,善良之举”的进厕习惯强化下。厕所异味开始淡化,瓷砖地面开始还原本色。五月的一天,走进低年级楼层厕所,一阵茉莉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不知是谁,给厕所喷洒了空气清新剂!5月里,栀子花开的季节,不知又是谁,在厕所窗台上偷偷摆放了几朵洁白的栀子花。这些喜人变化,学校及时编成“微课”——《这里的变化静悄悄》,搬到班班通屏幕。

教育家魏书生有言:“基础教育这点事并不复杂,认准了往深处做便是。”我们欣喜地发现,在“333”的引领下,曾经的“蓬头垢面”开始流露出现代文明气息,赤脚片不见了,红领巾鲜艳了,小手干净了,举止文雅了。清晨进校,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老师好”,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三、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

我们坚信这句格言:人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成人世界里也有一句话:8小时内成不了专家!业余时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为了让留守学生的业余有章可循,我们运用“放长线管业余”的策略,重磅推出“临澧四小学生业余活动指南”。对学生业余生活设计了五类“家常菜”。

“手不释卷爱阅读”。学校引导班级建立了图书漂流站。以定期跟踪调研的方式督促教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纷纷被精彩纷呈的课外书吸引,由当初的“被阅读”进化成“好阅读”。中高年级学生还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其经验“让阅读像书香一样自然”在全市推广。“一笔一画写好字”。学校响亮地提

出一个“硬性规定”--“一日一练”。组织学生唱响“写字童谣”:“一读二写三再比,一日一练更给力;课内课外两结合,日积月累出奇迹。”“一丝不苟写作业”。把一丝不苟写作业作为基本学习习惯来抓,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家庭作业布臵与评阅操作指南”。学校坚持一月一次跟踪调研学生作业情况,发现倾向性问题与教师及时沟通,涌现出的好典型,学校及时推广。“日积月累勤背诵”。学校规定,所有学生背诵篇目,学生要滚瓜烂熟。“百花齐放展才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才是素质教育的完整内涵。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己之长,或外显或隐藏。学校的责任就是给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有了这些评价指向,学生的业余生活主题自然由“放任自流”转向“有的放矢”。

四、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为了破解“5+2=0”的魔法算式,我们意识到,家庭才是教育的主战场,只有建好家长学校,并尽快提高家教水平,才能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法就是:

一是定期对家长学员授课。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学员培训会,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对教师授课把好“三关”。即“准备关、讲课关、时间关”。近年来,学校先后请来全国感恩励志教育专家朱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天赋亲职教育课题组专家等来校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演讲。

二是及时组织爱心大家访。学校采取“爱心大家访”形式,定期组织“送教下乡”,因材施教,给家长面对面传授家庭教育艺术:告诉家长“祖辈如何代养留守孙儿”;启发家长“孩子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提醒家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是精心策划家长会。开好家长会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所在。为吸引家长踊跃参会,学校改革会议形式,摸索出了三种家长会方式:一是把家长会办成“成果展示会”;二是把家长会开

成“家长论坛会”;三是把家长会办成“亲子互动会”。

“乐善不倦,至善至美,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正如四小校歌“善德美天下”所唱,相信,在四小这片“善德”沃土里,会培育出一个个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留守好少年。

第四篇: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

202

        索引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相关百科 专家解答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更多留守儿童的定义>>

是谁让留守儿童成留守儿童?拿什么保护你,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4、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 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5、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6.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第五篇: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沙寨小学

熊道伦

2015.4.28.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有专家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全国至少在4390万以上。留守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教育好留守儿童,笔者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留意细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班主任应该留意他们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去推断和发现一些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把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注交往。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班主任一定要关注他们的交往,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应及时劝阻和引导,免得误入歧途。

家校联络。班主任一定要掌握留守儿童的信息,与监护人多联系,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随时帮助监护人排忧解难。班主任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解答他们的疑惑,使留守儿童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爱的感召。“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是班主任工作的秘诀。班主任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点帮助都可逾越孩子的心理长河,达到教育的效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意将是 1 推动留守儿童不断前进的动力。

彰显个性。班主任要尽可能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展示才华,展示自我,彰显个性,通过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多谈心少训斥。留守儿童一般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常常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对孩子多谈心、多鼓励,不可态度粗鲁,横加训斥,这样做孩子才会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班主任工作才会游刃有余。

多发现闪光点,少罗列陈旧问题。流星虽转瞬即逝,但它却光亮照人。留守儿童也有他们可爱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它,一丝亮点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留给他们我还行的念头,从而提高自信心。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就事论事,切忌罗列陈年旧事,以免挫伤他们脆弱的心灵。

培养有益的爱好。班主任要尽可能设计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如开展兴趣小组、第二课堂,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有益的爱好,发挥一技之长,填补心灵的空白,从中体会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班级也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访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家访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面对了解到的问题,班主任要不遗余力地想法解决,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主动交流,班主任工作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既是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是留守儿童进步的引导者,更是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保护者。只有班主任用热心、耐心、爱心、恒心去呵护这些弱苗,班级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才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下载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1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教育

    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上篇) ———心系怀远、心系留守儿童 ( 王华东) 摘要: 由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07年7月19日......

    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家长的指路明灯 10月24日,张春老师应上新乡党委政府邀请来到了上新初级中学校,为广大的留守儿童家长开展了一次触及心灵的家庭教育培训会,这次培训让家长们充......

    永州市第十四中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

    永州市第十四中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汇报 -----在市区关协调研活动中的发言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介绍一下的我校的留守儿童的现状:我校现有学生576人,其中小学320人,初中256人。全校......

    实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

    实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农民群众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初探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初探 作者姓名:王克洪性别:男年龄:34单位:马蹄镇茶堰小学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家庭功能不健全,学校成为他们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因此要充分重......

    栗子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栗子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 陆荣霞 副组长: 伍月栽王发鲜王胜伟 成员:张国政 高云鹤 赵秀林 王大鹏张鹏栗子小学 2012年春季......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留守儿......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本站推荐)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我国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