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4 05:1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

高 庄 街 道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基层妇女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高庄街道位于汶河南岸,与市区隔河相望,辖9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5.6万人,其中,三分之一的村分布在南部山区。今年以来,在市区妇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庄街道妇联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克服困难,脚踏实地,认真细致的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并安排部署帮扶活动,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农村两委进行换届过程中,妇联积极参与,较好的完成女性进两委的目标任务。

一、留守妇女儿童调查摸底及帮扶情况

区妇联召开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调查摸底会议后,高庄街道妇联立即向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根据实际情况,党委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采取领导干部包社区,机关干部包村的方式,安排督促各村进行自查,按照要求填表,并加盖公章,经调查我街道共有留守妇女126名,留守儿童113名。妇联根据报表,下村抽查,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其父亲长年在外地务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父母亲共同长期在外务工的7个。外出打工挣钱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留守儿童的性格、脾气和学习成 绩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都显得内向和落后。调查摸底结束后,高庄街道妇联安排各村妇代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动员留守儿童的宗族亲戚,以及妇代会成员主要从生产、生活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高庄街道妇联转发了区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多方联系,争取社会力量,“六一”儿童节前,共有莱芜市工商局、大鑫珠宝、泰丰针纺服装总店,市内外企业老板等各界人士带着现金、书包、书籍等来高庄街道看望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通过朋友关系,与莱城区地税局联系,在6月1日地税局7名“爱心妈妈”代表带着现金和其他礼物走访看望了纪家庄、老君、前王峪三村的3名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了关爱和温暖。

二、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情况

上一届,高庄街道90个行政村村两委女性成员仅28人,大部分村聘任妇女主任,和其他乡镇一样,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011年年初,高庄街道党委结合农村换届工作,狠抓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严格要求、严格标准,配强、配齐人员,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一)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今年元旦前,街道投资1万元,统一制作“妇女之家”匾牌和有关妇女组织建设内容的版面,下发到各村,统一标准,挂牌办公。各村根据情况换届后,又对办公环境和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使“妇 女之家”更洁净、更美观。

(二)充分发挥妇代会职能,积极开展工作。换届结束后,各村妇女主任由村支部成员或村委委员担任。无论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都比以往大幅度提高,不可同日而语。妇代会成员由各村计划生育小组长担任,建立健全妇代会组织,对村里妇女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常抓不懈,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截止目前,高庄街道85个村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两委干部共336人,其中妇女支部成员30人,妇女村委委员86人,交叉兼职23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女性进村委实现100%,其中对仙门村吴翠莲任支部书记。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在今年两委换届之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女性进两委,市区领导来高庄调研,安排部署任务。高庄街道党委根据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法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两委换届实施办法,制定出严密可行的高庄街道农村两委换届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至少有一名女性进村委,对此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实施方案去换届,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氛围。换届前,街道党委举办由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农村两委换届培训班,明确提出女性进村委,村委至少有一名女同志,各村张 贴标语三到五幅,其中一条是女性进村委的内容。同时,街道安装宣传车,在各村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广泛宣传,发放村两委换届女性进村委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单,使女性进村委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妇联通过入村谈话、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动员和鼓励现聘任的妇女主任和优秀妇女进村委,激发他们进村委的决心,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三是克服困难,严格贯彻落实方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竞争日益激烈,女性进村委必须有法可依。在选举过程中,办事处各指导小组,安排各村选举委员会,抛除偏见,严格按照换届实施方案,去开展工作,无论从讲话材料,还是选票格式都明确提出至少一名女性进村委,从而确保女性进村委的名额,极大提高女性进村委的成功率。四是建立档案,方便工作。妇联根据选举结果,建立女性两委成员的个人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加强联系,方便工作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领导的部署要求,认真举办村委干部培训班,特别进行如何当好一名女村干部为内容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激发农村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摸清村内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好“妇女之家”的作用,推动我处妇女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高庄街道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基层妇女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高庄街道位于汶河南岸,与市区隔河相望,辖9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5.6万人,其中,三分之一的村分布在南部山区。今年以来,在市区妇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庄街道妇联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克服困难,脚踏实地,认真细致的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并安排部署帮扶活动,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农村两委进行换届过程中,妇联积极参与,较好的完成女性进两委的目标任务。

一、留守妇女儿童调查摸底及帮扶情况

区妇联召开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调查摸底会议后,高庄街道妇联立即向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根据实际情况,党委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采取领导干部包社区,机关干部包村的方式,安排督促各村进行自查,按照要求填表,并加盖公章,经调查我街道共有留守妇女126名,留守儿童113名。妇联根据报表,下村抽查,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其父亲长年在外地务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父母亲共同长期在外务工的7个。外出打工挣钱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留守儿童的性格、脾气和学习成

1绩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都显得内向和落后。调查摸底结束后,高庄街道妇联安排各村妇代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动员留守儿童的宗族亲戚,以及妇代会成员主要从生产、生活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高庄街道妇联转发了区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多方联系,争取社会力量,“六一”儿童节前,共有莱芜市工商局、大鑫珠宝、泰丰针纺服装总店,市内外企业老板等各界人士带着现金、书包、书籍等来高庄街道看望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通过朋友关系,与莱城区地税局联系,在6月1日地税局7名“爱心妈妈”代表带着现金和其他礼物走访看望了纪家庄、老君、前王峪三村的3名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了关爱和温暖。

二、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情况

上一届,高庄街道90个行政村村两委女性成员仅28人,大部分村聘任妇女主任,和其他乡镇一样,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011年年初,高庄街道党委结合农村换届工作,狠抓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严格要求、严格标准,配强、配齐人员,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一)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今年元旦前,街道投资1万元,统一制作“妇女之家”匾牌和有关妇女组织建设内容的版面,下发到各村,统一标准,挂牌办公。各村根据情况换届后,又对办公环境和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使“妇

女之家”更洁净、更美观。

(二)充分发挥妇代会职能,积极开展工作。换届结束后,各村妇女主任由村支部成员或村委委员担任。无论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都比以往大幅度提高,不可同日而语。妇代会成员由各村计划生育小组长担任,建立健全妇代会组织,对村里妇女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常抓不懈,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截止目前,高庄街道85个村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两委干部共336人,其中妇女支部成员30人,妇女村委委员86人,交叉兼职23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女性进村委实现100%,其中对仙门村吴翠莲任支部书记。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在今年两委换届之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女性进两委,市区领导来高庄调研,安排部署任务。高庄街道党委根据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法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两委换届实施办法,制定出严密可行的高庄街道农村两委换届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至少有一名女性进村委,对此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按实施方案去换届,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氛围。换届前,街道党委举办由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农村两委换届培训班,明确提出女性进村委,村委至少有一名女同志,各村张

贴标语三到五幅,其中一条是女性进村委的内容。同时,街道安装宣传车,在各村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广泛宣传,发放村两委换届女性进村委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单,使女性进村委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妇联通过入村谈话、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动员和鼓励现聘任的妇女主任和优秀妇女进村委,激发他们进村委的决心,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三是克服困难,严格贯彻落实方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竞争日益激烈,女性进村委必须有法可依。在选举过程中,办事处各指导小组,安排各村选举委员会,抛除偏见,严格按照换届实施方案,去开展工作,无论从讲话材料,还是选票格式都明确提出至少一名女性进村委,从而确保女性进村委的名额,极大提高女性进村委的成功率。四是建立档案,方便工作。妇联根据选举结果,建立女性两委成员的个人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加强联系,方便工作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领导的部署要求,认真举办村委干部培训班,特别进行如何当好一名女村干部为内容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激发农村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摸清村内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好“妇女之家”的作用,推动我处妇女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作为**西部的山区小县,**县现有**余万人,辖21个乡(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所和高完中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年**610人、20**年**704人,留守儿童20**年1727人、20**年1891人,20**年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12.9%。近年来,**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一如既往地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号)的文件精神,在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方面作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切实改善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学校留守儿童教育水平,基本构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服务机制,积极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空间,让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一、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

随着我县城镇化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20**年我县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12.9%,留守儿童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县教育局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学校也相继成立了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党政、工、团、少先队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明确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2.关工委组织悉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教育局和学校均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把关注特殊青少年,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关工委的重要工作内容,努力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

1.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针对山区教育工作和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多的特点,我县结合“5.12”和“4.20”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一是进一步改善**中学等6所初中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二是把**小学等7所小学**成寄宿制学校。目前,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所,20**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28人,20**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生1064人。

2.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

全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共有学校31个校点,享受学生约6727人。其中:乡镇中心小学23所,在校学生5500人;乡镇初中3所,在校学生1021人;村小及教学点5所,在校学生206人。按《**县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我县从20**年9月起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试点。选定**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5所学校为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试点学校,享受学生690人。20**年秋季学期开学,计划新增**小学、****村小、**小学、****村小、**小学、**小学、**小学共7所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转向食堂供餐,享受学生850人。其余学校到20**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全覆盖。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1.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进一步完善联系留守儿童制度。

(1)基本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全县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基本信息。各校以班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奠定基础。

(2)探索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

案例1 **小学作为**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小学,目前,有留守儿童177人,分布在全校27个班级中,占全校学生比例**.7%。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落实具体联系责任人,各班班主任负责联系该班的留守儿童,学校行政人员及领导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联系3名留守儿童,随时掌握、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情况。

****乡双语寄宿制小学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联系制度和帮扶制度。班主任负责联系该班的留守儿童,每名教师负责联系、帮扶一名留守儿童,学校行政人员及领导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联系了2名留守儿童,一名好学生帮助一名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经常与结队与帮扶学生谈心、交流、沟通,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2.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制定了《**县二0一四年德育工作要点》(**教发[20**]7号),统一安排布置全县德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牢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开学毕业、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契机,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团队活动,并利用张贴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学校法制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狠抓学生一日常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3.大力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

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工作实际,**县教育局制定了《20**年法制进校园方案》(**教函[20**]16号),统一安排布置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基本建立了法制教育制度,各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课程计划设置要求,上好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认真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案例2 20**年4月上旬,各中小学校利用黑板报开设了班级法制教育阵地,学校同时组织了一期法制教育宣传专栏。4月中下旬,各中小学校均聘请法制副校长或者司法机关联系人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部分学校还根据实际开展了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列为20**年工作要点,并开展了相关工作。4月21日,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到新添中学、**小学等学校开展“加强法制宣传,创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报告会。4月22日,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到**四小、**小学等学校进行“法制进校园”工作调研。

截至目前,全县近20000师生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越来越规范,学生小手牵大手的法制教育活动影响着家长和周围的邻居、朋友。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雅安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的指导下,**县各中小学校结合地震灾后学生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请相关心理学教师为学生作心理教育讲座,使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

案例3 **中学由心理学专职教师陈诗瑞老师在初中部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通过学校心联小屋、承办**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和邀请川大心理学师生到校举办心理讲座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学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5.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管理。

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考核机制。教育局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列入学校工作目标,加强检查考核。学校和班级每学期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行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路子;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强留守儿童的考核表彰,对各方面表现好和进步大的留守儿童利用“六一”和每期散学典礼进行单项表彰。

6.创新家长学校机制。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访等途径,定期对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交流,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帮助他们更新家教理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聘请法制副校长和社区人士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努力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1.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

各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积极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一名好学生帮助一名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学校要求每位学科教师要经常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无偿补课、“开小灶”等进行转差提高工作。

案例4 **四小是一所城镇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级**个班,学生579人,留守儿童195人,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3.6%,留守儿童问题正日益凸显。学校落实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大力开展“结对子”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发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个或几个教师负责一个村(居委)的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和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照顾,做到定点、定人联系。

**中学、**一中、**二中、**中学、**中学等学校专门为住校的留守儿童开设晚自习,选排教师进行辅导,宿舍管理人员对住校留守儿童关爱呵扶,严格管理。

为了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各校均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让留守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相应的兴趣小组。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真情关爱留守儿童。

除了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外,各学校还要求师生不得歧视留守儿童,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的能力,不断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县教育局号召师生为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捐衣物、捐学习用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各学校依托社区优势,发挥“五老”作用,让社区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如:帮助留守儿童落实解决低保,共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严禁上网吧等,积极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3.建设并充分利用爱心书屋和爱心之家。2008年,我县建成爱心之家7个、爱心书屋6个;20**年已建成留守学生爱心书屋和留守学生爱心之家28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利用爱心书屋和爱心之家,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学校留守学生之家、留守学生书屋暑期为留守学生开放。

案例5 ****乡双语寄宿制小学是**仅有的两个**、汉双语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11名,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雅安市教育基金会的援助下,学校准备在乡政府内建立****乡建乐村“留守儿童之家”,目前正在进行物资采购,预计于2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4.大力开展各类资助和慰问活动。

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为辅,奖助学金、困难资助等资助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政策,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为工作目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20**年我县资助留守儿童在内的贫困学生6220人,资助金额达625万余元;20**年上半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数**744人,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提供教科书学生数**744人,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11**人。

案例6 20**年4月,关爱留守儿童“恒源祥”品牌向全县100名留守、孤残儿童发放100件爱心毛衣;章浩龙先生自2010年起,长期资助我县贫困留守学生,4年来先后捐资30余万元,共资助我县贫困留守学生260余人,20**年又为胡长保小学50名贫困留守学生带来360元/人的关爱助学金。今年上半年,“女市长教育基金”、“自贡市对口资助**县困难学生”、“章浩龙基金”、“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等11项国家、爱心企业和慈善基金已经发放到位,资助总额为**4.11万元,受惠学生为2082人次; “育英助学计划”、“微尘基金”、“蓝天春蕾女童班”、“音乐之声 我要上学”、“扶贫移民局资助”、“共青团委寻找帮助困难青少年群体” 6个资助项目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资料收集、上报工作,待资金发放到位,届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人次将增加约4**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 20 %,65 %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部分留守儿童学科检测成绩只有40、50分,逃学、厌学现象比较普遍。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逃学、早恋、抽烟、喝酒、说谎、打架,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成为了“问题儿童”。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案例7 **四小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一个角落。

4.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出现偏差,教育和关爱力度不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监护人,乡(镇)政府、村社、社区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教育和关爱力度不够。

(二)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

2.监护管理力度不够。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的误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年纪较大的人。**小学对本校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占56%;无人监护占26%;监护人是其他亲戚占18%。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重“养”轻“教”,过分迁就,甚至放任自流,只“养”不“教”;其次,是托管(新型产业),同时监护几十个小孩,也只能让孩子们吃饱,按时上学,他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够了解,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的帮助、指导,不能在学习上、心理上予以辅导。

3.教育方法简单。一部分留守家长有溺爱和偏爱的倾向,把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出了问题又是简单粗暴,动辄拳脚,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干脆放纵与不管。他们中一些人早出晚归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沾上小偷小摸恶习或痴迷于电子游戏,光顾不良网吧,整天神智恍惚。

4.沟通难度大,家校联系少。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学校老师很难见到孩子父母面对面交流,即便是了解孩子父母的联系电话,基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问题的复杂性,教师也很难做到长期坚持与家长沟通并电话反映学生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主动了联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导致家庭和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信息沟通不畅。

5.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完全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非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教师对他们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

三、对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扩大寄宿制学校的覆盖面。让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学习和生活,一是可以解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不力的问题;二是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积极向上、开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基本排除留守儿童在往返途中的安全隐患。

2.学校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二是针对留守学生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四是大力开展各类资助,竭力帮助贫困留守儿童。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重视对留守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召开家长会,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关爱网络。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和学校、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农村留守妇女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和提升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衍生出农村“386199”部队,其中留守妇女这类特殊群体尤其值得关注,她们既是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也是家庭生活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顶梁柱。为贯彻落实武汉市“

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农村“三留守”问题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市妇联成立了由主席挂帅、副主席分管、机关“三万”工作专班和机关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就武汉市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武汉市六个远城区(东西湖区、汉南区、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新洲区)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留守妇女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有留守妇女32.62万人,占武汉市女性农业人口总数的17.9%。

1、从年龄结构看:武汉市留守妇女中,20—30岁妇女3.03万人;31—40岁8.67万人;41—50岁13.37万人;51—60岁7.55万人。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从受教育情况看:留守妇女小学文化程度以下5.31万人;初中文化程度26.02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9万人。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龄越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3、从留守原因看:大多数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具体而言,30岁以下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照顾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要照顾日益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

4、从家庭结构看:从调查情况看,11.98万留守妇女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20.46万留守妇女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孩;大多数留守妇女与老人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顾小孩外,还需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家庭义务理所当然的需要留守妇女承担。

5、从婚姻状况看:对于婚姻状况的自我评价,19.42万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比较稳定,对婚姻状况满意;12.13万留守妇女认为婚姻状况一般;1.06万留守妇女对婚姻状况明确表示不满意。

6、从收入情况看: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年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留守妇女有2.05万,在1—3万元的有25.44万,在3万元以上的有5.13万。家庭收入以丈夫外出打工收入为主,也有留守妇女在家务农的收入,养家禽和种小菜能满足自己或家人生活需求,家庭简单生活资料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7、从享受社会保障情况看:31.57万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0.84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医疗保险,0.21万留守妇女未参加医疗保险。大多数留守妇女享受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约为97%。7.35万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0.6万留守妇女正在办理养老保险,24.67万留守妇女未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约为22.53%。

留守妇女是生产发展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打工经济的发展使留守妇女与丈夫实现了经济角色的分工与合作,丈夫外出务工,原来由男劳动力或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农活,转变为基本上依靠留守妇女独立完成。她们既要承担农活、家务活,又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留守妇女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半边天”,转变成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

二、当前留守妇女生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

(一)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留守妇女普遍面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负担重、自身素质不高、教育孩子能力较差、文化生活空虚、缺乏安全感等困难。

1、综合素质较低,发展能力较弱。从受教育情况看,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专业技能看,参加座谈的留守妇女代表均表示缺乏生产发展技能。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既无学历优势,又无能力优势,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

2、劳动强度较大,身体健康受损。在丈夫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既要承担农活,又要料理家务,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明显增加。据座谈了解,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耕种近5亩农田,有的为了增加收入甚至要耕种10亩。据统计,16.3万留守妇女表示身体健康,15.65万留守妇

女健康状况一般,0.67万留守妇女身体较差。长期的体力劳动、超负荷的劳动量让留守妇女们人未老先衰。

3、教育力不从心,孩子缺少关爱。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表示没有时间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家庭角色缺位,孩子缺少父爱,教育缺位或监护不利,使部分孩子产生自

卑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孩子缺乏识辨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遭受伤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育子女力不从心,教育子女的能力较差已成为留守妇女非常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4、长期留守在家,患病缺乏照料。据座谈了解,留守妇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既担心耽误农活,又要筹医疗费,还要“愁”无人照料。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妇女反映生病无人照料。留守妇女陈某曾半夜突发肾结石,孩子在校住读,家中无人照料,不得不拨打本村妇代会主任的电话,妇代会主任及时雇车将其送到镇医院医治,才转危为安。

5、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存在危机。由于常年与丈夫两地分居,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留守妇女精神负担较重,婚姻危机较大。部分留守妇女对丈夫在外务工的环境感到忧虑,对丈夫的婚姻忠诚度产生猜疑,但出于对丈夫的经济依赖而委曲求全。据了解,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奉献,但丈夫几年不归、移情别恋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妇女对目前的婚姻状况表示担忧,有的甚至感到没有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是守活寡。

6、文化生活单一,精神支柱缺失。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留守妇女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部分留守妇女因精神空虚而沉迷于赌博等不良习气。据调查,选择看电视为日常主要娱乐活动的最多,其次为打麻将;仅少数妇女参加文艺宣传队。留守妇女李某在座谈中表示,打麻将已经成为她唯一业余活动,自己宁可起早贪黑赶农活、做家务,也要确保白天打麻将的时间,以打发空虚寂寞。

7、容易受到侵扰,缺乏安全感。由于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地广人稀,村落分布比较分散,治安防范力量较弱,留守妇女易受到侵扰。调查发现,留守妇女特别担心孩子及家庭财物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身和财物的安全感。

(二)主要需求

调查表明,当前武汉市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发展地方经济、学习生存技能、提高教育子女能力、丰富文化生活。

1、发展地方经济。留守妇女希望政府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发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创业与就业。当问到“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就业,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大多数留守妇女选择了“不赞成”。

2、学习技能。一半以上的留守妇女表示发展生产缺资金和技术,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3、提高教育子女能力。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希望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监护能力和水平,使子女在留守家庭的环境中也能够身心健全,健康发展。

4、丰富文化生活。座谈中,大多数妇女表示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单一,希望组织文艺宣传队,通过扭秧歌、打腰鼓等来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希望组织维权志愿者讲授法律、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等知识,开展心理疏导、维权服务等。

三、改善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的建议

留守妇女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劳动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社会各方面给予留守妇女足够的人文关爱,让这个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推进留守妇女群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一)增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能力。仁者授人以渔,这是推动这一特殊群体更好发展的根本途径。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参训比例,特别是在送科技下乡等培训活动中使留守妇女的参与率达到30%。政府多年来对武汉市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给予支持,保证了每年2期“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每期60名农村妇女带头人受训,目前已有2600人次参加了在市农业学校的科技培训,这批带头人在农村基层发挥着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一举措也深受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建议通过此举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中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年增加6期留守妇女带头人培训班,使360名留守妇女参训受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建议依托劳动部门、武汉市妇女创业中心等有专业资质的部门和单位,举办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通过灵活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对有创业意愿、愿意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实施定向、定点、订单式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三是建议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大讲堂项目。以提高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安全自护救护、文明健康生活和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等农村妇女急需的内容为主,依托妇联组织按每场活动经费1万元预算,每年举办50期(场)留守妇女专题讲座、咨询活动、亲子活动等,帮助她们掌握必要的法律、安全、生存和教育子女的科学理念和能力,提高留守妇女的自身素质和监护能力。使她们成为有素质、能担当的好家长、好妻子、好儿媳。

(二)拓展留守妇女生存发展途径。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将她们作为新农村环境保洁长效管理队伍主力军,由村两委或妇代会负责巾帼保洁队的人员推荐和组建,由城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与管理,并为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提供必要的清扫工具、运输设备及保洁人员每月每人300元的劳务补贴。此举一方面可以扩大留守妇女在家门前就业的途径,并通过保洁工作的适当补贴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由所在村留守妇女进行保洁工作,在整治清扫环境卫生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她们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激发全体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前期,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巾帼保洁”长效机制的探索与运行,此项试点工作起步早,成效明显,张学忙副市长参加经验交流和推介会时对此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如何将这一前期摸索的好做法和经验在全市农村推广,希望通过这次留守妇女专题调研,将一举多得的好事办好。

(三)提高留守妇女的生存发展水平。针对留守妇女在精神交流、文化生活、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如何帮她们解难释惑,我会专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六个远城区多次调研座谈走访,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一是借鉴农业互助合作社运行模式和经验,建议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互助形式可以是生活互助、生产互助和公益互助等,大家在体力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生活上互相关照,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安全感。如创建示范“妇女之家”,使其成为留守妇女交心谈心的场所,规避矛盾风险的安全港湾;通过互助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贴近农村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鼓励她们组建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合唱队等留守妇女文艺队,让她们精神有所归依。二是试行留守妇女探亲制。制定“探亲节”或“探亲假”,鼓励外出打工的丈夫回家团圆,帮妻子分担农活、与孩子交流亲情,或留守妇女赴丈夫打工居住地探望,增进夫妻感情,维护婚姻家庭和谐。充分发挥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夫妻亲情互动活动,组织部分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加强留守妇女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探亲路途的费用政府给予鼓励性经济补助,如报销路费或部分报销路费、对打工地相对集中的村民集体包租车等,保证夫妻至少一年两次团聚的机会。通过互助活动的有效开展,探索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在精神交流、文化生活、婚姻家庭、安全保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留守妇女倡导邻里文明互助,努力形成团结友爱、文明祥和的新风尚,增强留守妇女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提升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质量。受医疗条件、生活条件限制,农活家务活繁重,又缺乏丈夫在身边关照,加之留守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其心理、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妇科病有上升趋势,建议以今年政府为适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为契机,把农村留守妇女定期妇科病普查纳入公共卫生项目,列入政府“惠民工程”、“健康工程”,并投入专项资金,由卫生部门、妇联组织牵头,对武汉市留守妇女实行每2年1次的免费妇检。或将留守妇女妇科疾病定期检查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中,费用全额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各级妇联组织和卫生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母亲健康”快车的作用,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等。通过建立留守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健康水平,使农村妇女更幸福,农村家庭更稳定,农村社会更和谐。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学生

----浅谈留守学生教育体系构建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7月份,我们一行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十三位学生,组成了一支下乡支教的队伍,来到了株洲市湖口茶陵县小谭村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义务支教活动。

我们的支教地点茶陵县湖口小潭村,这个村的位置或许就是这条公路的尽头了吧,看到的地方没有之前自己想象中的贫困,但我们的支教活动只能在村里的幼儿园来开展,还要借用村领导的会议室作为一个上课教室,这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剩下在家里的一般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自己的几个孙子留守家乡。

驻村以后,身为师范生的我们,对于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在学校我们对孩子们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另一方面我们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家访,对班上情况家庭情况特殊的留守儿童尤为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我们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日,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家中的未成年学生由父母委托他人监护或无人监护的儿童。留守学生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中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阵痛。一方面父母为了生活到城里打工挣钱;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身边。在不能够轻易离开工作回不去与不能轻易带上小孩带不出双重矛盾中,留守学生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大概有三种:一是隔代监护型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和关爱“盲区”、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社会环境存在“雷区”,留守学生存在着安全、健康、教育等诸多问题,导致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寂寞无聊心理、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怨恨父母的心理等,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其分析和对留守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让那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特提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政策导向:

解决留守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留守学生。可喜的是国务院就成立了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把农村儿童问题也统一规划;全国妇联联合中央14各部门,成立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门工作小组,专门来抓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况。现实紧迫的是:

1、降低城市学校门槛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学机会。

2、加大对农民工学校的投资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鼓励社会投资兴建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在 父母的关怀下学习生活。

4、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 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

3、寻找“代理”,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学校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学生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的父母知道校长、班 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

青春有限,选择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是值得我们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情。

下载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庄街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妇女和儿童调研报告(合集5篇)

    留守妇女和儿童的调研报告**镇妇联**镇36867万口人,属城郊型乡镇。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初步......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进城务工,其未成年子女大......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明天。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据......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及开展关爱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进城务工,其未成年子女......

    暑假农村调研、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暑假农村调研、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 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暑假,......

    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妇女组织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源泉,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农村两委会即将换届,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在新形势下的作用,推动......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城市化进行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儿童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留守儿童在家大部分......

    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吉林市第二十二中学校 韩东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