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

时间:2019-05-14 05: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

第一篇: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

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

整理者按: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举世瞩目。为使大家更多地了解这一超大型工程,我们特地采访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请他纵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决策经过。

2002年12月27日,朱?F基总理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有效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构筑“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部分:东线从长江江苏扬州段调水,经过江苏、山东到达河北、天津;中线从湖北丹江口水库调水,经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西线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供应西北和华北,正在规划阶段。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40年至50年,每年向北方调水448亿立方米,等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历经长期科学论证

我国是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仅2163立方米,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时空分布不均,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北京和英国伦敦的降水量差不多,但伦敦是全年均衡分布,而北京集中在夏季三个月,这样两个城市的水生态和水资源状况就完全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7月至9月降雨多,给南方及沿海经常造成洪涝灾害,但其他月份水资源短缺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沉降塌陷,水体污染严重。一些地区因缺水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缺水,不仅制约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也造成较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1/3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粮食、棉花的主产区,具有承东启西、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2%,人均水资源量为46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20%,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适应的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尽管各地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都加大了节约用水的力度,但仍然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占用农业和生态用水,以及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由此造成黄河下游断流频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严峻局面。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67%、60%和超过95%,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海河流域,为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过量开发利用地表水。由于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国主要是北方地区,2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00多亿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的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以及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采取节水、污水资源化、挖掘已有工程潜力等多种措施的前提下,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缺水量2010年约为210亿至280亿立方米,2030年为320亿至395亿立方米。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为9600多亿立方米,人海水量约占径流量的94%以上,有条件从长江流域调出部分水量。因此,为解决北方严重缺水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国家有关部门就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了长期勘察调查和规划研究。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毛主席就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视察黄河,在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由此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这年8月12日,为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黄河源查勘,研究通天河色吾曲――黄河多曲的引水线路。这是研究从长江上游引水济黄的开始。1953年2月,毛主席乘“长江号”军舰从武汉至南京视察。19日,在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汇报长江治理工作时,毛主席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毛主席还用铅笔指向地图上腊子口、白龙江、西汉水,最后指向汉江和丹江口,每一处都问到引水的可能性。林一山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指示要对汉江引水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要组织人员查勘,一有资料就立即给他写信。22日,林一山又向毛主席汇报了长江防洪的初步设想。临别时,毛主席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还不考虑开工,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1958年3月,毛主席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问题。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发出《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见诸中央正式文献。1958年到1960年3年中,中央先后4次召开全国性的南水北调会议,制订了1960年至1963年问南水北调工作计划,提出在3年内完成南水北调初步规划要点报告的目标。1959年2月,中国科学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1974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全部完工。1974年1月18日,在赴日本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国内预展会上,朱德委员长在审查丹江口水利枢纽模型时问:能不能把水引到华北呢?那里缺水。介绍的同志回答: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意义,就是将来通过它调蓄汉江的水引到华北去。目前水库蓄水位可到157米,汉淮分水岭是148米,将来完全可以把水引到华北。这是实现毛主席南水北调宏伟理想的一条比较好的通道。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1978年9月,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趋雄厚,水利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面对我国北方地区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继续论证南水北调工程。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1980年7月22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详细询问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后防洪、发电、灌溉效益与大坝二期加高情况。10月3日至11月3日,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联合国大学协议,联合国大学比斯瓦斯博士等8位专家,联合国一位官员,我国水利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共60多人,对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进行考察,并在北京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经过考察和讨论,专家们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技术上可行。联合国专家建议在经济和环境方面补充研究南水北调问题。1982年2月,国务院批转《治淮会议纪要》,提出在淮河治理中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任务,并把调水人南四湖的规划列入治淮十年规划设想。1983年3月28日,国务院以[83]国办函字29号文,将《关于抓紧进行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给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水电部、交通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北京、上海市人民政府。1985年3月11日至12日,万里副总理、李鹏副总理主持召开治淮会议,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进行了讨论。会议指出,由于种种原因,东线第一期工程设计任务书提出的时间推迟了,现应抓紧。会议基本同意淮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的该工程设计任务书,由水电部报国家计委审批。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国家计委报告上批示:同意国家计委的报告,南水北调必须以解决京津华北用水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11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并了解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华北的规划。陪同视察的有湖北省省长郭树言、水利部部长杨振怀、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廷?b等同志。邹家华同志题词:开发汉江,造福人民。

进入90年代后,1991年3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八五’期间要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集中必要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抓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煤东运新铁路通道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1995年6月6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71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南水北调问题。这年12月,南水北调开始全面论证。1996年3月,根据1995年国务院第71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南水北调问题会议纪要的精神,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成立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邹家华副总理任审查委员会主任,姜春云副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任审查委员会副主任,何椿霖、陈锦华、甘子玉、叶青、钮茂生、陈耀邦、王武龙等任常务委员。委员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科研设计、咨询单位,大学,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责任单位,淮河、长江、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山东和江苏八省市主管副省市长、计委和水利厅局负责同志组成,共86人,另聘专家40余人参加专题审查工作。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确定“三先三后”的建设总体指导原则

1996年我调到水利部工作,了解到当时水利部内部在南水北调怎么调水的问题上有很多意见分歧。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不同,三峡争论的焦点是建与不建的问题,而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建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需要建这项工程。但是怎么建?一部分人建议先建设东线,一部分人要求先建中线。东、中线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的财力有限,不可能两者同时建设。我记得一次在京西宾馆开会,那时候国务院成立了南水北调规划审查委员会,邹家华同志是主任。他主持会议,会上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后不了了之。因此,水利部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够对南水北调早一点儿形成统一的意见,开工建设。1998年南方的大洪水给我们新的启示是:不仅要加强防汛工程的建设,还要利用洪水资源给北方多补水,在减少南方洪涝灾害的同时,兼顾北方对水资源的需求。随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开始有序展开。现在回过头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之初这段时间,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论证发展最快、目标最明确的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水利部对南水北调工程原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既充分借鉴,又有创新。

2000年6月,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具有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人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2000年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朱?F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和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意见。李岚清、温家宝、王忠禹、钱正英等出席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朱?F基总理提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三先三后”的总体指导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明确要求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必须建立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在这次座谈会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屠由瑞、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就南水北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汇报。他们全面汇报了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研论证和工程实施意见,并对东、中、西线三个调水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张光斗、何?Z、潘家铮、黎安田、鄂竟平、宁远等在会上发了言。他们一致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应尽快开工建设。他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建设原则、实施步骤,以及需要注意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朱?F基总理在听取部门汇报和专家的意见后作了讲话,他说,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战略性措施,党中央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国务院将按照这个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快工作进度。朱?F基总理说,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突出考虑节约用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目前,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又存在着用水严重浪费的问题。许多地方农田浇地仍是大水漫灌,工业生产耗水量过高,城市生活用水浪费惊人。因此,在加紧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开展节约用水。要认真制定节水的规划和目标,绝不能出现大调水、大浪费的现象。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逐步较大幅度提高水价,是节约用水的最有效措施。现行的水价过低,既不利于节约用水,也不利于供水事业的发展,必须坚决改革,理顺供水价格,促进节约用水。朱?F基总理说,水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加剧水资源短缺,使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在开展南水北调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如果不治理水污染,那么调水越多污染越重,南水北调就不可能成功。一定要先治污,再调水。朱?F基总理说,在规划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特别是对于调出水的地区,要充分注意调水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在周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调水工程。朱?F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关键在于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同时,要认真搞好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现在条件基本具备。近期开始分步实施,经济实力可以承受。同时,加快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又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在朱?F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后,我们就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做了相应调整,进行了重新编订。在编订工作过程中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因为朱?F基总理提出要先节水,我们就对中、东线沿线44个城市重新编制了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在节水的基础上编制,就是看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节水治污以后,节约了多少水。就我们现在做的南水北调这个规划,实际上是解决在节水、治污、挖掘北方水资源潜力前提下的缺水量。我们在专门编制南水北调节水规划的同时,还有一个专门治污规划。以北京为例,我们以2002年为设计水平年,2010年至2020年为初期年,2020年至2030年为中期年,2030年至2050年为长期年。2010年缺水量7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量17亿立方米,其他沿线城市也都经过详细规划测算。我们当时考虑的就是必须将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在落实节水规划的基础上。治污(也即水的再利用)这套规划也要落实。治污后的中水要作为水资源充分利用。有一些同志总是说,你们南水北调是借水,不是节水。实际上我们做规划是建立在节水的基础上,南水北调是在节水以后的一种补充,是对治污回用的一种补充。我们还按照南水北调在水量的选择上要本着适当从紧的原则来测算调水总量。这一要求的前提,还是要尽量节约用水。因为调水越多,必然会出现污水越多的情况。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中,中线调水量由原规划145亿调整为130亿立方米,其中还包含了每年超采69亿立方米地下水的水量,体现了节水优先的原则。

第二项工作,把水污染的治理和调水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朱?F基总理提出的先治污后通水的要求,我们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因为东线京杭运河水质很差,必须进行全面治理,在规划中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明确了治理责任,制定了治污方案,把治污资金纳入到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中去,也就是说,南水北调不仅仅是一个工程规划,还是一个综合规划。对南水北调的中线保护,当时没有纳入到总体规划里面,是后来单独批复的,并纳入南水北调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第三项工作,南水北调前期规划阶段对中、东线谁先建设的争议很大。根据山东、天津、北京、河北等缺水区的强烈要求,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实力,经研究,水利部提出南水北调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意见,即东线分三期,中线分二期,西线后续建设。根据北方缺水的情况,率先在东线和中线同时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这样也就把原来的争论化解了。东线工程建设中的前提是把污染治理好。山东是南水北调的受水区,但它境内的运河两岸又是污染较重的地区。因此必须先治理好污染,不治理好即使调来长江水也没法使用。由于东线一期工程加大了污水治理力度,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的标准,这也就为东线二期工程延伸供水到河北、天津创造了条件。中线一期工程送水到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37,7亿立方米,河北34,7亿立方米,北京12,4亿立方米,天津10,2亿立方米。根据丹江口水库来水情况和中线受水区节水治污及对水资源的需求,适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

第四项工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在以前的规划中,都是把南水北调工程当做政府工程,就是中央出钱、地方用水。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到,南水北调不能用完全计划经济的思路,所以我们首先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水的准市场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供水的目标定位为向城市供水,按照还贷、保本、微利的原则收取水费。改变城市长期挤占农村用水的状况,把为农民服务的水库和水量交还给农村农民。现在看来这个原则符合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理念。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提出,南水北调的性质定位要符合政府宏观调控,准市场机制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用水户参与的思路,按照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南水北调基金、组建管理机构等。

这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10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的情况,并发表评论员文章《抓紧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002年8月19日,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作情况汇报。23日,朱?F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37次总理办公会议,听取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汇报。会议审议并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原则同意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江苏三阳河、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年内开工。10月9日,朱?F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40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的立项申请,要求抓紧编制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安置规划。第二天,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和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汇报,审议并通过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4日、25日,我代表水利部并国家计委分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环资委、农委以及政协全国委员会汇报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这些部门代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听取汇报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我们据此对规划作了修改,于10月底再次报国务院。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与此同时,我们着手准备举行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仪式。考虑到马上要换届了,因此决定把举行开工典礼的时间定在年前。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三地同时举行,江泽民同志给工程开工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开工典礼由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主持,国务院总理朱?F基在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待续)

(责任编辑 李树泉)

第二篇:南水北调工程

媒体叹南水北调工程:北京一杯水 移民几滴泪

来源:京华时报 2011-08-22 08:03:

41本月底,南水北调中线集中移民工作基本结束,届时河南境内的16.2万人将搬离家园。2014年,丹江口水库的水将淹没自己的过去,改变轨迹流向陌生的北方。南阳市移民局称,河南南阳丹江口库区移民,被评价为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最大的一次国家行动。

三峡工程实际搬迁45万人,历时16年,平均每年2.8万人。而丹江口水库移民和搬迁的人数为16万,这个时间只有两年。一年搬迁8万人。

库区发展停滞

停建令要求停止基础设施投入,库区人出现了吃水难、用电难、出山难等一系列问题,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在改革开放,在这里完全看不到,这里成了“最落后的部落”。水库与移民似乎永远相伴而生,建水库必先移民。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因地域内的丹江口水库成为2014年北京市的水源地,这个拥有67万人口的县城,四分之一都要搬离故土。

樊桂英是淅川县香花镇赵王营村的村民。8月18日,他们全家人还在收拾剩余的家具和零碎物品,其他家具都运到邓州市穰东镇涅阳的新居了。按照搬迁规定,运物和人的车是分开的,所以村民们要第二天早上坐客车去新家。这天晚上是他们在故土的最后一夜。

这个40多岁的女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很多。看到记者来,她躲开,趁人不注意打开水龙头,洗了几下黑乎乎的脸,“俺啥也不会说,说不好,你问领导吧。”她指着村支书说。

村支书说,“让你说你就说”。樊桂英有点不情愿地面对着记者。

“舍得离开这里的家吗?不舍得,但也没办法。舍小家为大家。”

这句“舍小家为大家”,是目前库区人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外人看来,让樊桂英舍不得的这个家实在不是一个“像样”的家。

走进惟一没有被拆掉的厨房,这是土制的,房子从外边看上去,随时要倒的样子。走进厨房内,可以看到房顶上都是窟窿,漏雨是不用说的了。自搭的灶台上还放着几个大馒头,上面落着苍蝇,厨房里有一张床。樊桂英说,因为这几天在收拾东西,房子都拆了,所以临时住在厨房里,这个脏兮兮、黑乎乎的小屋子弥漫着难闻的味道。2003年国家颁布丹江口库区停建令,国家、集体和个人都不允许在库区投入建设,准备随时启动搬迁和移民工程。为此,很多移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停建令”还同时停止基础设施投入,库区人出现了吃水难、用电难、出山难等一系列问题,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在改革开放,在这里完全看不到,这里成了“最落后的部落”。

南阳市移民局领导说,“有报道采访团来这里看完后回去写新闻说,北京一杯水,移民几滴泪。这话一点没错,库区人民为南水北调牺牲太大了。”

一生都在搬迁

“人家都说落叶归根,我这把岁数还要再离故土,我想不开,但是咱不能让儿女受连累。”

这次搬迁是樊桂英记忆中的第二次搬迁,她十几岁的时候父母曾经带着她从库区下边搬迁到上边,为了库区的加高。

实际上,这个记忆是丹江口水库多次移民中的一回。

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工,1959年淅川县2.2万人移民青海,1961年大坝围堰壅水,丹江岸边淅川县又有2.6万人搬出库区。1962年大坝工程因质量问题暂停,迁出的大部分移民又返回库区。1964年,中央同意丹江口水库工程恢复施工,移民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那一次搬迁从1966年持续到1968年,分3批近7万人被分别搬迁到湖北的三个地区。从1971年开始到1978年因水库加高,淅川县8万多人搬迁到县内其他地区。樊桂英一家就是那次的搬迁者。

库区的特殊,造就了新名词移民标本。何照胜就是“移民标本”之一。这位75岁的老人一生都在搬迁。23岁远赴青海,后返流淅川,30岁再迁湖北荆门,然后再返老家,如今因为水库加高,他还要再次搬迁到黄河以北太行山下的新乡。老人一生辗转三省四地,如今已是拄着拐棍走路,还要搬迁。老人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国家需要”。

香花镇移民干部说,搬迁最难的是老人,年轻人好说。但是老人们多数不愿离开故土,这样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为了搬迁一个老人,可能要动用十多个亲属来劝说,子孙不行,就找亲戚朋友。

“人家都说落叶归根,我这把岁数还要再离故土,我想不开,但是咱不能让儿女受连累。”一位八旬老奶奶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不走,全家都动不了,还是走吧。移民时间减半

“快一个月才搬迁1000人,还累倒了好几个干部。我们想这样不行呀,完不成任务,到2014年工程肯定无法保证通水。就定下新政策,盖好房子再迁人。”

2008年,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开始实施,原本中央要求4年完成搬迁,但是河南省提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对此,南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庹军解释,搬迁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稳定、要发展、要致富,所以必须给后边的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如果拖到2013年,肯定影响到工程建设和移民村的发展稳定。此外,2008年正逢全球金融危机,搬迁尽快启动,尽快投资,也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河南经济发展。

然而计划虽好,实行却难。搬迁初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从2008年开始,淅川县开始搬迁10个村的1.1万人,这次试点搬迁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后很多干部都接近精神崩溃。

试点期间,淅川县全体村干部投入到搬迁,其他工作都暂时放下,全市围绕搬迁工作开展。早上5点多出门,晚上最早10点半到家,每个人精疲力竭。“效果太差了,快一个月才搬迁1000人。”而移民也不满意,反对情绪很大。

“这样不行呀,完不成任务,到2014年工程肯定无法保证通水。就定下新政策,以前是发钱补贴农民自己盖房子,后来是盖好房子再迁人,过渡初期为移民发放一周的粮食。”

经过调整后,搬迁速度上来了。按照当地信息显示,本月底,淅川县16.2万人将全部搬离,目前完成90%多。

南阳市移民局称,现在回过头来看,提前到两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时间太长,恐怕很多人的精神意志要崩溃,而且像三峡一样,搬得越久可能越搬不动。补贴发放公开

南阳市移民局负责人说,南水北调的补贴资金全部实行公开制,该发多少怎么发相关文件都公开公示,“这个款项各级机构都不敢截留”。

移民后的生活问题,是移民领域的普遍难题。

邓州市穰东镇,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樊桂英的新房就在穰东镇。

一进村子就能看到新建起来的一排排白色整齐的小房子,有一层的,还有两层、三层的。根据人口数量和安置标准,樊桂英家是一个三层的楼房,每一层都有三间房子,这是一个气派的新家。

村里配套有医务室、学校、超市等,路面是水泥马路,如同一个新的小镇一样。樊桂英很满意,她的计划是自己和老伴继续种地,两个儿子一直在城里打工。不同于尚未开始新生活的樊桂英,已经在新居生活一年的陈大姐并不满意。她所在的厚坡镇陈庄村去年从库区搬迁到新房,已经搬迁一年多。陈大姐指着她家卧室的墙角,“漏水一个月了也没人给我修,你看看”,墙角的雨水印记清晰可见。这个家因为只有3口人,所以只有一层房子,3个小房间,屋内放着破旧衣柜和床,与新房显得并不协调,唯一一件像样的家电就是一个小电视。

按照国家标准,移民每人每年国家给予600元的补贴,一直发放20年,同时搬迁初期一年内每人每月还要额外发100元。陈大姐说,她家的补贴一直没有发下来。“我不知道以后干什么,我靠什么生活。”

村干部否认了她的说法,补贴都按国家标准发到位了。村干部认为,移民后的新生活要靠自己努力,比如有的人家已经开始谋第三产业,搬下山后养殖蝎子想致富的门路。

南阳市移民局负责人说,南水北调的补贴资金全部实行公开制,该发多少怎么发相关文件都公开公示,“这个款项各级机构都不敢截留”。

该领导也承认,当地政府财政压力极大,整个丹江口库区移民复建项目200个,包括房子等项目因物价上涨等原因,超出国家的预算拨付,全部由地方财政承担,同时地方政府因库区水质的安全,大量关停污染企业或危险项目,地方财政损失数十亿。该负责人希望移民区的发展能够按规划实现。(记者 文静)回复引用

第三篇:论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之我见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虽然能够缓解北方用水紧缺、南方水过剩的问题,但是它所带来的生态

环境的负面效益也不容忽视。再者,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未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

关键字:南水北调负面影响经济效益前言

我国水利部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并进行了研究规划,最后确定了三条引水方案。在这过程中,我国水利部门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北方缺水地区得到南方水资源的补给后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而忽略了南水北调后所带来的危害。如今,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南水北调所带来的危害问题重新得到了关注。

2南水北调工程的负面影响

就国外而言,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建设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如此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

2.1 淹没与移民

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面积的淹没,大面积农田受淹被毁,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将被破坏,淹没地区居民的房子、土地、生产设施及其财产遭受损失,居民被迫搬迁他乡,并更变职业。就中线而言,总干渠占地宽200米,除湖北省少数地区外,直接占用约40万亩农田,如果加上使用工地,总占地可能达到50亩。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资源非常宝贵。而我国肥沃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与中部,但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与东线方案均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大平原通过,延绵几千公里,占用耕地面积相当巨大,对我国的经济损失巨大。

并且大量的移民的安置问题以及移民以后的乐业问题,又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移民安置一是要安居——盖房,二是要乐业——种地,这两项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开发与原有植被破坏,同时人类活动的污染物处理不当也会在库区造成新的面源污染。因此,工程带来的淹没与移民问题将会对社会、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2.2水量区域间重新分配产生的负效应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运行,其实质导致区域间水量的重新分配。这样一方面调水会减少被调流域的径流量,当超过一定数量后会影响该流域的工农业用水、人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最终会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受水区而言,受水后也会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土壤盐碱化等;再者,由于供水量增加,原先不

曾发展的行业也可能在受水地区出现,尤其是供水边际产出高的行业可能使受水区增加新的污染物,对受水区的环境问题带来严重的影响。

2.2.1西线工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西线计划在长江上游建筑高坝,从通天河、金沙江饮水,而长江和黄河的源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在这种脆弱带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生态环境必将遭受破坏不可能再恢复。按计划,西线工程将于2050年从黄河调水170亿立方米,约占所在河流河川径流量的5%—14%,占引水枢纽处河川径流量的48%—71%。上游河道的水量减少,会引起调水枢纽下游河道水位下降,进而会改变地下水向河水补给的格局。再者,引水枢纽下游河道径流减少,水深变浅,导致水面宽度变小,河流水面宽度变小,蒸发量减少,因此对枢纽下游的地区的气温、湿度、水气都有一定的影响;蒸发量的减少,影响到局部地区降水量的减少,对陆生动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就较为严重。另外,引水枢纽下游河段水量的减少,将使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下降,从而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

2.2.3中线工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命线是丹江口水库引水。丹江口引水对整个长江最为重要的支流——汉江会产生巨大的生态影响。

(1)对库区水源地的影响。由于大坝高于23米,库区水位上升,淹没地区扩大,产生

破坏森林植被和土特产声生长地,危及部分陆地濒危动物的生存,产生新的污染源。

(2)汉江水量的减少对汉江流域甚至对长江下游的生态影响。丹江口水库一年调水146

亿立方米,汉江年平均流量为381亿立方米,调水使汉江年平均水量要减少38%。这意味着汉江的纳污与自净能力也要减少相同的比例;汉江下游各段水位会降低,会影响到通航能力、沿江城镇取水能力、流域的灌溉能力;沿江湿地沙化,降低水地保持能力;减少长江中游的水量,影响长江航运,特别是枯水期的航运,同时增加汉江排入长江的污物总量。

2.2.4东线工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东线计划近期的取水量为每秒钟抽水1000立方米。东线取水口位于长江中下游经济繁华地区,距离长江口不太远,上游不远是南京,下游是上海。实行南水北调之后,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流量的减少,会改变下游河道与河口的水情。枯水季节,长江的径流量约为每秒6000立方米,仅东线取水量就占长江流量的16%,如果此时中上游西中两线再抽水,到达下游的水量尚不足每秒5000立方米,再加上东线抽水,还要减去长江下游两岸抽引江水,入海水量必然大量减少,将引起海水严重倒灌,盐水入侵。长江河口现在已然海水倒灌,但是江水的含氯度不太高,历时又较短,供水问题尚不严重;若南水北调后,海水倒灌的时间将加长许多,海水倒灌的范围上沿,江水的氯化物和盐量增加,则必须较长关闭沿江的所有水厂和抽水站,问题将很严重。

东线方案实施后,输水渠道和原河道平面相交,所有相交口都必须建设闸门加以控制。这样的水网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去甚远,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全部依赖于人工控制。东线

输水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也是经常遭受洪水危害的地区,而建设东线输水线路,必然增加这一地区的洪水危害。洪泽等湖泊已有蓄洪任务,再让它们担当存储北调水量的任务,就失去了自然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又由于人为地抬高了湖泊的蓄水水位,增加了对周围地区的洪水威胁。

南水北调由南向北的输水渠道中常年充满了水,将中止原来华北平原上的自西向东的冲盐排水渠道,加重加快土地盐碱化。

2.3 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南水北调工程使得区域河道渠网密度加大,从而引起单位水体所承受的污染密度加大,这必然会加重水体的污染过程。再者,由于上游被调水,下游的水量减少,将使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下降,从而使调水过程中水质下降。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供水,而且需供应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虽然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可达Ⅰ类,然而经过一千多公里后水质下降,到达目的地水质质量下降至Ⅱ、Ⅲ类,甚至下降至更低。另外,按规划,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河南及河北部分区段的总干渠宽100米,外加保护隔离带100米,宽大的水面完全露天,水质很容易下降。

受水地区得到供水后,用水量增长,污水量也会大幅大增长。按规划,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自然排放,另一部分为地下水回灌用。然而回灌形成的地下水由于水源问题水质显然大大低于自然水源,而且,由于污染物积累作用,使地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4 传染病的传播、物种的迁移

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会给受水地区引发多种传染病,这是因为在调水过程中某些有害的物质、化学元素、病毒及微生物,其总量因冲刷而减少、其危害因拮抗作用得以缓解;或者因水环境条件的改变,其总量因淤积而增加、其危害因协同作用而强化,长期作用会导致受水地区的水质、土壤、生物(食物)和人群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以病毒、病菌和微生物流行传播的伤寒、疟疾、脑膜炎、血吸虫病、痢疾、霍乱等得以蔓延,危害人群的身体健康。

历史上,北方人少患如脑膜炎、血吸虫病之类的传染病,但近几年这类的传染病已经在北方出现,这是由于南方的物种(例如:南方的蚊虫)迁移至北方,使得这类传染病在北方出现。以血吸虫病为例,该病主要的宿主是钉螺,随着钉螺的北迁,该病传播至北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端取水口江都市及输水干渠途经的高邮、宝应等县(市)均有钉螺孳生,且近年来钉螺面积逐渐扩大。钉螺可随漂浮物和水流远距离扩散:由于钉螺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通过吸附在船底、水上的漂浮物、植物茎叶等载体上扩散;幼螺还具有明显的浮游习性,它们借助于水流,以浮游、漂浮和吸附于漂浮物的形式扩散到远处。因此,钉螺能随江水北调到达山东。又由于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冬季温度的升高,使得钉螺在北方能够生存繁殖。

并且有学者研究表明,北移的钉螺在北方基因发生了变化,将会适应北方的环境,并在北方由于缺少天敌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呈现高速生长繁殖的特点。血吸虫寄居于钉螺内,随着钉螺的生长繁殖,该病虫将对通过饮食等渠道对北方人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3经济效益分析

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与东线方案均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大平原通过,延绵几千公里,占用耕地面积相当巨大,并且所通过地区基本的农田基本是常年耕作农田,农田表层有30公分厚的土壤都含有大量的腐质层,土壤相当的肥沃,粮食产量较高。然而,从长期来看,引水到北方灌溉增产的粮食还不抵三条引水工程沿途所占用的耕地减产的粮食,从这一点来看,南水北调的经济意义有待商榷。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产生大量的移民,就中线工程而言,移民数就达22万人。从以上的数据可知,要安置三条工程的移民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再者,倘若移民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国家安全问题。

如前所述,南水北调工程在水的输送过程中水质将下降,到达目的地时,处理水质将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倘若要达到Ⅱ类水质的要求,工程费用、运行后的维护费用和污水处置费要增加好几倍。

南水北调工程的总干渠要穿越数百条河流,跨越许多铁路、公路和一般道路,还要经过两大地震区,经过膨胀土区、矿区和矿井沉陷区,因此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资金投入还不止以上这些因素,但仅从直接成本而言,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效益令人担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说:根据投资规模,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主体工程总投资1240亿元,而初步估算用水用户需支付的实际水价为3.2—4.8元/立方米。这仅仅是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还未包括移民等的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成本和费用都详细计算,可以肯定,南水北调的总成本或总费用必将大于总效益,也就是说,南水北调没有经济效益可言。小结

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上生命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界其他生命的生存都离不开对淡水的需求。然而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全球普遍出现水的需求和浪费同步增加的趋势。我国水资源向来分布不均,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此就造就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南方水资源过剩的格局。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格局,反而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更应该注重于采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对水源的涵

养林的保护、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地调度水资源、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等多方面措施。

第四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3-03-29 10:46:05)

本报北京11月25日讯 记者江夏报道:刚刚获国家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再次对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相互联通,可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有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从根本上缓解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的缺水

问题,三条调水线路都需要建设。

东线工程将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将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

期实施。

西线工程将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

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规划分三期实施。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第五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一、中线工程建设相关数据

1、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坝长由2.5公里增至3.45公里;

2、坝顶高层由162米增至176.6米;

3、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

4、正常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5、库岸线由3524.8公里增至4610.6公里(十堰3524.8公里,占76.4%);

6、水域面积由745平方公里增至1050平方公里(十堰620平方公里,占60%);

7、十堰水源区面积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的88.1%;

8、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年均汇入水库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

9、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37亿立方米、河北35亿立方米、北京11亿立方米、天津12亿立方米;

10、总干渠全长约1277公里,天津干渠154公里;

18.2万人,占总数31.2万人的58.4%。

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将淹没涉及我市5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办、257个村居委会、1096个村民小组,淹没房屋362.8万平方米。共淹没公路827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淹没影响城(集)镇13个、单位443个、工业企业125家。需动迁18.2万人(农村移民15.56万人),其中外迁7.7万人、后靠10.5万人。4、2010年,全市1.8万户7.7万外迁移民搬迁到位。全市共组织动员7100名干部、119批次,共转运货物12万吨,累计行程超过850万km,平均每天出动车辆32车次、外迁237人。

5、继2011年完成9.2万农村移民内安之后,2012年又完成了1.3万人的集镇移民内安,共内安移民10.5万人。规划生产安置农业用地83806亩,已完成80697亩,占96.3%。共迁复建城集镇13个,新建移民安置点249个,迁复建单位443家,补偿迁建企业125家。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复建到位。6、2012年9月底,整个南水北调18.2万人移民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圆满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庄严承诺,创造了移民工作史上的奇迹。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搬迁前的18.8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8.7平方米,增加19.9平方米。

下载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管理办法

    南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管理办法为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管理,规范初步设计组织编制和审批程序,确保初步设计成果质量和工作进度。2006年7月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印发《南......

    南水北调工程宣讲会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4年12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在市文联礼堂组织的江水润京华——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宣讲报告会,报告会首先播放了南水北调的专题片,对整个南......

    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 09地理科学·常见·200908 从根本上说,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切活动 都是违背自然的包括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南水北调工程也不例外,其对生态环境也是......

    宝丰段南水北调工程范文大全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大营料场移动线路迁建任务圆满完成 经过10天的紧张施工,宝丰分公司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大营料场移动线路迁建任务,保障了基站线路安全稳定运......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精选五篇)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 2010年度质量管理先进集体评选结果 (先进集体10个,排名不分先后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大宁现场项目管理部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社会影响 利:1.解决北方缺水 ,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水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分析 徐爽 陈思 塔娜 袁智敏 打开中国地理版图,就会发现西高东低三大梯级的地貌格局和南多北少的水文分布。随着文明的进步,利用这一地势特征改变原有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