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

第一篇: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

某小学

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

自从县教育局在全县“构建一校一模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实施以来,我校制定措施,优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实施了我镇推广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通过用模、评模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的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们的举措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课堂改革的领导和监控。

2、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新版《课程标准》、《教学革命》、教育局印发的《高效课堂材料汇编》等教育理论知识,给老师们讲理论、教方法、更新观念,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紧迫感。

3、构建模式,落实规范。

经过探索实践,我们确立了镇教办推广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后,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实验该模式不同课型的实施流程,并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灵活运用。

4、搭建平台,强力推进。“问题——互动”模式在学校推广实施以来,我们先后在全校开展了“人人执教公开课”活动、教师赛课活动、教师论坛活动等,并且在学期末人人上过关课,这样督促教师尽快进入课改状态,把课堂 1

改革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优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改,2013年春季开始,结合教育局开展的“班班通”使用达标竞赛活动,积极发挥班班通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要求50岁以下教师认真学习课件制作,公开课必须利用班班通多媒体,努力实现“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课改带来的变化

一是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智慧去学习、改进。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更新,有了较大扭转,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其次课堂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得到了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课堂气氛活跃了。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鼓励教师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外地先进课堂教学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熟练掌握班班通课件制作和课堂应用,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2、进一步完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灵活开展教研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尽力将“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不断完善、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课堂效益。

2015.3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及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向课堂教学效益要质量,根据 教字(2011)30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学区决定,在本学年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活动式和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式课堂教学

一、活动式教学的具体含义

所谓活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活动式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既是认识过程,更是活动和实践过程”的认识论原理,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按照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把教材内容编排成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直观生动地展示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心愉快地学习,自由

轻松地掌握,在做中学,从活动中学,在学中做,让教学内容实现抽象变形象,化难为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活动式教学原理:以活动促发展。

学生主体活动及主体发展是活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活动促发展”正是活动教学精髓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活动教学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三、活动式教学价值:低年级课堂活动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学生兴趣培养和集体参与,重学生自我体验和养成教育,淡化知识的强行输入和过分的死记硬背,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知识要点的强化而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继而厌学弃学,活动教学注意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注意学生的集体参与和成功体验,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言语训练和个性发展。

四、活动式教学的特点

(一)以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因此,学生的教育总与学生的活动并行着,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活动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地要求课堂教学以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就活动外在形式上,活动时间和空间都较以前有了增加,活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但不应仅仅理解为形式的改变,或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

(二)强调课堂活动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教学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体现出自主,开放和创造的特征。首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无论从活动时间、活动空间还是学生主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学生对于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对于活动的具体设计、展开、实施乃至评价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其次,在活动时空上表现出更多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书本束缚,经常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增加直接体验。同时,更为重要的

是在人文环境上拥有一种宽松、合作、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开放的师生氛围。正因为学生的活动是自主的,活动环境是开放的,这给了创造性思维生长的条件,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所以活动同时具有创造性特点。

(三)注重活动式教学过程中教育价值的实现。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实现的程度与水平如何,则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选择与发展机会。因而,活动的价值,常常并不在于活动结束获得某种有形的结果上,而常常体现在易被人们忽视的过程中。活动教学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只是看重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完成作业的优与劣,考试成绩的高与低这些有形的结果上,而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活动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价值。一句话,更加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注重给完满人格的养成提供更多机会、更大空间和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四)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前提。有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民主的教育氛围,这是活动教学价值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学

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自我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对学生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要求变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为平等合作的交流;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从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成为学生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

五、活动式教学实施范围:一至三年级。

六、活动式教学课堂模式

(一)趣味导入,创设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曲、童谣、讲故事、做游戏等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入自由学习状态。进行班级学生分组,开展选小组长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一个宽松而富有激情的环境创设中进入教学状态。

(二)直观再现,课堂展示。教师以各种媒介手段和方式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小学生初步感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印象。利用图片、动画或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利用实物、挂图展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课堂上教师还教学内容一个鲜活面容,深深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知神经系统,让“好奇—尝试”的感觉和心理时时激励他们。

(三)开展活动,体验快乐。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竞赛和课堂表演,活动主要有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小学生(包括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教师本着全体参与的原则,让学生处处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怠于活动,不倦于感知。

(四)激励评价,享受成功。教师要在课堂上设臵好各种形式的评价栏,组织开展好各类评价活动,教师用口头、实物或荣誉奖励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评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评价结果可以因人而异,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上进,争做课堂小明星,争做小红花得主,激发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

七、活动式教学的预期效果:低年级活动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能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形象直观呈现于学生,让课堂由“教学”转化为“活学”,能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在轻松愉悦中实现师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八、活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活动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个性自由,得到全面发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游戏的进行都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目的,切不可任意放流,漫无边际,无的放矢,坚决反对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表面开

展的热热闹闹,实则一片空白,完不成教学任务,留不下任何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把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蕴含在活动开展中,同时活动本身就富含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体验中掌握。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组织作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在活动开展中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要体现活动的自主、开放和创造,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适时点拨,积极引导,准确矫正,恰当扶持,认真参与,做好平等中的首席,要把活动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参与式课堂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不同智能类型的参与者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参与者能够平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一、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1.主体参与性。参与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2.互动性。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身体验,它是展示人和发挥人的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

3.民主性。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男生与女生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与“学困生”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4.合作性。参与式教学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分享,学习在合作中获得成功。

5.开放性。教室内,从课桌的摆放,墙壁的布臵,教师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活泼的,气氛是活跃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参与式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与创造的机会。

6.激励性。参与式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地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

7.发展性。参与式学习过程期待每一个学生发展,只要学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的体验,他就获得了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却没有高低之分。

8.反思性。参与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顿悟,在于通过群体交流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世界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

二、实施范围:四至六年级。

三、实施要点

教学目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主动参与,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领会和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课前准备: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内容包括确定和表述活动目标、准备所需材料、学生分组、教学策略设计、评价等。参与过程的设计要注意发挥学生、教师的管理作用,特别要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化组织。

教学过程:

1.出示教学目标。为了使参与式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师首先要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助于避免盲目,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各种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目标达成的喜悦,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2.组织参与。小组活动组织,首先要选好组织能力强的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活动组织工作。各小组成员一定要有角色分工,如记录、保管器材、发言等,使每一位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有利于小组活动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同时,给小组起一个名字也很有必要,既反映本小组的特征,又有助于管理。

3.展示评价。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汇报展示和活动展示两类。汇报展示是小组完成活动任务,得出结论后由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的形式。一般有小组代表汇报和小组集体汇报两种形式;活动展示是以活动的方式将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

为使参与式小组活动有效进行,必须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包括对活动结果、过程、小组集体、小组成员个人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活动完成后一定要有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小组集体的活动,而且要关注小组成员的表现,还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4.总结巩固。活动结束后,教师对优胜组和优秀个人适时奖励,并向全体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目标,检测学习效果,激励学生 10

不断努力,不断上进,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参与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知识的严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评价者。因此,不管是富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都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角色是否恰当和准确,时刻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在活动中受益,素质得到提升,都得到发展。

2.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一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小组活动中,有的学生羞于开口,达不到生生互动的目的。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问后,先不急于讨论,给这些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讨论,慢慢地就能改变,让不言者善言。二要培养学生在交流中的倾听习惯。有些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而且无法使讨论深入。所以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三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如“最佳沟通奖”、“集体智慧奖”、“共同进步奖”等,使组内所有成员人人积极参与。

3.课前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课中带着问题组织参与,最终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达成。

4.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结论规律让学生寻找得出。

5.加强反思。教学反思有教学环节的阶段反思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反思两种方式,或者两种兼容的形式。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技术,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记录教学活动的精彩亮点或“败笔“之处。

(2)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记录学生的见解。

(3)教师发展,即分析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

(4)教学创新。记录教学设计的灵感,为实施教学改革积累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研讨的问题。

实施两种模式的步骤

(一)组织学习阶段(2013年3月26日-2013年4月15日)

1.对全区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教育。要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两种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推行这两种方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应试能力,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组织全区教师学习、讨论两种方法。一是要求教师完整的理解活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理念。二是要求教师充分认识“活动式、参与式”两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3.要求教师认真把握“活动式、参与式”两种教学方法的操作要领。

通过学习,使教师领会两种方法的每一步内涵,同时又组织部分教师针对两种方法写一份或二份教案,进行说课,之后进行评议,加快理解。

4.邀请县内名师为本学区教师公开上新模式示范课(学区组织教师全部听评),并作专题讲座。特邀一小李玉兰老师就如何在小学阶段实施攀登英语教学,如何分组、如何激励评价等作专题讲座。

5.带领部分教师到南坪学区等兄弟区(校)参观学习,听评南坪学区名师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师生平等参与”的参与式课堂教学。

(二)初步试验阶段(2013年4月16日—2013年5月15日)1.各校加强备课研究。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中心小学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集体备课,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再分工备,政策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一种或两种模式备课,学区对各校每周、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同新模式上课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第一,完小领导班子推门听课,每周至少三节,听完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学区班子成员每周每人至少听四节,听完组织研讨的信息及时在学区教育简报发布。第二,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这两种教学模式,上完课后,学校组织教师及时评议,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争

取使教师的课堂尽快地适应两种新模式的要求;第三,各学校对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开上报,学区及时在教育简报公布,号召各校、各位教师涌跃在教育简报投稿,报到课改动向。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5月15日—2013年7月15日)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讲赛活动、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四)总结深化阶段(2013年7月16日—2013年12月30日)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①学区、各学校及时总结“活动式、参与式”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教育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新模式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③各学校对自已新模式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炼深化,形成特色,学区总结各校课堂经验,打造柳梁课堂教育品牌,全县推广。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区、各学校及时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两种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践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人人达标。①学区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校和先进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各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②依据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组织教师达标课活动,优秀教师上观摩示范课,每个教师上达标课,目的是全面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搭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推动两种模式的深化和创新。③认真总结教改实践经验。

实施两种模式的保障措施

1.统一修订《柳梁学区课堂教学评价表》,统一听课评价的尺度,学区对每一位教师要进行新一轮听课活动,设臵课堂教学模式入格达标底线,不合格的考核不合格或绩效工资不应享受较高等级待遇。

2.要求中心小学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变“教案”为“导学案”,“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学校教导处要发挥教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

3.听、评课研讨制度常规化,制度化。具体规定是:①坚持听“培养课”,对新上岗、新调入的教师,学区硬性的安排一个月时间的听课要求,采取青蓝结对,师徒捆绑评比办法,一个月期满后由学区、学校组织专人听课验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改进后回头听。②坚持听“观摩课”。由学区组织教师听优质课,每学期坚持组织三次大型观摩教学活动,意在推广经验验,形成共识。③坚持听“促进课”。由学校自行组织的每学期二次集中听课评课活动,重点跟踪听取后进教师的课,意在发现问题,帮扶促进。④坚持听检查课。由学区进行学校常规检查过程中随机进行的听课评课活动,意在检查督促。

集中交流的基本要求:①人人发言,一个不漏,重点谈教师在课堂上的方法、技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学习过程、效果。②发言者,开诚布公,不重不漏,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③记录者要提笔迅速,记录详细。④每位教师每两周一次自我反思,在学校研讨会上交流。⑤学校把记录、反思发言材料整理并存档。

4.每位教师在一个月内课堂模式入格,否则将采取“一谈、二警、三停”的措施。“一谈”即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教师角色、学生表现、课堂程序、教改意图等,指出所在问题,点明改革方向。“二警”即第二次听课不达标者在会上警告。“三停”即第三次不达标者,该教师停课一周,责令其专门听优秀教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并由学区、学校教导主任或优秀教师作专题辅导等。

5.新模式教学成果优秀者学区重奖。

实施两种模式的领导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汇报材料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汇报材料

11月5日中心校校长召开了全乡“创新教学模式”动员会,会上讲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及重要性,确定了我校为三所课改实验校之一,并明确表示在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我们积极响应乡中心校“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号召。大力开展了“创新教学模式”活动。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高新区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我们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全体教师去焦作永威学校学习,当大家观摩了永威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学习归来学校立即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切实做好“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创新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课堂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永威学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调研和兄弟学校共同研讨由乡中心校领导谋划,最终结合实际中心校杜校长提出了课堂教学新模式为:

“五步”教学法:

1、出示学习目标、(1-2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2-3分钟)

3、展示交流(5-8分钟)

4、师生互动释疑(5-10分钟)

5、训练达标(10分钟左右)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传发动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1.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我们组织教师分教研组观摩永威学校教学模式光盘。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为自己开展课改做好准备。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同课异构”活动。教师分语、数两个教研组结合实情按照“四环”教学模式要求集体备课。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为全面实施“四环教学法”做了良好的铺垫。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

两轮“同课异构”活动后,学校推选优秀教师用“四环”教学法上研讨课。通过他们的研讨课,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使得有疑问的教师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全员参与切实运用“四环” 教学法于课堂。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

为了使“创新教学模式”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创新教学模式”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包学区业务领导和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一起将前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召开讨论会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这样不断反思、小结模式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式环节细节,从而推动“创新教学模式”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4.全面考核,推向深入。

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中,把“四环教学法”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要求低年级教师“扶着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尝试用“四环教学法”上课; 3--5年级的每位语、数、科学、品德教师节节用“四环教学法”,学校还建立了有效的课堂改革考核制度将“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与绩效工资挂钩,具体办法是:

1.凡教师个人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

2.凡未按全乡统一的上课模式上课的教师,或课堂没有真正还给学生,认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师组织不力,放任自流的,学生发言不积极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2分。

3.凡查到教师课后没有写教学反思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

凡违反以上条款累计三次的教师,当年内不得评优选先。对于在“创新教学模式”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师有优先外出考察学习权。

五、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以来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讲台上或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新的学习方式,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

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参与学习过程,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面不够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老少,无论学科只要有研讨课、观摩课,都能看到教师积极参与的身影,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

七、今后的打算

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学习时间。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远程教育配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和学校订购的教学光盘;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

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

主要是:(1)开展读理论书籍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要写学习笔记一本。(2)写好教学反思或教后感(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周至少听三节课每学期听课要在20节以上,各教研组要经常上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评课记录。3.收集整理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创新教学模式”体会,写好课后反思,为学校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活动留下宝贵资料。

总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并坚信这一工作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课堂教学模式

清水九年制学校“336”课堂教学模式

“336”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府谷县县深化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学习、借鉴绥德辛店中学先进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从尊重学生的地位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指导思想

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关注”学困生”。

二、改革目标

学生成为和谐而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人人想学、会学、学会,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模式简述

基本理念: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不使每一个学生掉队。

课堂模式:“336”教学模式是指三性(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动(主动、互动、能动)加“六个学习环节”(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则)的课堂模式。

操作载体:师生共用“导学案”,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四、课堂流程

(一)三个基本形式

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必须按照学生的性格、各科的基础、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AABBCC制,同时要给每组学生编号,依次为1、2、3、4、5、6号),面对面坐。选定一个能关爱“学困生”,顾全大局、公道、正派、集体荣誉感强的本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该组组长,这个组长很重要,是组内的核心。不同的学科组长可以不同。必要时可采取双向选择制,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其目的是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二是落实“10+30”。教师导学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少于30分钟。三是“课前预习”。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课前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比如:阅读文本,复习旧知识,接通新旧知识的“焊接点”,准备学具,查阅资料,提出疑难,小疑难同伴互动解决,大疑难留到课堂解决。

(二)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课前预习:①预习检查。对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进行检查。方法灵活多样(本组自行检查,组与组互相检查,老师检查等)。②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可测,一节能达到,而且要学生大声读,让每个学生都明确。③出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或“学习提纲”。这个提纲很关键,是教师备课时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梳理、细化列出的具体问题或内容。它是学生自学交流的依据。必须重点突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能平铺直叙,面面具到。要求设计精准,要点分明,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具体可操作。教学生大声一条一条读,让学生明确。

2、依标(纲)自学: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不同,情趣、性格、爱好不同,因此,课堂个体自学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阅读时间,留足全神贯注的凝神思索的自我内化的时间。这一点主要是学生在自学前,教师把学习方法,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中途不再插话,以免打乱学生的思维。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出声读课本的哪几页,哪部分,反复读,直到读通、读懂,边读边思考,不会的问,这时候不讨论,教师在教室巡回,个别指导,解决疑问。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切忌不看文本一窝蜂就讨论。

3、互动交流:各组对照“提纲”开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讨论、释疑。

4、小组展示:组长按内容的难、中、易,派不同的学生展示,其它学生订正。需要写的展示在黑板上,需要说的记在本子上或勾画在课本上,需要动手做的用准备好的学具做。有的内容分块预习,分块展示,有的内容全部预习,分块展示。这一步视内容、科目不同,可以让全班各组都一一展示“提纲”所列的内容,也可以共同预习,各组重点展示不同的内容。

5、讲解、订正、质疑、解答:李镇西说:“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由小组长派人讲解,组员随时补充完善,其它组订正,提出不同意见。对一些探索规律性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往往不可预料,所以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正是这种课可能出现的亮点,教师要充分重视和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这一步,一是让学生大胆讲解自已展示的成果,其它组员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必须站在自己组的黑板前,借助学具、例题、板书等,直观、具体、有理有据的讲,切忌学生站在座位上空对空讲解,其它学生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这时,教师画龙点睛,适时点拨,统一意见。

6、达标检测:教师和学生(最好是学生)用黑板或纸条出示该节课的练习题,测试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这一步可能因时间问题,检测不成可放到辅导课上完成)。最后回过头来,看这节课学了什么,目标达到了没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导”:

1、帮助组长组织好本组的学生。首先要关注学困生,不能让学困生游离组外。其次,合作交流时要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

2、巡回各组,撑握学生自学的时间、进度、遇到的困难,随时点拨、疏通、引导,帮助学生过坎坎。

3、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问题的分析、讲解,可能不完备,不透彻,层次不清楚,要点不明确。解题不规范。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讨论的时间,只要有学生会,教师就不要急忙讲,让学生讲。确实不会时,再统一叫停,统一指导、讲解。教师的“导”是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是“路标”、是“引桥”。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要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通过“1+1”帮教结对进行“兵教兵”来解决,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解决,必须要求学生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要养成“今日事今日完成”的良好习惯。

3、教师要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4、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五、“336”模式下的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是“336”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编制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顺利实施“336”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一)导学案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主体化、课时化、问题化、全员参与、学法指导、层次化、及时化七个原则。

1、主体化原则。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2.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的问题:

①能启发学生思维;②不易太多,太碎;③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全员参与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只有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才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学法指导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7、及时化原则。“导学案”编写印制必须及时,最晚应在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以保证学案导学各环节的逐一落实。

(二)编写导学案的具体要求

1、课题和课型。导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要强,要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3、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4、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普遍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进行设计。

5、达标检测。这也是“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达标检测,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2)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3)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每份导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六、实施“336”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学案”编制习题化。在设计“导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道道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这并不是指抛开课本,而是要合理使用教材,回归课本),认为这就是“导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结果就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2、用“教学目标”充当“学习目标”。把教参上或其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照搬到学案上来充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应该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及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安排学生自学时,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 “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仅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缺陷和漏洞,学生不会的照样还是不会。

4、学生的“满堂灌”代替了老师的“满堂灌”。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十分充分,对知识的掌握非常到位,他们在展示讲解的时候,展示讲解非常具体到位,但是,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尽情发挥,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展示的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且欢迎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缺乏有序的组织。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出现组内学生讨论无序、随口乱说,都急于先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混乱的场面,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同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且要求组员有序的进行发言、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

6、为展示而展示。课堂展示只重形式,甚至进行与文本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无效拓展展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拓展展示时,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或指导,要加深展示的方法、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展示内容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可以劝说学生放弃那种只重形式的无效展示。

总之,“336”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借助导学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我校的“336”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彰显。

清水九年制学校 2012年4月15日

第五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八环节的应用

最初,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即: 准备阶段,包括身心准备和知识准备两个环节;

导学阶段,包括明确目标、自学讨论、艺术精讲三个环节;

应用评价阶段,包括激活练习、达标测试、推荐作业三个环节。在准备阶段的“身心放松”环节是和谐教学的特色。常用的心理放松法有音乐放松法、诗词放松法、心理想象放松法等。

在导学阶段的“艺术精讲”也是和谐教学的一个特色,要求教师在精讲时不但要注意语言和手势的教学艺术,在板书时要运用纲要信号。艺术精讲还包括在课堂上适当地播放音乐。音乐如果用得好,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创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应用评价阶段的“激活练习”是和谐教学的又一特色。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如可以采取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方式。

如何看待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一轮的课题实验中,王敏勤又提出了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是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学。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借助知识结构图(纲要信号)来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和解决主要问题。

三、是检查点拨,探寻规律。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四环节”的教学模式,更便于教师操作,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验,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杜郎口中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研究:只有先学,有一定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声、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预习,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杜郎口中学的学习经验可以在小学使用。

课堂生成与思维活化的关系

课堂千变万化,需要接纳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课堂中生命体的各种生命信息,所以生成又不能固于预设。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故而,要大力张扬学生富有生命力的个性,拓展其思维的活化,必须做到课堂中的散而不乱,高难度调控。

数学教学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

第一问题引入。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需要有实际应用作为背景。

第二导向思考。

一个问题的提出对于一群没有任何解决过相关问题的学生而言,要创设一套这样的工具除非这个学生是天才,否则是无论怎么样都做不好的。所以,引导学生朝着寻找和发现这门工具的方向去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导向思考是最重要的。也是整理学生凌乱的解决问题思考方式的最有效办法。非常有效,如果力使对了,效果异常明显。如果学生们像疯牛一样拼命朝着你给他们创设的方向跑。那么这一步就成功了。

第三提炼提升。也就是常说的归纳总结。

第四基本巩固

做些基本练习就好了。别做太多乱七八糟的题目。一节新授课,时间也就几十分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搞拓展提高。要知道基本巩固不是说拼命的把新学知识变着法用,那叫做拓展提高。是留在练习课上用的。而且拓展提高也有必要与新授课遥相呼应。基本巩固是要把一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练习。例如基本知识点的练习等。

第四拓展提高

新开练习课时,专门拓展提高。教授知识点的提高练习。部分题目如果能把新授课中的那套寻找数学工具的方法用上,那就完美了。

以上的教学方法,个人前面的三部分用过,效果不错。能把一些本来不及格的学生都可以带到及格。这其实已经说明的确有效。只是第四步是我离开数学教学岗位以后才想到的。如果对其有所改进,那么或许效果会更加意想不到的好。

中小学课堂到底该教什么?

中小学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交织着各种矛盾、利益与价值的冲突,同时也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调研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方面明显不足,离开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习题集、测验试卷,就不知道让学生练什么;甚至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知道如何解题。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1.让学生入境,拉近学生和内容之间的距离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要在课的伊始或课中某个阶段后使学生快速聚焦到教学内容中来,创设情境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如教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老师说,在图形王国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朋友,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可以说,这个情境几乎不是情境,它的特点就是带了点感情。如果不带感情,有的老师会直接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一起来看一看。对一年级小学生而言,王国、朋友、打个招呼这些词语都会发挥一些作用。学生上课的感觉不同了,带着对王国的期待,带着对朋友的期待,带着教师认为自己有礼貌的期待,学生会觉得数学课更有意思,学生会高高兴兴地盯着屏幕上要出现的图形,会和图形朋友在这节课里好好相处。学生在愉快而紧张的状态下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所以,平凡的话换个说法,带了点情感色彩,学生多了点情感参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学生想要成功完成“它”

学生喜欢挑战性的任务,渴望成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只有渴望成功的人才能成功。我们每位老师都希望并帮助学生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自己渴望成功,并体验自己或自己小组、自己同学的成功。

如柏继明老师《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从北京城区到八达岭要经过南口大桥。过去总是堵车。一堵就能堵两个多小时,中外的游客都有意见。现在那里修了高速公路,张局长为学生提供了一分钟的录像,让学生帮助统计一下 1 分钟经过车的辆数,现在是否还堵车?老师介绍了车的种类,有小汽车、大客车、货车、摩托车四种。

学生被信任,得到“高级”任务后希望很好完成,马上投入地去统计各种车的数量。结果学生的统计结果五花八门,任务失败了。这时老师说,咱们跟张局长说吧,说这个任务咱们完成不了。学生此时更为集中,迫切地说不行。经历了被信任——任务失败——要接受失败之后,学生更为渴望成功。带着更高的积极性,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①有的学生说让老师放四次录像,每次数一种车;

②用慢镜头放,过一辆数一辆;

③还有的学生说每四个人分为一组,一个人数一种车。大家一致认为四个人合作,每人数一种车的方法比较好。

1.适度简化的生活情境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对接,由情境承载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的情境,在生活情境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背景、提出问题并运用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直观解决问题。

(1)生活中有这种现象,从学生熟悉之处进入。学生有很多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时可以调动出他们的经验,使得数学更熟悉、更简单。如《平移和旋转》教学中,教师问学生,游乐园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2)在开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完表内乘除法后,教师设计了“小小文具店”这一活动:展示一个文具店的情境,有各种文具,每种文具都有单价及序号、名称。一开始,让学生自由选购,并算出自己买的文具要用多少钱。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给你 50 元,请选购一套文具。”学生在这个情境之下,自然地去思考关于乘除法解决的问题。

(3)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说天天裁缝店接到订货单,要做 100 条红领巾,需要准备多少布料呢?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将这个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到数学模型,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4)运用模拟操作或角色扮演的策略入情入境解决问题。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相遇过程中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模拟操作,复杂的问题可以变得很容易理解。

(5)生活中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如《小数加减法》教学中,很多教师创设购物的情境,借助元、角、分的模型和小数加减法对接,学生更容易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要对齐,这时也就是几元和几元相加减,几角和几角相加减。

生活中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熟悉的,至少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例如地铁换乘的问题,有换乘经验的学生则更容易理解相关问题,未经历过换乘,甚至从没做过地铁或公交车的学生则较难理解相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加强对问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大量深入一线的调研,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从教学情境的相关理论、创设情境的目的和创设怎样的情境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讲座中通过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方法。另外本专题中还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一线教师认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此专题的学习将使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念产生更为理性的思考,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处理好算理和具体计算方法的关系

谈到精确计算首先要弄清有关算理和算法的问题。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学生只要把法则牢记于心,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显然这是一种简单而且错误的认识,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连基本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会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一些教师认为,算理非常重要,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会说一整套的程序化的语言,以表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这样学生对于算理真的理解了吗?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1)什么是算理和算法?

到底什么是算理?什么是算法呢?这两个问题可能是许多老师经常思考,但却很少追根溯源,有的认识是浅显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计算中根据小数的意义,并利用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保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才是算理。而运算法则是人们进行计算的一个基本程序或方法,它是具有操作性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算理是四则运算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构成的;具体的计算方法(主要指计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而法则又要满足运算定律。所以,算理为法则提供理论依据,法则又使算理具体化。

(2)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强调算理的重要性并不难被广大一线老师接受,然而从操作层面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却是一个棘手且极具技术含量的问题。新课程计算教学淡化了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计算法则,重在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重在展示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重在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知道怎么算,又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学生明确了算理和具体的方法,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强调算理的重要性并不难被广大一线老师接受,然而从操作层面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却是一个棘手且极具技术含量的问题。北京小学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时,让学生自主进行编题,其中一名学生编出了一道0.8+3.74=,这种类型将要揭示的“小数点对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小数加减法总结算法的重要时机。但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调动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象的思维过程,此时老师采取的方式是让每个学生自己试做,并说明自己这样做的道理。

小数加减法在小学“数与代数”的学习领域中占有什么位置?如何把握它与整数加减法的关系?在这节课中又该如何呈现知识的本质,抓住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于萍老师的教学实践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了本节课知识的“魂”实施教学,她没有满足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而是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逼近数学本质的理解。引发学生对小数加减计算道理的深刻理解,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本质意义是一致的,即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像这样,将“讲理”与“明法”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核心概念,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的目标。

下载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汇报材料(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1、《在实验中寻找规律》课堂实录与分析 2、《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复习》课堂实录与分析 3、《勾股定理》(01)课堂实录与分析 4、《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堂实......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5篇)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1-05-24 08:16:37| 分类: 教研动态 | 标签:小组 展示 学生 讨论 分层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默认分类 2009-05-20 10:19:40 阅读2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共5篇)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东五楼小学 解秋学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汇报材料(模版)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罗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去年我校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去杜郎口中学,西下池小学学习,观看了这两所学校的课......

    验收申请报告模式

    验收申请报告格式 一、项目建设依据 简要说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批准单位及批准文号,批准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包括批准调整概算),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等......

    “八字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总结5篇范文

    “八字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验收总结 ——宋古二中 自我校进行“八字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学校领导便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五篇)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 一、“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理念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主”原......

    最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共5篇]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学科裴松 传统的初中美术教育,强调技能的培养加上美术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采用的方法以灌输和临摹写生为主。它的长处在于保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