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05:3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2007-12-15 20:58:1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2)文章标题: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期,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矛盾已经由得到缓解转向基本适应,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既要加快发展,更要好中求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200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要突出抓好环境,形成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省委第三巡视组在我厅巡视后提出了:“要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努力做到科学设计、科学管理”。为了在交通建设行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耐久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才能使高速公路建设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在发展内涵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

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交通厅党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着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6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

改善了我省公路交通的状况,也总结摸索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项目管理科学、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良工程。目前,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世界第二、国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诸永高速公路7900多米长的括苍山隧道有“华东第一隧”之称。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规划目标还有差距,还有繁重的建设任务。按照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07年,在上届政府完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高速公路里程通车1307公里),完成“交通六大工程”中的高速网络工程,即再建高速公路1000-12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以上,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与

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到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4500公里。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我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省份,全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全省交通建设行业实现党中央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我们交通人面对的最大挑战。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1、高速公路建设与利用资源的矛盾 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主骨架,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要消耗多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每公里占用大约80~100亩的土地。近几年,交通建设用地指标占全省各行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比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由2003年10%上升到2005年的40%,其中绝大部分指标是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但我省是资源小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这是当前高速公路继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今年以来,许多市里无法做到高速公路用地占补平衡,已严重影响到现有11条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新的项目也难以开工上马。如何尽最大可能节约建设用地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2、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高速公路建设逢山开路、涉水架桥,穿越田地村庄,环绕城镇等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保护、城乡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再发展,稍有疏忽,可能使自然景观

失去原始状态,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例如上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龙丽龙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已多次引发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同三线瑞安段新居村段路基改桥事件、台缙高速公路叶家岙拆迁事件和壶镇姓汪村的上访事件等,都对建设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强化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始终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好环境,着力打造和谐交通,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当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3、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的问题 随着经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期,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矛盾已经由得到缓解转向基本适应,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既要加快发展,更要好中求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200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要突出抓好环境,形成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省委第三巡视组在我厅巡视后提出了:“要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努力做到科学设计、科学管理”。为了在交通建设行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耐久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才能使高速公路建设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在发展内涵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

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交通厅党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着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6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省公路交通的状况,也总结摸索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项目管理科学、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良工程。目前,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世界第二、国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诸永高速公路7900多米长的括苍山隧道有“华东第一隧”之称。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

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规划目标还有差距,还有繁重的建设任务。按照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07年,在上届政府完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高速公路里程通车1307公里),完成“交通六大工程”中的高速网络工程,即再建高速公路1000-12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以上,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到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4500公里。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我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省份,全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全省交通建设行业实现党中央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我们交通人面对的最大挑战。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1、高速公路建设与利用资源的矛盾

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主骨架,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要消耗多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每公里占用大约80~100亩的土地。近几年,交通建设用地指标占全省各行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比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由2003年10%上升到2005年的40%,其中绝大部分指标是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但我省是资源小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这是当前高速公路继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今年以来,许多市里无法做到高速公路用地占补平衡,已严重影响到现有11条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新的项目也难以开工上马。如何尽最大可能节约建设用地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2、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高速公路建设逢山开路、涉水架桥,穿越田地村庄,环绕城镇等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保护、城乡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再发展,稍有疏忽,可能使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例如上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龙丽龙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已多次引发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同三线瑞安段新居村段路基改桥事件、台缙高速公路叶家岙拆迁事件和壶镇姓汪村的上访事件等,都对建设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强化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始终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好环境,着力打造和谐交通,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当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3、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的问题

随着经

第三篇: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期,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矛盾已经由得到缓解转向基本适应,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既要加快发展,更要好中求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2006年7月13日,习近平书

记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要突出抓好环境,形成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省委第三巡视组在我厅巡视后提出了:“要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努力做到科学设计、科学管理”。为了在交通建设行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耐久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才能使高速公路建设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在发展内涵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

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交通厅党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着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6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省公路交通的状况,也总结摸索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项目管理科学、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良工程。目前,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世界第二、国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诸永高速公路7900多米长的括苍山隧道有“华东第一隧”之称。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

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规划目标还有差距,还有繁重的建设任务。按照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07年,在上届政府完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高速公路里程通车1307公里),完成“交通六大工程”中的高速网络工程,即再建高速公路1000-12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以上,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到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4500公里。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我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省份,全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全省交通建设行业实现党中央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我们交通人面对的最大挑战。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1、高速公路建设与利用资源的矛盾

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主骨架,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要消耗多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每公里占用大约80~100亩的土地。近几年,交通建设用地指标占全省各行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比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由2003年10%上升到2005年的40%,其中绝大部分指标是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但我省是资源小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这是当前高速公路继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今年以来,许多市里无法做到高速公路用地占补平衡,已严重影响到现有11条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新的项目也难以开工上马。如何尽最大可能节约建设用地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2、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高速公路建设逢山开路、涉水架桥,穿越田地村庄,环绕城镇等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保护、城乡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再发展,稍有疏忽,可能使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例如上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龙丽龙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已多次引发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同三线瑞安段新居村段路基改桥事件、台缙高速公路叶家岙拆迁事件和壶镇姓汪村的上访事件等,都对建设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强化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始终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好环境,着力打造和谐交通,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当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3、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汽车的保有量及高速公路交通量将急剧增加,交通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被社会重视。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也是“交通事故大国”,对于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省来说,当前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安全事故正处于多发时期,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涉及人、车、路和环境,应该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树立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运营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比如甬台温高速与上三高速交汇处的吴岙枢纽,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通车后发生多起恶性事故,后通过改善安全设施,运营安全性显著提高;上三高速公路新昌段,在开通之初,事故频发,后通过在落差较大的危险路段加高护栏,引起驾驶员的视线警觉并在防撞时提供有效的阻挡,在嵊州东二桥等重点防护路段,还增加了警告标志、防撞水马和爆闪灯等,上述措施改善了道路安全性,事故率明显降低。从全省高速公路事故统计来看(见下表),随着交通安全设施的不断完善,虽然高速公路里程在增多,但事故数量在逐步减少:

高速公路历年事故统计表

年份

上报事故数

死亡人数

200

41550

2200

5789

12006

644

318

注:

1、上报事故指有车辆损伤或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含轻微碰擦事故;

2、2006年数据为1~10月份的统计数据

(三)设计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1、基础工作方面

(1)勘察设计尚存在“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设计周期偏短,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人员理念落后、对基础资料不够重视、设计方案比选深度不足、不注重细节设计等,导致设计文件深度达不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工程数量难以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技术方案与实际环境有出入等。

(2)设计管理和设计审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审查深度不够。尚未制定出台设计管理办法、设计审查管理办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要点不够明确,编制单位内审不严,外部单位审查深度不够。主管部门对编制单位尚未形成有效的设计监管。同时设计审查人员数量、政策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3)前期阶段利益交织矛盾突出,在设计中不能统筹处理、把握全局,局部利益影响整个工程设计的大局。

2、管理方面

(1)有些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尚未全面落实,有些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2)对前期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大,对各地执行国家基建程序的稽查力度不够等。

(3)交通设计市场培育滞后,设计招投标没有有效开展。

3、人员素质

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建设单位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熟悉理解以及业务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策研究与工作措施

从本质上讲,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确保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节约。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基础,是确保优质工程的前提。设计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讲是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设计好坏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首先,设计方案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规模、标准、路线走向、结构形式、投资概算等;其次,施工方案一般由设计方案决定,包括后期的运营管理在很多方面也受设计影响,因此设计好坏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及营运安全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如何提升设计理念、有效地确保设计质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省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科学设计,才能确保设计质量不断提高,而科学管理就是确保设计质量,全面落实设计思想,抓好工程建设实施,确保有序运营的必要手段和保障,科学设计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科学管理

1、坚持理念创新

(1)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仅仅把节约成本理解为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是片面的。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不仅包括了工程建设成本,还要考虑工程完工以后的运营管理成本和养护维修成本。近两年来我省一些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早期损坏现象,提前进入大修,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树立全寿命成本的理念,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维修、养护成本。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更大的成本投入,这样既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又避免日后由于维修、养护给运营带来的交通干扰,提高了社会及公众满意度,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树立环保理念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自然界不但支撑着人类物质生活,也丰富和充实着人类精神生活。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浙江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浙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丘陵为主,风景优美,自然环境的条件相当好,这对浙江来说是个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这对设计也是个挑战,要求高速公路要尽可能减小对原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我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实际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2~6左右,对照交通部交通环保投资保障能力要求环保费用占基建投资的0.5~1,污染严重项目占3~4,可见我们对高速公路环保问题已日益重视,环保理念也在逐步完善,在设计中就充分考虑环保问题,如已列入交通部的示范工程和我省的创精品工程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就对路线、边坡防护方案、边沟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方案的反复比选,力求以自然的、渐进的、连续的手法来选择、利用和创造景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展现和发挥自然环境的审美价值。环境保护工作我们有进步,但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还有不少文章可做。

(3)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理念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安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两方面。以往,我省对工程实体安全关注比较多,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运行安全因为牵涉因素多且变化大,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相对隐性,在控制上有不确定性。提高运行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同时做好规范驾驶人行为、提高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严密交通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来说,就是在设计阶段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关注重点路段的运行安全。为此,我们参照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尝试对已经建成通车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诸永高速公路引入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对建成后的运行车速进行论证研究,以此确定实际运行的管理速度以及相应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设计车速不能如实反映实际车速的矛盾,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效果非常好,运行安全性评价中运行车速理念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通行能力,节约高速公路使用者时间,更减少了事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为社会节约资源。

2、坚持技术政策创新

技术政策创新是转变理念,提高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交通设计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标准规范的适应性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标准规范很难全面做到各地区的针对性,而且科技发展迅速,标准规范某些地方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交通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标准,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纳入标准规范,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地方标准,作为行业标准的补充。这是技术政策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已经开展制定地方标准的工作,委托在我省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特别是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试行),并于今年8月1日起试行。在该要点的编制中,除了对原有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条件、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外,为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主动”预防和“容错”的设计理念,引入了“路侧净区”、“隆声带”等新的交通安全设施。除此之外,《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浙江省高速公路软土处理设计要点》及《浙江省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要点》也在编制当中,力图结合近年来对设计新理念的不断理解和在典型示范工程的实践,特别针对勘察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写出符合我省特点的高速公路设计系列丛书,以便更好的指导设计,从全方位提升设计理念,为制定地方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结合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与金塘大桥项目,已要求建设指挥部及时总结大桥建设的技术与经验,汇总编制具有浙江特色的海上建桥技术规范与标准,以指导今后我省的桥梁建设。

3、加强执行管理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强制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是规范基建程序,提高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目前制度建设中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全面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对重点项目试行设计方案竞赛制度。

(2)建立健全设计审查管理制度,着重抓好两关:一关是设计单位自身内部质量责任制,如校对、审核;另一关是抓好行业管理审核、审查、监督制度,如完善公路、水运项目双审制、建立设计审查专家库等。

(3)贯彻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严格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4)严格执行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密切相关的环评、水保、安全性评估等基建程序,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加强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和行业间的沟通、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

4、重视人员培训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理念,对设计、施工、咨询、建设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之外,还邀请交通部或省内外专家进行交流、讲座,比如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3次请部里的专家进行指导,灌输设计新理念;今年10月邀请部总工凤懋润同志专题介绍国内外路、桥建设的最新动态。明年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多举办学术活动和学术讲座,使从业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

(二)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方面主要从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及时总结这三方面来入手。

1、科学决策

要做到科学设计,其前提是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今年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和《浙江省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规划》。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重点发展方向,关键要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重点抓好在规划指导下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在深入调查、勘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真正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为“十一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交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2、精心设计

(1)合理选线,灵活选用指标

路线选择的合理性往往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合理选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公路工程的“灵魂”。路线是一个项目的基础,一旦发生变化,不但影响到项目的工程规模和投资,而且还要影响到路网结构,甚至影响到区域路网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路线方案的确定要慎之又慎,应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根据黄衢南高速公路等设计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做好选线工作:①合理确定走廊带和控制点,不仅要从地质、地形选线、还要从环保、城市规划角度选线,通过反复论证,从路线设计上避开了钱江源自然保护区;②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选线时要统筹考虑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的耐久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③以运行车速理论指导路线方案选择和路线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注重相邻路段线形指标的均衡性、合理性,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在技术指标运用方面,关键是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等各种要素,从细部入手,灵活选用指标,使设计更符合实际,更经济更安全。比如在黄衢南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在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巨大且交通量较小的路段,考虑减窄硬路肩宽度,以减小开挖量,或防止因开挖过度而引发地质灾害,而在条件适合的路段增设港湾式停车带,以提高路侧的安全性。在杭浦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单位在边沟设计时克服传统习惯上的宽、大、深,特别是不论排水距离及汇水面积,全段落单一断面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自然的断面形式及尺寸,对原设计的倒梯形边沟进行优化设计,改为矩形边沟,仅此一项每公里就可节约土地约3亩。

(2)注重环保设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案选择时,设计人员必须以建设环保型交通为目标,尽可能减少高填深挖。在2002年至2005年投入建设的12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中,深挖路段43842m,占总里程的3.58,隧道路段182856m,占总里程的14.92。由此可见,我省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使用隧道代替深挖路堑,以减小挖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从深挖路段所占总里程的比例看,还可以作进一步优化,将深挖路段长度减到最低限度。

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设计做到合理选择取、弃土场位置。对施工期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边施工,边恢复”的方式,对服务区、管理区、互通立交区、环境设施带、取弃土场进行生态恢复。

除此之外,在高速公路设计的其他环节中,也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环保问题,如:在服务区设计方面对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废水回收及综合利用,尽可能考虑采用环保能源,如太阳能。

(3)抓好安全设计要点的贯彻

为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使设计人员认真贯彻《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当务之急要抓好设计人员、行业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宣贯工作,使他们了解要点、熟悉要点,灵活运用要点,搞好组织实施;其次,对照要点对于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要逐路逐段的比对,不足之处按照要点逐步完善。对于重点关注的路段,要求进行运行安全性专题评估,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

3、强化设计总结

设计回访和项目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节约资源和降低造价,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设计回访,已经要求设计单位制度化。对于项目后评价,已选取建成较早的沪杭高速公路进行了后评价工作,明年准备再选择几条有条件的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要加快这方面的步伐。

三、结语

科学设计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障,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四篇: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通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期,我省的高速公路交通矛盾已经由得到缓解转向基本适应,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既要加快发展,更要好中求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200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要突出抓好环境,形成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省委第三巡视组在我厅巡视后提出了:“要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努力做到科学设计、科学管理”。为了在交通建设行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耐久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才能使高速公路建设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在发展内涵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

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交通厅党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着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6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省公路交通的状况,也摸索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项目管理科学、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良工程。目前,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世界第二、国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诸永高速公路7900多米长的括苍山隧道有“华东第一隧”之称。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

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规划目标还有差距,还有繁重的建设任务。按照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07年,在上届政府完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高速公路里程通车1307公里),完成“交通六大工程”中的高速网络工程,即再建高速公路1000-12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以上,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到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4500公里。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我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省份,全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全省交通建设行业实现党中央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我们交通人面对的最大挑战。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1、高速公路建设与利用资源的矛盾

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主骨架,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要消耗多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每公里占用大约80~100亩的土地。近几年,交通建设用地指标占全省各行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比例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由2003年10%上升到2005年的40%,其中绝大部分指标是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但我省是资源小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这是当前高速公路继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今年以来,许多市里无法做到高速公路用地占补平衡,已严重影响到现有11条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新的项目也难以开工上马。如何尽最大可能节约建设用地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2、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高速公路建设逢山开路、涉水架桥,穿越田地村庄,环绕城镇等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保护、城乡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再发展,稍有疏忽,可能使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例如上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龙丽龙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已多次引发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同三线瑞安段新居村段路基改桥事件、台缙高速公路叶家岙拆迁事件和壶镇姓汪村的上访事件等,都对建设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强化科学管理、科学设计,始终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好环境,着力打造和谐交通,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当前一个严峻的课题。

3、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的问题

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汽车的保有量及高速公路交通量将急剧增加,交通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被社会重视。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也是“交通事故大国”,对于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省来说,当前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安全事故正处于多发时期,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涉及人、车、路和环境,应该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运营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比如甬台温高速与上三高速交汇处的吴岙枢纽,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通车后发生多起恶性事故,后通过改善安全设施,运营安全性显著提高;上三高速公路新昌段,在开通之初,事故频发,后通过在落差较大的危险路段加高护栏,引起驾驶员的视线警觉并在防撞时提供有效的阻挡,在嵊州东二桥等重点防护路段,还增加了警告标志、防撞水马和爆闪灯等,上述措施改善了道路安全性,事故率明显降低。从全省高速公路事故统计来看(见下表),随着交通安全设施的不断完善,虽然高速公路里程在增多,但事故数量在逐步减少:

高速公路历年事故统计表

年份

上报事故数

死亡人数

200

41550

2200

5789

12006

644

318

注:

1、上报事故指有车辆损伤或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含轻微碰擦事故;

2、2006年数据为1~10月份的统计数据

(三)设计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1、基础方面

(1)勘察设计尚存在“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设计周期偏短,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人员理念落后、对基础资料不够重视、设计方案比选深度不足、不注重细节设计等,导致设计文件深度达不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工程数量难以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技术方案与实际环境有出入等。

(2)设计管理和设计审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审查深度不够。尚未制定出台设计管理办法、设计审查管理办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要点不够明确,编制单位内审不严,外部单位审查深度不够。主管部门对编制单位尚未形成有效的设计监管。同时设计审查人员数量、政策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3)前期阶段利益交织矛盾突出,在设计中不能统筹处理、把握全局,局部利益影响整个工程设计的大局。

2、管理方面

(1)有些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尚未全面落实,有些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2)对前期的监管力度不大,对各地执行国家基建程序的稽查力度不够等。

(3)交通设计市场培育滞后,设计招投标没有有效开展。

3、人员素质

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建设单位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熟悉理解以及业务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策研究与措施

从本质上讲,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确保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节约。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基础,是确保优质工程的前提。设计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讲是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设计好坏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首先,设计方案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规模、标准、路线走向、结构形式、投资概算等;其次,施工方案一般由设计方案决定,包括后期的运营管理在很多方面也受设计影响,因此设计好坏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及营运安全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如何提升设计理念、有效地确保设计质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省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科学设计,才能确保设计质量不断提高,而科学管理就是确保设计质量,全面落实设计思想,抓好工程建设实施,确保有序运营的必要手段和保障,科学设计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科学管理

1、坚持理念创新

(1)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仅仅把节约成本理解为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是片面的。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不仅包括了工程建设成本,还要考虑工程完工以后的运营管理成本和养护维修成本。近两年来我省一些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早期损坏现象,提前进入大修,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树立全寿命成本的理念,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维修、养护成本。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更大的成本投入,这样既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又避免日后由于维修、养护给运营带来的交通干扰,提高了社会及公众满意度,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树立环保理念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自然界不但支撑着人类物质生活,也丰富和充实着人类精神生活。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浙江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浙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丘陵为主,风景优美,自然环境的条件相当好,这对浙江来说是个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这对设计也是个挑战,要求高速公路要尽可能减小对原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我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实际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2~6左右,对照交通部交通环保投资保障能力要求环保费用占基建投资的0.5~1,污染严重项目占3~4,可见我们对高速公路环保问题已日益重视,环保理念也在逐步完善,在设计中就充分考虑环保问题,如已列入交通部的示范工程和我省的创精品工程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就对路线、边坡防护方案、边沟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方案的反复比选,力求以自然的、渐进的、连续的手法来选择、利用和创造景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展现和发挥自然环境的审美价值。环境保护我们有进步,但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还有不少文章可做。

(3)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理念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安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两方面。以往,我省对工程实体安全关注比较多,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运行安全因为牵涉因素多且变化大,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相对隐性,在控制上有不确定性。提高运行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同时做好规范驾驶人行为、提高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严密交通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来说,就是在设计阶段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关注重点路段的运行安全。为此,我们参照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尝试对已经建成通车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诸永高速公路引入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对建成后的运行车速进行论证研究,以此确定实际运行的管理速度以及相应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设计车速不能如实反映实际车速的矛盾,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效果非常好,运行安全性评价中运行车速理念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通行能力,节约高速公路使用者时间,更减少了事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为社会节约资源。

2、坚持技术政策创新

技术政策创新是转变理念,提高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交通设计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标准规范的适应性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标准规范很难全面做到各地区的针对性,而且科技发展迅速,标准规范某些地方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交通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标准,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纳入标准规范,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地方标准,作为行业标准的补充。这是技术政策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

我们已经开展制定地方标准的,委托在我省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特别是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试行),并于今年8月1日起试行。在该要点的编制中,除了对原有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条件、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外,为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主动”预防和“容错”的设计理念,引入了“路侧净区”、“隆声带”等新的交通安全设施。除此之外,《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浙江省高速公路软土处理设计要点》及《浙江省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要点》也在编制当中,力图结合近年来对设计新理念的不断理解和在典型示范工程的实践,特别针对勘察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写出符合我省特点的高速公路设计系列丛书,以便更好的指导设计,从全方位提升设计理念,为制定地方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结合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与金塘大桥项目,已要求建设指挥部及时大桥建设的技术与经验,汇总编制具有浙江特色的海上建桥技术规范与标准,以指导今后我省的桥梁建设。

3、加强执行管理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强制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是规范基建程序,提高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目前制度建设中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全面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对重点项目试行设计方案竞赛制度。

(2)建立健全设计审查管理制度,着重抓好两关:一关是设计单位自身内部质量责任制,如校对、审核;另一关是抓好行业管理审核、审查、监督制度,如完善公路、水运项目双审制、建立设计审查专家库等。

(3)贯彻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严格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4)严格执行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密切相关的环评、水保、安全性评估等基建程序,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加强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和行业间的沟通、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

4、重视人员培训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理念,对设计、施工、咨询、建设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之外,还邀请交通部或省内外专家进行交流、讲座,比如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3次请部里的专家进行指导,灌输设计新理念;今年10月邀请部总工凤懋润同志专题介绍国内外路、桥建设的最新动态。明年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多举办学术活动和学术讲座,使从业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

(二)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方面主要从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及时这三方面来入手。

1、科学决策

要做到科学设计,其前提是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今年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和《浙江省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规划》。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重点发展方向,关键要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重点抓好在规划指导下实施重大项目前期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在深入调查、勘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真正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为“十一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交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2、精心设计

(1)合理选线,灵活选用指标

路线选择的合理性往往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合理选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公路工程的“灵魂”。路线是一个项目的基础,一旦发生变化,不但影响到项目的工程规模和投资,而且还要影响到路网结构,甚至影响到区域路网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路线方案的确定要慎之又慎,应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根据黄衢南高速公路等设计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做好选线:①合理确定走廊带和控制点,不仅要从地质、地形选线、还要从环保、城市规划角度选线,通过反复论证,从路线设计上避开了钱江源自然保护区;②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选线时要统筹考虑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的耐久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③以运行车速理论指导路线方案选择和路线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注重相邻路段线形指标的均衡性、合理性,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在技术指标运用方面,关键是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等各种要素,从细部入手,灵活选用指标,使设计更符合实际,更经济更安全。比如在黄衢南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在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巨大且交通量较小的路段,考虑减窄硬路肩宽度,以减小开挖量,或防止因开挖过度而引发地质灾害,而在条件适合的路段增设港湾式停车带,以提高路侧的安全性。在杭浦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单位在边沟设计时克服传统习惯上的宽、大、深,特别是不论排水距离及汇水面积,全段落单一断面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自然的断面形式及尺寸,对原设计的倒梯形边沟进行优化设计,改为矩形边沟,仅此一项每公里就可节约土地约3亩。

(2)注重环保设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案选择时,设计人员必须以建设环保型交通为目标,尽可能减少高填深挖。在2002年至2005年投入建设的12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中,深挖路段43842m,占总里程的3.58,隧道路段182856m,占总里程的14.92。由此可见,我省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使用隧道代替深挖路堑,以减小挖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从深挖路段所占总里程的比例看,还可以作进一步优化,将深挖路段长度减到最低限度。

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设计做到合理选择取、弃土场位置。对施工期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边施工,边恢复”的方式,对服务区、管理区、互通立交区、环境设施带、取弃土场进行生态恢复。

除此之外,在高速公路设计的其他环节中,也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环保问题,如:在服务区设计方面对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废水回收及综合利用,尽可能考虑采用环保能源,如太阳能。

(3)抓好安全设计要点的贯彻

为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使设计人员认真贯彻《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当务之急要抓好设计人员、行业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宣贯,使他们了解要点、熟悉要点,灵活运用要点,搞好组织实施;其次,对照要点对于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要逐路逐段的比对,不足之处按照要点逐步完善。对于重点关注的路段,要求进行运行安全性专题评估,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

3、强化设计

设计回访和项目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节约资源和降低造价,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设计回访,已经要求设计单位制度化。对于项目后评价,已选取建成较早的沪杭高速公路进行了后评价,明年准备再选择几条有条件的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要加快这方面的步伐。

三、结语

科学设计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障,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第2页)。uGp

济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汽车的保有量及高速公路交通量将急剧增加,交通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被社会重视。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也是“交通事故大国”,对于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省来说,当前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安全事故正处于多发时期,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涉及人、车、路和环境,应该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运营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比如甬台温高速与上三高速交汇处的吴岙枢纽,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通车后发生多起恶性事故,后通过改善安全设施,运营安全性显著提高;上三高速公路新昌段,在开通之初,事故频发,后通过在落差较大的危险路段加高护栏,引起驾驶员的视线警觉并在防撞时提供有效的阻挡,在嵊州东二桥等重点防护路段,还增加了警告标志、防撞水马和爆闪灯等,上述措施改善了道路安全性,事故率明显降低。从全省高速公路事故统计来看(见下表),随着交通安全设施的不断完善,虽然高速公路里程在增多,但事故数量在逐步减少:

高速公路历年事故统计表

年份

上报事故数

死亡人数

200

41550

2200

5789

12006

644

318

注:

1、上报事故指有车辆损伤或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含轻微碰擦事故;

2、2006年数据为1~10月份的统计数据

(三)设计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1、基础方面

(1)勘察设计尚存在“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设计周期偏短,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人员理念落后、对基础资料不够重视、设计方案比选深度不足、不注重细节设计等,导致设计文件深度达不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工程数量难以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技术方案与实际环境有出入等。

(2)设计管理和设计审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审查深度不够。尚未制定出台设计管理办法、设计审查管理办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要点不够明确,编制单位内审不严,外部单位审查深度不够。主管部门对编制单位尚未形成有效的设计监管。同时设计审查人员数量、政策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3)前期阶段利益交织矛盾突出,在设计中不能统筹处理、把握全局,局部利益影响整个工程设计的大局。

2、管理方面

(1)有些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尚未全面落实,有些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2)对前期的监管力度不大,对各地执行国家基建程序的稽查力度不够等。

(3)交通设计市场培育滞后,设计招投标没有有效开展。

3、人员素质

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建设单位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熟悉理解以及业务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策研究与措施

从本质上讲,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确保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节约。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基础,是确保优质工程的前提。设计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讲是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设计好坏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首先,设计方案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规模、标准、路线走向、结构形式、投资概算等;其次,施工方案一般由设计方案决定,包括后期的运营管理在很多方面也受设计影响,因此设计好坏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及营运安全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如何提升设计理念、有效地确保设计质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外发展经验和我省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科学设计,才能确保设计质量不断提高,而科学管理就是确保设计质量,全面落实设计思想,抓好工程建设实施,确保有序运营的必要手段和保障,科学设计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科学管理

1、坚持理念创新

(1)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

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仅仅把节约成本理解为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是片面的。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不仅包括了工程建设成本,还要考虑工程完工以后的运营管理成本和养护维修成本。近两年来我省一些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早期损坏现象,提前进入大修,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树立全寿命成本的理念,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维修、养护成本。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更大的成本投入,这样既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又避免日后由于维修、养护给运营带来的交通干扰,提高了社会及公众满意度,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树立环保理念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自然界不但支撑着人类物质生活,也丰富和充实着人类精神生活。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浙江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浙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丘陵为主,风景优美,自然环境的条件相当好,这对浙江来说是个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这对设计也是个挑战,要求高速公路要尽可能减小对原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我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实际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2~6左右,对照交通部交通环保投资保障能力要求环保费用占基建投资的0.5~1,污染严重项目占3~4,可见我们对高速公路环保问题已日益重视,环保理念也在逐步完善,在设计中就充分考虑环保问题,如已列入交通部的示范工程和我省的创精品工程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就对路线、边坡防护方案、边沟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方案的反复比选,力求以自然的、渐进的、连续的手法来选择、利用和创造景观,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展现和发挥自然环境的审美价值。环境保护我们有进步,但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还有不少文章可做。

(3)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理念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安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两方面。以往,我省对工程实体安全关注比较多,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运行安全因为牵涉因素多且变化大,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相对隐性,在控制上有不确定性。提高运行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同时做好规范驾驶人行为、提高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严密交通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来说,就是在设计阶段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关注重点路段的运行安全。为此,我们参照交通部《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尝试对已经建成通车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诸永高速公路引入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对建成后的运行车速进行论证研究,以此确定实际运行的管理速度以及相应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设计车速不能如实反映实际车速的矛盾,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从实践的效果来看,效果非常好,运行安全性评价中运行车速理念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通行能力,节约高速公路使用者时间,更减少了事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为社会节约资源。

2、坚持技术政策创新

技术政策创新是转变理念,提高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交通设计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标准规范的适应性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标准规范很难全面做到各地区的针对性,而且科技发展迅速,标准规范某些地方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交通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引进、消化

和吸收国外标准,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纳入标准规范,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地方标准,作为行业标准的补充。这是技术政策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

我们已经开展制定地方标准的,委托在我省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特别是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试行),并于今年8月1日起试行。在该要点的编制中,除了对原有规范中有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条件、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外,为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主动”预防和“容错”的设计理念,引入了“路侧净区”、“隆声带”等新的交通安全设施。除此之外,《浙江省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浙江省高速公路软土处理设计要点》及《浙江省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要点》也在编制当中,力图结合近年来对设计新理念的不断理解和在典型示范工程的实践,特别针对勘察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写出符合我省特点的高速公路设计系列丛书,以便更好的指导设计,从全方位提升设计理念,为制定地方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结合在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与金塘大桥项目,已要求建设指挥部及时大桥建设的技术与经验,汇总编制具有浙江特色的海上建桥技术规范与标准,以指导今后我省的桥梁建设。

3、加强执行管理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强制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是规范基建程序,提高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目前制度建设中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全面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对重点项目试行设计方案竞赛制度。

(2)建立健全设计审查管理制度,着重抓好两关:一关是设计单位自身内部质量责任制,如校对、审核;另一关是抓好行业管理审核、审查、监督制度,如完善公路、水运项目双审制、建立设计审查专家库等。

(3)贯彻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严格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4)严格执行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密切相关的环评、水保、安全性评估等基建程序,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加强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和行业间的沟通、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实效性。

4、重视人员培训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理念,对设计、施工、咨询、建设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之外,还邀请交通部或省内外专家进行交流、讲座,比如黄衢南高速公路衢黄段在设计阶段3次请部里的专家进行指导,灌输设计新理念;今年10月邀请部总工凤懋润同志专题介绍国内外路、桥建设的最新动态。明年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多举办学术活动和学术讲座,使从业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

(二)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方面主要从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及时这三方面来入手。

1、科学决策

要做到科学设计,其前提是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今年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和《浙江省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规划》。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重点发展方向,关键要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重点抓好在规划指导下实施重大项目前期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在深入调查、勘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真正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为“十一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交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2、精心设计

(1)合理选线,灵活选用指标

路线选择的合理性往往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合理选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公路工程的“灵魂”。路线是一个项目的基础,一旦发生变化,不但影响到项目的工程规模和投资,而且还要影响到路网结构,甚至影响到区域路网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路线方案的确定要慎之又慎,应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根据黄衢南高速公路等设计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做好选线:①合理确定走廊带和控制点,不仅要从地质、地形选线、还要从环保、城市规划角度选线,通过反复论证,从路线设计上避开了钱江源自然保护区;②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选线时要统筹考虑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的耐久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③以运行车速理论指导路线方案选择和路线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注重相邻路段线形指标的均衡性、合理性,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在技术指标运用方面,关键是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等各种要素,从细部入手,灵活选用指标,使设计更符合实际,更经济更安全。比如在黄衢南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在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巨大且交通量较小的路段,考虑减窄硬路肩宽度,以减小开挖量,或防止因开挖过度而引发地质灾害,而在条件适合的路段增设港湾式停车带,以提高路侧的安全性。在杭浦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要求设计单位在边沟设计时克服传统习惯上的宽、大、深,特别是不论排水距离及汇水面积,全段落单一断面的传统做法,采取灵活自然的断面形式及尺寸,对原设计的倒梯形边沟进行优化设计,改为矩形边沟,仅此一项每公里就可节约土地约3亩。

(2)注重环保设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案选择时,设计人员必须以建设环保型交通为目标,尽可能减少高填深挖。在2002年至2005年投入建设的12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中,深挖路段43842m,占总里程的3.58,隧道路段182856m,占总里程的14.92。由此可见,我省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使用隧道代替深挖路堑,以减小挖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从深挖路段所占总里程的比例看,还可以作进一步优化,将深挖路段长度减到最低限度。

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设计做到合理选择取、弃土场位置。对施工期造成的生态破坏采取“边施工,边恢复”的方式,对服务区、管理区、互通立交区、环境设施带、取弃土场进行生态恢复。

除此之外,在高速公路设计的其他环节中,也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环保问题,如:在服务区设计方面对设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要求设计单位尽可能考虑废水回收及综合利用,尽可能考虑采用环保能源,如太阳能。

(3)抓好安全设计要点的贯彻

为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使设计人员认真贯彻《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当务之急要抓好设计人员、行业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宣贯,使他们了解要点、熟悉要点,灵活运用要点,搞好组织实施;其次,对照要点对于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要逐路逐段的比对,不足之处按照要点逐步完善。对于重点关注的路段,要求进行运行安全性专题评估,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

3、强化设计

设计回访和项目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节约资源和降低造价,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设计回访,已经要求设计单位制度化。对于项目后评价,已选取建成较早的沪杭高速公路进行了后评价,明年准备再选择几条有条件的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要加快这方面的步伐。

三、结语

科学设计是基础,科学管理是保障,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高速公路。

《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第3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第3页)。uGp

第五篇: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68所(含教学点51个),初中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7所)。20xx-20xx学,全市小学师生比1:14.7,其中:城区小学师生比1:18.2,农村小学师生比1:12.7;全市初中师生比1:10.6,其中:城区初中师生比1:15.4,农村初中1:7.3。

(二)发展状况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20xx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59438.1万元,比20xx年53060.6万元增长了12

%,20xx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878元,比20xx年5886元增长了

16.9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学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人。

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安工程建设于20xx年基本结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舍,分别进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实保障。自20xx年起,我市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图书(初中每生20册,小学每生15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及中小学教学器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数学、地理)等4个项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学装备任务,完成率达73.72%,余下学校将于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区相继新建了11所设施优良、功能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小学,6所初中实施了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12个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分别建设了集学习、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少年宫”;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配置,“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

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教室,37所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xx年以来,全市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共招录156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缺科教师学校倾斜,使中小学开齐课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分别给予每月70元、100元的岗位补贴,坚持教师职务评聘须有农村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坚持城区补充教师从农村中小学公开选调;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了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市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仅20xx-20xx学,各层次、各类别教师培训达9000人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学校结对合作,以强帮弱共同发展。建立了城乡间和跨区域中小学结对合作机制,城乡学校结对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首批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庐阳区相应学校顺利对接。结对学校围绕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学生活动、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帮扶,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称号优秀教师3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330人,师德先进个人12人。一支由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4.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以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效果明显。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开展。仅20xx年,我市中小学在参加省及合肥市举办的各项竞赛中,有近100项获奖。烔炀中学的机器人足球参赛队,荣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人民路小学的书法选手,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成长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学校,城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顺利实行联合招生,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义务教育与先进县区相比,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现有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同时,受此影响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布局与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主城区公办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大班额严重。城区现有公办初中8所,位于主城区6所,城乡结合区2所。近年来,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加,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学校每年增加200人。20xx年,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7564人。从学生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总数88.22%。就其规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初中总规模为108个班,标准容量5400人,而实际在校生已超标准容量1273人,导致各校班学额都在58人以上,均超过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额标准,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过大班额问题。就主城区初中现有布局来说,城东区域仅有油泵厂学校且为单班规模、办学条件又相对较差,已不能适应该区域适龄儿童少年上学需求。同时,随着城东区域的建设发展,就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由于进城入住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学龄人数逐年减少,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减4.6%,每年减少在校生约1500人(小学800人,初中700人)。农村中小学布局虽然作了不断调整,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依然明显,尤其在小学表现突出。20xx年,全市农村完全小学97所,小学教学点51个,仅完全小学数则占全市完全小学总数82.9%,而农村小学在校生22640人,却只占全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3.98%。从农村小学学生分布情况看,全市17所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级完小和51个教学点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据调查,在80所村级完小中,50名学生以下学校有18所;在51个小学教学点中,20名学生以下教学点有35个,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还有24个。这些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仅占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也成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学有11所为新建的标准化小学,8所初中有6所实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已达到了61%。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虽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省颁办学标准要求,与主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落后。据统计,农村现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中,55所农村中小学教辅用房不足,须设置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没有配齐,其中:38所学校仅有教室和办公室,相应功能室严重缺失;所有学校运动场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圈地,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运动难以正常开展;38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有27

个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未能取得餐饮许可证。

二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城区仍有1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仅有一幢教学楼,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农村大多数村级完小在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相对较差,明显落后于中心小学。

(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失衡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结构性不合理。

一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

表现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50人,体育教师157人,美术教师93人,信息技术教师19人。从这些教师任教学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农村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难以有效落实。按照部颁课程计划测算,须增配音乐教师

73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38人、信息技术教师74人。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据统计,全市初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23.5%,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7.6%。农村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规模扩张时吸收的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力较差、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也对教育创新、增强教育活力产生直接影响。

(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校园网络连通不足。

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161所中小学,还有37所小学及教学点宽带没有接入,宽带开通率只有80%;再根据省定标准,义务教育6—12班级的学校要配备1—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教室缺少近90间。

二是计算机数量生机比偏低。

目前,我市计算机生机比为15.2:1,师机比为3.9:1,与省定生机比12:1,和师机比1:1标准相比,缺少学生用机1000台,缺少教师用机2730台。

三是信息化设施缺乏。

我市现有学校广播系统98套,监控系统54套,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校园广播系统缺48套,监控系统缺92套。对于其他语音教室、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电子阅览室、在线课堂教室、校园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和移动学习终端等选配标准我市基本没有配备,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指导、监管缺乏精细。

在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按照上级规定动作部署多,创新超前举措少;在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上,宏观条款要求多,出台细化办法少;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监管上,以文转文、以会贯彻多,具体检查督促督办少。

二是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淡薄。

一些学校校长办学思想模糊,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以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弱,只求平安无事,不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计划性、统筹性,只应付主要科目教学,不能开齐开足全部课程,艺体和实践活动不正常,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难以落实,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是少数学校执行办学行为规范不严。

少数学校贯彻落实办学行为规范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应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对教师教育教学放任自流,缺少检查、督促、考核等监管机制,违规办学行为时有发生。

(六)校园安全保障比较薄弱

校园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发展教育的同时更要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园安全形势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响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不完善。

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范围大,头绪多,任务繁杂。我市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任务主要由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或德育处承担,有的学校涉及到几个部门,管理人员也都是处室负责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乱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专门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下载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流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区把物流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酿酒、物流)来发展,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xx现代物流业,对于“1234”发展战略的实施,增加财政税收,增加为工业服......

    物流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把物流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酿酒、物流)来发展,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1234”发展战略的实施,增加财政税收,增加为工业服......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在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农民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党的十六大提出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

    交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发展高速(一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期,省加快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升级改造和出省通道建设,高速(一级)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平......

    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大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

    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以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先生的名字而命名.其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既有风景秀丽的龙泉山等自然山水文化,又有底蕴深厚的王**等历史人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