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两张牌,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以美丽乡村汇聚产业与人气,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新晋网红地 成都旅游“新名片” 崇州道明镇的竹里、竹艺村,集贤乡徐家渡林盘凡朴生活圈,还有蒲江的明月村,这些成功“转身”的川西林盘,早已是微博、抖音、朋友圈里的“网红”,成为各地游客追捧的乡村旅游热点,今年端午假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国际范”“天府味”的林盘生活。在凡朴生活圈,来自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工一齐参与打造,带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的理解。将当初林盘整治时老百姓拆除旧屋破棚废弃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通过自然生态的建造手法,形成了一处处充满着创意的功能建筑。在川西坝子,越来越多的传统林盘正在向乡村旅游综合体华丽蝶变,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徐徐呈现。蒲江县明月村,让几位外国大学生流连忘返,农房改造的乡村书吧、乡村小酒馆,处处洋溢着文创带来的新活力。这里将一个传统的村落通过艺术的手法,变成时尚现代、具有国际范的新林盘,让他们改变了行程,留下来慢慢品味。国际化不只是高大上,乡村的返璞归真也是国际化。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乡村绿道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6月14日,在端午小长假来临之际,市旅游局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推出了9条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路产品。根据今日头条大数据显示,在6月14日至18日期间,这9条“走绿道、玩林盘”精品旅游线路总计网络关注度高居全国第一。
经济新形态 创造产业新机遇
随着乡村绿道打造成果初现,一条绿道,串联起了成佳茶乡的吃喝玩乐,乡村游玩法多样化对当地百姓增收和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带动作用也显而易见。成佳同心绿道沿线既可采茶、制茶、学习茶艺,也可以开展农事体验、自然科普教育,游客可体验最生态的成都乡村游,沿着一条绿道,就可以把茶乡的生态和文化“一网打尽”。伴随着天府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由此带来的成都乡村经济新形态也悄然改变,带来的不仅是秀美乡村绿道和宜居川西林盘的视觉感官体验,也带来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位于大邑县青霞镇的“成都匠人村”,构建起乡村创意生态系统,孵化出100多个乡村创意品牌。在明月村,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文化客商在这里驻留,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巴金文学院签约作者马嘶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把一个农家院子改成了书院,每本书都是他亲自买回;传统文化爱好者冯玮开了遵生小院,和客人们一同聊天、做手工,慢悠悠地过日子…… 与崇州紧邻的温江区,按照“以道为导、串珠成链”思路,推动城乡要素沿绿道一体化流动、产业沿绿道一体化布局、人口沿绿道一体化集聚,把绿道建设成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绿色经济带,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温江在绿道旁有机嵌入都市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三大业态,规划布局寿安康养、和盛农旅、万春文旅等6个百亿级产业组团。全力做强绿道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从简单的绿化、美化向产业化、功能化转变,天府绿道与川西林盘建设的神来之笔,让天府田园的诗情画意变成一个强磁场,要素碰撞、创意流淌,农商文旅全面融合。本报记者 赵荣昌 赵一 本报摄影部供图
第二篇:农旅融合,带动瑞安乡村振兴 浙江日报
农旅融合,带动瑞安乡村振兴 浙江
日报
夏盈瑜 姜路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宛如一幅油画,美不胜收。随着“油菜花热”,瑞安市围绕“花海经济”做足文章,实现了花旅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油菜花竞相绽放
乡村遍地“黄金”
上周末,家住莘塍街道的薛女士同家人来到桐浦村赏油菜花,随后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张灿烂如画的油菜花照片。“三月正值出游踏春的好时节,跟家人一起赏赏油菜花,吃吃农家乐,乐趣无穷。”薛女士说。
据瑞安农业局农业站站长郑晓微介绍,今年该市油菜花种植面积共2万多亩,比去年略有增长,主要集中在桐浦、陶山、马屿以及曹村,其中桐浦镇的桐浦村和马屿镇的天井垟拥有连片油菜花。
“今年整个桐浦镇的油菜花种植面积有近5000亩,比去年增长了25%。”桐浦镇农办相关负责人林志挺说。除了桐浦,马屿的油菜花也悄然绽放。马屿镇相关负责人庞子千表示,今年该镇油菜花种植面积3000多亩,比去年略有增长。连片的油菜花集中于马屿天井垟创意农业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近1000亩。
去年,马屿镇在天井垟打造了创意油菜花《小马过河》,将本地文化融合入创意农业。据介绍,创意油菜花面积近30亩,由黄色、淡黄色、紫色、白色和绿色五种颜色构成,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庞子千介绍,这是创意农业的发展新方向,有效推进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融合。
“花海”带动乡村旅游
补助提高农民积极性
油菜花长势喜人,“油菜花海”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最近每逢周末,桐浦村就迎来1万多的游客量,并带动周边的农家乐、采摘游等乡村旅游。”桐浦村村委会主任杨小龙说,仅该村附近就有五六家农家乐,油菜花的“吸金”能力非凡。
3月20日,为期12天的桐浦油菜花节开幕。据悉,去年举办油菜花节期间,桐浦油菜花基地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可以预见,随着今年油菜花节的举行,桐浦村将迎来游客高峰期。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户种植油菜花补助增大,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郑晓微表示,在田园种植油菜花面积达500亩或在山上种植油菜花面积达150亩,每亩均能获得补助80元,去年全市共发放补助资金13余万元。油菜花由机械播种、收割的,还可获补助40元/亩。
提升旅游品质和体验
向全域旅游过渡转型
依托油菜花的自然禀赋,借势打造和提升休闲旅游产业,是瑞安市旅游近年来着手打造的重点。林志挺表示,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油菜花,桐浦村打造了观景台,以及长约三四公里的游步道等硬件设施。这大大提升了桐浦村旅游品质,以及游客的旅游体验。
据业内人士介绍,瑞安的“油菜花经济”已从过去单纯的“走马观花”,到不断更新软硬件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丰富旅游内容,实现花、旅深度融合,衍生产业链,令乡村田园旅游综合体凸显经济张力。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过渡,正在成为该市近年来着力推进的旅游发展目标。
瑞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近年来已经规划并形成了多个赏花休闲旅游品牌。除了油菜花,瑞安市还形成了郁金花、杜鹃花等“花经济”,逐渐形成一个一年四季有看点的 赏花旅游观光格局。
第三篇: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北湖区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紧贴郴州“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打造“养生福地、水月北湖”旅游品牌,有力推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资源禀赋较优。
北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瑶族文化、义帝文化等在五岭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郴阳对子调、剪纸、龙女与柳毅传说、劝农故事、金仙传说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历代涉足北湖区的文人墨客、达官名臣众多,如名相王陵、张九龄、寇准,名将周勃、马援、岳飞,文化名人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秦观、王船山,理学家周敦颐、张栻,地理学家李吉甫、徐霞客等,都曾在北湖驻足,并留下了剑泉、燕泉、韩愈北湖叉鱼等历史古迹。北湖区还是湘南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有龙广洞革命根据地、邓华故居、十八红军墓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骡马古道为代表的商埠文化,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也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旅游资源,更有溶洞峡谷、草原丛林、湖泊温泉等原始资源,充分彰显了北湖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二)产业产值较强。
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量815家,分别为文化艺术业73家、文化商贸45家、文化教育86家、文化广告传媒415家,网吧84家、娱乐业27家、体育业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代表性名录11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10点;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9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9家。春韵动漫公司拍摄的《小邑时空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埠古村被收入第一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正在争创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女温泉旅游度假区(省级)。2019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37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旅游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7.71%。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下滑比较严重,但我区旅游市场恢复较好,仅今年9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1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2.26%,在全省、全市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三)政策保障较好。
近年来,北湖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北湖区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北湖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北湖区民宿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0万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启动了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编制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
一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良好。作为主城区,我区的KTV、网吧、酒吧等数量较多,涌现了快乐唱响KTV、爆米花KTV、苏荷酒吧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传统民间工艺业(非遗产业)来势较好。神农蜂、鲁塘砂罐烧制技术、湘南根雕、郴阳对子调和厚府奇石精品文化一条街等地域特色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气息,同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三是广告演出培训业方兴未艾。主要以商业广告演出为主,有金牌演艺公司、北湖水月艺术团等为代表的业界精英,目前培训市场种类较多,90%是少儿培训。四是文旅开发初见成效。四清湖景区、小埠景区已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及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引进深圳金展集团等文旅企业,着力开发仰天湖高山草原景区等文旅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仰天湖景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禁牧封育禁游基础上,大力修复自然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仅国庆长假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9万元。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区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全。
目前,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以及对各种文化市场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引导,文化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
一是文化产业规模较水,层次较低。文化动漫、文化传承、娱乐演出、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整体上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大品牌,没有发挥产业的效应,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方面有一定资源,但文化底蕴挖掘、开发不足,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有限。如区内的瑶族文化、湘南民居木雕、大布江拼布秀、鲁塘砂罐烧造技艺等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够,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在传统旅游“六要素”中,我区目前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的需要,在“行、购、娱”上还是短腿,具有北湖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开发力度不够。我区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山水产品多,文化产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欣赏产品多,体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难以留住游客,增加消费,延长消费链。(三)旅游品牌不响。
资源开发品位不高,缺乏像张家界、南岳这种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到北湖旅游的游客以郴州本地人为主,省外、境外游客占比不大。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还处于粗浅开发阶段,像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永春的杜鹃花等景点,还缺少配套服务设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留不住游客,无法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又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四)文旅融合度不高。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内力,没有活力,没有旅游支撑的文化同样缺乏张力,难有生命力。北湖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族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挖掘不深,整合不够,培植力度不大,旅游的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
我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文旅产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稀缺,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不高。三、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北湖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系列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途径,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区文旅广体“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力求突出北湖特色,找准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监督,确保我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二)立足区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一是采取“文化+”模式,重点打造演艺综合体,围绕“湘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特色资源,策划凸显北湖区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如北湖公园商贸圈、五岭广场金融圈,逢节假日组织消费节、赏灯节等,五岭广场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演出,策划组织昆曲、音乐、电影、非遗、红色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北湖公园人群集聚的优势,组织文化、体育、舞蹈等协会在北湖公园周边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穿插互动娱乐项目,在友阿综合体集中规范发展美食、KTV、酒吧、足疗、电竞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夜生活品质文化,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北湖公园夜间经济文化圈,培育夜间消费亮点。二是立足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湘昆剧、郴阳对子调、剪纸民间艺术和龙女与柳毅、劝农故事等民俗文化,在“夜听”字上做文章。以环五岭广场夜间休闲聚集区为主,五岭阁、市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文化消费和人气。三是充分利用我区西南山区道路曲折、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开辟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聚集地,同时开辟攀岩、速降、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四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特色业态聚集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
一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北湖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建设景区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摊点屋(位)、广播、电子屏、电子监控、文明标识牌等基础设施。结合历史标识,方便游客了解景区造型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制定全区旅游交通建设规划,逐步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旅游目的地之间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畅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补设旅游标识,规范通往景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三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涉及文化旅游的政策,立足北湖区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扶持金展公司、小埠集团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绿色传承,绿色发展基调,充分利用大仰天湖区、西河风光带等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北湖区红色景区、旅游民宿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北湖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四)深挖资源,多渠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扶持培育文旅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一是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统筹推进鲁塘砂罐烧制等传统技艺、郴阳花灯小调、郴桂北路戏曲等非遗表演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二是推进红色景点提质升级。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北湖红色故事,加大对邓华将军故居、十八红军烈士墓、龙广洞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打造北湖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传承好我区红色文化基因。三是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春韵动漫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四是建立仰天湖高山草原、白石仙、七姊石等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景区,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五是借势借力打造旅游集散地。充分利用紧邻北湖机场和高铁西站的优势,以旅游集散地建设为抓手,抢占先机,打造机场高铁停留小憩站,以华塘镇塔水村、保和乡小埠村为基地,推出周末游、美食游、民宿游、休闲康养游等以文、旅、商相互融合贯通,让在北湖机场、高铁西站停留的游客到北湖小憩一两天,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六是以筹办节会促进文旅营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为契机,拟举全区之力,积极申报承办2021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北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人才支撑,打造精良队伍。
一是探索拓宽人才培养机制。以产学一体、校企合作为手段,大力整合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力量,选送干部到旅游发达地区和重要景区考察学习,畅通政企学研一体化发展渠道。二是组建智囊团。聘请文化旅游发展专家、传统手工艺专家、地方土特产制作专家,对北湖文旅融合发展科学研判,准确定位,开发产品,为北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献智出力。第四篇:探索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日本站[小编推荐]
探索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日本站
奔田网 2018-04-16 11:56:59
导 读《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可见在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农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促进农业、文化、旅游多产融合!构建以农村、农业为导向,结合旅游,利用农业、文化、动漫、影视IP+旅游的整体推进,发展“农村、农业”新业态,为农村、农业、传统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塑造独立的IP和品牌。文农旅项目搜索引擎“日本”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乡村振兴、再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新零售、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精致农业、休闲旅游、文创设计、产业模式上,塑造了N多影响世界级的产品和案例!日本开发休闲农业始创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但近些年才真正大规模发展。日本在开拓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提高农业的多重效益上经验十分丰富,故里观光、假日亲子团旅游、家庭自然体养、牧场生活体验等体闲活动都受到好评。目前,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已涵盖
观光性牧场、渔村、果园、花园、农园、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早已 不满足于简单的逛公园休闲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 生活方式。利用节假日 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
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对农业观光和休闲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国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的生产示范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
和观光等多项功能的田园综合体。相对日本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中国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 , 人才队伍短缺,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吸收日本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特点、优势 , 对国内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突破瓶颈 , 改善经营 , 扩大规模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去日本,我们学什么“日本文农旅产业IP智造”“六级产业、一乡一品如何推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农业科技在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中的应用”“农业科技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全域旅游与古城开发的要点”“休闲农场中餐饮、住宿的业态规划”“主题景区如何打造夜间价值”“如何实现旅游+农业+地产的叠加收益实现精准扶贫”“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考察亮点零距离对话实战专家:邀请日本休闲农业、文旅项目领域顶级专家讲授经验,并开展案例剖析互动交流。农文旅标杆项目参访: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日本农文旅产业的标杆性项目,多角度、全方位地直观了解日本文农旅产业的运营与管理。体验日本餐饮匠心与文化:品尝日本各类型餐饮,从百年老店到米其林星级,感受在新餐饮在地文化。深入学习农文旅运营经验:深入参访和操盘手面对面交流,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全方位了解。搭建高端人脉圈:7天6晚的跨界思维,碰撞下结成深厚友谊,建立多维度的商圈。考察主题“乡村振兴”“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振兴之道”“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开发”“以“旅游+”产业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文农旅产业链”“从多类型的文农旅项目中解析IP智造”“旅游产品文创之道”“彰显文化个性与主题特色的产品设计”考察项目考察内容
宇治茶乡“一乡一品经典案例”世界的抹茶在日本,日本的抹茶在宇治”,日本京都宇治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抹茶产地。知名宇治茶的产地,2015年被评为“日本遗产”。整个乡村只有5000人,却是日本宇治茶产量一半的生产基地。「宇治茶生产景观」,将与宇治茶的栽培、加工、流通相关的土地利用、设施,及不断的开发与改良的宇治茶生产历史的变迁与多样化面貌呈现了出来,所有这些要素间有机关联,相互推动,不只是传统民居,还保留了众多制茶厂,极好地体现出了宇治茶村的特点,是宇治茶村的代表性地区整个村庄以茶园为观光资源,大力发展地区观光业务。从种茶体验,到加工茶叶,品茶,一系列的企划,是一村一品的经典代表。学习亮点产业主题一村一品的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伴手礼的品牌发展。东映太泰电影小镇“以电影产业为基础打造的特色小镇”东映太泰电影小镇是将拍摄了众多日本电影的东映京都摄影场对外开放形成的电影主题公园。游览其中可令游人充分感受日本历史片和文化的无穷魅力。漫步于驿站小镇、水车小屋等等现于电影之中的街道上,或是驻足于惊险万端的鬼屋之中,或是在复古情调的咖啡店中小憩片刻。另外,园中还开设有历史片武打表演、影星摄影会、登场人物表演、武打讲座等,精彩项目比比皆是。最受欢迎的当属经化妆师、服装师之手将您摇身一变,实现您成为历史片中大牌明星夙愿的“化装馆”。公主、花魁、舞妓、老爷、新选组勇士、忍者等等,约有30余种戏剧角色任您挑选。
学习亮点如何以电影产业为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名花之里 “以花为主题景区”全日本最大的花园广场,也是日本最大的灯海。占地23万平方米,面积非常宽广,内有1万2千株花草经年竞艳的「安第斯的花园
秋海棠花园」以及天然温泉「长岛温泉里之汤」和以可以品尝3种地产啤酒的「长岛啤酒园」为首的8家日西中餐餐厅。灯展范围大概是分成五个区块:分别是阿尔卑斯少女、水上灯祭、光之回廊、蓝色的世界、光之云海及Twin Tree。学习亮点以花为主题的农场如何根据花的主题来营造节日氛围,吸引客流?如何打造花与灯结合的“爆款”,从白天到夜间景区的价值?介护事业推进协会
“推动中日文旅康养产业合作”日本介护事业推进协会是以在日本经营养老院的华人为首,与在日从事养老的华人华侨和日方养老产业同仁以及业界专家学者们共同携手成立的在日法人组织。协会以“共存共荣”为法人理念,在推进面向在日华人华侨养老事业的同时,以增进中日友谊,推动中日养老产业合作,促进中日两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力图打造互惠互利、共存共荣的中日间养老合作体系,以迎接未来中日两国在养老产业的各项挑战。
学习亮点了解日式养老与护理(介护)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推动配套产业化发展。MOKUMOKU农场 “以“猪、农业”为主题的全产业生态链农场”Mokumoku 农场,从 1987 年开始仅是一个人,以“脱离原有的农业、创造新型农业”为目标,经过努力到现在从业人数达到 350 名,年收入可观,在
日本农业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2003 年,提出了农业第六次产业化的实践 和人员雇佣的方法,实现了地区农业经营的网络化经营,获得了日本经济产业
部[地区产业恭喜]奖。日本农业产业化主题农场——日本MOKUMOKU农场位于日本三重县伊贺市郊区,由农户养猪的经营联合体发展而成,以“自然、农业、猪”为主题的工作室农庄。以家庭、学生为主要客群,强调亲近自然及家庭温馨,现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于一体的主题农场。
学习亮点学习全产业生态链农场如何轻资产,重运营,自建渠道,会员制等多重模式运营!多和田农场
“女性主题花园农场”多田农场投资者是一家不动产企业,2003 年买下这块荒地,开始改良土地,种植蓝莓开始了漫长的“庄园”建造。2011 农场正式对外营业,主要收入来源于餐饮、门票、DIY 体验活动及、农产品及衍生产品的销售。园区总面积
200亩左右,大约 13000平方米,划分为室内的接待中心(内置农副产品和衍生品销售)、自助餐厅和手工 DIY 体验工坊;室外部分有蔬菜种植、蓝莓园、自助烧烤区和小羊放牧区。另外农园基本每个月都会举行一两次活动,如农贸集市、音乐会、农业讲座等。起初农园的主要业务是餐饮、农产品采摘体验和生产果酱等,如今业务越来越多样化,各项业务中餐饮依然是利润最高的一项。学习亮点女性主题农场如何结合健康养生吸引女性、园区布局及运营策略、霍比特小屋、玫瑰花火车山洞等创新产品设计。My Farm 共享农园 “自产自销的创新农业社交商业模式”以“零废弃地”“构建自产自消的社会”为目标,以共享体验农园事业为起步,创立MY FARM公司。MY FARM致力于让农业变得“好玩”,以让更多人加入农业,让更多城市人回到农村与自然中。目前MY FARM已经建立起:体验农园、农业教育以及农业产业化三大大核心主营事业。在城市近郊协助运营不佳农园经营重整和农业转型业务,在共享体验农园,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到农园里种菜、摘菜,在农地里支起帐篷,聊天,在移动的料理车里做美味的料理……My Farm的员工和专家们也会在农园为大家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在这里开展各种农业相关事业,让人们充分感受农业带来的乐趣。10年过去了,MY FARM在日本全国已开设100多处共享体验农园。学习亮点农业趣味产业化,互联网+农业的闭环形新农业商业模式。农业在农村再生中可发挥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大阪府立大学植物工厂
“人工光控制的最新型植物生产样板”大阪植物工厂被认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完全人工光控制型的植物工厂,是最新型植物生产的样板,也是全球研究和培训中心。大阪府立大学植物工厂中心是产学研官的创新结组合体,该植物工厂由日本农林水产部资助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600 万)、经济产业部资助 6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3000 万), 大阪府立大学等联合企业共同建立。学习亮点农业科技的发展及技术、植物工厂中的适老设施如何设计。Aqua Ignis农业休闲度假村
“自然、体验、艺术、农园的特色综合体”AQUAIGNIS 是一家集餐饮,农业,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AQUAIGNIS 占地面积约 49000 ㎡。AQUAIGNIS 主打的特色有 100% 的源泉流出的温泉水来打造天然温泉疗养主题和采用上好的食材来提供的精致料理,还有课体验草莓采摘的小型农园,再加上富有艺术性的设计等。让到此的人能够感受精致,体验,休闲,疗养的综合性艺术完美融合综合体。学习亮点自然、体验、艺术、农园的特色综合体如何打造? 大阪心斋桥
“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商业体系”心斋桥是以带有拱廊设施的心斋桥筋商店街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石板铺就的人行道、英国风格的路灯和成排砖造建筑物的周防町筋,格调高雅,这一带被人称为欧洲村。心斋桥的西侧部分称为美国村,一座用油漆随便画了许多富有个性的图案的墙壁,成了这里的象征。美国村里集中了专为赶时髦的年青人开设的店铺,出售一些不拘一格的服饰等商品,这里的气氛与欧洲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每个街区的布局都各具特性,在这里走走都是一件开心事。心斋桥还有很多饮食店,既有日本菜,也可以品尝到中国、韩国、亚洲、美洲和欧洲等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味。学习亮点美国、韩国、亚洲文创产品展示及体验往期游学考察 助推乡村振兴
第五篇:文旅发展探讨
文旅发展探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就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融合路径是“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这一融合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但有些理念有待于商榷。如“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文化不是旅游活动的动因。旅游活动的动因应该是“玩”的心态、娱乐的心态,是一种轻松愉悦的观光感知和生活体验,而文化是在旅游活动中体味出来的。如果是以文化为动因,未必是通过旅游而达到的,即使在研学旅行、博物馆、展览馆之类的主题性、文化性比较集中的旅游活动中,也应该是在轻松的体验中感知和感悟,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娱乐。文化需要活化,这种活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化(参阅《旅游开发:自然资源生态化,人文资源生活化》)。如果在旅游中直接奔着文化去了,为文化而文化,那只是文化部,而非文化和旅游部。旅游不是文化研究,也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而是离不开文化内因的生活化体验之旅。
其次,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资源,但不是唯一核心资源。从观光旅游过渡到当下的休闲旅游,文化的成分是加重了,因为有了文化赋能,才有休闲旅游所必须具备的精神需要,所谓休闲、度假、康养一定都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旅游活动。但观光旅游核心吸引物,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同一个区域或相近区域,自然才是差异化最大的,而文化是在特定地理自然环境中产生出来的,无一不带着独特的地域特征和色彩,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其次才是文化资源。至于产生在资源之上的产品,可能要在景观、文化之外,再增加一个业态核心吸引力。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思路。与思路相比,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如果理念错了,思路也就跟着错了,所谓路径和措施也就有了差池,出路也就变得狭隘。
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全面领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总的思路是,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1、要着力推进理念融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理念观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一是要树立以文促旅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能够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通过公共文化机构、对外文化交流等平台的使用,能够促进旅游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二是要树立以旅彰文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旅游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发挥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优势,能够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繁荣。发挥旅游公众参与多、传播范围广等优势,能够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众群体和覆盖面,对内更好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是要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才能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要着力推进职能融合原文化部门和原旅游部门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业务,机构合并、人员整合只是开始,重头戏还是职能融合到位。
一是要编制好落实好“三定”规定。“三定”规定是部门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经发布“三定”规定的单位,要将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并在工作中进一步细化、完善。尚未完成“三定”规定编制的单位,在编制“三定”规定时要充分体现融合发展要求,打破文化和旅游行业边界,设计好内设部门职能,确保履职到位。
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始编制,要以此为契机,提前准备、及早谋划,开展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已有经验,研究融合发展新思路,制定体现融合发展、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针对性政策。
三是要整合好已有工作抓手。要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的清理、对接、修订等工作,确保相互兼容、不留空白、不余死角。积极推进资源、平台、工程、项目、活动等融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该清理的清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扩大的扩大,确保其发挥最佳效益。
3、要着力推进产业融合要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增长点。
一是促进业态融合。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二是促进产品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
三是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消费反馈处理体系。
4、要着力推进市场融合统一有序、供给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一是促进市场主体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促进市场监管融合。对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要及时加强关注、引导,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建设信用体系,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专项保障活动,开展重大案件评选、举报投诉受理、证件管理等工作,要将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统一考虑,一并研究。
三是全力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要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抓紧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改革制度框架,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任务书推动执法队伍整合到位。
5、要着力推进服务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探索建设、改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景区的厕所同标准规划、建设、管理。
二是统筹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修建、改造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利用公共文化机构平台,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三是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在游客聚集区积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设施。统筹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务惠民项目。
6、要着力推进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文化和旅游都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先进文化、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必须在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气、作大文章。
一是在工作层面,要进一步整合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工作力量,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机构,统筹安排交流项目和活动,同步推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
二是在渠道方面,要发挥好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导游、讲解员和亿万游客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自觉传播者。
三是在载体方面,要综合发挥文化和旅游各自优势,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走向海外,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展示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国人精彩生活表达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