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时间:2019-05-13 23:2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第一篇: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台江县,位于黔东南州中部,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辖2街道4镇3乡,67个行政村(居、社区),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美誉。台江民族文化浓厚,有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等9项非物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6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4%,是全省1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农村贫困面大,目前尚有贫困户9299户、贫困人口3.45万人、贫困村69个,贫困发生率为22.62%,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近几年,台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压推进,全县的贫困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干部群众思想落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发展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意识;二是处于黔东南州“两山扶贫”的雷公山扶贫核心区,也是全国滇桂黔石漠化扶贫地区之一,山高谷深,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产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三是发展基础薄弱、财力不 足,交通、水利、城乡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四是高素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人才资源很难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五是干部整体能力素质不强,各级干部不同程度存在知识面窄、业务不精、政策研究不透、运用不娴熟等情况;六是基层组织薄弱,村级集体经济不发达,村党组织书记“双带”能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存在“老、弱、散”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台江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奋起直追,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认知感,着力解放思想,抢抓脱贫机遇,理清脱贫思路,明确脱贫目标,制定发展策略,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把任务做实,把工作做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着力抓好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意识脱贫。与全县8个乡镇、各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切实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犯不起、输不起、错不起、等不起、慢不起”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启动开展了“纪律大整顿、作风大改善、信心大提升”专项教育,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切实摒弃“等、靠、要”思想,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向全县人民致信《木鼓声催合力攻坚 万众一心同步小康》,发放脱贫攻坚春联15000余副,进一步强化全县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担当意识、精准意识、创新意识和落实意识,着力思想脱贫。着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和创 业培训,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不断增强全县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着力理清脱贫思路。以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脱贫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建强脱贫攻坚领导核心,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研究制定了《台江县“十三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和《台江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召开县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创建“两个”示范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包含党建扶贫、脱贫发展五大板块、30项行动要点和100条推进措施,进一步理顺了脱贫攻坚思路。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党建促扶贫力度。积极推进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展功能、服务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完善基层党组织职责分工、议事决策、党务公开、“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谋划扶贫脱贫思路。结合各村实际,认真谋划扶贫脱贫工作思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产业上、基础上、能力上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既“扶贫”更“扶智”,力争人民群众早日实现自主脱贫致富。二是扎实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和“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同步小康驻 村队。全县299名“第一书记” 和驻村干部,走访群众2.15万人,解决困难问题672个,协调解决项目172个,累积筹措帮扶资金1132万元。三是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教育培训,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2016年,已组织开展了4次村干培训和2次基层组织“带头人”培训;在省委组织部的组织下,全县183名党员干部到安顺西秀区和普定县秀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拓宽村干知识视野。四是突出典型引领带动。积极总结推广“十户一体”村庄治理模式,把村内10户左右居住相邻、产业发展意愿相同的农户捆绑成一个发展主体,并与公益事业建设、产业发展、计划生育、党建工作、民主监督等挂钩,实现连带式、抱团式发展。

突出“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脱贫。立足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分别突出施洞古镇、老屯高效农业园区、长滩村三个核心带动,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带和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带,打造农业、村寨、旅游一体化示范点。目前,正在制定西江至施洞“农文旅”一体化脱贫发展产业带规划、交通路网等在不断完善。进一步高标准策划中国苗族姊妹节,力争将中国苗族姊妹节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省、全州招商引资平台和旅游发展平台。

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重点推进交通、水利、通讯、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快交通建设。着力规划建设县域骨干交通网,加快推进凯里二龙至台盘城市主干道和G211国道县城至南宫段升级改造建设,力争年内启动革一至黄平谷陇二级公路建设、台江收费站迁移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力度和乡镇、中心村客运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通达率。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加快推进空寨水库、南开水库、县城污水处理配套管网二期工程等水利工程;加快翁密河、翁你河、巴拉河等中小河流治理,积极推进清水江平寨航电一体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洪减灾安全体系、水利设施配套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三是加快村寨建设。着力建设一批中心村,大力提升中心村的聚集力、辐射力。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支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四是加快通讯建设。加大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营运商的通讯基站、营业网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用邮条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光纤入户进村工程,加快推进光纤宽带和无线局域网实现农村全覆盖。积极建设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交互共享。

用好易地搬迁关键一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面落实省、州生态移民工作部署,对地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 及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户,按照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臵的原则,逐步开展整体移民搬迁。重点加快台盘大道和台拱马口塘易地搬迁安臵点建设,着力完善安臵点基础设施,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县城、开发区、乡镇及中心村搬迁,确保搬得出、留得住,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1万人的搬迁目标。

强化人才支撑,厚植脱贫发展第一资源。围绕“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依托对口帮扶资源,实施“苗岭之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十百千万”工程和“四个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大力引进、培养和发掘人才。目前,已引进3名金融人才、8名服务“三农”专家和13名部门亟需人才。同时,采取“双向”培养机并制定了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培训计划。扎实开展人才资源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摸清我县人才发展状况。加大对基层人才待遇的保障力度和倾斜力度,探索每三年一次县管专家和县级拔尖人才评选制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强化教育发展均衡,推动教育发展脱贫。按照省、州部署,把做好教育和医疗扶贫作为“拔穷根”的长久之计,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发展,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强力推进“4+2”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初中生、小学生寄宿率分别达到77%和30%;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 1.42万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上了营养午餐;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政策,积极争取各类助学金,建立完善贫困学生信息库,对贫困学生就学情况全程跟踪,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完成各级教师培训1800多人次,投入4200万元用于台江教育信息化建设,550套“班班通”已完成设备安装,全县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班级“班班通”设备全覆盖,实现“三通两平台”目标,具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硬件标准条件之一;进一步加大县职中新校区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将民族工艺人才培训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设刺绣、银饰培训班,着力培训本地民族工艺人才,采取“支部+学校+企业”的模式,促进校企共建;提高劳务人员技能,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务人员技能培训。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抓好生态补偿脱贫。台江是全省1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4%,特别是南宫、排羊、方召三个乡镇处于全州“两山扶贫”的雷公山扶贫核心区,三个乡的森林覆盖率更是接近80%,大多数区域都属于地势较高的国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范围。目前,这三个乡镇有贫困人口12583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6.47%,因此,做好这些乡镇的脱贫工作,对台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以国家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南宫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苗岭地质公园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着力申报国家生态补偿区、碳汇试点县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 护林员和生态保护人员。

提升医疗就业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兜底。大力实施医疗卫生“两大突破工程”,提高基本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基本住院救助年度限额达到3万元以上;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对医疗救助对象中患重大疾病的,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将住院救助年度限额提高到基本住院救助年度限额的1.5倍,全力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难题;建立“医联体”,提升我县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争取到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州中医院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院和8个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对贫困人口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做好社会保障兜底,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救助标准,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积极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为主要对象的“双阳”行动,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台江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台江县扶贫攻坚阶段干部管理制度试行办法》等制度,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确保问责工作有章可循;签订了“四状一书”(县委主要领导与四大班子县级领导干部、县委县政府与各部门单位、部门一把手与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与原单位签订脱贫攻 坚责任状,党员干部签订脱贫攻坚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确保脱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建立“四位一体”干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目标、岗位责任、正向激励保障、负向惩戒约束紧密衔接、有机统一的干部管理新机制。结合“五个一”扶贫机制设定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把脱贫攻坚实绩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和考核评价内容,并严格执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规定,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得好的干部大胆使用,对工作推动不力的干部及时调整。

总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台江县委、县政府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篇:农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是农业的重要路径,是客观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为深入了解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根据2020年区政协工作安排,区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与宗教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瓦屋乡、桐木坪乡、坝黄镇、川硐街道等地的园(坝)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区直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负责人及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并收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区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工作,将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农产业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公司+旅游+农产业扶贫”“旅游+产业+电商”等模式,成功提升了当地旅游吸引力,通过安排就业、带动当地特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开发农家乐等方式,成功带动周边数万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打造了铜仁文化旅游扶贫样板。先后评定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示范点2个、星级农家乐12家、旅游村寨8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客栈1家,川硐街道板栗园村列入首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生态农庄、农业观光园、采摘篱园、休闲垂钓园、水上乐园、自驾营地等旅游业态齐全,每年10余次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大明边城灯会、路腊樱花节、瓦屋油菜花节、桐木坪李子节、路腊荷花节等独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已凸显品牌效应。2017-2019年全区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带动困难群众吃上“旅游饭”7800余人,为助推我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园区功能日渐完善,助推农旅同步发展。全区各农业园区按功能划分,建成了和平、坪茶、司前、老麻塘等8个坝区,将坝区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实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共享,以园区旅游带动坝区增效、以坝区产业促进园区提质。同时,用好用足坝区利好政策,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了坝区综合功能。瓦屋探索“园区+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文旅农”一体化特色彰显,瓦屋乡“边贸小镇·黔东花海”被被评为“贵州十大最美油菜花农事景观”。

(二)园区景区化全面提升,“农业+旅游”融合推进。从经济、生态、旅游方面着手,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样板达标坝区为目标,万亩油茶基地、白水贡米生产基地、3000亩香菇小镇基地、精品水果基地等建设有序推进。全力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相继组织注册“碧江白水贡米”、“聂大姐酸豇豆”等商标,全区农产品市场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同时,通过推行“春赏花、夏体验、秋采果、冬度假”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更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三)农旅一体化效益凸现,乡村振兴未来可期。以打造城市后花园为目的,云场坪、漾头、瓦屋、六龙山组团式发展,形成了路腊、茶园山、克兰寨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百花渡景区通过产业规划,以景区作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寨经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大棚种植等产业,通过产业升级带动百姓增收。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的成功打造,极大提升了我区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水平;

积极抢抓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机遇,板栗园村被评为贵州省“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此外,还通过精心组织川硐板栗园村申报中国美丽乡村,滑石白水贡米申报贵州乡村特色产品,成功举办桐木坪桃李采摘节、云场坪樱花节等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形成了一大批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旅游消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保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统筹不够,缺乏合力推进机制。目前,全区还缺乏统筹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组织领导缺位,战略定位不明晰,缺乏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部门联动不足,有的乡镇还未能很好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根据总体规划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旅游项目,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氛围不浓。

(二)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园区农业生产景观化、产业发展旅游化开发不足,园区“农旅+”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农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在特色彰显不够,乡村旅游“农(农业)、俗(民俗)、情(风情)、趣(趣味)、真(自然)”等方面特色体验没有充分体现。同时,各乡镇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基本都是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和生态观光园,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对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文化景观等独特性资源的深入开发,农旅一体化发展后劲不足。休闲农业观光点还处于“盆景”状态,规模尚小、开发水平低、景区特色不明显,不能串点成线。

(三)资金投入有限,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大多数农业园区起初都是从农业的单一角度去进行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以致在园区的功能分区、布局上不合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保障有限,园区路网、游览步道建设不符合旅游要求,等级低、标识标牌不规范。多数园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路标、厕所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以及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推广平台等现代化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

(四)主体培育不足,缺乏专业人才保障。农旅融合的主体包括农民、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目前我区农民外出打工的比例逐渐提高,留守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且留守人口年龄普遍较大,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地方特色、人文风情不够了解,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同时,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素质的乡村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优秀旅游服务人员欠缺,普遍缺乏领军式的、有实力的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阻碍了农旅融合的进程。

(五)融合程度不高,助推脱贫的潜力亟待挖掘。我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对推动产业就业增收、集体经济分红增收、农家乐民宿带收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带动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增色、农业增效、生态增优、文化增智方面的潜力,需进一步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生态宜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风文明程度,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蓄后劲。同时,在旅游推介、宣传营销方面不够,还缺乏有效的宣传信息平台。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政府统筹,建立农旅融合保障机制。将农旅一体化发展作为惠民利民的一项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农旅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写好大农业+旅游这篇大文章。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农旅一体化发展领导组织,建立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抓实农旅产业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培育、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整体谋划,加快形成“以旅强农、产业互助、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二是强化联动服务。组建农旅融合发展工作专班,推行联席决策服务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设立农旅一体发展项目“绿色通道”,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要求,多领域宽范围协同推进农业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是制定发展规划。根据《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标准编制《碧江区农旅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地方实施意见,落实专项政策措施,为全区农旅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和定位,使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步入科学化、标准化的轨道。

(二)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亮点。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走乡土化、差异化、规范化农旅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明晰好路径。坚持“产业打底、旅游增收”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促进传统农业提挡升级。二是打造好品牌。着力实施农旅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全面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族文化,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打造一批环境优美、宜业宜游、各具特色的生态农旅观光项目,发挥品牌效应。三是实施好试点。立足地方特色,开展试点先行。着力抓香菇小镇、传统村落、农业公园的农旅融合试点,力求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国。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旅融合配套设施。一是加大农业旅游景区(点)及沿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设立“农旅融合专项基金”,整合美丽乡村、扶贫开发、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项目,推动社会资金、城市工商资本下乡进村发展农旅产业,推动农旅融合的快速发展。二是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标准要求的旅游交通道路,使沿线景点连成片、串成线、形成一条“珍珠链”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供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食宿条件、园区景点内部路网步道、公厕、交通标识、停车场等内部配套设施建设。

(四)抓好人才培育,壮大农旅融合产业队伍。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夯实产业融合基础。引导和组织农村能人、文化精英、种养大户,牵头创建乡村旅游合作社,促进农旅融合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参与。通过相应的宣传引导以及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其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以及农旅融合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向社会聘请专业的社会人士,组建专业农旅一体化发展研究团队,特别是吸纳企业管理、旅游服务、营销推广等专业工作者参与到农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四是拓展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职业培训。与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等本土院校联合,加强农业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合农旅园区发展实际需要,有效推进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以及集群化发展,推进农旅深度融合。

(五)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农旅融合产业形象。一是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农旅结合园区景点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建立农业和旅游信息平台,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增强市场供求信息透明度,引导业主理性经营、客户理性消费。二是加大旅游推介。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广泛参加“水博会”“酒博会”“贵洽会”“展销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宣传碧江、推介碧江。以“一带双核”铜仁古城为龙头、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三是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自媒体,凸显地域特色,塑造品牌形象。继续打造“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系列活动”、“瓦屋油菜花节”、“路腊樱花节”、“漾头龙抬头”、“桐木坪李子节”等一批节庆品牌,进一步扩大碧江知名度、美誉度。

第三篇:十大工程助推石林文旅一体化发展

十大工程助推石林文旅一体化发展

12月6日,记者从石林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加快推进文旅一体化发展大会上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今后石林将以旅游转型升级为突破点,加快建设国际最佳旅游胜地,努力打造石林旅游发展升级版,实现石林的“留客梦”。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石林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实施“12345”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旅游要素配套,促进旅游转型升级,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推动旅游产业由发挥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建设具有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石林旅游发展升级版,努力把石林建设成为“爱情圣地、狂欢之都”,以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大跨越。

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黄峻峰到会做指导。

县委书记王冰要求各级各部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旅游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敢于揭丑和亮短的勇气,直面全县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以踏石留印和抓铁有痕的作为,全力打造石林旅游发展升级版。王冰书记表示,今后石林将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建设文旅十大工程项目为突破口,推动全县旅游发展的大提速。这十大文旅工程为:一是提升景区形象,实施景区南大门建设工程;二是增强旅游休闲功能,实施巴江河休闲街区工程;三是突出石林大道优势,实施石林大道旅游文化经济带打造工程;四是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实施县城

及巴江河岸美化亮化工程;五是丰富旅游产品,实施文化演艺项目及天天火把节打造工程;六是强化旅游商品生产,实施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及旅游购物综合体建设工程;七是突出石林餐饮美食,实施餐饮行业规范化工程;八是拓展旅游业态,实施乡村旅游工程;九是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实施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和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十是推动全民参与旅游,实施全民招客工程。

根据《石林彝族自治县关于加快推进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从2014年起石林县每年将安排以旅哺农专项资金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石林管理局多渠道融资4000万元共6000万元文旅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用于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开发、公共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商品开发、企业扶持、品牌引进等促进旅游转型升级的事项。

针对全县旅游发展新局势,石林县决定成立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会上,县委书记王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勤勋分别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授印、授牌。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汪明涛对《石林彝族自治县关于加快推进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进行了解读。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云南全面部署旅游强省建设

记者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省政府资政刘平主持会议。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将瞄准新目标,开辟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奋力谱写云南旅游强省建设新篇章。

秦光荣指出,云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追求“旅游强省”的更高目标,奋力推动云南旅游业跨入新阶段、迈入新境地、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我们要站在新起点,准确把握旅游强省建设的六个特性,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六个进一步凸显”,即 旅游业带动性、经济性、开放性、创意性、惠民性和生态性进一步凸显。瞄准目标,努力实现旅游产业建设的四个更强,即发展能力更强、贡献能力更强、竞争能力更强、支撑能力更强。开辟新途径,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六个转变,即变单极突破为融合发展、变分散发展为集群发展、变产品经济为品牌经济、变初级消费为综合消费、变传统促销为专业营销、变单一管理为社会共管。采取新举措,切实强化旅游强省建设的六个保障,即强化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政策激励、资金投入、人才队伍、规范发展保障。

秦光荣强调,融合发展是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培育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的重要途径。建设旅游强省,就必须走旅游与其他建设融合发展的道路。要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结合城镇上山和发展县域经济,多施景区融城之策。要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化进程,将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做成精品,将文化主题园区做成范本,将我省特色演艺、节会以及全国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多种载体做成品牌。要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工业跨越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积极盘活各类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云南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要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以新农村建设和美丽 乡村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200个旅游特色村的提升改造,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民族特色村寨和乡村旅游点。要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紧紧围绕“美丽云南”建设,大力推进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循环经济试点的开发建设。鼓励旅游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倡导低碳旅游,形成文明健康、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

会上,邵琪伟谈了学习总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他说,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准确把握和科学推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为全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邵琪伟认为,云南旅游业有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培育旅游支柱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全省动员、社会参与,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走在全国前列;三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走在全国前列;四是破解难题、创新驱动,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新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形势,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立意很高、内容丰富、举措很实,十分给力。邵琪伟建议,立足旅游强省建设,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旅游;坚持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为民便民,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云南旅游升级版。

李纪恒指出,旅游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七彩云南的“第一形象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放到突出位置,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省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他介绍,当前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其中,省旅游发展资金在现有每年2亿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递增1亿元,到2017年达到7亿元;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在现

有2000万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递增1000万元,到2017年达到7000万元。二是加大旅游建设用地供给。在国家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每年预留1万亩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并要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向省级重大旅游项目倾斜。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旅游企业使用水、电、气与工业企业同价的政策,实行更加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李纪恒要求,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工作:抓融合发展、品牌引领、项目建设、环境优化、体制机制创新。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昆明海埂会堂,各州、市、县、区设立分会场。国家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省旅游发展委负责人及兼职副主任,行业协会、主要旅游企业和各州市县区主要负责人共计6000余人参加会议。(尤紫璇 姚静)

第四篇:文旅局疫情脱贫攻坚特汇报材料

文旅局疫情脱贫攻坚特色亮点材料

根据x指示,我局高度重视,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在安排部署上再周密。在第一时间在微信工作群传达安书记调研疫情防控时的指示精神,并在X月X日,召开了局党组扩大会议,安排部署了持续深入打好防控阻击战近期工作,并要求配合我局X名干部帮扶的X个村,做好危房改造、创业贷款扶持等工作任务。

在宣传引导上再深入。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建立了“四级六域十面”宣传网,出动流动广播宣传车X车次,人员X人次,发空简报X期。在“文旅之声”“网易新闻”“X县发布”等公众号推送信息X条。举办疫情防控题材文艺作品展X期,发布诗、书画、快板等优秀作品X件,组织文艺工作者者开展网上义卖义捐活动,筹集资金X元捐助X抗疫防控。为乡镇购置应急广播器材X万元,有力推进了乡镇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在工作任务上再靠实。为了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大家“集中思,广中益”。认真谋划了X年重点工作和任务,对班子成员分管工作和干部分工再进一步细化,全面靠实责任,全力补充工作短板,不留管理上的漏洞,不留业务上的空白,为做好今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在执法监督上再严实。在文化市场疫情防控期间,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全部闭馆。执法队第一时间在X县文旅市场管理群及时发布停业通知和公告,不断发布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关闭娱乐场所X家、游戏游艺厅X家、X家电影院、家网吧X、台球室X家,景区景点X家,取消秧歌汇演X伙,暂停全县X支民间文艺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严厉打击文旅场所外对“明关暗开”行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和宣传引导作用。

在社会参与上再动员。我局筹集资金X万多元,带头向X个村的基层一线疫情防控执勤人员进行慰问,并动员号召X等X家文旅企业,主动扛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捐款捐物和一系列慰问活动,共计投入资金X多万元。

在疫情防控上再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中,局领导靠前指挥,始终坚守在一线,我文旅干部“令行禁止”,政治站位空前提升,无论在单位防控疫情,还是在驻村帮扶执勤点,都充分发扬在脱贫攻坚一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守初心担使命,在全县X个乡镇中都有我们奋斗前行的身影,展示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第五篇:文旅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1

文旅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1

2020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为充分发挥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工作的包帮带作用,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衔接乡村振兴,立足村发展现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 2020 年结对帮扶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迎难而上,主动担当,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具体行动,坚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持续在抓落实上用实劲、求实效,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扶贫政策不变、工作标准不降、工作要求不减,持续压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 5 户以上自然村庄的实现通水泥路,落实拓宽循环路和老庄水泥路面,新建桥 1 座。积极推进、旅游开发,争取实施旅游登山步道建设,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完成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功烈故居维修。完善村竹编厂附属配套工程。争取打机井 3 处,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2、不断改善生活环境。加大危旧房(无功能性住房)的拆除力度,全面消除危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结合“六净一规范”行动,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引导群众改水改厕,切实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

3、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围绕“一村一品”发展要求,重点引导群众发展茶叶、油茶、毛竹等村级特色农业产业和养殖业。扶持双桥蔬菜基地建设,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以上。

4、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联合县农业、人社、商粮等部门对中青年贫困群众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电商等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实现增产增收。通过培训学习一项技能,促其拓宽视野,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找到脱贫致富办法。

5、扎实推进社会扶贫。进一步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给困难群众、党员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节日祝福。深入开展“10.17 扶贫日”项目认领、认捐和政策宣传工作,引导社会人士参与爱心助学、大病救助、物资捐赠等帮扶活动,力争全年引入社会帮扶资金(物资)不少于 5 万元。深入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工作,及时发布贫困群众有关需求,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扶贫。积极推进干部职工带头帮销农产品。

6、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争取新建 1-2 处文化活动广场。积极扶持村级民间文艺团队,支持村级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民间文艺团队人才培养。深入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战略思想,大力推广脱贫攻坚先进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开展送春联、送图书、广场舞、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继续开展“振风超市”评选工作,争取年支持建设资金 2 万元以上,推进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贫困群众尊老爱幼、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全面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7、切实加强基层党建。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四联四帮”工程。大力培养村年轻党员干部,注重从带动脱贫能人、率先脱贫人口、扶贫专员中选配村干部,真正培养一支走不掉的扶贫工作队。

8、强化帮扶责任落实。进一步调整完善“干部包户”制度,严格落实特色种养业、光伏、金融、教育、卫生、社会兜底等脱贫政策。继续推进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帮销农副产品。严格落实帮扶干部对 2016 年以来脱贫户和其他在册未脱贫户每月走访至少 1 次,每年不少于 12 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村户两级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填写扶贫手册,核准贫困户基础信息,确保国家和省信息系统、扶贫手册、村户档案与贫困户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四、工作要求

1、提高站位。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加强会议调度,强化工作落实,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2、强化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立足部门实际,进一压实各项帮扶责任,细化考评措施,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的考核目标,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3、狠抓落实。要深入调研,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举措,扎实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健全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引导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实现稳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长效机制。

下载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江县“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 为深入了解全市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产业扶贫的成效,市委政研室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X......

    文旅发展探讨

    文旅发展探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就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融合路径是“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

    文旅局农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文旅局农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一、农旅产业发展工作开展情况(一)进一步完善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通过组织相关主体申报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接待户,发挥示范引领效能,加强旅......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加强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村第一书记**各位党员、各位同志:大家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加强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县文旅体局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县文旅体局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广播电视信号、旅游产业扶贫及帮扶工作......

    2020年文旅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0年文旅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基本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扶贫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X乡X村、X乡X村旅游......

    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

    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文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梅县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