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汇报
城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汇报
2010-12-23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我是蕉岭城镇中学的教师---钟静云。在此,请允许我谨代表城镇中学全体教师,对我校这两个多月来,积极响应向“生本”学习而进行的新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情况作一个简短的汇报。
2010年十月中旬,在上级部门关心、重视和领导下,我校开始进行了以学习“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新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根据实际统一新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各教研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同心策力制定出各教研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以便着手进行学习和探索。我们英语组具体作法和实验如下:
一. 关于备课
备课时,我们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时,能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即“学什么,就备什么”,或者说“学什么,就教什么”。在备课中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如何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自学中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关于备课,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以前备课比较倾向于形式主义,按照条条框框写出来就可以了,上课很多用不着,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但现在,从集体备课到制作好课件,所用的时间往往要是一下午或半个晚上,所准备的东西都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
二.关于上课
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习生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先学”是基础,学生的“先学”是为教师的“后教”作准备的。“学”分为课外的预习学习和课堂中的自学。预学作业围绕第二天的教学目标而设计,这能让学生从课外就发现问题。课内的先学,我们一般是开始上课时,用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我们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表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总之,整个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 生展示成果。在这种课堂模式里,我们城镇中学充分利用好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课内外的交流互助学习,同时对四人小组进行竟赛形式的奖励机制。两星期统计表彰先进学习小组,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好多老师的体验是:以前一整节课几乎都是自己在讲,总是担心学生这学不到那也学不到,患得患失的;课后又会有一大堆的作业、小测要批改,特别是做了班主任的,要处理的琐事更多,一整天下来有时真好累!而现在,在课堂中感觉轻松多了,因为能和学生有互动,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教学的乐趣!
三. 关于课后辅导
学习上的“困难户”,我们指定四人小组的组长,只要老师发现困难生当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时,当天就要花出些时间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让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不但可以解决困难生的问题,也能使优秀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自己。一帮一,或者说“兵”教“兵”是一种好的课后辅导方法。
四. 实验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新课堂教学模式因为以生为本,促使教师更为注重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习策略,从而最大能量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好多学生对我们说:“老师,现在学习英语轻松多了、有趣多了,又能保持住成绩,真开心!”我们想,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从尊重人性和情感价值上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成功之处。但是,毕竟它是新的东西,我们仍然常会困惑,会有所停滞;有时因为专业素养的原因会抓不准教学策略;有时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事而没花足够时间去备好课;更有时,较长时间没有人监督和指导时,会有一种惰性和习惯又用回了老教法。从这些点上来说,我们觉得学习“生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学习它的那种坚持不懈,精精业业的精神。最后,我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来更多地听我们的课,给予我们您更多的支持、鼓励和指导。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和与会的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武安市“深化课程改革,创建高效课堂”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工作!首先我代表午汲镇中学全体师生,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市教育局、教研室和镇教育办领导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市局领导对我们初中教育工作、课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密切关注,也是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莫大鼓励,为我校今后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自主体验,催生课堂精彩;展示互动,释放生命本色》。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1200人,22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110人,分为东、西两个教学区。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教研室、镇教办的正确领导下,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所有科目均配备专职教师,所有教师同管理,同考核,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师生同步双向评价,以考核评估方案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考评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方位考评教师,不单独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坚持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不单独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评价形式、内容多元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今,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进一步反思不足,力改陈弊,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减负增效之路。下面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成熟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理念的确立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无数的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自由,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平等、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会创造出奇迹。
去年冬季,我校组织教师到杜郎口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后,我们结合前期学习过的汩罗模式、洋思模式和魏书生教学思想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组织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开展了多次的再学习、再研究。认真分析了当前的教学现状:优秀学生流失导致的生源基础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上的单边活动使师生疲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上的沟通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在“教”字上苦下功夫,硬灌、死卡,学生被动的苦学,甚至厌学,偏离了教育的规律和人发展的规律,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又对各种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洋思的“先学后教”和“兵教兵”,杜郎口中学“小组学习”和“展示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我们确立了“还学生以自主,还生命以本色”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认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生命的本色应是天真、积极、向上和好学的,学生有权将自己的生命本色展现出来,有权自主的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成长的关键也理应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但要把自主还给学生,还要引领学生释放生命的本色和光芒。
二、“三五四”教学模式的确立和具体运用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在“还学生以自主,还生命以本色”的理念的支配下,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探讨、实验探究、总结改进,从实验教师、实验班的学习尝试到初一二全面铺开,从模式的模糊研究,到确立“三**”教学模式,到进一步研究修改为现在的“三五四”教学模式,在教改思路上经历了一个由迷惑到逐渐明晰的过程,但在理论上还很不完善,在实践中还有很多困惑,还需要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去反复的实验、探索和改进。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三五四”教学模式:
(一)、基本思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四清巩固。
(二)、“三五四”教学模式
“三”是指三大流程:即预习指导--课堂导学--四清巩固。
“五”是指课堂“自主体验、五环导学”的五大环节:即巧设引题--指导自学--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
“四”是指四清巩固:即堂清--日清--周清--月清。
(三)“三五四”模式的具体运用
1、预习指导
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同学科教师课前研究设计《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习诊断,主要有预习重难点、预习指导和自我诊断三部分,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自我诊断内容。此环节一般为基础知识,多由学生自学独立完成,疑难问题,小组内也可共同解决。二是导学提示,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的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一般是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重点知识。学生通过预习为课堂导学做好充分准备。
“诊断”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预习效果的自我诊断;二是教师导学前的学情诊断。通过两方面的诊断为下一步进行课堂导学打好基础。
在《学案》设计上,规定语文、数学、英语必须编制《学案》,其它学科不做具体要求。《学案》的设计与运用,使预习指导具体化,预习方法科学化,预习任务明确化,使预习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并提高了预习效果。预习的形式并不固定,可上正式的预习课,可在课下学生自由预习,也可作为上课中的一个环节;可按课时、课文预习,可按单元、章节预习,具体如何选择视学科及授课内容来定,我们也正在探索更加省时高效的预习方法。
2、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运用“自主体验,五环导学”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体验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成功乐趣;而教师在课堂上以一个“导”字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五环”分别是“巧设引题--指导自学--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由同学科教师共同研究设计教学〈〈通案〉〉。教学时间分配原则是“30+15”,即要求教师讲解小于15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0分钟。大致操作如下:
①巧设引题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引题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它要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它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注目,颇有风趣,形成悬念,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创设情境,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去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不一定有华丽的词藻。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②指导自学
此环节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单独设置了预习课的前提下,此环节任务是指导学生继续完成预习课中的遗留问题,或巩固交流预习成果,为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做好知识储备。二是不单独设置预习课的情况下,预习与导学同一课时完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自学,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思路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从教学目的上看,此环节的设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猎取、掌握知识,理解、运用知识。预习指导语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既要明确自学目标与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思路和方法。如:用多长时间,学习哪一部分内容,用什么学习方法,完成什么学习任务等。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③合作探究
指导自学环节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为进一步学习理解重难点知识做好了准备。在此环节中,主要针对《学案》中的导学提示部分进行学习和组内交流、探究,有时采用分组分任务形式,有时采用分组不分任务的形式。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二要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成果,为成果交流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做好第二次备课,根据巡查情况对成果交流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估计和预设。此环节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我们借鉴杜郎口中学“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小组。所谓“同组异质”,是根据学生性别、成绩、特长、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差异,建立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便于展开“兵教兵”。“异组同质”是指各学习小组的总体结构和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与评价。
我们称这样的小组为“自主管理与学习小组”,从班级管理到课堂学习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小组。不但便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而且还便于教师的分层教学、课堂组织和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教师,而更多的是面对同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师生单边活动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其中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其实,合作探究就是协作学习,其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布鲁纳也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合作探
第三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小议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小议
易建君
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空间栏目:英语
共1049篇文章
|附件【】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易建君 发表于 2011-12-26 10:38:25 阅读(63)评论(0)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小议
现代教学向教师提供了更广泛的创新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通过思维提出合理的、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培养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要使每一堂英语课成为情感与智慧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成就感。
1、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良好情感。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生成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要充分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言谈举止要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要创造一种开放、自由、民主、多元的英语课堂围氛,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良好的教学空间。
2、淡化学科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本身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要把英语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再到“我爱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体验到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努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3、淡化评价结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是一个开放和公开的场合。课堂评价对象可以 是针对个人也可以是针对一个小集体。在进行个人评价时,教师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英语课堂的特点,按小组给以评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每位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是不同的。按小组评价,可以促使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小组的组合可以经常改变,小组的实力也较容易由教师调整。按小组评价可以产生带有鼓励性的竞争,因为小组之间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相互比较。虽然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明确的评价,但却是有目共睹的。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体验成功,也能享受到新的评价方式所带来的快乐。
二、加强互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产物。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情景,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帮助学生建立改正缺点的信心。英语课堂要力求体现一个“动”字,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本文,我仅就交际性课堂教学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交际性活动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达成共识的活动。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建议或计划,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最后各组成员取得一致的意见。这种交流活动能使学生自由运用语言、发表意见。
2、转换信息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告知一组学生执行某种任务指令,要求他们在不展示指令的情况下,使另一组学生说出完成这个任务的指令。例如,给一组学生提供跳英国传统舞的步骤指令,然后,要求这组学生在不展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表演,让班上其他同学说出跳此传统舞的步骤指令。这样,其他同学必须通过观察动作,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说出指令。教材中许多材料可通过从指令到表演、从表演到指令的信息转换活动进行练习,如植树、种菜等。
3、交际游戏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把学生置于一种游戏式的情景中。交际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老师拿一张图片,让学生在不看图片的情况下通过向老师提问猜测图片上的内容。这种活动也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小组中一位学生手拿图片或设想一个情景,让其他同学猜测。
6、沉默法(The Silent Way)
沉默法是英国文学家兼心理学家加特诺(G.Gattegno)于60年代初首创的一种教学法。加特诺认为教学法不需要繁琐的、深奥的语言学理论,应主要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尽量少说话,学生尽量多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简单、标准的直观教具作为信号,并运用这种方法在师生之间发展形成一种内部统一标准的规约,从而使学生更快、更有效的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沉默法认为必须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教师的责任是考虑如何启发学生学习。
沉默法的优点在于重视人的因素,把教学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和自信心,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它的缺点在于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所忽略。
7、社团学习法(A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社团学习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神父克伦(C.A.Currn)创立的。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小组集体学习形式,故称社团学习法或集体学习法。社团学习法以心理疗法为理论依据。
社团学习法的优点在于重视集体学习效果,重视英语学习中人的价值、积极因素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重视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它还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学习能力的发挥。它的缺点在于让教师只发挥顾问的作用,这对教师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有所低估,对语言知识的指导也因此略显不足。
8、自然法(Naturai Approach)
自然法的创立者是德国外语学家贝利兹(M.Berlitz)他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力求创造与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环境相仿的环境,并采用与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方法相一致的方法。
1977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泰勒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美国加州南大学的克拉申根据自己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共同提出具有新原则的教学法。它主张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外语独白,通过手势或表演使学生理解其意义,直到他们自己能说出。
自然法的优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交流信息上,强调足够量的理性输入,主张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交际,培养口头和笔头交际能力,同时看中情感对输入的促进和阻碍作用,认为习得知识不能转化为学习知识,这是不恰当的。
9、暗示法(Suggestopdia)
暗示法的创始人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罗扎诺夫(G.Lozanov)。他主张创造高度动机,激发人的潜力,从学生是一个完整个体的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际过程中,暗示法是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理论具体运用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体系。其特点是强调教室的布置和安排音乐的使用,以及教师的绝对权威作用。暗示法的优点在于享受艺术。轻松愉快的心情促成一种无意识心理倾向,从而调动学生的全部身心活动,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形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超级记忆能力,最高效的掌握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暗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高度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的缺点在于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法规律对语言交际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习英语要建立在母语基础上,过分强调轻松的气氛。
三、我国小学英语启蒙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法还没有完全自成体系,使用的教学法是综合体系,即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和功能交际法的综合。小学英语启蒙阶段的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大家都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还未见到完整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比如,浙江教育学院的刘朝彦和柏舟尝试用VCD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口腔肌肉,以利于学生记忆掌握所呈现的内容。
山东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王祥美尝试运用“合作互动学习”努力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诱导,满足学生个体内部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和交际能力。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的姚建芬运用电教媒体(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创设情景,让学生模仿、扮演角色,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石家庄实验小学英语课题组的教师们在启蒙教育的实验研究中也是通过做直观教具,设计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活动性游戏教学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中山小学的倪婕也是利用情景教学、TPR、游戏教学等手段进行兴趣教学。
大量的资料显示:对于小学英语启蒙教育,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激趣为主,听说领先”,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寓教于乐。常用的手段包括:***、绘画、说歌谣、做游戏、竞赛、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表演等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启蒙阶段的教育应以激趣为主,但不应忽视语言能力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便为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四、小学英语启蒙教育的发展趋势
直觉和经验告诉我们,年龄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尽管语言学家以及其它学科的专家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但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来看,倡导“关键期”的一方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在加拿大、德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多数儿童在8至9岁时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美国的纽约和加拿大的一些幼儿园已把第二语言引进了幼儿课程。
我国学生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将在多种教学发相互融合和折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双语教学将成为趋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国外英语教学流派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杨忠,张杨,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
2、<<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
3、〈<电教媒体与小学英语课堂情景的创设〉〉,姚建芬,〈<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14、〈<合作互动学习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王祥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65、〈<小学低年级英语启蒙教育教学实验报告〉〉,石家庄实验小学英语课题组,李侠,1998,36、〈<英语启蒙阶段兴趣教学实践〉〉,倪婕
第四篇:实验中学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在区教体局的领导和区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对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工作。在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努力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我们围绕“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开展工作,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中,进一步加大了课程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总结如下: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高耗时,低效能”的现状,我们决心对课堂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1、通过深入持久的改革,让教师彻底摒弃陈旧的观念、过时的做法,杜绝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随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拼抢学生自习的现象,在全校建立起“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良性教学机制。
2、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依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教学目标和课堂作业能否当堂完成作为衡量这次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采取“从头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策略,通过严格执行任务承包制、团体考核制、连带责任制等配套措施,确保改革取得成效。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观摩、听课、评课、比赛等活动。
4、认真抓好备课这一关。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和教案制度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头,为从源头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问题,进行备课改革,并以备课改革为突破口,打响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我们建立了教学问题集体解决机制,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加大了推门听课力度,把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评价备课和教案质量的主要依据,力争在课堂准备阶段,就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可靠保证。
全体教师满腔热情的参与改革、大胆尝试。现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负担大大减轻,学习热情日渐高涨,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学校各项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的主要工作来落实。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教学的研究者。
1、自我反思。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等进行的反思。自我反思应做到坚持多方面的反思。每节课要坚持课堂教学的“三段式”。即备课时写“课前设想”,用课改理念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写出其教学思路;上课时做到“课中落实”,即课堂上尽力体现“课前设想”;上课后写“课后反思”,针对实际教学情况,结合教学设想,看实际教学体现程度。②每周一篇教育教学杂记,教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以及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写成文字,课题研究时间开展交流。③每期一篇论文(或反思案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等,学校对优秀作品将结集交流。
2、自学反思。要求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不断地自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让反思成为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3、交流反思,把课堂作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特殊场所。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要树立起沟通、交流的意识,大家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剖”,通过相互的研讨交流,通过多种观点的交锋来多视角,多层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理论依据和策略。在交流中展开教学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把握实质,共享成功的快乐。通过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新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
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校“班班通”到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教师们组织学生自己上网搜寻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真正地开展合作性学习,共同商讨寻找更佳的答案。经过不到两学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人人能上网查寻资料,人人会使用多媒体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探究意识强,探究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实验班的课改实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整个年级推广、运用,带动了整个年级的整体提高。
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四、测试性教学模式,打造毕业班高效课堂
今年我校毕业班的工作将继续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同时把重点放在改革课堂教学上,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我校推行测试性课堂教学模式。测试性课堂是我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探索出的一种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作为校本课题,去年由初四英语组承担前期课题研究任务,今年我校的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证实了“测试性课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年我校毕业班的工作重点是:认真总结测试性课堂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测试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测试性课堂教学即以测试为主要训练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测试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测试为主要训练手段,以自主合作互动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启发激励引导调控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实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主动积极高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测试性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结构)
(一)、复习课:导(教)----学(练)----测(试达标)----结(反馈矫正)模式
(二)、复习课:测试(练习)----总结(反馈矫正)模式
(三)、复习课:一学一测一结即“三个一”模式
(四)、新授课:适当教----充分学----及时测----反馈好模式
(五)、新授课:一教一学一测一结即“四个一”模式
五、开设校本课程,丰富课程文化建设
我校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着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多动脑筋:如挖掘学校的课程资源,建立社区与学校课程资源库;对教师进行有关培训,对时代和本地人才要求进行研究,同时对本校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校本教材。注重发挥课程的文化功能,在必修课、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重点渗透和彰显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开设国家规定必修课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努力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作用。利用原有心理教育、学生成功自信教育的基础优势,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不仅让我们的学生身体健康,更要让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还开发了《中学生学习心理导航》、《书法》、《足球》、《科技创新》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其中今年年1月成立了创新协会,开始自主编写创新课本,开设创新课。5月3日我校选拔的10名学生参加了在章丘四中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并取得突出成绩。本次选拔赛省内共有38所中小学39支代表队参加,赛程分“制作个人太阳能创意车模型”和“个人车模竞速”两项内容,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荣获团体比赛一等奖,常泰、康玉帅2名同学分别取得“十佳太阳能车模创意奖” 第一、二名的优异成绩,其中常泰同学的作品——创意制作“中国梦”书型汽车得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宋涛主任的高度评价,他们的作品将参加全国巡回展出。在个人综合比赛中淄川实验中学2名同学获一等奖,5名同学获二等奖,3名同学获三等奖。
六、更新观念,充满信心的投入生本教育
2010年9月,淄川实验中学唐金生校长赴广州参观生本教育实验学校,把“生本”的理念带回了学校。9月底,学校印发了生本教育学习材料,下发给每位教师,让老师们在“十一”长假休息之余去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走近生本教育。四个级部共有110多名教师自愿参加生本实验,占到了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在生本教师会上,唐校长作了动员报告,鼓励我校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理念,马上进入课堂实验,探索出具有我们实验中学特色的生本模式课。10月18日上午,我校十名教师在高世华校长的带领下,赴鲁中宾馆参加了淄博市普通中小学“生本教育”启动会,听取了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的报告。10月18日下午,我校领导、教师七十多人到张店建桥中学听了两节生本教育实验课,并与授课教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10月底,我校领导带头讲生本实验课,达到理念先行,骨干引领的作用,11月中旬又组织六名名教师赴广州参加者生本理论与实践培训。本着学习而不盲从的原则,合理嫁接名校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个人学习体会文章,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大家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将学习成果内化到教师心中,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受益,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新课程并不难,只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第五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尝试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尝试
平阴一中高一年级共九个教学班,541人。其中统一招生311人,占总人数的57.49%,计划外招生230人,占总人数的42.51%。这两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能力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从具体情况看,确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错,而且具备一定的潜力和可塑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初中
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打好,又加上高中课程比较艰深,他们几乎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或信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很差,远远不能适应老师的英语授课,难以在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上同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配合同步提高,从而给老师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教学改革,对过去造成的学习缺陷进行弥补,很难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鉴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经过反复酝酿、论证,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在高一的六个班中进行了分次、分目标教学改革实验。
一、教改实验范围及层次划分
高一选出六个班为实验班,其它为对比班。根据期中考试和平时测试成绩取每班的前20名组成A级班;中20名组成B级班;后20名组成C级班。其中A级班分为A1和A2班;B级班分为B1和B2班;C级班分为C1和C2班。为了保证教改的顺利进行和可信度,严格按照名次分班上课。
二、各个层次的分期目标及要求
A级班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的情况,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在学好现行新教材的基础上,把每周的课程分为听说、精读、泛读、写作四种类型,其比例分为1:2:2:1。努力做到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大阅读量,并根据其英语水平的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补充不同难度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练习材料,争取提前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级目标,为使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B级班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按部就班地学习好现行新教材,并努力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侧重培养其阅读能力,顺利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针对那些综合成绩较好但英语相对薄弱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双基的落实,使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争取使部分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利于将来在高考中整体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C级班降低起点,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
三、授课、辅导、测试与评估
分班以后,实验班上英语课按照A、B、C三个等级分开同时上课。上课时,每班的学生要固定好座次,并分别选出课代表,以负责本班的上课及学习。平时自习课辅导,学生要回原班。老师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情况汇总和集体备课,做到对A、B、C三级的教材和进度比较熟悉,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平时测试可根据各级进度、难度进行命题,不必统一。但是期末统考要统一试题,以便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的了解,对老师的教学也可以做出评估。对老师和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估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A、B、C各级情况的进展幅度,二是原班总体状况同对比班进行对比。
四、分班、分工但不分家
实验班的三位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集体优化。学生在原班级内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学生也将随时根据其统考成绩的高低被调整(晋升或降低)到相应的班级上课(并非一贯制)。此举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有压力,去竞争,从而提高了教改的效果。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改试验,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学有所获,初步改变了刚开学时的被动局面。因为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勇气和信心,课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主动积极学习蔚然成风,因为采取了升降级制度,不同层次的同学之间也展开了竞争,整个年级学习英语的气氛非常浓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面对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备课,授课上也能够得心应手,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堂节奏密度等问题上更有针对性。因此,分层次、分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所带来的积极的效应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因为学生本人已有的信心和热情,加上客观环境的竞争压力,辅助于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再配以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几乎使每一个同学都把英语列为自己最喜爱的学科。尽管实施教改还不到一个学期,学生的考试成绩已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