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

时间:2019-05-14 05: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

第一篇: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

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剩下最难啃的骨头,城乡发展问题也进入攻坚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全新的探索阶段,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抓手,不只是一个风口,而是影响到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重大发展契机的一个战略机遇期。“新田园”时代随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问题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田园综合体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之后国家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主要包括征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大改革,“三农”问题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将助力“三农”发展迈上新台阶。什么是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城乡融合的一个地域经济综合体。第一,田园综合体不同于农业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旅综合体,我们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三农系统解决方案。第二,田园综合体既不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也不是新型田园地产,更不是旅游度假区,而是实现乡村环境、配套设施、特色功能、人与产业关系“四个再造”的新田园都市,打破城乡的分隔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田园综合体的要义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激活农村土地价值。其本质是从产业、业态、主体、消费方面的“四个融合”,有三大转变:从承接消费转移到承接城市功能转移;从三农问题“点式突破”到“系统解决方案”;从“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到“激活的农村土地资产”。导入“新人群、新功能、新产业”,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如何获取田园综合体土地?农村改革进入新时代,土地获取解除高压线。田园综合体的用地主要分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两大类:国有土地大部门分布于城郊和城中村,主要通过出让、划拨、转让等方式获取;农村集体土地主要通过租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价入股、出让(入市)等方式获取,成都多利桃花源、无锡阳山镇桃园村、山东枣庄等地已有落地案例,嘉兴、重庆分别探索出“两分两换”模式、“地票”制度。如何申报田园综合体?财政部牵头完成农村综合性改革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农业农村部负责规划制定、监督实施。全国首批17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开始试点,第二批亟待申报,须符合“七大立项条件”:功能定位准确、基础条件较优、生态环境友好、政策措施有力、投融资机制明确、带动作用显著、运行管理顺畅。对于国家级、省级试点,国家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并且从中央财政到市级财政都有明确规定的相应奖补政策。田园综合体有哪些新商机?特色小镇触红线,田园综合体将拥抱国家级蓝海市场。对比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政府发文特色小镇须“降温”,且目前全国布局超5000个,开发竞争大;而国家正全方位支持田园综合体,仅蓝城、碧桂园、万科、华润等少数龙头企业布局,投资空间大。就目前而言,田园综合体处于无标准、无品牌、无模式的探索阶段,正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机会点,企业应抢占先机,向田园综合体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全产业链农业发展商、“田园+”新业态品牌商等转型。田园综合体的“新玩法”国之所向,民之所趋,“五类玩家,五大玩法”让你成为“田园新时代”的“弄潮儿”。五类玩家包括:政府、开发类企业、金融类企业、农业类企业、内容服务商,这五类玩家如何撬动田园综合体?

一、合作联盟。企业通过行业联盟或互补联盟的方式,做大开发主体影响力,整合田园综合体复合业态资源,顺利申请国家政策。主要盈利设计是集体用地入市,最典型的是【多利绿城桃花源】案例。多利集团介入之初,遭遇“零散集体农用地无法开发”的问题,绿城集团介入后首创流转集体农用地模式,通过平安银行战略投资,实现三方联盟开发,并与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运营。

二、双创孵化。农业类企业联合政府、专业合作社,通过集聚各类新型农业科技、乡村文创机构和团体,推动乡村业态创新,实现群众创新创业。主要盈利设计是投资退出,最典型的是【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案例。项目由唐山市供销社主导开发,成立东莲花院乡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下辖农业专业合作社17家,致力打造农业领域的专项孵化器,成为全国供销系统综合改革的样板地和实验田。项目获得连续三年(共计2.1亿元)的资金支持。

三、IP植入。区域性龙头企业想要进入田园综合体,可通过全球抓药,与内容类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外具有品牌知名度的成熟项目,如台湾文创乡村、荷兰特色农业小镇等,易获得政策支持和流量导入,最典型的是【苏州树山乡伴】案例。项目位于苏州西北郊,由乡伴文旅开发,导入“乡伴”品牌,用现代手法复原乡村生活,引领全新的基于田园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社群拉动。项目一般位于大城市周边,以轻带重,通过国学践行、民艺手工、田园农耕、养生养老等主题社群活动导入高端流量,从拉动乡村地区振兴。主要盈利设计是物业出售、物业租赁,最典型的是【成都幸福公社】案例。十年打造一个模具,通过社群营销将老人、儿童等引进来、住下来,并营造创业环境,导入创新创业业态,让社群落地生根,住有所居、居有所业、老有所养。

五、营销引爆。无品牌、无区位、无人气的地区可选择将一个点做到极致,通过主题节庆活动强势拉动乡村地区的知名度,建立节庆品牌和区域品牌,形成IP,增加对投资方、开发主体的吸引力,带动区域农民共同富裕。主要盈利设计是项目门票、文创产品、餐饮住宿的收入,最典型的是【日本越后妻有】案例。一个占地760km2、人口稀少并呈高龄化的三无地区,通过大地艺术节的策展、举办,集聚志愿者、农户、艺术家以及一些非营利组织共同打造艺术作品,艺术节平均每届为当地创造5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田园综合体综合打造策略

1、做好前期规划,构建支撑产业体系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站位高,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找准定位,将村民生产生活真正融入到田园建设中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质量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制、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增加农民效益。

3、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模式妥善处理政府、农民和企业三者间的关系,发挥三者主体作用,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主动投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形成建设合力。

4、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完善配套设施体系引进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农业休闲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

5、引进社会资本,创新项目融资模式除了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多,利用财政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拓宽田园建设的融资渠道。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1、田园综合体开发思路打造田园综合体,就是要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以休闲商业为配套,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对项目地进行综合开发,把乡村打造成一个“岛式圈层”结构的田园综合体,满足政府、企业、居民、乡村旅游者等多方需求。

2、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最外围圈层——乡村资源和乡村土地,主要是农业产业聚集区,如渔业、采摘林业等;中间圈层——休闲商业项目,主要指为乡村居民和乡村旅游者提供服务,具有多重功能的商业配套设施,如提供餐饮、娱乐、休闲服务的商业街、酒店集群等;核心圈层——乡村休闲地产,主要指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传统地产、居住小区、产权式酒店等乡村居所型地产,如乡村景观地产、乡村度假地产、乡村养老地产、乡村主题地产等;乡村旅游休闲则是串起各个圈层的连接线。值得注意的是,“岛式圈层”结构的田园综合体各个圈层之间并不是机械的,针对不同的乡村本底,各个圈层有不同的开发方向和主题,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3、田园综合体运作思路首先以乡村和乡村土地为资源点,乡村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田园综合体的本底资源;其次以乡村旅游休闲(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合理组合)为吸引点,引爆田园综合体目标市场,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成为吸引点;再次以乡村休闲商业项目为支撑点,为乡村旅游者和居民提供配套商业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最后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赢利点,取得相应回报。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返乡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

第二篇: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整理报告

2017年12月29日

背景介绍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 ‘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2017年6月5日,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确定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且,中央财政会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明确要求。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用地保障政策,早已提上议事日程。2017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媒体座谈会,对《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一、田园综合体的定义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其次,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一)景观吸引: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二)休闲聚集:为满足客源的各种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 可以包括农家田园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三)农业生产: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四)居住发展: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

居住发展带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以此建设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五)社区配套:城镇化支撑功能

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我们称为产业配套,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网络。

三、田园综合体的几种模式

(一)模式一: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

1、农业商业化

2、文旅产业多样化

3、居住方式创新化

(二)模式二:上海——金山区‚田园综合体‛

1、靠海吃海

2、围绕‚渔‛字发展文旅

3、发展渔村特色民宿

(三)模式三:安徽——肥西县‚官亭林海‛

1、保留原生态

2、农民享受权益

3、城市和乡村实现文明融合

(四)模式四:黑龙江——富锦市‚稻‛梦空间

1、种出彩色稻田画

2、发展全域旅游

3、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五)模式五:四川——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多利农庄

1、高端农业综合体

2、农业双创载体平台

3、国际化乡村度假新体验

(六)模式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

1、发展良好生态的绿色产业

2、乡村旅游实现景区联动

3、打造现代休闲养生农庄

总结:田园综合体的关键是整合能力。经营者不仅仅要把握引爆点和经营模式,而是把田园综合体当成一个平台,把农业、工业、服务业衔接起来,推动多元化发展。

四、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焦点

(一)让建筑重拾魅力

1、老建筑的修缮与新建筑的创新

2、传承保护型

3、创新新建型

4、挖掘改造型

(二)让农田成为景观

(三)让当地乡村文化聚集IP效应

(三)挖掘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将其打造成IP,成为引爆点。

(四)让农事成为娱乐体验

(五)让创意农业吸金

(六)让田园生活成为时尚

(七)让田园体验凸显意境

(八)让景观细节加分 6大支撑体系

围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

6大重点建设内容

①夯实基础,完善生产体系发展条件

要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

②突出突出特色,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平台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比较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土地规模化发展,大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品牌和原地产地理标志管理,推进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业发展,培育形成1-2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系。

③创业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动能

积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促进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增加农业效益。同时,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逐步将小农户生产、生活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轨道,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④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田园观景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凸显宜居宜业新特色。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⑤完善功能,补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短板

要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完善综合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⑥形成合力,健全优化运行体系建设

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关系,确定合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健康发展的合力。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营造有利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农民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实现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的收益分配、就近就业。

五、田园综合体的融资方式

(一)田园综合体PPP融资模式

在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按出资比例组建SPV(特殊目的公司),并制定《公司章程》,政府指定实施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

PPP合作模式具有强融资属性,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的合同约定范围内,参与PPP的投资运作,最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在田园综合体建成后,退出股权实现收益。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方式也可以是直接对PPP项目提供资金,最后获得资金的收益。

(二)田园综合体产业基金及母基金模式

田园综合体在导入产业时,往往需要产业基金做支撑,这种模式根据融资结构的主导地位分三种类型。

一是政府主导,一般由政府(通常是财政部门)发起,政府委托政府出资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合作成立产业基金的母基金,政府作为劣后级出资人,承担主要风险,金融机构与其他出资人作为优先级出资人,杠杆比例一般是1:4,田园综合体具体项目需金融机构审核,还要经过政府的审批,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基金公司(公司制)或PPP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制)自任,也可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这种模式下政府对金融机构有稳定的担保。

二是金融机构主导,由金融机构联合地方国企成立基金专注于投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一般由金融机构做LP,做优先级,地方国企做LP的次级,金融机构委派指定的股权投资基金作GP,也就是基金管理公司。

三是由社会企业主导的PPP产业基金。由企业作为重要发起人,多数是大型实业类企业主导,这类模式中基金出资方往往没有政府,资信度和风险企业承担都在企业身上,但是企业投资项目仍然是政企合作的PPP项目,政府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企业的运营灵活性大。

(三)田园综合体国家专项基金贷款模式 利用已有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是最常见的融资模式,但田园综合体项目公司可以努力使得所运营项目成为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则可能获得政府采购融资模式获得项目贷款,而延长贷款期限及可分期、分段还款,则是对现金流稳定的项目有明显利好,如果进入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也能够提升获得贷款的速度。国家的专项基金是国家发改委通过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的长期债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专项建设基金是一种长期的贴息贷款,也将成为优秀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

(四)田园综合体收益信托模式

田园综合体项目公司委托信托公司向社会发行信托计划,募集信托资金,然后统一投资于特定的项目,以项目的运营收益、政府补贴、收费等形成委托人收益。金融机构由于对项目提供资金而获得资金收益。

(五)田园综合体发行债券模式

田园综合体项目公司在满足发行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也可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

(六)田园综合体融资租赁模式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有三种主要方式: 1.直接融资租赁,可以大幅度缓解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期的资金压力;2.设备融资租赁,可以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3.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可以尝试在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这个领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七)田园综合体资本证券化(ABS)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特定基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的业务活动。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基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资产证券化存在资产权属问题,但在‚基础资产‛权属清晰的部分,可以尝试使用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对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融资模式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八)田园综合体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是把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在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融资中,可以运用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担保、票据融资、保理业务等。实际操作中,上述八种融资模式往往是前两种为主,根据小镇建设不同阶段和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结合其他融资模式组合使用。

五、田园综合体的盈利点

餐饮盈利 住宿盈利 加工盈利 康养休闲盈利 游乐盈利 体验盈利 产业盈利 服务盈利 手工制作盈利 集体活动盈利 艺术类盈利 地产盈利 技术盈利 表演盈利 教育盈利 管理盈利 广告盈利 其他盈利

六、田园综合体的试点工作

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定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试点先行,慎重稳妥地推进,各地不要盲目扩大范围。要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当前,各地开展试点工作的意愿和积极性高,但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适应农村发展阶段性需要,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超越地方现有发展条件和违背农民意愿。

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慎重选择试点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选择农民合作组织健全、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开展试点。对于‚以农为本‛不突出,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未能与农业有机融合,或者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方,一律不得列入试点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要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能新增债务负担。财政部将会同中央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各地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试点不走样不跑偏。

七、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前景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中央一号文件还专门强调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其中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文件也明确规定,这些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严禁违规违法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会所。

从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前所未有将产业园区作为农业发展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强力抓手。这给了目前中国产业地产行业一个非常利好的创新信号,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园区‛无疑将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认为,与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产业园区不同,‚农业+园区‛会更强调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求颇高,未来会囊括进科技、健康、旅游、养老、创意、休闲、文化、会展、培训、检测、加工、电商、贸易、物流、金融等丰富多元的维度,非常具有想象空间。

第三篇:田园综合体项目情况

坡头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基本情况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财政部分别出台政策措施,在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推行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工作。

坡头镇位于济源市南部,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项目所在地,处于洛阳、济源交接地带,是郑汴洛、豫晋陕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核心节点。镇区位于全镇东部黄河河谷,北接丘陵山地,南临碧波万顷的西霞湖,是黄河中下游为数不多的滨河城镇,整个城镇呈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水城风情。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二广、连霍、济阳、济运高速分列四周,交通便捷。

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济源市城市副中心”、小浪底北岸新区省级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域,是济源市“十三五”规划和“全域旅游”规划的重点区域。围绕“全域旅游”、建设“文化旅游名镇、生态宜居新镇”目标,坡头镇规划了“一轴一带三河三区 ”农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即:济坡路两侧现代休闲农业发展轴,小浪底专用线黄河北岸黄金旅游带,横贯东西;天女河生态文化游、大沟河观光农业游、大柴河文化湿地游,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区、小浪底风景名胜区、连地旅游度假区,构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坡头镇田园综合体项目选址在:济坡路两侧现代休闲农业发展轴北端,涵盖狄沟、郝山、栗树沟三村。该区域距离济源市区8公里,是有名的蔬菜制种基地,山水沟壑,条件优越,是建设踏青赏花、休闲采摘、静心垂钓、水上娱乐、文化娱乐、农家餐饮、乡村农活体验等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良好区域。

狄沟村位于坡头镇最北端,小浪底专用线从北向南进入坡头镇的第一村,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6个居民组,125户535人,耕地800余亩。

郝山村位于狄沟村西侧,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共有4个居民组。正在施工建设的“郝山印象” 现代观光农业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对寺河水库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内容涵盖仿古街风景区、花海区、爱国主义教育景区、历史人文风景区、郝山庄风景区、玉带湖风景区、梯田风景区、生态农业风景区等8大风景名胜景区,着力打造自然风光与休闲旅游相融合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截止目前,完成道路绿化硬化8公里,栽植苗木2.3万余株,发展制种产业300余亩,观赏及油用牡丹200亩,护坡护岸及停车场建设完成,芍药牡丹园、全面健身步道建成投用,并成功举办“济源市全民健身郝山健步走”等大型休闲娱乐活动,民俗村改造与窑洞宾馆建设正在推进。

栗树沟位于坡头镇北部浅山区,全村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10个居民组,180户688人,全村蔬菜制种600余亩。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投资2.6亿元实施的大型农文旅项目栗香农庄项目,立足“仰韶文化”挖掘与白狄古城开发,围绕生态农业、特色养殖、有机采摘、水上旅游四大主题,主要发展孔雀观赏、户外拓展、水上游乐、果蔬采摘、特色餐饮和仰韶文化体验等,旨在建设人文底蕴与现代气息并重的复合型产业园。目前已建成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孔雀园,有孔雀3000多只,火鸡与珍珠鸡各上百只;有全省落差最大的滑草滑道4条滑道;水上娱乐区有游船10条;卡丁车赛场有赛车10余辆;休闲观光园、垂钓水库、户外拓展基地、果蔬采摘园、特色餐饮、真人CS基地、儿童游乐场、窑洞宾馆、民俗村改造等项目正在建设。

可享受的政策:

1、田园综合体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后,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按照“3+1+X”的品牌培育体系,在面上继续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在点上继续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线上重点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要继续加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工作,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等品牌创建。

2、为支持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2017〕29号)。财政部、农业部、农发行联合下发了《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政策性金融支持通知》。

3、坡头镇是国家重点镇和济源市“一区一轴二核二带”战略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河南省旅游局首个批复的旅游度假区--小浪底北岸新区的核心区域,在项目融资、基础设施申报等具有优势,坡头镇将优先为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设施配套

4、济源市正在开展“全域旅游”城市创建,制定出来了一系列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必将成为奖励扶持的重点项目。

第四篇:国内外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都有哪些

国内外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都有哪些?

文章导读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6条第一次提“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田园综合体是什么?国内外有成功案例吗?

(一)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二)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三)田园综合体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景观吸引核: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功能,使游客能切身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休闲聚集区:主要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如特色商业街区、主题演艺区等)、垂钓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农村特色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农业生产区: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农业生产全过程,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另外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居住发展带: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对集中人口居住,打造居住社区,最终会发展成为城镇化结构的居住带。社区配套网:即产业配套,社区提供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设施,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台湾总体特征:分享型经济模式,经营形态多元,大致可分为休闲农场、休闲渔业、展示中心、观光农园、农村民宿及森林旅游等。在经营上结合了农业产销、技工和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典型案例:大地震曾让台湾南投县埔里乡桃米村的房屋倒塌,而当地拥有29种台湾原生青蛙,台湾岛共143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于是村民不断宣传当地种类丰富的青蛙和蜻蜓,用纸、布、石头等制作手工艺品,还建成了全球唯一一座纸教堂,把地震造成的洼地改成人工湖,湖边设有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人在船上可以体验模拟地震的情景,村民将小船命名为“摇晃的记忆”。周末和节假日,桃米村日接待游客近1500人,每年门票收入有200多万人民币。可借鉴之处: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景消费”,创造出大量的奇观、风景和主题。注重定位、强调特色,在“体验经济”理念之外,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消费者为上帝”为“与客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意大利总体特征:意大利农业旅游区的管理者们利用乡村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这种“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类型多种多样,使乡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人们不仅可以从事现代的健身运动,还可以体验农业原始耕作时采用的牛拉车,甚至还可以手持猎枪当一回猎人,或是模仿手工艺人亲手制作陶瓷等。典型案例:意大利现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管理企业,它们管辖的景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纳、翁布里亚、马尔凯大区,南部的坎帕尼亚大区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伦蒂诺和利古里亚大区。据意大利环境联盟执委会官员鲁杰罗介绍,这些景区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类型不同的个性化服务。目前,这些景区中70%以上都配有运动与休闲器械,供那些喜欢健身运动的游客使用;55%的景区为游客提供外语服务,为外国游客解决语言不通的困难;50%以上的景区提供包括领养家庭宠物在内的多种服务项目。可借鉴之处:意大利人喜爱“绿色农业旅游”,这与该国政府重视环保,发展生态农业不无关系。尤其是近几年间,意大利的生态农业发展很快,生态农业耕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总体特征:美国市民农园采用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共同分担成本、风险和赢利。农园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格的农产品,市民为农园提供固定的销售渠道,双方互利共赢,在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连通的桥梁。典型案例: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由Fresno city东南部的农业生产区及休闲观光农业区构成。区内有美国重要的葡萄种植园及产业基地,以及广受都市家庭欢迎的赏花径、水果集市、薰衣草种植园等。采用“综合服务镇+农业特色镇+主题游线”的立体架构,综合服务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商业配套完善;农业特色镇打造优势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平台,产旅销相互促进;重要景点类型全面,功能各有侧重。可借鉴之处:采用资源导向型的片区发展模式:产业强者重在生产销售,交通优者重在综合服务,生态佳者重在度假;要做足体验性,同时把握重点人群需求:针对青少年家庭市场做足农业体验,针对会议人群做强硬件设施与配套娱乐等;另外,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法国总体特征:自从法国推出“农业旅游”后,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是专业化经营,其中主要有九种性质: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典型案例: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是法国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特色植物薰衣草几乎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不仅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可借鉴之处: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发展田园综合体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人们休闲旅游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这将是大势所趋。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发展田园综合体一定要做到发展优势项目,做出特色,只有这样,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第五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营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运营

田园综合体是通过农业支撑、旅游驱动、资本运营、政策扶持、公益引领、技术集成、艺术再现、文化放大、教育介入、网络营销、共享共建、品牌连锁等多种手段构建的新型业态。其目的是为了农业有希望,让农业成为快乐而又高效的产业;农村有前途,让农村成为美丽而又宜居的家园;农民有奔头,让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农旅有活力,让农庄成为时尚而有价值的行业。最终把特定区域建设成农业大观园、教育大课堂、生态会客厅、聚会大本营、美食嘉年华、特产购物村、科普新阵地、艺术新载体、休闲第三地、养老新家园。

一、基本认知

(一)田园综合体关联形态与要素

1、国家农业公园:保持农业生产不变,产区变景区。

2、农业综合体: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实现农业+N。

3、农业迪士尼:强调互动体验与深度认知的快乐农业。

4、农业嘉年华:永不落幕的新奇特高精尖农业博览会。

5、乡村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亲子总动员乡村乐翻天。

6、田园牧歌童话里:童话森林卡通花园迷你菜地农家动物园。

7、舌尖上的妈妈厨房:炊烟处没有鸡精味精的乡土菜肴。

8、非遗传承演示中心:重温古人智慧与岁月远去的记忆。

9、国际慢生活体验区:吾心安处即吾乡,慢食悠游乐自在。

10、乡村田园美学生活馆:返璞归真手工传承简约原生态。

11、养生养老度假区:园艺治疗中医养生老年文创第二春。

(二)田园综合体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1、专业化:专业团队规划设计与开发运营

2、平台化:形成共享平台吸引多业态进入

3、主题化:围绕特定资源与优势突出主题

4、鲜活化:三产融合农旅互动持续性创新

5、品牌化:连锁打造区域标杆与行业领军

6、景区化:开放式空间结合门票制园中园

7、城镇化:环境提升产业带动形成小集镇

(三)田园综合体建设与运营原则

1、哲学至上原则:敬天畏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2、美学引爆原则:生产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

3、市场导向原则:产销互动、情感营销、分享经济。

4、三产融合原则:一产支撑、二产拉升、三产驱动。

5、三生并重原则: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优美。

6、三效结合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要点

(一)农村整洁工程

1、农家庭院整洁:厨房改造、厕所改造、杂物归类、垃圾入桶、晾晒规范、犬类限养、积水处理、蚊虫灭杀、门牌整洁、外墙整洁。

2、生产经营管理:噪声控制措施、粉尘控制措施、扬尘控制措施、农业废弃物回收、养殖卫生管理、水源清洁管理、线路清理规范、广告标牌规范、门面经营规范、民宿规范管理。

3、公共环境卫生:建筑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厨余垃圾处理、危房拆除处理、裸露地表处理、墓地围闭遮护、边角地整治、小广告整治、道路路障清理。

4、长效整洁机制:专项经费保障、美丽屋场评比、河道定期清淤、游道每日清扫、村庄专人保洁、广告审核投放、死角专项清理、污染限期整改、个人卫生教育、食品卫生监管。

(二)农业生态系统重构工程

1、病虫草害控制:农药减量、飞机喷雾、粘虫板、防虫网、灭虫灯、青蛙繁殖、稻田混养、生物农药、动物除草、套种抑草。

2、农业投入品控制:化肥减量、测土配方、绿肥种植、农家堆肥、秸秆还田、水肥合一、可降解农膜、免耕种植、共荣种植、套种轮作。

3、长效性保护:水源保护、重金属治理、空气质量、老种子保护、增殖放流、湿地保护、养殖密度控制、面源污染监测、农业废弃物回收、保护性耕作。

4、根本性措施:品质溢价、农事记录、订单农业、透明农业、溯源检测、农业伦理、农业美学、农耕文化、非转基因、生态教育。

(三)农村景观艺术提升工程

1、庭院景观小品艺术:艺术生态围墙、四季植物搭配、创意型招牌、个性化休闲座椅、温馨营业提示牌、软体家居应用、情调饰品装饰、丰收景观点缀。

2、公共空间色彩艺术:彩色游步道、树洞画、树干画、墙体写意画、最美小庙3D画、花色油纸伞、彩绘人工鸟巢、蓝调亲水设施。

3、大地造型景观艺术:主题花海、稻田艺术、几何菜地、植物造型、一树多花、山腰花带、林下花园、水上花圃。

4、物件陈列与装置艺术:果蔬创意模型、可爱动物卡通、创意昆虫装置、农业场景雕塑、稻草人乐园、游道节点小品、观景平台栈道、最佳摄影点站姿造型。

(四)农村景观系统营建策略

1、农业景观要素:观赏作物、造型种植、彩色水稻、稻草人偶、七彩花田、田埂花卉、林下花园、水上花园、水利景观、丰收景观。

2、庭院景观要素:植物廊架、柴垛艺术、晾晒景观、石砌景观、水缸养鱼、流水摆件、高端太阳伞、茶几卡座、摇椅躺椅、秋千吊床。

3、公共环境要素:外墙装饰、标识标牌、挑台栈道、花坛围护、道路铺装、地面铺装、古建保护、旅游公厕、垃圾分类、夜景灯光。

4、生活场景要素:集体劳动、浣洗场景、捕捞场景、动物放养、儿童游戏、货郎叫卖、农家炊烟、篝火晚会、糍粑制作、豆腐制作。

(五)农村文化系统展现策略

1、庭院文化展示:手写对联、特色门神、大门匾额、创意窗花、全家福照、中堂字画、农具陈列、丰收晾晒、吉祥标贴、建筑风水。

2、公共文化空间:乡村戏台、议事亭、休憩凉亭、宗祠族谱、爱心榜、孝心墙、文化屋场、村部文化、农村市集、农民学校。

3、主题文化展示:古树保护、古井保护、古桥碑刻、古道修缮、古庙祈福、饮食习俗、农耕习俗、喜庆习俗、农事节庆、祭祀活动。

4、农民特长展示:传统手艺、劳动技艺、手工编织、园艺造型、根雕木雕、手工剪纸、农民绘画、农民书法、乡村乐器、民歌童谣。

(六)乡村就地取材花盆制作导向

1、生活器物类:簸箕、饭甑、石槽、水缸、瓦罐、菜坛、瓷缸、脸盆、木桶、鞋子。

2、劳动工具类:废旧风车、废旧箩筐、废旧豆腐架、废旧蜂箱、废旧自行车、废旧拖拉机、废旧汽车、废旧木船、废旧板车、废旧拖斗车。

3、废弃物类:废弃油桶、废弃轮胎、旧牛仔裤、旧纤维袋、废弃饮料瓶、废弃水泥砖、废弃水泥管、废弃井圈、废弃包装盒、废弃泡沫箱。

4、自然材料类:圆木掏空、石板钻孔、土砖开洞、竹筒悬挂、树枝捆扎、瓦片围合、椰子壳、葫芦瓢、南瓜花盆、藤条编织。

(七)乡村旅游标牌标识系统

1、主体形象重点应用:入口形象门楼、主题景观雕塑、吉祥物造型、植物围图造字、立体广告语、立柱广告牌、景区导览图。

2、交通指示导览应用:外部交通指示、一类景点指示、二级景点指示、接待服务指示、停车服务指示、便民服务指示、应急服务指示。

3、趣味科普教育应用:植物科普、动物科普、昆虫科普、农业科普、工程科普、地质科普、历史科普。

4、安全提示警示应用:水深危险、游客止步、林区防火、减速慢行、小心坠石、严禁攀越、请勿打闹。

5、游乐注意须知应用:游船须知、骑行须知、自驾须知、露营须知、采摘须知、登山须知、寄存须知。

6、乡村文化展示应用:农事节气吊牌、农事谜语吊牌、民谚俗语吊牌、认种认养吊牌、古老物件标牌、乡村故事图解、传统工艺图解。

7、视觉识别延展应用:游览车等车身广告、太阳伞等户外用品、垃圾箱等户外设施、餐厅用品、房间用品、宣传印刷品、景区纪念品。

8、其他公共性应用:游客笑脸墙、游客祝福留言墙、景区政务公示栏、个性手绘橱窗、营业性提示牌、活动预告牌、景区电子屏。

三、田园综合体运营策略

(一)节会营销举例:

开耕节、丰收节、乡村邻居节、野菜野果节、花田音乐节、田园诗歌朗诵会、夏令营、冬令营、国学体验营、农禅体验营、园艺治疗营、集体婚礼、同学聚会、汉服文化节、旗袍艺术节、二十四节气演艺。

(二)主题展会举例:

灯光秀、风车艺术节、风筝文化节、仿真昆虫展、恐龙展、机器人展、冰雕展、沙雕展、名人蜡像展、机器人展、气球艺术展、菊花展、牡丹芍药展、多肉展、稻草人艺术节、轮胎艺术展、农具模型展、VR虚拟体验展、造型花车展、小丑文化艺术节、军事科普展、标本展。

(三)活动道具清单举例:

油纸伞、汉服、古装戏服、旗袍、彩色抱枕、彩色气球、彩色人字梯、采访话筒、彩色小喇叭、彩色小风车、手提式灯笼、红领巾、货郎挑、花轿、文革挎包、怀旧物品、果蔬模型、巨型棒棒糖、俏皮话挂牌、网络妙语小黑板、造型人偶、小推车、移动画框、卡通小雕塑、昆虫模型、魔术表演道具、微电影拍摄道具、婚纱摄影道具、各类面具、各类趣味运动道具以及拓展运动器材。

下载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功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与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田园综合体用地政策汇总

    关于田园综合体用地政策汇总 随着经济新常态,国家实施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管......

    打造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新六产(5篇可选)

    打造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新六产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载体,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集农业全产业链目标的整合、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发展......

    2018年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8年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 在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传统的农业、农村条块发展思维已经无法奏效;单纯的农业产业园区的发......

    农业大咖来教你打造一个赚钱的田园综合体[模版]

    农业大咖来教你打造一个赚钱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这一极具创意和想象力的全新概念,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里被首次提出。这种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农民充分参与......

    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投融资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投融资模式及产业模式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论述为农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运营条件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布局需要综合全面的考虑。从地域性、生态性出发,满足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的功能需求,从细化的功能片区着手,全面综合地对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布局。本文将......

    如何用农业用地做“田园综合体”?

    哪些地可作为休闲农业用地 1.农民自有住宅、闲置宅基地 惯性思维:在休闲农业园区中常常存在一些村落,开发者的惯性思维常常是将这些破旧的房子拆掉重建,而不是根据现有的基础进......

    农业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农业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进-步柘宽特色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思路,了解农业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XXX组织开展“农村田园综合体”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查看XXX、XXX两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