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5: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第一篇: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消费信贷产品也开始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新业务也愈演愈烈。新业务具有当代金融变化多端的特征,因此极易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会计风险,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我国虽然在2004年的8月和2006年的12月先后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参考意见较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本文在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后,对比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特征,并引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此进行了可行的理论意见,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关键字: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ll kind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consumer credit products began to emerge in endlessly, the new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New busin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financial change multiterminal, so easy to give commercial Banks a greater risk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ffec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And although China in August 2004 and December 2006 has made the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 backgrou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certain hysteresis, for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ounting internal control reference opinion is small, so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 accounting internal control must be studied.Based on the proposed his own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compar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of accounting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rai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account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has carried on the feasible theory for this opinion, enriched the theory research of this field Key Word:Commercial Banks;Accounting;Internal control;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目 录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4

(一)研究背景........................................................4

(二)研究意义........................................................4

二、某地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会计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研究.......................4

(一)某地中国储蓄邮政银行支行发展概况................................4

(二)某地邮政储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状................................5 1.内部控制环境....................................................5 2.风险控制........................................................5 3.业务流程控制系统................................................5

三、某邮政储蓄银行支行目前会计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分析.....................5

(一)内部控制环境发展不理想..........................................5

(二)风险评估手段落后................................................6

(三)内部监督机制发展慢,人员约束不完备..............................6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7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7

(二)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7

(三)持续改进会计内部监督方法........................................8

五、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2004年的6月和2006年的12月都针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针对金融领域而言,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和消费信贷业务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业务点。这些新业务需要会计信息为银行提供风险评估的参考和内部控制建设的依据。但是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状况而言,在会计信息上常常因为人为的授意或者本身控制不严格的前提下出现徇私舞弊的的情况,导致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达不到本身预设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为了应对目前新时代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状况和维护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水平和稳定状况,对于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研究意义

本次的研究意义主要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的方法对比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特征,并引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此进行了可行的理论意见,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在实践意义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消费信贷产品也开始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新业务也愈演愈烈。新业务具有当代金融变化多端的特征,因此极易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会计风险,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我国虽然在2004年的8月和2006年的12月先后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参考意见较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来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上进行一定指导。

二、某地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会计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研究

(一)某地中国储蓄邮政银行支行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某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行也随之迅速发展,在该地引领了“金融热”的新篇章。

在该支行成立以来,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总部的政策及时调整自身的组织架构,优化资源 上的配置,加强资本上的约束。对于风险时间的管控一直采取审慎的态度,积极支持当地金融业务的发展。但是该支行在会计内部控制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该支行属于总行的从属银行,支行存在的问题可以递推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部控制上所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对该支行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充分了解其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试图分析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

(二)某地邮政储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股权结构来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没有制衡的股权结构。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在内部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在逐步完善。但是由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时所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一般情况下,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成员身份不能存在重合的部分。但是对于存在历史问题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来说,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并没有的实际上的分离,因此导致经营权和所有权并没有彻底分离。虽然在2012年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改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国际规则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变更,引入了风险控制部门。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仍然处在初级的阶段,还有许多优化的空间。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了监事会在执行自己的监督权时实际上受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未彻底分离的制约,因此对于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支行来说,其内部控制环境来说不是很理想。2.风险控制

在风险控制上,我国的银监会制定的相应的规定,中国邮政银行严格的遵照银监会所要求的规范,对风险控制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笔者调查的某地中国邮政银行支行为例,该支行对于风险控制的措施依照的标准主要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纲要(2014-2018年),由总行统一布置和实施全方位的风险控制工作,在内部控制上推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3.业务流程控制系统

笔者经过对某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行的调查发现,在该支行其业务控制系统包括了会计环节的方方面面。如会计处理系统,授信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中间业务管理系统,稽核系统等。对于业务流程的控制主要根据上述分类系统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分别定制的,对于关键环节起到了一定的风险控制的作用。但是对于该系统来说,这一系统主要着力于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对于事前预测上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这也就是该支行在一年内频繁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主要原因。

三、某邮政储蓄银行支行目前会计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发展不理想

从邮政储蓄银行目前的情况而言,由总行设置统一的经营目标后将目标分配给所在地区不同的各个支行。由于金融市场的更迭速度本身过快且支行的分布较为零散,因此在总行对支行进行管理时常常会出现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在会计的内部控制上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会计的职责不是很明确。随着金融市场不断的变化,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各式各样的经 济工具也随之而来。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对银行带来的会计风险会依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银行只有将会计部门的职能进行不断的细化才有助于其会计质量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该地的邮政储蓄银行的会计岗位会对单据进行会计层面的处理,无负责不同风险类型的实践操作岗位,也没有一个总的部门进行整体的管理和协调。

第二,在该支行出现了同样一个人负责多个岗位,并且这些岗位存在着不可同一个人担任的制约性条件。这虽然节约了支行的运作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但是对于“一人多岗”现象极易造成会计核算上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本身的预期是不符合的。

第三,会计监管人员的素质不能胜任内部控制的工作。在该支行笔者发现,对于新员工有时会出现没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就上岗的现象,同时由于会计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一些员工只局限于日常的工作,对新知识的学习较为懈怠,对新业务的处理不熟悉。因此操作的不规范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熟悉极易导致在会计处理时的一系列风险。而对于管理人员,经过笔者对该支行的一些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不部分的管理人员不清楚自己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的角色。在问及经济利益和内部控制发生冲突将如何评估时,他们中绝大多数表示对业务的完成情况和市场份额的情况的关注高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因此导致了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完备。

(二)风险评估手段落后

虽然该支行在日常操作时对风险评估进行了模型应用,但是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的概率分布的研究少,因此导致在近3个月内“小概率”事件频频发生。支行的工作人在建立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中主要采用的手法是定性分析,对定量分析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对内部控制各个环节和风险的识别,度量及监控上的技术支持较弱,数据的变动对业务的预警的分析能力也较弱。

(三)内部监督机制发展慢,人员约束不完备

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急速增长金融衍生品和消费信贷品的业务也开始层出不穷。因此各个类型的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检查侧重点和检查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更新不够快,常常出现对于新业务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监督管理的方法,在职责管理上常常出现重叠,管理矛盾混乱的情况。因此会计管理上的混乱导致了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力量是不够的。

其次,一些管理手段落后的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由管理人员授意会计人员进行业务数据上的技术处理,这违背了会计的基本准则。根据会计基本准则来说,会计人员在得知上述情况而不举报意味着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但是当他们处在自己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境地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往往缺乏应有的控制力并且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强制性也无法在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下得到体现。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根据笔者对该地邮政储蓄银行的调查情况而言,得知了该邮政储蓄银行某支行在会计内部控制上所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主要的代表银行,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递推到商业银行在会计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同理笔者认为下述这些针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得出的可行性建议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方面,应该从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入手,加强内部控制文化的传播和沟通。根据COSO的相关规定来看,商业银行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第一,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通过股份制改革的方式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审计委员会。尤其针对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来说,其本身就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审计委员会作为协调来中和风险,股权管理的方式对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帮助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第二,在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上,应该实施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独立管理方式。其中,决策部门主要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进行任职,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决策,同时下设独立执行董事,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对董事会的决策进行审阅,批准和控制。而监督部门由监督会,稽核部门和相关的合规部门组成,对决策起到监督建议的作用。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各个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利用本身职务的优势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对于内部控制文化来说有着软硬约束之分,硬约束即为商业银行内部明确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软约束则为对员工意愿的约束。对于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文化的氛围,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需要以身作则,当出现内部控制文化的问题时,自愿接受规章制度的处罚,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奖罚分明的机制,从而对员工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二)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项金融衍生品和消费信贷品也层出不穷的出现,由于这些新的业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会计信息不断的确认和评估,在这里,风险评估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在处理会计信息时,要注意区分新业务带来的重大风险和新业务风险。确认这些风险与财务报告相关数据的相关性,从而判断这些风险项目是否会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其次,在所有风险中忽略内部控制的框架来识别业务中的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业务的账户和交易类型可能会出现的差错并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再次,拆分相关的业务流程,将每一步的业务操作涉及到的风险进行列示,对出现的风险项目进行识别和控制,并针对各个子流程设置相关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对应关系。最后,根据业务情况进行总结,建立相关的动态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相应的预警机制。

(三)持续改进会计内部监督方法

会计内部监督的方法有助于评估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与有效性和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计内部监督方法对维持内部控制制度的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立会计内部监督方法时要重视预防的思路并关注控制过程,建立合规并有助于评估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在笔者的研究下,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采取如下的评估方法。

第一,商业银行需要检测日常的数据和定期检查的相关历史数据来评估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否是有效的,并对数据上产生的问题进行差异化的分析来评判存在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未来可行的改进措施。

第二,在分析出内部控制的问题后,根据其影响程度和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改进措施的难易程度对内部控制的完善进行阶段性的分工,并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第三,商业银行管理层应重视在内部控制实施环节存在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并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由管理层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进行一定的检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保证内部控制在持续的改进和进步。

五、结论

本文在进行研究时,笔者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献来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通过对比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上出现的问题,在研究上利用了横向对比的研究方法,使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的意义和理论价值。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还有一系列的不足,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主要使用的是理论研究方法,由于本文字数的局限没有通过案例分析或者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商业内部控制建设进行研究,使研究的结果缺乏理论转实践的依据,这也是笔者未来针对这一主题会重要去研究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心得和体会,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胡敬红.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措施[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08 [2] 李英.审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海妹.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实[J].金融会计,2004(5)[4] 冯彬.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2(2)[5] 蒋平.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1(2)[6] 舒陈红.试析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4(1)

[7] 孙厚伟.对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的探析[J].科技视界,2012(13)[8] 刘彦廷.论进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商,2013(10)

[9] 张影.日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1)[10] 宋丽梦.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J].财政监督,2008(16)[11] 李仁斌.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对我国的其实[J].金融纵横,2007(10)[12] 张宏彦.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国际借鉴[J].北方经济,2007(7)

[13] 黄智勇.我国商业银行授权管理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中国商贸,2013(22)[14] 张玲.多视角探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价值工程,2013(1)[15] 莫晓鹏.内部会计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论文撰写前期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比较多的思路,并且在很多不懂的地方给了我很多帮助。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你们帮助我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在我需要很多思路的时候给我建议,帮助我更好的完成了这次设计。最后我要感谢我的亲人,同学和朋友,是他们在平时给我提供帮助,帮我收集资料,让我慢慢的完成了论文。要不是有他们和老师的帮助,我想我还是很难完成论文的,所以我非常感谢他们。

最后还要感谢答辩组对本毕业设计的考核,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能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

第二篇: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自觉主动地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有效、资产安全,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2007年3月20日。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果。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标志着我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价纠正五个方面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然。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一)定义和内涵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包括:

1.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

2.为遵守既定政策和预定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3.为保证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4.及时防范、发现和动态调整管理风险的机制。

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可以保障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可以促进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同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会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率。

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相比,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制衡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还未形成;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对内部控制监督及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借鉴国际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快、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不仅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

1.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3.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要素:

1.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董事会负责建立并实施一个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有责任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履行相关的内部控制职责。

2.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当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以确保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确保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有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都能被确认的评估。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适时修改,以应对任何新的或之前未能有效控制的风险。

3.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个业务都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的、独立的监控。

4.信息交流与反馈。商业银行要具有可靠的、及时的、充分的内部财务数据信息以及与决策相关的事件/情况的外部市场信息;具有能够覆盖所有经营活 3 动的、可靠的信息系统;具有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所有人员能完全理解并正确执行各项政策和程序;同时保证组织结构内部信息的充分流动。

5.监督、评价与纠正。商业银行应确保内部控制的状况能够被连续监控和掌握;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高级管理人员报告对内部控制状况/效果的评价结果;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应及时向适当的管理人员汇报并及时处理/纠正。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则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经济的原则,具体来说:

1.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5.内部控制要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自觉主动地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有效、资产安全,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

从近几年广东地区发生的信用证骗汇案、“皮包公司”骗贷案、假按揭案、内外部勾结转移资金案、员工监守自盗案等案件看,金融案件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无不数额巨大,暴露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巨大风险。

(一)内控管理的风险表现原因

1.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增大

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扩大资产规模为战略重点的商业银行为获取较高的资产收益和资产增长速度,压低价格和放宽条件发放贷款,使银行资金营运风险程度加大。另一方面,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金融新产品和新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迅速滋生,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各种潜在风险。2.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制度风险显现

一是制度空缺风险,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盲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现风险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二是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漏洞多,许多制度设计从方便自己工作出发,对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考虑的不同。三是有章不循,本来就不多且还存在漏洞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有章不循、检查监督不力,是案件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员风险。因为制度和体制是由人来设计的,各项工作也是由人来干的。但由于没有形成防范风险所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员工队伍不纯,鱼龙混杂,并且员工专业水平不高,缺乏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更易导致经营风险发生。

(二)内控制度缺陷是银行风险存在的内部原因

1.内控制度的适应性不足

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内控规章制度不健全,在理解上存在偏颇之处。仅认为内部控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还表现在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

2.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

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得多,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得较少、制约力不强,内控制度缺乏刚性。

3.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强

审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稽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完全起到查错防漏、控制风险的作用。

(三)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想

1.内部控制发展的过程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不统一,多数人对其认识仍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应该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更为完善,具体体现在内容方面,在控制环境中增加对全体员工的诚实、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的要求,并增加风险评估这一新的控制成分,强调单位要为实现目标分析相关风险,以构成风险管理的基础,而且将会计系统改为信息与沟通系统,扩大了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的内涵。

在现代公司制下,以保护资产和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明显不能满足需要。这种内控职责不仅仅包括财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还将促进单位贯彻其经营方针及提高经营效率纳入其中,这是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构建思路是:明确各控制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控制环境为基础、风险评估为依据、控制活动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载体,监督与控制为保证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则

7(1)管理控制的特点

控制作为组织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纠偏”和“调适”两方面功能,促使组织更加有效地实现其根本目标。其特点包括:一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活动。二是具有整体性,从控制主体看,管理控制应成为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而非管理人员的职责,这是现代组织中推行民主化管理思想的重要方面;从控制对象看,管理控制覆盖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财、物、信息资源等,使各方面的控制能力能协调一致,达到整体优化。三是具有人性,管理控制本质上是由人来执行的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控制。管理控制应成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工具,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和帮助。只有员工认识到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并具备纠正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被纠正。

(2)有效控制的原则

首先,有效的管理控制必须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的结构状况并通过健全的组织结构予以保证,否则只能是空谈。其次,有效控制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找出和确定最能反映或体现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加以控制,根据偏差反映事态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再者,有效控制应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内部控制体系应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备及时纠正功能,同时要坚持适度性原则。为进行控制而支出的费用和由控制而增加的收益都直接与控制程度相关。控制系统越复杂,控制工作力度越大,只意味着控制的投入大,此时未必计划目的更易实施或实现。最后,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避免出现“不是组织在运用控制职能,而是控制在束缚组织”的控制功能障碍。3.构建“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1)以“人本主义”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条,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文化氛围。具体表现在内部环境的控制,包括领导班子与组织机构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卫及法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既要重视正式约束的建设,也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的作用。从内控管理降低银行风险的角度看,好的非正式约束有助于人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成,自觉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制度对其的强制性。从而节约银行运行中处理磨擦的费用和正式约束制度成本的支出,避免出现再好的正式约束制度由于没有非正式约束的配合导致“好看不中用”尴尬局面。

为此,首先要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也就是风险控制思想。银行每项业务都是伴随着对风险的分析、评价、监控、转移、分解等处理方式展开的。内控管理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要使全体员工都要有这样一种理念,作为组织行为的共同指导思想,促使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保障层共同构建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相互制衡作用。再者,要建立合理的内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实现内控制度管理的多元化目标。作为制度建设者、执行者的人,是内控管理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人的能动性,才能激励其自觉实现内控管理目标。

(2)以“风险评价”为依据,通过建立内控评价管理办法推动内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①制度建设评价标准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评价标准,首先要遵循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二是遵循“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既要具有完整性和有机结合性,又要以“有效控制”为原则,通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有效监测分析、有效控制银行经营活动;三是遵循电子技术的程序化和科学化原则,将内控资料规范存储和积累,便于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②制度执行评价标准

内控制度执行评价标准包括内控环境、内控风险识别、内控活动的有效性、内控信息的交流反馈。一是内控环境标准,包括:内控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否完整可靠;内控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各级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是否牢固树立;内控人员的内控能力是否与其责任相匹配;内控用人机制是否健全有效;内控管理层和监督层对内控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等。二是内控风险识别标准,包括:内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是否明确,二者的关联程度如何,各级管理层为确保整体目标实现的参与情况和承担责任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建立了对内部和外部内控风险预测和识别机制,即内控风险预测是否透彻和恰当,内控风险评价概率和频率依据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建立了内控风险的预测和识别的反应机制。三是内控活动的有效性标准,包括:银行的每项经营和管理是否都设有恰当的风险监控活动;内部风险控制活动是否保证内控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通过内控活动的实施是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相关风险。四是内控信息的及时反馈标准,包括:是否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内控信息交流反馈系统,即内控系统岗位员工通过内控责任的履行,发现可疑和不轨行为是否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管理层,管理层是否将内控信息以一定方式及时转达给有关人员有效履行其内 10 控职责,达到内控的预期效果;内部控制系统当中每位员工和每个内控管理部门所负有的内控管理信息的交流职责、交流渠道、交流方式、交流时间是否真正明确;内控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手段与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及时有效等。

③内控制度保障评价标准

一是是否建立和设置了适时跟踪评价反馈内控情况的渠道和工作程序以及组织保障措施。二是内控体系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内控制约关系是否建立和运转有效。三是内控制度的缺陷是否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四是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品种的创新,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政策是否得到了及时的调整、修正和完善。

(3)以“高效信息沟通”为依托,通过电子化信息交流渠道的安全运转,保证银行内控体系有效运作。通过建立风险报告制度保证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保证决策层能够通过内控评价和风险报告,对内控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对风险监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做出有分析依据的判断决策;执行层在责任划分和权限内履行风险内控管理职责监督检查层通过对决策管理层和执行层工作的事后再监督与检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只有形成内控管理有标准、部门设置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全面有效内控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

三、邮政储蓄机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2007年3月20日。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 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果。过去邮政储蓄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部门进行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相对简单。20多年以来。邮政储蓄不断规范和加强邮政金融的内部控制,提高金融内控理念,推进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结合邮政金融实际,2005年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制定了 《中国邮政金融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建立邮政金融自主运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与邮政储蓄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邮政储蓄银行今后发展要求相比,邮政储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无法满足今后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控制观念存在偏差

部分邮政储蓄部门只顾抓发展.思想上没有把严格执行完整、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邮政储汇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一些人总是认为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装订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机制是一个贯穿业务过程始终的动态机制,它不仅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还包括可行的操作规程、严密的控制程序和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等。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邮政储蓄经营管理中。就必然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完全违背内部控制机制的特点,导致金融风险隐患。

(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近几年来邮政储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邮政系统的主导业务。但是财务核算不独立.管理体制不顺。由于财务与邮政八大业务捆绑在一起。不能实现专 业化。没有重视储蓄业务的特殊性、风险性,导致盈亏定量分析和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形成资金安全隐患.基层人员由于受利益驱动易引发业务中的支付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既负责储蓄和各项邮政业务管理指导,又直接负责业务经营,而且人员少、业务杂。从而使重经营、轻管理,重吸储、轻监督成为较为突出问题。内部监控手段比较落后,给越权行事、违规操作以可乘之机。

(三)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

按照“审慎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但有些局在内控建设中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故或案件的预测预防.待案件发生造成资金损失后再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同时内控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近年来。随着邮政储蓄业务的创新和不断发展.由于管理滞后和改革中的探索有一定过程.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制度。

(四)内部控制运行机制不规范

邮政储蓄业务主管部门既是业务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业务经营 自身监督的责任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注重业务拓展,忽视业务监督.同时邮政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不能形成协调和制约机制。县级邮政储蓄机构还存在着未按要求制定和执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岗与强制休假制度的现象,尤其是在偏远乡镇的邮政储蓄网点.储蓄业务人员长期固定不变的现象已经是较为现实、普遍的问题。

(五)稽核监督不到位 邮政储蓄稽核部门作为同级的内部机构.居于从属地位,稽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监督。稽查工作没有保证应有的频率,不能覆盖所有机构网点和业务环节。存在以平时的业务检查代替全面的稽核和专项的稽核的情况。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邮政储蓄身份上的两重性、收入结构主次错位、会计财务的集中统一核算,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的难度和压力。

四、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其发展趋势必然是资产规模、机构和人员数量日益增长,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必然加大。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然。

(一)创造良好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具体包括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控制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实现程度。它对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起主导性作用。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要素不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邮政储蓄银行应逐步完善邮政储蓄银行的产权制度,建立合理的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内部控制政策、程序的制定和贯彻。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应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邮政储蓄人员队伍;树立风险意识和合规经营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14(二)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金融机构从本质上说是从事风险管理的企业,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其市场竞争能力和营利能力。邮政储蓄银行过去开展的主要是吸储业务和银行协议存款、小额质押贷款和中间业务等,面对的风险相对较低。今后随着信贷业务的逐步扩大,风险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重视风险的分析和防范工作,提高风险评拓展情况建立商业银行动态的风险评估系统,目前定期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除了开拓一条低风险资金运用渠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业务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系统,使邮政储蓄机构人员熟悉信贷业务流程和风险评估方法,增强对风险评估和防范能力。

(三)改进邮政储蓄银行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施的一系列以风险控制为主的控制方法、控制手段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总称。邮政储蓄银行应对监管部门现有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并借鉴国外邮政储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邮政储蓄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既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过分强调 “严密、制约”,也不能过于粗糙、简单,忽视科学性、严密性、制约性和有效性。同时狠抓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建立一套制度执行监督机制。

(四)强化内部稽核系统

内部稽核是商业银行控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 道防线。内部稽核机构必须独立于邮政储蓄银行其他行政业务部门,在上级稽核组织 和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内部审计应更多地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工作,对邮储基层网点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时关注,对重要的风险和潜在风险发出预警(提示),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风险收益和减少银行损失。

(五)建立通畅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渠道

通畅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渠道利于邮政储蓄银行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管理情况或动态,而且也利于银行员工通过报告体系了解 自己在内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清楚知道 自己如何去执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其业务范围、竞争形势都相应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建立通畅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围绕主要业务和风险点,根据邮政储蓄银行内总部各个部门和层次的职能特点,设计报告的报送频率和主要内容。考虑到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众多而分散的特点,各网点与上级部门应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信息及时、顺利、准确的沟通,使管理层能够得到相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凤英.新疆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金融,2005,(7),[2]张树武.邮政储蓄机构监管的问题、难点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5,(11). [3]石竹顺.县域邮政储蓄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议及措施[J]. 吉林金融研究,2006,(11).

第三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营日益趋同,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竞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成立较晚,品牌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邮储银行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邮储银行;品牌定位;知名度;满意度

一、引 言

2007年3月20日。经过九个多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品牌建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成功的邮储银行品牌可以提高信誉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更好地锁定客户群、提升客户忠诚度等,这样有助于银行的营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和邮政存在着特殊关系,虽然可以获得邮政的品牌资源,但是也会让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认知停留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老化认识上,品牌建设可扭转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误读。

二、邮政储蓄银行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意识,尤其金融意识欠缺

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经营具有特殊性,经营功能和业务内容均受国家政策的限制。由于中国邮政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的义务。所以几乎每年都出现亏损。为了实现企业正常的运营,用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亏损。邮政储蓄的颇丰盈利,是因为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其自身的竞争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更没有品牌意识,只是为了实现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的亏损。另外,由于多年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邮储银行没有传统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品牌价值。

(二)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

银监会对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可见邮储银行的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虽然截止到2008年年末。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6万个,是国内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但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统计,在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来看,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要多于邮政储蓄银行,其经营经验也相比不足。因此。邮储银行应当把城乡结合起来。针对城乡的特点,对目标客户分别定位。

(三)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在全国整顿农村基金会时,各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却引发邮政支局所挤兑。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人们对其信用度不高。而大型国有银行的每年广告投入额均超过2亿元,对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加强。邮储银行除了做一些户外广告和报纸广告外,较少采用影响力度大的电视媒体等。即便存在宣传费用有限问题,但这也跟管理层品牌宣传意识欠缺有很大关系。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银行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充分分析企业客户群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大约2/3都分布在县域及县域以下的农村。并借助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平台,服务范围能够到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因此,其主要市场是县域及县以下地区。但是农村金融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弊端,所以作为一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也应重视城市市场。因此,邮储银行应利用拥有的城乡两个网络市场,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鉴于其成立不久。金融机构经营经验缺乏,应以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基础性服务为主。从整体上看,应将客户群锁定为中低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民、学生和一般工薪阶层。并且针对农村和城市市场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定位。在农村市场,应该强调安全性,给农民一种稳妥的感觉;在城市市场,应该强调便利性,给学生和工薪阶层一种方便快捷的感觉。

(二)加强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工具主要有人员营销、广告、‘公共关系等。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提供的多为无形服务性产品,因此采用人员营销使得产品更加形象。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人员占比不大。应当注重增长人员数量,并且在进行营销之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对产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向消费者宣传。

虽然说广告只能维护已由公共宣传创造出来的品牌。但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广告投放力度,能够提高公众的熟悉度。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的媒体不同,因此要针对邮储银行的客户群多为中低端金融客户的特点,对宣传媒体进行选择。

在公共关系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邮政储金局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例如在日本每年10月为邮政储蓄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促销活动,届时各大媒体会对该活动进行报道。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国邮储银行也应定期开展公共关系营销,如邮政储蓄杯乒乓赛等。此外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亲民形象。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设。

(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提高满意度除了不断推出新的银行产品外,提高人员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金融服务业。邮政储蓄银行的职工多为原来的邮政职工,未接受过专业金融知识,因此要对职工进行定期金融培训。邮政储蓄银行员工也要注重服务态度。在为客户服务时要积极热情并且有耐心。

第四篇:试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研究

试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营日益趋同,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以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竞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成立较晚,品牌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邮储银行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关键词:邮储银行;品牌定位;知名度;满意度

一、引 言2007年3月20日。经过九个多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品牌建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成功的邮储银行品牌可以提高信誉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更好地锁定客户群、提升客户忠诚度等,这样有助于银行的营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和邮政存在着特殊关系,虽然可以获得邮政的品牌资源,但是也会让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认知停留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老化认识上,品牌建设可扭转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误读。

二、邮政储蓄银行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品牌意识,尤其金融意识欠缺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经营具有特殊性,经营功能和业务内容均受国家政策的限制。由于中国邮政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的义务。所以几乎每年都出现亏损。为了实现企业正常的运营,用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亏损。邮政储蓄的颇丰盈利,是因为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其自身的竞争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更没有品牌意识,只是为了实现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的亏损。另外,由于多年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邮储银行没有传统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品牌价值。

(二)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银监会对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可见邮储银行的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虽然截止到2008年年末。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6万个,是国内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但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统计,在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来看,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要多于邮政储蓄银行,其经营经验也相比不足。因此。邮储银行应当把城乡结合起来。针对城乡的特点,对目标客户分别定位。

(三)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在全国整顿农村基金会时,各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却引发邮政支局所“挤兑”。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人们对其信用度不高。而大型国有银行的每年广告投入额均超过2亿元,对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加强。邮储银行除了做一些户外广告和报纸广告外,较少采用影响力度大的电视媒体等。即便存在宣传费用有限问题,但这也跟管理层品牌宣传意识欠缺有很大关系。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的策略(一)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银行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充分分析企业客户群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大约2/3都分布在县域及县域以下的农村。并借助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平台,服务范围能够到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因此,其主要市场是县域及县以下地区。但是农村金融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弊端,所以作为一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也应重视城市市场。因此,邮储银行应利用拥有的城乡两个网络市场,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鉴于其成立不久。金融机构经营经验缺乏,应以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基础性服务为主。从整体上看,应将客户群锁定为中低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民、学生和一般工薪阶层。并且针对农村和城市市场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定位。在农村市场,应该强调安全性,给农民一种稳妥的感觉;在城市市场,应该强调便利性,给学生和工薪阶层一种方便快捷的感觉。

(二)加强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

宣传工具主要有人员营销、广告、‘公共关系等。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提供的多为无形服务性产品,因此采用人员营销使得产品更加形象。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人员占比不大。应当注重增长人员数量,并且在进行营销之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对产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向消费者宣传。

虽然说广告只能维护已由公共宣传创造出来的品牌。但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广告投放力度,能够提高公众的熟悉度。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的媒体不同,因此要针对邮储银行的客户群多为中低端金融客户的特点,对宣传媒体进行选择。

在公共关系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邮政英语期刊/yyqk/储金局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例如在日本每年10月为“邮政储蓄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促销活动,届时各大媒体会对该活动进行报道。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国邮储银行也应定期开展公共关系营销,如“邮政储蓄杯乒乓赛”等。此外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亲民形象。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设。

(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满意度除了不断推出新的银行产品外,提高人员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金融服务业。邮政储蓄银行的职工多为原来的邮政职工,未接受过专业金融知识,因此要对职工进行定期金融培训。邮政储蓄银行员工也要注重服务态度。在为客户服务时要积极热情并且有耐心。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究深化,旨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巴塞尔协议为理论基础,参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内部控制指引,针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性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措施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核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以此来适应全新的金融环境。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内部控制也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预防金融风险,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所以,商业银行应该自觉主动的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对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经济活动进行风险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开拓银行的市场之路。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保障银行内部正常运营的保障,为保障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各部门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作和调节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就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它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内部牵引阶段、发展期―内部控制阶段、完善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控制的相关定义

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具体概念:“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内部控制的构成

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即不断地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修正活动进行评价。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为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及本行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2)确保银行内部各个业务板块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3)确保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健全的内控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保障,以健康的内部控制文化,先进、安全的信息系统等要素为支撑,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4)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能及时全面有效地识别、计量、评估、控制、监测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因哈根内部各个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合规、稳健、高效、持续地开展。

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全面性、优先性、制衡性、适当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有效性”的原则,具体包括: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覆盖零售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流程及操作环节,覆盖实施经营管理的所有部门、岗位及人员。所有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部门和人员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义务和职责,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2)优先性原则

内部控制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银行内部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应事先制定有关政策、制度和程序,识别、计量和评估相关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互相制约和互相监督。

(4)适当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适当有效,既能有效防范风险又不影响经营效率,确保内部控制不疏漏、不过度。

(5)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各项业务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6)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7)有效性原则

(8)内部控制应当有效可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纠正。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

在内部控制环境上,主要存在管理人员对内控的重视度不足,且对风险的认知不够,只是片面强调经济业务上的开拓,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法人代表的自我约束软化、管理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上也较不合理。比如在部门、岗位的职责划分上就模糊不清,有的部门之间在出现问题之后,出现互推责任,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其作用,最终导致了银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脱节现象频发。

2.内部控制活动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控制制度的建立仍较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也较不充分,使得银行在控制分散和控制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划分各部门的风险防范职责,就导致了部门业务环节在实施关键控制活动上有所缺失,且大多数的银行在内控方式上也偏重于业务的事后补救和监督,不够重视风险的规避,也缺乏进行连贯的整理搜集和综合监测银行的监督机构或是组织。

3.监督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连续的评价监督,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所以,必须监督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内控制度主要是由内部审计进行连续的监督和评价,因此内部审计就必须保持客观独立性,正确履行职能,揭露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但是,目前的监督评价机制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一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及其审计手段较为落后,另一个是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上仍有不足。

4.风险评估

一方面,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对其不利的内部影响及其外部因素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就可能导致银行内部结构的变化其管理层的变动或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等。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银行风险的测评缺乏连续性,就导致了风险发生后,银行才意识到制度上存在的漏洞或是经营中隐藏的各项风险,不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作出反映。最后,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针对经营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建立科学统一的风险体系,这就导致了我国部分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较为不足,且风险评估手段也极为单一。

5.信息交流与反馈

现如今,内部信息传递在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着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关于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准确性,而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信息的时效性也会被受到影响,原因是庞大的组织结构、过长的传递链条,准确的完整的信息、逐渐递减,顶端管理层的指示很难准确的传递到最基层,而基层机构的经营活动状况也难以准确的传递到最高层。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1.协调社会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从广义的视角来考察内部控制环境,就必须考虑到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是否足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能否稳健运行,不仅需要银行内部能够有效控制,更需要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协调好商业银行的内部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金融法律法规相对齐全,且信用制度也得到了广发的建立及其严格遵守,使得商业银行的抵御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等风险都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而这种社会信用支持能够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所我国应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和协调社会环境,健全法治社会。

2.加强合规管理,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加强合规管理,就是指商业银行应该遵守包括监管和立法机构所规定的基本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所规定的行业规则及其适用于商业银行职工的内部行为准则等。基于此,所谓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不仅仅是单纯的包括具有法律约束的文献,更包括广义上的诚实守信,公正客观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而为了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银行内控环境,我国自2000年以来也相继成立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合规部门,比如2004年工商银行就将合规管理与内控职能相结合,成立了内控合规部门,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便于管理,更营造了良好的内控氛围。

3.重视外部监督,真实披露信息制度

银行监督会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地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价,并以外部监管的视角,协助银行找寻内控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在督促银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内控机制管理,提高内控的管理水平。所以,在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公开上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必要重视起来自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外部监督。基于此情况下,我国也强烈要求着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并维持相应的内部控制结构,建立定期披露制度,真实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而健全披露制度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对内控体系的建设,并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优势,完善内控体系。

4.有效发挥内控,提高内控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着重分析了具体流程中的风险,并据此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控制的需要就将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得较为复杂,且处理环节也增多,控制成本相对较高,内控效率低下。基于此,就必须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其企业文化等进行重新构造,以此展开全新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将客户作为中心,辅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来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再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重新塑造商业银行的管理流程,打造更加完善的企业文化理念。以此达到简化业务流程步骤,降低控制成本,提高内控效率的目标。

5.内控流程与操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本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确保相关部门和员工及时了解与其职责相关的制度和信息。

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与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加强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自动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覆盖所有业务和全部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操作体系,确保及时、准确记录经营管理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应当加强对信息的安全控制和保密管理,对各类信息的实施应该分等级的安全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访问实施权限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控制上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在实践经验上更为不足。所以,商业银行就必须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去慢慢摸索,不断的去完善内控机制,才能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最终效率,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开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2]焦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0,08:39-40.[3]周莉莉,陈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130-136.[4]黄为娥.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厦门:厦门大学,2006.[5]Barton J,Waymire G.Investor Protection under Regulated Financial Reporting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1):35-38.[6]Bowen PL,Rohde FH.Fif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05,6(3):157-158.[7]Angella Amudo,Eno L.Inanga.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A Case Study from Ugand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P125-P143.

下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需建立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地......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以福清农商银行为例(共5篇)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以福清农商银行为例 摘要 农商银行是国内知名金融机构,业务对象多是乡镇地区富户或者中小规模的公司,属于地方性商业性质,农商银行覆盖范围极大,......

    商业银行反洗钱内部控制机制研究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商业银行反洗钱 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学生姓名: 潘昭求 学 号: 200817020237 专业班级: 信管08102 指导教师: 邹汉斌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摘要 随着......

    加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定稿]

    结合所在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之道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探究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探究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防范论文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缺陷从内控环境、制度建设、制度执行、风险识别、会计监......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金融市场下的业务项目日趋多元化。即便是当前金融市场体系较为成熟的先进西方国家中,内部控制......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金融监管有所放松,我国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商业银行风险急剧增加在,此基础上金融犯罪......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作者:黄晓丽 陶启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m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