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8:0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会计监督乏力是主要原因,防范会计风险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提出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希望能对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有所借鉴,为会计业务的健康发展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系统、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操作性不强和滞后性的弱点。特别是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许多业务的规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制度的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导致有些业务实际操作中带有盲目性、操作性不强等现象。而对业务起到监督控制的会计内部制度建设更是存在缺乏系统性、有效性的问题。虽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制定印押证三分管、钱账分管、内外账定期核对、事后监督、重要会计事项审批、轮休假等内部控制制度,但各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却存在相互独立,甚至抵触,因而极易导致各种会计风险的发生。

2、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认识上存在误区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要求银行从领导到一般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从而防错查弊,控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护银行资产安全完整。但是由于受传统银行体制的影响,在对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明显的误区。部分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各项会计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制度的汇总,做好了建章立制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而在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例行检查,在深化内部控制目的认识上,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大大弱化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3、现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滞后于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化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会计业务处理中已经基本普及,使传统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从而也对内部稽核、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在实施银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开发和设计的程序只重视“如何让计算机准确及时

1的完成核算任务”,所设计的程序有关人员不能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没有形成一套自动、高效、规范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银行的广泛运用与我国商业银行技术管理的相对薄弱以及稽核监督的长期空白已经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因此如何使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适用于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银行会计业务是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难题。

4、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不科学,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不到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根据业务流程,确定每一个风险控制点,对商业银行相关人员进行控制和检查,其核心控制要求是职责分离。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商业银行要根据业务品种的不同,各个环节必须按规定做到分人分岗。但是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配制主要按照业务量来定编定岗,这样就会出现机构岗位之间的分工不明确,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会计操作人员随意泄露口令密码,互相替代办理业务,发生问题后则出现责任不明的情况。此外,由于银行会计人员不足,没有精力进行监督,各层之间的授权审批制度没有规范化,这些都可能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失效而产生业务操作风险。

5、内部会计监督审计独立性不强,监督审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审计直属行长领导,对行长负责,监督审计人员的报酬由行长决定,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对行长及其负责范围内业务的监督,严重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不利于其发挥监督职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控制的重心已由一般业务的查错防弊转变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现有的控制程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沿袭旧的审计方法,将审计主要局限在专项审计和突出检查,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审查频率不高,审计水平有限,这种只注重事后稽查而忽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已不能充分发挥其预警效果。

6、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

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落实到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去,突出表现为:印押证三分管制度不落实,重要空白凭证在领发、使用、保管等环节上控制不严、账实不符,业务处理“一手清”,任意调整账目,对账不及时,执行制度不坚决、不彻底、随意性强,对事故隐患麻木不仁等,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例行检查的一种摆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及时处理违规人员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持良性运行的基础,但实际情况是出现问题后许多银行在处罚问题上坚持“教育为本,处罚次之”的原则,处罚力度弹性很大,使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处罚的刚性受挫,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质疑,造成有章不循,其结果比制度不全更为可怕。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1、改革落后的风险管理观念及方法,完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系统、及时的管理。在目前大多商业银行都已经实行事后监督集中的现状下,可以将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职责划归事后监督中心,并整合资金清算中心、账务核算中心等部门的有关职能,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增强对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管理行为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变能力。

2、有效开展会计内部控制活动,控制各种风险

在规章制度的规定方面,要打破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规章制度的制定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紧跟流程过程、变革及业务创新。对原有的、过时、僵化、不完善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修改、做到灵活、标准规范管理。为将各项规则落到实处,要完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如岗位双人,双职、双责制,进一步完善内部授权审批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内部权责明确,防止替岗、代岗现象,同时建立责任定性,考核定量的管理考评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奖惩制度,赏罚严明。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

3、加大会计改革力度,设置科学的操作程序

根据规范、实用、安全、有效的原则,设置标准化操作程序,涵盖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行上岗对下岗负责,下岗对上岗监督的运行机制,严禁独自一人操作业务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不漏项、不空白。会计业务是综合性、复合性业务,要求整个业务操作过程必须综合管理动态控制。因此操作程序要根据银行经营管理情况,不断地补充调整。特别是每推出一项新业务时,应根据及时性原则,尽可能在新业务推出之前建立健全新业务的各项操作程序,使新业务开展时就有章可循,以减少开展新业务的风险。

4、强化内部稽查审计,完善监督核查制度

稽核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在会计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要从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转变。同时要拓宽会计监督思路,坚持内部监督、同级监督和下查一级相结合。要检查业务核算的合规性、合法性,还要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既要查处理业务的过程,又要查业务时点的结果,建立一整套事前审查、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检查监督

体系,真正做到关口前移。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对监控对象做出迅速判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当然,审计人员的素质把关也十分重要,要从严选拔,特别注重其品德修养,这是审查有效的最基本保证。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教育人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也就是说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最终还是一个员工素质的问题,最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了,或者出现偏差,就不可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改变对会计部门用人的政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考评工作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按照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不同,分别制订岗位责任制,并定期组织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并在执行和监督的同时转变观念,修订原会计制度的一些基本规定,变实时复核监督为事后集中监督,变制度规定制约为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操作硬制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会计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深化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方向。在大量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对所有会计业务操作都应记录日志文件,以日志文件作为事后业务操作核查的依据。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会计业务上的应用,使得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适当修订,银行会计业务流程须重新设计,会计劳动组合也相应有所变化。

第二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 内部控制属于管理学范畴,泛指为提高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而采取的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企业各类活动的一系列措施、过程和机制。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也是商业银行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完善理念、改善内控环境开始,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测风险动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使各类决策、各项业务、各个操作都处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运转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10-0165-03

作者简介 孔莉,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银行会计理论。(重庆400067)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普遍存在管理不严、信息失真、资产流失、贪污舞弊等问题,究其原因无不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相关;而且,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因此,对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其相应的完善对策以促进其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鉴于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与危机、银行风险增大以及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我国商业银行已逐步重视内部风险控制,但在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内部控制的制度健全、内部控制的风险系统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

1,对内部控制理念认识不到位

商业银行部分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还有的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忽视了风险控制。这些理念上的偏差阻碍着商业银行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2,对内控组织体系构建不清晰

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不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尚不合理,甚至是有形无实,尤其体现在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使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用的职能;致使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不足,内控组织体系缺乏真实的所有者主体;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还没有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负责的体制。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并未完全扭转,机构层次过多,环节过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

3,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比较强调管理者独立、自主,缺乏对决策者的监督制衡、责任制衡及程序制衡。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控制,重业绩、重效率,轻金融安全和风险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目前实行的内控制度中对领导的权力方面缺乏应有的控制机制,行长的个人决策行为、业务行为、责任行为没有操作性较强的制度约束。整个银行系统内控文化尚未真正建立,特别是基层机构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

1,内控制度牵制乏力

表现在会计、出纳、信贷等操作岗位有些关键控制点的规定没有落实到位。如会计出纳操作岗位,对印、押、证及有价单证的管理规定在形式上是硬的,当实际执行因岗位缺员或个人因素的制约而没有严格照章执行,结果诱发经济案件;在信贷操作岗位上,项目评估、审贷分离是好制度,但因某些有权人的私下融通或具体执行人的营私而扭曲变形。

2,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没有确立

多年来商业银行对放款形成风险或损失,该怎么界定,如何处理,一直困扰着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主要是责任如何认定,以及尺度的掌握无明确的规定,致使责、权、利脱节。放款的不收款,收款的不放款,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控制。

3,内控制度不适应新业务的发展需要

在会计核算手段日趋高效、科学化的情况下,监督制约体系没有跟上新兴业务和外币业务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内控措施没有及时配套,未做到一项业务的控制制度和管理办法同时出台,出现了内控领域的空白点。

(三)风险控制系统乏力

1,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

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中的难点。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以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缺乏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监控、交易风险监控的手段,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也极不完善,资金交易、贷款发放、证券买卖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决策部门、交易部门不能据此做出正确决策和实行预警管理,业务交易从开始就隐藏着难以预测的风险。

2,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技术方法落后

我国银行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风险意识不强,管理层对风险评估工作重视不够,加之缺乏掌握定量化风险评估的人才,银行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手工的定性分析,即使是信用风险,定量分析也只局限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简单分析,还谈不上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现行的风险评估几乎都是针对信贷业务设计的,对于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等其他风险的评估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外汇买卖、衍生金融工具、计算机系统风险以及其他一些新业务缺乏风险控制的监控。

3,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

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重业务开拓轻内部控制、重短期绩效轻长期利益、重存款轻资产质量,没有把内部控制活动当作日常工作和一种自觉的行为。

(四)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内部审计工作停留在事后事项的审核上,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经营机构执行的效果以及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等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对内控制度和风险检查的频率和深度有限。一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在审计中往往受到很大牵制,不能真实反映经营中的问题,导致风险大量积累。二是内部监督力量配备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适应日益扩大和更新的内部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内部审计的频率偏低,覆盖面不够。四是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发现违章、违规问题积累成堆了才去处理、管理漏洞大了才去堵塞。五是内控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整个执行过程。

二、解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现代企业管理最显著的特征是法治而非人治。银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风险的积累过程,随着国内市场的 进一步开放和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将较快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之中,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测风险动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一)运用先进的内控理念改善内控环境

1,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管理层要了解国外先进的内控理念并辨证地借鉴,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严格管理、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加强内控管理与加快创新发展的关系,“一把手”要负总责,各部门员工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克服重发展、轻管理,重开拓、轻内控的倾向,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2,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的配套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银行内控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动银行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2)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财产安全、能获得如实报告;经营者的目标是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资产安全、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3)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健全内控制度

1,建立内控体系,完善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应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指针,借鉴国际银行业内部控制惯例,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对现有内部控制体制进行完善,认真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把内部控制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及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使各类决策权力、各项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员工经营行为都处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普遍提高员工内控责任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运转有效。

2,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

努力建立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严谨规范、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端正思想,坚持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两手硬。把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使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都明确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内部控制各程序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3,坚持岗位学习和培训制度

使从业人员既熟悉制度要求,又能认真自觉地执行制度,切实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员工内控意识,增强遵纪守法观念:组织员工深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开展依法合规经营和遵章守纪的教育活动,狠抓各项内控制度的落实,使员工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重塑银行形象。

(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报告和风险提示制度。首先,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次,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便于执行和操作,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第三,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第四,加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控制,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和牵制系统,保障计算机存储备份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监督与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好,内部控制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涉及到业务的各个环节,由于商业银行面临的深层次体制矛盾在近期内还难以彻底解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并认真贯彻落实于经营管理全过程,以达到防范和抵御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保证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篇: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给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旧体制走向新体制的我国银行业, 在经营中出现的风险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银行经营中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及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呆滞账的控制,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五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简称COSO报告),引发了全球性内部控制高潮,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应谨慎对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无论是管理观念还是具体运作,都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我们应重视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模式,以最大程度预防和降低风险。文献回顾

2.1国外部分

Jeffrey(2007)重点研究了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发现经营规模较小的新公司本身自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经营和管理上的风险问题,因此,针对自身不同情况全面建立相应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Palfi(2009)在对罗马尼亚银行运营机制进行分析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之下,为了保证银行法律法规有效实施,降低银行风险,实现长期利润目标,同时维护银行的安全和良好信誉,使得整个银行业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需求大大增加,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建立稳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Sarah(2009)在对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指导进行分析后指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促进管理方法的良好实施,对企业预测未来发展也影响重大,因此,内部控制机制的质量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2.2 国内部分

中央人民银行深圳分行(1996)在经营和管理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制度文本方面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组织体系方面应加强薄弱的内部监督系统,在人事管理上逐步形成岗位培训和轮换制度化,以及实现相关规定有效执行;曹光和林福臣(1997)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带有很强的滞后性和补救性,客体上要以预防为主,主体上要以常规审计为主,机制方面要转向同步性惯例,使发展与管理相互促进;张亦春和佘运九(1998)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给银行也带来了很大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新体制下积极寻求自身新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开始实施内部控制,但金融风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控制越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过度地强调目标的实现,忽视规范化建设,结果造成了短期有效之后的长期失效或低效。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实际情况,采用创新的手段和方法重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模式,并深入探索采用内部控制方式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银行业,风险控制决定银行竞争优势,使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基本的战略活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产生多是由内部控制低效造成,而内部控制低效又源于控制模式的不规范。在以往的经营管理中,往往只注意扩大经营规模,而不注重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片面地将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为规章制度的建立,而且将效益低下归咎于外部环境,没有从自身内部控制上找原因,这样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经营效益不佳。因此随着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引入,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3.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再加上多年来实施内容式控制模式,忽视要素式内部控制模式建设,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和 2

综合评价标准的现象,管理标准也多以规章制度为主,缺乏系统的控制标准,而且内部控制程序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科学的内部控制是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标准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方式,以检查与评价管理者以及业务人员执行控制标准、修正与完善内部控制标准为重点,通过控制标准的制定、执行、修正与完善来规范人们的控制行为,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来实现控制目标。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因控制标准的不完善和控制程序的不规范,使内部控制不可能实现程序化的优化运行,也就必然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和低效。3.2 内部审计监督低效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受国家统管或干涉,致使资本运营效率十分低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理应成为内控的综合管理部门,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审机构,非但没有发挥内控应有的监管作用,相反却成了对付中央银行和上级行的“公关部”。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一些商业银行对权力没有制度制衡,对决策者没有责任制衡,对业务处理没有程序制衡,内审的作用并非只是“乏力”、“软化”,而是“障碍”。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3.3 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偏离国际惯例

内部控制是规范组织整体行为,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有效的控制模式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控制行为和结果。国际上通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形成模式化管理,依靠从监督稽核到分析评价的完整体系来实现风险的防范。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控制方式,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主要采用目标控制的方法,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不够注重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和过程建设,不能把内部控制要素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来实现有效的控制,这与COSO报告的要素式控制方式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管理者的控制观念,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3.4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不完备

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要针对内部控制及时进行科学的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以及综合评价,根据测试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控制采用内容控制的方 3

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忽视或缺乏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系统这一重要环节的现象,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大量存在,使得商业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系统低效或只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控制目标考核评价系统,以完成预期目标为中心,主要考核和评价控制目标的完成程度,属于刚性控制,长期的刚性目标控制必然会导致控制活动的失效,这就是目标控制的短期行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展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必须从体制和机制改革入手。针对内部控制低效的具体成因,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完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入手,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与稽核力度,与此同时,向国际发展趋势靠拢,逐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的目标。

4.1 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容设计面很广。我国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把内部控制值得建设作为经营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对于每项业务的重要风险点,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限制,并及时补充业务操作中遗漏的规章制度,对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条例进行相应的修改,由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汇总整理成册,形成惯例,并定期根据金融政策的变得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对文本做科学的审查、补充和适当修订。4.2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稽核是中央银行监管目标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结合部,在防范金融风险这一目标上,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是完全一致的。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稽核、分析、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中央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由完全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

内部控制制度的稽核,应当作为对商业银行常规稽核的首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比较健全的银行,经营风险比较低,工作效率比较高,会计信息也比较可靠;反之 4

亦然。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工作效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告诉我们,以内部控制的稽核为基础,从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入手,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和风险性进行稽核,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而且可以提高稽核工作的效率。在中央银行监管力量配备不足、稽核对象点多面广的条件下,尤其如此。因此,不断完善和提高这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稽核应是我国中央银行稽核工作的发展重点。4.3向国际惯例靠拢

为了尽快同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我国已经表示同意接受《巴塞尔协议》。这意味着应按照国际惯例监督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促进商业银行更稳健经营,防止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中央银行在监管力量配备不足、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条件下,把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稽核、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作为其监管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种以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稽核方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中央银行稽核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这方面着眼,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加强业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认真地研究和借鉴外国银行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向国际惯例靠拢,这一有效途径也会为中央银行监管打下良好的基础。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还在于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管制的改革,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只有规范经营行为,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4.4完善和健全风险评估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收益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只有降低风险与提高效益同步进行,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风险控制为先导,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一子系统在内部控制模式中起着评估风险、修正标准和应对风险三方面的重要作用,评估风险是根据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活动的比较分析进行的,通过选择合理的程序和有效的方法,实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风险的大小;完成风险评估以后,首先根据所评估风险的大小,通过风险评估的标准修正内部控制过程的标准,以保证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控制目标的要求,将风险应对策略应用于内部控制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总结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复杂情况,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银行体制及机构的变革入手,加强银行内部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测评系统,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改革策略,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实现最大程度降低银行金融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 佘运九.制度变迁中的银行风险分析及内部控制[J].经济研究,1998(4): 1-4.[2]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金融研究, 2006(7): 1-2.[3] Jeffrey D.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44): 193–223.[4] Palfi C.Survey On Weaknesses of Bank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International Finance & Economics, 2009(6): 176-198.[5] Sarah M.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guid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9(48): 190–209.[6]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稽核处课题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1996(9): 15-19.[7] 曹光, 林福臣.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假设的滞后性分析[J].金融研究, 1997(2): 23-27.[8] 孙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J].会计文苑, 2007(3): 53-59.[9] 万杰, 苗文龙.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比较及成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5(4): 48-56.[10] 熊良俊, 骆德武.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实践与借鉴[J].金融研究, 1997(3): 1-3.[11] 王敬伟, 刘锋.建立和完善以风险评估和监控为核心的银行监管制度[J].南开管理评论, 2005(5): 63-66.[12] 李林, 耿世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监管框架设计[J].金融研究, 2003(5): 68-73.[13] 张龙平, 陈作习, 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 2009(2): 8-12.[14] 章和杰.晚上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J], 经济研究, 2001(73): 128-135.[15] Zhang L P.The Institution Change of the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in America[J].Accounting Research, 2009(2): 176-189.

第四篇: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jinrongx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要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力度,但收效甚微,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所以在重视外部因素的同时,还需建立完善起一整套系统的,适合商业银 的内部会计控制。本文从内部会计监控机制这一角度来探讨如何建立合适的商 银行内部会计监控机制,以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一)会计风险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会计控制方法也逐步增多。如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实际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已成为各家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了实现其稳健经营的目标必须将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防范风险上银行会计是实现银行业务的基础环节相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整体而言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已成为经营管理者、投资者、社会大众改善经营管理,扩大投资,评价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对内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外则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就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的监控以达到目的。

(三)构建内部会计监控机制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导致成本费用观念淡薄,信贷资金控制力度薄弱,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对整个国家支付和清算体系正常运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在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还需建立起一整套系统有效的,适合商业

二、内部会计监控的涵义

1.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确保这个过程能却实有效地执行且能够适应外部不断的变化的新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必不可少。内部会计监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商业银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业绩质量的进程,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监控主体即会计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目标、监控方式、监控措施与监控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及其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调节,促使会计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2.内部会计监控实质上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它相对独立于各项经济活动之外。以不影响或极小影响为前提条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失控现象予以纠正,并将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不断反馈给管理者。

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内部控制失灵是造成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的直接原因而隐藏在内部控制失灵现象背后的则是内部控制要素的缺失和内部控制运行体系的紊乱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熟悉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亡羊补牢堵住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窟窿实现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进而从根本上杜绝大案 1

要案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受内外部因素

(一)内部控制理念还不到位

一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熟悉不全面不完整有些治理者仍然认为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建章建制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是一种业务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的机制;有些治理者把内部会计控制等同于内部审计忽视了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和业务部门检查监督前两道防线的作用二是没有摆正业务发展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内控优先理念缺乏一些分支机构没有熟悉到内部控制也是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反而把内部控制与发展业务对立起来只追求业务扩张忽视风险控制以至形成大量风险直接影响了经营目标的实现三是人力资源政策还不够健全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行没有建立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机制在治理层不能恰当地配备人力资源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的分支行没有建立不相容岗位职务说明书轻易造成混岗作业;有的行业岗位职责不具体该职务应承担的责任不清造成人人负责人人不负责;未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不利于要害岗位人员的核查和监督四是内部控制状况评价及其激励约束机制相对滞后目前对员工和机构的考核总体上是以业务发展指标为主而工作质量和内部控制指标居于次要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普遍存在逆向激励的问题为了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家银行均对其分支机构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不过大多数银行推出的激励考核机制侧重于业务发展较少考虑内控建设情况

(二)对要害岗位及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

因为要害人员往往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重要凭证和印章也就有更多的作案机会鉴于此国外银行大多都建立了针对要害岗位及人员的更为严格的监督约束比如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专门的内部审计但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银行在赋予要害人员非凡权力的同时并未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尚未推行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存在重大缺陷侧重于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审计忽视对要害人员(尤其是治理人员)的审计无论是审计频率还是审计范围上都远不能形成对要害人员的有效威慑从而为要害人员作案提供可能

(三)对会计治理活动的控制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核算系统条块分割和缺乏统筹使得内部控制分散、重叠、脱节、矛盾、空白、低效;员工职责不够清楚未细化到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权责不清;缺乏岗位职责的恰当分离造成混岗、一人多岗和顶岗的现象普遍二是授权授信不够完善授权机制不够科学授多大权、授哪些权没有适当的授权模型;对授权的制约和监督跟不上对授权中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对越权行为惩处不力

(四)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匹配

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可概括为决策、建设与治理、执行与操作、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五个环节其中监督评价环节的作用是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并督促治理层纠正内部控制隐患和缺陷现实中这一环节的职责一般是由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的但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显得相当薄弱首先有些银行尚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受行政体制干扰较多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对总行层面进行审计时难度相当大;再次受制于架构设置的缺陷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强很多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其提出的整改要求重视性不高影响内控改进的效率;第四大多数银行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影响

内部审计的频率和范围;最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对相关业务不熟计算机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发展的电子化趋势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并颁布的《进一步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必须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各行行长要重视和支持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主管行长要对行长负责加强检查指导;会计主管要对主管行长负责督促制度落实;一般会计人员要对会计主管负责自觉执行会计操作规程下级行要对上级行负责认真落实各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上级行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下级行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保障只有从意识上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视才能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2.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是制定及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体因此只有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队伍才有可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执行《进一步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有关会计人员的资格及业务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会计主管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知识;其他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持会计证上岗这些具体要求的制定使得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及考核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总体框架根据银行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需要应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如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会议控制系统、人事教育控制系统、筹资风险控制系统、信贷资金风险控制系统、外汇业务控制系统、信用卡业务控制系统、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和清算风险控制系统等等应制定并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如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会计凭证必须按规定编制和传递;手工核算必须坚持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双线控制的原则;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制定和执行严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与会计业务有关的软件必须由会计部门提出需求并经会计部门测试认可后方能使用;同城票据交换必须完善管理控制制度;各项业务的账务处理必须遵守相应的会计核算手续等等

4.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业务流程银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执行并发挥作用的因此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流程是会计人员及有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前提

5.制定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岗位轮换制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岗位设置要求配备足够的会计人员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明确工作权限和岗位责任禁止越权处理会计业务错账更正、大额支付等重要会计事项以及在工作时间外进行的任何账务处理必须经过会计主管核准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记账员、复核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进行操作个人密码要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防止失密实行重要岗位的定期轮换联行、记账、同城票据交换、财务等重要会计岗位人员要定期轮换不搞一贯制

6.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监督评价与纠正是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管层、业务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检讨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的变化、银行组织结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修订是商业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纠正的监控机制也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应当建立健全总行稽核派驻制度将下一级的稽核部门作为上一级行的派出机构稽核人员纳入上级行的管理使稽核部门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

确保稽核监督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督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具有权威性真实反映发现的问题起到对下级行行长的监督制衡作用要充实和加强内部稽核监察人员力量内部稽核人员应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品德素质和实践经验才能将稽核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监督的职能作用使内部稽核部门成为加强内部控制的一支重要力量

7.内部会计控制对商业银行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起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地实施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M摘要关键词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企业会计工作带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浅略地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作者简介符静1973.11-女汉族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符静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处理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模式已经逐渐被电算化会计所取代。可以说时代愈发展会计电算化愈普及愈加显示出其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的作用。然而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度产生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一操作与存储介质造成的漏洞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模式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是由专职会计人员即时记录在纸张上若修动纸质原件数据文字很容易找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直观性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记录通过被授权的操作人员在计算机上完成计算机只负责识别操作者口令身份而不能辨别操作者是否为指定的会计人员且存储介质为磁盘、软盘等磁介质无法实现手工签名盖章造就非法入侵计算机、修改会计数据的可乘之机怕潮、怕热易改动成为计算机存储介质最大的安全隐患。二特有的内部审核机制减弱在手工会计工作中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层层复核遵循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形成特有的内部牵制制度。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统一由计算机系统处理缺少会计人员的再参与再审核效率是提高了然而一旦录入错误数据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错误例如输入错误凭证数据后系统将自动生成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会计资料这些会计资料结果可能还会广为应用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至于误导决策传统会计工作特有的内部审核牵制机制消失殆尽。三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有限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有限往往操作不当使得计算机系统出现种种问题不能正常持久地运转会计工作将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因误改应用程序导致计算机失灵面临崩溃的风险。有时候即便是会计人员操作准确无误计算机自身也会发生差错或功能失控缺乏软硬件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可能毫无察觉进一步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可能会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致使会计工作陷入瘫痪失去了手工会计环境里会计人员功底深厚轻车熟路的优势。四网络化风险加剧会计电算化特有的风险之一就是计算机病毒尽管各市面有各种不同的防毒杀毒软件仍难以阻止病毒变异病毒一旦入侵数据库。将给企业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伴随计算机技术革命性进步会计电算化已逐步升级为网络化阶段目前可以在网上远程报账、远程报表、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网络化风险加剧势必对内控制度提出新挑战。一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针对会计电算化“电算”的特点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不同于传统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度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按照不兼容权限分离原则和相互制约原则进行合理授权分工明确电算主管、软件录入员、审核员、电算维护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的职责保证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各岗位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另一方面制定必要的上机操作规定各岗位人员只能各司其职依照自身操作权限工作不得超权操作。同时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步骤及经办人方便追查责任减少发生错误或舞弊行为的概率。二加强企业软件硬件建设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是内控制度的重中之重。企业要加强财务软件管理保证软件的安全可靠降低网络化风险。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识别、访问控制等系统防范黑客入侵非法篡改数据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增强软件自动跟踪能力。如果企业经济情况允许可以开发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软件保护系统。同时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硬件设备因此必须保证硬件设备的质量定期检查维护重要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硬件设备的供电系统要保持独立、持续不断地工作。三提高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技术采取定期培训或分批进行专业进修及自我学习的方式培养会计人员电算化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精通会计业务、懂软件管理、会硬件维护维修、熟练掌握计算机数据处理技巧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同时可以聘请计算机工程师到企业举办讲座、咨询活动或者引进电算化高级技术人才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向专业型智能型转变。四强化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涵盖了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包括需要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程序、编程语言程序、系统开发时设计的工作网络图、数据存储介质等需科学地按有关规定保管尤其是存有会计数据的磁盘介质须加盖程序管理员的签章后才能存档保管并妥善存放于防火防潮防磁防尘的容器内。此外对磁盘介质定期检查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丢失会计档案。总之在新形势下面对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新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软件硬件建设防范和降低计算机特有的风险及网络化风险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电算化复合型会计队伍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参考文献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2张爱祯。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5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安监总厅财〔〕5号78201ar.0.20101

下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M摘要关键词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企业会计工作带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各银行制定了一系列账户管理制度,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银行执行这些账户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共5篇)

    【摘要】商业银行高风险特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责权分明、相互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商业银行建立完......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瞬息万变的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内部控制的复杂性以及理论和实践上对内部控制重要性......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事业单位维持本身正常运转的资金主要是财政拨款,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增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已经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此......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析(范文大全)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宏观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国际传导出现新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尤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探讨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