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g一稿)
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
新材料产业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我市“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面掌握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今后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市工信委组织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调查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领域可分为16类,新材料行业涉及多个工业领域,我市四个新兴产业及新材料产业企业共有48家,其中四个新兴产业企业有17家,包含生物及制药、机电仪一体化、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企业有31家,有包含其中的7类,其中属于电子信息材料(包括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固态激光材料)的有7家;属于先进金属材料(包括超级钢和贵金属也有色)有6家;属于节能新材料(包括半导体照明材料、光伏电池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有3家;属于纳米材料的有2家;属于化工新材料的有2家;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有8家。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和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42亿元。目前,柳州市以生产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初具规模,已经市、自治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4家。企业内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已达7个。柳州市具备了新材料技术产业化的条件,有能力建立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据专家估计,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94%的企业是依附于或者从原材料企业中发展而来,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如此,而且柳州市原材料产
业门类齐全,因此柳州市具有发展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这也就意味着柳州市可以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产生集聚效应,成为柳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新材料产业的特点
1、技术与投资高度密集
技术密集是指新材料在研制和制造过程中技术的多样性、边缘性和综合性。新材料行业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渗透,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如利用计算机实现材料设计、先进加工和制造技术进行新材料的生产、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新材料的检测和评价等。
投资密集指研究开发和生产新材料产品要求有一定的投资强度。新材料行业的放大技术复杂,行业装备一次性投入大,尤其是在工程化研究以及建立规模经济生产线时,更要求比较大的投资。
2、高风险、高收益
从风险的角度看。首先,由于应用领域的进步,对新材料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研发风险提高;其次,新材料品种多,大批量产品相对较少,由于工艺集成度加大,生产流程缩短,知识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效率提高,存在行业风险;第三,由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本身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产品风险加大。
从收益的角度看。一般传统材料行业的附加值不过几倍,个别达到几十倍,新材料行业的附加值可达到百倍或更高,如有些生物医用材料每千克的市场价格高达十几万美元,几乎可以称得上“一本万利”。
3、行业创新效应明显
新材料的应用从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核武器等)开始,逐 2
渐转向军用工业(电子、化 工、汽车等)和向人民生活直接消费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体育娱乐等),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新材料的产品门类品种繁多,其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既是各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又强烈地依赖于各行业的支撑作用。
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新材料行业的创新往往带动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的突破和发展。以信息材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单晶硅材料的出现,使半导体晶体 管从锗向硅发展,进一步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革命,促使微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70年代初,石英光纤维材料和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材料 的出现,促进了光导纤维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高技术产业。
三、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市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差。在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在已探明矿藏储量97种中,居全国前10位的有64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居全国第2-6位的有25种;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灰岩、高岭土、滑石、重晶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些都为我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是由于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很好利用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我市新材料领域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二是新材料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例如我市钢铁产量已居全区甚至全国前列,其中众多的一般品种已经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但达到世界主要钢铁强市质量水平的钢材不足20%,每年仍需进口优质钢材;另外我市高性能通用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城市差距也较大。目前大量进口,而工业领域主要用到的工程塑料更是难以满 3
足需求,预计通用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塑料仍将存在巨大的缺口。第三,前瞻性新材料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研发能力不足。近年,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多为发达国家或城市所取得,我市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最后,面临竞争力下降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后,为满足市民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等,新材料企业将难以继续获得税收优惠;同时,从目前的新材料产业价格政策看,大部分将受到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相关条款影响,不能享受过渡期对发展中市家的保护。第四、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集成能力差。包括政府扶持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资金不足导致科研无法进行,项目无法正常开展;相比那些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或城市,已拥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我市乃至我国的新材料行业技术普遍比较分散,集成能力较差,影响新产品的开发。
四、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产业波及效应逐步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市将凭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等优势,使原有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挥,这对发展材料工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良好机遇。
2、自“十五”计划开始,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陆续出台政策措施以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将指导、协同有关地方政府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培育若干个世界级优势特色材料产业基地。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我市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 4
大。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工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在质量、性能与数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将带动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别是电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生物医用材料以约20%的速度递增。
4、新型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复合材料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电子复合材料。
总之,我市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资源条件优越、需求旺盛,只要坚持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方针,在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与生产模式,加强产学研联合,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未来我市的新材料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五、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当前,新材料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方向:以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发展目标: 2015年,力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铝材深加工,巩固铟金属的生产、加工、交易及产业链延伸,适度发展铅、锌,积极拓展其他有色金属发展领域。以大企业、大项目、新技术为切入点,加快结构调整,延伸完善产业链,产品向高纯度、深加工方向升级。加大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推进节能节水和环保工程,搞好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柳州市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铝深加工:加快在阳和工业新区建设铝深加工项目,打造汽车用铝材深加工基地。由广西投资集团总公司与柳州市国资委共同投资,一期建设25万吨连铸连轧铝板带箔,二期建设25万吨缸盖、缸体、轮毂等铝压铸件。
有色铸件:以五菱柳机为主体,在阳和工业新区建设以发动机缸体、缸盖、汽车变速器壳体等铝铸件为主的有色铸造中心;以方盛实业公司为主体,与台湾六和集团合资,建设以商用车车轿桥壳、工程机械桥壳等铸件为主的铸造中心,从而打造为汽车、机械两大支柱产业配套的铸造基地,形成年产铸件12万吨的生产能力。
新材料:重点抓好华锡集团ITO靶材扩建工程,将铟锡氧化物靶材由目前的10吨能力扩建到50吨。支持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建设20吨ITO靶材项目,进一步壮大铟深加工产品规模。开展引进铟深加工产品下游产业前期工作,逐步完善产业链,形成铟产业集群。
六、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措施
根据《广西新材料发展规划》的要求,引导原材料工业可持续发展,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品优化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全面建设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清洁安全、质量效益好的现代原材料工业体系。并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使之成为我市第五支柱产业。
为加快培育发展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考虑制定刺激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我们正在对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进行全面调查): ①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根据柳州市新材料产业的特点,制定《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分别设立 6
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以刺激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②制定新材料产业指导目录。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柳州市的实际,制定《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③着手建立两个自治区级“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两个“新材料产业园”。以企业或者研发机构为主体,着手建立两个自治区级“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新材料产业园”。形成柳州市新材料研发、孵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两个自治区级“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市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市电子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维工业集中区)。
两个“新材料产业园”:柳州市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产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市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洛维工业集中区)。④积极发挥高校作用。对现有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增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专业,就目前有色金属新材料专业的院校或专业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其办学平台;推进柳州市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与区内外高校、研究院校的联系和合作,积极研发新项目、新产品。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二篇:新产业调研提纲
广电新产业调研提纲
类别:
1、IPTV、网络电视及内容集成平台
2、购物电视
3、电影制作、发行、放映
4、跨频道合作
5、上星卡通频道
关注内容:
1、行业竞争格局及领先企业概况
2、核心竞争要素
3、组织结构
4、对核心人才的要求
5、核心人才流动方式及猎头公司
6、人力资源管理(薪酬、考核、长期激励)
7、独特的经营管理手段
8、广电关联企业和独立企业的优劣势区别
第三篇:柳州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调研报告
柳州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调研报告
一、柳州市“城中村”的现状
“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而形成的独特现象。目前,柳州市(建成区内)共有“城中村”19个,农业人口约74867人。其中柳北区辖6个乡镇41个村委会(包括4个居委会),而属“城中村”范畴的有黄村乡下辖的雅莲村、黄村村与白沙村3个,共有农业人口2236人。柳南区辖一乡一镇共有新云、竹鹅、磨滩、渡口、基隆、门头、帽合7个“城中村”,共有农业人口约52000人。城中区下辖窑埠、河东、静兰、牛车坪、柳东、环江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4677人,而窑埠、河东、静兰3村属“城中村”。鱼峰区下辖1镇,有水南村、驾鹤村、鸡喇村、阳和村、社湾村5个“城中村“,农业人口5954人。
(一)“城中村”的定义及其分类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①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的居民区;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而管理和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仍旧保持原来的居住村落和管理制度,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的“都市村庄”;③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已被规划入城区建设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从柳州市实际出发,从近期来看,柳州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体制,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居住村落定义为“城中村”。从长远来看柳州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成建制的农村也可定为“城中村”。
在柳州市的“城中村”中,大部分村仅有少量耕地面积,少数村为无地村,郊区村尚存较多耕地面积,具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完全没有农用地的农村,已经完全被城市包围的,如柳北区的雅莲村是典型的无地村,全村没有一分耕地,但还有农业人口90人。
二是有少量农用地的农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农村,这部分“城中村”,不仅耕地量少,而且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地块,零星散落在“插花地带”,人均耕地少,耕作的价值已经不大。如柳北区黄村村有耕地350亩,农业人口1135人,人均耕地只有0.31亩,白沙村有耕地245亩,农业人口998人,人均耕地只有0.25亩。城中区的静兰村,2000年以来被征地3000余亩,而且今年还准备再征约1000亩,全村耕地仅剩1000多亩,目前该村无地户近600户;此外,还有窑埠村、河东村。柳南区的磨滩村、竹鹅村、渡口村与新云村。鱼峰区的水南村、驾鹤村、鸡喇村。这些村都属于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
三是有较多农用地的农村和近期不列入重点建设区域但已作为柳州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农村,如柳南区的基隆村、门头村与帽合村;鱼峰区的阳和村与社湾村;以及柳北区北部的城乡结合部的大部分行政村。
(二)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
目前各“城中村”不同程度办有村、组集体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柳北区有村集体企业19家,其中二产15家、三产4家;鱼峰区有村集体企业125家,其中二产55家、三产33家、股份合作制企业37家,柳南区有村集体企业19家,其中二产15家、三产1家、股份合作制企业3家。这些企业虽然发展水平不一,但是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如柳北区的雅莲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5万元左右,白沙村村、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45万元,黄村村、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0万;柳南区的磨滩村村集体建了鹅山大厦、磨滩村市场等,并在村内建有厂房,集体经济颇具规模,现已积累集体资产约40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10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来源,如磨滩村农民年人均集体经济收入就达4000元。
(三)农村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基础
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柳州市的不少“城中村”逐步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福利制度。如柳南区磨滩村探索建立了养老金制度,对于年满60周岁的男性村民和年满55周岁的女性村民、农龄(从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计算)年满2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养老金;磨滩村还按照个人、生产队、村按比例缴纳合作医疗费的形式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医疗制度,凡在规定的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报销50%,而且村民有小病在村卫生室看病,免收医药费。大部分村还建立了五保户的低保差额补助以及村民去世后的丧葬费制度。这些制度虽然水平不一但各具特色,为村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
(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开始启动
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环节,柳州市部分“城中村”已经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柳南区磨滩村是较早探索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城中村”,他们通过明晰资产、量化标准、界定股民、“买断农龄”等一系列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集体经济股权分配问题。该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以村委会为主,五个村民小组为股东的“柳州农友企业策划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各村民小组也参照村委的改革方案逐步对组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改革使农村集体资产变成了股权,农民变成了股东,建立起了股份合作企业,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民主、科学管理,有效遏制了腐败;第三,从体制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五)“城中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
“城中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①劳务输出,一部分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②集体收入分配,主要厂房、门面、鱼塘等出租承包费的收入;③村民出租房屋收入;④部分有地村民从事种植、养殖业经营收入;⑤部分村民的经商收益。
二、柳州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一)村镇建设缺乏规划,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城中村”是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在城市化迅速扩张过程中演变而形成的特定产物,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城中村”的发展没有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造成其发展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1)居住环境差。由于缺少规划,柳州市部分“城中村”内楼房建筑密集、零乱无序,加之人口稠密,使居住空间显得更加拥挤散乱,容易形成安全隐患。(2)违章搭建现象严重。由于对农民建房的监管不到位,加之对城郊农民建房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农民为了多建房用于出租牟利或是多得拆迁补偿,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违法搭建诸多,导致“城中村”内非法建筑众多,增加了拆迁改造难度,而且这些违章建造的民房很多是“六无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3)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目前柳州市大多“城中村”与城市在供水、排水、道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同步。如柳南区新云村两个小组的95%,约500人尚未用上自来水,靠打井取水,水质难以保证,而且该村的排水系统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排水不畅的问题;城中区静兰村至今没有接通有线电视。大部分城中村道路不平、狭窄,没有路灯,与邻近广阔平坦的灯火通明的城市干道成鲜明对比。(4)未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无法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公共服务。如在卫生管理方面,不少“城中村”没有被划入城市环卫保洁范围,导致垃圾清运困难,环境卫生状况差,成为柳州市环境卫生的死角。以上种种问题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
(二)外来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安状况较差
当前,柳州市“城中村”居住的人口主要由当地原有的农民、租用“城中村”农民住宅的城市居民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三部分组成。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增多,由于“城中村”的住房租金低廉,容易吸引外来流动人口,一些村镇的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是本地人口的数倍。如磨滩村流动人口达9184人,是本村人口的10倍,新云村流动人口达7900多人,是本村人口的5倍。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强,职业身份复杂,加之只能按农村模式配置警力,而不纳入城市模式配置警力,往往形成治安死角,缺乏有效的监管,给日常治安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成了城市“治安死角”。
(三)征地与安置衔接不够,失地农民经济来源不稳
长期以来,土地作为农民生存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来源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中村”的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无地户”、“无地组”、“无地村”增多,根据初步统计,市区“城中村”失地农民约占农村人口的30%。如城中区静兰村有“无地户”近600户,9个村民小组就有3个属于“无地组”;磨滩村共有89户成了“无地户”。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方面村、组的集体资产(门面、市场、厂房等)被征用后,并没有相应的安排三产用地,致使集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原来用于补贴农民生活来源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减少或没有了。如磨滩村三队,2003年福德房地产开发公司征用该队土地110亩,门面43间,导致该队集体经济收入下降20多万元;新云村2000年以来被征地209亩,门面几十间,导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120万/年下降到40余万/年。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部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随着柳州市征地拆迁力度加大,每年大量征地补偿款流入农民手中,一些村所得补偿款多则上亿,少则也有上千万。有的农民由于缺乏好的投资指导,完全不顾自身条件,将补偿款用于购买小车等高档消费品,甚至用来购买六合彩,补偿款一旦用完,基本生活来源缺乏长远、稳定保障。第三,由于柳州市大多采取以村民小组甚至单个农户为单位进行征地,不经过村委,这虽然加快了征地进度,但是本该用于集体事业发展的土地费也随同青苗费和安置费发到村民手上,或留存给村民小组,导致村委对土地费的使用缺乏必要监督,不当使用现象经常存在。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村民的社会保障无着落
虽然柳州市一些“城中村”建立了初步的社会福利制度,但是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比,这种福利制度覆盖范围小、水平低、不系统、欠稳定,不能满足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要求,因此必须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分割,根据现行的劳动保障政策规定,农业户口人员有单位的,才可以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单位的,就不能参加社会保险。所以“城中村”大部分村民不能参加社会保险,也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失业人员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尽管目前领取补偿费后生活暂时有着落,但土地被征用后,村民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村民难以实现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
(五)政企不分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村委处理行政事务的职能
柳州市“城中村”村集体经济大多是由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将征地过程中留存在村集体的土地费的全部或部分,以及村民所得的安置费、青苗费的一部分通过入股的形式逐步发展而成的,组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大同小异。在这种模式下,村委会既是一级群众自治组织,承担着全村行政事务的管理职能,同时又是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者,村集体经济隶属村委管理,经济管理由村财务统一管理,这种政企不分的发展模式,有其有利的一面,可以更好地用村集体经济所得发展公用事业,如修路等;同时也可以节约运行成本。但是如果制度安排不当,就有可能产生腐败或投资决策失误,影响村委会的公信力,给行政事务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如城中区静兰村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由于不当担保和借款,造成350万元债权无法收回,集体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影响了村委会在村民中的形象,其他村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
(六)户籍与计划生育是“城中村”改造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
按现在的户籍管理政策,本市“农业人口”变更为“非农业人口”,由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社区出具证明,复印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即可办理就地“农转非”。但“城中村”改造涉及“农转非”的人数众多,由于“非农业户”的地址栏上必须规范填写“街、路、巷”的门牌码,而现在“农业户”使用的门牌、地址是都是“村、乡、队”,因此要变更地址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如原来办理的房产证、土地证上的地址会与户口本上的地址不一致,需要各部门有效协调,对所需费用加以减免。
而“城中村”的计划生育问题,在村委会改为居委会(社区)后,农民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城中村”的居民按何种身份执行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如妇检问题,是按城市居民(一年两次)还是按农村村民(一年四次);农民家庭奖励扶助政策(60周岁—72周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每人每月奖励50元)的执行问题,二孩生育指标发放问题等,按村民与居民两种不同身份执行有两种不同的做法。“城中村”改造后,这些问题是否马上按居民身份执行,还是制定过渡期执行,有待出台相关规定、文件来进行规定。
(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影响城市发展
在各村发展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城中村”改造必须要解决的。如一些村的集体资产,如门面、楼房宾馆未办手续或手续不全,需要及时补办有关手续,否则将影响到集体资产的评估,也将影响到“城中村”的改造;不少村民的房产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办有相关证照,需要及时补办;乡镇、村的集体债务、债权处置问题;征地过程中少征多用、土地权属纠纷问题等。
三、柳州市“城中村”改造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一)“城中村”改造首先要对“城中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做到政经分离
目前,柳州市“城中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是政经合一的,所以“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步必须是对村里的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保证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正当经济权益。
1、尽快开展“城中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础。清产核资工作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组成清产核资小组,其组成人员须经村民大会通过;清产核资结果须经村民会议确认,必要时可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所需费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市、城区及乡镇的农业、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监督。
2、做好集体资产确权和补证工作。确认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划给社区。确认村集体资产的土地权归属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以国有土地手续给予办证,对于手续不全的房产给予补办房产证。
3、做好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工作。首先,量化股份合作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中,要正确界定集体股与个人股。个人股的收益归个人所有;在“城中村”改造完成前,集体股的收益,除了扩大再生产外,主要用于社区管理和公共福利事业建设。转制时,一些可量化到个人的存款或用征地款集中购置的物业,可量化到个人,按股兑现,也可继续集中经营,按股分红。其次,细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原则上村级集体资产不得量化到个人。可以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负责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由于柳州市现有村及管理区的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分配情况差异较大,在市国资委指导下可由各城区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城区情况,尽快制订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转制及转制后集体资产的管理规定,对现有的和今后新增的集体资产及新设社区居委会管辖的居民人数和户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撤村后增设的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办公经费和居委会专职人员的工资、补贴按现行的规定和标准,由城区财政承担。
4、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城中村”村委会撤销的同时,改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政企不分的状态,转制成为由集体法人股东或个人股东持股的股份制公司(企业)。转制中必须依法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数额巨大、产权关系比较复杂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应该经社会上有资质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来评估。城区政府可委托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成立资产评估机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进行评估,经村民大会确认。资产评估后,各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转制方案,经村民大会通过后,报城区政府备案。
(二)“城中村”的改造,土地处置是关键
1、农村集体土地的处置
撤村建居后,根据各地经验,大多数是将“土地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依法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将原村、组的集体土地一次性转为国有土地,其合法土地使用权人和用地功能性质不改变,对土地使用权人核发“城中村”改制国有土地使用证。原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的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后确认给该企业。原“城中村”的其他土地使用权确认给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城中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之后、改造建设之前,原农用地承包人可继续承包经营。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使用该土地的,应收回承包权。
在“城中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作法上必须走相应的程序,即由政府“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征用。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制度,在征用前,由农村集体解除与农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后,政府依法征用为国家土地,给村集体相应补偿。
“城中村”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任何单位不得无偿调用;转为国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或土地用途改变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手续。“城中村”异地建设需使用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采取置换方式予以保障,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置换出来的土地以及 “城中村”改造范围外近期城市规划属于经营性土地的,纳入本市土地储备。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收回使用权的,按柳州市征用集体土地补偿安置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对承包经营者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2、调整自留地
村委会撤销后,今后不再配给自留用地。市政府原已明确配给并已核定的自留用地,经办理转名手续后,按原批准的使用功能相应转为转制后组建的公司所有,并按现行有关法规,以历史用地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和国有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其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尚未取得《房地产证》的,经办理有关手续后,核发《房地产证》。今后如该土地、房产进入市场,需按有关规定补交国有土地出让金。以后因城市建设开发需要使用这些土地和征用房产,按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参照市政府制定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或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3、宅基地处置
“城中村”改造建设之前,宅基地使用人可继续使用原宅基地;“城中村”按照规划改造完成后,根据相关规定给宅基地使用人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经市国土局宅基地清查后,合法的宅基地及建筑按《柳州市农村房地产权登记规定》换发《房地产证》。城中村改造范围的土地,属国有土地,今后不再配给村民宅基地。
(三)关于“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1、“城中村”建设改造应在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同时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指导下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报市规划委员会讨论并经市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全市“城中村”改造的依据。其中的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均统一于城市规划。采取申请改造和征地改造等方式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根据城市建设需要或“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市政府会同相关部门、城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近期拟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或工程,属征地改造的,适时向社会公布,提前做好招商及安置的准备工作。“城中村”改造中的城市道路、排污、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纳入城市市政和公用设施建设统一管理。“城中村”改造中用于安置原村民的住宅用房建设,按有关规定享受本市优惠政策。
2、“城中村”的改造和小区建设,可采用多种方式,兼顾村民、投资者、政府三方利益,实现“三赢”。(1)各城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指导下,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制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中村指导实施的依据。在建设新村新区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形成特色与规范。(2)在改造中留出部分村(小区)集体和村民(居民)发展三产用地,保证他们有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空间。(3)在安置“城中村”改造居民(原村民)住宅的基础上,适当留出部分用地,允许在“城中村”撤迁改造中和二、三产建设中,以村(社区)的股份制经济实体和村民(居民)招商引资或与开发商共同开发、开发商单独开发,利益共享。(4)对于城市规划区中的农村(社区)宅基地建设,应当集体兴建农民住宅小区。
3、改制后的“城中村”,其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各项标准和控制指标按城市规划标准执行,不再执行村镇规则标准。改制后的“城中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范围。有关事权参照现行市、区分管范围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管护经费原则上由区市政维护费承担,由于管护面积的增加,需要增加的管护经费,按市、区两级使用城市建设维护经费的办法在新的财政根据实际予以调整。原“城中村”转制的社居委会要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经费(包括小街、小巷的修整、美化、净化),除市、区已明确负责的以外。在“城中村”改造完毕之前,依然从转制的股份制企业(公司)集体股收益中支付。
(四)妥善处理好“城中村”改造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
1、“城中村”改制后的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产,由改制后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原《房屋所有权证》或房产权属证明文件、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批准文件。工商登记文件等材料到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变更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2、对于“城中村”改制前,已办理原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房产,改制后房屋状况没有变化的,权利人应持原《房屋所有权证》等材料到市房产管理部门换领国有土地《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主、客体已发生变化的,权利人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转移、变更登记。换领国有房地产证,暂缓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若该房地产进入市场交易,须补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对于“城中村”改制后,已向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的房屋需上市交易的,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转移登记。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城中村”改制后的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的,权利申请人应当按照现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的有关的规定,向市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产初始登记。
4、未办理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权利申请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市房管部门申请补办集体土地房屋权属初始登记。
5、1978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之日)起至1998年12月3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后实施之日前)止,原村民经批准使用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建房屋,超过规定标准(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的,由建房者对超出标准部分按历史用地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核发国有房地产权证。
6、1987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31日止,原村民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面积的(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占有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的房屋,其中依照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保留使用的房屋,在申请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可办理国有房地产权登记,其他房屋不予办理房地产权登记。
7、1999年1月1日起,原村民未经批准或者超过批准的面积(包括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的房屋,按修订后《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8、离婚后返村的村民及其子女,回原籍的职工、复员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在2001年9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施行之日)前回乡定居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使用集体土地兴建的房屋,参照原村民房屋的标准和办理程序予以确认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9、“城中村”内的非村民使用集体土地兴建的房屋,参照原村民房屋标准和办理程序予以确认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但应先补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0、“城中村”内占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农村“集资房”,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五)“城中村”改造中必须同期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城中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与撤村建居工作同步开展,建立和完善农转非人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接轨。“城中村”改革中应当从集体资产中预留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经费。农转非劳动力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转非人员,则由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部分基本生活费;将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尽量做到应保尽保。
(六)“城中村”改造后的计划生育政策
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居民户口的,从转为之时起五周年内执行农业人口生育政策,满五周年执行非农业人口生育政策。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上,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村(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按辖区管理。有以下情况的,不得享受本政策: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之前,已外嫁到其他城镇居住满5年,户口仍未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非农户口嫁入,在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前仍保留非农业户口的;农转非后户口迁出本社区居委会,虽已持有二孩生育证,但未怀孕的(城市改造拆迁迁出除外)。
(七)“城中村”改造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城中村”改制以后,原“城中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的,资产所有权转为法人产权,由学校管理使用,教育用地、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不得挪做它用。校区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校区土地、校舍、教学设施等资产,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撤迁的,由政府以同等价值的土地就近置换等方式进行补偿。学校归由城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建设纳入城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其办学经费参照现行中小学管理体制执行。学校“普九”的合理负债由城区人民政府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偿还。“城中村”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城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按学生家庭住址就近分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城中村”学校学生享受市区学生同等待遇。
(八)“城中村”改造中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安置
1、要建立“城中村”农转非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制度。在撤村建居的同时,建立完善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负责做好“城中村”农转非人员的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和就业推荐工作。
2、坚持征地单位优先招用、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解决好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要鼓励各类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用人单位吸纳或招用农转非劳动力。各类企业招用农转非劳动力参照企业招用下岗职工的奖励政策进行奖励
3、鼓励农转非人员自主创业。农转非人员自主创办民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可享受民营企业优惠政策和城镇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同等优惠政策。
4、多渠道筹措农转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补助资金。在征地安置补偿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农转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市政府、城区政府分别从本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转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市、城区政府安排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不足部分由城区给予补足。
(九)关于“城中村”撤村建居。
1、撤村与建居要衔接,防止出现管理空白。原则上应该拆一村建一居,但对于无地村和仅有少量土地,但管辖区域不足以设立新的社区的村庄,则不再新建社区居委会,将其合并或调整到就近社区即可;原“城中村”管辖区域达到新建社区居委会条件的,可以新设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与原村委会管辖区域一致。撤村建居要征求多数村民同意,在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报城区人民政府批准。
2、妥善安置原村委会委员和处置村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村改居”后,若为新建社区,则原村民委成员直接过渡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届满后依法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原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按有关规定全部或部分由新建社区居委会继续使用,产权归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所有。如属调整合并到其他社区,则通过政府补助原村委委员一定资金的形式,解除村委委员职务,原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公共设施,归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所有。
3、在撤村建居中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35号)文件精神,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户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常住户口,统称“居民户口”,不再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就业、入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并履行城市居民义务。
第四篇:G网手机调研问卷 最终版本
调研问卷
根据对G网的手机市场调研,目前金立、OPPO、步步高三个品牌的G网手机在卖场卖的很好,为什么卖的好?需大家对本地区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不限于以下,可自行添加调研内容:
1.三个厂家的手机销售方式是什么?比如送礼品、送话费等
答:均参与移动、联通公司赠送话费活动,同时赠送精美礼品。
2.社会渠道销售的手机主要是什么模式?裸机还是移动联通的合约?哪个销售较多?
答:裸机和合约都销售,以裸机销售为主,其中联通的合约销售较多。(金立主要裸机,OPPO与步步高参加合约)
3.这三个厂家的手机主要在哪类渠道销售?
比如:手机大卖场,厂商自己的专营店,移动、联通的合作厅,大连锁,答:OPPO与步步高厂商拥有自己的专营店渠道,也有大卖场,而金立为手机大卖场销售。
4.三厂家的手机在市区、县区、乡镇三个区域的销售占比是多少?
答:市区占比51%、县区占比32%、乡镇占比17%
5.三厂家在销售市场投入的物料、宣传、奖励、促销等方方面面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其他的厂家强的地方在哪里?
答:投入的奖励和促销奖金较多,促销人员素质更高,专业性强,广告宣传比其他厂家多。
6.三厂家的热销终端是什么款型?什么样的款式最好卖?卖的最多的是什么价位?
答:热销终端步步高s7较多(1000元)、OPPO销售821手机畅销(899元),超薄彩色大屏千元智能最好卖
7.除了上述三个厂家,其他G网品牌还有什么销售的较好?原因是什么?
答:国产的酷派、联想和华为卖的比较好,因为用户在买国产手机首先是因为其有较高的性价比,再次是因为其有品牌有一定的认可度。国外的话,三星,因为三星在根据市场需求,同步生产用户需要的机型。
8.相比较G网终端,我们的C网终端与G网的差距有什么?如何缩短与G网的差距或者超过G网?
答:G网终端与C网终端相比,一方面,相同或者相同配置价格偏高。另一方面,机型和种类比较少。此外,渠道覆盖率低和,系统的刷机也比较麻烦,我们的加强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终端数量,同时提升天翼终端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认可度,最好能实现卡槽统一化。
9.您还有什么样的思路或建议,请自行添加。
第五篇: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考察调研报告一稿
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考察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景点的增加、旅游形式的增多,以及游客本身兴趣日趋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了旅游地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在整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打造伍员山景区,我们考察组一行对深圳东部华侨城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以期吸收并借鉴对方旅游项目的经验和优点来进一步完善自身景区的建设。
一、基本情况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包括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大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华侨城以“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城区环境优美,风尚高尚文明,管理规范先进”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东部华侨城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考察成果
我们考察组一行花了两天时间考察了茶溪谷、大侠谷、大华兴寺,虽然不免走马观花,但仍有不少收获。
1.景点设置
茶溪谷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体现的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并兼有“茶、禅、花、竹”四大元素,包括湿地花园、三洲茶园、茶翁古镇和茵特拉根等游览区,融合了湿地花海的浪漫、岭南茶田的幽雅、茶禅文化的融合和西方山地小镇的风情。茶溪谷主要定位于度假休闲旅游,兼顾观光旅游。各具特点的植物主题提供观光旅游的基础条件,谷内大景点如茶翁古镇等功能配套较为齐全,能够为休闲度假人士提供适合的场所和娱乐内容。住宿主要通过分布于周边的茵特拉根酒店、房车酒店、火车旅馆等实现。其中茵特拉根酒店与景区连接紧密,使得茵特拉根步行街白天成为景区的配套,晚上则成为酒店的活动区域,配合温泉、表演秀等晚间节目同时辐射附近的房车酒店和火车旅馆,使得茶溪谷度假功能更为完善。
大侠谷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于一体,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和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主要包括水公园、峡湾森林、海菲德小镇、生态峡谷和云海高地等五大主题区。
大华兴寺坐落在东部华侨城的观音座莲山,体现佛教旅游文化。包括观音座莲宝像、华兴寺檀越酒店、妙相禅境、天音梵乐、大雄宝殿、众香界、香积斋、归一阁、云水堂等。
2.交通运输
园内免费交通共有5条,分别为大侠谷→茶溪谷,茶溪谷→大侠谷,大侠谷→大华兴寺,茶溪谷→大华兴寺,酒店穿梭巴士。收费的旅游专线分为:A线(大侠谷→茶溪谷,7:00-23:00,15分钟一班;茶溪谷→大侠谷,7:25-23:00,15分钟一班),B线(梅沙路口↔茶溪谷,7:00-23:00,20分钟一班),收费标准为:10元/人/次。茶溪谷、大华兴寺电动车为按站运行,大侠谷则为随叫随停。缆车和索道的设置互相呼应,没有重叠。景区内景观大道宽约7m,电动车道宽约4m,人行道宽约2m。
3.旅游设施
景区内饮食不够吸引人,茵特拉根小镇和海菲德小镇吃饭的场所均不多,没有体现出当地的饮食特色及文化。我们入驻的房车酒店只提供西餐。景区内住宿较为方便,酒店分层定位明确。如茵特拉根酒店、黑森林酒店均设置在距茶溪谷出入口较近的区域,定位较低的房车酒店、火车营地则设在较边缘地带。房车酒店边配有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大剧院每天下午,在游客集中的固定时间有安排《天禅》主题表演。茶溪谷的红羽栈桥(250米)和大侠谷的登峰造极是两个比较有特色、吸引人的点。
4.基础工程
景区内垃圾桶造型多样,能够与周边环境较好融合。厕所在数量和方位上的设置合理,游客在使用中比较方便。景区内有专人负责防治蚊虫,每个月喷洒药水1-2次。
三、思考与启示
1.关于景区的分区
大景区中需要划分出不同的旅游区块,甚至可以多层次分区。这样既有利于景区的运营管理,也有利于区分不同类型的项目和服务不同类型的旅客群体。
2.关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取舍 旅游景区需要借助美丽的自然风光,结合有趣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整个景区的人气,避免整个景区过于平静。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将人工的东西融入到自然之中,像茶溪谷就很好的利用的原有的山体和湿地,或是做成花坡,或是做成湿地公园。同时,在利用自然景观的时候要注意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使景区的发展有可持续性。
3.关于景区内的交通工具
景区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巴士、电动车、索道、缆车、小火车等交通工具。小火车始发站可考虑建造火车旅馆。不同交通工具的线路之间既要有交集,也要有差异性。部分酒店周边可配备游泳馆、网球场、篮球场等设施。交通工具可实行部分免费部分收费。运行间隔时间则应考虑游客流量确定。
4.关于酒店的设置
酒店的选址、建造和经营都应该体现出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5.关于大型剧场的设置
在安排大型剧场位置时,要考虑到游客游玩的时间,保证大多数游客能在那个时间点能正好赶上表演。要选择比较好表现的主题背景,以便于主题包装和景观造景。可以合理利用表演排队等候区进行公园的简介,主题项目和主题故事的宣传。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