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时间:2019-05-14 06:5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篇: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

“员工关系”的概念首先出现在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当时,由于社会的动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从起初的普通矛盾转变为严重对抗,为此,在当时给企业乃至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员工关系”便应运而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关系的重要性,并出现了大量的学者针对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员工关系的基本含义,是指管理方与员工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并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广义上讲,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政策以及管理模式,通过协调企业中的员工关系,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狭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所指的是企业和员工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的管理,通常这样的沟通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富有激励性以及柔性的,企业利用员工关系管理以达到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促使了企业的发展。员工关系具有密切性、稳定性、可控性和相互依存性的特点。

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职能分类:

1、劳动关系管理

2、沟通与承诺管理

3、纪律与冲突管理

4、员工投诉处理

5、入职、解聘及变革管理

6、危机管理

7、心理咨询服务

8、核心员工管理

二、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员工关系强调以“员工”为中心,良好的现代员工的关系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维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员工关系管理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并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手段来进行处理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公司,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公司文化气氛,对员工,能够成为维系各个员工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为促使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关注对员工的人性化的管理,并在相关学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国家的劳动法也在不断完善。

但就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问题,包括:

1、目前中国企业对员工关系管理认知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设置员工关系管理岗位。

就有关调查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和变化,越来越的企业需要 通过员工关系管理或员工关系管理的部分职能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使命。虽然员工关系部门做了大量琐碎的工作,然而其受重视程度和价值认同度却不高。平均来看,中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岗位的设置比例为1000:1,即每1000名员工设置一名独立编制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根本就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2、缺乏共同的愿景,导致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不清楚。

企业的共同愿景首先必须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追求,由此,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据估计,中国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在2亿以上的企业存在清晰战略愿景的不到20%.很多企业也提出了远大的目标,但是目标的制定缺乏员工的参与,目标的宣贯远远不够,对于愿景的不认同也就在所难免。

3、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逐,冲淡了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的是非标准。企业的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的伦理基准,是员工对事物共同的判定标准和行为准则,企业核心理念的深根必须通过制度去体现,价值观只有反复强化才会得到员工认同。中国很多行业的集中度都不高,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如海尔这样的企业,亦是如此。他们经常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摇摆不定,例如,诚信固然重要,但不诚信但却能带来业绩的行为往往得到褒奖,导致评判员工关系管理的是非标准模糊不清。

4、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员工关系管理根本的缺失。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是内部公平,调查显示,员工离职的第一原因不是薪酬水平低,而是员工的内部不公平感。内部不公平体现在激励、职业发展、授权等方面。从程序看,过程的不公平比结果的不公平更加突出。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5、企业缺乏完善的员工发展机制,导致员工关系管理根本性的缺失。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是内部公平性、外部的竞争性。有关调查显示,员工离职原因为内部缺乏公平感,外部缺乏竞争力,内部不公平体现在激励、内部晋升 通道、授权等方面,而外部竞争性则体现在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三.如何在中国实现员工关系管理

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应该有自己的模式。和谐员工关系建立通常需要达成三个目标:创造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员工关系氛围;加强沟通和理解;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员工关系,总的来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确立全新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型组织。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将员工仅仅视为被管理者,而是应该把员工看做新型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本身的组成部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2.申诉系统的建立 该系统建立总的一个出发点是: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而不是在仲裁处、法院。建立一个申诉系统—一个对于员工情绪的进行反馈和处理的系统。具体讲,包括员工的抱怨、不满、所受的委屈;以及员工认为快乐的、积极的、应该在企业推行的措施制度等。也就是说,除了对我们常规的HR几个模块的反馈之外,我们建立申诉系统的意义在于,可以让管理者倾听到员工情绪方面的声音,从而使企业的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建立申诉系统时,应该在部门上、形式上形成与部门经理、HR部门的对立关系,可以采用电子邮件,论坛匿名发言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总之,申诉系统的核心在于将员工如果有受到委屈或不公正待遇的情绪,反馈给上层管理者,并且将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员工的抱怨或不满情绪,并最终将问题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

3.沟通管理

员工的有效沟通管理是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的奖惩管理、员工的冲突管理等的基础。在沟通这一方面我可以分为组织内部沟通与组织外部沟通,同时组织内部沟通可以分为上下级沟通与同事级沟通。组织应该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组织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员工的一个家。员工自己的沟通应该像家庭之间一样畅通无阻。

4.员工发展计划 员工,是组织的成员也是组织的主人,组织应该让员工实现自我成长,实现组织与员工的沟通发展。员工的发展计划包括: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发展计划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四.员工关系管理在中国的未来

员工关系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乐观的,虽然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还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许多实行员工关系管理的企业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以人才竞争为主的二十一世纪世界中,员工的发展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发展员工关系管理。

第二篇:员工关系管理现状

员 工 关 系 管 理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刘

苗 学

号:0 9 0 50 1 1 1 4

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及其原因以及如何和谐员工关系

摘要: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提出,我国的员工关系管理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将从自己的理解来分析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和谐员工关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员工关系管理、问题、原因、和谐员工关系

一.引言

员工关系管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各项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解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和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

随着社会改革深入及企业竞争加剧,新时期下对员工关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这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要求。

二.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问题,包括,职能范围有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不切合等。具体现状如下:

1.目前中国企业对员工关系管理认知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设置员工关系管理岗位。

就有关调查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和变化,越来越的企业需要通过员工关系管理或员工关系管理的部分职能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使命。虽然员工关系部门做了大量琐碎的工作,然而其受重视程度和价值认同度却不高。平均来看,中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岗位的设置比例为1000:1,即每一1000名员工设置一名独立编制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员工关系管理岗位设置最多的职位是“员工关系管理经理”,其次是“员工关系管理主管”、“员工关系管理主管”和“员工关系管理总监”。

2.多数企业在营造“赞赏/激励”的文化氛围方面较弱,激励方式单一。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员工激励计划,但从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奖励行为及时实施,而是放在年底,同时,企业在营造赞赏/激励的企业文化氛围方面还比较弱,起原因也是由于我国员工关系管理起步晚,企业管理层只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企业效益方面,从而忽视了创造企业价值主体的需要,缘木求鱼。3.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的普及率较低,且多用于“绩效沟通”,而极少

用于裁员解决方案等领域。

EAP计划在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福利制度和改善组织绩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EAP项目的成功关键因素包括: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完善的培训 与培养计划、明确的政策与程序说明、来自工会/HR等部门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稍见成效,员工关系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系列现状导致EAP计划在我国企业管理方面举步维艰,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4.企业缺乏共同的愿景,或者共同愿景偏离公司现实,忽视长期性,导致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础不实。

企业的共同愿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追求,一个好的愿景,能让员工很容易的感受到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能从企业得到什么?成长了什么?未来有什么希望?从而使员工有归属感。并给与员工持续的激励力。而现实是,我国多数企业利益相关人之间存在分歧和意见,并且不能很好地去化解,从而给企业目标制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员工关系管理基础不实。

5.企业缺乏一整套系统管理制度和理念,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的是非标准模糊不清。

企业的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的伦理基准,是员工对事物共同的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标准,企业的核心理念并必须通过制度去体现,价值观只有通过反复强化才会得到员工认同。当前很多企业没有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理念,或者有制度和理念但在操作过程中走形式,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缺乏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导致员工关系管理缺乏标准和依据。6.企业缺乏完善的员工发展机制,导致员工关系管理根本性的缺失。

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是内部公平性、外部的竞争性。有关调查显示,员工离职原因为内部缺乏公平感,外部缺乏竞争力,内部不公平体现在激励、内部晋升 通道、授权等方面,而外部竞争性则体现在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三.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在和谐的状态中,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二是指新事物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统一,趋于融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

和谐员工关系建立通常需要达成三个目标:建设和传达企业文化;创造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员工关系氛围;上传下达,下情上传,加强沟通和理解。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员工关系,总的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确立全新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型组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将员工仅仅视为被管理者,而是应该把员工看做新型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本身的组成部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谐共生。2.员工关系管理的和谐应该体现出任的本性和创造性。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设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激励体系,使员工不仅仅把劳动看做是谋生的需要。3.申诉系统的建立

该系统建立总的一个出发点是: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而不是在仲裁处、法院。建立一个申诉系统—一个对于员工情绪的进行反馈和处理的系统。具体讲,包括员工的抱怨、不满、所受的委屈;以及员工认为快乐的、积极的、应该在企业推行的措施制度等。也就是说,除了对我们常规的HR几个模块的反馈之外,我们建立申诉系统的意义在于,可以让管理者倾听到员工情绪方面的声音,从而使企业的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

建立申诉系统时,应该在部门上、形式上形成与部门经理、HR部门的对立关系,可以采用电子邮件,论坛匿名发言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总之,申诉系统的核心在于将员工如果有受到委屈或不公正待遇的情绪,反馈给上层管理者,并且将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员工的抱怨或不满情绪,并最终将问题 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4.现代化的培训

如何通过培训来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职业培训或绩效培训转向全方位的培训。在未来的培训中,我们不仅要求员工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掌握沟通技巧,团队沟通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以及如何调解心境,减少工作中的抱怨。5.沟通管理

员工的有效沟通管理是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的奖惩管理、员工的冲突管理等的基础。对于沟通,我们分为试用期、正式期、离职时三种情况来讨论。

在试用期的沟通中,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理念灌输给员工,以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使之能产生认同感,帮助新员工更加快速的融入企业团队,尽快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转正期,应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建议和希望,定期绩效考核沟通。如果员工离职,那应当把握适当时机,于立志者进行沟通,本着真诚,友善的原则,进行离职面谈。

对于主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以便公司改进管理。对于被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不让其带着不满或抱怨走,并可根据企业的实力和情况,给与一定的员工辅助。6.建立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是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服务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如:工作适应、感情问题、法律诉讼等,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高适应力,最终提搞企业生产力。

第三篇:国内知识管理现状

国内知识管理现状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曾阐明知识已是一种生产的要素,而且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但是,据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仅有20%的企业经验知识被保存和文件化。换句话说,企业组织内外仍有非常多的和企业获利及竞争力有关的知识被隐藏起来而不自知。因此采用知识管理手段把遗失的80%知识充分应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便是知识经济下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蓝凌软件总结)时至今日,国内知识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不仅成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新的管理工具,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应用方向。

目前,国内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正呈现出一种务实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热烈的知识管理概念讨论,而是转向脚踏实地的知识管理实践。这种转变从我们对国内企业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的调查中就能看出端倪。

1.1 对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明显增加

在“对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变化”方面,有53%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在增加;有25%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没有变化”、有8%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在减少”、有13%的被调研者表示“不清楚”。整体来看,这个变化趋势让我们对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就“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度”来说,有11%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在业务中被自如应用”等,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效地将知识管理融入到日常业务运作中,如青岛啤酒、天狮集团、宝钢集团等;有24%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是热点,得到战略关注”,比如华为公司、摩托罗拉中国技术公司、西门子中国、招商证券等;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是热点,但没有处于战略高度”;也有28%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没有得到太多关注”;而“从来没有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比例只为5%。

1.2 知识管理对组织战略目标和绩效的影响度增强

从调查中发现,知识管理对于机构战略目标和绩效的影响度正在增强,认为知识管理对于机构当前战略目标和绩效的影响度“非常高”和“较高”的分别有6%和38%;而认为知识管理对于机构未来战略目标和绩效的影响度“非常高”和“较高”的则分别上升到13%和53%,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对而言,大部分机构还没有制订明确的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在这方面,我们发现一个对比数据:相对于已经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机构“具有明确的战略规划”而言,只有36%的被调查者表示机构“具有明确的知识管理战略规划”;但是,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机构有必要制订知识管理战略规划。这说明国内企业对“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必要性”的认同度正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国内机构在知识管理的建设目标方面,对于“提高干部员工能力”、“加速创新”、“增强沟通和协作”和“沉淀知识、降低风险”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度最高。

1.3 知识管理逐渐呈现应用深化和多样化趋势

目前,知识管理的市场逐步扩大,在应用层面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知识管理的业务融合度会越来越高

这里面有两个维度的体现,一个是行业维度,金融、地产、传媒等不同行业对于知识管理需求特点是有差异的,具有行业特征的知识管理应用会得到深化;第二个维度是业务领域维度的,营销业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不同业务领域的知识管理也是各有差异的,不同业务领域的知识管理深化也是一个趋势,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知识管理和业务结合的应用案例,如客服知识管理、营销知识管理等,国内这方面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知识管理不仅是锦上添花,也能为企业雪中送炭,如一些大型呼叫中心、电话营销、电子商务企业将知识管理作为提升业绩的核心手段,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与应用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2)知识管理专题项目越来越多。

知识管理在很多企业不再仅仅是做一些尝试或混搭在某个其它主题的项目之中,经过几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知识管理的应用价值,投入专项应用资金实施知识管理应用,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如研究院、设计院等)、集团型企业的应用尤为明显,同时也能看到许多企业开始设置知识管理部门或专职岗位。

(3)知识管理的实践更加多样化、务实化

按照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统一管理,具体实践更多是企业文档管理、专家经验管理,并辅以知识评测工具,实施结果往往是知识库变成了垃圾资料库、专家库流于形式。在未来年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更加务实,结合企业自己的特点开展知识管理实践,形成了点、线、面三种应用方式。

 “点”应用:一些企业认为知识管理全面实施风险太大,而以某个部门或某项业务的知识管理应用为切入点更有意义,如产品知识管理、客服知识管理、营销知识管理等,通过点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管理的理解、积累实施经验,为企业全面应用奠定基础。

 “线”应用:该模式强调跨部门、跨业务的知识管理应用,重视知识的动态性,常常结合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来实施,如地产企业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知识的统一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沉淀知识、分享知识,在有效管理项目经验的同时提升项目的执行能力。

 “面”应用:即面向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应用,而这种模式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资产管理,即梳理、明确企业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将这些知识做为企业核心资产进行严格管理;二是实践社区COP管理,为员工提供一个开放的知识分享和创新平台,员工通过灵活、方便、熟悉的手段沉淀知识、分享知识、创造知识,再从中整理出企业核心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知识的闭环管理;三是组织学习管理,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将传统的培训管理和知识管理有效融合,创新出新型的组织学习模式,如企业大学、岗位知识地图、行动学习、潜入式学习等,这也是“面”上知识管理的重要应用方向。

(4)在知识管理IT支撑方面更加丰富化、集成化、架构化

在应用呈现方面,不再是简单的文档查询,而是提供更丰富的多维度知识查询、知识订阅、知识推送、知识搜索等功能,并可以在知识门户或业务系统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减少员工使用知识的代价。

在应用功能方面,大量引入互联网WEB2.0技术,如多维分类、标签等,使员工通过更为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知识管理实践。知识管理系统不再作为孤立系统建设,需要提供双向接口服务,一方面提供知识沉淀服务,方便其它业务系统及时沉淀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另一方面提供知识分享服务,方便其它业务系统获取所需的知识。

在底层架构方面,知识管理的应用深化使知识的主题性、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单一的文档库结构设计已无法满足需要,需要进行基于主题的、多属性的知识仓库的结构设计,而为满足海量知识存储、并发访问性能的要求,一些企业引入企业内容管理(ECM)平台作为知识仓库底层平台,如IBM FileNet、EMC Documentum、微软的SharePoint等。

1.4 知识管理实施推动面临的关键挑战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企业在知识管理的风险意识方面,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比如:缺乏知识管理战略规划,没有将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从而使知识管理失去驱动力;没有把知识管理与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大家一忙,把知识管理给忘了;没有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缺乏交流导致用户缺乏了解;没有时间学习/复杂的系统;缺乏技能方面的培训;用户无法看到个人的收益;缺乏管理层的认识和配合;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的失败等等。

那么,在种种风险中,哪些是符合“2-8原则”的共性的而且是最大的风险和挑战呢?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建设中,有五大挑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1)缺乏高层的理解和推动;(2)没有融入业务流程;(3)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技能;(4)知识管理优先级不够;(5)缺乏激励共享的诱因。

为跨越这五大障碍,我们认为一个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时需要渐进解决四个问题:  “想不想”的问题: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高层,高层“想不想”做知识管理这个事情,有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支持知识管理这个事情。而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07%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高层理解和推动”。 “会不会”的问题:解决了“想不想”的问题之后,机构需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36%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技能”是推动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因此,在“会不会”这个问题上,适时、适当的引入外脑是很重要的。

 “能不能”的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融入业务流程”、“知识管理优先级不够”被认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障碍,认同率分别达到48.48%和41.15%,而这两点也是经常导致企业“不能”知识管理的重要原因。比如:由于没有融入业务流程,就会让员工觉得知识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没什么关系,是另外的一件附加事情,积极性不高。那么,在“能不能”这个方面,如何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建设规划、如何结合业务流程进行知识梳理、如何建立真正适合工作需要的IT平台,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关键议题。

 “愿不愿”的问题:即使企业能够解决“能不能”的问题,但还是会碰到更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愿不愿”的问题。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35.94%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激励共享的诱因”也是一个主要障碍。因此,配合知识管理建设的绩效和激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需要在知识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文化转变方面下功夫。

逐步解决“想不想”、“会不会”、“能不能”、“愿不愿”这四大问题,知识管理实践才能从思维观念上的“意识到”,到工作中的“行动到”,知识管理才能真正内化成为企业的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

第四篇:员工关系管理案例分析

天津市浩远职业培训学校

员工关系管理案例分析

一、会议纪要是劳动合同吗?

陈某是某影视公司的总经理,2007年10月,董事会一致通过对陈某的聘任,任期五年,职务为公司总经理,年薪六十万,享有公司给予的一系列商业保险、家庭旅游等福利。陈某以列席人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并与其他董事一同在会议纪要中签字确认。第二日陈某就收到了公司的聘书。陈某雷厉风行的风格确实在上任之初为公司带来一些起色,但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公司又配备了一位副总经理和一位运营总监分管不同的业务,来缓解经营与管理上的矛盾。陈某的权力与所管辖的事务逐渐被分解,两位副手的工作又颇为董事会认可,陈某深感公司对他越来越不信任,便于2009年5月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要求公司提出

辞职,并要求公司向他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的双倍工资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认为陈某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聘用手续与其他员工不同,况且在董事会中对陈某的职位、服务期限、薪酬都明确宣布,其本人也在记载了以上内容的会议纪要中签字确认,事后陈某不仅收到了书面的聘书,也依据约定履行工作职责。因此,会议记录就是公司与陈某之间的书面劳动合同,公司不应支付其双倍工资,辞职要求更不应该享有经济补偿金。本案焦点:

1、公司与陈某是否具有劳动关系?

2、签字确认的会议纪要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

【分析】首先,董事会对陈某的聘任属于公司行为,代表公司做出,该聘任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原劳动部发《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符合以下几个要素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因此,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二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都将自用工开始之日建立,陈某与公司具有事实劳动关系。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从形式上看,无论是董事会决议会议纪要,还是公司的聘书都是由公司单方做出,不具备协商合意且各执一份的协议形式。

从内容上看,会议纪要虽然记载了公司名称、陈某的姓名、服务期限、职位与薪酬等内容,但较之劳动合同欠缺尚多,连必备条款都不完备,何谈其性质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公司应当对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录用条件设计需要明确详尽

某软件开发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计划开发一款新型的女性娱乐游戏,决定成立项目组。人力资源刘主管遂在媒体上发布了招聘软件工程师的公告:录用条件: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数据库程序开发经验,精通C++,有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工作职责:根据公司技术文档规范编写相应的技术文档;修改完善软件;编制项目文档;编写相应的说明书。王某具有多年游戏软件开发经验,经层层面试,最终被公司录用,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其中包括试用期六个月。然而,王某入职后,公司逐渐发现王某虽然工作态度诚恳,积极肯干,但是因为语言水平问题,与外籍员工在工作沟通中不够顺畅。公司经研究最终决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通知王某后,王某提出要求公司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王某认为:他符合公司招聘条件也履行了工作职责,公司在录用条件中对语言交流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362号图书大厦9层邮编:300203传真:022-23062233 电话:022-23062333 23062533Web site:E-mail: hyrckf@sohu.com

有特殊要求,现在以语言交流问题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人力资源刘主管则认为王某无理取闹,因为:王某仍存试用期内,公司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且,王某与外籍员工存在语言沟通问题,工作障碍突出,王某不符合录用条件显而易见,因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理合法,且无需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王某一纸诉状将公司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公司因无法举证证明王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败诉。

【分析】本案用人单位的败诉是因为公司设定的录用条件和工作职责过于笼统,使得“欠缺语言沟通能力”与“不符合录用条件”无法联系起来,导致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相应依据,最终承担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招聘广告中的录用条件和工作职责对用人单位试用期内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员工保守商业秘密,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保密费吗?

某技术公司在我国能源发电行业内首屈一指,掌握着世界领先的能源发电技术。王某是某技术公司工程部的一名工程师,入职不久便有机会参与新项目的研发,并负责研发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研发数据是公司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取得的重要的资料,对项目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起着垒关重要的作用,王某的工作责任重大。为此,公司提出要与王某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协议中列举了王某需要保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刘王某保守商业秘密的具体要求,以及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及补偿等。王某仔细阅读了协议的条款,对协议内容提出了疑问:竞业限制与保密义务同为公司对员工的特殊要求,如果按照公司的要求,如果按照公司的要求,保守了商业秘密,公司是不是应该象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一样支付保密费呢?

【分析】商业秘密是企业固有的权利之一,任何知晓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在未获得商业秘密所有权人同意前,都不应当向外泄漏商业秘密,损害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与绝对权相对应的绝对义务的履行,不以商业秘密所有权人是否支付保密费为前提。保守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应尽的法定义务,企业无需支付保密费。竞业限制与保守商业秘密不同,竞业限制是企业对劳动者离职后工作权利的限制,为了弥补劳动者的经济损失,企业应当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保守商业秘密是劳动者的劳动义务之一,员工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受时间、地域和范围的限制,并应当诚实信用谨慎保护。

四、员工调动,工作年限可以清零吗?

王某自1997年6月起一直在某外商独资企业任职,双方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2008年2月l日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自2008年2月1日起至2010年1月31日止。2008年8月,该外资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了另外一家内资公司,王某受公司安排从外资公司调入内资公司任职。随后,外资公司给王某发出《工作调动通知书》,内容为:“因工作需要,经协商一致,王某自2008年9月1日起调入本公司旗下内资公司任职,职位及工资均保持不变。本公司自即日起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按照法律规定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万元。”王某到内资公司上班后,公司随即提出与王某签订三年期劳动合同,但王某却对此提出异议。

王某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劳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存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而他自1997年6月就开始为外资公司工作,至今已经超过十年,因此理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内资公司的HR却指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还规定“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了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本案中,从外资公司的《工作调动通知书》可以看出,该公司是“因工作需要”将王某调入其旗下公司任职,而且内资公司也认可这一事实,因此,王某的工作调动符合“非因本人原因”的条件,王某在外资公司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到在内资公司的工作年限中,内资公司应当与王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如果内资公司在与王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原外资公司已经向王某支付过的经济补偿金将会在内资公司的经济补偿金中扣减。

五、此种情形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吴军于2007年8月20日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日为2008年8月25日。2008年7月8日,公司发给吴军一份征求意见单,意见单写明:“您与公司签订的合同将于2008年8月25日期满,今特提前1.5个月征求您意见。现公司不降低原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期满后续订劳动合同为三年。请您慎重考虑,期满后需要续签合同还是不再需要续签合同,将个人意见记录在个人意见栏内并签名,不认可上述条件或逾期不交此单的视作本人拒签劳动合同,2008年8月25日期满后,人事科将办理终止合同手续。”吴军收到此“征求意见单”后,在2008年7月20目前按时递交了征求意见单,并签注“同意续签合同一年”。2008年8月25日公司以吴军不愿续订合同为由,终止了吴军劳动合同,并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事后吴军向北京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认为用人单位因协商不一致终止劳动合同,请求公司支付其1个月的经济补偿会。而且希望与其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公司并没有降低原合同条件,相反,公司的做法也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尽量与员工签订长期合同,以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现公司提高原劳动合同签订条件,而吴军不同意签订,因此公司无需支付吴军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可是吴军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之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我本人同意续签合同,但只愿意再续签一年。关于续订劳动合同的期限问题,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员工并不一定要服从公司提出的期限,而应由公司服从员工的意见。现由于公司无法与本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致原劳动合同终止无法续签,不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因此公司应当向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到底应不应该向吴军支付经济补偿金?

【分析】公司与吴军原合同为一年期,现为遵循《劳动合同法》提倡双方建立长期劳动关系的精神,将劳动合同期限提高到三年,应当视为公司提高了劳动合同条件;在此情况下,吴军应当服从公司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公司也无需再与吴军协商。公司与吴军终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法律规定,无需向吴军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综上,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终止而不续签的,或降低原劳动合同条件要求续订而劳动者不同意导致终止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即: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用人单位均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是说企业是不能在合同期满后随意终止或降低待遇和条件来逼迫劳动者终止合同。同时需要防备的是劳动者自身要离开,却以企业降低条件为借口要求补偿金,应对的技巧是存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上明确告知:“是在不降低顾合同条件下续订”,以防止劳动者提出是企业降低条件而无法举证。

第五篇: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

作者:刘虎子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升级,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和社会因素,找出矛盾存在的根源,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化解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患矛盾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发,双方冲突频繁且部分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一人、致伤三人事件后,某网站设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栏结果显示:6161投票人次中有4018人次选择了“高兴”,占到了的65%。据报道,2006年我国内地共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超过两亿元。其他资料也显示我国医患关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医方因素,二是患方因素,三是社会因素。

一、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自身问题

1)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经济作为支撑,没钱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各个行业中都有人在“逐利”,医务人员也是人,所以存在个别医务人

员有“逐利”现象,所以存在“乱开药、乱检查、过度医疗”等问题,导致患方认为医务人员是为了经济利益给自己看病,一旦结果不好,势必酿成纠纷。2)医疗信息不对等,医务人员都是受过多年医学教育,见过很多的疾病和患者,而患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有了本次的患病经历,才来就医,才来和医务人员打交道。对双方来讲,都是陌生人,是因为疾病把双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疾病,双方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所以只有对疾病的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建立互信关系。而个别医务人员在与患方沟通中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沟通,导致患方未能从医方获得足够的关于自身疾病的资料,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如熟人(可能是医务人员)、网络等,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一旦与医务人员的解释有出入,势必增加对医方的不信任,处处提防。

3)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了,一个疾病的救治,除了医疗干预外,心理干预也尤为重要。患者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需要仪器检查、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的患者,而患者家属则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变成了一名陪侍人,脱离了原来工作岗位,每天在医院跑来跑去,取结果、取药、买饭、喂饭,还得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签字义务,心态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医务人员如果对患方人文关怀不够,不能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安慰、安抚来化解心理“心理”危机,如果再有言行不慎,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危机。4)医务人员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医务人员,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是由于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他们的错误被视为“零容忍”,就是说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对患者来讲可能就是致残、致死的通知书,也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2.医学本身局限性和风险性问题

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它永远跟在疾病的身后,注定了它的滞后,注定了它的局限和由之而来的风险。医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病的同时又造成新的损伤、副作用乃至于死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道理。医学研究的是复杂的、存在许多未知信息的人, 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充实,日趋全面的过程,可是人们却要医生成为完人,不能出错。作为医生,面对了大多数人的生老病死,他们更知道生命的价值。自然规律注定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但是患者把不想死亡的希望或者说是重担压在了医生身上,这就就需要医生做 “逆天而行的事情”,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二、患方因素 1.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的推进,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当他们认为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就会积极维权,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所致,他们维权的手段不是法律武器,而是采取极端的或是原始的方法,形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2.“仇富”心理

中国人几千年都在追求的“等贵贱,均贫富”,当有些人把自己的财富张扬于世时,人们对他们会出现以仇视为主的复杂心态。现在,患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医院有钱、医生富有,更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种费用,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费等都在增长,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在医院必定会

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更加剧了“医院有钱、医生富有”的观念。在患方眼中,医方就是他们眼中的那个“富”,对财富的眼红是一种心态的存在,只是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找到平衡这种心态的理由。而在医患关系中,一旦医方出现问题,“贫富差距”、“均贫富”的思想就会冒出来,患方就会出来要钱。曾经有一起纠纷,患者家属就说:“你们医院那么有钱,就是你们没问题,给我们一点能咋地?” 3.求财心理

现在社会上老人倒了,路人怕被讹诈,不敢搀扶,导致延误救治,甚至死亡。这是过去人们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个别人心理扭曲,为求钱财,不择手段。“我知道你们医院没有错误,但是就得给我点钱。“医”生没错,我不找他,就找医院。“要的少了,当时应当多要点。”“就给了这点钱,亏”大了。”多么不合逻辑,多么荒谬,但是这就是事实。

原先多数纠纷患方都是要讨个说法,医方也往往是对患方做出解释,最多给予当事医务人员行政和经济处罚了事,而现在,患方多数不拿到经济赔偿决不罢休。通过辱骂、动手打人、设灵堂、放哀乐、聚众闹事甚至砍杀等手段。有的人陈尸医院,以刚刚死去的亲人为筹码,给医方施加压力,“我知道,一旦拉走就要不下钱了。“我们老家有个人在医院死了,就给了十万。””将悲痛化成了“要钱”的力量,此时,求财压倒了亲情,索赔占了上风。先不说医院有无过错,患方此种做法实在是可悲,我们的孝道在此荡然无存。

三、社会因素

1.媒体宣传偏差,负面报道导向

大量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行业、人群失去信心,甚至仇视。负面新闻信息的破坏、瓦解、煽情功能非同一般。有的节目

内容,不是你家着火,就是他家撞车,要么兄弟反目,要么夫妻成仇,均是负面新闻,但是收视率很高。

近年来,关于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主要原因是媒体也需要生存,负面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眼球,更能引起轰动效应,媒体在事件中无形中起到了炒作的作用,有的媒体不尊重医疗卫生规律,妄下结论,给公众造成错觉,使得公众认知出现了偏差、失实。另外,有少数媒体为求利益,甚至出现虚假报道。

医疗事件负面报道强劲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已经导致民众对医疗行业的对立,甚至是敌对,不然就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65%。2.处置力度不够,做“坏人”成本较低

现在虽然出台了多项规定来合理处置医患纠纷,但是由于个别部门在具体操作时处理不当,想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但往往是只站在患方角度出发,而对医方考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方的“气焰”,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患方在采取的不理智行为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但是医院在事后得不到弥补,患方也往往得不到追究。长此以往,患方宁愿做“坏人”,因为他的成本低,一旦闹事成功,就会得到数目不菲的补偿、赔偿,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而即使最后患方“无功而返”,也往往只要不十分“出格”,就不用担心被追究。

3.“医闹”队伍形成,专业人员指点

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加,“医闹”作为一种奇怪、扭曲的行业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医闹”并不是患者本人或家属,而是借炒作医患纠纷进行商业运作获利的第三方,他们受雇于患方,采取各种方法,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他们往往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许多医院的院门口,尤其是太平间门口,活动着一些人,他们一见到有人哭诉,便会上前打听,挑起患者家属怨气,从中渔利。他们是社会的阴暗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据说,“医闹”分为承包制和提成制,承包制就是患方的期望值以上的部分归“医闹”所有,提成制就是在所获得的金额中提成。“医闹”也在不断地专业化,有如此为生的群落存在,医患纠纷何尝不越演越烈呢? 4.补偿机制不足

好多纠纷患者家庭都比较贫困,借钱来医院看病,不管病情如何,期望值很高。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往往不为患方所接受,其实由于医学的局限性,这种结局是在所难免的。

从处理纠纷中可以发现,部分患者家属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患者的出路,他们并不是接受不了患者死亡的结局,而是接受不了人财两空的后果,“投入”未获得“产出”,钱花了,人没了,对于许多家庭来讲,即使医保、新农合等给了相关补偿,结果还是已经倾家荡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没有出路,只好抓住医院,能得一点是一点。

“我没有钱了,你们说咋办?”振振有词,医院能咋办?治呗。治好了还好说,治不好麻烦就更多了。有一起纠纷,患者车祸入院,肇事方逃逸,患者家属把患者扔到医院,扬长而去,结果医院垫资将患者救治成功,这时候家属来了,说效果不好,向医院索赔,此种行径,于理何容。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面对,医患矛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村卫生所)接诊36亿人次,近年来更是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要到医疗机构3-4次,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如果有65%的人对

医疗机构不满意,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既然是社会问题,那就不是一方所能解决,而是医患双方以及全社会应当齐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是杜绝医患纠纷。在许多国家,也会出现医患纠纷,但是在纠纷发生后,患方不会找医院,而是直接去找第三方合情、合理、合法地来解决。【精欧医管专业提供最具互动价值的医患沟通培训】

要想解决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务人员要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做好向患方告知、与患方沟通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化解纠纷。

其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荣辱观教育,缓解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树立医学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不要再将医患矛盾这一正常社会现象歪曲和夸大。

最后,要加大对此类事件的处置力度,多部门(医疗、公安、民政、保险、媒体等)协作,最好是能成立一个相关机构进行联动,做到及时合理地处理,从而有效地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构建和谐社会。

下载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2010-09-19 09:22:03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主编 来源: 浏览次数:19565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 1、饮用纯净水 我国著名的水营养专......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分析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具有了加快发展的......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民民生活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1,饮用纯净水 我国著名的水营养......

    国内网站风险投资现状分析大全

    国内网站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一、 风险投资和国内网站的结合刚刚起步 风险投资进入中国才几年时间,风险投资和国内 网站的结合更晚。王志东、张朝阳、张树新算是最早引进风险投......

    员工关系管理

    单项选择题 1.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同并持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企业的() A、工作态度B、领导风格C、价值观念D、规章制度正确答案:C 2.如果双方的冲突不是很严重,并且是......

    浅谈员工关系管理

    浅谈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员工关系管理,可以使员工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感,对公司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的忠......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