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会计D2读书笔记汇报材料
2010-2011年会计学院
“读经典,品文化” 班级读书汇报材料
班级:10会计D2班 辅导员:赵惠勤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给大家汇报我们班级读书会开展情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是读书一境。一片雪花,平庸的人读出冬天,聪明的人读出春天,智者读出轮回。文盲什么也读不出,却看到了雪花上七彩的阳光。凿壁借光,书读得刻苦,囊萤映雪,书读得辛苦。读书实乃勤奋之事,孔子读《易》尚且韦编三绝,浮光掠影地读,只能识其大略,遗其精细;囫囵吞枣地读,难免得之玑羽,失之鹏鲸。书中的优美文字又如同山谷的小溪,置身幽静的山谷,潺潺的水流过脚下,扑面来的花香熏香了灵魂。为了让同学们品味书中的精华,我们全班在会计学院的号召下“读经典,品文化”。
上学期,我院开展了对《弟子规》的学习,我班积极响应,每日都有十分钟的集体诵读时间,并开展了“弟子规诵读比赛”的活动,周二晚自习观看弟子规影像,且让同学们写观后感,定期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感悟: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目的是:引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名著,感悟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与精萃; 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基本生活规范,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探究中华文化的根源,品读中华文化经典,找寻中华文化灵魂,做一个有根的人。
上学期我班学习《弟子规》的效果显著,意义重大,对于个人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好的素材。国学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学习,经过传承,相信一定会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得意展现。为此,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合格、优秀的青年大学生。
期间,我们还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班会,通过活动增加同学们的知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增进同学间的尊重与信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浓厚班级读书风气,引领积极的求学风尚。我们的活动口号是“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开场以<读书郎>作为背景音乐。主持人开场: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由此可以想象读书对我们的重要,正像俄国作家普希金所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此时我们的班会正式开始,首先,我们在黑板上写了明代文学家徐渭说的:“好读书不如好读书,好读书不如好读书。”让同学们读,大家思索了一会,开始品读,不同的语调和发音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最后主持人为大家解读了答案,此联是告诫年轻人要刻苦读书,乍看此联,上下一样,何以成对?其实,认真思考,便知奇妙,上联是说,一个人年少的时候,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时光大好,此时为好读书也,可惜有人不知读书的重要,只顾玩耍,不爱读书,这叫不好读书。下联是说年老时方知读书的重要,而好读书却因耳聋眼花,力不从心,不能好好读书!这个“好”字,一字两读音,两重意思,交错相对,耐人寻味,这就是这副对联的奇妙所在。然后小组讨论:同学们平时读了那些书?最想推荐的书目有那些?张婷同学说:“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闪烁着人性的光环,一个个实例,一句句教导一直深深的萦绕在我的心中,是他教会了我应该如何与朋友真心的交往。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帮助。”随后赵振婷同学说:“经过仔细品读《红楼梦》我喜欢黛玉,她如一潭小石潭的水,澄澈,忧郁,还带着一股仙气,她是水做的,一句冷月葬花魂更是唯美。我希望同学可以仔细品读。”之后,我们对大家的读书笔记也作出评选。评选标准为:读书态度端正,能认真做笔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读书数量大。最后,经过大家的评选王璐和杨霞霞的被评为优秀个人。她们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假期读书的乐趣。班长也为我们做了总结,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可以增长不同的学识通过读好书,使同学们走进知识的海洋,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追求高雅之趣,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让书籍成为我们翱翔蓝天,放飞梦想的羽翼吧。”我们的班会在阵阵掌声中结束。
建立图书角,是班级读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增长同学们的见识,及时地为同学们读书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安逸的读书环境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而且还使同学们了解人类历史,探索人类的未来,使班级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
此外,在丰富的课余时间,学生们按照学校的读书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在图书馆,校园干道,湖边,操场都能看到同学们读书的身影,营造出了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在学校大力提倡读书的思想指导下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近书本,喜爱书本,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与文化底蕴。
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与书为友,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开阔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净化同学们的精神家园。班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交流以及优秀读后感评选等,充分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点燃了学生们读书兴趣的火花,丰富了多元的读书活动也为师生提供了广阔展示自我的平台。
查阅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评比中
杨霞霞被评为优秀个人
班长崔文龙做班会总结
马晓玉同学在图书馆查阅书籍
宿舍良好的读书氛围
第二篇:2011会计继续教育D卷
2011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卷(D)
听课证编号:姓名:单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定义的演变经历了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A.内部牵制阶段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D.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2.定量评估的方法主要有:概率技术、()、压力测试法、敏感性分析等。A.集体讨论B.情景分析C.问卷调查D.标杆分析
3.()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A.内部环境B.控制活动C.信息与沟通D.内部监督
4.为保证审计的独立性,SOX法案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为某一审计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审计项目合伙人(或对审计项目实施最终复核的人)担任该审计项目负责人的任期不得超过()年。
A.1B.3C.5D.10
5.PCAOB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但不属于政府机构,PCAOB的每个委员都是全职独立的服务人员,他们不能受雇于“PCAOB”以外的任何机构、个人或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且不能从公众会计公司获取任何好处与利益,任期()年,每人最多两任。
A.3B.5C.10D.12 6.预算控制的过程包括()。
A.编制、审定、分析、考核、奖惩B.编制、审定、执行、考核、奖惩
C.审定、执行、分析、考核、奖惩D.编制、审定、执行、分析、考核、奖惩
7.SOX法案规定,若因不当行为而被要求重编会计报表,则公司CEO与CFO应偿还公司()个月内从公司收到的所有奖金、红利或其他奖金性或有权益性酬金以及通过买卖该公司证券而实现的收益。
A.6B.12C.24D.48 8.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A.绝对保证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是合法的 B.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是公允的,是合法的C.绝对保证经营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有效性,促进企业实现发展 D.合理保证经营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有效性,促进企业实现发展 9.在资金支付流程中,正确的流程是()。A.支付申请→支付审批→办理支付
B.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C.支付申请→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D.支付发生→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
10.下列关于采购控制中采购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宗商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B.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C.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D.小额零星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直接购买等方式
11.()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A.内部控制B.内部管理C.内部监督D.内部会计控制
12.《法案》要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宣誓,并就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分别设定了刑事责任,规定销毁审计档案最高可判()年监禁、在联邦调查及破产事件中销毁档案最高可判()年监禁。
A.15;20B.20;15C.10;20D.20;10
13.1999年修订的()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A.《会计法》B.《注册会计师法》
C.《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D.《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14.()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A.内部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内部监督
15.()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A.风险降低B.风险规避C.风险分担D.风险承受
16.()是直接运用定性术语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其对目标的影响程度。A.分析方法B.比率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定量分析方法 17.下列有关成本费用关键内部控制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未列入预算的成本费用项目绝不可以支付
B.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 C.企业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 D.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18.下列有关内部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文化包含四个要素: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这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B.员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对员工素质的控制
C.内部环境包含组织基调,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D.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19.下列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应当按照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程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B.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C.内部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D.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仅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不包括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20.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B.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都需要参与进来,但不包括员工
C.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D.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
21.下列有关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与退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考核的过程不仅可以促使员工改善现有的工作,还可以在考核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B.年终考核是指企业于每年年末,对员工本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C.物质激励在企业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增加薪酬、颁发奖品、奖金以及休假、疗养、旅游等福利待遇 D.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应当进行离任审计 2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书面报告的优点是成本低,能提供正式的数字、文本和图表,易于复制、携带、传发等特点,是最常见的内部报告形式
B.口头介绍通常是书面报告的补充形式,并常用于一些紧急状况下 C.为了便于管理,内部报告只采用定期报告形式 D.公司董事会是公司重大信息的管理机构
23.以下关于会计信息化及其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人工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B.企业出纳人员可以兼任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兼任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 C.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D.信息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介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包括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4.并购交易中的不相容岗位不包括()。
A.并购合同协议的订立与相关会计记录B.并购交易的申请与审批
C.并购交易的审批与执行D.并购合同协议的订立与审核
25.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A.管理决策者B.员工的职业道德C.员工的业务素质D.内部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A.负责聘请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事务所支付报酬并监督其工作 B.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
C.可以接受并处理本公司会计、内部控制或审计方面的投诉 D.有权雇用独立的法律顾问或其他咨询顾问
2.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A.董事会B.监事会C.股东D.经理层和全体员工
3.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成立是美国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此之前,美国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都是以行业自律为主,PCAOB的出现使监管明显有了政府干预的性质。其职责主要包括()。A.登记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B.制定审计相关准则和制度
C.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D.调查和处罚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 4.2004年9月,COSO根据萨班斯法案要求,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框架的构成要素包括()。A.内部环境、目标设定B.事项识别、风险评估 C.风险应对、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监控
5.SOX法案第404章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出台相关规定,所有除投资公司以外的企业在其年报中都必须包括()。
A.管理层建立和维护适当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程序的责任报告
B.管理层就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程序的有效性在该财政终了出具的评价 C.治理层建立和维护适当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程序的责任报告
D.治理层就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程序的有效性在该财政终了出具的评价 6.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包括()。
A.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C.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指引D.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7.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
A.全面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C.成本效益原则D.及时性原则
8.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
A.知识能力B.专业胜任能力C.良好的职业操守D.独立性 9.内部沟通的方式包括()等。
A.政策、手册B.财务报表、备查簿C.内部刊物D.口头交流、内部网络 10.下列关于不相容职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B.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
C.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使用这些财产物资的职务要分离 D.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11.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B.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C.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D.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12.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相关的文档记录有:内控环境相关主要文档、风险评估相关主要文档、控制活动相关主要文档、信息与沟通相关主要文档、监督检查相关主要文档等。以下属于控制活动相关主要文档的有()。
A.财务会计报告流程B.绩效考核文档 C.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文档D.公司财务报告
13.在资金控制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中,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工作 A.会计档案保管工作B.会计档案销毁工作 C.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D.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 14.企业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A.请购与审批B.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 C.采购合同协议的拟订、审核与审批D.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 15.赊销信用的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A.制定赊销额度B.日常赊销管理 C.长期赊销管理D.赊销事后管理
16.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要素,下列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有()。A.风险评估B.内部环境C.风险评估D.信息与沟通
17.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属于该原则的有()。A.全面性原则B.适应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制衡性原则 18.预算调整的程序一般包括()。A.预算调整的申请B.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C.在预算开始前编制完成全面预算,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以文件形式下达执行 D.预算调整的审查
19.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A.保证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 B.保证各项成本费用的合法性
C.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保证成本费用的正确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 20.全面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A.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 B.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 C.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 D.预算编制与预算调整
三、判断题
1.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明原因,及时处理。()
2.企业应当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3.在销售谈判中,谈判人员一般可由销售部门负责人指定一名销售业务员和一名销售内勤(设立法律部门的单位可由法律服务部派出一名谈判人员)参加与客户的谈判。()
4.企业的销售退回必须经销售主管审批后方可执行。()
5.SOX法案规定,绝对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上市客户提供某些非审计服务,包括簿记、代编报表、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评估、保险精算、内部审计等。()
6.信息系统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传递速度快。()
7.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8.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9.授权是对特殊交易或特殊交易的政策性制度决策。()
10.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1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风险导向原则、一致性原则、公允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成本效益等原则。()
12.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13.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全面负责的作用。()
14.出纳人员可以同时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
15.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1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7.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相关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但签字的从业人员不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
18.对外包承包商选择是外包决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该环节的缺失是众多外包案例失败的重要原因。()
19.对方违约的情形,应当按合同协议条款约定收取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企业损失时,应当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20.《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提到的信息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方面的信息。信息交流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是组织中的沟通。沟通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因此信息的沟通是组织稳定的基础,对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简答题
1、内部牵制的四项职能。
2、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六个突破。
4、内部控制的特点。
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6、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
第三篇:《会计发展史》读书笔记
《会计发展史》读书笔记
这两个月来,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关于会计学发展历史的书,那就是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建忠译著的《会计发展史》。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记录下来了很多读书笔记。
一、会计的发展阶段
(一)古代会计阶段: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臵,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臵“专门记录官”。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二)近代会计阶段: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卢卡-帕乔利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三)现代会计阶段:
“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公认会计准则的建立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催产的作用。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挽救会计职业,会计界认为必须着手制定会计准则。1934年,第一批会计准则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认可,这批准则共包括6项内容,即:(1)利润必须实现:
(2)资本盈余不得用以调剂任何一年的当年收益:
(3)子公司并购前存在的盈余不得算做母公司的己赚取盈余:(4)公司职员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单独列示:(5)库藏股股利不得作为收益:(6)捐赠资本不作为盈余。
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并在ASR No.4中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赋予会计职业界,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有监督权与最终的否决权。以后,会计准则制定团体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以及现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中,FASB自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公布了13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C or FAS)。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除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出台外,新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与发展。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执行性管理会计,侧重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逐渐由单纯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过渡到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把决策会计放到主要位臵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去,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另一个重大的发展是会计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70年代以前,规范性会计研究法占据主导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渐取得了与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共领风骚的地位。
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这样一种不断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思路,从而既保证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也能使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尴尬!
二、会计思想的萌发
(一)萌芽时期的原始会计思想:
首先指出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产品剩余是会计思想萌芽和发展的前提,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的生产实践决定了相应的会计思想形态;接着考察了原始会计思想从模仿自然到脱离模仿实物的过程以及相应的绘图记事、刻符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形式;最后分析了原始会计思想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为后期会计思想所做的历史积累,如计数制、实物计量单位、原始文字等。
(二)传统中式簿记时期的会计思想:
首先分析了本期会计思想所处的历史背景,如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落后、重农抑商等以及相应的社会生产发展特点;接着分析了单式簿记思想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主要发展特色以及各阶段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分析了单式簿记思想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为复式簿记思想所做的历史积累,如记账符号思想、内部控制思想、四柱结算思想等;最后分析了复式簿记思想的直接背景,构成复式簿记思想主要方面的人名账户思想、物名账户思想以及平衡思想的主要发展过程及特色。
(三)新式会计(簿记)时期的会计思想:
首先指出本期处于新的历史环境中,如1840年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十分突出,新中国建立更赋予它全新的特点;接着指出会计思想的内容比以前各期空前丰富,改革思想与改良思想的争论构成了中式簿记改良时期的主要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会计思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展开了对记账方法、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本质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改革开放后成果迭出,出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会计学术派别,同时会计研究也逐渐由务虚走向务实,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后分析了这一时期各阶段会计思想的主要意义。
西方会计一千年发展史
(一)西式单式簿记的崛起
10世纪至11世纪,作为中世纪西欧工商业中心的城市兴起,并很快得到发展。11世纪末至12世纪,在十字军东征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和中部的托斯坎尼开始控制了东方和西欧的中介贸易。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法兰西的马赛、那劳阿里等城市里的商人积聚了大量资本,并陆续将其投入到工业及银钱业中去,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银钱业的发展。12世纪至13世纪,市民争取城市自治的运动日益高涨,并最终通过激烈斗争建立了一些城市国家,诸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很快便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基地。13世纪至14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形成,威尼斯开始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介,它所发行金币“杜卡特”已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至14世纪经营银钱业的商户已达一百多家。与此同时,在13世纪至14世纪,行会在各城市国家中发展起来,而通过行会所结成的资产者同盟,已成为向封建建主宣战的得力组织。上述变化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在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已经稀疏地可在地中海沿岸看到。”这便是借贷复式簿记得以在意大利北部城邦萌芽、产生及获得初步发展,最终促使西式簿记崛起,并取代东方会计历史地位的主要原因。
(二)西方复式簿记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及生长阶段,产生了佛罗伦萨式、热那亚式与威尼斯式簿记、“三式薄记”的光辉照亮了未来西欧乃至世界会计的发展里程,它实现了世界由古代会计发展阶段向近代会计发展阶段的转变,改写了世界会计发展历史,产生研究复式簿记的光辉文献《薄记论》,并揭开近代会计发展史的崭新篇章。在16世纪至17世纪,德国、荷兰、法国等先后继承与发展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实务与理论,最终在欧洲造就“帕乔利时代。”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障碍,进而带来18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这一重大变化使英国会计的发展进入到创新时期。同时,18世纪在巩固兴旺发达起来的公共会计师事业及它在审计、复式簿记原理与早期成本会计方面的贡献,使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会计发展中心,这一历史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
(三)西方复式簿记实现了世界会计发展史的根本性转变。
从13世纪到19世纪,在复式簿记时代700年左右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实现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了由古代会计发展阶段向近代会计发展阶段的转变,其间适应早期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要来,逐步以复式簿记的方法体系取代了单式簿记的方法体系,并较为系统地建立了“簿记学”的基本理论。二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之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建立成本会计为立足点,以会计在公司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为基本指导思想,已在实务处理与理论方面开始朝着会计时代的方向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在进入20世纪后才最终完成。
(四)西方会计的崛起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会计崛起是资本主义经济军先在西欧产生、发展之必然结果,其后,它在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据支配地位,又是科学技术进步、产业革命在西欧发生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结果。至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心转移,世界会计中心也就从英国乃至西欧转移到美国。
(五)西方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会计发展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进入公元11世纪后,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完成,这一历史进程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然而,中世纪的鼎盛时期转眼而至,商业的兴起,城市的建立与发展,约二百年左右,西欧便很快进入到经济专业化的兴旺发达时期,这种演进速度又比中国快了500年左右。公元后第二个千年会计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拉开了帐幕,此后,东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自然而然两者在会计发展方面的差距也逐步扩大,这是公元11世纪至20世纪世界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1494年,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巴其阿勒发表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复式记账法,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19世纪间产业革命的兴起,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30年,美国第一次讨论会计原则,将会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为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传统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个分支。
四、中国会计的发展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在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历程
在我国,“会”、“计”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周礼》中。根据考证,在此之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共五千多字,均未发现此字样。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头脑记忆即可。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会计也随之有较快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但它只是生产活动的附带工作。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文字的产生,会计由“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记账、算账等管理活动。
据我国历史记载,我国西周王朝已设立了“司会”这一专职官吏来掌管国家和地方的“百物财用”。《周礼.天官》中记载:“司会主天下之大计,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当时,就设有专门的官员记载和管理王室的钱粮赋税,并设有官厅会计部门,主管官员称为“司会”,“司会”在总揽国家政大权的天宫大宰的领导下,组织的总合核算.“司会”下面又设有掌管王朝全部会计账薄的“司书。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从而使会计核算的方法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唐代出现“账簿”一词,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四柱清册”。四柱是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四柱清册”将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以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以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我国传统的单式收付簿记记账法提高到较为科学的层次。
可以看出,在四柱中,每一柱都反映着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各柱相互衔接,形成整体,不但彼此具有相互核对的作用,而且可以总括表现某一特定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和结结余情况。“四柱清册”的创建和运用,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大成就,为我国通行多年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末清初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出现空前的繁荣,反映了我国封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是到了明末,出现了比“四柱清册”更加完备的“龙门账” 核算方法。“龙门账”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所谓“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全部资产(包括债权);“该”指全部负债(包括业主投资)。“进”、“缴”、“存”、“该”四柱之间的结算关系可用下面会计方程式表示: 进-缴=存-该 或 进+该=存+缴
年终结算,按照上式,从两方面计算盈亏:进-缴=盈亏;存-该=盈亏。两式计算结束相符,称为“合龙门”。“四柱清册”只能应用不计盈亏的政府(官厅)会计,而“龙门账”则能满足商业上核算盈亏的需要。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我国会计工作者又创造了“四脚账”,这种账主要应用在民间商业界。“四脚账”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经济事项无论现金出纳、商业购销、内外往来等,均在账簿上记录两笔账,即要登记某一账项的来龙和去脉。可见我国会计工作者早在明末清初就为近代会计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作出过极为重大的贡献。在封建社会,由于我国历来实行闭关自给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力逐渐落后。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会计发展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
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之相适应的前苏联会计模式,前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会计制度和方法的变更,我国会计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我国企业近三十年会计改革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我国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到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转换稳步推进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初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主要包括: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执业和职务资格准入制度、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评价系统、会计行政监管体制以及会计的国际协调等诸多方面。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一直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差异大为缩减,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我们将几十项会计政策与之对比,除个别方法因我国国情而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外,其他内容在总体上已趋于一致或相近。在企业会计改革及其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仅用了短短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70多年所走过的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是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计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
2006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证券公司、保险业、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投资基金、部分中央企业在2007年也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于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企业稳健经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制度面临主要问题是如何消化和处理多年来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为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真实反映企业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业基础管理,2003年9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审议通过《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并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清产核资工作,按照规定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对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为国有企业转制、改组、改造打下了基础,对顺利实施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六、会计发展的实质
会计是一种确认、计量、记录经济事项的技术,以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始终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性质,各国政治、经济、法律体系、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会计的发展。
(一)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会计是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会计从简单地计算和记录财务收支,逐渐发展到利用货币计量来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过程,会计的方法和技术也逐渐完善起来。现在用会计电算化来代替手工操做就是一个例证。更重要的是,利用会计管理经济发挥作用日益显著,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二)会计做为国际通用语言,会计信息成为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的媒介。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经济必须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家的经济决策也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问题;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必然会对会计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虽然从16世纪的东印度公司开始,就有了国际性的投资,但是由于业务量少,跨国公司对会计国际化的需求不高。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美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额均居世界之首。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跨国公司的各类业务也更加复杂,跨国公司才开始考虑会计国际化的问题。据联合国有关机构1993年的统计,当时世界上共有37000家跨国公司其海外附属公司总计达17万家。37000家母公司中,90%是西方国家的,90%中又约有一半属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意大利五国;属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只有2700家。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得他们对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纷纷要求各国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标准提供会计信息,编制财务报表。而子公司还必须按照子公司所在国的要求编制会计报表,以满足所在国家税收等方面的需要。这样不仅编制会计表报的成本非常高,并且会计差异不可避免。1993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按德国会计标准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盈利615万德国马克,而按美国会计标准编制则是亏损1839万德国马克,两者相差2454万德国马克。跨国公司希望通过会计国际化尽可能的避免诸如此类情况的发生,消除巨大的会计差异,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此外,跨国公司的跨国股东和债权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也客观上要求跨国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
(三)资本市场国际化,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标准编制会计报表,满足多方的需要。随着发行债券和股票突破国家界限,国际性的筹资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高。8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9%左右,比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幅度高3倍,比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高4倍。以美国为例,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1966年时为520亿美元,1984年时增至2330亿美元,翻了两番多。而其他国家的公司在美国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1966年时为90亿美元,1982年增至1250亿美元。为了降低交易费用,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标准来编制的会计报表,一方面可以满足资本供需双方了解财务状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国际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管提供方便。
(四)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超越了国界,会计要满足多国的要求。
会计发展必须体现国际化的要求。对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最为引人注目。国际会计准则不仅能够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促进国际会计的协同,促进国外投资的发展。在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为了赢得世界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支持,实现会计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取在原则上力求统一,在具体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以便不同的国家尽可能接近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卓有成效,欧盟是在会计国际化工作中取得最大成就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欧盟正式颁布的要求各国执行的指令中,与会计和财务报告事项直接有关的指令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七、对会计的展望 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公布: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200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1位;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GDP)迅速增加,按汇率法计算,2006年已达26452亿美元,居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4位,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5.5%。今天的中国绝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更不是五十年前的中国。由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增强,新一轮会计改革中的国际趋同,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很大关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上市公司有影响,对会计本身有影响,而且对会计教学、会计思维、会计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都会产生影响。
要看到,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要进一步开拓市场,进一步抢占制高点,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二流公司合作,用我们的市场换他的资本份额,都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他改造为我们共有的一流公司。我们为什么不拿市场换资本呢?资本是最具有流动性和全球性的,而我们会计是最懂得资本流动规律的。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借鉴和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发达国家准则中的有用成分,更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在欧美主导的国际会计标准体系中注入新的力量,使这个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的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减少会计准则的协调成本。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中国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希望全面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抛弃原计划经济时代的所谓“中国特色”会计准则。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影响力在世界逐步扩大,会计行业也正在迎来自己的春天,会计事业正迈进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崭新历史阶段。会计工作的发展,会计地位的提升,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同时,只有扎根经济社会发展,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平台,会计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纵观中外会计发展史,衡量会计反哺社会、奉献社会的主要标志,会计不能只为会计服务,也不能只为微观经济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国际服务,要为整个世界服务,可见,会计的未来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会计经验文献读书笔记
读《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一文的启示
2012级会计专业8121202011330 郭玥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当时一批年青学者将弗里德曼所创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引入到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从而促使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兴起与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会计学者开始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篇文献是有关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经典之作,他首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开创了会计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提供了研究会计问题的新方法。通过读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早期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线索和发展思路,从而让我对怎样研究我国会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那么,我将通过这篇文章记录下文献的基本内容,结构,然后写上自己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和我能加以利用的方面,以便对以后的阅读提供便利的途径。
一.文章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包括引言、经验检验、数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五个部分。他逻辑结构是很有层次的,很值得我们进行学习。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描述当时对会计收益数据有用性的争论,作者认为争论的原因在于没有经验数据的支撑,并提出可以从会计收益数据发布前后的股价走势来判断会计收益数据的有用性,从而确立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论文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分为一个大段,主要包括如何对所使用的理论依据、变量、样本,数据的标准进行选择,以及指导我们了解了如何对数据来源和变量的结果进行统计。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包括假设、对假设的检验结果,然后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指出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同研究设计本身的局限性。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会计收益数据是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有其他竞争性的信息来源,让会计收益数据的信息含量受到了影响。最后作者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的思路。总体来讲,该文献的基本结构兼有科学性、明晰性和实用性于一身。这种运用经验研究方法被研究会计问题的会计研究者广为采用,成为经验研究论文结构的主要范式。
本文正文部分的内容是本文的精华之处,本文具有选题的热点性,变量设计的巧妙性,方法的创新性,样本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最后顺其自然的引出了本文作者的观点,让读者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二.文章的可读处
(一)作者通过变量的设计的确定了研究的主题。
文章首先引入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定义是:在资本市场上总会有一些投资者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从而做出更优的投资决策,这些投资者比其他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这些资本市场上的操作会让收集的信息迅速反映在资本资产的价格中。当有大量的这种投资者时,资本市场会非常迅速地调整资本资产的价格,使这些投资者不能获取更多的非正常报酬。
根据上述理论,作者提出可观测的股票价格波动与信息发布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可以证明会计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从而将会计收益同股票价格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作者通过构建市场预期收益的两个选择模型来考察市场对会计收益数据是如何反应的。从而对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区分对于特定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特定信息和对所有公司证券价格有影响的系统信息。
(二)方法运用的独特性
在文章中,鲍尔和布朗把影响公司盈余的因素分离为系统因素和特定因素。系统因素影响所有的公司,这样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可以通过这种特定方式进行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稳定的,可以将这种稳定的联系用固定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可以根据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当年收益的条件期望。这样,未预期盈余变动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收益的变动与条件期望变动的差异得到估计,并把这个差值定义为当前收益所传递的信息含量。同时作者假定:由企业财务及其他政策改变所导致的盈余变化,在第一次估计前已经被收益的平均变化所反应,即宏观经济和政策改变同时影响企业收益,可以将其进行联合估计。
对未预期盈余的估计,作者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每个样本公司每年的盈余变化和市场盈余变化的线型回归系数和截距项。再将市场盈余平均变化作为自变量代入上述过程得到的回归模型,计算出盈余变化的预期值。最后未预期盈余变化值(预测残差)即为盈余变化的实际值减去盈余变化的预期值。从未预期盈余变化的估计中可以发现作者是剔除了市场效应的,即不考虑系统因素仅考虑特定因素。这种公式的运用对我以后进行实证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法性的指引,本文作者的这种方法在当时很是新颖,对于初读研究生的我非常有启示。
(三)提出研究方向的不足
虽然该文献的研究方法具有相当严密的逻辑性以及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文献的最后作者还是非常大胆的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如没有考虑月末发生交易时股票价格同时变化、数据中存在误差、股价的离散性、“预计误差”模型的无效性、收益预期误差的系统偏差等。除了作者指出的局限性外,还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市场如何预测净收益的变化、中报或股利宣告的作用、中报与年报的成本以及未预期收益变化程度和相关股票价格调整程度的定量关系等。
三、《评价》对我的启示
运用实证方法解决当前热点问题是值得我学习的。该文献运用的事项法以及相关的财务和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工作。在中国,只要以中国的特色为经,以国际文献的热点课题为纬,去回答国际文献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可以了。还应该学习的是文献研究方法的创新性,鲍尔和布朗因为运用别人没有应用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一个广为争论但一直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而一举奠定了该文献的地位,与他们处于同一时代且同样接受过系统的财务和经济学训练的学者不在少数,但鲍尔和布朗为什么却成为第一个运用那些系统知识来分析会计问题的学者。所以在以后论文的撰写时候要发散思维,争取诠释一些前人没有的名词,运用新的思考方式来为会计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第五篇:管理会计读书笔记
读《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有感 最近,我学习了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模式-平衡计分卡模型。为了对这一模型的应用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不仅限与理论上的掌握,我查找了一些关于该模型在实践中应用的文章研读了一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这篇论文,是天津大学研究生毛国英在汪波教授的指导下写的。
文章从银行战略管理理论入手,介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及国际先进银行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随后,简要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体系,指出平衡计分卡体系是以战略为导向的,实现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衡量的有效工具,其弥补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有效地把企业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可测评的目标和指标,使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联系起来,确保了企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目标远景的有效实现。最后,文章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的战略管理实践为案例,对该行的战略管理发展历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体系建设,指出有效的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是将银行的战略和一整套财务和非财务考核手段相结合,以改善银行财务状况,最终实现商业银行发展蓝图和战略目标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不是一个战略制定系统,而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即贯彻、实施已形成的战略步骤,并不断对其进行反馈和修正的系统。通过建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战略管理体系,使招商银行总体发展战略从制度层面、绩效层面、人员管理等多层面得到有效贯彻执行。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招商银行天津分行的经营模式不断调整、业务结构不断拓宽、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为金融全面开放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在战略管理方面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摸索更具可操作性的战略管理之道。
绩效考核是银行的一种重要的管理策略,而平衡计分卡也逐渐被引入城市银行的考核体系之中。虽然该方法在提高企业的业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定位标准的模糊性,平衡计分卡策略在银行的绩效考核中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局限性主要体现为:非财务指标以多种数据形式衡量,没有标准化的定义,而不同公司间对其定义变化很大,量化困难;非财务指标和长期绩效之间的因果联系,缺少合理定义;忽略了社会责任,没有在社会责任方面提出相应的指
标体系。而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平衡计分卡的缺陷,而且在对于天津支行的绩效评价只是定性的分析,并没有将其量化,降低了文章结论说服力。
文章出处:
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12月.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