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级景区申报、评定基本程序
A级景区申报、评定基本程序
一、申报程序:
1、景区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自检评分,如景区有不符合标准之处,请参照标准整改。自检评分表包括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得分表、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得分表和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得分表三部分。
2、景区自检达到要求可以向县局提交申请报告,同时提交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书》。
3、县局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对景区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必要的整改意见,填写推荐单位评分表。
4、县局向市局提交申请报告,并将审核过的景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书》一式三份上报市局规划科。
5、市局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及景区实际情况给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及现场考察实际打分,填写评定单位评分表。
6、考察合格后,由景区撰写向省局的汇报材料,以备省局 现场验收时作汇报。
7、市局向省局提交申请报告,并上交相关材料。
二、评定程序:
省局来现场审核时,有以下程序:
1、景区负责人向省检查组做现场汇报。
2、省检查组审查档案资料。
3、省检查组进行实地检查。
4、省检查组进行抽样调查,随机填写《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
请景区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的12项内容,准备相应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要齐全,完整,没有漏项。并准备40-50份空白《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以备现场调查使用。
附:
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
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第二篇:A级景区评定程序
3A级、2A级、1A级旅游景区评定流程
一、申报3A级、2A级、1A级的旅游景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是指对具有独立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旅游景区进行评定,对园中园、景中景等内部旅游点,不进行单独评定。
二、制定创建计划,并自检达标
参加创建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评定细则的要求,制定创建计划,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各项创建措施。旅游景区在创建计划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结果达到相应等级标准和细则规定的旅游景区,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并向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提出评定申请。
三、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批
经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核同意,向上一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参加相应质量等级的正式评定。
四、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评定
现场评定工作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委派评定小组承担。评定小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现场评定工作。现场评定符合标准的旅游景区,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批准其质量等级,并向社会公告。
五、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向社会公告
制定创建计划→自检→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提出评定申请
第三篇:国家A级旅游景区申报程序
国家A级旅游景区申报程序
办事规程:
一、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申报程序
1、旅游景区在自检、自查的基础上,达到相应等级评分标准的,向区(市)县旅游局提出申请报告;
2、省、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派专家进行咨询、指导;
3、区(市)县旅游局核实达到标准的,向市旅游局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市旅游局)提交申请报告;
4、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市旅游局组织专家)初审合格后上报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5、省、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现场检查和暗访,由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检查合格后,向国家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
6、国家旅游局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审、公告。
第四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基本程序
5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基本程序
一、省级机构初评。省级机构对申请创建5A级的旅游景区,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进行初评。初评认为景观质量达到5A级标准要求、通过创建可能全面达到5A级标准的,向国家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提出景观质量评估申请,提交评估所需材料。评估材料包括景区基本情况、景观质量情况(针对(《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的每一项打分点,提供具体详实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证明)等。
二、景观质量评估。景区景观质量是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基本入门条件和首要前提。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申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和景区景观质量核查后,将符合要求的景区推荐至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从“景观质量评价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组,采取会议审查或现场检查方式,对各地推荐景区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估。评估采取专家独立打分,以去除最低最高分之后的平均分是否达到90分为标准,通过评估的景区,列入创建5A预备名单;未通过评估的,85分到90分(不含)的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指导开展景观质量提升工作,至少半年后可再申请评估一次,再次评估通过的,列入创建名单,85分(不含)以下的景区至少两年后才能重新申请创建。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将每次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
三、落实创建任务。列入创建5A预备名单的创建单位,在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的指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计划任务书”,经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核同意后,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景区按照工作方案和计划任务书落实创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创建期一般不少于一年。创建单位要严格坚持标准,把握创建节奏,保证创建时间,注重创建过程,将创建过程与创建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报送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将根据景区创建工作进展和实际需求,适时选派专家对创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或情况抽查。
四、省级初审推荐。经创建单位自查和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初步审核,认为已经完成各项创建计划任务、达到5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提交评定申请,报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情况材料(针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每一项打分点,提供具体详实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证明)、创建计划任务完成情况报告等。省级机构应落实审核监管责任,成熟一家、推荐一家,做到从严按质推荐。
五、创建资料审核。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评定细则规定,对旅游景区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核重点包括旅游景区名称、范围、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年游客量、电子商务,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以及景区各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审核的景区,进入现场评定程序,包括暗访和明查两个环节。
六、暗访。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将“景区现场检查评价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景区进行暗访,重点检查景区创建任务计划书完成情况,对其是否具备验收条件进行判断。暗访认为具备验收条件的,可组织进行明查;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向景区反馈整改建议并督促整改。评定机构认为有必要的,可组织多次暗访。
七、明查。明查是对旅游景区是否达到5A标准的全面核查,对景区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提出最终意见。现场检查工作由检查员负责,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组建专业检查员队伍,制定现场检查规范,明确检查员直接责任,并对检查员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首次明查不通过的,景区要重新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两次明查不通过的,不再进行验收。
八、社会公示。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关键性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评议。整个过程共进行两次必要公示,一是对列入创建5A预备名单的景区进行公示;二是对通过现场评定的景区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被检查景区评定得分和评定结果。每次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旅游景区通过公示,若出现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等情况,将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进行调查和核实,做出相应决定。
九、发布公告。通过公示的景区,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质量等级公告,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篇:A级景区复核程序
A级旅游景区复核的程序有哪些?
一、省评定委员会负责全省3A级旅游景区的复核工作,负责对4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核后报国家旅游局。景区全面复核工作两年开展一次,已评定质量等级的旅游景区均在复核范围。
二、复核主要依照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以及相关管理办法和评定细则。复核工作应采用景区自查、交叉检查、重点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由省评定委员会向受复核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下发复核通知书,州、市评定委员会向受复核的1A、2A级旅游景区下发复核通知书,接受复核单位收到通知书后开展自查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提交自检自查报告。
三、各级评定办公室组织复核组开展复核并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写出详细的检查报告及整改建议,将评分结果、复核意见和整改建议报州、市评定委员会或省评定委员会。省评定委员会根据州、市评定委员会上报资料对1A、2A级旅游景区进行抽查审定后批复;3A级以上旅游景区由省评定委员会根据评定办公室提交的复核组意见审定后,对通过复核的景区进行批复。复核结果由省评定办公室进行公告。
四、对复核检查达不到标准规定的1A、2A、3A旅游景区,省评定委员会可做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和取消等级的处理。对于取消和降低等级的景区,由省评定委员会对外公告,同时报国家评定委员会备案;对复核检查达不到标准规定的4A、5A旅游景区,省评定委员会可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并将情况上报国家评定委员会。对差距较大,整改不力的,由省评定委员会向国家A评委提出降低和取消等级的处理意见。在复核检查中对全省1A、2A、3A级旅游景区作出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和取消等级通知处理的同时,需事先通知景区所在地的州、市旅游局A评委。受复核的旅游景区接到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和取消等级的通知后,须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报省评定委员会,由省评定委员会委派检查员对其进行重新检查复核后,再作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凡被降低和取消等级的旅游景区,自降低和取消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原来或更高级别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