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铅厂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汇报
铅厂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汇报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了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揭示我校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铅厂中学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1、各项测试数据的整理统计,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价指标。
2、.数据来源和过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我校在校学生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的体质测试结果,共测量了7项指标:身高、体重、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验、肺扩量、50米、立定跳远、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数据的检验、检查验收和统计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进行。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都在中下水平,其中优秀学生不多身体素质好的学生非常少。本校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我校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才是我们体育工作的重点。
二、铅厂中学体育活动开展内容
1、学校建立了体育活动功能室:乒乓球室,跳跃室,体操室,气排球场,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等。
2、学生每天6点半参加早操:晨跑10圈。
3、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开展体育课。
4、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打气排球,篮球,乒乓球等活动。
三、学校体育“一校一品”
我校是一个乡镇的小学校而我校体育教师中有两人是国家排球二级运动员并且在国家体育总局来我县指导和推广气排球的活动中学习了气排球这项运动项目。排球项目“一校一品”,在校得到了开展。
四、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校还没有开展足球进校园的活动
2016年4月15日
铅厂中学
第二篇:铅厂中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工作总结
铅厂中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工作总结
一、学校概况
铅厂中学创建于1957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条件比较完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和学生公寓、食堂等一应俱全。现有在编教职工20人,有学生155人,6个教学班,寄宿生130人,校园总面积8000平方米,校舍面积4295平方米。
二、标准化建设主要特色
(一)校园校舍建设
学校校舍由于建筑年份比较久,近几年学校加大了改造力度。
1、维修了教师宿舍,更换了门窗,粉刷了墙面,加装了卫生间,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让教师能安心教学。
2、重建了新的教学大楼,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二)仪器图书装备
按照国家标准装备教学用计算机、班班通和各学科的教学仪器,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办学差距。装备了新的书架和图书。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教学标准化的进行。
(三)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人,专任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学历合格率达到100%,调入了体育、音乐专业教师,专业结构配置日趋合理。
(四)课程建设
学校严格执行省定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开好省定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五)学校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建有多处文化长廊,寝室、教室墙面上有格言警句图片。学校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张贴上墙,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各班建有班级图书角,学生喜爱的读物与同学分享。每周上好一堂经典阅读课,语文老师指导写好读书笔记。学校经常性开展读书交流和征文比赛等活动,校园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崇义县铅厂中学
2016年12月15日
第三篇:铅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铅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准绳,开齐开足课程,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以人为本,求内涵发展,以质立校,创教育未来”为办学宗旨,以“发展学校,成长教师”为办学目标,以“科学严谨、博爱奉献”为教风,以“乐学好问、慎思笃行”为学风,着力弘扬“知行合一,守善成贤”的王阳明文化,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水平;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质量;强化了学校安全管理;不断深化改革,深化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了我校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打造“阳明文化”。注重“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四个方面全面打造。“致良知”是其“心学”核心命题,贯穿了“阳明文化”所有思想。
引导学生学习其魅力,阳明学的魅力在于它贯穿了儒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主流思想。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揭示人的价值不可限量性,指明每一个人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才可能开发出其内在的潜力。其思想具体陈述为,人与天地乃是同一个“性”,人是天地之“心”,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和合包容,合为一体的关系,人与天地共同完成万物的化育。这一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的可塑性非常高,“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并开出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方法:“致良知”。并具体到争对每一个体的资质不一,提出相应的办法与技巧。这些思想与方法无不包含着人类社会和谐的理念,对当今社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与积极意义。
崇义县铅厂中学 2016年12月15日
第四篇:学校体育工作汇报
××学校体育工作汇报
一、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我校在加强少年儿童体育、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方面,认识明确,高度重视,建立了一把手负责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和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将体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主要做法
1.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大力宣传“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营造有等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深厚氛围。
2.学校制定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安排、具体措施及实施方案,健全了体育工作规章制度,严格进行《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测试。
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体育课4课时、三~六年级每周3课时的体育课设置,开足上好体育课,没有任何削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
4.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为学生安排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实行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排入课表。5.学校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相关的“小小体育运动队”,丰富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6.学校每年召开两次小型体育运动会,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7.利用学校现有的资金,配置相关的体育器材,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老师,所以学校的一些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展开,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尽快配备体育老师。
××学校
2008年5月20日
第五篇:学校体育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体育工作汇报材料
道林镇善山岭中学
我校体育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总体布署下,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断深化课余体育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现就我校的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1、不断改善条件,学校除了田径场,还开辟了运动区,配备了健身器材。运动场所的面积达到3800多平米。今年新建成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两个。
2、利用体育课教学主渠道,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认真研究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认真落实体育课和健康教育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学知、认知、用知的能力和水平。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2012的体育中考合格率97%,平均分81分。
3、常抓不懈,积极抓好课间大活动,学校“课间操和跑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师生健身活动的开展。近三年,利用课间大活动,师生每天课间操围运动场跑三圈,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体育和卫生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4、为了丰富校园课间体育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我校组建了田径队,柔道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特长生认定去年田径3人,柔道9人。超额完成了中心校下达的指标。
5、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备战体育比赛。学生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一届的体育运动会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今年的县田径运动会我校取得了50几分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