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旱山区土地流转中土地的撂荒情况调研报告农经14-3
干旱山区土地流转中土地的撂荒情况调研报告
——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西坪村为例
王树森
(塔里木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对干旱山区土地的现状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土地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土地撂荒较为严重,农民在追求更多利益的过程中放弃了部分土地,而且自身也忽略了对农业的投入,生产力低下,产量低,再加之严峻的自然环境使得撂荒在不断地加重,并提出了对策。关键字:干旱山区;土地流转;撂荒地
Land circulation in arid mountainous area of abandoned land of case study
—In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stability zone XinJiXiang west pi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ShuSen wang
Abstract:In this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the status as well as the use of land and do the statistical.Finding the main problem that the rural land was abandoned is serious, the main problem in: farmers are in the pursuit of more interest to give up the part of the land, and also ignore its own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the rural labor force outflow, which result low productivity, low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low yields, at the same time couple the severe natural environment which makes the abandoned rural is increasing.Keywords: arid mountains;land transfer;abandoned land.(tarim university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xinjiang aral 843300)
引言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粮食安全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绝对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土地安全一直是兴国安邦的重要问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种地的机会成本的变大,许多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从事人员年龄偏大等是主要问题使撂荒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撂荒”概念的界定,暂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黄利民、张安录[1]等对撂荒地定义为:“在现有耕地利用方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社会、经济与自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对现有耕地停止或减少耕耘,从而导致耕地处于一种未知性的荒芜或未充分利用时的状态。”文华成[2]认为耕地撂荒一般是指农民因为某种原因不愿耕种或无法耕种,而是土地出于无人耕种状态,农民外出打工把土地转包或姿托给他人代为种。李诚,董小波[3]通过供求关系将土地撂荒概括为需求不足、供给障碍,区域不平衡等造成的土地撂荒。而且干旱山区,乡村社会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恶劣,土地撂荒现象更为严重。
1.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定西地处黄河中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总耕地面积770.2万亩,农民人均2.9亩。海拔1400~3941米,年降水量为350~600毫米,无霜期140天,年平均气温7℃,气候比较干燥,干旱少雨,降雨多集中于秋季。水资源欠缺,地貌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零碎,水土流失严重。定西市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本村中共有260户人家,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988人,在农村的劳动
力大约300人。调查时间选在春节,分为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式。
全村大概有5000亩地,川地1500亩,梯田1350亩,坡地1100亩,退耕还林800亩。其中有40%的梯田撂荒,坡地全部撂荒,退过退耕还林的800亩所有撂荒地加起来占了实际耕地的44.08%,接受调查的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年龄范围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接近58岁;家庭人口数一般在3~5人,平均家庭人口数3.8人;家庭劳动力人数为1~3人,每个家庭平均劳动力为2人;每个家庭外出打工人员人数有0~4人;25岁以下的青年均为初中及高中学历,每家平均拥有土地20亩,每个家庭每年土地收入约为12000元,每年的土地投入成本约为6900元,每年的土地剩余约为5100元(其中包含隐性工资)。被调查者的总体特征:农业劳动者的年龄普遍高;土地零碎化,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利用率不高;农民的土地投入成本高,收入低。
调查方法。。。
1.1撂荒的基本情况及其土地使用现状
在调查走访的260户人家中,90%的农户都有撂荒地,在撂荒的土地中坡地占主要撂荒面积,占了撂荒地总面积的51%;依次是路程比较远的梯田,占34%;还有少量的平地,占15%。
部分撂荒地撂荒时间在3~4年,这些荒地大部分表现为比较偏远的梯田和坡地。41%的荒地是在最近的1~2年形成的。这说明在干旱山区的撂荒十分普遍,而且将来的撂荒面积还会继续扩大。首先,在种地意愿上人们的观念也正在发生改变,人们不会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种地上来。在25岁以下的受访者的调查中,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再继续耕种土地。25~45岁的人群中有67%的人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打工,种地只是一种作为辅助收入来经营。其次,在调查中得知,有好多偏远地方的农民表示,当孩子毕业找到工作后,会搬家到就近的小城镇中去,而他们的土地一般由邻居或者亲戚代种,一些效益差的农地就会直接弃种而撂荒,并且家还在农村的居民里43%的人都有以后几年里搬家的打算。再次,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的干旱山区的土地耕种很不方便,路程远,路况很差,在耕作方式上大部分还是“传统农具+牛耕”的方式。种地很不方便,劳动量很大。还有的劳动者年龄偏大,不会使用小型自动化农具,如微耕机以及三轮车等,甚至在使用中因操作不当而受伤,老一代农民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农业要求。
现在的耕种模式分为代种和兼顾耕种,代种是将土地由亲戚或者同村人代为耕种,以保护土地的墒情和养分,避免撂荒,只收取少量地租或者不收地租,部分搬走的农户常用这种耕作模式。但代种人人力有限,部分土地仍会撂荒。兼顾模式为打工和种地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土地带来的收入远小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而且靠天吃饭的硬性条件的限制下,对土地的投入(如化肥)在一定量以后,这种投入的边际效用就会变得很小。而且在对农作物有影响的几个因素里,化肥、雨水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因素,农作物生长期间的人工管理是次要因素。这便形成了一种只有播种和收获两个环节的农业劳作模式。从另一角度上说这也是正好解决人力不足的矛盾,大部分人都采用了一种春季耕种,然后外出打工,等农作物成熟时再请假回来收获。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是一种粗放的管理,田间常生杂草,无人管理农田。这种模式是家在农村的农民的普遍模式,同样对于偏远的农地农民也选择撂荒。
调查中,土地承包是1980年,由于当时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多。每个人实际分得土地为2.5亩,而且土地的划分是远近搭配、优略搭配。通常一块平整的土地会分为几个小块,这些小块土地机械无法耕种,只能有更加灵活的老农具和牛耕的原始方法,效率低下。这样的小块土地耽搁人们的许多精力,而产出却很不理想。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原本就不集中的土地更加分散,土地制度虽解决了当时粮食的自给自足问题,却无法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土地的零碎化,规模经济对土地的投入成本影响很大。规模经济递增使边际成本递减,而规模经济递减时边际成本递增。因此, 当农户形成了规模经济时, 对于土地的需求就会增加; 相反, 如果农户形成不了规模经济时, 就会使需求减少, 造成土地撂荒。所以集中土地,提高使用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才能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关于土地流转意愿,在调查中分为3类人调查,学生以及有固定工作者,92%的人都希望土地能以合适的价格出租,4%无所谓,4%不愿意出租,他们普遍表示没有从事农业的意愿;在外出打工的人群里,65.3%的人表示愿意出租土地,15.7%的人无所谓,19%的人不愿意出租土地;在常住在农村的人群调查中,7%的人愿意出租,22%的人无所谓,71%的人不愿意流转。3类人群的比例约为20︰55︰25,加权平均法可知愿意出租土地的人群为:(92%*20+65.3%*55+25*7%)/100=55.76%,同理14.94%无所谓,29.3%不愿意流转。说明超过一半的人愿意土地流转;有一部分人处于观望;一部分人不愿流转土地。1.2劳动力缺乏导致撂荒
劳动力的缺乏是撂荒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260户人家中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上了年纪的父母以及还在初中、小学的儿女留在农村。其中74.5%的家庭都有1~2人在外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8岁。而且对青壮年人群的调查走访中,笔者发现他们对于种地都有着很强的厌恶感。他们都期望有合适的价格将土地出租,而在外读书的学生中,他们虽然表示土地应该合理利用,但由于以后的工作和就业以及买房子,都打算在城市,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外出务工等形式的劳动力输出,不仅单纯表现在比例上,更重要的是青年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的流失。表1是今年的各生产合作社撂荒地、外出人员数、搬迁、以及打工收入、种地收入的各项情况。搬迁户数最多的夏家岔社为14户,搬走了一般的的户数,也是所有生产队里打工收入最高的人口外出以及撂荒面积都是比较多;种地收入相差不大且均远小于打工收入,搬迁在农村也表现的比较普遍。
表1 2014年生产合作社撂荒地、外出人员数、搬迁、以及打工收入、种地收入的情况
张河 赵家川 嘴上 人民庄 夏家岔 樊家区 天上梁 汇总 土地总面积 600 764 520 751 523 621 637 5000 荒地面积 240 363 216 315 350 255 244 2204
外出务工 83 91 79 94 68 87 77 682
搬迁(户)种地收入 4 9 2 9 14 4 5 53
10100 10090 10090 10290 10100 10170 10100 81140
打工收入 31100 33600 32000 36500 40000 31230 34200 270830 由于数据较少,做简单的相关性的分析,以下是通过Eviews软件对撂荒面积与外出人员数、搬迁、以及打工收入、种地收入做的相关性。
表 2 相关性分析
荒地面积 外出务工 搬迁(户)种地收入 打工收入
0.6540 0.9151 0.0114 0.7238
通过表2看出与撂荒面积相关性较大的是搬迁户数和打工收入与外出务工数,与种地收入相关性最差。通过检验撂荒面积与搬迁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好。1.3种地收入薄弱、成本高使得农民放弃了土地
农民的收入我们可以分为:种地收入和打工收入,根据相关数据甘肃全省来看谷物产量3121kg/hm2,换算为亩约为208kg/亩,为西部地区最低,本次调查区域的产量大概在200kg/亩。种地收入可参下文成本计算。近几年农民打工收入的快速增加,随着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种地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扩大。人们更加理性地选择了能增加更多收入的方式就是外出。我们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庄社进行分析,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在2010年以后,每天外出务工的工资约为70元,纯收入约为50元,一年外出按250天计算收入为12500。而在2014年打工纯收入可以达到36500。
下面表3和图1是人民庄社1990年到2014年之间五年一个时间段撂荒地和收入及外出人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1995~2005年农民收入的变化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增长率比较低。2000年前没有撂荒出现,人们对土地重视。2005年以后,人均打工收入从2005年的5300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2500元,2014比2010年又增长了接近3倍。图1中,撂荒地和打工收入以及外出务工数三条曲线有较好的趋同性,而且在2005年以后都表现出比较大的增长,撂荒地与工资收入的变化最为明显。农民工工资在2010年后猛增,2010年月收入为2000元,2014年可达到3800~4500元,撂荒也是在近5-6年开始大面积出现的,增长十分迅速。
表 3 1990-2014年人民庄的撂荒变化
撂 荒 地 打工收入 外出务工 1990 0 700 10 ***250200***901995 0 1200 11
2000 0 2550 19
2005 10 5300 40
2010 183.7 12500 55
2014 454.6 36500 94
图1 1990-2014年人民庄的撂荒变化
撂荒地打工收入/100外出务工***02014
从成本来说,根据李诚、董小波(2007)的研究,从投入的角度看土地使用的成本函数是: C(L,N,S)=RN+F(N)+S(N)+WL 其中R是地租率、N是土地数量、F是随土地数量变化的物质资料投入、S是土地投入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随着适度规模经济而减少,W是工资率、L是劳动力数量。以一个有两个劳动力、20亩地的家庭为例,每亩施用3.5袋化肥、每袋化肥160元、地租300、田间劳动天数为100天。土地成本为:
C(L,N,S)=300*20+160*20/3.5+2*100*100=26914
① 从产出角度看 土地收益函数:
R(L,N)=PQ(L,N)=20*200*3=12000
②
按成本算种地收入是无法弥补成本的,按照理性的选择,农民会将所有土地撂荒,在此公式①中我们也可把WL项看作为种地的机会成本,即每天100元,按劳作100天计算WL=20000。农民在计算成本时常常忽略这一项,只有去掉这一项,或者说农民找不到工作时此项也可以忽略。而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年纪较大的农民认为土地是祖业,是以一种继承者的心态继续从事农业,对于土地成本考虑得不多。(2)农村土地不仅作为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财产和养老的保障。而且农村暂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还得依靠土地,作为保障,农民担心流转了土地可能失去保障;农民进城打工仍然把承包地作为养老的依靠,宁可粗放经营或抛荒土地,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丢失土地的控制权[4]。(3)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农民在播种和秋收时最为忙碌。农作物生长阶段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农作物生长阶段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可
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打工能增加收入,减少损失。1.4出生率的降低,人口的搬迁加重撂荒
从总体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3年的数据甘肃省总人口数从2523万增长到2578万,12年增长了55万人,各年的增长都比较平稳,增长幅度比较小。
西坪村的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时期为1965~1973年和1979~1989年,在人口高峰出现之后会增加土地的开垦面积,而增加的土地主要以荒地的形式出现。在两个人口高峰以后土地面积增加了约28%,1985~2005 村集体连续的组织村民修水利设施,平整梯田,优化土地质量,土地规模基本满足了种粮的需要,但人均土地仍然不足。但随着计划生育加强,出生人口在1998年以后骤减。人口减少,人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资到了家里的孩子身上,1989年以后的孩子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8%。其中76%的孩子读了高中,32%的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而这些孩子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许多家庭的注意力也随着孩子从乡村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年轻劳动力的流出使得土地没人继承。而且随着搬迁以及人口的减少,农村的劳动力在不断地减少,撂荒也随着人们搬迁、农村人口减少而加剧。
1.5严酷环境与撂荒
调查中发现地形地貌是沟壑纵横,山地占了大部分面积,山地坡度在20~35度之间,海拔在2000多米以上,土地多成比较窄的条状分布,梯田也是依山向而呈现扭曲,平均每块土地的面积在10亩左右。土地的零星、偏远、分散、瘠薄和管理不便也是导致撂荒的因素。山地一般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山路崎岖陡峭狭窄,农民要赶着牛车去田里劳作,效率低下,劳动特别辛苦,路远以及路上的损耗很多。有些地方连最基本的道路也没有,耕种收获都十分不便。艰苦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灾害也是人们搬迁与外出打工的原因之一,在当地有个口语叫做“苦焦”,就是形容烈日炎炎下农作物受旱、农民在严酷环境中劳作的情形。自然灾害频发,更使得农作物收成不好,由于许多年轻女性也外出务工,留守的青年娶媳妇都困难,这些问题都使得人们有走出去的意愿,撂荒会进一步扩大,所以解决干旱山区的土地流转已经十分迫切。
2.调查结论
2.1撂荒的成因
撂荒地的成因从不同侧面总结为3个方面: 2.1.1经济原因
经济利益是外出务工和种地的主要因素,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分析了撂荒地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近几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使得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种地其实已经入不敷出,对于质量差、路程远的土地有选择的撂荒。人工成本的增长也特别明显,没有人雇佣人力种地,也没有人愿意种植别人的土地,因为土地成本大于收入,撂荒还在扩大。农民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的工额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这又挤压了原本就不足够的经营农田的时间,农民有选择的进一步撂荒部分土地。而且粮食生产大部分家庭是作为辅助性的卖掉小部分粮食和不易储存的粮食,剩余的自己食用和养猪、羊等少部分家畜。工资的迅速增长使得人们的选择更倾向于外出务工以及过更好的生活而搬迁。2.1.2社会原因
从整个社会来看,整个社会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农业基础薄弱,人们从事农业的收益因为个种因素无法保障。也是由于农业产业的自身弱智性,人们在选择时更倾向于其他保障性和收益性较好的行业,而忽视农业或者堆农业的关注度不高使得土地流转不畅以及撂荒等现象。
从农户自身家庭因素看主要是人力相对不足,由于种地无法满足人们的支出需求,人们需要更多地人力去外出挣钱,人们收入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也有人们观念的改变,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对便利的生活有更多的追求,而且进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一种互相激励机制,人们会将更多的投资投资在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面,甚至家中的一个劳动力会放弃种地和打工的机会去照顾孩
子到县城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大多数在1989年前后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口中,几乎都没有继续从事农业,这在农业的继承者上出现断代的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地的劳动力的年龄会越来越大,这些现象都会使得撂荒加重。2.1.3自然原因
连年的干旱、缺水,定西自古就有“陇上苦甲天下”的称号。十年九旱,是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干旱常表现为夏田受旱,而有时秋天会受涝灾,农业收成常常受到影响。自然条件直接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低,生活环境差,影响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农村环境因搬迁、人员外出等原因对农村的建设不到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比较贫瘠,山大沟深,农业劳动辛苦。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是人们放弃土地的重要原因,而且在以后人们的认识中会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2.2土地急待流转
虽然干旱山区的农业产出相对来说比较低,家庭个体生产成本比较高,但撂荒毕竟是资源的浪费,干旱山区不是重要的产粮区,但对于本地区的粮食估计却显的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撂荒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并非是让出去打工的人再回到农村,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对于农业的看法,由于他们普遍厌恶农业,所以更需要人对土地实施统一集约化的管理经营。不仅降低成本,更是农业的后续良好发展的保证。
在外国的相关理论中,费景汉(J.Fei)和拉尼斯(G.Ranis)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的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但低于工业劳动工资。因而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门,但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第三阶段,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已经完全商业化,非农业部们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高于由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因而如何使农村土地集中化管理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经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最后土地的利用形式将会形成规模化的管理和生产,而多余的劳动力实现向其他行业的转移。
3.建议
第一,对于干旱山区撂荒地以及土地的综合利用中,要结合干旱山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地制宜。(1)要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2)退耕还林还草应与农田改制和农业产业调整紧密结合,要兼顾到环境和经济利益,而且笔者认为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干旱山区来说,应将环境放在首位,经济利益次之。如对于坡地和坡度在20度以上的撂荒地,土地收益很差,可以采用种草、退耕,维护生态,保持水土。对于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而且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5]。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应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否则荒地也会变为废地。
第二,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优化农村环境,建设便民设施,加大对农业的补贴以及改善补贴方式。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也是留置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例如前十年的集雨节灌工程初步解决了吃水的问题,近几年的“引洮工程”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得撂荒有一定的缓解。
第三,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笔者发现该地区的特色农作物以及杂粮类的市场前景较好,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当地政府应给予支持和发展相关产业。加大投入、改进耕作方式增加单产,并且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产值,提升农产品价值。因地制宜,将特色发挥出来。
表 4 杂粮的产量、单价、市场潜力
扁豆 土豆 小麦 荞麦 玉米 燕麦 谷类
亩产kg 单价(元/kg)6 市场潜力 好
450
2.2 好 140 2.8 一般 140 7 好 360 2 一般 150 6 好 120 4 好
第四,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制定县域土地流转及撂荒的实施意见,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流转要有制度,既要保护土地原来的承包者的权利,又要考虑到土地承租者的利益。
第五,大力提倡免耕法等新型的耕作制度和使用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要修好梯田、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方便耕作与运输。
参考文献
[1]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耕地撂荒及其定量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113~116 [2]文华成.四川丘区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18~20.[3]李诚,董小波.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统计教育,2007,(6):61~62 [4]姜保国,刘珊,雷贵等.关于我国土地撂荒现状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5):52~54 [5]郑度.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篇[M].新华出版社,2004
第二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XX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XX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以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察看、采集数据、走访企业和种养大户等形式,深入了解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土地流转基本现状
据统计,XX镇农用地面积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林地面积 万亩。截止2017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市农村土地通过出租、入股、转让、转包、互换等形式流转面积达 万亩,涉及农户 万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和农户总数的 和 %。其中,流转耕地 万亩,林地 万亩。按流转形式分,出租 万亩,占流转面积的 ;转让 万亩,占 ;转包 万亩,占 ;互换 万亩,占 %。
二、农村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
1、减少了土地撂荒。据调查,凡是土地流转好且规范的地方,土地撂荒面积相对较少,反之则多。农户通过转包、入股、租赁等多种方式,将土地流转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实行集中开发。
2、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流转后的土地通过业主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打造,形成了大产业、大基地,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3、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一方面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农民在享受地租的同时,可以足不出乡在自己所出租的土地上打工,另一方面为在外务工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安心务工,增加劳务收入。
4、促进了农业适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的推广应用。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户,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均采用了先进适用的新农机、新技术和优良品种,有的甚至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耕种效率。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动力不足,农户积极性不高。从目前的土地流转的效果来看,农民还没有真正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一方面,土地流转后效益不明显,普遍租金偏低,入股经营存在风险,部分农户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户对流转后种植品种选择、经济效益预见性差,从而影响积极性,使土地流转辐射范围不广,带动力不强。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害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因此,部分农户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出租、转包;一些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把土地看作是今后生活的退路和保障,宁愿荒芜弃耕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土地流转。
2、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农户间自发流转为主,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的多,签订正规书面协议或合同的少。有的即使签订了书面协议,内容也很简单,形式不规范不健全,经过村集体统一组织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的极少。流转不规范给土地流转管理造成很大不便,容易引起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也较困难。在退耕还林中,政策使土地增值,就出现了部分转出土地的农民借合同不规范而索回土地经营权现象;集体林地承包中,很多未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群众意见大,引发上访事(案)件,造成不稳定因素。
3、管理机构不健全,配套服务跟不上。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经营权流转服务、合同鉴证、纠纷调解与仲裁等行政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基本无专人负责。而区级农经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履行监管职责受人员少、经费少、中心工作任务重等限制,难以开展对农民正确引导、法律咨询、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鉴证、登记备案、纠纷调解仲裁等日常工作。二是配套服务滞后。农村土地流转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很多,风险防范薄弱,流转土地与抵押物评估、农业保险、农业风险补偿、农业贷款担保等配套管理与服务都明显滞后。特别是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资金借贷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
4、流转层次低。农村土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是局限于本乡镇的村、组范围内,流转期限较短。流转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且,由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种植、养殖的“大路货”多,名、特、优、珍、稀、奇等种养、开发少,不利于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土地流转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要求,引导农民知晓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政策,做到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县、乡镇、村都要举办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2、加强监管,搞好服务,不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3、搭建平台,有序规范、合法流转。一是明确乡镇管理部门职能,确定专人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工作。二是依托我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搭建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等平台,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民增收多元化的目标。三是成立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定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制度和流转档案管理制度,统一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的申报、协商、审查、签订、备案等五个程序,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制度更加规范,交易方式更加便捷,市场信息更加畅通,交易风险更加可控。
第三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县是**市东北部与重庆市**交汇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万亩),大部分海拔在700至900米之间,90%的地区属溶岩地貌,地表破碎,山河纵横;250以上坡地占总面积的44%,250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的27.3%;活土层厚度低于15cm的耕地占总耕地的60%,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占境内现有耕地的30%。因此,我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分工分业趋势的不断加剧,已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形成的承包耕地面积少、地块分散、农村劳动力离家难离土等问题逐步凸现,如何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摆在各级党政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调研全县土地流转的现状,搞清影响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农户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采用互换、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耕种。早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初期,全县就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当时,主要是在农户之间为便于耕作进行的承包经营权流转(互换、转包),流转范围小面积少。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面积大、规模化的趋势。
(一)流转现状
1、县乡党政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全县上下把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截止2008年5月,通过对全县19个乡镇152个村(居、社区)的调查汇总,耕地流转面积达14.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5%),其中用于种植的9.8万亩、养殖的0.334万亩、其他0.29亩;林地流转面积约2.7万亩。实行规模化经营的耕地面积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4%),主要用于烤烟生产和茶叶产业以及辣椒、蔬菜和中药材种植。
2、土地流转形式多样。从土地流出看,当前全县常用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四种:即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其中有偿流转3.7万亩,100元/亩以上的0.7万亩,100元/亩以下的3万亩;无偿流转0.88万亩。全县土地流转的特点是连片流转、向大户和生产能手流转、向企业主流转。
3、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跨区域化。从土地流入对象看,主要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经营型、种养大户经营型、普通农户经营型等三种土地流转模式。如碧丰的8200亩林地流转到顶箐方竹笋有限公司经营、0.3万亩白蒺中药材基地流转到100多户农户经营、3.3万亩茶叶基地流转到县内外几十个大户经营、30亩以上烤烟土地流转到500余户大户经营等,形成了跨乡镇跨县域的土地流转良好态势。
(二)流转成效
1、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不但较好地满足了一些从事非农产业农户既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不愿经营土地的要求,而且还满足了一部分有技术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产业大户、工商业主、经营能人等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激活了市场农业,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如碧丰100多亩辣椒基地,瑞溪樊**的4000亩烤烟、茶场、辣椒基地,市坪袁霞的360亩烤烟基地;**、乐俭、中观、土坪、俭坪、安场、凤仪、小雅等多数乡镇都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范例。全县现有农业(含种、养、林)大户共计1万户,涉及耕地14.7万亩,林地近7万亩的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这一模式的运作,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户生产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科技水平、劳力、市场风险等因素的限制,又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撂荒。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既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效益更高的工作,又可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调查结果看,全县外出人口达18万人,占总人口的30%,使我县常住农业人口为38.8万人,其中劳力18.3万人,劳均占有耕地从1.95亩变为3.83亩,提高了劳均耕地占有量,农产品走出了入不敷出的困境。同时,大量的劳动力外出促进了我县“尹姑娘。珍汉子”的劳务经济品牌。
3、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形成一定规模,使科技的扶持有了落脚点,调动了高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的积极性,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业主,促进了多种农机具和优良品种及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全县1万个大户拥有旋耕机416台,拥有标准化智能烤房3500余间(占全县智能烤房的50%),集群式烤房今年7月5日前建完后1178间。烤烟生产土地流转30亩以上大户500户,共计流转面积2.3万亩。
4、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企业和外来业主进入农村后,其生产和经营的过程有利于改变农村的传统思想观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农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了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农民在受聘务工的过程中以及与企业的业务交往中,自觉不自觉的得到磨练,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村中的“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种能人,在土地流转中产生并大显身手。
5、林地和四荒地得到了一定利用。全县在土地流转利用面积中,利用林地近2万亩,利用四荒地3000余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资源。与2006年相比,土地撂荒下降了5个百分点(现调查为1.3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土地流转使林地和四荒地得到了一定量的利用。
二、全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多年来,顺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些地方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土地流转自然发展起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为了推进土地科学合理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2002年8月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权归承包农户,使用权或经营权归转入方的土地经营体制。这不但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过小、农地抛荒闲置,还优化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土地与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对全县的土地流转调研分析,反映出目前我县农村土地制度及土地流转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规定土地属于三级所有,即“乡镇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这些规定虽然明确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但“农民集体”在法律上的具体内涵很模糊,由谁来代表集体实施其权利与义务却难以确定,集体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所有者代表。目前的土地集体所有,对农民来说,某种程度是虚无的。从所有权主体看,村委会作为当地村民的社区性自治组织,充当集体土地财产的所有者代表,在村民现有民主法制知识积累有限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土地集体所有往往成为实际上的村主任或村委会少数人所有。从实践看,借集体之名违背农民意愿对土地进行大面积流转的事实大量存在,甚至流转中永久性改变了土地用途;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也存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的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现象。而农民拥有几十年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却不可以将土地进入非农市场进行交易,承包年限内只能传承子孙,还有可能随时终止承包,使农民长期处于经营土地的不稳定状态之中。加之难以安置、补偿较低、行政强制性改变土地用途的开发流转,使土地级差收益从农民流向社会集团或个人,而失地农民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扩大,加剧了城乡差别和贫福差距,增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市场化不充分。完善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的土地市场体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家出台了国有土地流转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未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造成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有关法规对农村承包地的流转也只是抽象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流转中各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地方利益和意志倾向,有关部门也难以对集体土地流转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权属纠纷时也很难从法律和行政上进行解释和处理。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也存在着盲目随意、操作无序等不规范现象,一旦发生纠纷则处理难度大,土地流转的价格也很不规范,全县尚无土地流转合理价格定位。据调查统计,全县共计流转土地43.4万亩(约占总耕地的22.1%),其中100元/亩以上9.2%,100元/亩以下占67.6%,无偿23.2%,说明外出人员决心向外的动力大,导致农业生产质量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与不平衡,甚至有的地方耕地撂荒现象反弹,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
(三)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强。我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承包土地不仅具有就业生存功能,而且具有社会保障福利功能。农村土地无论面积大小和土质好坏,在第一次联产承包中基本为平均承包(有按人七劳三分配)。从实践看,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导致了农民过分的恋土情结,有些农民尽管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因担心未来政策的多变,也不原随便脱离土地,特别是在土地日渐升值、农税免征和真正兑现农业生产补贴的情况下,放弃承包地意味着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农民更加看重自己的承包地。这种过强的社会保障功能明显抑制了土地向大户和能手流转,从而阻碍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对农业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也不利,更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土薄坡陡质差,效益低,制约流转。农业是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弱势产业。几十年来,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劣势价位,涨价幅度始终在其他产品后面,农产品增产农民难增收,比较效益低;加上土薄坡陡和气候条件的制约,部分农民对承包的土地粗放经营,对15cm左右土层厚的土地开展流转、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愿望不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土地产出率低,甚至亏本,影响土地的合理流转。
(五)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全县土地流转处于自发阶段,无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流转信息不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程序、要素、权利义务宣传不力,对已经流转的土地引导服务不够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政策知晓率低,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目前全县已经流转的土地,多数未按照农业部2005年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执行,口头协议占多数,即使有书面合同,其内容也不完整,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权利义务不具体,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力;有的未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核同意就进行流转,特别是流转达二、三十年的土地,不完善好相关手续,将带来一定后患。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思想、总体本目标和基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稳定农村大局为出发点,以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提高土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全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到2010年,全县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总耕地面积的2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三)基本原则:
1、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创新流转机制,探索有效形式,放活土地使用权。
2、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流转土地。流转应坚持等价有偿,确保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生活的稳定。
3、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发展应立足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行相对集中、规模适当,并注重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要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双方利益,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序开展。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指导;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方式和作用,掌握流转过程中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2、加大宣传,注重指导。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部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解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宣传引导农民如何进行土地流转。
3、依法运作,确保流转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不畅的问题,可在县乡镇农业部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仲裁机构,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履行乡镇人民政府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调控和管理职能,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规范合同、办证签章等免费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当好“红娘”。二是要健全工作制度。全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实施细则》或者《土地流转具体办法》以及土地流转程序图,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要切实保障土地流出方的利益,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土地流转合同签定后,经营业主每年要向流转中心交纳一定数量的风险保证金,以防业主因经营困难等原因无法向转出方兑现租金而引发纠纷,合同到期无纠纷发生,风险保证金如数退回。三是要建立信息网络。各村可确定一位信息员,负责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协助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或代理土地流转;以村为单位定期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土地流转台帐;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定期通过多渠道发布和上报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市县两极要在土地、农业部门设立专门的股室明确专人专抓土地流转工作。四是要建立中介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制定其职责制度,专门为土地流转人服务,并引导流转的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着重解决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流转速度、规模、效益问题,真正解决农户与市场之间的利益问题。
4、制定鼓励政策,激励土地流转。借鉴外地开展土地流转的先进经验,可由市县两级制定出台扶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土地转让农户和集体土地流转的鼓励政策,以激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受让农户土地流转达到50亩及以上的,每年每亩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补助;对受让集体土地流转达到500亩及以上的,每年每亩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补助。对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大户,可在有关农业项目的分配上优先考虑,还可对其进行贴息贷款、增加贷款额度等。对转让土地的农民,要着重研究其生活保障措施,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5、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
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要通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脱离土地,从农村走向城镇;要加强劳务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要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要不断增加农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土地流转长效机制。
6、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就业不成功可能失去经济来源,无法生活,所以经常出现“离乡不离地”的情况。为此,必须建立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必须全面建立,并引导农民认识和信任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降低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从而实现有效的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便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7、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国家在农村土地承包权中存在法律缺陷,应尽快加以完善。一是在民法中确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二是在有关财产法中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财产权、他物权(根据是《物权法》),并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是物权行为;三是制定土地流转的格式合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的使用权转让行为。
综上所述,全县各级党政和农业部门在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安场镇、市坪乡)、“土地股份合作制”(新州镇、市坪乡、乐俭乡等),这是近年来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创造的新事物,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1)村集体土地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一起折股量化,明确每个社员的股份,经营收益按股分红。其主要特点是,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的基础上,将农户承包的土地也折股量化,设置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有的按不同类型土地参考价为依据,有的经评估确定土地价值,然后折价作股,从而参与收益分配,实行一人一票制。
(2)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特点是将发包给农户的承包经营权作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对入股土地实行统一规则、开发和经营。股份合作组织直接经营或者代表股东与企业签定合同或进行租赁。
(3)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特点是农户以承包地折价参股。采取保底收入、盈余分红形式,农民既可承包产业项目,又可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并优先在产业项目中就业。
我县在发展茶叶、烤烟、辣椒和中药材等产业中,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充分说明:通过土地租赁实现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土地租赁可以规避农户气候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效途径。(作者系县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
第四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周勇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重要性
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高速、农业现代化根本目标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村土地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收。
二、被征地农民群众对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赔偿政策的主要意见
1、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过低
当地农村蔬菜和热带水果种植业经营收益相当高,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在耕地上每年种一季水稻,主要是供农民家庭一年自食所需;在耕地和园地上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这些产品主要外销到北方省区。调研统计,2007年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8元,略高于当年浙江省农村居民8265元的人均纯收入水平,而浙江省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非农s产业。被征地农民群众对该市规定的每亩耕地8万元的补偿标准难以接受,大多数农民提出可接受的耕地补
偿标准应当为每亩10万元至15万元,并主张园地和耕地应当同价补偿。
2、按农户家庭现有生产性用地数量为基数计价的土地补偿方式不合理调研发现,当地农村从1981年左右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进行分地至今,再没有进行过第二次分地,而1981年至今新出生的人口已有两代人,他们名下没有任何承包地。以D村为例,1990年至今新增人口已达1200人。也就是说,当地农村是三代人共用一代人的承包地作为生活之资。需要指出的是,本地农村耕地数量是农业生产性用地中数量最少的,人均仅1亩左右,而具有几乎同样生产性功能的园地数量则是耕地数量的2倍以上,但园地的补偿标准仅为耕地的23.29%。调研发现,与内地农村相比,当地农民家庭平均人口数量较大,往往是三代人生活在一起,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状况。此外,当地农民群众出外打工的人数很少,绝大部分农民长年在本村进行农业生产。不仅如此,本地农村每年农忙时还从内地省区吸引5万名左右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来做短工,短工的日平均工资达到每天60元以上。因此,本地的农业生产性用地尽管数量有限,但年平均使用率和年平均效益水平很高,否则无法实现三代人依靠一代人分得的承包土地生活的要求。据调研统计,本地1981年以后出生的农户子女的平均学历为初中,有限的受教育文化水平和非农业工作技能水平对其实现非农产业再就业造成现实困难。基于以上考虑,大多数农民群众和不少村组干部提出应当按照现有人头数量进行征地补偿。
3、征地补偿政策执行不公平
对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不合理的验证。将所调研农村的农户各项平均特征数据构建一个典型农户,以其按照现行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标准获得的补偿款与该农户作为未来城市居民的支出情况进行比较计算,以验证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当地典型农户的平均人口约为6人,人均农业生产性用地1亩左右,合计6亩;调研表明当地农户平均每年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元,则该典型农户每年消费支出为39600元,以现行耕地补偿标准每亩80000元计算,共得土地补偿款480000元,以土地补偿款除以典型农户年均消费支出水平,这笔补偿款将在12.12年左右使用完毕。又根据该市统计资料,当地城镇居民2008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0267元,典型农户土地被全数征收以后转变为城镇居民,则其全家年均消费支出将达到61602元,若以该农户全部土地补偿款除以家庭年均消费支出,这笔补偿款将在7.79年使用完毕。何况每亩近8万元补偿标准仅指综合生产条件最好的水田耕地,而旱田耕地、旱地耕地和园地的补偿标准则分别为56150元、32500元和18582元,也就是说典型农户的实际土地补偿款达不到480000元,因此土地实际补偿款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期限还要短于上述计算年限。由此可见,被征地农民群众在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政策中获得的补偿款等于维持长远生计是远远不够的。对农业生产性用地的合理计算方法及
计算结果分析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8号)文件指出:“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前文对A市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的验证性分析表明,现行标准不能满足国家征地补偿政策要求的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必须进行改革。而科学测算新的农业生产性用地的补偿标准,则要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基本原则,同时要考虑保障被征地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的问题。
三、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
当前土地流转中,主观上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客观上流转制度、机制和市场不完善、农民的得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解决此问题,认为应从服务引导入手,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完善土地流转工作不容忽视,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加大宣传,统一思想。
要在干部群众中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政策宣传和细致的思想解释,让每一个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消除农民的惧变心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充分认识规范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变化引发的土地调整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用市场手段和机制取代和制止行政手段任意调整土地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使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由政策、法律强制逐步过渡为农民的习惯。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到规范土地流转是—个经常性工作,把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二、转变观念,明确思路。
乡村一级要从过去“管”、“要”向服务引导转变,认真搞好谋划。
(一)以产业推动抓流转。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契机,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民的承包土地向主导产业和规模基地方向发展;
(二)规范建制抓流转。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是避免土地纠纷,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凡涉及到土地流转的农户,在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都要依法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建档保管,以解决农户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促进有序流转。
(三)培育大户抓流转。把培训规模经营大户作为带动土地流转的关键来抓,形成以示范辐射大户,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吸引大户、孕育大户的良性循环。鼓励干部向农民租田搞示范,通过“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的引导方式,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耕地。并且政府要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功能全多样化、布局科学、服务多样的要求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大就业空间。
三、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土地健康有序流转。
首先,规范土地流转基本操作规程,实行程序化操作。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指导下,受理农民委托土地流转申请书,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召集农户自主流转见面,对达成协议的农民,指导和帮助按要求签订合同。
其次,建立土地租金评估制度。目前,土地使用权的租金多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或基层组织协调确定,缺乏科学评估依据。建议建立农用土地评估机构,以土地流转前的评估作为确定租金的依据;土地流转后的评估,主要是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防止土地肥力、地力被破坏。
再次,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流转双方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期限、条件和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涉及承包土地田块变动的,要及时办理承包权证变更手续;有条件的,还可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手续。农村基层组织和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对合同的登记、立卷、归档,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四、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法律政策,为土地合理流转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一)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相关优惠政策。
在优惠的对象上实行双向优惠,既鼓励土地转出方,又鼓励土地转入方;在优惠的内容上实行综合优惠,不光在经济上优惠,在流转方享受集体公益事业服务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在优惠的手段上实行配套优惠,包括在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在优惠的取向上实行重点优惠。即对“四荒”开发性经营项目、具有技术推广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种养项目以及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二)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
大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加大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改变农民的“恋土”观念、为农民“退一进二闯三”创造条件,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三)完善法律。
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明确允许农民拥有土地的抵押权;开拓有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保险业务等。
第五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嵩县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同时,很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土地流转应运而生。特别是2011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的总体部署,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化合作社及种粮大户,采取公司租赁、合作社承包、农户自发流转等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强化引导,示范带动,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根据县领导指示,农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流转情况做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第三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简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或土地流转。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节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土地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当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的签名或盖章。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
二、我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县共有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0.2万人,耕地面积46.7万亩。人均0.9亩。目前全县已实现农村土地流转57747亩,土地流转率达12%。其中,转包27141亩,占47%;出租19634亩,占34%;转让3465亩,占6%;互换2310亩,占4%;入股1155亩,占2%;其它流转形式4042
亩,占7%。流转入企业面积15974亩,流转入合作社面积3449亩,流转入农户面积38195亩,流转入其它组织面积129亩;500亩以上的地块 24宗合计29271亩。2011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105亩,其中500亩以上的地块 19宗合计19190亩。
分析我县土地流转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流转方式看,主要以出租、转包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81%,以转让、入股、互换及其它形式为辅,占流转土地总量的19%。二是从流转地域看,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车村、田湖等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或者像黄庄、九店及大坪等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土地资源丰富的乡镇。三是从承包对象看,除跨村跨乡流转土地的情况外,出现了河南绿色阳光林业有限公司、嵩县金鸿牡丹种植有限公司、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县外企业来我县承租土地的现象;四是从流转主体看,土地正由农户间流转向农户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目前全县流入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土地面积19423亩,占流转面积的34%。五是土地流转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我县及16个乡镇均成
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土地流转正从农民自发流转向有组织规模化流转转变。
三、土地流转工作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组织,建立服务网络。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印制全县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构建完整的流转信息网络,收集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台账,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各乡镇依托现有的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了土地流转办公室,行政村也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具体指导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制定方案,出台优惠政策。为推进土地流转速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根据(洛发【2011】5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制定《嵩县2011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县里列出专项资金,重点对集中流转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100元。对及时成 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并顺利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乡镇,年底给予一定奖励。”
三是多种形式,加快流转速度。在流转形式上,有的是政府负责从群众手中统一租来土地,然后通过拍卖的方式,承包给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有的是采取农民自发流转、合作社承包的形式,将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是规范程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农户和业主签订流转合同,监督土地流转的履行,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县成立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调解仲裁乡村难以调解的土地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四、土地流转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推动了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11年我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呈现“政府引导、集中连片、程序规范”等特点。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105亩,其中连片500亩以上的19190亩。主要地块有河南绿色阳光林业有限公司 与车村镇天桥沟村、下庙村、铜河村三个村签订流转面积2324亩,用于种植玫瑰、薰衣草;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车村镇车村村、水磨村、佛坪村三个村签订流转面积2800亩,用于发展牡丹、花卉苗木等产业;嵩县金鸿牡丹种植有限公司与车村镇孙店村签订流转面积1040亩,用于发展牡丹产业;嵩县金农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与车村孙店村签订流转面积650亩,用于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嵩县源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车村等村签订流转面积736亩,用于发展原生柴胡等中药材产业。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今年我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中用于种植牡丹9244亩,种植烟叶11108亩,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多种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促进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出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 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而且能从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据初步估计,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最低以400元计算,而一亩地种地一年纯收入不过500元左右,但农民在农忙季节不回家,每年至少多工作3个月,按目前务工最低月工资2000元计算,一个劳动力一年至少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
当前,无论从上级政策还是全县的形势看,土地流转适逢良好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办法,通过促进土地良性流转,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五、当前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土地流转是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实际运行中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部分基层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与乡镇村无关,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个别乡镇今年土地流转工作没有进展。另一方面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 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同时,农民受资金、技术市场、文化素质等因素困扰,进城务工或发展畜牧养殖、二三产业较难的现实,不敢把土地流转出去。此外,由于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
2、种养大户偏少,流转愿望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
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二是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 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
4、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我县虽然制定了奖励措施,对集中流转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100元。但扶持力度不如郑州、平顶山等地,如舞钢市,一个县级市2008年以来每年用于扶持农业规模经营的资金就达1000万元,具体政策是:“对于2008年底前实施完成的土地流转面积500亩以上,土地流转期5年以上,市财政按当年双方商定租金的70%连续奖补2年。自2009年起新增的500亩规模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项目,以业主与农户商定的亩租金为基数,对业主进行奖补,奖补标准为第一年奖补租金的30%,第二年到第四年每年各奖补15%,第五年奖补30%。2011年起新增土地流转项目采取实物办法予以奖补,对于符合条件的连补5年。按每亩5年不低于1000元的总投入进行奖补”。平顶山郏县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规定“县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流转承包土地的各类经营主体。对于集中连片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 5年以上且合同规范的,由县政府按每亩100元给予补贴”。登封市对集中流转200亩以上、流转价格500元/亩以上的,按每亩20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补贴。规模经营业主发展传统农业利润空间有限,发展特种种养业和设施农业,单位土地投入较大。由于农村土地及地上附着物不能抵押贷款,资金短缺限制了流转规模的扩大。加上农业为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前提下,业主不敢搞大规模开发和经营。
五、措施和建议
土地流转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动态发展的系统民生工程,需要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完善。现结合我县土地流转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
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基础,是我国继土地下放、土地延包之后的又一次土地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将当前这一惠及三农的政策落到实处,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将土地流转工作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相结合,与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学习宣传,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了解土地流转的大势,协调配合,支持、投身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平台。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经成立,部分乡镇及村也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各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服务及监督职责,做好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充分利用政府网站、部门快报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储备一批土地资源,收集一批土地规模经营者资料,利用网络统一发布土地供求信息,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全县统一政策、统一调控、统一监管。县土地流承包仲裁委员会还要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保障土地流转双方利益。
三是以粮食产量为基础,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目前,我县土地流转大都是以现金形式确定流转价格,由于土地流转期限较长,物价上涨较快,农民利益不同程度受到损害,也为土地规模经营者埋下纠纷隐患。建议土地流转主体双方根据土地质量合理确定粮食产量,以粮食产量作为土地流转价格。经营者每年按市场价折算现金支付租金,既降低了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又解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土地级差制定流转最低指导价格,经承包方与受让方协商确定,或通过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招投标确定土地流转价格。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我县财力,适当降低土地规模经营扶持门坎。对集中流转3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给予补贴100元,连补3年。逐年增加土地流转工作经费,对土地流转工作好的乡镇给予重奖。凡涉及农业、发改、财政、国土、水力等部门的资金和相应奖补政策要向规模经营项目倾斜,不断改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条件。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要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相结合,保障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规模经营业主在水电费用、税费征收等方面应有一些优惠政策给予支持。金融机构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在符
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规模经营主体季节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对 流出土地、有创业意愿的农户给予适当小额贷款,为其转业致富提供平台。
嵩县农业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