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附件5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
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2017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1
一、客户识别..................................1
二、客户分类..................................2
三、业务审核..................................5
四、风险提示.................................15
五、持续监测.................................15 第二部分 具体业务审核规范.........................17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17
二、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业务.....................20
三、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业务.....................23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本规范所指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以下简称衍生产品)限于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业务。其中,掉期业务包含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
一、客户识别
银行代客办理衍生品业务的客户范围限于境内机构(暂不包括银行自身)及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包括境外央行类机构),个体工商户视同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开展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对外投资形成外汇风险敞口,银行可以按照实需交易原则为其办理衍生产品业务。自贸区内注册银行按照自贸区政策执行。
“境内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等,外国驻华外交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除外。“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包括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
(一)基本信息识别
银行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应履行尽职审查义务,确保客户身份信息、主体资格真实合法有效。审核途径包括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以及实地查访、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
1.对个人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境内个人身份证件、本人或合法代理人签名、联系方式、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职业、个人征信等信息。
2.对机构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营业地址、联系方式、业务经营范围、贸易方式、境内机构社会信用代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有效期限等。
(二)经营状况识别
1.审核客户的经营范围和基本业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1)在本行开立本外币账户的情况;
(2)通过银行适合度评估、具有参与银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资格;
(3)历史交易记录;
(4)客户注册资本、业务性质与资金交易规模的匹配性。
2.审核客户的信用记录、与银行跨境业务往来情况,包含是否有银行不良记录或受过监管部门处罚等信息。
3.客户法定代表人、业务经办人信息是否存在多家企业相同或交叉。
二、客户分类
(一)客户分类
银行可依据以下条件将客户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分为“可信客户”和“关注客户”,作为真实性审核的重要依据:
1.业务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是否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并已依法核准登记;
3.是否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其经营合法性和经营范围的有效证明文件;
4.外汇局货物贸易名录分类情况;
5.是否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6.客户业务规模是否持续稳定;
7.客户历史资金交易往来客户是否异常; 8.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情况。
(二)加强“关注客户”管理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列为“关注客户”进行加强尽职审查和业务审核,审慎办理业务:
1.客户身份信息不明或存在疑问的; 2.与业务办理银行新创建业务关系的; 3.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
4.交易明显不符常理或不具有商业合理性的,或与客户注册资本、经营规模明显不符的;
5.开展外汇业务(含跨境人民币)不足一年的; 6.货物贸易分类考核为B、C类的; 7.注册地为异地的;
8.被外汇局等监管部门处罚,或被列入负面清单的; 9.被公安部门、法院、审计等部门列入调查的; 10.被相关监管部门列入风险提示或异常关注的; 11.客户人民币资金往来存在由个人、商行、投资公司等账户归集并频繁、大额往来的情况;
12.银行认为需要列入“关注客户”的其他情况。
(三)对“关注客户”的强化调查措施
银行采取的强化调查措施应与客户的动态管理分类相适应,对于“关注客户”应采取下列强化调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对照外汇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查询结果以及各政府机关、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的“黑名单”进行客户资质审核;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实地察访、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方式,查询或核实客户身份信息;
2.核实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情况,以及关于客户的额外信息(如法人结构、经办人职位、资产数额、经营活动状况、及其他通过公共数据库或互联网渠道能获取的信息等);
3.通过调查客户资质、主营业务、盈利模式、交易对手、交易记录、对客户交易及其背景情况做更深入的了解,核实交易资金来源与去向、核实交易性质与交易目的;
4.对客户交易对手采取尽职调查措施,内容包括交易对手资质、所在行业与国家风险情况,客户与交易对手历史交易情况等;
5.提高定期更新客户和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的身份信息的频率,合理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及强度;
6.银行认定的其他措施。
(四)衍生产品业务客户管理
银行对衍生产品业务的客户管理,应在综合考虑衍生产
品分类和客户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持续、充分的客户适合度评估和风险揭示,包括合规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等。
银行应确认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已获得内部有效授权及所必需的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并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银行可参考以下内容对客户进行衍生产品适合度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1.最近一年国际结算量;
2.最近一年的海关进出口报关数据;
3.是否办理过衍生产品,如办理过,是否存在频繁违约或展期的情况;
4.办理衍生产品的金额占全年国际结算量的比重; 5.已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的年限和业务品种; 6.因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亏损的容忍程度;
7.是否存在构造国际结算量以满足银行办理衍生产品资格要求。
三、业务审核
(一)审核原则
银行对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应当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必须具有对冲外汇风险敞口的真实需求背景,并且作为交易基础所持有的外汇资产负债、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
1.银行办理衍生产品外汇业务,应严格按照“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原则,履行尽职审
查责任,确保客户身份及业务背景真实、合规。
2.银行应深入了解基础交易情况,重点关注异常和可疑交易,对于客户身份存疑、交易背景存疑、大额高频交易等异常情况和业务,应执行更严格的单证审核标准,强化尽职审查措施。
3.银行在执行“展业原则”时,应根据客户分类情况,对客户提交的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
4.银行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前,应根据实需原则审慎进行业务审核:
(1)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的基础交易合法合规,交易背景真实,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清晰;
(2)办理的衍生产品交易与其实体经营具有合理的相关度,各类衍生产品交易所产生的客户外汇收支未超出与客户真实需求背景相匹配的实际业务规模;
(3)对于基础交易的真实性审核,银行应依据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区分不同客户类型、不同外汇业务性质、不同外汇业务交易确定基础交易的审核重点,根据相对应的展业审核标准、采取与之配套的强化调查措施。
(二)对审核材料的总体要求
1.与客户达成衍生产品交易前,银行应确认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符合实需交易原则,并获取由客户提供的声明、确认函等能够证明其真实需求背景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与衍生产品交易直接相关的基础外汇资产负债或外汇收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2)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的目的或目标;(3)是否存在与本条第一款确认的基础外汇资产负债或外汇收支相关的尚未结清的衍生产品交易敞口。
2.银行应根据“可信客户”和“关注客户”不同管理要求,审核相关基础交易背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经常项目业务:对于货物贸易业务,重点审核合同或协议、发票、运输单证、货权凭证、通关单证、人民币资金情况等;对于服务贸易业务,重点审核合同或协议、发票(支付通知)、税务备案表、行业主管部门的批件、许可证等;
(2)资本项目业务:重点审核合同(协议)、控制信息表、业务登记凭证、相关部门批准文件等。
银行审核交易背景证明材料时,重点关注基本要素齐全、合理,资料之间内容一致,业务逻辑合理,符合国际商业惯例,无明显、实质性矛盾,所揭示信息需明确表明基础交易为符合监管规定的业务。对于“关注客户”,应结合客户业务实际,选择相关交易背景材料进行审核。
与客户达成衍生产品业务前,银行展业审核的核心是确认该笔业务符合实需交易原则,但比照即期结售汇业务(也就是衍生产品业务到期履约)的单证要求并非唯一和必须的审核方法。银行应根据客户拟叙做衍生产品业务的交易基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背景调
查、业务单证审核等方法进行展业。
(三)业务审核要点
1.银行办理交易背景为经常项目业务的衍生产品前,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货物贸易业务
A.企业名录状态和分类状态。银行不得为不在名录的客户办理货物贸易衍生产品业务。对于B、C类企业,应按照外汇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关注客户”管理要求,严格审核交易背景材料。
B.对于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业务,重点审核通关单证、交易对象、交易产品、结算账期、结算方式、人民币资金来源与去向等,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交易产品为电子产品、黄金珠宝等体积小、价值高的业务;结算账期为1年或以上的业务;人民币资金明显从个人、商行、投资公司、其他贸易公司等归集、频繁往来,用于对外支付或在银行办理质押;④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⑤进料加工企业结算方式由差额结算突然改为全额收支结算,频繁办理衍生产品。
C.对于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应严格审核买卖合同、发票、收支申报凭证、真实有效的运输单据、提单仓单等相关货权凭证,必要时应通过相关业务网站、第三方机构、运输公司等确认提单的真实性并保留相关证明材料。为客户办理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收支业务时,应注意企业分类状态需为A类,收支结算币种需为同一币种且在同一家网点办理。对于B、C企业,不允许办理离岸转手买卖收支业务。
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交易产品为电子产品等体积小、价值高的业务;交易产品为非大宗交易商品;交易结算账期为1年或以上的业务;④交易对手仅为保税区企业或其关联公司(包含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且交易对手单一,交易仅凭双方企业自行出具的货物收据或提货单进行;⑤客户单笔交易金额(如等值100万美元)较大,或业务量短期内快速增加,与客户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的;⑥贸易项下货物与客户日常生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不一致的;⑦运输单据日期早于信用证开证日期的;⑧客户本为一般贸易企业,最近两年突然转做离岸转手买卖业务;⑨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单边大额付汇或收汇、收支差额较大、收支时间差较长;⑩新开户客户,开户后频繁支付且金额较大;⑪注册地为异地的新开户客户,并具有以上特征之一的。
D.对于代理进出口业务,银行应按照“谁出口谁收汇、谁进口谁付汇”原则办理。办理代理出口衍生产品业务,重点审核出口合同、代理协议、发票、出口报关单等交易背景单据。代理方出口项下衍生产品业务完成后可将外汇划转给委托方,也可结汇后将人民币划转给委托方。委托方收取代理方外汇划出款项时,无需进入其待核查账户。办理代理进口衍生产品业务,重点审核进口合同、代理协议、发票、进口报关单等交易背景单据。代理方向境外付汇前,委托方不得购汇,可将自有外汇划转给代理方,也可将人民币划转给代理方,由代理方购汇后支付。
E.对于特殊监管区域主要从事仓储物流业务的客户,重点审核交易对象、交易产品、贸易方式、通关单证、通关时间与频次、结算账期、结算方式、人民币资金来源与去向等,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交易产品为电子产品、黄金珠宝等体积小、价值高的业务;进出口报关频次高、时间短;按照交易惯例不需要进行跨境收支结算的贸易方式,但客户频繁大额收支;④结算账期为1年或以上的业务;⑤人民币资金明显从个人、商行、投资公司、其他贸易公司等归集、频繁往来,用于对外支付或在银行办理质押;⑥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
F.对于进料加工企业客户大额贸易收支,需审核全套业务背景资料,并应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单笔收支金额超过100万美元;涉及黄金、珠宝、翡翠、铜、电子元件等高价值进料加工售付汇业务;用于付汇的人民币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商行、其他企业等;④企业不收汇或收汇金额较小,但一直大额付汇;⑤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
G.对于注册地在异地的客户贸易收支,需严格审核全套业务背景资料,并应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成立时间不足两年的企业;在银行开户后频繁大额办理业务;用于付汇的人民币资金主要来源于异地个人、商行或企业;④企业不收汇或收汇金额较小,但一直大额付汇;⑤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
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
H.对于新成立不足1年的客户大额贸易收支,需严格审核全套业务背景资料,并应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单笔收支金额超过100万美元;在银行开户后频繁大额办理业务;用于付汇的人民币资金主要来源于异地个人、商行或企业;④企业单边大额付汇或收汇;⑤用于付汇的人民币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商行或企业;⑥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
(2)服务贸易业务
银行为客户办理服务贸易收结汇、售付汇业务时,应确认交易单证所列的交易主体、金额、交易性质等要素与客户经营范围一致、与售付汇业务一致,并可在法规要求的基本单证外增加其他审核单证。对于单笔等值5万美元(不含)以上大额购付汇业务,应审核合同、发票等单证以及《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对于同一客户在短期内向境外同一收款人支付多笔接近等值5万美元付汇业务的,应从严审核,必要时审核相应交易背景单证。对于利润汇出、代垫或分摊费用等敏感业务,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A.对于利润售付汇
银行为客户办理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利润汇出,应按真实交易原则审核与本次利润汇出相关的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税务备案表原件、证明本次利润情况的财务报表,其中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应注意审核是否已经过客户法定有
权人签注有效(可审核公司章程内容),财务审计报告中应有关于盈余公积提取情况,如无须要求客户出具情况说明合规后办理;
利润分配资金应来源于经营所得,办理衍生产品交易时,可通过查询客户本外币账户流水,追查人民币资金来源是否为客户经营所得。
B.代垫或分摊费用
银行为客户办理代垫或分摊的服务贸易费用,除应审核交易主体双方必须为具有关联关系、还应审核原始交易合同(原始交易应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代垫或分摊合同(协议或说明)、发票、(支付通知)、已发生代垫行为的证明材料(如银行支付回单)等。
代垫或分摊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从代垫或分摊行为发生起到目前收付行为之间的间隔),申报时交易附言栏目中需标明“代垫”、“分摊”字样。
C.非运输类客户支付运费
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提供尽职调查报告;审核包括合同、运输发票、运输单据或运输清单、税务备案表等全套资料。
2.银行办理交易背景为资本项目业务的衍生产品前,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客户完成境内直接投资登记后,银行方可为其办理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
(2)对于被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纳入管控或逾期未办理存量权益登记的客户,银行不得为其办理境内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应要求客户至所属地外汇局解除管控或补做存量权益登记后再按照直接投资的相关要求办理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
(3)银行应按照真实、自用原则在相关客户经营范围内为其办理境内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
(4)银行不得为涉及下列情况的境内直接投资业务项下资金(支付结汇)办理结汇方向的衍生产品业务:
A.未办理境内直接投资货币出资入账登记的资金; B.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企业经营范围之外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支出;
C.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证券投资或除银行保本型产品之外的其他投资理财(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D.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向非关联企业发放贷款,经营范围明确许可的情形除外;
E.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房地产企业除外);
F.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与其他当事人签订合同中约定的使用范围之外;
G.单一企业每月备用金支付累计金额超过等值20万美元;
H.申请一次性将全部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但不能提供
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
I.其他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况。
(5)银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资本金远期结售汇及掉期业务时,应审慎开展业务审核,对交易背景、交易目的、资金来源、被投资企业资质等履行尽职审查义务,应限于保本型产品,不得变相结汇。资本金账户资金因上述原因划出尚未划回的,不得关户。
(6)银行为客户办理外债项下(支付结汇)衍生交易业务时,应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A.证明材料的规范性、齐备性及材料之间的一致性,重点审核外债结汇用途是否与外债签约用途一致。客户结汇资金用途应符合客户经营范围、外汇管理规定、合同约定及《境内机构外债签约情况表》记载的内容,对于明显超出上述范围的用途,原则上不得办理。
B.业务是否符合实需原则。
C.业务金额是否小于外债专用账户中尚未使用的余额。D.结汇方向的业务是否符合外债结汇负面清单管理原则(外债结汇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企业经营范围之外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支出;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证券投资或除银行保本型产品之外的其他投资理财(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用于向非关联企业发放贷款;除房地产企业外不得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
E.结汇方向的业务,履约时所得人民币资金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划转给收款人。
F.购汇方向下的外债提前还款需按照外债登记合同条款中的约定办理,没有提前还款条款的,不得提前购汇、且需要与外汇局出具的《外债签约登记表》中登记的是否允许提前还款信息一致。
G.业务是否符合其他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的要求。
四、风险提示
对于风险提示中列举的相关业务,银行应审慎或拒绝办理:
1.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和期限与实际贸易量、风险敞口严重不匹配,有悖实需交易原则;
2.涉嫌提供虚假单证、伪造变造交易单证,虚构交易背景,实现对汇差和利差的无风险套利;
3.其它需关注的情形。
五、持续监测
1.对于办理衍生产品交易客户,银行应建立业务跟踪监测机制,对客户进行动态管理。对于业务存在异常或风险的客户,可采取暂停或终止业务、列入负面清单、向外汇局报告等措施。
2.客户衍生产品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持续关注客户的业务变化情况:
(1)持续监控客户信息变化和账户活动,排查可疑线索;
(2)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客户、更新信息;(3)对大额交易进行定期、定比例抽查;
(4)根据客户及交易风险程度,动态调整客户分类管理措施,必要时应暂停或终止办理业务。
3.对于虚构真实需求背景开展衍生产品业务、重复进行套期保值的客户,银行应依法终止已与其开展的交易,并通过信用评级等内部管理制度,限制此类客户后续开展衍生产品业务。
4.银行办理衍生产品业务或后续监控中发现客户存在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规、或规避监管等异常迹象的,应及时向银行所在地外汇局报告可疑情况。银行对于发现的未严格执行展业原则办理衍生产品业务从而获得不正当竞争套利的行为,应及时向所在地外汇局报告线索信息。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审核规范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
(一)业务定义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再按照该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等办理的结汇或售汇业务。
(二)客户准入
判断客户是否为符合要求的境内外机构或境内个人,业务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基础交易符合业务经营范围内。开展外汇业务收支客户背景尽职调查,判断客户从事经常或资本项目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三)审核材料及审核要点 1.签约(1)审核材料
A.客户声明、确认函等能够证明其真实需求背景的书面材料;
B.“关注客户”须提供证明未来履约标的真实性、合规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登记文件等。
(2)审核要点
A.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审核客户真实交易需求背景,核查交易背景资料是否与签约要素一致,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是否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
B.办理的业务是否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匹配、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关注客户办理的交易品种、金额、保证方式与客户主营业务、财务状况、惯常风险缓释措施是否相符。
2.履约(1)审核材料
A.符合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管理规定的有效凭证、单据(如需);
B.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2)审核要点及处理原则
A.交易单证的有效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 B.按照现行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政策管理规定对交易合规性进行审查通过后办理交割,交割方式为全额结算;其中,在坚持实需原则前提下,远期结汇业务到期交割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全额或差额结算,结算的币种为人民币,用于确定轧差金额使用的参考价应是境内真实、有效的市场汇率;
C.履约资金来源合法合规,远期结汇履约资金不得为客户购汇所得。
3.平仓(1)审核材料
远期合约到期前或到期时,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
更而无法履约需要平仓的,应审核客户提交的声明、确认函等能够予以证明的书面材料。
(2)审核要点及处理原则
A.交易签约后,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而无法履约,应核实变更背景的真实性,防止客户虚构背景进行交易;
B.符合以下情况之一,银行应强制平仓,对该类客户后续的衍生产品申请,应从严审查,审慎办理:
①交易到期,客户未提供符合监管规定要求的有效单据或资金;
②交易签约后,客户履约风险缓释的金额浮动亏损超过一定比例,客户未及时足额缴纳履约保证;
③超过交割期限(含宽限期)客户仍未交割或提出展期申请;
④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正常履约或展期。4.展期(1)审核材料
远期合约到期前或到期时,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而无法履约需要展期的,应审核客户提交的声明、确认函及变更后的真实性证明材料。
(2)审核要点
交易签约后,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而无法履约,应核实背景的真实性,核查交易变更背景资料是否与展期要素一致,防止客户虚构背景进行交易。
(四)风险提示
1.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和期限与实际贸易量、风险敞口严重不匹配,有悖实需交易原则;
2.涉嫌提供虚假单证、伪造变造交易单证,虚构交易背景,实现对汇差和利差的无风险套利;
3.符合经常项目或者资本项目业务所列示的风险提示的情况;
4.其它需关注的情形。
二、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业务
(一)业务定义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业务”(以下简称期权业务)是指银行逐笔接受客户委托,约定交易币种、金额、期限、执行价格、期权费、交割方式等,并在未来某一交易日以约定汇率买卖一定数量外汇资产的权利。期权买方以支付期权费的方式拥有权利,期权卖方收取期权费,并在买方选择行权时履行义务。
银行可以基于普通欧式期权基础,为客户办理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两个或多个期的期组合业务。
(二)客户准入
判断客户是否为符合要求的境内外机构或境内个人,业务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基础交易符合业务经营范围内。开展外汇业务收支客户背景尽职调查,判断客户从事经常或资本项目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三)审核材料及审核要点 1.签约(1)审核材料
A.客户声明、确认函等能够证明其真实需求背景的书面材料;
B.“关注客户”需提供证明未来履约标的真实性、合规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登记文件等,确保客户叙做期权业务符合套期保值原则。
(2)审核要点
A.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审核客户真实交易需求背景,核查交易背景资料是否与签约要素一致,作为交易基础所持有的外汇资产负债、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是否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
B.办理的业务是否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匹配、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关注客户办理的交易品种、金额、保证方式与客户主营业务、财务状况、惯常风险缓释措施是否相符。
2.履约(1)审核材料
A.符合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管理规定的有效凭证、单据(如需);如客户以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除待核查账户等收支范围受政策限制的账户外)资金申请办理结汇方向期权交易时,可无需提供基础商业合同等有效凭证;
B.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2)审核要点及处理原则
A.交易单证的有效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 B.按照现行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政策管理规定对交易合规性进行审查;
C.期权合约行权所产生的客户外汇收支,不得超出客户真实需求背景所支持的实际规模;
D.期权合约可办理反向平仓、全额或差额结算,反向平仓和差额结算的货币为人民币。采用差额结算时,用于确定轧差金额使用的参考价应是境内真实、有效的市场汇率;
E.履约资金来源合法合规,结汇方向期权交易履约资金不得为客户购汇所得。
3.平仓
(1)客户主动平仓处理原则
期权合约到期前或到期时,银行依据客户申请等相关材料办理平仓手续。
(2)强制平仓处理原则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银行应强制平仓,对该类客户后续的外汇衍生产品申请,银行应从严审查,审慎办理:
A.交易履约时,客户未提供符合监管机关要求的有效单据或资金;
B.卖出期权交易签约后,客户履约风险缓释措施金额浮动亏损超过一定比例,客户未及时足额缴纳履约保证;
C.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正常履约。
(四)风险提示
1.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和期限与实际贸易量、风险敞口严
重不匹配,有悖实需交易原则;
2.涉嫌提供虚假单证、伪造变造交易单证,虚构交易背景,实现对汇差和利差的无风险套利;
3.符合经常项目或者资本项目业务所列示的风险提示的情况;
4.其它需关注的情形。
三、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业务
(一)业务定义
“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以下简称掉期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协议约定期初交换人民币与外币,期末再反方向交换的本外币交易,包括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两种形式。
外汇掉期是指银行逐笔接受客户委托,客户在委托一笔即期或远期结汇或售汇业务的同时,委托另外一笔币种、金额相同、方向相反的远期售汇或结汇业务,并约定期限和汇率,到期再按照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等办理交割的结售汇业务。
货币掉期是指银行与客户根据协议,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的人民币与外币本金,同时定期向对方支付以换入货币计算的利息金额。
(二)客户准入
判断客户是否为符合要求的境内外机构或境内个人,业务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基础交易符合业务经营范围内。开展外汇业务收支客户背景尽职调查,判断客户从事经常或资本项目收支活动是否符合
国家规定。
(三)审核材料及审核要点。1.签约
(1)外汇掉期业务 A.审核材料
①对于近端结汇的业务,按照即期结汇外汇管理规定审核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
②对于远端结汇的业务,能够证明远端交易真实需求背景的客户声明、确认函等书面材料;
③“关注客户”需提供证明远端交易真实性、合规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登记文件等。
B.审核要点及办理原则
①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审核客户真实交易需求背景,核查交易背景资料是否与交易的签约要素一致;
②办理的业务是否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匹配、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关注客户办理的交易品种、金额、保证方式与客户主营业务、财务状况、惯常风险缓释措施是否相符;
③对于近端结汇/远端购汇的外汇掉期业务,客户近端结汇的外汇资金应为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汇的外汇资金;
④对于近端购汇/远端结汇的外汇掉期业务,客户近端可以以人民币购入外汇,并进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留存或按照规定对外支付;远端结汇的外汇资金应为按照外汇管理规
定可以办理即期结汇的外汇资金。
(2)货币掉期业务审核材料及审核要点
A.货币掉期业务中客户在合约生效日和到期日两次均实际交换本金所涉及的结汇或购汇,遵照外汇掉期业务的管理规定;
B.对于一次交换本金所涉及的结汇或购汇业务,遵照实需交易原则审核能够证明交易真实需求背景的声明、确认函等书面材料。“关注客户”需提供证明交易真实性、合规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登记文件等;
C.两次均不实际交换本金的,无需审核资料。2.履约(1)审核材料
A.符合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管理规定的有效凭证、单据(如需);
B.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2)审核要点及处理原则
A.交易单证的有效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 B.按照现行即期结售汇相关外汇政策管理规定对交易合规性进行审查通过后办理交割;
C.履约资金来源合法合规。3.平仓(1)审核材料
掉期合约到期前或到期时,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
更而无法履约需要平仓的,应审核客户提交的声明、确认函等能够予以证明的书面材料。
(2)审核要点及处理原则
A.交易签约后,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而无法履约,应核实背景的真实性,防止客户虚构背景进行交易;
B.符合以下情况之一,银行应强制平仓,对该类客户后续的外汇衍生产品申请,应从严审查,审慎办理:
①交易到期,客户未提供符合监管规定要求的有效单据或资金;
②交易签约后,客户履约风险缓释措施的金额浮动亏损超过一定比例,客户未及时足额缴纳履约保证;
③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正常履约。
(四)风险提示
1.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和期限与实际贸易量、风险敞口严重不匹配,有悖实需交易原则;
2.涉嫌提供虚假单证、伪造变造交易单证,虚构交易背景,实现对汇差和利差的无风险套利;
3.符合经常项目或者资本项目业务所列示的风险提示的情况;
4.其它需关注的情形。
第二篇:《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总则》
附件2: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总则
第一章 基本含义
第一条 【制定目的】为防范银行外汇业务合规风险,推动银行同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外汇管理规定,统一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标准,完善真实性审核,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在《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公约》框架下制定《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
第二条 【总体框架】《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包括总则和各项外汇业务展业规范。
总则是银行在办理外汇业务中需自律遵守的一般要求。各项外汇业务展业规范是银行在办理各项具体外汇业务中需自律遵守的特别要求。
第三条 【展业原则内涵及外延】展业原则是指银行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时,需遵循的“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和“尽职审查”原则,包括采取有效措施调查客户背景、尽职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慎办理外汇业务。
第四条 【“了解客户”含义】“了解客户”是指银行在与客户建立外汇业务关系或为其办理外汇业务时,使用可靠的、独立来源的文件、数据或信息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与核实,对客户背景开展尽职调查,按照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第五条 【“了解业务”含义】“了解业务”是指银行从客户或者第三方取得相关业务的交易性质、目的等信息,必要时获取主要交易对手方、交易环节以及资金来源及去向等方面的信息,以判断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第六条 【“尽职审查”含义】“尽职审查”是指银行在与客户建立初始业务关系时及在业务关系存续中,采取措施对客户办理的所有交易进行审查并形成整体判断,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第七条 【展业基本要求】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应坚持围绕真实性、合规性、审慎性的层层递进逻辑开展尽职审查,切实贯彻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要求。银行不得因业务经营指标压力降低尽职审查标准,也不得因自身在外汇业务中风险敞口较低而未尽真实性审核责任。
第八条 【展业实施环节】银行履行展业原则,应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包括事前客户背景调查,事中业务审核,事后持续监控、信息资料留存及报告等。
第二章 客户身份识别
第九条 【一般要求】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应充分了解客户身份及其背景,确保客户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并作为业务合规性、真实性审核的重要依据。银行应结合自身客户风险评级、风险控制等制度,建立可用于各类外汇业务的客户信息档案并及时更新。
第十条 【客户身份识别】银行应严格按照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及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审查申请办理业务的客户身份是否真实,必要时也可对客户的交易对手、交易实际受益人、相关关联方的身份进行识别。
第十一条 【客户背景调查】银行可调查的客户背景信息包括:在管理机构和银行的违规记录、不良记录、故意规避监管行为的记录、异常监测指标等;客户经营状况、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主要关联企业、上下游交易对手、外部评级、信用记录、财务指标、资金来源和用途、交易意图及逻辑、涉外经营行为和外汇收支行为等。
第十二条 【客户分类管理】银行应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按照风险程度将客户划分为“可信客户”与“关注客户”,分别实施一般尽职审查措施和强化审查措施。各项外汇业务展业规范可在总则基础上,根据具体外汇业务特点补充适用于该项业务的客户分类标准。
第十三条 【可信客户与关注客户的识别】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银行应列为关注客户:
(一)被外汇局或其他监管部门纳入公开发布的限制性分类管理目录的,如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为B、C类,资本项目业务被管控,被纳入个人外汇业务关注名单的等;
(二)近一年内被外汇局或其他监管部门通报的,如涉及外汇检查处罚案件信息、违法违规案例、风险提示案例、恶意规避外汇监管案例、企业信用报告存在瑕疵的及其他不良行为记录的等;
(三)被公安、司法、审计、纪检等部门调查的;
(四)客户身份信息存在疑问、背景不明的,或者无法获取足够信息对客户背景进行评估的;如无正式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无准确联系方式、主营业务在异地的客户、身份信息存疑的新创建业务关系客户等;
(五)机构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
(六)生产经营不正常或正常生产经营时间不足一年的;
(七)交易明显不符常理或不具商业合理性的;
(八)交易规模与客户资本实力、投资总额、生产经营规模显著不符的;
(九)资金往来尤其是跨境资金流动、外汇收支存在明显异常的;
(十)银行有权根据外汇收支形势变化,将外汇业务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的客户列为关注客户;
(十二)银行认为应被列为关注客户的。
除关注客户外,其他客户均为可信客户。可信客户与关注客户可相互转换,当关注客户不再满足上述所列条件之一时,银行应及时将其转为可信客户;银行也有权将持续出现异常外汇收支行为的可信客户转为关注客户。
第十四条 【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客户】客户不配合银行进行身份识别或提供虚假身份信息资料的,银行应暂停为其办理外汇业务。
第十五条 【客户背景信息记录与保存】银行应以书面、电子等形式留存客户身份识别、背景信息调查、客户分类情况等信息,相关客户资料应归档并长期留存备查。
第十六条 【客户信息更新】客户背景调查结果可用于一段时期内多笔业务的审核。银行应当定期更新客户信息,关注客户信息的更新频率一般应高于可信客户信息的更新频率。
第三章 业务审核要求
第十七条 【业务审核目标】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应切实履行合规性、真实性、审慎性审查职责。建立完整、有效的业务审核制度和操作流程,有效识别客户的交易背景、交易目的等,审查交易的合规性、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支持具有实体经济背景、符合政策导向的外汇需求,防止虚构交易背景开展跨境、跨币种、跨市场的投机套利活动。
第十八条 【业务审核原则】银行审核客户申请的外汇业务,应遵循“逻辑合理性”和“商业合理性”原则。
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应认真审查客户提供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之间应能相互印证、共同构成逻辑合理的证据链以证明业务背景的真实性;掌握客户的交易性质、交易目的,了解交易资金的来源、用途;综合评估外汇业务金额、币种、期限等与相应的基础交易背景是否匹配;综合判断业务是否具有真实交易背景。
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应审查客户业务需求、资金来源或用途与客户生产经营范围、财务状况是否相符;业务的资金规模与客户实际经营规模、资本实力是否相符;业务的时间需求与客户正常的生产经营周期、账务周期是否相符;业务需求与行业特点、客户过往交易习惯或经营特征是否相符。第十九条 【业务审查方法】根据客户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等级的尽职审查措施。
(一)对可信客户实施一般审查措施,便利其贸易投资活动。
(二)对关注客户实施强化审查措施,审慎为其办理业务。
(三)可信客户,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存在外汇局、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展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提示的异常行为特征或风险,或者银行自行判断存在异常行为特征或风险,应比照关注客户采取强化审查措施。
第二十条 【直接证明材料】直接证明材料指能直接证明交易真实性的、来源于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真实性证明资料。直接证明材料能够直接证明银行办理的外汇业务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背景或需求,且客户合法拥有办理外汇业务所必需的相关权利,如货物所有权、应收账款债权等。直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一)行业主管部门或金融监管部门出具的业务核准、备案、登记、许可、配额等文件。如业务核准件、外汇业务登记表、配额证、备案登记信息表等;
(二)海关出具的报关单、进出境备案清单;
(三)税务机关出具的相关税务证明、税务备案表等;
(四)审计机构出具的全面或专项财务审计报告、验资报告;
(五)保险机构出具的针对基础交易的相关保险单据;
(六)可信仓储公司出具的符合法律规定的仓单等货权证明文件;
(七)可信船运公司等运输物流企业出具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海运提单、空运单据、陆运单据等;
(八)其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商检报告、检验证书、原产地证明、与基础交易相关的保函或现场勘查报告等。
第二十一条 【间接证明材料】间接证明材料指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共同构成证据链,侧面间接证明业务背景真实性的相关证明材料。间接证明材料可来源于客户自身、客户的交易对手方、经办银行、管理机构、其他可信第三方等。间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一)客户自身或其关联方、交易对手方提供的交易合同、交易意向书、交易证明、发票、付款通知、董事会决议、业务申请、业务说明等;
(二)客户自身或其关联方、交易对手方的财务报表、业务记录、会计记录等;
(三)银行采集的与客户及其交易有关的、确可佐证业务真实性的数据、资料、现场勘查报告等;
(四)管理部门出具的辅助资料,如资本项下业务登记凭证、额度管控信息表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股东信息等,可信第三方出具的辅助物流单证如装箱单、运输保险单据等,或者征信资料,或者与客户及其交易有关的、确可佐证业务真实性的相关单证、资料、数据等。
第二十二条 【证明材料的使用】银行可根据业务风险状况和客户风险等级,要求客户提供或主动收集证明材料。银行应按以下方法使用证明材料判断交易真实性:
(一)首选直接证明材料,辅以间接证明材料;
(二)证明材料来源广泛,包括来自独立第三方、管理部门、客户自身等;
(三)证明材料自身内部要素之间、证明材料之间、证明材料与客户背景之间不存在矛盾;
(四)证明材料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第二十三条 【一般审查措施】对于无风险提示特征的可信客户,银行可按照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定及银行自身内控规定,审查客户准入资格和业务背景的合规性、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
第二十四条 【强化审查措施】对于有风险提示特征的可信客户、关注客户以及银行自行判断具有违法违规、规避外汇监管、虚构交易背景实施投机套利等行为特征的客户。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取以下强化审查措施:
(一)要求客户提供或主动收集更多的直接证明材料;
(二)通过自行查证、工作组内部共享信息、第三方查证等方法,查证客户提供的真实性证明材料本身是否真实、是否被伪造变造、是否未被违规重复使用;
(三)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工商登记系统、征信系统、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方式,核实客户身份和背景信息;
(四)深入了解客户的背景信息,如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行业状况、上下游合作伙伴、母公司和关联企业、业务历史记录、资信评级记录、其他通过公共数据库或互联网渠道能获取的信息等;
(五)全面分析客户申请办理业务信息,如业务需求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资金来源和用途、交易对手方、交易受益人等;
(六)现场实地查访自然人客户住所或单位所在地,机构客户注册地或实际办公地;
(七)银行认为需采取的其他审查措施。
第二十五条 【后续处理
(一)】客户无法通过真实性审核,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银行应暂停为其办理业务,并主动收集或要求客户提供更充分的真实性证明资料,直至确认交易真实、业务合规。银行采取强化审查措施仍未能排除风险提示特征的,应审慎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
第二十六条 【后续处理
(二)】经业务审查无法排除风险提示特征,且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规、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行为的,银行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并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一定时期内限制或拒绝为其办理某类或所有外汇业务;
(二)纳入银行内部的关注客户名单;
(三)按程序提请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审议发布风险提示,或向外汇局提出监管建议;
(四)银行认为需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四章 业务持续监测
第二十七条 【持续监测】在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后,银行应结合其风险管理流程,在业务存续期间持续监测客户的后续行为及资金流向,确保资金的后续流向及用途符合监管要求。在后续监测中发现重大异常情况的,银行应暂停为客户办理后续业务及其它外汇业务。
第二十八条 【重新识别客户】当客户出现以下情形时,银行应重新识别客户:
(一)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二)客户相关交易行为、资金用途和流向等出现异常的;
(三)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银行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四)客户出现违反外汇管理规定、洗钱、恐怖融资、逃税活动嫌疑的;
(五)银行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六)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发现疑点的;
(七)银行认为应重新识别客户身份和信息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九条 【动态监控措施】客户外汇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银行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持续关注客户的业务变化情况,对客户实施动态监控:
(一)定期或不定期监控客户基础交易、外汇业务、资金的实际去向和用途是否与业务申请时一致;
(二)持续监控客户信息变化和账户活动并排查可疑线索;
(三)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客户、更新信息;
(四)对大额交易进行定期、定比例抽查;
(五)银行认为有必要或外汇局建议采取的其他持续监控措施。
第三十条 【资料留存】银行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留存电子及书面形式的客户背景调查、业务审核、持续监控等环节的资料和结果备查,并作为银行在展业过程中尽职审查的重要证据。
第五章 内控管理
第三十一条 【内控保障机制】银行履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应建立内控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外汇业务内控组织架构,制定并执行外汇业务内控制度,将《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内化于银行自身的内控制度、风险控制制度、业务操作流程、考核制度之中。
第三十二条 【内控组织机构】银行应建立自上而下的外汇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明确负责统筹全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工作的牵头部门,保证牵头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具体工作机制,明确部门间职责分工及管理责任,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十三条 【内控制度制定】银行应根据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以及《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要求,制定完善以下外汇业务内控制度:
(一)客户身份识别及客户分类管理制度;
(二)外汇业务客户信息及外汇业务资料档案制度;
(三)大额、可疑交易等异常外汇业务报告制度;
(四)存疑交易集体审议制度;
(五)各项外汇业务展业制度;
(六)考核、产品、营销、定价等其他外汇业务内控制度。第三十四条 【内控制度更新】银行应及时传导和贯彻落实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合理制定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定期评估、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并留存工作记录。
第三十五条 【完善系统建设】银行应根据监管要求和银行自律需要,及时完善系统建设,将《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相关内容纳入其现行业务系统之中。
第三十六条 【员工培训管理】银行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和员工培训管理,坚决防范内部人员串通客户虚构或构造交易背景、协助客户规避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加强行业自律】银行应加强行业自律和职业操守,杜绝银行员工引导、协助涉嫌虚构或构造交易背景的客户办理外汇业务的恶性行为。
第六章 报告制度 第三十八条 【异常外汇业务报告】银行办理外汇业务中发现客户涉嫌虚构交易背景跨境融资套利或跨境转移资金的,应及时向工作组或银行所在地外汇局报告,并主动停止办理相关外汇业务。
第三十九条 【涉嫌外汇违规行为报告】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或后续监测中发现客户存在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规行为、规避监管行为的,应及时向工作组或银行所在地外汇局书面报告,并主动停止办理相关外汇业务。
第四十条 【趋势性异常情况报告】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若发现影响面较大、规模较大的外汇业务趋势性异常情况,或者难以决策的问题,应及时向工作组或银行所在地外汇局报告,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止趋势性异常情况扩大。
第四十一条 【报告保密】银行按照本章规定向工作组或银行所在地外汇局报告相关违规或异常情况的,可要求工作组或外汇局对其报告行为予以保密。
第四十二条 【涉嫌违规行为处理】银行发现同业在办理外汇业务时,存在违反《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行为的,应及时向工作组报告,由工作组根据《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公约》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其他
第四十三条 【释义】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中的“银行”泛指具备结售汇资格的银行、财务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风险提示”是指各项外汇业务展业规范中,根据不同外汇业务特点,在特定外汇业务项下,提示银行有业务审核过程中需注意的风险点。
“外汇业务”是指对人民币与外汇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的外汇业务,法律法规规定无实需交易背景的外汇业务除外。
第四十四条 【解释权归属】总则由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实施时间】总则由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审议通过并报人民银行、外汇局备案后生效施行。
第三篇:《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国际贸易融资类外汇业务展业规范》
附件10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
之《国际贸易融资类外汇业务展业规范》
(2017年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1
一、客户准入...................................1
二、业务审核...................................2
三、风险提示...................................4 第二部分 具体业务审核规范........................6
一、进口信用证开证.............................6
二、进口贸易融资业务...........................8
三、出口出货前贸易融资业务....................11
四、出口出货后贸易融资业务....................13
五、转口贸易融资业务..........................16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本规范所称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可分为进口贸易融资、出口贸易融资、转口贸易融资等。进口贸易融资包括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进口代付等;出口贸易融资包括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出口信保融资、福费廷、出口代付等。各行业务品种名称如有不同,或组合型贸易融资业务,适用“穿透原则”,根据其业务实质适用相关业务审核规范。
一、客户准入
(一)办理货物贸易项下贸易融资的企业应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且在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分类为A类和B类的企业。C类企业仅可办理90天以下(含)贸易融资业务。
(二)生产经营正常。
(三)与贸易对手合作情况良好、稳定,未发生重大贸易纠纷、债务纠纷、诉讼等影响融资安全的争端事项,无不良对外履约记录及结算记录。
(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海关等相关规定,在各银行、海关、外管局的信用记录和历史收付汇情况良好,纳税记录良好,未发生过恶意违约和伪造贸易背景骗贷、骗税等情况。
(五)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办理进出口业务,需为委托方办理贸易融资的,需严格核实委托代理关系及贸易背景真实性后为委托方办理贸易融资。
(六)客户交易对手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交易双方不涉及反洗钱、反恐融资、制裁等敏感交易。
二、业务审核
(一)确认所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具有真实贸易背景,基础交易及业务本身依法合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清楚;基础交易原则上应符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范围。
(二)对客户提交的单证,应按照展业原则要求,对单证及交易的真实性、一致性、合理性进行尽职审查。
1.真实性。核对贸易项下相关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2.一致性。各银行应根据“单内一致”、“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和“表面相符”的原则,对合同真实性、条款合理性、贸易规律合理性、要素一致性等进行审查。加强贸易单据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审核,分析各单据的日期、金额、货物等关键信息之间是否矛盾。在对初次办理业务的客户或对本笔贸易存疑的情况下,可要求客户补充提交本笔贸易下涉及的其他单据,并对单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3.合理性。贸易项下结算方式、履约期限和商品价格等关键要素是否符合正常贸易情形;贸易融资业务金额与申请人的经营能力是否匹配、融资期限与贸易周期是否匹配、进出口商品与历史交易记录是否匹配。各银行应结合客户经营、上下游交易对手、资信状况、财务指标等情况,对业务需求进行合理性审查,确认业务办理和叙做产品的必要性。
(三)银行为客户办理贸易融资时,应坚持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基础,了解客户对贸易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品种、融资币种等的实际需求,使贸易融资各项要素与实体经济需求合理匹配。客户从各家银行所获取的贸易融资总额应与客户海关进出口总量或实体经济交易总额匹配;对确属必要的接续型、组合型融资,进出口贸易融资总额原则上分别不应超过其海关进口业务量、出口业务量的两倍。企业贸易融资期限原则上应与企业生产周期或资金回笼周期等合理匹配,对于客户明显超额、超限、异常融资需求,银行应对客户的融资情况进一步深入调查。
(四)贸易融资业务中若存在代理同业业务的情况,如代理同业开立进口信用证等,对客户的尽职调查责任及对业务的合规性、真实性审核责任应归属于实际承担业务风险的银行。
(五)本规范提倡贸易融资业务的自偿性及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特性,并要求银行无论有无风险敞口,均应确保贸易融资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遵守监管部门的审慎性经营要求,禁止客户通过虚假单证、重复融资、构造交易背景等手段套取贸易融资资金,用于投机套利或生产经营范围之外的高风险投资。本规范提倡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创新等多种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六)B类企业在监管期内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还应按照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规定注意单证审核要求、时间限制、业务类型限制。对于受限制或应不予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均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件办理或不予办理。
三、风险提示
对具有下列异常特征的贸易融资业务,银行应加强尽职调查,以更严格标准进行真实性审核及持续监控,并审慎办理相关业务:
(一)客户所申请的贸易融资规模、融资期限明显超出实际需求,融资币种与实际经营需求明显不匹配。
(二)基础交易涉及大额、频繁的关联交易或疑似构造交易。如离岸转手买卖,关联企业间将大额提单、仓单等货权单证频繁转手买卖。
(三)注册时间短或属辅导期企业,但进出口量或结算量急剧膨胀。
(四)企业账户开立、购汇申请等日常业务办理均由招商人员或代账会计等代理人代办。
(五)企业注册资本较小、但账户往来资金量特别巨大和频繁、且账户日均余额极小、无沉淀资金。
(六)企业短期内大量、集中、频繁购汇、且交易对手较为单一;购汇所用人民币资金来源可疑,如购汇所用人民币资金多是通过网银转账。
(七)交易标的物属于体积小、运输成本低、价值高的敏感商品,如贵金属、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产品、矿砂等大宗商品。
(八)发生重大贸易纠纷、债务纠纷、诉讼等影响融资安全的争端事项。
第二部分 具体业务审核规范
一、进口信用证开证
(一)定义
进口信用证开证是指银行凭客户授信额度或单笔授信为其办理对外开立进口信用证的业务。
(二)客户准入
已办理货物贸易名录登记企业。
(三)审核材料 1.开证申请书 2.进口合同
3.《登记表》(B类企业;C类企业必须提供)
(四)审核要点
1.按照国际结算惯例审核开证申请书和进口合同,两者金额、货物、收付款人等关键信息应一致。
2.开证申请人与进口合同约定进口单位。代理进口业务按“谁进口谁付汇”的原则,由代理方负责进口、开证、付汇,委托方可凭委托代理协议将外汇划转给代理方,也可由代理方购汇,委托方不得购汇。
3.在进口合同上签注开证日期、金额,加盖业务印章后复印留存(留存正本的无需)。
4.B类企业在开证时进行电子数据核查,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在进口付汇核查6 按《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 界面的“本次核注金额”和“本次核注币种”栏录入企业开证金额(按照溢装后的最大金额)与相应币种,未超过付汇额度的,系统自动扣减对应进口可付汇额度。
5.对于凭《登记表》办理的业务,应在监测系统查询并核对相应《登记表》电子信息;在《登记表》有效期内,按照《登记表》注明的业务类别、结算方式和“外汇局登记情况”,在登记金额范围内为企业办理相关业务,并通过监测系统签注《登记表》使用情况,在开证时签注付款金额,在信用证实际付款时补签注申报单号。
6.C类企业不得办理90天以上(不含)的远期信用证(含展期)。
7.深入了解基础交易背景情况,开证需求真实合理,基础交易符合货物贸易业务规定,交易商品应属于客户正常经营范围。
(五)风险提示
对下列开立进口信用证业务,银行应加强尽职审查并审慎办理:
1.开证金额、付款期限明显超出客户实际经营需要,开证币种与客户实际经营需要明显不匹配。
2.开证的交易标的物涉及投机炒作、价格波动大等大宗敏感商品。
3.交易对手为关联企业。
4.对货权归属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
二、进口贸易融资业务
(一)业务定义
进口贸易融资业务是指银行在收到进口信用证、进口代收或汇出汇款项下客户提供的相关单据后,由银行自身或联合境内外机构向进口商提供的用于支付该信用证、代收或汇款项下进口货款的短期资金融通。包括但不限于进口押汇、进口代付等业务品种。
(二)客户准入
货物贸易A类和B类企业,C类企业仅可办理90天以下(含)的贸易融资业务。
(三)审核材料
1.信用证项下进口贸易融资单据要求(1)信用证及修改正本;(2)贸易合同;(3)商业发票;(4)正本运输单据;
(5)如已提货应提交报关单/进境货物备案清单,未提货的应在提货后补充提交。
2.进口代收项下进口贸易融资单据要求(1)贸易合同;(2)商业发票;(3)正本运输单据;
(4)如已提货应提交报关单/进境货物备案清单,未提货的应在提货后补充提交。3.汇款项下进口贸易融资单据要求(1)贸易合同;(2)商业发票;
(3)正本运输单据(如有)/副本运输单据;(4)如已提货应提交报关单/进境货物备案清单,未提货的应在提货后补充提交;
(5)对于预付货款项下汇出汇款融资,要求客户承诺货到时提交报关单/进境货物备案清单,核实报关单等单据与申请时提交的合同、发票是否匹配,如不相符应要求客户提前偿还融资。
(四)审核要点 1.真实性和一致性审核
(1)核对贸易项下相关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2)审核贸易单据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各单据的日期、金额、货物等关键信息之间是否矛盾。
(3)在对初次办理业务的客户或对本笔贸易存疑的情况下,可要求客户补充提交本笔贸易下涉及的其他单据,并对单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4)对于交易对手为关联企业的,参考市场价格判断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并通过监控资金流向、查验交易单据等方式核实合同执行的真实性。
2.合理性审核
(1)贸易项下结算方式、履约期限和商品价格等关键要素是否符合贸易惯例,是否与历史交易记录匹配。(2)融资金额应遵循实需原则且与客户应付款金额相匹配,与客户生产经营能力相匹配。
(3)融资期限应与贸易周期匹配。应防止进口贸易融资期限过长,导致客户销售回款后不及时归还贷款或挪作他用。
(4)客户进口贸易的单据要求及单据交递方式是否合理,是否与以往历史单据流相吻合,单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惯例。
3.其他要求
(1)可在客户提交的正本运输单据上签注融资信息(含融资期限、金额、融资日期),并留存相关单据正本或复印件,防范重复融资。
(2)对于在融资申请时确实无法提供报关单的,须在融资后合理期限内提交,如不能及时提交,应要求客户提前偿还融资。
(3)办理同业代付业务时,委托行应在申请时将客户提交的单据复印件一并提供给受托行,供受托行审核。在双方的委托或合作协议中应明确责任划分。
(4)货权质押项下的融资金额还应根据质押物价值合理确定,可参考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价格评估质押货物价值。
4.关注客户不得办理预付货款项下贸易融资。5.信用证、代收、汇款项下融资及海外代付融资资金原则上用于支付货款,不得挪作他用。
(五)风险提示
对下列进口融资业务,银行应加强尽职审查并审慎办理:
1.融资金额、期限、币种等明显与客户实际经营不匹配。2.融资的交易标的物涉及投机炒作、价格波动大等大宗敏感商品。
3.交易对手为关联企业。
4.对货权归属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5.预付货款项下融资业务。
三、出口出货前贸易融资业务
(一)业务定义
出口出货前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出口企业凭符合条件的正本信用证或合同(订单),向银行申请用于出口货物备料、生产和装运等履约活动的短期贸易融资。包括但不限于打包贷款、订单融资等业务品种。
(二)客户准入
货物贸易A类和B类企业,C类企业仅可办理90天以下(含)的业务。
(三)审核材料
1.信用证项下出口出货前融资单据要求。(1)信用证及修改正本;(2)贸易合同;
(3)出口批文或出口许可证(如需)。2.托收及汇款项下出口出货前融资单据要求。(1)贸易合同;
(2)出口批文或出口许可证(如需)。
(四)审核要点 1.真实性和一致性审核
(1)核对贸易项下相关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2)审核贸易单据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各单据的日期、金额、货物等关键信息之间是否矛盾。
(3)在对初次办理业务的客户或对本笔贸易存疑的情况下,可要求客户补充提交本笔贸易下涉及的其他单据,并对单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4)出口商品是否属于客户经营范围,商品定价是否合理,能否按质、按量、按期交货。
2.合理性审核
(1)贸易项下结算方式、履约期限和商品价格等关键要素是否符合贸易惯例,是否与历史交易记录匹配。
(2)融资金额应遵循实需原则且与客户信用证/订单金额相匹配,与客户生产经营能力相匹配。
(3)融资期限应与生产经营及备货周期匹配。3.其他要求
(1)在客户提交的正本信用证/合同/订单上签注融资信息(含融资期限、金额、融资日期),并留存相关单据正本或复印件,防范重复融资。
(2)出口商品数量及价格是否稳定。审慎为价格波动较大或属于鲜活、易变质、季节性较强的出口商品办理融资。(3)企业历史有无逾期收汇、未收汇情况。(4)通过同业代付办理出口出货前融资时,委托行应在申请时将客户提交的单据复印件一并提供给受托行,供受托行审核。在双方的委托或合作协议中应明确责任划分。
4.对关注客户,应要求企业出口后补交报关单/出境货物备案清单。
5.企业可根据分批采购需求在一笔订单项下分次进行订单融资。对于关联交易项下订单融资,应从历史交易记录、价格公允性、资金流向等方面,对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加强尽职审查并审慎办理。
(五)风险提示
加强贷后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生产、备货情况,监督融资款项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对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停止办理融资:
1.经常取消订单,且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2.未按合同期限交货;
3.出口商品质量不稳定或价格出现较大波动。4.根据现行法规,B类企业在监管期内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的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
四、出口出货后贸易融资业务
(一)业务定义
出口出货后贸易融资业务是指出口企业将全套出口单据提交银行,银行按照票面金额的一定比例为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贸易融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出口押汇、出口商票融资、福费廷及出口信保融资等业务品种。
(二)客户准入
货物贸易A类和B类企业,C类企业仅可办理90天以下(含)的业务。
(三)审核材料
1.信用证项下出口出货后融资单据(1)信用证及修改正本;(2)贸易合同;
(3)信用证项下全套正本单据(或复印件);(4)报关单;
(5)出口批文或出口许可证(如需)。2.托收项下出口出货后融资单据(1)贸易合同;(2)商业发票;
(3)正本运输单据(如有/副本);(4)报关单;
(5)出口批文或出口许可证(如需)。3.汇款项下出口出货后融资单据(1)贸易合同;(2)商业发票;
(3)正本运输单据(如有/副本);(4)报关单;
(5)出口批文或出口许可证(如需)。
(四)审核要点 1.真实性和一致性审核
(1)核对贸易项下相关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2)审核贸易单据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各单据的日期、金额、货物等关键信息之间是否矛盾。
(3)在对初次办理业务的客户或对本笔贸易存疑的情况下,可要求客户补充提交本笔贸易下涉及的其他单据,并对单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4)应收账款应无任何瑕疵,债权真实、合法、有效和完整。客户未将应收账款转让给第三方或设定任何形式的担保,不存在被第三方主张抵消、代位权等权利瑕疵或被采取法律强制措施的情形。
2.合理性审核
(1)贸易项下结算方式、履约期限和商品价格等关键要素是否符合贸易惯例,是否与历史交易记录匹配。
(2)融资金额应遵循实需原则且与客户应收款金额相匹配,与客户生产经营能力相匹配。
(3)融资期限应与贸易周期匹配。
(4)客户出口贸易的单据要求及单据交递方式是否合理,是否与以往历史单据流相吻合,单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惯例。
3.其他要求
(1)可在客户提交的正本运输单据上签注融资信息(含融资期限、金额、融资日期),并留存相关单据正本或复印件,防范重复融资。
(2)对于在融资申请时确实无法提供报关单的,须在融资后合理期限内提交,如不能及时提交,应要求客户提前偿还融资。
(3)通过同业代付办理出口出货后融资时,委托行应在申请时将客户提交的单据复印件一并提供给受托行,供受托行审核。在双方的委托或合作协议中应明确责任划分。
(4)对于福费廷业务,由于银行无追索权的买入因商品交易产生的已由金融机构承兑/保付的未到期债权,严格审核单据时,必须确保债权转让条款或背书清楚、完整、有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五)风险提示
1.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查询企业海关出口量、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分析企业是否存在重复融资、过渡融资等情况。
2.关注企业历史应收账款、逾期收汇等信息,了解企业历史资金回笼周期与融资期限是否匹配。
3.审慎为异地企业、辅导期企业、出口量与注册资本严重背离等异常企业办理融资。
4.根据现行法规,B类企业在监管期内不得签订包含90天以上(不含)的收汇条款的出口合同。
五、转口贸易融资业务
(一)业务定义
转口贸易融资业务指银行为转口贸易客户(包含离岸转手买卖及收支申报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物流货物)在进出口环节办理的各类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有开立信用证、提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境内仓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
其中:提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是指在境内企业与境外客户签订购货商品合同,向境外客户开立信用证或付款后取得提单所有权,在未实施进口报关或进境备案前向其他境外或境内买家背书转让提单的转口贸易结构中,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
境内仓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是指在境内企业与境外客户签订购货商品合同,向境外客户开立信用证或付款后取得境外企业存放在境内保税仓库的货物所有权后,向其他买家转让仓单的转口贸易结构中,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
(二)客户准入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客户:货物贸易A类企业;应有1年(含)以上的转口贸易经营历史记录,主营产品、交易对手稳定、明确;近1年内未被外汇局或其他监管部门列入负面监管对象。
(三)审核材料 1.信用证开证(1)开证申请书;
(2)同一货物项下购销合同。2.提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1)正本购/销合同;(2)买/卖发票;(3)全套正本提单。
3.境内仓单转卖项下转口贸易融资(1)正本购/销合同;(2)买/卖发票;(3)正本仓单;
(4)进/出境备案清单/保税间货物报关单;(5)正本仓储协议。
(四)审核要点
1.贸易背景真实性:业务人员应重点审核提单/仓单真实性,可通过国际提单查询机构、船公司网站、仓储公司或实地走访仓储公司等方式查询验证提单的真实性,以及提单背书的连续性(非指定性抬头提单除外)及提单所有人,并审核原产地证明、保险单据等单据(如有)的一致性。比对海事查询服务查询船舶动态与提单的各项要素,审核是否相符,确认客户对货物的所有权,应注意记名提单不可以转让。
2.融资合理性:重点审核转口收支账期与融资期限是否匹配,商品购销价格是否背离市场趋势,提单或仓单是否已被签注过融资信息,背书是否连续,只要背书连续且清晰表明融资信息(包括融资主体,融资时间,金额以及融资银行的信息)的可予以办理。
3.关联交易审核:应重点关注融资企业上下游交易对手是否存在内在关联关系,并利用循环交易项下多次融资,一经发现应审慎办理融资。4.开立信用证时,应按照国际惯例审核开证申请书和合同,两者金额、货物、收付款人等关键信息应一致。信用证单证条款应包括物权凭证(全套正本运输单据或仓单),不接受已经签注的提单或仓单。在同一货物项下购销合同上签注开证日期、金额,加盖业务印章后复印留存(留存正本的无需)。
(五)风险提示
1.企业转口贸易融资期限应与转口收支账期严格匹配,融资期限不应超过收支期限缺口,银行为客户办理转口贸易融资应重点审核回款账期与融资期限是否匹配。转口贸易最长融资期限不应超过1年。
2.银行对企业转口项下销售回笼资金应加强监控,销售回款应用于进口项下付款、归还融资款或存入还款保证金账户,不应流入定期存款、理财产品账户等收益性账户。
3.对于转口项下商品购买价格平于或高于销售价格的,如与商品市场价格变动趋势不符,且客户不能做出合理说明,银行应审慎或拒绝办理融资。
4.银行办理转口贸易融资应通过有效途径核验物权单据的真实性,可在物权凭证上签注融资信息(含融资期限、金额、融资日期)。对于无法核实真实性的物权凭证,应审慎办理融资。
5.银行应关注转口贸易交易对手,对于购、销交易对手存在关联关系,甚至与同一家企业反复循环交易的,要从严审核审慎办理业务。6.银行不应接受金融同业(含银行和非银行类)担保和本行异地(含跨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担保为客户办理转口贸易融资(含开证等表外融资)。上述担保含存单质押、理财产品质押、银行承兑汇票质押、保证担保、押品代管、保函、协议担保等,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担保。
7.对交易标的物为大宗商品、高价值、易运输等敏感商品(如贵金属、电子产品等)的转口贸易,银行应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审慎办理此类业务。
第四篇: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展业规范
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展业规范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客户识别银行为投资主体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前,除按照《总则》标准进行客户识别外,还应审核客户准入条件:
(一)查询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确认客户是否按规定报送直接投资存量权益数据,确保客户未被业务管控。
(二)审核境内机构相关合法注册文件及商务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相关文件,确保审办业务所需材料真实、合法、合规、齐全。
(三)对于境内居民个人办理特殊目的公司具体包括:1.在境内拥有永久性居所,因境外旅游、就学、就医、工作、境外居留要求等原因而暂时离开永久居所,在上述原因消失后仍回到永久性居所的自然人;2.持有境内企业内资权益的自然人;3.持有境内企业原内资权益,后该权益虽变更为外资权益但仍为本人所最终持有的自然人。二客户分类
(一)可信客户与关注客户,按照《总则》标准进行分类。除此之外,关注客户还包含以下主体:1.投资主体为融资租赁公司、基金类机构、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不具有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以及合伙制企业;2.自身资产总额低于其对外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的机构(即母小子大情形);3.投资资金并非来自投资主体自有资金的机构(不含股东借款);4.境内投资主体为异地机构、股东为异地机构或个人;5.境内投资主体成立时间不超过1年或短期内集中办理境外直接投资登记业务的机构;6.境外投资项目与境内投资主体主营业务差异较大的机构;7.企业负责人、主要股东、总经理等高管人员被纳入个人结售汇关注名单的机构;8.其他银行认定的关注客户。
(二)银行应按照《总则》要求,进行客户背景调查,综合考虑客户或实际控制人身份、地域、行业、特点、历史交易等因素,合理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对于关注客户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业务适用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和业务审批程序。三业务审核
(一)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应尽职审查客户资料,全面了解业务背景,确保客户申请办理业务背景真实、交易目的清楚合理、资金来源合法合规,确保境外投资项目经主管部门批准。
(二)在明知客户无真实投资背景,交易目的不合理,资金来源不合法,涉嫌通过虚假、伪造或变造凭证等情况下,银行不得办理相关业务。
(三)银行应对客户提交的对外直接投资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对外直接投资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客户上审计报告或最近一期财务报表、客户在银行办理结算的收支记录、客户在海关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可查数据等信息,收集分析客户资金来源是否真实、合法;通过境外项目投标书、收购协议、转股协议、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材料,分析客户资金用途是否真实合规。当客户日常结算业务与对外投资业务分别在不同的银行办理时,办理对外投资业务银行可要求客户提供日常结算业务账户流水,证明企业的大额资金来源。
(四)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除申请书、登记表等须留存原件外,其他相关材料应查验、审核原件,并留存经境内机构加盖单位公章(包括公章、财务章或其他具有相关法律效力的单位印章)的所有书面申请材料原件或复印件(或:经境内居民个人本人签名的所有书面申请材料原件或复印件),并按外汇局文件规定的年限保留相关业务资料备查。
(五)境内企业(含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境外直接投资的批准文件并按规定办理外汇登记后,应在境外投资项目具有真实、合规、明确的实际资金用途时,汇出境外直接投资资金,不得提前(购汇)汇出。未经批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证券投资,不得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渠道开展QDLP业务。
(六)办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收支应遵循“先登记后汇兑”原则,在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尚可流入/汇出额度内办理资金收付,不得为管控企业办理境外直接投资相关业务。
(七)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包括前期费用汇出)应按照支付使用原则,审核并确认客户资金使用具有真实用途证明材料(合同或协议、支付指令等)后,方可为客户办理资金汇出业务,境外并购股权的应审核相关股权转让协议等资料。四风险提示对具有下列异常特征的业务,银行应加强尽职调查,以更严格标准进行真实性审核及持续监控,并审慎办理相关业务:
(一)以境外直接投资为渠道,实为境内机构或个人向境外转移资产或投资移民的。
(二)交易目的不合理的。
(三)资金来源不合理的。
(四)资金去向存疑的(不能明确说明资金最终去向、用途的)。
(五)涉嫌通过虚假、伪造或变造凭证办理业务的。五持续监测
(一)银行应事后跟踪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对于异常客户,银行应保持警觉,从办理登记到资金对外支付,应全程对资金来源与应用进行全面审核,审慎办理。业务登记环节应了解客户资金来源;资金汇出环节应收取客户资金来源相关证明;资金汇出境外后,应要求客户提供境外资金使用相关凭证及对账单等材料,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如银行发现资金使用用途和业务登记用途不一致的,应及时向外汇局和牵头银行上报异常信息。
(二)银行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大额、可疑交易及行为,要求客户履行声明及告知程序。对于客户故意使用虚假资料行为,银行应作为不良记录记入客户档案,对虚假资料妥善保管后报告外汇局。外汇局确认情况属实的,由公约工作组对成员银行进行情况通报或风险提示。
(三)银行办理对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应按外汇管理规定审核和留存业务资料。对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申请材料应作为业务档案留存10年备查。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审核规范一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
(一)业务定义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是指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设立项目或企业前,需要向境外支付与境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1.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按项目所在地法律规定或出让方要求需缴纳的保证金;2.在境外项目招标过程中,需支付的投标保证金;3.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前,进行市场调查、租购办公场地和设备、聘用人员,以及聘请境外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所需的费用。
(二)审核材料1.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业务审核材料(1)《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2)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的,提供新版营业执照);(3)涉及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还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关注客户除提供上述(1)~(3)项材料外,还应提供:(4)已向境外直接投资机构主管部门报送的书面申请及境内机构参与投标、并购或合资合作项目的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如并购协议、境外项目投标书、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5)境外投资资金来源证明、资金使用计划和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2.境内机构为其境外分支机构等非独立核算机构购买境外房产资金汇出登记业务审核材料(1)《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对此表应审核表格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2)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等非独立核算机构的批准/备案文件或注册证明文件;(3)境外购房合同或协议;关注客户除提供上述(1)~(3)项材料外,还应提供:(4)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如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房产评估报告、拟购办公楼的实体照片等;(5)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境内机构是否为本地注册机构,非本地注册机构应在其注册地银行办理登记。2.审核《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相关书面证明材料内容是否一致。3.境内机构(含境内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下同)汇出境外的前期费用,累计汇出额原则上不超过300万美元且不超过中方投资总额的15%。4.前期费用累计汇出额超过300万美元或超过中方投资总额15%的,应告知境内投资者需提交说明函至注册地外汇局申请,由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前期费用登记。5.汇出境外的前期费用,应列入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总额。6.银行按规定审核后通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登记可汇出前期费用额度。
(四)风险提示1.短期内拟设立多个境外投资项目而集中申请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业务:应提交前期费用对应支出项目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收购协议、境外项目投标书、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以及企业集中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商业合理性说明材料、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2.属于境内外关联企业相互间投资而申请登记前期费用作为保证金:应提交前期费用对应支出项目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收购协议、境外项目投标书、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以及企业进行关联投资的商业合理性说明材料、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3.属于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而申请办理前期费用外汇登记的:应关注后续被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作价的合理性。二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汇出、汇回
(一)业务定义境内机构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后,通过银行将登记额度内的前期费用汇出境外或汇回境内。
(二)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2.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银行端打印的境外投资前期费用额度控制信息表。除提供上述1~2项外,还应要求其提供:境外投资资金来源证明、资金使用计划和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关注客户应提供资金使用具体计划,需详细说明资金支付安排,用途和最终用途(针对境外多层控股情况)以及收款人和最终收款人(针对境外多层控股情况)。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前期费用汇出(1)银行应重点了解境外投资项目可行性和投资计划、拟投资总额、资金来源、前期费用汇出金额、汇款路径、主要用途等。(2)银行应按照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登记的前期费用额度信息办理汇出业务,累计汇出金额不得超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登记的前期费用额度。(3)银行为关注客户办理前期费用资金汇出应按照支付使用原则,审核并确认关注客户资金使用具有真实用途证明材料(合同或协议、支付指令等)后,可为其办理资金汇出业务。(4)银行应定期跟踪境外投资前期费用使用情况,客户如在汇出前期费用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设立境外投资项目或购买境外房产的,应主动向注册地外汇局报告客户前期费用使用情况并要求客户将剩余资金退回。如确有客观原因,客户可提交说明函向原登记银行申请延期,经银行同意,6个月期限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关注客户申请延期的,还应提交其他相关直接证明材料,若客户不予配合时,银行应向外汇局报告,外汇局对企业进行约谈。2.前期费用汇回(1)银行应重点了解客户此前是否办理过前期费用汇出业务,累计汇出金额与使用情况。(2)前期费用累计汇回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汇出的前期费用金额。(3)前期费用资金原则上按原路退回,购汇汇出的前期费用可凭原购汇凭证直接办理结汇手续。
(四)风险提示1.短期内集中、频繁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的汇出、汇回的。应要求客户提供资金使用具体计划,以及提交或事后补交资金汇划凭证。2.银行判断前期费用资金来源存疑,可能并非来自投资主体自有资金的,如来自于一个或多个个人账户、基金类机构、合伙制企业等的资金汇集。应要求客户提交能够证明资金来源的经审计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报告,银行、海关等第三方机构认可的账户或收支记录、数据等。3.客户申请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提前购汇业务的,银行应不予办理。4.除投资资格证书上存在二层投资的,企业确需通过境内NRA账户划转的情况外,其他的向境内NRA账户划转前期费用的,可认为无实际资金支付需求,银行应不予办理。三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
(一)业务定义境内机构经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通过设立(独资、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或取得既有企业或项目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二)审核材料可信客户的审核材料遵循相关法规:1.《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2.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应提交各境内机构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的,提供新版营业执照,下同);3.非金融企业境外投资提供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金融机构境外投资提供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对该项投资的批准文件或无异议函(如相关金融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不出具相关批准文件或无异议函的,应由拟境外投资的金融机构自行出具依法合规办理相关业务、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承诺函)。涉及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还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4.外国投资者以境外股权并购境内公司导致境内公司或其股东持有境外公司股权的,另需提供加注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加注的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5.按照现行管理规定,还需要提供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备案文件;6.投资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使用计划)情况说明;7.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关注客户除提供上述1~7项外,还应要求其提供:8.如果发生前期费用汇出的,提供相关说明文件及汇出凭证;9.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证明材料;10.其它证明材料,如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财务报表,或可信第三方认可的投资计划、商业计划等。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境内机构是否为本地注册机构。2.审核《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3.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应统一授权一个境内机构向其注册地银行申请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银行通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完成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后,其他境内机构可分别向登记地银行领取业务登记凭证。4.境内机构设立境外分公司,参照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管理。境内机构应到注册地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在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开办费用应纳入投资总额登记。境内机构设立境外分公司每年应按规定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5.境内机构以境外资金或其他境外资产或权益出资的境外直接投资,应向注册地银行申请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
(四)风险提示当客户存在下述情形时,无论可信客户还是关注客户,均应审慎办理,从严实施尽职审查,并加强后续购汇、资金汇出、利润汇回等环节的持续监控。1.短期内集中办理多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且无前期费用登记和汇出:应增加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材料,或者由独立第三方提供的保函、境内机构参与境外投标、并购、合资、合作等的真实性证明材料。2.企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或正常经营时间少于一年即办理500万美元以上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应增加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材料,以及企业最近一期专项财务审计报告、证明资金来源真实性的材料。3.境内投资主体自身资产总额大幅低于其对外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或注册资本:应提供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有效证明材料,如银行账户收支记录、筹措资金的资料、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应客观因素当时无法提供的,应书面承诺实际汇出时提供。4.境外投资项目经营业务与境内投资主体主营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应增加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材料,或者由独立第三方提供的保函、境内机构参与境外投标、并购、合资、合作等的真实性证明材料。5.属于境内企业向境外母公司、关联企业投资的情况,如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外方投资者进行投资:应增加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材料,或者由独立第三方提供的保函、境内机构参与境外投标、并购、合资、合作等的真实性证明材料。6.被收购或参股的境外项目为境内居民控制或持有的,且相关项目未办理外汇登记:应补办相关登记,并提供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合规性证明材料,如银行账户收支记录、筹措资金的资料、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7.涉及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的,被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作价明显较市场行情大幅偏高或偏低:应增加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境外直接投资商业合理性的材料,或者由独立第三方提供的保函、可信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境外企业评估报告、境内机构参与境外投标、并购、合资、合作等的真实性证明材料。8.境外投资目的地为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离岸中心、避税天堂:应提供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合规性证明材料,如银行账户收支记录、筹措资金的资料、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提供最终投资项目和商业目的的说明材料。9.境内投资主体最近两个会计连续出现经营亏损,或者已经资不抵债:应提供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有效证明材料,如银行账户收支记录、筹措资金的资料、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因客观因素当时无法提供的,应书面承诺实际汇出时提供。10.以境外资金或其他境外资产或权益出资的境外直接投资的:应审核其境外资金留存或境外收益获取的合规性,如发现涉嫌以其非法留存境外的资产或权益转做境外投资的,不得为其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四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变更登记
(一)业务定义已登记的境外企业发生基本信息及股权变动(如增资、减资、股权转让等)情况,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后,其投资主体到银行申请办理境外投资外汇变更登记。
(二)审核材料1.《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业务登记凭证》;2.非金融类境外投资提供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对变更事项的批准或备案文件;金融类境外投资提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变更事项的批准或备案文件或无异议函(如相关金融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不出具相关批准文件或无异议函的,可由拟境外投资的金融机构自行出具依法合规办理相关业务、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承诺函);3.境外投资资金来源证明、资金使用计划和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4.如新增境内投资者,应提供该投资者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的,提供新版营业执照),涉及新增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还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5.如新增境内股东涉及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还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关注客户新增境外直接投资的,除满足上述1~5点外,还应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增资合理性的财务报表,或境外相关机构出具的企业变更相关批准备案文件,或可信第三方认可的投资计划、商业计划等。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境内机构是否为本地注册机构。2.审核《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3.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按其指定的一家境内机构向其注册地外汇局辖内银行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其他境内机构无需重复申请;银行通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完成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变更登记后,其他境内机构可分别向登记地银行领取业务登记凭证。4.境外企业因减资、转股等需要汇回资金的,境内投资主体在注册地银行办理变更登记后,直接到银行办理后续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开立、汇回资金入账等手续。5.境外放款转为对境外公司股权投资的,应同时向注册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境外放款变更或注销登记。6.境内机构收购其他境内机构的境外企业股权,由股权出让方按照本条相关要求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受让方通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获取相关外汇登记凭证。7.外国投资者以境外股权并购境内公司导致境内公司或其股东持有境外公司股权的,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加注的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股权变更,如果境内外公司没有完成其股权变更手续,则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自动失效,应在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注销其登记。8.境内机构设立境外分公司需追加开办费用的,参照本条相关要求办理。开办费用金额按照实需原则确定,并在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纳入投资总额登记。9.境内机构设立或控制的境外企业在境外再投资设立或控制新的境外企业无需办理外汇备案手续。10.银行应了解境外投资项目具体的投资计划和经营计划,关注新增投资者的资产、信用等情况。
(四)风险提示1.短期内集中办理多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频繁或快速进行增资、减资、股权转让:银行应审慎办理此类业务,应要求其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上述行为商业合理性的财务报表,或可信第三方认可的投资计划、商业计划等。2.境内机构持续出现较大的经营亏损,但仍然新增较大金额的境外直接投资:银行应要求其提供经审计的、能够说明增资行为商业合理性的财务报表,以及资金来源的说明材料。五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清算登记
(一)业务定义境内机构在获得商务主管部门对境外投资清算事项的批准或备案文件后,到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清算登记。
(二)审核材料1.《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对此表应审核表格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业务登记凭证》;2.商务或行业主管部门对注销事项的批准或备案文件;3.清算审计报告或最近一期财务报表。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审核《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2.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按其指定的一家境内机构向其注册地银行申请办理清算登记。3.境外企业因清算需汇回资金的,在投资主体(或指定的一家投资主体)办理清算登记后,各境内机构可凭业务登记凭证直接到银行办理后续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开立、汇回资金入账手续等。4.了解境内机构此前是否已在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重点关注客户以下情况:(1)后续是否有资金汇回;(2)历年财务报表与系统存量权益数据是否匹配。
(四)风险提示1.境外投资企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即办理清算:投资主体应提供清算审计报告和投资主体自身的最近一期经审计财务报表。2.清算登记内容存在错误的业务,企业应采取改正措施,银行应确认清算登记内容无误后方能受理业务,并审慎办理。六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
(一)业务定义境内机构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含变更登记)后,通过银行在登记额度内办理境外投资所需资金汇出。
(二)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2.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银行端中打印的对外义务出资额度控制信息表;3.在办理每一笔资金汇出时,均应审核其资金来源和境外资金用途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应要求客户提供以下材料:(1)资金来源及境外资金用途(使用计划)情况说明;(2)可证明资金来源的相关财务报表,或客户在银行的账户情况、办理结算的收支记录,或在海关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可查数据等材料;(3)可证明境外资金用途的境外项目投标书、收购协议、转股协议、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证明材料;(4)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讲明材料。关注客户除提供以上(1)~(4)项外,还可要求其提供以下材料:(5)经审计的证明资金来源的财务报表、报告等;(6)经银行、海关等第三方机构认可的账户或收支记录、数据等;(7)境外投标书、相关协议、合同等,应当有境外官方机构认可的证据,或银行保函、相关保险单据等可信第三方的相关证据加以佐证。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汇出资金累计不得超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登记的可汇出资金额度。2.银行应按照支付使用原则,审核资金使用的证明材料(合同或协议、支付指令等;其中每月合计不超过5万美元的备用金汇出可不审核上述材料),确认有实际支付用途时才能为境内投资主体办理资金汇出业务,原则上境外直接投资项下资金不得提前购汇。3.对于关注客户。资金汇出时,要求关注客户提交资金使用具体计划并留存。关注客户应详细说明资金支付安排,用途和最终用途(针对境外多层控股)和收款人和最终收款人(针对境外多层控股)。4.银行应在业务办理后,及时督促指导企业完成国际收支申报。
(四)风险提示1.收款人信息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登记信息不一致的:应提交证明境外实际收款人不一致具有合理性的证明材料,并承诺事后补交境外资金最终流向的银行记录。银行应跟踪资金流向,企业必需提供境外资金最终流向的银行记录,否则不得办理下一笔境外投资资金汇出及境外投资企业的相关业务。2.短期内集中办理多笔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的:应提交详细的境外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和经营计划,并承诺事后补交境外资金最终流向的银行记录,银行应督促企业提供,跟踪资金流向。3.异地登记企业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的:购付汇时需提交合理性证明材料,并承诺事后补交境外资金最终流向的银行记录,银行应督促企业提供、跟踪资金流向。4.投资资金来源存疑,并非来自投资主体自有资金的,如投资主体相关账户出现大量个人账户资金汇集,或基金类机构、合伙制企业、投资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借贷、民间借贷等来源的资金汇集:应提供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合规性证明材料,如经审计的财务报告、银行账户收支记录、筹措资金的资料等。5.除投资资格证书上存在二层投资的,资金要求汇往NRA账户的,视为无实际需求,银行应不予办理;资金要求汇往离岸账户的,应提交境外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和经营计划,以及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合规性证明材料,并承诺事后补交境外资金最终流向的银行记录,银行应后续跟踪监督资金流向。七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开立、注销
(一)业务定义境外投资企业发生减资、转股、清算等业务以及境内居民个人从特殊目的公司获得资本变动收入等需汇回资金的,银行可根据境内机构、境内居民个人的申请直接办理开户手续。账户使用完毕后,银行可根据客户申请直接办理账户注销手续。
(二)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或《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2.主管部门减资清算核准或备案文件(无需提供的除外)。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企业未办理减资、转股、清算等业务的登记手续,不得开立境外资产变现账户。2.注意审核单证信息的一致性。3.企业可以在异地开立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八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入账、结汇
(一)业务定义境内机构、境内居民个人通过银行开立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后,境外投资企业减资、转股、清算等合法境外资产变现所得汇入境内该账户。入账后境内机构、境内居民个人可凭相关业务登记凭证直接在银行办理结汇。
(二)审核材料1.资金入账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或《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2)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银行端中打印的额度控制信息表;关注客户还应提交境外资金来源的证明材料,如境外资金汇划凭证、银行账户记录等。2.资金结汇审核材料境内机构和境内居民个人开立的境外资产变现账户可凭相关业务登记凭证直接在银行办理结汇。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了解境外投资企业此前是否已办理过减资、转股、清算等业务登记手续。2.银行查询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登记的可汇回额度后,为客户办理入账手续,当次入账金额不得超出尚可汇回金额。其中,境内机构为境内银行的,境外投资产生的利润不得单独结汇,应纳入银行外汇利润统一管理,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结汇。3.境外资产变现外汇账户内资金不得办理外汇质押人民币贷款。九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利润汇回
(一)业务定义境内投资主体获得境外企业利润需汇回的应通过银行办理利润汇回手续。汇回利润可保留在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直接结汇。
(二)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2.境内投资主体获得境外企业利润的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如董事会决议、利润分配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等。关注客户需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银行在办理境外投资企业利润汇回时,审核境外投资企业的境内投资主体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情况,对于应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但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登记的相关机构,需待其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后,为其办理利润汇回业务。2.审查客户此前是否已办理过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3.审查客户汇回利润金额与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存量权益申报数据是否匹配。
(四)风险提示短期内集中汇回利润等情况:应提供境外纳税证明。十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
(一)业务定义特殊目的公司,是指境内居民(含境内机构和境内居民个人)以投融资为目的,以其合法持有的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或者以其合法持有的境外资产或权益,在境外直接设立或间接控制的境外企业。上述“合法持有的境内外企业资产或权益” 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有价证券、知识产权或技术、股权、债权等。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境内居民(本节指境内居民个人,以下亦指申请人)应按规定到银行办理相关外汇登记。
(二)审核材料1.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业务审核材料(1)书面申请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一式两份,对此表应审核表格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原则上,书面申请内容应要求客户说明境内外资产或权益的状况、特殊目的公司股权架构以及投融资计划等情况;(2)境内居民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3)特殊目的公司登记注册文件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证明文件(如股东名册、认缴人名册等);(4)境内外企业权力机构(如董事会或股东会)同意境外投融资的决议书(企业尚未设立的,提供权益所有人同意境外投融资的书面说明);(5)境内居民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拟境外投融资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或者合法持有境外资产或权益的证明文件;(6)在前述材料不能充分说明交易的真实性或申请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时,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2.境内居民个人参与非上市特殊目的公司权益激励计划业务审核材料(1)书面申请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一式两份,对此表应审核表格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2)已登记的特殊目的公司的境外投资外汇业务登记凭证;(3)相关境内企业出具的个人与其雇佣或劳动关系证明材料;(4)特殊目的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出具的能够证明所涉权益激励真实性的证明材料;(5)在前述材料不能充分说明交易的真实性或申请材料之间的一致性时,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3.境内居民个人以境内外合法资产或权益已向特殊目的公司出资但未按规定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还应向外汇局提交说明函。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境内居民个人在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业务时,须凭合法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件或护照等)办理,境外永久居留证明等不能作为业务办理依据。对于持护照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以及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同胞等境外个人,在境内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业务时,需审核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如境内购买的房产、内资权益等相关财产权利证明文件等)。对于同时持有境内合法身份证件和境外(含港澳台)合法身份证件的,视同境外个人管理。对于境外个人以其境外资产或权益向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出资的,不纳入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补)登记范围。2.境内居民个人办理登记之前,可在境外先行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但在登记完成之前,除支付(含境外支付)特殊目的公司注册费用外,境内居民个人对该特殊目的公司不得发生其他出资(含境外出资)行为,否则按特殊目的公司外汇补登记处理。3.境内居民个人只为直接设立或控制的(第一层)特殊目的公司办理登记。4.境内居民个人以境内资产或权益向特殊目的公司出资的,应向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所在地银行申请办理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如有多个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且所在地不一致时,境内居民应选择其中一个主要资产或权益所在地银行集中办理登记。境内居民个人以境外合法资产或权益出资的,应向户籍所在地银行申请办理登记。5.对于境内居民个人以境内外合法资产或权益已向特殊目的公司出资但未按规定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在境内居民个人向相关外汇局出具说明函详细说明理由后,相关外汇局按照个案业务集体审议制度审核办理补登记。对于涉嫌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6.银行办理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应在《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上加盖银行业务专用章,留存一份备查,另一份返还给登记申请人。7.侧重了解境外投资项目可行性和投融资计划、境内资产或权益情况、出资路径等。8.一般的境内居民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不涉及对外付汇。如客户有真实、合理需求购汇汇出资金用于特殊目的公司设立、股份回购或退市情况,需向外汇局申请办理购付汇核准手续,应告知客户先行向外汇局咨询购付汇可行性。
(四)风险提示1.注意判定申请人设立的境外公司是否为特殊目的公司,以及申请人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资格。2.境外投资的境内(外)资产或权益存在不真实、不合法的嫌疑:应提供合法有效的境内资产或权益所有权证明,如股东名册、认缴人名册等真实性证明材料;涉及境外资产或权益所有权证明材料的,应报告当地外汇局。3.客户是否以境内货币形式出资。如以境内货币形式出资,因涉及客户后续需向外汇局申请办理购付汇核准手续,应告知客户先行向外汇局咨询购付汇可行性。4.截至申请日之前,客户除支付(含境外支付)特殊目的公司注册费用外,已向特殊目的公司出资但未按规定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银行应提示境内居民个人到外汇局办理补登记手续。十一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变更登记
(一)业务定义已登记的特殊目的公司发生境内居民个人股东、名称、经营期限等基本信息变更,或发生境内居民个人增资、减资、股权转让或置换、合并或分立等重要事项变更的,到银行办理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变更登记。
(二)审核材料1.书面申请与新《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一式两份);2.原《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3.其他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审核新《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表格内容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客户提交的其他书面材料内容是否一致。2.客户是否已办理相关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3.根据申请变更外汇登记事项,了解相关变更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风险提示变更登记后,客户从境外第一层特殊目的公司获得资本变动收入等需要汇回资金的,须开立境外资产变现账户接收。非第一层级特殊目的公司发生资本变动事项有收入需要调回的,应以利润、分红形式从第一层特殊目的公司调回。十二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注销登记
(一)业务定义因破产、解散、清算、经营期满、身份变更等原因造成境内居民个人不再持有已登记的特殊目的公司权益的,或者不再属于需要办理特殊目的公司登记的,到银行办理境内居民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外汇注销登记。
(二)审核材料1.书面申请及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2.原《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审核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表》信息是否匹配。2.了解客户是否已办理相关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3.查询是否有资金汇回。
(四)风险提示防范清算所得与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存量权益申报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十三特殊目的公司项下境内个人购付汇
(一)业务定义境内居民个人在办理特殊目的公司外汇登记(含变更登记)后,经外汇局核准后,凭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到银行办理购付汇业务。
(二)审核材料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打印的核准件。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确保审核提交材料的真实性。2.注意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打印的核准件与购付汇金额是否匹配。3.未经外汇局核准,不得办理特殊目的公司项下境内个人购付汇。十四境外放款专用账户开立、注销
(一)业务定义境外放款是指境内企业(金融机构除外),在核准额度内,以合同约定的金额、利率和期限,为与其在境外具有股权关联关系的企业提供直接放款的资金融通方式。境外放款也可通过外汇指定银行以及经批准设立并具有外汇业务资格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进行。
(二)审核材料1.书面申请;2.业务登记凭证。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确保审核提交材料的真实性。2.企业在外汇局办理完境外放款额度登记后,银行可根据企业申请和《业务登记凭证》直接办理开户。开户后,银行可直接为企业办理购汇入账及外汇资金境内划转业务。3.账户使用完毕(还本付息完毕)后,银行根据企业申请直接办理账户注销手续。4.专用账户的收入范围是:从放款人资本金外汇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划入的外汇资金;从放款人经外汇局核准的外币资金池账户划入的外汇资金;购汇用于境外放款的外汇资金(不得提前购汇);从境外借款人收回的贷款本息;境外借款担保人支付的担保履约金。5.支出范围是:按照境外放款合同约定向借款人发放境外放款;将收回的境外放款本息划回对应的原划入资金的资本金外汇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外币资金池账户;将原购汇部分结汇。十五境外放款资金汇出、汇回入账
(一)业务定义所有境外放款的资金必须经境外放款专用账户汇出境外,还本付息资金必须汇回其境外放款专用账户。
(二)审核材料1.业务登记凭证;2.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银行端打印的境外放款资金额度控制信息表。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确保审核提交材料的真实性。2.办理境外放款资金汇出业务时,如企业本次汇出金额超过尚可汇出金额的,银行不得为其办理汇出业务。3.企业境外放款汇回资金超过境外放款余额与约定利息之和的,银行不得为其办理入账业务。4.银行为企业办理入账业务时,应要求企业区分境外放款本金及利息。5.境外放款资金汇回入账后,应首先将原外汇资本金账户划出的金额划回补足,剩余部分将原国内外汇贷款专户划出的金额划回补足,其余部分可划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对于原购汇的部分,可凭原境外放款购汇凭证直接办理结汇手续。6.银行应在业务办理后及时完成国际收支申报手续。十六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
(一)业务定义境外投资企业(含境内居民个人在境外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下同)的境内投资主体应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含)期间,通过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企业端、银行端或事务所端向外汇局报送上境外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信息。银行应以有效方式主动提示境内投资主体按时申报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
(二)审核材料境外投资企业(含境内居民个人在境外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的境内投资主体自行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向外汇局发送的《**境外直接投资中方权益统计表》。企业提交的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材料,关注客户应提交经审计的相关财务报表,银行留存备查。
(三)审核及操作要点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境内投资主体共同投资一家境外投资企业的,各境内投资主体应确定其中一个境内投资主体作为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信息申报主体,由其向境外投资企业登记地外汇局申报相关信息,其他境内投资主体不再申报。持股比例最大的境内投资主体原则上为申报责任股东,若持股比例相同,由相关境内投资主体约定其中一个境内投资主体为申报责任股东。2.银行应提示境内投资主体自行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银行应根据对企业的了解,适当注意企业提交的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材料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明显不符之处。3.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的境内投资主体办理资本项下外汇业务前,应确认其已按规定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及是否被业务管控。未按规定办理登记或被业务管控的,银行不得为其办理资本项下外汇业务。【广莫之野】明前西湖龙井停止销售,雨前龙井限量发售转载自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五篇:2018外汇业务展业规范线上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2018外汇业务展业规范线上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a)不予限制。a.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
b.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支付和转移 c.进出口收付
2、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根据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合规性,将企业分为 A、B、C 三类,B 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由银行(c)。a.逐笔登记
b.审核后办理收付汇 c.实施电子数据核查
3、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根据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合规性,将企业分为 A、B、C 三类,C 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由外汇局(a)。a.逐笔登记
b.审核后办理收付汇 c.实施电子数据核查
4、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 2012 年第 1 号,自何时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 度改革?(b)a.2012 年 7 月 1 日 b.2012 年 8 月 1 日 c.2012 年 9 月 1 日
5、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企业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时是否需要提供出口收 汇核销单?(a)a.不需要 b.需要 c.视情况而定
6、根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外汇局结合现场核查结果和企业遵守外汇管理规定
等情况,将企业分成 A、B、C 三类。B、C 类企业的分类监管有效期为(b)。a.半年 b.1 年 c.2 年
7、境内企业可将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a)存放境外。A.货物贸易出口收入 b.资本金 c.服务贸易收入
8、企业贸易外汇收入应当先进入(c),账户内资金不得相互划转,账户资金按活期存 款计息。a.结算账户 b.资本金账户 c.待核查账户
9、对于按规定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若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可按规定移交外汇检查
部门或将其列为(a)。外汇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外汇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a、B 类企业 b、重点监测企业 c、现场核查企业
10、办理外汇交易时,未按照规定提交有效单证或者提交的单证不真实的,对个人可以 处(c)以下的罚款。a.30 万元 b.10 万元 c.5 万元
11、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向外汇管理机关报送客户的(c)情况。
a、外汇收支及财务变动 b、外汇情况及收支变动 c、外汇收支及账户变动
12、金融机构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
进行合理审查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上()以下的罚款。(c)a、5 万元 30 万元 b、10 万元 50 万元 c、20 万元 100 万元
13、境内个人将外汇储蓄账户内外汇汇出境外用于经常项目支出的,当日累计汇出等值(a)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直接办理。a.5 万美元 b.1 万美元 c.5000 美元
14、个人向外汇储蓄账存入外币现钞,当日累计等值(b)以下(含)的,可以在银行 直接办理。a.1 万美元 b.5000 美元 c.1000 美元
15、本未超出结汇总额的个人手持外币现钞结汇,当日外币现钞结汇累计金额
在等值(c)美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a.1000 美元 b.3000 美元 c.5000 美元
16、金融机构有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资金收付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
收违法所得,并处(b)的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停
止经营相关业务。外汇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文章外汇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出 自,此链接!。
a.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 b.2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 c.50 万元以上违法金额等值以下
17、本人外汇储蓄账户向外汇结算账户划转的资金限于(a)的对外支付,不得划转后 结汇。a.当日 b.3 日 c.5 日
18、境内个人外汇储蓄账户内外汇汇出境外用于经常项目支出,当日累计等值(c)美
元以下(含)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超过上述金额的,凭经常项目项下
有交易额的真实性凭证办理。(c)a.1 万 b.3 万 c.5 万
19、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个人,由外汇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b)以下罚款。a.2 万元 b.5 万元 c.10 万元
20、我国对个人结汇及境内个人购汇实行总额管理,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b)美元。a.2 万 b.5 万 c.8 万
三、判断题
1、自 2012 年 8 月 1 日起,外汇局不再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不再出具核销单。(a)a.正确 b.错误
2、企业可以根据其真实合法的进口付汇需求提前购汇存入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a)a.正确 b.错误
3够、证货明物交贸易易真外实汇性管的理单制证度在改银革行后办,理A 类结企汇业,可出凭口进收口汇报无关需单联、网合核同查或。发(票a等)任何一种能 a.正确 b.错误
4、只有具备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才能进入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b)
a.正确 b.错误
5、金融机构在办理货物贸易 B 类企业付汇、开证、出口贸易融资放款或待核查账户资
金结汇或划出手续时,应当进行电子数据核查,通过监测系统扣减其对应的可收付汇额 度。(b)a.正确 b.错误
6、外汇局对企业贸易信贷进行总量监测,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实行比例管理。外汇管
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知识竞赛试题。(a)a.正确 b.错误
7、当国际收支出现或可能出现严重失衡时,国家可以依法对贸易外汇收支采取必要的 保障、控制等措施。(a)a.正确 b.错误
8、外汇局对企业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实行登记管理。(a)a.正确 b.错误
9、金融机构有违反规定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
违法所得,并处 5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由外
汇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经营相关业务。(b)a.正确 b.错误
10、境外个人未使用的境外汇入外汇,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原路汇回。(a)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