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明确与规范保险机构跨区域展业相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明确与规范保险机构跨区域展业相关问题的通知
2005-12-22
鲁保监发[2005]67号
关于明确与规范保险机构跨区域展业相关问题的通知
各保险公司、各保险中介机构:
近期,个别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未经总公司授权、未经保险监管机构行政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超出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规定的经营区域到其它地市开展业务,严重地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为维护山东省保险市场秩序、保证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将保险机构跨区展业的有关规范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禁保险机构跨区展业
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经营区域有关问题的批复》(保监中介[2004]42号)中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凭其总公司的书面授权书,即可到当地保监办变更许可证经营范围”,“保险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本公司各分支机构在营业地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的经营区域的授权”。因此,保险机构在未取得其总公司的授权,也未到保险监管部门变更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到许可证核定经营范围以外展业或通过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理人承保许可证核定经营范围以外的业务均是违规行为。
二、严禁中介机构违规操作
(一)通过专业中介机构展业的有关规定
根据《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4]14号)第七十八条 “„„委托代理合同的授权不得超出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区域及业务范围”和第八十九条“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不得超出被代理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4]15号)第八十六条“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从事经纪业务不得超出承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保险机构通过专业保险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展业在经营区域上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险代理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司经营区域与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区域一致;
2、保险中介机构经营保险中介业务不得超出承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保险机构在经营区域之外通过中介机构展业,超过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区域展业的行为属违规行为,同时提供中介服务的中介公司的经营行为也是违规行为。根据《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与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或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或个人发生保险代理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以2万元罚款。根据《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八十六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罚款。
(二)通过兼业代理机构展业的有关规定
根据《保险兼业代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保险兼业代理人只能在其主营业场所内代理保险业务,不得在营业场所外另设代理网点”,兼业代理机构只能在其主营业场所内代理保险业务,不得在营业场地以外设代理网点。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委托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在其注册地以外开展业务。
《保险兼业代理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保险兼业代理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其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保险兼业代理人《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禁止保险机构展业中出现批单退保、帐外回扣、帐外运作等违规跨区展业行为
跨区展业行为本身为违反监管法规的行为,而以批单退保、帐外回扣、帐外运作等方式跨区展业则同时违反了保险法关于经营区域方面的规定和经营行为规范的规定,对这种双重违法行为,监管机关将从重处罚。
四、监管管辖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第四条第四项“监管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以及保险从业人员的保险经营活动,查处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和《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计划单列市保监局与所在省保监局监管合作的意见》第三项规定,计划单列市与所在省保监局对辖区内的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或者发生的业务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按照属地原则或者行为发生地原则,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采取其他监管措施。对于涉及青岛地区与山东省辖其他地市的跨区展业行为,山东保监局、青岛保监局将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或者行为发生地原则,对到本行政辖区违规展业的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监管措施。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2011-10-关于明确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明确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10-10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保监稽查〔2011〕1539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集团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保险中介公司:
《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保监发〔2010〕1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后,各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制定实施了案件责任追究(以下简称“问责”)办法,加强了案件风险防控工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机构还存在理解不准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了规范保险案件问责工作,有效落实案件问责制度,现对保险案件问责管理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对《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解释说明
(一)关于问责事项和标准如何界定的问题
《指导意见》第3条规定,问责事项分为司法案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和重大违规案件等三类,《指导意见》第10条至第15条分别针对这三类案件列示了不同的问责标准。其中:
司法案件主要根据涉案金额、损失金额来判断确认是否属于问责范畴。《指导意见》第10条至第14条所列示的各项金额为司法案件的问责判断标准。
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主要根据各保险机构受到行政处罚的结果来判断确认是否属于问责范畴。《指导意见》第10条至第14条所列示的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的家次为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问责判断标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不以涉案金额或损失金额为问责判断依据。重大行政处罚包括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高管人员被撤销任职资格或者禁入保险业等情形。受到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单次罚款超过300万元以上的案件也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应比照“一年内辖内两家以上直管机构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的标准进行责任追究。
重大违规案件主要根据违规案件给公司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对社会影响程度,或者形成的系统性风险情况来判断确认是否属于问责范畴。其中,“重大损失”指因严重违规,给公司造成数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对社会影响程度”可以从社会舆论、群体性事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指导意见》第15条对重大违规案件的问责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各保险机构可结合上述最低标准进一步明确重大违规案件问责标准。
(二)关于涉案金额、损失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
涉案金额指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的所有资金总额。保险机构挽回的损失金额、涉案人退赃金额等不得抵减涉案金额。
损失金额指案件发生给保险机构造成的经济利益的减少,包括案发时造成的直接损失和保险机构因案件发生而承担或垫付的资金,但不包括因违法违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的罚金或者被行政机关处罚的罚款。案发后保险机构挽回的损失金额、涉案人退赃金额,以及扣押的涉案人佣金、津贴、其他可折现的利益等不得抵减损失金额。
当涉案金额、损失金额同时达到问责标准时,应从“涉案金额”与“损失金额”对应的问责处理标准中择其重者进行问责。
(三)关于问责对象及部分特殊人员如何问责的问题
《指导意见》明确了“双线问责”的原则,各保险机构除了对直接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等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外,对案件负有间接责任的其他人员也应当进行问责。
对兼有不同层级职务(级)的人员(包括分管负责人兼部门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主持工作等)问责时,应以其实际承担的对问责事项负有管控责任的职务(级)确定问责标准,但问责决定应落实到其最高职务(级)上,即人事调整、经济处罚应针对其最高职务(级)进行。对兼有两个以上同等职务(级)的人员问责时,问责决定应落实到其所兼的所有职务(级)上,如涉及到降职、撤职等情况,不得维持其中的任一职务(级)不变。
(四)关于自查发现案件如何确定的问题
《指导意见》第19条所称自查发现案件,是指保险机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内部相互监督、管理监督、内审监督和检查监督等途径发现异常情况或线索,并采取得当措施,主动发现的案件。经国家有关机关或监管机构检查揭露的案件,不属于自查发现案件。
该条规定的自查发现案件从轻处理政策只适用于自然人作案的案件,不适用于涉嫌单位犯罪的案件。
(五)关于减轻问责如何判定的问题
《指导意见》第20条所称减轻问责,指案发后积极做好案件处置工作,主动追缴资金和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根据挽回损失程度相应减轻有关人员责任。追缴资金和赔偿损失达到损失金额50%以上的,问责时可以减轻处分的等级。
二、问责工作管理要求
(一)加强问责工作的基础管理
各单位应对案件问责工作进行归口管理,从监测、登记、督办、归档、报送等方面加强全流程管理。
1.加强案件问责监测与问责判断。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司法案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统计监测,对司法案件涉案金额、损失金额及时监测累计值,对各级分支机构受到重大行政处罚情况及时汇总统计。发生案件后,应及时判断是否达到单一案件问责标准或者累计问责标准。
2.建立健全问责台账。对于已进入问责程序的案件,及时登记问责信息,对案件问责的处理情况及问责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并根据后续问责情况更新相关内容。
3.建立完善问责档案。对于问责已完成的案件应及时归档。问责档案应包括案件问责调查报告、所有被问责人员的问责处理决定书等资料。问责档案应保存至少三年。
4.加强问责信息报送。要加强对辖区内或系统内问责信息报送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加强问责信息报送时效与报送内容的审核,规范问责信息报送工作。
(二)及时规范开展问责工作
1.及时开展问责调查。涉嫌问责的案件发生后,各保险机构应及时开展问责调查,查清案情,并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归属情况进行确认;问责调查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责任明晰;问责调查结束后应及时出具案件问责调查报告。各保监局应视案件具体情况开展问责调查工作。
2.及时进行案件问责。各保险机构应根据问责调查结果及时做出问责决定。对于问责时限临近时司法尚未判决的立案查处案件,若案情明确的,各保险机构应就已经掌握的案情,依据已经确定的涉案金额(损失金额),按照相应的管控责任先行开展问责工作。各保监局应加强对辖区内保险机构问责工作的窗口指导。
3.严格做好减轻问责处理工作。对于符合减轻问责条件的案件,各保险机构在做出减轻问责决定前,应向监管机构征求意见,同时提交问责调查报告。监管机构对保险机构提出的案件减轻问责处理意见应认真核查研究,并及时给予指导。
4.规范延长问责时限的处理程序。对于案发之日起6个月内不能做出问责处理决定的已立案查处案件,各保险机构应在问责期限满前10个工作日内向监管机构提出延期申请,并根据案件责任调查情况等说明延期的原因。经监管机构同意,可适当延长,但每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对于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应由涉案人所属省级机构或总公司作出问责决定,并由其向监管机构提出延期申请。
(三)加强问责监督检查工作
1.各保险机构应定期抽查系统内各级机构的问责执行情况,当发现不及时问责、虚假问责、相互串通顶替责任、问责不力、问责决定未有效落实等行为时,应按照《指导意见》第23条规定进行处理,并向监管机构报告处理结果。
2.各保监局要认真监督辖区内保险机构的案件责任追究工作,对于保险机构弄虚作假、逃避责任追究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依法严肃处理。
(四)加强问责工作的后续管理
各保险机构应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进行管理。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应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1.进一步明确问责尺度。受到撤职纪律处分的人员,原则上应在其原职基础上至少下调两级或降为普通员工;受到留用察看纪律处分的人员,其所任职务自然撤销。受到调离处理的人员一年内不得提拔或在其他单位担任高于其原职的职务(级);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的人员,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职相当的职务(级),两年内不得提拔或在其他单位担任高于其原职的职务(级)。
2.加强问责信息的使用。各保险机构在提拔、任用、录用员工或与营销员签署代理合同时,应了解并确认其是否存在被问责情况,防止出现《指导意见》第25条规定的各类禁止性情形。
3.加强问责信息通报工作。各保险机构应本着惩教结合的原则,在做出问责决定后,及时将案件问责情况在公司系统内予以通报。
(五)把握好行政处罚与案件问责的关系
保险机构因管理不力发生案件,监管机构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和监管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保险机构的内部问责与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各自独立,不能替代。
三、其他要求
各保险机构现行问责办法及其他问责相关规定与本通知内容有冲突的,应及时修订。修订后的问责办法应报监管机构重新备案。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文单位: 财政部
文号:财行[2007]659号
颁布日期: 2007-12-31
实施日期: 2007-12-31
点击次数: 13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确保机动车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05〕365号)的规定,现就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以下简称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手续费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的手续费,由税款解缴地的地方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的实际收入予以审核、支付,具体支付标准暂按5%。
二、保险机构要将获得的手续费收入用于弥补代收代缴车船税的成本开支,确保实现与税务机关信息平台的畅通对接。要按照本地区代收代缴管理办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及时向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结报手续,如实报送有关信息。
三、地方财政、地税部门要按照财行〔2005〕365号文件的规定,加强对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手续费的管理。
四、地方财政、地税部门要及时向保险机构足额支付手续费。对本通知下发前,已按原标准向履行代收代缴车船税义务保险机构支付手续费的,应按照本通知规定标准补足手续费。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将对手续费标准进行审核,并根据车船税代收代缴手续费收入和保险机构代收代缴成本的变化,适时予以调整。
以上规定,请遵照执行。
抄送: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保险监管局,各中资财产保险公司。
第四篇: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摘 要:通过归纳已践行的生态补偿模式,分析得出现有机制仍存在补偿标准难确定、补偿制度缺乏保障等困境。从而提出以政府主导模式为基础,根据流域规模不同采用不同方式设立补偿标准,通过组建各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及仲裁委员会以搭建府际协商沟通平台实现逐级协商模式,并建议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以保障补偿资金来源,最后通过上级政府的监督作用以实现机制有效运行。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X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93-02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式,调节利益相关者关系,减少或消除外部性的制度安排。从20世纪末开始,流域生态补偿的己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管理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也出现了很多生态补偿的实践。国外对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起步较早,其形式较为多样化。归结起来有自发组织的私人贸易模式、排污权交易模式与公共支付模式。国际上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最早起源于流域管理,属于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支付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导向逐渐发展起来以生态服务交易和污染权交易为主的私人贸易与排污权交易模式。
一、国内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模式
相比国外,国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由于我国水资源产权属于国家所有,对流域及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主要由政府投资。目前来看,国外流行的市场机制下的流域生态补偿在国内还远未成熟。当前,在实践上,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基于大型项目的国家补偿模式
对流域生态与环境服务进行国家购买是目前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补偿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大型项目实施,包括规模巨大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即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模式
由于中央政府资金有限,只能负责重要水源地区、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补偿。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流域环境的改善,达到所需要的环境状况,提供清洁水源和相应的水量,上下游通过协商、谈判和环境协议等形式实现流域上下游的补偿。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方式是中国目前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方面。例如,北京市对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水源地的补偿、浙江省小舜江上游汤浦水库的补偿、东江源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与水电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千岛湖流域的生态补偿、福建省流域下游补助上游等。
(三)水权交易模式
水权交易作为中国生态服务补偿的一种重要形式,首例水权交易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成功后,水利部出台了《水利部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对水权交易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认可。水权交易这种模式是基于质与量的水资源交易中最直接的方式,交易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补偿双方责任和义务清晰,协议易于执行。但前提是水权应该是清晰的。由于初始水权的划分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交易成本较高。这种模式主要在水资源十分紧缺、初始水权易于或已经分配的地区或支付能力强的经济发达地区,水权转换多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向经济发达地区或有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
二、现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现行的流域补偿机制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多存在于一省行政辖区内,跨省间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寥寥,并未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运行机制。虽然在理论上学者们构建了不少跨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但这些模型或因假设太多而不符合实际,或因指标计算复杂而难于应用,或是缺乏流域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等等,这些原因造成实践中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理论存在差距。
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绩考核机制存在“唯GDP论英雄”的现象。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地方政府更重视的是如何发展当地经济,而不是如何保护环境给下游创造更好的条件。这种自利性造成了资源的无序利用,从上游到下游各个地方都想使本地收益最大化,其结果只能使全流域生态效益无法达到最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很难使上游政府产生动力转变发展模式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2)我国立法存在一定的空白,现行法律规定的是地方政府需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这种机制忽略了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弱化了环境受惠(下游)地区政府的责任,导致下游本能地认为上游应当提供优质的水环境而缺乏共同承担流域生态治理责任的意愿。这种情况下下游地区主动提出生态补偿的可能性不高。(3)上下游地方政府对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意见不一加大了协商难度。上游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倾向于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计算结果较大的标准,而下游地方政府则更青睐直接成本法、费用分析法和支付意愿法等计算结果较小的标准。这种标准上的模糊性无疑增加了协商的成本,往往导致原本有意向进行流域生态补偿的合作破裂,最终陷入“上游不保护,下游不补偿”的帕累托劣解中。(4)我国涉水问题长期存在着“九龙治水”的局面。流域内部缺乏相应的协调机构,相关的协调责任归属于水利部、环保部等中央政府部门,这种不合理的设置给流域管理设置了断层。流域上下游省级政府因缺乏沟通平台而难以合作。
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机构已有为某些特殊目的组建特别行动小组的先例。为了更好地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首先应组建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及相应的仲裁委员会。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可以由水利、环保、财政、农业、发改委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该小组负责总领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其核心工作是代表本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协商。由于汇集各部门人员,一方面可以使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富有综合性,更能够反映流域生态补偿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人员复杂也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各部门发挥出更大的协作效应也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时应深入研究的问题。上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还负有召集下级流域生态补偿小组进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协商的责任,同时对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及时监督的责任。各级仲裁委员会可以由当地主要用水联盟组成。利用这种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组织可以增加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公正性,也为民主协商提供基础。
(二)完善运行机制
组建本地区的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后,应及时设立小组活动章程,以规范的形式确立流域生态补偿的具体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途径是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成本相对较低,但在发挥生态补偿效率的问题上仍值得探讨。建议在建立运行机制时,如果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可以实行逐级协商制度。即以同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协商为主,协议成功后报备上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进行完善后确认。若协议不成功,则由同级仲裁委员会裁定后形成建议上报,由上级决策形成文件后,公示并转发下级流域生态补偿管理小组具体实行。在协议期结束时,由上级管理小组牵头对流域生态补偿结果进行后评价,依据补偿标准最终确定实际补偿金额,同时对流域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总结,适时采取整改措施,为下一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积累经验。
(三)建立补偿基金制度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最终落实还需要有资金支持。要保障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能顺利实现,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1)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补偿标准;(2)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补偿对象和适用范围;(3)确定筹集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基本方式;(4)建立流域补偿基金的管理机构;(5)确立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运行程序;(6)确立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
(四)实施法律保障
上述机制若缺少法律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势必将遇到不少阻力。只有制定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使今后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做到有法可依,为其顺利施行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议改变过去《森林法》、《草原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分别规定生态补偿的方式,制定一部统一的《生态补偿法》,对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类型与种类、补偿方式、经费来源、基本标准、法律责任、基本程序和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37],该生态补偿法自然也适用于流域生态补偿。同时,还可在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对生态补偿做出原则性规定,进一步巩固生态补偿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孙钰.探索建立中国式生态补偿机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J].环境保护,2006,(10A):4-8.[2] 陈瑞莲,胡熠.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依据,模式与机制[J].学术研究,2005,9(7):71-74.[3] Gouyon A.Rewarding the upland poor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a review of initiativ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J].World Agroforestry
Centre(ICRAF),Bogor,Indonesia,2003.[责任编辑
柯 黎]
第五篇: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
《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对企业和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以下简称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以折扣折让、赠品、抽奖等方式,向个人赠送现金、消费券、物品、服务等(以下简称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
2.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二、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取得该项所得的个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赠送礼品的企业代扣代缴:
1.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5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629号)第二条同时废止。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0一一年六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