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考察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当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对自然的灾难性破坏,人类在渐渐丢失物质家园的同时,也痛感精神家园的迷失,人们处于彷徨与苦闷之中。对于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学校,我们应该怎么做?为此我校提出了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构想,不但要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更要关注人类如何学会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的和谐共处,最终培养出具有生态意识的合格公民。下面从三个方面把我校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情况进行阐述:
一、生态化绿色学校的由来
学校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建设是从学校环保教育特色开始,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它既是这所百年老校优秀的文化积淀,又是现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从全球看,环保教育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后大致经历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三个阶段。我校这一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在“为了环境的教育”阶段中,学校先后受到市级,以至省的表彰,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的后,学校又承担了区实验学校的使命,为了实现学校的新发展,学校加速了管理改革,加强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两化”、“一发展”新的素质教育模式,同时提升了环保教育要求,确立了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研究命题。
学校在多年的绿色学校建设中,依据教育部关于环境教育要求,重点从思想与工作上在师生中较普遍地树立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整体性;二是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关注与保护野生动植物;三是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引导学生关注并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这一基本理念引导下我校的 “绿色学校”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按此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环保行动上。学校是个育人的地方,如何把环境教育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实现环境教育要求,又能与学校人的可持续发展整合,创建以人为本、和谐施教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就成为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学习与思考中领悟到这样一个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针对近半个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的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出现生态严重失衡,使自然以至人类面临灭亡的危险而提出的战略措施,最终将要从环境整治中解决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即将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发展。(含当代人与后代人)等问题的整合,加以整体把握,也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一个“生态文明时代”。显然,这里既包含教育问题,又是对现代教育怎样从关怀生命发展的角度作了重新定位:使以人为本、和谐施教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位在关爱生命的教育,从而使学校教育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现代教育的代名词。深入思考一下,“可持续发展”解决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持了生态平衡,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系统思想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做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何尝又不是遭受到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出现了“生存环境危机”,使孩子们过早地告别了童年,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阻碍一代人的发展,而且将危害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说教育现实也正在出现教育生态平衡问题,而这一失衡的严重性,要比自然环境的失衡后果更为严重,有时是难于挽回,造成人的终生遗憾。这是个全球性问题,这正如20世纪教育危机报告中提出那样:由于世界范围的一系列变革,使所有的国家都经历了异常迅速的环境变化。而在这新形势面前,教育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的不平衡,正是营造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如何解决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这不正是学校教育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实现人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吗?翻看世界教育发展史:1991年丹麦最早提出了创建“生态学校”的建议,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国家。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首次提出了全欧“生态教育计划”(也称“绿色学校计划”)。1996年我国也参与了全球“绿色学校”教育活动,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教育活动。对此,我校不仅参与了“绿色学校”建设活动,而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把学校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建设,有机地纳入到“两化”、“一发展”的轨道上来,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这样既研究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深入研究解决了学校这个育人系统的和谐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形成了学校新的办学特点——生态化绿色学校建设的课题。这样就既把学校环境教育按生态平衡要求,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的问题,即“绿色学校”建设;同时,又把“关怀生命”发展的“绿色学校”建设与学校全面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高层次素质教育要求,切实解决学校教育多方面的生态失衡而出现的恶性循环问题,如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失衡;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失衡;学生与家庭对学校的要求与学校发展现状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作为生命体发展中身心失衡的问题,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生态化,创建成生态化的绿色学校,使学校教育真正走向“关怀生命”的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学校,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又创造了适合时代发展的学校教育,使一代新人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
二、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实质与基本特征
从生态化绿色学校的由来可知,我校的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创建,是在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质,在深化学校教育实现学校的“转型式发展”中获得了“质”的升华,是环境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统一,是学校教育深化改革构建素质教育的模式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关怀生命发展的生命教育,是使学校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教育。当然也是我校办学特色的提升。
为什么说它是学校关怀生命发展的生命教育和适合孩子生命发展的优质教育呢?首先它是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生态学观点,即凭借生态学理论,按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作用和思想方法,对学校教育改革和深化,对系统的工业社会形成的学校教育,按照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的重构,使传统的近代学校走向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其次是现代学校办学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策略:“一个中心”——人的生命发展;“两个适应”——即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又适应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和谐施教,最终达到人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与策略,具体体现在它的基本特征上:
一是人性化: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创建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这种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教育上,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学校教育特点:人——人系统出发,树立起以育人为本的“三个一切”教育理念,实行人性化的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完善人的人格,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同发展。对学生来说,就是为其一生发展与幸福奠基。同时办学人与教师也与学生一道获得应有的发展。这就要坚持以人性为教育起点;以心灵的转化为教育之本;人格教育则是人性的优化,则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动力和终点。
二是自然性:环境教育强调自然性,现代学校教育,也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把自然界的生物作为可珍惜的生命体,对生命之美加以保护。因此,要突出“绿色”,以“绿色思想”创办“绿色学校”,实现教育生态化,张扬生命之力。在教育中要使学生走到大自然之中,从中认识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感受到生命之美,进而升华大自然,超越大自然。具体使学生这个生命体,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与发展。教育者,不仅要关爱大自然,而且要以绿色的心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思想与精神上要无污染、无影响,在行动方式上认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是和谐性:要按照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即和谐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打破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定胜天的旧观念,切实树立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的和谐共生问题。通过和谐施教,实现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环境教育中,要进一步深化“四个引导”教育;在教育中要按系统的生态的思想,在学校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科学地解决教育生态化问题。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和解放学生,以自由发展,张扬个性为基本要求,做到:(1)要与孩子们心心相印,在心灵上相容沟通,平等的互动交流;(2)要为孩子营造愉悦、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3)要真诚为学生服务,注重开发、引导和培养,努力激发其潜能,搭建起能使每个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促其成功。(4)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完善其人格。在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既竞争又共享,共同进步。在“三结合”教育上,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力争使素质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体化,形成合力,为一代新人健康成长发展,构建教育体系。
四是可持续发展性:这是生态化绿色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生态教育的归宿。要通过生态化绿色教育,实现自然、人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使人有自信心,有热情与进取的心态和美好心灵。为达此目的,切忌急功近利、浮躁表面化,而要从战略上采取措施,使学校: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团队学习力,用先进思想武装教师,大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并使之转化为教育力。二要合理利用与不断培植学校教育资源,如师资、生源、经费、设备(软件);规章制度、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软件),坚持与时俱进,在创造学校生态文化中不断实现教育创新。三要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按现代学校教育要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科学育人。在不断地积淀与创新学校文化和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中,提升办学水平,打造教育品牌。四要创新校长文化,打造名校长,同时培育名教师,创办好省市的名学校。
三、生态化绿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策略
1.我校以人本思想、和谐施教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理念,生成以“关怀生命的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指导办学育人建设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为使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变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首先从领导做起,大力加强服务意识,同时在学习创新中,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想,引领教师去实现共同愿景。同时由于学校这一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办学理念顺应人心得民意,不仅取得了教师认同,而且转化为教师的育人行为,在校内形成了导向力量,调动了全员办学育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学校成为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场所,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外树立起一面素质教育的旗帜。
2.在生态化绿色学校实践中,要坚持三个基本点。什么是“生态平衡”?它是指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他自然因素来动态维系一种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发生严重的连锁性后果。可见生物的生命也需要相互支撑,这是一种“神圣自然法则”。生态平衡运用到教育上,则要按照这一普遍性的“自然法则”,以“关怀生命发展”为基本思想,坚持抓好这样三点:
一是弄清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按着学校教育系统,找到自己教育岗位上的生态系统,把握其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生态系统。
二是注重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把握教育系统中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静态中保持和谐共存,并维持在动态中的平衡,而不失衡,不使之产生恶性循环。
三是在教育系统的运行中努力保持教育系统的生态化,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文化。
3.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创办生态化绿色学校的重要动力策略。这不仅是因为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因为生态化绿色学校建设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能否开拓进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力的提升是个重要的动力源泉。具体是要抓好“系统学习”做到: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程学习、专业学习。
总之,我们真正把学校建成了学习型组织,做到了学习与工作、生活一体化,提高了学习力。特别从“系统学”、“生态学”、“环保学”和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把握住了“绿色思想”、“绿色学校”、“绿色课堂”和“生态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并转化为每个人的办学育人行为。
4.实施四大工程,生成教育生态文化,实现教育全面创新:
四大工程是:
一是课改工程。新课改赋予教学以新的内涵,我校以和谐施教为研究重点,结合教改实际需要,选定了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开放式的教科研活动,既为教师施展才华开辟场所搭设舞台,又为教师走进新课程创造了条件。学校邀请我市教学专家到校做专业引领,明确教改方向,选择教学基本策略,研究“绿色课堂”的构建和“感悟教学”与“问题教学”等。并结合“希望之光”工程,开展“新秀课”、“明星课”、“徒弟展示课”;课后实践反思、说课、评课;教案设计、论文、案例的撰写等,通过互相交流、探讨规律,资源共享等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和谐施教的业务能力,使教师整体走进了新课改,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2004年,孙颖、马秋影两名青年教师应邀去徐州参加了全国名师展示课活动,还把“绿色课堂”研究引向了全国。
二是育人工程。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为此,学校在注重教学的教育性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提高教育实效性。
1.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讲,就是“养成教育”。基于此认识,学校坚持从每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日复一日地向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先从认知开始,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知道“怎么做”,知道行为标准;然后注重导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自我教育,学校轮流推荐值周生,做同学的行为引导、监督员,规范学生的行为,做到“会做”;好的习惯养成要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使学生行为规范化。从上学、进教室自然成队、放学站队打班牌出校的小事抓起,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利于发挥学生的“五自”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抓住时事进行思想教育。如我们抓住市重大火灾的发生,开展了“心系安全 健康成长”的系列活动,并在市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我为民族骄傲,民族为我自豪”的主题教育,学校开展了讲故事、童谣大赛。我校的选手参加了市里的比赛,还获得了吉林市童谣大赛的特等奖。
(2)利用传统节假日进行主题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学校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各种思想道德教育:如“清明节”,组织一年级的入队仪式、讲革命故事等,让学生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强好好学习的责任感和振兴民族的使命感。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等环保节日,向学生进行爱地球——母亲,并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体验,增强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赏家乡美景 做江城栋梁”、“保护母亲河——松花江”、“小脚丫走家乡”、进入军校等绿色之旅活动,使学生从思想情感到行为习惯,以及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很大锻炼与培养。
(3)坚持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先后开展了“奋发有为建小康”的读书活动、“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的“五好”小公民的征文活动等。我校的“读好书活动”曾在《江城日报》上刊介。
(4)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颁布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诚信也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基础。我校开展了“诚信伴我健康成长”的主题征文活动;班级建立了四簿,即:格言簿、荣誉簿、爱心簿、违纪簿。其中格言簿里每位同学记载了一条自己喜欢的格言,指导自己成长。
3.加强校外德育阵地建设和家庭教育作用。学校为充分发挥派出所、社区、消防队及昌检二科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教育网络,经常沟通、座谈,共同商讨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每年的十二月份到东局子消防支队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消防官兵,活动坚持了十余年,成为学生非常热心的传统教育活动。每次去时消防队员都列队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为同学们讲解消防知识,演习救火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消防知识,更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消防战士充满了敬意。
学生道德品质和好的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学生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学生的终身老师。因此我校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学生家长参加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报告会,趣味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学校艺术周文艺会演等活动,使家长既和学校教育保持了一致性,又受到教育和启发,努力与学校教育形成和谐施教的教育的“合力”。
4.拓宽教育领域,为学生搭建走向成才的“绿色平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只有拓宽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搭建自由展示、充分发展的“绿色平台”,才能实现新课程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亮点”,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结合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四个露一手”系列教育活动。
(1)学习上“露一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三个挑战”,即: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向权威挑战,敢于否定权威的结论。现在学生能在课堂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大胆发表独到见解,闪现创新的思想火花,实现了创造性学习。
(2)生活上“露一手”。学生从自我服务开始,自己整理书包,衣服自己穿,被子自己叠,帮助父母做简单的饭菜,如冷拼、炒菜、煮方便面等,使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科技上“露一手”。学校开展了科技创作活动,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利废利旧动手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制作和科技作品,展示了学生动手的创造才能。
(4)特长上“露一手”。学校成立了舞蹈、书画、声乐、摄影、微机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通过班队活动和艺术周等广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
三是名师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在创办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生态化绿色学校工作中,始终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地开发教育资源,合理地经营教育资本,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根本。我校在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实践中,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载体,重点加强了教师团队学习工作,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作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生态化绿色学校创建的重要关键。为此,学校在教师建设中,以“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名师工程。先后进行了“自律与他律”、“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的大讨论;大力发扬奉献精神,拼搏进取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在2004年教师节来临之时,学校相机提出了“我为学生做件事”的号召,全校教师为困难同学捐款3548元,党团员教师还捐款500余元为12名贫困学生买书包、学习用品等,涌现出一批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的无私奉献的好教师,教师的道德示范和行为示范,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和首肯。
在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我们着力抓教师的岗位练兵,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首先,强化全员学习,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提升。其次,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在“分层练功,梯次发展”练功计划中,发挥骨干教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有效地实施“明星工程”和“新秀工程”,以以老带新、领导跟踪培养等方式,过好“三关”(备课关、班级管理关、课堂教学关),达到“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成骨干”的目标。学校对新秀教师进行“三笔字”、简笔画的培训、新课标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英语培训、教育科研达标培训,以及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适应新课改需要。第三,强化校本研究,立足本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运用典型课例观摩、教学反思、问题会诊、深度会谈等方式,让教师在自主参与中先掀起“头脑”风暴,然后在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作中分享成果,达到和谐共进。
四是校园文化工程。
(一)营造魅力校园文化,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
1.校园文化建设,洋溢生命的律动。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满足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使校园文化充满优雅、和谐和温馨,呈现生机和活力。操场上保留着数棵参天的百年老树,四周绿化带环绕,成行的垂榆和各种花木,绿草茵茵,百花争艳。各种体育器材应有尽有,校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各楼层的文化走廊图文并茂,尽显学校的人文思想;楼外的文化墙充满天真的童趣;校墙内外的文化走廊的现代教育理念充盈着生命关爱,催人开拓进取。
2.现代化设施和装备,适应现代人的发展需要。学校本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使设备和装备现代化,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学校建起了四个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卫生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大队室、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教室,配齐了各种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网络的开通和东师平台的购进,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工作的信息化,既适应了现代教育要求,又激发起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劲头。
3.确保校园安全,注重人文关怀。关爱生命,保护人的“生活权”,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定位,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为加强校园安全,学校把“安全第一”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并完善了各种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纵向有人抓,横向有人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学校法制建设,规范和谐施教的行为
1.坚持普法教育,提高全员的法律素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形成由书记具体主抓法制教育,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使法制教育工作责任化、经常化。首先对教师有计划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校采用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专题学习和考试验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保证每部法律、法规都能及时宣传到位、学习到位,行为到位。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合格率达到100%。其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是法制课和各学科渗透。二是通过网络环境、法制教育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尤其是校园网页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和法制观念,人人自觉地争做合格的小公民。第三,对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主要结合家长会、座谈会、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使家长认清完成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计,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是应尽的义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保障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2.强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我校三次对《学校管理章程》进行了修订,突出了办学特色与改革发展要求,使学校管理从整体上走上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法制化和谐教育的轨道。同时修订与编印了《依法治校管理规范》,使学校各方面管理有法可依。为了使学校章程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学校领导首先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学校章程及配套制度,做到逐条学习、条条对照、条条落实。其次通过各学年、各学科老师协同行动,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全面落实规范要求,具体落实于一日行为要求。第三利用板报、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学校各种规范要求和校园中遵纪守法的人和事,提高师生自觉的法制意识,营造人人遵章守纪的氛围,学校形成了凡事有章可循、有规可行,人人初步养成校内外一个样的行为习惯。
3.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与监督是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教工主人地位,调动办学育人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在全面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中,突出了校务公开,实行“一、二、三、四”工程。即建立校务公开领导组和校务公开评议小组。贯彻两个制度,即贯彻学校重大校务教代会审议制度和学校工作校长通报制度。确立三项监督,即保证学生、家长、社会监督。实行四个公开,即重大事项公开,人事工作公开,评先选优公开,财务、收费公开,体现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确保了教工的学校主人地位,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
4.以法律手段,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校在依法治校中,除将学校领导和师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外,突出要求教师依据我国未成年人有关教育法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内容,对学生的四项基本权利(即“生活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依法给予保障,并具体落实到教师的班队管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中去。学校给师生以申诉的权利,组建了申诉调解委员会,设立了申诉办公室,如果遇到了自认为侵害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就可提出申诉,学校依法给予解答,保证了师生具有“绿色心态”。
5.构建绿色课堂:这是“课改工程”的重要内容,但它又有其独立性。为此,要研究“绿色课堂”的构建,形成基本模式。具体抓好:
(1)把握“绿色课堂”的内涵。它是在绿色思想指引下,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各环节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有效地进行协调平衡各主客观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和氛围,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2)创建绿色课堂的三个基本观念:
——以生为本的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
——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学好的伦理观;
——以学生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共生的行动观。
(3)绿色课堂的基本策略:
——创造自然美的绿色物质景物观;
——营造多向交流信息的绿色通道;
——提供学生自由选择、大胆探索、发展个性特长的活动平台;
——创设宽松、和谐、共享、共生的人际交往氛围。
6.绿色行动突出地解决绿色教育中绿色行为问题。我们强调生态化绿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缺乏感觉与自觉的行动。为此,我们要求既认识国情、球情,又要为国为人类分忧解难。在绿色教育活动中,我们形成了“绿色宣言”,形成了共识共做的如“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同在蓝天下,和谐共发展”的口号等。
在此口号引导下,我们从学生衣、食、住、行等方面一点一滴的小问题入手,使环境教育融入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解决环境的具体问题,一生做环保卫士。
四、生态化绿色学校建设的展望
1.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出现一批批名学生;
2.学校实现“两个适应”,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人与校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教师中形成和谐的共同体,发扬学校优秀的团队精神;
4.培养一批绿色教育的名师、打造出名校长;
5.提升了办学特色,在省市中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第二篇: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请在您选择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没有所谓的对错或标准答案,只需要根据您真实的感受或想法回答。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年龄:
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5岁()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4.您对您所在的小区(楼前屋后)的环境评价: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5.您是否能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总能做到()
经常做到()
有时做到()
没做到过()6.您认为目前上海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存在()
不存在()
不了解()7.您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
急切需要治理()
需要治理()
不需要治理()
无所谓()8.您目前最关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土地沙漠化()
空气污染严重()
水资源破坏、水污染()森林被砍伐()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遭受灭绝()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9.您认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多选]
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节约能源()治污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灾害检测力度()发展绿色产业()10.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
会()
不会()
11.您认为“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没减少()
减少了,但效果不明显()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12.您对市政府的曾推出的环保宣传活动的了解如何?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13.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包含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是否支持?
非常支持()
看情况而定()
不太支持()
不支持()14.如果小区开展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
很愿意()愿意()不愿意()很不愿意()15.您认为下面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 [多选题,限选3项] 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公民参与环境生态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治理污染()
提高环保技术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政府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 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 造、销售或者进口。
15.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 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 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 种疾病。
1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 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 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 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 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8.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礼节繁多的日本人近年来也在改变大量赠送贺年卡的习惯。一些大 公司登广告声明不再以邮寄贺年卡表示问候。我国的大学生组织了“减 卡救树”的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
第三篇: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封面
关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摘要: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也相应的引起了政
府、民众的关注。就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而言,一些民众还是有所增强的,但是 大部分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亟待加强,尤其是当生态环保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所以,我们要从民众、社会、国家三个方面找到增强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方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构建美好和谐社会。关键词:生态环保意识 增强 公民 可持续
系:国际关系学院
专业:英语(国际关系方向)年级: 2011级 班:2班
姓名:胡晓露 学号:20201102070032
姓名:王蕊 学号:20201102070039 姓名:付忠臣 学号:20201102070040 姓名:苏帅 学号:20201102070045 姓名:张晓 学号:20201102070046
关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近些年来环境一直是比较敏感的字眼:2013年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进而北京全境出现沙尘污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据此,我们小组针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做了调查。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设计15道选择题,内容涉及环保知识、公民个人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环保意识等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共有50人参与此次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参与对象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公民,共50人。
2.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设计了15道选择题,涉及到公民对
生态低碳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对此的关注实践行为等方面。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当前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生态环保知识方面
通过《关于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公民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对环境的基本价值换是正确的。对生态环保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对第4题世界环保日是几月几号的调查中74%的人不清楚具体的日期,只有10%回答正确是6月5日。说明大家只是平时有意无意地听到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知识但却没有引起重视。而在第7题对于不可回收垃圾的调查中有46%选出了正确答案—塑料,另外54%的人对此不能判断。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环保常识都无法判断的情况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第9题中关于低碳的概念,4%的人选择了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使用量,20%选择了单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70%的人选择了降低所有有害含碳物质的使用量、排放量,6%的人选择了降低所有含碳物质的使用量、排放量。这些问题的正确率均未超过70%,由此可见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迫在眉睫!
此外对第5题环保知识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电视广播电影占了很大比例,报刊杂志占到14%,家庭教育占到16%,网络宣传占到26%。所以我们可以在电视广播电影方面多做文章,加大环保生态的宣传力度。对第6题环境保护的目的的回答,各个选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与动植物和谐相处这个选项。而第8题垃圾分类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这个问题的回答,62%的人还是承认了居民长期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这一事实,因此,改变这个习惯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其他认为环卫基础
设施配备不到位的占到18%,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不够的占到12%,没考虑过的人占到10%。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态环保知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生态环保行为方面
对于公民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大家还是有注意到环保的问题的,但是当环保与切身利益冲突时,公众的分歧意见较大。第10题对是否愿意花钱买比普通产品更贵的环保产品的回答中,只有24%选择了愿意,还有26%选择了有时候愿意,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不愿意。这就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窘境,生态环保总是输给利益较量。第11、12题是关于乱扔垃圾方面的,11题对于外出时是否看到别人乱扔垃圾的回答,绝大部分是肯定的,也有2%从未看到过,2%没有留意过。不过这也切实说明了,乱扔垃圾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随手的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我们环保意识的缺乏。第12题是看到别人乱扔垃圾自己的行动,只有18%会上前阻止并纠正其行为,另外居然有16%认为这很正常。这也可以看出公民在制止他人环境污染,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人不多。公众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站出来声张正义,维护环境。
公民个人对环保还是比较积极的,在第13题的调查中,对于出行,大本分人还是选择了比较环保的步行和其他等公共交通。在第14题你可以接受汽车根据排量额外征税的政策吗这个问题中,大部分人也表示出了理解与认同,10%可以完全接受,48%部分接受。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当今公民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增强。最后一道题您有参加过环保实践活动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14%的人已经参加过,还有70%的人想去但是没有机会。人们对于环保不仅有热情,还有一份责任。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希望参加环保实践活动的人没有机会去,这充分说明公众参与制度没有落实,仅仅流于形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所在,首先,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生态环保意识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态环保意识越强,在数据结果中知识层面越高,他们对问卷的回答效果越好,这也给我们今后的生态环保工作找到一个方向。其次,年龄与环保意识也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小,环保意识越强。不论在环保知识还是新房未实践都现实出这样的趋势。而这归因起来则是生活习惯问题,所以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再次,我国的法制法规建设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有关行为的处罚措施,政府对此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当今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面。最后,大众传媒对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力度。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一定程度上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增强,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条道路漫长而曲折。(三)、建议(或对策)
从以上的调查报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对环保,生态,低碳生活的关切度还远远不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还有待加强。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为此民众,社会与国家应参与其中。
1.民众方面: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公民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衣食住用行方面都应注意。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肉类食品要比生产蔬菜多排放二氧化碳。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食用油在加热时产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烟污染居室环境。减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饭锅和水壶装得太满,否则煮沸后溢出汤水,既浪费能源,又容易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调整火苗的燃烧范围,使其不超过锅底外缘,取得最佳加热效果。如果锅小火大的话,火苗烧在锅底四周只会白白消耗燃气。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在阳台上多种植盆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垃圾分类处理。
用:节电、节水。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如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不使用一次
性餐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灯换成节能灯。虽然节能灯价格可能较贵,但使用寿命是前者的10 倍,耗能是前者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建议每个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让太阳这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购买简易包装的,没有化学制剂的绿色食品。如应该购买一些包装可回收再利用的,不购买奢侈的过度包装产品,既可节约可贵的能源,又可减少垃圾的数量。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报纸、饮料罐、油罐可回收利用。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外出尽量多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合理的选择私家车,高能效汽车每公里产生更少二氧化碳。一般说来,汽车重量越大越耗油,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与经济型的小汽缸车相比,大型SUV汽车和豪华汽车排放至少两倍以上的二氧化碳。越野型汽车安全系数高,但比较耗油。自动档汽车的动力传递通过液压完成,在工作中会造成动力损失,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或堵车中走走停停时,油耗更大。此外,明智的选择使用的燃料,汽油和柴油: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它能清洁汽车的引擎,减少引擎的摩擦力,并使燃油能更充分燃烧,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液体燃料与传统车用燃料相比,可以潜在地带来二氧化碳减排。中国已经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产国和使用国。燃料乙醇在全国9个省的车用燃料市场得以推广和使用。
2.社会方面:大众传媒应该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
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例如公益广告的宣传,电视剧,电影中的环保,低碳情节等。
工厂应该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义务,不乱排放废气,废水。加强企业内部技术的改革,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包装不要过于华丽,注重质量。实施清洁生产。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在环保,低碳生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举办环保黑板报的比赛,带领学生到课外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课程。
3.国家方面: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教育 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环保和教育部门要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
加强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和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方
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环境教育立法研究;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完善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人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
加快产业结构改革。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产业无序扩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活。
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各项制度,清理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的政策和规定,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和施工期环境监测制度。
三、结尾
通过此次调查使我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公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但是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鼓励公民积极将环保意识付诸行动;第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四篇: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请在您选择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没有所谓的对错或标准答案,只需要根据您真实的感受或想法回答。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年龄:
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5岁()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4.您对您所在的小区(楼前屋后)的环境评价: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5.您是否能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总能做到()
经常做到()
有时做到()
没做到过()6.您认为目前上海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存在()
不存在()
不了解()7.您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
急切需要治理()
需要治理()
不需要治理()
无所谓()8.您目前最关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土地沙漠化()
空气污染严重()
水资源破坏、水污染()森林被砍伐()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遭受灭绝()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9.您认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多选]
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节约能源()治污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灾害检测力度()发展绿色产业()10.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
会()
不会()
11.您认为“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没减少()
减少了,但效果不明显()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12.您对市政府的曾推出的环保宣传活动的了解如何?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13.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包含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是否支持?
非常支持()
看情况而定()
不太支持()
不支持()14.如果小区开展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
很愿意()愿意()不愿意()很不愿意()15.您认为下面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 [多选题,限选3项] 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公民参与环境生态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治理污染()
提高环保技术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第五篇: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了了解公民对环境生态意识的程度和发现环境问题,中国计量学院生态与化学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这次调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小组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迈着坚定的步子向城站进发。
来到了火车站,我们看到了大厅里人山人海的场景,一种热情不禁涌上心头。我们迅速的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就开始分头行动了。刚开始许多公民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认为我们的调查可能是一种欺诈的行为,城站的管理人员也阻止我们进行调查。但是我们毫不气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在调查中有些人不识字,我们还耐心认真的把问题和选项读出并解释清楚,特别是一些刚来杭州的打工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有许多人完成了我们的调查,而且愿意接受调查的人逐渐增多。随着我们调查工作的进行,我们把工作地点逐渐向银行,餐馆,公交车等地方拓展。我们越干越起劲,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明白了为人民服务,保护地球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