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验收组意见-安徽环境保护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组意见
2016年10月27-28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在安庆市组织召开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安庆市人民政府、大观区人民政府、安庆市环境保护局、安庆市环境监察支队、大观区环保局、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验收监测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和环境监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建设单位)共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按规定成立了竣工环保验收组(名单附后)。验收组及与会代表听取了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和项目验收监测、环境监理单位的汇报,进行了现场检查,审阅并核实有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简称安庆分公司)位于安庆市西北郊,原有生产区由炼油板块、腈纶板块、化肥板块、二联合装置区、热电部、铁路工业站和北山罐区组成。本工程主体位于原有炼油厂区西北侧新征的848亩土地上,少部分装置及设施布置在老厂区。2009年11月,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年1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0]10号文对该报告书予以批复。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3]985号文同意该工程试生产;
2013年12月,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3]1607号文同意该工程延期试生产。工程实际总投资为676900万元,其中环保总投资为119522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7.66%。本工程是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新、改、扩建工艺装置及储运和配套的公用工程,使全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年。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局部变更。取消了双脱(Ⅲ)装置的催化汽油脱硫醇设施的建设,增设了15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2012年3月17日,安庆市环保局以环建函[2012]71号文对该项目环评予以批复,2014年12月29日,安庆市环保局以环验函[2014]97号文对该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取消了65000Nm3/h制氢装置改造,环评要求停用的20万吨/年加氢(I)装置维持运行,停用了60万吨/年的加氢(Ⅱ)装置;污水处理场位置由原徐家畈调整到新区西北角预留地,停用水质净化场(只承担过水及外排提升泵站功能),采用PACT+WAR技术分别对公司含油废水及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其中含盐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含油废水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其余外排。
针对上述变化安庆分公司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项目变更说明”,经省环保厅召开的该项目推进会议邀请专家审查,认为项目变更后各项污染物排放量较变更前有所减少,主体装置位置及平面布局未发生重大变化,水质净化场改为过水设施已作为过水设施,项目的变更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
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一)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设施
加热炉主要使用燃料为自产脱硫干气;新建4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废气采用克劳斯工艺、一段高温硫回收加两段催化硫回收,尾
气采用加氢处理后焚烧排放;采用预加氢对催化原料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中的含硫量,减少催化再生烟气中SO2的排放量;各装置安全阀启跳后排放出的烃类气体、事故状态排出的和开停工吹扫的气体均排入火炬系统;常减压、催化、加氢裂化等产生的干气、液化气进入脱硫装置处理;火车装卸平台建设油气回收装置;废碱渣氧化和酸性水汽提装置建设超重力反应器,减少H2S、NH3等恶臭气体排放,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烟气新建了脱硫脱硝设施。
(二)废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1、含油污水处理设施
本工程含油污水主要来自装置的油水分离器排水、装置及单元含油容器的冲洗水、汽提净化水、机泵填料函排水、洗罐水、化验室含油污水、污染区域初期雨水、油罐区中外浮盘油罐上的雨水。新建规模为600m3/h污水处理场一座处理全厂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为油水分离+两级气浮+PACT(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技术)+砂滤+WAR(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处理后的含油污水部分回用,部分外排入长江。
2、含盐污水处理设施
本工程含盐污水主要为常减压装置电脱盐排水、含碱污水碱渣装置WAO氧化出水、原油罐区排水、循环水场排污等。污水处理场新建的600m3/h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全厂含盐污水。含盐污水处理工艺为油水分离+两级气浮+PACT(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技术)+砂滤+WAR(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经处理后的含盐污水,排至长江。
3、含碱污水系统
含碱污水来自液化汽脱硫和脱硫醇的碱洗废碱液。含碱污水经湿式氧化装置处理后进入新建污水处理场含盐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4、含硫污水系统
来自各生产装置的含硫污水进入本次新建的一套150t/h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新建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5、生活污水系统
行政管理区、生产装置区、辅助生产设施区、浴室等处排出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污水提升池送至新建污水处理场含盐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6、回用水系统
新建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部分回用于循环水装置做补充水。
7、凝结水回收系统
来自生产装置的蒸汽凝结水通过凝结水除油、除铁和除氧处理后回用锅炉做除盐水使用。
(三)噪声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来源于压缩机、机泵、加热炉、空气冷却器、风机、火炬及各种气体放空等。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有: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采用减振、隔音、消声等降噪措施、蒸汽放空口、空气放空口、引风机入口加装消声器、加热炉采用低噪声喷嘴、将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厂界等。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目前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危险固废包括废加氢催化剂、废保护剂、油泥、油泥浮渣、重油加氢废吸附剂(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废白土、脱氯废吸附剂、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废碱渣。一般固废包括废炭泥和废瓷球。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
置,废碱渣进入缓和湿式氧化装置,通入空气氧化脱除废碱液中的无机硫和硫醇等有机硫后,出水排入新建污水处理场含盐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废炭泥在厂内送热电部作为燃煤锅炉燃料。
(五)风险防范措施
在新区西南角设置了一座25000m3的事故池和7500m3的雨水监控池,新建的污水处理场设置了一座10000m3的事故罐。事故污水可以通过管线引入事故池,初期雨水进入雨水监控池,不合格雨水可以引入事故池,然后通过泵提升至新区污水处理场含油或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合格雨水通过泵提升排入长江。事故污水(含污染消防水)和泄漏物料自流进入事故池,根据废水性质进新建污水处理场含油或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系统事故水罐和事故池容积能满足环评批复要求。
装置区设置了围堰和雨水边沟,罐区设置了围堰。正常情况下装置区和罐区围堰内的初期雨水自流进入含油污水提升泵站,再提升至新区污水处理场含油处理系统处理,围堰内后期雨水自流进入雨水监控池;事故状态下,装置区和罐区事故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截断阀切换自流进入事故池,然后根据废水性质进新建污水处理场含油或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为了防范和控制发生事故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消防污水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降低环境风险,安庆分公司对本项目事故废水进行三级防控体系管理。
一级防控措施
在装置区和罐区设置围堰,对事故情况下泄漏的物料及消防废水进行收集,围堰内设污水与清净下水切换阀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针对不同废水实施分流排放控制。
二级防控措施
当围堰液位上升过快时打开切换阀门,将污水引入事故池,根据废水性质进新建污水处理场含油或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三级防控措施
当事故池无法满足要求时,将污水切换至清净下水系统,排入雨水监控池,然后通过泵提升至新区污水处理场含油或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在装置区和罐区围堰、雨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均设置切换阀,围堰内的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系统,后期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雨水监控池,事故污水(含污染消防水)通过雨水管网截断阀切换自流排入事故池,然后进入新建污水处理场处理。雨水监控池和事故池均与外部水体隔离,合格雨水通过泵提升排入长江,事故污水均通过泵提升进入新建污水处理场,安庆分公司废水通过泵提升排入长江。
工程设置火炬气回收设施。将全厂油气放空系统分为高、低压和酸性气三个放空管网,设置高压火炬、低压火炬和酸性气火炬,三座火炬共用一座塔架支撑,建设在火炬山区域内,与可燃气体回收设施联合布置。正常情况下,管网中的放空油气进入一座新建20000m3 干式气柜,通过2台压缩机升压后去火炬气脱硫装置脱硫,然后进入燃料气管网,供装置作燃料,酸性气通过硫磺回收装置回收硫磺,作副产品外售,无油气和酸性气外排。事故情况下,油气和酸性气通过火炬燃烧后外排。高压火炬最大处理量为439t/h,点火系统可通过DCS实现自动点火与手动点火切换,低压火炬最大处理量为381t/h,点火系统可通过DCS实现自动点火与手动点火切换。酸性气火炬硫磺回收装置事故放空最大处理量为7.973t/h,点火系统可通过DCS实现自动点火与手动点火切换,酸性
气火炬长明灯保持常燃状态。火炬系统还设有一套地面内传焰点火器,可分别点燃高、低压火炬和酸性气火炬长明灯。
有机气体回收装置数量和能力配置情况。在油品装车台和火炬系统设置油气回收设施。铁路装车站设1套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能力为600m3/h,采用吸附-解吸-冷冻油气回收工艺。
三、验收监测结果
据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复测报告》:
1.废气
监测结果表明:500万吨/年常减压(Ⅱ)、100万吨/年催化重整加热炉、200万吨/年重油加氢、220万吨/年柴油加氢(Ⅳ)原料进料加热炉/分馏进料炉烟气排口颗粒物、SO2最大排放浓度、烟气黑度均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要求;200万吨/年催化裂化(Ⅲ)催化再生烟气排口颗粒物最大排放速率、SO2、镍及其化合物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烟气黑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NOX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超标;4万吨/年硫磺回收(Ⅰ)尾气排口颗粒物、SO2、NOX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H2S最大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新区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要求,H2S、NH3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臭气浓度超标;水质净化场苯、甲苯、二甲苯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要求,H2S、NH3、甲硫醇、甲硫醚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超标。
针对200万吨/年催化裂化(Ⅲ)催化再生烟气排口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NOX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超标,企业优化了生产工艺操作,建设200万吨/年催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项目;针对新区厂界臭气浓度超标,企业在全厂开展了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针对水质净化场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超标,企业加强了水质净化场生化池内污泥的清污工作,协助周边居民做好围墙外粪坑及污水沟的清理,对粪坑进行加盖,清理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处的垃圾及生化池四周的附着物。复测结果表明,200万吨/年催化裂化(Ⅲ)催化再生烟气排口颗粒物、NOX最大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新区厂界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最大值为21(无量纲),不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超标点为上风向对照点,与本项目无直接联系;水质净化场非甲烷总烃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要求,臭气浓度无组织监控浓度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2.废水
验收监测期间,水质净化场出水中COD、BOD5、氨氮和石油类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附录A加权计算标准值(92.93mg/L、26.18mg/L、20.16mg/L和7.06mg/L),其他污
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和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雨水和清净排水排口外排水中污染物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和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
3.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1#、3#、4#、5#点厂界昼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2#点厂界昼间噪声超标,最大超标2.1dB(A);4#、5#点厂界夜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1#、2#、3#点夜间噪声超标,最大超标11.2dB(A),超标原因是安庆分公司循环水泵及周边其它企业生产共同影响所致。
安庆分公司针对厂界噪声超标进行了整改,整改措施为关小催化重整装置现场噪声较大的排放口,对振动较大的管道增设减震器,在主装置区加装隔声墙等。
复测结果表明,1#、2#点厂界昼夜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3#点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夜间噪声超标,最大超标4.1dB(A),超标原因是安庆分公司循环水泵及周边其它企业生产共同影响所致。
4、地下水
1#-9#地下水监测点位pH、总氰化物和总镍监测值、3#、4#、5#、7#地下水监测点挥发酚监测值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9#石油类监测值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要求;1#-9#地下水监测点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监测值、1#、2#、6#、8#、9#地下水监测点位挥发酚监测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高锰酸
盐指数最大超标3.7倍,氨氮最大超标2.9倍,挥发酚最大超标8.0倍;1#-9#地下水监测点位硫化物、1#-8#地下水监测点位石油类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要求,硫化物最大超标7.5倍,石油类最大超标5.5倍。
安庆分公司针对地下水监测结果超标,采取的整改措施为多次洗井。
复测结果表明:1#-9#地下水监测点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氰化物、挥发酚和总镍监测值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
5、环境空气质量
SO2、NOX小时浓度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同时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苯、甲苯、二甲苯小时浓度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表1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监测值满足环评中引用的以色列标准;SO2、NOX、TSP、PM10日均浓度监测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同时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6、地表水环境质量
长江干流段安庆分公司水质净化场总排口上下游pH、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BOD5、NH3-N、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苯、甲苯和二甲苯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和特定项目标准要求。
7.总量控制指标
本工程SO2排放总量499.88t/a(低于环评报告中预测的SO2排放
总量1171.1t/a),全厂COD排放总量265.2t/a,满足安徽省环保厅总量函[2009]253号文下达的全厂SO28480t/a,COD770t/a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5.防护距离拆迁
安徽省第三测绘院对本工程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了测绘,安庆市人民政府出具了《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及规划控制情况的报告》(宜政秘[2016]182号)。依据该文件,安庆石化新装置区13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住宅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2016年4月,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变更说明》。依据该变更说明,水质净化场停用后水质净化场均质池、生化池和沉淀池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6.公众意见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 45%的被调查者对安庆分公司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55%的被调查者表示较满意,无人表示不满意。
四、验收结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按照环评及批复的要求,落实了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建议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五、建议和要求
1.强化环境管理,公开环境信息。保证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按规范要求收集、贮存、转移、处理处置危险废物。3.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第二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18年7月2日,丽水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根据《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依照国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等有关法律法规、《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丽水市环境保护局(丽环建[2017]9号)《关于<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组织了“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竣工环保验收。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丽水市住建局、环保局,丽水经济开发区环保局,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浙江鑫晟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监测单位)等单位的代表,邀请丽水市有关技术人员担任专家,到会的代表和专家共计21人(详见名单)组成验收工作组。验收工作组现场检查了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情况,听取了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建设、试运行情况的介绍,听取了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项目设计内容的说明,听取了环评单位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项目环评文件相关内容的说明,听取了监测单位浙江鑫晟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关于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主要内容的介绍,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位于丽水市经济开发区水阁工业区龙庆路481号。提升改造工程在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后为“细格栅及沉砂池+调节池+初沉池+三级AO复合生物膜生物池+二沉池+加砂高速沉淀池+D型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项目建成后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7年2月,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丽水市环保局以丽环建[2017]9号文《关于<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予以批复。
2017年10月主要新建工程内容建成,投入试运行。
(三)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约8497万元,污水处理厂为环保工程,因此项目全部投资均为环保投资。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为项目整体验收。
二、工程变更情况
经现场核查,工程内容与环评报告基本一致。
三、项目建设情况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根据“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意见”要求进行了建设:
1、废水
项目污水主要来自服务区域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项目采用“细格栅及沉砂池+调节池+初沉池+三级AO复合生物膜生物池+二沉池+加砂高速沉淀池+D型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大溪。
厂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处理流程。
2、废气 污水处理工程主要的废气污染源为各污水处理单元排放的恶臭污染物。项目新建了1套全流程生物除臭系统,在污水厂生物池内安装一定数量的除臭微生物培养箱,铺设除臭污泥投加泵和管道,实现全过程的恶臭治理。
3、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来生产设备。对主要噪声源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4、固体废弃物
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污泥、栅渣、沉砂、生活垃圾。其中污泥委托丽水市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栅渣、沉砂垃圾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已编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建设单位基本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配置了应急物资,成立了应急组织机构,组织了应急演练。
四、项目运行效果
(一)设施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系统COD处理效率91%、氨氮处理效率99%、总氮处理效率80%、BOD处理效率97%、总磷处理效率98%、SS处理效率99%,均满足设计要求。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
1、废水
验收监测期间,排放口污染物总氮、氨氮、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汞、镉、总铬、六价铬、铅、砷、烷基汞、色度、粪大肠菌群、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苯胺类、挥发酚、悬浮物和动植物油类排放浓度日均值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
2、噪声
项目各侧厂界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
3、废气
废气排放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的二级标准。
4、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项目年排放环境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五、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水环境
监测期间排放口下游1500米处大溪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
2、空气环境 监测期间,项目厂界废气氨、硫化氢、臭气排放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要求。
3、声环境
项目厂界噪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六、验收意见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建设、试运行的档案资料齐全,提供会议的资料符合验收要求;项目基本落实了“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意见”相关要求;项目运行效果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基本执行到位。2018年7月2日验收会提出的意见已全部整改完成,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
七、后续要求
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要求公开相关信息,并做好资料存档备查。
2、进一步规范环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环保管理和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规范环保处理设施操作规程,完善各种环保台帐,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或规范处置。
八、验收人员信息
验收人员信息见附件“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组签到表”。
丽水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水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5万吨/日)项目环保验收工作组
2018年7月16日 附件
第三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陕环发〔2012〕1号
来源:办公室
日期:2012/1/31 9:48:22 各设区市环保局、杨凌示范区环保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
《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省环保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生态环保上大台阶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工作,对于顺利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生态环保工作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省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围绕“消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的工作重点,全力实施“1234工程”,即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抓好渭河污染治理、大气联防联控、污染减排三个重点工作,强化环评倒逼机制、政府负总责机制、环保执法监管机制和联动考核兑现机制四项举措,在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瓶颈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水平“双提升”,在探索环保新道路上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体目标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1年削减2%、1.5%、1.5 %;0%、列入环境统计的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陕北不少于280天,关中不少于290天,陕南不少于305天;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上年水平,农村饮用水安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6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同比下降1%,其中渭河及主要支流化学需氧量浓度平均下降10%以上;汉、丹江出境水质分别保持在II、III类标准,城乡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2012年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1、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监管,实现全省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垃圾处理率提高到70 %,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建成一批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加快已投运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和脱氮提标改造。全面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脱硝设施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扩容改造,实施钢铁、水泥、冶炼、石化、煤化工、有色等行脱硫和脱销工程。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配合省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部门重点淘汰火电、水泥、造纸、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达标排放。全面淘汰在网的110台、200.9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3、大力开展农业污染源减排。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及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程,力争年底前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
4、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全面推行机动车国IV标准,出台陕西省机动车淘汰方案,落实机动车淘汰任务,实施机动车淘汰补贴政策。推行环保标志分类限行政策,加快推进燃油品质提升。
5、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出台《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办法》,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和减量的置换。加强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总量控制;对关中地区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建立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率先在全国开展煤化工全口径核算工作,组织单位对煤化工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做技术认定,并争取获得国家认可。
二、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倒逼机制
6、严格落实总量控制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区域、行业和企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将关注重点从单个项目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扩大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容量,探索将将区域环境承载力作为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红线管理。
7、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充分运行“区域限批”手段,严格执行区域、流域未开展规划环评的不受理单个项目的规定;凡环保基础设施未落实的园区,不再审批除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涉重金属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规划环评,统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从源头上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风险。
8、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严格环境准入关,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级分类审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达到100%。
9、认真贯彻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防止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精神,严控新上产能过剩项目。
10、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加大建设项目试运行监管力度,完善环保验收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严把“三同时”验收审批关。
三、继续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治理
11、打好新一轮渭河污染防治的启动仗。按照《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铁腕促治、源头治理、防治结合、生态修复 ”的要求,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治污设施的提升改造与污染减排奖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三大措施,抓好高污染企业的淘汰、治污工程设施的改扩建和提标改造、生态湿地建设、渭河干支流断面水质考核和污染补偿等工作,确保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12、深入推进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围绕《“十二五”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启动影响大气质量的细颗粒物的监测与治理工作。西安市要率先开展对PM2.5、O3等的监测与发布;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和杨凌要完成点位的布设与建设。加快淘汰高污染黄标车,控制建筑扬尘,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控制煤炭消耗和餐饮业油烟气治理等,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13、加大汉、丹江流域水源保护。继续推进汉、丹江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陕南三市年底前必须完成“两场”建设任务。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要优先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推广成熟的黄姜皂素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确保汉、丹江国家考核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14、加强对渭北水泥、石灰企业的整治。按照“关小上大、治旋关立、集中锻烧、分散研磨”的思路,加快渭北地区小水泥、小石灰落后产能淘汰和结构调整。加强渭北水泥、石灰工业的环境监管,努力改善渭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
15、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陕西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以涉重金属企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规范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四、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工程
16、深化“以奖促治”,集中力量优先治理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继续推进宝鸡、咸阳、杨凌“两市一区”集中连片整治示范。
17、强化“以减促治”,加大农村污染减排力度。推进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物减排工作,倒逼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污染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建立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把农村污染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18、围绕节能、减排、增收目标,加快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以科技带动农业、农村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9、大力推进“以创促治”,切实把生态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重点镇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20、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五、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21、组织开展 “渭河变清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整治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严查严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打好渭河三年行动的第一仗。
22、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围绕重金属排放企业、医药制造及原料药制造行业、石油开发企业、渭北石灰石开采企业、辐射应用和危险废物排放企业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探索农村环境执法有效方法,切实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23、提升环境执法工作水平。加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工作,升级改造现有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有效利用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依法查处超标排污、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环境执法稽查工作,提高全省环境执法水平。
24、按照全国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2012年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
六、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工作
25、加强渭河等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突出渭河水环境质量监测,确保渭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市界断面年底前实行自动监测;做到每月公布一次渭河干流市界断面监测结果,每半年公布一次渭河县(区)界断面监测结果,每季度、每半年、年终公布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26、加快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认真做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确保关中54个县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全覆盖。西安市今年要率先开展对PM2.5、O3等的监测与发布;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和杨凌要完成点位的布设与建设,为从明年起开展监测与发布,做好技术和人员准备。
27、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稳定运行,确保渭河流域1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年底前全省2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测装置实现稳定运行。做好全省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质控抽测工作,每季度发布全省重点污染源监测通报。
28、做好专项环境监测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源以及对本地环境安全有重大隐患的典型特征污染物监测;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继续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9个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村和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开展酸雨、沙尘天气、PM2.5和臭氧试点监测;切实把辐射环境监测纳入环境质量监测总体工作之中;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1个县201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29、强化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加强对应急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确保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组织应急监测,及时上报应急监测数据。
30、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推进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确保1-3个市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标准化达标验收,3-5个县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标准化达标验收。建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发挥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七、加强辐射环境安全和固体废物监管工作
31、加大辐射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开展核技术应用单位持证、换证,辐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金属熔炼企业、安检射线装置、放射源运输、伴生矿整治和流动源监管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
32、完善辐射环境监管网络体系。加强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区)三级辐射环境监管体系。
33、加强辐射环境预警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推进辐射环境监管向便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34、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好固体废物的台账管理和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危险废物信息库,实行危险废物动态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开展电子转移联单制度试点工作,实行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网上申报制度。加大对省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5、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建立三级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库。
36、加强冶炼废渣和化学品污染防治。加强涉重金属企业废渣规范化管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做好国际履约工作,重点指导、协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理处置项目加快调试进度并投入使用,解决我省历史存留的含多路联苯电容器等问题。
37、加强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加快汉中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安康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礼泉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和商洛等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如期投产运营。加快礼泉再生资源产业园完成园区内的家电拆解项目、CRT玻璃、废机油、废旧电池电瓶、废旧汽车拆解等项目建设和运营。
八、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
38、加快实施“渭河水专项”课题研究与示范工作。围绕《渭河流域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争取研究推广一批关键、实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示范项目,为渭河流域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9、加快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围绕污染减排、渭河治理和大气防控这三个重点,加快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发布《陕西省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示范目录》和《陕西省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40、加快实施振兴环保产业“12311”工程(围绕一个发展目标,打造两大产业链,构筑三个产业基地,培育十大产业园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环保产业年产值实现500亿元。
41、认真做好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环保展览和环保项目推介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第十九届杨凌农高会。
九、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42、紧紧围绕全省环保中心工作,以“培育生态文明社会风尚”为宣传主题,抓住渭河治理、污染减排、大气联防联控、秦岭保护等工作重点,积极宣传我省生态环保上大台阶、建设生态文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
43、用好《环保时空》和信息发布平台两个平台,不断拓展环境新闻报道范围,挖掘环境新闻报道深度,持续增强环境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彰显环境文化传播力。
44、构建全民环境意识和环境宣传教育绩效两个评估体系,推进公众层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建立全民环境意识评估指标体系,以《陕西公众环保指数》的形式定期发布全民环境意识报告;通过建立环境宣传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报告,增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领域的信息公开。
45、扩大自主的环境宣传教育阵地。培养一批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扩大社会宣传;开通“陕西环保”官方微博,及时向公众公开环保重要决策、重大工作部署,传播环境与健康知识;结合农村“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环保知识下乡”、“环保文艺下乡”活动。
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环保工作活力
46、加快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资格、排放量审核办法,扩大交易种类,逐步使四项主要污染物全部实现排污权交易。
47、继续完善渭河上下游补偿制度。按照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要求,将氨氮纳入2011年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范围。并将渭河一级支流全部纳入监督性监测范围,并依据监测结果开展考核与补偿。提高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逐步将水污染补偿拓展到省内6条主要河流。
48、不断完善经济环境政策。深入总结绿色电力调度、排污权交易和流域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一体化。
49、加强环保立法调研及相关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三年治渭重点工作,与省法制办、省水利厅联合,加快《渭河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调研起草和出台工作;进一步完善《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推动尽快颁布实施;开展《陕西省辐射环境保护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
50、加快地方环境标准的修订发布工作。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十二五”编制修订工作方案》,结合我省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功能分区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加快编制污染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地方环境标准。
十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环保队伍
51、继续推进和深化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唱响和弘扬陕西环保精神,提升环保队伍整体形象和公众的满意度。
52、坚持不懈地开展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以创建文明行业为抓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环保系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
53、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强环保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以环保“八项权力”监督为重点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发展。
第四篇: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流程图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管理流程图
注:建设项目验收审批文件、限期整改通知书,由环评受理室统一交送建设单位及有关抄送单位。验收流程说明: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受理要件(一)建设项目验收申请1份(建设单位正式文件,加盖印章)、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报表及环评批复复印件,需要试生产的提交项目所在地市级环保局出具的试生产批复文件1份。
(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报告;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验收登记卡。(验收申请报告、登记卡纸质版2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
(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纸质版2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四)提交由有相应验收监测(调查)资质、符合《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和《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函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2002]424号)要求的单位编制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纸质版2份,加盖监测单位印章)。
二、验收时限
1、建设单位向省环保厅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由监督管理处在3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建设单位。
2、建设单位接到省环保厅同意开展验收监测(调查)的通知后10日内委托具有相应验收监测(调查)资质的单位开展验收监测(调查)工作并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在接受委托之日起60内完成验收监测(调查)报告。其中需要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方案的,须经省环保厅监督管理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验收监测(调查)工作。
3、省环保厅在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5日内,由监督管理处组织对监测(调查)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省环保厅在5日内组织所在地市、县(市、区)环保局和行业主管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提出验收意见。
4、经验收检查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在5日整理竣工验收材料报省环保厅,监督管理处在3日内完成审查并起草批复意见。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按月在《山东环境》网站(www.xiexiebang.com)进行公告。
三、验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三十六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主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章第四十四条)“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建设项目不得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三号令)(全部内容)。
第五篇: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流程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流程
一、受理申请
建设项目经所在市环保局批准依法进入试生产后,完成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的编制,由建设单位向省环境保护厅提交竣工环保验收申请。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审批大厅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和行政许可特别程序告知书,告知申请单位须进行专家现场检查;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
(一)建设单位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申请(建设单位正式文件并加盖公章);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表)(环保部制式);
(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
(四)建设项目环保执行情况总结(建设单位正式上报文件);
(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表(制式试行表);
(六)市级环保部门同意项目投入试生产的正式文件;
(七)建设项目环评批复文件(复印件);
(八)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含电子版);
(九)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以上材料各一份,未注明复印件的应提交原件。
二、验收公示
环评处会同审批大厅对受理的拟进行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每半月进行一次公示(涉密项目除外),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参照《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号)执行(式样附后)。在公示期间,如公众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举报,环评处会同督查中心对公众反映的问题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暂停验收审批流程,待处理完毕后继续进入流程。
三、现场检查
环评处每半月组织专家组(A类)或委托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B类)对拟验收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现场检查情况和验收意见反馈环评处。
四、验收批复
对拟通过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由环评处依据以下材料起草验收意见,经处务会研究后报厅领导审批。建设项目验收审批文件经审批大厅送达建设单位,抄送省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一)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
(二)现场检查情况;
(三)验收申请材料(全套)。
不予通过环保验收的项目,由环评处负责向建设单位正式下达限期验收通知,限期不得超过30天。完成整改内容后,重新向省环境保护厅提交验收申请。
五、时限要求
环评处在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审批手续(不含专家现场检查15个工作日和建设项目整改时间)。
六、验收公告
环评处会同审批大厅、信息中心按季度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公告(涉密建设项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