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06:1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日,在钟祥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林长洲

12月2日,市长林长洲在钟祥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大部分,摘要如下。

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我市特色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1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是2006年的2.45倍;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是2006年的5.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是2006年的3.6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亿元,是2006年的2.55倍。科学谋划磷化工、农产品加工和新能源产业,成功争取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政策扶持,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园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华山观风电场、北山抽水蓄能电站、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正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成了明显陵、黄仙洞两个国家4A级景区,圆满举办了两届长寿文化旅游节;莫愁湖入选国家湿地公园创建试点,彭墩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首批休闲农业示范点。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广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家,获得6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过去五年,我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先后实施了12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一批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完成了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养老保险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了林地确权任务;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点,创办了全省首家土地存贷合作社;实施农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组,成立了民生村镇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完成了市政府机构改革,开展了胡集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全国公开招考了20名事业单位人员;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了9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了“广源”中国驰名商标,新创了11个湖北著名商标、13个湖北名牌产品,连续六届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11.9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79亿美元,出口创汇2.65亿美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527个,其中亿元项目1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9.7亿元;中粮、雨润、汇源、晋煤等7家500强企业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过去五年,我市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市容村貌明显改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市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部分乡镇、重点村规划和10处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先后实施了武荆高速连接线、体育馆、新博物馆、祥瑞大道、护城河、石城大道中线等62项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大到20平方公里21万人,城镇化率提升到42.9%;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方式,成功运用“BT模式”启动了跨湖桥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新修、改造了西环二路、西环三路、承天西路、中磷大道等园区道路,钟祥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建设,客店镇被评为首批湖北旅游名镇。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东桥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培植了彭墩、陈安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解决了4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健全城乡公路网络,实施了一批国省干线大中修、县乡公路改造项目,新建通村公路1672公里。切实加强城乡管理,积极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和谐征收,扎实开展城区个人建房清理整治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会战,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三次夺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蝉联六届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过去五年,我市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75元,比2006年增加60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12元,比2006年增加3882元。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工作;作为全国试点探索推进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社会保险参保率连续四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名列第一。广泛开展扶贫救助,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大病救助与新农合医疗保险无缝衔接的“钟祥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落实住房保障制度,向低收入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4160套。

过去五年,我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进程明显加快。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文体事业,乡(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着力稳控市场物价,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和科技兴安工程,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过去五年,我市行政效能有效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决服从市委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04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广泛听取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扩大市民参政议政渠道,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荣获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能力建设年”、治理“庸、懒、散、奢”、“万名干部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推进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公务员管理,集中精力办实事,解决了一批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安全饮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推行涉企事项“代理服务制”和涉企收费“打包制”,加快建立保护企业的“隔离带”,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今后五年的发展构想

今后五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瞄准全国百强县市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突出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自主创新、民生改善、社会管理五个重点,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知名目标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中部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6年达到45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5∶33;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以上,2016年达到2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2016年分别达到2.4万元和1.5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8%;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废水和废气类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上级规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在提升发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磷化工、文化旅游等基础产业,加速培植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服务、节庆会展、教育培训等新型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质效。力争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8%以上。

二是实施“活力倍增战略”,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与交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与内生动力。着力打造“千亿园区”:到2016年,钟祥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胡集经济开发区和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建成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双河江北工业园、磷矿工业集中区等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

三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在加快“两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立足建设新兴园林型中等城市,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突出“一主一副一侧一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科学制定城镇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城东政务新区、莫愁旅游新区,拓展城南工业新区,启动建设镜月湖新区和文集新区,着力打造“跨江双城”;稳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的新型中心集镇;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城乡交通设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是实施“人才科技战略”,在提升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兰台育才计划”和“阳春引才计划”,加强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引进和培养企业经营、农村科技、社会管理等各类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和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是实施“生态保护战略”,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抢抓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机遇,加强土地、矿产、森林、水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积极开发新型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控工业“三废”排放,增加跨越发展的环境容量,推进可持续发展。

六是实施“民生改善战略”,在增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公益事业投入,完善创业就业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增强应急避险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的主要工作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以上,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增长4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完成上级目标。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投资、建项目,增强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0亿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资5600万美元以上,再引进1-2家500强企业。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年实施亿元项目120个以上,新上亿元项目2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力争全年实现外贸出口8240万美元以上,全年外派赴日农业研修生400人。

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法无禁止即为可,超时默认便是行”;强力推行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零收费,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干,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流程最简、服务效率最高。继续实行涉企代理服务制,把企业的目标作为我们工作的坐标,把企业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企业分忧,尽心尽力为企业解难,让企业不为院墙以外的事操心,把钟祥建成项目建设的洼地、市场竞争的高地、投资兴业的宝地。

(二)抓扩规、促转型,做强跨越发展的工业支撑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4411”目标,加速发展磷化工、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机电等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和精细磷化工基地,改造提升磷化工产业,大力开发精细磷酸盐产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围绕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加大引进培植力度,扶持壮大中粮祥瑞、雨润盘龙、钟祥汇源、湖北广源等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效益。力争全年磷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双双突破200亿元。围绕建设全省新能源基地,加快重点能源项目建设,确保华山观风电场建成投产,北山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安能生物质发电和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尽早开工。围绕打造机电产业园,加快推进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力争全年机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速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植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科技成果、自主品牌给予重奖,再创1-2个省级名牌产品。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始终把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窗口、产业集聚的平台、工业经济的载体,高标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形成以钟祥经济开发区和胡集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各类特色园区和各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创新园区投入方式,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BOT、BT建设模式,加快园区设施配套建设,拉通兰水路、西环四路,完成郊郢路北端改造,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加快培植工业主体。全年新增新口径规模企业20家以上,培养1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亿元的企业、15家过5亿元的企业、100家过亿元的企业;新增A级信用企业100家以上,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加大对具有上市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博士隆公司做好上市前期工作,再培植1-2家上市后备企业。

(三)抓“四化”、保增收,夯实跨越发展的农业基础

推进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以汇源生态产业园为重点的中国农谷建设,着力引进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重点推广“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推进规模化种养。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培植专业村镇和种养大户,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建设60万亩优质稻、60万亩油料、20万亩蔬菜、20万亩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20万头生猪、5万头肉牛、1000万只肉鸭、20万亩精养名特优水产品、20万亩小龙虾、10万口网箱养鳝等畜牧水产养殖小区。

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力度,着力培育名、优、新、特产品,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推广“165”养牛、“生猪零排放”等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规范农产品生产投入、管理、加工、销售行为,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培植精品名牌,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健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率达到85%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以上。

推进设施化建设。继续实施以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扩建堰塘8000口以上;新增除涝面积1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5%以上。加快全国农机化示范市建设,大力推广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加强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75%以上。

(四)抓旅游、兴商贸,激发跨越发展的三产活力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建设全国旅游度假基地,加快推进东星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加快五星级大酒店建设步伐,加强旅游策划、宣传、营销工作,拓展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接待各类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五)抓城建、带乡村,打造跨越发展的优势平台

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积极推进“两化”建设,完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域规划编制;按照建新城、保名城、改旧城的总体思路,编制完善城市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镜月湖新区和南湖工业园区域规划编制,完成所有乡镇、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切实完善基础设施。多渠道开展城市建设融资,加快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步伐,稳步推进老城区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好城区零星空闲地和危房收储工作,加快推进钟祥汉江公路二桥前期工作,抓好国省道路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及维修养护。继续办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建议增加枣阳经钟祥至石首的高速公路规划)

切实强化城乡管理。积极推进城区数字化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抓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推进城区样板街建设,推动汉江两岸物流景观带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品位。强力推进城区个人违规建房综合整治。

(六)抓环保、强生态,增加跨越发展的环境容量

强力优化生态环境。加大对“一江两湖”、重要水源地、森林、水库、湿地的保护治理力度,加强汉江流域和水库水源林及主要河流上游森林植被恢复治理,建设城乡一体的森林体系和绿地系统。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加快建设生态文化长廊,重点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百里旅游景观带、百里文化旅游长廊和百万株风景林。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强力实施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地质找矿,科学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开发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和沼气、秸秆汽化等清洁能源;示范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管,完善主城区和重点镇污水处理体系,逐步消除中心城区重大环境污染源,确保“三废”达标排放。抓好竹皮河石牌河段污染防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水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

(七)抓民生、增和谐,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粮食流通、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积极推进胡集扩权强镇改革。继续抓好钟祥宾馆等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逐步解决部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探索和推广迁村腾地、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办法,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区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民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富民工程”,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历史文化古街区抢救性修复工程;抓好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推进社会繁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校舍安全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稳健和谐发展。加快推进重点文体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健康钟祥”行动计划,抓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加快卫生应急服务中心建设,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落实扶残助残政策,切实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对台、仲裁、气象等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管理创新。全力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强政府应急队伍,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健全价格预警和应急机制,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推进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高度重视校车安全,探索推进校车公司化经营。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与监管,加快推进“无线钟祥”建设,理性处理和积极回应网络民意,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民生改善。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城乡低保、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加大柴湖扶贫和荆襄脱困力度,及时对城乡困难群众开展专项救助。

(八)抓勤廉、提效能,构筑跨越发展的坚强保障

建设知法、依法、守法的法治政府;建设守责、履责、尽责的责任政府;建设勤政、廉政、善政的效能政府;建设亲民、爱民、惠民的民本政府;建设求实、务实、落实的实干政府。

第二篇:钟祥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钟祥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0日在钟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林长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钟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钟祥抢抓发展机遇、经历严峻挑战的五年,也是钟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多种自然灾害,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坚定不移地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195.76亿元。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圆满承办了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五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2家,达到309家;新增亿元企业53家,达到67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销售收入27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4倍和6.2倍,年均分别增长36%和44.1%。工业入库税金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24.7%;入库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7家,过500万元的15家。农产品加工和磷化工两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6.3亿元和111.9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达到45.6亿元。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生猪、禽蛋、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家。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5个,达到89个;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120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34家。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70%。实施了一批水库除险加固、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等项目,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第三产业日趋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达到54.9亿元。修订完善《钟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投资10.5亿元开发景区景点、配套基础设施,建成了明显陵和黄仙洞两个国家4A级景区,客店镇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名镇,举办了首届钟祥长寿文化旅游节,我市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和“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2010年接待游客305.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5.5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序推进,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顺利开展,城乡贸易日益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达到66.5亿元。

财政金融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8.79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3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4%。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9.1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4%;贷款余额56.81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6%。我市连续四届荣获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

(二)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国有农牧渔良种场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三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农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组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振兴化工公司、耐火材料厂、再生资源公司等19家企业改制,妥善处理了一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公务员登记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施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有水管体制改革和粮食企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制度,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2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外商直接投资1.52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新引进500强企业3家,累计达到7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项目,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了一批项目和资金扶持。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50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汇源果蔬饮料、雨润生猪加工、中粮高档植物油、鄂中化工高塔造粒复合肥、钟厦新型干法水泥、新宇机电搬迁扩规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广源食品工业园、大峪口公司技改扩规、立业生物系列酶制剂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华山观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北山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和安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已签订协议,钟祥核电项目气象观测站基本竣工。加强对外贸易与合作交流,累计出口创汇2.0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6倍,年均增长29.4%;派遣赴日研修生1471人,是“十五”时期的3.9倍。

(三)坚定不移地完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实施了城市规划区数字地形图航测,启动了《钟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善了《莫愁旅游新区总体规划方案》,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开发区、莫愁湖、镜月湖景观带等控详规,完成了7个乡镇和68个重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重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先后投资15.9亿元,新建、改造莫愁湖路等城市道路15条,刷黑阳春大街等城市主干道26公里,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万多米,城区道路面积达433万平方米,总长达222.8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1万人;新建了体育馆、游泳馆,新博物馆和新殡仪馆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实施了护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刷黑了西环一路,硬化了西环二路,拉通了西环三路,改造了上海路、襄汉西路、承天西路等园区道路,钟祥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实施了中磷大道、丽阳大道等道路改造,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健全城乡公路网络,完成了武荆高速连接线建设,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大修151.4公里,改扩建县乡公路225.7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803.2公里,实施危桥改造和渡改桥16座,建成7个五级客运站。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功能不断提升。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东桥示范镇和杨竹流域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彭墩村“迁村腾地”经验在全省推广。

城市管理逐步规范。着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成各类城市广场、公园21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区主街道、莫愁湖沿线亮化工程全部完工;推进城市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深入开展“六整治、六规范”活动,扎实推进城区个人建房清理整治,适时开展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市容市貌不断改善。莫愁湖水环境治理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我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三届获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连续五届蝉联湖北省卫生文明城市。

(四)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事业,和谐进程明显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健全教育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钟祥一中考取北大、清华人数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县(市)高中第一。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高新技术项目43个,开发国内领先新技术4项、填补国内空白新技术2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建了“广源”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由8个增加到18个,我市连续五届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协调发展文体事业,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9个,乡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承办了第十三届省运会篮球比赛和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到基层”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歌舞剧《钟聚祥瑞》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梁山调》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我市三次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居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88‰,我市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市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市)。实施移民“再搬迁”6068人,改造移民危房715户。解决了43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节能环保不断加强。实施了一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4.6万亩,建成高产稳产农田26万亩。完成人工造林40.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7%。完成了第一轮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业权核查,实施了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7.4%,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2.39%,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我市被评为全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先进单位,被确定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市)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

和谐建设深入推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的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着力稳控市场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林权纠纷、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等一批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化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和科技兴安工程,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和谐钟祥”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此外,人事、编制、统计、档案、气象、保险、盐务、烟草、住房公积金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接待、科协、妇女、儿童、老龄、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铁路安全、人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坚定不移地保障民生民利,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16元,比2005年增加5215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41元,比2005年增加3261元,年均增长13.2%。全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3080元,比2005年增加7099元,年均增长16.9%;五年新增私家小轿车1.4万辆;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65台、冰箱89台,分别比2005年增长58.7%和32.8%。

就业渠道逐步拓宽。扶持自主创业2030人;免费开展就业培训5.7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3305个,安置困难群众就业2980人;城镇新增就业3.6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新增社会保险参保对象67.5万人次,城乡参保人数达到88.9万人次,城镇职工“五险”参保率达到99%,社会保险参保率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名列第一。启动了原乡镇集体企业正式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市),参保农民达到34.75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6.7%。向全市低收入家庭供应廉租房1702套、经济适用房924套,发放住房补贴1000万元。拓展“五个一”惠老工程覆盖面,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长寿津贴,对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市内景区景点,我市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百岁老人达到88人,我市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

社会救助广泛开展。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累计下拨灾害救助及恢复重建资金4305.8万元,救济灾民32.1万人次;发放城乡低保金2.8亿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对1.69万名城乡特困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在35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

(六)坚定不移地健全民主法制,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92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广泛听取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扩大市民参政议政渠道,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组建了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政府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市荣获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市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创先争优”等活动,集中精力办实事,解决了一批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安全饮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执行力建设,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对政府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9.83万件,按期办结率100%。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0年,面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全市上下按照“解放思想,乘势而上,统筹发展,奋勇争先”的总体要求,着力培植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外贸出口增长79.2%;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增长5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9.2%;旅游总收入增长43.3%;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6.7%,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政府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钟祥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结构不够优化,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今后,市政府将在各位代表、委员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钟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市政府根据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制定了《钟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积极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磷化工、文化旅游和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把钟祥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中国知名目标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著优化,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十二五”时期,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必须高于全省和荆门平均水平、高于“十一五”发展水平。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39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55∶3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达到20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达到391.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达到15.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06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12973元;城镇化率达到55%;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和废水类及废气类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上级规定的削减目标。

确定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上级党委政府对钟祥加快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市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钟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给各位代表,请大家审议。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把开放发展作为推动钟祥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全方位扩大开放。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千方百计挖掘出口增长潜力,扩大对外贸易,提升经济外向度。切实加强各类园区建设,构筑对外开放的优势平台。着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计划”,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培植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强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支持和促进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力争有2-3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

——坚持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改造提升磷化工产业,突破性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开发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形成具有钟祥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磷化工、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和新能源产业力争实现“4411”目标,即:磷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双双达到40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和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双双达到100亿元,争创全国农产品加工强市、全国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和精细磷化工基地、中国知名目标旅游城市和全省新能源大市。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向内挖潜,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科技兴市战略,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加快推进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增强精品名牌意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和城镇化、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的关系,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中心城区开发、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互补、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

——坚持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切实抓好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加快建设生态钟祥,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积极创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坚持和谐发展,改善民生民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平安和谐钟祥,让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

三、扎实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增长40%,外贸出口与去年持平;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旅游总收入增长4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完成上级目标。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的统一部署,咬定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发展新型工业

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强市,培植壮大中粮祥瑞、雨润盘龙、钟祥汇源、湖北广源等骨干企业,配套建设农产品基地,引导关联企业扎堆聚集,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综合效益,力争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围绕创建全国重要的磷化工业基地,优化配置磷矿资源,培植壮大晋煤金楚、鄂中化工、大峪口等骨干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力争磷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围绕建设全省能源大市,加大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北山抽水蓄能电站和华山观风电场项目,建成安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力争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尽快开工、钟祥核电项目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计划”,力争新增规模企业20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8家以上。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加强钟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完成南出口连接线建设,硬化西环三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细化优化功能分区,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退城进园”,着力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规范化建设,积极支持双河江北工业园、东桥五金工业小区、张集客店食品工业小区等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抓好广源食品工业园、鄂中磷化工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企业园区建设。

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广泛吸纳科技型、创新型人才,深入推进校市合作、产学研结合,积极创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专利产品、品牌产品和技术标准产品的生产规模。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精细磷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完善名牌创建激励机制,支持重点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力争今年再创1个国家级品牌和2-3个省级名牌。

(二)围绕壮大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加快建设各类农业专业园区,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粮棉油、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小龙虾等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推进龙头企业与板块基地有效对接。鼓励和支持网箱养鳝、温泉养殖热带鱼、人工饲养娃娃鱼等特色养殖业发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力争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荆门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家,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标准化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加大农业“三品”申报认证力度,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机制,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和超市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主要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率达到85%以上,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以上。

着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把水利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突出抓好河道堤防整治、水毁设施修复、水库除险加固、沿江泵闸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完成石牌至冷水、文集15公里的沟渠标准化改造,完善灌排体系,促进旱涝保收。继续实施高产农田改造工程,加强农田机耕道路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为重点,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速推进农机化进程,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72%以上。

(三)围绕繁荣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严格执行重点景区控详规,加快推进20平方公里的莫愁旅游新区建设,拉通龙山大道,抓好明显陵文化主题公园、大明承天府、长寿文化产业园、陈湾温泉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莫愁广场、游客集散中心和温峡湖泊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快完善旅游环线等配套设施,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支持客店镇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支持莫愁村和赵泉河村创建全省旅游名村。稳妥处理东星问题,切实推进与三特公司的合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和宗教旅游,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建设,启动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兴建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中高档酒店。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高标准办好第二届钟祥长寿文化旅游节,唱响“养生山水,长寿钟祥”品牌,拓展游客市场。力争接待各类游客3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强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实施乐福生、大地丰歌配送中心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在郢中城区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规范布局100个便民服务点,推动农市、农超对接,健全商业服务网络。加快引进大型商贸集团,改造提升现有商贸企业,加速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认真落实收入分配和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和家电、摩托车以旧换新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综合超市、便利店、厂家直销中心等新型零售业务,拓展商贸服务领域。加大商务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传媒、教育培训、娱乐保健、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成石牌核心港区千吨大港、百万标箱建设规划,配套物流园、工业园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交通现代物流园、胡集物流园、城乡农副产品物流园等大型物流园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培植物流骨干企业,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三园三站五港”物流发展格局,促进物流产业信息化、集约化、协同化、网络化发展。

(四)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按照中等城市规划布局,完成《钟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域规划和镜月湖新区、南湖工业园等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城东政务新区、莫愁旅游新区控详规。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发挥城投公司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实施跨湖桥、城东新区路网等“十大工程”,积极稳妥推进老城区改造,抓好盆景园和东方红广场建设,拓展城市空间,不断提高城镇化率。实施护城河周边及城市商业中心区亮化工程,完成祥瑞大道、石城大道、显陵路等9条道路绿化升级。推进单位庭院绿化,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中部地区养生休闲之都。加强城市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重拳整治城区个人违规建房,深入推进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置等综合整治。组织开展“清洁城乡”运动,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支持工业重镇、旅游名镇、新农村示范镇等特色镇村建设,集中培植5-8个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完善的特色中心镇和20-30个特色中心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网、供水网、供气网、信息网、市场网。加快杨竹流域生态文明新农村和东桥新农村示范镇建设,办好8个“宜居村庄”示范点,提升新农村建设层次。积极探索农村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体、卫生等公益事业,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五)围绕增强发展动力,加快扩大投融资和出口规模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作为第一支撑,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包联责任制,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并严格落实考核和奖惩措施,抓好各类洽谈签约项目的联系跟进,全年实施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项目45个以上。加快推进钟祥汉江公路二桥和荆钟一级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大峪口公司技改扩规、东林公司运动服装、润红生物制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广源食品工业园、汇源二期扩规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强化项目策划、论证和申报,争取一批政策性项目落户。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创新招商方式,务求招商实效。全年力争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5000万美元。加大重点外贸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抓好兴利香菇、永祥箱包、新美香脱水食品、金汉江精制棉等出口基地建设,壮大出口企业群体,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全年新增1-2家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和2-3家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新世纪外经公司为龙头,建设全省重点外派劳务基地。扎实做好重点企业上市融资的前期工作,推动本土企业加快进入资本市场。

积极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完善和创新财税征管机制、征管模式,挖掘增收潜力,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突出抓好重点税种、重点行业的税费征管,确保地方财力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紧控制支出,确保政策性支出和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等支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农行三农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和农村商业银行、民生村镇银行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增信工程”,力争全年新增A级信用企业70家以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强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完善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建立政府信贷风险担保基金,鼓励企业联合组建信用担保机构,推动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推进土地和山林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确保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市GDP增速,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增速。

(六)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和立业生物科技循环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废气废水回收、磷化工废弃物再利用、余热发电等循环发展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虾稻连作、猪-沼-果(菜)等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排泄物处理率达到90%,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入户5000户。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加强闲置土地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深入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实施汉江流域土地整治12万亩。依法关停高能耗企业,抓好磷矿、秸秆等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做好全市水利普查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企业循环用水、节约用水。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三个对接、一个融合”,深入开展违法排污专项整治,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运行,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加快城区煤改气步伐,降低非生产性二氧化硫排放。抓好竹皮河石牌河段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汉江钟祥段、温峡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依法严厉打击水环境安全违法行为,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行集中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加强大洪山林业生态保护,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全年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以上。积极申报省级地质公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有效改善生态地质环境。

(七)围绕构建和谐钟祥,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积极推动创业就业。抓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支持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快钟祥民营经济创业园建设,健全创业服务长效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建立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努力将各类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做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扶持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主体,探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等不同类型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探索推进全市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住院补偿率和大病救助标准。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健全完善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扶持老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巩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成第五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速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各类学校校舍安全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重点文体项目建设,加强文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拓展和提升服务功能。抓好文物保护工作,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抓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加快卫生应急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落实扶残助残政策,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免费为1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复明手术,对所有符合条件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工程。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关心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女、儿童工作,做好兵役、优抚、通信、邮政、烟草、盐业工作,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对台、仲裁、气象等社会事业发展。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政府应急队伍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救援机制,推进人防和防震减灾、救灾救济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发挥新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价格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市场保障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两实”工作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着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矿山、化工、建筑、消防以及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监管,冷静处理和积极回应网络民意,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重点领域“第三方”调处机构,继续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围绕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科学谋政,提升政府凝聚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用前瞻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来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记宗旨,勤政为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执行力。坚持市委统一领导,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依法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与建议,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广泛吸纳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扎实做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和法治县市创建工作,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落实作为第一政务,健全政府工作落实机制,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实行更加严格的督查督办制度,着力营造“闻风而动,雷厉风行,风雨无阻”的执行氛围,推动工作落实。

高效施政,提升政府创新力。继续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强化“能力席位”意识,努力营造勤于学习、善于调研、勇于创新的氛围,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公共权力依法、公开、透明运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功能,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善谋实干,建设效能政府。

从严治政,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注重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重大项目建设、“三公一金”治理等重点环节和部位的有效监管。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市政府将把民生作为第一事务,着力办好十件实事:①免费组织技能培训5000人,扶持自主创业600人,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②再完成城区10公里小街小巷和6公里下水道改造,再建1个城市公厕和2个垃圾中转站,逐步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③启动石城大道中段改造工程,逐步实现新老城区畅通;④完成广播电视发射塔搬迁建设,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⑤建成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⑥实施矿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⑦新建廉租住房400套2万平方米、公租房200套1.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220套2万平方米;⑧建设10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60家农家书屋、1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⑨开通城区至南湖和九里的城市公汽;⑩对城镇低保人员、重度残疾人员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额补贴,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000件。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要求我们再攀高峰;新的使命激励我们继往开来。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钟祥新一轮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名词注释

1、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为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强省的跨越,湖北省提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

2、“三村”:即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

3、科技兴安工程:“科技兴安”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社会安全生产的基本战略。即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保障安全生产。

4、农业“三品”: 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统称。

5、“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牵头组织的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任务,人们名之为“新网工程”,即“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国务院以“国阅(2006)25号”文件的形式,予以正式确认。

6、“三园三站五港”: 即交通现代物流园、胡集物流园、城北农副产品物流园,郢中、双河、胡集3个铁路货运站,石牌物流港、皇庄物流港、浰河物流港、转斗物流港、冷水机场物流港。

7、“十大工程”: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市政府计划在2011年启动跨湖桥、城东新区路网、莫愁广场及规划展示馆、龙山大道(显王路)、拉通石城大道中线、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东出口盆景园、五星级酒店、明文化主题公园、护城河明清街二期等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8、“三个对接、一个融合”:即将减排工作融合到发展循环经济之中,实行减排任务与减排工程对接,新上项目与替代项目对接,环境容量与发展计划对接。

9、“三公一金”: 即公款大吃大喝、违规购用公车、公款出国(境)旅游和收送礼金“红包”。

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

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2011年2月19日印

第三篇:钟祥市建设局城市规划工作总结

钟祥市建设局城市规划工作总结

一、2005年城市规划工作情况

2005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的进展。城市规划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逐步提高,城市形象日益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市郢中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近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2005年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并连续第二次夺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一)狠抓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

1、钟祥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由市政府委托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我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该规划于2004年7月经钟祥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于2005年2月以(鄂政办函[2005]19号)文批准实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也一并纳入了此次总规修编;2003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市区城东新区2.96平方公里、城北新区0.51平方公里、城区莫愁湖工业园区4.1平方公里、城区莫愁湖景观带2.78平方公里共计10.35平方公里面积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上规划均已经钟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专项规划编制上,已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四线”管制规划以及城市消防、天然气管网、公共交通、园林绿化、专业市场等专项规划,以上规划分别已经省政府、市政府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实施。2、2002年底我市城区人口16.3万人,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1 新一轮《钟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近期至2005年城市人口发展为18.3万人,新增人口2万人,建成区面积发展为17平方公里,新增面积3.8平方公里;远期至2020年城市人口发展为30万人,建成区面积发展为30平方公里。根据我市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及城区建设发展需要,自2002年以来,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发展新区地段内共计10.35平方公里面积的详细规划,使近期建设和重点控制地区详规覆盖率达到100%。

(二)健全规划机制,规范规划管理行为

1、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2005年,我们组建了以市政府章良华市长为主任委员的钟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吸纳了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环保、交通、电力、电信等方面的21名专家组成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制定了《钟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2005年,先后召开规划委员会议6次,专家咨询会议16次。有14项建设用地、29项建筑设计方案通过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使我市城市规划工作走上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轨道。

2、完善管理体制。为了很好地顺应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我们积极实行“三个转变”,即:管理体制上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由随意型管理向规范型管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由单一审批管理向全过程监督管理转变。积极采取区域范围分队管,重点项目定人管,违章建设配合管,违反规划依法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将郢中规划所原有的“一队九区”体制改变为“两个队”,重点加大了管理执法队伍力量,有力确保了违章违法建设及时有效的查处。

3、积极推行“阳光规划”。我们在钟祥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事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受理,分头办结的工作制度;并对规划审批严格实行“五公开”:办理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纪律和监督投诉渠道公开,接受建设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在规划方案审批过程中,实行批前评审和批后公示,多渠道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全年来,先后公示工程39个,其中通过公示调整方案5个,延缓审批11个,停止审批4个,举行专门评审会16次,规范了规划行政行为,维护了公众利益。

(三)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是龙头,管理是关键”,我们切实加强了郢中地区各类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坚持选址定点到户,办证发证到户,打桩放线到户,基本做到了规划到点,管理到户,建设到位,从上至下切实做到建前、建中、建后一条龙的跟踪管理。重点强化了道路红线、河湖蓝线、城市绿线、文物紫线等“四线”控管,同时还加强了风景名胜区、电力高压走廊、给排水设施、地上地下管网、铁路沿线、公用绿地、市政公用设施预留地等地段以及私房建设的规划控管,切实做到了横管到边、纵管到底。

1、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我们按“一法一例”的要求,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书两证”制度,认真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今年,共办理《选址意见书》29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1项,建设用地面积120万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78万m2,砄用地面积38万m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6项,建筑总面积35万m2,其中,工业建筑总面积14.5万m2,居住建筑总面积16万m2,“一书两证”办证率达到100%。

2、严格规划建设地段的房屋控管。本着“控管出效益,控管好也是贡献”的原则,对于城区暂未拉通的断头路及重点规划控制区域的房屋建设,我们积极下发《规划控管通告》,让群众早知晓该地段的规划情况,严格控制房屋的新改扩建,确保按规划进行建设,避免了乱搭乱建问题的出现。

3、严格土地收储地域控管。为积极配合我市城市土地收储工作,确保“一个池子蓄水”,我们对经市政府统一收储的地块,积极实行“死盯、死守、强停、强拆”的高压政策,严格控管各类建设活动。目前,王府大道北端、校场路东端、新堤西滩小区等20余处3000余亩市政府收储地均未出现违规私房建设及乱搭乱建等问题,切实做到了“收储地零建设”,为我市城市建设保留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4、严格私房控管。为加强郢中规划区私房建设控管,我们严把房屋准建“门槛关”,严格收费管理,目前各类房屋建设均严格执行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报建受理,局规划科、规划所踏勘呈报、市建设局审核、重点项目及重点地段由市政府审批,临街建设及重大工程项目由市规划委员会集体审定”的审批制度,严格规划的实施管理,做到“项目不审批,不准建;规划不落实,不放线;手续不办齐,不搭电;资料不报批,不定点”,从而使郢中城区私房建设大幅度减少,目前私房建设总量仅为去年同期的40%,从而为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严格依法查处违章。我们积极采取“半天一巡查,一日一调度,两天一检查,每周联合执法”的办法,对于拒不办证缴费的积极上门宣传政策,不厌其烦的作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对于顶风无证偷建、抢建、强建等违章违法建设,做到了动工就停,动砖就拆。全年来,我们先后下达《违法建设通知书》100余份,依法强制拆除32余处,1850m2,强行停工60余处,制止违规建设50余处,通过市法院强行执行违法建设案件3起,并对一些典型违章案例在电视上公开曝了光,取得了“查处一处,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有力维护了规划权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宣传与规划公示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2、规划法规有关执法时限过长,而按《行政许可法》违章又不能强行拆除,从而给违章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3、城市规划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不办规划手续,不按规划修建,擅自突破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4、规划管理人员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规划管理工作经费不足。

三、2006年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宣传“一法一例”及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市民,使城市规划法规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努力抓好测绘勘察工作。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完成我市市城范围国家测绘控制点的普查工作,并开展中心城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点的调 查工作;实行规划区范围数字控制,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规划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加强市级测绘管理,完成勘察资质晋级工作。

3、认真开展规划编制和规划设计工作。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组织完成各乡镇、开发区总体规划、文明新村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镜月湖景观带、护城河整治、城东新区、城南新区、高速公路南出口区域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县门坡古街区、元佑宫至文峰塔、石牌老街地带的保护详细规划。

4、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在审批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审查设计上注重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特色建筑;严格执行市政府配套费征收管理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5、严格规划执法,加大规划审批前的巡查和管理力度,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对未批兴建和不按规划乱搭乱建的违法案件严肃查处。

6、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行工作奖惩制度,增强规划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使规划管理工作在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钟祥市总工会宣传工作总结

钟祥市总工会2011年宣传工作总结

2011年,钟祥市工会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工会工作重点、经济社会热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找准着力点,把握切入点,精心采编、上报新闻稿件,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上荆门以上媒体和内刊稿件40多篇,其中,中央级3篇,省级3篇,较好地提高了钟祥工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做好工会新闻宣传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把新闻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为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常委副主席鲁昌元同志任组长,副主席华勇任副组长,机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华桂林同志兼任,为做好工会信息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对每一时期的宣传重点,领导班子都要亲自过问,从策划选题,到写作切入点进行细致指导,对一些重要稿件,领导同志亲自动手撰写、修改,对上报稿件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质量,从而初步形成了领导关心重视、机关全体干部积极动手撰写的良好氛围。

二是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为做好工会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市总工会坚持从完善制度入手,着力在健全新闻宣传机制上下工夫。建立稿件报送制度。市总工会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会信息宣传报道的通知》,各级工会按照文件要求,明确落实了专(兼)职工会信息通信员,具体负责信息的收集、编发、上报,同时要求各级工会将宣传报道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内容,推动了宣传报道从收集到发表等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全市各级工会发稿情况进行统计,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按发稿量和位次排序,印发《全市工会系统信息宣传稿件刊发情况通报》,对各单位信息报送数量和采用情况向全市进行下发,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先争优良好态势。建立通讯员培训制度。市总工会及时召开了全市工会骨干通讯员培训会议,由工会领导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帮助工会信息员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建立新闻宣传奖励制度。为调动全市各级各届重视支持工会宣传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报道的力度,切实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钟祥市总工会出台了新闻宣传用稿的考评奖励办法,对被市级以上

宣传媒体和内刊采用的稿件一律给予奖励,并且对一稿多用实行重复计奖,较好地调动了各级各届重视工会宣传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工作,突出特色,为工会新闻宣传提供良好素材。钟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劳动竞赛、组织建设、工资协商、民主管理、职工维权、工会帮扶、职工文化建设等特色工作开展宣传,将新闻宣传策划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了反映整体性、凸显创新性、展现特色性。其中,《钟祥市总工会实施“工会进村工程”,搭建农民工维权平台》先后被《工人日报》、人民网、中工网、全总网刊载,山东、河南、新疆、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杭州等20多家政府和工会网转载或收为“它山之石”,并收录入全总业务工作通报(2011)13号内参,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工会工作的知名度。

第五篇:钟祥市足球教练员培训心得体会

钟祥市足球教练员培训心得体会

汉江中心小学 王力平

很荣幸能有机会再次参钟祥市足球教练员举办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此次培训为期三天,共有70多人参培。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提高。此次学习更是收获良多。本次培训由高教授主讲。两位讲师一静一动,一位侧重理论,一位侧重实践。他们幽默中带着深厚,干练中释解着完美。几天下来,相机里,笔记中都留下了满满的印记。因为他们句句珠玑,仅凭耳朵和眼记,那哪行呢。回校后,我还得常看看笔记,录像,多实践、练习,慢慢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量。

几天来的培训,让我这个不太懂足球的人爱上了足球。这与两位教练的引领,示范分不开。高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懂得,足球,它不单是用脚去踢球,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真正爱足球的人是用心去踢球。做个有心人,会让足球走的更远。

理论如此,实践更是魅力无限。课中,两位教授总是花样翻新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熟悉球性练习和放松牵拉活动,让我们对每一次课都充满想象和期待。在盘带、传接球,攻、防转换练习,足球比赛时,先试后导,先练后教,交给我们很多的实用、有趣组织方法,很好的保护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我深深地觉得:足球原来这么好玩,原来足球可以这样玩,原来他们玩得这么好。

短短的聚,匆匆的分。但我会以此为契机,爱上足球,并为之奋斗。同时肩负起引导,训练我校足球队,促进我校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关心足球,热爱足球,让这种热火朝天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下去,为实现足球梦--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来期待着,能在培训中学一些专业的知识,但通过培训,让我知道了自己很不专业,观念与认识上的一些误差,让自己把自己框起来了,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训练、实践,确实走了很多弯路,所以也谈不上高效。也找出了让自己困惑的原因。这让我更加领略到了不走出学习的固步自封,是多么的自悲。

总之,通过培训,我觉得不虚此行,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观点改变了很多,视野开阔了很多,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让我领略了什么是“阳光体育,快乐足球”,找到自己的困惑所在,相信自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足球事业的。

下载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钟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钟祥市长寿一中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钟祥市长寿一中努力打造家长学校新模式 阎小红 为了给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钟祥市长寿一中在以前的经验和基础上,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努力打造家长学校新模式,提高我校学......

    钟祥市兰台中学家访活动方案

    钟祥市兰台中学 2010——2011学年下学期“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访是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不仅是学校、家长与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在 镇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第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2008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26日在昭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敏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 3月 11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杨雁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黄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涂茨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张茂豪 2014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涂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3日在温州市龙湾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龙湾区区长 陈玲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