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汇报
麟游县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 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设想打算
全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后,我县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强化措施落实,狠抓试点工作,止目前,村级先期试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全县面上试点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1、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县政府办主任、县扶贫办主任任副组长,县新农办、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计生局、残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部门7名干部组成试点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日常事务。各试点乡镇、村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配合抓好试点工作。分别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等会议,传达了中、省、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分析研究,周密安排部署试点工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算试点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四落实。
2、结合县情,制定试点方案。一是合理确定先期试点村。按照省上提出的试点村条件,综合分析2009年统计资料,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为基数,按好、中、差三种类型,初步选取拟试点村。由政府主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集中2天时间,深入拟试点村开展调查摸底,筛选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试点村,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九成宫镇紫石崖、西坊村,桑树塬乡土桥村为县“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村。二是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按照全省“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学习借鉴有关试点县的经验,制定了《麟游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三是市、县两级审定试点方案。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讨论,提出试点工作从4月15日开始到7月底结束,分村级试点和全面推进两个阶段进行,重点抓好12个关键环节。市政府主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市长王拴虎带领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民政、残联的负责同志深入我县指导检查试点准备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使方案紧贴宝鸡实际、麟游县情,科学、规范、实用,具有操作性、可行性。
3、强化宣传,营造舆论氛围。4月21日,市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进行安排部署,对我县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各乡镇主管乡镇长、扶贫专干,先期试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及各村民小组长、县试点工作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传达了省市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先期试点工作。各乡镇分别召开班子会、乡村干部会26场次,各试点村共召开各类会议19场次,宣传覆盖面达100%。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县、乡、村工作骨干120多名,使相关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了政策界限、操作办法、工作流程;为了便于 工作,编制“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操作手册、简明读本、农民收入简易测算办法等资料6200份,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精心组织,开展村级试点。市、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后,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抓早动快,在搞好政策、业务培训,模拟培训的基础上,4月27日,抽调县级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各乡镇扶贫专干,试点村乡镇包村干部共24人组成试点工作队,分为3个小组,分别由县统计局、县扶贫办、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带队,进驻紫石崖、西坊、土桥3个试点村,开展宣传动员、业务培训、组建民主评议小组、入户调查等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市指导及时有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试点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前期准备充分扎实,村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共调查农户499户,调查面占3个试点村常住户的100%;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3个、组级民主评议小组13个。按照省贫困标准(1799元以下),3个试点村初步识别出贫困人口160 户540人,贫困发生率为32.1%,其中扶贫开发对象81户 298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6.2%;低保对象37 户86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7.4%;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40户154人,分别占扶贫开发对象和低保对象的33.1%、52%;五保对象2户2人。已通过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三榜公示,现已进入县级复查公示和审批阶段。对121户扶贫和扶贫低保对象逐户制定了帮扶项目和帮扶措施,其中危房改造13户,种植业项目37户,养殖业项目35户,通过技能培训劳务输出18人,饮食服务业13户,计划投资322.7万元。3个试点村识别出的贫困农户登记表和剩余的97个行政村登记表全部填写完毕,正在收集汇总,建档立卡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县“两项制度“衔接村级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较好地完成了试点每阶段工作任务,识别出3个试点村的低保与扶贫对象,为全县面上整体推进探索出了一些做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政策性、时限性强,工作量大面广,在试点工作中对于深层次的问题涉及不深、探讨不够,有些情况掌握的不细、不扎实。二是省上还未下达我县贫困人口规模,行政村的最终 贫困人口规模确定比较困难。三是由于“两项制度”衔接相关软件系统没有正式使用,村级试点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相对滞后。四是由于到户扶持政策不明晰,在制定分类帮扶措施上,只能按农户需求确定笼统的帮扶项目,具体的扶持政策和到户扶持资金不明确,农户对确定低保户积极性比较高,对列入贫困户积极性不够高。五是由于农户是一次性回忆计算人均纯收入,统计调查结果难免有误差。六是由于群众对低保政策了解不够,对残疾人本人享受低保没意见,对全家人享受低保意见比较大。
根据试点工作情况,建议省办及时下达县级贫困人口规模;尽快启用“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建档立卡软件系统;提高扶贫标准,由于宝鸡市低保标准已提高到1200元,高于1196元的国家扶贫标准,在贫困线以上的一些农户依然比较贫困。
三、设想与打算
1、总结先期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全县试点工作。拟定于5月底或6月初召开全县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先期试点总结暨全县试点工作启动动员会议,认真总结先期试点村工作,探索推广先期试点工作经 验,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整体试点工作,统一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的思想,培训试点工作骨干,为全县试点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试点舆论氛围。采取会议、广播宣传、新闻媒体、走访座谈、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宣传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宣传面达到全县农业人口的100%,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全县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层层夯实试点责任,强力推进全县试点工作。一是推行县级领导包乡镇试点工作责任制。按照县级领导包乡镇工作责任制。按照县级领导包抓范围、明确每个乡镇有2—3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试点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推行部门、乡镇领导包村试点工作责任制。组建97个试点工作指导组,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带队,县级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副职为副组长,县级部门、乡镇干部为组员,每组4—5名干部,进驻97个村,协助乡村全力开展试点工作,如期 完成完成试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督导检查。组建5个试点工作指导、督查、检查组,分别由县级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残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干部为成员,每个组包抓2个乡镇,对全县97个试点工作组的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督查和检查,抓进度、保质量,及时掌握试点工作动态,总结先进典型,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督促后进,随时随地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地组织保证。
4、探索规范操作程序,努力提升试点工作成效。结合县情、村情和民情,联系先期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成功做法,进一步修订完善试点工作指南,制定并规范试点工作操作程序和流程,学习推广外地试点工作经验,随时向省、市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争取上级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使全县试点工作沿着正确、规范、准确的方向运行,努力提升试点工作成效。
5、严明试点工作纪律,保质保量完成试点任务。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干部严格按政策、按规程、按要求办事,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严格审查低保、扶贫对象,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对在试点工作中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优亲厚友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的责任;对瞒报、假报家庭真实情况,骗取扶贫低保资金的要及时予以追回,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求全县各级干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对因政策执行不到位,宣传解释不耐心,矛盾处置不得力,造成集体上访等后果的责任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作滞后,影响全县试点工作的干部,要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麟游县扶贫办
2010年5月17日
第二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皮西那乡两项制度有效
衔接试点
工
作
总
结
皮西那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
皮西那乡两项制度有效 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皮西那乡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皮山乡西南32公里,东与固玛镇毗邻,西同叶城乡相连,南与巴西兰干乡、阔什塔格乡交界,北与科克铁热克乡接壤。皮西那乡属典型的河床冲积地形,西南高东北低,落差达120多米,海拔1850米,总面积84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共2160户,7422人,农业人口1955户6676人,贫困人口892户3255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是今年扶贫和民政部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来抓,深入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我乡892户3255人纸质档案填写和微机录入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展基本情况: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对策,想方设法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开创了我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纸质档案建立工作情况:7月10日,我乡正式进入入户调查阶段,结合我乡实际,在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成立了三个调查组,乡扶贫办主任和另外两名乡领导任组长,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调查,做到“看、问、写”同步进行,同时,坚持一天一汇报,一周一小节,半月一讲评,有效促进了工作的进展。截止8月10日,纸质档案填写工作全部完成。
(二)信息系统录入工作:
我乡专职扶贫人员较少,但是信息录入工作量却很大,起初,由于对系统的不熟悉,1小时只能完成5户贫困户的信息微机录入工作,一天还完成不了40户的任务,照此下去,远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微机录入工作。对此,我乡微机录入人员一方面通过交流经验熟悉系统,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了3台电脑,多台电脑同时录入,于9月5日全面完成微机录入工作。
(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依据县2009年到户贴息资金发放工作指示,结合我乡贴息资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在严格依照程序的情况下,已安全顺利将86笔贴息资金的50%发至农民手中。目前,已完成报账工作,同时正积极申请剩余50%的贴息资金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新探索,是新阶段完善扶贫开发战略的奠基之作。这项工作无既定模式参照,无现成经验借鉴。为把试点工作办好办实,乡党委、政府立即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作为全乡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它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回报组织厚爱的感恩之举来部署安排,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乡扶贫办主任专门负责抓落实。同时,由乡扶贫办牵头,从民政所、财政所、统计办、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乡里多次召开党试点工作会议,听取和研究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难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把试点工作纳入全乡文明建设考核范围,实行专项督查、专项考核、专项评比。乡党委、政府、试点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两个文件,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指导。建立了“两级指导员”制度,即乡级领导、干部指导所联系村、村干部指导联系组,为试点工作当好政策宣传员和业务辅导员。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规范操作,确保准确识别,确保农户不上访。
(二)安排部署、深入宣传、搞好发动。
1、一是召开动员会,我乡于6月6日下午召开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大会,对今后我乡“两项制度”有效
衔接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意见,明确了具体要求,细化了具体步骤。二是制定方案,为推动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皮西那“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方案》皮扶字【2010】2号),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达到通俗易懂,操作简便。三是巧用督导,在此项工作中,成立了二个督导组分片对全乡7上试点村工作开展督导,利用深入村督导的机会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这一党的好政策,面对面讲解,答疑解惑,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在此项工作的实施中,我乡为准确识别帮扶对象,由扶贫办主任李一林同志专人负责扶贫对象的审核。(1)我乡的扶贫干事深入农户细致调查,准确测算贫困人中规模,成立民主民主评议小组。(2)是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在对象识别程序上,我们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村复议、乡审核、乡审批”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公平公正、准确识别。(3)是坚持“ 二级复审、二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级复审”就是在农户个人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的基础上,实行村级复议、乡级审核、乡级审批;“二榜公示”就是两种对象评议、审核、审批结果要分别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乡政务栏公示和乡广播站公示。由于对象识别公平准确,全乡没有因此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2、做到“二个结合”。由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识别标准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而农民生产经营没有专门记帐,农民收入很难准确认定。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按人平纯收入来识别对象很难操作。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在两种对象识别过程中,坚持做到“二个结合”:一是与农民家庭收入相结合,二是与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三是与群众自发创造的识别办法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识别过程中我们充分相信群众,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自发创造了许多通俗易懂、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识别办法。
(三)工作经验:(1)健全组织是前提。
乡里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筹措资金、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督促落实等工作;采取乡级领导联村、村级领导联人、由分管领导兼任主任,明确一名扶贫专干,坚强有力的组织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2)公平公正是基础。
贫困户的确立,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委会推荐、乡政府审核”的程序进行选取,并依照贫困程度进行排序,群众反映良好,没有发生一起不良举报,直接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中,由于此项工作是
试点工作,没有什么直接的经验供我们参考,所以在此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多走一些弯路,步骤复杂,开展工作速度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获取农牧民真实情况的渠道单一。
主要是到实地调查的力度不够,深入到农牧民家庭的次数不够,谈话了解情况的技巧不够。而是多依赖于听取汇报,一定情况下,影响了真实情况的反应。
(二)、落实制度上缺乏必要的力度和恒心。
今年以来,大项工作多,任务重,冲突大,在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上缺乏必要的力度和恒心,工作计划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下步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要总结这次工作经验,进一步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把工作开展到更好
(一)、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透明度上下功夫。始终不渝地继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不走形式化路线,确保人民群众对我们所做工作的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
(二)、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信息来源上下功夫。加大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的力度,通过一查、二看、三问,并综合多方意见,形成农户的基本信息,准确反映其真实情况。
(三)、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统筹协调上下功夫。
主要是处理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脱离实际;既要考虑眼前,又要着眼长远,切实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抓好、抓实。
五、几点建议:
(一)开设疆内“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网站,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贫困农户管理系统软件,朝着更精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皮西那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三篇:娄烦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娄烦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总结
娄烦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45个村,人口12.48万,其中贫困人口4.8万。2009年7月省扶贫办部署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以来, 我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来抓,深入开展试点调研,大胆探索,创造性地推进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两种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协调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新探索,是新阶段完善扶贫开发战略的奠基之作。自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县里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由县扶贫办牵头,从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残联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县里多次召开领导组会议我和部门联席会,听取和研究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难题,并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确保两项制度工作顺利开展。县扶贫开以领导小组下发《两项制度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指导。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全面负责辖区内的衔接试点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深入宣传,搞好发动
一是召开动员会,我县于9月10日召开了全县县级分管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村干部、扶贫办主任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培训会,对今后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意见,明确了具体要求,细化了具体步骤。同时各乡镇回去后又召开了动员培训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制定方案,为推动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娄烦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并为使此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将方案提炼为《关于试点工作方案有关问题的把握》,达到通俗易懂,操作简便。三是巧用督导,在此项工作中,成立了四个指导小组分片对全县试点工作开展指导,利用深入乡村督导的机会对乡村群众进行宣传这一党的好政策,面对面讲解,答疑解惑,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创新识别方法,选出帮扶对象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目的是要让“穷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键是准确识别帮扶对象。这个环节把握不准,扶贫就会在最后一个环节“脱靶”。为准确识别帮扶对象,我们认真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以对象识别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1、合理确定比例。根据省里确定的我县贫困对象规模4.8万贫困人口,我们按照各乡镇的贫困状况将4.8万贫困指标分解到各个乡(镇),各乡镇再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解到村。
2、坚持“两个公认”。为准确识别两种对象,使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得到帮扶, 确保对象识别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对象识别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公认”和“社会公认”两个原则, 严格按对象识别程序规范操作。一是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各村都建立了有弱势群体代表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评议小组,对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和排序,把对象识别权交给群众。二是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在对象识别程序上,我们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村级复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公平公正、准确识别。三是坚持“三级复审、三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级复审”就是在农户个人申请、村评议小组评议排序的基础上,实行村级复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就是两种对象评议、审核、审批结果要分别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由于对象识别公平准确,全县没有因此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3、做到“三个结合”。由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识别标准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而农民生产经营没有专门记帐,农民收入很难准确认定。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按人平纯收入来识别对象很难操作。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在两种对象识别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农民家庭收入相结合,二是与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三是与群众自发创造的识别办法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县里也制定了七种情形不宜申请。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充分相信群众,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自发创造了许多通俗易懂、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识别办法。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全县4.8万农村扶贫低保户和贫困户的识别和信息录入。
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
第四篇: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
岳西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给扶贫和相关部门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岳西县作为安徽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试点县,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较为成功的试点经验。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广泛教育引导群众和发挥基层作用。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基层组织是我们做好一切群众工作的基础和纽带。岳西县在组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始终把相信、依靠及指导基层组织和群众作为工作的基本点,保证基层组织和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识别权、参与权、监督权。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文件、上电视、进广播、搞培训、贴标语、印发简明问答等形式,广泛宣传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目标原则及规定要求等,使得每个村“两委”、党员和群众真正成为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明白人,启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基本觉悟。二是认真听取基层“两委”意见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申报、对象的识别、对象的评议、对象的帮扶方式及规模确立等都坚持群众参与,积极引导和组织基层及群众主动化解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三是畅通群众民主监督渠道。把低保和扶贫对象标准、条件等交给群众,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认真关注每一个“微弱”的声音,保证每一个弱势个体都有维护和争取自身权益和利益的话语权。同时,注重发挥以基层为主的行政约束力作用,及时遏制村、组存在宗族干预和“贿票”行为的发生。对在当地“家族势力小”、或人缘关系不好,家庭又确实困难而村民评议不易通过的贫困户,要求村组干部积极说服群众,予以纳入;对与之相对应的农户,村组干部坚持原则,在入户调查后予以排出。低保和扶贫对象评议既不造成让“富人戴帽子”,也不让应保应扶人员漏掉一个,更不能形成评“懒汉”、养“懒汉”,使“懒汉”成为低保对象,确实保证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确立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走进岳西的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处处洋溢着深情谢意,贫困百姓感激党和政府之情个个溢于言表。
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定好规模、定准对象。
规模适宜、对象准确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最基础性工作,也是最棘手的工作。岳西县摸索出的“贫困监测定规模,村民评议定对象”的一整套做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首先,从面上依据贫困监测和抽样调查,确立全县贫困人口建档规模。一方面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上贫困监测;另一方面选取100户进行抽样调查,测算出当年脱贫率以及因灾、因病、因学和因上调扶贫标准返贫率,再按照“上年贫困人口数-当年脱贫人口数+当年返贫人口数=当年贫困人口建档指导数”取得相关数据,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确立全县贫困人口建档指导数。按这一建档指导数,再综合考虑各乡镇农村人口数、各乡镇农民收入水平等,按照“乡镇农村人口总数?全县贫困发生率?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乡镇贫困人口调查建档指导数”所取得的数据,对贫困人口规模进行修正,然后落实到村到户。其次,从点上通过以群众票决为主的形式,来识别低保和扶贫建档对象。根据建档指导数,采取“报、评、查、审、定”五步法,即:群众(个人)申报、民主(村民组、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入户调查、审核公示、部门(县局)认定,来确认低保和扶贫对象。采取“3343”的办法,即:“三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类填卡、三级建档”的办法,来保证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的公正性。“三关审核”。即:扶贫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五保户认定要经过村民组全体村民评议推荐关、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关、乡镇党委和政府审核关。“三榜公示”。即:第一榜在全村公示村民组推荐的名单,第二榜在全村公示村民代表大会票决的名单,第三榜在乡镇和村两级公示乡镇审定的名单。公示期间,在乡镇、村设有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村民的举报认真进行调查处理,确认
群众无异议后,再确定低保对象和贫困户名单。“四类填卡”。即:按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填写建档卡。“三级建档”。即:县、乡镇、村三级分别建立三类人口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电子档案,一户一档。到目前为止,岳西县没有发生一例反映建档不公、不准的诉求。
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坚持救助式、开发式帮扶等多措并举。
规模有了,对象准了,只是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奠定了好的基础,最关键的是要有低保和扶贫政策以及帮扶措施作保障。岳西县的做法是“针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保生存;针对扶贫对象,实行开发式扶贫,能扶尽扶扶发展。”
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将全县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但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的近2.5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在入户调查、按《家庭收入测算标准及范围》来核算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将农村低保对象按收入基数分成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三类“就近划档”,实行差额补助,对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分别按每人每年补助900元、577元和380元进行救助,救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一户一张救助卡、一户一张存折、一户一个代养人或联系人。
对扶贫对象实行开放式扶贫。对5.77万有劳动能力,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推行“三个到户”,实施“三大工程”,做到“四个有”。推行“三个到户”。即:第一,推行社会事业项目直接到户。贫困户新农合参合金、助学金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等,直接发放到户到人。第二,推行基础设施项目辐射到户。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实施到重点贫困村。第三,推行主导产业项目覆盖到户。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扶贫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高山蔬菜、茶叶、瓜蒌等主导产业,通过大户、富裕户帮带,增强贫困户的稳定脱贫能力。实施“三大工程”。即:第一,实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把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酵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实基础,加快推进民房集中点和“一池三改”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第二,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统一规范培训管理办法,对扶贫对象实行全免费培训,在全国首推培训对象公示制和补贴资金确认制。并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延伸,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对象户的高中生、大学生扶贫助学的力度。第三,实施发展机会创造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全程代理和科技、信息、法律、矛盾纠纷调解等全面、便捷、有效的综合服务。同时,加强“人”的合作,运用政府扶持和奖励的杠杆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组织覆盖到90%以上的扶贫对象。加强“钱”的合作,将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覆盖到全县所有村,实行村民共管小组、农民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社区“四个轮子一起转”,有效的解决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做到“四个有”。即:有一个发展计划、有一张办事卡、有一名结对帮扶干部、有一张接受到户扶持资金的存折,确保扶贫资金、干部帮扶和扶贫项目等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户。比如:在危房改造中,对低保对象每户补助5000元,对扶贫对象每户补助2000元;在产业化扶贫中,对发展茶叶的低保对象每户每亩补助1200元、扶贫对象户每亩补助400元;对发展茭白和瓜蒌产业的,对低保对象每户补助400元,对扶贫对象每户补助200元;在扶贫助学中,对低保对象子女上高中、大学每人救助2000元,对扶贫对象子女救助1000元。
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认真整合各类扶贫资源。
整合资源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低保和扶贫对象,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是完善扶贫政策和提高政府扶贫资源使用效能的基本需要,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对此,岳西县委、县政府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在促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同时,把扶贫开发
工作推向新的进程。一是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各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扶贫规划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方案的审查以及扶贫项目的筛选,将产业扶贫、农业开发、农业科技等涉农专项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范围和性质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兼顾、集中使用”的原则,切块用于各类扶贫项目和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并实行公开承诺。二是认真整合部门和行业扶贫资源。在大扶贫格局下,引导农业、水利、教育、卫生、住房建设、人口计生、林业等部门的资源向低收入户倾斜,为多方面搭建通用的工作平台。县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产业开发、雨露计划培训、异地扶贫搬迁、妇女儿童救助、危房改造、扶贫协会救助、新农合医疗、兴办农家乐、兴办文体事业、开通广电、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残疾人救助、教育免费及补助、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帮扶等形式,对低保和扶贫对象涉及到的资金救助、帮扶问题,努力做到能免则免、能代缴的代缴、能补助的补助、能优待的优待,确保扶贫对象受益。三是积极整合社会、人力资源。多方争取相关的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与贫困村开展“扶贫共建”活动,鼓励县内规模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动“希望工程”、“光彩事业”、“幸福工程”、“雨露计划”及社会捐助等向低保和扶贫对象倾斜。全力做好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工作。全县122个帮扶单位定点帮扶182个重点贫困村,6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70000多低保和扶贫对象,对重点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实行全覆盖式的结对帮扶。四是注重整合宣传舆论资源。县积极响应群众要求,对所有社会扶贫项目统一立碑,拍摄照片统一展览,以满足老百姓“饮水思源”之情;把中央、省、市三级媒体刊登的县扶贫开发40多篇相关报道装订成册,以鼓舞贫困乡村干部和群众;把主要帮扶单位的帮扶业绩,制作成大型电视专题片《一路上有你——中石化帮扶岳西纪实》和《丰碑——省直单位帮扶岳西纪实》;把上级领导、机关部门和单位关心、关注之情以及群众战天斗地的扶贫开发场面制作成图片集《扶贫开发在岳西》,以此进一步焕发贫困百姓无限信赖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继而进一步激发贫困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斗志。
五、“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必须建立和运行好良好机制。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和艰巨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后续保障任务繁重,措施要求多样化,必须建立和运行好一整套良好机制。岳西县的做法是:一是建立和运行好领导机制。岳西县委县政府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文件,成立了由县党政“一把手”县委书记和县长牵头、由20多个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资金筹措、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在试点村还实行“双向联系制度”。即每个试点村安排一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县直单位和乡镇各明确一名科干同为试点村贫困户的联络员,并共同帮助和负责该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联络员实行首问负责制。二是建立和运行好部门协调合作保障机制。县、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互相支持,主动沟通,逐步建立了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扶贫部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特别是民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县里做出重要决定、出台相关文件、采取具体行动措施都认真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同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政策、管理衔接上的职责要求。明确扶贫部门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中交叉对象的识别工作,研究提高识别扶贫对象的准确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民政部门积极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调查)部门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两项制度扶持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等等。三是建立和运行好低保和扶贫对象“进出”识别机制。在对全县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扶贫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建立每年有进有出的动态检测机制,每年对所有的农户进行一次集中摸底,通过群众票决和实行村民代表票决的形式,确定低保和扶贫对象“出列”和“入列”名单,再会同统计、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对两项制度涉及的对象同步进行调整,做到“返贫入列、脱
贫出列”,收入下降到低于低保标准的入列,收入超低保标准的出列。四是建立和运行好督查评价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已明确年底前由扶贫办牵头,会同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和残联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考核扶贫对象的收入增加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程度;对低保工作,重点考核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和规范管理程度。并明确考核要注重及时解决问题,考核后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成就按照5%的比例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和县直部门绩效考核,对前三名的乡镇和县直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五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汇报发言(最终版)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八团乡大英村的支部书记陈卉。非常感谢扶贫办的领导,给我机会在这就我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向大家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我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2010年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村。我村地处山区,距县城45公里,境内山体大,山地面积18000多亩,山高坡陡,耕地面积只有667.9亩,现有农户190户,人口718人。2009年底全村共有贫困农户82户284人,60%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在1196元以下。
2010年1月5日,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后,我村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书记为主的8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1月12日,召开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员大会,会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村十分重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宣传工作,采取张贴标语、广播、公布扶贫对象识别注意事项、做到大张旗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严格程序,公平公开评定对象。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议,由村民自行申请、民主评议,确定扶贫户、低保户上报到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村里对各村民小组上报的名单进行造册登记,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的对象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哪些为低保户、哪些为扶贫户,并将结果张榜公示。在识别对象过程中,我村严格按照“三必须、三优先”,1
“四不准、四坚持”的原则,确保了评定对象公平、公开、公正。
三、正确引导,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农户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或因病、或因灾、或劳动能力低下、或游手好闲、或有力无处下使,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钱。村里如果不给予引导和帮助,扶贫工作结束后,贫困户可能还是个“原茹仔”。为此,我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探讨问题与对策。
一找项目,让其有事可做,通过多方考察,结合我村实际,引进了香菇、生姜、黄桃等种植项目,白鹅、野鸡、山羊等养殖项目;
二因户而宜,党员干部联户,引导贫因户从事适合自己的种养项目; 三解决资金问题,村支两委多次与信用社联系,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办理贷款23.5万元,解决了种养项目的资金;
四做好技术服务,通过村远教站给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在网上咨询专家,通过短信群发技术资料,请技术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五为种养户寻找新产品销路,不管是种还是养,产品卖出去了才能实现增收,我村为种养户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联系外地客商、炎陵福来喜鹅业公司、江西九江鸿立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销售合同,实现了订单农业,为村民解决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
目前,我村有香菇种植户26户,种植香菇30万袋,面积35亩;生姜种植户73户,下种25吨姜种,种植面积136亩,签订销售合同300吨;新种黄桃47亩。野鸡养殖户7户,年出笼4000只;白鹅养殖户6户,年出笼1500只;山羊养殖户6户,存栏140只,新挖鱼塘40多亩。去年成立了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电视台对我村的野鸡养殖和香菇种
植进行过新闻报道,我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老百姓的拥护。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我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贫困对象的识别过程中仍然存在漏户的现象。比如有极少部分人缘关系较差的贫困农户,在村民小组民主评议通不过,导致未能进入贫困对象名单。建议在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
2、贫困对象规模指标相对较少,致使少部分符合标准的贫困农户未能纳入扶贫对象。今年,我村要重新识别贫困对象,确保贫困农户得到有效帮扶。
3、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扶持到户的政策措施,由于针对一家一户,未纳入整体考量,导致扶持项目不能形成产业化,扶贫效果大打折扣。我村香菇种植项目,但由于资金短缺买起冷库,无法解决冷藏保鲜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提出具体产业发展项目,扶贫办可根据各乡、村产业布局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从而形成整体规模优势,以更好更快地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总而言之,通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不仅部分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而且还带动了部分村民致富,事实表明,中央关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决定是正确的,通过衔接,有利于不同困难群体得到扶持,有利于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项民心工程,我谨代表全县的贫困户向为扶贫工作做出奉献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