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主任汇报材料
教学主任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我叫王学东,是官庄镇南营小学的教学主任。遵照学校“让每个人都闪亮 让每一天都精彩”的办学理念,我们全面致力于新课程改革,让学生乐学、会学、爱学,探索创新、轻负、优质、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现在,就把我们在教学中实实在在的一些做法向各位专家做一下汇报,敬请专家指导。
一、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并依据实际挖掘教师内部潜力,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部课程排入课表,教师要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同时,学校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一些薄弱学科的管理力度,要求按照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具体做法:一是学校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听推门课;二是派出骨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和专业教师欠缺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为使学校的教学工作严谨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用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工作行为;同时,坚持教师单周业务学习制度,强化对教师的业务指导与培训,把对新课标的理解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为高效教学做好知识储备。学校把好教师的备课关,每月由教研组长对组内教师的教案检查一次,做好记录,对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情况随时检查。在教学评价上,我们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表》《学生学习状况评估方案》,用激励发展性评语来评价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任务式”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学习重点制定合理的课堂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使课堂教学高效,我们召开了高效教学推动会、组织高效教学知识讲座、开展“高效教学研讨课““好课人人上”活动,从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高效教学的经验,以高效教学经验交流的形式在全校教师中进行推广。学期末,教师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的一些做法、感受撰写成论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抓好教科研,提升常态课教学水平
我们围绕高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问题当成课题,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环节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开展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卓有成效的教研方法,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常态课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在科研方面我们健全课题管理制度,签订教师教科研诚信承诺书,加强教科研方法的指导,强化管理过程,注重对实验结果的总评与评估。我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获得县级科研成果一等奖;骨干教师课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研究》获县级A类一等奖;《小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正在研究之中;市级重点课题《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参加市里培训,正准备申请立项。
上述工作的落实,促进了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我校先后2次获得蓟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有2节心理健康课分获市级二、三等奖;1节优秀教学设计获市级一等奖;2名教师获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市级二等奖、三等奖。有1节双优课获县级一等奖,1节双优课获镇级二等奖;有5篇论文获市级奖;10篇论文获县级奖;2篇教师征文获县级奖;我校学生有2篇征文获市级奖,1篇征文获县级一等奖,有1人在诵读比赛中获县级二等奖。今后,我们将继续遵循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个人都闪亮,让每一天都精彩!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各位专家!
2011年9月
第二篇:教学主任汇报材料
教学主任汇报材料
蓟县东二营中小陈宝军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学校“规范每一天,人人有进步”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不断加大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并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切入点,以课程计划的要求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依托,以科研兴教、科研兴课堂为引领,以绩效管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侧重点,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狠抓了教学常规的落实、校本研修、高效课堂等方面的工作。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乡领先地位。2009年,我校再次被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一、在管理中求规范
多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虽然一直被摆在了中心地位,虽然有教学常规的明文规定、有学校各项制度的要求,但由于缺少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往往是只有高要求,而没有高效率,有高目标,没有高实效。特别是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就更显现出教学管理上的苍白和无力了。为了迅速解决这一难题,学校于2007年起,在乡中心校“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意见”中的“三项工程一项机
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经过深入调整研究,制定了学校教师量化管理考评方案,将教学常规上的各项要求,都细化到了量化考核之中,此方案交由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后于2008年初正式得到了执行。两年多来,我们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每月一次检查评比,每月公布一次量化结果,每学期进行了总的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聘任等方面挂钩。2010年1月正式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后,我们在量化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很快就按绩效管理对教师评价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教学工作绩效管理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严格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而且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彻底解决了当前普通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求得了规范。
二、在规范中求高效
教学中的规范管理只能解决普通问题,不能成为最终目标。为此,我们又把着力点用在了高效课堂教学上。而要想达到高效课堂教学,光靠规范化的管理又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着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双周二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研读课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二是请教研室教研员来校进行指导,请联合学区的龙头校蓟县六小的教师亲自到校做示范课;三是加大教学研究
力度,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和同课异构活动;四是有效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学比武活动;五是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六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以规范学生的坐姿、写字起规范学生每堂课的听讲、回答问题、读书、写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以上举措的强化实施,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近两年来,历学良老师的教学设计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刘兆杰、李占云、贾长青、刘合佳等教师在第七届双优课评比中均获了县级奖,在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教师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在高效中创特色
2007年12月,我校被天津市教科院确定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实验”的十一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实验基地。为此,我们当即确定了“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的教学特色目标。从2008年起,教师们每学期初都能在认真通读教材,认真研究课标,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绘制全册教材的知识树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整体上提前了解应掌握的知识结构。每单元的知识树又让学生具体掌握了近期应学到的知识,而每课书,每堂课的知识树,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每节课、每单元、每册书学习活动规纳、整理,又让学生系统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头脑中
行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生的心里通过一棵棵知识树的生根、开花、结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在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效中,以知识树为依托创造了我校的教学特色。这样学生每天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荡舟,在知识的大树上,摘取丰硕的果实。
我的汇报完毕,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各位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第三篇:陈主任汇报
杭州市数字城管建设和运行情况
??杨戌标副市长在建设部对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验收会上的汇报材料(节选)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将城市管理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引领‚和谐社会‛,打造‚清洁杭州‛的重要举措,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将‚以城市管理为重点,推进城市化战略‛列为实施‚五大战略‛之首位,同时还将2005年确定为‚城市管理年‛,2006年确定为‚城市管理品质增长年‛。围绕城市管理品质的提升,我市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上的跨越。
自我市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城管首批试点城市以来,经过近半年的调研、规划、建设,今年3月28日在四个试点城区上线试运行。
一、我市数字城管建设运行背景及特点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也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以实现‚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目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围绕理顺体制,2003年成立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强化了城市综合管理的力度;围绕完善机制,市委先后三次出台加强城市管理的指导意见,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块抓条保、市区联动等机制基本形成;围绕健全法制,先后颁布了多部城市管理相关法规,出台全国首部《杭州市城市管理规划》;围绕强化保障,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设立城市管理专项资金,实施城市管理‚以奖代拨‛政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到,我市城市管理尚未突破传统手段,尚未实现历史性跨越。
北京东城区的成功做法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数字城管是推进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的‘撒手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必将对政府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提出,数字城管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臵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按照这一指示,根据建设部要求,借鉴了北京东城区成功做法,我们开创性地实施了数字城管建设。
1、“四分离”体制孕育出新“两轴”运行的模式。我市城市管理体制现状为‚四分离‛,即:管理与养护分离,市政养护、环卫作业均已下放城区;管理与执法分离,城市管理与行政处罚分别为两个行政主体;管理与建设分离,市区城管、城建分设运行和管理;管理与经营分离,市城管办代表政府履行市政、公用等行业管理职责,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履行资产及日常运营管理。基于市城管办履行综合协调、牵头抓总等职责,为保证数字城管运行体制与管理体制的一致,减少体制性抗体,实现与现有管理体制的有效衔接,立足‚市、区、街、社‛城市管理网络,着眼‚管理与养护、执法、建设、经营‛分离的实际,建立了统一受理、层级协调、按责处臵的运行模式,搭建以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城市管理协同平台的‚新两轴‛,强化部门间合作、协同意识,弱化行政式派遣、处臵方式,建立了市、区友好型协作关系,突出了城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在第一时间协调处臵市、区边界盲区等问题,全面履行‚监督‛与‚指挥‛两轴互动的职责。
2、市场化采集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由封闭转为开放。信息采集是数字城管运行的首要环节。为加大采集监督的力度,更好地推进公共治理,彻底改变‚查找问题靠徒步+目测,了解问题靠媒介+批示,效果评价靠感觉+估计‛的被动局面,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我们将信息采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将原有政府自查自纠、自我监督转变为公众监督、社会监督,推动政府与企业、市民间的互动,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同时克服政府雇员采集信息存在的管理成本高、制约因素大等问题,保证问题及时、全面、公正地巡查发现和采集上报,从而也使‚人民城市人民管理‛理念‚落点‛,推进了政府管理由‚自主封闭式‛向‚委托开放式‛的转变。
3、资源整合为部门间搭建了无缝链接的平台。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是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要求。我市数字城管系统是借助政务外网,搭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交换平台,使城市管理现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数字城管建设资金投入也由预计7000万元降至4000万元;提升政务外网的功能,仅通过政府外网整合,初步测算每年就可减少网络占用费约1000万元。数字城管系统还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全市359社区城市管理联系站,建立市、区级部门、街道乡镇等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之间的互通与共享。此外,实现城市管理多路径保障,如公安视频系统、环卫车载GPS监控、城区防汛指挥系统、桥梁在线监测等,大大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臵能力。
4、质量控制前移促使管理由柔性变为刚性。在数字城管建设中,我们坚持标准唯
一、制度先行,通过地方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地方标准和数字城管运行指数的颁布,强化‚两轴‛的权威,规范系统运行和评价;设定信息采集的巡查周期(核心区域二小时间隔,非核心区域四小时间隔),建立校核监督机制,全面导入政府诚信服务理念;设立‚提示类‛和标准用语字段的设立,为适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难点问题建立了缓释机制;实施‚代整治‛,为问题解决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等,从而保证问题的解决,也使管理由柔性更趋刚性。
二、我市数字城管项目建设情况
根据建设部要求,我市数字城管建设是按照‚体制属地为主、机制市区联动、管理无缝链接、资源整合共享、功能人性优化‛的基本思路,从规划编制、建设实施、校核完善、功能优化等入手,进行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一)建设情况
1、完成了城管信息系统规划的编制。我市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分为三期,第一期以城市事、部件管理为核心,通过“3S”和“2C”技术,再造管理流程,实现对城市街面上的管理;第二期主要是将城市管理从地面延伸至地下,实现对地下管网的管理;第三期主要实现市政、公用、环卫以及城市管理行业服务的信息化,总体规划为两年。
2、完成了数字城管一期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及“城信通”信息采集(监督)系统、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系统、网络平台整合、工程及综合布线、呼叫中心系统、中心系统平台、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个子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3、完成了网格划分及城市部件普查建库。按照网格划分、普查建库和事、部件管理的标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万米单元网格划分和城市部件普查入库。在数字城管覆盖区域190.95平方公里范围,共划分万米单元网格10074个,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为202万件。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市长亲自挂帅。去年8月,孙忠焕市长率各城区区长和市有关部门赴北京东城区现场考察学习,之后成立了由孙忠焕市长为组长,我为副组长的数字城管工作领导小组,涉及的各城区及36个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做好日常工作,成立了数字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城管办、信息办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具体协调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同时还成立了相关专项组,建立起一系列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调研、方案制订、项目立项等工作,确保数字城管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建立市级平台,优化管理流程,搭建新两轴。作为城市级数字城管的试点城市,我们积极探索市级平台运作模式,在系统上本着资源共享和避免重复建设,借助于政务外网,建立起全市数字城管统一网络;在运作上搭建起自上而下受理、派遣、协调、指挥运行平台。组建了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主要履行问题受理、交办、核查、评价等职责;搭建了数字城管协同平台,采取城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派驻专业人员的方式,履行问题的派遣、督办、协调等职责。为加大问题派遣处臵力度,各城区从运行实际需要出发,分别设立了二级协同指挥中心,使市协同平台职能得到延伸和强化,形成了问题处理核心与职能履行核心“二心合一”的工作格局。
3、规则与标准先行,加大培训力度。我们依据建设部有关标准,完善了城市事、部件类别,将城市部件分为六大类、97小类,城市事件分为五大类、61小类;充实了城市事、部件相关属性表,编制了城市事、部件图集,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杭州市城市事件、部件处臵标准和时限》和《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处臵流程》等标准。为规范管理和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在浙江省数字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我们将数字城管可行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提炼,出版了《数字城管实务系列丛书》,为省内其他城市数字城管建设提供借鉴。为保证系统运行中各角色职责的履行,我们通过科学设定并经专家论证,先后设计了数字城管运行指数和效能指数等两大模型;加大培训力度,制作了专用培训教材、数字城管业务流程DVD光碟和网络单位操作指南VCD光碟,举办各类培训班累计达37期,参加培训人员达3550人。
4、信息采集市场化,确保信息的质与量。本着“养事不养人”、“政府花钱买信息”,我们将信息采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招标了五家信息采集公司,按区域进行城市事、部件问题日常信息的采集和核实、核查,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街面管理中的问题,保证信息采集的质与量。
三、我市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情况
系统试运行至今四个多月,成效比较明显,截至8月20日,共立案问题19.85万件,提示类问题0.65万件(该功能8月15日实施),解决问题14.9万件,每天发现和处臵问题的量相当于以往一个月的量,数字城管的派遣、结案数呈上升趋势,运行呈良性发展的态势,数字城管的应有作用也日趋显现。
由于问题大量发现并得到及时处臵,市民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投诉以及媒体曝光率明显下降,从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情况分析,仅市政市容类投诉受理就从4月份的358件下降至7月份的188件,问题减少了二分之一,城市管理呈现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日发现问题三千以上、日派遣率达98%、日解决问题近千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臵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初步形成。
主要做法:一是立足协作配合,提高问题处臵效率。在运行中我们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同时,通过数字城管相关举措的实施,使部门职责更为明晰,边界更为清晰,合作更为协调,改变传统层级制的管理模式,实现问题‚发现、受理、派遣、处臵、督办、核查、结案‛的闭合回路,优化管理流程,避免处臵脱节和人为取舍等弊端,并借助市场的力量,促进各部门职责的落实;二是立足‚三有‛,解决系统运行保障的问题。随着数字城管的运行,一些边界不清、主体不明、认识不一等问题相继暴露,而这些非技术性因素的解决,单靠技术是实现不了的,需要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和制约,也就是围绕‚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建立一系列保障措施;三是立足标准唯一,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在数字城管尚未上线前,我们依据国家建设部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城市事部件处臵标准和时限。为处理好城区差异和标准唯一的关系,我们设定的标准是目测底线标准,也就是以市民对城市事件、部件问题的直观判断为基准,如:井盖的标准是‚无弹跳、无缺失、无破损‛等,以达到街面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四篇:教导主任汇报材料
教导主任工作汇报材料
环环相扣
抓好教研的各个环节 踏踏实实
做好教研的落实工作
本学期我中心校在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点,以教育方针为工作目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依据,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育科研,强化创新意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本学期我们更依托网络教研平台,为全校教师开辟一条新的教研蹊径,带领他们尽快步入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教研行列,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现将本期的教研工作作如下总结,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本学期初,我们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全体教师教研工作安排会议,按照学校的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教研工作。
(一)坚持业务学习制度。业务学习由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一学期,集中学习要达到4次,已经学习了3次。学期末,对各教师的业务学习进行检查,教师们的学习笔记均达到学期初规定的学习数量。
(二)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学期听课均达到了要求的节数。
(三)坚持成绩抽测和检查制度。为了提高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镇中心校采用学校统一指定六年级教学进度,统一命制 六年级周检测和月考试题,统一组织月考,严格月考质量分析制度,写出书面材料,每次月考完毕,各校长和六年级科任教师进行深刻剖析,这样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为教学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学期,镇中心校每月集中认真检查教师备课、作业等材料,认真记录、认真总结、记入考核。
(四)加大常规工作力度。本学期,根据县教研室网络教研和集体备课,我校修改了常规工作检查制度,对教师的备、教、改、辅、考、评、说、学等各方面常规工作进行检查量化。开学初一周,针对教师的计划九大项进行检查,学期中,举行了三次大型常规检查,检查面涉及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考试、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学期末检查教师的总结、学习笔记、培训记录、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学校组织成立常规工作检查小组,严格检查制度,对事不对人,认真记录、认真总结,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
二、抓课堂教学,促教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开展网络教研集体备课活动。
我镇以网络教研为抓手,突出“有效利用”这个根本,有区别狠抓集体备课,按照县局网络教研考核意见及近段局领导安排,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个惠及全县教师的资源平台,强化管理,跟踪督促,教导主任对所在地高家坡小学教师教案的完善情况,每周进行一次督查 汇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让广大教师把节省的时间用在对教案有针对性的完善上,用在对学生有效辅导和落实上。具体措施为:
1、高家坡小学教师(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全部参与集体备课;其他小学教师将共案下载打印,而后在文本共案上修改,形成各自的个案。
2、主备教师必须按照教研室下发的集体备课样式统一备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上传主备教学设计,同时在该课题下的流程资源内上传与教学设计配套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中要用不同颜色的字标出使用课件的环节。备课时课题的字体为宋体、三号,其余的字体全设为宋体、五号。
3、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在规定上传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个案的撰写,同时根据本课的需要完成该课题流程下的资源、文章和视频的上传任务。每篇个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非本人主备教案若无动态修改记录或完全抄袭上传共案则视作无效教案,并与教学工作考核挂钩。
4、不具备集体备课条件学校的教师修改打印的共案时,也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
5、每位教师上完课后在个案中必须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个案形成后,集备教师要对共案予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6、各校长把本校集体备课亲自抓在手上,每周一次对教师集备情况做好记录,对下周的集备做好安排,中心校对高家坡小学集备认真、负责的教师个案,在一定时间要进行展示,从而引领全体教师网 络教研集体备课步如正规。
7、本学期,中心校严格执行《朝阳镇中心学校网络教研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学期末对每位教师的集备情况予以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对在集备过程中敷衍塞责、不按计划备课的教师予以批评,对屡教不改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这学期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又为为广大中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举行了一次本镇送课下乡活动,两次参与校际教研活动,让我校教学能手与其他学校教师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推进我镇落实新课程的步伐,培养人才,树立典型,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实践证明,每一为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总结经验和自身提高的过程。这对所有的教师都是一次锤炼,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学期,我们仍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我校马慧萍老师所执教的《Unit6 Nicola's holidays》在全县的中青年教师赛讲获一等奖,且参加了全市的中青年赛讲。
(三)、强调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实在的教研行为,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一位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地反思了教学 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都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同时,每周将自己本周教学工作进行反思。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动教改向纵深发展。
(一)转变校本教研方式,创建互动式教研。校本教研作为提升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校本学期在以前校本教研的基础之上,积极改革,采用组内讨论的方式以及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专业知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解,挖掘典型教师自身的经验,并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共性或个性的问题,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采取的形式主要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
(二)开展校内教研活动,为了落实和贯彻县教研室的要求,经精心安排,本学期每月第二周镇中心校组织教研活动,其余三周各校自行组织活动,保障教师每周都能听到优质的公开课,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认真钻研,课后认真反思、总结,全校教师听课后坐下来一起评课,互补短长,做到了共同提高。如:我中心学校3月份举行的主题为“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的研讨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贾永平、高林海所作课题均为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听贾老师的课,犹如听一个凄惨、悲凉的故事,教师娓娓的引导、诉说,仿佛使在座的师生回到了主人公生活的环境;而高老师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如语境中朗读,适时补充相关资料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揣摩阿炳的内心,体悟阿炳的情感,感悟阿炳形象。可以说二人讲课风格、方式各有千秋。
(三)、借助课堂测评,全面提升广大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学期初,我中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课堂测评小组,对全镇六十四名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每周测评一所小学,听课完毕后,和各校教师进行了深刻的教学研讨。
总之,本学期我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突出“快乐有效”这个主题,继续抓好“30+10”课堂模式构建,落实“12345”新课堂攻坚工程,全面提升广大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全镇范围内课堂测评工作已经结束,经过实际听看,涌现出一批中青年课堂教学骨干教师,如马慧萍、冯涛、孙文娟、白志宏、贾永萍、陈美平等。课堂改革成效喜人。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理念》、与《教育理论与实践》和《小学语文教学与设计》等杂志刊物中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了教研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二)、坚持读书活动。开学初仍然要求每名教师读一本有关教 育教学方面的专著,学期末写出读书心得并上交到学校,由专门领导负责这项工作的坚持,加深了教师们的阅读知识含量。
五、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学习的关注度不够。虽然我们的教师都在参与学习,但少部分教师的学习还只是放在表面的学习上,并未对学习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应用,未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今后的学习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从认识上提高,让教师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处。
2、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课堂上,我们教师往往忽视那些弱势群体,尽管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但老师照顾得并不周到,忽视了后进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上学生朗读的面不够大,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都是些优等生的事,导致有些课堂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忽视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有的老师不能让学生充分的说,经常是教师打断学生的回答,或教师代以回答,甚至是教师直接说出答案,不给学生说的机会,这样大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今后要加强对新课程的培训、指导、检查,切实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3、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走表面,未落到实处。在课堂上,合作学习重形式、轻效益,匆匆展开、草草收场的现象较多,合作完成的任务量和度的把握不够科学,对后进生的参与学习关注不够、照顾不周,分工不够明确、不够具体。
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网络教研这一新的教研模式,通过两个多月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朝阳镇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操作电脑熟练程度有待加强;硬件设施配套滞后,高家坡小学虽然有电脑室,但是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七里河小学、孙家庄小学虽有电脑室,但均为包班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其它五所学校均无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室,这样就很大程度制约了网络教研;其次,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由于日常琐碎的事物缠身,主动积极参与意识不够,对网络教研缺乏充分的认识。有效的深层次的教研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总之,我们朝阳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有信心和决心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朝阳教育健康科学发展。
朝阳镇中心学校
2012.05.
第五篇:德育主任汇报材料
德育主任汇报材料
宝坻区何仉中心小学
张志中
德育主任汇报材料
宝坻区何仉中心小学 张志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德育教育可以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我学习,我快乐”的办学理念,强调培育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人格,积极倡导“团结协作,进取拼搏”的校风、培养“文明、守纪、勤奋、快乐”的学风,努力追求良好的育人环境、稳定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一、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行为素养。
我们制定了学校德育及少先队活动计划,利用重大节假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了争做“四好少年”、“文明学生”、“星满校园”、“我是环保小卫士”及“劳动小能手”的评比活动;“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的手抄报活动;“书香校园”等系列读书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形势多样的德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拓宽德育渠道,营造育人氛围。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加强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校园建设,加强楼道文化建设,楼道中贴满名人名言及警示语,挂满师生作品,这样既美化了楼道,增加了文化底蕴,又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这样点面具全,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传承文明,以文化形成品德的目的。
(二)发挥自身优势,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2007年我校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定为“天津市中小学体育人才后备校”,从而形成了我校以“培养体育特长生,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办学特色。我校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多次取得镇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今年我输送的队员多人次参加区运会,其中5人次取得9个项目的前三名的成绩,1人次打破两项区记录,赵佳、高晴两名同学还代表宝坻区参加市运会,其中赵佳获得长跑比赛第四名、4×400米接力第五名、1500米第四名、800米第六名,高晴同学获得100米第六名。区篮球赛中我所输送的12名主力队员率领全队获得团体总分男队第四名、女队第二名的成绩。
利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等多种渠道让特长生有展示才华的平台,用他们的作品、证书向学校德育处做出汇报。通过搭建平台,为学校德育教育立体化、多元化开辟了广阔天地。
随着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化,我校已基本形成了“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我们相信,通过现代化学校的达标验收,会使我校德育教育更加完善化、常态化,今后我们会做得更好。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