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济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同济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一.同济大学图书馆简介
同济大学图书馆于1934年建立,现在的图书馆由总馆、沪东分馆、沪西分馆、沪北读者服务部、嘉定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71400平方米,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量。印刷型资源有图书317万多册、电子图书100万多册。电子资源包括数据库54种,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办馆宗旨,开展文献流通阅览、电子阅览、国内外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情报教学等,全方位服务全校师生,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为兄弟院校和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二.同济大学图书馆建造背景
60年代中期:图书馆老楼始建,属于二层内框架结构,内院式布局,建筑立面以清水壁柱构成竖向序列。
80年代中期:扩建。在老倌内院凌空架起两座11层塔楼,筒核悬挑预应力梁达8米之多。同时拆去老目录厅,环绕筒核新建八角形回廊式大厅,以及地下两层五级人防。
90年代初期:加建西端的三层开架书库,外框架内钢构层积式。
2004年:改建。80年代加建的目录大厅拆除重建,90年代加减的藏书楼只保留结构外壳,原有的三层钢结构书库重建为四个层面的阅览空间。
三.同济大学图书馆服务功能 1.文献借阅服务
(1)图书借阅规定(2)图书遗失赔偿(3)逾期图书处理
(4)校外读者入馆规定(5)异地委托借书(6)图书续借服务(7)馆际互借服务(8)自主借还书服务
2.咨询服务 3.信息资源共享
(1)院系资源整合:将学院资料室、图书分馆的资源与校图书馆资源整合,都可在汇文系统查询,并可借阅在学院图书馆阅读。
(2)CADAL:我馆参加了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项目,目前CADAL项目已对各高校提供资源共享开放,其中古籍和英文图书有全文。(3)CALIS共建项目:e读,文献传递,联合目录等。4.信息素养教育
(1)新生入馆教育
(2)本科生/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
(3)根据不同读者类型开设信息资源利用讲座(4)嵌入专业课的检索方法讲座(5)讲座预约服务(6)新闻中心
5.人文素养
(1)立体阅读
(2)报告厅不定期放映科教片或电影(3)展览(现场展览及网上展厅)
6.e读~CALIS学才搜索引擎 7.自助服务
(1)四平路校区:自助借书、自助复印、打印、扫描。
(2)嘉定校区:复印、打印和扫描自助服务
8.免费上网、电子阅览服务
(1)电子阅览室
(2)分布各阅览区的查询机
(3)无线网络(不同读者权限不同,详细使用方式可咨询系统部。)
9.宣传与交流
(1)学科馆员
(2)图书馆百事通
(3)图书馆微博
(4)BBS(5)MSN
四.同济大学图书馆平立面分析 1.平面分析
(1)图书馆位于同济大学校园的中轴线上,前看毛主席像,背倚大礼堂,左右与南北教学楼相呼应,其整体造型舒展大方,中心的两座塔楼凌空拔起,横向与竖向线条相互对话,达到了和谐的效果。
(2)04年改造前,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相对混乱,交通不畅。改造过程中,将各区域进行了划分与整合,形成了以椭圆形玻璃体为中心,以周围的裙楼和两座塔楼为阅览室的大体结构。
(3)同时,采用了纵贯的交通线连结了各个部分,西端的玻璃走廊与穿过书库的天桥一横一纵,不仅和外部的中轴线相呼应,也使不同年代的建筑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走在图书馆之中,能强烈的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共鸣。
2.立面分析
立面的造型主要可以归纳为虚实的变换与对比、相似元素的重复使用。
(一)虚实的变换与对比
东西向的玻璃走廊,起着视线上联系着南北楼的作用。同时玻璃的使用,让保留原有清水红砖的肌理成为可能,因为玻璃的透明性,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变得模糊,清水砖墙不仅是建的外表皮,它穿越了玻璃体,成为了一个室内表现的重要元素。每当走在东西向的走廊中时,抚摸着砖墙上斑驳的痕迹,时间仿佛真的穿越了同济的历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外立面的柱子之间开了一排排的竖向长窗,玻璃与柱子,一实一虚,而且同
样是竖向线条的重复使用,虽然材料有差异,但却被有规律的组织在了一起,趣味横生。贯穿东西的天桥,也是非常奇妙的空间。在走过老书库相对较低、较压抑的空间后,突然转换到豁然开朗的目录大厅。而且天桥上方采用的全玻璃顶,抬头仰望,悬挑的的塔楼冲击而下,下方的结构完全暴露在你的面前,让人赞叹建筑的精美与结构的新奇。
椭圆形的目录大厅与方正的裙楼之间,形成了一个内向型的庭院,走在庭院内,抬头上望,塔楼的结构清晰可见,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同时庭院作为裙楼阅览室与目录大厅之间的过渡,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新老建筑之间的直接碰撞。沿着目录大厅两侧弧形的坡道缓慢升到二层,坡道形态舒展自然,造就了图书馆应有的安静从容的氛围,同时也是对新老建筑之间的对比的一种体验。
(二)相似元素的重复使用
建筑整体呈现横向与竖向线条的交织,作为基本的建筑语言被建筑师应用在了各个细节中。从外立面上总体来看,裙楼是横向的,沿地面展开,而塔楼作为竖向线条拔地而起,横竖之间相互对话,重心稳定,没有不安定感。与塔楼的竖线条相呼应,竖向的柱子,竖向的长窗,重复使用,构成了极强的韵律感。
五.同济大学图书馆结构分析
同济图书馆改扩建工程于1986年竣工。在图书馆改扩建设计创意中,图书馆老楼得以保留,并且施工是在基本不妨碍原图书馆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进行的。新楼为两个独立的新楼为两个独立的底面8.3×8.3m、高50m的方形钢筋混凝土筒体,插建在原图书馆的两个内院中离地16.5m处外挑8.35m,构成7层25×25m的井格楼面,作图书阅览和科研等用途。扩建后的图书馆,主次出入口均按原建筑布局,既与原建筑保持功能上的一致性,又维护了同济校园教学区环境的整体性。虽然新楼在尺度、比例、细部处理以及与老楼的形体关系上还有许多可议论之处。但其在保持和尊重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方面所进行的有益探索,特别是在结构技术上的独特与创新是十分可贵的。
同济大学图书馆主楼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高层大跨度悬挑预应力空间超静定结构体系,选用了XM15-7型锚具、YCD-120型千斤顶、大吨位预应力后张法及上下两个预应力结构层脱开等施工技术,排除了预加应力时引起的超静定效应,从而解决了大吨位预应力高强钢丝束高空作业成套技术;克服了施工场地小、运输通道窄等各项技术难关,创出一套完整成熟的施工工艺;同时节约了大量钢材,又减少了施工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属国内首创。两栋“筒状”的楼是后来新建的,为了不影响建造时的图书馆使用,采用了预应力悬挑结构,所以在某个角度看,大楼是悬在空中的。核心受力构件是当中的核心筒,周围都是悬挑的。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同时,这种结构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的效果。六.同济大学图书馆调研总结
建筑如人,会美得让人心醉,但是美的背后内在如何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我希望在同济的每一个人喜爱同济建筑的美,但别忘了美不光在外表,更在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1907年建校开始,同济大学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106个春秋。建筑如人,她是同济人的依靠和寄托,更是沧桑百年历史和不断创新发展的见证。我们一代代同济人在循着脚步慢慢前行,相信我们今后会开拓另外一番美丽!
第二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
二、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7日下午
三、调研人:邓友连
四、调研地点:吉安市新建图书馆
五、调研对象:吉安市新建图书馆的功能分区、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
六、调研方法:拍照记录,向具体使用者问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观察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并根据布局大致画出图书馆的平面图和分析图。
七、调研内容:在调研过程中有侧重的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资料收集:
1、现代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主要指藏书、借阅、管理、公共空间以及室外空间五大类各部分功能要求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了解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2、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指采光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同时简约了解使用者心里特点、行为规律与图书馆建筑的关系,更好的在设计中创造符合师生特点的环境空间。
3、现代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整体建筑与环境适应方式以及互动关系,内部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内外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
八、调研发现:
1、吉安新建图书馆概况:吉安市新建图书馆的位于吉安市城南区,城南是开发新区,目前还不是吉安市中心地带。但市政府近年在加强城南的建设。新建图书馆周边建有市文化馆以及市体育馆等大型的公建。周边土地目前已经规划完毕。图书馆大门入口相应设计比较完善。四周为绿化区域,视野开阔,配套建设相应的绿地、喷泉、雕塑等花园式休闲设施,栽有高大的乔木,并配大片的草地。既清洁空气又减少噪音,给读者创造优美而安静的读书、学习、研究环境。新建图书馆的采光通风也设计的比较合理。主楼一层平面主要有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报告厅、展览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室等业务用房。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其中北面的入口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主楼二层平面有外借书库、参考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影音室等。主楼三层平面有古籍书库、样本书库、报刊资料室、地方志书库等。附楼有五层,一楼是培训室,二楼是培训教室和视听室,三楼有会议室、馆长室、办公室、接待室,四楼有采编部、研究辅导部、信息咨询部、计算机技术部,五楼是培训教室。(附以下相关图片)
2、重点分析:新建图书馆建筑正立面如下图由图上可以看出建筑为框架结构,厚重的墙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突。中间红色柱矿建筑特别显眼,使整个建筑生动活泼起来。主楼与附楼连接采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完善合理。图书馆侧立面也采用了少部分面积的玻璃幕墙通透性利于门厅以及两侧各个阅览室的通风采光。本人认为没有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是很好的,因为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显得单调。主楼和附楼中间设有内部庭院,使得图书馆仿佛置身自然之中。本人认为这个设计很巧妙。图书馆的建筑形式设计也很巧妙,为了减缓柱形体量带来的厚重感,图书馆除了运用了虚实对比与结合的手法外,在柱形体量后还穿插了一些玻璃盒子,四面及顶部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交换效果,这种手法对于建筑形式是有利的,不管是连廊还是通透的平台,都可以界定为灰空间,是引发人们驻足停留的场所。图书馆的流线组织很好,读者流线、书籍流线、服务流线互不穿插影响,书籍采编有单独的出入口。吉安市图书馆很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在主楼一楼你会发现墙上贴着有关庐陵的故事,体现着人文精神。图书馆建筑墙面少,空间大,选择合适的庐陵壁画,不但能改观室内立面效果,而且能起到启迪人们心灵的作用。为了营造安静的阅览空间,图书馆的每个阅览室室内墙面均贴有吸声材料,保证了读者的学习研究氛围。吉安市图书馆“以人为本”,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将无障碍设计做的很到位。其实,任何建筑都应从人的感受出发,强调为人而用。通过课外查阅资料,我对图书馆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人性化设计狭义理解为适用的空能、宜人的空间、近人的尺度、舒适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等等。广义理解为对建筑全寿命、全范围的人文关怀。
九、我的认识————对人性化认识的具体化
1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指图书馆建筑物的外在造型及周围环境,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整体风格应简洁流畅、庄重大方,色调应明快高雅,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出比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感。图书馆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其色彩、造型、样式、外观应区别与其他建筑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周围的环境(如道路、草坪、树木、雕塑、广场)相呼应,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图书馆建筑只有与四周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在人们欣赏它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才能把图书馆整体建筑的美烘托出来,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完整的展现出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第一印象,能为图书馆产生增值效应,有效的锁定读者的目光。
2图书馆内部环境设计包括采光、温度、色彩、绿化、噪音、空气质量、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馆内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里。布局设计以有利于读者利用为原则。可以把咨询处安排在读者刚进入图书馆的门厅处,目录检索机应该设计在图书馆入口附近或阅览室、书库入口处。外借处要尽可能安排在一楼并远离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应尽量安排在较高层等。此外还要考虑自习区和阅览区的设计。
3在进行书库、阅览室的环境设计时,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将书库、阅览室规划成读者活动的场所,而不仅仅是陈列图书资料的地方。书库要有流畅的通道;利用率高的新书,应该有单独陈列的书库或书架,书架之间距离不宜太窄。避免压迫感;将书架的最上层和最底层空置或少摆图书,在中间的几层应尽量摆放图书,方便读者取阅。
4完善的导向系统。一个优秀的图书馆方位设计,应该能让读者感到对环境有控制的能力。图书馆布局一览表应在入口显眼处,路标随处可见,帮助读者弄清方位。联机书目录检索终端应遍布馆内,陈列各种宣传,介绍资料供读者免费取阅。
5图书馆室内色彩的选择应以稳定、柔和、淡雅为主。整个墙壁要以淡雅。明快的色调为主。可适当点缀色彩和谐的壁画、图片等。以体现图书馆的青春活力。
十、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室内室外互动较少,有明显的空间界定,虽然建筑内部有了庭院色彩,但使用者不能到达。
2部分空间被浪费,使用率不高
3绿化面积较少,即使加上内部中庭的绿化,与环境的契合不够。以上是本人的微薄观点。
70627029 邓友连
2010年11月2日
第三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中国最早的省级 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图书馆。
一、基地分析
1、洛阳气候概况:洛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天气少,春季干旱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闷热雨多,秋季凉爽大风多。温度:夏季最热时42度,冬季最冷时零下10度。风向: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偶尔有西北风。
2、基地分析图
基地与西侧道路之间的落差为一米左右。基地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东边为住宅区属于较安静区域。西侧为绿化区。北侧游泳馆应该是基地噪音的一个来源,应该保持他与建筑的距离。东北方为7号教学楼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人流在上下课时还是相当多的。西侧绿化区应该是基地的一个很好取景点。同时也是主干道人流与图书馆的分隔带基地周边绿化区。可能存在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古树,应该适当保留。
档案馆与老图书馆分开建造。主要是两层的高度。现在看起来很有历史的特色。老图书馆主要有图书馆与档案馆组合而成。中间部分也是通过院落来解决采光问题。由于二者层数与层高的不同,在空间关系上不是很整体,联系有点弱。
基地老图书馆入口色彩突出,但形体不是太突出。
3、对基地分析的总结:通过对基地周围环境的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建筑文脉。学会恰当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图书馆设计。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把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建筑要素·功能分区。亲身了解图书馆这种公共建筑的空间体量,进一步加深对空间的总体认识,和对一些大尺度空间的具体把握。充分结合当时的地形,学会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功能分区与环境的协调性,体会场所精神。借鉴别人在处理不同功能房间层高组合的方式的手法。学习别人在处理图书馆不同人群流线的设计独到之处。在形体和立面表达上注重构造知识和材质的表达。
二、实地调研
洛阳理工学院西区图书馆
1、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是2007年在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与洛阳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全馆拥有馆舍3座,总建筑面积28000m2。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78万册,中外文期刊2100多种,电子图书95万册。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主馆设在西校区,是图书馆的文献采编中心、数据库建设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东、北校区各设有一个分馆。主馆与分馆馆藏文献按学院各校区学科布局分布,对全校师生开放服务。图书馆下设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阅览部和技术部五个部门,在编职工64人。实行“大流通”、全开架和跨校区“通借通还”管理模式,开展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各阅览室和书库全部开架服务,并在主馆流通书库全部实行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单独设立了读者服务窗口,还在主馆设立了文化长廊和休闲厅。
2、基地分析
如上校园规划图所示:可以看出学校主要出入口选择在学子街附近,并且图书馆处在学校的中轴线上,使人一进入学校就能看到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图书馆所在位置的前方为一些高层住宅,大约15层左右。如大曌国际。虽然二者之间有160m的距离,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核心位置。图书馆在学校内被一条圆形的湖水围绕,在一定程度上分隔了与北面操场的联系,减少了大量的噪音。配合湖旁的绿化带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动静分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学校图书馆主体建筑的中心位置。建筑依水而建,与水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赋予了灵性,建筑不在仅仅是“建筑”,与自然的意象结合,给人更多的感受是它的存在很和谐。
该图书馆整体基本为一个半圆弧,但是在布局上又是采用了那种非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活泼 ·动态的感觉。在建筑的主入口前采用广场式,并且广场也是通过不同的高差,从而逐步抬高的做法,使空间序列很有层次,同时也很有纵深感。并且在广场的处理上也是采用扇形的做法,与建筑结合的很完美。并且建筑入口被抬高到二层的位置。通过直跑大楼梯与广场结合。1)在立面透视效果上很有气势,正好突出入口。2)在功能分区上很好地解决了书库与阅览室的关系,在流线上解决了读者与办公人员的交叉。主入口上的位置经过 的高差变化:经过实地测量如下:0.45m+0.96m+1.44m+1.44m+0.24m测得一楼办公走道的宽度:2.00m左右双跑楼梯的梯段宽:1.50m。窗台高度:0.90m,走廊栏杆高度:1.20m,一楼建筑层高:2.90m-3.00m。
3、平面功能分析
如图可知,该图书馆的布局分区还是相当合理的。在一层分布一些书库,采编室,文印,值班和一些纪念展厅。书库与书库之间通过楼梯分隔,同时也增加与上层阅览室之间的联系。总体布局上采用了6部疏散楼梯,在建筑防火规范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在一楼靠近陈列馆的位置设置了很艺术的楼梯,围绕一个棱柱形的物体来回盘旋上升,很有造型特色。二层与一层的布局差不多,主要是书库与图书馆办公之间的组合。馆长及领导办公设置在二层角落。现刊报纸室设置在三层。原因可能是因为由于一楼陈列馆的存在,同时书库的面积不够所致。缺点:位置过偏不方便人们阅读,容易对阅览室造成噪音。电子阅览室在这一层,同时与一些阅览室通过楼梯间,大厅,相隔,同时又通过外廊连接。可能是为了做造型外廊消失,同时给内部阅览室的采光带来很大的帮助。学术报告厅设置在5楼。
外廊设置大约有4m。靠近内墙布置桌椅。便于学生学习。光线良好,通风不错。不足:外廊过宽给内部阅览室造成光线昏暗。4.立面分析
采用竖向的线条来将曲面分隔。使形体看起来更高大。竖向线条的粗细,长短来组合,使立面看起来丰富有色。通过线条间的疏密,粗细来体现层次。注重虚实结合。在设计的时候,注重沿着建筑的趋势开窗体量分析通过基本形体的切割。通过一些体量的穿插。衔接部位处理的还不错。
5、材质分析
一层部分墙体采用粗糙的毛石,有一种粗壮质感。二到四层正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的材料,给人一种纤细挺拔的感觉。建筑的大多部分采用淡红色的墙体与玻璃的组合。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1、简介
新区图书馆由主楼、副楼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主楼地上5层,地下1层。它是河南科技大学和市政府共建项目,是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配有盲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善本文献藏阅书库、样本图书藏阅书库、多媒体中心、少儿活动庭院等多种现代化图书馆设施。
2、基地分析
洛阳新区图书馆位于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北临开元大道,总占地约110亩。建筑主入口面临开元大道,同时距离开元大道有110m左右。中间通过绿化带,广场做一定的分隔。起到隔离噪音的作用。坐落在学校正大门的旁边。成为学校标志物的一部分。选在这还有的原因是便于与外界交流。建筑入口处也采用了水系。由于该建筑主入口不是在主干道上,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三种方式来引导。1水系,2广场,3大型楼梯。图书馆的北面距离文科教学楼很近。旁边的多功能演播厅。目前存在的现象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图书馆主要针对的对象。应该在这个入口旁设计一定的自行车停车位。
3、平面分析
1层 二层 一层由于学校图书馆面积比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多种功能。从图中可知一些学院也设在此层。基藏书库有2个设在偏东位置,一个特藏书库。2层主要服务大厅设在二楼,通过大型的楼梯抬高到二层,处理手法不错,分隔不同的人群流线。各阅览室通过庭院围绕大厅设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组织上的问题。报刊设在2层。各阅览室围绕中庭院布置,解决采光,通风问题。在最东边布置一些学校团委办公的地方。较偏僻,从而避免流线干扰。主要一些不是人常去的阅览室设置在这。同时还有学校校史馆5层主要是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录播室等和一些学院的教室。他们之间的流线还是很清晰。
在一些宽敞的走道上布置桌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立面分析
立面上采用横向的线条来划分竖向的线条。一层采用大的竖线条来划分横线条。之间采用大面积的窗。看起来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往上都是竖向浓密来形成一个面状。同时更能强调横向线的流畅。四个立面采用的元素都是一样的。看起来整体感很强。南立面并且在这个入口处采用木质的地板来做成一个弧形的平台。应该有强调的作用。
5、体量分析
形体不是很复杂。通过基本形体的切割,划分。产生与功能协调的空间组合形式。通过2个院落来满足周围房间的采光。通过形体间的虚实对比,有时更能有强调的作用。局部细节的处理采用由低到高逐层递加的外伸。层次感强。
6、材质分析
建筑立面基本上都是采用石材与玻璃的结合。既有一定的庄重感。在色彩上采用浅灰色的大理石面砖。虽然体型庞大,但看起来很轻盈。玻璃采用淡蓝色。为营造庄重而不厚重的感觉。
总结:通过对这两个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图书馆建筑的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在形体造型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场地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收获。吸取它的优点,从而对我们接下来的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
1、洛阳气候概况:洛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天气少,春季干旱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闷热雨多,秋季凉爽大风多。温度:夏季最热时42度,冬季最冷时零下10度。风向: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偶尔有西北风。
2、基地分析图
基地与西侧道路之间的落差为一米左右。基地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东边为住宅区属于较安静区域。西侧为绿化区。北侧游泳馆应该是基地噪音的一个来源,应该保持他与建筑的距离。东北方为7号教学楼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人流在上下课时还是相当多的。西侧绿化区应该是基地的一个很好取景点。同时也是主干道人流与图书馆的分隔带基地周边绿化区。可能存在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古树,应该适当保留。
档案馆与老图书馆分开建造。主要是两层的高度。现在看起来很有历史的特色。老图书馆主要有图书馆与档案馆组合而成。中间部分也是通过院落来解决采光问题。由于二者层数与层高的不同,在空间关系上不是很整体,联系有点弱。
基地老图书馆入口色彩突出,但形体不是太突出。
3、对基地分析的总结:通过对基地周围环境的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建筑文脉。学会恰当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图书馆设计。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把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建筑要素·功能分区。亲身了解图书馆这种公共建筑的空间体量,进一步加深对空间的总体认识,和对一些大尺度空间的具体把握。充分结合当时的地形,学会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功能分区与环境的协调性,体会场所精神。借鉴别人在处理不同功能房间层高组合的方式的手法。学习别人在处理图书馆不同人群流线的设计独到之处。在形体和立面表达上注重构造知识和材质的表达。
第四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 书 馆 调 研 报 告
学 号:200804425 班 级:建筑二班 姓 名:刘庆生
图书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
·调研时间:2011年3月2日~3月12日 ·调研地点:郑大新区图书馆
· 调研方法:拍照记录,向具体使用者问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调研内容:在调研过程中有侧重的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资料收集:
1、现代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主要是指藏书、借阅、管理、公共空间以及室外空间五大类各部分功能要求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2、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采光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同时简略了解使用者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与图书馆建筑的关系,更好的在设计中创造符合师生特点的环境空间。
3、现代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方式以及互动关系,内外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内外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调研发现: 一. 郑大图书馆概况
郑州大学图书馆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建筑面积达84000平方米,新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她的设计融合进了最先进的图书馆理念。通过现代化的图书馆功能布局,人性化的图书馆环境建设,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为郑大师生营造了一个优越舒适的知识天堂。
进入图书馆大门以后,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和半圆形的中央出纳台,在离入口很近的地方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小休息厅,给同学们提供了很方便的休息环境。然后图书借阅区分左右对称两个,空间很宽广。位于一层的最北面,有电梯间和音响书店,教材书店和其他功能配房。在通顶的空间上采用玻璃光棚,使室内光线和谐,以满足读者对光的需求。走到北门后才发现南北门的气势很宏大,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另外北门尺度虽然小一点,但在造型处理上比南门更加细腻。
然后在一层的指示处获得如下信息:一楼书 珍本书库 南古籍线装图书合订期刊库:(北)中外文过刊合订本 二楼 社科书库:(南)中文图书密集书库:
(东)中文图书:南,北区科图法图书,河医大图 自科书库:
(北)中文图书 三楼 样本书库:(南)中文图书 工具书库:
(北)中文图书,西文,俄文,日文图书 四楼 期刊阅读室:(南)中外文现刊,中文报纸 电子阅览室:北 五楼 素质阅读室:(南)中文图书,西文图书
咨询阅读室:(北)中外文现刊,一次,二次文献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快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若想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直接去前台咨询。二三四层的布局相仿,但四层南部多了一个报告厅,五层的东西对称空间中大部分为研究室,以及教师阅览区。
这就是图书馆的整体外观,近似方形的整体,但在立面上又细细雕琢,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在侧面开了许许多多重复的条形窗,满足读者在阅览室的人采光需求,以及在外观美感的需要。建筑的整体颜色比较淡雅。二. 重点分析: ·室内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首先在颜色上,采用一种淡淡的黄色,这样使室内显得更加宽敞明亮。淡淡的颜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种舒适的心情,更适合阅读和学习。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挺拔的柱子,在顶部采用黑色边框的设计,使柱子显得更加文雅,轮廓更加清晰,一种挺拔的感觉,在室内有秩序的摆放下绿色的室内植物做装饰,在淡淡的黄色
中一簇簇绿色开放出来,使人耳目一新,清新自然,把自然风光引入室内,使内外环境合一。
现代化的报告厅,室内给人一种金属质感的严谨和肃穆,顶棚的弧形设计,以及灯光的布置,都显现了一种现代化的美感。报告厅整体呈扇形,使视听效果达到最佳。人性化设计: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认识的具体化:
一、图书馆外部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主要指图书馆建筑物的外在造型及周围环境。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整体风格应简洁流畅、庄重大方,色调应明快高雅,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感。
现在许多高校在校区设计规划中,图书馆基地位于校园主轴线上,占据着校园轴线空间序列重要位置,成为校园整体环境的关键点;主入口处开放的文化广场及活动空间,成为校园空间序列中最重要的部分;夜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能满足众多渴求知识的学子在心灵上的追求,成为师生研究、思考、追寻知识、交流思想的场所。
图书馆建筑物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其色彩、造型、样式、外观应区别于其他建筑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周围的环境(如道路、草坪、树木、雕塑、广场)相呼应,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图书馆建筑只有与四周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在人们观赏它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才能把图书馆整体建筑的美烘托出来,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完整地展现出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第一印象,能为图书馆产生增值效应,有效地锁定读者的目光。
二、图书馆内部环境设计
图书馆馆内环境包括采光、温度、色彩、绿化、噪音、空气质量、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馆内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理。(一)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以有利于读者利用为原则。可以把咨询处安排在读者刚进入图书馆的门厅处,目录检索机应该设计在图书馆入口处附近或阅览室、书库入口处,外借处要尽可能安排在一楼并远离阅览室,而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应尽量安排在较高层等。此外还要考虑自习区和阅读区的设计。(二)室内设计 1.周到的基础设施。在进行书库、阅览室的环境设计时,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要将书库、阅览室规划成读者活动的场所,而不仅仅是陈列图书资料的地方。书库要有流畅的通道;利用率高的新书,应该有单独陈列的书库或书架;书架之间距离不宜太窄,避免压迫感;将书架的最上层及最底层空置或少摆放图书,在中间的几层尽量摆放图书,方便读者取阅。
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因此在图书馆的阅览区域,桌椅宜成行排列,整齐划一,方便读者独立思考;在休息区域,桌椅宜成组安排,营造人际交往的和睦氛围。适当利用各种屏障或隔断,可减少人们相互接触和环境信息的输入,减少拥挤感。2.完善的导向系统。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方位设计,应该能让读者感到对环境有控制的能力。图书馆布局一览表应在入门显眼处,路标随处可见,帮助读者弄清方位;联机书目检索终端应遍布馆内;陈列各种宣传、介绍资料供读者免费取阅。3.装饰品。
高校图书馆室内绿化切忌平庸、失调和零乱。应以“绿”为主,以花为点缀。绿色植物既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又能与室外环境相互辉映,使读者解除疲劳、舒缓心境。
室内绿化虽然是附着在固化的钢筋混凝土、玻璃、涂层之上的人工点缀,哪怕只是少许的点缀,也足以使人欣慰。(三)氛围设计 1.色彩设计。色彩色调是构成室内空间环境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要考虑色彩及色调冷暖与读者阅读心理的关系,因为色彩能以最直接、最明显的形式刺激人的视觉,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的审美感受。图书馆室内色彩的选择通常以稳定、柔和、淡雅为主,整个墙壁要以淡雅、明快的色调为主,可适当点缀色彩和谐的壁画、图片等,以体现高校图书馆应有的青春活力。如墙面宜选用白色、浅灰色和浅黄色,房顶宜选用白色、淡青色,地面宜采用稳重的中性色系,桌椅、书架颜色应与墙壁、窗帘等相协调,桌子宜采用浅色调,窗帘应保持冷色调。再如,在开架书库内,由于图书排列密集、空间狭小,很容易造成一种压抑感,所以书架的颜色应采用淡黄、淡绿、淡蓝等。2.灯光设计。
光的获取有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途径。一般情况下,都是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带中庭的空间设计较受到青睐,因为这种设计不但可利用大量的自然光,还有良好的通风条件。3.温度设计。4.空气质量设计。
三、人文环境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指图书馆人员的行为表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人员的外部表现,即工作人员的服饰、表情等方面;二是图书馆人员的语言表达方面;三是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方面,这决定着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总之,心理学者与环境学者均发现,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图书馆为读者营造一个明快、清新、幽雅、整洁的学习阅读环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无形中遏制一些不文明的阅读行为。因此,要从图书馆整体形象出发,通过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使图书馆的内外环境达到协调统一,为读者创造出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体现高校图书馆“以学生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设计师们及使用部门在创造图书馆空间时,不仅要满足校园人群的基本信息服务要求,而且应当使其承载贴切的空间行为活动内容,从而更好地体现其良好的环境品质,使图书馆建筑环境的美在满足读者精神需要方面发出灿烂的光辉。·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室内室外互动较少,有明显的空间界定 2绿化面积较少
3建筑过于严谨,亲和度略低
一层平面
立
面
第五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
建筑设计是一项处理复杂问题的工作,尤其是多种功能的建筑的组合,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人的行为和理念的要求转化为实体围合的空间,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通过建筑设计表现出来。鉴于这么复杂的设计过程,我们应该先向前辈们学习,看看他们已做成建筑是如何表现出技术与艺术的。但是在我们身边很少有信息综合楼的存在,因此我只能对它进行分解,对它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这里主要指图书馆。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观察,把握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征、建筑要素及功能分区,亲身了解图书馆这种公共建筑的空间体量,进一步加强自身对空间的理解,流线组织和公共建筑要素的把握。
调研地点:郑州市图书馆新馆;郑州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选址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5,图书馆建筑造型
调研方式: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实地参观调研多少建筑,所以只能区别对待。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代表着目前图书馆的很高的水平,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在我们所触及到的范围之内也上是高校图书馆的很好地典范了,因此对这两个图书馆是实地参观的,其他的也只有在网络上找一些资料进行大概的了解。
郑州市图书馆郑新馆。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新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而是将之扩展成为一个以图书馆基本功能为核心,融入学术交流、文化活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一个市民的文化中心。
场地简介
郑州市图书馆新址确定在郑东新区,位于客文一街以北、客文二街以南、兴荣路以北、民生路以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6亩,距离郑东CBD直线距离仅1公里。郑州图书馆新馆占地约76亩,总建筑面积为72450平方米,设计藏书量240万,阅览坐席1600个。个人认为,市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郑州市标志性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场地的选择上面应该在靠近干道的地方,但是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郑州市图书馆新馆,甚至连附近的交警也没有给我们指明确切的地点,这可能与它还没有开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充分说明了它的位置不够显眼。
功能简介
按照新馆设计,总藏书量240万册(件),阅览坐席总数1600个,总建筑面积为72450平方米,主体五层,裙房二层,地下一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基本功能区、学术交流区、文化产品销售区、文化休闲区、人防工程等,总投资约6.1。新图书馆还将建立图书全文数据库。市民可以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登录郑州市图书馆,查询自己想看的书目,甚至可以直接查看部分图书的电子文本。但是目前图书馆还未开放,我们无从得知它的功能的具体情况。
设计理念
在设计理念上,新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而是一个以图书馆基本功能为核心,融入学术交流、文化活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将设立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延伸产品的销售市场,市民既能看书也能买书;设立小电影厅、餐饮店、咖啡店、动漫吧等文化休闲场所。市民看书累了,可以就近吃饭、泡吧、看电影。一些便利店、冲印店、商务中心等也将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一些便利店、冲印店、商务中心等也将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其建筑形象切合了“孕育、裂变、腾飞”的概念,以圆弧包含椭圆主体的形态,平面形式上暗含孕育的含义,同时椭圆主体内包含学术报告厅和检索厅形成的圆形玻璃采光桶,给人们带来一种孕育空间的感受和建筑形态。但在内部设施方面,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书馆新馆将以其开放性、多功能、综合性特色,成为郑州市集文化资讯、文化交流及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文化“公园”,成为四方宾朋做客郑州的“城市客厅”,成为每一个郑州市民的“大书房”。
交通分析
门厅是指一幢建筑物的主出入口部分,是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过渡的重要枢纽,又是室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厅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其边界常常是模糊的、假设的,并与周边空间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无法加以严格区分。读者最初进入的空间,是读者和参观人员进出馆舍的必经之地,是图书馆的交通枢纽,具有验证、咨询、收发、寄存、监管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图书馆门厅一般由入日和大堂等组成,周边的空间有共享空间(中庭)、过道等。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总体上来说是由中间的中庭连接两个对等的体量组成的,读者在进入玻璃幕墙和玻璃天井的门厅时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楼梯和电梯通常情况下是一座建筑物最重要的竖向交通方式,郑州市图书馆新馆的中央交通楼梯是绕着一个通透的空间螺旋上升的,但是螺旋楼梯时从二层开始的,一般情况下读者乘坐自动扶梯到达二层,或者在穿过螺旋楼梯后由楼梯直接到达二层。
空间体验及细部处理
在图书馆的两侧分别存在一个亮点,南侧是旋转楼梯,北侧的天井中央做了一个大型的铜绿色钟,这即丰富了图书馆的空间变化形态,也是对河南文化的体现。
细节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建筑师的责任感,也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在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可以使建筑物提到更高的档次。在
在大型公共建筑物中,防火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防火分区之间要用防火卷帘隔开,一般的建筑设计中防火卷帘会成为建筑中不是很美观的一面,但是郑州图书馆新馆的防火卷帘设计中却有意的把防火卷帘的附加部分暴漏出来,并在柱子上面形成明显的痕迹。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物的内部增加了重复和韵律的美感,有的时候一些被称为“累赘“的设施运用得当时便可以称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丰富多变的墙面处理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
概况
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拥有的图书馆,面向深圳市民开放,是国内第一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图书馆;是以“一切为人的发展,为一切人的发展”为服务宗旨,以大学城师生、企业和科研人员以及深圳市民为服务对象的专业性、研究型、数字化、全开放的新型图书馆;是深圳市重要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基地、科技文献和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科学教育基地和为市场、产业、研发提供社会化公共信息资源的交流服务平台。
地理位置
图书馆位于大学城西校区的核心地带,由罗麦庄马香港有限公司(RMJM HongKong Ltd.)公司设计,总投资近2.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高4层。设计藏书150万册,网络节点1700个(全馆无线网络覆盖),近2500个阅览座位,日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2005年1月1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2006年10月15日落成,同年12月31日对大学城师生开放。外观设计
灵动、飘逸、流畅、现代,形同“如意”,是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室内采用大开间设计,开敞通透,同层高、同柱距、同荷载,以冷灰和白色为主色调,淡雅简约,白色的金属吊顶、白色乳胶漆圆柱、金属灰窗框、冷灰与深灰交错的地面、橙色的核心标点,打破大空间片色的单调,加之绿色植物的衬托,宁静而不乏生气,沉静而富有激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平静与专注的阅读环境。功能布局
按照读者流、文献流和业务流的划分采取网络化布局,实行大开间藏借阅一体,集中借还与信息服务;强调布局的灵活性,在大开间中预留休闲区域,满足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本馆共设有综合服务台(2个)、OPAC检索区(80台检索终端)、中文报刊阅览区、中文图书阅览区、多媒体阅览区、企业交流区(咖啡厅)、工商企业图书馆、外文阅览区、信息检索区(120台计算机)、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区(29个独立房间)、学术交流与会议区(报告厅258个座位、展览厅300多平方米)、用户教育培训区(2间教室)和业务工作区等13个功能区。
天津大学行政办公楼
天津大学行政办公楼位于天津大学南北教学轴线上,总建筑面积9500m2。建设 用地为一规整矩形,基地南北两端分别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第九教学楼及第八教学楼,东侧为近年来落成的现代形式的第二十四教学楼,西侧为建于50年代的两层教学楼。总平面布局结合地形,将行政办公楼平面设计成矩形。考虑到对南北交通干道的影响,行政办公楼的长度适当收缩,在东侧形成一个广场,可供临时停放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为减轻对道路交叉口的压迫感,对行政办公楼主体采用局部削减体积的特殊处理,利用开敞的柱廊构成行政办公楼与校园主干道之间的过渡空间。
立面造型
立面设计以充分展现框架结构本身的表现力为宗旨,力求摈弃额外的装饰。具有连续的韵律感的结构框架与大面积玻璃窗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既有很强的装饰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铺设有灰色陶瓦的凹曲屋顶是行政办公楼的独特标志,也是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的重要媒介。在屋顶与建筑主体之间,采用了架空的处理方式,不仅使建筑造型增加
了变化,而且也从视觉上减轻了屋顶的沉重感。
考虑到基地南北两座教学楼的墙面材料均为深褐色的清水砖墙,我们在立面材 料上选用了青灰色干挂石材。这两种质地不同的材料,形成了粗糙与光滑的对比,也衬托出时代的差异。与此同时,在屋面材料的选择上,则尽量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通过这种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精心设计,新旧建筑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
内部空间
该行政办公楼主要由财务与注册中心、办公区域、会议室及报告厅这三大部分组成。在平面布局中将财务与注册中心这一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置在首层,并在北侧辟有专用人口,避免人流交叉干扰。办公区域、会议室及报告厅设在二至三层,入口处设置通高三层的共享大厅,利于引导人员流线方便快捷地到达各个功能空间。地下层设置有各种设备用房及停车库。共享大厅内设有宽大的直跑楼梯
入口 中庭
直达二层,空间序列井然,尺度变化丰富。在共享大厅的首层设置了接待与休息厅,既有利于管理,也可为访客提供休息场所。在二层和三层亦分别设置有休息厅,主要供各会议室及报告厅使用。依据使用人数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规模的会议室及报告厅,便于灵活使用。室内空间设计以简洁实用为基本原则,适当进行装饰。利用灯具的不同组合,将照明设计与家具设计有机结合,增强了不同房间的可识别性。■
调研心得:
在图书馆设计中,我们不仅仅考虑其外观造型,其中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以及采光通风等。在以后的图书馆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功能一目了然,不让读者有进入迷宫一样的感觉,应是读者的流线更清晰,更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逐步扩招,以后对图书馆的功能有进一步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设计图书馆的时候应尽量留有发展空间,便于以后的扩建。另外,对于这些综合型的建筑,在他们的组合上相对来说会很麻烦,因此要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郑州大学图书馆
基地分析
交通位置分析:图书馆位于整个校园教学区的核心位置,是学生及老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区域。紧面东门,是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图书馆前后均有一个广场,为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四周是学校内道路,交通便利,学校师生出入方便。
如图:图书馆位于教学区域的核心位置,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分析:图书馆东西方向的两个广场为图书馆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同时广场中的部分水景使图书馆的景观更灵活。南边方向也有较开阔的视野,校园干道两边的绿化也是图书馆的风景之一。平面功能分区
图书馆平面可以近似的认为是一个正方形,中间一个大中庭改善采光通风条件,主要功能房间如阅览室,书库都是大开间并都南北朝向,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东西方向都是自修室连接的,辅助功能用房如卫生间,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用房等都
位于正方形平面的四个角落,把最好朝向都留给了阅览室。办公区域主要主要位于首层及五层,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学生流线不冲突。
一层平面:行政办公,业务办公区,第一二报告厅,基藏书库,珍本书库,合订期刊库。二层平面:门厅,出纳台,自然科学书库,社科文艺书库,贵宾休息室,贵宾接待室,文印中心。三层平面:样本书阅览室,中外文工具书阅览室。四层平面: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第三报告厅。五层平面:系统部,参考咨询部,读者沙龙等。
图书馆的辅助用房,如:卫生间,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用房等的房间都位于图书馆正方形平面的四个角落,这样既不浪费空间也符合的房间的使用功能。
流线分析:
图书馆主入口位于东西两侧,南北方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其中北部的次入口为书籍流线的出入口,南边的入口为办公人员的入口。书籍从入口进入后可直接进行采编然后通过电梯直接运送到各个书库,与其他流线完全分开。办公人员流线也很清晰,从南边入口一进来就是办公区域,也可通过电梯,楼梯等进入高层的办公区域。读者流线则是中庭周围一圈的阅览室,书库以及自修室,都是在中庭四周,光线对其有良好的引导性,也是独立的流线。因此,图书馆的流线十分清晰,互不干扰。建筑采光通风分析:
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郑州大学图书馆采用对称布局,以庄严,稳重的形式坐落
在学校的中心位置。其主要功能房间如书库,阅览室等都是南北朝向,拥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在建筑内部采用中庭的形式引入光线,使阅览室,书库的采光通风要求进一步得到改善。
郑州虽然地处北方,但夏天仍有强烈的日照,玻璃屋顶虽能解决平时室内的采光条件,夏天的强烈日照也是玻璃屋顶的一个考验,但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屋顶装有明显的遮阳构件,遮阳就能人工智能的调节室内对光线的需求。
在通风方面,开架式阅览室都是南北朝向,都有较好的通风条件,给读者带来了好的阅读环境,同时也避免了书库中的书出现由于通风条件不好而引起的发霉腐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