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信访工作的新探索范文
人大信访工作的新探索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信访工作纪实
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也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认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向人大的来信来访逐年增多。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于人大信访工作职能,积极健全网络,创新机制,畅通渠道,切实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人大特点的信访工作模式,在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人大信访工作与代表工作的有机结合,在箬横镇开展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延伸,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人大的充分肯定。先后在全省人大信访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全国人大信访刊物上作了专题报道,并多次被评为浙江省、台州市人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做法一:以强化合力为基础,创新工作机制,适应人大信访工作新要求
近年来,各级就信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信访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复杂疑难信访增多,单靠信访机构力量已很难做好工作。为此,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人大监督工 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机关齐抓共管信访工作的内部工作格局,探索建立了“日常工作由常委会信访办公室负责、各工作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重要日常工作由信访办公会议讨论研究,重要事项由主任会议研究处理,重大事项提请常委会审议”的信访工作机制。
民意直通
为保证这一机制的有效运作,他们同时落实了相关措施。一是明确信访工作的领导责任。由常委会主任负总责,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信访工作。二是加强信访机构建设。根据上级人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和台州市委指示精神,2006年底将作为办公室内设机构的信访科升格为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副科级),配备了二名专职信访干部,为信访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建立信访办公会议制度。除常委会主任为召集人外,分管信访工作的主任、法制工委的主任为副召集人,各委办的主任为成员,定期研究讨论重要日常工作,如遇重要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四是主任会议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五是常委会每年主持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会议。着重检查通报人大转交办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保证信访办理工作在常委会的直接领导和关注之下。机关齐抓共管信访工作格局的形成,为解决信访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人大信访工作不直接解决信访问题的特点,必然要求构建畅通有序的工作网络,包括横向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和联系,纵向与上级人大、基层人大、人大代表的沟通和联系,这是促进人 大信访问题解决的两个重要环节。为此,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加强与市委、市政府信访部门的密切联系,共同分析复杂疑难信访案件,促进信访事项的落实,着力形成大信访格局;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明确办理要求,规定办结时限,通报办理情况,落实承办责任,达到最终解决信访问题的目的。几年来,他们先后建立了人大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公检法司”四长联席会议制度、重要信访事项交办制度、人代会信访办理制度、人大信访办理情况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温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规定》,明确信访受理、交办、督办、反馈等程序和要求,使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和联系更加畅通、有序、规范,为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切实加强纵向联系,把信访工作纳入镇(街道)人大的工作职责之中,并规定了具体的职责要求。
做法二:以维护民利为根本,创新督办机制,提高人大信访工作新成效
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始终是人大信访工作的重点。日常信访中,温岭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到热心接待,细心听取,耐心疏导,依法处理,始终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持以民为本,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在坚持依法接访、做好说服解释和耐心教育疏导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作为重点进行督办。同时,坚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贯穿于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人大信访的特点和优势,在常委会开展调研、视察、审议和听取专项工作汇报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信访问题融入其中,交职能部门办理落实。这种方式,既丰富了常委会的监督内容、增强了监督实效,也使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落实解决,推动了信访工作的深入开展。如,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基本达标生态市建设情况的报告,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前溪环境综合整治信访问题交市政府办理。在市人大的多次督促下,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2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前溪环境这个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他们还坚持从大量信访事项中筛选出重要信访件,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办,并依法督促职能部门解决落实,促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监督权是国家权力机关一项重要的法定职权,人大信访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处理信访问题的职权,但可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依法督促“一府两院”解决落实问题。为了促进转交办信访事项的解决,提高信访工作实效,温岭市人大强化了对转交办信访事项的督办力度。一是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办理情况,对办理不力的,积极协同相关委办督促落实;二是强化对各单位办理人大转交办信访情况的通报;三是突出对重点信访事项的调查,研究分析案件情况,使交办信访有的放矢,督办时 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如2007年8月,太平街道人民东路二期等购房户反映,向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购得的余房无法办理土地使用证,要求人大督促市政府解决。为了摸清各期余房销售情况,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对相关部门进行走访调查,认为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经梳理后,将此信访问题交市政府办理。10月份,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对住户购置余房办理土地使用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会议纪要,落实解决了信访问
《监督法》明确规定,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可以作为常委会确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议题的途径之一。为此,温岭市人大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不简单地就信访论信访,把信访工作与贯彻实施《监督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对来信来访的综合分析,充分发挥信访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功能,切实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提供服务。在大量的信访信息中,认真筛选,深入分析,坚持月信访摘报和季汇总分析情况制度,对信访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及苗头性、突发性、群体性问题,以简报、摘报、送阅等形式送常委会和各工委参阅。通过对群众来信来访的分析和摘阅,使常委会更好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法三:以代表活动为载体,创新接访机制,开辟人大信访工作新途
2005年初,温岭市人大开始探索代表工作与信访工作的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主任会议研究制定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试点方案》,确定在箬横镇开展人大代表接待选 民信访试点工作。根据方案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意见,箬横镇人大制订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工作职责》、《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受理范围》等制度,设立了镇、村两级人大代表接待室,确定每月古历十八为代表接待选民信访日,将代表分成六个小组,轮组开展接访活动。同时,按照“谁值日、谁接访,谁接访、谁督办”和不直接处理问题的原则,建立起“综合分析,实行初查,提出意见,转交办理,督促回复”的运行模式,对接访件依法有序进行交办和跟踪落实。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箬横镇还在各个组推选了一名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将接访代表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向社会公布,群众可以随时向代表反映情况;制作醒目的代表接待选民信访标志牌,实行挂牌接访。
2008年,在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箬横镇人大将代表接访点延伸到村居,增设2个管理区、2个村和1个居的接访点,并开设了镇级“人大代表讲坛”和代表工作室,接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接访广度、深度有了进一步延伸。箬横镇的试点实践证明,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工作,不仅拓宽了代表和选民的沟通渠道,提高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自身素质,也缓解了群众的情绪,促进了矛盾的化解。民意直通
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只能边探索、边实践、边提高。为了抓实抓好工作,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帮助 解决接访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逐步推广箬横镇的成功经验,扩大代表接待选民信访工作的范围,鼓励和引导全市各镇(街道)多种形式地开展接访工作。如,滨海镇人大建立起《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将每月农历初八确定为党政领导与人大代表协同接待日,由人大代表参与政府接待选民来访并对政府办理答复情况实施跟踪监督。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由镇人大督促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答复上访人。泽国镇人大在人大代表参与政府接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索建立镇人大主席团集体下访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解决选民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帮助政府做好息访工作。同时,有重点地根据人大代表和选民反映的问题,约同政府职能部门带着问题下访,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松门镇人大注重探索代表接访工作与民主恳谈的有机结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组织接访代表、选民定期开展民主恳谈活动,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从实践来看,这些不同特色、各有侧重的代表接访模式,不仅拓宽了代表和选民的沟通渠道,提高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自身素质,也缓解了群众的情绪,促进了矛盾的化解,受到了基层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畅开信访门,搭建连心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人大监督职能、满足人大工作需要、有效解决信访问题的信访工作机制,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上级 党委、人大的肯定。他们在工作实践和探索中提炼出的“健全网络、创新机制、畅通渠道、维护民利”16字真言,为人大信访工作打开了全新空间,激发并释放出了人大信访工作的活力和潜力,在人大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土壤中孕育出了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和人大的探索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和人大的探索
新城镇人大主席王小林
(2012年3月)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基层的国家政权机关,搞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建设,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让人民广泛地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几年实际工作的不断探索,也摸索出了几点新的思路,同时也对我分管的信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乡镇人大工作
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监督政府权力机构,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如何搞好乡镇人大的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上级人大应加强对乡镇人大的监督与指导。区级人大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监督指导,能给乡镇人大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区人大的重视和支持,能使乡镇人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使乡镇人大在开展工作时,能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乡镇人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乡镇人大的办公条件等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乡镇人大履行
职权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知之甚少。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镇人大的影响,使各方对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有足够的认识,自觉地维护乡镇人大的权威。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及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大《监督法》、《宪法》及《地方组织法》中对乡镇人大地位及职权规定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乡镇人大的地位和职权是法定的,自觉地维护乡镇人大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充分宣传在乡镇人大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好的经验,使群众明白乡镇人大是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是为民做主的机构,扩大乡镇人大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三)加强乡镇人大的制度建设。要使乡镇人大顺利地开展工作,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第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扩大乡镇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范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政府工作增多,职能扩大,其工作需要规范的事项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新的形势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乡镇人大的职权范围。第二,对乡镇人大行使决定权的程序做进一步规定,使乡镇人大的决定权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由于《地方组织法》对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的范围只是作了原则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乡镇人大普遍反映落实决定权有困难,致使一些乡镇人大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四)加强乡镇人大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乡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工作有主要靠乡镇人大干部组织代表开展的特点,一定要强化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建设。
(五)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素质。乡镇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对乡镇人大正确履行职权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必须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的素质。要坚持代表当选条件。当选代表必须具备政治条件、品德条件、文化条件、能力条件,既具有参政议政之能,又具有参政议政之德。其次,要做好代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代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熟悉人大及代表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程序,为履行代表职责做准备。
二、乡镇信访工作
信访是党政机关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地方稳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去年以来,通过下村入户走访,进企事业单位座谈,找有代表性的上访户进行交换意见,掌握了我镇信访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了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初步探究了解决我镇信访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一)2011年群众信访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2011年我镇接待各类群众来访151批1960人次,主要涉及青春村、新联村、新合村征地补偿款发放问题;受理信访案件21件(市长专线8件),主要反映征地补偿、社会保障、村级换届选举等问题。从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信访总量与去年相比呈上升状态;二是来信来访反映问题比较集中,征地补偿、社保问题和村级事务占较大比例;三是市长专线,多是涉及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一些农户房屋建设与新农村宅基地规划相对滞后出现的问题。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执行土地政策不规范,各种文字性的资料档案缺失严重,在土地承包、征地补偿、合同纠纷时很容易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从而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二是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是现阶段经济条件的制约,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因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一时难以解决或解决了一部分仍难以满足群众的愿望。四是工作不到位,少数部门、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引起群众不满,导致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增多。五是上访人自身的原因,部分上访群众素质有待提高,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坚持过高要求和无理要求,不达目的就反复上访,遇到信访问题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而是采取围堵政府、拦领导车辆等方式进行越级上访。
(三)维护我镇信访稳定的措施和办法
1、加大依法信访的宣传力度
各部门领导和信访干部要认真学习信访业务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要学习贯彻好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深入扎实地搞好依法信访宣传工作,逐步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努力形成有序信访、依法信访新格局。
2、充分发挥相关机构职能
驻村民警和基层民调人员必须深入村组,改办公室“坐诊”为外出“巡诊”。发现矛盾纠纷和不稳定苗头及时介入调处,遇重大事项及时上报。
3、落实领导责任和信息反馈机制
一是要继续深化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真正把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建立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信访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要加强排查信息工作,对集体上访和异常信访苗头,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三是全镇上下要重视信访信息工作,广泛收集信息,体察社情民意,将问题解决在当地。
4、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和工作组下派制度
党委、政府对一些确实难以解决的重点案件,分解到班子领导,并实行“包调度、包督办、包协调”三包责任制。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热点信访案件,由党委选派工作组进驻,既稳定了群众情绪,又加快了解决进程。
5、变被动接受上访为主动下访
主动下访,既可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呼声,又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做法不但把大量的问题化解在了基层,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各级领导为民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对引导群众逐级上访,减少越级上访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信访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上下各级部门齐心协力,各负其责,这样才能维护稳定,为我镇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探索农村信访工作的新规律
探索农村信访工作的新规律
玉田镇党委副书记崔凤齐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导致农村信访数量多、压力大、情况复杂。探索新时期农村信访工作的规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个体访多转化为集体访。许多问题在上访之前大都属于个体问题。如,宅基地问题、公用事业占地补偿、邻里纠纷、土地林权、合同纠纷等等。在以个体形式提出诉求之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群众采取了联合集中的方式,集体上访渐渐形成。
二是本地访多转化为越级访。一种原因是,一些问题在当地反映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答复和解决,只好寄希望于上一级组织。还有一种原因,群众或是对乡村“父母官”不信任,或是认为在基层反映不如“进京告御状”解决得快。加上其进京、进省上访的食宿费用多由地方政府接访时结账,上访成本低甚至零成本。由此,越级上访不断发生。
三是初次访多转化为重复访。查阅农村信访案卷,其中很多问题都是两次以上被“立案”。接访人员对于一些上访问题耳熟能详,对信访老户倒背如流。一些老上访户常常如上班一样,与信访干部“泡时间”。
四是理智访多转化为过激访。一个时期以来,上访者的过激行为时有发生。轻则吵闹、哭诉、静坐,重则扯横幅、封堵机关大门、围截主要领导、阻滞交通、群呼口号、列队示威等等。相当多的上访者
错误地认为,以此可以引起社会关注,促使问题尽快解决。这其中不排除有人借机泄私愤,也不排除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好事者煽动。
二、农村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从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上来分析,主要有“三个不信任”。一是对乡村组织承诺不信任。山林土地承包,说是多少年不变,结果一换届,新官不理旧事,上任就是“三把火”,把乡村组织的诚信“烧”了,把政策的严肃性“烧”了,在当地说不赢,就向上要说法。二是对乡村干部能力不信任。修高速公路、城中村改造、建工业园区占了地,说是及时足额补偿,但总是在时间和数额上打折扣。三是对乡村干部依法办事公信度不信任。本该到派出所、司法所或民政部门调解的事,被一推再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为一些单位解决问题的“秘诀”和“法宝”。在有些地方还存在办“人情案”,以言代法的问题,执法不严、不公、不明,群众最终寄希望于上访。
(二)从乡镇干部自身素质上分析,主要是“三个不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乡村干部离群众最近,田间地头、饭场茶舍、庭院家中,都是很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场合。给群众说说国家大政方针,谈谈新政策新法规,商量一下村里的事、组里的事,最重要的是听听他们的心声,有哪些不满,能不能解决。这是乡村尤其是村组织、干部职责所在。当然,干部的责任还体现在敢于为群众说话,敢于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包括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善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扯皮,不上交矛盾,不文过饰非。但有的村官一旦当选,群众立即对其改变看法,往往是由于与群众沟通不够。二是执政意识不强。乡村干部总是喜欢形容自己是个“跑腿的”,当不了家,这也不管,那也不管,说话不算数。殊不知,在群众眼里,你就是政府,你就是党组织,你不给
我做主,就是让我向上跑着要公道。在工作中,许多乡村干部缺的就是理直气壮,缺的就是执政意识。三是奉献意识不强。应当承认,乡村干部工资不高,要是没有奉献精神,谁都不会当这个“官”。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史来贺、吴金印、李天成这样的优秀干部,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率先垂范,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是,从上访群众反映的材料分析,有些乡村干部奉献意识不强,先富不能带后富,好事先己后人,搞亲亲疏疏、宗派家族,有些甚至存在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导致群众厌恶不满。
(三)从整体工作上来分析,主要有“三个不到位”。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上访者到信访部门是听了政策后主动离去的,许多接访的干部担当了政策宣传员、讲解员。应该反思,乡村一级在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明白的过程中,是否很好地履行了责任。宣传不到位,群众就容易不理解;宣传不到位,是非界限分不清,好事也容易让群众不领情;宣传不到位,法律法规会有空白,上访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就难以杜绝。二是依法行政不到位。乡村干部在感叹农村工作不好干、信访问题多的同时,应当反思一下在工作中有没有以言代法的行为,有没有违犯民主制度的现象,有没有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的不负责行为。三是思想工作不到位。在做群众工作时,要让群众讲话,该给群众一个说法的就要给群众一个说法。群众与乡村干部谈心,没有距离感,就会推心臵腹;该泄的气有了渠道,就不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一些乡村干部的思路和眼光总是放在“灭火”而不是预防上,造成工作被动,其实是不善于与群众沟通,不能及时发现“苗头”,化矛盾于基层,解“心结”于萌芽。
三、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关键是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不会前进,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同时,没有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政治诉求、经济诉求、利益诉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乡村党组织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利益,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谋求发展与承受能力的关系。改革有成本,发展有成本,但不能拿农村稳定当成本。在现阶段,改革的力度、发展的程度都要与农民群众的承受度结合起来。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常常事与愿违。要吸取因为想给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不顾群众承受能力带来的信访压力这一深刻教训。
三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乡村干部一定要摒弃“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对上级提出的任务要结合实际拿出自己的工作思路,不符合基层实际的,要说明实情。要因村、因组、因“家”制宜,善于用党纪、国法和制度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同时,要经常性地对群众讲清讲透政策。
四是解决问题与承诺解释的关系。信访案(事)件的最终解决,是上访者的根本目的。有些是属于乡镇村组职权范围内的,有些是职权范围之外的,有些可以在短期内给予答复或者解决,有些则需要一个过程。作为乡村干部首先应立足于解决上访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化解一些毋需上交的矛盾,更要善于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能承诺兑现的就给信访者一个时间表,否则就应当讲清利弊,晓之以理。
五是疏导化解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在信访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有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变上访为下访。其实就是调研在先,关口前移,排查问题,主动上门。在改善乡村接访条件的同时,要学会梳理群众情绪,学会调解各种矛盾。可以利用宗亲关系、邻里关系,一帮一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由民政、司法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村入户排查矛盾,倾听和解决问题。要尝试把法庭开到村组、把普法课堂上到田间、把执法结果公示于民,让群众做到能找司法部门解决的不围政府机关,能在乡村解决的不越级求助。
第四篇:人大做好信访工作
县人大“三度”做好信访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通过受理来信来访,督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将来信来访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确定为常委会监督重点,努力从源头上控减信访数量。通过“三度”工作步骤,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3件(次),办理省、市人大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11件(次),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领导力度。人大作为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窗口,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信访工作列入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经常研究落实措施,力求处理好每件信访案件,牢牢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加大领导督办信访案件力度,实行集体研究、分工负责、领导亲自督办案件制度。常委会各主任按照各自分工,对批办件进行催办、落实,切实提高信访案件的办理速度和质量。
二是创新工作制度。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信访工作的特点,创新信访受理制度、归口办理信访制度、分级办理信访制度、督办和检查信访制度以及与公检法信访协调制度,使人大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人大常委会领导信访接待方式,根据信访内容,按照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工作分工,分别对口办理,提高信访办结率。
三是拓宽渠道宽度。县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遍及全县各行各业,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工作中,以代表工作推动信访
工作的开展,把信访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搭建代表活动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通过组织代表调查、走访联系选民等活动,及时把“民声”收集上来,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第五篇:人大信访工作交流
转作风求实效解民忧
——xxx街道人大办公室
今年以来,按照xxx县人大工作部署,xxx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文件精神,继续开展了“万件社会矛盾化解活动”和“千件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活动,街道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各级人大代表踊跃参与,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取得了令广大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x街道位于xxx县城北部,前身为xxx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老城区和新城区驻地,是xxx县行政中心所在地。街道下辖xx个社区居委会、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x万余人,流动人口近xx万人。纠纷化解工作具有流动人口多,特殊稳控对象多的特点。这些因素造成了矛盾纠纷易发的现状,也为人大信访工作带来难度。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县城北部、西部地区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xxx街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动迁基地多、建设工地多、综合整治项目多使也xxx街道步入了矛盾的凸显期。据统计,今年街道人大代表一年来来共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xxx多件。
二、主要做法:
(一)、一是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搞好“万件社会矛盾化解活动”和“千件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活动,街道人大成立的“万件社会矛盾化解活动”和“千件社会矛盾纠纷化解”领导小组,由街道人大主任任组长,分管政法的办事处副主任任副组长,街道信访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办、计生办相关人员及其各级人大代表为成员。同时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参加范围、任务目标和各项要求。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两个小组切实提高了本街道化解纠纷矛盾的效率和质量,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化解机制
强化责任,严明纪律。活动领导小组在处理化解和稳控措施的落实等环节中,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的原则,对每一起信矛盾纠纷及不稳定苗头都明确了人大代表,实行“五包一”责任制,即包案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同时,规范了信访首问责任制,在人大代表接访过程中,针对反映人提出的问题,街道人大要求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必须到场同人大代表一起参与研究解决方案。
建章立制,科学推进。为服务人民群众,街道人大在开展“万件社会矛盾化解活动”和“千件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活动中,创建群众事务人大代表代理制。街道人大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确定将群众事务人大代表代理制作为2012年开展两项活动的载体。代表在代理群众事务中,对每一件群众申请或委托办理的事项,随时受理,快捷承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各村设立“ 人大代表代理群众事务受理点”,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村干部为代办人,依据街道工作职能确定代理事务范围,并以一定形式向群众公开。各村民小组在村内显著位置公示了街道人大代表的联系电话,同时,通过代表赴村下访,及时把握信息,解决问题,消灭隐患,防止形成矛盾纠纷,构筑起便民、惠民的连心桥。
加强督查,及时指导。为了使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开展,街道人大对活动始终坚持经常调度,认真总结,分类施策,加强指导,确保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领导督查,街道人大主任负责对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行督查,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二是跟踪督查,对于落实到具体部门调解的矛盾纠纷,街道人大实行全程督查,按时通报纠纷化解工作进展情况,杜绝有调无果、有头无尾的现象。三是会议督查,全街道各级人大代表每半月一次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全街道人大代表矛盾纠纷调处会议,通报情况,讲评工作,部署任务。
坚持回访预防,对于化解完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防止纠纷出现反复,酿成新的事端。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街道人大每季度召开一次社会矛盾化解宣传动员会议,进行信访政策宣传,通过悬挂过路过街标语,向民众宣传法律法规,依法施教,排除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对缺系无理取闹的,讲清利害关系,进行了训诫谈话,有理有据的说服教育。
三、几点体会
1、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过程中,人大代表要始终坚持五个贯穿,强化了五种意识,从而实现了三个确保,即:坚持学习贯穿始终,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化解贯穿始终,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会审贯穿始终,强化质量意识;坚持稳控贯穿始终,强化主动意识;坚持接访贯穿始终,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2.尽职尽责,全心全意投身化解活动中去。人大代表来自于广大群众,因此人大代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首先必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才能正确对待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难处,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解忧难,从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如果对群
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敷衍塞责,则可能激化矛盾,甚至成为积案。所以,作为人大代表必须真情投入才能有效化解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