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
附件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6号——上市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
本专家指引是一种专家建议。评估机构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可以参照本专家指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当的做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根据业务发展,对本专家指引进行更新。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使监管部门和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充分理解评估结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制定了本专家指引。
第二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是指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涉及的评估报告。
第三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业务可能涉及多种资产类型和多重监管,资产评估师编写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时,应当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和评估准则对于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
第四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应当关注相关审计报告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及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或者保留意见时,资
产评估师应当关注并恰当考虑强调事项或者保留事项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并在评估报告中进行披露。
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时,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对相关事项及评估处理方式进行披露。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评估对象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披露评估对象涉及的资产、负债与已经审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估对象不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披露委托评估范围和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关系。
第五条 资产评估中涉及土地使用权评估,评估报告通常披露如下内容:
(一)土地使用权评估基准日现状状态与评估设定状态,包括宗数、面积、用途、剩余年限、取得方式、取得成本、相关费用缴纳等;相关费用的承担方式以及对评估值的影响;
(二)土地使用权权属资料,包括土地证、出让协议、使用协议等;土地使用状态,法规或政策限制交易、抵押等权利限制或者诉讼等权利争议事项;
存在抵押、担保等权利限制情形的,评估报告应当披露处理方式。
第六条 资产评估中涉及矿业权评估,评估报告通常披露如下内容:
(一)矿业权评估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取得时间、有效期、勘查或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区面积、— 2 —
开采深度、生产规模等;取得方式;取得成本;有偿处置情况及相关税费,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等的缴纳情况;
对于无偿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价款对资产评估结论的影响;
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出让的合同、批准文件,矿业权价款缴纳情况;
对于以转让方式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交易价格及依据; 矿业权人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披露目前勘查及其投入情况;
上市公司购买拥有矿业权公司的股权,如果矿业权处置价款已确定,披露是否存在未付的款项并已足额记为负债;如果矿业权应当处置而未处置并且涉及价款的,披露未来支付的相关协议或者意向以及支付方式,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二)矿业权权属文件,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划定批复文件”、与矿业权管理部门签署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合同”等,矿业权权属是否存在抵押等权利限制或者诉讼等权属争议;
已经付清相关费用或不属于国家出资勘查探明矿产、但尚未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的,披露对应的矿种、面积、评估价值、相应权证办理进展情况、相关费用承担方式,以及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存在抵押等权利限制等情形的,披露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三)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的时间和文号等;最近三年内最后一次储量核实与本次储量评审的差异情况。
(四)确定的收益期长于《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处于申办《采矿许可证》而《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到期的“探转采”矿产的,披露到期续展情况或“探转采”是否涉及矿业权价款及相关费用的缴纳,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第七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评估对象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根据《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的要求恰当选择评估方法,并结合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披露评估方法选择的理由。
评估对象不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披露主要资产的评估方法及选择理由。
第八条 采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结合所选择的具体方法,披露评估结论测算时涉及的相关表格。当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时,通常包括资产调整表、负债调整表、折现现金流量测算表、营业收入预测表、营业成本预测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预测表、销售费用预测表、管理费用预测表、财务费用预测表、营运资金预测表、折旧摊销预测表、资本性支出预测表、负债预测表等;
折现现金流测算表中,建议将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按可比口径列示在同一张表格中,并列示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占销售收入比例;
(二)资产、负债调整表中溢余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以及付息负债的情况;
(三)业绩承诺期前后预测趋势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四)折现率模型或估算方法,以及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个别风险或行业收益率、附加风险的估算过程及结果;引用数据的出处,可比公司的选择标准和选择结果。
第九条 采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可比上市公司的选择标准、股票简称及代码;
(二)交易案例选择标准、案例来源及相关信息,案例相关信息通常包括交易目的、交易时间、交易股权比例等;
(三)价值比率选择过程、调整过程及结果。
第十条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报告应当披露对评估对象价值有重大影响的表外资产、负债的识别过程和结论;主要单项资产的评估方法及选择理由。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引用土地、矿业权等单项资产评估报告作为资产评估结论的组成部分,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引用评估报告的评估机构名称、资质、报告编号、出
具日期、备案情况;
(二)引用评估报告的资产类型、数量、产权权属、取得成本、会计核算、相关负债以及账面价值;
(三)引用评估报告采用的评估方法、披露的假设前提、使用限制及相关事项;
(四)引用评估报告披露的评估结论数据,以及对于可能存在相关负债的处理情况;
(五)其他需要披露的重要事项。第十二条 评估结论形成过程应当披露:
(一)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及原因分析;
(二)形成评估结论的过程和理由;
(三)评估结果考虑了具有控制权溢价或者缺乏控制权折价,或流动性对评估对象价值影响的,应当披露溢价或折价数值的测算过程及确定依据,并对相关差异进行分析说明;
(四)评估对象涉及境外资产的,应当披露评估假设、重要参数的选取是否考虑了资产所在地的市场环境、人员、技术、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因素;
(五)可以结合对应的重组方式分析评估结论合理性。第十三条 应当披露主要资产的瑕疵事项。当瑕疵事项对评估结论可能存在重大影响时,还应当披露是否考虑瑕疵事项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存在瑕疵事项的资产评估值占总资产评估值以及评估结论的比例,相关方对瑕疵事项的承诺。
第十四条 应当披露影响评估对象价值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以及对该事项的处理方式。
第十五条 应当披露评估基准日至评估报告日期间发生的影响评估结论的重大事项,以及对该事项的处理方式。
第十六条 本专家指引是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中的评估实践为基础,针对此类评估业务评估报告披露的重点、难点提出的建议。本专家指引不涉及评估报告格式及评估报告基本内容的建议,未包括此类业务评估报告应该披露的全部内容。本专家指引不是对相关资产评估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规定的修正,也不是一项新的评估报告准则。
第二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报告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
起草说明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业务是复杂的证券、期货评估业务,涉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交易对方,对价形式多样。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使评估报告使用者和社会公众能够充分地理解评估结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起草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为便于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相关部门、人士全面理解《指引》,现将有关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指引》的背景和意义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中,《评估报告准则》、《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金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及各类资产评估准则,都对评估报告披露有相关要求。但对于重大资产重组业务评估报告的具体披露内容没有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要求。证券监管部门需要行业对此类业务有要点式的文件规定,具有证券、期货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也需要对此类业务有相关的参考标准。现有的准则体系架构不适宜对此类业务发布专门的评估准则。在此背景下,中评协尝试性的以指引形式出台具有参考价值的专家指引,对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的披露要点,防范资产评估机构的执业风险,发挥行业的技术支持功能。
二、起草的指导思想
《指引》不是准则体系的一部分,在起草过程中,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
1.《指引》定位是专家指导意见,强调准则规定优先。2.行文表述按基本准则体例,但更加直接、详细,对上市公司重大重组评估报告的披露要求提出具体建议。
3.针对需要细化的“披露要点”进行细化,不是完整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要求。未涉及的部分,应该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执行。
4.以明确重大资产重组报告“披露”要求为主,也涉及评估机构或注册资产评估师对此类业务的需要关注的内容(如审计报告)。不涉及出具评估报告后,需要向监管部门进行分析解释的内容(如历次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5.平衡监管要求和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6.鉴于内容比较集中,体例上不再分章。
三、起草过程
项目组搜集了现有准则、证监会公开发布的对于重大资产重组报告相关的披露要求。根据了解到的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中常见问题、监管部门关心的内容,讨论确定报告披露的关注点,形成条目内容。经过充分分析讨论,将《指引》指导内容界定在报告“需要披露的内容”,不包括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与其他中介对同一事项的关注、相同标的历次评估结果对比分析”等需要向监管部门解释汇报的内容。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指引》的主要内容
指引对“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进行了界定,只针对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中界定了范围的评估报告;
其后的具体建议条目主要内容有: 1.对相关审计报告及其类型的关注与披露;
2.注册资产评估执行土地使用权、矿业权评估时应披露内容;
3.采用收益法评估时应披露内容; 4.采用市场法评估时应披露内容; 5.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时应披露内容;
6.引用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结果时应披露内容; 7.评估结论确定过程应披露内容;
8.瑕疵事项、重大不确定性、期后事项的披露。
四、重点关注的事项
1.审计报告类型、审计口径与评估范围的关系是关注和披露的重点。
2.土地使用权、矿业权评估往往价值较大,法规和各级政府管理规定存在不一致,权利事项差异很大,是重大资产重组报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注册资产评估师自己执行评估业务和引用其他专业机构报告对信息的掌握不同,法律责任也不同,《指引》对这两种情形进行了区分,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的,建议披露更多的内容。
3.收益法、市场法评估参数的选择是监管部门关注的,《指引》给出了具体披露建议。
4.瑕疵事项、重大不确定性、期后事项的披露是否充分,是此类业务报告的监管点,《指引》对此进行了强调和具体化。
第三篇: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
中评协„2012‟246 号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关于印发《资产评估操作
专家提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评估报告披露》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具有证券评估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信息披露质量,防范执业风险,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现予以发布,供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业务时参考。
请各地方协会将《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及时转发评估机构。
附件: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2012年12月28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报:部领导
抄送: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2012年12月31日印发 — 2 —
附件
资产评估操作专家提示——上市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披露
本专家提示是一种专家意见。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可以参照本专家提示,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当的做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根据业务发展,对本专家提示进行更新。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使监管部门和评估报告使用者能够充分理解评估结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制定了本专家提示。
第二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是指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涉及的评估报告。
第三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业务可能涉及多种资产类型和多重监管,注册资产评估师编写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时,应当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和评估准则对于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
第四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应当关注相关审计报告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及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或者保留意见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关注并恰当考虑强调事项或者保留事项对评估
结论的影响,并在评估报告中进行披露。
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对相关事项及评估处理方式进行披露。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评估对象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披露评估对象涉及的资产、负债与已经审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估对象不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披露委托评估范围和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关系。
第五条 资产评估中涉及土地使用权评估,评估报告通常披露如下内容:
(一)土地使用权评估基准日现状状态与评估设定状态,包括宗数、面积、用途、剩余年限、取得方式、取得成本、相关费用缴纳等;相关费用的承担方式以及对评估值的影响;
(二)土地使用权权属资料,包括土地证、出让协议、使用协议等;土地使用状态,法规或政策限制交易、抵押等权利限制或者诉讼等权利争议事项;
存在抵押、担保等权利限制情形的,评估报告应当披露处理方式。
第六条 资产评估中涉及矿业权评估,评估报告通常披露如下内容:
(一)矿业权评估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取得时间、有效期、勘查或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区面积、开采深度、生产规模等;取得方式;取得成本;有偿处置情况及— 4 —
相关税费,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等的缴纳情况;
对于无偿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价款对资产评估结论的影响;
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出让的合同、批准文件,矿业权价款缴纳情况;
对于以转让方式取得的矿业权,披露矿业权交易价格及依据; 矿业权人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披露目前勘查及其投入情况;
上市公司购买拥有矿业权公司的股权,如果矿业权处置价款已确定,披露是否存在未付的款项并已足额记为负债;如果矿业权应当处置而未处置并且涉及价款的,披露未来支付的相关协议或者意向以及支付方式,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二)矿业权权属文件,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划定批复文件”、与矿业权管理部门签署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合同”等,矿业权权属是否存在抵押等权利限制或者诉讼等权属争议;
已经付清相关费用或不属于国家出资勘查探明矿产、但尚未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的,披露对应的矿种、面积、评估价值、相应权证办理进展情况、相关费用承担方式,以及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存在抵押等权利
限制等情形的,披露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三)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的时间和文号等;最近三年内最后一次储量核实与本次储量评审的差异情况。
(四)确定的收益期长于《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处于申办《采矿许可证》而《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到期的“探转采”矿产的,披露到期续展情况或“探转采”是否涉及矿业权价款及相关费用的缴纳,及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第七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评估对象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应当根据《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的要求恰当选择评估方法,并结合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披露评估方法选择的理由。
评估对象不是完整经营性实体的,披露主要资产的评估方法及选择理由。
第八条 采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结合所选择的具体方法,披露评估结论测算时涉及的相关表格。当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时,通常包括资产调整表、负债调整表、折现现金流量测算表、营业收入预测表、营业成本预测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预测表、销售费用预测表、管理费用预测表、财务费用预测表、营运资金预测表、折旧摊销预测表、资本性支出预测表、负债预测表等;
折现现金流测算表中,建议将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按可比口— 6 —
径列示在同一张表格中,并列示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占销售收入比例。
(二)资产、负债调整表中溢余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以及付息负债的情况。
(三)业绩承诺期前后预测趋势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四)折现率模型或估算方法,以及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个别风险或行业收益率、附加风险的估算过程及结果;引用数据的出处,可比公司的选择标准和选择结果。
第九条 采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可比上市公司的选择标准、股票简称及代码;
(二)交易案例选择标准、案例来源及相关信息,案例相关信息通常包括交易目的、交易时间、交易股权比例等;
(三)价值比率选择过程、调整过程及结果。
第十条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报告应当披露对评估对象价值有重大影响的表外资产、负债的识别过程和结论;主要单项资产的评估方法及选择理由。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评估报告中,引用土地、矿业权等单项资产评估报告作为资产评估结论的组成部分,评估报告应当披露:
(一)引用评估报告的评估机构名称、资质、报告编号、出具日期、备案情况;
(二)引用评估报告的资产类型、数量、产权权属、取得成本、会计核算、相关负债以及账面价值;
(三)引用评估报告采用的评估方法、披露的假设前提、使用限制及相关事项;
(四)引用评估报告披露的评估结论数据,以及对于可能存在相关负债的处理情况;
(五)其他需要披露的重要事项。第十二条 评估结论形成过程应当披露:
(一)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差异及原因分析;
(二)形成评估结论的过程和理由;
(三)评估结果考虑了具有控制权溢价或者缺乏控制权折价,或流动性对评估对象价值影响的,应当披露溢价或折价数值的测算过程及确定依据,并对相关差异进行分析说明;
(四)评估对象涉及境外资产的,应当披露评估假设、重要参数的选取是否考虑了资产所在地的市场环境、人员、技术、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因素;
(五)可以结合对应的重组方式分析评估结论合理性。第十三条 应当披露主要资产的瑕疵事项。当瑕疵事项对评估结论可能存在重大影响时,还应当披露是否考虑瑕疵事项对评估结论的影响,存在瑕疵事项的资产评估值占总资产评估值以及评估结论的比例,相关方对瑕疵事项的承诺。
第十四条 应当披露影响评估对象价值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 8 —
以及对该事项的处理方式。
第十五条 应当披露评估基准日至评估报告日期间发生的影响评估结论的重大事项,以及对该事项的处理方式。
第十六条 本专家提示是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中的评估实践为基础,针对此类评估业务评估报告披露的重点、难点提出的建议。本专家提示不涉及评估报告格式及评估报告基本内容的建议,未包括此类业务评估报告应该披露的全部内容。本专家提示不是对相关资产评估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规定的修正,也不是一项新的评估报告准则。
第四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七号 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前持续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首次董事会决议经表决通过,董事会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但尚未发出股东大会通知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每30日发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告内容至少应当包括:相关审计、评估和盈利预测的具体进展和预计完成时间,有关协议或者决议的签署、推进状况,有关申报审批事项的进展以及获得反馈的情况等;同时,公告必须以特别提示的方式,充分披露本次重组事项尚存在的重大不确定风险,明确说明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者交易对方撤销、中止本次重组方案或者对本次重组方案作出实质性变更的相关事项。
已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但尚未发出股东大会通知超过30日的上市公司,应当最迟于10月13日发布进展公告,并在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前每30日发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
《上市公司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将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上市公司于交易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者报告书的,无须申请股票交易停牌1小时。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9月25日
第五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九号[定稿]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九号 上市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披露(试行)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情形下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指引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
规定,制定本备忘录。
第一条 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后,在股东大会审议重组方案前终止本次重组的,适用本备忘录。
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后,董事会未在规定时间内发布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应当参照适用本备忘录。
第二条 上市公司或交易对方提出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动议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且充分的保密措施,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限定相关敏感信息的知悉范围。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要求,制作相应的交易进程备忘录。
上市公司预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事项难以保密或者已经泄露的,应当及时向本所申请股票停牌。上市公司停牌时间不得晚于审议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议案的董事会召开之日。停牌期间,上市公司应当至少每周发布一次事件进展情况公告。
第三条 上市公司应当在股票停牌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自查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自查对象应至少包括披露预案之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交易对方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自查期间应自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披露之日起,至上市公司股票因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开始停牌之日止。
第四条 上市公司或交易对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应当提交董事会审议。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当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就上市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财务顾问应当审慎核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的原因,并依据核查确认的相关事实,出具专项核查报告,就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发表明确意见。
第五条 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后,及时向本所提供下列文件:
(一)董事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决议;
(二)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协议;
(三)上市公司和交易对方对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说明;
(四)披露预案之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交易对方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在自查期间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的自查结果;
(五)独立董事发表的意见;
(六)财务顾问出具的核查报告;
(七)本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上市公司对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说明、独立董事发表的意见、财务顾问出具的核查报告,应当与董事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决议公告同时披露。
交易对方可以同时披露其对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说明,上市公司应当配合交易对方进行信息披露。
第六条 上市公司对本次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说明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的原因;
(二)从交易一方提出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动议到董事会审议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具体过程;
(三)披露预案之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交易对方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在自查期间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况;
(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事项是否构成预案中已列明的违约事件;
(五)违约责任及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措施;
(六)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第七条 上市公司应当在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做出如下承诺:“公司将在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刊登后的10个交易日内,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公司在投资者说明会结果公告刊登后的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第八条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所《关于推进上市公司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并进行披露。本所认为必要时,可要求上市公司在指定地点召开投资者说明会。除现场会议外,本所鼓励上市公司同时通过网络方式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参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的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交易对方及其代表、独立财务顾问。
上市公司应当在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召开后2个交易日内,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定媒体上发布投资者说明会结果公告,如实地向投资者披露投资者说明会的召开情况及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九条 上市公司应当在刊登投资者说明会结果公告同时,向本所申请股票复牌。
第十条 本备忘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