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6: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

第一篇: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

浙江省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考察体会

蓝省长:

6月7至8日,在您的率领下,实地考察了杭州富阳区东梓关村,桐庐县深奥村、戴家山村,安吉县灵峰街道蔓塘里、目莲坞村、天荒坪镇余村以及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莫干山镇燎原村等,并与浙江省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考察交流,我们深深感受到浙江省多年来坚持生态特色发展,通过强化上下联动、突出制度创新、注重整体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少方面值得学习借鉴。遵您要求,现将有关体会和思考汇报如下。

一、浙江乡村建设的特点优势

结合考察交流,我们体会到浙江省在乡村建设方面有以下六个特点优势。

1、山多水清,生态优势明显,建筑多依山就势,空间景观丰富。相较而言,江苏地形平坦,视景丰富度不够,水质改善还需长期努力。

2、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浙江已有401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而我省仅有28个。依托为数众多的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打底,文化和乡愁记忆易表达,乡村旅游易找到切入点,建筑风貌也较易把握和塑造。

3、乡村建设基础较好,浙江从2003年起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历经15年,形成了全省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的格局,2013年起又着力开展村级文化礼堂建设,至今已经建成1000家以上的乡村文化礼堂,有8500个垃圾分类试点村,9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庄绿化覆盖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4、通过自2013年以来的近5年“三改一拆”,浙江乡村空关房、空臵棚舍和违章搭建得到有效治理,村庄面貌整洁清爽,还腾出了空间用来增建村集体持有物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

5、浙江民间力量较强,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力量跟进、参与乡村建设较为活跃。农民相对富裕,农房质量普遍比江苏好。相应的,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环境、生活品质和社会治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而推动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6、作为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环境优势的影响力得到持续放大,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要素的进一步流入乡村。

二、江苏乡村建设潜在提升可能

比较分析浙江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觉得通过扬长避短,江苏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亦有六方面的潜在提升可能。

1、在思路上,更加注重探索多类型的乡村发展路径。目前浙江主要依托优越的山水、丰富的传统村落和活跃的民间力量,结合政府主导的“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整治、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等,大力发展以民宿、观光旅游为主要产业类型的美丽乡村。去年桐庐接待

游客1321万,旅游总收入135亿;德清接待游客1730万,旅游总收入178亿。这既是浙江优势的综合体现,但它所依赖的资源和要素,也限制了其模式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为此,江苏既要积极借鉴浙江经验,在景观资源丰富地区打造吸引城市客源的旅游观光型或民宿型村庄,另一方面更要大力探索基于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田园特色塑造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路径。

2、在内涵上,更加强调特色田园村庄塑造的内容综合。对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六个方面内涵,浙江乡村在“生态优”、“农民富”上表现突出,而“村庄美”、“产业特”、“集体强”、“乡风好”仍有提升空间。如村庄美,除少量设计师全过程深度介入的村庄品质较优外,其他村庄仍可进一步改善提升。

3、在传承上,更加注重乡土文化和民居本土性特色的挖掘和当代塑造。浙江虽有丰富的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资源,但从本次考察的村庄看,大都重视发展“洋家乐”来吸引城市游客,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建筑在地性的塑造仍有提升空间。为此,我们要更加强调乡土文化、民居本土性特色的挖掘和塑造,拟尽快形成13市传统民居要素资料集,供设计师借鉴参考。此外,结合李强书记要求省委研究室研究乡贤的意见,重视乡贤文化挖掘,强调在设计中本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乡村工匠的作用。

4、在空间上,更加重视“村庄美”和设计品质。虽然村庄有多规合一等改革要求,但“村庄美”的关键不是规划,而是更加深入细致、反映本土特征、使用乡土材料、体现因村

制宜、表达乡村丰富性的设计。因此建议严格遴选试点村庄设计师,严格试点规划设计方案的把关,明确要求试点村庄的建设必须有设计师的签字,未经同意不得变更方案,并要求设计师全过程跟踪指导。

5、在发展上,更加重视“产业特”和农业转型升级。这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需要充分发挥“三农”部门的指导职能,引导地方结合实际创新实践,探索行之有效且可复制的发展路径。鉴于“产业特”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建议第一批试点优先选择在“产业特”上已有较好基础的村庄。

6、在机制上,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力量的整合。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空关房以及一户多宅治理等,可在特色田园乡村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趟出路子。建议设立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引导资金,加快研究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基金的可行性,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资源的有效整合力度,在符合项目资金用途和管理办法的前提下优先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结合试点实施进展,建立工作推进定期督查通报和考评制度,按照“渠道不变、统一安排、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上下联动、统筹协调推进力度。

三、特色田园乡村选点建议和思考

目前各地试点积极性很高,但是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内涵、要求、路径以及工作难度等,认识的高度和系统性还不够,大部分认为是美丽乡村建设延续版。有鉴于此,建议

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淘汰制,严格试点实施方案的把关。

1、适当扩大允许制定下一步规划设计方案和工作实施方案的“县团点”数量。“县”在现有3个意向基础上,建议增加1~2个并向苏北苏中倾斜;“团”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5个;“点”可增加至20个。通过竞争淘汰,倒逼地方更深入地思考,更大力度出台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在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方面,我们建议省里明确两头,一头是鼓励引导的方向,一头是不允许的负面清单,两头之间则需依靠地方创新。

2、要求地方目前不要把精力都放在制订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上,而是要更深入研究几个关键问题:一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以往工作的差别,拟提升的着力点和对策;二是拟试点村庄的现有不足,对照6方面要求逐一分析,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三是改革创新举措和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其中包括土地制度、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培育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制度设计;四是拟委托的设计师团队,重点关注设计团队以往业绩(尤其乡村经验)。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6.13

第二篇:浙江“美丽乡村”考察线路

浙江“美丽乡村”考察线路

一、莫干山三九坞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驰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度假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以“清凉世界”著称于世。

环莫干山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休闲项目不断丰富,建成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具有莫干文化内涵的精品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主要有:南非人利用农家旧房改造的三九坞老家;南非人融入环保生态理念,推出崇尚自然奢华的驿站;杭州美术家协会所在的具有苏式古朴怀旧风格的莫干书院;法国人集中日韩风格一体的庄园式山里茶园会所;上海单车俱乐部利用农民泥房改造的骑迹山庄;采用租赁式的城仙居;具有浓郁江南庭院风格的铜官庄养生居;利用民国旧居改造的名家画廊等。三九坞老家项目介绍

三九坞——是莫干山脚下一个安静偏远的小村庄,有 18户人家,以前村里只有几个留守的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或进城打工,很多老式的泥坯房、西洋楼一直空着没人住。几年前,南非人高天成骑车来到了莫干山游玩时无意间发现了三九坞这一“世外桃园”。满眼皆绿的自然环境和原汁原味的泥坯土房深深地吸引了他,了解到这些泥坯房大多闲置着,高天成和朋友们毫不犹豫地租下了六套陈旧的土房,一租就是15年。本来是打算自己和朋友们度假的,后来发现,如果按照农家乐的形式来经营非常有市场,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清新空气以及远离尘嚣对于上海大都市的老外和高级白领们极具吸引力。

“三九坞”之四大特色:一是设计融入“低碳”理念。租用当地的农房,在不破坏原有房屋框架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房子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围绕低碳环保主题,利用旧原料,融进新的设计元素,很多细节体现自然和现代感。二是营造无景点另类健康出游方式。洋家乐的设置远离城市的喧嚣,更是回归自然,与心灵对话,爬山、散步、骑车、钓鱼,或者闭上眼睛,静听四周鸟鸣声、流水声、竹海摇曳声。三是网络营销成为营销主要手段。利用网络宣传、预定和“口传口”的方式进行营销,有固定的客源市场,主要吸引在沪国外友人和白领前来度假休闲。四是注重当地民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房屋内部进行古朴装修,配上现代化的设施,游客既可以体验本地民俗风情又可以享受西方的文化生活理念,做到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确保客人入住舒适度。

“三九坞”之主要做法:

——以环保生态理念改造农房。通过精心改造装修,农房成了可以接待客人的小屋,分别取名:紫岭居、翠竹小筑、竹工作室,从外表看,这些房子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农村公社时代。装修时保留和深化了泥坯房原有的风格和材质。院子中,老房子拆下来的大梁对半剖开,成了长条桌;雕花椽木被用来当花园的藩篱;大树墩成了圆桌,石礅子一个个叠起来,就是凳子;稻草做的灯罩;盖着茅草棚的吧台,全部是用废旧啤酒瓶堆垒起来;墙边散放着农家常见的土罐,是烟灰缸;竹篾编成的喇叭型垃圾筒;阳台上,废旧市场收来的木头做成柱子、栏杆;竹枝扎成了栅栏;修葺过的屋内,裸露的原木大柱;厅内的花格和吧台,也一“裸”到底,一块块红砖别致地围起后,未加涂饰;屋内的家具物什,都是四处“淘”来的宝贝,有当地古老的暖榻,笨重巨大的沙发床、藤椅子,下面有储物柜的椅子、老旧的火桶,还有从旧理发店搬来的理发椅等等,无不体现原生态理念。

——努力做到减少碳排放。装修时尽量不从外面带家具和建材进来,花了很多功夫在周围的村子里寻找旧家具,拆房剩下的雕花木梁、石礅、猪槽等都成了他们的装修原料。最具创意的是对猪槽的使用,下面凿了个下水孔,成了一个双人使用的洗手盆。没有空调、没有煤气,夏天靠电风扇,冬天靠每个房间安装的火炉,烧的是本地废木料、木屑压缩制成的柴禾。门前有蓄水池承接雨水,须得循环使用。垃圾分类,树叶、苹果皮会埋在地下。客人被建议乘火车到杭州而不是开私家车,不允许在室内抽烟,发现一次警告,第二次就要被“赶出门”。客人还被要求节约用电、用水,不提供每天换毛巾,没有电视。晚上可以烧烤,鼓励自己动手做早、中、晚餐,也可以请“阿姨”代劳。

——这里的休闲理念。来这里度假休闲的人大多是“裸家族”(naked family),他们的理念就是:放下一切!把自己交给自然,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爬山、散步、骑车、钓鱼,或者闭上眼睛,不思考也不说话,静听四周的鸟鸣声、山间的流水声、竹海的摇曳声。经营理念是为了给城市的居民创造一个可以完全放松解压的天然场所,但是并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受到了客人极大欢迎。

——正在不断地融入当地。聘请当地人做“管家”,请村里的一些妇女来做工。村里的孩子会带前来度假的外国小朋友下河摸鱼、上山摘果。销给客人的农产品是当地村民种的。每年3-4月份都会组织外国孩子和当地学生联谊,宣传环保理念,有时在一些节假日举办露天音乐会、烧烤、露营等活动,会邀请村民参加。春节还特意安排外国客人与农家同乐,过中国春节。

——给小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前没人居住或快要倒塌的旧房子经装修令人耳目一新,现在村里道路更整洁了,村里的人气旺了,村里人的卫生意识强了,村民看到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了。每年的房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雇佣当地的村民来做工,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村民们还学会了做西餐,懂得了不少科学饮食的知识。可以说,“洋家乐”改变了三九坞整个小山村。

二、黄公望村

黄公望村位于富阳市东洲街道,2007年12月由原华墅、白鹤、株林坞、横山4个村合并而成,位于富阳市城东7公里处,东接杭州,南傍富春江,西毗国际高尔夫球场,北靠黄公望森林公园,市一级公路江滨东大道贯穿村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富阳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所在,是整个富阳“山水城市、运动城市”得以具体化、生动化最为优势的物质载体和最为优良的环境之一。

全村现有农户746户,总人口2458人,村区域面积9.53平方公里,现有党员136名,村民小组16个,村民代表41人,全村耕地面积863.1亩,山林7640亩,森林覆盖率85%,茶园、桔园面积980亩,2009年农业生产总值2942万元,村经济总收入达63904万元,人均收入13949元。

该村先后荣获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浙江省兴村富民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最美的村庄、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杭州科技示范村、富春山居美丽村等荣誉称号。

三、诸葛八卦村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境内,市区偏西17.5公里,330国道从村的东侧通过,通往龙游、衢州的省道从北侧通过,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

诸葛八卦村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形成天然的外八卦,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村落布局结构清楚,厅堂、民居型制多、质量高,宗祠的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各种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建筑豪华,结构丰富,古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村内地形跌宕起伏,古建筑群布局合理,连绵起伏。村中水塘波光粼粼,竹木茂盛,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村落景观多样而优美,即有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又有环水塘而建的古商业中心,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专家学者们称其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典范”。是目前全国保护的最好,群体最大,型制最齐,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1996年诸葛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篇: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1%,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名中,浙江占4家。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经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瞄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奋力谱写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认为邯郸市与浙江等沿海先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这一块。要实现全市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把邯郸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途径,也是必然的选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强力组织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尽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体。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成为新生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要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亟须民营经济的新突破。

三、要迅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少,企业个头小。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扩充数量,进而提高运行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在量的扩张上,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催生一批新企业。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人才。要以民营企业为招商主体、项目主体,促其各类生产要素与沿海地区对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一要在洽谈项目上下功夫,争取比去年取得更大的成效。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胆有识之士投身发展民营经济,自主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信贷发放、场地提供、简化手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四、要在政策上再放活。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发展氛围还不够浓,政策运用还不够活。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决取消一切对它们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规定。国民待遇,人人平等。凡非国家禁止的领域,一律让民营经济进入,凡是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一律让民营企业享受。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政策放水养鱼,对民营经济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予之,后取之。要在“鼓励”二字上做文章: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租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鼓励金融资金向效益好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倾斜、各类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机制、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化发展。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和妨碍我市、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一靠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各部门、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靠制度。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羁绊。三靠政策。加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扶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让政策向民营经济倾斜,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四靠人才。要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换脑筋、拓思路,特别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广辟人才渠道,重奖开放功臣,重用开放能人,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复兴区作为我市的重化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区情特点鲜明而独特,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内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众多,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总量和社会贡献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分别列第一和第二。我市确立的“工业立市”之路,更将使辖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给复兴区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复兴区的经济走势,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我区民营企业较多,且大多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面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兴业、扩张规模的有利时机,我们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激发民营主体的发展积极性,按照“民营当先、民营突破”的要求,继续把发展民营经济置于突出位置,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积极搞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参与国企和集体企业改革,让民营经济在邯郸复兴这块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里,像雨后春笋般地丛生,得到充足的阳光雨露和肥力,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日期: 2013-06-14 09:07

来源: 河北日报 字号 [ 大 中 小 ] [ 背景颜色

] [ 打印文章 ] [ 关闭本页 ]

编者按:自2003年起,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治农村环境,丰富建设内容,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绝大多数村庄设施健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呈现出绿绕村庄、人在画中的独特江南田园风光。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浙江的乡村建设实践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近日,河北日报记者赴浙江进行实地采访,从多个方面探寻路径和做法,以期给我省各地以启示。

启示一:让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

10年前,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3年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帷,推动村庄由单点整治到沿线连片整治,由局部改善到整体改观。目前,该省规划保留的村庄基本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62.5%。

山水浙江,因这项历时10年的村庄整治行动而平添了更多景致。2万多个村落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幅幅雅致、清新的画面。

坚持一个理念——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因三面环溪而得名。村内香樟林立、溪流淙淙,一栋栋徽派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恬静自然。让村委会主任周忠莲自豪的是,不仅村民自己住着惬意,环溪村还成为许多城里人感受田园风光的首选地之一,每到周末,游客盈门。

“我们这里没有城里那样的大广场、宽马路,可是有小桥流水、石径竹篱,正是这些吸引了他们。”周忠莲介绍,为了凸显田园情趣,他们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恢复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农村”。

在增添农村现代生产生活设施的同时,营造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是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余振波认为,能否保持好田园风光,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浙江省确立了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规划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的思路,突出道路建设、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五项重点,力求村庄整治保持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特色。

坚持规划先行——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

虽然房子越盖越高,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耕牛退役,汽车进村,农民开始更多享受现代生活,但有些村庄布局凌乱,房屋乱拆乱建;有的村子像“老鼠尾巴”,拉成了一条线;有的村子里的房子东一块、西一块,毫无章法。美丽乡村怎样建设?保持田园风光该从何处着力?

“首要的是科学规划。”余振波介绍,按照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理念,浙江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的规划体系。目前,全省85%的规划保留村、200个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已完成规划编制。

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地处丘陵区,这个只有900多人的村庄,花30万元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庄规划。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认为这钱花得值,“村庄整治不能瞎干,哪里建新房、哪里发展产业、哪里搞绿化,村里老房子如何改造、村庄整体风格怎样塑造等等,在规划里都有考虑。”在规划的指引下,永兴坞村植树造绿,改造民居,成为浙江43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中唯一一个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村。

好的规划应该立足乡村特点,兼顾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尊重当地传统、习惯和风俗,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为避免各村在规划上走弯路、花冤枉钱,省里制定了《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指引》等,还开列名单,向基层推荐优秀规划设计单位。中国美院、同济大学等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成了许多村庄的座上宾。

为让规划真正得到落实,浙江规定,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规划一律由省里审批,一般村的规划也要由县级审批。同时,建立乡村规划执法队伍,监督规划落实。桐庐县183个村每村都配备了一名村级规划员,待遇与“大学生村官”相同,村里所有建设活动都需规划员签字。

坚持因地制宜——重视差异性,民居改建不搞一刀切

民居是村庄的主体,也是形成田园风光的重要一环。“重视条件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一味地大拆大建,更多地关注村庄的特色和个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吴雪桦介绍,浙江计划到2017年建成1000个左右的民居改造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启动了320个。这些村将力求体现山区、丘陵、盆地、平原、水网、滨海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风貌,在营造变化有序、错落有致乡村空间布局,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美丽村庄方面为全省提供示范。

走进桐庐县江南镇狄浦村,绿树浓荫环抱下的民居色调淡雅,颇富田园风韵。村委会主任申屠祥军说,这是“五化”整治的结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狄浦村对旧有民居实施了墙体美化、庭院净化、杆线序化、见缝绿化和污水净化。民居外墙统一粉白,四周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窗户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装饰,外挂盆花;对重要节点的围墙进行镂空改造,上面加盖青瓦;将凌乱的架空电线、电话线进行整理;拆除牛棚、猪栏等废弃设施,就地绿化。村民要盖新房,可以到村子专门划定的新民居点选址。新民居点的配套设施由村里统一建设,建筑外观、户型结构等实行统一。

整齐划一,会不会造成风格雷同、“千村一面”?桐庐县农办副主任王华杰说,一个新民居点的风格是统一的,但不同村庄之间还会有区别,主要是考虑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村落原貌相协调。

“田园风光是一种视觉观感,更是一种内心感受。”余振波说,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旅游休闲的乐园。因此,除了整治环境,还要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以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面子’与‘里子’的和谐统一。”

启示二:绿色成为乡村最美底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行走在浙江农村,你会发现绿色是这里最好的装饰。茂林修竹,养心养眼;红花绿草,相映成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人眼里,绿化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种树就是种环境,种树就是种健康,种树就是种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作为一种理念,已深植于许多浙江人的内心。

绿化与村庄改造相结合,增绿又增色

立足农村实际,浙江规划以城镇、村庄为点,以公路、河流、铁路为线,以农田、片林、经济林为面,最大限度扩大林木面积,增加林木总量,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片。

在降水丰沛的浙江,绿化有时也不是件容易事。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历史上曾名林厅坞,意思是“林木高大,树形似厅”,可近年来由于破坏严重,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胜景。村里组织植树,有些户以树对着大门口不好看或者没地方种为由,把树苗扔掉。“村民说没地方种倒也是实情。”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介绍,当时村里布局杂乱,乱占地现象严重,大小地块都有主儿。为此,永兴坞调整空闲地,治理空心村,把村庄划分为农户建房区、经济发展区、老村整治区和控制区,结合村庄改建,开展道路绿化和环村林带建设。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规定农户负责绿化自家房前屋后,村集体负责绿化公共部位。村民种活一棵树,奖励50元;私自砍伐一棵树,罚款50元。1998年至今,村里绿化投入已超过200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50%,成为了全省绿化示范村。

浙江“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地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态脆弱,是绿化的重点区域。2010年该省启动平原绿化工程,将绿化与村庄改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紧密结合,计划到2015年完成绿化造林180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计投入平原绿化资金293亿元,林木覆盖率达到18.1%,比201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五年目标三年基本完成,背后离不开机制创新和严格的督察。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幼平介绍,他们在土地性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征用、租用、依法流转、奖励补助相结合等方式保障绿化用地需求。同时,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省里建立了绿化进度通报和督察制度,许多地方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责任单位实行绿化问责和约谈,实行经常性督促、持续性推进。

绿化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增绿又增美

江山市新塘边镇日月村村民毛德朝家门前的空地俨然成了小果园,枇杷、香柚、杨梅、柿树等被修剪整齐的冬青包围着。“都是我这几年栽的,以前可没这个心情。”毛德朝家在村子边上,以前门前就是个大垃圾堆。在村庄整治过程中,村里雇人清走了垃圾,还在原地建起了一个门球场。“如果环境脏乱差,绿化再好也白搭。”日月村党支部书记毛小健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根据省里的要求,把绿化与洁化、美化相结合,统筹推进。这几年,日月村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卫生整治、路灯亮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其中绿化投入达到90多万元。“600多万元有一半是村里自筹的,包括村民投工投劳、捐款等。”毛小健说,去年春节,一些在外闯荡的村民就捐款50多万元,用于硬化村里的街道。目前,村域范围内通村公路和水系两侧绿化率达到了100%,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花中。

整治不易,保持更难。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浙江从队伍、职责、制度、经费等环节入手,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县乡两级每年安排的保洁经费达到12亿元。萧山、诸暨、安吉等地探索引入社会化保洁公司,长兴、德清等地专门成立了农村环卫管理机构,嘉兴开展了垃圾收集有偿服务试点,保护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农民是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桐庐县环溪村在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立了卫生整治红黑榜,每月评选正反两方面典型,整治情况好的上红榜,差的上黑榜。江山市大陈村从2005年起,每月对各户进行“十分制考核”,内容包括房前屋后绿化、卫生清扫、垃圾收集等5个方面,结果张榜公布;每年进行一次卫生清洁户评选,给获奖者披红戴花。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这几年村子环境大变,来取经的人超过3万人次,“我们的经验就是人人动手,家家参与。”

绿化与富民相结合,增绿又增收

竹海森森,绿浪翻滚。有“中国大竹海”之称的安吉是全国首个生态县,2012年又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高家堂又是安吉县的首个生态村,近年来该村以“青清山水,净静村庄”为卖点,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游,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去年10月,高家堂引入社会资本组建了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30%,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包装。“去年靠卖竹子和发展旅游,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高家堂村党支部委员陶佳南说,满眼的绿色正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把生态亮点打造成景点,串联景点形成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浙江规划建设了45条休闲旅游景观带。截至去年底,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点2800多个,农家乐从业人员达到11.5万人,直接营业收入88.4亿元。

此外,结合农村绿化,浙江还启动了兴林富民示范村镇建设,目前已建成示范乡镇182个、示范村1092个,去年示范村镇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到农业收入的77.8%。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干鲜果品和珍贵树种等产业,让农村增绿、农民增收。临安、江山、庆元等县(市)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长兴县结合平原绿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面积达到26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苗木种植户年均收入超过4万元,实现了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启示三:现代公共设施扮靓现代生活

田园风光,现代生活。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农村一些地方环境脏乱差的表象背后,是现代公共设施的匮乏。”着眼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农村的现代公共设施“短板”,就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重点。

因地制宜上设施,告别“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整治脏乱差,哪项工作最难?桐庐县农办副主任王华杰的答案是污水处理。“一是因为农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二是污水处理设施的一次性建设投入大。”不过,截至今年3月上旬,桐庐183个村及所有农家乐全部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全覆盖。其中,除两成左右的城郊村污水被纳入建制镇污水处理管网外,其余村均实现了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

环溪村被视作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的一个代表。村里建起9个人工湿地模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池,600多户村民家的污水全部通过管道进入处理池。处理池分太阳能微动力和无动力两种。“区别就是太阳能微动力处理池由于有了动力驱动,处理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环溪村村委会主任周忠莲介绍。

位于环溪村口的2号处理池属太阳能微动力类型,为周边87户农户服务。农户家产生的污水先排放到自家房后的化粪池,然后通过管道汇入处理池,经沉淀、厌氧、人工湿地、沉砂池等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人工湿地里种植着美人蕉、菖蒲、麦冬等亲水植物,通过根系吸附污水中的氮、磷,既净化了环境,还成了村里一景。

“村里雇了1个人对9个处理池定期巡察,月工资1500元,除此之外基本不需要其他运行费用。”据周忠莲介绍,9个处理池共投资260多万元,设计使用寿命8至10年,县里按每个服务人口7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村集体和村民基本不用掏钱”。

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浙江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临近县城或者建制镇的村,通过延伸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理的村,可以从已探索成功的人工湿地、净化沼气处理、多介质土壤层处理等11种模式中选择合适的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目前,浙江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2.5%,共有590个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90%。省环保厅还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指导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中科院高负荷地下渗透污水处理负荷技术、韩国自然通风性好氧人工湿地高效污水处理技术试点,力争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模式。

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改厕是前提。“通过改厕,农户才能把自家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接入管网。”据浙江省卫生厅负责人介绍,2007年他们就把改厕列为村庄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每年安排资金对40万户的厕所进行改造,主要是结合民居改建,消灭露天粪坑,在屋内设立单独的卫生间,配备上下水设施,在屋外靠近卫生间的位置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新建一个化粪池约需1000元,有的地方直接补贴几百元现金,有的地方由政府提供沙子、水泥,农民自己出工。”王华杰说,现在农民建房打基础时,化粪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浙江还着力构建“户收、村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网络,目前这一网络已覆盖93%的行政村。去年,全省县和乡镇两级安排保洁经费达到12亿元。

搭建服务平台,农民乐享好生活

乐田园,悦生活。在加快村庄整治的同时,浙江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心连心服务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尽管各地叫法不同,但浙江在农村建起的这些为民服务机构,都成为服务村民的主阵地。以往村民需要跑好几个地方、走好几个部门才能办的事儿,现在这些机构都能办好。

安吉县马家弄村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委会办公楼中占了一层,这里可以为村民提供社保、计划生育、民政等19大项、121小项事务的全程代办服务。代办员李建明说:“服务中心的口号是群众动嘴,我们跑腿。一般的代办事务7天内必须办完,否则就要有个说法。”便民服务大厅的隔壁是村里设立的便民服务点,里面一排排的货架上摆放着家用修理工具、水管配件等物品。“这是预备给村民救急用的。比如家里水龙头坏了,跑镇上现买来不及,就可以来这里拿走救急。”

而安吉县横山坞村除便民服务中心外,还有一个美丽乡村信息中心,在广电数字网络的基础上,这套系统通过追加少量投资实现了“户户响”音频广播(村里可借此发布通知、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户户看”视频监控(村民坐在家里可借助布设在主要路口的9个摄像头查看情况)、“户户用”信息云台功能(村民打开电视进入社区模块,可以查看社区建设、招工等信息),给村民搭建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村里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许多村为此成立了老年协会,建起了老年食堂。桐庐县狄浦村的老年食堂根据就餐老人年龄不同,一顿饭的价格从1元到4元不等。村老年协会负责人称,维持老年食堂运转的经费不成问题,“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很多,组织他们捐点款就够了,孝敬老人也是他们的一大心愿。”

“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浙江省农办新农村建设处副处长许勇军说,在优化县域村庄布局和农村社区布局的基础上,目前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用电实现了城乡同价,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93%,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7%,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1%。便捷的农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

启示四: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根脉

“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差异,不同的村落民居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些丰富的人文信息随着时间的沉积,已成为一种抹不掉的印记。

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仅目前已通过认定的历史文化村落就有971个,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浙江把建设现代人居和保护传统文化合理兼顾,先期启动了260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塑造村庄的文化个性和品牌,力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千村一面”和城乡同质化现象。

统筹保护与建设,传承文化根脉

2012年5月,浙江省首次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江山市召开。江山市境内共有栈道、戏楼、宗祠、古民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这几年,他们探索出了一条“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路子。江山市农办的周章恩说,不能为了发展不管保护,也不能为了保护不要发展,“统筹兼顾是江山经验的核心。”

结合特色乡土文化和自然禀赋,江山对35个历史文化村落的发展定位、主攻方向、重要措施以规划的形式进行固定,确保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的完整。

大陈村具有上千年历史,村里有古民居70多栋。按照规划,这几年村里着力完善古民居的上下水等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居民提出,现在条件好啦,能不能把碎石拼成的路面换成柏油路,结果被否决。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这几百米石径凝结了几辈人的辛劳,是大陈的宝贝,一点都不能破坏。”

古村落保护既要充分满足村民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还要调动村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桐庐县狄浦村村民申屠阿潮今年已经74岁,他居住的石头房子已有上百年历史。前年,村里动员他拆除了房子前闲置不用的牲口棚和猪圈,原地进行了绿化,同时改造了电力线路,安装了空调。老人说:“没想到老房子越住越舒坦。”

按照外在风貌与内在文化有机统一、保护传承与改善人居有机统一的原则,浙江努力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他们专门出台扶持政策,省财政补助每个重点历史文化村落500万至700万元,每村安排15亩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核心区块居民的搬迁安置;一般村根据保护利用成效每村补助30万至50万元,市县两级根据需要进行资金匹配。

挖掘光大民俗遗存,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与民居等有形的实物遗存不同,村风、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无形的遗存更是点多面广。浙江一些地方“虚功实做”,通过挖掘、研究、整理,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

狄浦以拥有“古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树文化、古造纸文化”著称。当地人说,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全靠“挖掘”。狄浦村口有一片树林,以前是个垃圾堆放点。村庄整治中垃圾被运走,村里组织人一清点,发现里面有11棵树龄200年至800年的古树。于是,该村借势建成了一个生态公园,挖掘整理出了古树文化。在清理河道积存垃圾时,他们又发现10个被掩埋多年的清代造纸纸槽,经过细致研究整理,古造纸文化得以发掘。

文化是一个村落的本质特征,也是塑造个性品牌的重要依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浙江一些村庄通过挖掘整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品牌。桐庐县环溪村90%多的村民都姓周,是北宋《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裔,环溪村借此打造了“爱莲文化”;江山市清漾村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村里挖掘整理了“毛氏文化”;安吉县马家弄村农民过去曾制作、使用过竹鼓,前年他们专门从陕西安塞请来老师教村民打腰鼓,“鼓文化”现在成了马家弄村的一个响亮品牌。

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古村落休闲游、民间工艺展示、乡土文化体验、农家农事活动体验,围绕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浙江一些村庄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轻轻地在风中翻转,香香地在碗中盘旋,美美地和着我们的微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这首充满温情的歌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歌咏的是大陈村的一种特色美食———大陈面。

大陈面已有500多年历史,但一直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没有做大规模、打响品牌。2010年,村里建成了一个年产5000吨大陈面的标准化工厂,喜欢唱歌的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请人创作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歌是大陈村的村歌,也是大陈面的广告歌。”2010年9月,汪衍君带着这首歌在首届中国村歌之星演唱评选活动中获奖,大陈面的市场知名度也随之提升。目前,大陈面已经发展到20多个品种,最贵的每公斤卖到16元,60多名村民因大陈面而致富。

借助市场化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利用,成为一些村庄的共同选择。江山市和睦村有着近300年的传统土陶生产历史,现存60多孔古窑址,有30多位制陶师傅。村里引进部分社会资金联合成立了彩陶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力争把整个村打造成古陶文化村,开发仿古陶瓷系列产品,使传统土陶生产基地的古风古貌、传统制陶工艺得以传承。马家弄村借助“鼓文化”的影响力,成立了锣鼓表演队,去年一年表演队的劳务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

与此同时,一些新业态也开始在农村涌现,如以民宿避暑、养老养心为主的养生经济,以寻根探史、写生创作等为主的文创经济等。(李文亮)

第五篇: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重大,且已形成块状经济,知名企业和大个企业较多;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浙江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早地认识到了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比较早地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灵活的机制优势和举全民之力、集社会之财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2003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1%,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188家,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名中,浙江占4家。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经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瞄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奋力谱写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认为邯郸市与浙江等沿海先进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这一块。要实现全市确定的宏伟战略目标,把邯郸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途径,也是必然的选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就必须强力组织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尽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体。

一、要在思想上再放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出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明确规定。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切实消除一切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坚决摈弃一切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光荣、为社会做贡献有功”的思想观念,像浙江人那样,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二、要在认识上再提高。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蓬蓬勃勃,发展极快。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成为新生的主力军。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奋起直追。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占多大比重就占多大比重。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极。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要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亟须民营经济的新突破。

三、要迅速壮大民营经济群体。我市民营经济总量少,企业个头小。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扩充数量,进而提高运行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在量的扩张上,一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催生一批新企业。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同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合作,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人才。要以民营企业为招商主体、项目主体,促其各类生产要素与沿海地区对接,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一要在洽谈项目上下功夫,争取比去年取得更大的成效。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胆有识之士投身发展民营经济,自主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信贷发放、场地提供、简化手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使民营经济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四、要在政策上再放活。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发展氛围还不够浓,政策运用还不够活。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决取消一切对它们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规定。国民待遇,人人平等。凡非国家禁止的领域,一律让民营经济进入,凡是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一律让民营企业享受。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政策放水养鱼,对民营经济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予之,后取之。要在“鼓励”二字上做文章: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收购、租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鼓励金融资金向效益好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倾斜、各类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机制、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集团化发展。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不够宽松是制约和妨碍我市、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一靠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各部门、各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的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靠制度。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消除一切发展民营经济的羁绊。三靠政策。加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扶持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让政策向民营经济倾斜,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经济建设步伐。四靠人才。要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换脑筋、拓思路,特别要注重引进高级人才,广辟人才渠道,重奖开放功臣,重用开放能人,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发展。

复兴区作为我市的重化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区情特点鲜明而独特,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内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众多,工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美丽乡村考察体会(20170613)(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

    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 2014.03.01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5 作者: 夏宝龙 字号:【 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

    学习考察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感想体会综述

    学习考察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感想体会 石文兵 今年7月,我随全县党政考察团到浙江省湖州市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观摩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使我深受触动和启......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5篇范文

    赴浙江学习考察后,感慨万千,我认为浙江改革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速快,运行质量高,发展气魄大,人民生活水平高;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所占比......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画卷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画卷 2011年02月10日 07:44: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美好家园 王子庭 摄浙江日报2月10日讯 浙江的农村,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里,城乡开始融合发展。在这......

    20140516主任发言(美丽乡村桐庐考察)

    陈主任发言材料一路走一路看,切实感受到整洁有序、美丽如画的乡村,浙江美丽乡村先行区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安吉是200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中国美丽乡村”建......

    考察桐庐美丽乡村心得体会(共5则)

    一路走来,桐庐县的精致大气,环溪、荻浦的秀美和谐,现代化的城乡风貌、错落有致的特色村庄,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浙江考察报道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浙江考察报道 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在2010年9月14日-16日,组织会员企业到工业重镇浙江玉环与宁波海天进行了参观学习,秘书处随行人员记录下了这次考察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赴浙江义乌学习考察体会 2012.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2年9月)为期半月的全县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已经结束。可以说,这次培训学习,方式灵活,既有县内专题讲座,又有县外考察培训;内容丰富,既有创新理论讲解,又有专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