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报告
2010年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作报告
中国·海南 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1-01-24 15:03:02 来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 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部署,推动海南“十二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再创辉煌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建飞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同志们:
刚才姜斯宪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对过去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厅党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 “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了我省建设事业各项目标任务,“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已全部实现。可以说,这五年,是建省以来建设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力度最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惠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多的五年。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省城镇人口达到415(含农场职工)万人,城镇化率达50%,比 “十五”期末增长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十一五”指标3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301平方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31平方公里,转移3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
——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城乡规划体系。全面完成全省18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3个重点景区、沿海重点区域、181个建制镇、20个乡、45个农场场部、100个村的规划编制和修编,以及大量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了《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等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城乡建设和重点旅游景区的科学有序发展。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全省城镇基础建设完成投资180.35亿元,比“十五”增长109%。新增道路513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4.5平米,超过全国“十一五”指标3个百分点。21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以上,超过全国“十一五”指标16个百分点。县城以上城镇绿地率达33.29%,绿化覆盖率达39%,人均公共绿地达11.5平方米/人。全省新增城镇公园24座,海口、三亚获建设行业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海口、三亚、保亭等多个市县被评为 “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等。同时大规模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每年投资约6亿元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风情小镇初露端倪。开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城镇卫生保洁开始向农村延伸。改造农村危房9200户,建成东方市报白村等一批新型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和5000多个文明生态村。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从200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头号民生工程。到去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2.06万套,建成9.1万套,完成投资129亿元,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7万户,实施住房保障10.24万户,按同口径比较,我省建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3平方米。
全省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率逐年提高。截止去年12月,全省累计缴存137.28亿元,缴存职工人数50.81万人;累计提取51.2亿元,个人贷款总额35.8亿元;缴存覆盖率达到65.41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个贷率达32.26%,使用率57.84%,贷款逾期率0.35‰,远低于全国1.5‰的要求,资金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推动儋州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稳步开展。
——房地产业连续多年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5年来全省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128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两倍多。商品房开工面积累计301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累计120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累计2125万平方米,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收入占地税总额的40%以上,2010年房地产业税收是2005年的7.8倍。上述指标都创历史新高,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建筑业产值连年大幅增长。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59.69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200亿元。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累计达到600.88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50%;建筑业累计增加值达到153.61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40%。在保持产值大幅增长的同时,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都保持在全国较高水平,涌现出省优质样板工程158项,6项工程荣获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加速推进。新建建筑全部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65%以上。海口既有建筑25%完成节能改造,三亚既有建筑15%完成节能改造,琼海等5个城市既有建筑10%完成节能改造。全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全省1000多项建筑工程应用新产品、新材料,建筑面积达到1120多万平方米。
——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明显加强。五年来共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6项,规范性文件38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项,下放审批项目16项。我厅审批办大胆创新审批制度,实行集中人员、集中项目、集中审批,做到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相互制约,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效率和质量,被省政府作为先进经验向全省推广。
——建设系统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90%以上的在职领导干部参加了业务培训。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140期、十大员培训班47期。截止去年底,全省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3000人,各类注册师达到6000人。指导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120家。全省建设行业的人才素质明显提高。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中,2010年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成绩最为辉煌的一年,也是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一是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62.98亿元,实际开工12.63万套、1057.09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的125 %,竣工7.4万套、561.72平方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同时制定出台了“一个意见”和“三个办法”,形成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体系,得到了卫书记、罗省长的高度肯定;危房改造(含农村危房、水库移民、茅草房)已完成改造12889户,开工建设19466户,也超额完成改造1万户年度计划的任务。二是引导调控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针对年初房价上涨过快的局面,我们及时调研和分析形势,为省委省政府调控决策提供参考,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两个暂停”决定,使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2010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完成467.8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2.23%,同比增长62.5%;商品住房销售面积571万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金额746.61亿元,同比增长112.4%;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04.05亿元,占全省地税总额的43.9%,同比增长108%。三是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厕建设成效明显。在2009年大规模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去年又掀起整治高潮,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省公共厕所项目竣工702座,提前超额完成648座的任务。四是超额完成太阳能建筑应用任务。全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6个,完成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约610万平方米。五是建筑业产值创历史新高。全省建筑业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产值达200亿,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125%。建筑业税收累计32.66亿元,占地税总额的13.77%,同比增长37.3%。建筑业连续多年成为我省第二产业的税收大户。六是住房公积金各项运营指标实现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65.41%,同比增加18.94个百分点。缴存职工人数达到50.81万人,同比增长46.97%。当年缴存额32.38亿元,同比增长32.58%。贷款发放额14.24亿元,同比增长57.94%。
2010年,在各项重点工作指标超额完成的同时,我们还高质量完成了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系列突击性攻坚任务,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一是扎实开展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面对去年10月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前部署,主动作为,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组成近15个专家组,分赴各市县对校舍安全、水浸区域房屋安全隐患、市政防洪排涝设施等开展一系列排查和督导工作。制定汛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指导市县开展汛期质量安全自查,大灾期间全省未发生一起在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全省建设系统共捐款8000多万元,占全省捐款总额的1/4,是海南历次捐款最多的一次。这充分体现了我省建设系统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海南人民的爱心。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在抗洪救灾行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我们还及时放开危房改造户提取公积金的范围和条件,简化手续,开辟“绿色通道”。紧急完成村庄重建规划编制,设计农村灾后重建房屋范本。主动向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汇报灾情,争取到对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市政管网、城市排涝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编制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高质量建成省规划展览馆。在接受省规划展览馆展陈任务后,我们攻艰克难、加班加点,仅用2个月就高标准完成了省规划展览馆的规划设计、数据收集和布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接待习近平、贺国强等多位中央领导的视察任务,为海南省争得了荣誉,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省规划展览馆已成为全面展示海南风貌、建设成就及远景展望的重要窗口。
回眸“十一五”,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来之不易。我们的体会是: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卫书记、罗省长、姜副省长都十分重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多次专门听取我厅工作汇报,多次作出明确具体的指示,给全省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突出成绩的重要保证。二是厅党组加强学习和实践,主动谋划住房城乡建设改革与发展大计。几年来,厅党组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能力;广泛吸取经验,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推动住房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得益于各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几年,全省各市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坚持常抓常议,想招数、促发展,推动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实惠。四是得益于各市县建设部门良好的执行力,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几年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推动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各市县委、政府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体住房建设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城市管理能力薄弱,各市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市县工作进展慢,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偏低;三是全省房地产品种单
一、住宅投资比重偏大;四是建设科技工作相对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五是工程建设领域是当前腐败的高发区之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等等。对此,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迎来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我们要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作为、努力拼搏,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面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到56%。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提高。海口市、三亚市两大核心城市,成为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空间枢纽;儋州、琼海等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空间节点;东方、文昌、万宁等次区域中心城市和其它县城,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次区域中心;一批特色鲜明、产业支撑强劲的小城镇,成为推进农村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服务基地;一批环境优美的特色村庄,成为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层服务点。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城乡风貌和充满魅力的一流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对主要街区进行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加强城市雕塑建设,构建城乡绿化廊道和生态网络,大量种植热带植物和花卉,营造多层次的热带生态园林绿化景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建成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镇。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建立健全分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77.44亿元,建成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28.8万套,建筑面积2306.74万平方米,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完成15万户农村危房和水库移民危房改造,改造面积900万平方米,提高和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水平。
——房地产业继续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继续巩固房地产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海岛型国际旅游房地产品牌初步形成,旅游房地产的主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构筑以专业化旅游房地产为主导,居住、商业、办公地产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十二五”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3370亿元,年均递增15%,商品房竣工面积1846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省重要产业。优化建筑业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整合资源,建成一批规模宏大、装备精良、竞争力强的综合性建筑企业。到2015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460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15.4万人,劳务企业达到150家,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达到10家。
——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快速发展。以科技发展带动行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相关行业的开发研究,加快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化应用,引导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70%的城镇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30%的农村新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新建建筑全部达到建筑节能目标,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30%的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民用建筑能耗占全省的总能耗控制在19.5%左右。
——形成廉洁高效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备的法规政策体系,形成廉洁高效的城乡规划建设行政管理体系、完善的住房保障标准体系、结构合理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严格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标准体系、完备的建筑市场行为规则和监管机制,以及完善的绿色文化和绿色建筑科技创新体制、高效的防灾减灾管理体系、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等。
三、2011年工作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委五届九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统筹考虑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统筹考虑”。这为我们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的重要一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五届九次会议精神,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工作部署,抢抓发展机遇,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发展为主动力,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2011年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规模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改善本省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保障性住房建设仍然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艰巨。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全年计划新建9.1576万套,竣工1.83万套。各市县要按部署的任务,尽快落实土地、资金等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全面完成全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工作要求,今年还要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开展调查,摸清底数。现在不少市县底数不清,各市县要尽快开展城乡居民住房和收入状况调查,摸清各类人员的住房状况和住房需求,明确今后每年的建设任务。二是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今后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和重点保障形式,重点建设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共租赁住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加大社会资金投入,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三是要加强租售管理,提高入住率。这两年,全省将陆续建成大量保障性住房并投入使用,各市县、农垦等单位一定要抓好发租发售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保障性住房真正分配到住房困难群众手中,提高入住率,不能让建成的廉租住房空置。四是要加大建设质量监管力度,确保群众住上放心房。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和查处工程质量问题,确保保障房都是高质量工程。五是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初步形成机构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运行体系。
(二)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我省公积金提取程序越来越简化,可使用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各市县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好住房公积金。今年全省住房公积金目标是:缴存人数达到56.2万人,覆盖率达到72.34%,全年归集额34.85亿元,贷款发放额33.9亿元。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推进管理机构移交。要继续推动各市县公积金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农垦系统要配合做好这方面的调研。二是加强归集力度,扩大缴存覆盖面。今年将加强强制缴存力度,落实公积金管理条例要求。三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公积金使用率。对公积金试点项目,儋州要认真落实公积金提取、贷款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检查验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顺利回收,力争把儋州试点项目做成全国示范项目。四是加强建章立制,确保公积金安全运行。各市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对各委托银行加强业务考核管理,确保住房公积金安全运营。
(三)继续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态势,有效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要大力发展为旅游业服务的相关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将继续成为海南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年房地产业开发计划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5%。
要完成上述目标,我省今年房地产业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方面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服务于旅游业的房地产,因此我们要精心呵护和把控好海南房地产业,坚持科学规划管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一是要加强政策研究和规划引导。积极研究探讨和规范产权式酒店、酒店式(租赁式)公寓、分时度假等旅游房地产,推动经营性房地产发展,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我省西部地区房地产刚起步,发展空间大,要尽快编制完成《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西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二是要加大推介力度,拓宽促销渠道。要加大商品房岛外促销力度,建立完善省级商品房网络销售,继续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销售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要加大多区域、多层次、多方式的房地产宣传促销工作,并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旅游论坛、国际赛事、电影宣传等,紧密结合海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加强海南房地产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宣传和推介。三是要加强监管和调控,维护好房地产市场秩序。要通过土地供应、税收、信贷等多种手段,多部门联合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要建立和培育市场评价信用体系,优化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环境。四是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和房地产展销系统建设。海口市和三亚市今年内必须完成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其他市县也要创造条件尽快建设。五是要规范房屋登记和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各市县要加快解决房屋无产权证问题。要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依法开展打击各类违章违建建筑行动。同时,要加强物业管理,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健康发展。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要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使全省城镇人口达到458.87万,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城乡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要继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各市县要根据《海南省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推进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规划修编,科学推动城镇化进程。二是要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要依据有关规划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三是要扎实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各市县要认真落实《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的要求,促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四是要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及其运行保证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已建成的设施,各市县要加强维护和运行监管,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水平。今年厅里将重点指导海口、三亚和儋州开展城市数字化管理试点。五是要大力开展城乡风貌特色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各市县要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充分挖掘本地旅游特色资源,对主要街区进行旅游要素改造。同时要积极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和城市雕塑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营造多层次的热带生态园林绿化景观。
(五)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公厕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提供优美城乡环境。继续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省将2011年定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年”。各市县要树立长期奋战的思想,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同时要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卫生保洁的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规范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目前,各市县垃圾处理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毕,今年的关键任务是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垃圾处理运营和监管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要大力推进全省公厕建设。各市县要认真落实完成今年旅游公厕建设任务,还要结合实际,重点加强对旅游公厕的管理,确保公厕管理规范、干净卫生。
(六)结合旅游项目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大农村及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力度。目前,我省各市县要上马一大批的旅游建设项目,各市县要抓住机会,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每个市县要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重点抓好1-2个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和文化娱乐设施项目的建设,力争全省每年建成5-10个有特色、有内涵的风情小城镇。全力推进农村及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各市县要继续加大农村及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力度,明确时限及要求,组织开展现场办公。5703户大广坝水库移民的危房改造,要力争在5月底前全部竣工。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年底前也要全部完成。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危房改造质量。
(七)加快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建筑业。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规模的加大,我省建筑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11年力争使建筑业产值达到240亿元,增加值达到50亿元。要加大建筑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的力度。着重引导和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力度培育高等级资质的施工、监理、设计企业。要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广泛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外省进琼企业的管理。要鼓励优秀外省建筑业企业进驻海南发展,同时要坚决纠正一些低资质、无人员,到处挂靠等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的联动;要加大对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同时还要加大工程造价监管力度,规范工程计价行为。海口、三亚作为工程竣工结算备案试点城市,要研究出台实施细则,推进强制性标准的有效实施。
(八)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建设。夯实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站要改进监管模式,强化对建筑业企业的差别化管理,提高监督水平。要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完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程序。要加强监管检查,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各质量监督站要重点抓好建筑起重机械、高处坠落、坍塌、临时用电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治理,依法严惩非法违法行为。要强化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努力提高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九)推进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全面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我省建筑节能减排任务仍然非常繁重,各市县要继续努力,大力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规模化应用。确保全省今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达到66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十二层以下住宅全面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厅里即将组织开展全省检查,并发放去年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补助资金。各市县也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财政补贴、面积补贴等作用,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规模化应用。开展建设科技创新。各市县要重点做好新型建材的引进、应用、推广、替代等工作。大力做好建筑节能。要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照明节能。各市县职能部门要及时对主城区公共照明设施进行节能改造,确保全省公共照明设施达到节能要求。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人才是建设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我厅计划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以上,培养建设管理岗位人员3000人,培训并鉴定农民工5000人次,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8000人次。要加强人才交流,促进全省建设事业均衡发展。2011-2013年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我厅每年将抽调20名业务骨干,下派到中西部市县建设部门挂职或定点指导工作,同时接收相关市县20人对口跟班学习。这是我省智力扶持中西部市县计划的一部分,希望有关市县和单位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力争通过几年努力,逐步达到全省建设事业基本均衡发展的目标。各市县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本领。同时要着力培养壮大本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建设事业持久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十一)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建章立制工作。要加紧制定出台配套实施意见,同时要对阻碍发展、明显不合时宜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要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各市县建设系统审批窗口单位要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质量,提出符合实际的惠民利企措施,更好地服务重点项目,同时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建设系统审批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稽查体系。执法稽查工作已开展多年,但厅的组织机构刚刚组建,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各市县也要高度重视稽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规范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秩序。
(十二)抓好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专项治理,促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和谐稳定发展。上午仁杰同志代表厅党组对这项工作已经做专门部署,我再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各市县要坚持教育先行,注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厅机关要重点抓好岗位廉政教育试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强化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同时各市县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惩治腐败。二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推动诚信主体教育。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评比,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三是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治理。各市县建设部门要扎实组织开展违规违纪收送款物、治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等各项治理工作。今年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的巩固深化提高年,要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对不达标的单位,要责令补课。同时要全面分析梳理专项治理成果,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专项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扩大专项治理成效。
同志们,2011年的任务已经明确,措施已经制定,接下来的工作关键是抓好落实。我们要以分秒必争的精神,主动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部署,再奋斗、再收获、再超越,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再立新功。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这里,我代表厅党组,向各市县建设系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向在生产一线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家人带去我们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祝同志们身体健康、新春吉祥、万事如意!
第二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9‟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办发[2009]43号)精神,有效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现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湖北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央和省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导,以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为重点,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着力解决城乡规划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工程项目中不健全、不落实,履行 工程监理职责不到位,施工中擅自变更工程设计,质量检测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及行政监管薄弱等问题;着力解决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工作目标:建立完善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深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领域改革,规范建设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使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房地产开发规划审批环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势头有效遏制,逐步实现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
二、工作任务、主要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重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
主要措施:
1、加强对执行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合同备案、委托工程监理合同备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建设项目依法建设。
2、加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相关制度,强化对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
3、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推行项目审批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村镇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着重解决招标投标从业机构、人员的规范管理。
主要措施:
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加强中介组织管理,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三)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擅自改变城乡规划、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
主要措施:
1、严格落实省建设厅、省监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对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2、严格实施《城乡规划法》,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各 类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规制度,抓紧制定出台《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研究制定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制度及违反城乡规划行为分类及处罚量化标准。
3、加强对城乡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城乡规划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全省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工作,不断完善规划公开、公示、听证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和办法。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及受理投诉举报等相关制度。
责任单位:厅城市规划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村镇建设处、监察室
(四)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作任务: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薄弱、擅自变更设计、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主要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过程监管。推行职责明确、高效运作的劳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项目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扁平化管理。
2、加强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规范设计变更。
3、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规范工程监理行为。
4、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明确质量标准,落实工程质量 领导责任制。
5、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细化安全措施,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
(五)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着重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搞“暗箱操作”,以及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
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工程建设重要信息公开,及时公布项目施工工程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相关建设信息。
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共建共享,并将相关信用信息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
3、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全省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数据库。
4、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
责任单位: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厅办公室、城市建设处、监察室
三、工作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成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炳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占世良,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建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厅监察室、办公室、城市规划处、城市建设处、勘察设计与科技处、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和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省建设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组成。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曲波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部门单位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制定工作方案。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安排情况和相应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人员及工作联系电话、联系人等情况要在10月20日前报省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周密部署安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 心组织实施。
(二)自查整改阶段
对照标准要求严格自查督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进行自查排查。重点督促2008年以来各级所有竣工和在建的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的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开展自查。自查工作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自查时间截止至2009年12月底。各地要将自查排查情况于2010年1月底前书面报告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自查情况选择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督查。
认真整改解决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内容,积极推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健全各部门有效联动、密切监控的监督机制。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认真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三)巩固提高阶段
认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搞形式、走过场,达不到规定进度和目标要求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及时把比较成熟的措施和办法转化为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做好总结验收。在专项治理工作临近结束时,各有关单位要对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进行自我总结,市州要做好对所辖县市区工作进行复核检查,省厅在市州验收的基础上进行验收点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步骤总结好的的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和解决办法,及时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落实任务分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专项治理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究专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政策界限,实施分类指导,破解工作难题。要抓住专项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认真总结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推动专项治理工作。
(三)加强统筹协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查办案件,解决突出问题。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把排查问题、进行整改、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有机衔接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风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活动、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确保专项治理实效。
(四)加强督促检查。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工作落实。对治理工作迟缓的,要重点督查,促其整改;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报送省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篇: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厅
文件
陕建发[2012]111号
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建设规划局(建委)、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规划局、西安市市政公用局、西安市地铁办: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建质[2012]1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2]2号)要求,结合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实际,现就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政府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决策部署,积极组织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活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把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置于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安全与发展的统一。要指导督促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技能和素养,以安全发展促进企业健
康可持续发展。要深入推进建筑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要求,督促建筑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工程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并及时支付安全生产费用。督促监理企业熟练掌握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监理。要切实履行建筑安全监管职责,加大层级督查和现场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定期通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督办约谈工作不力的地区和企业负责人。对违法违纪、失职渎职的部门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充分发挥制度和机制效能,强化事故预防。督促建筑企业加强监测监控和预报预警,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工程项目有关人员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实施治理消除。督促工程建设单位积极协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并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积极配合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肃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真正发现生产安全隐患,并切实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管,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并强化对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督促企业落实责任,积极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四、加强“两场”联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建筑市场、施工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招投标、资质资格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持续依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活动中的非法违法行为。积极开展以预防工地脚手架垮塌、起重机械倒塌、建筑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工程招投标环节中的围标、串标、虚假招标行为,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行为,严厉打击肢解发包、恶意压价、压缩合理工期的行为,严厉打击企业无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证书范围承接工程、从业人员无资格证书从事施工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不按强制性标准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严厉打击不办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等法定建设手续的行为。公开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的不良行为信息,引导工程建设单位选用信誉好、能力强、安全生产状况好的企业,促进建筑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大执法力度,严肃认真查处安全事故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了解核实并报送事故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工作,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或建议。依法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企业和人员的责任,加大对企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切实发挥事故警示教育作用,及时公布事故查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六、注重安全基础,不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夯实建筑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建筑安全科技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筑安全科研投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强制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及装备。着力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建筑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注重建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制度,提高施工现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强建筑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安全监管人员,保障工作经费来源,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建筑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创新。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工作。要对本地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于2012年11月10日前书面(含电子版)上报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
联系电话:029-87290157
电子信箱:ybq@shaanxijs.gov.cn
第四篇: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住建[2010]180号
关于开展2010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建委、局,省直有关部门,厅直属各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辽人社[2010]101号)精神,经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现将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凡在我省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技术工作,并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籍、所有制、身份、档案等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报参加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二、评审专业及评审标准
省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共开设16个评审专业,分别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装饰、城市景观与风景园林、结构工程、道路桥隧、工程地质、给排水、采暖通风、建筑电气、建筑机械、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煤气热力、建设管理。
2010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的通知》(辽建发[2007]37号)及其他有关职称文件进行。
三、相关政策
1、继续对民营企业未评过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步到位评审政策,只要满足相应级别学历和工作年限要求,并符合相应级别评审标准条件者,即可直接申报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评审。申报人员的工作业绩、成果、论文等主要以近5年内取得的为依据。
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者,须博士毕业满2年,或硕士毕业满7年,或本科毕业满10年;
直接申报工程师资格评审者,须硕士毕业满2年,或本科毕业满5年,或大专毕业满7年;直接申报助理工程师资格评审者,须本科毕业满1年,或大专毕业满3年,或中专毕业满5年。
2、获国家发明奖、科学技术奖、星火奖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奖、星火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可不受学历、资历和原有职称限制,直接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
评审。
3、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获奖证书,应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否则无效。集体奖励项目须提供个人参与项目程度的原始材料及相关证明。
4、申报人员所提交的论文,应为国家或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交的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均可替代论文。
5、职称外语政策仍按照《关于完善职称外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发[2007]11号)执行。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者,职称外语考试须A级合格。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免试证明。申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格评审者,职称外语不作为必备条件。对按规定可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但仍取得外语合格证书者,在评审时将赋予一定的量化分值。
6、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者,须取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证书或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两个模块考试合格。申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格评审须取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初级证书或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一个模块考试合格。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免试证明。
7、原已取得乡镇企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凡满足现行职称评审标准条件者,可按原专业同级转评,取得新的专业技术资格。
8、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以及公务员身份不变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没有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9、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与原职称系列发生变化时,须按新的工作岗位重新进行职称评审。专业相近的,可直接申报参加上一级别职称评审。专业不相近的,须重新评审同一级别职称。
四、组卷要求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分为主卷和副卷两部分。
(一)主卷装订材料按顺序进行装订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两份,装订一份,不装订一份)。破格申报人员另须填报《辽宁省破格评定人员审核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装订一份,不装订一份)。
2、学历资历证件。包括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外语合格证书、计算机合格证书等的复印件。外语、计算机免试人员另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
3、业绩成果材料。包括取得本级专业技术资格以后所获得的业务奖励证书、科研成果证书、所完成工程项目的原始材料、经济效益(财务)证明等的复印件。证书上未标注个人姓名的集体奖励证书,须提供充分的个人参与项目的原始材料,并在个人姓名处作出明显标记。申报人员应选择3—5个规模较大、级别较高、最能代表个人水平的项目进行填报。组卷时要按《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第三项“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填报项目的顺序进行装订(图纸等较厚的工作业绩原始材料可另外单独装订)。
4、主要论文著作。包括论文、著作、译著、教材、获奖论文证书、技术标准或技术报告等的复印件(复印件应有刊物的封面、刊号、目录和论文内容)。
5、其它材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2007至2009年,每年1份)、国家机关分流人员人事和工资调转手续、其它有关材料复印件等。
(二)主卷不装订材料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贴好照片,一式三份,不准复印,将申报人身份证号码写在首页右上方)。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
3、《辽宁省破格评定人员审核表》(正常晋升人员除外)。
4、省直各部门、各市建委《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报卷汇总表》(见附件2,一式一份)。
5、申报人一寸免冠彩色照片1张(可贴在评定表首页左上方,用于办理职称证书)。
(三)副卷材料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获奖证书、外语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论文、著作、有关证明材料、工作业绩原始材料等原件均装入副卷袋内。如装不下,可另外增加材料袋,并请作好标注。
五、申报程序
各市申报人员须经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建委初审。市建委初审后统一报市政府人事部门审查,审查合格的,再由市建委按规定时间统一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直各单位申报人员,经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无主管部门的申报人员,可由省、市人才中心代理审核。实行一次性报卷,不得补报。未经以上报送及审核程序的材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委会不予受理。
六、报卷时间、地点
报卷时间安排如下:
7月5日: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
7月6日: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
7月7日: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
7月8日:朝阳市、盘锦市、葫芦岛市
7月9日:省直单位及其他人员。
请严格按规定时间将评审材料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过期不予受理。
报卷地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三好街93号金源大厦六楼(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南100米),电话:024-23974387。
七、其他事项
1、申报人员学历和任职资历计算到2010年12月31日。
2、各市、各单位要对申报人员严格把关,经公示无异议的,方能推荐上报。
3、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行资格复审后准予提交参加高级工程师评审的人员,须参加答辩。答辩时间初定2010年8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答辩地点: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88号)。
4、本文件已在辽宁建设信息网(网址:)上发布,相关表格请登陆网站下载。评审通过人员,也将在该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
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称办电话:024-23448627;联系人:王莉、黄宪卓
6、未尽事宜,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1:辽宁省破格评定人员审核表
附件2: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报卷汇总表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二日
第五篇:湖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厅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厅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厅直单位,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开服务过程中,依法向社会公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厅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四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坚持“一事一审,先审查、后发布,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应做到“合法、真实、便民、及时”。
第五条
政府信息公开属性认定和保密审查工作实行源头管理,与公文运转、信息发布程序同步实施。各类信息形成前,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负责保密审查”的原则,由主办处室(单位)在提交办公室审核的同时,就是否公开、公开的范围、公开的形式等提出初步意见,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所有以厅名义发文的文件,在拟稿环节必须标注公开属性,即标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中的一项。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文件正式印发时,应标注信息公开类别。
一般信息由办公室审核确认;规范性文件和重要的业务信息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厅分管领导审定;涉及敏感问题或者重大事项的信息,应当经厅务会议研究决定。如有必要,由厅办公室上报省保密局和住建部进行认定。
第六条 保密审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和内容一律不得公开;
(二)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不明确的事项,应报有确定权限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三)涉及业务工作的,要听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遇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拟公开事项,要与有关部门协调会商;
(五)对密码电报、标有密级的文件等属于国家秘密且尚未解密的政府信息,一律不得公开。密码电报确需公开的,经发电单位批准和保密审查后只公开电报内容,不得公开报头等电报格式。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第七条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厅主要领导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办公室。
第八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指导推进、协调监督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审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研究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 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组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基本目录;
(二)组织协调各处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受理、分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核和依申请公开答复文书的审核;
(五)督促、检查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推动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
(六)承担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十条
厅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为:
(一)信息中心负责厅门户网站的技术保障,收集、编辑、发布、更新各类政府信息,在厅办公室的指导下,编制、发布厅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二)厅法规处负责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的合法性审查,协调、配合相关处室、单位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三)各处室负责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办理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各厅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章 公开内容与范围
第十一条 厅机关主动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机构职能类:厅机关机构设置、机构职能、领导分工、权责清单、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等(责任单位:办公室、法规处、人事处);
(二)规范性文件:厅机关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其解读,包括业务文件和政策解读等(责任单位:法规处、文件的起草牵头处室、单位);
(三)规划和计划类: 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2.厅机关组织编制的省内跨行政区域规划(责任单位:规划处);
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长期专项规划(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计划:厅机关制定的各行业工作要点或工作计划(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四)行政执法监督类:
1.厅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业普法的有关制度规定(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法规处);
(五)行政许可类:
1.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办理机构及其地址和联系方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表格或者示范文本、审批结果(责任单位:审批办、注册中心及相关行业主管处室、单位);
2.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目录、依据、标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六)其他:
1.厅工作总结(责任单位:办公室); 2.厅机关财政资金信息,包括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政府采购、招标采购、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责任单位:计财处);
3.依法应当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相关统计数据信息(责任单位:计财处、行业主管处室和单位);
4.各类评比、表彰结果(责任单位:评比、表彰的组织处室和单位);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住房城乡建设信息(责任单位:各处室、单位)。
第十二条
除本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本厅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文件规定不得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第十四条 对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但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应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可以予以公开。
虽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第四章 主动公开方式、时限和要求 第十五条 属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各处室、单位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对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或者其他相关会议;
(三)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四)公告栏、公开栏、电子屏幕、触摸屏等;
(五)政务公开指南或办事指南;
(六)其他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十七条 信息中心和厅直单位的网站管理部门要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在门户网站上发布政府信息,承办单位应向网站管理部门提供保密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单位负责同志的审批意见。网站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记录备查。
第五章 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办理程序和要求
第十八条 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以下简称窗口)设在厅政务服务大厅,并由专人负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本细则第十二条申请 获取政府信息时,可以在窗口当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窗口代为填写),也可采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提出。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申请人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电子文本格式可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下载,以方便申请人提出申请。
第十九条
厅办公室负责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窗口接到申请后,应在当日内将申请送厅办公室办理。
第二十条
厅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应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分管厅领导批示,并在2个工作日内交相关处室、单位办理。
第二十一条
承办处室、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对申请提出办理意见,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厅法规处合法性审查、厅办公室审核、分管厅领导审签后,于收到申请后13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承办处室、单位要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 复。因正当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可以将答复或者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人补正信息或调整申请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
第二十三条
申请处理:
(一)收到申请后,承办处室、单位要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对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要书面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二)对属于本机关掌握的政府信息,并明确可以依申请公开的,应在办理期限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四)对不属于本机关掌握的信息,应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如果知晓掌握该信息的其他机关,告知申请人联系办法;
(五)属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 予公开的理由;
(六)申请公开的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七)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八)同一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重复向本机关申请公开同一信息,已经作出答复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再重复受理。
第二十四条
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书面征求相关权利人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予公开。但是,经承办处室、单位提请厅务会议研究决定,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第二十五条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按该信息存在的实际状态提供,一般不承担为申请人汇总、加工或重新制作政府信息,以及向其他行政机关和申请人搜集信息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政府信息已移交省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厅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九条
每年对不予公开的信息以及依申请公开较为集中的信息进行全面自查,发现应公开未公开的信息应当公开,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第三十条
厅办公室组织信息中心每年对各处室、单位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一次总结通报。厅人事处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低于4%。
第三十一条
厅机关各处室、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厅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对应栏目空白或未按时间节点更新的,依申请公开承办超时或不愿办理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违反信息公开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第七章 附则
本细则由厅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