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五篇

时间:2019-05-14 06: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

第一篇: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

为较好地发挥信访举报工作监督、惩处、教育职能,努力推进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管城回族区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中切实做到“六突出、三结合”。

“六突出”即:一是在畅通信访渠道方面突出一个“广”字。广开渠道,立足于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大力优化举报环境,着力于通过纪检监察信访信息员网络、纪委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席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举报中心、新闻媒体等,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二是在筛选案件线索方面突出一个“实”字。以提高案件线索查实率为目的,积极鼓励实名举报,针对获取的案件线索,着重从线索来源的可靠性,反映问题的可信度、举报人的动机和目的,新旧举报线索的互补性等方面入手,加强综合分析,精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三是在加强信息工作方面突出一个“早”字。早掌握、早报告,进一步规范区、乡(镇、办)、村(社区)三级信访信息网路化建设,健全有关制度,为及时收集信息和案件线索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在查办信访案件中突出一个“快”字。快审批、快查办、快结案、快答复,严格办案时限,构筑直查快办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在落实工作责任方面突出一个“严”字。狠抓严管,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入手,抓目标、抓管理、抓质量、抓效率,定任务、定人员、定机制、定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责任,推动工作。六是在指导基层工作方面突出一个“勤”字。勤于督促,加强对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基层信访工作规程,推行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督察制度;对于乡镇纪委在案件初核中遇到的疑难案件,及时派人指导或参与办案等。

“三结合”即:一是要把搞好信访工作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办案的综合效应,着力在治本上下工夫,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二是要将惩处与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惩处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的原则,在严厉惩处违纪违法分子的同时,本着教育干部、挽救干部的原则,善于用身边的案例警示、教育干部,对一些情节轻微,够不上党政纪处分的违纪案件,有效运用诫勉谈话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收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处理一人,警示百人”的效果。2005年以来区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严肃查处了农村党员干部各类违法违纪问题59 例66人,有效的震慑了腐败分子,提升了群众对反腐工作的信心和对纪委工作的认同度。全区农村上访量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三是要将信访工作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通过查办案件,积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既注重为群众排忧解难,又注重搞好调查研究,善于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用来指导实际工作。

三、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

一是综合素质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从受理举报和立案查处的村干部来看,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服务宗旨淡化,工作中被动应付,敷衍塞责。今年有5名村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因计划生育和信访稳控工作中失职受到查处。

二是财务管理混乱。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实行了“村帐乡(镇)管”等制度,对整治农村财务帐目混乱状况、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帐目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乡镇财务人员只负责给村里做帐,不去审核、监督村里的收支,只要有票据就入帐,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合理化,也使白条报帐现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屡见不鲜。此外,还有少数村,由于班子成员调整频繁,未及时办理财务交接,导致村级账目混乱,甚至出现几年不做帐的现象,使得一些村干部有空可钻,从而出现贪占挪用集体资产,侵害群众利益等现象。如木王镇纪委查处的长坪村村委会主任陈远军贪污案,该陈2006年任村会计,2008年选任村主任,之后长期不交接村财务手续,将2470元集体资金归个人所有。

三是村务公开不规范。近年来我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完善,逐步规范,但还有少数村避重就轻,只公开成绩,不公开问题,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特别是对经费支出不如实公开、不及时公开,没有起到公开的真正作用。

四是对村干部惩处力度不够。由于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呈现量多、面广、涉案金额小的特点,有的乡镇认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无关大局,没有把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有的视而不见,瞒案不报;有的查而不处,久拖不决;有的查处不严,失之于软。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少数村干部违纪违法歪风的蔓延。

四、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危害

(一)、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占、私分、挪用公款的行为,其后果是坑害集体、损害群众、肥了自己。杨泗乡纪委查处的平安村村干部将集体退耕还林列在私人名下,然后将退耕还林资金私分的问题就是目前比较典型的侵占集体资金现象。还有个别“村官”发生违纪违法行为或不再担任职务后,不交出手中保管的集体资金就外出打工,虽金额不大,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难以追回。

(二)、引发群众上访,影响农村稳定。由于村干部不廉洁、玩忽职守不作为等问题,导致群众信访举报增加,甚至发生越级上访,牵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很大精力,甚至投入很大人力物力来解决问题,直接危害农村稳定,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如3月查处的青铜镇冷水河村村干部失职渎职案件,群众群体性赴省上访,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三)、直接损害党群政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同群众的接触最直接、最广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痛恨。村干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失去信任,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木王镇纪委查处的某村党支部书记借林权制度改革乱收费案件,涉案金额虽然只有三千多元,但涉及的农户数达七十多户,民愤很大,引起集体上访,影响是很突出的。

村干部又称“村官”是社会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们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干部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广大村干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有少数村干部作风不实,为政不廉,影响了村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和威信,阻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县三年来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予以分析,并偿试性提出防治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元至2010年10月,镇安县纪委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4件,党纪政纪处分67人。其中查处妨害管理秩序案19件19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35.18%;失职渎职案12件19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22.22%;贪污贿赂案12件17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22.22%;破坏经济秩序案3件3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5.56%;违反廉洁自律案2件3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3.7%;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案2件2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3.7%;违反财经纪律案2件2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3.7%;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案2件2人,占立查案件总数的3.7%; 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5件,32名村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处分的村干部人数占处分总人数67人的47.76%。

在查处的25件32人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贪污贿赂案11件16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91.67%;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5件5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26.32%;失职渎职类案4件6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33.33%;破坏经济秩序案3件3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100%;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案1件1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50%;违反廉洁自律规定1案1人,占此类案件总数的50%。

二、村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

从来信来访和所查办的案件来看,村干部违纪违法存在以下特点:

(一)、村干部违纪违法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县近三年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数逐年上升:2008立案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件5人、2009年立查10件12人、2010年10月前立查11件14人。

(二)、贪污贿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和失职渎职类违纪行为是村干部违纪的重点。2008年至今,15名村干部因贪污贿赂受到纪律处分,占受处分村干部总数的48.39%;6名村干部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受到党纪处分,占受处分村干部总数的19.35%;5名村干部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受到纪律处分,占受处分村干部总数16.13%;贪污贿赂案件主要是村组干部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主要表现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强怀超生;失职渎职类案件主要是计划生育、信访稳控工作失职渎职以及借林权制度改革乱收费等。

(三)、一案多人较多。三年来,我县立查的25件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一案多人的有5件,占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总量的20%。从查处的案件来看,村支书、主任、村文书往往利用职务便利,共同中饱私囊,或者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失职渎职贻误工作。

(四)、被查处人员绝大多数是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2008年以来查处的32名村干部中人,村支书14人、村主任7人、组长8人,分别占被查处村干部总数的43.75%、21.28%和25%。

(五)、违纪手段简单、直接。村干部违纪违法手段较简单、直接,主要的方式有伪造单据虚报冒领、挪用款项谋取私利、利用职权冒领截留群众资金等。

三、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

一是综合素质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从受理举报和立案查处的村干部来看,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服务宗旨淡化,工作中被动应付,敷衍塞责。今年有5名村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因计划生育和信访稳控工作中失职受到查处。

二是财务管理混乱。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实行了“村帐乡(镇)管”等制度,对整治农村财务帐目混乱状况、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村帐目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乡镇财务人员只负责给村里做帐,不去审核、监督村里的收支,只要有票据就入帐,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合理化,也使白条报帐现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屡见不鲜。此外,还有少数村,由于班子成员调整频繁,未及时办理财务交接,导致村级账目混乱,甚至出现几年不做帐的现象,使得一些村干部有空可钻,从而出现贪占挪用集体资产,侵害群众利益等现象。如木王镇纪委查处的长坪村村委会主任陈远军贪污案,该陈2006年任村会计,2008年选任村主任,之后长期不交接村财务手续,将2470元集体资金归个人所有。

三是村务公开不规范。近年来我县村务公开工作逐步完善,逐步规范,但还有少数村避重就轻,只公开成绩,不公开问题,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特别是对经费支出不如实公开、不及时公开,没有起到公开的真正作用。

四是对村干部惩处力度不够。由于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呈现量多、面广、涉案金额小的特点,有的乡镇认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无关大局,没有把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有的视而不见,瞒案不报;有的查而不处,久拖不决;有的查处不严,失之于软。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少数村干部违纪违法歪风的蔓延。

四、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危害

(一)、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占、私分、挪用公款的行为,其后果是坑害集体、损害群众、肥了自己。杨泗乡纪委查处的平安村村干部将集体退耕还林列在私人名下,然后将退耕还林资金私分的问题就是目前比较典型的侵占集体资金现象。还有个别“村官”发生违纪违法行为或不再担任职务后,不交出手中保管的集体资金就外出打工,虽金额不大,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难以追回。

(二)、引发群众上访,影响农村稳定。由于村干部不廉洁、玩忽职守不作为等问题,导致群众信访举报增加,甚至发生越级上访,牵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很大精力,甚至投入很大人力物力来解决问题,直接危害农村稳定,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如3月查处的青铜镇冷水河村村干部失职渎职案件,群众群体性赴省上访,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三)、直接损害党群政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同群众的接触最直接、最广泛,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痛恨。村干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失去信任,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木王镇纪委查处的某村党支部书记借林权制度改革乱收费案件,涉案金额虽然只有三千多元,但涉及的农户数达七十多户,民愤很大,引起集体上访,影响是很突出的。

五、防、治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一些村官的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宗旨观念淡薄,甚至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定期培训、送法下乡、警示教育等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纪法规教育,全面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其道德修养,使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要逐步完善配套措施,将现有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村级规范化建设,使村级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土地承包、村民自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当前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一是村务公开制度。要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凡是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群众公开,公开的内容要真实可靠,绝不能搞假公开、半公开。二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出纳会计分设制度、年度预决算制度、村民理财小组制度、村帐乡审(管)制度等。三是试行村主要领导向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报告工作的制度。主要报告村上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债权债务增减情况,并由党员、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以促进村两委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搞好服务。

(三)、加强乡镇监管力度。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特别是针对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较多的问题,要开展村级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村级领导班子和主要干部在任期内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经济责任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和查处少数干部违纪违法甚至经济犯罪行为,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四)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各基层党委政府要把查处农村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大事来抓。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弄虚作假、不规范执行惠农政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集体资金、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在查处中要突出重点,对典型案件及时曝光,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近年来,伴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和各级部门投入村级各类建设资金不断增加,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向前推进。村干部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最基层的“领头雁”,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律在农村的最终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农村干部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实施。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频频发生,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村干部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抵挡不住诱惑,走上了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了村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和威信,从而阻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有效预防农村党员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是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目标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2002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农村干部违纪的信访反映102件,立案70件,涉及人数78人,党政纪处分72人,挽回经济损失64.93万元。2004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农村干部违纪案件共23件,违纪类型主要表现为贪污、挪用、失职渎职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主体集中化。村干部违纪违法主要集中在村两委会主要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成了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的最主要主体。二是手段简单化。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智力因素参与较少,手段简单、直接,最主要的有四种方式,即:弄虚作假虚报冒领、为争取资金行贿、贪污挪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三是对象固定化。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象较为固定。主要是在土地整理、拆迁安置、道路修建、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和集体资产发包过程中行贿,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土地征用款、补偿费、房屋拆迁费等。

二、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村干部自身来讲,最根本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思想觉悟不高,廉洁意识不强,经受不住物欲的考验。从外部因素讲,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得到一己私利,千方百计用物质与村干部的权力做交易,有些达到防不胜防的地步。从组织角度讲,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村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发生蜕变

在被查处的村干部当中,虽然大多数已担任村的领导干部多年,但由于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不重视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致使私欲膨胀,人生目标扭曲,法纪意识淡薄。他们有的认为担任村干部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有的把自己得到的与自己为村集体及村民所作的贡献作简单的比较,认为自己多吃一点、拿一点也是应该的,心理渐渐失衡,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如原乾佑镇石镇村村委会委员张某利用职务便利,采取重领、骗取手段贪污土地补偿费1.6万元,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凤凰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汪某与村主任、村文书合伙私分建校工程款1.2万元,被留党察看处分等等。

(二)村务公开还不够规范。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但在发案村中,有些村公布村务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不规范,如要求按月公布的内容甚至超过半年才公布;为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请客送礼;争取到的资金“暗度陈仓”不公示;村级公务招待费的“招待事由”统为“上级来人”;有的公开表面的东西多,具体的内容很少;有的采用虚假的办法来公开帐目,欺骗村民。

(三)权力过分集中。

在一些村里,权力主要集中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个别人或少数人手中,一些村干部作风霸道,村内大小事务均由村支书一个人说了算,致使村支书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督。

(四)监督管理还不够到位。

一方面对涉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不够。绝大部分农村项目建设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技术上指导,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具体施工,监督部门难以监管,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但在项目实施的各环节,缺乏监督途径。有些村委会以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拉自来水、修路架桥等项目建设为名从省市相关部门、县直部门单位多头索取资金,而这些部门和单位本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宗旨,采取直投到村的方式将资金扶持到村,致使这部分资金逃避了财政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间接的为少数村干部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腐败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近年来,农村专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审计部门难以应对,项目竣工后不审计或漏审计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村干部法律法规意识淡漠,乡镇对村干部的监督也不够到位,对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存在一些“迁就思想”,把放任当关爱,缺乏严格的监督。一些村干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不宣传、不贯彻,群众也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不能和不敢依照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去监督村干部。

三、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县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更需要廉洁的村务管理环境。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在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坚持依法打击村干部职务违法违纪犯罪的同时,更要主动做好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预防工作,保护好村干部,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纪律保障。

(一)加强教育,强化“不想犯”的意识

1、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依托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村干部进行文化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改变目前部分农村干部学历相对偏低、财务知识不懂、法制观念淡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让其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应服务于人民。

2、要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曝光一批违法违纪村干部,起到震慑作用。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组织村干部进行讨论,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使广大村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准则。

3、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对村干部在工作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纪委和乡镇主要领导要及时找其谈话谈心,及时提醒、敲警钟,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其要求、照顾其情绪、放纵其缺点。

4、要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有关规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农村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自我预防。要进一步强化村干部的宗旨意识,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健全制度,创建“不能犯”的机制

1、强化村务公开。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实现重大村务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民主决策,促进村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必须坚持每月向村民公示村级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真实、全面地向村民公布全村的重大信息,给村民一个明白。乡镇要制定村务公开制度和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民政专干负责村务公开的检查、督察,对不严格按照村务公开制度公开的相关责任人,提交乡镇纪委按照责任追究制度追究责任。

2、严格村级财务管理。目前我县村级财务实行“村财乡管”制度,较好的杜绝了财务违纪。必须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推广实行“五笔会签”和村级财务收支“六有”原则,即:有正规发票,有经办人签字,有用途说明,有财务人员审查,有主管领导审批,大额支出应有村民理财小组的审核意见,杜绝违规操作。

3、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制度。政府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程序合力,分工明确的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县直部门直投行为。既要明确主体单位的责任,还要明确资金监管单位的责任。同时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防止上级与下级,单位与单位之间推诿扯皮。建立台账。涉农资金拨付单位和拨入单位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涉农资金台账,明细项目列到组到类别,以便于监督部门核查。

4、完善村民选举程序,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近年来,反映村干部换届选举的问题较多,选举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某些村干部在支部书记、村长的选派和选举上,有违反选举原则和选举精神的问题。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选的人,他们心里面想的决不是老百姓,这些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便滥用职权,大肆谋取私利。因此,要把好选举关,保证村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其次要健全村级民主选举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把群众信得过的人推选为村干部。同时,建立健全换届选举违纪工作人员责任追究规定,加大对村干部换届选举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村级换届选举健康、规范运行。

(三)强化监督,落实“不敢犯”的制约

1、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要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度。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村党委(支部)书记为村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腐败问题,应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村党委(支部)书记每年要把执行廉政纪律的情况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述职,接受监督。

2、真正发挥村务监督小组的作用。对村级政务、财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以保障村民行使法律赋予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加强群众监督。在各村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进行检举或提意见。

4、加强审计监督。严格按照《柞水县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开发项目、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要列为重点检查审计内容。

(四)重视预防,形成“不会犯”网络

1、加大办案力度。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已构成犯罪的,应依照刑法,严加惩罚。通过打击村干部职务犯罪,使腐败必严惩的信息辐射到社会,对广大村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儆戒效应。

2、协调各方关系。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坚持打防并举的方针,遏制村干部犯罪的上升趋势。当前特别要把征地拆迁、小流域治理、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村干部职务犯罪作为预防、打击的重点,减少农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二篇:村务公开问题调研思考

村务公开是推行村级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基础,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基层民主生活;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按章办事,做好工作。特别是中央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相应的一系列民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以及中央一直施行的惠农强农政策,这些涉及最为基层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项监督措施和民主管理的村务公开,更突显着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县自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办发[1998]9号)下发后,在全县266个村居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2004年,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精神,进一步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对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规范村务管理、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一、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应付敷衍,公开不规范。虽然所有的村居都推行了村务公开,但从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一是公开不及时。对项目、资金的公开往往在项目结束,资金耗尽,甚至群众告状后才公开,事前“计划不公开”,事中“操作不公开”,事完“决算不公开”,往往是群众上访,举报后再草草公开;二是公开地点和形式太单一。几乎所有的村都只有村办公室附近的一个公开栏,有的村就此一个公开栏都不完整,现在的村都是在原有几个村的基础上合并的,管辖范围相对较大,对于不在办公室附近的群众,很难有机会看到公开内容,再说公开形式多数是用粉笔书写,公开栏又没有防护措施,公开过程中仅仅是贴出去了、写出去了,有时还会出现还没等到群众看见就被撕掉擦掉了,公开走了过场;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些村公开的内容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而对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

2、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一些村没有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主体内容的监督制度,有的村虽然有上述制度,但却是摆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仅以会议安排部署进行操作,遇到上级领导检查时匆匆交帐,没有把公开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缺乏制度约束。

3、多头管理,渠道不顺畅。围绕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纪委、组织部、民政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多家单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抓该项工作,职能互相交叉,又没有很好的联席会议制度,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缺乏联系,衔接不紧密。目前,在推行村务公开中,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级干部和与村集体经济的有关对象,监督的主体应是广大村民。但目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情况。

5、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有些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确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村务公开只是钱的事,认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少甚至零收入,工资又由上级财政解决,没什么好公开,而部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受利益的驱动,又怕公开,怕引发矛盾而不愿公开,没有提高到村务公开是民主管理村务和密切干群关系的一项有效措施的这一高度。有些地方出现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上访正在村务没有公开或者没有及时公开造成的。此外,部分镇乡干部的认识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在目前村务公开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民政部门,作为县的民政部门,对于几百个村来说显得是鞭长莫及,而主要依靠镇乡来管理。所以镇乡干部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务公开的有效施行。

2、基层干部素质不到位。干部的职责是恪尽职守。而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不仅不认真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反而借机优亲厚友,办事不公,从而隐瞒事实不予公开。一些镇乡出现的在评定农村低保上严重不公的现象正说明这一点。

3、群众参与、监督意识不到位。部分群众认为村务公开是干部们的事,与自已无关,或者对其存有困惑和疑虑,担心是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在思想上缺乏信心,缺乏起码的参与、监督意识。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4、制度约束不到位。在管理考核村务公开工作上,多数镇乡都制定了制度和考核办法,但施行却乏力,一是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村务公开的重要性,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项普通工作纳入考核目标;二是管理制度空泛不具体,且平时监督检查未严格,一些地方仅仅走走过场。

三、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深化宣传教育,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洁、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完善规章制度,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村务公开必须从建立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依章办事、违章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的转变。还应把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

3、严格考核奖罚,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务公开纳入对村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建立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等作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要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驻村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表彰,对工作差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上造成不良后果的,要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4、强化制约机制,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等,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二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三要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务公开工作应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结合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经常性地检查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和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5、注重协作衔接,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当前村务公开由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应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各部门在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镇乡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对村务公开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尤其要把涉农价格、收费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物资及时公布,使村务公开取得实效。

第三篇: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研究

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研究

村务公开是推行村级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基础,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基层民主生活;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特别是中央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相应的一系列民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以及中央一直施行的惠农强农政策,这些涉及最为基层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项监督措施和民主管理的村务公开,更突显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深入了解农村基层的村务公开情况,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的精神,对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规范村务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村务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各村村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一、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虽然所有行政村推行了村务公开,但从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看,仍然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一是公开不及时。对项目、资金的公开,往往在项目结束资金耗尽后才公开;事前“计划不公开”,事中“操作不公开”,事完“决算不公开”,甚至是群众告状后或是举报后才草草公开;二是公开地点和形式太单一。几乎所有的村都只有村办公室附近的一个公开栏,有的村就此一个公开栏都不完整,现在的村都是在原有几个村的基础上合并的,管辖范围相对较大,对于不在公开栏附近的群众,很难有机会看到公开内容,加之公开形式多用粉笔书写,公开栏又没有防护措施,公开过程中仅仅是贴出去了、写出去了,有时还会出现还没等到群众看见就被撕掉擦掉了,公开走了过场;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些村公开的内容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而对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

2、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存在四种情况,使少数村忽视村务公开工作,一是干部认为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要抓的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多,村务公开也就是个形式;二是认为村里财务经常性收支项目单一,金额有限,甚至大多数月份为零收入与零开支;三是干部认为自己开支都比较规范;四是少数村干部在主观上没有村务公开意识,从而可以浑水摸鱼。一方面,一些村没有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2

村民理财小组”为主体内容的监督制度,有的村虽然有上述制度,但却是摆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仅以会议安排部署进行操作,遇到上级领导检查时匆匆交帐,没有把公开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缺乏制度约束。

3、缺乏联系,衔接不紧密。目前,在推行村务公开中,村务公开的主体是村级干部和与村集体经济的有关对象,监督的主体应是广大村民,但目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情况。

4、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有些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确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埋下隐患,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村务公开只是钱的事,认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少甚至零收入,工资又由上级财政解决,没什么好公开,没有提高到村务公开是民主管理村务和密切干群关系的一项有效措施的这一高度。

2、基层干部素质不到位。干部的职责是恪尽职守。而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不仅不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反而借机优亲厚友,办事不公,从而隐瞒事实不予公开。一些村出现的在评定农村低保上严重不公的现象正说明这一点。

3、群众参与、监督意识不到位。部分群众认为村务公开是干部们的事,与自已无关,或者对其存有困惑和疑虑,担心是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在思想上缺乏信心,缺乏起码的参与、监督意识,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4、制度约束不到位。在管理考核村务公开工作上,镇虽制定了制度和考核办法,但施行却乏力,村级组织是一级自治组织,村务公开过程当中,对不按规定办理的,政府缺乏制约措施。

三、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深化宣传教育,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洁、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 4

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完善规章制度,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村务公开必须从建立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依章办事、违章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的转变。还应把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

3、严格考核奖罚,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务公开纳入对村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建立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 5

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等作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要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驻村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表彰,对工作差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上造成不良后果的,要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4、强化制约机制,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二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三要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务公开工作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或村予以严肃处理。

总之,我们必须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2011村务公开等工作督查通知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及因灾毀损房屋恢复重建工

作进行督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民政局:

为了推进2011年全区各项社会事业目标的顺利实现,经研究,决定在10月上中旬对各县(市、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及因灾毀损房屋恢复重建等工作进行督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督查时间:

从2011年10月25日起至2011年10月31日。

二、督查组人员组成:

督查组由地区民政局孟天明副局长带队,成员由地区监察局、地区民政局抽出人员组成。

三、督查方式:

督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采取一个县随机抽取三至五个村进行检查的方式进行,用村的工作开展情况印证乡(镇)、县的工作开展情况。对巩固“难点村”治理成果工作,主要查看2010年治理结束的黔西县花溪乡借魁村、纳雍县董地乡冷冲村、寨乐乡新桥村成果巩固情况及各地有无新增“难点村”情况,以巩固治理成果方案为依据。城乡社区建设主要了解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工作的意见》(毕地党发【2011】35号)情况以及工作开展情况,在村级查看社区服务中心的挂牌及各服务功能室的设置情况。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主要检查9月以前应完成的一个点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因灾毀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通过查阅台账、入户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检查。

四、督查结果运用:

本次督查的结果将在全区进行通报并作为全年目标工

作考核检查的评分依据之一。

毕节地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检查内容及方式

第五篇: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厚美殷小琼

村务公开这一“阳光工程”,目前全国已有9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其中:比较规范的占60%以上。从而使村务由事后结果公开过渡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公开监督,缩短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然后,村务公开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问题:“四个度”不够

村务公开成绩斐然,但对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据笔者调查,发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村干部由于缺乏“公开意识”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使村务公开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形式的“假公开”现象,严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

一是公开平衡度不够。从整体情况看,经济发达村好于经济欠发达村,交通方便村好于交通落后村;从公开的领域上看,村务主体的公开较为规范,但向组一级延伸不够;从公开的效果看,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日常操作的实用性,忽视长期开展的系统性、完善性和科学性。

二是公开的透明度不够。一些村务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事公开不够,诸如“村级财务开支”等项目,只笼统地写“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让人“雾里看花”,群众看不明白,无法监督;有的公开避重就轻,对无关紧要的就公开,紧要部分不公开,或要求群众克服困难和参与解决问题时公开,对涉及领导不利的则不公开,仍有“暗箱操作”之嫌。

三是群众的参与度不够。有的村不敢或不愿公开实情,怕影响外部环境;部分群众对村务公开的目的、内容、形式不了解,缺乏参与的热情;有的村对一些应及时公开且效果更好的事没有及时公开,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后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暴露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公开的信心。

四是村委会公开的自觉度不够。村务公开要求每季度必须公开一次,对群众迫切需要及时了解的事项,还应随时公开。但一些村的公开栏长期得不到更新,经常是“白板”一个,临到上级检查时才公开,群众称村务公开栏是村务公开“难”;个别村甚至以各种会议“通气”和专项公布代替公开。至于如何真正把公开融入村务活动中,渗透在村务管理的全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共认。

对策:突出“四抓”

村务公开的前提是公开,重点是规范,关键在真实可信。解决公开过程中的认识模糊、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问题,必须突出“四抓”。

一是从认识上抓深化,使认识上有高度,增强村“两委”干部对实行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实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三自、四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具体体现。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改革中推行村务公开,是实现农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新机遇和实践,是对村民“民主管理”工作的丰富和发展,对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推进现代农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村“两委”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从内容上抓规范,突出公开重点,使公开上有深度,增强公开实效。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村务公开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财务清理和干部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农村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各项管理相结合。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点入手,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保证群众的参与权。在制定各项工作目标时,尽可能全面考虑村民利益,并将村级收入来源、土地等资源租赁、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征用及宅基地审批、责任田承包、调整及机动地发包、集体经营项目投资、村级财产及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一事一议”集资及“两工”等群众关心的事及时、准确地公开,交给群众讨论,充分听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提交村民代表会审议通过。从源头上、整体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持村群之间的稳定和谐,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要从公开廉政建设的焦点、关键入手,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密切干群关系。要把村务、政务、财务,尤其是物质采购、资源及土地发包、财务收支等关系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公开,提高群众对村“两委”的忠诚度,对干部的信任度,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村里的改革和发展上来。要从公开村内事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入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是在渠道上抓拓展,多渠道、多层次地深化村务公开,使工作上有力度,推动村务公开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村务公开要在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向高层次管理领域发展,并与乡镇政务公开相呼应,公开的结果要向整改措施拓展。要在公开形式上进一步拓展。本着公开、便民的原则,在醒目处设立公开栏,并设置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触摸式电脑、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公开村务,让村民通过电脑、电话和村委会办工地的触摸屏,很方便地进入村内局域网,查询村务状况。还可以通过村民会议进行公开,或通过向村民散发“公开表”等方式进行公开,使村务公开与信息反馈更加及时。要在深度上进一步拓展。要把村务公开制度融入依靠群众发展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并在提高公开的质量和真实可信度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做到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参与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里的发展和集体资源的管理等重要事项;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监督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干部廉洁自律和村务发展中涉及钱和物等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管理的村务都公开,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四是从机制上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使机制上

有硬度,为村务公开提供制度、质量保证。要进一步落实“四个第一责任制”。即乡镇党委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为“第一执行人”,村民代表为“第一监督人”,村民群众为“第一评价人”。要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主要程序、工作机制、考评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纪检、监察、组织、农工委、财政、农业、审计等单位共同建立村务公开调协小组,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村务公开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推动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村务公开的深入发展,定期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村务公开专项视察。要规范村务管理,逐步做到在村务大事讨论决定之前村民要了解,讨论决定中村民要参与,讨论决定后的执行情况村民要监督,进而推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暗箱操作。

下载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务公开等有关问题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村务公开制度是村级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制度的实施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促进村干部......

    浅谈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

    档案等问题

    (0)档案问题:接收单位有人事权的,档案直接由单位接收;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档案由单位指定,存放到某家人才(单位存档和人才存档在职能上没什么差别)(1)转正——〉获得干部身份: 本科生毕业......

    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共五篇)

    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厚美 殷小琼 村务公开这一“阳光工程”,目前全国已有9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其中:比较规范的占60%以上。从而使村务由事后结果公开过渡到......

    论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农村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村务公开制度是我国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村务公开制度的好坏决定了我国农村民主监督的质量,在农村,无论是村民还是民主监督......

    当前政务和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思想,应付了事。二是厌烦心理。认为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费时、费钱又费力,吃力不讨好,自找麻烦。三是自以为是。有的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办事公道,没拿公家的钱或物,甚至自己还掏......

    [图文]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村务公开工作,大多数地方开展的比较好,群众较为满意,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村务公开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应引起各级......

    村务公开自查报告

    徐发2011[ ] 号 中共徐家坪镇委员会 徐家坪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 活动的自查报告 县委办: 根据《关于印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