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
薛婷0806092013 小教双语师范08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燕子》(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江南春》、《春日偶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顺应新课程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本单元集合现代诗、古诗、记叙文、散文多种体裁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目标
1.重点理解文章中“洒落”“赶集”“聚拢”“掠过”“小圆晕”等词语。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3.能够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学会抓住特点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养成良好地默读习惯
(三)情感目标
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以及春光明媚的温馨。《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学《燕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美文为友。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学会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词语进行描绘的方法。
第一小节描写的是燕子的外形,表达了作者想关于燕子活泼机灵的强烈愿望,是体现全文情感基调的重点段落,更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关键段落。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理解这句话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体现。所以我会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以及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另一个难点句是:“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将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的讲授来使学生体会“痕”这个字的意蕴,创设美的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获得共鸣,从而理解整个句子意思,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三、说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东西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易懂的具体形象。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渎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如:通过品读赏析描写小燕子的语句,学习对小燕子抓住特点、按顺序的描写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4.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指导思想。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10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观看一小段与文章内容描写相似的flash动画。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文章,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章中标注出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3、咬文嚼字,赏析文段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芽、花、)结合板书的词语,我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例如,我会问雨有什么特点呢?春风是什么样的啊?和冬天的风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体会说,教师要适时鼓励。)你能读出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脸庞的感觉吗?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神韵。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赏析。“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四年级学生因为阅读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却在最后一句写了小燕子,着实表现了在作者眼中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有生趣了。新课标中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二)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10分钟)
1、抓特点,赏读燕子外形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第二小节之后,我提问:文章中哪一个小节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学生自由读后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之后,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
在学生朗读兴致较高的时候,我提出要求: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看谁能将这么可爱的小燕子记在脑子里。
燕子这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短时记忆文章,减轻学生课余负担,训练学生背诵文章能力。
请学生起来背诵的同时,根据学生背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
2、明晰写作顺序。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明确作者是运用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最后我指着简笔画,让学生分步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集体背诵了第一小节。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课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燕子特点描写出了活泼可爱的燕子,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16分钟)
接着是探究体悟,整体感知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以及燕子停歇时的情景,运用动静结合、从远到近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活泼机灵的燕子。在前两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赏读法,每个小组在三四两个自然段任选一个,根据我提供的学习单上的问题对所选小节进行自主探究体悟,思考问题,品味语言。最后请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这组问题的设置旨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一二两节的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 程序性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学习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知识,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抓关键字词分析的方法。同时发挥学生想象,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
①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学生的情感逐步升华。四年级下册作为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关键时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1)关键词:斜着 掠过
(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5)再读第三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
(四)最后是升华情感,赞美春天(4分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
我这个板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重点突出。
外形美:羽毛 翅膀 尾巴
燕子 春景美 : 雨、风、柳丝、草、芽、花 增添生机
飞行: 快
动静结合停歇:五线谱
第二篇:《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燕子》说课稿1一. 解读教材:(即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 理念指引(即说教法、说学法)
1.情境创设: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设想(即说教学程度)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四.教学心得(即教学反思)
《燕子》说课稿2一、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
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说教法、说学法
1、情境创设:着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程度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燕子》说课稿3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 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查字典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然后汇报交流:
《燕子》说课稿4第一版块: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创设“扫雷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兴趣。汇报交流学习字词的情况。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写字练习。再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大声读课文,触发学生的语感。
【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第二板块: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学生反复默读课文,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读出问题,读出感悟。学生读完后,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课标要求三年级的学生不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让学生在默读中自读自悟,充分思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到汇报交流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有话可说了。】
第三板块:汇报交流,研读课文。
(一)充分诵读,触发语感。
学生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边汇报,边感悟,边读书。在学生的交流、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外形──赶来──飞行──停歇)进行整体感知。
【课标中规定: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直接触摸语言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情感的感悟,激活了学生的语感。】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读书读出了燕子美,春天美,还要继续读书,这次要读出作者把燕子和春天写美的原因。”
1、解读燕子外形美。学生做趣味填空题,学习作者把小燕子外形写生动、写形象,突出特点的方法。学法迁移,学生自己感悟春天美。
2、解读燕子飞行美。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领悟“斜”、“掠”、“沾”等动词的妙用,感受小燕子的可爱。学法迁移,学生自己解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中“赶”的准确、精妙。
3、解读燕子停歇美。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求证、理解的方式,解析“痕”的妙用。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句子的生动形象,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表演想象,丰富语感。
1、师生扮演飞翔的小燕子。教师引导学生边演边想像说话,“你这只小燕子在怎样飞啊?你在说些什么?”
2、启发想象:看着这么美的春景,停在电线上的小燕子会说什么,唱些什么?
3、看课文插图,抒发感情。“看着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春景图,你想抒情吗?想赞美吗?快表达出来吧!”借此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第四板块:赏读背诵,升华情感。
配乐朗读,学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享受美文的熏陶。引导赏读,升华情感。用“抓要点”“想画面”的方法指导背诵。集体背诵课文,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第五版块:搜集资料,拓展练习。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3、抄写好词好句。
4、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5、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因此,搜集资料,拓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3、燕子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赶来(增添生机)
飞行(掠)
停歇(五线谱)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他们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的提高。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这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燕子》说课稿5一、说教材
1、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想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
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引导积累——首先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
【本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丽
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吗?”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个句子不需要老师讲解,只要让学生读后,给予情景性评价。如:真是一只伶俐可爱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以上的句子朗读指导,尽可能做到品之有味,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而发。而不是给予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
第三板块——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师引入:“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哪些生机?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特别有趣,就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里的设计,先让学生找准研究点,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别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新的认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对下面两处重点语句,我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我想分成两个小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小板块:“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我打算这样展开: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找到掠过,一转眼,沾着,横掠等词,对于斜、唧,掠过、一转眼这四个词只要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言之有理,我就给予肯定,不作充分展开。主要是“沾”这个词,学生理解到沾是点了一下,肯定没问题,我想引导学生感悟到燕子的调皮,有趣,似乎在跟水波做游戏。所以,给予情景性评价读,如:沾的太重了,我水波都被你弄疼了,轻一点。燕子,你真调皮,燕子我还想跟你玩。
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燕子又飞到什么地方?当它们遇到自己的伙伴,小花,小草,小树时,会说些什么?
接着:指导朗读: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
最后回读:怪不得说燕子(学生齐读:——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第二小板块:研读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
学生讨论引导,:你可不可以画五线谱来说明他们的相似之处。接着小结后想象:有些燕子落在第一条线上,有些落在第二条线上。。。就像不同的音符落在表示不同音高的五线谱上,这些燕子一动起来,就好象钢琴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猜想他们会唱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唱《小燕子》。现在他们没动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齐读这个句子。
回读:这份宁静和悠闲,这份静态下的多姿,怪不得作者这样说燕子,读——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如果说上面是动态之美,这又是怎样的画面。(静态)这样的想法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态。【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以一个大问题为学习背景,让学生在画,读,悟,想象的过程中尽情地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品味几痕,让学生感悟宁静和悠闲,理解五线谱的比喻,欣赏静态的多姿,意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潜能。】
第四板块——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出示句子: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老师引导:这样一只富有生趣的燕子,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如:燕子,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美的化身。
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唧唧的叫声,轻盈的身姿,永远留在我的心目中。
最后老师深情朗读(我心中的燕子)你想对燕子说什么,让学生尽情诉说自己的独特心声,整个教学营造一种和谐的情境,洋溢着感性气息。
第五板块——作业超市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
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一题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举一反三。第二题体现语言的积累过程。第三题诗歌也感悟相结合,诗即是画,画也成诗。
四、说板书设计:
飞行的美(动)停着的美(静)
掠 几痕细线
唧 几个小黑点
沾 象正待演奏的曲谱
《燕子》说课稿6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草长莺飞,乳燕呢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如此缤纷,那是因为有生命的萌动。保护环境是21世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关于瑞士政府及人民呵护生命、保护环境的课文——《燕子专列》。
一、说教材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一系列人与动物及自然之间的故事。《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南归的燕子经过瑞士时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经历长途跋涉的燕子因找不到食物而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他们天性善良,喜爱小动物,对自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难事,难的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根据“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巩固学会的14个生字,重点理解: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
深刻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居民、小贝蒂在救助燕子时所付出的爱心。
教学难点:
领会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课堂的精彩来自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正是调动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教学中我本着“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运用情境教学法、想象品味法、观察理解法和朗读感悟法,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在读中酝酿情感、激发情感、升华情感,让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真情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为本,组织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主动探究的方式中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设计小练笔,将读写结合,以表达情感。
四、说教学手段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学生感受瑞士的环境美和燕子南归时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语文课堂必须强调“情感”因素,因此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2、整体感知,酝酿情感。
3、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成功的导课是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法特点的点睛之笔。富有激情的导语,能在师生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互通桥梁。《燕子专列》一课我采用情境法开课,上课伊始,我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现美丽的瑞士风光,一边激情讲述: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阴,多瑙河像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贯穿全境,61%以上的.土地被绿色覆盖。这就是著名的花园式国家——瑞士,这里的人民热爱自由,热爱和平,更热爱环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燕子专列》就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你想知道吗?如此激情导入,能激发学生迫切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酝酿情感。
整体把握课文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一群身上带有生字的燕子图片飞上黑板,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重温生字,趁着孩子们兴趣盎然之时,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燕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
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眼,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可以自由读、小声读、同桌一起读、默读等读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实现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环节我分两个步骤来组织学习:
1、体会燕子在迁徙时遇到的困难
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课文的第二段对此做出了解释。
(大屏出示课文第二段文字: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这时我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字词并展开想象,体会燕子所遭遇到的冷、饿、累,在此基础上播放《鸟的迁徙》课件。
让学生体会生命都曾经历过不为人知的磨难,哪怕是一只极其普通的小燕子。从而使学生对文中“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抽象的词语有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的感悟。让孩子们对这些遭遇不幸的燕子产生深切的同情。此环节的设计使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的落实达到了水乳交融、自然天成之境,为下面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难点扎下了深厚的情感铺垫。
2、感悟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贝蒂在救助燕子时的博大爱心三、四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我指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等方式品味关键词语,让学生语言获得滋养,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我想这样组织学生学习:
(1)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仔细观察插图,想想在救助燕子时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贝蒂是怎么做的。
(2)小组交流:你认为在救助燕子时瑞士政府、瑞士人民、小贝蒂谁最了不起?为什么?
通过默读,学生应该能够抓住“呼吁、寻找、送到”等词体会出政府对救助燕子的重视;抓住“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等词,体会人民响应号召,行动迅速;抓住“寻找、救护、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一点也不在乎”等词句,体会小贝蒂的坚强、勇敢。此时学生能很自然的领悟到恶劣环境的描写,更能表现出人们的博大爱心,本课的难点解决也就水到渠成。
小组讨论这一环节给学生个性化解读创造了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同时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经过碰撞,产生共鸣,此时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这也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这一环节,感悟层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都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读中悟情,体现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设计理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精彩的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课文学习进入尾声,课件显示载着燕子的列车呜地驶向远方。乐曲《爱的奉献》轻轻响起,请同学们配乐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产生真切的感受。我这时结合课文设计课堂小练笔: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带着,带着驶向远方。
此处设计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感达到高潮。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门艺术,精湛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本课板书,我以三颗爱心紧紧相连为背景,以“瑞士政府、居民、小贝蒂”为主体,以“了不起”为中心,此板书简洁明了,既照应了课前预设的关键问题,又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将爱的情感赋予其中。
莺歌燕舞、翩然归来,一片歌来一片情!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让爱在心灵中飞扬。
《燕子》说课稿7大班幼儿对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已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稍难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才可以完成的目标和活动,加之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比赛较感兴趣。本次体育活动利用沙包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练习肩上挥臂投准的能力,从而培养其投准力和目测力,发展他们的动作,并设置了竞赛的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肩上挥臂投准力,提高投准能力和目测力。
2、合理选择投掷距离,体验成功的喜悦。
3、增加游戏趣味性,感受爬行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根据我对活动的理解,我认为本活动:
活动重点是学习掌握肩上挥臂投准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投准力。
活动难点是投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活动准备:
场地设计:场地一,设置投掷线,在离投掷线1.5米处,平行摆放两组彩圈,共十二个。
场地二,平行摆放四块长度相等的地毯,并在中间摆放拱形门,在每块地毯前1.5米处放置彩圈。
活动材料:沙包若干,四面颜色不同的小旗,塑料圆圈,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模仿小燕子动作入场,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达到热身效果。(二)基本部分。
1、在场地一进行的练习肩上挥臂投准动作。先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再做示范,幼儿站在投掷线外,轮流进行投掷,练习挥臂投准动作。
2、竞赛游戏,在场地二完成。把幼儿分成人数均等的四队,进行比赛,看看哪队幼儿能较快的爬过长长的通道,再钻过山洞把沙包送到家,并准确投掷,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彩旗,对幼儿进行鼓励。
(三)结束部分。
做放松活动,与幼儿收拾材料回活动室。五、说教法:
本活动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和具体帮助法来进行的教学。讲解动作要领和介绍游戏规则时使用讲解示范法来完成的。在幼儿练习动作时,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具体帮助和个别指导。
六、说学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用游戏法贯穿活动始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练习动作环节,使用自由探索法让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技能。根据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竞争意识,下一环节安排了竞赛游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燕子》说课稿8一.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
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说教法、说学法
1.情境创设: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程度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燕子》说课稿9一、解读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
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理念指引:
1、情境创设:着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燕子》说课稿10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片面观察,收获较小。在妈妈一次次鼓励下,一连去了三次,终于细致观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与燕子妈妈的对话为主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并配了图画,学生易读易懂。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注意力持久性差,朗读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现象,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但还都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渗透和强化。
3、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运用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自主选择词语造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目标: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4、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难点是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与人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与学法
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物、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2、自学、合作、探究法;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出发吧!
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样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字记字经验。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比赛,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读、赛读、摘茄子等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我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新词,让学生读后自主选择词语说话,让学生在读说中积累词语,提高学生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
(三)、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互读、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说说读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讨。再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机板书。接着老师出示实物,让学生挑战小燕子:再去仔细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像小燕子那样仔细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启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事物。通过以上的朗读、交流,结合课题及板书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小评论员评论,比比谁读的语气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此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演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学生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我用课件展示鸡、鸭、鹅三种学生熟知的动物,让学生分组观察探讨交流它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走进了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体现了课文的思路,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燕子》说课稿11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简介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⑴,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⑵,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角 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它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然后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知情况.第三环节: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的作用.
《燕子》说课稿12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说教学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学会破折号和冒号的用法。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愿望,并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贯穿全文的爱心。难点:领会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生为主体,选择教法(说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说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如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词义等。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合理利用(说教学手段)
“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较传统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体的选择和利用,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视频去冲击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导入新课与课文结束(列车挥手告别)两处分别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创设情景。
五、优化结构、心灵对话(说教学过程)
阅读课的生命在于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闻激趣、导入课题
1、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课的开始时,播报新闻。(CAI展示地球仪上欧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揭示课题。燕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专列》一课。去新闻现场,了解当时的情况。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燕子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2、紧接着学生读题、审题。出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专列、运送新兵专列等专列形式,让学生在类比中明白“专列”的意思。
3、学生已独立学习了生字,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交流个别字形难点。如“骤”字这个形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范读课文,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2、教师用鼓励性地语言:“这么感人的故事,谁愿意来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读书,并提出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进行全班交流。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略读第一段,让学生交流所知,随机指导破折号的用法。
2、老师顺学而导,书上的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指名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示文字: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3、播放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这群疲劳的、饥饿的、寒冷的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得到了政府的关心保护,用专列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能做
出这样的决定真是(生:了不起!)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们的了不起: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感悟贝蒂的了不起: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引导学生对贝蒂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说结合,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4、想像说话,升华情感。
出示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1)请同学们配乐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2)想像说话,《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师:列车启动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会说什么?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3)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也来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多媒体出示地球仪,显示这段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第二课时
(四)、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积累好词佳句。
(五)、创设情境,指导写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谁说点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共鸣。
2、学生自主写。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先说后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六)、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词。
(七)、交流有关其它的爱护动物的故事。
1、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2、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精炼、最关键的词句精选了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而且把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也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把课文的中心内容也表达完整,使文章的内容一下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燕子》说课稿13一、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文章的篇幅短小,画面生动,文质优美,蕴含想象,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的春天,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本文通过看图,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可定为: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燕子、轻快、增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图文结合,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感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其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及文章最后两句话“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歇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可采用板画、音乐、幻灯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
本课除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据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给学生图文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朗读、绘图理解、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教师可采用质疑问难法、小结法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运用语言等方式因材施教。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求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体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看、听、说、读、写、练促读的教学思路,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从图到文,紧扣题目,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第二课时图文结合,以读为主,品词析句,积累和运用语言。整个教学真正体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五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课文的导入,可采用创设情境法。
教师边播放歌曲《小燕子》,边辅之以优美、生动的导语:春天来了,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野,在树林,随处都可以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瞧,燕子从南方赶来了(教师板画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多么美丽啊!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导语和欢乐的音乐渲染及简单的板画,创设出具有春天气息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由某一特定情感转移并沉浸在课文所设置氛围中,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让学生结合“预习提示”部分对全文进行感知性阅读,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相互提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尝试解题,质疑问难,既是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又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质疑问难,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的放矢,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三)图文对照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
(1)看图,我看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看到了什么。
(2)看图,我是怎样看的;学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看的。
(3)看图,我想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想到了什么。学生经历这一训练过程之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理出本课作者的写作思路(师板书):
a、燕子的外形美;
b、燕子从哪儿来;
c、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
d、燕子停歇时的静态美。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画面和课文内容,学习了作者抓特点,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学路和作者的思路相吻合,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作用: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课文的记忆,辅助背诵;
(2)理清文章思路;
(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4)简笔画起到了直观效果。
《燕子》说课稿14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燕子》,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解读、教学预设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1、体现语文学科性质,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是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2、还原语文本色,洋溢浓浓语文味。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二、教学方法
1、以学定教说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目标,拟定以下教法: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感受艺术形象的独特魅力。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文本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读中想象,读出画面,比赛读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深入文本,丰富语言积累。
2、以人为本说学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拟定以下学法:比较学习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语言文字,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自读自悟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加深体悟。
三、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说
《燕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海燕》,语言清新、生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了小燕子的活泼机灵,给春天带来勃勃生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优美的语言描写是学生学语习文的优秀范本。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首要的还是聚焦在语言文字之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适时打开文学阅读的大门,教得丰富一些,灵动一些,精彩一些,乃是一种境界。基于以上思考,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以下四点: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定情意。
2、练习概括段意,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感受燕子的优美形象,感悟优美词句。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四、教学预设
根据以上设定的四项目标,我讲本课设为四个版块,两个课时完成。
版块一:
整体感知,读准读通。
分组呈现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词,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晕”“杆”,分组出现“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6个一连串结构相同的词组,重点指导读出词组的重音、节奏,把握语言的韵律美,音韵美,进而把课文读准读通,感受课文语言的清新优美,初步定下课文轻快的基调。
版块二:
凝练词语,把握文意。
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围绕燕子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个问题回归文本,在逐段朗读中,学会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本段内容。学生容易发现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外形”,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飞行”,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姿态”,而第二自然段学生不易找出统一词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式,准确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着重理解“赶集”的意思,再归纳出本段主要是介绍两个方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赶来,然后指导学生将两方面内容进行合并,用一句话进行表达: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
在凝练词语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的飞行”“燕子歇息时的姿态”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版块三:
潜心会文,朗读悟美
朗读,初步感受燕子的外形之美、春光之美、飞行及停歇之美,围绕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外形之美”,引导学生从“抓住特点、用词优美”两个角度理解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通过“置换比较”“对比朗读”感受4个词组的排列结构及节奏音韵之美,进而领会“小”字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
在理解课文表达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记忆文本,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版块四:
学法迁移,随文练笔。
从“怎么写“的角度,探究本文的语言表达规律,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外形之美、飞行之美、停歇时的姿态之美)描写出来的,加深“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这一表达方法的理解与体会,要求学生“用心感受文章中的美的字词”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随文练笔,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教学的结尾处将文本作为导线,牵引学生走入广阔的阅读天地,去读一读原文《海燕》。
以上是我对《燕子》这课的教学设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将会根据具体学情进行修改,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燕子》说课稿15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片面观察,收获较小。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与燕子妈妈的对话为主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并配了图画,学生易读易懂。
2、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运用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自主选择词语造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目标: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3、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难点是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与人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3、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4、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物、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2、自学、合作、探究法;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歌曲欣赏
播放“小燕子”歌曲,引入新课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出发吧!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字记字经验。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比赛,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读、赛读、“摘茄子”等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我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新词,让学生读后自主选择词语说话,让学生在读说中积累词语,提高学生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
(四)、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互读、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说说读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讨。再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机板书。通过以上的朗读、交流,结合课题及板书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小评论员评论,比比谁读的语气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此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演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学生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我用课件展示鸡、鸭、鹅三种学生熟知的动物,让学生分组观察探讨交流它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走进了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体现了课文的思路,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第三篇: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1
一、解读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
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理念指引:
1、情境创设:着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
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燕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燕子妈妈笑了》是第二册教材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科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的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服了小燕子的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表达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让学生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当成他们中的一分子;也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12个,重点强调“菜、茄、错、刺、次”的读音。
2、会写6个字。
3、理解“屋檐”。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12生字,会写6个字。
2、理解“屋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
1、自学、合作、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文的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以竞赛、游戏形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2、自学、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探讨,找到识字、读词、读课文的最佳方法,达成共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不知道春天来了,什么鸟儿会从南方飞回来呢?出示词语卡片“燕子”,认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燕子的课文。
2、板书课题:燕子妈妈笑了(你觉得燕子妈妈的心情怎样?)
3、全班齐读题目(读出语感)。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标出序号。
过渡: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小朋友们听。
2、分段抽8人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词语:
1、出示带音节词语,对照勾词语。
菜园冬瓜躺着茄子屋檐不错
很好认真又一次皮上细毛小刺
2、出示无音节词语。齐读
3、小老师教读“菜园冬瓜躺着茄子”。
(1)出示句子: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2)抽生读句子。师导:我们可爱的冬瓜是怎样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怎样挂在枝头呢?谁愿意上台来放一放。
(3)出示“冬瓜、茄子”的图片:抽生上台贴“冬瓜、茄子”,理解“躺”。
(4)看贴好的图片,师导读。
(5)带感情齐读句子。过渡: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那我们可爱的小燕子又在哪儿呢?接着读词。
a、出示图画
过渡:燕子一家在屋檐下生活,燕子妈妈在对小燕子说什么呢?
b、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分别说了几次话?
4、出示2——7自然段。
师生分男女合读2——7自然段。
燕子妈妈听了小燕子的话,最后高兴地笑了。它们的对话中有很多词语宝宝,你们会读吗?
5、出示词语:“屋檐不错很好认真又一次皮上细毛小刺”
小老师教读。
6、齐读词语。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
2、同桌互考生字,奖励星星。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经环节正是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的。)
3、小游戏:收蔬菜
抽生上台取黑板上的卡片,教读生字,口头组词。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本环节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识字方式,对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进行检测,巩固、汇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识字。)
(四)再读课文,回文识字。
1、师生合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瓜认真次皮细
2、重点指导“瓜真皮细”的笔顺。
3、先描红,再在本子上写两个。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具有直观性,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以下板书:
冬瓜图茄子图
燕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查字典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汇报交流:
因为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部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要让学生对作者抓住小燕子的特点来写有所认识,因此引导他们发现作者观察的细致之处:
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
2、发现体会“凑”字的好处。
“凑”字生动形象,多方面的特点合起来,]使得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齐读第二段,欣赏“燕子春景图”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中高年级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学习本段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使学生对文本中描绘的“光彩夺目的春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为春天增添了乐趣。看图时依照课文描绘的顺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动,这样,抽象的文字材料与形象的视觉材料和谐统一起来,学生心目中有了美好的春天,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爱美欣赏美的情趣,让学生给插图配文字解说也就手到擒来了。
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材料,在学生反复品读后,我便启发学生体会并学习运用。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农村赶集或节日商场的盛况: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学生很自然感悟到这里作者是运用比喻手法突出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充满热闹欢快气氛。
4、设疑解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对加深文章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段中,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春天的美景?
经过小组热烈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明白:作者描绘春的绚丽,是在交代燕子活动的时间与环境,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而燕子更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利用文本优美的语言形式,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在笔下描绘出来。此环节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简洁,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美观大方,据此原则,设计时,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个外形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说课稿4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解封小学的音乐教师孙利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艺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二的歌曲,题目是《小燕子》,我准备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五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引领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情绪,教育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热爱小动物,保护美丽的大自然。
2、运用赏、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动态美,激发学生表演、合作、思维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3、引导学生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X . X的唱法,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和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绪。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难点是: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和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绪。
四、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
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
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表演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五、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猜谜语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四分音符用拍手和拍腿等律动,比一比看谁表现的最好并及时鼓励。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可以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采取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形成创造思维。依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音乐表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多关心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共同参与,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的精神。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小结:以上是本课的总阐述,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燕子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
我是小学语文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燕子》。(转身板书课题:《燕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10分)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围绕观察家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来组织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不要)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震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杆上停歇的场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对于重点、难点的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好本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在朗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燕子的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说学情(10分)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情。第一,学生的认知情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二,学生的思维特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本课的学习相对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这些景物都是学生熟悉的景物,他们一定会感兴趣。但是,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来突破这个难点。
第三、说教学目标(10分)
结合新课标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美好情感。
第四、说教法和学法(5分)
(一)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
在课堂中,我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朗读感悟法。
在教学中,我以读带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评价激励法。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开放的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认可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个性阅读法。
2.探究发现法。
3.小组讨论交流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心有所感,情有所悟。 第五、说教学准备(5分)
1.教师准备: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即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做好课前预习。
第六:说教学过程(35分)
(一)说导入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上课之初,就需要利用有效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本课导入,我采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法。
通过课件,呈现初春燕子呢喃、柳树发芽、荷花绽放的美景图,试问,这是哪里呀?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美丽的风光吧!(转身板书:燕子和大括号)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燕子》。
设计意图:课程伊始,呈现初春的美景图,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板书各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燕子的“外形美”;
第二部分,描写“春光美”;
第三部分,写燕子的“飞行美”;
第四部分,描写燕子的“停歇美”。其中,在写燕子的外形美的时候,突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板书:活泼机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初步读懂课文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品情悟理。
1.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学生在朗读:“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这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体现出柳丝的柔美多姿。
2.学生再读课文:“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思考“赶”字的运用效果,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赶”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燕子来参加春天这个集会的急迫心情。
3.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赛读、分小组读、男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后面的几个部分。明确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总结,拓展延伸)
(四)说作业布置(精而简)
燕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燕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有条理地记叙。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编写意图及本课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特点,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到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燕子》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因为止前的学生对周围现象,是日常生活普遍存在着目视无睹的情况,语言贫乏,不善于思考和表达。所以定为上述两点作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感情色彩鲜明,所以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因为上一册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体会文中的好词、好句,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写作手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我准备采用”讲、扶练、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引导学生掌握”读、想、划、画、议”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达到有所思、有所得、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把握训练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
<一>。激发情感,整体感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我先让学生唱《小燕子》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而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我设疑:”春天最美丽在哪呢?”再让学生畅所欲言春天的发现,我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光彩夺目,生机勃勃的春景)。接着让学生进行绘画小燕子比赛,最后进行评议。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爱讲故事和绘画的特点,我采取上述活动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句,精讲探究,学中悟法
课文中燕子飞行和停歇部分是学习重点主要体现。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精讲课文这两部分,以问促读,启发诱导,为学生疏通学路。
“学贵有疑,疑则进。”我先提出问题: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让学生自由读文后,再指名让学生回答。只要回答有关于内容的,我都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回答不上来就由他自己寻找具体哪位同学帮助,我并要求演一演燕子飞行的姿势。我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飞行的燕子。这样既是增添课堂气氛,又直观。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燕子说课稿7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一课《燕子》。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本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记叙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识记部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经分析得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体会到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将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重要途径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中,可以了解到:
三年级学生善于想象,但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基于上述原因,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燕子俊俏、灵巧的美。
为了完成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1.图片扩展法。
2.以读代讲法。
3.创设情景法
结合教法,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朗读品味
2.想象体验
呆会儿,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体现。
三、说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让学生说一说描写春天的成语,当学生说至“莺歌燕舞”一词时,提问:这里的燕指的是什么?倘若学生未说到“莺歌燕舞”一词,可以送成语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本词。进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板书课题,由于“燕”为本课生字,而且笔画复杂,所以通过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识记。提示:“廿”是燕子的头,“口”为燕子的身体,“北”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后,安排学生与文本进行第一次对话。要求学生:边读,边回忆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燕子图?即: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为后文细读品悟做好铺垫。
通过阅读,可知作者依次描绘了燕子外形图、燕子归来图、燕子飞行图以及燕子停歇图。首先,欣赏第一幅:燕子外形图。也就进入了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细读品悟,学习语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我组织学生以小老师领读的形式温习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接着出示填空,以词语搭配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填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绿色字体,发现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视角是由整体到局部,通过观察红色字体可以发现作者正是从颜色、动作、形态三个方面将小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特点跃然纸上。从而为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进而引导学生带着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放声朗读。
2.那么是谁在召唤着春之使者——燕子,赶快归来呢?当然是春天里的伙伴们,要求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的景物。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即播放春景近景图。柳丝千条万条、小草挨挨挤挤、绿叶碧玉葱茏、各色野花竞相开放,大家你追我赶、争着抢着聚集到一起绽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话说就是——赶集似的聚拢来。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四字词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及热爱之情。进而追问:假若你是燕子,看到伙伴们这样卖力的为春光增添生机。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通过燕子心情的理解,体会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生机的迫切心情以及“赶来”一词应用的准确性。
进而引导学生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齐读本段。
那么燕子的到来为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怎样的生机呢?请大家继续欣赏燕子飞行图
首先要求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的语句,很容易会找到“斜着”、“掠着”、“掠过”这几个词,进而以联系课文内容调换词语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燕子飞行的特点。将“斜着”换成“歪着”不行,因为不够美。将“掠过”换成“飞过”呢?通过后文的“一转眼”可以体会到,“飞着”显然不够快。将“横掠”换成“横擦”更不行,因为那就体现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轻滑而过的轻盈,显然不够轻。
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飞行是快速中带有自由轻盈的柔美,此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本段。
引导学生发现正是有的关联词的使用,让我们看到看了燕子丰富多彩的飞行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那女生对读本段。朗读过后呈现画面,激发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这是柳树枝头的燕子、横掠过湖面的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的燕子,又有飞翔的燕子还会飞到哪呢?也许会在枝头嬉戏,也许会在桥栏上极目远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而让学生用上“有的”关联词语将想象到的画面,汇总起来说,从而达到丰富积累的目的。
通过语言叙述,引导学生发现这景虽美,但仿佛还缺少点什么。听,田野里的歌唱家在谱写新曲。你听懂她的在说什麽了吗?它的心情怎样?入情入境后,再回归到文本让学生寻找描写燕子声音的词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描写动物时声音词语的运用,能使画面更加充满生命力。随即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燕子的快乐心情。
(三)对比联想,自读感悟。
燕子飞倦了会落在电线上停歇,此刻也就进入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通过燕子停歇图与五线谱图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当,用五线谱来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进而组织学生以为图片配上注解的形式,进行赛读,评选出最佳播音员。
(四)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至此,四幅美丽的燕子图欣赏完毕,让我们再将那无数的美丽瞬间定格回放,仔细端详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赏到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极目远望,燕子的静态美让人一览无余。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视角正是由近至远。此后安排学生同桌间,看图片复述全文,从而实现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再造想象的过程,达到积累佳句,升华情感的目的。
燕子说课稿8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叫张桂英,来自后栗园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12课《燕子妈妈笑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课上我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体验到小燕子与妈妈的心情变化,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课上,我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为了教会小燕子观察的本领,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燕子妈的耐心指点下,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对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整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课文。课文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聊天;另一幅画的是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图画色彩先明,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学到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思维活跃,见解独特、个性体验丰富,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好读、好问、好想、好说,再加上学生又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既给学生创造单独读书、独立思考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机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观察方法的感悟。此外,一年级学生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还很低,我在讲读结束后安排了词语搭配、说句子的练习,使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因此,依据课标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燕子先后观察了三次,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进行语言训练。
4、能用“认真”说一句话。
5、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说话、写话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小燕子三次仔细地观察冬瓜与茄子不同之处的喜悦,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朗读童话故事,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
3、能用“认真”说一句话。
(二)教学难点: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通过观察实物进行语言训练。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水果或蔬菜。
七、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最会学习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上课,我就直奔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燕子妈妈笑了》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燕子妈妈笑了。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教师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刻提出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在课题后边用红粉笔写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表扬质疑的学生:你提出的问题直奔学习难点,了不起!老师相信,通过仔细读课文,你会找到答案的。
这样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也带着问题,怀着迫切的心情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了解不同。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激情引趣: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和小燕子说事情呢?它们在说什么呢?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平时妈妈怎样对你说话,你们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对小燕子说一说吗?指名读,教师评价。所有的燕子妈妈都对小燕子说一说。学生齐读燕子妈妈说的话。口头填空:教师问: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学生答:(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好,请你们赶紧打开书,读读课文,找一找小燕子飞到菜园里几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思考。提问:谁能说一说小燕子飞到菜园里几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说教师板书:大小
青紫
细毛小刺
让学生回忆妈妈平时是怎样对自己说话的,是为了让他们读出不同的语气,口头填空,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又渗透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三)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小燕子每次回来后对妈妈说的话,用曲线划出妈妈说的话。(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汇报交流:小燕子第一次看回来是怎样告诉妈妈的?(随生说打出课件,你们和老师划得一样吗?学生矫正后自由读,指名读读出高兴的语气)妈妈是怎么说的?(学生说教师出示课件,再次问:你们和老师划得一样吗?矫正后体会读、教师范读、指名读)师生分角色读课件中的对话。可爱的小燕子第二次看回来是怎样告诉妈妈的?妈妈又是怎样说的?(随生说打出课件:自由读——指名读——生生分角色读)聪明的小燕子第三次看回来后怎样告诉妈妈的?(随生说打出课件)教师引导:(1)“高兴的叫着”什么样?所有的小燕子都高兴地冲着燕子妈妈叫一叫。(自由读——指名读)(2)小燕子这次说的和前两次有什么不一样?(体会“发现”。)
小燕子这么高兴,妈妈会怎样?齐读第六自然段。追问: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收获;它一次比一次进步;它观察得越来越仔细了;妈妈让它去那么多次,它都不怕麻烦,师:它很有耐心。多可爱的小燕子呀!此时此刻,你想对它说点什么?(发散练习,情感熏陶。)学生迫不急待地说:小燕子,你能把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都观察出来,你真了不起!小燕子,我也要像你那样仔细观察身边的东西;小燕子,以后,我也要听妈妈的话。小燕子听到你们的话,一定很高兴。冬瓜和茄子还有不同呢!你们快去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打出课件:让学生在读中知道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挂”在枝上的。然后让学生把“冬瓜和茄子”图片贴在语文书的插图上,怎么样贴是“躺”,怎样贴是“挂”,学生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直观理解这两个词。学生贴的过程就是对“躺”和“挂”理解的过程,使识字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最后,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出示课件:自由填——指名填——齐读)
(四)学以致用,说话写话。
你们想不想像小燕子那样学习观察的本领?好!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出示课件:黄瓜图。学生观察,通过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黄瓜是长的;黄瓜是绿的;黄瓜的皮上有小刺;黄瓜的顶上有黄花。你们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出示教师的范文,学生读一读。看到这么诱人的黄瓜,你最想说什么?出示第二句话。通读描写黄瓜的句子,感悟写法。在生活中,有许多蔬菜和水果,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叫岀蔬菜和水果的名字。在观察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时,我们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说得非常好,有的说:“可以用手摸。”有的说:“可以用耳朵听。”有的说:“可以用鼻子闻。”、还有的说:“可以用嘴尝。”孩子们,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观察自己带来的蔬菜或水果吧!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介绍,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介绍,听后评议。
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了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五)词语搭配,突出重点。
通过你们的认真观察,你们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你们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战?课件出示:认真学生进行词语搭配,教师点出答案。再出示:()认真,学生填空,教师点出答案。读出所有的词组,开阔视野,为用认真说句子奠定基础。
学生知道“认真”都能和哪些词搭配了,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认真说句子,随着教学进程,学生说出的句子越来越具体了。这样设计,既进行了词语积累,又使不同的学生学会了说话写话。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上,我将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下去。
燕子说课稿9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一篇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这篇课文是第一组当中的一篇。第一组共有四篇课文,教学的主题是了解和认识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培养他们发现、观察、创造能力。这四篇课文的组合是按照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景物、场景的顺序编排的,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景物的观察思考逐步推进到广阔复杂场景的观察、理解和想象。
本组课文从新课改的角度上说,采用了课文学习点的深入和整体训练延伸发挥的编排方式,融知识学习、个性培养、审美教育、创造发挥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本课是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删改。主要通过春天景色特别是“燕子”这一形象的描写讴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课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侧面刻画燕子的形态、动作及所体现的美丽内蕴。
下面我再说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燕子的外形、动作等的特点。
(2)体会课文中诗化的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掌握本课字、词及句子。
难点在于:
(1)培养学生做细微、具体、准确的观察。
(2)从课文具体描写出发,使学生更开阔、生动的想象。
我再说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方面,运用情景教学在情感化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一诵读为线索整体感悟和具体指导分析相结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学法主要采用自我吟诵、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方法。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本课的执教过程:
本课我分为四个环节: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2、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3、分读赏析;
4、回读升华,积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飞往来的场景,并配音乐,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在播放画面的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播放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过度到本课的学习。
二、在初读感知环节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投入感情,然后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三、分读赏析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感情分读课文,并体会情感。为了推进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我准备采用“诵读小标兵”的竞赛方法最后评出“诵读小标兵”。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
1、带着“小燕子是什么样”的问题诵读第一段,然后投出一只燕子的具体画面,让学生详细观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状,同时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燕子翅膀轻快;尾巴似剪刀的特点,并板书燕子特点的重点词语:活泼、机灵。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群结队归来的画面,让学生观摩画面后,带着“小燕子为春天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朗读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赶集似的聚拢”。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赶集似的聚拢”及“增添生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学生模仿燕子叫声的教学细节,理解“增添生机”。
3、播放燕子在微风中、阳光中翻飞的画面片段,在画面的启发下,采用小组代表竞赛的方式,形象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创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飞翔的样子,突出重点词语:掠过、一转眼、横掠过、偶尔、波纹、荡漾。分组讨论这些词语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对燕子声音和动作的模仿、关键词语的体会和想象,来观察和理解燕子飞翔的动态特点,从而突破课文重、难点。
4、投出燕子在电线杆上的画面,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放下课本,观察多媒体画面,想象燕子和电线杆的构图像什么,引导学生沿着“五线谱”想象到音乐,然后鼓励诱导学生根据这个画面唱出一两句自己创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后让学生明白用五线谱打比方,我们不仅看到燕子的空间想象,同时仿佛听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过读课文最后在整体播放整篇课文的画面和《嘀哩嘀哩》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把本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父母听
燕子说课稿10
第一版块: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创设“扫雷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兴趣。汇报交流学习字词的情况。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写字练习。再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大声读课文,触发学生的语感。
【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第二板块: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学生反复默读课文,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读出问题,读出感悟。学生读完后,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课标要求三年级的学生不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让学生在默读中自读自悟,充分思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到汇报交流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有话可说了。】
第三板块:汇报交流,研读课文。
(一)充分诵读,触发语感。
学生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边汇报,边感悟,边读书。在学生的交流、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外形──赶来──飞行──停歇)进行整体感知。
【课标中规定: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直接触摸语言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情感的感悟,激活了学生的语感。】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读书读出了燕子美,春天美,还要继续读书,这次要读出作者把燕子和春天写美的原因。”
1、解读燕子外形美。学生做趣味填空题,学习作者把小燕子外形写生动、写形象,突出特点的方法。学法迁移,学生自己感悟春天美。
2、解读燕子飞行美。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领悟“斜”、“掠”、“沾”等动词的妙用,感受小燕子的可爱。学法迁移,学生自己解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中“赶”的准确、精妙。
3、解读燕子停歇美。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求证、理解的方式,解析“痕”的妙用。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句子的生动形象,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表演想象,丰富语感。
1、师生扮演飞翔的小燕子。教师引导学生边演边想像说话,“你这只小燕子在怎样飞啊?你在说些什么?”
2、启发想象:看着这么美的春景,停在电线上的小燕子会说什么,唱些什么?
3、看课文插图,抒发感情。“看着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春景图,你想抒情吗?想赞美吗?快表达出来吧!”借此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第四板块:赏读背诵,升华情感。
配乐朗读,学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享受美文的熏陶。引导赏读,升华情感。用“抓要点”“想画面”的方法指导背诵。集体背诵课文,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第五版块:搜集资料,拓展练习。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3、抄写好词好句。
4、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5、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因此,搜集资料,拓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3、燕子
外形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赶来(增添生机)
飞行(掠)
停歇(五线谱)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他们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的提高。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这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燕子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文章的篇幅短小,画面生动,文质优美,蕴含想象,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的春天,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本文通过看图,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可定为: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燕子、轻快、增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图文结合,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感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其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及文章最后两句话“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歇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可采用板画、音乐、幻灯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
本课除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据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给学生图文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朗读、绘图理解、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教师可采用质疑问难法、小结法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运用语言等方式因材施教。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求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体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看、听、说、读、写、练促读的教学思路,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从图到文,紧扣题目,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第二课时图文结合,以读为主,品词析句,积累和运用语言。整个教学真正体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五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课文的导入,可采用创设情境法。
教师边播放歌曲《小燕子》,边辅之以优美、生动的导语:春天来了,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野,在树林,随处都可以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瞧,燕子从南方赶来了(教师板画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多么美丽啊!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导语和欢乐的音乐渲染及简单的板画,创设出具有春天气息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由某一特定情感转移并沉浸在课文所设置氛围中,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让学生结合“预习提示”部分对全文进行感知性阅读,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相互提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尝试解题,质疑问难,既是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又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质疑问难,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的放矢,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三)图文对照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⑴看图,我看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看到了什么。⑵看图,我是怎样看的;学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看的。⑶看图,我想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想到了什么。学生经历这一训练过程之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理出本课作者的写作思路(师板书):a、燕子的外形美;b、燕子从哪儿来;c、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d、燕子停歇时的静态美。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画面和课文内容,学习了作者抓特点,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学路和作者的思路相吻合,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作用:
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课文的记忆,辅助背诵;
⑵理清文章思路;
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⑷简笔画起到了直观效果。
燕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 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查字典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汇报交流:
燕子说课稿13
一、领悟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中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喜欢钻研故事,喜欢有悬念的故事。所以,《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设计理念
一切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只有先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流利了,才能够继续进行其它的学习。因此,我采用以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生为主体,选择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 、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说起,从专机,专款,专家说到专列。
温总理赶到灾区乘坐的飞机叫————专机;各级财政,单位专门用于救灾的钱款叫————专款;在抗震救灾医疗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专家;专为救灾物资开出的列车————专列。
二、精读课文
(一)感受恶劣的环境
先是学生默读,在书上找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然后是同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然后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二)政府救燕子
着重于一个词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样救燕子的? ”立即“说明了什么?通过广播通过电视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里有个词语叫————呼吁。再设置情景: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广播员会怎么呼吁?让学生现场模拟播音员呼吁。
(三)居民们救助燕子
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听到呼吁后,居民们是怎样行动的?先学生自由说,再对照书上的段落朗读。
2、引导理解居民们的爱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导从年龄、职业等方面说)理解”纷纷“.反复朗读重点段。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贝蒂的可贵行为。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四)燕子致谢
1、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三、拓展延伸
1、爱心专列
燕子专列正徐徐启程,这仅仅是燕子专列吗?这还会是装载什么的专列呢?引导出爱心专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来到丹顶鹤保护区工作,后来为了救助一只陷入沼泽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配上丹顶鹤优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学生无限的深思-------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燕子说课稿14
大班幼儿对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已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稍难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才可以完成的目标和活动,加之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比赛较感兴趣。本次体育活动利用沙包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练习肩上挥臂投准的能力,从而培养其投准力和目测力,发展他们的动作,并设置了竞赛的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肩上挥臂投准力,提高投准能力和目测力。
2、合理选择投掷距离,体验成功的喜悦。
3、增加游戏趣味性,感受爬行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根据我对活动的理解,我认为本活动:
活动重点是学习掌握肩上挥臂投准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投准力。
活动难点是投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活动准备:
场地设计:场地一,设置投掷线,在离投掷线1.5米处,平行摆放两组彩圈,共十二个。
场地二,平行摆放四块长度相等的地毯,并在中间摆放拱形门,在每块地毯前1.5米处放置彩圈。
活动材料:沙包若干,四面颜色不同的小旗,塑料圆圈,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模仿小燕子动作入场,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达到热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
1、在场地一进行的练习肩上挥臂投准动作。先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再做示范,幼儿站在投掷线外,轮流进行投掷,练习挥臂投准动作。
2、竞赛游戏,在场地二完成。把幼儿分成人数均等的四队,进行比赛,看看哪队幼儿能较快的爬过长长的通道,再钻过山洞把沙包送到家,并准确投掷,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彩旗,对幼儿进行鼓励。
(三)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与幼儿收拾材料回活动室。
五、说教法:
本活动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和具体帮助法来进行的教学。讲解动作要领和介绍游戏规则时使用讲解示范法来完成的。在幼儿练习动作时,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具体帮助和个别指导。
六、说学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用游戏法贯穿活动始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练习动作环节,使用自由探索法让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技能。根据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竞争意识,下一环节安排了竞赛游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燕子说课稿15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条理性强、语句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此教学内容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第一、二、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唱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教授新课
(一)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好字词的读音。
学生听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尖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可爱)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可弥补语言文字不足,充分发挥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
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2)理解“像赶ji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ji”和“聚拢”这两个词。
(3) 指导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4、学习第四自然段
第四篇:《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15篇)
《燕子》说课稿1
一、领悟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中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喜欢钻研故事,喜欢有悬念的故事。所以,《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设计理念
一切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只有先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流利了,才能够继续进行其它的学习。因此,我采用以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生为主体,选择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 、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说起,从专机,专款,专家说到专列。
温总理赶到灾区乘坐的飞机叫————专机;各级财政,单位专门用于救灾的钱款叫————专款;在抗震救灾医疗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专家;专为救灾物资开出的列车————专列。
二、精读课文
(一)感受恶劣的环境
先是学生默读,在书上找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然后是同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然后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二)政府救燕子
着重于一个词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样救燕子的? ”立即“说明了什么?通过广播通过电视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里有个词语叫————呼吁。再设置情景: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广播员会怎么呼吁?让学生现场模拟播音员呼吁。
(三)居民们救助燕子
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听到呼吁后,居民们是怎样行动的?先学生自由说,再对照书上的段落朗读。
2、引导理解居民们的爱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导从年龄、职业等方面说)理解”纷纷“.反复朗读重点段。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贝蒂的可贵行为。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四)燕子致谢
1、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三、拓展延伸
1、爱心专列
燕子专列正徐徐启程,这仅仅是燕子专列吗?这还会是装载什么的专列呢?引导出爱心专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来到丹顶鹤保护区工作,后来为了救助一只陷入沼泽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配上丹顶鹤优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学生无限的深思-------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燕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片面观察,收获较小。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与燕子妈妈的对话为主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并配了图画,学生易读易懂。
2、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运用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自主选择词语造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目标: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3、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难点是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与人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3、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4、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物、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2、自学、合作、探究法;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歌曲欣赏
播放”小燕子“歌曲,引入新课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出发吧! 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字记字经验。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比赛,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读、赛读、”摘茄子“等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我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新词,让学生读后自主选择词语说话,让学生在读说中积累词语,提高学生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
(四)、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互读、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说说读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讨。再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机板书。通过以上的朗读、交流,结合课题及板书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小评论员评论,比比谁读的语气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此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演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学生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我用课件展示鸡、鸭、鹅三种学生熟知的动物,让学生分组观察探讨交流它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走进了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体现了课文的思路,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燕子》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一篇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这篇课文是第一组当中的一篇。第一组共有四篇课文,教学的主题是了解和认识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培养他们发现、观察、创造能力。这四篇课文的组合是按照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景物、场景的顺序编排的,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景物的观察思考逐步推进到广阔复杂场景的观察、理解和想象。
本组课文从新课改的角度上说,采用了课文学习点的深入和整体训练延伸发挥的编排方式,融知识学习、个性培养、审美教育、创造发挥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本课是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删改。主要通过春天景色特别是“燕子”这一形象的描写讴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课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侧面刻画燕子的形态、动作及所体现的美丽内蕴。
下面我再说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燕子的外形、动作等的特点。
(2)体会课文中诗化的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掌握本课字、词及句子。
难点在于:
(1)培养学生做细微、具体、准确的观察。
(2)从课文具体描写出发,使学生更开阔、生动的想象。
我再说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方面,运用情景教学在情感化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一诵读为线索整体感悟和具体指导分析相结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学法主要采用自我吟诵、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方法。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本课的执教过程:
本课我分为四个环节: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2、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3、分读赏析;
4、回读升华,积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飞往来的场景,并配音乐,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在播放画面的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播放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过度到本课的学习。
二、在初读感知环节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投入感情,然后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三、分读赏析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感情分读课文,并体会情感。为了推进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我准备采用“诵读小标兵”的竞赛方法最后评出“诵读小标兵”。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
1、带着“小燕子是什么样”的问题诵读第一段,然后投出一只燕子的具体画面,让学生详细观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状,同时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燕子翅膀轻快;尾巴似剪刀的特点,并板书燕子特点的重点词语:活泼、机灵。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群结队归来的画面,让学生观摩画面后,带着“小燕子为春天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朗读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赶集似的聚拢”。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赶集似的聚拢”及“增添生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学生模仿燕子叫声的教学细节,理解“增添生机”。
3、播放燕子在微风中、阳光中翻飞的画面片段,在画面的启发下,采用小组代表竞赛的方式,形象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创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飞翔的样子,突出重点词语:掠过、一转眼、横掠过、偶尔、波纹、荡漾。分组讨论这些词语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对燕子声音和动作的模仿、关键词语的体会和想象,来观察和理解燕子飞翔的动态特点,从而突破课文重、难点。
4、投出燕子在电线杆上的画面,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放下课本,观察多媒体画面,想象燕子和电线杆的构图像什么,引导学生沿着“五线谱”想象到音乐,然后鼓励诱导学生根据这个画面唱出一两句自己创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后让学生明白用五线谱打比方,我们不仅看到燕子的空间想象,同时仿佛听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过读课文最后在整体播放整篇课文的画面和《嘀哩嘀哩》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把本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父母听
《燕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选编。《燕子》是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也是三年级下册开篇之文,这篇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优美的散文文笔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以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以及文静优美的休息场面这四个方面构成文中的四个自然段。全文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及“春天的使者”燕子的喜爱之情。
本课拟定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扫清阅读障碍;抓住描写燕子外形和描写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的生气勃勃;积累好词佳句。第二课时从燕子的飞行和停歇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感受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事物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书本、电视等媒介,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3)积累好词佳句。
4、教学重难点: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二、说教法学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通过反复读,关注长句的断句和停顿,读通难读的句子,扫清阅读障碍。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可见品词析句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采取了“抓关键词句,体悟词句意蕴形象”的方法,带着学生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采用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词语,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形象,感悟文本,内化情感。
三、说设计特色: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本课的设计特色为:紧扣语文教学特质,抓住语言,立足词汇,注重词语的意蕴形象教学,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是凝固的,但其凝固的东西是鲜活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引领学走进其中,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本着这样的理念,下面我就来重点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我是分四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交流描写春的词语,初步感知春天的生机勃勃。
2、揭题、板题:燕子,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指导学生书写“燕”这个字。书写“燕”,边写边说燕的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
3、读题。读准字音,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为进入文本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夯实基础的目的。)
2、立足生情,让学生提出难读的词和句子。
3、相机指导两个不容易读通顺的长句子。
句子1:微风吹拂着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句子2: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读这两个句子时,我从三个方面关注提升孩子们的读书效果。
(1)读准字音。关注翘舌音、第三声的准确。
(2)关注字形、字义。理解“吹拂”的“拂”时,通过偏旁感受感受春风的轻柔。理解“荡漾”时,想象画面感受水波的起伏。
(3)读长句时,除了反复读,提醒注意停顿,达到通顺的目标。
(三)精读文本,感悟特点
在深度解读文本时,我围绕词语展开,层层递进;在品词析句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我选择了四个关键词: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解读。
1、读准字音;
2、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词是写什么的,归纳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透过词语想象小燕子的样子,感悟小燕子的外形美和活泼机灵的特点。
4、感悟基础上读句子,读出对燕子活泼、轻巧,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5、背诵积累语言。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选择了蒙蒙细雨微风吹拂赶集似的聚拢光彩夺目这四个词。
1、读准字音;
2、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词是写什么的,引入对春光的想象。
3、出示含有“赶集似的聚拢”的句子。通过理解本意,迁移生活,结合文本,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春天的有声有色,光彩夺目。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5、引导学生关注除了写了春天,这一自然段还写了什么,进一步了解这段话的内容。
6、最后教会学生将两个内容相加便归纳出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三)小结盘点,引出后文学习
这节课,读通了课文,学会了读通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还通过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词语,读懂了课文,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及小燕子外形的活泼机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燕子,了解它的其他特点。
五、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燕子在春天赶来
好的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更是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今天的板书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来设计,根据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学的思路,体现我的课堂重难点,既简洁又明了。
六、说预期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学会借助拼音等方式读准生字;通过反复读,学会断句停顿,读通难读的'句子,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抓住语言,立足词汇,采用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关键词语,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课堂是生成的,也是灵动的。总之,在这堂课中,我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燕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课文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说明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让学生们读起来倍感亲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分子;也会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联想、领悟的教学思路,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力求先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反复品味课文内容,最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4、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5、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三、说教法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说学法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冬瓜躺在地里,茄子挂在枝上”时,我引导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躺”、“挂”的意思,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自己做做动作。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分角色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二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个别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读、找伙伴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较多,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主要是通过谈话和看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课刚开始,我设计让孩子们与小燕子、燕子妈妈打招呼,从而引出本课的主人公,同时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主要通过分层次提出目标,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孩子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熟的孩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读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行了。”这样对课文熟悉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目的的读书。同时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如:读完课文后,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这样让学生和小伙伴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品读课文 读中明理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如: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发现,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体会小燕子的快乐。而燕子妈妈三次不同的态度,则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练读等营造出气氛,从而让学生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同时利用开放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如:学生明白了做事要认真的道理后,设计了这样问题:“如果你是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你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呢?”这样既深化了主题,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进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积累语言 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升华感情。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燕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那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蔬菜长得不一样啊?”这样引向课外,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的观察能力。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很细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燕子》说课稿6
《燕子专列》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对动物的珍爱之情,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环保意识。我把这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为: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培育热爱动物并能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课前我出示了一幅幅动物和人友好相处、充满温馨的图片,从情感上拉近动物和孩子们的亲近感,为后来的情感的激发作好铺垫,也与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相呼应。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揭示了课题,对于“专列”一词我们在课前也商讨过,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因此我先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专列”,进而学生对燕子专列的意思也就清楚了。接着引导学生读课题进行质疑。那么学生都提到了“燕子是侯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这一问题,其实课文也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来展开叙述的。在初读课文、认读新词后,学生对该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学生的诉说过程中,我也注意及时地引导,引导学生能用上大屏幕中的词语完整地来回答这个问题,屏幕中的词语我也是根据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类出示,从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当学生说得不够完整时,我注意及时引导,比如:你能加上地点就更好了等。其实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也渗透了一种学习方法:像这样读课题,然后根据课题提出疑问,围绕着问题来读课文,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尝试运用.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想象说话提升点。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想象说话,能对自己的语言有所提升,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同时,能对自己的语言有所提升,在老师的引导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语言有所提升。
我的第一个语言提升点放在了如果你是瑞士政府的一名发言人,你会怎么来呼吁大家?因为学生的角色要在此时进行换位,在试教中也出现了学生不能及时定位自己的角色,因此我以“居民们……”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并通过同桌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那么在试教过程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呼吁的过程中光让居民们行动起来,而没有说明小燕子此刻究竟遇到了怎样的情况,那么这样的呼吁就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也想过是否在学生讨论之前就引导学生说说在呼吁时到底要呼吁哪些内容,但最后还是决定让学生先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说得更全面.在学习过程中,在呼吁时学生没有提到小燕子现在的情况,经过一步步的引导,比如:如果我是瑞士的一位居民,听到这则消息我也许不会出来,小燕子究竟怎么了呀……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
那么我的第二个语言提升点放在了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寻找燕子这一段。我抓住“纷纷、四处寻找”,引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我先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与第一个说话训练点相同的地方是,我也力求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能较为具体地描述脑海中的画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只谈到看到了谁去寻找燕子,我也能及时注意引导说:那么他会到哪里去寻找呢?你能看到他的脸吗?你能看到他的手吗?你能看到他手中捧起的燕子吗……这样一步步引导,使学生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提升。
其实想象说话旨在挖掘文本的留白,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进而超越文本,运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人文性的教育目标。
《燕子》说课稿7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草长莺飞,乳燕呢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如此缤纷,那是因为有生命的萌动。保护环境是21世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关于瑞士政府及人民呵护生命、保护环境的课文——《燕子专列》。
一、说教材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一系列人与动物及自然之间的故事。《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南归的燕子经过瑞士时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经历长途跋涉的燕子因找不到食物而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他们天性善良,喜爱小动物,对自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难事,难的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根据“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巩固学会的14个生字,重点理解: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
深刻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居民、小贝蒂在救助燕子时所付出的爱心。
教学难点:
领会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课堂的精彩来自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正是调动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教学中我本着“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运用情境教学法、想象品味法、观察理解法和朗读感悟法,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在读中酝酿情感、激发情感、升华情感,让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真情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为本,组织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主动探究的方式中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设计小练笔,将读写结合,以表达情感。
四、说教学手段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学生感受瑞士的环境美和燕子南归时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语文课堂必须强调“情感”因素,因此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2、整体感知,酝酿情感。
3、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成功的导课是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法特点的点睛之笔。富有激情的导语,能在师生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互通桥梁。《燕子专列》一课我采用情境法开课,上课伊始,我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现美丽的瑞士风光,一边激情讲述: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阴,多瑙河像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贯穿全境,61%以上的土地被绿色覆盖。这就是著名的花园式国家——瑞士,这里的人民热爱自由,热爱和平,更热爱环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燕子专列》就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你想知道吗?如此激情导入,能激发学生迫切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酝酿情感。
整体把握课文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一群身上带有生字的燕子图片飞上黑板,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重温生字,趁着孩子们兴趣盎然之时,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燕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
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眼,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可以自由读、小声读、同桌一起读、默读等读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实现心灵对话的过程。这一环节我分两个步骤来组织学习:
1、体会燕子在迁徙时遇到的困难
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课文的第二段对此做出了解释。
(大屏出示课文第二段文字: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这时我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字词并展开想象,体会燕子所遭遇到的冷、饿、累,在此基础上播放《鸟的迁徙》课件。
让学生体会生命都曾经历过不为人知的磨难,哪怕是一只极其普通的小燕子。从而使学生对文中“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抽象的词语有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的感悟。让孩子们对这些遭遇不幸的燕子产生深切的同情。此环节的设计使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的落实达到了水乳交融、自然天成之境,为下面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难点扎下了深厚的情感铺垫。
2、感悟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贝蒂在救助燕子时的博大爱心
三、四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我指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等方式品味关键词语,让学生语言获得滋养,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我想这样组织学生学习:
(1)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仔细观察插图,想想在救助燕子时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贝蒂是怎么做的。
(2)小组交流:你认为在救助燕子时瑞士政府、瑞士人民、小贝蒂谁最了不起?为什么?
通过默读,学生应该能够抓住“呼吁、寻找、送到”等词体会出政府对救助燕子的重视;抓住“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等词,体会人民响应号召,行动迅速;抓住“寻找、救护、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一点也不在乎”等词句,体会小贝蒂的坚强、勇敢。此时学生能很自然的领悟到恶劣环境的描写,更能表现出人们的博大爱心,本课的难点解决也就水到渠成。
小组讨论这一环节给学生个性化解读创造了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同时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经过碰撞,产生共鸣,此时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这也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这一环节,感悟层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都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读中悟情,体现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设计理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精彩的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课文学习进入尾声,课件显示载着燕子的列车呜地驶向远方。乐曲《爱的奉献》轻轻响起,请同学们配乐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产生真切的感受。我这时结合课文设计课堂小练笔: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带着,带着驶向远方。
此处设计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感达到高潮。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门艺术,精湛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本课板书,我以三颗爱心紧紧相连为背景,以“瑞士政府、居民、小贝蒂”为主体,以“了不起”为中心,此板书简洁明了,既照应了课前预设的关键问题,又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将爱的情感赋予其中。
莺歌燕舞、翩然归来,一片歌来一片情!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让爱在心灵中飞扬。
《燕子》说课稿8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
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条理性强、语句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此教学内容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第
一、
二、
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唱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教授新课
(一)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好字词的读音。 学生听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尖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可爱)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可弥补语言文字不足,充分发挥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 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 指导背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辨析“几痕”和“几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看图比较,了解五线谱。 (4)指导朗读。
三、练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以《燕子的自述》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四、总结全文
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五、作业
背诵全文。
【说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 赶来
(增添生机)
飞行
(快)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燕子》说课稿9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二、教学设想
全文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初读与精读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品读课文的一、三、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通过赏画品味第二自然段,指导背诵,最后写生字,做练习,课外拓展。
由于课文一、三、四自然段都是直接写燕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采用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
读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一画燕子的外形,然后按顺序、分部位说说小燕子的外形特点,最后通过朗读来体会小燕子的活泼机灵。
读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都让学生边读边想,燕子是怎样为春光增添生趣的。学习第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议一议燕子的动作“斜着身子”、“掠过”、“横掠”、“沾”等,领悟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通过画图,引导学生理解“晕”的意思,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第四自然段图文结合,视听结合,以读代讲,在读中想象燕子与春天的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理解“五线谱”、“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的比喻意义,领悟课文“意”、“像”结合的恰当与巧妙。
三、教学体会
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在读读、画画、说说、听听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达到人、文的统一。
《燕子》说课稿10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叫张桂英,来自后栗园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12课《燕子妈妈笑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课上我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体验到小燕子与妈妈的心情变化,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课上,我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小故事,讲了燕子妈妈为了教会小燕子观察的本领,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燕子妈的耐心指点下,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对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整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课文。课文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聊天;另一幅画的是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图画色彩先明,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学到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思维活跃,见解独特、个性体验丰富,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好读、好问、好想、好说,再加上学生又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既给学生创造单独读书、独立思考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机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观察方法的感悟。此外,一年级学生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还很低,我在讲读结束后安排了词语搭配、说句子的练习,使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因此,依据课标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燕子先后观察了三次,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进行语言训练。
4、能用“认真”说一句话。
5、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说话、写话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小燕子三次仔细地观察冬瓜与茄子不同之处的喜悦,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朗读童话故事,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
3、能用“认真”说一句话。
(二)教学难点: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通过观察实物进行语言训练。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水果或蔬菜。
七、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最会学习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上课,我就直奔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燕子妈妈笑了》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燕子妈妈笑了。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教师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刻提出问题: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在课题后边用红粉笔写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表扬质疑的学生:你提出的问题直奔学习难点,了不起!老师相信,通过仔细读课文,你会找到答案的。
这样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也带着问题,怀着迫切的心情开始了一堂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了解不同。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激情引趣: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和小燕子说事情呢?它们在说什么呢?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平时妈妈怎样对你说话,你们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对小燕子说一说吗?指名读,教师评价。所有的燕子妈妈都对小燕子说一说。学生齐读燕子妈妈说的话。口头填空:教师问: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学生答:(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好,请你们赶紧打开书,读读课文,找一找小燕子飞到菜园里几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思考。提问:谁能说一说小燕子飞到菜园里几次?每次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说教师板书:大小
青紫
细毛小刺
让学生回忆妈妈平时是怎样对自己说话的,是为了让他们读出不同的语气,口头填空,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又渗透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三)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小燕子每次回来后对妈妈说的话,用曲线划出妈妈说的话。(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汇报交流:小燕子第一次看回来是怎样告诉妈妈的?(随生说打出课件,你们和老师划得一样吗?学生矫正后自由读,指名读读出高兴的语气)妈妈是怎么说的?(学生说教师出示课件,再次问:你们和老师划得一样吗?矫正后体会读、教师范读、指名读)师生分角色读课件中的对话。可爱的小燕子第二次看回来是怎样告诉妈妈的?妈妈又是怎样说的?(随生说打出课件:自由读——指名读——生生分角色读)聪明的小燕子第三次看回来后怎样告诉妈妈的?(随生说打出课件)教师引导:(1)“高兴的叫着”什么样?所有的小燕子都高兴地冲着燕子妈妈叫一叫。(自由读——指名读)(2)小燕子这次说的和前两次有什么不一样?(体会“发现”。)
小燕子这么高兴,妈妈会怎样?齐读第六自然段。追问: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收获;它一次比一次进步;它观察得越来越仔细了;妈妈让它去那么多次,它都不怕麻烦,师:它很有耐心。多可爱的小燕子呀!此时此刻,你想对它说点什么?(发散练习,情感熏陶。)学生迫不急待地说:小燕子,你能把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都观察出来,你真了不起!小燕子,我也要像你那样仔细观察身边的东西;小燕子,以后,我也要听妈妈的话。小燕子听到你们的话,一定很高兴。冬瓜和茄子还有不同呢!你们快去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打出课件:让学生在读中知道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挂”在枝上的。然后让学生把“冬瓜和茄子”图片贴在语文书的插图上,怎么样贴是“躺”,怎样贴是“挂”,学生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直观理解这两个词。学生贴的过程就是对“躺”和“挂”理解的过程,使识字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最后,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出示课件:自由填——指名填——齐读)
(四)学以致用,说话写话。
你们想不想像小燕子那样学习观察的本领?好!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出示课件:黄瓜图。学生观察,通过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黄瓜是长的;黄瓜是绿的;黄瓜的皮上有小刺;黄瓜的顶上有黄花。你们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出示教师的范文,学生读一读。看到这么诱人的黄瓜,你最想说什么?出示第二句话。通读描写黄瓜的句子,感悟写法。在生活中,有许多蔬菜和水果,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图片,叫岀蔬菜和水果的名字。在观察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时,我们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说得非常好,有的说:“可以用手摸。”有的说:“可以用耳朵听。”有的说:“可以用鼻子闻。”、还有的说:“可以用嘴尝。”孩子们,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观察自己带来的蔬菜或水果吧!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介绍,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介绍,听后评议。
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了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五)词语搭配,突出重点。
通过你们的认真观察,你们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你们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战?课件出示:认真学生进行词语搭配,教师点出答案。再出示:()认真,学生填空,教师点出答案。读出所有的词组,开阔视野,为用认真说句子奠定基础。
学生知道“认真”都能和哪些词搭配了,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认真说句子,随着教学进程,学生说出的句子越来越具体了。这样设计,既进行了词语积累,又使不同的学生学会了说话写话。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上,我将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下去。
《燕子》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
我是小学语文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燕子》。(转身板书课题:《燕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10分)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围绕观察家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来组织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不要)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震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杆上停歇的场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对于重点、难点的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好本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在朗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燕子的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说学情(10分)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情。第一,学生的认知情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二,学生的思维特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本课的学习相对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这些景物都是学生熟悉的景物,他们一定会感兴趣。但是,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来突破这个难点。
第三、说教学目标(10分)
结合新课标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美好情感。
第四、说教法和学法(5分)
(一)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
在课堂中,我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朗读感悟法。
在教学中,我以读带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评价激励法。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开放的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认可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个性阅读法。
2.探究发现法。
3.小组讨论交流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心有所感,情有所悟。 第五、说教学准备(5分)
1.教师准备: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即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做好课前预习。
第六:说教学过程(35分)
(一)说导入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上课之初,就需要利用有效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本课导入,我采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法。
通过课件,呈现初春燕子呢喃、柳树发芽、荷花绽放的美景图,试问,这是哪里呀?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美丽的风光吧!(转身板书:燕子和大括号)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燕子》。
设计意图:课程伊始,呈现初春的美景图,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板书各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燕子的“外形美”;
第二部分,描写“春光美”;
第三部分,写燕子的“飞行美”;
第四部分,描写燕子的“停歇美”。其中,在写燕子的外形美的时候,突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板书:活泼机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初步读懂课文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品情悟理。
1.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学生在朗读:“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这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体现出柳丝的柔美多姿。
2.学生再读课文:“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思考“赶”字的运用效果,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赶”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小燕子来参加春天这个集会的急迫心情。
3.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赛读、分小组读、男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后面的几个部分。明确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总结,拓展延伸)
(四)说作业布置(精而简)
《燕子》说课稿12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解封小学的音乐教师孙利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艺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二的歌曲,题目是《小燕子》,我准备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五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引领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情绪,教育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热爱小动物,保护美丽的大自然。
2、运用赏、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动态美,激发学生表演、合作、思维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3、引导学生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X . X的唱法,学会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和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绪。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难点是:用不同的音乐要素和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绪。
四、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
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
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表演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五、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猜谜语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四分音符用拍手和拍腿等律动,比一比看谁表现的最好并及时鼓励。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可以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采取唱一唱、演一演等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形成创造思维。依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音乐表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多关心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共同参与,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的精神。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小结:以上是本课的总阐述,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燕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燕子》说课稿。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⑴、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案《燕子》说课稿》。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角 “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然后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知情况。
第三环节: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的作用。
《燕子》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汇报交流:
因为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部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要让学生对作者抓住小燕子的特点来写有所认识,因此引导他们发现作者观察的细致之处: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
2、发现体会“凑”字的好处。
“凑”字生动形象,多方面的特点合起来,]使得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齐读第二段,欣赏“燕子春景图”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中高年级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学习本段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使学生对文本中描绘的“光彩夺目的春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为春天增添了乐趣。看图时依照课文描绘的顺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动,这样,抽象的文字材料与形象的视觉材料和谐统一起来,学生心目中有了美好的春天,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爱美欣赏美的情趣,让学生给插图配文字解说也就手到擒来了。
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材料,在学生反复品读后,我便启发学生体会并学习运用。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农村赶集或节日商场的盛况: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学生很自然感悟到这里作者是运用比喻手法突出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充满热闹欢快气氛。
4、设疑解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对加深文章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段中,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春天的美景?
经过小组热烈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明白:作者描绘春的绚丽,是在交代燕子活动的时间与环境,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而燕子更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利用文本优美的语言形式,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在笔下描绘出来。此环节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简洁,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美观大方,据此原则,设计时,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个外形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说课稿15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燕子》(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燕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尽管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但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能力目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三、说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情感,在合作中发现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精彩炫我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中在网上搜集的有关于燕子的图片,并简单概括一下你展示的这张图片中燕子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环节可以刺激孩子对网上搜集资料增添兴趣,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视频,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中标注出来。”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叶、花、)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设计意图: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2.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中哪个自然段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教师跟进板书。
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请学生朗读的同时,根据学生朗读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
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在学生交流完展示问题答案的同时,教师跟进板书(飞行美:快 )。
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
①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教师跟进板书(停歇美:五线谱)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1)关键词:斜着 掠过
(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4)再读第三、四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跟进板书(动静结合)。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五)扩展延伸,自由创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举一反三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
积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优美词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积累,引以至用)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展示。(与感悟相结合,文即是画,画也成文。)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整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形式,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
第五篇: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
说课人:林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燕子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篇课文写的是春天到来,燕子从南方飞来的情景。本文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美好的春光中飞行,有的飞在湖面上,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电线杠上歇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许多生机。文章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是作者观察入微,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景色。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机灵,也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喜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想象及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方法。
为了突出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实际及年段学习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俊、俏、增等9个生字,会写燕、聚、掠等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有能力背诵课文。(2)从品读课文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句子,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培养热爱小动物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本课中作者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事物特征的把握不够全面。可能会难以体会文章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之前的生活体验,感受过春天到来的美丽景色,对燕子也有所了解,在本文中通过作者的细致描写,从作者的的文字中加深自己的体验,课前,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再加上故事篇幅较短,内容浅显易懂,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并不难,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感。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主要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灵活的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方面我也运用了朗读品悟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
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概括、朗读、想象等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将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燕子的可爱。第二课时:创设情境,深入学习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图片激趣,引导积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出示一些春天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根据之前的积累,说一说有哪些四字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春天。学生能置身于图片美丽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积累到的四次词语。
春天这么美丽,有一群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来欣赏美丽的风景,随后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出这个小动物就是燕子。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燕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燕子。并提示“燕”是本课的生字,让生说一说这个字哪个笔画是不能漏掉的。要先写“口”再写两边。指导学生书写。
(本环节的设计先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图片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不用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很多生机。让生说一说积累的词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储备,并引导学生能积累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自学小贴士让生自由通读课文(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文中要求会认的字?读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第二学段的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在读完全文后,我设计了检查字词读音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将先让生从字开始读,再到读词语,我把词语按照一定规律分成两组帮助学生记忆。再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层层递进,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和人文美。通过开火车读,点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的形式。并对个别字进行简单的指导。
最后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加深对关键词句的印象,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学生能概括出段落的主要内容,我再总结。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美)第二自然段(春景美)第三自然段(飞行美)第四自然段(停歇美)
(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通过检查字词的过程,并以多种方式读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生字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燕子生动的形象和语言的优美。)
(三)细读品位,感受语言之美
1.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并配合书本中的插图看一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呢?圈出关键词句,用心体会。学生能从课文中归纳出燕子外形的特点并在学生归纳的时候板书: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2.学生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作者刻画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形象。在学生对小燕子的外形有了深入了解后提出问题(1)如果把乌黑光亮换成黑扑扑你们觉得可以吗?
如果用黑扑扑自然就没有美感了,让学生感受作者作者用词的优美。
(2)作者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为什么不写燕子的爪子或者眼睛呢? 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来写,因为羽毛,翅膀,尾巴都是燕子独特的特征。引导学生描写动物的时候可以学习作者抓住它的特点来描写。
3.看到作者用了这么美的语言来描写小燕子,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在读的过程中故意把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中的“小”字漏读,学生能很快的反应纠正)反问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用燕子要加个“小”字呢?平常爸爸妈妈是不是会叫你们小宝贝,小家伙。这个“小”字就表达了爸爸妈妈对你们的喜爱,作者也一样,作者亲切的称呼小燕子更加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4.同学们已经感觉到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像在你们的面前一样,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小燕子的活泼机灵。(先请个别同学朗读,再加以指导最后全班齐读)
(本环节的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是一个精彩的开头。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的好材料。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归纳燕子外形的特征。随后设计通过词语互换,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明白为什么描写燕子不写其它特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手法。最后再通过教师范读故意出错,在学生的改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师一步步引导下,学生更能充分的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并能更有感情的来朗读这段话,真正的走进文本中去。)
(四)扩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扩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作者对小动物的描写不仅要抓住动物的特征还要用一些优美的词语。让学生选择自己在生活中最喜爱的小动物,模仿作者来写一写。
(五)说板书
板书的设计简洁,抓住本节课的特点和重点,突出燕子外形的三个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