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6:0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第一篇: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作为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首要战略,淮口镇迎来加快发展的特殊机遇。淮口镇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金堂城镇副中心、城乡统筹示范镇。现就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强化业务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坚持跳起摸高、高位求进,力争淮口镇在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专项考核中排名第一,在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为:完成工商各税收入3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6%;主导产业销售收入亿元,增长60%;固

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10%。其它各项指标在基础之上均有大幅增长,力争产业发展和城市新区建设三个月有起色、六个月有变化、一年有较大变化。

二、工作举措和重点

全力服务园区发展。围绕成阿工业区“一号工程”,服务承载能力“百日工程”建设,做好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安置相关工作。根据今年园区建设进度,按时完成成阿工业区498户、400亩和节能环保产业园650户、亩征地拆迁任务。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确保成阿工业区6月底全面形成承载能力,开工建设项目58个;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年底全面形成承载能力,开工建设项目15个。进一步优化淮口政务服务,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淮口分中心服务企业的水平。

加快淮口新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宜业宜居”思路,推动淮口产业与生活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丘区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示范。一是完善新区规划。尽快完成淮口新区基础设施规划并报规委

会审定,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分期启动城市主干道和市政管网等重点项目建设。面向全国征集城市设计方案,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淮口新区。二是加强项目促建。推进荣跃房产、天瑞吉房产、自贡兴大、兴淮置业等已拍地块建设,开工建设50万平方米。抓好尚缘国际城市综合体、如意港商贸步行街、西班牙风情街等商贸项目建设,促进2家四星级酒店开工建设。三是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实施好云顶大庙会、登山赏花节、滨河美食节等活动,着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三个“万亩产业园”发展:一是万亩西中油橄榄综合产业园。在已完成油橄榄核心区种植2200亩基础上,今年新增种植面积2800亩,达到5000亩规模,启动50亩油橄榄加工园建设;力争达到10000亩规模。二是万亩富硒油桃产业园。对现有6000亩油桃、寿桃进行品质提升,今年新增种植面积亩,达到8000亩规模;力争达

到10000亩规模。三是万亩金堂明参产业园。利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优势,在现有明参种植3000亩基础上,今年引进成都国大食品公司新建核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000亩,达到4500亩规模;力争2014年达到10000亩规模。

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强镇域水利建设,修建提灌站4座,新建山平塘99口,石河堰11口,整治沟渠公里。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结合产业新城实际促进整治区农民进城居住。在已实施征地拆迁10个村、土地整治2个村、城市规划区4个社区外,今年启动其余全部9个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完成159户土坯农房改造任务。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启动淮口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淮口三小迁建项目,新建新区幼儿园一所;启动精神卫生保健院迁建项目,完成二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新建综合卫生院一家。争做全县城乡统筹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争创全市创先争

优活动先进单位。

三、恳请支持事项

为了加快淮口新区建设,恳请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如下事项:

同意成立淮口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建议由金城同志任组长,贺正余同志任常务副组长,任时伯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结合县属国有平台公司改组,建议改组县兴金公司作为淮口新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

建议淮口镇土地收益用于淮口镇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县规委会尽快审查通过淮口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二篇: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

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作为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首要战略,淮口镇迎来加快发展的特殊机遇。淮口镇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金堂城镇副中心、城乡统筹示范镇。现就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强化业务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坚持跳起摸高、高位求进,力争淮口镇在全市优先

发展重点镇专项考核中排名第一,在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为:完成工商各税收入3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36%;主导产业(工业)销售收入52.4亿元,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其中成阿工业区25亿元,金堂工业区20亿元),增长110%。其它各项指标在基础之上均有大幅增长,力争产业发展和城市新区建设三个月有起色、六个月有变化、一年有较大变化。

二、工作举措和重点

(一)全力服务园区发展。围绕成阿工业区“一号工程”,服务承载能力“百日工程”建设,做好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安置相关工作。根据今年园区建设进度,按时完成成阿工业区498户、400亩和节能环保产业园650户、亩征地拆迁任务。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确保成阿工业区6月底全面形成承载能力,开工建设项目58个;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年底全面形成承载能力,开工建设项目15个。进一步优化淮口政务服务,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淮口分中心服务企业的水平。

(二)加快淮口新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宜业宜居”思路,推动淮口产业与生活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丘区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示范。一是完善新区规划。尽快完成淮口新区基础设施规划并报规委会审定,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分期启动城市主干道和市政管网等重点项目建设(拟实施项目见附表)。面向全国征集城市设计方案,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淮口新区。二是加强项目促建。推进荣跃房产、天瑞吉房产、自贡兴大、兴淮置业等已拍地块建设,开工建设50万平方米。抓好尚缘国际城市综合体、如意港商贸步行街、西班牙风情街等商贸项目建设,促进2家四星级酒店开工建设。三是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实施好云顶大庙会、登山赏花节、滨河美食节等活动,着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三个“万亩产业园”发展:一是万亩西中油橄榄综合产业园。在已完成油橄榄核心区种植2200亩基础上,今年新增种植面积2800亩,达到5000亩规模,启动50亩油橄榄加工园建设;力争2013年达到10000亩规模。二是万亩富硒油桃产业园。对现有6000亩油桃、寿桃进行品质提升,今年新增种植面积亩,达到8000亩规模;力争2012年达到10000亩规模。三是万亩金堂明参产业园。利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优势,在现有明参种植3000亩基础上,今年引进成都国大食品公司新建核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000亩,达到4500亩规模;力争2014年达到10000亩规模。

(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强镇域水利建设,修建提灌站4座,新建山平塘99口,石河堰11口,整治沟渠7.8公里。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结合产业新城实际促进整治区农民进城居住。在已实施征地拆迁10个村、土地整治2个村、城市规划区4个社区外,今年启动其余全部9个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完成159户土坯农房改造任务。

(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启动淮口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启动淮口三小迁建项目,新建新区幼儿园一所;启动精神卫生保健院迁建项目,完成二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新建综合卫生院一家。争做全县城乡统筹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争创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

三、恳请支持事项

为了加快淮口新区建设,恳请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如下事项:

(一)同意成立淮口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建议由金城同志任组长,贺正余同志任常务副组长,任时伯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二)结合县属国有平台公司改组,建议改组县兴金公司作为淮口新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

(三)建议淮口镇土地收益用于淮口镇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议县规委会尽快审查通过淮口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三篇:敖镇城乡统筹试点建设汇报材料

敖镇统筹城乡试点建设

汇报材料

中共敖勒召其镇委员会

敖勒召其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敖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旗参加统筹城乡试点启动仪式并亲临敖镇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敖镇统筹城乡试点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敖镇建于1983年10月,是全旗政治、文化和综合服务中心。地处旗境中部,东邻昂素镇,南接城川镇,西和北连上海庙镇,西南与宁夏盐池县接壤。

全镇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243万亩)。总人口1.3万户、3.6万人,其中,农牧区4836户、14235人,少数民族0.7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镇下辖6个社区(4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12个嘎查村(农区7个村,牧区5个嘎查),按照“三区”发展规划,农区有3个村属于禁止开发区,其余9个嘎查村属限制开发区。草原面积179万亩,水浇地9.66万亩,牲畜总头数26万头只。

敖镇既有农区,又有牧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区,地貌以硬梁和沙川为主,地势平坦,地形独具特色,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石膏、陶土等10多种,且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形成以三段地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大沙头自然风光旅游、“农牧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等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格局。近年来,我们按照旗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确立了“1234”工作思路(一个主题:以建设“宜居宜业”新敖镇为主题,促进地区实力和形象大幅提高;两大战略:实施城镇带动和镇郊经济战略;三大体系:健全完善市场流通、科技信息和公共服务体系;四大基地:建设特色种植及设施农业、育肥养殖、林沙产业、农畜产品及劳动密集型加工基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植产业支撑,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改善民生,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046元和8779元。

二、统筹城乡试点建设的思路

按照鄂前旗统筹城乡试点方案,我们将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五大工程,推进统筹城乡、集中发展。

一个目标:

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极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名镇”这一奋斗目标,加快旧城区改造,推进转移农牧民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保障转移农牧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优化建成区功能布局。依托“一乡两基地”文化品牌效应,以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加快发展以民族文化旅游及其他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文

化产业体系。到2015年,建成区基本完成平房改造,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87%,建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式精品城镇。

五大工程:

人口转移工程。按照人口集中、设施配套、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标准和要求,加快三段地新型村庄建设,统筹规划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和产业发展区,打造城乡统筹重要节点。认真落实“六个一”配套工程,提高转移农牧民生活水平,通过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和城乡社会保障转移等方式,推动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和新型村庄转移,形成人口转移“大集中、小集聚”格局。到2013年,全镇共转移农牧民4265户,12534人,农牧区人口减少到571户,1701人,其中,2011年完成禁止开发区三个村及敖银公路沿线1138户、2506人整体搬迁转移;2012年,计划搬迁转移农牧户1250户、4011人;2013年,计划搬迁转移农牧户1877户、6017人。

现代农牧业建设工程。采取整村规划,集中布局的方式,推进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在西部农区,集中连片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规模化特色种养殖业。依托三段地牲畜交易市场,建成辐射蒙陕甘宁及周边地区的重要农畜产品集散地;在东部牧区,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庄园示范户,推行商品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模式和绒山羊增绒技术,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饲草料配方化、羔羊出栏短期化、生产饲喂全程机械化、饲养管理科学化;在镇郊,打造“菜篮子”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生猪、肉羊、肉牛标准化养殖园区,发展苗木繁育产业。按照农牧业区域布局,健全完善市场流通和科技

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经济组织,推进农牧业经营向联营和公司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全镇建成现代农业基地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00亩,发展苗木繁育基地1.5万亩,培植现代庄园示范户150户,新建养殖园区5处,达到年出栏50万只肉羊、20万口生猪、1万头肉牛的养殖规模。

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争每年完成以柠条、杨柴为主的人工造林面积10万亩,抓好天然林保护、禁休牧项目建设。通过采取发展镇郊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环镇生态圈及生态移民、村容村貌整治、千家万户种百树、全民义务植树等措施,到2013年,植被覆盖度、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18%。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新修柏油路153公里、沙石公路185公里,不断提升道路通行力;优化电网布局,架设高低压线路435公里,满足新型村庄、产业区用电需求。加强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处,全面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中心村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通达率100%。加快沼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牧区能源体系。

创业促就业工程。加快推进大沙头旅游景区建设,辐射带动生态休闲及农牧家乐项目开发和建设,增加农牧民就业渠道和非农收入。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农畜产品加工园和农贸市场,不断拓宽转移农牧民的就业渠道,搭建转移进城农牧民创业就业平台。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充分挖掘就业潜力,优化

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发展家政、养老、陪护等社区家庭服务业,拓展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社会事业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统筹建设幼儿园、文化馆、卫生院、社会福利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一批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制度,健全弱势群体保障和服务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基层组织和政法综治维稳组织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努力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三、2011年统筹城乡重点项目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试点建设这项中心任务,扎实推进12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涉及人口转移及城镇建设项目8项,农村牧区建设项目4项,总投资20.74亿元,力争在开局之年推动统筹城乡试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具体工作中,扎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人口转移。结合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按照禁止开发区、公路沿线、有积极性的嘎查村先行先试的原则,先期推进禁止开发区巴拉庙、洪山塘、三道泉则3个村及敖银公路沿线农牧户1138户、2506人整体搬迁转移。加快转移安置住房建设进度,年内确保1814套、12.7万平方米转移安置住房建成投用,完成1891套、13.24平方米住宅楼主体工程,配套完善住宅小区管网、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二是强化城镇建设。完成部分市政道路及建成区平房拆迁改造工程,配套完善管网设施。实施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项目,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园、农畜产品加工园及农贸市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相关产业入驻工作。

三是推进现代农牧业。建成现代农业基地5000亩,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培育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10户,打造标准化养殖园区2个。结合旅游接待需求,在敖昂线和察靖线公路两侧建设平层别墅10套。提升改造三段地牲畜交易市场,新建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肉食品加工厂。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启动教育救助基金,继续实施百名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组织开展农牧民免费健康体检,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万元,扶持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及转移农牧民自主创业,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促进转移农牧民就业。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低收入群体分类救助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总之,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对口支援旗区和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力打好统筹城乡这场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把敖镇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极具魅力草原文化名镇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示范镇建设汇报材料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生态环保发展,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工业支撑,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设活力***。充分注重民生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运行制度,提高入住率。建成容纳420人的镇中心幼儿园,做好***中心学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城乡养老、优扶对象医疗、城乡低保、劳动就业等各类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理”、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建设全面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信访

稳定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实现镇域和谐稳定。篇二: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

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零溪镇被确定为省级第三轮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抢抓这一良好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示范镇建设摆在工作重中之重,围绕示范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零溪镇基本情况

零溪镇地处慈利县东南部,省道s306线,常张高速公路和县道零甘公路穿镜而过,距县城13公里。是张家界的东大门。镇域总面积15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300亩,林地面积85000亩,森林覆盖率60.8%。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860人。11个村属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8个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零溪镇是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0年又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的评审验收。零溪镇基础设施条件相较其他乡镇要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象鼻嘴和河塌两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其他各村已有70%的通组道路实现硬化。全镇有工业企业53家,其中投资上百万的企业22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6家;农业产业以柑桔、水稻、蔬菜为主,另有西瓜等水果基地,蜈蚣、蛇等特种养殖基地及多处垂钓休闲娱乐基地等等。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4600元,年均增长15%。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谋划,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俗话说:城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我镇从“打基础“的角度出发,在原有的建设发展规划基础上,启动了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实地测绘工作,预计规划编制工作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在规划的编制上,我们结合实际,明确功能区域划分,注重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规划具有前瞻性、务实性和科学性,为城镇建设和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工农并重,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围绕“支柱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建立高效持久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原有“四个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规划部署“两片四区”发展,即:优质果蔬示范片、花卉苗木示范片,旅游垂钓休闲产业区、油茶油桐产业区、特种养殖产业区、柑橘产业区。现已发展城郊蔬菜基地4000亩,其中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培育优质麒麟西瓜340亩;发展花卉苗木300亩;发展休闲垂钓农家乐4家;发展油茶1500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7户;发展柑橘面积近20000亩,柑橘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为农民创收4000万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企业资源,加大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企业扩产扩能,发展扶持建设 新型材料砖厂等绿色环保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金冠果业建设高优柑桔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精深加工。近两年,全镇共新建、扩建项目17个,完成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目前,我镇工业初步形成了能源、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三)筑土培基,致力基础条件改善

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我镇共硬化道路58.6公里,整修道路8.2公里,完善了通村到组入户公路的大畅通格局。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0万元改造了政府办公楼;实施集镇街道美化、亮化工程,整修了集镇长约500米的下水道管网,安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集镇供水处理厂,今年又申报了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计划项目投资1000万元。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投资近4000万元,完成了象鼻嘴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新修了排灌渠68条,机耕道46条,水渠、档坝整修14处、山塘整修3个、河堤护砌1200米,修建零溪河流域护河大堤6公里,新建水轮泵站、电排站各1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实现了灌溉有渠、排水有沟、进田有路。

(四)注重环保,推进生态建设进程

一是开展垃圾治理行动。以主要道路和溪沟沿线为重点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在全镇已形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大

力整治集镇街道的脏、乱、差现象,先后投入资金近6万余元,修建了40个垃圾池,购臵了一台盘式拖拉机,聘请了2名专职清扫人员,保证日常的街道卫生。另外投入近2万元在熊家垭租地4.5亩,新建了一个可处理垃圾能力达3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易扫难处理的问题。二是在象鼻嘴村实施省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获得了较好社会反响,辐射带动作用较大。三是继续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我镇在近几年狠抓生态村创建,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四是下大气力集中整治马路市场,规范街道两旁的摆摊设点行为。目前,马路市场这一特殊经营现象,在我镇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五是推进以“三清六改五普及” 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项目进程。近几年来,全镇已经新建沼气池3000多口,添臵液化气灶2050台,太阳能用户已达450户,实施改宅、改厨、改厕、改栏圈的农户有6821户,改厨、改厕率分别达到了86.10%,全镇新型能源使用户数达农户总数的70%以上。

(五)关注民生,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开展民生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政策,积极做好了移民工作,严格管理移民扶持资金。积极做好居民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消除率为100%。积极推广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基金征缴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技能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示范镇建设是零溪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具体主抓这项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全民动员。示范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宣讲示范镇建设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自上至下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出全民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制定了工作方案。年初,我们按照示范镇建设内容,制定了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并要求各村相应制定了村庄建设工作方案。在工作进程中,我们还根据工作实际,结合示范镇创建目标不断对工作方案进行修订。

(三)加强了部门配合。一是实行小分工、大合作,平时在工作中各部门各负其责,积极主动,指导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在遇到难关或重点工程项目时各部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攻关。三是在项目申报上通力配合,同县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提高建设项目入库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重视程度不够,实实在在地投入和行动举措较少,在土地使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很多方面,缺乏具体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二)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篇三: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建设省级示范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值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厅领导对我镇示范镇建设进行检查指导,这必将对我镇示范镇建设乃至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帮助油墩街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我镇2012年示范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城、争先进位,实现由人口大县向人口强县快速跨越”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项目建设为纲领、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前提,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点,脚踏实地、精心谋划、合理布局,将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以规划为前提,全面完成各类规划修编工作

我镇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油墩街镇2010—2030总体规划》、《油墩街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

通过对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镇区用地布局与交通道路状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立足实际、亮点突出、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的规划理念,以“有序完善老城区、快速推进示范区、稳步发展工业区、积极开发旅游区”为发展思路,未来规划形成“一核一轴半环、三片三心”格局。“一核”即油墩街镇区;“一轴”即沿景湖公路形成的镇域经济发展轴;“半环”即县乡公

路经由两中心村和彭丰村等形成的镇域北部经济发展环;“三片三心”即以镇区为中心的油墩片和潼莲片及以桥头为中心的桥头片。按照规划将集中精力发展三个经济区即:镇区经济区、桥头经济区、潼莲经济区;着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果业种植基地、泡桐种植基地、商品粮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基地、药材种植基地。

二、以项目为核心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一)新建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今年以来我镇陆续进行了灾区集中建房安臵点、庙前路开发、油墩大道(北段)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墩大道(北段)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我镇集镇中心地带,为我镇向北扩展的黄金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81.3亩,建设内容包括房产、地产、城镇主干道及市政基础设施等。该项目对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开发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申报了一批城镇建设项目

在充分加强自身投入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申报了一批确有必要实行,又困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启动的项目,包括:

(三)完善了一批原有建设项目 上一届党委、政府匆忙上马了一批城建项目,致使一些项目建设手续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影响了一些项目的有序开展。今年二月,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油墩街镇当前所处的困境,抽调组织部、国税、地税、审计、公安局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入驻我镇,从十四个方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全方位集中清理,为今后我镇项目建设的全面有序开展作好了铺垫。

(四)落实了一套有效工作机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制度。首先必须坚持规范操作、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成立了城镇建设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纠纷调处、审批规划、资金结算和工程推进等五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作为该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要求做到:

一是坚持日常值班管理制度。指挥部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二是坚持请销假制度。指挥部人员请假,一日内由副指挥长批准,一日以上由指挥长批准;三是坚持例会制度。指挥部每星期不少于一次集中办公例会,用于通报情况、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布臵工作,每次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指挥部下设各组,每周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四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民主集中制、听证制、备案制及结果公开制。利于完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失误。

建成,另一栋厂房和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六月份将批量试产;桐源林业科技公司两栋厂房和一栋综合楼已基本建成,设备即将安装到位,有不少订单正在等待生产;绍强鞋业厂房和员工宿舍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准备投产。

四、以管理为抓手 构建城镇管理新格局

今年在原有城管中队的基础上增设环卫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力量。同时将修建垃圾池,购臵垃圾箱等环卫设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良好风尚,对镇区范围内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将开展一次综合大整治,大力扭转城镇“脏、乱、差”的形象,逐步美化镇区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础设施方面实行扶持

在进行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往往占地面积较大,而每年的用地指标相当有限,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实施,从而无法有效的完善镇区的功能结构。希望能够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城镇建设和返乡创业项目立项审批予以优先批复,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优先安排,每年不少于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帮助油墩街镇拉大城镇框架,做大城镇商贸。

(二)税收分成方面实行让利

在油墩街镇辖区内项目建设、条管企业等产生的税收收入全额下划油墩街镇;由油墩街镇引进落户所有工业园区的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全额下划油墩街镇。

(三)部门职能方面实行延伸

县各有关单位在油墩街镇调整完善或合理设臵派出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尽快恢复国税、地税在油墩街镇分设机构。凡在油墩街镇设臵的派出机构,对其领导班子调整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油墩街镇党委、政府意见。

(四)信贷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在乡镇缺乏良好的融资平台,融资手段比较单一。建议金融机构在油墩街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户大额信贷试点业务。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篇四: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示范镇建设调研汇报 安源镇是安源区的中心城镇,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有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青年团支部、成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产党支部等“十八个第一”,在安源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景点20多处,全镇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6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万。

近年来,我镇和全省各地一样,获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按照省、市、区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安源镇情实际,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理念,把推进新型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走“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荣获了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试点镇、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园林镇、全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乡镇和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短短几年,我镇的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从2001年的不足1000万元,到2009年完成1.4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5%。现将我镇开展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财税保持高位增长。克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培育税源、优化服务、强化征管,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共实现财政收入14136.4万元,同比增长41.74%,完成工商税收11937.4万元,同比增长47.31%,其中,国税完成6136.3万元,同比增长56.28%,地税完成5801.1万元,同比增长38.89%。

(二)、工业经济强势提升。2009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新增规模企业4个,使我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21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工业利税总额 2.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新产品研发2项,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开放经济成效显现。引进了安源影视大酒店、凯天科技(动漫基地)、江西红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15个项目,其中有7个项目竣工投产,8个在建,2009年完成内资1.5亿元,完成引进外资507万美元,出口创汇504.3万美元。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融入新城区、改造老镇区、建设新农村、实现一体化”的思路,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萍安大道花冲坳段的沥青改造项目,配合完成了319国道景观大道、新区韶山西路贯通工程建设。开发建设了“雅典世纪花园”“东方巴黎”、“香溪美林”等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高档小区。2009年,镇区新增绿化面积9.52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项目11个,绿化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1%。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泥公路户户通,改水、改厕均达100%,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8元,同比增长8%。

二、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但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小城镇建设投资大,镇一级的财力很有限,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因资金短缺难以得到及时跟进完善。二是规划制约。虽然我们是乡镇,但地处城郊,实际上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份,在给群众生活来断带来改善的同时,我们在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土地规划制约也越来越明显。三是管理维护未纳入城市范围,镇本级压力大。全镇现有城镇广场6个,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维护成本相当大。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用地指标方面除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外,是否可根据小城镇建设的规模,予以相应的用地政策支持。二是对小城镇建设予以更多的资金支持。能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小城镇建设以资金支持。三是对小镇建设予以必要的智力支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十分需要各方的智慧,能否经常组织一些专家学者

对我们进行建设指导,让我们的建设水平更高,城镇建得更美。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模式和路径

在城镇建设中,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特色的适应自己发展的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促进和谐为目标,全力打造经济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旅游新镇。

(一)坚持以壮大产业、打造平台为重点,实现经济强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巩固传统煤炭加工贸易业,通过巩固现有的、培育后续的、壮大支柱的、协调各方的,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平台建设,着力强化产业承载力,为更多的企业落户我镇提供优良的条件。同时加强服务项目,着力做优创业环境。坚持镇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协调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方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精做强。

(二)坚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实现生态美镇。着力建设优美的城乡环境,为打造又响又亮的安源品牌,实现安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源河治理、小游园建设和停车场,完善城镇功能。二是提高镇区环境品位。加强广场公共场所、安源古城等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等周边环境管理和提升,更换和改造广场景观灯,认真抓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三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抓住我省加强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大力创新城镇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执法管理,落实好“门前四包”,进一步加强车辆停放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四是倡导并发展低碳经济。扎实开展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开工建设,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关停高污染企业,努力实现我镇环境的彻底改观。

(三)发挥特色突显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打造文化名镇。安源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实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名扬天下,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保存着全国具有巨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组织及其活动遗址,有4处国家级和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类型多样、内容独特、内涵丰富、历史意义重大等特征,在去年申办全省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上,着手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史镇,进一步发挥安源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安源广场、世纪广场等场所,组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成为群众休篇五:示范镇汇报

峄城区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汇 报

峄城区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10日)

自省、市开展 “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把示范镇建设作为我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要素集约配置、提升小城镇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了新型示范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相关镇街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住建、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还抽调了6名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实行集中办公,做到了“人员、经费、机构”三到位。各镇街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细化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督 导、调度新型城镇化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全区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规划先行,优化布局

(一)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科学修订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城镇近期建设地区详规全覆盖。完成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榴园镇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已完成总规设计初稿,《示范镇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和计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古邵镇委托省城乡建设设计院按照新标准,完成了《古邵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初稿,明确“以工贸物流为主导的临运生态宜居城镇”的发展目标;委托省工程咨询院启动了《城镇污水管网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12--2015年示范镇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计划正编制中。

(二)规划建设小城镇。榴园镇小城镇建设规划覆盖北棠阴、南棠阴、西棠阴3个行政村,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空间布局上划分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集中居住区、旅游餐饮娱乐区、教育医疗服务区等不同的功能区,镇区功能结构定位为“双心双轴,一廊、多片”,双心双轴即行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景区入口景观轴和依托省道的城镇发展轴为双轴。一廊、多片即沿跃进河的生态景观廊道和五大功能片区。古邵

镇大力发展小城镇社区,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群众向小城镇聚集。同时,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打造临运集物流、运输、加工、包装、商贸于一体的临港工贸区。积极申报省级峄城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园和内河新港区建设,加快完成可研报告、环评、洪评、地质测量等基础工作,积极运作报请国家和省发改委立项,争取寻找合作开发和扶持资金,开挖内港引渠,建设内河新港,打造鲁南苏北临港物流园区,加快沿运十里港城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宜工宜业宜商宜居,互相促进提高。

三、加大扶持,政策优惠(一)实施扩权强镇。(二)保障发展用地。(三)适度扩大财权。(四)加大金融支持。(五)加强资金扶持。(六)培养引进人才。

(七)优化机构设置。

四、创新模式,全面启动

(一)榴园镇六项举措,启动示范镇建设。一是加快实施镇驻地搬迁。打造城镇建设载体,加快小城镇发展,按照峄城区委、区政府要求,计划将镇办公地点搬迁至原棠阴乡驻地,带动小城镇建设,目前,榴园镇镇政府办公楼已经完成建设。二是配合景区建设,全力扩张石榴种植面积。以“冠世榴园”为中心,重点加大石榴园旅游路、旅游路复线、跃进河以北等区域的石榴扩种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扩种面积1.5万亩。利用三秋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跃进河以北土地栽植石榴,把景区旅游路复线以北和以南100米范围内土地设为石榴栽植预留地。目前与村签订了责任书,限期完成土地预留任务。三是全面完成三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明官庄、娘娘村、南棠阴三大社区建设全部完成,顺利实施居民搬迁,共涉及人口3852人,1178户,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四是大力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完成了投资650万元涉及1万多人口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今年下半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将扩大到20个村。五是全力推进“冠世榴园南大门”工程建设。冠世榴园南大门位于榴园镇小城镇规划区西棠阴村,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0350平方米,计划3年完工,建成后,对整个景区核心枢纽形成,提升景区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建设用地协调 完成,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六是高标准完成“冠世榴园绿道”建设。冠世榴园绿道沿跃进河而建,东起榴园镇魏楼村,西至北棠阴村,全长3.8公里,投资100余万元,该项目的建设为冠世榴园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群众提供了新的娱乐休闲场所,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

(二)古邵镇健全机构设置,做好示范镇前期工作。一是成立机构。自8月15日全市小城镇建设座谈会后,古邵镇成立了示范镇建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设立城镇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资金预算等6个专业组,抽调有关部门技术专业骨干专门靠上,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二是广泛宣传。古邵镇党委、政府做好示范镇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动员全镇上下抓住这次重大机遇,积极参与、支持示范镇建设。同时,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全方位宣传镇街特色,提供工农业经济数据,争取示范镇建设资金。三是修编规划。督促省城乡建设设计院按照新标准,完成了《古邵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初稿,并组织省院专家和镇党政成员以及城建、国土、水利、电力、通讯等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古邵实际,发挥运河优势,明确了“以工贸物流为主导的临运生态宜居城镇”的发展目标,以镇驻地及南部临港物流工业区为主的“组团式”发展方式。同时,委托省工程咨询院完成了《城镇污水管网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四是编制方案和计划。

第五篇:统筹城乡,加快中心镇建设

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材料4篇

浙江中心镇建设的原理及知识点

韦天老师提示:浙江省的中心镇建设,既是得到中央肯定的做法,又是做好城乡统筹,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因此,考生要结合韦天老师组的模拟卷的内容和下面列出的原理和知识点掌握好。

一、浙江中心镇建设的“成因症结”:

1、.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特色不突出。

2、规划缺乏特色,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较低。

3、集聚和辐射功能不强。

4、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有待提高。

5、存在城乡户籍分割、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饥渴”等问题。

二、浙江中心镇建设的意义:加快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心镇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三、浙江中心镇建设要做到几个结合:

1、加快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要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2、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4、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浙江中心镇的基本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五、浙江中心镇的对策和措施:第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第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实施“千亿公共设施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中心镇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第四、开展强镇扩权改革。要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项目、备案权和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社会治安、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管理权。第五、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县与中心镇的事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实现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促进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市培育。第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要优先支持中心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切实保障中心镇建设用地需要。第七、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在中心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心镇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第八、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建立按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心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村居民,可根据本人意愿,申报登记为城镇户口。第九、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制度和政策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第十、要加快住房和化政管理体制改革。如鼓励有条件的中心把已在中心镇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如要提高中心镇的行政效率等。

下附中心镇建设的四篇范文

范文一

“中心镇建设”: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所谓“中心镇建设”,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事实上,农民进城仅仅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则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

我省推进农村“中心镇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农村“就地城镇化”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存有误区,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管理体制错位脱节,建设资金捉襟见肘,户籍制度仍是樊篱,要素配置亟需调整。针对这些问题,继续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统一思想认识。要把各级政府领导的注意力,及时转移到小城镇建设上,杜绝部分政府领导仅热衷于大中城市建设,忽视或不屑小城镇建设的错误思想。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一定要处理好大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与小城镇建设“雪中送炭”的关系。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一要改革和探索中心镇管理体制。对于各地强镇,建议采取设市、转街、并区等方式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改变“人大衣小”、城市乡镇化管理的局面。二要探索实施“扩权强镇”改革。要推动全省新型小城镇建设,则应实施“扩权强镇”改革,把下放权限惠及所有镇,并增加扩权事项。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制定政策,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的投入领域,激活社会资本,建立新型小城镇建设多元投入机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城镇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议将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重点转移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

建立人口梯度转移机制。要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在解决进入城镇农民就业稳定性、降低迁徙成本、优化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新一轮政策创新。放开农村小城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农村人口自由地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消除就业制度上的歧视政策,增加进镇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建立健全进镇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减少“两栖人口”的数量,等等。

建立产业梯度转移激励机制。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小城镇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工业企业向小城镇作梯度转移。严格控制大城市工业用地指标;将大中城市工业企业梯度转移数列入政府考核序列,确保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承接大中城市工业企业的激励机制,充分激活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建立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小城镇延伸机制。采取集团化模式,把大城市与小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有机整合,这既能缓解大中城市过重的功能负担,又可使小城镇居民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资源,缩小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如我省的一些名校、名医院等,都先后到市县甚至镇上与当地学校、医院联合办校、办医,有的已经形成集团化管理,连锁布点,有效推动了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延伸。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范文二

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大蝶变

从浙江的发展实际看,由农村工业化拉动的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导力量。

如果说,当年的撤县设市使浙江的城镇化发生了第一次质变,那么,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化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将为中心镇的大蝶变带来重大的转机,开

启以新型农民为主体建设新型城市的新探索,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并强调要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成为我省实施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战略的一个关键性举措。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遵循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和小城镇差异化发展的现实性,把一批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强、人口承载潜力大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市数量太少和城少镇多的状况,这既是小城镇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加快农民转移转化、产业集聚集约的重大战略。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产业集群与城镇集群协同推进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把由中心镇转化而来的现代小城市培育成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中居住的新平台,这是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承载能力,实现经济集约、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的现实选择。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大创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抉择。把农村地域建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现代小城市,这既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以人为本、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重大契机。根据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大中城市梯度转移和小城镇向现代城市梯度演变的规律,适时推动小城镇中的佼佼者——中心镇向现代小城市率先蝶变,将把小城镇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高点,为城乡融合发展和扩大内需提供广泛而持久的动力,为实现从工业化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向城镇化主导的内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大的战略支撑。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为实现城市化的科学发展提供现实路径。在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走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田园城市之路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把中心镇培育成为充分体现城市与农村联姻的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将为我们提供一条既能让更多农民进入城市安居乐业,又能让城市现代文明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化、低碳化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双赢之路。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此文从意义去写)

范文三

科学定位中心镇的形态功能

对中心镇蝶变而成的现代小城市进行科学的形态功能定位,是这一新战略的目标任务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保证。

根据当代国际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趋势和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由中心镇培育建设而成的现代小城市,应该是充分体现城市与农村联姻发展、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城乡一体化田园城市。具体来说,要念好“联动、互动、驱动、协动”八字经。

“两新联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让现代小城市成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一方面,要把中心镇拓展成为实力更强、集聚力更大、吸纳人口劳动力更多、城市功能健全的现代小城市,成为吸纳周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中心。另一方面,要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动力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层次,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形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和良性互动的机制,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群互动”: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县域产业集群、人口集聚和城镇集群的新载体。率先推进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小而全的乡镇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的弊端,破解浙江小城镇多而不强,现有工业园区多而不专等问题,以现代小城市建设为载体,实现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优化浙江城乡生产力、人口的空间布局。现代小城市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特色产业集群对人口集聚和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链完整,区域内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打造新城市功能区块,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两创驱动”: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驱动发展,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农民进城创业的新基地和体制全面创新的试验区。一方面,要从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力量和创业始终是富民强省的内源动力的实际出发,把创新提到更加重要和更高层次上,把创新战略全面贯穿到推进现代小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另一方面,要把现代小城市作为让农民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创业创富的有效载体,以创业促就业,不断激发创业创富的激情,为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更为强大的动力。

“两和协动”: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协同创建,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城市,成为务工经商农民的新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区域。要从人居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备、邻里关系和睦的和美家园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的实际出发,把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的协同创建作为现代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和美家园创建活动来引领社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以高标准的绿化、美化、净化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质和普惠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来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平正义,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和美家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互促共进的机制和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范文四

中心镇建设的改革路径

浙江省中心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必须正视前行中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些问题。

我国我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突破,户籍、土地、住房、社保、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制度障碍依旧存在;城乡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预算分配还存在严重偏差;中心镇作为农村行政区划和乡镇政府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传统制约;现有城乡规划建设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和中心镇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城乡居民和各级干部在城乡发展的观念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还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心镇向小城市蝶变的重要制约因素。要使中心镇快捷地蝶变为现代化田园城市,必须整体做好“变性、换壳、增容、扩域、转制、综改”十二字改革文章。变性,就是要实现中心镇从大乡镇到小城市的质的转变,实现乡镇功能性质的中心镇向现代化田园城市的华丽蝶变。

换壳,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小而全、小而杂的麻雀窝式的企业集中地转换成梧桐树式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地,实现产业升级的凤凰涅槃。

增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民进城的承载能力,把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创业就业作为小城市发展的内源动力,让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向安居乐业新市民的身份转化。

扩域,就是要从增强中心镇小城市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带动力的目的出发,突破中心镇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因地制宜地把周边乡村并入中心镇的版图,增加中心镇发展的腹地,使中心镇实现从乡村地域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以城带乡的前沿阵地的完美转身。

转制,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乡村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为能有效承担城市管理服务和以城带乡发展功能的公共服务型城市政府,实现从传统型乡镇政府到现代型城市政府的转型升级。

综改,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率先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联动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保制度、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进城农民市民化、农地经营规模化、农民居住社区化、村级资产股份化、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努力实现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新体制的历史嬗变。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下载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镇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

    城乡统筹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 按照要求,下面我就近年来我▲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近年来统筹城乡取得成效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舞钢市是一座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

    城乡统筹调研汇报

    汇 报 提 纲 一、贯彻落实全市城乡统筹会议精神情况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东安区围绕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机遇,以“三个集......

    特色学校建设--城乡统筹

    特色学校建设——农村中学实现城乡教育统筹之路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梁光建 [摘要] 按照党中央“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已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市政府提出了......

    ……镇综合改革示范单位汇报材料

    ****镇人口计生调研汇报近年来,****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计生局的具体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镇计生工作水......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最终5篇)

    [转]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是一种变相的征地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是一种变相的征地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张曙光 关于土地问题我在前年做过研究——城市化背景下......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