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2019-05-12 02:4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篇: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中心镇既不同于一般的县城,也不同于一般的乡镇,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在县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节点。中心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较强的集聚能力和较好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心镇建设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是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战略节点作用。

近年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培育发展中心镇工作要求,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心镇培育发展工作,至今已有省级中心镇12个,市级中心镇16个,其中杨汛桥镇、平水镇、店口镇成为全国小城镇试点镇。据初步统计,至2008年底,28个省、市级中心镇生产总值784.8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85.8亿元,占全市的42.3%;财政收入63.2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2亿元,占全市的31.4%;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0元,高出全市农村入均水平1250元。绍兴市中心镇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心镇已成为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新驱动力。

一是规划强镇,中心镇整体布局不断优化。自2007年以来,绍兴市全面启动了中心镇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规划强镇提升

中心镇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并拟定了评选奖励办法。到目前为止,12个省级中心镇规划已编制完成,16个市级中心镇规划2009年底也将完成。同时各中心镇经过认真梳理和摸排,确定了一批与规划相衔接的重大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计划”项目作为推进规划建设的载体。

二是功能强镇,中心镇功能建设不断提升。近年来,绍兴市中心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推进中心镇的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规划修编,进一步营造城镇的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增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三是产业强镇,中心镇产业集聚不断加快。近年来,各中心镇坚持“三个集中”发展,即是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田向大户集中。坚持“强工、兴商、优农”方针不动摇,大力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即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和一批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在产业集聚和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诸暨店口汽配水暖综合集散基地、璜山镇轴承轴瓦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嵊州市领带、电声、机械电机等特色块状产业等一批产业优势基地。

四是扩权强镇,中心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绍兴市中心镇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绍兴县明确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基

数的县留成部分、超过增值税基数的县留成部分全额分成,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给新型镇街。嵊州市长乐镇2003年就进行镇级财政体制创新,设立了镇级金库,增强了中心镇的自我造血、自我积累功能。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各县(市、区)积极下放职能权限给中心镇,上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心镇扩权强镇工作的若干意见》,嵊州市出台了《关于明确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同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了对中心镇建设项目和授权职能的督察考核。

五是干部强镇,中心镇人才保障不断强化。全市中心镇干部高配面进一步扩大,诸暨市、绍兴县、上虞市、嵊州市相继对省级中心镇党委书记实施了干部高配。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内设机构的增设和职能健全,增加相应职能下放后业务人员的配置。通过组织专题研讨班,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选调中心镇领导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专业培训等,对各级中心镇领导进行强化培训,大大提高了各中心镇领导干部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第二篇:统筹城乡,加快中心镇建设

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材料4篇

浙江中心镇建设的原理及知识点

韦天老师提示:浙江省的中心镇建设,既是得到中央肯定的做法,又是做好城乡统筹,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因此,考生要结合韦天老师组的模拟卷的内容和下面列出的原理和知识点掌握好。

一、浙江中心镇建设的“成因症结”:

1、.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特色不突出。

2、规划缺乏特色,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较低。

3、集聚和辐射功能不强。

4、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有待提高。

5、存在城乡户籍分割、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饥渴”等问题。

二、浙江中心镇建设的意义:加快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心镇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三、浙江中心镇建设要做到几个结合:

1、加快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要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2、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4、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浙江中心镇的基本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五、浙江中心镇的对策和措施:第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第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实施“千亿公共设施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中心镇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第四、开展强镇扩权改革。要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项目、备案权和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社会治安、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管理权。第五、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县与中心镇的事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县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实现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促进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市培育。第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要优先支持中心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切实保障中心镇建设用地需要。第七、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在中心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心镇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第八、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建立按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心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村居民,可根据本人意愿,申报登记为城镇户口。第九、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制度和政策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第十、要加快住房和化政管理体制改革。如鼓励有条件的中心把已在中心镇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如要提高中心镇的行政效率等。

下附中心镇建设的四篇范文

范文一

“中心镇建设”: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所谓“中心镇建设”,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事实上,农民进城仅仅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则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

我省推进农村“中心镇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农村“就地城镇化”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存有误区,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管理体制错位脱节,建设资金捉襟见肘,户籍制度仍是樊篱,要素配置亟需调整。针对这些问题,继续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统一思想认识。要把各级政府领导的注意力,及时转移到小城镇建设上,杜绝部分政府领导仅热衷于大中城市建设,忽视或不屑小城镇建设的错误思想。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一定要处理好大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与小城镇建设“雪中送炭”的关系。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一要改革和探索中心镇管理体制。对于各地强镇,建议采取设市、转街、并区等方式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改变“人大衣小”、城市乡镇化管理的局面。二要探索实施“扩权强镇”改革。要推动全省新型小城镇建设,则应实施“扩权强镇”改革,把下放权限惠及所有镇,并增加扩权事项。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制定政策,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的投入领域,激活社会资本,建立新型小城镇建设多元投入机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小城镇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议将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重点转移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

建立人口梯度转移机制。要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在解决进入城镇农民就业稳定性、降低迁徙成本、优化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新一轮政策创新。放开农村小城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农村人口自由地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消除就业制度上的歧视政策,增加进镇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建立健全进镇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减少“两栖人口”的数量,等等。

建立产业梯度转移激励机制。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小城镇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工业企业向小城镇作梯度转移。严格控制大城市工业用地指标;将大中城市工业企业梯度转移数列入政府考核序列,确保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承接大中城市工业企业的激励机制,充分激活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建立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小城镇延伸机制。采取集团化模式,把大城市与小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有机整合,这既能缓解大中城市过重的功能负担,又可使小城镇居民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资源,缩小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如我省的一些名校、名医院等,都先后到市县甚至镇上与当地学校、医院联合办校、办医,有的已经形成集团化管理,连锁布点,有效推动了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延伸。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范文二

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大蝶变

从浙江的发展实际看,由农村工业化拉动的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导力量。

如果说,当年的撤县设市使浙江的城镇化发生了第一次质变,那么,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化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将为中心镇的大蝶变带来重大的转机,开

启以新型农民为主体建设新型城市的新探索,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并强调要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具有鲜明的前瞻性,成为我省实施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战略的一个关键性举措。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遵循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和小城镇差异化发展的现实性,把一批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强、人口承载潜力大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市数量太少和城少镇多的状况,这既是小城镇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加快农民转移转化、产业集聚集约的重大战略。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产业集群与城镇集群协同推进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把由中心镇转化而来的现代小城市培育成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中居住的新平台,这是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承载能力,实现经济集约、人口集聚、产业集群的现实选择。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是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大创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抉择。把农村地域建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现代小城市,这既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以人为本、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重大契机。根据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大中城市梯度转移和小城镇向现代城市梯度演变的规律,适时推动小城镇中的佼佼者——中心镇向现代小城市率先蝶变,将把小城镇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高点,为城乡融合发展和扩大内需提供广泛而持久的动力,为实现从工业化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向城镇化主导的内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大的战略支撑。

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为实现城市化的科学发展提供现实路径。在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走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田园城市之路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把中心镇培育成为充分体现城市与农村联姻的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将为我们提供一条既能让更多农民进入城市安居乐业,又能让城市现代文明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化、低碳化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双赢之路。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此文从意义去写)

范文三

科学定位中心镇的形态功能

对中心镇蝶变而成的现代小城市进行科学的形态功能定位,是这一新战略的目标任务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保证。

根据当代国际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趋势和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由中心镇培育建设而成的现代小城市,应该是充分体现城市与农村联姻发展、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城乡一体化田园城市。具体来说,要念好“联动、互动、驱动、协动”八字经。

“两新联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让现代小城市成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一方面,要把中心镇拓展成为实力更强、集聚力更大、吸纳人口劳动力更多、城市功能健全的现代小城市,成为吸纳周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中心。另一方面,要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动力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层次,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形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和良性互动的机制,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群互动”: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县域产业集群、人口集聚和城镇集群的新载体。率先推进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小而全的乡镇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的弊端,破解浙江小城镇多而不强,现有工业园区多而不专等问题,以现代小城市建设为载体,实现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优化浙江城乡生产力、人口的空间布局。现代小城市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特色产业集群对人口集聚和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链完整,区域内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打造新城市功能区块,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两创驱动”: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驱动发展,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农民进城创业的新基地和体制全面创新的试验区。一方面,要从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力量和创业始终是富民强省的内源动力的实际出发,把创新提到更加重要和更高层次上,把创新战略全面贯穿到推进现代小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另一方面,要把现代小城市作为让农民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创业创富的有效载体,以创业促就业,不断激发创业创富的激情,为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更为强大的动力。

“两和协动”: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协同创建,让现代小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城市,成为务工经商农民的新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区域。要从人居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备、邻里关系和睦的和美家园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的实际出发,把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的协同创建作为现代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和美家园创建活动来引领社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以高标准的绿化、美化、净化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质和普惠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来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平正义,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和美家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互促共进的机制和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范文四

中心镇建设的改革路径

浙江省中心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必须正视前行中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些问题。

我国我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突破,户籍、土地、住房、社保、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制度障碍依旧存在;城乡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预算分配还存在严重偏差;中心镇作为农村行政区划和乡镇政府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传统制约;现有城乡规划建设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和中心镇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城乡居民和各级干部在城乡发展的观念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还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心镇向小城市蝶变的重要制约因素。要使中心镇快捷地蝶变为现代化田园城市,必须整体做好“变性、换壳、增容、扩域、转制、综改”十二字改革文章。变性,就是要实现中心镇从大乡镇到小城市的质的转变,实现乡镇功能性质的中心镇向现代化田园城市的华丽蝶变。

换壳,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小而全、小而杂的麻雀窝式的企业集中地转换成梧桐树式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地,实现产业升级的凤凰涅槃。

增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民进城的承载能力,把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创业就业作为小城市发展的内源动力,让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向安居乐业新市民的身份转化。

扩域,就是要从增强中心镇小城市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带动力的目的出发,突破中心镇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因地制宜地把周边乡村并入中心镇的版图,增加中心镇发展的腹地,使中心镇实现从乡村地域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以城带乡的前沿阵地的完美转身。

转制,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乡村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为能有效承担城市管理服务和以城带乡发展功能的公共服务型城市政府,实现从传统型乡镇政府到现代型城市政府的转型升级。

综改,就是要把中心镇作为率先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联动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保制度、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化、进城农民市民化、农地经营规模化、农民居住社区化、村级资产股份化、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努力实现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新体制的历史嬗变。

只要全省上下认定目标,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浙江中心镇建设必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快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第三篇: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发布时间: 2006-3-14 14:10:33 被阅览数: 1264 次 来源: 东联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对东联乡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依托国电铜陵电厂项目,按照东北部中心镇的定位,加快东联乡建设的步伐”。东联乡根据县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学指办铜学指办[2O05]9号文件要求,针对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这一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乡域概况与发展条件分析

1、乡域概况

东联乡位于铜陵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17º

58、北纬31º00,为铜陵、无为、繁昌三县交界地。其东临黄浒河,南临钟鸣镇、顺安镇,西接西联乡,北临长江,乡域总国土面积54.4 6平方公里。东联乡下辖永丰、流潭两集镇,22个行政村,共262个村民组,农户6542户,总人口244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8人。东联乡经济以农业主,共有耕地2.5万亩,水面8000亩,林地100O余亩。粮、棉、渔、畜等农产品占有很大比重,产业结构单一。至2004年底,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905万元,工业总产值2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

2、发展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东联乡位于铜陵市区东北部,紧邻芜湖繁昌县荻港镇仅5公里,与无为县高沟镇隔江相望,为铜陵市东城经济区的最前沿阵地,是承载东部城区和周边产业传递重要乡镇。“十一五”期间,东联乡利用国电建设的有利时机,超常规发展,随着铜陵长江二桥规划建设和坝白路、钟古路至莸港段道路建成,这一地区交流将会更加紧密,将成为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桥头堡,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2)资源优势

一是沿长江、顺安河的岸线资源优势。长江流经东联乡的岸线长达十余公里,多为天然优良港口,从市域来看,该地段是铜陵市唯一未开发的深水港口,是长江上下不可多得的黄金岸线。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全乡富余劳动力占两成以上,大多外出务工,务工人员达6000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全乡荒地、废弃地和不合理建设用地较多,经合理利用和加以整治,作为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东联乡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农田土地广袤肥沃,盛产粮、棉、油等农作物,水域面积较大,珍珠、河蚌、螃蟹等水产养殖面积较大。

(3)交通优势

东联乡水路交通前景发展巨大,利用沿江、沿河的优越港口条件建设顺安河、长江货运、轮渡码头,使之成为东北部城区乃至整个铜陵市重要水路交通集散地。陆路交通近期主要通过坝白路与钟古路和周边进行交通联系,随着长江二桥的建成,陆路交通将主要通过庐铜铁路和“滁-黄”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来完成,这将进一步完善安徽江南北公路、铁路网络,促进安徽中部过江运输能力的提高。

(4)项目优势

占地1.5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6400WM特大型电厂及铜陵长江二桥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无疑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东联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二、我乡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小,缺乏集聚效应。据资料表明,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才有较大的聚集和辐射功能。目前,我乡总人口仅2.44万,毛桥、永丰两集镇人口仅948人,两集镇占地面积237亩,人均居住面积87.1平方米,基础设施相对发展滞后,街道仅为4米宽的柏油路,公益性设施主要为行政、教育、医疗、商店等基本设施。由于人口少,地处偏僻,离市区仅有30公里路,很难形成巨大的人流人流、物流。目前,我乡小城镇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2、功能弱,缺少城镇化氛围。一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2004年底,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为2770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2004年末,全乡城市化水平仅为

4.4%,远远低于城市化水平,按年递增3.O%计算,到2O1O年,东联乡城镇化水平达25%。二是集镇规划起点不高,规划实施不够严格。毛桥、永丰两集镇居民建筑为原移民建镇住房,一般为两层楼房结构。据发放l0O0份调查问卷统计:8O%的集镇居民对规划要求统一,规划要合理,长远;1O%认为无所谓,1O%安于现状。群众对集镇规划总体要求是好的。三是缺乏企业支撑。目前我乡企业主要是20O2年、2OO3年招商引资企业,有铜陵百通科贸公司,铜陵特种电缆公司,荣达阀门公司,桐乡建筑材料公司等,这些企业相当规模小,经济总量低,缺乏应有的承载劳动力的能力。

3、体制旧,制约城镇化发展。一是城镇规模的扩张与城镇户籍管理滞后存在矛盾。二是农民进城镇与原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存在矛盾。绝大多数进入城镇的农民都仍然保留着承包地,这样不仅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科技推广运用及农村的分工分业,同时抑制了更多的农民向城镇彻底转移。三是农民城镇化意识淡薄。据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统计结果,98%农民对城镇居民概念模糊,大部分人认为城镇居民为教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财政拨款“吃皇粮"的人;9O%人对进入城镇人口期望很大,但是对成为居民,失去土地以后生活、就业保障有担忧。

4、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一是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规模小。现镇区以外的居民点沿公路、圩埂成“线状”连续分布,农村聚居点不明显。二是农村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且共享性较差。三是城镇化11项综合指标评估不达标。根据我乡城镇人口1l项指标综合评诂,至20O4年底,我乡的城镇化率仅为4.4%,尚处于农村城镇化准备阶段的前期。

三、我乡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以规划为先导,创新发展思路。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政府管理、调控和指导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同时,要通过规划对城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广场绿地、公共设施、重点建筑等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县委九届九次全会:“把东联乡建成东北部中心镇”这一要求,东联乡利用铜陵国电项目在东联乡建设这一契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实施乡总体规划。首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抓好政府新址中心城区建设。将整个官庄圩全部纳入规划建设范围,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建设档次和水平,加快一级中心建制镇建设,形成以电厂为龙头,一级建制镇为主体,永丰、毛桥小集镇为两翼的城镇结构体系。其次,实施“两点一线”规划:即以大电厂和金桥工业园区为两点,坝白路沿成生态农业走廊为一线,将园区和城区的工业设施、商业设施、民用设施以及项目布局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最后,根据中心镇整体规划,建立三条经济带:着手于打造坝白路生态经济带,长江岸线10公里港口物流经济带,电厂周边商贸经济带,形成一带一品,一带一特色,一带一个设施规划,从而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建设,达到市、县对东联乡建设成东北部中心镇这一总体规划要求。

2、树立经营理念,加快城镇基础建设。资金短缺是影响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小城镇必须突破这个瓶颈。东联乡要利用铜陵国电项目建设优势,树立超前超快发展思想,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把东联乡建成东北部的重要集镇。一要主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动作和争取政策性扶持,多渠道筹措政府新址基础建设资金。全力以赴地推进电厂南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3年内完成政府新址及园区的主次道路框架和必需的水、电、通信等设施基本建设,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完成坝白路、永新路、东大堤浇油工程。二要做活土地经营。在电厂周边和政府新址储备部分土地,实行市场化运作,对经营性用地实行限量供应,工业用地成本价、商业用地招拍价,有序开发,长值增效。三要合理规划集镇建设。要立足标准、高起点,合理规划政府新址所在地永丰街道建设,按照小集镇发展的步骤和要求。合理分布集镇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商业区和业园区。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路子。四要建立城镇管理体制。按照村镇体系规模结构,中心镇人口规模为8000-l2000人。以永丰村、复兴村、西埂村为中心,成立城镇居民委员会,建立城镇居民户籍制度,把失地和没有土地农民和永丰小集镇职工、教师纳入城镇居民管理范畴,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居住。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社会保障和生活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进城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后顾之忧。并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开发餐饮、娱乐、休闲、百货、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从而使城镇建设发挥其有效功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度集中、方便快捷、繁荣有序的商贸中心,促进城镇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五要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步伐。铁路:近期建设国电铁路专用线,从钟鸣站接入,沿鲶鱼山西南侧经东联乡东北部接至国电厂。按照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马芜铜”区域性规划要求,在乡域北侧,大电厂南测预留过江通道位置,新建过江铁路公路双用桥,拟建庐江-钟鸣铁路。规划同时考虑沿庐铜铁路在东联乡境内设置区性编组站,随着国电64O千瓦电厂建成,年煤炭需求量达到20OO万吨,同时铜陵的石材,有色建材等向江北回运,过江运输能力将有可能达到3O00万吨/年左右。县乡公路:坝白路为乡域南北贯通的一条重要交通性干道,北至长江大堤,南接东部城区的湖马路;钟古路西接中心城区的永新公路,东至繁昌县的获港镇,并在新镇区处分叉南至钟鸣镇。这两条路均规划为县道。规划按一级公路标准的设计,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30米,车行路面宽度2O米。电厂南、北侧道路及丰支路、东干渠路、西干渠路、南干渠路规划为乡道,按二级公路标准没计,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5米,车行路面宽度为15米。其余道路为村道,均按三、四级道路标准规划,其线型主要是结合河堤、围埂、居民点位置及现状特点确定。水运: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贯彻长江开发开放战略,规划在长江、顺安河沿岸考虑设港口码头等设施。

3、以经济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证明,经济基础好的城镇发展就快,活力强,后劲足,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前要突出三个着力点:一是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小城镇处在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联系城乡的纽带。这就决定东联乡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围绕服务农业、发展农村做文章,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把东联乡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依托东联乡丰富的水面资源,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增收。如:大力发展莲藕种植基地、珍珠养殖基地、螃蟹养殖基地。以新河农业示范园和莲湖休闲垂钓中心为基础,打捆项目招商,发展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结合大电厂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如:积极探索“村改居”,鼓励农民从事第三产业;成立与电厂相对接的劳务公司,实现富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强化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二是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实践表明,发展园区经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结合点。发展园区经济,可以聚集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形成扎堆效应。同时,通过发展园区经济还可以形成新城镇,扩张城镇规模,提高城镇档次。因此,东联乡准备通过谋求招商项目来推动园区建设,着方打造三大特色重镇:即充分发挥电厂区位、交通优势,瞄准电厂三级产品及其相

关的大产业:大型企业,侧重抓好粉磨站项目、大型预制厂项目、水泥项目、新型建材项目、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港口等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外商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兴厂,逐步形成一定规模;要发展工业园区,在电厂南侧,建立电厂二级产品对接项目园区;在金桥工业园与我乡玉楼村交接处建立“园外园”,积极引导金桥工业区不宜驻的小型项目落户。加大外向型投资,发展与繁昌、无为等县相配套的项目,引进应企业,形成边境商贸集市,打造边境商贸重镇;要充分利用岸线资源优势,按照“深水深用,浅衣浅用、综合整治、有序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港口建设。增强沿江开发的综合效益,建立物流集散市场,逐步发挥物流集散区位、地理优势,打造沿江工业物流重镇。三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第三产业具有集聚性要求高、劳动密集性高和低资本构成的特点,因而可以较低的进入门槛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东联乡有近6000人在外打工,占全乡总人口的l/4,适合东联乡加快发展小城镇的资源状况。此外,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具有流通和服务的性质,第三产业的兴起,对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建设小城镇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就是要以产业支撑小城镇,以招商引资企业夯实小城镇,以市场建设激活小城镇,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小城镇。尽快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

第四篇:加快中心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中心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余磊

加快中心镇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强势打造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现代化滨海中心城镇。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莼湖镇作为奉化“一体两翼”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翼,作为省级中心镇,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莼湖中心镇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权限下放,加速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莼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集中资源,激活中心镇的机制和发展活力,帮助莼湖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积极科学推进中心镇建设,为奉化经济社会提供更大的发展后劲。

(一)坚持“统筹发展”思想,充分协调中心镇建设各方关系。在各地深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谋求新发展的形势下,在市内各乡镇街道围绕考核目标力争“跨越式”发展的竞争角逐中,莼湖如何立足现有优势, 做大做强中心镇。这就需要从镇情实际出发,全力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城镇建设和群众利益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发展,抢抓新机遇,扩大城镇建设框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迎接城市的空间大扩张和转移做好充分准备。

(二)坚持“务实发展”思想,促进中心镇建设全面进步。加快中心镇建设,不能偏离实际、务实这个原则。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为中心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真正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难题,更好地促进发展。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突破口,改路、改水、改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存环境状况,扎实稳步推进镇域内硬件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覆盖面,振兴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重点解决“就医难”等镇域内生活软环境建设。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完善信访接待制度,规范政务、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并以理念信心教育为核心,以现代知识和劳动技能为主体,以法制观念和道德教育为基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增强中心镇集聚功能,稳步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一)鼓励、支持产业集聚化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强化配套功能,根据镇情实际挖掘资源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引导各类制造业、加工业入埠,与本地产业有效衔接,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产业链,并抓住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莼湖根据自身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采取扶持政策,完善诸如资金扶助、土地使用、融资担保等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到中心镇投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办法,提高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含金量。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主体,提升农业经济经营主体素质,着力培育一批又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格局。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强化群众创业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城镇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城乡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构建政府和社会各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积极引导人才和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加强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引导、扶持和服务,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青年农民等回乡创业、就业,为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三、强化城镇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目前,很多中心镇的规划基本按城市规划的“常规”编制,没有更好地体现城乡一体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需要管理部门进一步统一协调,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分类指导。同时向中心镇“扩权强镇”,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执法权,提高中心镇的管理水平。

(一)强规划。在现有的《莼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莼湖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调整,体现规划对城镇长远发展的导向作用,引导城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组织,处理好长远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并要注重制订分阶段实施方案;要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综合考虑城镇定位、产业发展、人口规模等方面的情况,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抓住城镇重点开发区块和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引导,分层分类加以推进,以带动城镇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优建设。争取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集中利用,加大对中心镇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投入,建设和完善高标准道路(东环线、西环线、快速通道等)、自来水厂、自来水供水网、再生水厂、垃圾收集(处理)转运网等设施,建成较为完善的供水、供电、道路、绿化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完善“休闲公园、综合性敬老院、文化中心等设施,加大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争取中心镇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满足本地发展需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三)精管理。以乡镇城管执法中队成立为契机,加大对城镇管理的投入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管监察与城市综合执法相结合的责任到人、责任到路段的管理机制,加强与卫生、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协作,理顺管理职责,细分责任范围。依法开展打击违章建筑、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破坏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威。同时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对城镇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力打造民生工程

(一)强势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的新要求出发,统筹中心镇的农房制度改革和集中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镇规划的前提下,在镇域内出让一批房产开发用地,以促进中心镇人口集聚与配套建设。鼓励企业共同参与中心镇建设和旧镇改造,大力推进农民公寓建设,以公寓式住宅和联排别墅、联排落地房等形式。积极稳步推进“镇中村”改造,打破现有村界限制,以建造农民中心居住区、中心镇集聚点、旧村拆迁、改造等模式,推动农民向新社区集中居住。

(二)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重点培育社会需求量大的技能人才和专业服务人才,抓好岗位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创业培训,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为就业、再就业提供平台。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并推动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衔接,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标准。落实被征地人员的养老权益保障,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低标准养老保险的转换衔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等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住院和门诊有效医疗费补偿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巩固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四)切实保障社会稳定。广泛开展开展“五五”普法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流动人口居住区“六进”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中心镇党委、政府要注重健全完善社会维稳工作长效机制,责任落实到人,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会稳定维护体系。建立维稳信息员和综治专管员队伍,形成以行政村为单位,上下贯通、横向交叉的信息工作网络,每月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定期上报信息,保持信息畅通。

五、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为中心镇建设提供基层保障

良好的基层组织是中心镇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坚强保证。中心镇应该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强化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树立和增强干部队伍事业心、责任感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结合中心镇实际,建立健全了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如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生活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度,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等。并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如“创先争优”活动、“扶贫帮困”活动、“便民服务”活动等,较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利用村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把一部分年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村民选进基层班子队伍中,增强基层组织后备力量,使村级领导班子充满了生机与后续活力。同时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的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切实参与到中心镇建设中来。村班子成员要求实承担起岗位责任,以“网格化

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为基础,主推莼湖中心镇建设,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农村征地、环境污染、集体资产处置等热点、难点问题。

第五篇: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模版]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望城县靖港镇委员会 望城县靖港镇人民政府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要主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随着长沙市构建“两型社会”工作的稳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热切关怀和靖港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靖港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农业稳镇、项目活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以“打造旅游强镇,构建和谐靖港”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使靖港这个落后乡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湘江西岸的旅游明珠,是望城县城乡统筹发展实践过程中的良好范式。

一、靖港古镇基本情况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为望城县所辖乡镇。南距省会长沙25公里,距望城县城10公里,北与湘阴相邻,东望铜官,南临沩水。靖港古镇处于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水系发达,渔米兴盛,旧称“芦江”便是由于辖区内水域广阔、芦苇丛生而得名。靖港古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团头湖、湖尾、龙骨寺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种类繁多。高沙脊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商周遗物,是江南古文明文化的要地。靖港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平定萧铣时曾驻兵于此,因军纪严明爱民如子而受到百姓爱戴,芦江改称靖港。明清时期,靖港为新康都。民国中期,靖港水运繁荣,手工业、商业亦得到发展,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51年长沙市划长沙县西北一带为望城县,靖港位于望城县北部,南接新康,北连乔口,西连团头湖,东隔湘江望唐代陶都铜官。靖港水陆交通便捷,目前有长沙市区连通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直接延伸至此,镇域高乔大道贯穿南北,靖格公路、中格线、石中公路、潘建公路、玉新公路横卧东西,形成以“一纵五横”主干道为骨架、村组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景区范围内有靖港至新镇的景观大道、湘江堤大道和主要游路,并开辟了湘江水上航线。

古镇历经千百年历史积累,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域内良田万亩,水波千重,民生殷盛。著名的“芦江八景”,即柳浪闻莺、石墩凉风、楼镜潇湘、七星傲月、独楼鹤立、八卦传神、扇子迎宾、梨园戏水,折射出靖港悠远的历史和优美的人文景观。主街区现保存“8街4巷7码头”,有民居1008栋,建筑面积22607平方米,居民1027户,街道总长2910米。木结构建筑占所有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多建于距今600余年的明代,一部分建于清代,是典型的明清江南水乡风格建筑群落,不但极具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明清建筑和历史不可多得的活标本。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处古商铺、作坊、会馆、庙宇和极具纪念意义的遗址,其中,“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育婴堂”等明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蔚为壮观。古镇内远近闻名的还有“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等数处宗教建筑,朝有千人作辑,夜有万盏明灯,香火旺盛,场面壮观。

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手工香干、手工米粉、酿酒、圆木等。主要民俗文化有舞龙、舞狮、划龙舟、地花鼓、皮影戏以及六月六庙会等各种民间集会活动。靖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如古典文学大师程千帆、陈子展,文学家、爱国华侨任雨农,独臂将军刘畴西、“革

命母亲”陶承、98抗洪英雄侯德仁、全省十大藏书家胡应龙等。靖港历史上是兵家常争之地,唐朝大将李靖曾驻兵于此,靖港由此更名;咸丰四年,湘军与太平军在靖港大战,湘军败走,统帅曾国藩威严尽失,悲愤中两次意欲投水自尽;1930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办公迁至靖港镇半边街碓坊,王绍坤(王首道之妻)和王绍兰(郭立三之妻)两姐妹曾驻机关办公半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夜渡湘江之战也在此不远处(洪家洲)进行。

迎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东风,靖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年初,中共望城县委、望城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开发靖港古镇的决定,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2008年6月,靖港镇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0月,国家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国家文物总局联合授予靖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千年古镇靖港迈入了历史性发展的新纪元。

二、靖港古镇发展现状

靖港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万,总面积53.8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人口约0.4万,古镇核心区面积69.33公顷。至2010年4月,古镇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大景区框架建设和核心区景点打造基本完成,1.27公里长的核心区麻石步行街、1公里长的后街、2公里长的南岸堤环湖游道向游人开放,通过水利部门整治的哑河水面和靖港古镇恢复打通的夹河水面共同形成了靖港古镇得天独厚的1000亩水面,约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得到恢复;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功流转,以靖港古镇开发公司的名义,兴建了古镇旁1000亩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初步建成了6公里长的古镇景观大道。靖港古镇“两厢(东、西两广场)、三带(古麻石街一带、夹河一带、环湖游道一带)、两片(一片水面、一片明清古建筑群)、一湖(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一路(景观大道)”的大景区格局基本形成。另外,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保障等各个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得到划时代的极大改善,古镇内有总供水能力达到4000T/d的水厂,设计满足常住人口1万人,日游客1万人的用水需求(包括生活用水,饮用水,道路、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及未预见小量),自来水入户率100%。给水管道采用生活用水和室外消防合一给水管。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建设有日处理量4000吨的废水处理站1座。古镇中心区采用10kv高压线路供电,总装机容量为10270kw,并配备应急备用电源。邮政网点完备,通讯设施布局合理,实现国际互联网全面联接。卫生环卫设施包含10座5A级公共厕所,每座面积60㎡,沿人行游道和广场布设垃圾箱100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站2座。标识、照明等辅助配套服务设施完备合理。

在古镇保护性开发过程中,我镇将旅游及其附属产业定位为古镇的支柱产业、也是靖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旅游经营与服务为核心,辐射至商业、工业、文化休闲业、生态农业,力争使古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镇贯穿“立足古镇历史文化,牢牢把握水景灵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了以下工作:

1.景点建设。靖港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通商口岸,农业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并驾齐驱,也是南方稻作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沩水船帮文化和湘江商贸文化的集合体,既有大量的物质遗产,又保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的景点建设一方面着重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致力于展现靖港文化特色。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我们对宁乡会馆、宏泰坊、陶承故居、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杨泗庙、观音寺等明清古建筑群进行了复古性修缮,并作为主要文化性景点对公众开放;新建的江南民俗文物馆、毛主席手迹展览馆、恐龙化石馆、族谱陈列馆、靖港人物展览馆、曾国藩水战旧址,从民风民俗、地方历

史、红色记忆等各个层面展现了靖港独特的历史文化。

2.配套产业。我镇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投资形式,合理规划产业类型,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购、游、赏、玩的一条龙的产业布局。一是积极培植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手工秤、圆木行、铁铺、酿酒坊等本地手工业,扶持这些小规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他们拓宽市场;投资开发靖港布鞋、靖港香干、靖港工艺品等纪念品产业,做到特色与效益相结合;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创意型投资,走出家家芝麻茶、户户火焙鱼的投资误区,提倡理性投资、创意投资。二是重点打造规模产业。八大碗饭庄、芦江休闲度假城、望江楼宾馆、房房客栈、当铺酒吧、汉斯啤酒屋等已具有中等发展规模,八大碗饭店、望江楼宾馆每日营业额已达数万元,5个乡村酒吧也成为颇受游客欢迎的休闲去处,这些规模产业拉动了古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是合理建设休闲产业。乌篷游船项目是古镇最早投入运营的娱乐休闲项目,它契合了古镇的秀美气质和当代都市人寻找新鲜、宁静、个性的旅游目的,因此广受游客青睐。

3.招商引资。为保证古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谨慎研判形势,在对古镇进行持续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注重古镇资源整合与优化,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古镇成为一个有特色产业做亮点、有旺盛人气做助力、有合理经济结构做支撑的规模化成熟景区。通过主动找商与服务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我镇成功引进长沙船舶厂、都鳌农业生态创意园、长辉生态农庄、庆湘食品厂等项目,其中,长沙船舶厂于2008年4月与县人民政府签约,迁建落户靖港镇金星村沿江大堤一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560亩。目前船舶厂河滩用地吹填工程已全部完成,大堤护坡工程、厂房、码头、仓库等建筑的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船舶厂完工后,古镇内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万人。都市休闲农庄能对核心景区的观光旅游进行有益补充,是城郊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预计在进一步完善都遨生态休闲农庄、长辉生态度假农庄、汝洋湖荷花生态园的基础上,再建靖港大泊湖等三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的都市休闲农庄或垂钓基地。

三、靖港古镇发展阶段对比分析

早在明清时期,古镇就已经形成了以南方稻作文化、沩水船帮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湘江商贸文化为一体的一种独特文化。古镇长街商铺林立,人丁兴旺,来自江西、宁乡、湘阴等地的外地商人纷纷汇集于此,形成了湘沩航线上“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的有趣现象。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靖港、桥口列为湖南省销盐口岸,设立铺首、盐仓、盐行;同治十年(1871年)靖港有里粮行五六十家,粮站二十余家,米号二十多家,年输出粮食逾百万石。与此同时,手工业长足发展,伴水运而生的造船业、篾业、棕麻业、铁业、圆木业都很发达,梁宏发雨伞与湘潭木屐齐名。由于地处长沙市郊,这里与中国中南部民主改革、民主战争的历史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靖港的大繁荣,才给今天的靖港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以供建筑牢固的防洪工程,靖港境内又湖泊纵横,湘江沩水每年5月-8月都会发生较大的洪灾,给当地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清朝康熙年间,靖港境内开始建筑防洪堤坝,洪灾频频的靖港湖区渐渐变成美丽富饶的良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经济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整治堤垸,兴修水利,1957年开展沩水整治,望城县境内42垸合并为大众垸,沩水入湘江口从靖港改为新康。沩水改道,靖港境内百姓减少了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基础得以巩固,粮食、水产业逐渐兴旺。但靖港同时也失去了由水上运输带来的商贸业、手工业优势,日渐脱离了市井喧嚣,沉寂在湘江之滨。70至80年代,靖格

公路、宁乔公路、望乔公路相继通车,铜靖汽车轮渡与沩水大桥先后建成,靖港各村社之间陆续铺设了砂石路。镇域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生猪、鲜鱼,同时,劳动力输出成为普遍现象,多数壮余劳动力向长沙、广东、江浙等地输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的洪流给望城和靖港都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凭借良好的交通与区位优势,望城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振兴靖港经济、将靖港纳入长沙文化格局成为政府的宏伟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人民群众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发挥着经济主干的作用;9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进入规模化运营,大众垸经济区实现了机械化稻作,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广东等发达地区流动;20世纪末,望城县开展“公路建设年活动”,并开展大众垸综合治理,境内公路建设加速提质,大堤得到加宽加高加固。1999年动工修建、2002年通车的高乔大道,既是防汛抢险通道,又是贯穿大众垸、北通湘阴及洞庭湖区的交通主干道。2009年竣工的柳林江大桥和加宽竣工的沩水大桥,把靖港融入了北通湘阴、益阳、洞庭湖滨各县,南接望城与长沙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动工修建的京珠高速复线,在新康梅树港修建立交桥,靖港可由此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系统,真正实现“驰道天下”。镇村公路实现全面硬化,人民出行通畅便捷。2008年9月,靖港第一期保护性开发正式启动;2009年9月25日,靖港成功开街,随之铺开第二期保护性开发建设;截至目前,靖港古镇基础产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开发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创业富民意识显著增强。由于旅游开发凸显的商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外商也纷纷前来洽谈商业合作;长沙、宁乡、湘阴等地的商人也带来各自的特色产品,在这里开门立店;本地的特色产业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一度萧条的古镇,如今乘着开发建设的东风,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复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靖港古镇手工秤店老板吕师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在古镇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家小铺面,据他回忆,08年以前古镇街上生意清淡,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来这里购买、交换一些生活用品,多数街上的居民以每月200-300元城镇居民低收入保障金为重要生活来源,他每个月的经营净收入不足300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靖港开街以后,由于手工秤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政府的政策及营销扶持,吕氏手工秤声名鹊起,被《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导,现在他的秤不仅可以作为日用品,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永久珍藏。由于吕氏手工秤工艺精准、秤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吕师傅每天都要接待数十起预订,每月经营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易记甜酒是古镇街上的品牌小吃,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朝将军李靖驻军在此时,百姓为其煮的“糊子酒”,现在每天也能有500元左右的经营收入。半边街上的居民户改变了靠低保生活的生存状态,主动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即使是在门口摆个卖豆子芝麻茶的小摊,每天至少能赚到200-300元。李茂新是靖港复胜村村民,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和经济来源,07年他在广东东莞打工,每月工资不足1300元,难以供养两家年迈父母和3岁的孩子。靖港开发以后,他看好靖港的发展形势,从广东回到老家,做起了在街上摆特色儿童玩具的生意,每天有200元左右的纯收入,现在家境逐步好转,他还在不断努力,希望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积蓄,租赁到一家门面,在街上做固定的玩具生意。

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的主要经验

2008年8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靖港镇成立了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按照“大保护大利用”的思路、“修旧如旧”的理念和打造长株潭城

市群周边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整体规划,于9月上旬正式启动了第一期核心区全部的保护性开发;

2009年9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县人民政府、市旅游局承办的2009年(靖港)全国超轻型飞机锦标赛暨靖港古镇开街庆典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仅当天就有超过十万的观众慕名前来观看。这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赛事活动,使靖港借此契机展示了自己古朴秀雅的水乡风貌,赢得了广泛关注,“大美靖港,快乐古镇”的口号传遍潇湘大地;

2010年5月1日,经过长达半年的后续建设和积极筹备,靖港古镇即将迎来第二次开街盛典,届时古镇景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将全面开放,“十二金钗”选美、古镇美食节等热门活动也将隆重举行,回应广大游客的期待。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靖港从一个民居凋敝、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落后乡镇,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长为一个集旅游业、工业、商贸业、休闲业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区,从几年前财政收入不足100万,成长为财政总收入2640万元、发展势头看好的江滨小镇,靖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1.整合优势资源,做足文化深度挖掘工作。保护好古镇及其遗产,具有重大的文化、历史、经济意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靖港古镇,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双重任务。面对这一内在矛盾,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开发思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产业经营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政府和社会双重资金投入,逐步将靖港古镇打造成为极具魅力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在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启动之初,成立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时,专门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部”,组织十多位经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者深入古镇走访研究,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近一年的抢救工作,整理出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民俗、食品、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百项。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靖港水文化(祭拜河神)、靖港香干等。出版了3本书:《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靖港》、《靖港历代诗词选》、《靖港史话》;创作了剧本《千年古镇靖港人》;搜集整理了靖港地区的族谱资料,搜集姓氏源流、派语以及分布情况,并出版了一本关于靖港姓氏家族的书籍《靖港姓氏源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港深厚人文底蕴的具体体现,通过抢救保护之后,使之得以传承,使靖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内涵更加名副其实。二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通过省市相关部门及古镇保护工作者的调查、走访、考证和研究,对古镇上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目前,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已经对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等晚清民初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并在内部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赋以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三是对民居的保护。靖港古镇核心区现有居民1027户,传统民居1008栋,这些民居散落在总长2910米的街道两旁,是古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待老房子的办法是,凡是有30年历史的一座都不拆,进行局部改造,50年的只修缮,保护原貌。同时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当地老百姓形成自发的保护意识,把自己的房子当作古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待,避免居住使用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对于需要修缮的房屋,事先必须上报古镇相关管理部门,经过研究讨论制定出具体方案之后方可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外观上不增加现代元素,不破坏整个古镇视觉上的和谐。四是对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放后,由于改道沩水,并且水上运输逐渐被陆上运输取代,古镇便卸下繁华,平添落寞。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靖港古镇的原生态风貌才得以留存至今。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古镇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洁净一泓悠悠碧水,保护几片绿意葱茏,维护现有的优质人居环境,使古镇更加风姿卓著。

2.把握政策形势,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决策。200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提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从“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跨越”的发展战略。在《湖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靖港古镇被列入大长沙旅游板块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靖港古镇保护性开发极大地改善了靖港镇域内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湘中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完善湖南全省旅游网络,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促进湖南省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提供新的动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是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的需要。由于靖港镇资本积累少、工业底子薄,发展工业条件差,经济发展必须突出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上做文章。通过古镇的开发建设,以旅游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再现古镇繁华,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古镇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古镇居民及镇域内村民的生活水平。2008年,望城县成立了以谭小平县长担任组长、李雪明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明确1名副局长和1名工作人员专门联系古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旅游局牵头,负责古镇开发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靖港镇和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古镇开发涉及的所有项目立项、整体包装等工作,县规划局和县国土局负责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县水利局按照古镇开发要求,负责治理古镇水利水系,县交通局负责完成靖港新镇至古镇的道路建设,并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停车场。县环保局负责规划建设2-3个污水处理站。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资金调度、管理,设立市县共管资金专帐。县城管局主要负责处理古镇内垃圾,并申报成立靖港古镇城管执法队。县建设局配合做好靖港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县文体局负责收集、整理古镇民风民俗等资料。县征拆办负责古镇内拆除安臵工作。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开发古镇,为古镇的每一步发展做出了正确的指导和决策,使靖港古镇沿着可持续旅游开发的道路不断前进。

3.大胆创新思路,做细古镇开发建设方案。靖港古镇的建设与开发,做的是开天辟地的事业,是将靖港古镇从农业向旅游业、商业转化的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是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是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宏伟实践。面对这一崭新形势,就如何定位古镇的开发方向,如何对古镇进行全方位规划,靖港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了无数次的商讨、论证和研究,最终确立了靖港古镇“两厢三带一湖一路”的建设框架,并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与贝特设计公司的协助下,完成了《靖港古镇保护规划》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古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四项规划原则:一是在保护本体及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二是保护与开发统一考虑,“修旧如旧”再现清末民初建筑群,再现一个充满浓郁“古味”风情的特色旅游小镇,为长沙保留一段有魅力的故事;三是古镇内游玩、配套管理设施、生态环境及景观应与历史风貌和谐统一;四是科学全面的规划,分布实施,节约用地,减少投资。根据古镇自然条件和规划发展概念,古镇规划常住人口1万人,游客1万人,并构建了“七个节点、三条轴线、四个区域”空间整体格局。七个节点是指: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广场节点、将军广场节点一个、街巷节点两个。三条轴线是指:一条是靖港古镇特色商业轴(前街),以经营靖港传统特产和展示靖港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传统民居与休闲轴(后街),以经营酒店、旅馆等休

闲、娱乐与展示为主;一条是传统休闲文化轴(少先路与将军路),以经营靖港传统文化产品和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四个区域是指:传统居住街坊区,水上休闲区(分为水上动区和水上静区),生态区,文化创意区。经过一年半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目前空间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一个规模化的成熟景区已经初具丰翼。

4.强化营销团队,做大后续营销管理文章。从2008年9月第一期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开工,到2009年盛大开街,靖港古镇全体机关干部与开发公司员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建设与筹备工作,他们“5+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短期内完成核心景区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上级部门与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靖港模式”。“靖港模式”在古镇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效用,古镇开发建设与营销管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坚持建设与营销两手抓。9月25日开街之后,古镇的对外营销逐日扩大规模,聘请了一位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宣传营销专家为公司副总经理,成立了一支包括有从业十年以上的高级营销策划员、广告设计员在内的10人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古镇的对外宣传与旅游营销工作。目前,经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古镇筹备在五一期间举行三次规模较大的营销宣传活动,即“买门票,奖汽车”活动、“十二金钗世界小姐选美会”活动、“八大碗美食节”活动,力争抓住五一假期契机,将古镇作为整体景区推向全国的旅游市场。

五、靖港古镇开发建设面临的体制、要素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筹资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靖港古镇是个新生事物,按照目前的人居、面积、旅游市场情况,要将其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景点丰富完善、配套产业规模齐全的5A级景区,需要约5亿元的总资金投入。古镇开发公司成立初期,是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开始建设的,而古镇的第一、二期工程已经投资2亿左右,其中有40%尚未结算。开发公司旗下已正式投入运营的公有产业,包括13个景点、4家酒吧、两家餐馆、4家宾馆目前经营情况良好,每月营业总额在100万元左右。但由于古镇开街时间不长,产业积累不够,每月所得利润尚不足以承担高额的建设、宣传、营销、人工费用。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筹资融资工作进行平衡。根据公司运营状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产变现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组织资金,操作周期长,各级部门核准手续复杂,导致资金迟迟难以到位,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需要。

2.居民、游客、商户素质有待提高,旅游市场管理有待加强。靖港是“生活着的古镇”,景区也是古镇居民的生活区,同时是经营户进行门面经营的商业区,因此,古镇的3.67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游客、居民、经营户三种主要管理对象。古镇开街之后,游客量维持在每日1万人左右规模,直接带动了古镇经济,同时也对古镇的物业管理、环卫管理带来较大压力。游客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不够,随意丢弃垃圾、损毁公共设施的现象较多。街区居民主要存在抬高房租价格、对公共管理配合程度不够的问题。由于游客量大,居民持有的房产大幅增值,租赁价格升高,无形中抬高了经营户的准入门槛,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一些低成本的小商户难以进驻;景区日常环卫管理与交通管理也面临阻力,部分居民有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的现象,对古镇主街区实行机动车禁行的交通管理制度有些抵触情绪。经营商户存在投资误区,没有对靖港古镇的旅游市场进行理性调查与分析,投资集中在餐饮业与副食业,在旅游市场必须的玩、购、赏等要素上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具有零散性、随意性特征。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道路设施问题。从望城

到靖港的湘江大堤是进入靖港的快捷通道,由于使用多年、来往的大型货车过多等原因,目前存在路面狭窄、坑洼较多等问题,通行情况不佳,尤其在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积水过多,极大地影响了居民与游客的出行。湘江大堤沿线的绿化状况有待加强,需要进行专业设计,突出洞庭鱼米乡的风光特色。从长沙市区进入古镇的标识标牌系统尚未建立,进入古镇的自驾交通路线选择有待明确。靖港古镇风雅广场是古镇景区的组成部分,麻石路面不便于机动车通行,需在西广场另铺设一条南北通道。二是旅游专线问题。目前从长沙到靖港的个人出游线路还不完善,没有专线旅游巴士或公交线路,来古镇必须转乘中巴或小型客车,在交通安全上存在隐患,车辆投入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亟需开通一条旅游专线或者从市区到靖港古镇的公交专线。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加大对古镇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资力度。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政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财政的“三农”投入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持续投入,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调整投入方向,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有利于兼顾城乡、以城带乡、群众迫切需求的投入项目。古镇具有以旅游促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要重点发展以下几类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农村能源、农村教育设施、农村医疗、农业科技和推广设施、农村通信、农村环保设施以及体育、文化等设施。

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古镇开发带来的商机给城镇与农村居民都带来了创业致富的机遇,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降低农村居民参与商业竞争的门槛,为农村居民加入旅游业提供相应便利措施。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推行小型贷款,用于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市场竞争发展需要。农村合作信用社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力争满足农村基本金融需求。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快速成长,有效改善农户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农业深度开发,以生态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在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充分挖掘产品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使用价值、科普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衍生社会价值,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一是构建乡村旅游餐宿体系。餐饮要体现原汁原味、本色天然,如深入挖掘靖港本地特色小吃,将餐饮做强做精。住宿要体现生态原始、民俗风情,室外布局要融入自然,营造池塘流水、修篁掩映、起伏错落的野趣氛围。目前靖港计划对景观大道沿线的房屋进行统一立面装修,体现复古清新的明清建筑风格。二是构建乡村旅游商品体系。夯实旅游农产品基地,扶持长辉生态农庄、都遨农业生产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特色养殖业。建立旅游工艺品基地。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很有特色,布鞋、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香干与火焙鱼广受青睐。要鼓励群众继承和发扬传统产业,打造有靖港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在确保粮食自求平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畜产品、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优势特色农业,着力在生猪、烟草和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学规划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适宜区集中,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安全为核心,推广清洁种植和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

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在县委县政府及农林牧渔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建设符合靖港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技研究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要以农村远程教育为载体,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要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工作,使农业向生态休闲和产业规模化靠拢;要逐步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集中财力,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

3.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靖港古镇核心景区目前常住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推进,约有2000名经营商户及工程建设者入住靖港。长沙船舶厂在古镇落户以后,古镇的常住人口规模将扩大到两万人。在古镇下一步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城镇化与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和景区建设结合,与大众垸经济区和新镇商贸经济区建设结合,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重点加强古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景区经营管理,形成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更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古镇城镇化建设,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与县民政局、劳保局等对口部门的对接,加强与省内外各高校、市县人才市场、望城劳务网、市县电视台等劳务机构和媒体的联系,选拔优秀人才,组织本地民工集中就业,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同时合理规划古镇经济区内产业构成,引导居民与经营户理性经营。

4.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景区,目前遵循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是在县委县政府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的经济实体,同时担负着经营与管理的双重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在放手让开发公司面向市场实践、发展和创造的同时,应发挥政府的行政服务与行政管理职能,确保城乡社会经济协调、高效发展。各级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思路,真正把统筹城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部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臵,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各级政府可利用自身所处的特殊位臵和特殊能力,采用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从而可大大减少流动中的盲目性,化解市场风险,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城乡资源配臵效果。

古镇经济结构转型、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上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请求上级部门持续给予古镇开发大力政策扶持,为靖港古镇旅游开发提供政策保障。请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协助畅通筹资融资渠道;请水利、国土、房产、财政局、银行、公安、消防、旅游、电力、城管、卫生、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给予靖港古镇持续支持。

下载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耀州区总面积154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6万人,下辖10个建制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城镇居住人口达到6.3万多人。创国家级小城镇示范镇2......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达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动态过程。加快推进大武口区城......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最突出体现在“五个统筹”的内容之中,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调整产业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

    科学规划 以民为本 打造现代化绿色宜居幸福新城一、 树立城乡一体化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一)摆正城乡差距,打造绿色宜居新城。 (二)明确功能定位,打造旅游度假新城。 (三)依据专业......

    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百强县

    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百强县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县建设全国百强县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省......

    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

    统筹城乡发展

    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