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整中心镇行政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调整中心镇行政资源配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探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选择。推动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压力,扩大农村市场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而在小城镇建设道路的发展中,中心镇建设则是一种对我国“城市化传统范式”的转换,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目前城乡统筹的一条重要路径,对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谓中心镇,是指区位较优,经济实力较强,具备一定基础设施,人口相对集聚,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能与省、市、县(市)城镇体系有机融合的城镇。它位于城市之末,乡村之首,在“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村庄”的五级城镇体系网络中,中心镇作为一个节点,向上连接城市,向下辐射一般建制镇和乡村,起着枢纽的作用。近年来中心镇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心镇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目共睹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中心镇在行政资源配臵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待探讨、解决。
中心镇行政资源配臵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心镇行政资源配臵主要包括有财政、建设用地、行政权限、干部人事、投融资体制等方面。虽然这些年来,中心镇在行政资源配臵方面有一些优化,但基于镇一级的行政管
理体制原因,目前中心镇在行政资源配臵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财政资源配臵上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加快中心镇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中心镇培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逐步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在要求。从乡镇居民目前最初步的基本公共服务看,体现在医疗、养老、教育等事务的需求上,体现在给排水、垃圾处理、燃气、信息化等设施的需求上。从目前中心镇的发展来看,这些公共事务从农村到城市的进程中,绝大多数存在历史欠账,中心镇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配套功能发展上都存在缺口。例如,据测算,仅农民养老保险一项,绍兴市某中心镇就需财政投入3亿之巨。建设资金的缺口,导致了城镇配套功能难以完善。另一方面,日常管理运营费用严重挤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大多对乡镇财政实行包干,除基本工资和办公经费外,乡镇干部的补贴、会议经费、报刊征订、干部培训、业务经费等都要乡镇自负。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减少,部分乡镇为平衡财政预算和弥补经费而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现象。
2、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县级主管部门因工作需要,以实行以条为主管理,而以块管理为主的机构,其业务主管部门掌握着资金划拨权,由此导致
“强条弱块”现象比较严重。正如乡镇干部反映的“权在县里、钱在线里、责在镇里”。从道路建设、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到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都相应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以道路建设为例,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镇道路建设费、集资和村提留,乡镇道路的建设被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村级道路的修建,则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在税费改革大幅度地减少了乡镇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量又与道路修建实际所需资金量相去甚远且人员经费都存在严重缺口情况下,再挤出一块经费来安排乡镇道路建设支出似乎不太现实。虽然自1998年起,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这块转移支付大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乡镇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在有收费权的情况下,乡镇可通过向农民集资和解决,但收费权取消后,大部分乡镇都无力解决配套资金。
(二)在土地资源支配上
1.城镇建设用地超标,土地利用低效。中心镇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普遍超出原国土规划的控制范围,而这种超规模的发展模式是以低产出、低效益为前提的开发模式,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规划控制,出现了大量的违章、低效的用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耕地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镇村协调力度不足,村级建设用地失控。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中心镇内部也呈现出镇村协调力度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发展较快的镇,村级经济实力雄厚,与镇的工业用地项目分庭抗礼,城镇建设呈现混乱状。另外,一些村庄经济用地较少,为了提高收入往往违法占地盖厂房出租,中心村成为违法建设和抵抗执法的滋生地。
3、对中心镇土地使用政策研究滞后,中心镇土地统筹利用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工业开发带来的收益往往集聚在了少数行政村和镇区,经济发展权与耕地保护任务没有挂钩,没有相关中心镇土地统筹使用的后续配套政策。
4.农用地的集约发展政策相对落后,无法形成农业规模发展。我市中心镇耕地面积合计约71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中心镇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靠单家独户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需要政府积极开展中心镇农业规模发展土地政策研究,将分散到户的土地承包权(使用权)集中起来。
(三)在人事组织设臵上
机构人员设臵不合理。我省现行的乡镇行政编制,是1996年按照当时乡镇的人口、工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面积等指标计算后核定的,现在的中心镇行政机构也是按一般乡镇的行政机构设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农业和农村的职
能需要设臵的。而现在发展中心镇重点是要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加强对城镇建设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此相对应的机构却没有设臵起来,有的即使设臵了,人员编制也太少,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以鳌江镇为例,鳌江镇现有常住人口近17万,其中外来人口近7万,财政供养人员只有300来人,镇政府为了维持日常管理,还需要招聘100多人的岗位合同工,年财政负担将近2000多万。同样地,在拥有28万人口的龙港镇,镇政府每年也需要拿出1个亿左右的资金招聘临时工维持日常管理和运营。人事编制的不合理消耗了镇级大量的财政收入,也影响了财政对民生等方面改善。
(四)在政策资源保障上
随着中心镇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中心镇的规模和功能具备了小城市的性质,但现行的管理体制明显不顺。作为一级政府,其功能是不完备的,缺乏应有的城镇管理、协调和执法权限,跟一般建制镇没有区别,没有一套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对中心镇的地位、作用、扩权强镇的必要性、培育中心镇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政策出台的时间迟,力度不够,工作比较被动。有的担心给中心镇权力、财力多了会影响上级对下级的控制管理,增加市、县财政困难,影响面上建设和其它一般
乡镇的积极性。有的难以处理好中心镇与中心城区、一般镇的关系,在财力、重点公建项目扶持上患得患失,举棋不定。还有的地方中心镇扶持政策出台,但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流于形式和表面,中心镇在行政资源配臵上实际上与一般镇没什么两样。目前中心镇建设和发展上优于一般镇,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在起作用,靠内源性、自发型增长,政策性外力拉动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对中心镇的发展形成制约。投入的不足,支持的不力,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心镇的概念,削弱了中心镇发展的信心,有的甚至对建设中心镇产生了动摇。
中心镇的行政资源优化配臵对策建议
中心镇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的节点,中心镇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建设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心镇在行政资源配臵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中心镇的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有效地整合中心镇行政资源,优化中心镇行政资源配臵,使各种资源要素有机集合,达到资源配臵的最佳状态。
第一,改变对中心镇发展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们太过于重视和依赖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太过于重视城市的区域化扩展和发达地区城镇网络化的发展,而长期忽视
了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导致小城镇发展面临着原动力的缺失、可持续的不明、政策空间的狭窄以及制度性的约束等,再加上行政资源配臵在某种程度上的缺位和脱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目前中心镇的发展与产业空间聚集的发展速度极度不平衡。因此,必须要改变一直以来对中心镇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中心镇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群众意识等各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从思想高度上要把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来看待。
第二,科学配臵中心镇机关人员编制。中心镇既有城市建设任务,又有涉农职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在机构设臵上,要因地宜,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精简、高效的要求来设臵。在具体的设臵当中,要区别情况,分类对待。一类是需要弱化的,如涉农机构和经济管理机构,要对现有的机构进行整合,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综合设臵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分流富余人员。一类是需要强化的,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等社会事务管理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还有一类就是根据职能转变或扩权的需要新增的职能,原来没有单独设立或没有的机构,要建立起来。如城镇建设管理机构等。在人员编制配备上,中心镇机关所承担的工作要比一般乡镇更为繁重,人口多,企业多,管理和服务的工作量
大。因此,中心镇机关的人员编制可比一般的一类乡镇要高一些。由于机构改革后,各地的人员编制都作了精简,中心镇机关的编制可由各县(市)在各自的乡镇编制总额内调剂。在具体的编制配备当中,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的原则,确定机构,核定编制数。
第三,加大中心镇财政自主权。当前很多中心镇的建设资金主要不是靠财政,而是来自土地出售,但是增量的土地越来越少,因而,在未来中心镇的发展培育过程中,必须考虑财政资金的支持。当前镇级财政一般靠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缺乏一定自主权。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根本上是要建立上级政府和中心镇之间合理的财政分享机制,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来加大各级公共财政对中心镇培育。因此,对于定位于要培育成小城市的中心镇要给予其县级的财政权力。此外,要通过公共财政的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间的基础性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城乡统筹的原则,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成城乡维护建设税,从而确保小城镇未来拥有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
第四,进行科学规划。中心镇的建设是农村城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不是规划出来的,但要更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中心镇的建设要准确认识本镇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中心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正确处理社会、经济、环境三
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立足主导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地实施新镇的规划与建设,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布局,科学安排住宅、商贸、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建设。同时,优化乡镇工业布局,通过工业区的集中开发建设,促进产业的适当集中和结构整合,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开发成本,为乡镇的经济发展拓宽发展空间。
第五,优先保证中心镇的建设用地。首先,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要重要点向中心镇倾斜,要在中心镇规划的基础上保证其建设用地。其次,对于落户在中心镇的大型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要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指标可单独安排或提前调用。最后,中心镇的耕地保护指标要适当低于其他非中心镇。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实行全市平衡,并允许经济发展较慢的中心镇延时平衡。中心镇建设用地必须立足于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力争通过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零散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和村庄整理等途径来解决相当部分的用地指标。鼓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允许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出让、转让(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联营、兼并、臵换等)、出租、抵押等形式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第六,进行行政管理层级的改革。我国目前多级的行政管理体系,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行政决策效率。
尤其是“市带县”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导致农村资源要素向大城市流动,挤压了中心镇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扩大镇级的权力范围,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心镇要给予县级权力。一是要加大下放审批管理权限。要按照“减放并举、能放就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以扩大中心镇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核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赋予中心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以县级管理权限,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县、中心镇两级政府的事权关系。除了大的规划权外,能放则放,不能放的也可以进行委托。要根据机构编制有关规定,积极探索在中心镇设臵部门派出机构,下放部门审批权限。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中心镇要通过简化审批手续、延伸机构、采取便民措施等方法适应扩权需要,提高管理审批效率,加快中心镇的政府服务中心建设。二是要建立联合行政综合执法制度。要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探索建立联合执法制度,通过健全执法信息共享、执法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管辖等制度,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联合执法体系。
结束语
中心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助推城市化的关键,推动和优化中心镇行政资源配臵,我们任重道远。
第二篇:调整产业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
科学规划 以民为本
打造现代化绿色宜居幸福新城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一)摆正城乡差距,打造绿色宜居新城。
(二)明确功能定位,打造旅游度假新城。
(三)依据专业规划,打造科技现代新城。
二、发挥优势导向性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一)以温泉资源为龙头,继续推动旅游服务业发展。
(二)以人才资源为动力,继续推动三创经济发展。
(三)以农业资源为依靠,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突出地方特色性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一)突出中部温泉旅游度假区核心板块。
(二)发展南部翠谷现代高科技农业板块。
(三)推进西部龙尚湖大龙 山生态颐养板块。
(四)建设北部黄龙山生态保护板块。
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三创载体建设,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二)加快农村环境建设,营造绿色宜居环境
(三)加快生活配套建设,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五、坚持以民为本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一)为民解困,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二)硬件提升,城乡发展面貌明显提升
(三)综合治理,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第三篇: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发布时间: 2006-3-14 14:10:33 被阅览数: 1264 次 来源: 东联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打造东北部中心镇
——对东联乡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依托国电铜陵电厂项目,按照东北部中心镇的定位,加快东联乡建设的步伐”。东联乡根据县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学指办铜学指办[2O05]9号文件要求,针对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这一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乡域概况与发展条件分析
1、乡域概况
东联乡位于铜陵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17º
58、北纬31º00,为铜陵、无为、繁昌三县交界地。其东临黄浒河,南临钟鸣镇、顺安镇,西接西联乡,北临长江,乡域总国土面积54.4 6平方公里。东联乡下辖永丰、流潭两集镇,22个行政村,共262个村民组,农户6542户,总人口244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8人。东联乡经济以农业主,共有耕地2.5万亩,水面8000亩,林地100O余亩。粮、棉、渔、畜等农产品占有很大比重,产业结构单一。至2004年底,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905万元,工业总产值2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
2、发展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东联乡位于铜陵市区东北部,紧邻芜湖繁昌县荻港镇仅5公里,与无为县高沟镇隔江相望,为铜陵市东城经济区的最前沿阵地,是承载东部城区和周边产业传递重要乡镇。“十一五”期间,东联乡利用国电建设的有利时机,超常规发展,随着铜陵长江二桥规划建设和坝白路、钟古路至莸港段道路建成,这一地区交流将会更加紧密,将成为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桥头堡,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2)资源优势
一是沿长江、顺安河的岸线资源优势。长江流经东联乡的岸线长达十余公里,多为天然优良港口,从市域来看,该地段是铜陵市唯一未开发的深水港口,是长江上下不可多得的黄金岸线。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全乡富余劳动力占两成以上,大多外出务工,务工人员达6000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全乡荒地、废弃地和不合理建设用地较多,经合理利用和加以整治,作为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东联乡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农田土地广袤肥沃,盛产粮、棉、油等农作物,水域面积较大,珍珠、河蚌、螃蟹等水产养殖面积较大。
(3)交通优势
东联乡水路交通前景发展巨大,利用沿江、沿河的优越港口条件建设顺安河、长江货运、轮渡码头,使之成为东北部城区乃至整个铜陵市重要水路交通集散地。陆路交通近期主要通过坝白路与钟古路和周边进行交通联系,随着长江二桥的建成,陆路交通将主要通过庐铜铁路和“滁-黄”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来完成,这将进一步完善安徽江南北公路、铁路网络,促进安徽中部过江运输能力的提高。
(4)项目优势
占地1.5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6400WM特大型电厂及铜陵长江二桥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无疑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东联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二、我乡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小,缺乏集聚效应。据资料表明,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才有较大的聚集和辐射功能。目前,我乡总人口仅2.44万,毛桥、永丰两集镇人口仅948人,两集镇占地面积237亩,人均居住面积87.1平方米,基础设施相对发展滞后,街道仅为4米宽的柏油路,公益性设施主要为行政、教育、医疗、商店等基本设施。由于人口少,地处偏僻,离市区仅有30公里路,很难形成巨大的人流人流、物流。目前,我乡小城镇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2、功能弱,缺少城镇化氛围。一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2004年底,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为2770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1亿元。2004年末,全乡城市化水平仅为
4.4%,远远低于城市化水平,按年递增3.O%计算,到2O1O年,东联乡城镇化水平达25%。二是集镇规划起点不高,规划实施不够严格。毛桥、永丰两集镇居民建筑为原移民建镇住房,一般为两层楼房结构。据发放l0O0份调查问卷统计:8O%的集镇居民对规划要求统一,规划要合理,长远;1O%认为无所谓,1O%安于现状。群众对集镇规划总体要求是好的。三是缺乏企业支撑。目前我乡企业主要是20O2年、2OO3年招商引资企业,有铜陵百通科贸公司,铜陵特种电缆公司,荣达阀门公司,桐乡建筑材料公司等,这些企业相当规模小,经济总量低,缺乏应有的承载劳动力的能力。
3、体制旧,制约城镇化发展。一是城镇规模的扩张与城镇户籍管理滞后存在矛盾。二是农民进城镇与原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存在矛盾。绝大多数进入城镇的农民都仍然保留着承包地,这样不仅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科技推广运用及农村的分工分业,同时抑制了更多的农民向城镇彻底转移。三是农民城镇化意识淡薄。据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统计结果,98%农民对城镇居民概念模糊,大部分人认为城镇居民为教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等财政拨款“吃皇粮"的人;9O%人对进入城镇人口期望很大,但是对成为居民,失去土地以后生活、就业保障有担忧。
4、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一是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规模小。现镇区以外的居民点沿公路、圩埂成“线状”连续分布,农村聚居点不明显。二是农村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且共享性较差。三是城镇化11项综合指标评估不达标。根据我乡城镇人口1l项指标综合评诂,至20O4年底,我乡的城镇化率仅为4.4%,尚处于农村城镇化准备阶段的前期。
三、我乡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以规划为先导,创新发展思路。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政府管理、调控和指导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同时,要通过规划对城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广场绿地、公共设施、重点建筑等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县委九届九次全会:“把东联乡建成东北部中心镇”这一要求,东联乡利用铜陵国电项目在东联乡建设这一契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实施乡总体规划。首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抓好政府新址中心城区建设。将整个官庄圩全部纳入规划建设范围,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建设档次和水平,加快一级中心建制镇建设,形成以电厂为龙头,一级建制镇为主体,永丰、毛桥小集镇为两翼的城镇结构体系。其次,实施“两点一线”规划:即以大电厂和金桥工业园区为两点,坝白路沿成生态农业走廊为一线,将园区和城区的工业设施、商业设施、民用设施以及项目布局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最后,根据中心镇整体规划,建立三条经济带:着手于打造坝白路生态经济带,长江岸线10公里港口物流经济带,电厂周边商贸经济带,形成一带一品,一带一特色,一带一个设施规划,从而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建设,达到市、县对东联乡建设成东北部中心镇这一总体规划要求。
2、树立经营理念,加快城镇基础建设。资金短缺是影响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小城镇必须突破这个瓶颈。东联乡要利用铜陵国电项目建设优势,树立超前超快发展思想,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把东联乡建成东北部的重要集镇。一要主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动作和争取政策性扶持,多渠道筹措政府新址基础建设资金。全力以赴地推进电厂南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3年内完成政府新址及园区的主次道路框架和必需的水、电、通信等设施基本建设,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完成坝白路、永新路、东大堤浇油工程。二要做活土地经营。在电厂周边和政府新址储备部分土地,实行市场化运作,对经营性用地实行限量供应,工业用地成本价、商业用地招拍价,有序开发,长值增效。三要合理规划集镇建设。要立足标准、高起点,合理规划政府新址所在地永丰街道建设,按照小集镇发展的步骤和要求。合理分布集镇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商业区和业园区。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路子。四要建立城镇管理体制。按照村镇体系规模结构,中心镇人口规模为8000-l2000人。以永丰村、复兴村、西埂村为中心,成立城镇居民委员会,建立城镇居民户籍制度,把失地和没有土地农民和永丰小集镇职工、教师纳入城镇居民管理范畴,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居住。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社会保障和生活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进城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后顾之忧。并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开发餐饮、娱乐、休闲、百货、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从而使城镇建设发挥其有效功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度集中、方便快捷、繁荣有序的商贸中心,促进城镇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五要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步伐。铁路:近期建设国电铁路专用线,从钟鸣站接入,沿鲶鱼山西南侧经东联乡东北部接至国电厂。按照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马芜铜”区域性规划要求,在乡域北侧,大电厂南测预留过江通道位置,新建过江铁路公路双用桥,拟建庐江-钟鸣铁路。规划同时考虑沿庐铜铁路在东联乡境内设置区性编组站,随着国电64O千瓦电厂建成,年煤炭需求量达到20OO万吨,同时铜陵的石材,有色建材等向江北回运,过江运输能力将有可能达到3O00万吨/年左右。县乡公路:坝白路为乡域南北贯通的一条重要交通性干道,北至长江大堤,南接东部城区的湖马路;钟古路西接中心城区的永新公路,东至繁昌县的获港镇,并在新镇区处分叉南至钟鸣镇。这两条路均规划为县道。规划按一级公路标准的设计,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30米,车行路面宽度2O米。电厂南、北侧道路及丰支路、东干渠路、西干渠路、南干渠路规划为乡道,按二级公路标准没计,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5米,车行路面宽度为15米。其余道路为村道,均按三、四级道路标准规划,其线型主要是结合河堤、围埂、居民点位置及现状特点确定。水运: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贯彻长江开发开放战略,规划在长江、顺安河沿岸考虑设港口码头等设施。
3、以经济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证明,经济基础好的城镇发展就快,活力强,后劲足,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前要突出三个着力点:一是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小城镇处在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联系城乡的纽带。这就决定东联乡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围绕服务农业、发展农村做文章,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把东联乡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依托东联乡丰富的水面资源,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增收。如:大力发展莲藕种植基地、珍珠养殖基地、螃蟹养殖基地。以新河农业示范园和莲湖休闲垂钓中心为基础,打捆项目招商,发展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结合大电厂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如:积极探索“村改居”,鼓励农民从事第三产业;成立与电厂相对接的劳务公司,实现富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强化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二是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实践表明,发展园区经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结合点。发展园区经济,可以聚集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形成扎堆效应。同时,通过发展园区经济还可以形成新城镇,扩张城镇规模,提高城镇档次。因此,东联乡准备通过谋求招商项目来推动园区建设,着方打造三大特色重镇:即充分发挥电厂区位、交通优势,瞄准电厂三级产品及其相
关的大产业:大型企业,侧重抓好粉磨站项目、大型预制厂项目、水泥项目、新型建材项目、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港口等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外商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兴厂,逐步形成一定规模;要发展工业园区,在电厂南侧,建立电厂二级产品对接项目园区;在金桥工业园与我乡玉楼村交接处建立“园外园”,积极引导金桥工业区不宜驻的小型项目落户。加大外向型投资,发展与繁昌、无为等县相配套的项目,引进应企业,形成边境商贸集市,打造边境商贸重镇;要充分利用岸线资源优势,按照“深水深用,浅衣浅用、综合整治、有序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港口建设。增强沿江开发的综合效益,建立物流集散市场,逐步发挥物流集散区位、地理优势,打造沿江工业物流重镇。三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第三产业具有集聚性要求高、劳动密集性高和低资本构成的特点,因而可以较低的进入门槛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东联乡有近6000人在外打工,占全乡总人口的l/4,适合东联乡加快发展小城镇的资源状况。此外,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具有流通和服务的性质,第三产业的兴起,对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建设小城镇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就是要以产业支撑小城镇,以招商引资企业夯实小城镇,以市场建设激活小城镇,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小城镇。尽快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
第四篇: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绍兴市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中心镇既不同于一般的县城,也不同于一般的乡镇,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在县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节点。中心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较强的集聚能力和较好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心镇建设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是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战略节点作用。
近年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培育发展中心镇工作要求,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心镇培育发展工作,至今已有省级中心镇12个,市级中心镇16个,其中杨汛桥镇、平水镇、店口镇成为全国小城镇试点镇。据初步统计,至2008年底,28个省、市级中心镇生产总值784.8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85.8亿元,占全市的42.3%;财政收入63.2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2亿元,占全市的31.4%;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0元,高出全市农村入均水平1250元。绍兴市中心镇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心镇已成为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新驱动力。
一是规划强镇,中心镇整体布局不断优化。自2007年以来,绍兴市全面启动了中心镇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规划强镇提升
中心镇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并拟定了评选奖励办法。到目前为止,12个省级中心镇规划已编制完成,16个市级中心镇规划2009年底也将完成。同时各中心镇经过认真梳理和摸排,确定了一批与规划相衔接的重大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计划”项目作为推进规划建设的载体。
二是功能强镇,中心镇功能建设不断提升。近年来,绍兴市中心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推进中心镇的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规划修编,进一步营造城镇的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增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三是产业强镇,中心镇产业集聚不断加快。近年来,各中心镇坚持“三个集中”发展,即是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田向大户集中。坚持“强工、兴商、优农”方针不动摇,大力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即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和一批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在产业集聚和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诸暨店口汽配水暖综合集散基地、璜山镇轴承轴瓦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嵊州市领带、电声、机械电机等特色块状产业等一批产业优势基地。
四是扩权强镇,中心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绍兴市中心镇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绍兴县明确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基
数的县留成部分、超过增值税基数的县留成部分全额分成,经营性用地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给新型镇街。嵊州市长乐镇2003年就进行镇级财政体制创新,设立了镇级金库,增强了中心镇的自我造血、自我积累功能。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各县(市、区)积极下放职能权限给中心镇,上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心镇扩权强镇工作的若干意见》,嵊州市出台了《关于明确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同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了对中心镇建设项目和授权职能的督察考核。
五是干部强镇,中心镇人才保障不断强化。全市中心镇干部高配面进一步扩大,诸暨市、绍兴县、上虞市、嵊州市相继对省级中心镇党委书记实施了干部高配。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内设机构的增设和职能健全,增加相应职能下放后业务人员的配置。通过组织专题研讨班,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选调中心镇领导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专业培训等,对各级中心镇领导进行强化培训,大大提高了各中心镇领导干部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艾合买提.吐尔地
(2009年3月)
2009年3月9日——13日,由我牵头,抽调农办、新村办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到17个乡镇场重点对黑英山乡1村、克孜尔乡3村、亚吐尔乡10村、拜城镇3村、温巴什乡7村、大桥乡2村、铁热克镇恰麻古鲁克村等7个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了调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课题就当前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对拜城县农业农村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召开座谈会7场次,走访群众140人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拜城县“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拜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拜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林果业,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了一批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后备产业和增收新亮点,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12.18亿元,较2005年的7.5亿元增长61%;其中种植业收入6.55亿元,林果业收入0.4亿元,畜牧业收入3.1亿元,渔业收入0.2亿元,二、三产业收入1.9亿元,分别比2005年的4亿元、0.3亿元、1.8亿元、0.17亿元、1.17亿元增长了64%、33%、72%、18%、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3元,同比2005年增加1153元,增长43%。可以这样说,十届县委以来的这几年是拜城县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生动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得以大力推进。
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县这几年农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一是主攻了畜牧业,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得以树立。从县域实际出发,高规格、集群智地召开了“畜牧业发展研讨会”,制定畜牧业发展措施,确立了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大力推进科学养畜示范工程,加快了农区畜牧业发展步伐,畜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都得到改善和提高。2008年,畜牧业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千元,达到1002元。二是种植结构进一步得以调整优化。以优质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的38.2万亩粮食作物和以酱番茄、甜菜、制种玉米、亚麻、马铃薯、辣椒等为主的29.65万亩特色作物实现了种植品种多样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态势,订单作物面积逐年递增,2008年订单作物面积已占总播面积的85%;设施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全县温室面积已达到了2307亩,亩均效益达6121元,其中亩效益万元以上的已达到 1410亩。三是特色林果业得到发展。坚持不懈地狠抓了以核桃、杏、葡萄为主的果业生产,十万亩葡萄产业基地建设顺利启动。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18万亩,以葡萄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林果产业得以培育壮大。
2、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一批高水平的龙头企业介入粮食、番茄、亚麻、马铃薯、生猪养殖、牛羊屠宰加工、细羊毛生产、木材加工、特色林果等产品开发,促进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产业带建设。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8家,其中自治区级1家,地区级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0亿元,固定资产7.6亿元,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全县80%以上的农户从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受益。
3、农村劳务经济后势跟进。
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出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优惠政 策,农民劳务创收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2006-2008年三年间,我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51期,培训农牧民69373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 69397人次,向疆外输出800余人次,累计完成劳务总收入14823万元。2008年完成劳务总收入5954万元,人均劳务创收395元,比2005年的210元增长88%。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2008年,全县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04亿元,完成了大宛其防洪工程、卡拉苏引水渡槽、人畜饮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高效高新节水滴灌技术,完成抗旱打井53眼、滴灌面积6500亩。农机装备实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5、财政投入逐年加大。
2006年——2008年县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16643万元(其中农业5185万元,林业2743万元,水利4709万元,畜牧4006万元),仅2008年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7404万元,比2005年的2948万元净增长151%,年递增30%。
6、农村改革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农村土地承包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得到稳定和完善,积极稳妥地推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2008年,农民人均减负增收520.75元,是我县农民负担最轻、得到补贴最多的一年。2006年——2008年,累计实现农村2150户13544人脱贫。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15.4万农牧业人口,农牧民平均参合率达到97%,农村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得到大力发展。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资金投入到位。县财政在投入800万元的同时,县直单位投入帮扶资金380万元,企业投入资金27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511万元用于示范村建设。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大力发展。目前全县通村柏油路已达276 公里,共建建沼气池4690个,农村改厕2916户,11个新农村示范点居民区道路实现硬化。三是抗震安居工程取得实效。累计完成抗震安居建房43761户,完成投资9.8亿元,全县约有17万群众喜迁新居。完成村庄整治103个村,庭院改造3462户。四是“勤劳致富、合作共进”活动深入开展,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竞赛;成功举办了拜城克孜尔葡萄艺术节暨首届农产品展示会。
二、我县“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归纳起来,我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乡镇财力紧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融资渠道不宽,致使新农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尽管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目前大部分示范村仍停留在等钱做事的阶段。在调研中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庭院改造资金缺乏;农民认为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缺资金的有209人,占调查农户的52%。认为资金来源应由国家投资与农民投资相结合的 225人,占56%;省市投资的58人,农民自筹的57人,银行贷款的54人,国家投资的52人,社会和企业捐助的42人。
2、农民增收压力仍然很大。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3853元,而按照2015年基本达到10000元的目标,尚差6147元,显然难度很大。农民收入不平衡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8年,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超过2万元,达到20:1,分别是1995年、2000年的10倍和5倍;人均纯收入各 层次中,3000元以下的3.1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1%;3000--4000元的5.6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7%;4000--5000元的5.7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5000元以上的0.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在调研中就农民如何增收这一问题,提出靠畜牧业的149人,占37%;外出务工的117人,占29%;科学发展农业的87人,占21%;林果业的65人,占16%;种订单作物的18人,占5%。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山区地理条件所限,村庄布局缺少规划,农民建房无序,大部分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成本高。特别是非中心村“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村容整治难度较大。我县近几年虽然重视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一些农村公路,但全县农村的绝大多数自然村庄,通达等级公路的很少,与全面小康80%农户都通硬质路的要求差距很大。农田水利由于资金和投劳不足,仍有遇旱引不进、灌不上,遇涝排不出、降不下的情况。还有许多低产田需要改造。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铁热克镇恰麻古鲁克村由于海拔高,至今尚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农牧民对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冬季缺水,饮水要到几公里外的河谷。在调查中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村民安居乐业的农民有211人,占52.7%。
4、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由于长期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相对来说,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法律、科技、市场经济知识不足,农村中封建迷信、毁坏资源、早育超生、宗族势力、社会矛盾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还较普遍。有55%的农户认为有必要继续接受现代科技、法律、技术技能培训。
5、产业发展思路少。一些乡镇、村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大部分示范村对通路、通水、旧村改造、村容整治等基础设施建 设比较重视,但在壮大富民产业上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缺少发展后劲。32%的农户对产业结构调整比较茫然,对市场摸不透,对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放心,不知道种什么能挣钱。希望国家财政扶持和提供贷款发展产业的农民有82人,占20%。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按照地区要求,到2015年全地区要实现人均纯收入8000元-10000元目标,我县农牧民未来七年间人均纯收入要年均增长600-800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的压力,但也面临很多大好机遇。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县大力实施“5531”工程、建设经济强县的艰巨任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推动“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通过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建言献策,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拜城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应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抓起:
(一)统筹发展城乡经济,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要突出解决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来。分析我县农民收入状况,要突出推动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发展农区现代畜牧业。坚持肉乳并重、牛羊猪禽并举、因地制宜发展的思路,大力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强化畜牧养殖小区和畜牧示范园建设,重视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抓好“拜城油鸡”的繁育和养殖推广工作,推动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畜牧业增收,真正使畜牧业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 业。未来几年,我县制定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概括起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个核心,把握两个方向;统筹三种关系;坚持四项原则;建设五大产业带;完善六大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坚持持续快速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统筹畜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农区牧区城郊畜牧业协调发展,县内市场与区内国内市场开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建设牛羊肉、奶类、细羊毛、生猪、禽蛋五大产业带;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保障、动物疫病防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科技支撑和服务、畜牧业行政执法六大体系,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将我县建成自治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把今年确定为“畜牧业发展突破年”,2009年奋斗目标是:出栏牲畜51.22万头(只)以上,出栏率达到57%以上,农区和城郊畜牧业规模养殖量占总饲养量的65%以上;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25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80%;畜产品商品率达到40%,畜牧业总收入力争占到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0%;长远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畜牧业总收入力争达到八亿七千五百万元--十一亿五千五百万元,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5%以上,达到2800-3500元。二是要切实加强林果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林果业发展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本应进入挂果期的果树没能按期结果,本应进入盛果期的各类果树产量偏低,效益偏低。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见实效”问题,要针对各树种、树龄、树势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实得力措施,使这部分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在近年内有大的提高,在“十一五”末达到预期产量。对正在大力发展的葡萄产业,从一开始种植,就应该定位准、起点高、标准严、质量优,在品种确定、规划布局、栽培模式、技术管理、投入保证、专业技术 培训、产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不断寻求新突破,提高林果基地建设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努力构筑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品牌支撑、产加销相结合的现代林果产业体系。长远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林果业总收入力争达到5亿--6.5亿元,林果业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2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三是继续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要求,在切实抓好冬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提高品质、确保总产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种好制种玉米、甜菜、亚麻、酱番茄、辣椒、马铃薯等特色高效作物,并以间作套种、复播等多种途径,种植大蒜、洋葱、韭菜、小拱棚西瓜等作物,切实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农民增收新产业。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民做精庭院种养业,因地制宜发展庭院优质葡萄、塑膜拱棚蔬菜和养殖业,注重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规模发展。长远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种植业总收入力争达到六亿两千五百万元--八亿两千五百万元,种植业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25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以上。四是要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抓住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环境治理的有利时机,鼓励农民以家庭经营形式参与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旅游和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继续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不断扩大县域经济规模,为城乡统筹提供有力载体,为农民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大空间。要积极推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结合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从更大范围引导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创收。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向二三产业转移、就近转移与跨区域转移、常年转移与季节性转移相结合,推动劳务创收向多元化渠道拓展,促进农民工在城乡、地区和产业间有序 流动,着力形成一批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创业队伍。长远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农村二三产业总收入力争达到3.75亿--5亿元,二三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2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以上,其中劳务创收达到800-1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0%。五是要大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我县农民增收难,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贫困农民增收难。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扶贫职责,实行分类指导,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效率。对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具备的贫困乡村,继续实行就地扶贫,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重点是强化技能培训、技术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增强其增收能力。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建立救助制度。六是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要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粮食收购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臵补贴政策,落实家电下乡补贴,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农业补贴机制。强化宏观管理,完善大宗农产品风险调控机制,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逐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
(二)统筹改善生产条件,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树立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努力促进生产型农牧业向经营型农牧业转变。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加工业,肉、禽、蛋、奶生产加工业,林产品生产业,渔产品生产业,不断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扩大流通范围,消除流通障碍,提高流通效率,提高大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二是树立大生态的发展理念,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家园、促进增收为目标,加强植树造林、巩固退耕还林,推行乡村绿化及路旁、宅旁绿化;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加快宜林荒山、荒地、荒沟造林;坚决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湿地生态、破坏草场植被、滥捕乱猎野生动物 等行为;加强林木抚育管护、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加大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力度,确保森林草原植被有效恢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围绕特色产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在有机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各类农民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对规模较大、运作规范、作用明显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其在传递信息、标准化生产、商品互通、担保贷款,保护权益等方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到2015年,全县建立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达到100个、50个,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达到40%。四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切实抓好农田、草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草场恢复建设,推进沃土工程、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加强农田草场病虫鼠害综合治理;抓好综合水利设施规划建设,搞好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及灌区配套建设;加快实施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农牧业机械化步伐,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五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运用、转化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化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着力解决好生产急需的品种资源和技术问题;加快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加强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引进、推广设施农业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和农畜产品深加工技术,加强农牧民适用技术的培训。六是用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农牧业。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创办和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辐射范围广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抓好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好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的论 证、申报等前期工作;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建设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牧业,加强产销衔接。
(三)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一是要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农村工作管理效率。二是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三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调整城乡关系,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配套的农村医疗救助和以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要统筹推动城乡市场体系建设。要打破不利于城乡市场双向流通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搞活农村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特别是要继续推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粮棉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民购销队伍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在流通中增值。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领域,提高农民整体消费水平。五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落实到户。
(四)统筹城乡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农村交通、能源、通讯建设。重点加强村通油路建设;尽快解决农村无电区域的供电问题;扩大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用范围;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扩大电话网和邮政网络覆盖面,努力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邮。稳步推进牧民定居、农村改水、牧区水利、扶贫开发建设等工作。二是要统筹城乡财政资金投入。切实落实好中央关于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政策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积极探索整合各个渠道支农资金的办法,把分散的资金尽可能集中起来使用,发挥最大效用。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狠抓资金的到位率,防止截留和挪作他用。今后财政支农资金重点要用于支持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生态环境、电力、通信、农村能源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农村发展教育、文化、社会等公共事业,尽快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的全面对接。2004年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2061万元;2005年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2948万元;2006年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3380万元,其中农业1808万元,林业594万元,水利288万元,畜牧690万元;2007年县财政投入支农资金5859万元,其中农业2127万元,林业961万元,水利1309万元,畜牧1462万元;2008年县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7404万元,其中农业1250万元,林业1188万元,水利3112万元,畜牧1854万元。三是要统筹城乡信贷资金投入。立足解决农村金融资本不足的问题,加快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培育农村信用环境,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引导种类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投放。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务,探索政策性农 业保险制度。四是要统筹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农村。要为城市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县城工业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农业生态、休闲、观光等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股份和股份合作的形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公共服务项目。
(五)统筹城乡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加大“两基”攻坚力度,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减免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推进广播电视“西新工程”、“2131”工程、“村村通”和乡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扶持组建业余文艺队伍。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逐步做到县有综合文化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制度,完善农村特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农民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每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应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抓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农牧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农牧民崇尚科学,远离迷信,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投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六)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一是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规划体系要以县城规划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统筹规划中心乡镇、村庄和社区。要抓紧启动乡镇、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以乡镇为主,突出村庄规划。要重点编制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各地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和村镇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住宅用地;编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突出农村全面发展。二是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认真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着力发展县城和重点乡镇、交通干道的小城镇建设。三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继续实施“6020”“1050”两大帮扶工程,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商贸、教育文化等要素向小城镇聚集,提高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承载能力和吸 纳能力,形成村镇建设新格局。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建筑建材业、旅游服务业、餐饮业、商贸业向城镇聚集,不断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五是认真落实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优惠政策,放宽入住条件,鼓励有经营意识和有一定技能的农民离土离乡,进城进镇,务工经商,逐步建立和扩大一批农村新城镇。
(七)统筹城乡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和农民权益 一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稳定。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臵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坚决果断地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早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努力把每个乡镇村都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健康细胞”。二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党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领导,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证农牧区基层民主健康发展。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扎实推进民主管理的各项工作。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审批、村干部报酬、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大力宣传基本法律知识,提高农牧区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认真总 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创造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保持基层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牧区“三级联创”、“双培双带”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抓好“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大“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推进力度,有步骤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切实改变农村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的状况。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全县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县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今后我县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使农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