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公安

时间:2019-05-14 06: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智慧公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智慧公安》。

第一篇:上海智慧公安

上海“智慧公安”筑起无声防线

新民晚报 2017-11-29 20:38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昨天下午3时许,虹口区欧阳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沈琳正在欧阳花苑小区巡视,突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条信息:“你有新的报警信息。”点开一看后,沈琳轻车熟路地来到一个门洞前,将一名正在游荡的男子带回居委会盘查。原来,此人在小区里徘徊许久,进了好几个门洞,却始终未曾敲门入户。

民警是如何精准掌握可疑人员行踪的?这背后,是一整套高科技设备在发挥作用。记者从上海警方了解到,作为上海“智慧公安”建设的试点小区之一,欧阳花苑通过面部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数据模型构建等技术,搭建起智能化小区防范和服务网络。放眼整个上海“智慧公安”建设,小区智能安防不过是微小“细胞”。上海警方介绍,未来申城将以智能化安防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实现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精准警务,使城市治理不断向“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目标迈进。

用数据来采集人像

欧阳花苑是个老式居民区,有7幢24层高楼,居民1100多户,实有人口3000多人,不但住户多,而且存在群租现象,人员流动大,管理难度高。今年以来,小区已先后发生两起入室盗窃。由于非机动车停放点无人值守,盗窃“三车”(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案件也时有发生。这样的小区,被虹口公安分局挑选作为“智能公安”试点,实战意味很强。

昨天下午,当记者从正门步入欧阳花苑小区,安装面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摄像头已完成一次人像采集。小区片警沈琳介绍,人像采集后,会立即与后台中储存的小区实有人口信息进行碰撞,针对非小区常住人员,通过数据模型进行智能化比对分析。

那么,究竟比对分析什么呢?沈琳向记者作了一番解密:首先与警方的犯罪嫌疑人员库比对,一旦面部生物特征相符,马上有报警信息推送至社区民警、巡逻民警手机终端。其次是进行数据模型分析,比如,外来人员一小时内连续进入多个不同门洞,或者长时间逗留不进门洞,抑或在一段时间内频繁进出不同车库等,这些可疑情况下,目标人员的照片也会推送到社区民警和巡逻民警手机终端,民警必须立即赶往现场进行盘查处置。

这套系统不止于防盗。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维护,向来是困扰社区管理的难题,如何及时发现小区租住人员变动信息?据介绍,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模型分析,凡是已录入的人口信息中,连续两周没有在小区出现,系统就会推送提醒社区民警及时上门核查、注销租赁人口信息;未录入实有人口信息的人员,一周之内连续三天出现在小区,或者通过智能门禁刷脸开门,民警同样会被提醒上门核查,及时登记;如果系统监测到连续两天超过六人进入同一间房屋,则被判断为有群租嫌疑,也会提醒民警上门处置。

在欧阳花苑,类似的智能装置有不少:窨井盖丢失或移位会报警,消火栓失压或故障会报警,独居老人连续三天不出家门也会报警……沈琳告诉记者,因为是老式居民区,有不少老人居住,加上小区里还有一个幼儿园,老人孩子的人身安全格外引人关注。之前,曾出现过窨井盖被盗案件,为此,警方给小区所有窨井盖都安装电子芯片,一旦出现窨井盖移位,芯片马上通过2G信号向物业和社区民警发送报警信息,提醒及时处置。类似原理的还有小区内的消火栓,如果出现水压达不到标准,或者设备故障,安装在消火栓内的电子芯片也会向民警“汇报”,及时排除隐患。

“ 智联3+1”消防

与小区防盗相比,社会公共安全更加牵动人心。近年来,随着上海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出现,消防安全经受极大挑战。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建设标准化、自动化的消防体系,上海警方在投入使用不久的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进行试点。

昨天,记者刚跨进“白玉兰广场”大门,就戴上一张访客卡。不要小看这张卡,它是整个楼宇智能定位系统最重要一环。虹口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刷卡进入大厦后,按照持卡人的权限,只能经由电梯进入相应的楼层。而通过监测IC卡,智能定位系统能自动识别持卡人所在楼层及区域,从而精准监控各楼层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掌握了解人员疏散逃生状况,及时救助被困人员。

除了这张IC卡,记者还用手机“扫”了前台的一个二维码。这也是进入“白玉兰广场”访客的标配。一经识别,手机上跳出“电子地图”,显示着大楼结构和重要通道。物业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更先进的动态电子地图已在开发中。未来,访客只需扫码,就能掌握自己在整座大楼中所处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发挥火灾逃生“指南针”的作用。

楼宇智能定位系统,消防物联网系统、大楼空气监测报警系统和消防微信平台,构成“白玉兰广场”“智联3+1”消防管理模式。通过24小时动态监控、研判楼宇内消防安全状态,可以实现对火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扑灭”。比如空气监测报警系统,它关心的可不仅是空气质量。同传统的烟感等火灾探测系统不同的是,它通过分析空气成分的微量变化,识别最初期的火灾,从而打造楼宇火灾预警“双保险”。一旦空气中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浓度指标发生异常,很可能是不明燃烧所导致,系统就会立即报警。

消防物联网系统,则扮演大楼火灾“报警员”、设施“巡检员”和巡查“监督员”的三重角色。正常状态下,通过信息传感与通讯技术,动态采集、实时互联、有效整合楼宇内“水电气风”等状态信息,还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实时掌握楼宇内设施器材完好率和故障异常频发点。任何一处装置发生异常,智能物联网手机APP都会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物业消防管理员、微型消防站队员、消防设施维保人员的手机,实现第一时间定位火警区域,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程序,第一时间督促相关人员到场应急处置。

构建“智慧公安”体系

上海发起交通大整治以来,不少市民已感受到上海公安科技创新的力量。从“声呐”电子警察,到多功能“超级电子警察”,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执法手段,既弥补了一线警力不足,也为处罚一些诸如“违法鸣号”“机动车不让行人”“大弯小转”“不按规则交替通行”等较难执法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智能化辅助手段。

这其实是上海“智慧公安”建设的方向:不再以人海战术取胜,而是依赖高科技、智能化手段,实现管理的精细与高效。市公安局科技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产品,集成创新应用于上海公安工作,警方已编制了“三步走”的“智慧公安”战略:第一步,首批重点项目力争在明年11月前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步,用三年时间将20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构建“智慧公安”的基础;第三步,到2022年,对各类应用系统实现深度开发和应用,形成“一中心、一平台、多系统、多模型、泛感知、泛应用”的“智慧公安”体系。

“ 打个形象的比喻,'智慧公安'是一棵参天大树,数据中心是土壤,超算中心是树根,平台是树干,系统是树枝,模型是树叶……”据市公安局科技处负责人介绍,“一中心”是上海“智慧公安”数据中心,数据容纳能力将达到海量级别,毫秒级响应,汇聚全局数据资源;“一平台”是上海“智慧公安”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上海公安的各类应用联通;“多系统”指的是将开发、改造、完善一批适用于不同警务类型的应用系统,并统一接入平台;“多模型”,指的是研发建设一批满足不同实战需要的数据分析模型;“泛感知”指的是借助人力、技术、警情、舆情、信访、档案六种渠道,实现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风险隐患的感知,并实现数字化;“泛应用”指的是将大数据应用作为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实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全领域全过程的应用。

“ 以110报警为例,未来,智能系统发现识别判断违法犯罪的速度,可能比市民拨打110更快,指挥调度的速度,更是成倍提升。”通过“智慧公安”数据超算中心实现毫秒级响应,可以迅速判断犯罪现场周边的警力分布,并直接把指令发送到周边每个公安民警所佩戴的终端设备上,省去了指令通过分局、派出所流转的时间。而每个民警所配备的单兵设备,也可以通过头盔上的摄像头捕捉和高速信号传输,及时将案发现场情况反馈指挥中心。

第二篇:上海公安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公安博物馆坐落于瑞金南路518号,由一座七层建筑改建而成,面街而立,威严壮观。

走进一楼的雕塑大厅,便见公安英模浮雕,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五根立柱装饰以五个警种的警察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刑事警、治安警、交巡警、消防警、看守警五大警种。

走入二楼的公安史馆,仿佛通过时间隧道回到了旧时代的上海。这里集中展示了自上海开埠至今,各时代的公安局(警察局)的设置情况。展馆内用照片、模型、实物营造出多个旧上海警察局的大门,加上地上铺设的石子路面,参观者似乎真的走到了警察局的门口。从新中国解放时起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民公安从此诞生,它肩负了打击罪犯,保护人民的重任。

观众在刑事侦查馆会参观较多的时间。这里通过一个个著名的案例,用图片、实物展示了公安人员如何从蛛丝马迹寻找破案线索,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从茫茫人海中搜寻犯罪分子,并最终将之绳之以法的过程。

消防馆和装备馆是许多人感兴趣的地方,在消防馆你可以看到我国清朝用来灭火的木制洋龙和最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被誉为镇馆之宝的一级革命文物:一支孙中山先生当年防身使用的勃郎宁手枪,还可以见识海上名人杜月笙使用的形如水果刀的秘密手枪,还有一支让人叹为观止的上海大亨黄金荣使用过的用黄金打造的金手枪。在这里,我第一次搞清了警衔的种类与识别,从“监、督、司、员”到各类专业警察的标识,显示了公安事业的蓬勃发展……

走出上海公安博物馆,看着阳光下的人们,真正感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和公安事业的重要和伟大。

第三篇:智慧公安情报研判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智慧公安情报研判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随着互联网相关前沿科技的加速应用,各地的智慧警务建设如火如荼,因为对于各地来说,智慧警务的构建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随着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公安通过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从而致使公安干警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

1、全面呈现重点目标基础信息

完成重点目标建筑物的周边环境、内部结构,室内设置,包括内部门口、通道、楼梯以及单位和楼层负责人的基本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分别以空中全景、室内全景、平面图和2.5维图的形式进行全面呈现。并可通过移动警务通、移动终端随时进行查看,使指挥员、战斗员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能够先期对现场基础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2、应急处突预案管理 智慧公安系统开发:前面138中间2315后面3201 建立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处置预案数据库,通过重点目标空中全景图上所分布的各警种图标,指挥员可以对警力分布和职责分工做到全面了解,各参战单位和参战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和执行任务的位置。

3、预案推演 系统接入公安网,各警种均可利用本系统,安排部署本单位警力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模拟布警指挥、网上推演。

4、GPS警力监控调度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可通过警用350M集群查看案发现场周边警力,并进行指挥调度,安排离案发地附近的警力到达现场。

5、精确调警

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通过系统预设的预案,对所有参战单位以短信通知进行一键式调警。

进一步加强公安应急处突工作,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根据各地公安应急处突工作部署要求,将城市中容易受到侵害的重点区域、部位、场所,如:市政府、车站、学校、大型商场等,依托GIS平台,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实现了建筑物周边实景三维环境及内部360度全景影像展现,全面了解案发现场真实环境,应用于现场应急处突工作,使参战人员身临其境,制定科学预案,辅助决策指挥。

源中瑞按照“科信+警种”的战略部署,努全面构建科学、完整、涵盖全警种的智慧警务系统。能有效的全面提升公安实战效能和为民服务能力,让每一个民警、每一个市民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智慧警务带来的福利。

第四篇:与公安厅局长面对面之上海篇

法治在线:与公安厅局长面对面之上海篇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include virtual=“/cctv_news/nav/menu.html”-->

--360_300-->

——胡锦涛

CCTV.com消息(法治在线):

关注地方公安机关在2005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听公安厅局长畅谈平安大计!3月3日至14日公安部政治部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联合推出特别节目——《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安厅局长面对面》,独家专访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重庆、山东、河南、广东、云南十个省市的公安厅局长,结合典型案例,展现公安实施平安方略,全面推进各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新举措。

生动鲜活的事例让我们看到地方公安机关突出的便民措施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实惠,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种蕴涵高度责任感的庄严声音,注目一群奋战在公安指挥系统第一线上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演播室: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法治在线》特别节目“构筑和谐社会——与公安厅局长面对面”,今天我们来关注上海。作为一个拥有1700万城市居民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经济飞跃,犯罪激增”现象是众多国际化大都市所面临的共同困扰,上海警方的选择是用现代警务机制打造平安上海。经蓓(《法治在线》栏目主持人):

这里是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上海市公安局的110指挥中心也设在这里,上海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案件都要经过这里进行处理,这里可以说是上海公安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

这块超大屏幕墙由72块彩色显示屏组成,每块显示屏80英寸见方,总面积178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组合显示屏之一。屏幕墙的居中部分为电子地图,上海市500辆安装有GPS卫星定位装置的公安巡逻车以及300多辆金融运钞车的实时运行位置,都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即时显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这面屏幕就将成为警方紧急应对、运筹帷幄的作战指挥图。这些都是上海警方为适应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需要,专门打造的现代化指挥系统的一部分。

上海市公安局局长 吴志明: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得上海不致成为经济增长的高低,犯罪流入的洼地。

吴志明,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在2001年上任伊始,吴志明便率领上海公安顺利通过了APEC会议安全保卫任务的考验。然而如何将保卫重大会议活动的成功经验,变为一种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迄今仍是这位公安局长致力摸索的问题。

2003年11月17日22时16分 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

同期(现场声):

有人劫车,有人劫车

劫什么车

出租车

人呢 抢了车子跑了

„„

解说:

2003年11月17日22时16分,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名出租车司机的报案,说他驾驶的出租车在嘉定区被两名持枪歹徒强行劫走,案情重大,根据规定,需要由当班指挥长向全市民警下达处警指令,当晚值班的指挥长是三级警督霍卫华。

同期: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挥长 霍卫华

案情十分紧急,我们立即启动有关预案,立即向嘉定分局和周围的有关地区下达了布控指令。

解说:

当晚22点26分,也就是接到报警后十分钟,上海警方已经完成了三道防线的布控,对被劫车辆展开围追堵截。第一道防线以案发地嘉定区为重点,第二道防线以邻近的宝山、普陀、闸北等区为重点,第三道防线构设在市区东南侧几十个市境道口。同时,大量警车开始在街面寻找嫌疑目标。

大约半个小时后,嘉定区交巡警支队民警马剑星在宝安路胜辛路路口发现了目标,随即驾车追击。他所驾驶的4203警车配备有先进的GPS定位系统,指挥中心立即在电子地图上找到了他的位置,同时用电台直接和民警马剑星进行联系。

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长霍卫华:在(电子)地图上能够显示我们巡逻车的踪迹的话,我们也就盯住了那辆被劫的车辆。

从这一刻开始,被劫出租车就再也没有逃离警方的视线。十分钟后,被劫车辆第一次出现在指挥中心的监视屏幕上,位置是宝安公路沪宜路口。与此同时,指挥长调集的参与围堵的警车已经达到60多辆。终于,23点45分,被劫出租车在众多警车的夹击下,慌不择路,一头撞倒路边的隔离墩,扎进了绿化带。两名犯罪嫌疑人也被随后赶到的民警抓获,此时距离警方接到报案仅仅过去了89分钟。

经蓓:这次我们采访宝山区的这起出租车案件,我感受很深,觉得这个案件干得特别漂亮,89分钟,这么大的案件就破了,您觉得这个案件破得这么快是不是我们的运气比较好?

吴志明:破案坦白地讲,可能有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机遇的,但是这个机遇是在我们不懈地努力下才能够争取的。像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应该归结于我们这些年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框架运作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启动我们的应急机制。

解说:

上海的街面“网格化”布警出现在2001年,从那时起细心的上海市民会发现,城市街头巡逻的民警多了起来,有步行的,有骑车的还有开车的,而且白天黑夜都是如此。这就是上海为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而迈出的第一步——建立覆盖全市的网格化巡逻体系。

经蓓:您最初是怎么会想到要建立这么一个现代警务机制呢?

吴志明:我是在98年参加管理工作的,在工作当中,我逐步感到我们长期的警察运作的模式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我们警察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勤务时间为代表的工作模式,就是早8点晚6点,老鼠是晚上出动,猫是白天上岗,是互不干扰的一个模式。还有到我桌上的案卷,有些情况看,很多民警在执行任务当中,追不上罪犯,有时候交手的时候倒下的往往是我们。我当时很气愤地批评了,我说一定要改变我们民警说不过人家、跑不过人家、打不过人家的现状,这些可能是我们当时考虑借鉴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的警察的运作模式,建立动态的警务模式的一些初期的思考。

经蓓: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猫和老鼠见面的问题呢?

吴志明: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改变了过去早8点晚6点的基本上机关化的警察运作模式,变静态的治安管理为动态的治安管理,首先在运作模式上,我们实行了弹性的工作时间,除了一部分对老百姓办证、办户口的这些窗口按照比较正常的休息时间外,动员了相当一部分警察,大约我们有4000多名警察,实行“三班倒”的运作模式,把警察推到街面上,划分区域,特别是在我们的中心城区,接近3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的巡逻体系。

经蓓:那您网格是怎么划分的呢?

吴志明:网格的划分是根据每个区的警力的情况和案件发生多少的情况来划分的。我们有一个时间空间分析系统,我们可以把每年10多万起的信息案件存储在信息库里。这个我感觉是我们今年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一个最成功的一个软件。它解决了当公安局长、当公安分局长或者当基层指挥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你的辖区内,案件都发生在哪里,哪里最多,都发生了什么案件,都发生在什么时间的问题,这样你就可以把你的警力投入到这个地方,可能效率会更高。

解说:

“网格化”布警对于很多上海民警来说,意味着一次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他们的办公室从机关大院从此被搬到了街巷里弄。将用健是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派出所巡逻队警长,他每天除了给巡警布置巡逻任务以外,自己也要亲自在街面上进行巡逻。提起现在的工作,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比以前忙多了,累多了。

同期:蒋用健

我们现在的巡逻范围不仅包括主要的干道,而且还延伸到了一些街巷里弄,感觉比以前累多了。

解说:

民警们的辛苦换回的是丰厚的回报,民警蒋用健曾在2004年底执行巡逻任务时,当场抓获了持假枪抢劫超市的犯罪嫌疑人,从而破获了一起系列抢劫超市的恶性案件。实行网格化巡逻以后,上海街面的两抢以及诈骗、盗窃案件的发案率平均下降了30%,同时发生在街面“两抢”案件中,超过30%的犯罪嫌疑人是被巡逻民警直接现场抓获的。解说:

实现网格化布警是上海警方构建现代警务机制的第一步棋,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各类国际交往在上海极为频繁,形形色色的国际性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渗透进来,如何与国际刑警合作打击跨境犯罪是现代警务机制中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2004年5月13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珠宝展正在上海世贸商城进行,下午四点多上海警方突然接到一家参展商报案,声称自己展台总价值69万美元的钻石被盗。案情紧急,如果窃案不能及时告破,将会对上海的国际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警方立即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依靠掌握的最新跨国犯罪动态和扎实的工作基础,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伙在会展期间来到上海并在5月13号当天到过世贸商城的南美籍人员。

锁定目标后,警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布控和协查。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一场由刑侦、治安、交巡警、出入境、边检以及各公安派出所等多警种联动,全面取证、细致调查、严密搜捕的统一行动在上海悄然有序地展开。

从5月17日到18日,共有25名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智利、秘鲁等不同国籍的犯罪嫌疑人被上海警方相继抓获,这起钻石窃案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成功告破。

经蓓: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这个国际化,我们在一些案件的发生上好象也能够看出来,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的去年发生的钻石案件以及一些信用卡案件,犯罪嫌疑人很多都是外籍人士,那我们现在的警务机制有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

吴志明:由于我们是口岸,长期大量的有30万左右的外籍和港澳的人直接进入,国际上犯罪也首先会在上海登陆。这样就要求我们上海警方不但要研究国内的各种一般的刑事犯罪,还要研究国际上这些花样翻新的犯罪,我们刑侦总队里面还设有上海国际刑警联络处,我们也注重跟这些特大城市和世界一些国际刑警进行联络。

解说: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17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而警察的人数只有4万人左右,警力的配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然而伴随着现代警务机制的改革,需要有更多的警察走向一线,走上街面。解决警力短缺是上海警方构建现代警务机制不可回避的一个的难题,上海市局公安机关为此先后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精简,先后共有3200名民警被从市局机关精简下来,充实到一线。

经蓓:您是让很多的警察从他的办公室里走到街上的?

吴志明:我们市局机关从原来的9000多人精简到不到6000人这样一个机关,可能下一步还有一定的余地,我跟他们半开玩笑地讲,我说机关必须精简到机关同志不一定愿意在机关干,这该达到我们精简的效果了。机关是不许人多的,是需要高效的,人少了反而效率高。

解说:为了弥补警力的不足,上海警方还率先在全国公安系统中推出文职雇员的做法。在一些非对公众行使权力的岗位,由一些从社会招募的大专文化程度的文职雇员来代替。去年3月1日,首批157名文职人员已经在浦东分局上岗,将108名民警置换出来投入一线工作。今年还计划招募2500名文职人员,文职雇员制度将在上海市公安系统全面铺开。

经蓓:文职雇员和我们的民警是不同的?

吴志明:是不同的

经蓓:他不算是我们警察编制里的人员吗?

吴志明:不算,但是是合同制的,要跟我们签保密协议的。

经蓓:哪些岗位会让他们来做?

吴志明:比如说我们的110接警中心,如果要是完全使用警察的话,我们大约可能要用300到400,这块我们就使用文职雇员,因为他跟市民是不见面的,报警进来以后,他能够服务态度好,能够及时地录入,能够移交指挥台,就完成了他的任务。这样既可以减少我们经费的支出,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我们警察工作的效率,减少我们内部的攀比。机关将来是指挥官、各级的长官加文职雇员。一线的、大量的警察可能要长期的在街面上进行巡逻工作。

解说:

基层民警的工作岗位变了,随之而来,领导者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如今,在上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最高的长官是指挥长,指挥长拥有先期处置权,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指挥长有权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不用担心因层层上报而贻误战机。同时,指挥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跳过分局通过电台直接指挥基层民警,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经蓓:在(抢劫)出租车案件中,我发现指挥长的权力确实挺大的。

吴志明:过去我们实行领导干部值班负责制的时候,我这儿是电话经常不断,但是我们通过前三年现代警务机制的建设,我们感觉到干部值班的模式是不适应我们公安机关运作的模式的。我们感觉到公安机关需要实行指挥长负责制。由指挥长在第一时间内按照我们所编制的四大类26种预案进行处置,然后再报告我或者值班局长。

经蓓:把这么重要的处置权叫给了指挥长,您作为局长您真的放心吗?

吴志明:通过这几年的实战,我感觉我还是很放心的。比如你刚才说的宝山抢劫出租车的案件,由他先处置,另外会有人(告诉我)说发生了这么一起案件。1个多小时下来,我们的指挥长在冬天,自己的衬衫都湿透了,他感觉到责任在他身上。我们感觉这个运作的机制已经比较成熟了,也是很成功的。

解说:

在这位公安局长的构想中,现代警务机制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保障,更需要现代的人员管理制度来支撑。这里是上海市公安局莘庄培训基地,在这里进行培训的都是需要晋升的民警,他们要经过严格的格斗、射击以及警务驾驶等技能的培训,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得到晋升。民警在培训期间吃住都在基地,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发生,可以迅速奔赴现场,成为一支应急突击队。经蓓:现代警务机制建立起来了,我们警察的工作方式也发生变化了,对他们的要求也越高了。您刚才讲的说不过,跑不过,打不过,这些问题怎么来解决?

吴志明:我们首先从抓教育入手,我感觉教育是我们的根本,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停止向社会招取高中毕业生,直接向社会招募大专和本科的毕业生,然后进入我们的公安学校,培训一年半的时间。应该说社会院校的基础教育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公安院校的水平,到我们这儿来,只不过是解决法律的问题,解决实战的问题。

经蓓:已经在公安局工作很长时间的老民警,如果存在打不过,说不过,跑不过的问题怎么办?

吴志明:我们四句话,“逢进必训,不训不升,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就是我们除了正常的训练以外,还对35岁以下的民警实行轮值轮训,35岁以下的民警需要晋升的时候,在我们的两个基地,要集训两个月。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我们的学校里只能听到朗朗读书声的这个状态,现在进入我们的学校和培训基地是一片喊杀声。

经蓓:现在是不是可以说已经是说得过、跑得过、打得过了呢?

吴志明: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了。

解说:吴志明将有上海特点的现代警务机制的功能定义为两个方面,不仅要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更要提升执法服务的质量。

吴志明: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本职,无论说什么,案件控制不了。案件破不了,我们就没法向人民交代。同时因为我们公安机关也是一个行政机关,它有很多户口管理、治安管理的一些服务的功能,所以我们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为人民服务,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警民关系比较融洽了以后,老百姓会更支持我们打击犯罪,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经蓓:听说您最近在我们的民警为百姓服务方面又提出了一些很具体的要求,是吗? 吴志明:我们曾经提出一个口号“人民乃父母,稳定是天职”,如果我们都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话,老百姓来到我们的集中窗口来办事的话,我们会让他多跑几趟吗?我想不会的,不孝的儿子总是少数的。

在民警服务窗口,首问责任制,公开明示制度等监督规范的出台让上海百姓感受到了切实的方便。

经蓓:2004年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展望05年,您在工作上有什么新的要求、新的期望吗?

吴志明:2005年应该是我们现代警务机制的一个分水岭,我们前三年,02年到04年的过程中,这三年时间,我们初步构建了现代警务机制的一个基本的框架。我们可能用三年,还准备再用三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完善我们的现代警务机制,初步建成我们现代的警务机制,这也是我们今后的一个主线。

经蓓:到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上海会不仅是全国瞩目,也是全世界瞩目,您作为公安局长,您心目中的上海是要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吴志明:我们是有决心、有信心在那个时候,用三年或者更多的时间使我们上海公安的运作更加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到那时候用三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现代警务机制,使我们上海逐步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第五篇:2021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

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不知关于上海公安学院你们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_上海公安学院简介,欢迎参阅。

2021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

由于2021年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还未公布,各位同学可以参考2020年和2019年的贵州高考分数线呢。

2020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

2019-2018上海公安学院分数线

上海公安学院简介

上海公安学院是上海唯一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警务人才的公安高等院校,也是公安部设立的全国公安师资、外警、国保、科技信息化、网络警察、心理等培训基地。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6月的上海市公安局警务学校。建校60多年来,在市公安局和市教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全面推进上海公安教育事业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安政法系统培养输送了3.6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在职民警33余万人次,被誉为申城“警察的摇篮、警官的熔炉”。

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紧密围绕上海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智慧公安建设的战略需要,紧紧围绕“托起公安工作明天”的办学使命和校训,瞄准“建成世界一流的职业高校、汇聚世界一流的警务师资、培养世界一流的警界英才、开展世界一流的公安研究”的办学目标,秉持“面向实战、讲求实用、追求实效”的办学方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战培训,创建轮训轮值,推行教官制度,强化内涵建设,拓展服务辐射,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努力为上海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提供警力与智力支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34人,占地面积657.4亩,分为浦东、闵行两个校区,院内建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和教学训练设施,院外在全市公安实战单位选建了25个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学院主要承担全日制本科教育、全日制第二专科教育,在职民警培训,以及公安部委派为境内外警方举办各类高层次专业培训;同时,开展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担负警务实战任务,并创办公民警校加强社会服务。

学院开设治安学、侦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以及治安管理、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方向)、治安管理(派出所勤务方向)、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方向)、治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方向)、交通管理、刑事执行(监所管理方向)、刑事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方向)、警察指挥与战术、公共安全管理(巡逻警务方向)10个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

下载上海智慧公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智慧公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