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发挥体育优势 打造特色学校
——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二○一四年四月
发挥体育优势 打造特色学校
——秦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王建河
一、学校特色创建的背景
1、学校概况
天长市秦栏小学座落于素有“皖东明珠”之美誉的“孝子之乡”秦栏镇中心,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时名“崇孝学堂”,一百年来,学校曾几迁校址,数易其名。
百年的积淀,丰厚了秦栏小学的文化底蕴,几代人不懈的追求,成就了秦栏小学事业的辉煌!在各界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秦栏小学不断发展,逐步壮大。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秦栏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连年跨越新台阶,逐步迈进了标准化、现代化优秀学校的行列。
学校目前占地134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5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36人,教职工46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16人,小学高级教师24人。
学校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办学目标,按照“常规是基础,德育是核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以凸现办学特色为突破口”的学校发展思路,坚持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把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以学校管理、校园环境、课堂教学为途径,五育并重,以人为本,让每一位教师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2、创建特色学校思路的确立与形成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它的竞争主要来自于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学校要获得有尊严的生存,没有特色不行,因此,可以这么说:创建特色学校是我们新时期教育的一种新的和必要的追求。我们看到,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活动。
2010年,我校手球队在天长市首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五名,在收获巨大喜悦的同时,我们又惊喜地发现:小手球以其占地少、规则简、易接受的特点,非常适合我校面积狭小的现状和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小手球运动特点鲜明,他集跑、跳、投为一体,有速度、有力量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综合作用,激烈的比赛要求队员要在瞬间观察中做出反应,对学生的智力有培养的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需要不畏强手,敢于拼搏、不怕困难,而且需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有助于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比赛中的每一次攻防的成功都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在感受一种愉悦的同时,又产生一种成就感,从心里得到无限的满足,由此形成自信,增强自信,又有美育的功能。
我校把小手球运动引进校园,就是把这个运动的多功能性以一种体育文化,纳入到了学校文化的范畴和贯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与学校文化结合起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为不同的孩子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窗口。
二、学校特色创建的实施过程
1、落实组织领导,确保手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我校领导班子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为加强管理,强化各级职能,保证创建活动有序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各部门分工协作,详细划分了各自的职责,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及时形成合力,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研究制定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围绕每学期的主要工作,把各项比赛、活动的指导任务落实到人,创建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使创建工作有序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手球运动的普及。
专业教师是办好手球特色学校的中坚力量,学校注重体育教师培训和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手球教学的水平。
近两年来,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多次邀请市体育局教练和镇江手球体育中心教练来校指导手球训练工作,并多次与郑集小学、汊涧小学、汊南小学、城南小学、天长一小、滁州腰铺小学开展手球交流活动。
2013年,我校有6位教师参加了天长市手球、篮球教练员培训活动,有2位教师参加了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培训。有1位副校长参加了安徽省体育传统学校校长培训班的学习。为促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我校多次举行教师手球赛、师生手球赛,我校还聘请炳辉中学手球教练冯吉山老师来校举办手球知识教师培训讲座,不断壮大教练员队伍,逐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发展目标。
3、突出环境熏陶,打造学校环境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优美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儿童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
(橱窗文化)
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两排不锈钢宣传橱窗,东边的橱窗内有我们学校的简介,记载着我们学校百年的辉煌历程。还有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以及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他们正用行动和智慧实践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承诺,他们躬耕不辍,把赤诚留在悠悠杏坛;他们呕心沥血,把深情留给莘莘学子。
转头看望西边的橱窗,内有醒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建设内容,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还有学校的校名、校徽、校旗、校歌。这是学校的校徽,校徽呈椭圆形,色彩以冷暖色调搭配,红色代表希望,蓝色代表生命,象征小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充满了希望和勃勃生机。标志以校名“秦栏”的音节开头大写字母“Q”“L”为构图元素,抽象成雏鹰起飞和飞跃的“人”,寓示着秦栏小学以人为本,积极向上,奋起高飞,走向世界,为未来的希望之星而不懈努力。
橱窗的反面是各班学生展示才艺的窗口,这些橱窗是学生自己的芳草地,每班一块,每月一换,学生可自由操作,精品作文、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了学生成长的轨迹,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广场文化)
走进教学楼前红绿相间的彩砖文化广场,中间的图案更是引人入胜:东边的图案象征着辛勤的园丁用双手托起希望之星;西边的图案象征着秦小人大手牵小手,迈向科学的高峰,昭示着秦栏小学“以人为本,着力发展”的办学理念。
抬头望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巨幅宣传画,是我们提炼的手球精神,“和谐合作、拼搏争先”八个大字在手球赛场的背景衬托下,格外醒目。两边墙壁上的手球运动造型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各种优美的动作给学生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会给学生们带来心灵上的强烈感染„„
(走廊文化)
漫步教学楼上的各条走廊,图文并茂的走廊文化是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根据孩子们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内容,一楼弟子规,二楼三字经,三楼手球知识,四楼励志故事。一层一种颜色,一层一个主题,一层一种品位。
(草坪文化)
向东看去,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学校精心营造的校园体育文化草坪,草坪中棕榈挺立、丹桂飘香、曲径通幽、以球和球场的草坪造型错落其间,这是篮球,这是羽毛球,这是乒乓球、这是手球场,巍然屹立的科学峰,三峰并肩,奋发向上,诠释着秦栏小学“和谐合作,拼搏争先”的手球精神。
(墙壁文化)
沿着围墙看去,一幅幅体育特色展板,展示着我校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风姿。展板上既有体育明星,又有我校的校星,既有训练场上的坚持,又有竞赛中的拼搏,这是校园球星周婕,这是校园球星谢雨欣,这是校园球星花静,她们都已被吸收为天长市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队员。图文并茂的墙壁语言,从不同侧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平台。彰显了学校体育特色,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文化特色建设氛围。
4、注重创建实效,丰富学校活动文化。① 推广普及,日常渗透
为使手球成为我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活动技能,迅速在体育课、活动课上进行推广。本着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和学校特色师资优势,按照“2-2-2”的课程编排体制,以“玩-学-赛”方式,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展开普及活动,创建我校小手球特色。
“2-2-2”,就是1、2年级用2年时间培养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发现与认识,让他们经常摸到球,以最基本的体验,熟悉球性、增强球感,并从中得到乐趣;
3、4年级用2年时间学习手球基本技术技能,从基本的传接球、运球、射门技术到封球、断球等,通过多种形式模仿正确的方法、要领,练好基本功。
5、6年级除了刻意进行手球技术强化练习外,经常通过打比赛等多种综合活动使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
② 开展大课间健身活动
大课间健身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落实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率先将手球活动纳入到活动之中。我们本着健身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的原则,除了广播操、集体舞之外,我们增加手球操以及手球自由练习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各显其能。充分展示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的现代气息。
为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秦栏小学隆重举行了大课间手球操比赛。同学们穿着整齐统一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他们或是跳跃,或是旋转,每个动作都活泼自然,整齐优美,充分展示出小学生阳光、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③ 开展小手球班级联赛
为进一步推动小手球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手球学习中领悟到手球运动的魅力,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为期两天的小手球班级联赛活动。赛场上场面热烈,球员们奋力拼搏,竞争激烈,赛场下啦啦队呐喊较劲,场面好不热闹。此项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全校学生走进操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手球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也培养了他们对手球的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在校园内掀起了群众性的手球运动热潮。
④ 组建学校手球队,培养手球特长生。
组建学校手球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一批运动骨干,对学校群众性活动起到指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这些队员会成为班级的技术骨干和小指导老师。通过活动,能带动一大片手球爱好者,容易形成阶梯基础,对学校小手球运动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同时,积极组织手球队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切磋技艺,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小手球比赛活动,大力拓宽学校小手球教育的舞台。
5、享受特色精彩,挖掘学校精神文化
为了深入开展手球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升手球特色项目的文化内涵,以手球精神贯穿、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他们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身体之基,素质之基,思想之基,能力之基。
在不断提高手球运动水平的同时,学校注重提炼手球精神,根据手球的局部特性提炼出了这样一些内容:
“手球是圆的”——要团结、要和谐。“手球是需要传递的”——要相互协作。
“手球比赛是在争抢中进行的”——要有竞争意识,拼搏精神。“手球最终是要投进球门的”——要有明确的目标。“手球是讲规则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另外,总结我校手球队屡屡获胜的经验,靠的就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以及相互支持、团结奋进的合作精神,学校把“和谐合作、拼搏争先”作为手球精神,贯穿全校教育教学过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手球文化已初步形成。“以球健体,以球益智,以球会友,以球促德”目标已初见成效。
三、学校特色创建初见成效
手球特色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校园生活,在手球精神的引领下,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带动了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
2012年,我校 在天长市第三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女子组冠军、男子组季军。
在滁州市第五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道德风尚奖。
在市首届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在滁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中荣获亚军。在市第二届小学生羽毛球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市第16届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荣获亚军。在市教育系统第21届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在市首届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
在市第17届书法绘画比赛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在滁州市小学数学第九届课堂教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在市优质课、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在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7人。2013年,我校
在市第四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四名。
在市第二届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亚军。在市第三届小学生羽毛球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在市第17届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荣获男子团体第五名,女子团体第六名。
在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评中,我校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获13000元奖励。
在市《弟子规》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在市《弟子规》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
在市第二届小学写字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6人。
在市第二届读写风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7人。
在市第二届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6人。
在滁州市第四届青少年学生航天航海模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在市第十八届小学生书画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
在市“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讲故事比赛荣获三等奖1人。在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人。
在滁州市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人。2014年,我校
在天长市第五届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
在安徽省2014年“花样年华杯”少儿手球锦标赛中荣获男子组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近两年来,学校也先后荣获天长市文明单位、天长市文明单位标兵、天长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天长市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天长市弟子规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天长市留守儿童之家养护管理先进单位、天长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天长市规范化管理工作优秀学校、天长市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滁州市绿色学校、滁州市“红旗大队”、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还向炳辉中学女子手球队输送了2名队员,向天长业余体校女子篮球队输送了3名队员,向镇江市男子手球队输送了2名队员。其中1名已参加国家队集训,准备参加今年的青奥会比赛。
现在手球已经成了孩子们喜爱的体育项目,从晨曦初露到彩霞满天,小学的操场内外,随处都可以看到师生们玩手球的身影。他们尽情享受着手球带来的乐趣,手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好的伙伴。
手球活动已不再是一个体育项目,手球是一种文化。它的普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也使学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它在锻炼学生的过程中,也造就了教师。当拼搏向上、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精神融入到教师和学生心灵深处,那么,特色文化就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想努力打造的。
沐浴春风桃花红,雨露滋润花更艳。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秦栏小学将秉承着“和谐合作、拼搏争先”的手球精神,在农村这片广阔的教育舞台上续写新的篇章!
第二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努力突出办学特色 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xxxx位于县城贸易中心东200米,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县教体局及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彰显个性,主动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效率为灵魂,努力突出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2002--xx年以来,我校年年被中心校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xx年春期我校在中心校举行的10次质量检测中,获得九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六年级毕业检测总成绩也位居全街道办事处第一名。xx年春期在南阳市教体局四年级质量检测中我校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xx年春期我校研究的十一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省市应用成果奖,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2005年秋期学校被评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先进学校,2007年春期学校被南阳市教体局评为南阳市培优补差先进学校,2009年秋期学校被南阳市教体局和作文指导报社评为南阳市作文教学先进学校,我校校长xx年春期也被南阳市教体局评为首届名校校长。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榜样的作用鼓舞人。
(一)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近几年来,学校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教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每期学校都要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学校要求每位领导要有教研意识,质量意识,每位领导都要争当业务学习的排头兵,争当教学研究的排头兵,争当工作实践的排头兵,争当解决问题的排头兵。
班子会上,学校多次强调指出:“每位领导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各处室要密切配合,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学工作要力争做到:“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有鼓励,方法上有突破,效率上有提高”。
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领导班子也根据学校要求,积极主动的到分包年级中参加教学活动,他们与本级教师一同说课,一同评课,一同谈体会,一同说感想。班子成员的参与,有效的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新来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在质量,落脚点在课堂。新课改需要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呼唤高效课堂。
每期开学,学校都要根据工作需要新进一批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也适应不了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为此,每期开学学校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业务领导多关心青年教师,多指导青年教师,多关心他们生活上的疾苦,每天蹲点听课,听后就评,听后就测,评课时重点指出不足,教给方法,指明努力方向。
领导重视了教学,新来的聘用老师也就把教学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塌实工作,认真批改,经常看到他们一起教研,一起制作课件的情景,经常看到他们默默无闻手把手辅导学生的场面,在教师中已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课堂,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一)搭建教研平台,营造书香校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学校要求所有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要牢固树立“只有学习精彩,工作才会精彩;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的学习理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杜郎口教学方法》、《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等。通过学习,让广大教师的思想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洗涤,理论得以提高,观念得以更新。
除此以外,学校每次周前会召开之前,总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5—10分钟的普通话,领导带头学,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水平。
(二)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们就如何创设有效课堂进行了探究。
1、扎实开展说课活动。
为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真正达到集“集体智慧”的备课目的,学校从各级各学科中选出了责任心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在包级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召集本级本学科教师说课、备课等。学校规定每周周一下午为集体说课时间,每位教师由备课组长召集,包级领导参与,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课说完后,再对下周的课件制作进行安排,每人制作一个课件,备课组长周五离校前将课件收集齐上交教导处,这样做到了课程进度一致,备课质量优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资源共享。
2、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为解决教师们在课改中的困惑,每期开学学校都要举行示范课活动,让上一期各级评出的优质课教师授课,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评课。
示范课用具体的课例引领广大教师去欣赏新课改新方法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广大教师去领略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真情实感。
3、认真开展优质课比赛活动。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每期都要举行优质课比赛活动。
优质课比赛以级段为单位,人人参与,讲课时,同一学科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活动,这样大家在听中学习,在评中提高,每位教师都有很大收获。
评课时,要求评课教师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评价信息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为主,评价目标由侧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转向评价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关注点由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转向教学过程的评价。
4、强力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苦于写作文,许多教师苦于教作文,于是乎,作文成了教师学生的眼中刺,肉中钉。
学校经过再三商议,决定下大气力抓好作文教学。学校教导处每周周四下午预备前,随机抽查一个班,然后进行录像。下周抽时间对本节课进行评议。
刚开始,许多教师感到这种做法有点过头,说什么话的都有,几周后,都逐渐感到学校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这样,大家就眼前作文课例,针对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多次研讨,多次尝试,多次反思,使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学生对作文课有苦上变为愿上、乐上。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强力推进课程改革。
为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成效、有特色,学校以承担的“十一五”课题《xx》为载体,大力进行课题实验,强力推行课程改革。
学校对课题的实验情况,一周一反思,一月一总结,经过实验探究,学校构建了“创设情景—问题探究—交流验证—总结深化”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xx年4月份学校研究的课题获省市级应用成果奖,受到了省专家评委的高度赞扬,许多教师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三、创新管理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激励人。
1、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几年来,我们根据教研室的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以“讲实用、讲效益”为原则,对《xxxx教学常规细则》进行了完善,努力使全体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中我们推行了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要求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
2、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常规工作的每个环节。
几年来,我校的教学管理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重视结果,还要看到教师为此付出的过程;不仅看到教师的成绩,更要看到教师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我校的教学管理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1)认真落实查岗制度。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天由值日领导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课前3分钟到岗,上课时是否运用了课件、卡片或者小黑板,并对检查的情况一周一总结,一周一通报。
(2)采取灵活的检查方式。
对于教师的备讲辅批等常规工作,教导处一月一检查,一月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对于教师个人存在的问题单独谈话,对于常规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学校通报表扬,并在期末评先时优先考虑。
教师的常规工作除了一月一查外,学校还采用听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周包级领导到所包级听课,听后就评,听后就测,听后就检查授课教师的教案、作业、单元试卷的批改等。
(3)举行常规展评活动。
每期学校都要举行教案作业展评活动,人人参与,活动结束时,组织所有教师谈感想,谈时重点说出从展评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在展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讲究方法,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树林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班级中没有两个素质完全一样的学生。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特别强调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强调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并且要求教师在此项工作上,思想不放松,工作不简化,层次不单一,要求不降低。每期开学,每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和学科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在平常的工作中,教师做到了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法,使培优补差工作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督促教师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改变了评价方式。评比时新添了前30名学生的平均分和后10名学生的平均分,这样的评价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优等生的培养,做好差生的转化,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了培优生,补差生的良好氛围。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手把手辅导学生,办公室经常看到教师找学生谈心,放学时,经常发现教师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这样,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最后一名学生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
第三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努力突出办学特色
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xxxx位于县城贸易中心东200米,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县教体局及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彰显个性,主动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效率为灵魂,努力突出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教育品牌。
XX--xx年以来,我校年年被中心校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xx年春期我校在中心校举行的10次质量检测中,获得九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六年级毕业检测总成绩也位居全街道办事处第一名。xx年春期在南阳市教体局四年级质量检测中我校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xx年春期我校研究的十一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省市应用成果奖,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XX年秋期学校被评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先进学校,XX年春期学校被南阳市教体局评为南阳市培优补差先进学校,XX年秋期学校被南阳市教体局和作文指导报社评为南阳市作文教学先进学校,我校校长xx年春期也被南阳市教体局评为首届名校校长。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榜样的作用鼓舞人。
(一)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近几年来,学校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教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每期学校都要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学校要求每位领导要有教研意识,质量意识,每位领导都要争当业务学习的排头兵,争当教学研究的排头兵,争当工作实践的排头兵,争当解决问题的排头兵。
班子会上,学校多次强调指出:“每位领导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各处室要密切配合,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学工作要力争做到:“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有鼓励,方法上有突破,效率上有提高”。
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领导班子也根据学校要求,积极主动的到分包年级中参加教学活动,他们与本级教师一同说课,一同评课,一同谈体会,一同说感想。班子成员的参与,有效的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新来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在质量,落脚点在课堂。新课改需要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呼唤高效课堂。
每期开学,学校都要根据工作需要新进一批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也适应不了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为此,每期开学学校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业务领导多关心青年教师,多指导青年教师,多关心他们生活上的疾苦,每天蹲点听课,听后就评,听后就测,评课时重点指出不足,教给方法,指明努力方向。
领导重视了教学,新来的聘用老师也就把教学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塌实工作,认真批改,经常看到他们一起教研,一起制作的情景,经常看到他们默默无闻手把手辅导学生的场面,在教师中已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课堂,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一)搭建教研平台,营造书香校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学校要求所有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要牢固树立“只有学习精彩,工作才会精彩;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的学习理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杜郎口教学方法》、《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等。通过学习,让广大教师的思想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洗涤,理论得以提高,观念得以更新。
除此以外,学校每次周前会召开之前,总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5—10分钟的普通话,领导带头学,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水平。
(二)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们就如何创设有效课堂进行了探究。
1、扎实开展说课活动。
为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真正达到集“集体智慧”的备课目的,学校从各级各学科中选出了责任心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在包级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召集本级本学科教师说课、备课等。学校规定每周周一下午为集体说课时间,每位教师由备课组长召集,包级领导参与,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课说完后,再对下周的制作进行安排,每人制作一个,备课组长周五离校前将收集齐上交教导处,这样做到了课程进度一致,备课质量优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资源共享。
2、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为解决教师们在课改中的困惑,每期开学学校都要举行示范课活动,让上一期各级评出的优质课教师授课,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评课。
示范课用具体的课例引领广大教师去欣赏新课改新方法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广大教师去领略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真情实感。
3、认真开展优质课比赛活动。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每期都要举行优质课比赛活动。
优质课比赛以级段为单位,人人参与,讲课时,同一学科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活动,这样大家在听中学习,在评中提高,每位教师都有很大收获。
评课时,要求评课教师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评价信息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为主,评价目标由侧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转向评价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关注点由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转向教学过程的评价。
4、强力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苦于写作文,许多教师苦于教作文,于是乎,作文成了教师学生的眼中刺,肉中钉。
学校经过再三商议,决定下大气力抓好作文教学。学校教导处每周周四下午预备前,随机抽查一个班,然后进行录像。下周抽时间对本节课进行评议。
刚开始,许多教师感到这种做法有点过头,说什么话的都有,几周后,都逐渐感到学校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这样,大家就眼前作文课例,针对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多次研讨,多次尝试,多次反思,使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学生对作文课有苦上变为愿上、乐上。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强力推进课程改革。
为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成效、有特色,学校以承担的“十一五”课题《xx》为载体,大力进行课题实验,强力推行课程改革。
学校对课题的实验情况,一周一反思,一月一总结,经过实验探究,学校构建了“创设情景—问题探究—交流验证—总结深化”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xx年4月份学校研究的课题获省市级应用成果奖,受到了省专家评委的高度赞扬,许多教师有多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三、创新管理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激励人。
、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几年来,我们根据教研室的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以“讲实用、讲效益”为原则,对《xxxx教学常规细则》进行了完善,努力使全体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中我们推行了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要求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指导性管理。
2、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常规工作的每个环节。
几年来,我校的教学管理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重视结果,还要看到教师为此付出的过程;不仅看到教师的成绩,更要看到教师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我校的教学管理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1)认真落实查岗制度。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天由值日领导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课前3分钟到岗,上课时是否运用了、卡片或者小黑板,并对检查的情况一周一总结,一周一通报。
(2)采取灵活的检查方式。
对于教师的备讲辅批等常规工作,教导处一月一检查,一月一总结,一月一通报。对于教师个人存在的问题单独谈话,对于常规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学校通报表扬,并在期末评先时优先考虑。
教师的常规工作除了一月一查外,学校还采用听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周包级领导到所包级听课,听后就评,听后就测,听后就检查授课教师的教案、作业、单元试卷的批改等。
举行常规展评活动。
每期学校都要举行教案作业展评活动,人人参与,活动结束时,组织所有教师谈感想,谈时重点说出从展评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在展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讲究方法,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树林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班级中没有两个素质完全一样的学生。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特别强调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强调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并且要求教师在此项工作上,思想不放松,工作不简化,层次不单一,要求不降低。
每期开学,每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和学科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在平常的工作中,教师做到了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法,使培优补差工作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督促教师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改变了评价方式。评比时新添了前30名学生的平均分和后10名学生的平均分,这样的评价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优等生的培养,做好差生的转化,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了培优生,补差生的良好氛围。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手把手辅导学生,办公室经常看到教师找学生谈心,放学时,经常发现教师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这样,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最后一名学生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绩代表过去,未来更需努力。我们取得的点滴成绩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教体局及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创新方法,奋力拼搏,力争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以“花样跳绳”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跳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健身项目,此项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集趣味性与健身性为一体,是一项深受广大师生所喜爱的健身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将跳绳列入表演项目,学校在跳绳项目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学校在2005年3月开展了“花样跳绳”为主体的全校性师生健康运动,确立“热爱跳绳,享受跳绳,健康第一”特色理念。让“阳光体育”走进校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确立跳绳特色,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特色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上级精神,我校从2004年开始筹备学校特色工作。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校经过深思熟虑,确立了以跳绳为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出发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跳绳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毅力,增强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二是从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健的身体。俗话说:“体乃载知识之舟”,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影响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以跳绳为载体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从学校内部的资源来看,我校拥有经验丰富的体育老师 -1-
及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队伍。跳绳运动在我地区、我校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长盛不衰,这应归结于跳绳在本地区形成了浓厚的社区底蕴(社会上懂跳绳、会跳绳的人很多)。上述优势为创办跳绳特色学校提供了资源、人力保障,同时营造了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社区氛围。
二、稳步进行创建,多层立体推进。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参加的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花样跳绳”特色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通过教导处、少先队、教研组等部门具体落实工作要求,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督查、有考核、有总结、有改进,有提高。同时,制订特色创建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为特色创建提供保障。
2、落实到位,形成常规。学校将特色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将 “花样跳绳”工作纳入到教育教学要求之中,保证创建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考评时,将“花样跳绳”的规范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对学生考查及综合评定时,也把“跳绳”的纳入其中,以此来促进师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师生素养。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跳绳水平。“花样跳绳”的特色创建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全校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提高教师对创建特色学校的认识。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创造性的体现,是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的有效载体。全校上下形成创建特色学校的共识,激发创建的愿望。
三、精心设计方案,强化训练过程。
兴趣是任何事情得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家庭、社区的合力,使我校的跳绳特色得以普及和光大。
1、跳绳教学——抓好普及。我校在跳绳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掌握跳绳技术技能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行为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各班每周安排一节跳绳课,排入课表,一、三、五年级在上半周;二、四、六年级在下半周。
2、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确定:随机抽样各年级一个班4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验(相隔一个月),确定使20%的学生达优秀,50%的学生达良好,20%的学生达及格,10%的学生不及格,制订了各项内容的《考核标准》。
3、做到科学选材,坚持刻苦训练。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校首先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苦练“基本功”,通过老师和辅导员的悉心指导,在较短的时间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跳绳的要领和技巧。在这一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经过层层把关,将原来的“千人跳绳”组建成“四个特色方阵”,分别是“波澜壮阔”方阵,“彩带飘飘”方阵,“雏鹰振翅”方阵和“自由舞动”方阵。
目前我们根据四支方阵,认真制定、学期、周、课时训练计划,每周训练5次,每天训练40分钟,坚持常年训练,从不松懈。所有参与老师都能坚持陪学生一起训练,平时还利用
星期天到校训练,也真是因为我们老师具有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乐意奉献的精神,才能创造出目前我校跳绳活动的如此辉煌。
4、通过各项活动促进特色建设。在各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按学校“跳绳小健将”评比的标准自测过关,验收发“花样跳绳运动小健将”荣誉称号。同时我校还积极组织各类形式的跳绳活动比赛,特别是2007年10月我校举办了以“花样跳绳”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注重全面发展,创出学校特色。
1、教师的发展。创办跳绳特色学校提高了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课程组织管理能力。创办跳绳特色学校培养了一批能辅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班主任队伍。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跳绳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位班主任都能了解和掌握跳绳基本技术,为辅导学生打下基础。
2、学生的发展。通过跳绳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满足学生对跳绳的不同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个性。同时,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学校的发展。我校通过创建特色学校,极大调动了所有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我校也接待了我县多个兄弟学校的观摩研讨,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除了收获,也有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如何处理好创建特色与整体优化的关系?
创建特色是指学校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里的“个性”决不等于“一般班+特长班”,也并非是培养几个会唱歌、会跳舞、能绘画、能跑跳的尖子学生,就可以称为办学特色。为此,我们赞同“办学特色为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的说法。
我们从教育本质与功能方面去思考和理解,一要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二要面向全体学生;三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目标是对每个学生素质与能力做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并达到最高水平,使之具有主动适应社会与发展社会的能力。因此,创建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工作在整体上、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使学生、学校实现整体优化。
二、创建特色与培养学生特长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在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的实践中还认识到:如果一所学校办学有特色,那么这所学校的学生必定普遍有特长;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普遍有特长,那么这个学校的特色就会展现得更充分。如何使孩子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呢?首先,要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哪里,懂得怎样去扶植培养;让每一个学生也了解自己潜在的长处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努力。其次,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完全地得到发展,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再次,通过充分“扬长”的活动课,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特长的活动课应象学科课一样有章可循,要系列化、科学化。
总之,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没有大胆实践的决心,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在我校创建“花样跳绳”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本着“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探索出了一条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创办特色学校发展的新途径。有利于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地开展,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使正红镇中心小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四日
第五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2005.1
2一、创建工作可行性分析
1、理论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已经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立足个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的教育。它把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的关怀慈爱之心作为核心,把价值教育放在了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使教育更加具有人性化、人文化。
传统的教育,过分重视人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情感与志趣偏狭、急功近利,对课本以外的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缺乏应有的了解和人文关怀,所以我们必须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对学生进行人性发展的关怀、对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把人文精神渗透于我们的学科教育内容中。
2、地方特色
焦溪镇具有700余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自然美、人性美优势和景、情、意的可感受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利用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也为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认识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焦溪镇古来就是一个工业和商业重镇,是周围地区商品交流的中心。近年来,聪慧勤劳的焦溪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焦溪经济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种植业欣欣向荣,有葡萄1600亩,黄花蜜梨1050亩,银杏、枇杷、水蜜桃、无籽西瓜800余亩,大棚蔬菜1000余亩,“林果之乡”远近闻名。
正因为焦溪地方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特色,所以我们努力挖掘、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学生对家乡林果经济的调查、研究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步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
3、学校条件
现在,我校确立了“以人文精神滋养人”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已经生根发芽。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结合焦溪古镇蓬勃发展的地方经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功开发和实施了《老街的传说》、《舜溪诗话》等校本课程,建立了校园内外实践基地,并围绕学校特色,形成了《诗歌集》《散文集》《书法集》《绘画集》等特色成果,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强烈愿望,这些为我们的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经济文化资源以及本校的教育资源,1
构建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目标体系,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实行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2、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取得比较好的人文教育成果,使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品质有较大的提高;
3、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促使广大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方式不断优化,以此进一步推进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在本校形成人文教育特色和相应的办学特色。
三、教育内容
1、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即唤起人的良知。这里的“唤起”,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熏陶,是启迪,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内化,把人的知识转化为自身人文素养,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因此我校将把重点放在探究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人文精神的具体方式方法上。
2、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学校中,科学教育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因此我校将探索一条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色达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目的的途径,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
3、人文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
焦溪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自然美、人性美优势,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因此如何将特有的山水亲情与人文自然情境,细无声息地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等高级情感水平,使学生在自然美和人性美中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的价值认识,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的应用功能也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4、人文教育与地方经济特色
焦溪经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林果之乡”远近闻名。所以努力挖掘、开发、利用地方特色经济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将是我们创建工作的目标之一。
5、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主义的教学,要求有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的教师。新课程在教育理论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既要有必备的科
学素养,更要有人文学科的素养,让教师通过学习、内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使人文精神成为其自身的内在要求,以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四、实施途径
1、扎实的学习宣传活动
由于创建特色学校需要有科学、可行的理论作为依据,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对创建工作理论的学习。2005年2月,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听取和学习了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创建特色学校的构思》讲座和《人民教育》编辑傅国良在“创建特色学校论坛”上的致辞,并于3月召开了创建特色学校师生动员会议,提高了师生的对创建特色认识水平。2005年3、4月,钱朝平校长、李桂娣副校长分别作了《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涵义》和《特色学校的评价》的讲座,全体教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和领悟武进区教育局毛建东副局长《创建特色学校的策略与思考》精神,从而为下阶段的创建工作做好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目前,我国调整了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底蕴是地方课程的有效载体和支撑,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焦溪以盛产葡萄、蜜梨、银杏等水果而著称,结合焦溪林果之乡的特点,自编教材《葡萄的栽培技术》、《银杏的栽培技术》,安排课时,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焦溪地方经济的过去、现在,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2)以《舜溪诗话》、《老街的传说》、《盆景的制作》为载体,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焦溪是文化古镇,历来留下许多文人佳话、优秀诗作,我校已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编辑成《舜溪诗话》《老街的传说》、《盆景的制作》等校本课程,整合成适合学生阅读的教材,并由焦溪镇老干部潘文瑞、艺术教师梁孟佳等一批特色教育带头人对学生作了多次讲座,从而使学生在听讲、阅读、欣赏、实践中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3)继续搞好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
“德育生活化”是学校在2003年确立的省级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研究是将德育教育引入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课题组设计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今日我当家”、“孝心行动”、“家庭联谊会”等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学科教学人文化
近几年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趋于生活化和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根据校本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制订可行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学校教导处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各学科教师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于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开展实践活动
学校开辟了焦溪石堰葡萄园实践基地,多次组织学生前去开展采访、调查、剪枝等实践活动。学校于2003年开辟了校园林果园,以此作为学校综合实践基地。2005年6月,学校组织学生到林果园开展写生活动。学生通过课堂学到有关林果方面的理论知识,又通过综合实践基地真正了解一些林果的生长过程,掌握一些种植方面的技术,这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积累一些实际的经验、技能。
4、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
A、提炼学校精神。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提炼出具有个性精神的学校精神:团结、朴实、进取。
B、开设文化艺术长廊。利用校刊、橱窗、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开辟“林果知识园地”、“舜溪诗话”、“活动掠影”、“文艺天地”等栏目,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C、营造个性鲜明的班级氛围。各班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布置教室,营造出富有创意的班级氛围。
D、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每年举办 “文化艺术节”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享受到成功的乐趣。2005年6月,学校组织各班举行了《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校本课程演讲、知识竞赛活动;2005年10月,政教处组织部分学生开展走访老街——校本课程活动;2005年11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颂扬家乡的古诗词写作比赛。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评价机制多元化
特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重视过程评价。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2005年11月,学校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了“人文素质评价”和“特色教育目标检测”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了解了学生的有关素养和技能情况,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上起了科学的导向作用。
五、推进措施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队伍建设
特色教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但其最关键的条件和因素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创建特色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于2005年2月成立创建特色教育领导小组,由钱朝平校长担任组长,李桂娣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莫林葆、颜本甫、陈光华、李士金、顾新华、沈爱国、顾小英;3月,成立了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小组:组长李桂娣,副组长陈光华、高伯钜、莫路路,成员莫林葆、颜本甫、李士金、张华兴、金祖荣、莫一章、顾新华、沈爱国、顾小英、沈淼、胡宇锋、陈伟、徐建华、高中云、梁雪峰,并建立了管理网络。
2、落实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特色教育科研制度,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学习
学校将定期组织创建班子成员和教师进行有关理论的学习,让广大教师对特色学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能了解特色学校的深刻内涵。
4、保障经费
学校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
六、工作计划
本次创建活动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2005年3月——2005年7月,制订创建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块负责;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参观、学习。
第二步:2005年9月——2005年12月,按照部署开展各项活动,收集、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初步形成教育特色。
第三步:2006年2月——2007年8月,对创建活动进行反思和回顾,不断调整、总结、提高;展示特色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