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生态文明这一范畴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对于这一范畴的内涵、价值、特征、与科学技术及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的思想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
引言: 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境遇,人类享受到丰饶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致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割裂、疏远和冲突,生态危机的警钟频频敲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严峻的时代。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继而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最后展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方向。通过对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人们意识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并非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这种反思的结果导致了生态文明的产生。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90年代,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实践,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本世纪初,人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内容的探讨表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共识已经确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问题,研究者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意味着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有人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 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 与地球表层的共存, 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 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 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 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三、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方面在众多学者中普遍认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 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是一种经济价值观, 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 而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1】。另一种观点则相反, 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 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自然环境, 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 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
黄湘莲【2】提出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包括四个方面:生态伦理意识、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生态环境科技意识与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生态文明参与意识;卓越和赵蕾【3】提出了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操作流程,包括规划公民教育、健全评价体系、拓宽参与渠道等三个方面内容;韩雪风【4】也指出“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并提出了公民教育、法律约束、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实施措施;刘解龙等提出要“大力宣传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大多数学者认为, 为了促进生态文明的顺利发展, 人们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价值观念的转变,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到“人—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知识结构的转型和教育方式的更新,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 通过对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实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结合;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求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建设, 城市内部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城市与其外部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关系;人口生产模式的转变,要求全球人口增长处于人类有理性的控制之下, 建立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人口生产模式。
四、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构想,其特征应该从伦理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在伦理价值观上,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放在首位,将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统一起来。第二,在生产方式上,树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第三,在生活方式上,树立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人们的追求的应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人类改造自然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整体稳定和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为前提。要使绿色消费、文明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第四,在社会结构上,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更为高度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表现为生态化将渗入到社会结构中,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以便加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 人类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与此同时,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及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 也是科学技术的伴生物, 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二律背反性。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其发展也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 但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 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管理与应用。人们使用科学技术之所以发生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这两种作用和结果, 关键在于利用者的目的、需要,即要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绝不能忽视或低估科学技术的作用,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六、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核心与本质, 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济, 它是在扬弃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 追求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这种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 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陈学明【5】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创建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结合在一起”。郝海燕【6】指出,社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和理念;2.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3.建设发动居民和社会参与生态文明;4.依法维护居民的生态和环境权益。
七、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展望
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追求,其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把握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周光迅,赵睿诗【7】 认为,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须在以下几方面大胆创新:1)区分生态道德教育伦理层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一层次:建立道德底线,实施法律约束。第二层次:普及生态知识,夯实教育基础。第三层次:形成生态意识,扩展道德范围。第四层次:培养道德情操,铸就和谐信仰。2)创新传统文化。3)关注公平正义问题,提出了生态觉悟的概念。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为我们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念指导。第二,构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深入了解四种文明形式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应该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系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学的制度保证,而生态文明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和新的内容。第三,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以生态文明作为其重要的特征和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健全、科学文化繁荣、道德风尚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全体人民共享等七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体现。第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培养全民生态文明观。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应当是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事业。应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一”、“强本节用”、“取之有度”、“用之以时”以及“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精华【8】,使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生活观,形成尊重自然、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以生态文明涵养我们的发展,涵养我们的社会,涵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第五,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近年来,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加快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消费方式,这其实就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通过以上综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我们要做的就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主要参考文献: 【1】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6年第9期:140-141 【2】黄湘莲.生态文明:当代公民文化建构的重要领域[J],北京师范大学雪豹(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73-76 【3】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7年第3期,109-111 【4】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008年第1期,115-118 【5】陈学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8-17 【6】郝海燕,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动进行[J],中国民证,2010年4期:33-36 【7】周光迅,赵睿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指导下的生态道德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8月第26卷,第8期,84-88 【8】是丽娜 王国聘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评述》2008年1月
第二篇: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基础与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它是和谐美好的象征,包含了社会价值、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提高全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等方面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概念;科学内涵;理论意义
引 言
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写入党的报告以来,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和探索从未中断,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思路和观点。由于生态文明的复杂性和新颖性,以及研究者侧重点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其概念和科学内涵尚有不同理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近十年的生态文明研究资料加以分类梳理,整理出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理论意义的不同观点看法,以期促进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给生态文明概念下定义是研究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因为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较晚,具有不可否认的新颖性,再加上其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另外也由于研究者侧重点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其含义尚有不同理解。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实质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敬畏、服从”到“利用、改造”,进而转变为“征服”,结果带来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并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由此便诞生了这样一个生态文明的概念,它的提出有其时代背景,“标志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
另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换句话说,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与上一观点不同的是,这一生态文明概念强调道德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更高层面上的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自然与自然本身的关系。这是基于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
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补充完善而形成的新型生态文明观,即“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和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也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这里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创造的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同时,三个文明中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
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这是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时间和要素两个角度的结合上来把握的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内涵。从时间意义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进步的新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形态。从要素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虽然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的认识,但它们在立论的基点上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即都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作为其定义的基础与核心,都认为生态文明是和谐美好的象征。总之,各方论者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看法,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不同角度和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为新的生态文明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研究基础。
二、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各方论者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把握。
学者燕乃玲认为,生态文明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尊重生命、爱护自然并不是人类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生存和进步的需要。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物质产品生产从原料开采、制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注重降低消耗和再生循环利用。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万本太则提出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自然观上认为,自然界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人的价值只是自然价值的延伸和升华。二是从价值观上主张摒弃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的权利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三是从发展观上看,生态文明要求发展的强度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模
式。四是从消费观上看,生态文明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生活方式的实用性。
在学者王慧敏看来,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平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地平等,即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合理控制改造利用自然界的程度,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完整稳定。二是代内平等,就是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时要机会平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而学者吴凤章又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区别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构想,一是在生产方式上,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成长,传统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二是在生活方式上,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三是在社会价值上,其归宿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平衡,不再以人为世界的中心,自然被赋予了道德地位。四是在社会结构上,努力实现为更为高度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崭新追求。
尽管学者们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认识有所不同,但综合起来看,共同之处是都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了社会价值、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的内容。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
从以上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的整理概括来看,生态文明可以说是针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走过了原初的过程,现还在向人类文明深处迈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提高全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等方面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首先,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局限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理论原点,即从生态发展的原点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
其次,生态文明的提出加深了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对生命必须从生态意义来理解,而对任何生命而言,其环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在研究有人参加的生态系统是,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这三个子系统的统一,我们研究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平衡”、“和谐统一”。
最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促使社会财富、阶层的重组及其理论的深化。社会财富和阶层重组,引起社会劳动观、财富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文化观的变化,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无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怎样定义,对其科学内涵又将有怎样的把握,生态文明的发展都将对包括人、自然、社会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预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还会出现曲折和需要付出许多艰辛,这是在所难免的。人类追求生态文明是时代的大趋势,生态文明之光终将照耀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3-10,(001).[2] 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2).[3] 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与路径选择.职大学报,2006,(04).[4]曾殊.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Apr.2008.[5] 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求知月刊,2011-12.[6] 燕乃玲.生态文明[N].解放日报,2007-10-24.[7] 万本太.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J].学习论坛,2003,(8).[8] 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9] 葛悦华.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2008,(4).[10]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2).
第三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主要是满足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保障、对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所做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三大文明健康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思想和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第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者,从生态环境方面看问题:(1)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环境物理性污染等。(3)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四大自然生命系统,大气生态系统、水源生态系统和能源与矿产生态系统三大自然环境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学者从社会各个方面看待问题:(1)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2)公民生态意识淡薄。(3)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4)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主权问题阻碍着国际环境合作深入进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系的紧张导致国际环境合作阻碍重重、污染转移给国际合作造成阴影、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有待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6)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根据主体分类,可以概括为:(1)政府引导;(2)企业推动;(3)公众参与。从社会各方面分类:(1)构建生态文明观;(2)构建生态文明制度;(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5)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6)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教育;(7)培育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发挥第三部门的参与作用;(8)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按体系分类:(1)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价值体系。(2)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保障体系。十八大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
姬振海将生态文明分为四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保障,生态产业和生态技术是建设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是建设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法律法规是建设的坚实后盾。”周生贤在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有的研究中,也将生态文明建设分为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经济化、生态科技、生态制度等方面。总的来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体现在以下五部分中: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生态技术与指标、生态制度。2.1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体系是由有关生态的认识程度、价值态度、道德行为和实践效果构成的整体。衡量一个社会生态伦理的发达程度,可以考虑包含认识、价值、道德和实践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是否理解当代生态运动的深刻意义;是否形成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是否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是否处理好生态伦理在实践当中容易发生的问题。现代生态伦理观念的提出,源于利奥波德和他的“大地伦理学”。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的小册子《沙乡年鉴》(1949年出版),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现代生态伦理建设具体体现在转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树立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式,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传统的容易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生产和消费环保产品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也是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核心内涵。
冯雷认为,生态伦理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标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责任原则、生态安全、节制和节约原则、正直、真实和可信原则、环境美。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地区利益和整体利益、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政府、企业、社会的全方位生态保护、生态伦理制度化水平。其中一个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市民生态伦理实践是生态伦理评价的核心内容。2.2生态经济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国内外学者多强调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协调、共为整体的角度对生态经济进行定义。著名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 R.给出的定义“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的根源,而现有的学科不能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予以很好的研究”,这个定义较好的把握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特征。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王松霈认为“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这个定义强调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虽然大都认为生态经济应该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其出发点却不尽相同。经济学家把环境看作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环境的一个子系统。
生态经济也可以称为绿色经济,要立足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特征表现在低碳技术、小循环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生态经济也可以从建设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入手。生态工业主要包括:科学的产业布局、治理工业废物、推进技术改造、倡导植树种草;生态农业包括:立体种养、围垦增地、节能节水、产业循环。当然,发展经济生态离不开生态产业。王如松等指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我们也可以认为生态产业其实就是指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它们之间协调耦合的这样一种产业结构。在生态产业中,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末端治理)”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经济模式。通过产业调整,调整代谢过程与其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达到生态整体优化。生态经济将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模式:从集中解决到分散处理,大时空输送到资源小循环、生态大循环、能源新结构、环保新模式。2.3 生态技术与指标
科学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在技术危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中,不少研究者转向了技术生态化和绿色科技的研究方向。其中,有借鉴SST理论分析方法,将其应用到生态文明相关研究中的。在运用SST分析中国生态文明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分为洁净煤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水电开发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核能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及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北京绿色生态技术展示平台上,绿色生态技术分为能源、植物、循环材料应用、水、通风、墙体等系统。也有根据生态技术的用途将生态技术分为农业生态技术、工业生态技术、企业生态技术等。总之,绿色生态技术及其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
指标体系的设定是对生态文明进行相关科学化分析的基础。随着技术生态化、绿色科技以及生态治理等理念的完善和转变,自工业文明之后逐步出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如绿色GDP、福利度量理论以及HDI(人类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标的结合等,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据综合指标形成了以资源生产率为基础的生态指标,具体来讲,有省域、城市(城镇、市县)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等。国内,目前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赂研究组(2009)通过层级进行的归类,采取了如下反映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一是反映区域环境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排放强度指数、大气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二是区域生态水平,包括生态脆弱指数、气候变异指数和土地退化指数;三是区域抗逆水平,包括环境治理指数、生态保护指数。2.4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治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社会科学界开始形成并发展了治理理论,生态治理的概念便是随着治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生态治理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治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生态环境现状研究、保障体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及治理的科学技术等)、效果评价体系等。不论是从“生态启蒙”看,还是从其他的生态理论来说,生态危机几乎是生态治理的最直接的原因。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环境污染、气象灾害、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这促使我国逐步走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政府控制(管制)生态治理模式、生态公共治理模式;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理想模式、适宜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丁开杰、刘英、王勇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一文中指出,生态治理主要经过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从政府管理到多元治理”的范式转变。总之,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通过善政走向善治的治理。2.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变量。党国英认为: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在沈满洪等著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生态制度,提出生态法律制度、生态行政制度、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等基本内容;指出生态制度是指人们在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学者对生态文明制度看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都认为制度是规则规范一类,都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起步晚,发展迅速,但在具体的执行力上还有所欠缺。我国最早的生态法律文件是是1973年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9年《环境保护法》制度,80、9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森林法》等,2009年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方略。沈满洪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该构建起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等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除了一般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外,不少学者主张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考虑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制度、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制度等。3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研究最多的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生态化,另外,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生态建设和治理呈现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令人担忧,研究意义重大,所以,本文主要综述我国西部和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3.1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张红在《西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写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西部经济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的保护、恢复、重建、管理和发展,促进西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建设、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植树造林等”。长期的滥垦、滥采、滥牧、滥伐和滥用水资源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加剧等问题。
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有所缓和,但生态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对西部特有的生态问题的治理上,学者们的观点相互补充,主要有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体系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林牧业的集约化程度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和财力投入,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还有认为,应适时地进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3.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城市限污和农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等是出现农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主要有污染型工业的排放物、生活废弃物肆意倾倒、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等,也有研究认为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是农村生态问题的表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在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并重中,加强农村的生态意识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证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等。4 结语
从上述来看,理论上,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农村建设、西部生态建设等多角度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但实践和理论还存在时间滞差、效果滞差等,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不少政绩工程,民众和企业的“生态自觉”意识仍需提高,有些生态文明制度也仍浮于表面。在下一步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我们的重点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以及对当前问题切实可行的对策的研究,以期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
第四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伴着温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和恩师们谆谆的教诲,我们成长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是祖国如花的未来,培养我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我们人生课堂中重要一课。一个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将为我们的成才搭桥铺路。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温和的微笑;文明是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时那个优雅谦让的身影;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弯腰;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唇齿间声声的礼貌用语。
杰夫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讲文明,懂礼仪”,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净校行动”,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了,大家都来共同维护我们校园的卫生;“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之间多了一分谦让;放学排路队时,大家集合得迅速、整齐、安静,每个同学胸前的红领巾此刻显得更加鲜艳,路队能走很远不解散。只要你愿意去做,“讲文明,懂礼仪”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所长,日有所增。同学们,我们应秉承和发扬我校“讲文明、重礼仪”的朴素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以文明行为,促文明之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合力谱写文明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五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筑梦未来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建设;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的和谐建设。去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此写入党章,其意主要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鸦片战争砸开了封建时代的大门,国人匆忙迎接迟来的工业文明。漫长时期里,贫穷、落后与屈辱一时让人们变得迷惘而疯狂,开始不计后果地发展经济,而当全民族的灾难渐趋渐近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早在马克思时期,他就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诚然,大自然是孕育精灵的摇篮,是人类的根,华夏民族更是得天独厚从远古时期一直绵延至今,短短35年,比起五千年自是光阴一瞬,却能将昔日的美丽温床破坏殆尽。山河疮痍、毒田恶果、排污呼浊„„是我们种的因,迟早也会成为我们食下的果,借看那些工业先驱里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等等,无一不在向国人敲响着警钟——大自然在控诉,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迫在眉睫!
或许有人说,贫贱人家百事哀,贫穷落后的国家更是难以在世界之林立足,我们的史书时刻让我们牢记着当初落后挨打的耻辱,发展经济才是我们民族的头等大事,其他一切均可牺牲。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发展经济,本是向着让人们生活得更为舒适惬意的目的,我们希冀着光明美好的未来,这本身无可厚非。然,有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我们只追逐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无疑是在行掘根自毁之为。“揠苗助长”的故事,在我们农耕文化根深蒂固的世代中口耳相传,闻之者不乏嘲笑者,即便在如今我们依旧将之列为反面教材,提醒着我们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从另一方面想,现在的我们不就是那无知的老农,单怀着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却在行毁灭之实犹不自知,这,实在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再者,发展经济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显著特点两全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美,是我们借鉴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上乘之策。总之,我们不应为经济的发展而搁浅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
又或许有人说,目前的破坏是暂时的,我们可以等经济发展好了,再去治理环境。对此,如果说江河湖海的恶臭变色及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没有让这类人觉醒,北京造访频率愈高的沙尘暴没有让他们觉醒,越来越多的新生儿畸形报告没有让他们觉醒,那么原本有“天堂”之称的苏杭持续近一星期笼罩在大片重度污染的雾霾中该让国人警醒了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此刻一时的破坏,就可能耗费我们几百代子孙的时间和生命去治理环境,且当我们将恶行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恐怕整个民族都已没有未来可言。况且,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向来注重“流芳百世”而鄙“遗臭万年”,更讲究礼义仁孝,那一身切切的道德理念曾让往来宾客青眼有加,难道如今我们却要干起祸害千秋子孙的行当吗?难道一句“法不责众”,就真的没有人为我们如今的错误付出代价了吗?现实是无情的,大自然候不起我们的持续破坏,只有立足当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筑梦未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