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

第一篇: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

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情况说明

一、项目实施背景

百弼移民新村安置点位于弼佑乡东南面的百弼村三组“平华”(地名),移民来自于本村的打贯组。属整体移民搬迁集中安置。

1、搬迁规模:百弼村打贯组搬出贫困户50户237人,整体进行移民搬迁,安置在本村三组。

2、迁出点概况:百弼村打贯组位于弼佑乡百弼村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组共有50户237人,现有耕地379.2亩,2005年末大牲畜存栏684头(匹),农民人均吃粮275公斤,人均纯收入680元百弼村属于二类村,打贯组是百弼村条件最差的村民小组,水、电、路不通。

3、迁入地概况:该安置点位于百弼村打贯组西南面,距该组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平均坡度25度内,地势平缓,海拔较低,水源条件好,取水较为方便,无地质隐患,是移民搬迁安置的理想场所。

4、迁入点有利条件:迁入地地势平缓,海拔较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便利,修建通组公路4公里就可以解决其通路难的问题。人蓄饮水取水点位于“伟巧浪”,水源丰富,水质较好,距迁入地仅3公里。输电线路可从距迁入地3公里的本村二组相接。安置点距原耕种的田也不足2公里,可方便搬迁继续耕作。由于安置点土地权属归本组,其移民宅基地已落实。

5、建设规模:新建移民住房50套,设计每套72平方米,本村建设48平方米,共建2400平方米,其余部分有农户以后条件成熟时再建。

解决人畜饮水237人,建蓄水池一座35立方米,安装输水管3000米,供水管2500米;修建沼气池36口,修通组公路4公里,输电线路3公里,其中10KV线路1公里,220/400线路2公里。

6、安置点投资:总投资121.89万元,其中:生产资料投资6.38万元,沼气池30口,投资6.38万元;基础设施投资31.28万元,输电线路3公里,投资15万元,通村公路4公里,投资8.99万元,人畜饮水1处,安装管道3公里,投资7.3万元;房屋工程投资84.23万元,移民住房50栋,每栋1万元,投资7923万元,付属用房投资5万元。

7、“百弼村打贯”移民新村安置点建设方案

(1)建设规模:新建移民住房50套,设计每套72平方米,本村建设48平方米,共建2400平方米。

(2)建设地点:弼佑乡百弼村“打贯”移民新村。(3)建设标准及内容:建成砖砼结构。

(4)实施组织:由县易地移民安置办公室分别会同弼佑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国家每栋补助资金5000元,由移民户自己建设。

二、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征求百弼村打贯组农户的意见,群众都不愿意搬出原居住地,乡政府调整项目以危房改造的形式实施该项目,以原居住地进行危房改造。按照关于印发《弼佑乡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弼府发„2009‟36号)文件要求实施。

1、建房对象:按照县人民政府的安排我乡此次改造对象主要为地质灾害危及点搬迁户、因灾倒房户。

2、重点任务:(1)全乡十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两点村、组:弼佑村打贯组;(2)指标数: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其指标数为:弼佑村36户。

三、项目效益

实施搬迁后他们是项目实施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在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的带领下,多聚道筹措资金扶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解决温饱问题,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利用沿公路发展产业。通过勤劳奋斗,是人均纯收入在三年后达到1300元以上,促使移民在三年内实现解决温饱走上脱贫致富的目的。

通过建设该项目,把居住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村组的贫困户享受到交通方便、居住条件较好、基础设施易于解决的地方,享受到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自的勤劳和努力,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是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综合效益是取得集中扶贫农户的示范推动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扶贫效果明显,意义重大。

第二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规划选址

选址论证报告

项 目 名 称:XX扶贫搬迁安置项目

方:XXX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有限公司编

方:XX规划勘测设计院 编制报告日期:二〇一七年六月

第一章 编制背景

一、背景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4〕2174号)和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改西开〔2016〕39号)精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扶贫开发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XX支行研究起草了《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

二、编制依据

(1)《关于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4〕2174号);

(2)《关于印发XX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改西开〔2016〕39号)精神;

(3)《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安发改字〔2016〕178号;

(4)《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

(5)《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6)《XX县XX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为确保顺利完成《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中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特编制本选址论证报告。

(2)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改善XX县XX乡贫困居民的居住环境、生存条件,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能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品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

(3)项目的选址符合《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中选址交通条件、自然条件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要求。

(4)选址建设项目主体居住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工程技术方案成熟可靠。

(5)建设单位拟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资金来源有保障。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必要的。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XX乡黑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 项目单位:XX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有限公司 项目用地面积:10092.0平方米; 项目性质:选址新建居住用地;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设有安置小区,配有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

人均扶贫居住面积控制指标为25㎡/人;安置小区搬迁户数30户,人数122人;总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

二、区位现状(1)地点与地理位置

明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与宁乡县、涟源市交界。总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辖12个村。全境分属湘江和资江两大流域,盛产木材、楠竹,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锰、钨、重晶石、铁、萤石、金等。XX历史文化悠久为三十六铺之一。

(2)区域自然条件

XX乡属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温差大。最冷月均温在 0 摄氏度以上。与县政区 基本相同。全年平均气温 18℃,1 月平均气温 10℃,极端最低气温-4℃(2008 年 12 月 26 日);7 月平均气温 32℃,极端最高气温 40℃(2011 年 8 月 13 日)。平均气温年较 差 20℃。多年平均降雨量 1500mm,无霜期 278

天。

(3)现状地质慨括

拟建场地周边建筑物建设情况良好,场地新开挖建设,基底夯实,无不良地质现象;同时场地地势较高,建筑物远离地下水。

三、交通运输条件

XX乡黑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位于镇区外,临近S311线,交通便利。

四、公共设施条件

(1)供水:近期用水依靠高山溪流水引流至高位水池用水;远期接XX乡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2)排水:选址点远离集镇区;雨污分流,雨水随排水沟自然排出,污水集中收集至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3)供电:已有村镇农网用电接入,满足基本需求;远期规划增设变压器;

(4)电信:XX乡通讯网络覆盖完全,容量充分,可满足项目要求。

五、土地政策

县国土资源局将安置点建设全面纳入十三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确保安置点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如无法平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规模指标,应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追加指标。搬迁所涉及的农村宅基地审批由县国土资源局具体承办。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直接上报、应保尽保,年底由县国土资源局报省国土资源厅统一核销。将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出地,全部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拆旧复垦区。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地的老宅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必须在规定时限完成拆除复垦。县国土资源局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及时跟踪落实国家、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政策。

第三章 项目选址的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依据《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移民搬迁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完成我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现就做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的重大专项扶贫工程,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将发挥重大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仍有一部分深度贫困群众还生活在深山、石山、高寒、石漠化、地方病多发等地区,就地加快发展,脱贫致富难度大。实施易地搬迁是治本之策,有利于

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居住、交通、通讯、就医、上学等生活环境;有利于搬迁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恢复迁出地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贫困地区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化水平。同时,对于加快推进全县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促进人口、产业、要素、功能等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统筹推进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二、选址的基本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应符合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XX县XX乡总体规划》建设近期规划的要求。

1、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安置为主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式扶贫对象,宜移则移,宜留则留,做到搬走能致富,留住能脱贫;适度确定搬迁式扶贫规划及安置方式,以就近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

2、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尊重

农户意愿,对符合扶贫搬迁条件的农民由其自愿申请,自主选择安置方式,政府主要是用优惠政策措施,靠优化服务环境引导农户,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分期分批实施扶贫搬迁。

3、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所需经费以搬迁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搬迁户投劳为辅;所需基本生产资料,以迁入地调剂解决为主,搬迁户新改田建园为辅。

4、坚持先开发后搬迁,开发与环境治理结合的原则。发挥迁入地比较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建基地,向产品质量要效益。同时,合理制定迁入区土地的治理方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切实加强迁入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严禁乱开滥垦,破坏环境。

5.坚持四个结合,科学规划。立足资源特点和当地生产生活习惯,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综合考虑水土资源、新型城镇化对人口的承载吸纳能力等因素,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引领作用。

三、交通运输要求

选址点应尽可能选择在已有或规划的铁路、公路等交通线附近,以减少交通运输的投资,加快建设和降低运输成本。

站址的选择还应考虑施工时设备材料的运输。特别应考虑大型设备,如:起吊机、大型挖掘机等大型设备的运输方案,以及

建设完成后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四、搬迁对象与安置方式

集中安置主要指对10户及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搬迁对象采取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等方式进行的安置。

——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引导本行政村内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在周边乡镇或行政村规划建设扶贫移民新村,引导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

——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县城、小城镇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有一定劳务技能、商贸经营基础的搬迁对象。

——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或旅游景区,引导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发展乡村旅游。

第四章 项目的选址

一、选址原则

项目用地应满足XX乡建设用地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需要。

充分考虑项目用地周边环境,满足公共卫生方面有关要求,既要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区分明确,人车分流科学合理,又要尽量避开污染源和危险场所以及人群聚集场所。

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二、交通运输要求

XX乡黑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位于镇区外,临近S311线,选址点交通便捷,城镇道路畅通,施工期间及完成后满足生产生活交通需求。

三、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该项目地址在XX县XX乡黑泥田;拟建场地周边建筑物建设情况良好,场地新开挖建设,基底夯实,无不良地质现象;同时场地地势较高,建筑物远离地下水;总体而言,该地块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同时项目选址建设工程与周边环境融洽,有利于该项目建设。

四、公共设施条件

(1)供水:近期用水依靠高山溪流水引流至高位水池用水;远期接XX乡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2)排水:选址点远离集镇区;雨污分流,雨水随排水沟自然排出,污水集中收集至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3)供电:已有村镇农网用电接入,满足基本需求;远期规划增设变压器;

(4)电信:XX乡通讯网络覆盖完全,容量充分,可满足项目要求。

第五章 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

一、本建设项目位于XX县XX县XX乡黑泥田,在上层土地利用规划中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

二、项目安置点水电供给、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较齐全,适宜该项目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用地建设融洽。

三、场址选择唯一性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XX县XX乡总体规划》建设近期规划、以及《XX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的要求,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改善XX县XX乡贫困地区迁出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结论性意见

考虑本项目建设期间对周边环境、交通、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等建设需求和影响,建议合理安排工程建设时序,尽量减小施工过程中给周边环境、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六章 附件

XX乡黑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区位位置图 XX乡黑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现状图

第三篇: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办法

巫溪县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逐步改善我县高寒、边远山区农民的生活在、生产条件,根据《重庆市扶贫开发规划》和《重庆市易地扶贫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办法。

一、加强领导

成立由县长作组长,分管县长作副组长的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县发改委、财政、扶贫、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房管、城建、教育、卫生、民政、公安、税务、工商、电力、信合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领导全县的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发改委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易地扶贫生态移民规划。

二、基本原则

实行政府计划、农户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科学选址、城镇为主;自愿搬迁、自主择地;适当补助、政策配套。坚持“四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和分渠道拨付补助资金)原则,切实抓好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力争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尽快脱贫致富”目标。

三、实施对象和条件

(一)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对象

1、分散搬迁对建卡贫困户为主;整体搬迁包括建卡和非建卡贫困 户。

2、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属实施对象:一是2006年12月31日后迁入和户口一直不在当地或已农转非的;二是在实施前已搬迁到本村以外(包括县内、县外、市外)居住而户口暂时没有迁出的农户;三是为享受补助政策临时从外地迁回的农户;四是在此之前已享受过国家易地扶贫或其他移民补助政策的;五是水库移民。

(二)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居住在高寒偏远山区或深山陡坡峡谷地带,自然气候及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瘠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不具备生态发展条件的农村贫困户。

2、远离集镇和交通干线,信息闭塞,修路、通电、人畜饮水等一次性投入成本过大,短期内难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扶贫开发和行政管理成本较高的农村贫困户。

3、居住在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地方病发生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户。

4、《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规划》中明确的其他农户。

四、安置形式

1、易地扶贫、生态移民,采取县外安置、分散安置、有土安置、梯度搬迁的方式。

2、集中安置的移民小区要纳入易地扶贫、生态移民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分户实施。采取政府补助,农户自主的方式,由户主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在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实施中要尊重移民意愿,并按照统一规划布局修建,在建设过程中移民户要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和验收。

集中安置的移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负责落实,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要求。

3、敬老院安置

凡属搬迁范围,并完全符合进敬老院条件和独身的弱智特殊群体,由民政部门审核后安置到当地敬老院。

五、资金补助标准和方式

经验收合格的县内落户的搬迁户,按4000元/人的标准实行补助,县外落户的搬迁户,按5000元/人的标准实行补助,由县扶贫办和发改委负责相关具体工作。

六、配套政策

1、土地、山林、房屋政策。搬迁户在迁出地留下的土地、山林、宅基地交集体所有,由集体管理和经营,原来居住的房屋必须自行拆除。条件成熟的乡镇可探索成立“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土地林地托管中心”或“土地林地经纪公司”,由托管中心或经纪公司对土地、林地进行集中经营管理。

2、户口政策。所在搬迁农户应自行负责办理户口迁出,迁入相关手续,安置到敬老院的由民政局、当地乡(镇)政府负责办办理相关手续。公安部门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除工本费外免收其它费用。

3、退耕还林政策。农户搬迁后,继续履行国家退耕还林义务的,可继续享受国家退耕还林相关补助政策。

4、税费优惠政策。搬迁农户在搬迁过程中,购买农村空置旧房的,免除相关费用。新建房屋的,免收工本费以外的所有费用。允许易地搬迁户用原有的宅基地置换符合有关规定的地块易地建设住房,国土部门负责办理手续,不收取费用。

5、对移民搬迁中,因不需在迁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节约下来的通达或通畅资金和安全饮用水资金,投入到迁入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6、对搬迁到集镇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户,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7、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农户,可优先安排他们的子女进行中职教育或劳务技能培训,解决务工就业问题。

七、工作步骤和程序

1、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公布易地扶贫、生态移民规划实施方案和细则。

2、公示搬迁范围内的农户名单地。

3、搬迁范围内的农户填写《巫溪县易地扶贫生态移民申请表》,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当地村支两委进行审查,并由乡镇党委政府书记、乡镇长签字盖章后,上报县扶贫办和发改委。

4、县扶贫办、发改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搬迁户及拟迁地实地考察、申核、确认。

5、经县扶贫办、发改委审核确认后,下达自愿搬迁批复,乡镇党 委政府指导组织农户自行搬迁。

6、搬迁户完成搬迁及相关手续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验合格后,申请县扶贫办、发改委验收。

7、验收合格的搬迁户,由县扶贫办、发改委一次性兑现补助资金。

八、组织实施

1、县扶贫办、发改委负责整个搬迁工作的协调、联系、验收、资金补助等工作。

2、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成立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组,制定易地扶贫、生态移民规划。并根据易地扶贫、生态移民规划和当年的搬迁安置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搬迁政策宣传及其它相关工作。

3、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易地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档案,做好项目的图像、文字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包括搬迁户新旧居住房屋图片、搬迁户申请、迁入地户口、购户契约合同、搬迁农户花名册、验收意见等)。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

4、迁入地的相关乡镇协助当地村和搬迁户解决搬迁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5、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工后,由乡镇按验收要求逐户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申请县扶贫办、发改委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搬迁户确定情况、当年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任务完成情况、建(购)房面积及房屋质量情况、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搬迁补助资金到位兑付情况、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等。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通报批评,并 限期改进。

九、验收标准和条件

1、搬迁农户必须是经扶贫办、发改委审批同意;

2、迁入地具备五通条件,即:通水、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3、搬迁户房屋、土地、户口手续完备;购房的必须是安全住房,房屋面积人均15平方米以上,每户不少于40平方米。

4、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全部拆除,土地、林地交归集体。

十、实施时间

本方案从2007年7月10日起执行。

十一、本办法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发改委负责解释。

第四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

xxx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

甲 方: 镇人民政府 乙 方: 村民委员会 丙 方(搬迁安置户主): 身份证号:

原住房地址: 县 镇 村 社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2769号)、《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及《xx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细则》精神,依规定程序,甲方已被确定为 年易地扶贫搬迁户,为规范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甲乙丙三方就搬迁安置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负责组织丙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扶持落实丙方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二、丙方安置房采取由甲方集中安置方式建设,房屋面积标准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的原则建设。

三、丙方符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自愿搬迁到 安置点,房号,安置房面积为平方米。

四、丙方须按甲方制定的自筹资金方案,在入住前交纳自

筹资金 元,且十年内房屋不得买卖。

五、丙方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反本协议。否则将不再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政策,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本协议一经签订,甲乙丙三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双方未尽事宜,另行协议补充。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本协议书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 丙方(签字、手印):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第五篇: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

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01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m2,其中住宅5992m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m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m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

一、移民建房50万元;

二、水、电、路393090.65元;

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

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04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page_break]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载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弼佑乡2006年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汇报情况[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峪乡移民扶贫项目

    土峪乡移民扶贫项目 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乡农村扶贫搬迁实施工作,有效改善我乡农民的住房和生存发展环境,建立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人口战略转移,促进全乡经......

    xx乡生态移民(易地扶贫)工程“十二五”规划

    xx乡人民政府 生态移民(易地扶贫)工程“十二五”规划 xx县发改委: 我乡地处xx县东陲,辖区10个村,2631户,9636人(农业人口),幅员面积110.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地处高寒山区,境内高山......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精选5篇)

    湘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协 议 书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户主,身份证号: (以下简称乙方) 家庭住址: 村 组 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

    落雁乡国债易地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落雁乡国债易地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汇 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落雁乡国债易地扶贫项目,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人民政府汇同县发展计划局、县扶贫办经过摸底调查,于2003年形成......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XX市XX镇2017--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 镇区(幸福家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为加快老区XX脱贫攻坚步伐,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按照《XX市“十......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资料(精选合集)

    云龙县重点村项目苗尾乡水井村苗尾组砼路面建设工程 建 设 资 料 云龙县苗尾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目录 一、工程前期工作阶段 1、工程设计说明书,含设计图纸和工程预算。 2......

    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

    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河南省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豫办【2016】27号)、《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豫扶贫组【20......

    庆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办法

    庆阳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