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其产生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综述了传统养殖模式下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零排放养殖模式,可有效地防治养殖污染,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该模式可扩大试点,并逐步推广。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水,洛东生物发酵舍,污染控制,零排放 1 前言
养殖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成为污染源,这些养殖场产生的污染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畜禽产品品质下降并危及人体健康,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1999年产生总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而且畜禽粪便COD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和。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我国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等文件。福建省也由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和福建省农业厅联合出台了《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污水一般处理方法
据估算,1头猪的日粪尿排放量约为6公斤,若采用水冲式清粪,1头猪的日污水排放量约为30公斤,1个万头猪场年粪尿排放量将达到2.2万吨,年排放污水量就达10万多吨。养殖场污水具有排放量大、负荷大、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高、含氮量特高、碳氮比失调、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若不经过处理即排放,必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很多规模化养殖场所采用的畜禽粪便、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的技术路线已逐步发展为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两种模式[1]。2.1 能源生态型
“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是指畜禽养殖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肥料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2]。该模式具有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收期较短、可获得沼气、工艺简单、管理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其工艺处理单元的效率不高,处理后的污染物浓度仍很高,且要求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来消纳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规模要配套。
2.2 能源环保型
“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是指畜禽养殖场的畜禽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终目标的处理工艺[2]。
该模式具有工艺处理单元效率高、工程规范化、管理及操作自动化水平高、沼气回收与污水达标、环境治理结合得较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对管理、操作技术的要求高,工程投资较大,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大大增加了养猪的成本。1个万头猪场的污水处理工程投资一般需要80万~100万元,运行费用约10万元/年。巨额的粪便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转费用,使本来就微利的畜禽养殖企业(农户)难以承受。新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法—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 3.1 概述
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是指将洛东酵素长期添加在猪的饲料中,在猪的消化道内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并在猪栖息的生物发酵床内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从猪的体内和体外环境中双重阻断病原菌的侵入,从而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猪只疾病的发生[3]。
猪只排泄出来的益生菌和生物发酵舍垫料中的益生菌所产生的多种酶类,将猪排泄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有机质进行有效分解并作为垫料中益生菌代谢所需营养(C、N)消化。垫料中心温度较高可将尿液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养猪零排放。
该技术是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于1977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推广使用证和出口许可证。该技术在日本已使用三十多年,推广使用面积占日本养殖总量的60%以上。2005年4月,福建省环保局从日本引进该技术,并进行 了较大规模的测试,获取了大量试验数据:即猪的疾病减少、死亡率降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0%左右、猪肉品质改善并达到食品标准,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猪零排放。该技术于2007年12月28日通过福建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并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列为2008年度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A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3.2 工艺流程(见下图)
3.3 技术特点
(1)养猪场实现零排放
用洛东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不需要冲洗猪栏,猪饲养在洛东生物发酵舍垫料上,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洛东酵素中的微生物完全发酵并被迅速降解、消化,洛东生物发酵舍使用的垫料一般可连续使用3年,由于发酵后的垫料有较好的散落性,又是十分优质的有机肥,对土壤改造有良好的作用,3年后的垫料可分期装包出售。因此,采用洛东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能实现猪场真正意义上的污染零排放。
(2)全面提高猪场清洁卫生水平
洛东生物发酵舍的猪粪尿在短时间内可被迅速降解、消化,猪舍内没有臭味,不需要冲洗栏舍,没有排污水沟,苍蝇及蚊虫均无产卵孵化的条件。因此,全面采用洛东生物发酵舍技术的猪场几乎没有臭味、苍蝇和蚊虫,猪场及猪场周边的水土不会被污染而发臭,猪场的整体清洁卫生水平全面提高。
(3)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由于饲料中加入了洛东酵素,肠道内的微生物产生有机酸,可降低猪肠道内的pH值,增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益生菌群在肠道内的生长繁殖,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促进了猪的生长,可节约饲料8%~12%。
(4)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降低药品投入,提高猪肉品质
虽然洛东酵素不能治病,但洛东生物发酵舍已经形成了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圈。猪舍中的病原菌得以有效抑制,通过蚊蝇传播的疾病也大大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将大为降低,且猪可以在垫料床上自由走动,运动量增加,有效地保证了生猪的健康生长。一般情况下,一头育肥猪可节约药物成本35元左右,同时又能提高猪肉品质。
(5)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消耗
洛东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采用自由采食、自动饮水,不需要清除猪粪和圈内清扫,可节省大量用工。如在育肥阶段,一般1个工人可饲养1000头猪左右,可减少人工成本50%以上。由于不需要用水冲洗猪舍,猪场用水量将下降70%~90%。在产房和保育舍使用洛东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垫料的保温效果十分明显,基本可不用其它采暖设备,与长期使用保温灯相比,可节电70%左右。
(6)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
使用洛东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要求猪舍四面通透,安装卷帘,平时能良好换气通风,夏季能强行负压通风换气,垫料、猪群能方便进出。相对传统标准化猪场建设,它不需要猪舍四面建墙、安装窗户,也不需要建漏缝地板、圈舍冲洗设施、场内排污管线、沼气池和曝气池等处理设施。因此,新建一个自繁自养、年产1万头生猪的猪场,可节约固定资产投资20%以上。结论
传统养殖模式需要大量的水冲洗猪舍,对于淡水资源紧缺的中国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并且由于饲料中的氮、磷吸收率较低,大量的氮、磷会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并随着污水排放到环境中,在土壤中累积或流入水体,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
实践证明,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的有机农业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养猪粪尿带来的污染问题,投资成本低,易于掌握,既解决了养殖污水治理设施的占地和投资成本过大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建猪舍所需的垫料原材料就地可取,3 年后垫料可以作为优质的生物有机肥料出售,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同时,该技术在日本有着几十年的成功应用实例,是一项可以推广应用的实用新技术,可以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扩大试点,并逐步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良伟.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模式[J].中国沼气,2000,19(1):29-32.[2] NY/T1222-200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S].[3] 陈永明,张益书.洛东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概述[J].养猪科学,2008 22.来源:中国环保产业 作者: 倪晓洁
9)42-(
第二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一)?
日期: 作者: 来源:第7版
复制链接 转载到: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这一产业在为人们提供大量畜禽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
据统计,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废物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已成为农村三大面源污染之一,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如何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关注的问题。本期刊发河北、山东、湖北、辽宁、江苏一些地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河北景县、临城、赞皇等地探索循环低碳养殖致富路
生态循环养殖效益好又干净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俊华 周迎久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一)?
在农村,会养猪一点都不稀奇,但能够应用生态循环实现生态养猪的并不多。但在河北省一些地区,有很多的养猪大户就按照生态学原理,走出了一条循环低碳养殖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进河北省的赞皇县、景县和临城县一探究竟。
■猪粪—沼气—直流电
□养猪场产出绿色效益
来到河北省景县龙华镇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的饲养区,只见育肥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等12栋标准的猪舍整齐排列;通风、杀菌、淋浴、地暖等设施一应俱全,水泥硬化的地面干干净净;一头头仔猪或自由散步或眯眼小憩,每个猪栏边都安装着自来水嘴,猪渴了用嘴一碰就可以饮水。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存栏2000多头猪的养殖场里,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恶臭。有关养猪的传统观念,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在养殖场的一间仓库内,两位工人正不断地向搅拌机内添加各种原料。养殖场的负责人贾连海抓起一把已经搅拌好的饲料粉说:“这就是我们自己配制的纯粮饲料,里面有玉米、豆粕、麸皮等,没有任何添加剂。让猪吃干净食,我们才能吃放心肉。”记者也抓起一把饲料粉闻了闻,一种杂粮面所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
津龙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为一体,种、养、加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下设饲料加工、生猪屠宰两个分公司,年出栏生猪3.6万头、种猪6000头。
作为一家大型养猪企业,猪多猪粪多,污染也大,每年产生猪粪达40万吨。如何将猪粪变废为宝?2006年,津龙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建了4座大型沼气池,每年产优质有机肥1.5万吨,存贮沼气21万立方米,用于炊事、照明日常生活和猪舍火焰消毒供热等。近年来,津龙公司还采用多项措施将猪粪尿经防渗管道送入沼气池,并利用太阳能采光保温大棚增加沼气池温度,提高“三沼”产品产量,发展成为“五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将太阳能利用—无公害养猪—三沼产品利用—有机耕种—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利用5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
贾连海告诉记者,津龙公司通过对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每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处理前的318吨降到了现在的102吨,避免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和有害微生物传染疾病的发生;通过沼液循环利用,年可节水4万多吨;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促进了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粮食生产的发展,无公害粮食又促进了无公害猪肉的生产,既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又保证了农产品安全生产。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河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公司养猪场每天生产沼气800立方米,如果只用来烧菜做饭远远用不完。于是今年初津龙公司启动了沼气发电项目,引进了12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贾连海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这一发电机组每小时产生电能120千瓦时,按目前存栏猪两万头计,产出的沼气每天能发电10~12个小时,每天大约可发电1200千瓦时。以前养殖场每个月需要7万元的用电成本,沼气发电机组成功运行后,每月可节约成本两万元,仅这一项相当于每年增加经济效益20多万元。”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二)?
■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建成“低碳”养殖园
临城县西竖镇的清源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有名的“低碳”养殖基地。记者日前来到这家公司,只见基地里肥壮的猪仔在圈内吃食,草地上的柴鸡欢快地奔跑,池塘里的鱼游来游去。
据介绍,2006年,清源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利收购了两家濒临倒闭的养猪场,成立了自己占地100多亩的生态养殖场,并引进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和技术。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了以养猪为主、多种养殖为辅、兼作种植的规模化种养殖园区。
清源生态养殖场建在荒岗上,依据地势特点,整个园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来养猪和饲料加工,下部分用做鱼、鸭、鸡等综合养殖和苜蓿、核桃、西瓜、花生、油葵等特色种植。养猪产生的粪便直接进入建在猪舍下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取暖、照明和做饭,沼液用于浇灌种植区,沼渣则是喂鱼的好饲料,多余的猪粪晒干后成为土壤改良的高效有机肥。同时,柴鸡在种植区放养,麻鸭和鱼儿在池塘里共游,种植区还可提供丰富的青饲料,整个园区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养殖基地。据估算,这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仅养鱼一项就可节约饲料2/3,比单一养殖增收20%。目前,这个公司年可提供育肥猪1500头、仔猪1.2万头,综合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
陈永利告诉记者,清源生态养殖基地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按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向农户统一提供仔猪和饲料,免费提供防疫等技术服务,再由公司按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育肥猪。目前,这个公司带动了1000多家农户从事养猪业,每头猪可增加收入100元左右,每年累计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三)?
■林下特色养殖效益好 □特种野猪让农户致富
往年,地处太行山区的赞皇县许亭乡,每到秋收季节,一群群野猪会从山林里蹿出来,到农田糟蹋成熟的庄稼,给当地农民增添不少烦扰。但今年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一群群野猪崽在树林子里蹿来蹿去,周边的玉米地却安然无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村民李大爷告诉我们:“你们看到的野猪崽是农户发展的林下特色养殖,这些野猪崽不但不‘出界’觅食,还能‘拐’回不少山里的野猪呢。”
这一特色养殖的牵头人是石家庄雨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县。2008年,张振县承包了许亭乡四道岩村西神堂沟内的5000亩山场,从外地购进460头苏太母猪,开始发展林下特色养殖。技术上,全部采用围栏散养,由于定时投放食物,许多山里的野猪都跑到他承包的山场里来吃现成的,也就不去糟蹋老百姓的庄稼地了。
为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张振县还在河北畜牧研究所和河北农业大学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家养母猪山地放养与山场野猪自然杂交、提纯、繁育、人工采精和授精技术。采用这一技术生产出的特种野猪,其肉质鲜美,市场广阔,经济效益是普通家猪的两倍以上。2009年以来,雨凡公司共带动周边6个村36家农户加入到特种野猪养殖行列,每户年均增收超过500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雨凡养殖公司以林下特种野猪放养为主,拥有8名专业技术人员,养殖基地已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猪舍300余间,拥有了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及配套设备。公司与农户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供应种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操作模式为:由公司调配优良母猪在神堂沟放养,与野猪自然杂交生产后代,再经选育提纯后,发放给周边农户,实行订单代养。
目前,雨凡养殖公司特种野猪年出栏量达3000头,年收入达1200万元,年利润240万元。公司还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按张振县的打算,今后他将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和销售网络优势,带动当地更多农户养殖特种野猪发家致富。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成功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案例
(一)山东荣成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据悉,山东省荣成市今年需要整治的4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有17家完成了整治任务。到明年年底,全市所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将实现清洁生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废水达标排放。
荣成市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达120多家,部分养殖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荣成市加大畜禽养殖企业的治理力度,环保、畜牧等部门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规定整治时间,要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必须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并配套中小型沼气工程等。要求到明年年底,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要达到畜禽粪便完全无害化处理,污染物达标排放或生态型零排放,使养殖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为确保完成今年的整治任务,荣成市环保局、市畜牧兽医局等部门联合为30多家养殖企业进行指导,专家就大、中、小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治理工艺分别做了解答,有效推动了综合治理工作。寻山街道办事处多次对列入整治计划的两个养殖场进行现场督导,一家养猪场建设的500立方米沉淀池和发酵池已进入收尾阶段。
荣成市环保局、市畜牧兽医局还加大督导力度,加强对各镇(街)、各养殖场工程进度的调度,实行每周通报制。对在规定时间内拒不整改的养殖场,一律予以关停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成功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案例
(二)湖北利川给规模化养殖场建档案
湖北省利川市近日下发《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通知》,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切实整治畜禽养殖重点污染源。
发展畜禽养殖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然而,一些地区在发展畜禽养殖业时,存在不注重环境保护、置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于不顾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必将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利川市环保局对全市规模化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对全市18家规模化养殖场建立了档案,要求各养殖场完善环保手续,按照环保要求对废水、粪便、恶臭气味进行综合整治,严禁乱倾乱倒,污染周围环境。
目前,利川市环保局对其中污染较重的6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同时,湖北省环保厅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驻利川农村,正在开展以畜禽养殖环境宣传为重点内容的“农村环保明白人”培训工作,主要针对农村畜禽养殖情况,向农民宣讲畜禽养殖环保方面的知识,增强农民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成功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案例
(三)辽宁阜新发展生物发酵床技术
中国环境报讯 一只只生猪躺在猪圈里一层松软的像“席梦思”一样的垫料上,有的在吃食,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追逐嬉戏。在这里,猪舍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的臭味,这家公司的770多头生猪个个皮毛光亮。这是记者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隆江牧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这一切都来自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猪圈里的那层垫料用的“床垫”就是生物发酵床。它是按一定比例将谷壳、锯末、发酵菌种掺加到一起,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圈里,以此作为垫料制成发酵床,猪从小到大吃喝拉撒都在“床垫”上。
猪在这张“床垫”上翻拱嬉戏,吃喝拉撒,它们的排泄物与“床垫”充分混合,“床垫”中的发酵菌种将排泄物中的有机质充分发酵转化,并以剩下的排泄物为食饵,发酵菌种又转化成大量菌体蛋白成为生猪的美食。
这种养殖技术不仅省水、省能源、省饲料、省人力,饲养一头猪可以节省100元成本,还由于圈里冬暖夏凉,猪的体质结实,疫病少,出栏时间还能提前。更重要的是,由于猪粪尿全部在猪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从源头基本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无公害。
阜新市环保局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科科长张瑞志介绍说,2008年末,阜新市在阜蒙县东梁镇开始试点发酵床养猪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到2010年,已经成功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在全市多家养殖户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成功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案例
(四)江苏如东立体种养走出生态路
中国环境报讯 “果园里养鸡,不锄草,不治虫,少施肥,省劳力,还节省成本。”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伯元村农民朱锦松这样告诉记者。2005年,朱锦松承包了村里的一块荒地种植果树,为了治虫和施肥,少不了要用农药和化肥。后来,他想到了在果园里放养草鸡,鸡在果园内啄食果树害虫,既降低治虫成本,又节省饲料,养出来的鸡无论是鸡蛋还是鸡肉都具有独特的鲜美风味。而鸡粪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培肥了果园地力,果园里的水果无论是口感、外观还是色泽都好于用农药化肥培育出来的水果。
经测算,果园养鸡每年每羽鸡节省饲料成本两元,节省人工工资1.5万元。果园施入粪肥,土壤肥力提高后水果产量增加15%,价格提高20%。2010年,朱锦松的果园饲养土鸡1万多羽,生产水果5000多公斤,产值达到1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立体养殖的生态循环饲养之路。
在葡萄园里养生态鸡、产生态蛋则是如东县双虹桥村南通天赐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创新之举。老板季雪峰2010年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了110多亩葡萄园。葡萄需要青草保湿,草上可以寄生虫子。季雪峰放养了4500羽草鸡,草鸡在葡萄园里吃虫子、啄青草。“葡萄园里养鸡,产蛋率高,价格比普通鸡蛋高出七成。”季雪峰说:“上海、苏州的客商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争抢这里的生态蛋,一羽鸡一年下蛋能带来400多元收益,这还不包括葡萄产出带来的收益。”
目前,如东县有500多户生态养殖户,栏存量达到400多万羽。结合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特色,如东农民走出了一条“树林+家禽”的立体种养生态路。
2011-09-21《中国环境报》
生态眼
为养殖业装上环保马达
李莹
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7人的生活废水。一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量不亚于1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规模化养猪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养猪致富能手。
河北省赞皇县、景县和临城县的做法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将太阳能利用—无公害养猪—三沼产品利用—有机耕种—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利用5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生态链条,还是构建集养猪—多种养殖—特色种植于一体的“低碳”养殖园,都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一方面,企业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传递高效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甚至废弃物“零排放”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变废为宝,节约了成本,企业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益。
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农村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依然不发达,改变当前的贫困面貌,依然是他们最为迫切的要求。
但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见到利益,然而却会导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一系列恶果,农村地区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环境。只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才能使农民得到真正利益。
纵观河北省赞皇县、景县和临城县的做法,企业为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其打通种养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内在动因。试想,如果沼气设施仅仅是增加了企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而没有节约生产成本,恐怕企业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这种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环境保护方式适合我国国情,并且稳健有效。
环境保护不是环保部门的事,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拧成一股合力。虽然在我国,循环低碳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河北省一些地区的先进做法,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循环低碳养殖致富路。
第三篇:达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
SFFD-2010-056
达州市人民政府文件达市府发〔2010〕43号
达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达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达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果差、治理后仍然无法达标排放的企业由当地人民政府实施强制关闭。对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企业,养殖规模要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
三是开展监督检查。各级环保、畜牧、农业等部门要采取联合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性监督等多种检查方式,切实加大畜禽养殖业环保执法力度,对发现有偷排、漏排或擅自关停污染治理设施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由环保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对一年内累计发现两次以上的,符合法定情形的,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强制关闭。
(二)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
一是严把新建关口。从2011年1月1日起,凡新建、改建、扩建的猪常年存栏量3000头以上、牛常年存栏量500头以上、羊常年存栏量5000只以上、禽类常年存栏量10万羽以上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畜禽养殖企业,须有相应环评资质的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余的养殖企业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于家庭式散养户,可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但应当在登记表中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其余的养殖企业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畜禽养殖项目在建设前,养殖企业或个人按有关规定报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其环评文件报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批。项目建成后,须向审批其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二是补办环评手续。截止目前,已建成未办理环评手续的畜
禽养殖项目必须在2011年3月1日前到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登记备案。其中,猪常年存栏量500头以下、肉牛常年存栏量200头以下、奶牛常年存栏量100头以下、羊常年存栏量500只以下、禽常年存栏量10000羽以下,以及采用零排放养殖技术的项目,可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上述规模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各地根据实际,可以乡(镇)为单位(或以片区为单位)打捆编制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但在环评报告中应包含每个养殖项目的具体评价内容和环保管理要求,此项工作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补办环评项目的所有畜禽养殖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审批通过的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建成各项环保设施,并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环评验收。同时,市财政和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当年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畜禽养殖企业改造现有养殖场和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以切实解决畜禽养殖企业的负担。
三是降低环评收费。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8号),环评中介机构应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规定的收费标准基础上减半收取畜禽养殖项目的环评咨询费;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和验收审批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同时要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物价部门要加强对环评
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畜禽养殖污染涉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唤起全社会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的参与和关注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监督检查。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企业整治工作的检查,每半年上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年12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各地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情况,并于2013年11月20日前将各地畜禽养殖企业的整治情况的自查报告报市政府,同时抄送市环保局。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畜禽养殖企业适时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有工作不落实、整治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将予以通报批评,构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将严格追究责任。
主题词:环保
畜禽养殖业△
污染整治△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达州军分区。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12月31日印
(共印30份)
第四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附件五: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技术政策的制定背景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畜禽养殖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连续20 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1983 年至2006 年的20 年间,肉类从1402 万吨/年增长到8051万吨/年,增长了4.7 倍;禽蛋的产量从332 万吨/年,增长到2946万吨/年,增长了7.8 倍;奶类的产量从不足300 万吨/年,增长到3303 万吨/年,增长了近10 倍。我国畜牧业的构成主要是猪的饲养业(占50%),其次是家禽饲养业(占30%),牲畜(牛、羊饲养业和奶业)则约占20%。2006 年,我国畜牧业的收入已经占据了全部农业总收入的31.4%,但距离发达国家的肉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80%的产业结构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比较短,总体上讲,污染物收集处理、粪便资源化装备水平较差。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畜禽养 殖都采取扶植态度,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把畜禽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内容,也没有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作为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些造成了我国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十分惊人。据环境保护部统计,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早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早在十年以前(1999 年),我国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达到了19 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 倍;仅污水中COD 一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就高达7118 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排放的总和,是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5.3 倍。而这一数字到了2005 年,全国的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跃升到了25 亿吨;到了2006 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高达27.5 亿吨,折合COD 总量约为1 亿吨,是目前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7.3 倍。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 的流失量分别为797.31 万吨、580.87 万吨、155.88 万吨、46.76 万吨和407.14万吨。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COD、BOD、总氮、总磷总量分别为647 万吨、600 万吨、87 万吨、34.5 万吨。实际上,大部分高浓度的畜禽养殖粪便随同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了非常广泛的面源污染,导致我国绝大部分水体环境的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的富营养现象非常普遍,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受到严重威胁。3.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概况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畜禽养殖小区和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又分为畜禽散养密集区和畜禽散养户两种情况。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规模化畜禽养殖厂一般指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型畜禽养殖生产企业。据统计,我国规模化、万头(只)以上禽畜养殖场达8 万多个,每年排放的粪便及粪水等总量就超过20 亿吨,再加上集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冲洗水和私宰乱屠的污水等10 亿吨左右,预计到2010 年,粪便排放量将达45 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机氮、磷量分别为1597 万吨和363 万吨,相当于我国同期化肥使用量的78.9%和57.4%。
(2)畜禽养殖小区
畜禽养殖小区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又称养殖园区或养殖单元,是在专业户养殖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农户屋边饲养的畜禽按村落或地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畜禽舍,实行分户或联户的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小区是现阶段畜禽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畜禽分散式饲养向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据统计,全国各类养殖小区已突破6 万个。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主产区,也是养殖小区发展较快的地区。2005 年,山东省各类饲养小区已迅速发展到近2 万个,全省肉鸡标准化饲养比重达70%,生猪达50%以上;河南省各类养殖小区 也达3295 个,发展养殖小区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分散型畜禽养殖户是我国最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由农户自家经营,成本小、经营灵活,养殖份额仍然在全国畜禽养殖中占据较大比重。
(二)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生产排放的污染物与各养殖单元的养殖方式、养殖规模以及其生产工艺、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条件等均有很大关系,这些差别集中体现在养殖经营模式上。
1.规模化畜禽养殖厂
建设大型、集中式畜禽养殖厂,走规模化养殖道路是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由于集中式经营生产模式,在粪便资源化效率、污染防治方面都明显好于分散养殖,而且规模化养殖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也更易于实行各种治理技术的更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的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但在一些具体的技术层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粪便收集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清粪工艺主要有水冲式、水泡粪和干清粪三种形式。水冲粪和水泡粪都是耗水量大的工艺,排 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粪便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进入到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相对而言,干清粪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粪便收集方式仍以水冲式为主,干清粪方式普及率不高。
(2)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资源化方式主要有:利用厌氧反应池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对粪便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两种方式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但某些地区由于养殖场周围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耗沼液、沼渣、有机肥或沼气得不到充分的使用,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使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形成二次污染。
(3)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我国畜禽养殖场对污染治理方面重视不够,很多养殖场将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对环境的面源污染。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厌氧、兼氧两段生物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技术普及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养殖场废物污染问题。
2.畜禽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的模式特点决定了它在解决人居环境、疫病防控、生产效率提高等问题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标准化养殖小区管理规范、流程合理,饲养的畜禽质量较高且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养殖小区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现有畜 禽养殖小区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养殖小区管理混乱,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密相连,这为疫情传播创造了机会和可能。从污染防治技术角度说,养殖小区明显落后于规模化养殖场,很多小区中还沿用着传统分散养殖技术,清粪方式大多没有集中清理设备;资源化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小区都建有集中厌氧沼气池,但沼渣、沼液利用率不高,直接堆放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污染防治设备严重缺乏,没有对养殖废水、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基于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的基本国情,分散型养殖模式仍会长期存在,并在畜禽养殖业中占相当比重。在国家对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大力扶持推动下,小型沼气设备进入了很多农户的家中,这为解决农村能源、畜禽粪便资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单户使用,沼气设备小(多为8-12m3 沼气罐),很难满足养殖粪便处理需求。在堆肥利用方面,由于鸡粪有机质含量高,生成有机肥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所以鸡粪多能被企业集中收购利用。而其他农家肥施肥效率远低于化肥,农户自家堆肥,自己使用热情不高。对于未利用的沼液、沼渣、畜禽粪便大多随意堆放造成面源污染。
(三)制定技术政策的基本考量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颁布意在引导排污企业和用户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和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和措施,避免 企业和用户在实施污染防治时走弯路。对于规模化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引导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的方向,使技术开发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对于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养殖小区或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促进其技术更新,抛弃传统分散养殖的简单技术,采用先进的集约化污染治理技术,达到污染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效果。
二、技术政策条文释义
本技术政策分为9 章,共计61 项条款。1.关于总则
1.1 阐明了编制技术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律依据。1.2 明确了技术政策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1.3 阐明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要求。
1.4 提出了6 条污染防治技术原则,基本显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执行的技术路线:
(1)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要求;(2)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应优先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3)提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污染防治,并给予分类指导,采取多种不同的污染治理模式;
(4)坚持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以此保障末端达标排放;(5)强调还田利用应就地消纳,散养户应实行“种养平衡”,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6)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搞好设施运营管理。1.5 提出了四个结合,以此作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指导思想。
1.6 明确了本技术政策的执行者的责任。2.关于污染物收集与清洁生产模式
2.1 明确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方针——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2.2 和2.3 提出了逐步发展干清粪的清洁生产方式,为后续的畜禽养殖废水的减少和高效、低成本的处理,以及畜禽粪便的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4 提出了在畜禽养殖圈舍投加垫料,垫料可以吸收畜禽尿液和粪污,粪便与垫料的混合物,也有利于好氧堆肥运行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5 推荐了一项先进技术——生物发酵舍畜禽养殖零排放技术。该项技术将益生菌拌入垫料和饲料,将垫料层作为一个生物处理反应床,随时将畜禽粪便尿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清理和更换垫料层,废弃物去好氧堆肥。养殖过程中,不清粪、没有臭味,不冲洗圈舍、不排放污水。最为重要的是,使用该技术的畜禽养殖年末存栏数已达到2000 万头,生物垫料的销售量已经达到2000 万立方米。因此,这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技术。2.6 提出了畜禽粪污的运输、贮存的技术要求。3.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2008 年,我国的畜禽粪便排放量高达27 亿吨,对我国的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畜禽粪便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值得利用的氮磷资源——有机肥。因此,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定位在“无害化处理与有机肥利用并重”。但是,由于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落后,大多数的畜禽养殖场不具备规范化进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能力,有机肥的利用尚停留在生产土肥的落后状态,多数沼气池和厌氧发酵处理装臵,产生的沼气、沼渣和沼液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反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潜在的二次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发展现状,必须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和相应的技术,去应对各种不同的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力求在不同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污染防治目标。因此,3.1 强调了这一观点,明确了应择优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技术政策针对一些不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
害化处理能力,更不具备生产高品质商品有机肥的情况,提出了“鼓励发展大规模、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商品有机肥制造厂)”的观点。3.2 和3.3 体现了这一内容。建立集中式畜禽废弃物处理场,接受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的委托处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为无害化地处理畜 禽废弃物提供了保障;采取“高温好氧堆肥工艺”,集中式处理场为规模化的制造高品质的有机复合肥和肥料的市场销售提供了可能;采取“厌氧发酵——固形物好氧堆肥工艺”,可以规模化地将处理畜禽废弃物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有效利用。技术政策在3.3-3.8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
与大型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相比,一般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不具备与之相同的能力和手段,处理畜禽废弃物制取的土肥只能就近还田利用,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难以完全有效利用。针对一般畜禽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和污染治理情况,本技术政策确定此类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处理技术路线应紧密结合还田利用,其周边应有足够的可消纳肥料和沼气、沼液、沼渣的农田。技术政策在3.9-3.10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技术政策在3.11-3.13 中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处理畜禽废弃物使用的技术和利用方式提出了适当的要求。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臵技术,考虑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技术政策基本确定了生态养殖与简易处理的技术使用原则,规定了厌氧消化、传统堆沤、传统自然堆积发酵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4.关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场的排水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4.1 规定了实行场区的雨污分流制,以防止雨水的混入引发周边环境污染。在4.2,技术政策规定了水污染控制的环境要 求;4.3 规定了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因子;4.4 提出了畜禽养殖污水应实行“就地、分质”处理的技术路线:所谓就地,是希望养殖污水在场内范围内实行处理,以防止长距离管线修建和疫病的传播;所谓分质,是要求应根据污水的水质,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此外,技术政策从发展循环经济角度,将污水的回用要求提出于4.8 条。畜禽养殖污水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圈舍的冲洗水和 冲粪水。畜禽养殖污水如果混入大量畜禽粪便,将使污水的有机污染负荷和有机氮负荷过高,使处理难度、处理流程、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成倍增加,且较难做到达标排放。如果畜禽养殖贯彻干式清粪,或污水采取固液分离的预处理,污水中的COD 负荷、BOD 负荷和有机氮负荷大为降低,废水由于可生化性良好,污水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则达标的把握性增强,经济性能上升。对于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目标污染物是碳源有机物和氮源有机物,还有磷。基本的技术路线应该是:厌氧发酵——好氧/沉淀——杀菌消毒。其中,好氧沉淀的处理,应该是具有较强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此类工艺,我国已经拥有许多实用技术,也积累了大量工程经验。技术政策的4.5、4.6 和4.7 等条款,对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的污水处理技术选用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技术政策另作出了规定,推荐了适合农村畜禽散养小股污水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厌氧消化、稳定塘、土地渗滤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工艺选 择(见4.9 条)。
5.关于畜禽养殖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养殖形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恶臭的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针对我国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本技术政策给予了不同的技术指导。
(1)在远离城镇及乡村居住区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畜禽散养密集区,以及地处乡村的畜禽散养户,在对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应采取布局调整、建立绿化隔离带等生态措施或加强圈舍通风、严格废弃物管理等措施来防治畜禽养殖恶臭对空气的环境污染。为此,技术政策的5.1、5.2 和5.3 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2)对于大型集中式处理厂和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则应加强恶臭的空气污染防治。如5.4 规定了适宜选用的工艺技术和恶臭气体收集的要求;5.5 明确了恶臭气体污染控制要求。
6.关于畜禽养殖二次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的二次污染防治重点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物形成的潜在环境污染,包括:无法尽产尽用的低品质土肥,过量施肥带来的农田土壤污染和可能形成的面源环境污染,厌氧发酵产生的无法全部有效利用的沼气、沼液、沼渣等排放的污染等。技术政策对上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为此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实施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必须妥善选择处理技术,防止二次环境污染的产生。为此,6.1、6.2、6.3 针对还田 利用提出了二次污染防治要求。畜禽养殖业是一特殊行业,卫生防疫是至关重要之事。6.4 针对病亡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有关技术要求。对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无害化处臵也在6.6 中一并提出了技术要求。
7.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应该奉行的技术原则。
8.关于国家鼓励开发的新技术
技术政策应对国家鼓励开发的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出技术发展方向。
9.关于术语
对重要术语的含义进行规定,是必要的。
三、贯彻、执行技术政策需要配套的管理政策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已经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层面考虑,目前已有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基本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但要在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中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还受到经济成本、传统习惯和知识水平等社会要素的制约。因此,解决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仍需要相关配套管理政策的支持: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可执行的法规只有原国 家环保总局于2001 年5 月8 日公布实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而《办法》的管理目标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即指常年存栏量500 头以上的猪、3 万羽以上的鸡和100 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在此规模以下的小型养殖或放养养殖不在《办法》管理范围之内。且《办法》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 元以上3 万元以下罚款的权利,法律威慑力明显不足。农村小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涉及范围广,虽然个体养殖量少,但总体数量却不可忽视,大部分地区小型养殖场数量总和远远超过规模化养殖场,且大部分未治理或未彻底有效治理,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广大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这些小型畜禽养殖户是一个较为特殊群体,非个体工商户,也不具有法人资格,是国家法规上的盲点或空白点。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修改、制定出台顺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项法规,并提高可操作性。
2.做好畜禽养殖规划,合理安排养殖布局。科学的养殖规划是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实施的前提,合理的养殖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养殖的环境风险,提高污染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将大量分散小型畜禽养殖场集中,整合资源和能力,形成合力,集中治污。而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一方面,养殖规划缺乏科学性,所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缺乏科学依据,很难做到从源头控制污染;另一方面,养殖管理的职权分散在农业、卫生、环保等部门,职责分工也不明确,所指定的养殖规划实施主体不明确,难以实施。因此,必须尽快出台养殖规划制定的技术规范,并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划的实施主体。
3.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科学养殖发展。养殖业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属于农业的下游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它的发展、调整和治理工作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畜禽产业集中、污染技术的应用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的市场条件下,污染控制技术产生副产品如沼气、肥料等可能很难抵消治理工程的成本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技术政策的实施。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信贷、利率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对技术政策的实施给予支持,提高技术政策实施经济可行性,解决技术政策推广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__
第五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始终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对饲养技术高度重视,但是轻视治理,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无论是环保审批手续还是污染防治技术都存在诸多不足,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开始影响到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必要分析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我国农村区域,畜禽规模养殖造成的污染物远远超过了周边日常生活引起的污染。畜禽规模养殖引起的污染对河流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的规模化养殖场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损伤。
畜禽规模养殖始终存在随意堆放的情况,粪便在雨水作用下顺着下水道流入到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开始逐渐影响到畜禽规模养殖本身。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缺乏合理规划的问题,很多都距离居民区很近,布局凌乱,增加了环境治理难度。畜禽规模养殖中,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减少经济上的投入,饲料会选择一些价格偏低的饲料,这种饲料本身化学成分复杂,不仅对畜禽的生长十分不利,同时对环境也会有一定影响。
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中,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在养殖活动中,采用科学养殖方式和废物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现实工作中,这些畜禽垃圾往往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养殖规模的增加也会引起废弃物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畜禽垃圾存在随意堆放的问题,早前畜禽养殖规模小,很多粪便都是不处理,而是直接堆放,但是规模养殖下,这种方式下所造成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养殖户表示防污污染成本太高了,因此并不会对畜禽垃圾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污。
二、畜禽規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针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污染防治技术的改进。规模化养殖中污染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从技术角度来进行污染防治。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都是植物生长很好的养料,同时也存在大量寄生虫和污染物,因此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消除这些细菌和寄生虫。
动物粪便处理技术比较多,如干燥方法,这种方法是自然干燥,完成后,进过化学处理,就可以得到肥料用来生产有机肥料。一些有温室大棚的区域,可以将这些粪便进行高温干燥,也能够节省成本,加快干燥时间,迅速破坏寄生虫。但是这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烘干膨化法主要是利用热能、风能等方式来实现粪便的干燥,处理完成后,能够减少水分,进而得到灭菌效果,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到鸡粪的处理中。各类干燥技术都存在一定不足,各地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干燥方法。
堆肥处理技术是目前常采用的技术之一,不需要高科技设备,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很大缺陷,就是占地面积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当前这种技术得到了提高,出现了现代堆肥法发酵塔,这种方式是传统堆肥处理的10倍,只需要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处理,能够节省大量燃料,成本也比较低,不会出现刺激性气味,是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可以优先选择的一种处理技术。规模化养殖中存在大量的有机肥,粪便可以通过处理继续应用到耕地中,这也是当前应用较多的污染处理技术之一。
沼气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方法,将有机肥转换为甲烷气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气体也可以作为燃气使用。这种处理粪便的方法,国内有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猪粪、牛粪、鸡粪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技术来防止污染。
生物分解技术是最近几年研究热点技术之一,主要利用一些低等动物实现污染防治,这种方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
2.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统一规划和布局。依照我国相关管理条例,县级以上政府应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这个规划应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统一,明确防治目的和区域,进而重点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应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建立在长远发展基础上,在符合畜禽养殖需求基础上,确保符合环境目标。在规划中,应明确指出禁止养殖的区域、饮水区域等,尽量利用村庄中的废地、荒山等开展畜禽养殖。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严禁占用耕地,将村庄与养殖场之间设定一定的隔离地带,在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避免超出环境容量。
如在猪养殖场中,以年出栏100头的养猪场为例,应与0.67公顷作用的种植业来消纳这些畜牧产生的污染物。同时需要考虑地理因素,逐渐改变原始养殖方式,将畜牧业转移到较高地市区域,促使原始的沿水源养殖转移到生态养殖。
3.转变养殖方式。传统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饲养方式一直较为落后,因此应不断对管理以及技术进行改进,减少畜禽垃圾排放量。在养殖中,积极引进科学化养殖基础,推广采用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减少污染物量。如在牛、猪养殖场,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实施全程监控,提高管理水平。在禽畜垃圾处理方面,建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促使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定点收集垃圾,设置畜禽废渣,避免废渣渗漏散落等。污染防治中,采用雨污分流技术,加大各种技术的推广,对粪便等进行处理。
4.增加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扶持。建议政府部门增加对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引进污染防治技术、污染治理手段等,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针对生态农场,给予必要的补助费用。政府方面也需要合理使用养殖资金,保证设备、科研方面均有资金投入。针对当地有机肥使用、沼泽技术等给予必要的政府补贴,同时给予一定的政府倾斜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