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科学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科学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4月下旬开始深入新民、周嘉、高安、澄溪、鹤游、坪山等镇,围绕畜禽规模养殖与污染科学治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组织人大代表、乡镇村社干部、养殖场业主等进行专题座谈,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广泛了解情况。
一、基本情况
垫
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重庆优质出口猪肉项目县,重庆市安全奶牛奶源基地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示范县,畜禽养殖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政府坚持发展与治污并重,推动畜牧业向生态、优质、高效、环保、安全型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自**年来,我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3月,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067个,其中猪场531个、家禽养殖场438个、奶牛场9个、肉牛场10个、羊场40个、兔场39个,畜禽规模养殖率为46%。养殖业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和商品化经营、由家庭副业向独立的产业的转变,走在了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前列,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规划日趋完善,布局不断规范。**年出台了《垫江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明确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范围;2012年县农委、国土局又联合编制了《垫江县“十二五”畜禽养殖用地规划》。禁养区的规模养殖场正在逐步取缔和搬迁,**年投入800余万元取缔和搬迁了桂溪、沙坪、永安、砚台等乡镇禁养区的19个规模养殖场,今年预计投入700万元,拟取缔和搬迁桂溪河、迎春河流域养殖场(户)34个。
(三)加强了技术培训,推广了生态养殖模式。县农委等部门大力开展规模养殖政策和技术培训,倡导生态养殖模式。2012年6月以来开展抽粪排渣、动物防疫、生态养殖等培训15期,参训925人次。“养-沼-菜(果)”养殖模式在我县得到了较为广泛运用,九牧、优科、农福等规模场发展循环农业,新民镇双河口村史光红养鸡场采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效果好。
(四)投入增大,基础设施明显好转。几年来,全县财政投入4379.75万元,对167个规模养殖场的排污设施进行了新建及改扩建,建设沼气池43708m3、氧化及化粪池5375m3、干粪发酵池(室)1000m3、雨污分离沟13705m;配套建设沼气服务站73个,配置沼渣沼液抽提泵4台、槽罐车3辆,铺设九牧、优科、全余3个养殖场喷灌管网;实施了21个规模养殖场治污减排综合整治项目;
修建了化尸池500个,2012年5月—2013年3月财政补助140余万元,处理病死畜禽18246头(只)。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发现,当前主要存在市场波动过大和污染严重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市场波动过大。自**年5月以来,短短7年时间已经历近2个涨跌周期,并且波峰与波谷的价格几乎相差一倍,超过了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影响了规模养殖的正常发展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现猪粮比价为5.2:1,跌破了6:1的养猪盈亏线,进入黄色预警区,规模养猪处于普遍亏损,养殖业受到冲击。第二个问题是养殖与种植不搭配,排泄与消纳不平衡,污染物处理不到位,乱排乱放,水体和空气污染严重。溪河塘库的氮、磷含量高,水质不断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发黑、变臭,丧失了原有水体的功能;大量恶臭气体(如氨、硫化物、甲烷等)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群众反映强烈,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紧张。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引导不够,环保和风险意识淡薄。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宣传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和养殖场业主对养殖分区、审批事项与流程、技术标准不了解。对养殖市场风险宣传不足,在市场行情较好时,不少业主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周期性产能过剩,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二)规划许可滞后,未批先建现象突出。养殖发展规划滞后,修编不及时,预见性和科学性不强。备案审批滞后,未批先建或先建后批现象突出。全县规模养殖场仅70余家办理了规模养殖备案和防疫条件审批;不到20%履行了环评和有关审批手续;仅8家履行了土地备案及审批手续。部门协调有待加强,如跳石水库养猪场无国土、农委、环保手续,但有工商执照。
(三)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普遍简陋。大部分养殖场业主实力差,投入资金偏少,设施设备简陋,特别是治污设施。财政投入有限,部门间沟通统筹不够,项目申报、公示机制不完善,多数养殖户未享受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也有多次得到国家补助的。融资困难,难以及时获取贷款。
(四)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指导服务被动。基层畜牧兽医站是支撑畜牧业
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基础设施差、设备落后、管理不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村级防疫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技术落后,作用发挥差,且因历史原因,可能演变为新的上访群体。学习考察交流少,对成功的养殖模式总结推广不够,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有待加强。
(五)宏观调控乏力,养殖盲目性大。信息发布不到位,国家只在政府
网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发布,地方几乎未发布过养殖信息,养殖户信息闭塞,生产盲目性大。产销衔接差,产区与销区之间、养殖户与屠宰企业之间、屠宰企业与批发市场、超市之间未建立产销合作机制,订单生产少。我县尚未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缺乏调控手段。
(六)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违法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对违规建场监管不到位,依河建场、靠路建场问题突出,居民点附近建场依然普遍存在。对违规排污监管不到位,部分未建治污设施,直接排放;部分治污设施处理能力不足,运行不正常;部分治污设施长期关停,漏排、偷排现象十分突出。处罚少、力度弱,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建议
(一)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养殖与污染治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审批项目和程序、治污先进典型,增强依法建场、科学治污自觉性。采用现场会、专题讲座、交流座谈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培训,提高业主的市场意识、环保意识和科技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市场调控、生态循环农业,提升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管理水平。
(二)科学规划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养殖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依据排泄物的消纳能力制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我县有关规划,新建规模养殖场均应严格履行各项手续。确立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和支持大型饲料、畜产品及有机复合肥加工生产企业。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使用效益。积极包装项目,提高财政投入总量。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加大项目信息沟通和资金整合力度,将有限财的政资金用于重要部位、关键环节扶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组建融资平台,争取金融部门放宽担保条件、简化贷款程序、扩大担保范围,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畜牧兽医站建设,改革村级畜牧兽医运行机制。坚持种养结合,支持鼓励发展“猪-沼-菜(果)”等生态循环模式;跟踪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最新成果运用情况,考察学习干式环保零污染养殖技术、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等,开展技术总结、引进、示范和推广。做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等技术指导。
(五)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效益。采用电视、广播、报刊、短信、简报等方式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确定合适的养殖规模。以工业化理念、商品化思路谋划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理顺各环节关系,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按照《价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价格调控基金,稳定畜禽产品市场。
(六)密切协调配合,强化监管执法。明晰县级有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乡镇政府和村社的监管职责,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对选址符合规定,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规范的,限期1年完善相关手续;对选址符合规定,但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不规范的,限期2-3年整改完善,并补办手续;对不符合选址规定的(如污染饮用水源),明确2-3年期限搬迁或取缔。加强水环境监测,加大对偷排粪污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第二篇:关于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页面功能【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初的工作部署与安排,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城建农经工委围绕我县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召开了由部分村干部、人大代表和有关镇、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政府部门工作汇报,并通过实地察看、走访交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广泛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是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县,是浙北的苗猪基地,一直以来畜禽养殖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县农民家庭副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75%,年末存栏生猪61.58万头,养猪业实现产值6.01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71.2%;2009年1–9月份,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79%,三季度末的存栏生猪49.43万头(县农经局统计数),已实现产值2.83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5.06%。但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质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根据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市政府提出的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县政府及时制定方案,出台
政策,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两年中,省、市下达治理任务为421户,县自定治理任务为739户,到今年11月12日为止,已通过省、市、县验收核查的1110户,另外50户县定治理户未通过验收,正在整改完善;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有部分养殖户主动要求治理,因此,实际上全县已建成沼气综合利用设施(包括补建辅助设施)1282户,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治理任务;5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中3个已建成,2个正加紧建设中。具体做法:
(一)摸清家底,明确目标。2008年,县政府对全县规模养殖户进行摸底调查和核实工作,全面掌握了畜禽养殖存栏、出栏、畜舍面积、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等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到有关镇(区)调研生猪养殖及污染治理情况,听取当地干部和养殖户对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兄弟县市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出台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任务,引导农户转变种养模式和方式,使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二)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召开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专题会议,并成立由县长任组长、17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技术指导组和综合执法组等3个专业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4位县领导还分别联系4个养殖重点镇,指导督促工作。各镇(区)均成立以行政首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各村明确以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切实承担起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的职责。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后,县委书记张仁贵、县长沈晓红先后分赴各镇(区)开展督查与调研。
(三)措施有力,服务到位。县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整治工作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加强考核。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信誉金制度、整治申请制,推行公司化运作方式。因地制宜,推行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进行治理,既采用“两分离、三配套”模式,又采用生态养殖模式。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一是制定出台补助标准;二是培训好沼气综合利用设施的施工力量,施工中加强指导,确保建设质量;三是组织技术人员,赴各镇开展技术指导并及时提出措施应对整治中出现的困难,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开展污染治理,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控;四是创造条件,建造畜粪收集处理中心。通过召开会议、干部上门、印发资料和媒体宣传,逐一落实规模养殖场(户)的整治方案,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整体推进整治工作。
(四)疏堵结合,有的放矢。县政府在加大监管,封堵排污口的同时,重点做好“疏”这篇文章,自定任务,自加压力,加快建设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配套综合利用设施和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还把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治污工作跟不上发展速度,饲养量超过可承受载畜量的地方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专门研究,制订方案。例如西塘桥镇既是我县的畜牧生产大镇,又是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县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研讨整治方案,制定工作计划。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有差距。部分基层干部对治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和敷衍现象。农村养殖模式普遍比较粗放,农业循环经济尚未形成,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主动治污意识不强,再加上近
两年养殖效益的滑坡,有的已建好的治污设施闲置不用、偷排、直排现象依然存在。
(二)资金“瓶颈”不断显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资金需求量大。虽然这几年,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离实际还有一定差距。另外现行的政府贴补方式和个别扶持政策不尽合理,行政运行成本高,农户所得实惠少。
(三)长效管理机制相对滞后。虽然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对养殖散户的治理措施缺失,对违法排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后续管理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尤其是2008年已建好的部分治污设施利用率不高。对病死畜禽,缺乏统一、规范、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渠道,随意丢弃于河道现象较为严重。
三、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发展。重视和加强宣传教育,要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标,多种形式深化宣传教育,激发农民群众、特别是畜禽养殖户参与治理的热情,树立和实践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扩大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加紧开展整治的同时,充分研究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合理性,以“生态养殖,环保养殖”为原则,结合全县土地流转工作,规划建设设施配套的标准化畜牧生态小区,鼓励引导农户进区饲养,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和清洁养殖技术,要实现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切实减少农业污染面源。
(二)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治污。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综合治理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50头以下、5头以上的养殖经营户进牧业小区或者归并入经营大户养殖,集中治污;也可根据环境现有的承载能力,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坚持治理标准,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畜禽污染治理技术,严格落实好“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建设,加强指导、督促养殖户正确使用,切实提高设施的利用率。要制定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探索有效的畜粪收集处理模式,积极扶持与鼓励个人或企业投资有机肥生产加工企业,同时加快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努力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
(三)加大扶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治污工作中涉及的各项补助给予充分保障,对开展的治污技术研究适当安排相应的科研经费,同时要讲求补助的形式和方法。要围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循环畜牧业”这个主题,按照“治旧控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畜禽污染治理长效管理办法》,加快规范后续管理服务队伍和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县、镇、村三级的组织领导,明确县、镇、村以及养殖户的责任,切实加强投诉受理、举报查办和监督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使执法监管常态化,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四)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镇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强大合力。以加大养殖污染和违章搭建整治为抓手,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狠抓源头
控制,全面封堵直排口,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建立联合执法队伍,上下联动,加强日常巡查,采取经济、法律、科技、行政和村民自治自律等多种手段,严肃查处直排、偷排行为。依法查办病死畜禽贩卖行为,积极探索经济可行的无害化处理模式,有效做好疫情防疫工作,切实做好我县畜禽污染治理工作。
第三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3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1月11日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 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
防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 的部门批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 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 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 表。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管理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等。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 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委托他 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应当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废弃物处理工艺等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向环境的排放量。
第三章 综合利用与治理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第十八条 将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
第十九条 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应当及时对畜禽粪便、畜禽尸体、污水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防止恶臭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
第二十条 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
第二十一条 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二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备案情况抄送同级农牧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现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报告。
第二十四条 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组织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有计划搬迁或者关闭畜禽养殖场所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
第二十五条 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
第四章 激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鼓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当统筹安排,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规划,落实养殖用地。
国家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生产设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属设施用地。
第二十八条 建设和改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包括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在内的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
第二十九条 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从事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产品生产经营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品的,享受国家关于化肥运力安排等支持政策;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的,享受不低于国家关于化肥的使用补贴等优惠政策。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用电执行农业用电价格。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自发自用、多余电量接入电网。电网企业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沼气发电提供无歧视的电网接入服务,并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多余电量。
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优惠政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取沼气或进而制取天然气的,依法享受新能源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费用给予补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自愿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签订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优先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的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发展相关财政资金扶持范围。
第三十五条 畜禽养殖户自愿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相关激励和扶持政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农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 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 或者关闭。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进行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 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 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从事畜禽养殖活动或者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的。
第四十一条 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 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 出限期治理决定后,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农牧等有关部门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
第四十二条 未按照规定对染疫畜禽和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原文链接:http://
第四篇:港北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港北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畜禽规模养殖业发展,其中列入我区今年减排任务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共有39家,其中猪场37家、肉鸡场1家、肉鸭场1家。目前,虽然大多数养殖场建有储存池、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备、沼气池、粪房、雨污分流,对养殖场(区)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简单处理,但是处理不完全、工艺落后、排放不达标,对周围环境包括水源、空气、土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稳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是畜禽养殖业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为做好我区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2014年4月30日黄星荣同志在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及贵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2014年贵港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计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充分认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要性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于农村污染源治理和节能减排、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畜禽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区现代畜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畜禽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畜禽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规模化畜禽养殖比例越来越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对滞后,污染物排放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刻不容缓,紧迫而艰巨。各乡镇要充分认识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
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确保畜禽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为原则,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为重点,以推进养殖方式转变、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为抓手,以发展生态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等污染防治技术,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原则,对新、老规模化养殖场采取不同措施,实施养殖污染防治。
(一)新建养殖场同步到位。指导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落实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措施。
(二)现有规模场逐步改造。加强原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改造,建设完善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养猪场38个、存栏1万只以上肉鸭场1个。
(三)标准化示范场全部资源化利用。2014年减排项目的39家畜禽养殖全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工作重点
(一)分类指导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
一是指导帮助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按照自治区环保厅、农业
厅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做到废弃物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的投产作用的“三同时”制度。二是对原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原则,以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快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对养殖场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引导“种养结合、就地利用”,通过自行配套土地或者签订消纳利用协议等方式,采取雨污分流、堆沤、沼气处理或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就近还田利用;对养殖场周边消纳土地不足的,要积极推行“工程处理”即对畜禽养殖粪污先行进行干湿分离,固体部分用于生产有机肥,液体部分要综合利用不得外排。
(二)推广应用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各乡镇要根据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1.对属于今年减排计划项目清单中第4类粪污处理方式鼓励模式要求养殖场(小区)采取干清粪方式,产生的粪便经堆肥后用于农业生产(养殖场必须有自己的土地或周围有大型农业公司)或出售至专业有机肥生产厂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或深度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养殖场不设污水排放口,污水回收利用可用于液态有机肥、水产养殖、农业种植或回用于养殖冲洗水。
2.对属于今年减排计划项目清单中第5类粪污处理方式鼓励模式要求养殖场(小区)采取干清粪方式,必须建设合格的防雨防渗的粪便发酵场或堆放场,堆放场容积达到规定要求;污水可厌氧处理或储存,沼液或污水储存池必须防渗处理,储存池体积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3.各畜禽养殖场均应建设雨污分流设施,设置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用明沟布设。
4.对于粪便直接农业利用和生产有机肥的,必须配备固定的防雨防渗粪便堆放场所和消纳土地。一般情况下,每1头猪粪便堆场所需容积约0.1m。
5.对于污水和尿液直接农业利用的,应分别建有固定防雨防渗污水/尿液储存池,储存池容积至少能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量,养猪采用干清粪方式的储存池容积不少于0.3m/头。
6.继续推行沼气工程建设,完善沼液处理设施,在立足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沼液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7.畜禽养殖场不得向水体或者其他环境直接排放、倾倒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渣和污水。养殖场建设污水储存设施,不设污水排放口,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污水用于灌溉农田的,排放前必须采取沉淀、厌氧等有效措施进行净化。污水/尿液采用厌氧处理的,养猪采用干清粪方式的厌氧池容积不少于0.1m/头;采用厌氧+好氧处理的,好氧池容积不少于0.01m/头。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乡镇(区)要切实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进行统筹安排,加大推进力度。要制定本辖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工作目标、防治重点、扶持政策及推进措施。要建立例会、通报、督导、考核等制度,及时检查存在问题,总结典型经验,并于每季度末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区水产畜牧兽医局。
(二)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提升整体防治水平。一是积极争取农村环保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二是协调新能源办,扶持 333
3大型畜禽养殖场独立建设和中、小型畜禽养殖场联户建设沼气生产及发电工程。三是充分利用生猪、肉鸡、肉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菜蓝子”畜禽产品生产项目,重点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或改造。四是对商品化生产有机肥、沼气燃料等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引导畜禽集中养殖区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沼气燃料等,全面提升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
(三)宣传发动,加强示范引导。
各乡镇要采取多种形式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广泛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企业自律、公众积极参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生态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各地要针对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规模、品种、方式的养殖场等,打造一批粪便无外排、无害化高效堆肥、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示范工程,探索有效的技术和防治模式,总结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分解任务,促进均衡发展
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本规划精神和工作任务,尽快确定污染治理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名单,制定相应的全年防治工作计划,报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备案;各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要在年底前完成;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末上报。水产畜牧兽医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列入今年减排任务名单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次督查检查情况将在全区通报。
港北区环境保护局
2014年5月20日
第五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一、单选题
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C)起实行。
A、2013年10月8日
B、2013年12月31日
C、2014年1月1日
D、2014年7月1日
2.(B)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C)万元以下的罚款。A、5
B、8
C、10
D、20 4.未按照规定对染疫畜禽和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C)元以下的罚款。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5.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由(C)确定,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备案。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6.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管理目录,由(C)确定。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7.对环境可能造成(D)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A、一定影响
B、较大影响
C、恶劣影响
D、重大影响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D),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A、人力投入
B、设备投入
C、现金投入
D、资金投入
9.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C)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A、微生物
B、植物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10.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C)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
A、种植
B、养殖
C、种植和养殖相结合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当统筹安排,将(B)畜禽养殖用地纳入规划,落实养殖用地。A、集约化
B、规模化
C、产业化
D、标准化
12.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用电执行(B)价格。A、工业用电
B、农业用电
C、商业用电
D、居民用电
13.(A)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14.(D)发现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报告。
A、乡镇人民政府
B、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C、县级人民政府
D、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15.畜禽养殖用地按(A)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生产设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属设施用地。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地
16.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C)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A、法律
B、规章
C、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D、制度
17.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A)评价。
A、环境影响
B、产业规模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18.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处(A)万元以下的罚款。
A、5
B、8
C、10
D、20 19.制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是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C)持续健康发展。
A、农业
B、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牧业
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报(D)批准实施。A、本级以上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相关授权部门
D、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
二、多选题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ABCD)。
A、统筹规划
B、合理布局
C、综合利用
D、激励引导。
2.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ABC)。
A、品种
B、规模
C、总量
D、面积
3.禁止在(ABCD)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A、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B、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C、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4.(ABC)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A、新建
B、改建
C、扩建
D、重建
5.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ABCD)等。
A、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
B、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 C、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D、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 6.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ABC)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A、粪肥还田
B、制取沼气
C、制造有机肥
7.国家鼓励利用废弃地和(ABCD)等未利用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A、荒山
B、荒沟
C、荒丘
D、荒滩
8.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CD)的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A、2万元以上
B、5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
D、10万元以下
9.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AD)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A、10万元以上
B、30万元以下
C、20万元以上
D、50万元以下
10.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AB)备案。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
11.(AC)的管理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确定。
A、大型畜禽养殖场
B、小型畜禽养殖场
C、养殖小区
D、其他畜禽养殖场
1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AD)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A、预防为主
B、预防为辅
C、兼顾治理
D、防治结合
13.(ABC),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
B、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
C、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
D、已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
14.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AC)。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废弃物排放标准
C、总量控制指标
D、总量指标
15.因(ABCD),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A、畜牧业发展规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城乡规划调整
D、划定禁止养殖区域
16.将(ABCD)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A、畜禽粪便
B、污水
C、沼渣
D、沼液
17.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应当及时对畜禽粪便、畜禽尸体、污水等进行(ACD),防止恶臭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
A、收集
B、整理
C、贮存
D、清运
18.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ABD)的规定,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A、法律
B、法规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
19.国家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展(BD)畜禽养殖。
A、集约化
B、规模化
C、产业化
D、标准化
20.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AC)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三、判断题
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
(√)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3.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4.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
(√)
5.国家鼓励利用荒山、荒漠等未利用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6.《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适用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
(×)7.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8.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10.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1.已经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12.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应当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废弃物处理工艺等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向环境的排放量。
(√)13.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
(√)14.畜禽养殖户自愿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以依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享受相关激励和扶持政策。(√)1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16.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近利用。
(×)17.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18.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20.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从事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产品生产经营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简答题
1.制定《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制定《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等。
3.在哪些区域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答:《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2)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3)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4.乡镇人民政府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的责任有哪些?
答:《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现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报告。”
5.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三条规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