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5.关于创建湖南省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镇的申请报告[精选]
关于创建湖南省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镇的申请报告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小城镇办:
XXXXX镇地处XXX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接YY、YY县大YY镇,西抵YY镇,南邻YY镇,北连YY乡,素有XXX‚南大门‛之称。207国道、邵永高速、洛湛铁路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农业设施完善,是一个农业强镇和工业大镇。
一、自然条件
镇域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50米。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7.8万。耕地面积4.14万亩,林业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46.7%。境内有丰富的大理石、石灰石、铁、锰、锑等矿产,风景名胜古迹有四尖峰、燕子岩、观音阁、白云庵、野猪洞、金华山寺、天明岩碑刻、雷音阁旧址等。
二、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XX镇对城镇建设重新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相继建成了湘西南建材城、XX塑胶建材城、莺歌路开发区、金峰路开发区、火车站前开发区,城区规划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到3.2万人。随着北旗火车站、何伏国家粮食蓄备库、邵 1 永高速公路互通纷纷落户XX,客贾云集,市场繁荣,XX镇已成为XXX东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集镇管理规范的新型城镇已初步形成。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2006-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年均以15%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76123万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2815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80元,同比增长30%、9%。财政税收逐年增长,2010年实现财税收入946.9万元,同比增长15%。2006-2010年累计引进外资12.6亿元,全镇企业总数达266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0家,企业总产值在2.14亿元以上。雪峰冷饮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企业,诺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大铁合金厂、东方红耐磨材料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被县委、县政府列入‚小巨人‛工程。占地50亩的坦湾工业园,是镇政府招商引资的开放特区,园内现有工业企业8家。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
规划建设管理方面。XX镇城建办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0人,办公室两间共30平方米;制定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城建档案、绿化、环境卫生、镇容秩序、街道管理、防灾等管理制度健全。2000年委托邵阳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总规、专规和控制性详规的编修,按照中等城镇功能标准对XX镇区进行规划设计,历年进行了多次修正优化。根据新编修的总 2 体规划(2001-2020),镇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万。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齐全,历年来XX镇各届党委、政府都严格按照城镇规划编制搞建设,每一次修订都通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征求群众意见。XX镇建有占地6352平方米的社会停车场一处,沿线停靠车辆都在规定地点停靠;成立了镇环卫所,健全管理队伍,做到了集镇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城区基本杜绝了私搭乱建、违规设摊、占道经营现象,目前,XX镇集镇卫生清洁、车辆停靠有秩、市场秩序井然。
建设用地方面。我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制定出台《小城镇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小城镇综合整治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成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实行‚一书两证‛规划许可制度,推行‚一申请、两审查、一审定‛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强化对包括宅基地在内的所有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2010年集镇房屋建筑面积43.2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5.73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1.62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4.42平方米。其中镇政府机关办公楼两座共70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主干道有迎宾路、胜利街、大旺街、莺歌路、金峰路、四峰路等12条,总长7099米,平均宽度17.2米。
资源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面。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 3 重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禁实推新、节能减排,关闭、关停红砖厂5家;严厉打击非法开采锰、锑矿行为,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全镇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80台,建成沼气池390口,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镇区建成下水道12条,总长8.68公里,新开发区内下水道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均设双边下水道,覆盖率达80%以上;多方筹措资金计划新建节能路灯120盏;计划新建140余个垃圾池,计划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一处,面积2333平方米,成立了镇环卫所,组建了一支16人的专业环卫队伍,对集镇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了集镇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建有垃圾处理场一处,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基础设施与园林绿化方面。近年来,我镇连续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亮化。实施道路改造工程,2005年投资200万元,将2.1公里主街路面全部水泥硬化;相继建成了湘西南建材城、XX塑胶建材城、莺歌路开发区、金峰路开发区、火车站前开发区等五个新开发区,开发区内100%实现三通一平和植树绿化,随着207国道改扩建工程的完工,XX镇五个开发区将连成一片。XX镇现正举全镇之力对集镇实施 ‚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对集镇下水道进行扩改和集镇改厕,增添垃圾箱;计划投资100万元,在主街道上安装路灯120盏;建 4 设街头绿地,见缝插绿,修建花坛、栽种人行道树,投资8万元对10条街道路段两旁植树1800株,集镇主要路段实现绿化,人均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现有自来水公司一家,成立于1991年,自来水覆盖率100%,由于年久失修,居民供水保证率只有95%左右,镇政府计划投资100万元对供水管道及净化池进行彻底改造。
公共服务方面。XX镇集镇现有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1所。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XX完小占地15500平方米,镇中学占地21800平方米,两所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名列XXX前列,XX镇中学于2009年成功创建市合格制学校。建成了全市一流的镇中心卫生院1座,占地6.4亩,现有职工45人,住院床位20个。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医疗目标。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XX敬老院占地11.69亩,能容纳50名五保老人居住,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被评为全省示范性敬老院。投资5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镇文化综合大楼,新修的文化综合大楼占地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软硬件设施齐全;2004年建成的新农贸市场占地2048平方米,拥有摊位120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经营面积1600平方米。镇区建有冲水式公共厕所2座,蹲位24个。
历史文化保护与特色建设方面。XX镇发展组建了业余腰鼓队、高跷队、狮子队、变脸等34个民间艺术团体,1994年,XX高跷艺术团参加‚世界养生大会永福国际养生节‛活动获奖,2008年XX 镇高跷艺术、扎台戏被湖南省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0年XX祁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农村民间剧团‛,1998年XX镇被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为全省‚百强‛文化乡镇之一。
在小城镇建设上,我镇立足长远,追求品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建精品‛的指导思想。首先对镇区进行了一次高起点的规划修编,绘制出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镇区骨架由原来的1.04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3平方公里。其次突出风格,建设精品。政府对镇区所有建筑进行了统一设计,严格标准进行施工。使镇区建设最终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在建筑风格上,既注重实用,又追求美观,突出了小城镇的主流特色。
三、绿色重点小城镇发展规划及申报理由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以新型工业化为先锋,以现代农业为主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四地一中心建设为引擎’‛的总体思路。立足建设湘西南物流中心,有序地进行城镇开发,突出抓好城镇品位提升和功能完善,加快城镇规划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各开发区的建设,把XX打造成湘西南的‚小义乌‛,吸引湘桂粤三地商贩落户XX,带动第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大力推广沼 6 气能源建设和太阳能建设,确保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XX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以居家养老、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鼓励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XX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励精图治,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成绩显著,为我镇申报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乡镇创造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十二五‛开局之年,XX镇党委政府又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积极谋划发展蓝图,进一步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规划,我镇有决心和信心树立好示范乡镇的模范带动作用,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及指导下,以申报和创建示范镇为契机,以建设‚花园式XX,生态式XX‛为目标,力争在打造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中有更大的成效。
申报单位:XXX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5日
第二篇:瑞塔铺镇申报绿色小城镇试点示范镇推荐材料
打造特色城镇
建设生态瑞塔铺
——桑植县瑞塔铺镇申报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镇推荐材料 中共瑞塔铺镇委员会 瑞塔铺镇人民政府(2011年10月26日)
瑞塔铺镇隶属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距张家界市38.5公里,是红六军团指挥部所在地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张(家界)桑(植)、桑(植)慈(利)、桑(植)官(地坪)等主要公路干线交汇之地。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37亩,辖21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22个村(居)民小组,5986户,28805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1.2万人,城镇化率达43%。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财政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近年来,我镇抓住县城东扩机遇,积极实施城镇西进战略,小城镇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城镇面貌与整体文明水平同步,城镇旧貌换新颜,城镇不断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区产业初具规模,初步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宜居的城镇化道路。
一、坚持规划先行,建设特色瑞塔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的小城镇建设理念。2009年,在《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
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建立了甘溪、东旺坪3000亩油茶基地和杨家洛花卉苗木基地,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家。
在生态环境方面,我镇全面启动绿化工程,加大对集镇的美化、亮化、绿化力度,投入100多万元,实行集镇改造升级;开展机关庭院绿化行动,不断提高绿化品位,集镇机关绿化覆盖率为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为5平方米。加强河堤治理,投入170万元,建成了700米的沿河风光带;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建成垃圾池102个,垃圾箱50个,发展沼气池480个,农村改厕456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村1个,市级生态村5个,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在集镇管理方面,结合城市管理经验,加强了集镇管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治理行动,开展了“瑞塔铺是我家,美化绿化靠大家”的主题的环保行动,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添置了垃圾箱50个,聘请10名保洁人员全天候清扫,保持集镇街道干净整洁。
在加快生态新农村建设方面。我镇杨家洛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主色调,家家通水泥路,户户使用太阳能,屋前屋后绿色环抱,节能环保、生态绿色已经成为村民的习惯。
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瑞塔铺
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
第三篇:关于申报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的介绍材料
申报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介绍材料一曲湘江绕境而过,通江达海,滨江两岸,风清人和。衡枣高速,贴镇而过,省道317线与210线贯穿东西。湘江大桥飞架南北,方便了祁东县与常宁市交流互往。这就是素有祁东“东方明珠”之称的河洲镇。河洲镇位于祁东县东部,距县城46公里,毗邻归阳镇、鸟江镇、粮市镇,与常宁市、祁阳县隔河相望。辖3个居委会、38个村、总人口35000人,总面积65.5平方公里。近年来,河洲镇以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紧扣“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开发,建设经济强镇”的工作主题,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三大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祁东县城镇总体规划(2002--2030)已把河洲镇定性为生态宜居边贸中心镇,加上河洲镇交通便利,水陆两捷,三县交界,区位优势与日俱增,已成为祁东县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之一。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河洲镇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统一宏观调控部署,全面抓好落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紧扣自身优势,利用土质肥沃、靠山有水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渔业,种植业。到目前为止,以渔业带动的鱼苗养殖、鱼餐饮业、成品鱼销售交易辐射周边县市,年可创收超过1000万,同时河洲种植油菜、花生、豆类等特色农业产业也初具
规模,其中油菜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产值近500万元,作为祁东县油菜种植示范区被予以推介。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河洲解放思想,拓宽发展路子,进一步走好农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三条路子,突破经济结构单
一、基础设施脆弱、发展理念滞后三大制约,在大项目引进、拳头产业发展上寻求突破。自2010年以来。河洲镇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以上,其中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人均可支配财政收入达到11000元,在全县处于前列。
二.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河洲城镇建设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精心打造。我镇在城镇建设规划上下大力气,露真功夫,完成了1996年-2010年15年规划修编。今年又邀请省市县规划部门专家现场参观指导我镇建设,提供建议并对城镇未来发展编制了2011-2030年城建总体规划,专门对集贸市场,鲜鱼市场,口味农家鱼街编制了详细规划,城镇范围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河洲镇城镇规划在编制详规和实施规划过程中,确保做到:一是立足长远,规划超前;二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三是:严格规范审批条件及手续,依法规范管理工作,严控“人情”规划、“关系”规划;四是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考虑群众诉求需要,注重群众利益,以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观念,逐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围绕建设湘江明珠,扎实搞好河洲城镇的优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2009年以镇财政拨付3/4,各单位募集1/4的形式筹集资金80万元,为全镇五条主要街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路灯134盏,镇区告别了夜晚漆黑,群众走夜路无安全感的时代。2010年,因绿化镇区需要,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通过优惠政策的支持引进广州商人投资400余万元,建立一个占地近300亩的苗圃,每年向镇无偿捐赠树苗150株用于绿化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在三个方面下硬功夫。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发的河洲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已接近尾声,争取早日竣工。平桥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大桥路两旁的路灯安装、排水沟工程也已完成。占地5亩,投资90万元的河洲农村客运站已建成营运,结束了我镇没有大型停车场的历史。畅通工程接近尾声,除去我镇落排村四面环江,暂时没有通公路外,全镇37个村、3个居委会通畅工程都基本结束,全镇共修筑里程为120余公里。二是加大环境美化投入,经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未来三年将投入资金180万元,将镇道两旁种上景观树,镇内短期未开发的裸露土地铺上草坪,目前首批资金60万元已基本落实到位。三是争取资金兴建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已立项,明年年初启动建设,预计投资200万元,按满足4500户饮水要求的标准设计,项
目建成后,可保证我镇近25000人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厂正在调研阶段,目前污水排放按老镇区集中排放,新开发地段修建排水沟渠实行雨污分流的原则进行排放。
四.环境卫生治理情况
近年来,河洲镇高度重视城乡清洁工程、镇容镇貌整治。一是积极宣传卫生观念,积极推进生活区、公共场所绿化美化净化,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工具,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二是加大投入,配备基础工具。投资148万元新增街道洒水车一台、、垃圾斗38个、垃圾拖运车1台,环卫小车5辆,新增环卫工人5名(达到11位),另由镇财政每年拨付12万余元作为镇区清洁工程专项经费。城镇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倡导“人人动手,减少污染”,开展垃圾分类回收,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形成常态,下发《河洲镇城镇管理办法》,与镇属单位及各村居委会齐抓共建,环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奖惩考核明确可操作。
在镇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与推动下,各单位村居委会积极落实,镇容镇貌得到了大力改观与持续保持。
五.建设用地集约性
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为4300人,现阶段建成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6平方米;为了响应中央关于节俭办公的要求,河洲镇放弃原拟定的新建办公楼计划,在原七十年代老区公所办公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简易装修,人均办公环境面积不到15平方米。
六.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基本的社会安定和群众需要说应具有的基本社会条件。近年来,河洲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公共娱乐设施方面都加大了投入管理力度。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低保户占全镇人口比率为4.2%,低保年投入资金10万余元,河洲镇共有学校10所,其中中学2所,完小7所,办学点2 个。镇一中和镇中心完小于2002年通过市级验收,创建为“市示范性初级中学”和“市示范性中心完小”。一中还被县绿化委员会授牌为“园林单位”。河洲镇医院现有职工136人,其中主治医师12人,有20多个临床科室,病床100多张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基本可以满足河洲镇群众的医疗需求在文化方面,河洲镇现有龙灯队11个,篮球队8支,秧歌队、腰鼓队各3支,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每年都开展龙灯、卡拉OK、象棋、书法、秧歌、腰鼓、农民篮球、老年人健身操等比赛活动。2005年以来每年举办了庆“七一”党员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和“河洲镇农民文化活动周”等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
目前,河洲镇迎来了千年难遇的飞跃发展机遇,古镇焕发出全新的风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科学发展,做到规划科学,建设科学,为把河洲镇建设成为合格的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而努力!
祁东县河洲镇政府
2011年11月
第四篇: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
财建[2011]341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战略实施,我国小城镇得到了较快发展,积聚人口规模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在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创建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绿色重点
小城镇,切实为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示范,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积累经验。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中央政策引导,试点示范带动。通过中央支持试点示范、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建设要求等,带动和引导绿色小城镇建设,克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二是地方责任主体,统筹规划推进。地方政府承担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责任,抓好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组织实施,确保政策效果;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政策导向要求,认真修编行政区域内重点镇规划,并完善配套管理机构和政策措施,予以稳步推进发展。三是加强绿色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小城镇发展,要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经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权益等各项工作。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从加强城镇薄弱环节入手,为更好地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注重机制探索,积累工作经验。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检验政策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制度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积累经验。
三、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工作内容
(一)设立评价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建立绿色重点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对人均建设用地、污水处理率、绿化面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实行量化考核。根据东、中、西部区域的不同,评价指标将有所区别。试点示范镇要根据评价指标相应明确有效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能力、引导产业和人口有序集聚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二)探索建设模式,体现特色发展。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和环境基础,分类探索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要保持地方和小城镇特色、保护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避免千篇一律。大城市郊区及城镇密集地区试点镇,要积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融入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历史文化及旅游景观的特色试点镇,要在挖掘资源优势、统筹保护和开发方面形成好的机制与办法;位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试点镇,要在增强产业聚集功能与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以城带乡”作用方面积累经验。
(三)完善规划编制,落实建设任务。根据试点示范目标任务及发展模式,编制完善绿色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试点示范镇建设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住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作为主要任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制订实施方案,要细化建设任务,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规模、施工方案、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把规划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四)突出绿色生态,保证重点工程。试点示范镇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能力,重点开展以下绿色生态设施建设,一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二是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三是商贸流通设施、镇内道路、园林绿化及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落实县级责任,统筹项目建设。试点示范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对推进绿色重点镇负总责,按照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要落实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积极筹措资金,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切实抓好工作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
四、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支持政策
(一)财政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支持试点示范镇建设发展,在符合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的前提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向绿色重点小城镇倾斜,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开展相关工作,完成相应建设任务。地方财政也要切实加大投入,与中央财政资金形成合力,更好地支持绿色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二)城乡建设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试点示范镇纳入项目带动规划一体化实施试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
度。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整合现有各类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项目和资金,向试点示范镇倾斜。
五、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组织实施
(一)循序渐进、逐步推开。2011年将率先在部分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省份选择少量试点示范镇,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2011年试点申报组织工作另行通知。
(二)加强指导,协同推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组对试点示范镇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绩效考核评估等全过程予以指导。地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协同推进试点实施。
(三)绩效评价,加强监督。将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纳入财政绩效考评范围和重点镇动态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开展较好、试点效果突出的试点示范镇加大支持力度,并作为示范样板予以推广。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建设项目实施效果。
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地方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根据以上实施意见,制订推进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具体办法。试点示范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时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一年六月三日
第五篇:绿色示范医院创建材料
打造服务品牌 争创绿色医院
---邯郸明仁医院创建“绿色医院”的事迹材料
邯郸明仁医院是一所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脑病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位于邯郸市滏河南大街361号,开设病床400张,设有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脑外科、心血管病科及呼吸、消化、肾病、糖尿病、血液病、妇科等临床科室和放射、检验、功能、康复等医技科室,配备有美国GE核磁共振、螺旋CT、飞利浦HD11彩超、全自动生化检验、高压氧仓等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是邯郸市医保定点医院,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开诊十年多来,始终以“高新科技+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以医院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为目标的“绿色医院”创建活动,始终以医院管理围绕病人、基础设施着眼病人、业务建设为了病人、后勤保障方便病人、文明服务面向病人为服务理念,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来规范和衡量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环境设施等各项指标,使医院管理真正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先后被授予 “全国文明诚信医院”、“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先进单位”、“邯郸市文明单位”、“邯郸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邯郸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先进单位”、“邯郸市劳动关系三星级和谐企业” 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 被评为全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一、环境创新
依靠实力树形象
高新科技与人文关怀是“绿色医院”的两大基石,都是为了使医学更好地解除人类的病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健康。因此,“绿色医院”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是把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功能和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医学科学技术与医学人文关怀的真正融合。因此,创新医院环境、塑造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知名度、信用度和美誉度已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美化就医环境,温馨舒适为患者。我院的新院址建于2003年,2007年进行了扩建。为了使建筑结构、布局、外观形象等与现代化新型医院要求的心理一生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我们按照设施宾馆化、环境园林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的“四化”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先后多方措资400余万元用于美化就医环境。在户外增设路灯、霓虹灯、指示灯,安装假山喷泉,在院内栽花种草植树,绿化面积达35%,建成了供病人休闲、疗养、欣赏于一体的中心小花园;分别设置垃圾点对生活和医用垃圾分类管理,医疗垃圾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集中收集,实施无害化处理;在整体布局上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全面装修改造,设置开放式护士站,病室装修家庭化,格调温馨淡雅,配备了电视、中央空调、独立卫生间、集中供氧、床头呼叫系统;走廊内明亮宽畅,设有防滑扶手、科室特色介绍、科普知识宣传栏,病 区内设有患者活动室,便于患者娱乐活动。医院建筑和设施的装修均选择环保产品,淘汰了燃煤锅炉,投资70余万元在每个病区添置了电热炉,安装了污水排放处理系统,使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均达到环保标准。
(二)改善设备环境,放心就医有保障。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是评判医院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措资4000多万元,用于硬件设施购置。拥有美国GE核磁共振、螺旋CT、飞利浦彩超、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脑电地形图、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呼叫系统、高压氧仓等设施设备,满足了临床医疗需求;建立了医院内部网络,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使设备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三)优化服务环境,文明行医树形象。员工是医院建设的主体,医院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医院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员工的言行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始终注重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首先我们开展了以“一、二、三、四”为主题的正面教育:“一爱”即“爱岗敬业、岗位奉献”教育,让职工增强文明服务、乐于奉献意识;“两思”即“回顾思源、展望思进”,让职工认识到“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对于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满意在医院”活动,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四信”即“信念、信仰、信任、信心”教育,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职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医疗行为。其次,我们坚持定期举办医护人员礼仪培训、礼仪竞赛,打造星级护理队伍,争当文明医生等多种促文明服务活动; 同时在全院广泛推行“高雅、礼貌、和蔼、谦虚、廉洁”的十字文明服务准则;推行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推行就诊全程无障碍服务模式。
二、质量创新
突出特色创名牌
创新是“绿色医院”的灵魂。按照立足现实、科学整合的原则,把传统与现代的医学技术资源、医学人文资源有机统一起来,渗透到创建“绿色医院”活动的诸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创造性劳动,冲击医院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三大目标,实现“医院环境优化、服务模式改革、管理机制创新”三大跨越。因此,我们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品牌战略和“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整体提高”的科技兴院战略,狠抓医疗质量创新。
(一)强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一是强化全员质量意识。通过意识教育,使“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建立质量管理网络。成立以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为中枢,科室领导为骨干,全院人员自我监督为基础,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制定规范的、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考核方案》。由院长、主管院长及各职能科室每月实施考评,保障了医疗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四是实施重点区域质量监控。对药品购销、医疗安全、医疗文书书写等全过程的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形成了既抓 4 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又抓环节质量,变质量控制的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有效的提高了医院全过程的医疗质量。
(二)培养人才,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医院要发展,质量是保证,人才是关键。医院在培养人才方面,一是请进来。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定期来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示范和疑难病例会诊,以培养业务骨干。二是送出去。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61万元,选送了21名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医务人员到河北省第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残联残疾人康复中心博爱医院等省和国家级医院进修深造,并给他们派任务、压担子,促其脱颖而出。三是认真搞好院内三基培训、岗前培训和在岗传、帮、带,开展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及考试考核等多种有益活动。四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在职自学和离职上学。目前,医院人才梯队已经形成,全院有高级职称人员30人,中级职称人员22人,临床医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85%达到大专学历。近年来,共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人工椎体置换术、食道癌胸改术、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颅内出血经颅抽吸术等较高难度的新技术、新项目。
(三)抓学科建设,培养特色名牌。要形成院有特色、科有重点的技术优势,首先要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使之在科、教、研等方面达到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以通过“特色”、“专长”的“光环效应”来提高医院知名度,树立形象。因此,我们结合科室特点择优扶强、分类指导,以“发挥特长,培养特色”为原则。一是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为各科选定1至2名医德好、能力强、业务精、威望高的学科 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坚持对带头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给予时间保证,对学术活动、科研开发给予资金保证,对业务开展给予人财物全方位支持,以充分促进其在科室的传帮带和学术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和提高科室的整体实力。二是鼓励各科在省内各大医院寻找势力较强的专科医院逆行对口交流,引导科室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引进新的诊疗方法、新的诊疗器械、新的药物配方等以此来增强科室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三是加强重点专科和优势专科建设,我们对有专长有特色、对医院整体服务有影响的科室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对技术骨干进行重点扶植,对科研、教育、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引进重点支持,使脑血管病科、肾病科、心血管病科等一批科室成为“拳头产品”,并形成了“名牌效应”。目前,脑血管病科已成为河北省重点学科,肾病科、心血管病科成为市重点学科,全院已有省名中医1名、市名中医10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名,邯郸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名。实现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业务发展战略
三、服务创新
以人为本促发展
创建“绿色医院”,真正实现高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关键是要整体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因此,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强化人文学科教育,使医护人员不断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通过对病人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悉心关怀来施展技术,提高水平,在释放慈爱之心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融合,使医护人员以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投入到创建“绿色医院”的实践之中,努力为探索21世纪医院发展新模式做贡献。
(一)创新服务理念。一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根据职工的思想行为规律,抓好医院的服务理念创新。医院在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敬业爱岗,做合格的医护人员”、“敬业守德,岗位成才”、“医与法”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引导员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利益追求统一到医院整体的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上来,真正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和“病人至尊、服务至善、质量至优”的服务理念;二是实行人本管理、培育医院精神。我院倡导的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廉洁行医、优质服务”的理念,表达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精益求精,对病人文明服务的医院精神。这一精神和理念对社会公众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使之与医院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影响,与病人形成稳定信任的纽带;三是适应人本管理的原则要求,树立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是医院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广大员工的行为意识和较高境界,能够激发广大员工的荣誉感、自尊心和趋同心理,典型如同医院的品牌,是医院的宝贵财富。
(二)创新服务内容。一是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围绕一切服务于病人的宗旨,配备了候诊椅,设立了书报架;推行节7+24接诊制度;对住院病人、老年病人、危重急症病人由医护人员全程护送诊治;划价、收费、取药窗口实行限时服务;市区救护车免费接送住院病人,半价接送和转诊远程病人,建立了交通事故创伤绿色通道。这些便民 措施为医院赢得了极大信誉。二是规范服务行为。围绕“五个明白,五个知道、八项权利”改善病人就诊软环境。在门诊大厅安装电子屏幕,公开药品和检查收费标准;实行住院病人重大检查、特殊用药签字制度,推出了病人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保证了每位病人的清清楚楚用药、明明白白消费;并将医院特色科室、专家介绍等内容汇编印制成《健康服务指南》发放;同时,制定和完善了优质服务的有关制度和措施,使“病人至尊,服务至善”得到最终体观。三开展“病人选择医生”工作,由以往的“病人围着医生转”变为“医生围着病人转”。
(三)创新服务形式。我们努力在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门诊大厅内有醒目的医院布局示意图、病人选择医生一览表和导诊服务台工作人员,把病人导引到就诊地点;有着装整齐的安全保卫人员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病人的财产安全;门诊楼设有门类齐全专家门诊,并免除挂号费;还设置了配有躺椅沙发和彩电的门诊输液室;老、弱、危、急重症患者由门诊护士护送进入病房。住院后的患者可享受到包括基础、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等全过程的整体护理;住院患者还可享受24小时开水、热水供应,洗澡和合理膳食的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我院还做到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为使急诊病人救治方便,医院加强了急诊科建设,加入了邯郸市120急救中心,成为邯郸市120急救中心明仁医院站,并开通了7530120、7530199、6030120三部急救电话,配备了专用救护车和专职司机,充实了医疗队伍,开通了院内外急救会诊及通讯联络系统,构成以急救中心为龙 头,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的急救体系,达到了“急诊病人来院后5分钟内开始处置”和“院内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的要求。
医院还注重拓宽服务外延:先后组织到农村、社区、单位义诊、开展健康讲座1500多场次,为周边县农村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免费体检25000人次;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及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后,我院全体职工心系灾区,先后捐款30多万元;参与了“三鹿”问题奶粉儿童筛查、甲流感防治、H1N1、H7N9禽流感防治等公共卫生事件,奉献了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