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伊犁州、博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伊犁州、博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厅《关于开展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新建传„2010‟15号),以下简称《调研通知》要求,我组(李礼平、陈亮、白燕)于2010年5月6日-12日对伊犁州、博州开展了工作调研。此次调研工作得到了两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工程和城乡建设放在首位,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都不同程度的取到了明显成效,调研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两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按照自治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房地产市场运行、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城乡规划工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均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特别是在民生工程方面,两州工作扎实、有序,成效显著。通过此次调研和现场查看掌握及了解的情况,两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得到领导高度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各县市城乡建设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体会最深的是博州党委、政府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从城乡规划工作着手,抓好全州城乡建设工作。博州专门成立由州党委、政府一把手挂帅的城乡规划领导小组,全面抓实规划工作。为此,博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成绩更为突出,城乡环境、道路、景观面貌得到全面体现,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落到实处,进一步促进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展开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伊犁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除察布查尔县尚未达到城市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实物覆盖率100%以外,其他各县市全部达到了100%的覆盖面。租廉住房建设任务分解有序,州政府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伊犁州直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立争完成今年新建廉租住房3817套,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2793套,棚户区改造新增廉租住房1024套。2010年1月14日各县市政府领导分别与州政府领导签订了《2010年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等内容。目前,各县市已基本完成了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和用地审批工作,伊宁市、尼勒克县、巩留县、新源县新建和续建项目已相继开工,开工总套数为2707套,建筑面积133615㎡,其中廉租住房新建(含配建)项目874套,建筑面积42826㎡,续建廉租住房1833套,建筑面积89817 ㎡,占已开工项目总套数的23%。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共计11880万元,其中新建廉租住房新增中央投资预算内资金6925万元已到位,州政府研究决定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800万元,各县市人民政府预算资金4155万元。
博州低收入家庭共有4457户,其中低保家庭有1622户,截止2009年底,全州累计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076套,完成投资额1.12亿元,累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654户,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2010年计划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555套,其中2009年已开工建设,但未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计划698套,2010年新建857套,投资概算11.66亿元。目前,各县市廉租住房续建项目已进场施工。
在具体落实廉租住房建设工作方面:一是精心选址。将选址全部选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便利的区域,在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相对集中建设,以及同危旧房改造相结合进行廉租住房建设,几种方式既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又降低了出行成本。特别是对牧民居住的问题,采取了低保与廉租、抗震安居、农村建设相结合。既改善了居住环境,又解决了子女上学不稳定的问题;既提高了培育牲畜的繁植成活率,又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搞活了副业,农牧民家庭收入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丰富了文化生活;既节约了开支,又提高了家庭收入,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二是科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又考虑少数民族居住习惯和部分家庭人口多的实际,设计多种户型供住户选择;既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居住需要,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三是公平分配。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阳光操作,使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具体执行中,优先安排老、弱、病、残、孤等特殊群体,得到了保障对象和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四是适当补助。对一些病、残、孤寡等特困群体缴纳房租和水、电、暖、气等费用困难的家庭,民政和建设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保障家庭入住时,一次性缴纳一年房租的,给予减免2个月的租金,残疾人还可再享受一定比例的租金减免;对确实无力缴纳采暖费的家庭,民政部门采取社会救助,适当补助采暖费,确保了特困群体的后顾之忧。为有效地降低廉租住房建设成本,确保质量,紧紧抓住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资金提前到位的有利时机,各县市做到“三早”,即早定购建筑材料、早规划设计、早开工建设。2009年在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确保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了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同时采取了“租售并举”的措施,使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为政府回笼资金拓宽了渠道,并实现了低保与低收入家庭拥有了自己住房的梦想。
(二)棚户区改造方面
摸清底数,制定实施规划方案。伊犁州即将开工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旧住房8413套。2009年底州直各县市完成了棚户区调查摸底,量大面广。据统计:州直共有棚户区住宅规模房屋总套数33.07万套,总户数3.12万户,总人口11.32万人,总建筑面积308.8万㎡。其中:无房户有2870户,人均居住面积在13㎡以上的有20358户,人均居住面积在13㎡以下的有7961户。为如期确保质量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州政府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伊犁州直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州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抓落实,与各县市政府领导签订了《2010年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
博州棚户区调查摸底,截止2009年底,全州棚户区居民总数为5822户,各县市已经编制完成了棚户区改造五年规划,并按程序已上报备案。州党委和政府力争五年完成棚户区5822户居民的住房改造任务,其中在改造中配建廉租住房844套,公共租赁住房1223套,住房建筑面积达44.5万㎡,总投资概算20.7亿元。2010年计划任务1050套,投资概算25096万元。此项工作各县市正在积极进行房屋拆迁、项目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拆迁600余户,支付拆迁补偿资金5000万元。
改造方式方面。两州均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行拆建改造、综合整治改造、加固改造三种方式进行。拆建改造主要针对危旧房屋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而进行重点改造。综合整治改造主要针对可整治的旧居住区,以房屋维修加固、建筑节能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等为改造重点;加固改造主要以具备历史文化价值、地域特色的片区和建筑,通过加固、改造、确保历史风貌和地域特点。
具体落实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将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雨雪灾害和房屋严重倒塌的问题,要求各县市把改造、廉建、灾后重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实行六个统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优惠政策,统一检查验收,统一总结表彰。
三、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作有序进行
两州根据自治区抗震防灾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抗震办„2010‟3号文等有关通知要求,制定了抗震加固改造实施计划并进行了年度任务分解。伊犁州要求教育系统全面完成中小学抗震加固、改造(更新)任务,下达卫生系统任务6.33万㎡分配到各县市。奎屯市伊宁县已经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他县市此项工作完成了布点工作,计划在6月15日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如期保质、保量实施抗震加固改造任务。2009年度,博州完成抗震防灾工程项目总面积158967.01㎡,完成当年任务面积的122%。2010年抗震防灾工程项目有159个,建筑面积154268㎡,其中教育系统加固项目有61个,建筑面积31728㎡,新建项目83个,建筑面积91854㎡;卫生系统加固项目6个,建筑面积3851㎡,新建项目9个,建筑面积26835㎡,并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及博州教育、卫生系统。目前各加固改造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分别陆续进入开工建设实施阶段。
四、落实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两州认真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伊犁州建立了由建设局、国土、发改、人行、公积金等部门组成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召开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会。伊宁市、奎屯市、察布查尔县、新源县、霍城县、伊宁县被分别列为自治区和州房地产信息披露的试点县市。博州通过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并优先安排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加快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监测和分析,确保宏观调控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活动,净化市场环境,以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物业管理收费及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点,突出查处投诉集中、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了投诉应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行为,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媒体曝光,通过制度化手段和深入持久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整顿和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同时为当地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伊犁州依法查处了4起在开发环节、销售环节、物业服务等方面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件,同时对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地维护了伊犁州房地产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博州查处了3起存在商品房销售(预售)问题的案件,针对今年自治区对房地产估价机构专项检查中列出的重点问题,对3家房地产评估机构抽查了12个评估项目,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认真督促抓好整改工作。
五、严格程序,全面落实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
(一)新建工程建筑节能方面
通过以工程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及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为抓手,严把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筑节能关,实现建筑节能标准50%的目标,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一五”期间,两州各县市新建项目实现民用建筑节能标准50%的目标基本能够得到落实。博州新建民用建筑204.21万㎡,其中公共建筑56.95万㎡,占总面积的28%,居住建筑147.26万㎡,占总面积的72%。172.02万㎡实现民用建筑节能50%,占总面积的84%,其中公共建筑52.09万㎡,占总面积的26%,居住建筑119.93万㎡,占总面积的59%。实施建筑节能65%的居住建筑22.75万㎡,占总面积的11%,非节能建筑9.44万㎡,占总面积的5%。在具体实施中,针对建筑节能不到位的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依据自治区在建筑节能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今年特别做出了规定,严格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加强监督,从制度建设上重点在建设项目各方主体的法定责任方面加大对工程实体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落实。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 根据自治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按照规定也在积极稳妥地实施。伊犁州“十一五”期间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是25万㎡,截止2009年10月,完成了26.21万㎡,其中:公共建筑1.36万㎡,居住面积24.85万㎡。为进一步实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目前,伊宁市、奎屯市及部分县城已经完成了政府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调查摸底,由于此项工作综合性强,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以及经费不足等因素和困难,为此工作进展比较缓慢。为加强和完善博州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2009年4月博州成立了州机关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对全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进行了统计,并将2005-2008年的情况进行了汇总。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
随着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加快,建筑节能工作在社会和各届越来越被重视和认可,可再生能源建筑也在逐步被接受。伊犁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已建成和开工的建筑面积32.3万㎡,其中太阳能供生活热水31.5万㎡,地下水热泵技术供热制冷0.8万㎡。
(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方面
城镇供热体制改革逐步开展,集中供热持续较快发展。伊宁市政府2009年出台了“二部制”热价指导性意见。并在2008-2009年供暖季采集了相关数据,形成了《关于实施采暖“二部制”热价计费请示》上报伊犁州发改委,至今尚未批复。目前已安装的25万㎡热计量装臵,因没有政策依据,无法实现“二部制”计价收费。博州2009年投入资金4370万元,加大城市供热热源及管网改造和功能延伸建设,全州蒸汽供热能力为110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522兆瓦,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96.3万㎡。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集中供热率分别94%、77%、64%。博乐市、温泉县、阿拉山口口岸均已完成了供热企业改制工作。
(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运营得到进一步增强 伊犁州圆满完成了供水水质专项普查工作,城市节水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率、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55.32%和53.77%。同比全疆城市污水处理和集中处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分别低于13.29%和7.25%。随着城市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日益突显的城市垃圾问题也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美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所提高,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也已建成,城镇治污减排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09年5月1日,博乐市无害垃圾处理场正式启动营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95.1%,填补了博州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的空白。其他县镇实行简易填埋集中处理。精河县新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完成投资400万元。
六、广泛宣传学习,提高《城乡规划法》的法制意识
(一)加强学习宣贯。两州及各县市通过电视讲话、举办培训班、张贴和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咨询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城乡规划法》,全面提高了社会各届对《城乡规划法》的法制意识。博州结合实际,制定了学习宣传《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工作方案,各县市人民政府在当地电视台作电视讲话,在电视上滚动播出 “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一周年”字幕,并在政府报上分期刊登《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同时还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规划、设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参加人次249人,建立了规划项目审批前对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宣传和谈话制度,提高广大干部、企业法人和社会各届的规划法制意识。博州各级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责的城乡规划领导小组,把城乡规划工作放在了首位。从各县市的城乡建设和城乡面貌来看,体现出了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作用,博州城乡规划工作成绩显著。
(二)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规定,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到了各县市财政预算管理,加快了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2011-2015年近期规划编制工作已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伊犁州各县市控制性详规因编制时间早,内容不完善,覆盖率低,在30%-50%之间。随着新一轮总规的修编和规划建成区扩大,以及当前城乡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各县市控制性详规已不能适应需求。在突显的新增建设用地急需控制性规划覆盖,导致控制性详规编制覆盖率更低,为此,各县市已经将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作为首要的任务,加快编制进度。博州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博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已进入报批阶段,精河县和温泉县已经完成修编初稿,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2008-2030年)已通过厅技术审查。控制性详规覆盖率加大,今年年底全博州控制性详规覆盖率将达到建成区的100%。
(三)加快村庄建设规划。伊犁州各县按照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程序,开展了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的县域总体规划已于2009年批复实施,其他各县的县域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中。伊犁州直现有12个独立建制镇、79个乡、656个行政村,累积编制完成独立建制镇总体规划11个,编制覆盖率91%;累积完成乡总体规划60个,覆盖率75%;累积编制完成行政村建设规划410个,覆盖率62.5%。博州全州已完成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有70个,占21%。
(四)加强房地产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安排部署,两州开展了房地产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和限期整改。伊犁州通过专项检查,发现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不到位;二是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制度不健全;三是控制性详规覆盖面有待提高;四是规划设计条件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五是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执法不严,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六是协同工作机制运行不够完善;七是规划管理权存在被肢解的现象。
七、以人为本,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2009年伊犁州党委、政府创建了“项目建设年”活动,州建设局与各县市局签订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目标责任,建立评价考核、信息专报制度,细化分解目标任务,采取跟踪督办的措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同时,各县市在政府牵头下专门成立工作机构,按照“顺排工序、倒排时间”的原则,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落实规划编制费用,明确实施目标和责任到人。各县市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的同时,通过银行贷款、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等多元化的方式筹措资金1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性资金近5亿元。伊犁州城镇供水、排水、生活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了较快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提高。
博州纳入国家“十一五”污水管网改造规划总长度81.6公里。2009年,在充分利用国家污水管网建设“以奖代补”优惠政策下,加快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污水管网配套设施30公里。今年,州县市财政投资分别实施了博乐市达勒特镇排水管网改造和温泉县哈日布呼镇排水管网建设。目前,博乐市城市污水82%得到集中处理,并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精河县、温泉县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量达80%,其中精河县、温泉县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86.95%。各县市天然气主干道管道铺设已基本完成,天然气进入小区工程将大规模展开。目前,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城市天然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8.75%、67.52%、87.5%。各县市(含口岸)城镇地下水以二类为主,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均已建立集中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城镇饮用水质良好。各县市城区供水能力达2.83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达570万立方米,普及率达到98.2%。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城镇集中供热率分别达到94%、77.6%、64%。阿拉山口口岸和五个建制镇集中供热率分别达到62.5%、80%。博乐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95.1%。同时,博乐市在已填埋完毕的生活垃圾场再次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已初见成效,增加了城市绿化率,改善了城市环境。精河和温泉两县城镇和五个建制镇实行的简易填埋集中处理生活垃圾。
(二)村庄整治工作方面。伊犁州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安排部署村庄整治工作。各县市把村庄整治目标、任务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广大农牧民的主体作用,从治理环境“脏、乱、差”和村庄布局“杂、乱、散”入手,做到优化布局,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卫生整洁。同时,开展 “二清一修”(清垃圾、清路障、修整破旧房屋)和“三改一推”(改水、改路、改厕、推广使用沼气)活动,有效的根治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今年,各县市将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村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创建重点镇(乡)、示范村工作。进一步深入实施“五改、五清、五通、五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加大治理力度,使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得到彻底根治,保证广大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博州村庄整治工作开展有序。为加强村庄整治试点工作,以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实施“五清、五改、五通、五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治理。目前,一批村庄急需的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已建成运营,村庄用水得到普及。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新房建设,逐步改变村庄差的现状,采取以“新建为主,整村推进,提高标准”的原则,使农村生活环境、村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全州共确定了28个试点村(其中博乐市17个,精河县6个,温泉县5个)。2006-2009年,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完成新建加固改造29934户,今年计划完成6119户。
八、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组织建设系统各单位传达和学习体会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根据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目标责任,进行了责任分解,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二)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抓好惩防体系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和“两个务必”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日活动、先进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防线教育,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特别加强了政治纪律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辨别大事大非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抓好落实信访案件的处理工作。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根据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按照监管职责,对城乡规划、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等重要环节开展了全面自查和检查,并且开展了“小金库”和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活动,未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和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
(四)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城乡建设系统政风行风建设。通过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各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检查力度。在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的同时,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推行“公示制”、“听证制”、“一站式”服务,落实建设系统办事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能,建立政风行风评议社会监督机制。在窗口服务单位实行规范化服务和社会服务承诺制,设立服务热线和举报电话。对建设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边查边整改,切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九、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一)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活动,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举办“加强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知识讲座,创建“五个一”节约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并把职业道德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爱岗敬业的精神得到提升,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改进,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伊犁州开展了“诚信”教育和“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了向局系统困难群体献爱心等活动。博州以第九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为契机,在建设系统深入开展了“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六好”等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冬闲季节,在举办“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建筑业施工企业岗位”培训时,将《建筑工人执业道德、安全生产与权益维护》纳入到培训内容,对540名企业职工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
(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系统自身建设。通过传达学习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提高对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督促各企业、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培训班,提高企业、中介机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企业和中介机构实行诚信承诺,创造讲求诚信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氛围。二是全面推进建设系统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和中介机构从业行为的监督管理,结合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伊犁州对各造价咨询机构提供的身份信息、良好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信息等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别,已上传到新疆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与各造价咨询机构签订了保证工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承诺书。建立了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网,企业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已进入数据库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组织开展了诚信承诺服务活动。截止目前,已有29家企业获得自治区诚信单位命名。博州结合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州各县市、农五师能州直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各企业资质核查等环节中,严格加强从业人员身份认定。在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方面,制定了年度考评办法和诚信手册登记制度等,强化了招标代理机构的动态监管。在博州区域,向所有造价员发放了《博州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手册》,对其实行业绩管理。对外地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也按照规定要求办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分支机构备案,切实加强了建设信用信息监督管理工作。
(三)平安建设。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创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活动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配备专人抓创建日常工作,与各县市建设局、直属单位及科室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平安创建责任制。二是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发生越级上访及群体事件。三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办公区的治安防范制度建设,加强对单位的要害部位、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和内部治安管理,确保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做好建筑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安全生产督察工作,组织建筑工人安全生产培训,建筑业、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强化了安全监督管理,有重点地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确保了建筑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六个文明行业创建。按照住建厅《城市供水文明行业标准》等六个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文明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制定文明行业的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同时,组织自查,找出不足和差距,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博州党委、政府抓规划、建设、管理,成立了城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整体推进城乡建设工作,以创建“天山杯”为抓手,使整体工作上一个台阶。
十、抓住机遇,以对口支援为契机,确保民生工程建设 两州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内地对新疆对口支援的契机,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本着 “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做好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有关意见和建议
调研中各地反映出的问题和建议:一是在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方面,由于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不明确,至今尚未到位,而地方财政资金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导致实施方案无法确定,计划不能及时下达。特别是已到开工建设季节,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落实,将会影响工程进度。二是基层技术人才紧缺,建议加大对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人才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特别是对规划编制方面和抗震防灾鉴定方面建议给予技术支持和援助。三是对困难县市,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方面能够给予考虑下拨一部分,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调研组成员:李礼平、陈亮、白燕,调研报告起草人:白燕)
第二篇:城乡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收集、汇总好相关单位2013年在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经验成绩,摸清主要困难,更好地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计划好明年的工作,12月2日-6日,县城乡建设调研组赴11个单位,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专题调研。调研组主要围绕各单位的工作亮点、存在困难、来年工作思路及对县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掌握到了各单位在服务城乡建设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二、主要亮点
(一)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突破
城市规划编制方面:《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13)》于2013年10月22日获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完成了城市燃气、绿地系统统、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及黄坊片区、新区、城北片区、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南五路至高速出口地块城市设计及城区部分路网道路景观设计,实现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全覆盖。村镇规划编制方面:完成了2013年的土坯房集中改造点83个村庄建设规划和百里湘江范围内的6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的村庄布点规划;开展了西江、门岭、麻州、珠兰等4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周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面:开展了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衔接调整,同时做好县、乡规划数据库成果纠错并启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工作,编制完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现已经过省厅专家组评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正在编制《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二是编制了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环境保护八年规划,现已完成送审稿。三是积极参与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评选活动。5月20日,受联合国环境署、新华社非洲总社邀请,县环保局主要领导前往非洲肯尼迪联合国总部,参加“明月行动,绿色中国梦”责任论坛等相关活动,并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联合国环境署“2012年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的县级城市,并为我县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二)城乡面貌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两违”整治方面:从县规划建设局、国土局、公安局、城管局抽调相关人员,并从社会上招聘了30名协管员,组建了“两违”整治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抓宣传、抓调查、抓打击、抓建章,有力的遏制了“两违”现象的发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方面:对6个违法用地图斑(宗地数4宗)进行了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已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处理,目前我县2012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成果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数据通过省厅审核。通过例行督察和卫片执法检查,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法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水环境及河道整治方面: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工作已全面启动,省水利厅已定把我县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呈报到水利部审批,已聘请省水科院专家来我县调研,相关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围绕我县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对全县水库水环境进行整治,开展了水库水源地的保护,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开展了规范性码头建设,整顿禁采区内砂场。14个规范性码头总投资1750万元,到位资金1750万元,已拨付资金800万元,可于本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拆除了禁采区和延伸禁采区内的11户砂场,叫停了8户影响绿道建设的砂场。
(三)城乡建设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新提升
建筑市场安全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备案制、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图审查备案制、施工许可等制度,对应监理工程实施强制监理,受监工程达到100%。二是严格施工现场管理,每季度进行了安全质量大检查,全年未发生一起建筑责任安全事故。三是强化了对保障性安居住房的质量监督执法,确保让住房困难群众住上放心房。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管理方面:在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及敏感时期,及时对运输站场、运输企业和重点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整治安全隐患。电网安全保障方面:通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周、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文化周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并狠抓了现场安全管控和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防范了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二是集中力量打击了筠门岭镇下阳村、长岭村、周田镇雷公坝水库、中村乡曾坑村等8家(次)非法电子垃圾焚烧项目。取缔了富城乡小砂村1家非法焚烧轮胎厂项目。
(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县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总体项目和系列子项目进行运作,以项目板块化理念来推进整个城市建设。先后高标准完成了周田“两新”、第三小学、新职校、会杉线升级改造等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完成了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投资13亿元、规划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的新区和投资6亿多元的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投资3亿元的环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资40亿元的台商基地、投资16.13亿元的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尤其是2013年,我县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按期竣工一批重点项目”的工作思路,计划实施178个项目,其中城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129亿元,是我县城市建设历史上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①济广高速出口路林岗大桥以南整治改造工程。已征土地214.687亩,未征土地86.133亩;房屋丈量6户4264.48平方米,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户807.76平方米,未签房屋拆迁协议14户。②百里湘江绿色通道工程:正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有序组织实施,工程进展良好。③、林岗、湘水大桥拓宽工程:三座大桥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下部构造桩基础施工工作,预计年底可完成水下桩基础、系梁及部分立柱、盖梁等工程施工。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拉动了固投的快速持续增长。全县500万元以上固投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最长增速为46.6%,月均完成投资8.3亿元。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赣龙铁路、鹰梅铁路工作进展顺利。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征地拆迁方面已经基本全面完工,现正进入收官阶段;鹰梅铁路前期工作积极跟进,且各项工作正在提速。10月12日,铁路总公司组织召开了鹰梅铁路调整预可研审查会,并通过了预可研报告。11月15日鹰梅铁路设计人员到我县勘察设计境内线路走向及火车站场设置,进一步调整优化线路设计方案,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干线公路和通组公路建设顺利实施。全长33.6公里的会杉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于2013年9月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工程总投资2.74亿元;全长25.64公里的站塘至洞头公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6%。筠门岭至清溪公路改造工程:全长16.7公里的筠清线公路已完成总投资的90%。通村组路已完成39条,计47.7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完成了10座2012年开工加固的国家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座省级规划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1座,其余18座水库正在施工,预计在今年12月份完成12座水库的主体工程施工。二是实施了“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建设。湘江左岸林岗大桥至湘江大桥市政道路5月份开工建设,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完成投资34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0%。三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完成了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223万元,现已完成57%的工程量;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1549万元,该工程由于招投标工作周期长,拖延了施工时间,导致项目开工迟,现只完成10%的工程量。四是开展了电站增效扩容。今年全县有13座水电站列入国家电站增效扩容实施计划,工程总投资3206万元(包括自筹资金4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49万元,现在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五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实施了2万吨/日供水扩建工程、新区内浑水管迁移、城区管网、新区管网、台商创业基地管网、城区出入口管网及会杉线农饮项目,投入资金9117万元。电网建设方面:启动了燕子窝工业园220千伏输变电新增主变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19亿元,项目单位已全部进场施工。农网改造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73.33%,整体工程预计在明年3月全面完工。
(六)土地利用及保障工作取得新业绩
一是积极为发展“争指标、保用地”。今年累计报批建设用地4,51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二是对土地进行差别化管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为老年福利中心、乡(镇)示范幼儿园、汽车商贸综合市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等60个建设项目4293亩项目用地进行了用地预审(初审)。为禾坑口水电站、高速公路养护中心、汉仙岩游客集散中心、赣龙铁路(段)等19个建设项目办理了8146.56亩划拨供地手续。三是加强了土地出让工作。成立了县土地出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截至12月5日,共出让土地30宗(含燕子窝工业园改变用途1宗),出让面积1201.45亩,成交总价款7.14亿元。四是积极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目前已顺利通过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达标考核,经厅长办公会通过,并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县燕子窝工业园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省级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进展顺利。五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再创佳绩。2013年申报立项规模959.78亩,其中建新区面积460亩,拆旧区面积499.78亩,待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增减挂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严重。换届以来,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基本的管理维护没有得到相应加强,导致诸如农村道路等设施损害严重而无人监管维护。
二是老城区改造建设较薄弱。目前,我县新城区建设推进力度大,乡镇、农村建设也在大力实施当中,但县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相对比较滞后,老城区居民面临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比较恶劣,群众对老城区改造的愿望比较迫切。
三是城乡规划执行有待加强。由于群众的规划意识淡薄、各种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力等原因,城乡违规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紧挨道路两旁建房子、拉电线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造成以后对公路改造时出现新的房屋拆迁和电力杆线迁移的问题。
四是土地实际利用效率不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比较多,很多企业用地需求量大,我县当前用地规模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建设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意识与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土地投资强度必须得到相应提高。
五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造成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有:(1)虽然县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相对统一,但各指挥部、责任单位对各自的拆迁户额外的利益有高有低,帮助拆迁户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拆迁户之间的攀比。(2)以往的征地拆迁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如房屋先拆迁后安置的问题。(3)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特别是房屋拆迁标准相对偏低,拆迁户会权衡补偿资金能否建起新房的问题。另外,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群众对国家土地政策改革的关注度、期待值比较高,对政策的误解误读导致等待观望现象也普遍存在。(4)干部积极性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造成很多征地拆迁干部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激情甚至产生厌倦的心态,应付了事。(5)部分公干家庭的拆迁工作难做,在拆迁户中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六是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能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而城镇建设点多面广,显得“僧多粥少”,城镇建设投入压力越来越重。
七是城镇配套功能仍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明显。如车站建设、公交服务、城区道路、老城区环境卫生等。
八是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畅。(1)职能部门与乡镇协调配合不畅。如供电部门架设杆线时村民发生矛盾,乡镇协调处理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对规划意识不强,仍有2个乡镇的总规修编工作没有完成。(2)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畅。如工程招投标问题、资金拨付问题、各种规划衔接的问题,等等。造成工作推进难度大,进展偏慢,怠误发展。
九是工程建设管理秩序混乱。由于我县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工程建设量急剧增加,而工程建设主体方的意识薄弱,以及相应的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少、执法难度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等原因,造成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手续不齐全、不按程序走、未批先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安全施工难以确保落到实处。
四、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各片区控规、村庄布局规划等,研究编制全县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完善与城乡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中,注重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部门的专业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二是要要体现城乡特色。把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体现在县城、小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应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避免城乡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努力打造城乡建设的亮点。三是要维护规划权威。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规划、带头执行规划、严格落实规划,当好城乡规划的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维护城乡规划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2、要加紧编制好《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尽快拿出规划成果,争取纳入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计划实施试点县。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500万以上固投方面:预计2014年全年续建、新建500万以上固投项目73个,总投资11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新建项目30个,总投资36.6亿元,预计2014年完成投资16.1元;续建项目43个,总投资73.4亿元,预计2014年完成28.9亿元。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以力赴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畅通、百里湘江绿色通道、“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等一系列续建项目。尽快启动城北、城西南、城北二、二等安置小区,城区管道天然气、汽车商贸城,建材专业市场、污水处理厂二期,西北街棚户区改造等一批续建项目。
(三)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要以县城为枢纽,以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要突出抓好鹰梅铁路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4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并开展线路测定和施工设计,争取在2014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争取在我县设立客运、货运、危化品站及危化品专线。二是要加快城镇路网建设进度。高水平、高标准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县城道路向周边组团县城、重要旅游景点延伸,将县城道路向周边乡镇延伸,将乡镇道路向各中心村延伸。加快推进庄口镇、站塘新区、筠门岭镇新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城水东大道东延、教育大道建设、同济大道拓宽、济广高速出口连接线、206国道东移等项目。三是要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建议对旧城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取消主要干道上的绿化带,最大限度地拓宽路面;对背街小巷加快治理,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四是要加强停车场、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新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需要,必须规划公共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在主要街道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点。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弥补新车站搬迁的资金缺口,尽快实施好新车站的搬迁工作。五是加快县城中心物流园区建设。建成以此为中心辐射南至九二氟盐化工基地,北至西江红狮水泥厂的物流网络。同时加大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和重复利用率。针对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实际,建议加强石壁坑库区的环境保护,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加大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供水量。重点推进会杉线农饮项目、市政管网、台商工业基地管网建设。把推动饮水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社区供水水平。要加快电网改造进度,全力推进燕子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农网升级改造,提升电网供应能力,提高城乡供电质量。
3.加快防洪、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上,重视现有河流的治理。切实抓好企业的环境监管,落实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设项目,确保我县百里湘江符合“两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2014年计划解决规划内剩余4.4057万农村居民和1.074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座。尽早完成重点水源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收尾。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增加街道和农贸市场垃圾箱的数量,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生活垃圾。每年选取1-2家条件较好的重点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和保障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用足用活《若干意见》政策,想方设法,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及时保障重点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二是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建立源头把关机制,从源头上加快土地供应速度,增强用地单位依法用地意识,着力提高供地率,确保土地报供用道路畅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根据市场形势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合理推出土地。三是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提前介入,对重点项目工程用地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做好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把好政策法规关,做到程序合法、和谐拆迁、平安拆迁,确保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及时落地。四是抓好土地出让工作。筹划举办“阳光地产·魅力”专题土地推介会和信息发布会,进一步打开土地市场;严格土地市场准入制度,限制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参加土地招拍挂出让;强化土地出让金收缴力度,规范土地出让金收缴程序,确保顺利完成土地出让目标任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做贡献。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1.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服务农民、带动乡村的能力。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扶贫移民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转让资产权益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2.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是围绕产业建特色社区。有特色产业的村庄,如特色农产品、矿产品、人文和生态旅游等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或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特色产业园区、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景观旅游区等形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新型社区。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中,有序引导农民向县城集中、向产业园区集中、向圩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20户以上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建设新型社区。三是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建设新型社区。对深山库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结合扶贫搬迁实施整村搬迁,直接进县城、小城镇或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3.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村镇。
第三篇: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冀建〔〕73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管(公用)局、住房保障房管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市园林局,石家庄、承德、衡水市水务局:
现将《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建设繁荣舒适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重点、搞攻坚、抓专项,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促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目标
--城市(含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18%以上,设区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稳定达到85%,中水回用率达到30%,同步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村镇延伸,开工一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全省新增园林绿地5000公顷以上,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和县城达到50个,力争新增省级风景名胜区10个。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以上(按35万套安排,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其中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棚户区改造住房15万套。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设区市初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全部完成房屋拆迁、村民安置和土地收储,初建成区范围内新增城中村50%启动改造。每市新创建旧住宅小区改善示范项目2个以上。主要街道景观容貌整治和旧商贸区改造全面推进。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1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到38%。加快县级市和10万人口以上县城供热计量改革,全省新增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000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完成产值4500亿元、增加值1400亿元,力争产值10-50亿元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达到10家、百亿元以上达到4家。建筑劳务输出80万人次以上。境外承包工程完成合同额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完成环首都经济圈各项规划、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和冀中南城镇群规划。修编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市)总体规划,做好新城(区)规划,在部分县级市开展“城乡总体规划”试点。各市完善各类技术标准和导则,出台城市风貌特色管理规定,深化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城市水系、景观风貌、有形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制定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激励政策。加强重要地段、重点部位城市设计,培育一批精品街区、建筑和公园。抓好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在各市开展雕塑创作营活动。健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专业论证、公众参与、规委会审议的规划编审机制。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地区规划展馆,设市城市、环首都县年底建成规划展馆并免费开放。提升延伸数字规划,年内县级市和中心城区统筹管理的县搭建起数字规划基本框架。开展规划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零违”行动。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编制实施住房保障三年安居工程规划和计划。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建设规模,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土地、资金、税费、配建等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和工作督导,抓开工、保配套、保质量、保竣工。优化项目布局和户型设计,每市打造2-3个示范项目。在确保资金安全、满足居民购房货款的前提下,争取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做好配租配售监管,严格程序、严把关口,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强化使用监督。完善数字住房保障系统,提升应用功能和效果。推进首都周边县市“人才家园”建设。
(三)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高起点搞好新城(区)开发,创新规划理念,健全标准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瞄准一流、突出特色。深化城中村改造,坚持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同步改造,控制开发强度,加快新拆迁村回迁房建设,尽快启动剩余村改造。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三年改造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棚户区。提升旧小区改善水平,对以前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未列入旧城改造计划的旧住宅小区,逐个制定提升方案,年内改善1/3以上。突出老商贸区改造特色,完善
设施、加强养护、增加游憩空间,打造一批时尚精品街、休闲观光街、饮食文化街、历史风貌街等特色街区。
(四)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开展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便民设施、容貌环境、城市管理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加快“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高道路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改造道路同步建设“综合管沟”。强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改造升级不达标的设施,加快排水管网、中水回用、雨污分流等设施建设,推进处理设施建设向村镇延伸。加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力度,多措并举增加中
心城区绿量,提升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游园建设水平,推进城区河道水体整治,办好河北省首届园博会,创建命名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实施“十小”便民工程,整治建设一批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社区卫生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引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推进便民设施进街道、进社区。深入开展违章棚亭、广告牌匾、马路市场、架空线缆专项治理,加强环卫保洁,做到主干道16小时、重要公共场所24小时保洁。升级更新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街道景观,既有建筑实施“穿衣戴帽换服装”改造,打造示范样板街道,开展“十佳景观大道”评选。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和“12319”便民热线并向有条件的县(市)延伸。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监管,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安全运行,定期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
(五)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善改造模式和技术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设区市已改造和新竣工居住建筑全部按用热量收费,县级市和10万人以上县城开展试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开展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评选,各市至少开工3个10万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小区项目。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沿海滩涂绿化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业实用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科技攻关。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使用监管,适时开展绿色建材标识工作,及时发布推广使用、限制、淘汰产品目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认真落实省部合作备忘录,抓好唐山湾新城、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4个生态示范城建设。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引导,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强化预售行为监管,切实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开发比例。继续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房屋产权登记办证“立等可取”。加强执法稽查,严厉打击违规开发销售、合同欺诈、虚假广告、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推行先安置、后拆迁,做好被拆迁房屋价格评估和拆迁补偿。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组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认真落实物业管理承接验收制度,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强化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重点解决“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问题。
(七)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深入抓好行业对标和企业对标,建立企业升级激励机制,继续做大做强45家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指导各地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督促一级以上企业加强工法和专利技术研发,大力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创建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建筑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统一发布平台。专项治理虚假招投标、非法转包、违法开工和工程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进冀企业监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认真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和工程检测质量专项整治,定期组织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巡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制定优质优价政策和国家级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措施,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培育一批标志性建筑(群)。深化京津冀共同建筑市场,建设蒙、川、晋共同市场,培育新的热点市场。培育发展劳务企业,搭建劳务企业与省外总包企业的对接平台。继续做好援疆工作。八)推进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规范农村新民居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推广农村新民居示范图集,分类抓好试点。支持新民居建设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落实镇村体系规划,突出村庄规划特色,避免“排排房”布局。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省培育的省级重点镇和现状1万人以上的镇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全部完成前期工作,力争30%开工建设。县级市、环首都和沿海各县及50%的其他县,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成处理设施布点。强化县(市)主体责任,将镇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纳入县城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均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与先进城市对标,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定期调度、专项验收、评估、全面考核相结合、省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要细化工作方案,制订各类规划和城市设计、专项行动详细方案并报省备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专项行动,适时开展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省市县三年上水平工作统计体系。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传统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城乡规划体制,重点在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上实施延伸和拓展。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重点壮大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和项目运作水平。创新住房保障体制,重点规范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重点建立协调联动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课题研究,重点破解旧商贸区改造、新区开发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河湖水系景观打造等工作中的难点。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河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河北省燃气条例》和《河北省城镇住房保障办法》立法进程。深入开展房地产、城乡规划、公积金管理等领域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加强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合案例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素养。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苦干实干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出一流成果、创一流业绩。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窗口建设,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积极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继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干部培训,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档案,两年内对市县建设部门局长再轮训一遍。
(五)推进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预防腐败工作。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抓好行业宣传工作。加大文明行业创建力度,培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四篇:城乡建设调研报告(共)
为了认真总结2013年城乡建设工作,客观分析面临的形势,及早谋划提出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贺忠乾,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建忠,深入住建局、国土局、交通局、水务局、环保局等部门,对各部门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2014年
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今年,我县城乡建设工作以城乡统筹发展总揽工作全局,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主线,突出规划引领,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老城区升级改造步伐,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城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完成《xxxx县城总体规划》、《xxxx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报批和《梨园新区东、中、西组团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审及成果移交。启动编制了《上城片区(坊州新街)修建性详细规划》、《xxxx县避灾移民搬迁规划》、《xxxx县阳沟村商业街延伸段修建性详细规划》、《xxxx县土地整治规划》。目前,《xxxx县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完成意见征询,近期组织评审;《阳沟村商业街延伸段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即将移交成果,《轩辕酒文化产业园住宅及商业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按程序报批。同时,不断强化规划执法管理。坚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的原则,依法规范各类建设行为,立案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77起,强制拆除违章建筑26处,“两违”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水利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龙首坡至太贤路、南村至白村路、龙首公墓路、双王路、寺湾滑坡治理全部完成,腰杨路、店头环线、动车南站路、黄上路、双龙过境路、黄延高速公路xxxx段、店头车站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梨园新区供水一期工程、社区供水工程、阿党镇区供水工程、店头镇和双龙镇河道治理,沮河黄中段、鱼种厂至污水处理厂堤防工程建设完工,完成投资1.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45平方公里,改造基本农田2100亩,建成了葡萄寨移民新村。
3、城建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梨园新区保障房三期A区、B区主体封顶、C区1-14号楼开工建设,福泽路一标段完成排水管网铺设,梨园大道、福泽路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园区物流中心完成项目可研。老城区规划馆、黄花沟绿化广场、文艺西路、帝景苑小区护栏工程、商业大街人行道绿篱带建设竣工。垃圾填埋场、高阳路、北街、土德路改造完成。站前路景观工程、商业街基础设施及景观建设、西山停车场、轩辕大道沿线空地绿化工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轩辕大道地下通道、净水厂改扩建工程按计划实施。完成了13个小区单体住宅热计量改造。顺福居三期、阳光小区三期、仁和苑小区、xxxx大酒店开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即将验收。
4、国土资源管理全面加强。上报建设用地1014.3亩,征收土地655.3亩,整理土地146公顷,净增耕地4.42公顷,出让土地1176.03亩,成交22580.62万元。整改落实土地管理问题18件,补缴土地出让金519.53万元,补缴耕地开垦费211万元。深入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处土地矿产违法44宗,违法用地464宗,强制拆除或自行拆除违法用地42宗,恢复土地面积138.9亩。加大非煤矿山非法采矿清理整治力度,收缴资源补偿费5751万元。阿党镇、西山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工,张湾、河西小学滑坡治理工程通过验收。轻烃回收站、仓村井田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快速推进。
5、重点镇建设成效显著。省市县三级重点镇31个项目完成投资7.58亿元,占总投资的110%。店头镇垃圾填埋场、隆坊镇文体广场、田庄中学公寓等项目进展较快,三个重点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重点镇城镇功能不断增强。
6、灾后重建工作快速推进。全县693户灾后住房重建户,110户就地就近重建户建成入住,244户在保障房和移民搬迁房中得到安置,陈岭移民安置项目完成基础工程,市级1049万元灾后住房重建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快速抢修城区水毁基础设施,疏通污水管网800米,排水渠590米,维修人行道、路面1610平方米,修复垃圾处理厂道路857平方米,恢复污水管网塌陷710米,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预计明年4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双回路建设项目及大桥头、轩辕大道周边山体治理工程完成方案设计。
二、存在的问题
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受资金、征迁和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的影响,老城区改造项目进展较慢,保障房、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建设任务。二是刚性规划约束不强,一些单位、集体,尤其是部分居民受经济利益驱使,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给梨园新区和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征迁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三是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盘活存量土地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两违”整治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认识不够,工作开展缓慢,综合整治效果不佳
。对于这些问题,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推进我县城乡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2014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炎黄子孙朝圣地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中疏东扩西进,仿古改造老城,开发建设新区,全力推进 “一城两区、人文园区、现代新城”建设。
(二)主要目标任务
2014年工作重点:严执三个规划,加强三大建设,推进三项改造。
1、严执三个规划。即以县城总规、黄帝文化园区总规和梨园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指导,规范管理城镇建设行为。一是严格执行规划指标。按照三个规划的布局及具体指标要求,科学、合理、刚性指导建设行为,促进城镇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划。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适时启动修编《梨园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规划》等相关规划。三是启动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启动编制《城市燃气专项规划》、《集中采暖区城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2、加强三大建设。即黄帝文化园区建设、梨园新区建设、重点镇建设。黄帝文化园区建设,要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三个片区建设。一个中心是指加快黄帝文化中心单体项目建设,力争在2月底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和工程招投标,为省市清明节前举行黄帝文化园区开工仪式奠定基础。同时加快西部门户区、旅游服务区和东湾景区三个片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尤其是西部门户区要加大征迁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力争在2014年有实质性进展。梨园新区建设一是要抓好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梨园大道一期和福泽路东段建设项目要采取BT等社会资本运作模式,力争在上半年开工建设。同时要加快新区亲水景观工程、供水工程和供热中心建设步伐,切实改善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检察院、法院、中医院等单体项目也要按计划要求加快建设进度。二是要加快保障房建设工作。保障房三期A区、B区要建成入住,三期C区一期要完成主体建设,C区二期工程力争年底前完成前期手续,确保明年3月份开工建设。重点镇建设要抓住当前良好的政策机遇,继续加大省、市、县三级重点镇建设力度。店头镇要在积极谋划明年项目的同时,重点加快新区模块以污水处理厂和店头二小等项目建设的形象进度,确保2014年第一季度考核要进入全省前列。要以农贸市场、酒厂沟等片区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完善镇区基础设施条件。隆坊镇要按照重点镇规划定位要求,提早动手,谋划项目,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和奖励政策,改善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力争进入市级重点镇先进行列。田庄镇要按照适宜人居的生态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求,完成县级重点镇的建设任务。
3、推进三项改造。即老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改造。老城区改造要严格按照中疏外扩的要求,坚持老城区只拆不建的原则,以景观建设、绿地广场建设、停车场建设、仿古改造、道路改造和供热排水污水设施改造等为重点,大力提升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城中村改造工作是新区和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发展的瓶颈,桥山镇、街道办要加快张寨、虎尾、肖川、康崖底、梨园等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2014年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城乡环境综合改造要将县城和乡镇及公路沿线作为重点,在全县开展经常性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改善城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三)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明年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保障。全县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和梨园新区建设大局上来,坚持政策不动摇、全县一盘棋,根据各自职责全力推进。同时,要开动脑筋,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招商、融资,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二是政策保障。要借鉴西安市未央区城中村改造和延安市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的先进做法,在实施好糠醛厂片区改造收尾工作的同时,按照拆迁让利于民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拆迁安置、规划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为园区建设和新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加大对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及小产权房打击力度,对一些久拖不决、阻碍建设的行为要按照法定程序强制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三是土地保障。积极争取县灾后重建规划报批的3000亩用地指标,加快梨园新区、黄帝文化园区和一些重点项目的用地收储、征收、报批工作。同时,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城镇建设土地指标短缺问题。四是干部保障。再好的思路和决策,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保障,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各职能部门要抽调精兵强将,打破部门堡垒,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坚决贯彻执行好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五是作风保障。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实干兴邦的理念,圆满完成2014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构建和谐xxxx做出新贡献!
第五篇:(博州)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调研报告(2008.10.28)
博州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博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新安监行管字„2008‟237号)精神,博州安监局迅速安排县市、阿拉山口口岸安监局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调研,自治州安监局进行了专题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1-9月全州安全生产情况
全州现有工矿商贸企业1141家,其中:非煤矿山企业77家(沙石料、粘土53家、其它矿山企业24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537家(经营企业528家,使用企业1家,储存企业5家,生产企业3家),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123家,其他404家。
2008年1-9月,全州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1起,死亡84人,受伤210人,直接经济损失143.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2.89%、下降14.29%、下降18.29%和下降24.02%。其中,发生较大事故4起(全为交通事故),死亡14人,受伤7人。
各县市、口岸及高速公路控制指标使用情况:博乐市死亡27人,占控制指标39人的69.23%;精河县死亡21人,占控制指标25人的84%;温泉县死亡3人,占控制指标13人的23.08%,阿拉山口死亡2人,占控制指标3人的66.67%;高速公路死亡31人,占控制指标35人的88.57%。
二、主要工作情况
——以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为主线,安全监管职责得到进一步强化。根据自治区安委会下达给我州2008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结合我州实际情况,州安委会办公室拟定了全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控 1
制指标考核办法,确定了各市县(市、口岸)控制考核目标。对《自治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加大了对责任落实、安全投入、平安畅通县(市、口岸)、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考核力度,重点突出了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落实,加大对各级各部门的考核力度,使安全监管主体责任逐级落实。
——认真贯彻“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成立了自治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博州政办发„2008‟29号),指导全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制定下发了隐患排查工作实施细则,编制了行业、企业制度式样,扎实推进“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严格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按照“谁所有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州、县(市、口岸)、乡(镇)三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理顺了综合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关系,明确隐患监管责任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基础差、去年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的单位,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提高了安全水平。
——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州安全生产水平。自5月起在全州道路交通、消防、农机、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七个领域进行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自治州的统一安排,按照企业自查自改、专项督查、综合督查、落实总结四个阶段扎实开展了百日安全专项督查活动,组织了1个综合督查组和2个专业督查组深入一线、基层, 对各县(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落实整改措施。
——深化以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继续推进
“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深入落实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扎实开展以高速公路“反双超”(超载、超速)和农村道路“反双违”(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违法载人)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自治州火灾隐患严查彻改专项行动为重点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以建设项目、城市公用设施、燃气设施、设备、建筑施工为重点的建筑施工安全整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非煤矿山,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打击非法载人行为,加大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投入,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了博州安全生产网站。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继续在非煤矿山、建筑、冶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矿山企业中推广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研究推进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及审批关,安全生产源头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各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陆续届满三年,需依法延期。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结合各行业、企业特点,进一步规范、指导有效期到期延期有关条件、标准、要求和安排,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安全文化意识。在安全教育方面,始终坚持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基层政府负责人、企业主要负
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技能。
三、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忽视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未能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二是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等方面与法律法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进一步推进对危险性较大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力度,特别是高危行业的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四是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州情况看,安全监管人员少、素质低,监管不到位,水平低,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安全隐患不断暴露,加上监管手段单一,安全生产源头管理、过程控制两个关键环节仍比较薄弱。没有必要的技术检测设备,缺少交通工具。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进一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事故隐患治理力度,努力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将各类事故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到企业加大依法检查、查
处力度,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企业的有效落实,使相关人员资质、机构人员配备、安全投入、安全科技服务、工伤社会保险等制度,得到保障。
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以抓“三点”(重点、难点、隐患点),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建设、非法经营)为重点,紧紧盯住排查治理重点,指导各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测预警措施,狠抓排查治理和监管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应急演练,采取预防措施,防范由各类事件引发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宣传工作:继续推进安全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培训工作:重点抓好安全监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执法能力,保证依法行政。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能力。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掌握本工种的安全知识,安全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等方面认真依法监督检查,从现场抓起,不放过存在的每一处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得到落实。
五是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逐步形成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完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