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6: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

第一篇: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

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思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浙江建筑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富民安民的基础性产业、科技进步的创新型产业、文明建设的窗口性行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浙江建筑业主要发展历程回顾

30年来,浙江建筑业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1978-1987年,以经营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初步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农村承包责任制、废除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等改革试点,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村经济马上活跃起来,通过短短的三、四年就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建筑业也在同一时间迈入了改革的步伐。

1979年,全省恢复承发包制度;1980年开始实行利润分成;同年5月,国家建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有关问题的规定》,确定施工企业实现的利润按“五五”分成,超额部分按“二八”分成,有效地调动了施工企业的积极性;1983年实行了利改税制度,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1984年5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邓小平关于建筑业改革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建筑业是一个重要产业部门的认识;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承接施工任务由行政下达计划改为实行招投标承包制,工程质量由建设单位监督改为实行社会监督,拉开了建筑业改革的序幕。全省有组织地推行了建设工程招标承包制,使建筑业成为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1985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1987年,全省实行招标承包的工程项目占全省新建项目的1/3以上,基本上打破了行政分配任务和区域封锁的旧框框,施工企业可以跨省跨地区承揽工程。推行招标承包制以来,有力促进了施工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的变革,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项目管理机制应运而生。同时,施工企业跨地区承揽工程,也促进企业实行和强化项目管理,从而使深化项目管理工作成为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期间,不少建筑队伍纷纷进入上海,浙江建筑业市场开拓由此起步。1986年3月,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建管处成立,出省施工企业管理得到加强。1987年10月,国家计委等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国营施工企业经营机制的若干意见》;同月,国家计委等5部门联合发 布了《关于批准第一批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推进了全省建筑业体制改革。

这一阶段,建筑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0.28亿元增长到1987年的55.58亿元,队伍数量超过3000家,从业人员达到67万,通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和积累,为浙江省建筑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1987-1994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快速发展阶段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开放,全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80年代中期,一些城镇建筑队伍随着业务和人员的扩大,先后发展为县镇级建筑公司,不少人员赴上海、杭州从事建筑劳务。随着经营方式从包清工转为包工包料,经营效益和技术力量得到提高,企业取得较大发展。当时,全省建筑业人员近40万人,其中国营建筑企业占了8.25%,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占了25.93%,农村建筑工程队占了65.82%。随着温州、台州等地的服装行业、副食品行业等涌动着发展民营经济的潮流,不少建筑施工企业也逐步开始进行改革探索。

90年代初,象山、上虞、绍兴、东阳等县政府出台了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建筑业改革走在了前面。像象山县采取“并、拆、引、转”,推动建筑业改革:“并”就是将县级建筑工程公司所辖的基层工程队由由松散型管理变为紧密型企业,所有工程队均与所属乡、镇脱钩,一批工程队合并建成县级建筑公司;“拆”就是把两家辐射广、管理难度大的大公司拆建为8个独立企业,像 象山县二建拆分为宁波华丰、宁波华厦、象山县华锦和象山县二建(现龙元建设集团),象山县建安实业公司拆分为象山县市政(现宏润建设集团)、象山县浙东、宁波聚实和原建安实业公司。拆分后的8家公司。“引”就是通过与外商合作,引进外资,走外向型路子。像象山县六建在1993年引进香港外资20万美元,组建宁波精达建筑有限公司;象山县四建与香港叶林公司合资组建宁波天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外资250万元。“转”就是不少大、中型企业根据《企业法》,开始进行转制。象山县市政建设公司率先改为浙江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象山县二建转为浙江象山二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丰建设公司转制为宁波华丰建设集团公司,象山县建安实业公司转为浙江建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通过内部深化改革,实行分级承包、项目管理、风险抵押等举措,企业活力加强,管理水平、经营效益、产值规模都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质量监督,不断优化市场环境,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建筑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许多施工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破除管理层次过多、行政建制过死和施工生产要素固定配置的束缚,全面推行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新型企业机制,以工程项目为中心,建立劳务、材料、设备、资金和技术的内部市场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优化经营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并将材料供应体制、劳务市场体制和设备租赁体制有机地结合 起来,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建筑业迅速发展壮大。

这一阶段,除1990年建筑业产值增幅仅为个位数外(3.1%),其他年份都是两位数在增长。特别是93年,建筑业总产值增幅达到94.4%,是近三十年来建筑业增幅最大的年份。到1993年底,建筑施工企业接近3000家,从业人员达到97万,建筑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的5.6%,建筑业已经初步确定了支柱产业的地位。与此同时,企业也树立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实行质量否决制和奖惩制度,建筑工程优良率不断提高。1994年,在首次开展的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评选中,象山县市政工程建设公司(现宏润建设集团)、绍兴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现中成建工集团)分别捧杯。此后每年我省都有企业荣获“鲁班奖”,特别是1996年以后每年获奖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真正走出了一条“质量兴业”之路。

(三)1994-2005年,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巩固提高阶段

1994年7月,省政府专题召开了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张启楣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万学远省长在第二天召开的部分县、市长座谈会上对建筑业发展提出了“六个意识”的要求,即战略意识、质量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科技和人才意识、改革意识。省政府还命名上虞、东阳、绍兴、诸暨、萧山、象山为“建筑之乡”,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建筑业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建筑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提出了21条政策措施。这是一次里程碑会议,为浙江建筑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之后,全省建筑业按照94年会议精神,积极调整结构:一是 调整组织结构。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努力形成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和专业化劳务分包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二是调整经营结构。实行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建筑施工企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建筑工程咨询、监理、房地产、建材等产业,拓宽企业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调整专业结构。主动向“高、大、新、快、难”发展,向交通、市政等专业发展。

1994年11月,省人大颁布了《浙江省建筑业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建筑业地方性法规,它比国家《建筑法》(1997年颁布)早了三年。此后,1995年5月省人大颁布了《浙江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它比国家《招标投标法》(1999年颁布)早了四年;同年8月颁布了《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它比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颁布)早了五年;1997年1月颁布了《浙江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1999年6月颁布了《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条例》。一系列建筑业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对规范和推动建筑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7年5月,省政府命名了上虞、东阳、绍兴、诸暨、萧山、象山、温岭、嵊州为“建筑之乡”,再次肯定区域经济对建筑业的带动作用。同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通知》、《关于加快省属企业改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企业改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和指导,建筑施工企业深化和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企业通过评估、核销、剥离、提留,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置、产权界定和量化、公有产权的出让等,深化改革。同时,各地在改制过程 中十分重视优化和调整结构。一方面,构筑多元产权结构,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和其它优质资本,迅速壮大企业注册资本和净资产,提升企业实力。同时,通过退出少量的公有资产,吸引多元主体投资,壮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优化股本结构,提出了“经营者多持股,经营层持大股,不提倡人人持股”的改制思路。通过深化改革,建筑施工企业明晰了产权,减轻了包袱,解放了生产力,提升了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1997年4月,“浙江广厦”股票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上市的建筑业企业;1998年9月,通过“以兼并换身份,以资本拓市场”的举措,成立了广厦重庆一建。这是首例乡镇建筑业企业跨省区购并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建筑业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国外建筑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挑战,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省建筑施工企业以2001年的新资质就位为契机,积极应对挑战,主动联合重组,顺利完成了资质就位。并在第一批资质就位中就有5家企业取得特级企业资质。到2004年底,特级企业数量达到11家,居全国前列。通过2001年开展的企业资质就位工作,等级得到提升,实力得到增强。次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283亿元,首次位居全国第一。此后,建筑业产值规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200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活动,并启动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优化了市场环境,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积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向房地产、勘察设计、建材、住 宅产业化等上下游产业延伸,实行多业并举,提高嬴利能力。一些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拓展市场,推进企业发展。2004年6月,宝业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香港联交所H股上市的建筑企业。

这一阶段,除97、98两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建筑业增幅仅在4.5%和6.7%之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4年底,建筑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389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了271万人,出省施工比重占到34.6%(134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759亿元)占了全省GDP的6.5%,利税总额(217亿元)连续第7年位居全国第一,建筑大省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四)2005-至今,以增长方式转变为重点的创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提出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目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建筑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005年初,省建设厅、省建管局组织开展了《浙江省建筑强省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并形成了报告。该课题通过总结我省建筑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同年11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这是继1994年后又一次高规格的建筑业会议。陈加 元副省长在会上提出了要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打造“建筑强省”的战略目标,并用“发展快、领域广、科技高、资源省、效益好、机制活”对“建筑强省”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同年12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用10年时间(到2010年),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并在五方面共提出了18条扶持政策意见。此后,各市、“建筑之乡”县(市、区)政府相继出台了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建筑业的良好氛围,并产生了第一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中天建设集团,产值101.65亿元)。与此同时,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是2004年下半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以来,企业的安全意识和水平得到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得到夯实。同年,在新修订的《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中,首次把“安全标化工地”作为“钱江杯”优质工程的前置条件,引导企业在加强质量的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

2006年,我省通过调整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使高等级建筑业企业总量不断增加,特级企业达到了27家,到2007年初达到40家。同时引导骨干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2006年产值超亿元以上建筑业企业达到910家,共完成产值4827.72亿元,占全省总数的85.36%,并产生建筑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宗企业并购案(宝业集团整体收购湖北省建总所属12家企业)。与此同时,开展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担保试点、民工学校的推广,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和谐行业。2007年,建设部印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标志着新一轮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正式起步。新的特级标准对企业提出了“科技进步水平”的要求。我省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技术中心建设、工法申报、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制订了《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并评出了首批8家建筑业企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86项2006年度省级工法。同时,逐步完成了项目经理向建造师的过渡工作,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至2007年底,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697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了400万人,建筑业增加值突破了1000亿元(1052亿元),产值规模、利税总额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08年至今后一段时间,建筑业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外向拓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始终保持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前实现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

二、30年建筑业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社会贡献不断提高

浙江建筑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0.2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971.71亿元,增长678倍。30年来,浙江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35747.5亿元,平均每年以26.8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每年都以1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在递增,建筑业产值规模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建筑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 6.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2.8亿元,增长160倍。30年来,建筑业增加值一直占浙江省GDP的5.5%左右,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实现利润总额由1978年的0.4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8.68亿元;上缴税金由1978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13.41亿元,利税总额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30年来,累计上缴税金已经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5.95亿元,特别是近5年上缴税金都占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有的市、县占到了20%左右。应该说,建筑业在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进程、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市场领域不断拓展

浙江建筑业企业积极调整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质结构日趋合理。全省建筑业企业由1978年的2000家左右,增加到2007年的5200家。其中,特级企业达到40家,一级企业达到414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1978年,全省80%以上是乡镇集体建筑业企业,到2007年,全省95%以上是民营建筑业企业。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浙江建筑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从单一的小土建施工向综合的大土木建设拓展,并参与了包括奥运“鸟巢”、北京机场候机楼、上海地铁等重大工程在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城市标志性工程的建设。30年来,浙江出省施工总产值由1994年的117.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46.4亿元,增长26倍;出省施工产值占全省建筑业产值的比例,由1994年的24.9%,增长到2007年的43.7%。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省外区域市场8个。与此同时,境外承包工程也取 得长足进步,44个国家有在建工程。

(三)块状经济成效显著,企业实力不断加强

30年来,浙江省政府命名的12个“建筑之乡”,无论在完成产值、利税、出省施工上,还是特级企业、上市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上都占到了全省总量的50%以上。特别是上虞市、绍兴县、东阳市2007的产值都超过了500亿元。“建筑之乡”区域集群效应日益加强,在推进建筑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有12家建筑企业成功上市;近年来评出的“中国承包商6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中,浙江建筑业企业都占到15%以上。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创“鲁班奖”数量由1994年的2项,增长到2007年的10项。自“鲁班奖”评优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共创出84项(另有25项参建项目),获奖数量占到评出“鲁班奖”总量的10%左右。

(四)民生工作有效推进,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浙江建筑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25.25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00.67万人,每年以10.44%的增长幅度增加就业岗位。其中,75%以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工作,不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于建筑业,这为有效地转移和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浙江省组织开展了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活动,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组织推广了民工学校建设,加强了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加强了安全执法监察力度,全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每年都大幅下降,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30年来,浙江建筑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建筑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条例,相继建立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健全了施工、安全许可制度,实施了市场与现场、质量与安全的联动机制,全面推行了工程量清单招标,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三、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主要经验

3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建筑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建筑施工企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一切建筑业改革的潜能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建筑人的创造活力,使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不断涌流。总结不同发展阶段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六个坚持”: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建筑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浙江建筑业企业在实践中铸就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建筑企业家们则发扬“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推动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行业主管部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引导 和推进行业进步。浙江较早就出台了《浙江省建筑业管理条例》、《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进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浙江省政府分别命名了12个“建筑之乡”,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优势,带动建筑业发展;浙江率先在全国推进建筑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较早成立了政务办理中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同时,通过“抓大放小、扶强育专”,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坚持群众首创精神,调动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实践证明,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从“最低价中标”到“合理低价中标”,从“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到“招投标统一平台”,从“班前教育”到“民工学校”,浙江建筑业的改革始终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基层的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整个行业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广大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行业不断改革发展。

(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活先发优势

建筑业在全国是较早放开竞争的行业之一,而浙江企业的体制改革又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政府较早出台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提出了企业改革中资产核销、提留、剥离等意见。在良好的改革氛围中,我省建筑业同其他行业一样,迅速转换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机制,95%以上企业都改制成为民营建筑业企业,形成了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动力十足的先发优势。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并在浙江产生了全国第一家上市的 建筑业企业(广厦)和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建筑业企业(宝业),产生了许许多多民企成功兼并、控股国企的事件,产生了“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发展模式。

(五)坚持质量兴业,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

“质量兴业”是浙江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业”之路,坚持“鼓励创优,从严治劣”的方针,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的创优实践不仅促进了企业的信誉、品牌建设,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大批“钱江杯”、“白玉兰杯”等省部级优质工程的创建,推进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主管部门在狠抓工程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工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率先在全国制订了“省级技术中心评价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六)坚持“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深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整合资源,内外联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高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化水平,扩大对外承包工程规模,实现互利共赢。浙江建筑业企业都本着“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精神,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断开拓并巩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中部、西北、东北经济区块的市场建设,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方式,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企业规模和市场覆盖同步扩张,并出现出龙元建设集团在马来西亚承接了超100亿元的订单。

四、坚持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浙江建筑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了浙江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浙江省正处在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市场 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浙江建筑业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上升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而建筑业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如何推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改革开放的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浙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一)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要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要积极调整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开展多元化经营,不断延伸产业链,鼓励和引导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合作、并购,逐步从单一的小土建施工向综合的大土木建设拓展,在谋求主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消除束缚资源配置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逐步发展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为一体的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要引导一批企业走专业化发展路子,走错位发展道路。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要努力构造创新型行业。要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建筑企业要成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科技应用的重要主体之一。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投入 力度,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积极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高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

三是要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型行业的成长、发展,需要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优良环境的支撑。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信息引导和优质服务,要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积极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建筑业发展提供好服务。

(二)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的金名片。建筑业企业要把品牌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企业只有通过品牌建设,才能摆脱以低成本、低价格,粗犷经营的模式,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要积极创建自主品牌。品牌的内涵是质量,质量的基础是管理。建筑业企业要用心完成每一件建筑产品,努力实施精品工程,通过建筑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信誉度、用户满意度,来提升建筑企业层次和建筑产品档次,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和品牌。

三是要运用并保护好自主品牌。要立足于品牌的运用和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掌握更多的优质知识产权,努力提高品牌的经营能力。要让品牌和企业家的人品联在一起,和企业文化等软实力联在一起,和企业内在发展动力联在 一起。通过品牌建设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和谐发展能力。一是要健全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司其职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生产许可动态监管,加大安全执法监察力度,及时查处安全隐患;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活动,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积极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要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做到依法经营。要以民工学校建设为抓手,提升和保障民工素质及权益。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包括职业安全、职业卫生、职工日常的文体生活等。要关心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抓好农民工的培训、素质教育工作。

三是要企业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企业要在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员工、对业主、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公益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既要遵章守法、照章纳税,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更要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声誉;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起建筑业企业良好形象。

第二篇:日照市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范文

(4)

中共日照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8年6月4日

日照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

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市委政研室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地级日照市设立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市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好局面。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日照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基础差、底子薄、—1— 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海城市、全国领先的生态宜居城市和海内外知名的水上运动之都。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629.58亿元,三十年年均增长16.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98亿元,年均增长16.1%。三次产业结构从65.6:15.5:18.9调整为13.7:50.9:35.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9年的1230元增长到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67元增长到5319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1.5%。我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世界清洁能源奖等荣誉称号。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简要历程和辉煌成就 日照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海岸线100公里,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总人口280万。1982年2月日照港开工建设,1986年5月正式投产,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8年3月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1989年6月设立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

—2— 1995年7月,国家确定日照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并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把日照确定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日照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历了萌芽起步、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萌芽起步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地级日照市设立)。全市改革开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改革由农村开始向城市逐步推开,开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全面恢复、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以港口、铁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1982年国家“六五”重点工程日照港的开工建设和1988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为全市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8.8亿元增长到1989年的28.74亿元,年均增长10.4%;工业总产值由2.39亿元增长到26.7亿元,年均增长22.8%;财政收入由0.33亿元增长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5.6:15.5:18.9,调整为54.5:23.1:22.4。以1988年3月国务院将日照列入沿海经济开发区为契机,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1986年进出口总值1564万美元,1990年实际利用外资

—3— 1159万美元,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全面发展阶段(1989年地级日照市设立—2003年4月市十次党代会召开)。随着1989年地级日照市设立,解决了长期困扰改革发展的体制制约问题,全市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面展开,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港口管理,搞好对外开放,开发建设鲁南,振兴山东”的建市指导思想,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积极引进内资、外资,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总量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25.6%的速度递增,1989—2003年累计完成固定投资额689.84亿元,2003年达到131.24亿元。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1.43亿元,年均增长17.4%,1993年和1994年超过20%,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顶

—4— 峰。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13.65亿元,比1989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20.9%,三次产业结构由1989年的54.5:23.1:22.4调整为18.5:44.6:36.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23元、3121元,年均分别增长14.2%和12.1%。

以农村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健全完善农村内部经营机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开始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股份合作制经济、农村合作基金等方面的改革取得进展,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市委、市政府注重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破解“三农”问题,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如农业开发建设方面,推广“五莲精神”大搞山区开发经验,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推广东港区涛雒镇探索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民质询会议制度、选举党支部书记、新发展党员两票制“三项制度”建设和“抓三基、兴三农”等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5— 推动政府工作提速。积极稳妥地完成了党政机构改革和乡镇撤并。财税、金融、投资、住房、价格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全面推进。

企业改革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认真贯彻1992年邓小平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企业改革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拍卖、租赁、公有民营、破产等改革措施,积极探索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的有效途径,一批企业通过改革改制重组焕发出新的生机。我市自1992年开始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资产重组,坚持“攀大靠大”与放小扶小同步推进,到2002年底全市原有52家市属企业完成改革改制,全市472家县及县以上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5%,乡镇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到90年代末发展到了顶峰,1998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单位数发展到1581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2.6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28%。

—6— 城市建设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等“瓶颈”制约基本解决。菏日铁路复线和日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同三高速公路和胶新铁路日照段竣工,日照至北京、日照至郑州直达旅客列车先后开通。港口建设成就显著,2003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506.5万吨,是1993年的3.2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区建成区由不到10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生态特色初步显现。

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升。充分发挥我市地处沿海开放前沿的优势,对外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善环境,拓宽领域,多层次推进,努力实现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三个突破。对内,坚持实施北上、南下、西进战略,开展广泛的横向联合,加大对新亚欧大陆桥及腹地的内联力度,吸纳内地资金、技术、人才。2003年底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5个,2003年新批合同利用外资项目67个,合同利用外资2.2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6%;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2倍,年均增长23.5%,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4亿美元。先后与29个省市的100余个城

—7— 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发展经济技术合作项目820个,吸引资金8.6亿元。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2003年我市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18个,进出口总值12.91亿美元,年均增长29.2%,外贸依存度已达34.3%,比1999年高出13.6个百分点。来日照旅游的国际游客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2.87万人次,比1993年增长17倍。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从2003年4月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至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有力地推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日照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日照的城乡从未像今天这样美丽,日照的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日照正在崛起。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压减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心建成使用,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家公司成功上市,体制

—8— 机制创新和市场化改革取向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项政策得到落实。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自2004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市开展了党政机关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以机关工作创新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和实施了用直补的方式运作经济适用房的政策,通过“用地市场化、审批程序化、补贴货币化、购房自主化、监管规范化”,实现了住房困难户、房地产开发商、政府三满意,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给予充分肯定。用开发安臵的方式增加失地农民收入、用市场化的手段运作大型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等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放形成新格局。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对外主攻日韩、扩大港台、拓展欧美,对内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对接江浙沪粤”的思路,全力以赴抓开放、抓招商、促发展。全市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87亿美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倍。在我市投资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由3家增加到16家,韩国现代、锦湖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和青岛啤酒集团等国内外大企业相继落户。进出口总值由9.23亿美元增加到55亿美元,年均增长42.9%,外贸依存度由29%提高到66%。成功承

—9— 办了第六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中意企业合作高层论坛等重要活动,开通了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航线,日照口岸落地签证获得国务院批准,与国外5个城市缔结友城关系,出入境外国人数从3.9万人增加到24.3万人。充分利用连接山东东部沿海与鲁南地区的区位条件,扩大联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接轨青岛全面启动,与半岛城市群、鲁南经济带和沿亚欧大陆桥地区各市的合作取得新的成果。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开工建设。青岛流亭机场在我市设立了虚拟空港,日照港与青岛港合资成立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比上一个五年提高5.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是2002年的2.79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6.8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1倍。日照港的快速度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市跨越发展的一个突出典型,开港20年跨越许多港口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功跻身“亿吨大港俱乐部”,货物吞吐量从2002年的3805万吨提高到去年的13063万吨,跃升为我国大陆沿海第九个亿吨综合枢纽大港。全市的经济政治形势越来越好,展示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形成—10— 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二、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

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事关我市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引领改革开放发展思路创新。市委始终把推动思想的大解放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破除落后思想观念,强化改革开放意识,革除体制机制约束,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干部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干事创业的氛围空前浓厚。建市之初,集中开展了以转变思维、生活、活动三种方式,增强商品、开放、竞争、服务四种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讨论活动。1992年邓小平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开展了以破除“左、旧、小”思想、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设区带县后,面对市域扩大、任务加重、要求

—11— 更高的新形势,又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发展、市场、赶超、创业四种意识为重点,大力倡导“自我加压、负重奋进、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精神。2003年,以全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大讨论为契机,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革除障碍、跨越发展”主题教育,着力解决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立足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领导同志对日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启动了“周边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和“立足新起点、推动新跨越”等解放思想活动,引导各级准确把握省委的决策部署,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加科学完善的发展思路,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日照的殷切期望,对照先进找差距,清醒地看待我们取得的成绩,清醒地认识差距和困难,清醒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责任意识。通过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全市上下改革开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市情的判断把握更加准确全面,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发展目标

—12— 思路更加明确。今年,市委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作出“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部署。2003年以来,市委在承接和发扬历届领导班子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创新改革发展思路,形成了围绕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的新日照“一个总目标”,深入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和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努力建设富裕日照、文明日照、平安日照、生态日照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解放教育活动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砺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眼界更加宽广、思路更加开阔、措施更加扎实,以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开拓创新的办法措施,不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为全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突破。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13—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镇域经济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镇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引导县乡明确追赶目标,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进位争先。全市粮食总产自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突破100万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364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38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以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5319元。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0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编制完成了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40%的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全市53个乡镇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市级领导帮扶责任制,强化试点示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公开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而迈上现代化的发展路子,不断扩大对外

—14— 开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钢铁、能源、机械制造、浆纸、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临港工业迅速崛起,一批骨干企业培育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233家增加到81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31家发展到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920亿元、235亿元、105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45.7%、40.7%和58.2%。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87亿美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倍。在我市投资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由3家增加到16家。进出口总值由9.23亿美元增加到55亿美元,年均增长42.9%,外贸依存度由29%提高到66%。三是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发挥生态环境和港口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体育经济、大学经济、旅游经济和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体育经济,着眼于打造“水上运动之都”,规划建设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成功举办了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等30余项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

—15— 会,获得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2009年全运会水上运动项目的承办权。加快发展大学经济,大学科技园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入园高校6所,在校大学生达到5.5万人。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快引进高科技企业和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2002年的7倍。培育壮大旅游经济,2007年旅游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5%和29.7%,“渔家乐”民俗游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了专业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发展一批专业物流企业,日照港与中远物流公司、中燃船供公司、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港口物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三)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改革开放物质支撑。按照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要求,精心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强力推进港口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载体功能,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城市化率由2002年的35.4%提高到去年的43.7%。一是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增强规划指导功能。把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的—16— 第一资源和最重要的发展政策”,用规划统领城市发展、产业培植和园区开发,严格规划实施,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用高水平规划打造硬环境优势,汇集发展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完成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了城市燃气、绿地系统、综合交通体系等专业规划,市区详规覆盖率达到100%。坚持城市规划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对经济园区进行空间调整,增设3个省级开发区,拓展了日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空间;争取设立岚山区,搭起了“双城一区、轴向拓展”的城市框架;规划建设岚北工业基地,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二是精心建设和管理城市,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五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近80亿元,新增城市道路29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由2002年的12.43平方米提高到20.4平方米,建成灯塔广场、水上运动基地等一批精品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载体功能得到增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胶新铁路、兖石铁路和日东、同三高速公路日照段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建成通车,构建起适应跨越发展的交通新格局;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北水南调、—17— 西水东调工程顺利实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用水保障;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人居和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加强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扎实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建设大港强港,增强港口竞争力。牢固树立“港城一体、港兴市荣”观念,把港口作为全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战略资源,努力在“大、快、特、新、精”上作文章,港口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港口下放以来,开工建设重点工程30余项,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30亿元,是整个“九五”时期的25倍,是开港至下放前十六年累计投资的5.3倍。生产泊位由开港时的2个10万吨级煤炭输出码头,发展到33个生产性泊位。港口年通过能力由2002年的2500万吨,达到目前的8900万吨。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亿吨,位居全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九位。港口资本运营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10月,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募集资金10.81亿元。

(四)坚持和谐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

—1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到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上,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密联系日照实际,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建设“富裕日照、平安日照、文明日照、生态日照”,形成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一是建设“富裕日照”,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注重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财政增加、农民增收、就业增长上来,让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58万人,帮助4.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健全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93.5%。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和廉租房补贴政策,五年拨付1.64亿元为3654户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积极实施“为民工程”,自2004年以来,每年通过公开征集的办法确定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五年完成市办实事重点项目58件,有效解决了农民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和困难群体生活难、就业难、子女上学难等切身利

—19— 益问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二是建设“平安日照”,保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善于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了全市政治社会持续安定。全市刑事发案率、犯罪率、破案率和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等指标一直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社会治安较好的市之一;去省进京上访、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是全省最少的市之一。我市两区两县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县”称号。日照市坚持重心下移、工作前移,建立基层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联席会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被国家信访局称为“日照模式”,并专门下发文件推广。三是建设“文明日照”,促进社会全

—20— 面进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保持100%,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7%,比200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目标管理一等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培育城市文化,塑造和展示日照“求新思进、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团结实干”的新形象。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广泛深入开展了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城市文化,被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建设“生态日照”,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制定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严格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扎实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单位

—21— GDP能耗、水耗均明显降低,保持并发展了生态环境优势。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城市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名列第六。近岸海域水质稳定在国家一类标准,城市生活饮用水达标率保持在100%。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被国家环保总局和清华大学专家称为“日照模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给予集中宣传报道,成为全国第二个循环经济试点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先进集体”。

(五)始终坚持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执政能力明显提高,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是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坚决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积极选拔使用各个层面的优秀干部,一批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认真落

—22— 实干部培训要求,开创了干部培训工作新局面。认真落实省委“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和完善了考核办法,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社会评估与领导评价相结合,激励争先,鞭策后进,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压力、有责任、有目标,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推进机制,促进了工作任务落实。二是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牢牢把握“关键在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群众满意度超过99%。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市乡镇实行集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制度,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六个长效机制之一;莒县夏庄镇创造的基础工作法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实施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包联责任制,加强乡镇和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后进

—23— 乡村转化,这一做法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调整工作,企业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全市421家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杜绝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认真落实包联责任制,市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场解决问题;建立市级领导分线工作制,加强绩效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坚持市长固定接听热线电话日制度,在电台开通“行风在线”节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现场解答问题,促进部门作风转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修养,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化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大治本抓源头力度。对全市重点工程实施派驻监察

—24— 员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这一做法得到了中纪委的高度评价。加强行风评议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回顾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我们体会至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努力形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工作作风。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市委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努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指示精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每一个阶段的解放思想教育活动中,都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把有效革除体制障碍作为检验思想解放成果的重要依据,着眼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商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程序、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等

—25— 问题,从改革审批制度入手,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组建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行政投诉监察“110”,实行明察暗访,对影响发展的典型事例及时公开曝光。在广播、电视开设“行风在线”直播节目,组织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群众直接对话沟通,有效推动行业作风转变和服务环境优化。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党内外思想的大解放和认识的新飞跃,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树立起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同老区人民长期恪守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新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变为推动日照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意识明显增强,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保障了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着力优化了改革

—26— 开放的发展软环境,提升了工作标杆,党员干部勇争一流、拼搏进取的意识明显提高,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我们的工作永葆生机的法宝。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革除影响发展的观念障碍和机制弊端,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跨越。

二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结合”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努力把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同日照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日照发展的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管理体制上,本着有利于工作、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先后顺利完成了县改市、设区带县等重要区划调整和机构设臵,明确了市同区县、开发区的管理权限,理顺了对内对外关系,尽快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载体建设上,设立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园区,并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在经济工作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的“抓改革、促开放,抓开放、促开发,抓开发、促发展”,实施外向带动、—27— 工业带动、港口带动、科教兴市和基础设施推动五大发展战略,到五年来坚持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把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摆在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位臵,更加注重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关注民生,走生态文明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上世纪90年代确立了以治本为目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细胞工程”,近几年又通过总结推广“三位一体”联动建设、“基础工作法”、“网底工程”等做法,构筑起了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格局,以“四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机制,被国家信访总局作为“日照模式”在全国推广,村务公决制度荣获首届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奖。这些都认真贯彻了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充分体现了日照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实说明,做好“结合”文章,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础,抓住了这一环节,就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三是必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求实务实,真抓实干。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

—28— 这个中心,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1993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后,我们面对经济环境趋紧和设区带县后万事待理的双重困难,提出了“困难不是困境,更不是绝境”、“干有困难、不干更困难,不如在干中克服困难”、“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等观念,引导干部群众把困难当机遇,抓住机遇不放松,真抓实干求发展。2002年,正确分析日照所处的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港路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快速度、高质量的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的新日照。国家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针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引导各级在更高起点上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港口建设、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工作重点,定出目标,落实责任,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的突破,得到了社会各方面和干部群

—29— 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直接推动了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迎难而上,硬碰硬地真抓实干,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活动和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总结树立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深入开展了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全民的整体素质和全市的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践证明,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是我们顺利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五是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

—30— 提,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从满足多数人的迫切需要出发推进改革,做到一切重大改革都要力求惠及多数群众,既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真听意见、真商量,力求得到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讲究改革的“节奏”、把握改革的“分寸”。同时,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广泛开展了普法教育,增强了全民的法制观念;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了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净化了社会环境;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全市始终保持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局面,刑事案件发案率一直是全省最低的市之一,为改革和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证明,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巩固和发展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六是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

—31— 党要管党的原则,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在思想建设上,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充实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包联”工作力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塑造了良好形象。实践证明,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是党肩负起历史重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进的可靠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与先进城市相

—32— 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程度不够,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人均占有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资源利用率较低,节能减排降耗压力增大;对外开放水平与沿海开放城市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县域经济仍较薄弱,县乡财政还比较困难,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压力增大,部分群众在生活、就业、就医、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等。

四、新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意见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对新阶段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作出了总体部署。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部署和“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

—33— 的新要求,始终坚持学赶先进、跨越发展、早日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的任务目标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抓住机遇,根本改变沿海欠发达状况,为早日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不断加快,国内产业布局新一轮调整,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建设精品钢基地、整合港口资源、建设文化强省等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崛起,后来居上,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条件。要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对事关全市长远和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握形势和规律,切实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对市情和民情的认识,始终咬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不放松;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机遇的认识,敏锐地发现机遇、准确地把握机遇、全力用好机遇;进一步深化对争创新优势的认识,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认真研究如何加快培育和发挥日照

—34— 的港口优势、开放优势、先进制造业优势、自主创新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文化优势,努力增创发展新动力、新优势;进一步深化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认识,按照市委“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的新要求,扎实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活动,努力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具体行动上,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进一步深化对加快指导转变的认识,积极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开创全市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做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一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立足现有产业

—35— 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县域、镇域经济发展。二要全力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打造第三代港口,坚定不移地实行“港城一体化、港带一体化、港桥一体化、陆海一体化”,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大项目的争引和建设,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区建设,着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加快培植特色鲜明、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临港工业体系。发挥港口对县域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联动发展。三要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培育旅游、体育、大学等特色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创新服务、金融证券服务,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四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好专业规划、详细规划,科学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水上运动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精品工程建设。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

—36— 设,积极构建城市大交通体系、大生态环保体系,改善硬件设施条件。

(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增强跨越发展动力。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37— 首要战略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力度,抓好在谈在建项目的推进落实。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发挥和放大区位、港口优势,围绕鲁南经济带以及周边、港口腹地城市相互交流与合作,以临港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导,加快配臵完备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在积极服务鲁南、深入接轨青岛、融入半岛等方面有大的作为。

(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员锻造成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二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执政能力上,着重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利益

—38— 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三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党建工作。创新载体和办法,进一步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四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改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公开等制度,以党内民主引领社会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牢记“两个务必”,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在务求实效、推动落实上下功夫。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把反腐倡廉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努力形成有效防治腐败的新机制。

本期报:市级领导同志,各区县委、工委书记,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39—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

第一幕改华夏魄力

有人说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的确,回首往昔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载春秋冬夏,在慢慢的华夏文明史中30年可以说是稍纵即逝过眼云烟,然而对于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来说,30年不仅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东方传奇。从深圳特区出发放眼全国,我们不难发现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

经济的主动脉,推动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崭新道路。改革连万家,开放迎世界。

提起改革开放,我们必然要提到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主推手,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领导人用胆识、智慧与魄力打开了中国这扇尘封已久而又魅力无限的东方之门,同时中国也以它博大宽广的胸襟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瞩目与挑战。可以说邓小平成就了中国神化的点睛之笔,而改革开放的成功也再一次印证和检验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与前瞻,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力增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有切身的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新鲜与欣喜,同时国人也真正的第一次挺直腰板站立起来。我们不再局限于计划经济的井底当中,市场才是主导经济的首要杠杆,我们放弃了习惯以久的“铁饭碗”,换上竞争上岗的新标牌,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开市到粮票制度的取消再到个体经营的蓬勃发展,从这种种的变化当中,国人看到了改革的新变化,同时也尝到了开放的新成果。我们在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思想和意识也进一步开放,与世界逐渐融合逐渐统一。这些对于曾经封闭曾经保守的中国来说,简直像蝴蝶破茧而再生。

第二幕革世界先锋

在30年以前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各种发展政策与主张,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却震惊了全世界。首先不仅因为改革开放一词中国首创,同时更重要的是,中国第一次打破了以往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率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世界开放,这在当时思想意识主导世界的前提下是很难想象的,更是极大的勇气与包容。如今30年时间已经过去,历史记录了中国的成长与发展,也见证了只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强国富民,振兴中华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中国渴望发展期待繁荣的迫切要求,多年前中国经历了无数动荡与颠簸,经济实力和国力明显透支,人民生活在艰难困苦中,改革开放政策就像一道曙光点亮了人民心声,照亮了前途与发展。深圳首先成为了太阳升起的地方,在这片原本是小渔村的地方,改革的号角伴随着机器的隆隆声蓬勃进行。忽然一夜间,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通向八方,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国资本与民营资本涌入其中,造就了深圳经济的东方神化。如今的深圳早已成为了世界知名城市,开放程度也更加宽广,这些都为中国所骄傲为世界所领先。

第三幕开眼界之门

其实改革开放重点不在改革在开放。众所周知,开放不仅意味着国门的打开,同时也强调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国家法规制度的规范与调整,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等等诸多方面,开放可以解放中国的思想拓宽眼界,同时也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发展的世界经济融合体,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都无法忽视世界市场的联系与合作,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开放不仅可以赢得市场赢得资本同时也可以在国际领域发挥更大的责任与影响力。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遇到了诸多困难与转折,从股市的波动到汇市的浮动,从楼市的泡沫到经济过热,从应对经济危机到应对突发疫情。中国需要面对的其实还有更多来自世界的挑战与制衡,例如反恐、反分裂、应对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需要中国不断探索与改革,合作与开放,发展与协调才能最终解决。

第四幕放全球精彩

多年的改革开政策造就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精彩与繁荣。改革改变了中国的印象,开放赢得了世界喝彩。如今的中国仍然要长期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任重而道远并且势必要长期坚持和持续创新。在不久前闭幕的17大当中,党中央和国家已经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主线,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都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曾经一度春风拂中华,我相信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向纵深和广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开拓创新,中国必将从经济大国转变成为经济强国,最终以崭新风姿屹立于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是梦想,中国人民必将迎来明天的美好阳光。

第四篇:交通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交通事业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旗公路交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逐步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期。公路通,百业兴,快速友展的公路交通给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旗公路交通人遵循“上等级、抓通

达、重维护、保畅通、求平安”的发展理念,经过30年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公路呈现了“加速度”的发展趋势,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总量大幅度增加,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基本上解决了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晴雨通车里程少,服务水平不高,有路难行等突出问题。基本上形成了以g110、g208、呼集老高速、白集丰高速为主骨架,以县级公路为枢纽、以乡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交通网络。使**旗成为东出京津唐地区、西达呼包银经济带、北上二连陆路口岸、南至中原的公路交通枢纽地区。

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推行了行政机构改革、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公路建设体制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我旗交通行业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市场、行政等多种手段管理的过渡,全旗公路交通事业实现了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的目标,交通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一、抢抓机遇公路建设硕果累累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络中的“毛细血管”,它对外连接国省干线,对内通往各乡镇、行政村,是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连接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加快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和繁荣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致富,先修路”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公路交通特别是农村公路交通的快速持续发展,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抢,抓国家加大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坚持走先通后畅、先易后难的路子,以切切实实解决农民出行问题、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为出发点,综合考虑节约用地、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工程质量等问题,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通村和联网相结合,以联网为主的建设理念。积极推行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的“两个转变”,动员农民采取民工建勤、以工代赈、义务修路等方式,加大资金、物资、劳力投入力度,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公路建设高潮。建设改造了花村至赛汉、土贵乌拉至丰镇、大土城至三成局、八大顷至十三号、平地泉至固尔班、西山公路至g110四级砂石路144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全旗公路的通行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按照交通部提出的“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水泥路”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全旗掀起公路建设的第二个高潮。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为了适应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改善施工条件和手段,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施工工艺,我们采取“四个一点”即“职工集一点、供货单位除一点、单位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共三次筹集施工机械设备购置资金800万元,先后购置路基、路面施工:设备11台套,拥有了碎石加工厂、沥青混合料拌合场、灰土拌合场“三大场地”,动力总装备达到10260马力,满足了三级通乡油路建设的需要。在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我们认真实行“工程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按照“政府统一领导、交通牵头组建、乡镇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克服项目分散、工作量大、施工机械调度难等困难,发扬交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经过“十五”及“十一五”头二年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土贵乌拉至麦胡图、集宁至大土城、花村至高宏店、巴音至韩家村、黄茂营至新风三级通乡油路147公里,建成了四级通村砂石路58条,共计326公里,使全旗提前二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截止2007年底,全旗共完成公路建设技资1.6亿多,全旗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92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5公里,平均万人拥有公路44公里,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旗8个乡镇,全部通了三级油路。全旗130个行政村,已有118个通了标准四级公路,通公路率达到91%。到2010年将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路似彩虹,绽放着一束束和谐的光芒;路如琴弦,演奏着一曲曲发展的乐章。发达的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而且也逐步发展成为了“经济路”、“出口路”。诸如花村-赛汉公路就是典型的“一线串珠”的公路,它带动了粮食、畜牧、甜菜和大棚蔬菜等农副业的发展,为农副产品走向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如今,依托公路和批发市场种

第五篇:农牧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农牧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农牧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向产业化推进的**旗农牧业

**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环绕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全旗总土地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万亩;平均海拔16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6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5℃:现有4镇3乡,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旗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较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进入20xx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为食而种养转变为为卖而种养,有力地推进了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我旗农牧业生产一个最好时期。

一、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

我旗建旗后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由于农业基础十分脆弱,生产水平低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差,致使粮食产量大起大落,丰年最高1.9亿斤,灾年最低只有5000多万斤。就群众的小农经济意识,三农农业生产一直徘徊在自食自解、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路子上。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将适宜种粮的农田提升为高产稳产田,保证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总产的稳定增长,同时合理安排适当的农田种植经济作物,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大。1994年后,按照“围绕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的思路,认真实施“双百万”工程,出现了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升的趋势,全旗种植业结构比例由1990年的粮经76:24调整到1994年的粮经、草73.1:20.l :6.8。随着全市“进、退、还”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的种植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草业在种植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到20xx年,全旗的粮、经、草比达到45:46:9。并引进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全旗的农牧业生产开始向产业化逐进。随之出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第二次高潮。20xx年,全旗的粮、经、革比达到50.9:22.6:16.5,形成了三元种植结构。1994年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取的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53%,到20xx年,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取的收入虽然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0%,但从畜牧业中获取的收入却占到人均纯收入的45%,其它收入也占到人均纯收入的25%。

在农业发展开发项目上,从1990年开始大搞“三亩田”建设,旨在“兴水抗旱,集中连片,区域建设,集约经营”建设内容以早改水,坡改梯为重点,使人均建成一亩水浇地,二亩旱作稳定田。1994年按照委行署提出的“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走农牧结合的生态基地型农业之路,为牧而农,为养而种,农牧结合增加农民收入,全旗将133万亩计税耕地划出进区和退区,耕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之后全旗以年均13万亩的进度,将坡度在1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年退耕,恢复植被和种树种草。目前,耕地面积退到65万亩,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牲畜头数逐年上升,奶牛、寒羊已成为立旗产业,为建设畜牧业大旗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旗通过开展“三亩田”建设,使全旗的水浇地面积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万亩,增加到20xx年的28万亩,人均达到1亩以上。通过实施“125”工程,不仅使全旗的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甜菜、蔬菜、马铃薯、玉米已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而且使贫困地方农民彻底解决了温饱,收入逐年增加。全旗粮食总产稳定在2.2亿斤左右,瓜菜总产突破5亿斤,逐渐向避灾农业和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发展,使产业化基地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0%以上。在近几年以来,我旗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战略决策,按照“统一设计,自愿自建,验收合格,政府补贴”的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布局,配套基础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切实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新亮点,下大力进行了培育发展。通过近儿年的积极建设,我旗的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目前,全旗新建下卧式、无立柱、厚墙体5分日光温室累计达到3236座,每座纯收入6000多元,在建设日光温室中,政府共投入1690万元,全旗新购进大型喷灌圈10套,中小型喷灌圈11套,喷灌面积达6700亩。

二、畜牧业发展得到稳定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旗的畜牧业开始摆脱长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实现了稳定增产,其发展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特别是1994年,实施“进退还”战略以来,舍饲养殖逐渐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养羊为基础,以奶牛为重点的养殖业结构顺利实施,各种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应运而生,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而良种的引进与繁育,又显著提高了个体

效益,使畜牧业己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80年代,为适应市场需求和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增设黄牛冷配站,牛的改良向肉乳兼用型发展,在90年代后期,我旗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畜牧业强旗为目标,改变过去从放牧型和食粮型为主的家畜养殖业,以禁牧舍饲为切入点,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奶牛、寒羊做为首选畜种大力发展。在2018年,开始大量调入小尾寒羊进行繁育,采取滚动式发展模式,使小尾寒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加。20xx年,我旗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奶牛养殖,引进和推广了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奶牛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同时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底全旗存4栏牲畜51.9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达到3.5万头,产鲜奶8.4吨,寒羊基础母羊存栏37万只,出栏肉羊47.7万只,羊肉产量8600吨,发展到20xx年底,全旗存栏牲畜56.8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达到6.2万头,鲜奶产量达17万吨,寒羊基础母羊存栏40万只,出栏肉羊110万只,羊肉产量2万吨,累计建设暧棚4.2万间80万m2,建设青贮害2万多个,50万ii13,累计购买饲草料加工机具3000多台套。通过引进和调入奶牛、寒羊牲畜品种,逐步淘汰性能弱、品质差、产出较低的牲畜品种,形成了特色鲜明、规模适效、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畜种结构以及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畜牧业科技含量的加大,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当中,20xx年来至畜牧业的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百元提高到1850元,使畜牧业收入逐渐成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旗的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化规模由小到大,生产项目由少到多,产业化己为发展农牧业生产积累资金,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实际收入,繁荣经济文化,促进小城镇建设等做出了较大贡献。1985年全面进行招商引资,实行“三引三开”,即:实行思想开明,政策开放,资源开放,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的政策,当时共引进各类技术人才30多人,引进资金50多万元,一些企业先后从山西、河南等地引进先进机器设备,装备自己,为农产品转化创造了条件。1994年,我旗产业化发展按照“组龙头、建基地、抓骨干、带群体、建小区促规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交通地域,资源优势,从基础建设入手,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有关政策和良好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个体、股份、联办多轮驱动、龙头、基地、小区全方位开发,其发展速度创历史最好水平,从2018年后,全旗把引资引项作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区内外客商。目前,进驻我旗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20多家,己技入生产的有13家,年总产值突破15亿元,农牧业产业化覆盖全旗80%以上的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来自于产业化基地生产。

下载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1020浙江建筑业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正式稿)(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牧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向产业化推进的**旗农牧业 **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环绕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全旗总土地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万亩;平均海拔16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环保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为促进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旗环境保护工作纪实**旗环境保护局是2002年7月在全旗机构改革中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分设出的政府一级行政执法局,是依......

    商务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30年前的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封闵几十年的国门,作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战略转折。从1978年到......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我出生在1978年11月,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可以说,我们这一拨人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女人天生怕老,怕老就不愿......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我出生在1978年11月,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可以说,我们这一拨人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女人天生怕老,怕老就不......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XX美术大展活动总结

    美术的聚焦、艺术的交流、文化的盛会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2008XX美术大展活动总结XX市文化局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历时8个月筹备,由市文化局主办,XX书法国画研究院、市个簃艺......

    计生委改革开放30周年计划生育成就回顾与总结

    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近三十年取得的成就和做法 我旗近三十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历届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支持帮助下,在全旗各级干部群众,......

    交通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精选五篇)

    交通局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回顾与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交通事业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