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6:5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

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

调查与思考

新型农村社区电网建设事关农村发展和百姓生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迫切希望用上质高、同价、安全、可靠的电,要求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呼声空前高涨。为配合我市全面掌握新型农村社区用电现状,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我镇成立了新型社区用电现状调研小组,对我镇七个新型社区,涉及17个行政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社区用电基本情况

全镇新型社区生产生活用电基本正常。自

月起,我镇用电与城市用电实现同网同价。截止年

日,全镇累计投资

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电网建设与改造,包括

个千伏变压器

台,配电变压器

个,容量

千伏安,10千伏线路

千米,0.4千伏线路

千米。社区居民生活用电已全部由供电局直抄管理到户。社区电力基础设施有效改善,社区供电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供电质量显著提高,很少出现由于供电紧张而出现的“拉闸”现象,电费收取也比较合理,居民生活用电为

元/千瓦时。全镇新型社区电网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供电情况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电网建设和改造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仍然需要加大投入整治力度。

二、####新型社区用电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用电量持续高位增长,新型农村社区电网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村配电网已不能满足现代新型农村社区的需要。

1、变压器数量严重不足,电压合格率低:严重时电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目前仍需

KW变压器才能基本满足新型农村社区所需。####社区有居民说:“自家和亲戚同时买的电视机,就因为自己社区的电压不稳定,经常断电,电视机寿命远远短于亲戚家,现在都不敢买太贵的新电器,总是担心坏”。

2、资金缺口大:变压器安装费用高,很多社区在财力上根本承担不起。以###社区为例,新安装一个630千瓦的变压器需要80多万元,这对于其他本来就不宽裕的社区来说是负担不起的。有居民反映说:“变压器造价成本本来不高,一个630千瓦的变压器也就12万左右,但是因为安装验收都是同一职能部门,造成安装费远远超出变压器本身的成本”。监督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社区电力配套设施的完善。

3、网损较大:供电线路和设备损耗大,造成能源浪费;供电可靠性低,故障频繁,并且造成停电时间长,停电面积大。###社区在不到1000米的路段,连续安装了三个200千瓦的变压器,村中有懂电力的居民反映:“其实直接安装一个630千瓦的变压器就可以了,这样安装完全是浪费资源,浪费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

4、自动化程度低:供电紧张时负荷控制和电能分配手段落后,由于用电负荷的逐年增加,主杆线线径小,进户线老化,每到夏季高峰用电季节,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不到81%,有时大功率的电器根本无法启动。大任庄社区有居民无奈的说:“现在有钱,能买的起空调了,本该享受享受,不料,最热的时候,还是手摇扇最靠谱”。

(二)农村公用输电线路抗风险能力差,对雨雪、强风、冰雹等突发风险抵抗能力差。

1、农村变压器的设施设置不合理:易遭受恶略天气侵袭,比如变压器露天放置,防雨雪雷电能力差等。###社区很多居民反映:“只要一下雨打雷,家里就会跳闸,白天还好,就怕晚上下雨打雷,一停电,啥都做不了”。

2、监管力度不够:电力工作人员对农村线路附近环境监督不严,周围普遍存在树木、房屋、家用电缆等。

(三)安全用电和治安隐患不容忽视。

1、电力设施被盗严重,对线路运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也给群众的用电造成不便。我镇七个社区都不同程度出现过电力设施被盗的情况,###社区有居民说:“自己队里的地头,刚装了一个新变压器,一次都没用过就被盗了,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每次浇灌农田都特别不方便,要从远处的一个厂子里接电,每次都要欠人情”。

2、农民用电安全知识缺乏。农民在购买电线时往往以便宜作为准则,购买非国家标准的电线来安装,家用线路容易出现短路、超负荷、漏电等情况,且多数社区居民为省钱都没安装漏电开关,造成一定安全风险。农村家庭生活用电总功率不断加大,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难以负载。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很多居民家庭开始有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器,但是长期未曾更换的家庭电线、开关和插座等出现难以负荷的现象,###社区居民家庭出现电线烧焦,插座变形问题的达到了100多户,基本占到了五分之一的比例,而农村社区居民多数没有给于充分关注,只有到不得已时才会更换。

三、探索解决途径,提升社区电网现代化程度

农村电网建设乃民生之计,群众所需,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农村稳定,我们应当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问题,把这项惠及老百姓的实事办好,使广大老百姓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为此,我们建议:

(一)把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象建设通村水泥路那样制定政策予以扶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当充分考虑巩固农村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因素,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将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迁移式扶贫、小集镇建设、通达工程等政府扶持的农村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群众参与、各方配合的农村电网建设的管理体系,定期研究农电网改造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出现的矛盾,构建供、用、管的和谐关系。

(二)加强领导,做好规划。

1、要理顺部门与地方的条块管理关系。加快建立农村供用电问题协调解决机制,打造镇、村二级联动的工作平台。

2、要统一规划电网的安装。社区供电建设规划应与城建规划同步进行,城建规划要预留电网设施线路,确保高压线路、变压器等设施与人居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保证供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建议由规划部门牵头,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合理制订各社区的建设规划,明确三线(电线、通信线、电视线)的通道走向,林业部门要征求供电部门意见,制订电力线路走廊下禁止种植林木区域红线图,对线路底下的树木问题,要按法律法规规定及赔偿标准来解决。

(三)加大线网改造的力度。

1、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足用活上级对新型农村社区用电倾斜的扶持政策,对残旧线路进行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电网设施状况,稳步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2、要增加农村配电点建设:缩短供电半径,或将变压器扩容,消除个别社区、户电压不足现象。要多渠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用电政策和知识的认识,争取农民对农村用电建设工作的全面支持和配合。要指定职能部门派专人负责,全力解决阻挠电网改造的难题。

(四)探索新型能源在新型农村社区的推广应用之路

新型农村社区房屋质量比较好,房屋居住面积比较大,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电量逐年提高。而太阳能技术的不断提升,建设成本的不断下降,为实施农村太阳能工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社区一般为8间,南北朝向,长约20m,宽约13m,因此房顶阳面面积大致估算为260m2左右。以汲城社区705户为例计算,屋顶可利用面积为183300m2。,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 kJ/cm2.yr。在晴天的阳光下每平方米大约14W,每天可发电256KW,不仅可满足本社区需要,还可以向电网发电。

(五)抓好宣传,确保用电安全。

1、供电部门要不断开展电力安全意识宣传:在各社区张贴宣传海报,以及在电杆、铁塔上喷涂电力安全警视标语等。安监部门要深入农村基层和企业,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督促检查,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村用电安全隐患。

2、公安部门和工商部门要从源头上加强对盗窃电力设施销脏的废品收购站控制,打击不法行为:公安、治安联防队要重点对一些盗窃黑点进行伏击;公安、司法、供电、宣传等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规,进一步提高民众依法用电和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按: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卢展工书记在我县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11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为使县委领导客观了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基层建议,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近日,县委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予以整理,供领导参考。

关于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运而生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走好‚两不牺牲、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作用。结合商水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只有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商水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全局的方向性战略任务来抓,才能够收到一举多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外延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型 1 农村社区布局规划,通过小村并大村、大村扩容和空心村治理,进行资源整合而建设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相配套的现代化农民居住区。通俗的说,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的新型社区。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于新农村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深化农村村民自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2 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二、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现状

(一)规划情况。我县于2010年启动了(2010年——2020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的编制。目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已经省住建厅专家组评审通过,市规划设计院根据评审纪要正修改完善;20个乡镇体系规划成果已完成,等待县政府村镇规划评审文员会评审讨论技术审核;90个中心社区规划成果已经完成,正修订完善,增加骨灰堂和村级公墓等设施规划。根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将全县571行政村(居委会)规划为90个中心社区、136个基层社区。

(二)建设情况。目前,全县正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6个(黄寨刘井、小集、郑埠口、练集朱集、汤庄西赵桥、平店刘营),1100多套住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准备启动建设的6个(集聚区家庙、城关乡大井、老城、平店东邓店、张庄李寨、邓城宋庙);部分乡镇正在做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

(三)建设模式。我县在建的6个新型农村社区,大致采取了以下三种建设模式。一是村委组织、群众筹资模式。练集镇朱集农村阳光社区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土地臵换、建设规划、房屋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监督等环节均由村两委出面负责实施。在运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采购、统一施工。村理财小组严格控制造价,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新型社区建设在阳光下运行,群众入住只需拿成本价,村两委为困难群众协调低息贷款,切实解决了社区 3 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阳光社区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计划筹建住房270套,正在建设215套,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一期住房建设任务。按照规划建成后的社区住房占地仅337.5亩,现住房占地900亩,将节约土地562.5亩。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政府统一组织、鼓励引导房地产进乡镇,把社区建设推向市场,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黄寨镇郑埠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属于该种模式,镇村负责臵换土地,交给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价格由政府监管,政府、开发商、群众代表三方协商定价,使价格控制在开发商有适当利润,群众能接受的合理区间。社区内住房只能由社区内群众认购,郑埠口安居社区规划利用10年时间分五期工程来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于2011年3月开工,2012年3月完工,规划建商住楼12幢、住宅楼4幢、门店房119间、商品房308套,建1个专业市场,并做好路、自来水、电等配套设施,目前,一期工程 16幢楼房相继开工,已封顶8幢,道路、排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将陆续动工。三是统一规划、群众自建模式。在黄寨刘井和谐社区建设中,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并对村庄整体搬迁和规划新建进行信访评估,根据群众意见,按统一规划自主筹建。乡政府负责臵换土地、搞好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房屋设计、施工监管等,施工过程由乡村组织专人负责统一监管。为坚定群众自建信心,先后三次组织干部、群众到新乡、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最后全体村民表决一致通过。为提高群众自建积极性,政府投资300多万元用于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每户又给 4 予10吨水泥补助。和谐社区规划占地390亩,规划总投资1.5亿元,规划简欧式独院住宅楼700套,并建成中心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农村超市、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目前,一期工程200套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修建社区道路2000米。二期工程24套门面房、100套农户住宅楼于今年8月动工,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

二、制约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

(一)认识不够到位。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认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导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乡镇(街道)没有切实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突出位臵来抓,工作不创新、不学习、不借鉴、不作为,畏难发愁、束手无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由于全县处于试点阶段,试点村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建设成形、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社区让群众参观,群众无法感受到新型社区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刚建好住房和现有住房条件较好的农户,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规划不够健全。虽然我县已完成了(2010年——2020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的编制,但是按照《城乡规划法》应走的程序还没有走完,加上我县对上级的规划设计经费没有完全到位,目前规划成果仍不能指导建设实践。目前,我县启动的6个试点村的建设规划,均是找相关部门再次进行的规划,这样不仅增加了启动的资金困 5 难,还有可能造成与全县规划不尽一致,影响全县整体规划的落实;由于各种原因,全县136个基层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仍没有启动,必将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无法落实,导致了农村建房出现无序建设势头,非法占地违法建房现象突出,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加了阻力。

(三)资金严重短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包括节省土地产生的补偿金、群众交纳的资金、村集体积累的资金、争取的政策扶持资金四部分。但土地臵换资金到位滞后,土地臵换补助金须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而土地净收益补助则要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农民建房每户需投入12—15万元,根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大部分农户能够接受的支付能力在5万元左右,就是手中宽裕的农户也会习惯性地储备部分资金用于防备生活中的各种风险,而不可能一次性地拿出自己的全部储蓄;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据测算,建一个500—800户的中等社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需要800—1500万元,加上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大院、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需公共投入1500—2000万元。按照目前我县对刘井、朱集示范点的资金整合情况看,大约能整合资金500万元左右,建设缺口依然很大。

(四)政策不够具体。我县在2009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111‛工程有关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311‛ 6 工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10月份,制定了《商水县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商水县加快中心村建设奖补办法》,此政策只针对10个试点村实行。今年5月份,我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意见》,对全县中心村建设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办法。但这些政策不仅相互重复,还与目前提出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相匹配,导致大部分乡镇持观望态度。

(五)土地制约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只能走增减挂钩路子,但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指标较少,全省仅有2万亩,争取难度很大。目前,我县的刘井、朱集、郑埠口试点土地审批走的是先建后拆模式,根据省国土厅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定,列入土地增减挂钩的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一般3年)腾空旧址,但看到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拆迁的难度很大,实施拆迁的措施不明确,在规定时间内最终达到节约土地、腾出土地、复垦土地的难度较大,已不再审批受理先建后拆模式。邓城宋庙、平店东邓店、袁老袁庄、黄寨小集实行的先拆后建模式,目前卷宗市已阅过,但暂时省厅不予受理,县国土部门正在积极做工作。由于土地制约,一些村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如平店东邓店等。

三、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创新运作。抢抓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创新工作理念,整体推进周商一体、黄寨‚三点一线‛‚三化‛协调试验区和练集、平店、黄寨‚一园一区一基地‛建设,把以上三项当成三个大的整体项目去规划、申报、运作,制定项目区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和明年任务,明确项目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责任,整合资源、资金,强力推进项目区内新型农村社区建 7 设。

(二)加大力度,强力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点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完善设施,尽快入住,打造1-2个建设成形、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样板。二是加快推进房地产进乡镇工作,建议明年选择有条件的3—5个乡镇为重点乡镇,每个重点乡镇选择一条街道连片重点开发,加大对沿街低层门面房的拆除力度,统一规划设计建设5层以上的底商住宅楼,一年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出房地产进乡镇的样板街道,逐步提升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三是督促已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乡镇,在等待项目批复的同时,同步加快社区规划编制、进村入户调查等前期工作,为早日开工创造条件;未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乡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明年上半年顺利申报奠定基础。

(三)广泛宣传,转变认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建议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频道或增设专题栏目等。二是与当前开展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活动相结合,加大对干群的培训和宣讲力度。通过宣传,让广大干群切实明白‚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怎样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好新型农村社区能给群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等,从而转变群众认识,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

(四)加紧规划,加强管理。一是抓好我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编制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尽快按照《城乡规划法》走完法定程序,尽快启动136个 8 基层社区的规划编修,使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落实。二是加强对农民自建房的管理,乡镇政府有权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管理,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减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阻力。

(五)整合资金,加大支持。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集中投放,综合使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整体效益。二是尽快出台下发加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的奖补政策,包括启动资金、项目整合、信贷支持、收费减免及社区居民权益保障等,并指导各乡镇针对试点村实际、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具体的新型社区建设方案。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城市近郊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在××村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焦店镇北部,面积××亩,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人,党员××人,3个自然村成品字型分布于北环路和西环路两侧,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主导产业以煤矿产业为主,养殖业、物流业及其第三产业正在逐步壮大。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优势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是要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按照农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重新配置土地资源,解放土地生产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潜力。其次是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目前,××村3个自然村仅群众住房和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就达600多亩,通过社

区建设可以将3个自然村合并到一处,既能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又能节约土地400亩。节约出来的土地,适合复耕的就复耕,发展高效农村;适合退耕还林的就植树,美化环境;适合发展工业、服务业的,就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张庄村距离市区近、交通便利的特点,可以建设“菜篮子”工程,发展大棚蔬菜,以及发展养殖业,开办养猪厂、养鸡厂等。二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建设整合节约出来的一部分土地留作集体用地,建设产业集聚区,为新型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村位于西环路与北环路交叉口,毗邻××矿、××矿、××矿等矿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仓储业、汽车修配、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目前,××村的物流仓储、汽车修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能够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管理的创

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

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着重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因素,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新社区,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必然会促使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推动农村社区创新党建模式,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

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财政扶持资金有限,难

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缺口。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分配不均,主要靠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三是外部引资还没有探索出成功模式,仍旧在“摸着石头过河”,在管理监督、权益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风险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大家主动筹资的积极性。

(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

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会使生产设备存放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三)部分干群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少数干部

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存在畏难心理,怕资金难筹而导致举债建设或“乱尾工程”,怕征地拆迁的难度大、影响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存在模糊认识。许多农民群众虽有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但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认为新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担心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阵风”,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日后难以兑现。

四、加快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

配合、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

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镇为

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社区管理,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

形式。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切实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保障社区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

第四篇:台前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台前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台前县民政局民政股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按照河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台前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台前县地理位置特殊,南临黄河,北依金堤,西南较宽阔,东北狭窄,呈三角走势插入山东省腹地。辖五乡四镇,辖区面积393平方公里(58.95万亩),372个行政村,总人口37.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75万人,非农业人口3.3万人。村落稠度、人口密度较大,城镇化程度差,是我县目前村镇布局的最显著特点。另外临黄大堤又将我县分割成黄河滩区和临黄区两大板块。其中黄河滩区涉及6个乡(镇)13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1.4万人,土地面积141平方公里(21.15万亩),临黄区涉及24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2.35万人,土地面积252平方公里(37.8万亩)。全县土地总面积为58.95万亩,耕地仅为26.5万亩,城镇及工业建设用地仅为33473.67亩,95861.55亩土地被星罗棋布的村落占压,并有大量村落周边荒地和废弃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村民建房散乱无序,占压耕地建房日趋严重,空心村现象突出。

按照省、市“三化”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本着有效节约土地,转移农民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将全县360个行政村(除去老城区的9个城中村,新城区的3个城中村)规划为30个新型农村社区,总规划占地3.9141万亩,总建筑面积1298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6.1346万亩。自2011年以来,我县先后启动建设了13个新型农村社区:城关镇长刘社区、尚庄社区、油坊社区;孙口镇高庄社区、马楼乡马楼社区、后方乡辛庄社区、清水河乡清东社区、侯庙镇大杨社区、侯庙镇中心社区;打渔陈镇盛世社区、夹河乡中心社区、吴坝乡东桥社区、县产业集聚区中心社区。在建社区总建筑面积338.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3.2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3.91%,概算总投资57.2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046亿元,占总投资的12.31%。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布局,实施三类推进。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规划思路,切实打破“新村建设”思维定势,对全县30个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城镇建设的设想,做出了选址布点规划的初步方案,并委托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进行县域新型农村社区总体布局规划和滩区村扶贫开发整体搬迁规划。对30个新型农村社区分期、分批编制详细规划,目前已完成7个重点推进社区的编制与评审工作。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工作中,立足基础条件,从建设时序和力量摆布上分三类实施。一是重点示范类社区建设3个:马楼乡马楼社区作为滩区村整体搬迁并村重点示范社区,该社区位于马楼乡政府驻地,临黄大堤以北,整合村庄17个,人口17774人,规划占地213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城关镇长刘社区,该社区位于新老城区中间部位,依金堤河南岸而建。整合村庄6个,人口6938人,规划占地83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打桩。县产业集聚区中心社区,该社区位于县产业集聚区内,整合村庄10个,规划占地148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即将进入招标施工阶段。以上3个社区作为城郊改造和产业带动的重点示范社区,2—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社区规模均达到万人以上。二是重点推进类社区建设。清水河乡、侯庙镇、后方乡、打渔陈镇、夹河乡、吴坝乡6个乡(镇)政府驻地,依托城镇建设均规划建设1个中心社区,3—5年内完成建设任务,社区规划达到万人以上。三是全面推进类社区建设。其余21个社区在做好规划,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个推进建设一个,争取在2020年前分步实施,全面完成迁建工作。

(二)完善政策措施,破解制约因素。根据省市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精神,我县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政策、组织等各项措施保障。在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上积极探索破解办法。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融资,向上争取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投入机制。一是设立专项资金,从今年起,县财政列支不低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示范社区和重点推进社区建设。二是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明确了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组织。县委农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建立资金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所能整合的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社区建设。去年以来,我县累计整合环境治理、道路建设、教育基础建设等项目资金达2000万元投放到社区建设中。三是积极探索用足、用活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濮范台综合扶贫开发试验区的政策,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县已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有计划的列入滩区整合并迁方案,对滩区并迁村的整村推进扶持资金全部打捆用于新并入的社区建设。四是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加大社会资金投入。自去年以来,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关镇长刘社区、孙口镇高庄社区、马楼乡马楼社区、清水河乡清东社区,吴坝乡东桥社区等5个社区都依托开发商或建筑商进行建设。在保证入区农民合理安置的基础上,允许开发商和建筑商向市场推进部门商品房出售。五是强化金融扶持。我们已经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县农行对接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纳入信贷资金扶持。清东社区已进入试点阶段。在土地使用方面,我们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合理规划确保建设用地在社区布点规划时,尽量安排使用原建设用地、荒地,废弃地。城中城郊村要充分利用原村镇占地,采取建新拆旧的方式进行。确需使用耕地的,实行用地增减挂钩,优先配置建设用地,按村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程序申报审批。

(三)突出示范带动,创新三种模式。根据县级领导干部分工,每个乡(镇)分别明确由一名县委常委和两名副县级干部联系乡(镇)工作,作为分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人直接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建设模式上结合我县实际,分为三种:一是城郊改造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性。县产业集聚区中心社区,处于新城和老城城郊地带的孙口镇高庄社区和城关镇长刘社区,纳入县城建设规划,吸收并迁周边城郊村,扩张城市规模,实现城郊农民向城市居民转移。其中3个社区共并迁村庄27个,容纳居民34432人。二是小城镇牵动型。除城关镇、孙口镇两个城区镇以外,其余7个乡(镇),均规划建设1个中心社区,并迁周边村庄,把社区建设融入小城镇建设框架,拉大小城镇建设规模,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转移。这类社区涉及109个行政村,101624人口。三是农村经济促进型。在纯农村地带选择地域条件较好,辐射轴心点,规划布局19个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分步分梯次实施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局良好,全县上下思想认识日趋统一,建设推进工作逐步升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土地制约瓶颈没有彻底打破。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制约,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得到审批的情况下,社区建设用地不能合法、合规进行。建议社区建设要享受“先建后拆、先占后补”的政策。

二是建设资金筹措困难。虽然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但是过高建设投入,搬迁投入额度巨大,县乡财力杯水车薪。虽然能够把土地增减挂钩后节约出来的土地纳入土地市场能解决大部分资金,但远水不解近渴。建议省、市加大扶持力度,协调金融部门针对社区建设下达信贷计划指标。形成宽松的信贷支持机制。三是大部分农民乡土观念较重,合村并点拆迁工作推进艰难。还有一大部分农民留恋松散的庭院生活,持有拆平房建平房,拆村建村的传统思想。建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展开大讨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炒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泛舆论,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把政府主导变为群众的意愿。

四、下步打算

1.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以县域总体布局规划为大纲,做好每个社区的控制性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科学的发展布局。

2.积极探索贫困县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创新思想观念,用足、用活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3.针对沿黄河6个乡(镇)的滩区村庄,结合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进行梯次有序的并迁工作,力争在3—5年时间内50%的滩区村庄迁入临黄堤以里的新型农村社区。4.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原则,围绕“农民就业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的思路,着力进行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和高效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植壮大农产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形成一系列促进农民就近创业和就业的平台。引导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取转包、互换,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有序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

5.进一步探索,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和资金瓶颈问题,让社区建设有地建、有钱建。

总之,我们将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认真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做法,以创新赶超的精神,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农民向社区集中,整合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多措并举,继续加大力度搞好社区建设。着重完善好台前新型农村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真正把这项利民工程落实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2012年10月16日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区调研报告

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永城市地处豫东平原,国土面积2000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3600个自然村。全市人口140万,其中,农村居住人口87万人。

近年来,永城市按照“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抓手,将全市732个行政村3671个自然村统筹规划成140个新型农村社区持续稳定转移,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措施和成效

(一)用五大重点引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紧密结合永城市情,发挥永城资源优势,突出永城地方特色,确立了永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五大重点”。

工矿企业所在地。永城是全国六大五烟煤基地之一,境内有永煤、神火等大型骨干企业,有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在工矿企业所在地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永城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重点。目前,全市9个煤矿社区已经基本建成,产业集聚区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形成规模,其它企业所在地社区已启动建设。

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永城2000平方公里国土有煤面积在50%以上。煤炭开采已使永城有10个乡镇60个行政村214个自然村形成沉陷。沉陷面积33.3平方公里,涉及21000户75000人。从维护你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改变以往“先沉陷,后搬迁”的做法为“先搬迁,后沉陷”,与两大企业集团共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建设采煤沉陷区新型农村社区11个,新开工建设2个,正在

规划,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绘制了蓝图,明确了标准和方向。三是强化管理。市成立了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乡镇成立了农村建设联合巡查组,对违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乱建行为及时制止并依法拆除,规范农村村庄建设秩序。四是巡回检查。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定期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巡回督导检查,形成加压紧逼态势,促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

农民理事机制。把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充分发挥起作用作为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原则上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参加理事会,理事会在村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新农村社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分担了村两委的工作压力,还有效解决了一些村两委不宜做或做不好的工作,成为连接农民与村两委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酇城镇中心社区通过理事会做群众工作,开展拆旧建新,旧宅基拆除力度很大,工作中不但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信访案件,而且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建设成效十分明显。城厢乡沱滨社区在住宅楼建设中,通过新农建设理事会统一筹款、统一进料、统一监督、统一结算,农民按成本价住房,群众十分满意。卧龙乡余庄社区、浑河社区、太丘镇黄桥社区、顺和镇高平房社区等,新农建设理事会在新兴农村社区建设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农共建机制。我市“工农共建”这一机制的探索首先是从与两大煤业集团共建开始提出的。工矿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去居民安置

障等一体化发展。

政策激励机制。为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居民向现代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我市制订了一系列引导、鼓励农民进社区的优惠政策,变“要农民进社区”为“农民争着进社区”。一是财政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且以每年递增20%的比例列入预算,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四年来市本级财政已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1.396亿元,吸纳带动社会投资11.6亿元,发挥了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土地扶持。把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作为破解新农村建设用地难题的突破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市还制定下发了《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补偿标准,每宗新增耕地100亩以上,每亩补偿3万元;100亩以下,50亩以上,每宗补偿2.9万元;50亩以下,每宗补偿2.8万元。目前,全市有165个行政村开展了旧村整治复垦工作,以整治复垦土地5000多亩。三是税费扶持。新农村社区建设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专项拨付的形式,用于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质检费、安检费、避雷检测费、主体结构检测费、屋面防水检测费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律免收。四是金融扶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贷款扶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目前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560多万元,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待遇扶持。对入住新农村社区的农民,根据群众意愿可登记为非农业户口,享受双重户口待遇,既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良

致富的引路人;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和特殊困难的党员,主要传授一些易于掌握、见效快的科技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在倡导社会新风尚上不断取得新变化。已建设社区服务中心26个,文化大院652个,农民书屋360座;建设社区公共活动广场38个。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规划有服务中心,功能涵盖社区管理、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党团活动、农民教育等方面。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信息、美德、法律“六进农家”和“清洁家园”及“好媳妇”活动,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全市农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科技意识越来越浓,法制观念愈来愈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上不断取得新变化。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近几年的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利用采煤沉陷区复耕出的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建设规模化苗木基地、观光园、养殖基地等。在产业发展商,持续了“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专业村建设思路,新建现代种植小区4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52个,发展各类专业村2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3家,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比重达50%以上。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28元,增长14.4%,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业十佳市。

在优化社区管理上不断取得新变化。在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及物业管理、户籍管理等试点工作。社区党组织重点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社区社会保障、计生管理、法律咨询、产业发展、民事调解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模式,使社区党建扎根于社区建设,植耕于群众需求之

审批,并报市有关部门备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管理。

(二)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政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的地增减挂钩试点及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相关政策,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奖补力度,通过土地整治腾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规划继续作为建设用地的可统筹用于农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用地。仍有节余的,经批准后少量指标可作为建设用地指标在本市调剂,并试行有偿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

(三)引导农民建设新型住宅。按照“交通便利、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集中居住、群众自愿”的要求,采取多村联建的形式,适度集中建设住宅。煤矿所在地社区建设重在环境治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集聚区、采煤沉陷安置地、乡镇政府所在地重在建设高标准居住小区;旅游景点所在地社区建设重在与景点文化相协调,可以按城市标准建设,也可以发展一户一宅的庭院住宅,与景点建设浑然一体;一般中心村建设,以一户以住宅庭院住宅为主,可以建设独院或3层以下(含3层)联排住宅。农村房屋建设和改造,要满足抗震防灾要求,符合相关技术标准。鼓励应用新材料、采用新结构、选用新能源、提高住宅建设质量,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安全环保、舒适宜居、优质耐用、设计美观的住居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参照城镇标准进行建设。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再20%以上。城镇规划区内通过房地产开放方式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拆迁土地需按规定变为国有,经招拍挂方式进行出让,市级财政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自留部分作为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项目所在乡镇土地征收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及其它支出。用地支持。合理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要优先列入用地计划,统筹安排好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二、三产业发展用地。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为新型农村社区预留建设用地空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安排适当比例用地指标,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信贷扶持,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业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主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信贷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金融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优先提供贷款。

下载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办_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及工作进展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关于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把新农村社区建......

    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

    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报告今年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聚集发展、土地......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合集5篇]

    宁陵县后陈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宁陵县城镇化发展领导组办公室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1年6月7日) 按照《濮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对我市农村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通知》要求,我县及时组织县委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提纲

    苑庄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苑庄镇位于汶上县城东部,处于汶上、宁阳、兖州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32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5.7万人。去年以来,镇党委、......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报告

    XX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参照城市社区规划标准,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