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子碳汇项目方法学(飞亿陈波)
4、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 院、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认真听取了编写单位的汇报,仔细审查了《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的相关条款,经过讨论和审议,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开发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对 完善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体系,规范碳汇造林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在竹林碳汇方面的研究成果,符合我国碳汇造林的要求,反映了竹子的生物学特性和特殊生长规律,科学规范,可操作强,具有创新性。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评审,并建议在相关项目中使用。【飞亿陈波】
5、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院院士蒋有绪说:中国是“竹子王国”,率先编制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对促进中国碳汇造林技术标准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竹林的可持续经营,为减缓 气候变化做贡献。该方法学由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编写。【飞亿陈波】 6、11月29日,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大会“中国角边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碳汇’研讨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是中国首个也是世界领先的竹子碳汇项目方法学。【飞亿陈波】
7、由浙江农林大学、国际竹藤组织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开发的中国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近日获得了国家林业局认可,正式颁布实施。该方法学规定了开发竹林碳汇项目的技术要求,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可供其他国家开发竹林项目时参考。它的发布,将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竹林碳汇项目进一步开展,为适应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飞亿陈波】
第二篇: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的研究(飞亿陈波)
4、中国绿色时报11月16日报道(记者:丁洪美 刘娜微 温雅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利用亚太林业周这一国际平台,于11月11日举行“竹林与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发布了《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与共鸣。【飞亿陈波】
据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介绍,近年来,碳汇造林的研究、示范和实践在我国和全球虽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这些与之相比,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所以这条路任重而道远。竹子作为一种生长快、用途广,并且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种效益的造林类型,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每年新造竹林面积保持在7万亩-8万亩。但是,由于竹林碳汇造林和计量监测方法学的缺失,竹子造林面积无法纳入碳汇造林的范畴,其碳汇量无法得到计量和交易,使得投资者和经营者失去了增加碳汇受益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碳汇造林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研制了这一方法学。【飞亿陈波】
为保证该碳汇项目造林质量,确保该项目产生的碳汇准确、可靠和可核查,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对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与长期监测。同时,研究工作也参考了国际竹藤组织近年来对竹林碳汇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竹林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原则、项目合格性、碳库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泄漏源、基线情景和项目情景、碳汇林造林技术以及项目监测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竹林碳汇林的营造、经营及其碳汇量的计量和监测。【飞亿陈波】
代表们认为,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新的领域发挥竹子资源在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潜在作用。
据介绍,在亚太林业周咨询的基础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将根据国内外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方法学,并拟在今年12月份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开展全球咨询,争取在2013年发布,用于生产实践。【飞亿陈波】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和亚尼克.库尔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和傅伟军博士,分别就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研究与实践、竹林生长与碳汇预估模型、竹林应对气候变化、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竹林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竹林项目碳汇计量方法等主题作了报告。【飞亿陈波】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促进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开展的工作。在此背景下,通过林业碳汇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拓展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铜鼓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在低碳时代迎面而来的今天,越早进入碳汇市场越早受益。
一、碳汇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涉及林业、农业、能源等16个领域。在林业中主要体现为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所谓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测定林木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但并不是现有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储存都可以称为林业碳汇,必须通过实施项目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才可产生。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吸收 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出 1.62 吨的氧气。森林几乎可以被称为天然且最经济的“吸碳器”和“固碳机”。林业碳汇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减少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二)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卖方,指通过实施碳汇开发项目从而产生碳汇的业主,将开发的碳汇在交易所挂牌出售。买方,即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在无法降低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时,可以采用购买碳汇的方式抵消碳排放量。买卖双方的这种交易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老百姓通俗地称为“卖空气”。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9个碳汇交易试点中心。我省于2016年8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碳排放交易中心,初步确定了17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名单,今年起省内可开展碳汇交易。
(三)开发流程。林业碳汇项目从开发至交易共有6个步骤,时间跨度预计为10-15个月,项目实施期一般为10―20年。步骤依次是:开发―审定―备案―监测―核证―签发。1.开发。由项目业主委托咨询机构,依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项目设计文件。2.审定。项目设计文件完成后,递交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方审定机构进行审查、网上公示等。3.备案。对于通过审定的项目,组织专家组评审,递交地方和国家发改委进行备案。4.监测。项目获得备案后,即表示如果项目按计划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业主或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5.核证。项目业主按照监测报告计算碳减排量,并按项目设计中预定期限接受核证机构的核证,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6.签发。获得核证报告的项目,即可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签发核证碳减排量。发改委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没有异议后,即签发减排量并进行登记备案,便可以此参与碳市场交易。
二、开发预期分析
(一)开发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林业碳汇既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求,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是能提高对森林的认识。以往大家只知道树木的经济价值,通过林业碳汇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价值。二是能促进林业发展。通过林业碳汇可以筹集包括全面封山育林资金在内的林业发展资金,促进林业发展。三是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不仅可以得到森林经营的收入,还可以得到较为可观的碳汇利益。四是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林业碳汇,能够促进广大民众树立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和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碳汇测算。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铜鼓县为例,按照碳汇开发的有关条件,可重点开发的碳汇项目主要有三大块。1.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据理论测算,全县可用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森林有109.06万亩,其中,天然林70.51万亩,人工林38.55万亩。按实际可开发面积80%计,可开发87.25万亩,平均按每年每亩减排0.5吨二氧化碳估算,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43.62万吨。2.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据理论测算,全县可用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毛竹林有45.65万亩。按实际可开发面积80%计,可开发36.52万亩,平均按每年每亩减排0.5吨二氧化碳估算,全县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18.26万吨。3.小水电发电项目。根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小水电开发也可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据理论测算,全县现有装机小于1.5万千瓦联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小水电站近80座,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平均按每年每千瓦减少2.5吨二氧化碳估算,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13万吨。
(三)碳汇估价。按国家碳汇开发的有关规定,在国家新的碳汇交易政策还未出台前,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小水电发电碳汇项目的碳汇交易追索期可至2005年(县林业局对接合作的江西埃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可运作追索至2009年,至2017年总共为9年),保守估价为每吨20元。如按当前碳汇交易试点的相关政策和市场价格(20元/吨),铜鼓县的碳汇交易估价测算情况为:森林经营碳汇,年估量43.62万吨,年收益872.4万元,9年收益7851.6万元;竹林经营碳汇,年估量18.26万吨,年收益365.2万元,9年收益3286.8万元;小水电发电碳汇,年估量13万吨,年收益260万元,9年收益2340万元。合计,全年碳汇74.88万吨,年收益1497.6万元,9年收益13478.4万元。
(四)开发成本及风险。1.开发成本。以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为例,项目规模在20万亩及以下的,至第一次减排量备案签发止,大致需45万元―60万元,以后每一次(大约每3年或每5年一次,下同)减排量监测核证需20万元;20万亩至40万亩规模的,大致需65万元―80万元,以后每一次减排量监测核证需25万元;40万亩至70万亩规模的,大致需85万元―100万元,以后每一次减排量监测核证需30万元。2.运作方式。经县林业局与江西埃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初步接洽,有两种合作运作方式。一是所有成本由县级承担,开发公司只作为技术中介服务方,收取一次性技术服务费,不参与碳汇交易收益分配。二是开发公司作为全风险大包干方式合作开发(我省已实施的项目都是采用合作方式),县级不承担费用,但公司按照4:6分成(我县6成)比例获得碳汇交易收益。3.开发风险。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建设风险。包括项目实施情况、生长量的变化、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影响预期碳汇估量。二是政策风险。面临国家政策的调整、交易规则的变化,比如《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只施行到2017年5月31日,有效期过后碳汇交易追索期可能有调整。三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项目开发最大的风险。价格上,全国9个试点交易中心近三年碳汇价格在15―50元/吨间波动;需求上,包括林业在内的16个领域的碳汇开发项目,林业碳汇的交易量只占到10%,市场风险较大。
三、相关意见建议
一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今年起,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启动,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各项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内,碳交易市场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时期。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建议:成立省级层面的碳汇开发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省碳汇开发工作。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指导林业资源大县的林业碳汇项目的储备和开发,避免各地各自为政和恶性竞争。
二是加强减排企业核查。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省党代会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有效途径。建议:省里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核查?w系,完善碳排放交易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的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核查,确保碳排放交易市场需求。
三是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林业碳汇项目虽然意义重大,但实施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成本偏高、程序复杂、技术较强,需要专业技术公司和人才等长期跟踪服务。建议:省里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加强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企业、林农等对象的培训与指导,促使培训对象深入了解林业碳汇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林农还要加强林业碳汇生产的技术指导,做好生产技术准备。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被公众所认识,但是林业碳汇等诸多新名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广大公众还不是很了解。建议:在全省范围加大碳排放权交易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程度,正面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简介]
黄为民,中共铜鼓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第四篇: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
森林碳汇减排项目现状及前景分析[转]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 并以生物量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 能力。森林碳汇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减少大气中 CO2 的积累量 ,从而减少 CO2 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作 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巨大的生物 量 ,是地球碳循环重要的汇和库 , 其与气候变化有 着直接的联系。报道 ,森林每产生 1 m3 生 物量 ,平均吸收 1.83 t CO2 , 有很强的碳汇功能。周国逸等[ 2 ] 研究成果表明 ,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 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 , 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 , 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实施造林和再造林 ,增加 森林碳汇量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有效地解决 CO2 上升的方法。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 ,致使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大量 CO2 ,加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使固碳作用下 降 ,碳汇与碳源不能达到平衡 , 大气中的 CO2 浓度 增加 ,导致温室效应 , 影响全球碳循环。降低和稳 定大气中 CO2 浓度的方式主要有 2 种 : 一是污染物 减排;二是吸收 CO2。后者与森林有着密切联系 , 这是因为森林具有通过碳汇作用。通过植树造林 吸收、固定 CO2 ,通常其长期单位成本远低于通过 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 , 这 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项目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 重视的主要原因。
森林碳汇发展背景
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 CO2 与日俱增 ,削减 CO2排放量 , 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 已经成为共识。
1992 年 5 月 22 日 , 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 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于1992 年 6 月 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 1 个 全面控制 CO2 排放 ,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也是国际社会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 本框架。该公约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正式生效 ,具有法律约束力 ,旨在降低 CO2 排放量 ,将 CO2 浓度稳 定在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 年 12 月 ,14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 年 2 月16 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 在 2008-2012 年必须将 CO2 年排放量比 1990 年削减 5.2 %。有约束的 CO2 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 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 ,国际上碳交易机制主要有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 I)和排放贸易(E T),碳交易已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市场解决方 法。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越来越予以关注 ,如《波恩 政治协议》《、马喀什协定》都将造林、再造林等活动 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 CDM , 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的 CO2 排放量。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
综观整个《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市 场 ,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 ,而森林碳汇项目由 于规则、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不确定性、不稳定 性等诸多因素 ,目前交易项目少。以巴西为首的拉 美国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汇方面表现踊跃 ,主要是 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森林的碳 吸收速率较快 ,造林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他们之前的造林规模有限 ,现在可以用来进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潜力较大。在《京都议定书》的第 1 承诺期内,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的CO2 减排量不得超过其总减排量的 1 % ,即可在全球 流动抵工业 CO2 减排量的森林碳汇约为 3 500 万 t , 已在国际森林碳汇活动形成竞争机制。
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 ,但发展势头较好。我国政府于 2001 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 ,对开展造 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 和积极支持。自2003 年底 ,国家林业局针对气候谈 判出现的新进展 ,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 室以来 ,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与日俱增。2007 年 ,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 调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 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 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 , 组织实施全球第 1 个 CDM 森林碳汇项目和多个森林碳汇试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 1 个森林碳汇项目落户内蒙 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 ,双方约定 ,在第 1 个 5 年有 效期内 ,意大利投资 153 万美元 ,在敖汉旗荒沙地造 林 3 000 h m2 ,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 CO2 减排指标将 归意大利所有 ,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筹集了生态补 偿资金 ,减轻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以中国科学 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 ,也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 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 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 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已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碳基金 ,以 促进吸纳民间资金开展以固定大气中 CO2 为目的的 造林、经营森林及建设能源林基地 ,并投资森林碳汇 项目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北京市将建立中国绿色 碳基金北京专项 ,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 及个人为森林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风险分析.1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
(1)国际间相关政策不协调 , 影响森林碳汇市 场的发展。国际气候政策变化 , 特别是《京都议定 书》第 2 阶段减排如何实施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 相关市场规则有待完善 ,因此森林碳汇交易双方承 担的风险较大。
(2)森林碳汇功能、碳汇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尚 不能为碳汇交易、碳汇林经营、碳汇贸易政策提供强 有力的技术支撑。
(3)森林碳汇数量的实时监控系统没有建立起 来 ,严重影响了购买方对碳汇林效果的信用度。
(4)森林碳汇的收益不确定性较高。.2 森林碳汇项目发展的风险分析
(1)森林碳汇项目需要完成制定方法、证明额 外性、避免碳泄漏等复杂事务 ,还需经过实施国政府 批准 ,并且须由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派出的“指 定经营实体”多次审查 ,最后由联合国 CDM 执行理 事会批准 ,项目存在不被批准的风险。
(2)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都会使森林受损 , 导 致所储存的碳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 ,使森林的总碳 储量发生变化。如果森林碳汇项目发生碳逆转 ,其 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 ERs)将会减少 ,导致 CDM 森 林碳汇项目参与方在进行 C ER s 交易时得不到预期 收益 ,进而导致碳汇项目的交易风险。
(3)CDM 造林项目形成的人工林在项目期内 甚至在项目期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被破坏 , 这要求碳汇输出国在交易确定时间内不能改变这些 土地的性质 ,进而导致碳汇实施国必须承担土地利 用方式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森林碳汇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森林碳汇交易从理论 转变成实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市场工具之一 ,已 从最初的自发交易发展成为有一定制度和规则的市 场机制 ,成为实现全球 CO2 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林、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的研究不断深入 ,正在 为市场交易提供日益可靠的技术支持 ,国际社会不 断完善运作规则 ,无疑降低了森林碳汇交易的不确 定性 ,为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提供更 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通过实施 CDM 森林碳汇项目 ,可引入大量 国外资金(如国际生物碳基金等)开展生态林业项目 , 缓解我国林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促进我国的生态环 境建设。同时 ,还引进国外先进的森林管理技术 ,提 高我国森林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此 ,我国在考虑具体 国情和林情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碳交易进展 ,不断探 索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 新 ,必将促进森林碳汇项目的交易和市场的发展。
碳交易发展迅速 ,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服务领 域并正在实践环境服务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的框 架下 ,通过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全球范围成频繁有关 ,也与乍浦镇为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相对 单一有关。Pb 的迁移途径主要来源于大气干湿沉 降[ 14 ,15 ] ,周边城镇的大气干湿沉降导致了平湖市农 田土壤 Pb 的增加;Cd 的污染有可能与污水灌溉有 关系。其他乡镇如林埭镇表现为 Cd、Pb、A s、Cr、Zn、Cu 和 Ni 人为污染;新埭镇为 A s、Ni、Pb 和 Cd 人为污染;曹桥镇为 Ni、Cr、A s、Cd 和 H g 人为污 染;钟埭镇为 Cu、Ni、A s、Cr 和 H g 人为污染;广陈 镇为 Zn、Cu、Ni、A s、Cd 和 Cr 人为污染;新仓镇为 Zn、Pb、Ni、A s、Cr 和 H g 人为污染;黄姑镇为 Zn、Pb、Ni、Cu、Cr 和 Cd 人为污染;全塘镇表现为 Cr、Cu、Ni、Pb、Zn 和 Cd 人为污染。不同乡镇农田人为 污染类型差异可能与土地种植管理方式有关 ,随意 施肥和污水灌溉均会造成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 人为污染。李海华等[ 16 ]、邓焕广等[ 17 ] 研究发现 ,乱 堆、乱放生活垃圾的渗滤液流入农田也能造成土壤 重金属污染。结论与展望
(1)平湖市农田土壤 Cr、Pb、Cu、Zn、Ni 和 A s 与标准化元素 Al 线性相关性较好 , 地球化学基线 值可信;H g 和 Cd 虽与 Al 线性相关性不好 ,笔者认 为其基线值也可信。造成 Cd 和 H g 与标准化元素 Al 的线性相关性不好的原因可能与 Cd 和 H g 受土 壤环境或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有关 ,具体原因还需进 一步探讨。多变量聚类分析发现 , Cd 和 H g 各自为 一族 ,Cu、Pb、Ni、A s、Cr 和 Zn 为一组合族 ,这与元 素本身地球化学性质有直接关系。
(2)平湖市约 50 %的农田土壤受到了重金属人 为污染 ,除 5.6 %的农田土壤受到了 H g 中度人为 污染外 ,其余均为轻微人为污染。不同城镇重金属 人为污染类型不同 ,可能与土地种植方式不同有关。加强农药化肥的科学指导、灌溉水源的水质监测和 生活垃圾的统一管理 ,对该地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 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福建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备案申请函
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备案申请函
福建省碳交办:
我单位申请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备案,项目名称是,申请备案减排量 tCO2e。现将相关申报文件呈上,请予审核签发。
(申请单位名称)(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1: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备案申请表(3份)附件2:项目监测报告(3份)附件3:项目减排量核证报告(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