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情况汇报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情况汇报
省工信委产业政策处:
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委系统内新社会组织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自2009年12月17日成立以来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新材料产业协会的基本情况
1、新材料产业协会组建过程
按照栗战书省长提议成立新材料产业协会的指示,省工信委把组建新材料产业协会的任务落实给我们冶金行业协会来完成。我们协会于去年11月23日承接此项任务后,立即成立了筹备工作组并积极开展了工作。筹备组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了协会《章程》的起草、《组建方案》的制定、会员单位的确定和协会领导机构、协会办事机构的组建等多项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工作,于去年12月17日召开了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协会成立后,开通了网站,编发了2期简报、2期会刊,召开了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确定了2010年协会工作要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较好完成了委党组交办的工作,并得到了委领导的肯定。
2、新材料产业协会的专业领域、任务和业务范围
按照新型材料的分类,新材料产业协会的专业领域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有机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因此,它不是单一行业的自律组织,而是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多行一会的组织。
根据协会章程的规定,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贯彻国家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府和会员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做好行业自律、维权和协调工作,给政府当好助手和参谋,积极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协会的任务有10项: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新材料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企业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2)搜集、整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的技术、经济、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办好刊物、网站,向会员和政府提供产业信息服务。
(3)组织市场拓展,发布市场信息,推介新材料、新产品。
(4)开展新材料产业调查研究,参与拟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规的相关工作,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提出咨询建议,向政府反映企业要求和争取政策支持,参加政府举办的有关听证会。
(5)接受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规划设计全省新材料产业布局,参与组织评定企业重大基建、技改、引进、合资项目和重大新材料产品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企事业单位决策和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提供依据。
(6)接受政府委托,对新材料产业与产品的经济决策和经济立法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建议,鼓励和推动新材料、新产品进入市场。
(7)参与新材料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制定工作,参与组织新材料产品的鉴定,推荐名牌产品,开展经济技术咨询、培训、交流、攻关,促进新材料产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新材料领域科研、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参与组织举办新材料展览会,积极推广新材料科研成果及产品的应用,扩大新材料的市场影响。
(8)制订行业内争议处理的规则和程序,对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或者会员与消费者之间就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争议事项进行协调。
(9)制订并监督执行新材料产业的行规行约,恪守诚信原则。对违反行规行约、损害行业整体形象的会员,采取相应的行业自律措施,对违法经营的企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10)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转移或者委托的其它事项,接受会员和社会的委托,提供专项服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新材料调研和认定、规划编制、参与标准制(修)订、开展行业统计、技术培训、信息搜集整理发布、产品推介、中介咨询服务、参与新材料重大项目决策和评定工作、举办博览会、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
3、新材料产业协会机构设置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设名誉理事长2人,由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普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复合材料专家杜善义担任;理事长1人,由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洪波担任;常务副理事长(驻会)1人,由省冶金行业协会会长黄金海担任(协会法人代表);副理事长17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6人;顾问1人。黑龙江省新材料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委员18人。协会的工作机构设三个部:综合管理部、产业服务部和专家服务部。
4、协会内设机构及人员状况
新材料产业协会现有驻会员工23人,其中常务副会长1 人,副会长(兼产业服务部主任)1人,秘书长(兼综合部主任)1人,顾问1 人;综合部11人;产业服务部6人;专家服务部4人。由于新材料产业协会是依托冶金行业协会建立的,现有的23人中兼职人员22人,专职人员1人,人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23人中60岁以上4人,50-59岁10人,40—49岁4人,39岁以下5人。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二、新材料产业协会工作开展情况
新材料产业协会成立后,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新材料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筛选,已初步确定250家企业和24所大学、13个科研院所为从事新材料生产和研发企事业单位。在287家企事业单位中已有42家企事业单位提交了入会申请,目前征集入会工作还在进行中。新材料产业协会成立以来,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召开了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专家委员会是我省新材料产业“最高咨询机构”,主要工作是依靠专家们的专业知识、研发能力和群体的力量实现我省新材料“产学研”对接,使之尽快实现产业化。
新材料产业协会成立后,我们在全省从事新材料生产和研发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中聘请了18位知名专家,组成了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并于2010年1月12日召开了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布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成立,并向18位专家颁发了聘书。会上,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理事长左洪波代表协会发表了讲话;专家委员会讨论了《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组织条列》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新材料产业协会顾问吕耘方介绍了省政府《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的《实施方案》及省新材料产业协会《2010年推进全省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要点》。根据“上述一规划、两方案、一要点”,委员们对如何推进全省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协会应重点推进那些项目进行了讨论。委员们一致拥护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新材料作为我省战略支柱产业来抓。认为:我省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但新材料产业在本省落户率不足百分之十,新材料产业化率不足百分之六(有的省份达到百分之三十),高校教师自己研发的成果产业化率也非常低,因此我省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空间是很大的。只要结合我省省情,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工推进,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有可能的。为此,委员们在具体项目和推进措施上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林就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应发挥的作用作了讲话,指出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应定位为“咨询”,给决策机关提供参考建议、选择方案和技术依据,起技术把关作用。要求专家委员会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以前我省科研院所和高校近百分之九十的成果没在省内开花,应利用我省目前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有利环境和协会这个平台,加强与省内企业的联系,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二是专家在省内外、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应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将外面成熟的研究成果一部分引进到我省安家落户;三是帮政府和协会把关,对提出产业化项目进行甄别,支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在省内发展,不能让技术不成熟、甚至落后的项目浪费资源,影响环境。
2、召开了新材料产业协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
在认真筹备的基础上,2010年1月28日召开了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新材料产业协会理事长左洪波致词,省工信委副主任杜东晏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栗战书省长在全省加快新材料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加大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利用政府手中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扶持其尽快发展。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及时制定本省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利用好国家和省、市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新材料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黄金海作了《关于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2010年工作要点》的报告,报告了2010年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总体目标是全省新材料产业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力争350亿元;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
3、编辑出版了《黑龙江新材料》会刊,开通了《黑龙江新材料产业》网站
为方便我省新材料企事业单位及时了解我省在发展新材料领域的政策信息和领导讲话,反映行业发展动态,为会员单位搭起一个获取信息、互相交流的平台,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服务,协会主办了《黑龙江新材料》会刊,目前已出版了两期会刊,第三期也正在编辑之中。
为了使政府有关部门和会员单位能够及时了解协会的工作情况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动态,新材料产业协会于2010年1月25日开通了“黑龙江新材料产业网”。网站主要栏目设有:联系我们,介绍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协会情况;科技指南,介绍国内外新材料研发前沿技术;还设有专家库、企业连接等栏目。
4、开展建立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数据库工作
为落实省政府《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省工信委《黑龙江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掌握全省2009年和“十一五”期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研究新材料产业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科技研发和市场需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方针和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受省工信委委托,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开展了建立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数据库工作。协会工作人员和新材料专家组成员分三个调研组,对全省13个市(地)和农场总局二百多家企业、二十多所高校、十几个科研院所进行调研。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在国庆节前完成这项工作。
三、新材料产业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2010年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
2010年,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着力推进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通过“政、产、学、研、金、介”密切配合,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核心骨干企业,推动新材料企业创新集成和重大产品开发,建设10个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推进18个新材料研发项目和28个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加快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使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二)2010年工作目标
1、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力争350亿元,比2009年增长30%以上。
2、围绕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着力推进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4大类新材料的发展,重点推进研发项目18项、产业化项目28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3~4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5~6家。
(三)2010年推进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工作重点
1、建设10个新材料产业集群
(1)新型铝镁合金材料集群
以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为中心,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高端需求,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为技术支撑,以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以规模发展为重点,以开发、生产为大飞机、高速火车、大船等国家重点项目提供大规格、高档次的铝镁合金新材料为核心目标,倾力打造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铝镁合金材料产业集群。2010年全省新型铝镁合金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2015年达到200亿元。
(2)新型钢铁材料产业集群
钢铁材料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省新型高性能钢铁材料产业集群分两块:一是新型合金钢。北满特钢生产的X50以上系列管线钢、高强度非调质钢、高纯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及合金钢锻材(坯、件),2010年产量达到总产量的20%,产值达到5亿元,2015年产量达到总产量的40%,产值达到50亿元;二是新型低合金(微合金)高强度带肋螺纹钢筋。Ⅱ级螺纹钢筋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钒、铌、钛等合金,优化冷却工艺,开发生产的Ⅲ级及以上螺纹钢筋,与普通Ⅱ级螺纹钢筋相比,其强度、韧性提高20%,焊接、抗震性能良好。Ⅲ级螺纹钢筋比市场普遍使用的Ⅱ级钢筋可节省钢材15%,加工成本仅增加5%。Ⅲ级钢筋西钢、建龙钢铁均已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Ⅳ级及以上螺纹钢筋也逐步进入开发生产阶段。全省Ⅲ级螺纹钢筋产量,2010年争取达到钢筋总产量的40%,实现产值50亿元,2015年达到70%以上,实现产值100亿元。2010年全省新型钢铁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2015年达到150亿元。
(3)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硅基新材料产业是高能耗产业,工业硅电耗在13000kwh/t左右,电费占生产成本一半以上。多晶硅电耗在100kwh/kg以上。我省有丰富的电力资源,特别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低价电力,是发展硅基材料产业的一大优势。以黑河和绥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依托,在已有18万吨工业硅产能基础上,加快多晶硅和有机硅项目建设,并向精深加工发展,形成有规模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2010年全省硅基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到2015年达到150亿元。
(4)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等企业原油加工能力1250万吨,有大量优质聚烯烃产品,为生产化工新材料提供充足的原料,是新材料产业发展最具优势的产业,但我省大庆化工原料“吃配”项目发展不快,没有形成规模。以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大庆原料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像大庆新世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化工新材料企业,发展高性能专用塑料、工程塑料、高性能胶粘剂、阻燃剂等聚烯烃改性材料和精细化工材料,形成有规模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是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2010年全省化工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2015年达到200亿元。
(5)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以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简称航天70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技术支撑,研发生产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复合材料及构件。以哈尔滨天顺化工有限公司、牡丹江金石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为技术支撑,重点发展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2010年复合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2015年可达到150亿元。
(6)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集群
以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大庆佳昌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技术支撑,重点开发和提高蓝宝石、砷化镓晶体、磷化锗锌晶体等材料。重点支持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LED用衬底晶圆、哈尔滨汇工科技有限公司磷化锗锌晶体和器件、大庆佳昌科技有限公司砷化镓单晶及抛光片项目。2010年全 省半导体照明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2015年达 到80亿元。
(7)新型陶瓷及硬质耐磨材料产业集群
以圣戈班陶瓷材料(牡丹江)有限公司、鸡西丹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鸡西远大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牡丹江晨曦碳化硼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为技术支撑,组织产学研结合,重点开发生产碳化硅超细微粉、高纯超细石英粉、硼化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和佳木斯大学为技术支撑,开发矿山耐磨新材料,推动其产业化。2010年全省新型陶瓷及硬质耐磨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2015年可达30亿元。
(8)高档石墨及制品产业集群
依托鸡西柳毛石墨资源有限公司、鹤岗罗北云山石墨工业园优质石墨资源,以中国中材集团、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哈尔滨电碳厂研究所为支撑,整合资源和产业,提高深加工产品比例,形成规模,重点发展柔性石墨、高纯石墨、氟化石墨、石墨微粉、石墨乳及石墨制品。2010年全省高档石墨及制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2015年达到100亿元。
(9)新型焊接材料及装备产业集群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已成为集研究开发、咨询服务、质量检验和产业化四位一体的国家级大型高科技企业,具有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焊接技术、设备、产品的综合优势,以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为依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焊接研究为技术支撑,发挥技术优势,抓住全国焊接材料产量和结构调整的机遇,在我省形成新型焊接材料及装备产业集群。2010年,全省新型焊接材料及设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2015年可达60亿元。
(10)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
以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雪佳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恒信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加大粉煤灰、煤矸石、秸秆、稻壳等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力度,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墙材、板材,重点发展高效能复合墙外保温材料、砼空心砌块、烧结空心砖、多功能轻质复合板、水溶性工业漆等产品,形成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群。2010年全省新型建筑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2015年达到80亿元。
2、重点推进研发项目18项
(1)新型金属材料(8项)
①国家高端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镁合金板材中试生产技术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AZ31镁合金改进的合金成分、镁合金板材轧制新工艺、关键轧制设备研究;镁合金板轧制包覆防护膜研究;热处理技术研究;板材冲压性能研究;板材焊接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期3年。
②国家高端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镁及镁合金线材中试生产技术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镁及镁合金铸锭、开坯、挤压技术;镁及镁合金丝材的冷拉拔技术;线材及丝材的表面包覆防护膜技术;热处理技术;线材及丝材焊接技术。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建设期3年。
③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大型复杂镁、铝合金精密铸造工艺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重点研发镁铝合金熔体处理关键技术、大型复杂薄壁件成型技术及质量控制、铸件成形过程可视化技术。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期2年。
④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锆-稀土类高强镁合金铸造工艺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高强镁合金Zr的均匀化处理工艺研究和混合稀土对性能的影响研究;镁合金调压铸造工艺对性能提高的影响研究;热处理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年。
⑤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高性能镁合金冷变形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高性能镁合金(AZ40M、ME20M、ZK61M)冷变形对组织的影响。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期3年。
⑥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铝用新型钛硼晶粒细化剂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通过铝用新型钛硼晶粒细化剂的组分设计,选定破碎成一定粒度的钛、硼粉末为基体材料,助熔材料选定节能环保配方的助熔剂,对混合工艺制备和压制工艺参数优化,其中钛含量50%、硼含量5%。研究铝合金熔铸过程中,新型钛硼晶粒细化剂对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钛硼实收率95%以上,纯铝晶粒尺寸80μm以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年。
⑦牡丹江工具有限公司数控机床用高效铣削ST5045金属陶瓷数控刀片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研发ST5045金属陶瓷刀片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和刃磨工艺。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期2年。
⑧哈尔滨海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半导体照明光源模组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导热、散热专利技术为工作基础,研究独特的封装工艺、配方,突破关键技术难点,形成功能性半导体照明核心元件产业化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5858万元,建设期3年。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项)①牡丹江师范学院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通过对膜层的可控制备,获得含高温组份的膜层,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膜层组成及结构的影响;建立系统全面的高温氧化评价体系,深入研究高温氧化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成膜反应机制研究及抗高温氧化机理分析;测试陶瓷膜层中残余应力,分析膜层内应力变化特点和膜层结构与生长机理的影响。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期2年。
(3)新型有机材料(2项)
①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三嗪系成碳-发泡膨胀型阻燃剂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三嗪系成碳-发泡膨胀型阻燃剂研发。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期3年。
②牡丹江市新华化工助剂有限公司造纸增强剂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500吨/年Y710造纸增强剂研发。项目总投资1900万元,建设期2年。
(4)复合材料(7项)
①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咔唑类空穴材料合成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实验室建设,建立中试生产装置,完成3-溴-N-苯基咔唑、N-苯基咔唑-3-硼酸、3-(4-溴苯基)-N-苯基咔唑的中试生产装置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年。
②牡丹江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联合碳化硼基复合材料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采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联合开发的碳化硼基复合材料,改性后提高综合机械性能,新建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期3年。
③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架空输电电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强芯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解决复合材料加强芯系列产品的制造技术、实验验证、综合性能评价及相关标准制定;建设复合材料加强芯生产线;添置计算机控制拉挤机、成型工装等设备。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期1年。
④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混凝土结构用高性能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解决复合材料筋系列产品的制造技术、综合性能评价及相关标准制定;建设复合材料杆塔生产线;添置计算机控制拉挤机、绕线装置等设备。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期2年。
⑤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用拉挤叶片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解决复合材料拉挤叶片的制造技术、综合性能评价及相关标准制定;建设复合叶片中试生产线;添置计算机控制拉挤机、成型工装、试验工装等设备。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年。
⑥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轨道交通用玻璃钢保护罩、疏散平台等部件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建设轨道交通用玻璃钢部件生产线;添置计算机控制拉挤机、液压机等设备。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2年。
⑦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复合材料构件自动辅带设备的功能应用研发项目 研发内容:自动辅带设备的功能应用研究;自动辅带设备的功能拓展研究;制造辅带的复合材料构件设计技术研究;自动辅带制造技术研究;应用验证试验件制造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设期2年。
3、重点推进产业化项目28项
(1)新型金属材料(10项)
①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
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实施铝镁合金新材料领域50个基点项目,到2015年,实现基地总产出规模200亿元以上,培育出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5至8家,培育配套企业50家以上。项目总投资70亿元,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
②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项目
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项目,建南北2条生产线:北线建设以3950mm热粗轧机为核心的4万吨中厚板的宽板生产线,2010年建成投产;南线建设以2100mm1+1热轧线为主线,与之相配套,建设冷轧机及精整设备,2011年形成年产15万吨板带生产能力。成为国家军工、航空航天用材的东北基地,核心目标是为大飞机、大运载、大船等国家重点项目提供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材,并可生产目前进口的高档铝板带材。
③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高纯高强高韧铝合金的关键制造技术产业化项目 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高纯高强高韧铝合金的关键制造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2.5万吨/年高纯高强高韧铝合金基地。项目总投资15955万元,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④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锛锭预处理生产线项目
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锛锭预处理生产线项目建设5万吨/年锛锭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963万元,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⑤北满特钢新型合金钢锻材(坯、件)改扩建项目
北满持钢是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生产8大类700多个品种,是我国重要的滚珠轴承钢、汽车齿轮钢、冷拔材、合金钢锻件4大生产基地。新型合金钢锻材(坯、件)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增建1600吨精锻机、6000吨快锻机和10000吨水压机各1台,年增加16万吨锻钢生产能力。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⑥黑河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太阳能级多晶硅及配套工业硅项目
黑河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多晶硅及14万吨工业硅。一期工程投资5.5亿元,9万吨金属硅已建成投产,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设计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炉40台,设备已陆续到货,并开始安装调试,已生产出太阳能级多晶硅样品,项目总体进展比较好。如果优惠电价问题解决的好,2010年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可以进行试生产,全年争取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500吨。⑦绥化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
绥化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建设4台12500KVA金属硅矿热炉,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2台12500KVA金属硅矿热炉已经建成投产,形成2万吨金属硅生产能力,30台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炉已陆续到货,开始安装,试生产出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如果优惠电价问题解决的好,可形成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能力,生产500吨产品。
⑧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航空及能源装备焊接材料产业化项目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是集研发、产业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研发领域是金属材料的焊接,产品是特种焊接材料及自动化集成生产线和装备。航空及能源装备焊接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7870万元,建设年产2.5万吨特种焊丝和1000吨特种加工服务,2012年建成投产。
⑨黑龙江佳泰钛业有限公司3万吨海绵钛项目
佳泰钛业有限公司2008年已组成领导班子和相关机构,开始平整场地。后因资金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工程无新进展。2010年,省、市两级政府应积极与合作双方沟通,争取把项目启动起来。
⑩牡丹江奥通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新型环保无石棉汽车刹车片项目 牡丹江奥通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是开发生产粉末冶金制品、摩擦材料、双金属套等三大系列产品的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环保无石棉汽车刹车片项目总投资5245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无石棉刹车片、离合器片,200万套盘鼓式制动刹,2011年建成投产。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项)
①鸡西金宇石墨有限公司球形石墨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鸡西金宇石墨有限公司是石墨采选生产企业,年产高、中、低碳石墨15000吨。球形石墨是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和燃料电池极板材料,是国家科技部支持项目。年产2000吨球形石墨项目总投资1亿元,2010年建成投产。
②鸡西市远大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高纯硼化钙产业化项目
鸡西市远大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硼产品生产研发基地,80%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纯硼化钙是高级工程材料和高性能核物理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造船业、军工企业。年产500吨高纯硼化钙项目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③牡丹江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高温气冷堆用碳化硼粉和碳化硼芯块项目 牡丹江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是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好的专业碳化硼生产厂家,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温气冷堆用碳化硼粉和碳化硼芯块项目投资5200万元,建设规模年产500吨高温冷堆用碳化硼粉和10000块碳化硼芯块,2011年建成投产。
④圣戈班陶瓷材料(牡丹江)有限公司高纯碳化硅微粉项目
圣戈班陶瓷材料(牡丹江)有限公司是法国圣戈班集团所属企业,具有世界先进碳化硅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规模3~3.5万吨,产值1.4亿元,产品85%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碳化硅生产企业。年产12000吨碳化硅微粉项目,总投资2.7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生产线4条,2009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投产。
⑤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LED衬底晶圆及专用设备项目
哈工大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蓝宝石晶体材料生产及加工、航空航天光电窗口、半导体衬底晶圆、衬底片、半导体器件、蓝宝石专用设备等的加工制造及生产技术开发。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各种规格(直径小于325mm)的蓝宝石晶棒、晶块、晶片及异型件。LED衬底晶圆及专用设备项目总投资4亿元,形成年产70吨光学级、大尺寸蓝宝石生产能力,项目于2010年建成投产。
⑥哈尔滨麦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性能纳米陶瓷及其规模化应用技术项目 哈尔滨麦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实体,是民营高科技企业。高性能纳米陶瓷及其规模化应用技术项目建设年产致密纳米型粉体50吨,高致密纳米粉体30吨。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⑦哈尔滨天硕建材工业有限公司TS节能砌块及节能墙体项目
哈尔滨天硕建材工业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具有科研、生产、营销、施工、技术服务完整经营体系的建材企业。年产9.5亿块TS节能砌块项目总投资11329万元,2008年已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投产。
(3)新型有机材料(8项)
①哈尔滨天顺化工有限公司260吨/年碳纤维原丝项目
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实体,被黑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碳纤维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这是金属及其合金所无法比拟的,是制造高级复合材料的主要骨架材料之一。哈尔滨天顺化工有限公司26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总投资2.28亿元,建设年产26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生产线一条。
②哈尔滨鑫达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品质PP改性塑料项目 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经销批发为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改性塑料,是中国汽车专用高品质新材料生产商和改性塑料供应商。年产10万吨高品质PP改性塑料项目,总投资1.8亿元,设计2012年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0万吨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③大庆志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阿维菌素扩产改造项目
大庆志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以生物化工为主,以生物制药、制剂为主要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具有年产120吨阿维菌素原药生产能力。阿维菌素扩产改造项目总投资1.2亿元,形成年产220吨阿维菌素能力。
④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甲基丙烯酸甲脂(MMA)扩产改造项目 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是黑龙江中盟集团有限公司的权属子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的产品检验中心,拥有产学研一体的省级技术中心,承担着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省重点课题的研究。年产5万吨甲基丙烯酸甲脂(MMA)扩产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年产5万吨甲基丙酸甲酯(MMA)、15万吨硫酸氨,争取早日建成,尽快达产达效。
⑤大庆油田化工集团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扩产改造项目
大庆油田化工集团是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的下属企业,充分依托大庆油田的资源优势,是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年产3万吨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扩产改造项目总投资1.9亿元,2010年建成投产。
⑥黑龙江远方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能量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项目
黑龙江远方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初设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研发合作单位,并获得该项目专利的独家使用权。项目总投资2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年产磷酸钒锂正极材料500吨,已完成投资2100万元。二期工程拟投资15000万元,年产磷酸钒锂正极材料1000吨,产业链延伸到生产汽车动力电池。
⑦黑龙江泽龙粮食加工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聚羧酸盐洗涤助剂(无磷洗涤助剂)工业化生产项目
黑龙江泽龙粮食加工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环保高新产品为宗旨,打造粮食加工行业的金牌产品企业。新型聚羧酸盐---玉米深加工及副产品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居世界领先地位,国内首创,是最理想的环保型洗涤助剂。项目产品还可作为石油三采驱油剂,石油钻井润滑剂、石油管道疏通剂、种子包衣剂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年产25万吨无磷洗涤剂项目总投资35000万元,建设年产25万吨无磷洗涤剂生产线和研发基地。
⑧绥化新安硅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化学硅项目
绥化新安硅材料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总投资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0万吨化学硅。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3万吨化学硅,总投资2.2亿元,建设4台12600千伏安矿热炉,已有2台炉建成投产。二期建设规模为年产7万吨化学硅,建设4台25000千伏安矿热炉及配套设施。此外,年产20万吨有机硅项目,预计将在2011年启动实施。
(4)复合材料(3项)
①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
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是哈飞与空客中国公司合资企业,中方拥有80%股权,空客拥有20%股权。在中方的80%股权中,哈飞拥有50%股权,是最大股东。去年6月,该中心新厂房破土动工,计划2010年年底投入使用。其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具备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能力,按空客的标准和流程,为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项目生产方向舵、升降舵等复合材料零部件。该中心将成为A350XWB、A320系列飞机和其它空客未来项目生产和组装复合材料部件的一流工厂。目前,该中心已利用哈飞现有设备开始生产空客A320系列飞机复合材料零部件。
②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
哈飞是国家确定的“国防科技工业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直升机机身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9790万元,建设年产复合材料构件5000多个品种,年消耗复合材料制品100吨、碳纤维原材料70吨。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投产。
③牡丹江金石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项目
牡丹江金石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连续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制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绿色工业材料,其发展前景极为可观。广泛应用于供热、供水管道、电力设施、汽车制造、造船、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化工生产等方面。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5000吨玄武岩纤维,2010年建成投产。
(四)工作措施
为了实现全年目标,必须抓好工作措施落实,以保障重点项目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1、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的宗旨就是为会员、专家、产业、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到服务会员企业,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服务专家,维护咨询建议的有效性;服务产业,维护产业的共同经济利益;服务政府,维护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努力做好政府所想、企业所求、市场所需、协会所能的工作。首先,协会要为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真心实意帮企业办实事、办好事,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正常运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促进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其次,协会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除了要贴近企业、了解企业外,也要贴近政府,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搞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了解掌握政府的政策意图,把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企业,积极争取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和我们协会的工作指导;另一方面,要通过呼吁、沟通、协调、对话等各种方式,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行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建议,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要在资金、项目、产品研发、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才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等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条件、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材料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争取现有支持科技发展的专项资金向新材料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倾斜。
第三,要把协会变成会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会员单位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广泛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实现互惠、互利、互益,共同发展。
第四,协会要成为企业对外交流的媒介。根据企业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好企业和外界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为企业创造各种开阔眼界的交流机会。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推动会员间的互助行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技术、人才的交流合作。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
由于协会刚刚组建成立,协会对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动态情况了解甚少,因此,我们要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围绕会员单位开展普遍性调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会员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会员单位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诉求、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做好建立新材料产业数据库的调研工作和没入会单位的会员征集工作。通过走访和调研,既要了解掌握各种情况,又要密切与会员单位的联系,畅通与会员单位对接、沟通的渠道。二是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调研,弄清问题所在,提出引导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新材料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及时总结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事一议,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规划指导,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我省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规模化、专业化新材料企业较少,一些材料总体处于产业链低端,多为初级产品(如工业硅、石墨粉、碳酸钙粉、碳化硼粉、合金钢、普通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既要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做好长远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搞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于整合现有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研发项目及重点产业化项目给予支持,促其尽快形成新材料产业优势。根据省里的规划,我省新材料产业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有100多个,经过筛选,我们确定了18个研发项目和28个产业化项目作为今年重点推进项目。对这些重点推进项目,一是要加强跟踪服务,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积极争取对重点项目的扶持政策,政府专项资金要向重点项目倾斜。三是广辟融资渠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政府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介入,借助外力,实行多元化资金参与投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在提高授信额度、扩大资金信贷规模、简化信贷手续等方面给予支持,以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
4、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在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持续建康发展。一是组织专家分组开展调研,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把握规划和技术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术难题。二是抓好产学研项目的对接,要在实验研发、中试工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承接、配套产业链、产品商品化、商品市场化等六个环节促进转化,使科研单位和专家研发出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抓好新材料专利的推介和应用工作,积极推进专利技术的有偿转让,促进专利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
5、积极履行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我们新材料产业协会刚刚成立,任重而道远。积极履行好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是我们办好协会的基础。由于新材料是跨所有行业的,所以,新材料产业协会具有“多业一会”和“一企多会”的特征,是民间型、自主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民间组织。在遵循办“一业一会”一般规则的基础上,经过酝酿,我们提出了新材料产业协会的办会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协会工作,以发展我省新材料产业为己任,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化。我们把协会的理念定位为:会员为本、协会为家、科技为先、有果为实。会员为本,就是从会员中来,到会员中去,依靠会员,服务会员,想会员所想、急会员所急、帮会员所需,一切为了会员;协会为家,就是要把协会办成会员之家、企业家之家;科技为先,就是坚持以高科技发展新材料,以新材料支撑高科技,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有果为实,就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唯上、不唯“虚”,只为实,说真话、办实事,以成功、成果、成效、成绩,作为检验、判断和评价工作的标准。协会的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服务至上、和谐共赢等方面。协会要坚持破难为进、和谐为重、真抓实干、竭力作为的运行规则,认真履行调查研究、协调行业、中介服务、促进转化、参与建议的基本职能,发挥好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维护权益、助推催化、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了实现上述办会思路,必须落实相关的工作措施加以保证。一是要加强学习,办学习型协会。组织驻会人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经济发展政策,有针对性地学习新材料方面的技术、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科技素质,提高协会的服务功能和承接能力。二是要培养和吸纳复合型人才,使驻会工作人员中懂政策、懂专业、善判断、会管理、能创新、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多。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按规则办事,靠制度规范办事行为。四是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清楚,责任到人,考核严格,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新材料产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由于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刚刚成立,目前仍处在与省冶金行业协会合属办公的状态,其工作人员和党员都交叉在省冶金行业协会中,因此新材料产业协会没有成立党组织,其党建工作暂时隶属于省冶金行业协会党委领导,按照省冶金行业协会党委的工作部署开展工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由于新材料产业协会刚刚组建,目前主要靠省冶金行业协会的经费维持运行,还没有向会员单位收取会费(征集新材料企业申请入会工作目前还没有结束),虽然协会应该实行市场化运作,但在筹建阶段和成立初期,希望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以保证协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此汇报,请阅示。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第二篇: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目标。
——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十五”期末的50.5%提高到60%,种植业标准化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畜牧业标准化饲养比率由50%提高到70%,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提高到55%,实现粮食大省向畜牧业大省跨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由1000亿元增加到2000亿元,实现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跨越。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年均递增7%,其中非农产业收入比重由32%提高到50%以上;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全部乡(镇)和55%的行政村通沥青和水泥路面,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村村通电;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居住更加舒适;自来水普及率由34%提高到60%以上,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基本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年提高到8.5年,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卫生乡村达标率70%以上;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加快发展。
——农村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遵循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
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投入、部门配合、以城带乡、农民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全面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发挥农垦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十一五”期末,全省种植业基本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的标准化,养殖业标准化饲养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和现代饲养场,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十一五”期末,全省实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农户占50%以上,规模化养殖比率达到70%以上。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优势资源吸引省外和境外资本参与我省农业产业化开发,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改变大量原粮出省的局面。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对接,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十一五”期末,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动基地面积8000万亩,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500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43%和79%.(六)继续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继续实施良种化工程,加快优质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扩大认证数量、开发总量和加工规模。“十一五”期末,全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1500个、生产总量 3000万吨,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67%和1倍。粮食产品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和优质化,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85%以上。
(七)加快发展外向化农业。广泛开展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推动对俄农业合作战略升级,建设粮食、蔬菜、畜产品对俄出口基地,提高对俄农业合作水平。大力开发省外、国外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的外向度。“十一五”期末,全省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贸易额达到 25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5倍。
(八)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力求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构建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体系。整合资源,加快建立省级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扩大重大农业科研和推广项月专项补贴规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九)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十)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粮食生产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提高种植业效益。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北药开发,搞好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十一五”期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加工转化率达到95%以上。
(十一)加快发展畜牧产业。深入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化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省建设,健全以动物防疫为主的基层服务体系,完善突发疫情防控机制,强化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确保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突破绿色壁垒,创建出口基地,扩大畜产品出口。“十一五”期末,全省实现“主辅换位”的目标。
(十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全面推进劳务对接,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就近转移,支持引导有专长的农民就地创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认真执行农民工工资支付、子女就学、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逐步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加快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十一五”期末,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49%和2.8倍。
(十三)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步伐。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十一五”期末,全省完成2080个贫困村、337万贫困人口的整村脱贫任务。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十四)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继续实施强县带动、扶持弱县发展战略,对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县(市),赋予省辖市的经济管理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在财政支持、项目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增强县级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弱县的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十五)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和要素聚集,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农产品资源丰富地区要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地矿资源丰富地区要加快发展矿产精深加工;边境地区要依托口岸优势,重点发展边境贸易和进出口原料精深加工;生态环境优良地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走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十一五”期末,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5%以上;全省县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提高县域内就业能力。
(十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小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完善小城镇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重点建设100个县城和建制镇,示范带动小城镇发展。支持农垦、森工系统集中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的经济强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十一五”期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
五、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好西部旱区节水灌溉和东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稻发展,继续抓好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逐步扩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小型灌区、雨水蓄积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国家的支持下,“十一五”期间全省力争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000万亩。加强农机化建设。加快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农机大户,深入开展场县共建,引导工商企业
参与农业开发,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十一五”期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00万千瓦,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到1500个,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 12.5%和4.8倍;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加强土壤肥力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全面提升地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科学施用化肥。实施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0万亩。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十八)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形成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建立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十一五”期间,全省建设通乡公路1250公里、通村公路6万公里(其中沥青和水泥路面5万公里、砂石路面1万公里)。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农村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优先解决高氟、污染等区域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加强饮水工程管理,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提高工程使用效率。搞好水源环境治理,新建饮水工程的饮用水水质普遍达到国家标准。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应用天然气、沼气、秸秆气化和型煤等能源,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和电能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能源,加快家居取暖清洁化步伐。“十一五”期末,全省100万农户普及清洁能源。
(十九)加强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本形成城市配送中心、乡镇超市、村屯农家店相配套的全省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快推进省际互通。
(二十)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组织设计一批平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房设计方案,向农民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启动 “康居工程”,开展住宅建设试点,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新型住宅。“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1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二十一)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依据村镇建设规划,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有计划地撤并50户以下的自然屯,加快推进城郊村、镇中村以及中心村的社区化建设和改造。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十一五”期末,力争把1/3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为农村新型社区。
(二十二)治理乡村环境。启动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搞好改路、改厨、改灶、改厕和改圈;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柴草垛不入村,厕所卫生符合要求。实现村屯四旁绿化,鼓励农户美化庭院,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
六、发展公共事业,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二十三)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双高”普九工作,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鼓励城市教
师到农村任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十一五”期末,农村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新增农村劳动力全员接受就业技能培训。
(二十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援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到2008年在全省基本普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生殖健康推进计划和 “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十一五”期末,全省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二十五)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性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农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队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十一五”期末,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覆盖到所有乡镇。
(二十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大病救助比例和标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引导农村从业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改造农村敬老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提高供养标准。“十一五”期末,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达到50%以上。
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二十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编制只减不增,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国有农场要转变经营机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十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健全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十九)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组建统一法人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步伐,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改善资产质量,增加信贷资金规模。强化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加快邮政储蓄制度改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邮政储蓄资
金回流农村。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加快建立农村信贷政策性、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为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帮助农民化解自然风险。
(三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权利。提倡村委会和农民协会“两会”合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
八、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三十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农村实际,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继续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大规模培训农村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十二)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探索和推进乡镇一级直接选举,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三十三)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育农民遵守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十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九、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十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市(地)、县(市)都要选派干部进驻乡村,指导帮助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任务,建立责任清晰、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十六)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层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屯,并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编制规划要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中央和省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本地具体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纠正和整治违反规划私批滥建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十七)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把投资建设重点转向农村,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今后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和资金,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各金融机构都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农民住房、农村助学等贷款投放。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十八)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百乡千村”建设活动,今年全省要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郊区、重点旅游区选择100个乡镇和1000个村先行试点,积累经验,指导全省。每个县(市)要确定1至2个乡(镇),每个乡(镇)要确定一个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带动发展。垦区要发挥各方面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用更高的标准单独编制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新社区,新农村建设要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森工林区和矿区也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示范。
(三十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建立省、市(地)、县(市)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制度,实行定点帮建。各大中城市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所属县乡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军民和警民共建活动,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会知名人士和志愿者支持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第三篇: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程2012年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程2012年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扎实做好今年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总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名镇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以“十有五星”为标准,以盘活资源、市场运作、资金整合为手段,以整村推进、多村合并、城镇吸纳为重点,以“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为路径,按照集中抓发展、突出抓民生、重点抓“三化”、全面抓提高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全省新农村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中心村镇规划布局,整体新建中心村200个,旧村改造500个;多村合并140个、撤并自然屯461个;城镇吸纳农民30万人。建设五星级村50个、四星级村200个,力争三星级以上村发展到3000个,全省三分之一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基本标准,使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农村面貌发生更大改观。
二、遵循原则
(一)坚持城乡统筹,强化分类推进。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方向,遵循“向城市靠拢、向小城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的推进路径,区别对待、分类实施、齐头并进。
(二)坚持全面发展,强化典型引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十有五星”建设内容和标准,促进农村合理布局、全面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机制新、标准高、模式好、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四星、五星典型村,示范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
(三)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农村特色。结合本地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传承和区位实际建设新农村,坚持多样化发展,既有楼房别墅,也有砖瓦房、农家院,既追求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健全服务,更注重农村的生态特点和民俗风情,防止盲目模仿照搬、千村一面。
(四)坚持多元投入,强化市场机制。在政府投入、农民出工、社会捐助、金融支持的基础上,强化资源置换和村企共建等市场化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五)坚持先建后评,强化奖投激励。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星级村评定工作,达到奖投条件的,给予资金奖励,调动基层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老少边穷地区给予适当照顾。
三、重点工作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突出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基础和关键,积极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四大”、“八化”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力争全省粮食增产86亿斤以上,总产达到1200亿斤。全省新组建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200个,总数发展到758个;抓好33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新增和改善水田灌溉面积560万亩,总面积达到5277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总面积达到2605万亩;新增五大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1200万亩,总面积达到1.7亿亩,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62.5%以上;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800个以上,总数发展到2.4万个,覆盖30%农户。二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亿亩以上,其中玉米9000万亩,新增144万亩,水稻5300万亩,新增129万亩。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北药等经济作物为主的高效农业,全省蔬菜面积稳定在650万亩,经济作物总面积发展到1500万亩,新建蔬菜温室大棚12万亩,总面积达到67万亩。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工程为重点,新建现代化奶牛养殖场380个、生猪养殖场1200个,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08万吨、119万吨和86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5%、4.4%和10.9%。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依托乡镇公路通畅率100%、农村信息服务比较健全等优势,培育壮大农村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咨询、餐饮、旅店等服务业,繁荣发展农村经济。三是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按照吉炳轩书记提出的“五高”要求和王宪魁省长提出的多上、快上龙头大项目的部署,继续实施“上大项目、强大企业、建大园区、做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1亿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350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6.8%和8%。
(二)突出抓好农民增收。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不断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在努力保持粮食增产增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作物生产,组织农民发展柳编、麻编、草编等各类家庭手工业,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和特色旅游等专业村发展到2160个,比上年增加210个。二是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强化农民转移就业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 5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和13%。三是不断增加农民土地性收入。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完善20个县农村土地流转平台,流转面积达到4000万亩以上,农民流转土地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四是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住房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不花钱或少花钱住上宜居新房,增加财产性收入。力争通过泥草房改造、整村新建以及农民进入城镇购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50亿元以上。五是不断增加农民现金性收入。搞好市场对接和信息服务,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使农民在流通环节实现更大增收。力争开通马铃薯南销专列20列,比上年增加2倍以上;蔬菜外销量达到150万吨,比上年增长20%以上;农超对接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个,比上年增加167个。力争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三)突出抓好基础建设。按照省委吉炳轩书记关于“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村内道路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用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完成4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硬化铺装村内道路2000公里、边沟3500公里。二是加快饮水安全建设。积极推广“一井带多屯,多村联大网,跨乡发展”的供水模式,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模式,解决150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场所和公益设施建设,建设村活动室518个、文化休闲广场608个,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70%,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示范社区100个,打造一批文化特色突显、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文明社区。
(四)突出抓好农房改造。抓住农村住房这一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推进力度,今年至少完成22万户的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整体新建200个村,力争使30.6万户农民住房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推进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农村特色。深入开展送规划、送图册、送技术、送培训活动,坚持“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各俱特色、成本低廉”的理念,统筹建设农村住宅,切实改变一些地方相互仿造、千村一面的现象。二是强化功能配套。在农村住房建设上,注重配套功能,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居住舒适度。农村新建住房要有室内上下水、厕所和洗浴,倡导旧房改造室内下水,真正让农民住上舒心房。三是应用新型材料。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省材、环保、节能、保暖、抗震性能,降低建设成本。农村新建住房一律要达到节能省地的新型住房要求,防止低水平建设。
(五)突出抓好环境整治。通过规划、示范、治理,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以净化、绿化、美化为核心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在春种前和秋收后重点开展两次集中行动,全面彻底地进行环境整治,做到道路净、庭院净、村庄净。大力发展小区养殖,净化村内环境。全省60%的村要成立保洁队伍,配备设施设备,建立保洁制度,实现环境管护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快推广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应用农村新型清洁能源,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做饭取暖烧柴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新建大中型农村能源项目55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万台、太阳能路灯2000盏,启动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新增农村清洁能源用户2万户。三是深入开展绿化美化。按照“林木覆盖、乔灌点缀、栽花种草、拆墙植绿”的要求,三星以上村每条街道两侧都要进行绿化美化,今年高标准绿化村屯500个,累计完成20000个村屯的绿化任务。制定奖励政策,规范临街栅栏、院间栅栏,鼓励栽植绿篱,清理残垣断壁、私搭乱建和院内堆积物。对旧房进行粉刷修饰,保持清新面貌。努力做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
(六)突出抓好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在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校供暖给予补贴。落实助学资金,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选派1500名师范生到农村支教,解决农村优质师资配备不足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招录“村村大学生”1200名,达到村村有 1名大学生。二是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新建和改扩建5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5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2012年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将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人均230元提升至29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全省9050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申报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的行政村乡村医生全部进行培训。三是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物价联动机制,根据财力适当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24个,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目标。建设村农家书屋1932个。培育更多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创作群体,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七)突出抓好民主文明。创新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加强新一届村班子培训及考核奖惩,形成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保障和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好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凝聚和带动作用。二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规范率要达到100%。新农村建设各类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和建后管理都要经过村民民主讨论,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依托各项载体,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制宣讲和科普宣传,引导农民革除生活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农村新风。积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八)突出抓好垦地共建。按照省委要求,深入研究和创新推进措施,加大共建力度。一是扎实推进“三代”。采取单项合作、阶段合作或全程合作等方式,推进代耕、代种、代收,农垦为地方“三代”面积要发展到5000万亩以上。二是深化产业共建。双方共育基地、共建龙头、共创品牌,联手推进产业共建。发挥垦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力争拉动地方种植基地4500万亩。三是延伸合作领域。积极推进合作共建由单一农业领域向其它领域延伸,由基础设施建设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延伸。力争垦区与地方共建公路200公里,城镇排水工程100处,累计共建学校150所、医院150所。四是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垦地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搞好协调配合,共同研究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北部和东部分片召开共建工作现场会,推进垦地共建深入开展。
四、主要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进。把握有利形势,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是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推进。各地要借助省委成立农村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建立健全机构、职能和队伍,把新农村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重点,抓好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二是强化省直相关部门的任务落实。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分解》(附后),将今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逐项分解落实到55个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新农村办定期例会,及时跟踪掌握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三是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尽快出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布局、任务等,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蓝图。制定《黑龙江省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心村建设的原则、标准、模式、措施等,指导中心村加快发展。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近期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这是全国首个新农村建设省级标准,通过贯彻施行,进一步指导全省新农村建设规范化推进。要加强人员培训,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作好引智工作,学习借鉴省内、国内以及海外农村发展建设经验,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多元投入,保障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在保持新农村建设省级专项资金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省本级用于“三农”方面专项支出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地方计划投入村屯建设资金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在资金使用上,强化县级政府的整合平台作用,集中力量,重点建设规划完善、产业发达、特色鲜明、一体化趋向突出的中心村,防止有限资源分散使用。二是活化市场筹资渠道。积极推广村企共建、资源置换等市场化手段,引进企业资金推动新村建设。今年已有184个村计划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展新农村建设,可引进企业资金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三是探索金融支持途径。推广林甸、北安、富锦等地经验,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产、宅基地等做抵押,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培育更多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更多的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完善星级管理机制。完善《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星级评定办法》,提高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通过星级评定活动,评出动力、评出压力、评出活力,充分调动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发展层次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展开。二是健全以奖代投机制。进一步规范奖投范围、细化奖投标准、强化竞争激励,调动更多的村加快提档升级步伐。今年五星村奖励不超过50个,四星村奖励不超过200个。同时,各市县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以奖代投专项资金,对获得三星级的村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强化考评奖惩机制。完善考评奖惩办法,全面准确评价各市(地)、各成员单位和中省直帮建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省委、省政府给予表彰,进一步激发各地、各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狠抓模式引领。在推动方式上,积极推广“十个带动模式”,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使更多的村找准自身潜力、推进动力和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方式上,为加快实现“三化”目标,重点培育、推介三类模式。一是“整体新建”模式。推广集贤县农丰村、肇东市东跃村等地经验,引导有区位优势、有资源优势、有整合条件的村,通过宅基地置换、村企共建等市场化手段,实施整村新建,吸纳周边村屯,节约土地利用。今年全省计划实施整村新建200个村,吸纳自然屯461个,将使8.6万户农民住进功能健全的新居,可腾出8万亩宅基地用于发展生产,维护新村运转,走出一条整体新建、一步到位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二是“旧村改造”模式。推广虎林市六人班村、北安市建民村等地经验,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资助、农民投工等多种形式,组织砖瓦化率较高、不宜大拆大建的中心村,改造泥草房,对砖瓦房的屋顶、墙体、门窗、下水进行修缮,提升居住质量。今年全省计划启动实施旧村改造500个村,将改善18.5万户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广大农村加快改变面貌,走出一条投入少、改善快,多数乡村易学易行的渐进式发展道路。三是“城镇吸纳”模式。推进双鸭山“农民时代新城”、北安“农民家园”、富锦二龙山镇等地经验,分散吸引有条件的农民通过购房,向城市、县城和中心乡镇集中。今年全省计划在城镇启动建设农民小区196个、建设楼房1393栋,吸纳30万农民进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的协调型发展道路。
(五)强化典型示范。为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导向和带动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在抓好原有典型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发掘、培育和树立四类新典型。一是民俗名村发展典型。重点树立具有一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村,增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魅力。目前,已有阿城区料甸乡红新村、海林市长汀镇哈达村等50多个村具备了发展雏形。二是生态丽村发展典型。重点树立具有自然生态特征,建筑风格与生态吻合,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花园式、田园式的秀美村庄,带动更多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彰显生态特点。目前,已有延寿县玉河乡长寿村、宾县宾州镇二龙山村等60多个村具备了发展条件。三是现代新村发展典型。重点树立分区布局合理、人口聚集适度、土地规模集约、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居住功能配套、环境整洁优美、管理文明有序的村,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型现代新村。目前,已有依安县新兴乡兴福村、穆棱市兴源镇东村等100多个村基本建设成型。四是边远弱村发展典型。重点树立发展基础差、没有明显区位优势的边远贫困村,通过政策扶持、自力更生,化劣势为优势,改变面貌建新村的典型,引导弱势村增强信心、加快发展。目前,已有绥棱县绥中乡五庄村、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衙门村等40多个村正在积极探索推进。
(六)抓好帮建助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保持和发展帮建工作的良好态势。一是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全省帮建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帮建工作目标、方式、任务、措施,指导帮建单位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大帮建力度。二是开展督查通报。今年组织若干工作组,对中省直帮建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帮建工作开展不力、进展迟缓、主要领导不重视的单位,要给予通报,并在省内主要媒体进行公示。三是现场会议推进。召开全省帮建工作现场会,介绍帮建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帮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深入试点探索。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一是开展宅基地置换试点。按照省委吉炳轩书记指示,选出若干有代表性、有探索潜力的村,组织开展宅基地置试点,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办法,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力求在远郊农村宅基地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方面寻求突破。二是抓好整乡推进试点。及时跟踪依安县依龙镇整镇推进试点进展,探索重点难点领域的解决办法,及时总结经验,在有条件、有积极性的乡镇进行推广。三是实施整县建设试点。充分利用乌苏里江沿线四县(市)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有利契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在绥芬河等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市(县),探索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和运作程序,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四是完善垦地共建小城镇试点。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场镇共建小城镇试点工作的意见》,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体制融合,探索更多的共建经验。
第四篇: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程2011年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程2011年实施方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部署,全面总结推广“十一五”试点经验,改进推进方式,为实现“十二五”新农村建设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设步伐,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牢牢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先行建设、星级评定、动态管理、以奖代投、一年一批的推进思路,集中抓发展、突出抓民生、重点抓推进、全面抓提高,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二、遵循原则
(一)坚持城乡统筹,突出规划先行。要全面系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体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构想和建设中心村吸纳自然屯的发展思路,依据规划分步组织实施。
(二)坚持生产发展,突出农民增收。始终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三)坚持多元投入,突出市场机制。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农民出工、社会捐助、金融支持、村企共建、资源臵换等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合力建设新农村。
(四)坚持先建后评,突出以奖代投。各地先行开展新农村建设,实行星级评定、动态管理的办法,评星定级,晋星达标,达到四星、五星标准的,给予奖励。对老少边穷地区新农村建设给予适当照顾。
三、主要目标
按照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农业生产现代化、公益事业配套化、村屯建设园林化、村风民俗文明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农民生活小康化为目标,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争创“三星”级村达标活动,主要标志“十有”,即有建设规划、有主导产业、有硬化街道、有安全饮水、有新型民居、有清洁能源、有整洁环境、有健全服务、有文明村风、有个好班子。2011年力争建设“三星”级以上标准村500个。2015年,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三星”级村标准为:
一有建设规划:县有村镇体系规划,中心村有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二有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型村特色种养业户数达60%,非农产业型村非农产业户数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
三有硬化街道:中心村完成三条街道和边沟硬化。
四有安全饮水:中心村自来水入户率80%。
五有新型民居:中心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0%。
六有清洁能源:中心村有清洁能源使用示范户。
七有整洁环境:中心村有护村林、护路林,主街、辅街、广场实现绿化,垃圾经常性清理。中心村内三条街道两侧栅栏庭院规范整洁。
八有健全服务:中心村有室外活动广场、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农业标准化播放站和公共计量服务站,日常办公、医疗卫生、农民书屋、培训娱乐、信息网络、社会治安等服务功能健全。
九有文明村风:文明户达到80%。
十有个好班子:村民对“两委”班子满意度达到90%。
四、重点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建设,按照加快推进“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商品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继续组建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9.8%,提高1.2个百分点;建设三江平原大型灌区14处,续建配套15处,新增水稻面积350万亩,改善水田面积3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5%。加快推进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工程,加快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进程。肉、蛋、奶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2%、6%和12%;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继续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按照“增水稻、扩玉米、调大豆”调整方向,加快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不断扩大高产高效粮食作物面积。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亩左右。调整经济作物结构。立足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建设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带。加快建设城郊型、出口型、特色型、外销型蔬菜生产基地,提高保供给能力。全省蔬菜面积发展到630万亩。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全省饲草饲料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全省经 4 济作物总面积发展到2500万亩。调整收入结构。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性收入;盘活农民宅基地,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种植认证面积,2011年完成绿色食品种植面积5920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48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1.45亿亩。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密切基地与龙头企业的联系,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000个,新增1000个有实体的合作社。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0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带动基地1亿亩、农户300万户,户均增收2300元。
(二)统筹强化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今后民生建设的推进重点和方向: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000公里。采取国家扶持、地方补贴、一事一议等多种形式,加大投入,重点加快县乡路改造、通村路和村内主街硬化铺装及田间道路建设。有条件的中心村修建硬质排水边沟和安装路灯。二是加快饮水安全建设。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的思路,发展集中供水,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完善农村卫生事业。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三网四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标准化村级卫生所,提升农村基本医疗 5 卫生服务质量,培训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达到50%以上,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四是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重点加强文化休闲广场、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2%,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五是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选派师范生到农村支教,抓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继续推进“村村大学生”计划。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集中供养能力提高5个百分点。继续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力争覆盖全省农业总人口的5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老人集中养老的水平。七是加快社区建设。继续深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60%。依托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农民提供健全的服务保障。
(三)大力整治“脏乱差”,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加快新民居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8年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的部署,积极推进泥草房改造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本着“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结构合理、成本低廉”的理念,建设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民住宅。2011年全省改造22万户、1820万平方米泥草房。二是推广应用新型清洁能源。把推广应用农村新型清洁能源,作为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的治本措施来抓。推进农村能源由小型户使用向大 6 中型整村共用转变,由单一沼气项目向秸秆固化气化、浅层地热等多种形式转变,由注重取暖做饭生活用能向发电、照明以及生产等领域综合利用转变。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环境的根本改观。建设大中型能源项目98个,受益农户达到1.3万户。三是高标准开展村屯绿化。按照“林木覆盖、乔灌点缀、栽花种草、拆墙植绿”的要求,全面开展村屯绿化、庭院美化。全面完成村屯绿化任务。四是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要完善日常管护机制和新建资产设施的运行机制,保证建设成果的持续利用,实现“三有”、“四无”,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护制度、有负责环境卫生管护的人员、有固定垃圾点、柴草堆放点,无暴露垃圾、无残墙断壁、无乱堆乱放、无损毁道路,加快村屯绿化、美化、洁化建设。
(四)扎实推进民主文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争先创优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健全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规民约”、民主议事等民主制度,“三星”以上村党组织要全部建成 “五个好” 村级党组织。加强村干部培训,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推广“村官承诺述职”制度,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考核奖惩,加大村干部待遇和落实力度,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级妇代会和共青团的积极作用,7 引领农村妇女和青少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二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六净”(衣物净、居室净、厨房净、畜舍净、厕所净、院落净)“五比”(比院落、比厨房、比厕所、比畜禽舍、比个人卫生)、“四不说”(不说脏话、不说粗话、不说迷信的话、不说传谣的话)活动,积极建设平安乡村,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三是积极培育新农民。结合各项载体活动,每年开展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制宣传、政策宣讲和科普宣传等活动,坚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每户至少掌握1项以上适用技术,提升农民素质。
(五)深入推进场县共建,加快城乡一体进程。一是强化对接。切实以裴德和双山两个场县共建试点为牵动,组织各地积极与垦区农场开展代育、代耕、代种、代灌、代管、代收等农业生产共建对接,并向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小城镇共建等方面拓展。今年农垦大机械到农村作业面积要达到4000万亩,垦区向农村推广科技、良种等社会化服务面积4000万亩,垦区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种植基地4000万亩。二是完善服务。积极做好群众组织发动工作,使更多的农民自觉参与到场县合作共建中来,尤其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土地联片、价格决定、作业费收缴等服务,为农场大机械作业创造条件。三是健全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场 8 县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推进措施,切实搞好协调,确保场县共建工作顺利开展。
五、推进措施
(一)加快规划编制。规划是龙头,是路线图。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定位、导向功能和约束作用。一是优化规划理念。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理念,统筹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各项规划;要与本地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文化传统、生态特征等要素紧密结合,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建设规划,防止“千村一面”;要避免照搬城市规划,实现城乡有机结合,既体现出城市功能品位,又彰显农村生态特点。二是加快体系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中心村、吸纳自然屯、发展小城镇”的要求,完善村镇体系规划,明确中心村镇布局。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为载体,促进人口向中心村集中,条件成熟的向小城镇发展,鼓励整县推进。三是完善建设规划。走“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路径。规划编制注重展示龙江多元文化的传统风貌,突出特色,巩固一批民族民俗村,建设一批旅游观光村,完善一批环境生态村,壮大一批绿色产业村,发展一批特色文化村。今年上半年要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非中心村和没有规划的中心村,今后不列为新农村建设奖投对象。
(二)开展星级评定。出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星级评定办法》。实施星级评定、动态管理的推进方式,把评星定级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抓手、考评的基本内容、奖励的基本依据。评星定级共分5个级别,以十有为标志,由一星到五星,五星为全省最高级别,代表全省新农村建设一流水平,三星级为当前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达标标准,一星和二星村为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效果的村。9月份,根据量化标准和考评办法,开展评比工作,评星授牌。一星二星村管理办法由各地参照《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星级评定办法》自行制定。
(三)实施以奖代投。出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省级专项资金“以奖代投”办法》,提高奖励额度,减少奖励村数,真正发挥以奖代投的撬动作用。结合动态管理、星级评定、一年一批的推进方式,依据中心村获得星级情况,达到四星、五星标准的,按照《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省级专项资金“以奖代投”办法》给予奖励,老少边穷地区适当照顾。
(四)强化资源整合。县级政府要以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发达、特色鲜明、一体化特征明显的中心村,防止有限资源分散投入,造成建设标准低、整体效果差、示范效应弱的 10 问题。各地都要把整合资源、建设中心村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建设吸纳自然屯、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标准示范村。
(五)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市场规律的共赢、长效发展机制,加大中心村建设推进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农产品、旅游、特色产品等资源优势,利用市场机制,引进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企共建。二是做好农村宅基地这篇文章,通过臵换,利用农户宅基地换住宅、换就业、换保障、求发展。三是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产、宅基地等做抵押,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金融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
(六)完善帮建机制。进一步发挥好现有新农村建设帮建资源的作用,加大帮建工作力度,调动帮建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2011年安排到各县的中省直帮建单位,原则上五年内不再调整。每个帮建单位至少帮建一个村,帮建村由各县市确定后上报审批,原则帮建二年。鼓励开展多帮活动,凡是帮建单位对该县当年获得三星以上村所做工作,都作为帮建工作成绩,给予考评。继续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新农村制度,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强化责任机制。强化地方政府、成员单位、帮建单位责任,明确任务目标。每半年,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要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年末对市县领导小组成员单 11 位和帮建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十二五”期间,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突出的,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每两年表彰奖励一次。
第五篇:产业协会申请书最新
现今社会公众的追求意识不断提升,需要使用申请的场合越来越多,正确运用申请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申请书真像想象中那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产业协会申请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产业协会申请书1
尊敬的团总支:
为了响应学校社团工作的号召,为了本校学生能更广泛的学习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就业思想,提高学生课余文化知识,促进我校的旅游教学。现郑重向校团委递交申请书,并将本协会建设初步构想汇报如下:
一、社团名称:旅游文化协会
二、社团宗旨:展现校园风采,繁荣校园文化,以旅游传递文化,以人文促进旅游。
三、工作构想:
1、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为大家提供联谊活动与经验生活的机会。
2、定期举办活动。比如,导游模拟技能大赛、旅游文化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等。旅游协会还不定期的开展集体活动。如参观酒店、企业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等等。
3、建立信息部,为在校师生提供最新的出游信息、出游路线和就业信息等等。
4、在本协会成立成熟,并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将开设导游培训班、饭店服务培训班等等。
5、宣传旅游文化、旅游法律法规、旅游环保知识来提高同学们的旅游知识。
6、礼仪文化形象培训班等等。
四、指导老师:___
五、协会机构:
(拟定本协会组织机构及机构只能如下)
会长:全面负责本协会各项工作
副会长:协助会长管理协会各项工作
外联部:联系旅行社协会出游,联系各班组织旅游团供给协会
组织策划部:负责起草、组织活动的策划、线路设计、组织各项活动
宣传部:负责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
信息培训部:负责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出游信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考试信息、餐饮职业经理人考试信息和就业信息等。
基于旅游业的潜在需求和一些同学学习旅游的热情和渴望。我们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作好每项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协会办成大学生最引人注目的、最令人信赖的高品质、高规格的学生社团。并为祖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我们特向校团委申请成立“旅游文化协会”。望领导批准!
申请人:
申请日期:年月日
产业协会申请书2
敬的校团委、学生处:
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阅这份申请书。
我们是一群充满爱心、富有朝气的青年。我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兴趣,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我们恳请申请成立“___卫生学校针推协会”这是一个团结广大学子的社团、服务广大人民的社团、一个发扬祖国医学的社团。
其宗旨是:有领导、有计划、有成效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同学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成材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的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本社团也努力为社员创造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也让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我和全面提升自己的策划能力。我们恳请团委领导,批准我们社团的申请,我们坚信在校团委的领导、支持和关怀下,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在我校同学的拥护下,本社团一定可以把我校学生社团发扬光大,使社团活动体现学生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使学生活动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成立针推社团是我们所有爱好者的愿望,也是“针推协会”全体组织者的共同期待,我们坚信有能力、有决心、有智慧办好这个社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产业协会申请书3
尊敬的崇德村老年协会领导:你们好!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审阅我这份申请书。我叫彭昌党,崇德村十三村民小组居民,现年岁。我平时遵纪守法,本分做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过应有的贡献。现在步入老年人行列,为了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特申请加入崇德村老年协会。老年协会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组织村里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文体活动。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有了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就有了为自己说话、替自己撑腰的“靠山”,出现家庭赡养等纠纷就有地方“告状”,通过协会上门调解、及时化解矛盾,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一定保障。老年人有自己的政治优势,可以协助村两委进行社会矛盾的化解,配合开展计生宣传、民事调解、禁赌禁毒,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工作,参与村级事务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当好宣传员、参议员、协调员、道德评议员和农业生产的指导员等角色,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老年人协会更体现上级领导和本村群众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望批准为盼!
呈报人:彭昌党
20__.4.28
产业协会申请书4
尊敬的军协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__,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2班。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申请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的会长。
自参与军协以来,工作尽心尽力,积极参与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先后参与社团辩论赛,实事讨论会,皖江知识竞赛,国防杯演讲比赛,并在实事讨论会中获得优异成绩。自认为虽才华一般,但各项工作勤勤恳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认真完成,不敢有丝毫怠慢,任劳任怨。小学至高中也曾担任过多年班干部,再加上从小就对军事极感兴趣,所以大学一开始就参加了军事爱好者协会。对于军事知识极感兴趣,虽谈不上面面俱到,但也略知一二。尤其喜欢海军与空军方面的军事知识,平常经常阅读一些军事杂志,闲暇时也经常浏览一些军事网站和军事节目,是一个铁杆军事迷。对于协会的日常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不懂的地方可以多请教他人。最大的特点是做事认真踏实,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大帮助。
协会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果我担任会长。首先,我们需要扩大军协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军协,从而参与军协。在新一届大一新生到来时,我们要积极宣传军协,让大一的新生参加军协,成为军协新的生力军。这一点,在协会招新工作时要尤为注意,避免会员少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对军协的一些机构进行调整,主要集中在各部门的职能调整,要让各部门最大化发挥自己的职能,从而实现协会的高效运转。再次,要妥善处理理事与会员,理事与跟各部长的关系,实现协会内部和谐,这对于协会的团结以及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协会活动的开展。在保留协会特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思路,开展富有军协特色的活动,这是关系协会是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我有幸担任军协的会长,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协会工作,发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能力带领协会前进。我将要团结广大的军协成员,集思广益,为协会的发展添砖加瓦,争取协会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如果我有幸担任军协的会长,我将虚心听取他人给我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我知道大家的建议是协会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竞选成功,我将继续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我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协会的各项活动,并且希望协会越办越好。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竞选成功,为协会以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产业协会申请书5
尊敬的院团委领导:
您好!我是__级__系__专业__班的__。现在向您申请__现在我将本阶段的筹备情况和宗旨意义向您汇报如下:
综观__,社团事业蓬勃发展,校园文化不断丰富,学生热情不断高涨。但是我们不可忽视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及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鉴于此,我们计算机协会,将肩负重要使命,而我们也将会不辱使命并承诺本协会将瞄准一流科技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热情,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在我进入这个社团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支持者,而且我从技术和组织两个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领导核心,并且我已经有半年的实践经验,?a href='//www.xiexiebang.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呋突疃才乓丫跫危桓龌蛏系纳缤鸥倭煲惨丫纬伞T凇懊樽家涣骺萍妓剑炝己醚醴瘴Вし⒖蒲Ъ际跞惹椋岣呖萍即葱履芰Α闭飧鲎谥枷拢桓鑫参爬旨难缤耪谛钍拼ⅰ?/p>
我们的社团在服务同学,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及动手能力和试验操作能力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让同学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为了配合学校全面人才的培养,我协会开设了__等活动。通过社团的各项活动,相信我社定能达到“瞄准一流科技水平,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科学技术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宗旨。特此申请成为计算机协会会张。望团委老师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计算机协会会员__
__年__月__日
产业协会申请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