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慈善进校园汇报材料
以行动成就爱心,让慈善走进校园
------“慈善进校园”汇报材料
义县九道岭初级中学
2013年3月
以行动成就爱心,让慈善走进校园
慈善文化就是和谐文化,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传承慈善爱心,让师生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构建和谐校园,为了深入传播慈善文化,传承慈善爱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响应由中华慈善总会倡导发起的“慈善进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县“慈善进校园”爱心活动指导小组的指导精神,我校于2009年10月,启动“慈善进校园”活动。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们九道岭中学座落在九道岭镇九道岭村,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占地面积28800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宿舍楼一栋,面积1600平方米,实验楼一栋,面积800平方米,还有800平方米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同时容纳400名师生用餐的食堂。学校现有教职工85人,教学班17个,学生803人。单亲家庭占8%,低保户占2.5%,学校有住宿生208人,大多数学生乖坐接送学生车辆上学。学生当中仍然存在部分特困生。
二、慈善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不断巩固和发展我校“慈善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推进“慈善进校园”爱心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精神,扎实开展活动,成立“慈善进校园”领导小组。由李智校长任组长,刘文辉副校长、刘志伟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有云刚(校长助理)王咏梅(工会主席)纪建立(后勤主任)高仁文(教学主任)赵春(电 教主任)夏丽娇(团委书记)狄强(教学副主任)。
(二)认真学习,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小组经常例会,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慈善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慈善读本》,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了慈善理念的内涵,并向全体师生提出努力做到“胸有善心,口有善言,眼有善景,手有善行”的希望,树立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新风,真正让慈善走进生活,让爱心飞扬在九道岭中学校园。
(三)积极组织,拓宽慈善渠道
1、争取各级政府单位资助。辽宁省气象厅2010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来我校进行资助活动,资助特困学生60人,资助金额达六万余元。多年来九道岭镇政府坚持对学校特困生给予特困资助,每年资助近20名特困生,解决了学生因家境困难而辍学的问题。
2、争取社会慈善组织资助。瑞典友人博林森对我校资助300套桌椅,100张床,对几十名特困学生进行资助,给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具,并给予生活补贴。
3、得到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县土地局吴大刚同志对我校两名特困姐妹李茂和李想一直坚持资助,直到初中毕业。
4、学校对学生资助。一直以为学校每年都要解决一部分特困学生的吃住问题,减免特困学生的一切费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问题。
5、教师献爱心。多年来我们九道岭中学一直传承和发扬着互救 互助,互敬互爱的优良传统作风,教师对学生的献爱心慈善行为比比皆是,给学生买衣服,买饭吃,交各种费用,我们的邹艳丽老师就是典型的代表,她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把困难的学生带到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
6、学生献爱心。在学校大的慈善环境熏陶下,我们的学生个个有爱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在汶川地震捐款中纷纷涌跃捐款,把自己平时攒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把自己的衣物也捐了出来,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慈善精神,我校师生捐献钱物近万元。今年三月份我校学生对城关小学患白血病学生张婉桐捐款3860元。
7、慈善进校园爱心到社会。我校团委每年3月5号雷锋纪念日都要组织学生到我镇敬老院进行学雷锋献爱心活动,用自己的零花给孤寡老人买去衣物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看到老人们的笑脸学生们的爱心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
三、今后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推进,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慈善理念,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爱心力量,创新慈善形式,拓宽慈善渠道,千万百计发现更多优秀的社会慈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努力寻找资助和被资助的人,也是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储备更大的资源。
一份真情,一份爱心,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海,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第二篇:慈善文化进校园
慈善文化进校
关于小学阶段慈善教育的反思
对于什么是现代慈善观念,慈善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如何妥当地表达善意而不伤害别人的尊严,很多人还不懂得如何做,说明相关的教育还很不够。所以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社会的角度看,对孩子进行慈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国外的许多中小学,考试成绩并不是评估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的表现,也会被计入其综合素质评价。我们学校的慈善教育,应该把概念扩展到更大的“公益”层面,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活动,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慈善事业的进步是必然选择。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在教育。
慈善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这个教育经历,赋予学生一套关于慈善的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让慈善成为每个人对社会尽责、与他人互助的一种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可慈善”的慈善文化。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慈善作为社会美德和公民素质被广泛认同和崇尚.但是今天学校的慈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慈善发展
中小学阶段开展慈善教育的意义: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民众的慈善热情与行为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而民众的慈善热情和慈善积极性是需要培育、需要调动的。民众慈善精神培育及慈善热情调动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育可以育化民众的慈善意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只要有爱心,不到4岁的孩子也可以参与慈善,也可以从慈善中得到幸福。慈善活动不分年龄大小,慈善教育永远都不早。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分爱足以体现集体的温暖。爱心的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爱,因为关爱而圣洁;心,因为感恩而永恒。
前段时间,我校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助学献爱心”帮扶活动。我校每个党员帮扶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我校启动了阳光工程,为每个学生买了一个书包,每位党员为结成对子的学生准备了生活、学习必需品。扶一株幼苗,蕴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我们从这一捐赠活动中,从老师的殷切希望中,看到了爱心、关心和责任心,看到了同学们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有了爱,就有了希望,在爱的阳光的沐浴下,学生们在茁壮成长。我们深信,第四小学的受资助学生一定会心怀感恩
生活中总是不能一帆风顺,但爱心总能给失落的心灵以坚强的力量。慈善教育一定要浸透孩子内心,要让孩子从参与慈善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样慈善才能够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小种下慈善的种子,未来的公民社会也就有了希望
几个误区
慈善教育重在慈善参与。我们推行的“慈善一元捐”活动倡导让孩子们自愿捐出一元钱,重要的不在于捐款的数量,而在于孩子们的参与。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做公益做慈善就是捐钱,如果自己并不富裕,似乎就没有了做慈善的条件。做慈善、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捐款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慈善绝不等于捐钱。
我相信,如果孩子不断地参与此类的慈善活动,当她自己有钱可以支配的时候,她是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有爱就有希望
几年来,学校把“慈善文化进校园”纳入德育教育管理中。我们认为,最重要是教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爱心,什么是慈善,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然后再在实践中培养学子的爱心。例如,学校组织了小义工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送关爱等。下一步,学校还将扩大慈善文化教育的范围,争取把活动铺开到社区,让孩子们到社区中奉献爱心 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了感染和熏陶慈善文化,有爱心序曲、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剧场等单元,但总的来说,仍然是知识传授的模式。我特别希望慈善美德熏陶能以电影、动画片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入校园。回忆起当时与学生一起看《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动、流泪,那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开展了爱心义卖、日行一善、慈善捐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慈善的力量。此外,该校还结合《慈善读本》的内容,在校内开展了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深对慈善内涵的理解。
“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培养学生们拥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谦逊、宽容感恩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慈善读本》。“通过阅读,学生们更加了解慈善的意义,把慈善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实践慈善。”此外,每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渗透慈善文化教育。
尽管学习《慈善读本》只有三个月,但是学生的慈善意识正逐渐形成。近日,该校一年级学生梁家浩被确诊患上神经性母细胞瘤。得悉情况后,不少学生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零用钱。“同学的慈善热情高涨,而不少家长更是自发组织捐款,并亲自将善款送到医院。”
在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更自编自导自演与孝德、慈善有关的小品、相声,并制订一系列感恩计划加以实践,把意识转化为行动。“过去总觉得慈善就是名人捐款、作秀,但是现在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做慈善。”六年级学生衷蕾很有感触。她还记得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每次都不愿意捐款,原因是他觉得捐款没意义。但是,这个学期学校组织的三次捐款,他却变得乐于捐助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每一次捐助对别人来说都是雪中送炭,所以他改变了他的想法
自开展“日行一善、日读一书”爱心实践活动以来,三年级学生吴艺星几乎每天都会做一件好人好事,哪怕只是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等小事,“我希望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学校号召学生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把这些善心义举用纸笔记录下来,与同学和父母分享,从而达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慈善效应。学校决定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慰问镇内的低保家庭老人和困难学生家庭。
”
携手慈善,共创和谐
在大力提倡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今天,慈善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于教而化人,逐步引导人们乐善好施,从同情、怜悯、施舍出发,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对慈善价值观的认同,把帮助困难者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使贫者、难者、患者、残者、弱者得到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分享到人间的温暖。”
慈善文化的普及与深化正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不仅在专业领域享有权威,更要践行社会公益。作为农村留守学校的典范,梅小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肩负的社会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汇聚点滴的爱心与善行,已经清晰的勾勒出学校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并将公益写入学校的灵魂,未来,梅小的公益事业将走的更远!夜空之所以灿烂,是因为有无数明星的闪烁点缀 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将爱心传递下去,让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让爱在孩子们的生命里植根!让希望的种子在四小校园中生根、发芽,让充满爱心的花朵永远在四小校园中绽放!
回顾十年路
2006年7月,正式与北大附小建立手拉手学校关系 年九月,被省慈善总会授予慈善文化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到校讲述慈善文化 2009年6月,二年级学生陈星受到各方捐款资助顺利完成心脏治疗手术继续就读
2014年2月,省慈善总会在学校建设慈善童悦之家,视频电脑,投影电教设备,音响以及电话,图书等向学生开放使用 一路走来的梅小的发展一直有着慈善文化的伴随。而慈善文化也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第三篇:慈善读本进校园方案
《慈善读本》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全校师生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长:冯跃先(校长)
副组长:冯连发王爱贤
组员:冯庆宗何瑞平董福满李倩尔玉凤刘猛魏学文王兆兵
三、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中,学校决定在教职工大会上学习《慈善读本》,在学生大会上宣传《慈善读本》,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读本》进校园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二)、《慈善读本》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课相结合。
学校要求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发展思想品德课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慈善读本》教学活动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 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
(三)、《慈善读本》教学与班会课相结合。
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班会课上学习慈善文化,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慈善文化,会让全班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有的责任是什么。以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四)、《慈善读本》教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等竞赛活动并通过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五)、《慈善读本》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校要在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要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上,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心、主动参与慈善事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六)、《慈善读本》教学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在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家长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号召家长积极参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每个学生也要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区延伸。
(七)、《慈善读本》教学与学校总结评价相结合。
学校要把慈善文化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总体计划中 ,要制定适合本校师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运用常规性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并对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使学校对师生的慈善行为有个公正的评价。
总之,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我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我校要以《慈善读本》为主教材,积极培育慈善文化 , 让慈善之花在程泗淀中心小学浓郁的校园里盛开。
附:月份主题活动工作安排:
主题活动一:《慈善读本》进校园启动仪式
1、时间:全校活动(2012年3月29日)。
2、地点:教学楼前。
3、领导讲话。
4、学生代表发言。
5、赠送《慈善读本》。
主题活动二:《慈善读本》教学示范课
1、时间:2012年4月
2、授课教师:各班主任教师、品德课教师。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听课评课。
主题活动三:慈善文化歌咏、演讲比赛
1、时间:2012年5月。
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歌咏、演讲。
主题活动四:慈善文化展评
1、时间:2012年6月
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政教处。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展评。
主题活动五:慈善公益活动
1、时间:2012年7月.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政教处。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发放慈善宣传材料、志愿服务、爱心帮扶等实践活动。
程泗淀中心小学 2012年3月23日
《慈善读本》进校园实施方案
程泗淀中心小学 2012年3月23日
第四篇:《慈善文化进校园》演讲稿
《慈善文化进校园》演讲稿
牟良威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慈善文化进校园》。
“爱心是风,吹遍每个角落;爱心是云,点缀整片天空;爱心是雨,滋润大地万物;爱心是树,遮挡炽热夏阳。”是啊,爱心是风,爱心是云,爱心是雨,爱心是树,爱心是„„
人间充满了爱,因为有爱,人间所以更加美好,因为有爱,生活所以更加灿烂,因为有爱„„
霍英东,他不仅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而且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二百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四十亿元。
他为什么会捐助近二百亿元?就因为他心中有爱。一些心中无爱的大富豪,一毛不拔,见到一些穷人,还会去嘲笑他们。只有心中有爱,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世界因为爱,所以有了一切,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人因为爱,所以有了感情,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爱,什么是爱?爱,是同学摔倒时的一次搀扶;爱,是朋友伤心时的一次安慰;爱,是别人困难时的一次帮助。爱可以体现在任何事物上,可以说,世界就是爱组成的,世界充满了爱,爱也洒满世界。我们的大街小巷处处充满了爱,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爱走进校园,校园更美好,爱走进人心,人心更美好,爱走进„„ 校园中,什么是爱?是给老师倒杯水,是给同学一次关怀,是靠出好成绩让老师开心,是制止同学破坏花草,是早晨给老师的问好,是同学„„
每个人心里装着一片海,海中是你给别人的爱,和别人给你的爱!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报告
慈善读本进校园,慈善雨露育青苗
——麻虎初中2012年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慈善总会号召全国中小学积极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康市慈善协会联合白河县教育局,在白河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白河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首选的两所试点学校之一,麻虎初级中学在“校园之秋艺术节”完美落幕后,又适时推出“感恩的心”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让爱的青苗在同学们心中成长。
麻虎初级中学创建于1976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地处汉江之畔的麻虎镇康银村。这里群山拥翠,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读书求学的胜地。
学校占地面积5075平方米,建筑面积4397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部室齐备,设施一流。现有八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8人,教师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本科学历达标100%。为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4月我校争取到了县政府和世宣会项目资金250万元新建综合楼一栋,图书、仪器、教学设备不断上档升类,其中实验仪器已达到国家颁布的农村中学一类标准。图书及其他教学设备也达到“双高双普”国验标准。
我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确立了“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
理念,以“尚德、博学、慎思、笃行”为校训,树立“严谨、求实、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奋、钻研、诚实、自律”的学风,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校园”、市级“平安校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我校一直非常重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始终坚持把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学校的主体文化中,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始终以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实施了“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修身修心”,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学生中营造了“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氛围,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的充分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显著效果。下面就我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情况作简单汇报。
一是积极营造浓厚的慈善教育氛围。通过张贴爱心故事、爱心
书画、办慈善教育板报和宣传栏,让学校充满了慈善感恩教育的氛围。师生人手一册《慈善读本》,共同学习《慈善读本》,普及慈善知识。《慈善读本》以学生喜欢的故事、熟悉的歌曲和图片,阐述慈善与责任、爱与责任、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慈善主题,寓教于乐,重在感化和熏陶。通过阅读《慈善读本》,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理解了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
二是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各
科课程挖掘慈善教育因素,渗透慈善教育。
三是开展慈善主题德育活动。学校把“学会感恩”作为一个主要的德育主题,分“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个系列,开展主题教育。半年来,我校学生写出《慈善读本》读后感335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3次,校内刊出慈善墙报2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获得了极大的普及与认同。
四是开展慈善征文、书画、书信、感恩短信等创作比赛,演讲、诗歌朗诵、感恩歌曲比赛等活动,弘扬慈善文化。以“慈善文化”、“慈善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通过认真阅读《慈善读本》,挖掘周围感人事迹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慈善故事,抒发自己对“慈善”、“慈善教育”等内容的理解。本次征文受到老师、学生的高度重视,大家都踊跃参加,在学校初选的基础上,上交优秀作品参加区、市的比赛。
五是开展“爱心传递,绿满校园”爱心资助活动。我校八二班黄晶晶同学开学初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孩子父母无正式工作,靠打工为生,家庭经济状况很差。高额的医疗费用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仅靠他们家自身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学校掀起了一股“爱心风”,此次共收到师生捐款5661.8元,学校将本次救助款亲自送往孩子家长手中。九三班阮国军同学家遭遇火灾,房屋被大火付之一炬,为帮他家度过难关,过一个丰盛的春节,学校组织师生捐款4858元,春节临近,校领导亲自为他送去御寒棉衣棉被和粮油蔬菜,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间有爱。
慈善文化进校园,使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慈善:捐款捐物是慈善,进敬老院帮助老人是慈善,上街宣传环保、医生为病人义诊也是慈善。此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积极向上的慈善精神,教师能把“慈善文化”渗入教育教学中,在教学中推广慈善理念,开展了富有实效的慈善活动,树立了人人参与慈善,自觉奉献爱心的校园新风。
慈善文化进校园,弘扬慈善真善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终将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领军人才、栋梁之材。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有慈善意识、爱心,习惯成自然地去做慈善的事情。
借此次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契机,麻虎中学希望用慈善教育和慈善活动的点点滴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仁爱的种子,我们期待随着慈善雨露的播洒,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