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

时间:2019-05-14 07:4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

第一篇: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

转载]保险股分析平安人寿谁才是王者?怎么估值?

(2011-04-07 13:40:14)

转载原文 标签: 分类: 行业分析

转载

原文地址:保险股分析平安人寿谁才是王者?怎么估值?作者:早安华蓥

老木头

我认真阅读了3遍以上,获益匪浅,并认为重要的信息用颜色标注,可能作者出现的笔误进行了标注。非常精彩,让我们深刻理解人寿平安的优劣,并对保险公司有进一步的认识。如果你想投资保险公司一定认真阅读思考,谁才是我们真正的优秀的投资标的?谁能让我们放心持有?希望读者能发表看法,并提出疑问思考,我们共同进步。

三家险企年报发完,相信不少人寿股东都非常犯难.现在人寿的价值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如一些人说,现在真的要考虑一下中国人寿的基本面是不是有变化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人寿股东每年都需要需要反复考察的问题.这便是所谓的监察企业的运营.价值投资不是一味的长持股票,而是寻找错价,这是我一贯的观点.监察企业的运营就是监察错价是否依然还存在.如果不存在,就应该坚决的退出.今年平安在各项指标上都远超人寿。关键指标ROE,平安今年是15.3%,人寿为15.8%.平安的总资产已经接近于去年的人寿的规模。这两者看起来已经是平起平坐了,也就是说人寿过去的2-3年内的增长都远慢于平安.从这一点上看,人寿的基本面上的确出问题了.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个结论显的太仓促了,原因在于没有形成逻辑链。为什么平安能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人寿落后的问题在哪里?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做出结论是不妥当的。

ROE这个指标是很多投资者喜欢使用的指标。Return On Equity=净利润/股东权益。这个指标的一个明显缺陷是,不适用于高杠杆率的金融企业.传统制造业的股东权益中的资产大都是是、机器、厂房、原料、存货等生产资料和工具。ROE这个指标可以明确地的反应传统的制造企业利用厂房、机器、原料获取利润的能力.但是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这个指标的含义就被削弱了。金融行业大都举债经营,借客户一块钱,投资得到2毛钱,还给客户一毛钱,自己赚一毛.股东权益中的净资产,大都与金融企业的生产无关。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工具和原料都由净资产转去了负债。ROE仅仅他代表的是一个企业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无法反映生产能力.除了ROE,还有一个ROA的指标.Return On Assets=净利润/总资产。由于总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指标可以客观的反映金融企业的生产能力。但是根据不同的金融企业的运作方式,它的适用性也有一定的限制.特别对于人寿和平安这两个企业来说,ROA就有一些问题。.人寿的问题在于,这个公司将投资资产分成两个资产池,负债对应的资产池中,由于受到每年保单的交割赔付的限制,人寿选择中短线炒卖的方法.股东权益所投资的优质股票形成一个资产池。人寿对这个资产池采用价值投资的原则长期持有策略,许多股票持有超过5年以上不但没有卖出而且还不断加仓。因此股东权益中的盈利/亏损不会反映到净利润上来。用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来作为分子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每个报告期内其他综合收益所列示的公允值浮动盈亏并不能反应人寿对股东资产池的长线投资能力。在后文中可以看到,这两个资产池的盈利能力是大不一样的.用综合收益不能将两者的能力区分开来.平安情况又与人寿不同,平安选择用股东权益去并购公司/或者作为成立其他分子公司的初始资本.因此,平安有一大部分资产和利润来自于联营企业.联营企业的运作状况,并不反应平安的自身业务的运营状况.毕竟平安仍然是依靠主业在盈利,因此剥离这方面的资产/盈利是必要的.至于另外一家太保,则可以采用ROA和ROE的考察方法这里暂不叙述.基于如上几条理由,我认为对比人寿和平安比较精确方法的是使用负债利润率=净利润/负债.我在<险业财报>中指出,保险企业的净利润是不真实的,很难作为评判标准。因此我会将这个指标放到5年的历史变迁中去考察。5年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一些中短期的保单的利润在这个时段内会释放完毕,长险的利润也已经度过了开头1-2年的剧烈波动期进入了一个稳定释放阶段.林Sir强调的投资分析要有历史感不是没来由的.下面两张表,分别是人寿与平安从2006-2010年间的负债利润率变化.平安的数据则是通过分部利润表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分拆.分拆后大部分联营企业利润和负债进入了其他项,但是要注意,2010年平安银行收购深发展后,银行利润中有11.45亿的深发展贡献值.因此需要将其剔除.人寿:

平保:

仅看2010年的数据,扣除深发展的贡献,ROE是大幅下降的.其中保险业务,这个大头的负债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再从历史上看,除了2007年,在这5年中平安集团的每元负债所创造的利润基本在0.017以下.平安寿险的负债利润率也不高在0.018一下。平安的指标波动幅度相当大。撇开富通计提的2008年,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0.007.人寿除了2005年在0.011意外,其余的年份皆在0.023以上.即使在2008年大海啸中,仍然能够维持非常高的负债利润率.两家公司的杠杆率(=负债/股东权益)也不同。平安有3年维持在10倍左右,两年维持在7倍,一年是4倍.其中2007年的4倍杠杆是因为当时平安A股上市,发股收入没有用于收购留存在股东权益里造成的。如果剔除382.22亿的融资收入,杠杆比在7倍.人寿的杠杆比,只有2年是维持在5.9倍附近,其余年份都是5倍一下.我认为这组数据,说明了平安公司的一个优势,和三个致命缺陷.平安的主营保险业务的盈利能力非常低,这是平安的第一大缺陷。0.018这个最高值甚至低大大于太保的0.024(关于太保的问题在后文还有详述),与第四名新华人寿相当(新华人寿的数据来自于保险年鉴).这一点与我在国寿前10篇中的结论是互相印证的.平安如此低的负债利润率与它鼓吹的专做高利润期缴保单明显是不符的.平安的期缴保单做的的确多,但是其利润未必高.这一点大致印证了我在资产管理的4篇中对平安投资能力的分析,平安的投资能力低下,使得它的利差益远远低于人寿和太保,进而抵消了期缴保单的带来的高额费差益.由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低,平安要想达到每年15%的ROE,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扩大杠杆率.然而保险业的资金成本相当的高,其本身业务利润又低如果通过多收保费来扩大负债就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因此平安就瞄准了银行。中国现在长期的负利率政策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对保险要低的多,一年定存只有2-3%远低于寿险的4-5%的成本.又由于中国的2-3%的高利差,扣除成本后银行的利润大致可以维持在0.015附近。再通过财险,证券等业务的补偿,可以将每元负债的维持在0.017左右,经过9倍的杠杆ROE可以维持在15%。这组数据再次印证了,我对平安的一贯观点.平安的四处收购,搞金融综合平台的策略,并非是其战略上的进取姿态,也不是为了交叉销售提升销售员的产能,目前来看只是为了弥补自己主营业务的利润不足.平安这种做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道理的,银行保险混合经营会有一定的优势。

理论上平安的寿险和银行可以做某种对冲。一般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银行的盈利能力很差,但是保险则较好卖,当进入加息时银行的利润会提升,但是保单又进入淡季.平安和人寿都对利率风险进行了对冲,人寿在纵向时间上通过趸期对冲,而平安的则试图在横向的配置反周期业务进行对冲.但是平安的这个优势,仅仅是理论上的。进入加息周期的2010年,平安银行的盈利能力扣除深发展的贡献依然只有0.007比09年的0.005稍好一些.这个原因是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提及央行会频繁动用数量工具。提升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有一大部分的存款要放到央行,这部分准备金和保险准备金完全不同。保险准备金可以由保险公司拿去做投资,但是存款准备金只能存入央行账户,由央行给予法定存款利息,银行最后在将这笔利息付给储户,也即是说这一堆存款对于平安银行来说利润是0,但是他仍然要占用负债表来摊薄整个负债利润率.银行也不可能通过降低吸收储蓄来降低这部分不产生利润的负债,相反由于高准备金率银行必须大量的吸储才能维持贷款余额来创造利润.平安银行2010年的,央行准备金是341.178亿增长了37%.存款1821.18亿增长22%.银行为了维持贷款余额必须高速吸储,但是高速吸储的代价是0利润负债大规模增加.那么这部分的负债的利润缺口从哪里填补呢?只能从保险的负债中去填补,也就是说341.178的0利润负债必须由对应的保险负债去填补.寿险:财险=2.6:1, 财险分摊131亿,寿险分摊209亿。我在国寿年报分析中指出,根据2009,2010年的宏观经济和利率走势,保险业务应该是大规模收缩来规避利率风险.2010年平安的寿险主业的负债利润从2009年的0.018下降到了0.011,下降63%。同期的人寿从0.039下降到0.028,下降39%。这是人寿有意控制规模达到的.而平安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则是扩大规模所致.平安在09-10年,大做保费表面很风光,但是实际上是在为银行业务填补窟窿,这个窟窿不填补整个公司的ROE就会大幅度下降.财险和寿险保费的表面上大规模增长22%,但是93亿的保费其利润贡献实际上只有一半.也即是说如果没有平安银行,平安保险理性决策应该将保费164,448-9372=155076,相对于去年增幅应该是15%,这恰好是人寿的保费增长规模.目前的央行货币政策,使得平安的银行业务和保险业,两块业务的负债利润率都出现大规模下降,跷跷板的对冲效应不见了,只能互相摊薄。综合金融的交叉效应有多少?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号。交叉效应可以是正效应也可以是负效应.1+1=2,-1+-1=-2这是最朴素的道理.当年招商银行上市之前,马蔚华也是企图搞综合金融。但是秦晓接手后,立即否定了马蔚华的这个设想。秦晓在中信集团搞过相当长时间的综合金融业务,他对其中的困难是一清二楚的。中信的经历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有所提及。秦晓在说服马蔚华时,摆出了3条理由,其中第一条是搞全金融不确定性太大,第二,目前为止,市场上不能看到招商统一金融平台的优势在哪里,业内也没有一家综合金融平台证明了1+1是大于2的。

综合金融实则是一个超市,而保险相当于一个饮料加工厂,这一点上招商做综合金融比平安更有优势。但是为何招商不做?我想平安目前综合金融平台的两难处境是秦晓当年就已经认识到的,在主营业务没有取得突破之前就匆忙搞综合金融平台,其结果不是加分而是大大的拖后腿。马蔚华去年说招行下一个5年就是要做综合金融。招商这么做是有一定道理的,招商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他的资产2万亿,ROE20%,ROA 2%,这基本上已经把主营业务做到了银行业内的极致。要想超过非常之难,进一步发展只能通过拓展其他的业务,但最关键的是招商相比于上市初期,业务能力已经有了大规模的改善,他本身主营业务已经具备抗风险能力。但是平安有这样的条件吗?他的主营业务的能力如何,我在前面已经深入的分析过了.因此与一般的认识相反,我认为平安整个金融综合平台的未来发展是否成功并不在于银行、财险和证券这些新业务的发展.而在于其主营寿险业务的负债利润率是否有显著改善。因为在平安这些公司里真正能够不断大规模扩张负债的,只有寿险和银行.证券不依靠负债来赚取利润而是依靠高人工的明星经理,这一点林Sir在07年电台广播中有详细的阐述.财险的市场份额非常有限,特别是要面临主营财险的人保的竞争.银行从业内的平均数值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ROA能做到0.02的公司少之又少几乎是银行业的极限.国内除了招商,兴业之外,很难找到如此优质的银行。平安收购深发展最大的用意还是在于以低成本扩张负债,国内的银行大多都已经有了婆家,只有深发展的股东新桥是以炒卖为主而非经营。根据我计算的深发展的负债利润率,去年应该只有0.005今年加息后估计会和平安银行打平。要指望这两家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到招商兴业的地步,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再说招商会放任这样的竞争对手与自己抢业务吗?

平安股东相对于国寿股东,少了一份股东权益增值的增长,多了一份杠杆风险,这是平安第二个缺陷。平安的业务利润增长虽然快,但是这是平安利用股东权益扩张负债带来的,也即是说平安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利用股东权益去增厚利润,整个利润的增长已经反映了平安的整体盈利能力,进而反映现在的股价中。人寿仅靠很小的杠杆就能达到平安同样的利润增长。对于剩余的股东权益则通过投资股票来进行增值。这部分的增加不反映到利润,自然也很难反映在人寿的股价中。因此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错价,这是平安股东所不能得到的.这样一个错价有多大呢?可以做这样一个计算,2005年人寿净利润9306,扣除1,338的派息,为7968.扣除净利润的股东权益为71072,另外在06年又融资26,820.把这三个部分分开看,如果人寿是为这些股东权益配置了股票.那么这些股票按照一定的复利增长,71072要增长5年,26820要增长4年.也就是71072*(1+x)^5+26820*(1+x)^4.再看扣除派息后净利润7968,如果配置了股票那么就会按照复利x增长5年为7968*(1+x)^5。由于利润本身随着业务的扩展会增长,假设业务利润也是按x复利增长,那么06年的利润是7968*(1+x),这块利润还要变成股票以x的复利增长4年7968*(1+x)*(1+x)^4=7968*(1+x)^5.以此类推,07年的利润是(1+x)^2,增长到10年也是7968*(1+x)^5,于是5年总共的利润以及他们的增长为5*7968*(1+x)^5.那么经过5年以后应该等于2010年的股东权益210,475

5*7968*(1+x)^5+71072*(1+x)^5+26820*(1+x)^4=210,475

这是一个五次方程,最简单的办法是x从0.10开始逐个代入进去用excel算,我得到的结果是0.092时等于208872,0.094时为210483,差不多就是0.092吧.这个数值有说服力吗?我在财报外的资料找到了一个佐证。3月22日国寿董事长,缪建民做了一次采访。http://cs.xinhuanet.com/cqzk/14/201103/t20110324_2821456.html

这个采访里他透露了非常多的信息,大家可以仔细的看看这篇采访.其中缪建民的很多说法,都印证了我前10篇中的分析。我这里做一个摘要, “过去五年,我们管理的总资产增长了三倍,累计实际投资收益3489亿元,平均收益率7.2%,管理的集团账户资产2900亿元,集团账户平均收益是9.1%。之所以比其它账户收益率高,就是因为它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每个季度实现收益。而每个季度都要实现收益有时会很被动,即使市场下跌还得卖,不能完全按照专业的判断操作。”

这里就是我说的人寿的资产池是分开的两个资产池.保险资产池为了因对赔付的采用中短线短炒,集团账户即股东权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其收益大大高出保险账户。其收益则与我的推算非常吻合。

“我们国债的配置比例在行业内可能是最高的。按照现行规定,我们对单只信用债的认购上限是其发行规模的10%。因为我们资金规模大,比如投资一个30亿规模的信用债上限不过3亿元,对小公司来讲三个亿够了,但对于我们一万多亿的资产来说,也只能认购3亿。所以,我们信用债的配置比例始终上不去。就是与紧排在我们后面的一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比,信用债比例也相差近一半。

最近有些企业债的信用利差放得很大,有的达到7%,国债只有3.9%,差距还是很大的,信用债比例上不去的话,对于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影响很大。所以我经常讲,这是规模不经济,规模大了配置难度加大,操作难度也加大了”

这一点印证了,我对人寿基本面的判断。人寿无论是投资,还是业务销售的基本能力完全没有变,受制约的只是国家政策。人寿现在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而且跳的比平安好的多。如果保监会的政策逐步放宽,会如何?平安的机会在哪里?

“要从资产负债两个方面着手。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看负债控制成本的能力,第二是看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提升收益的能力。提升资产收益率有一个行业平均水平的限制,当整个市场的收益率处于下行通道时,要实现很高的绝对收益是不现实的。因此保险资产管理的重点就是控制风险,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因为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对负债的管理,就是要降低负债成本。

简而言之,资产负债管理就是有什么样的资产产品卖什么样的负债产品,但我们传统的方式比较关注销售,不太注重是否有合适的资产产品来匹配,脱节比较严重。" 有什么样的资产(即债券和股权)就卖什么样的负债产品(即保单)。这一点,便印证了国寿系列的资产管理篇的最核心内容——人寿的业务完全是根据资产配置来进行时间上的趸期对冲利率风险,而不是相反。

这篇采访值得人寿股东仔细的阅读和体会。缪建民是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债券投资专家,他还有一本书叫做<大时代的小思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再和网络上平安资产管理董事长陈德贤的一些采访对比一下,便能够明白这两个公司完全不同的运营思路.好再说回股东权益的复合增长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平安的,05年股东权益33522,利润3398,06年A股集资38222.如果平安的股东权益用于收购企业投资分子公司然后得到回报,那么5年后33522(1+x)^5+5*3398*(1+x)^5+38222*(1+x)^4= 116,883,这个x的增长率仅为5%.这两个增长率的对比,显然人寿是要高出平安一大截的。

从历史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平安还是人寿其负债利润率指标是相当稳定的.这是一个公司的内在特质相当的难以改变.因此我可以用这个数据来估算未来五年的人寿股东权益增长。由于是对未来的估算,因此可以把负债利润率做一个调整变成净利润/前一年总负债。得到的结果也是非常稳定的数值,具体的计算就不展开,我采用过去五年的平均值大约是0.0357.2010年的股东权益为210,475,它会按照9%的复利进行增长。2010年的负债为1200104,根据调整的负债利润率,下一年的利润应该是1200104*0.0357,如果股息分配是净利润的50%,那么进入股东权益的利润为1200104*0.0357*0.5,2011年的股东权益=1200104(作者可能出现输入错误具体数据应该是210,475)*(1+9%)+1200104*0.0357*0.5。而人寿的杠杆率在5左右,那么每年根据新的股东权益则可以算出当年的负债,再由负债利润率算出2012年的利润。按照这个算法算到2015年股东权益为413584.4.每年的股东权益增长大致在18%.复合增长率在14%。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如果以5%匀速增长,平安的复合增长率仅12%.由于人寿的资产池里大量的金融股呈现亏损状态,按照2009年的股价水平大都折价20%,如果2011年股价能修复,那么2010年的股东权益增长应该在20%左右,如果按此计算,2011年的增长则有30%,5年后复合增长率在16%.这两个模式不仅增长速度不同,而且其所要面对的风险也是不同的。人寿将股东权益投资股票,其流动性远好过收购,如果投资失误最多是进行抛售或者减值,人寿不需要分心去处理分子公司的业务。而平安收购公司后,则必须维持收购公司的业务增长,一旦出现亏损要出售业务的代价会非常高昂.最后再来说说太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计算一下,太保的几个数据,他历年负债利润率维持在0.023-0.024,他的投资资产覆盖率大致在90%-94%,固定收益类资产覆盖了大部分的负债。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太保的运营模式有一些类似与人寿。而且他的负债利润率也非常高,接近与人寿。资产总额是人寿的一半,股价与人寿持平。这是否说太保的投资价值高于人寿呢?我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观察太保的历年证券投资情况会发现,太保的持股的期限非常短暂。完全不是人寿那样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换一句话说,太保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股东权益对应的股权资产的炒卖所得,因此太保更适合适用传统的ROA和ROE来衡量。

实际上太保的负债利润率要低于人寿.太保和平安一样也不能享受到股东权益的增值。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与,太保的盘子太小。保险是一个玩概率的业务,从数学上说只有基数越大大数定律才会起作用。保险业的生命表是以百万人为单位的.以平安的2010年年报为例,代理人产能是每月1.1件,代理人数22349,整年的保单件数为295006件.根据这里的数据http://money.rednet.cn/c/2011/03/30/2220904.htm。太保的业务员是27万人大于平安,但平安的保费是太保的2.7倍,那么按照乐观的比例折算,代理人的产能仅为0.5-0.4,一年的保单仅为150-120万单左右.按概率算,其生存保单的所要分摊的死亡赔付额应该是平安的1倍.保险的规模越小,其利润受到保险风险的就越大。因此太保必须抛售股东权益里的股票来补充利润.另外太保的上市时间,也相对较短,而且在07,09年两次密集的融资,这使得太保的股东权益的变化呈现失真状态,无法去监察这个企业的运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按人寿平安的方法计算一下,太保的2010年的股东权益相对与07年是倒退而没有增长.当然如果太保能够保持这种模式不变,我认为等其成长到一定程度,再投资也并不晚.

第二篇:中国平安股票分析报告2

中国平安股票分析报告

一、我国保险业背景分析

商业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2010年达到1.45万亿元,保险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到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04万亿元,是2002年的8倍多,资本金超过4000亿元,是2002年的12倍。保费收入的国际排名上升到世界第6位,比2000年上升10位。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公司独家经营。十六大以来,相继成立和引进了一批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数量从2002年的42家增加到目前的146家,已开展营业131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8家,非寿险公司53家,寿险公司61家,再保险公司9家。另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从保险公司资本国别属性看,中资保险公司77家,外资保险公司54家。此外,还相继成立了经营健康险、农业险、汽车险和责任险等专业保险机构。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二)保险改革深入推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十六大以来,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200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相继实现海外上市。其中,中国人寿创造了当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的纪录。2004年,中国平安成为我国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境外上市的金融企业。目前,共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集团、中国太平、太平洋保险集团5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房保险等一系列保险服务;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我们开展了学生在学校的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煤炭开采等高危行业责任保险;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开展了企业年金、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

(三)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过去保险业发展主要依靠承保业务,资金运用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存银行、买国债、买基金。近年来,我们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稳健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涉及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股票、基金、公司股权以及境外投资等多个领域。为了防范保险投资的风险,提高保险投资水平,我们还成立了一批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了保险投资的集中化和规范化运作

二、中国平安概述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中国平安遵循“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管理模式,在一致的战略、统一的品牌和文化基础上,确保集团整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中国平安拥有中国金融企业中真正整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位于上海张江的中国平安全国后援管理中心是亚洲领先的金融后台处理中心,公司据此建立起流程化、工厂化的后台作业系统,并借助电话、网络及专业的业务员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全方位的金融理财服务。通过业界首创的客户服务节及万里通、一账通等创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作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平安致力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依法经营、纳税的过程中创造企业的阳光利润;在社会中尽到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贯彻在教育公益、红十字公益、灾难救助等公益事业中。截至2007年底,已投入1100万元在全国各省市边远地区援建了52所平安希望小学;连续四年举资600多万元开展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连续五年投入百万,公益协办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连续六年组织义务献血活动,员工义务献血量已达到800万CC,并向中华骨髓库2003至2010年的所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赠送一年期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捐赠总保额逾3亿元。

(一)多种经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

中国平安主营业务从事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银行业务及其他金融 服务。

主营构成分析如下: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万元)|(%)|入比例(%)| ├────────────┼─────┼─────┼───┼──────┤ |分红险(产品)|5846500.00|-|-| 45.06| |万能险(产品)|3812400.00|-|-| 29.38| |长期健康险(产品)| 513800.00|-|-| 3.96| |意外及短期健康险(产品)| 404300.00|-|-| 3.12| |传统寿险(产品)| 339100.00|-|-| 2.61| |投资连结险(产品)| 245500.00|-|-| 1.89| |年金(产品)| 101400.00|-|-| 0.78| |其他业务(补充)(产品)|1711900.00|-|-| 13.19| |合计(产品)|12974900.0|-|-| 100.00| | | 0| | | | ├────────────┼─────┼─────┼───┼──────┤

根据中国平安2011上半年报分析:平安寿险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其中盈利能力较高的个人寿险业务增长迅速,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人民币948.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3%,代理人规模与产能均进一步提升。平安产险依托专业化渠道经营,保费收入实现35.9%的增长,市场份额较2010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同时,业务质量持续优化,综合成本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至92.9%。养老险企业年金业务快速增长,企业年金缴费、受托管理资产和投资管理资产三项指标在国内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均位居前列。平安健康险在经营高端医疗险的同时推出面向个人的中端医疗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业务保持高速发展。

(二)经营效果分析

中国平安拥有约45.3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及12万余名正式雇员,各级各类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超过4400个。截至2011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21894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168.83亿元。2010年,集团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853.29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45.19亿元。从规模保费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从总资产来衡量,总资产21894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指标相比,在保险业中位居首位。从净利润增长率来看,公司的经营是在平稳中进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了10%,呈现出相当稳定的态势,表现出良好的资产质量和获利能力,还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代码 | 简称 |总股本|实际流|总资产|排|主营收入|排|净利润|排| | | |(亿股)|通A股 |(亿元)|名|(亿元)|名|增长率|名| ├───┼────┼───┼───┼───┼─┼────┼─┼───┼─┤ |601601|中国太保| 86.00| 62.08|5407.2| 3| 1223.74| 3| 43.07| 1| |601318|中国平安| 79.16| 47.86| 21894| 1| 1853.29| 2| 13.82| 2| ├───┼────┼───┼───┼───┼─┼────┼─┼───┼─┤ |601628|中国人寿|282.65|208.24| 15219| 2| 3148.26| 1|-32.98| 3| ├───┴────┴───┴───┴───┴─┴────┴─┴───┴─┤ | 与行业指标对比 | ├────────┬───┬───┬───┬─┬────┬─┬───┬─┤ | 中国平安 | 79.16| 47.86| 21894| 1| 1853.29| 2| 13.82| 2| | 行业平均 |149.27|106.06| 14174| | 2075.10| | 7.97| | |该股相对平均值% |-46.97|-54.87| 54.47| |-10.69| | 73.40| | └────────┴───┴───┴───┴─┴────┴─┴───┴

(三)财务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表】

┌─────────┬─────┬─────┬─────┬─────┐ |指标日期 |2011-09-30|2010-12-31|2009-12-31|2008-12-31| ├─────────┼─────┼─────┼─────┼─────┤ |净利润(万元)|1451900.00|1731100.00|1388300.00| 141800.00| |净利润增长率(%)| 13.82| 24.69| 879.05|-90.60| |净资产收益率(%)| 11.99| 15.45| 16.34| 2.20| |资产负债比率(%)| 92.69| 90.02| 90.19| 88.49| |净利润现金含量(%)| 588.73| 804.43| 672.05| 4151.69| └─────────┴─────┴─────┴─────┴─────┘

公司2008—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可看出,从08年的负增长一路上扬,虽然2011年的增长速度并不亮眼,某一程度上在经济危机的余震还未退却的情况下,还能保持13.8%的增速,这说明平安公司时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且是高于行业平均值,表现出很好的收益能力。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虽然高于行业平均指标,但浮动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这说明公司还债能力处于健康状态。公司的净利润现金含量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指标100.36%,表明公司收益很好,现金流动性很强,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结论:资产获利能力强,利润增长平稳,各项财务指标普遍优良,收益高。

三)经营业绩预测

这是中国平安2011最新综合财务评估图,主要通过行业比较,市场比较而得的。很明显,公司的2011年的财务状况良好,市场上的表现也比较强劲。总体收益平稳,资产质量好,具有健康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的表现来看,即使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受挫,但已有上升趋势,明朗的发展前景,对公司2012年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国平安市盈率对比表

市盈率:市盈率是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低的股票相对价值较高,这里以市盈率评价依据,给予0到100之间的一个评分,评分越高,越具备投资价值。

中国平安的市盈率得分接近90,就证明中国平安是具备投资价值。2011 年 3季度业绩低于预期: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约145.2亿元(每股1.88元),同比增长14%;若剔除首次并表深发展的一次性会计处理影响后,同比增长29%,低于预期约 5%。期末净资产为 1211.3亿(每股 15.30元),季度环比下降 10%,主要原因在于公司 3季度投资浮亏过大。

根据机构预测均值计算,2011净利润比上半年增长32.54%

截至2011-11-03,中国平安2011业绩作出预测,平均预测净利润为229.44亿元,平均预测每股收益为2.91元(最高 3.41元,最低2.30元)。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跌幅达31.5%,其中三季度更是下跌29.65%,跌幅之大已经对投资浮亏有了较为充分的反应,前期H股因为机构抛售大幅下挫但随后股价出现了约40%的反弹。除了潜在融资压力,公司并其他不利因素,伴随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好转,净资产和投资收益会有所回升,从而缓解市场的担心。在综合多为专家的基础上,业务增长稳健,估值具有较大吸引力。

三、技术分析

(一)黄金分割率分析

1、差额计算法: 33.39+(54.18-33.39)*0.191=37.361 33.39+(54.18-33.39)*0.382=41.331 33.39+(54.18-33.39)*0.5=43.785 33.39+(54.18-33.39)*0.618=46.238 33.39+(54.18-33.39)*0.809=50.201 很明显,股价从最低位33.39开始上升到37.17,与差额计算法计算到的第一个黄金分割点37.361相近,但此时遇到阻力,有小幅度的下跌。随后价位开始平稳上升,到11月3日的40.92,大都符合黄金分割理论的预测趋势。建议可以持该股待售,平安股价还会继续走好。

1、绝对值法

33.39*1.191=39.767

33.39*1.382=46.144 33.39*1.5=50.08 33.39*1.618=54.02 33.39*1.809=60.40 以上数据可以作为阻力位。

(二)图形形态分析

1,趋势线——中期趋势线 该下降趋势线的起点是2010-10-20,时间跨度大一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股价的基本趋势呈现下跌,始终没有穿破下跌趋势线。中国平安随着这条趋势线移动的时间达一年多,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趋势之末有上升的现象,但还没有穿破趋势线,而且近几天的成交量也不是很大,在没被突破之前,下降趋势线就是每一次回升的阻力。因此,很难对股票的后续走势作出定论,还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

2、双重底

双重底,又称w底,表示跌势的终结。由图可知,股价的跌势的确结束,股价连续几天上升,而且成交量低沉,可以判断为W底。W底表示后市可看好,突破了颈线可看作入货的信号。最小升幅是底部到颈线的垂直距离,达到升幅之后,成交量出现了下降,如果成交量继续下降,那股价会下降,反之,就会继续上扬。

(三)移动平均线分析

1、股价上升至终结交叉点后在高价区上下徘徊,接着便转而下跌,这时短期线的上升也逐渐迟钝,不久便转为下降。接着中期线和长期线也先后出现下降状态,长期线渐渐下落到中期线和长期线下方,中期线也同样下移至长期线之下,中期线下移与长期线相交这一.成就是终结交叉点,它意味着迄今为止上涨行情的终结;终结交叉点出现后,短期线、中期线、长期线按自下而上的次序排列,持续的下跌出 现。

2长、中、短期线及每日移动线按顺序自上向下地并列,且各条线都呈下降趋势时,则为行情处于疲软状态。

3、疲软行情持续了长达5个月后,短期线从谷底转为上升倾向时,意味着在涨市中的低价时期,是购入的好时机。而且短期线开始急剧地超越中、长期线向上方移动,这意味着买进时机到来。

4、短期、中期及每日移动线都出现上升,且有并列趋势。如果长期线出现上升,并与它们都并列,那股市行情一路走好。但长期线应该会有上行的趋势,市场进入强势。

(四)技术指标分析 1,相对强弱指标RSI

9月26日市场出现2011年平安公司股价最低位,这天的9日RSI=20.34,市场有超卖现象。随后,RSI一直在(30,70)内波动,市场稳定。但最近几天9日RSI的趋势是很平稳的,较难以突破90大关,所以市场的波动短期内不会太大,不会突然出现反转回跌的情况。

而且rsi大体上并没有与股价的变化背离了,所以不存在什么背驰现象。

2、威廉指标

从9月份开始,%R线一直在80上方徘徊,处于超卖区,故事随时见底。果然9月26日股价跌到全年最低位33.39,随后%R线一直往下走,在(50,80)移动,所以市场情况较好,股价上升。但是在11月1日%R=20,市场开始有少许的波动,虽不明显,但短期来看,股价可能会下跌。

3、KD线

在9-26和10-20这两天,KD线都先后交叉突破,且后k值也是大于D值,所以都有向上涨升得情况,是买进的信号。但是要考虑到突破点都是在50左右,所以着走势预测可视为无效,市场变化应该还处于未知状态

结论:综合上述分析,以及现在经济形势并不乐观、cpi仍处于6%大关的压力下,最近几天主要观察下跌能否持续。股市走势会在一小升幅后往下走,阻力位大概在45元左右。

第三篇:中国平安个股分析

中国平安个股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集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本公司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及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已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属于金融板块。主要从事人身保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银行业务。中国平安于2007年上市,发行数量115000万股,发行价格为:33.8元,首日开盘价为50元,参股公司有93家。

(二)行业现状

1、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

2、投资渠道稳步拓宽。

3、保险监管水平提高。

国内社会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在中国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对住宅、汽车、医疗、养老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升。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一切都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三)股票情况

“中国平安”在金融服务类股票的二级行业分类里,在“每股收益、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中”均排名第一,在“营业收入”中排名第二。2014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净利润同比增长18.8%;基本每股收益2.70元,同比增长19.3%。基本每股收益从六月份的2.7元增长到了9月份的4元。“中国平安”的IPO获配机构为273家,获配价格为33.8元。

在资产构成中,66.3%为其他,17.4%为无形资产,9.6%为固定资产,6.8%为长期投资。在负债构成中26.54%为长期借款。在主营构成中。在行业中过半数的收入由人寿保险产生,其次较多的分别是财产保险以及银行收入。在地区方面,中国平安的营业收入的大头在广东,其次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等。在营业成本中,行业中大多数成本由人寿保险产生,其次是财产保险和银行。在利润比例方面。“银行”为中国平安带来的利润最大,其次是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该股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次,累计分红金额为296.8亿元。中国平安前十大股东持股稳定、高管人员任职稳定。

公司作为全牌照的综合金融平台,协同作用和互联网布局的领先优势明确,寿险业务中最具价值的个险渠道行业领先,价值增速较快,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计全年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将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国十条”给出了保险行业未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上海市针对保险“新国十条”的细化政策正式出炉,保险交易所、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明年或将启动。《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已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将推动商业健康保费收入大幅增加。资本金得到补充后为后续各项新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技术分析

该股流通股本相对较大、业绩优良,在大盘企稳后,会步入上升通道,可以做为重点关注对象。估值较为合理,相对看好其中长期业绩增长点。

(五)风险

风险提示: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投资收益率下滑;信托风险。

对平安而言,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互联网行业角逐风起云涌的2013年,是极具挑战、孕育巨大机遇并且收获颇丰的一年。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转型、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模式等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进一步积极落实“合理增长、优化结构、部署未来”的经营策略,传统金融业务取得显着增长,非传统业务积极布局,综合实力持续、稳步增强。传统金融业务方面,我们的保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银行深化战略转型,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保险资金配置持续优化;综合金融深挖客户价值,推进客户迁徙,深化协同效应。非传统业务方面,我们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竞争的角度,积极布局,研究制定创新战略,持续完善包括陆金所、平安好车、平安付等在内诸多创新实体的业务模式。2013年,集团公司成功发行260亿元A股可转债,进一步巩固了资本基础,提高了偿付能力。此外,公司在2013年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将有效推动集团的风险应对和公司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我们的主要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均取得显着增长。回顾2013年的经营情况,我们在以下领域有突出的业绩表现:

1、我们的寿险业务平稳健康增长,产险业务质量保持良好,养老险年金业务行业领先,险资净投资收益率创三年新高。

2、保险资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加大优质债权计划投资力度,净投资收益率创三年新高。

3、我们的银行稳步推进战略转型,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取得突破。平安银行深化战略转型,持续推动投行、零售、小微、信用卡、汽车融资和贸易融资等发展,业务模式创新、产品与服务创新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此外,平安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严控新增不良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4、信托客户持续增长,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专注开拓高质量业务。2013年,平安证券完成27家信用债主承销发行,发行家数字列行业第四;经纪业务改革成效显现,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较年初增长241.1%,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5、团体综合金融方面,集团内各子公司间加强合作,通过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升平安在企业客户间的综合金融品牌形象。

6、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已经确定,布局加快。平安互联网金融立足于社交金融,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的功能,推动客户迁徙,为客户带来简单、便捷、安全、有趣的体验与服务。

发展展望

2014年,是更加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描绘了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随着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经济结构转型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等都将持续激发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步伐,居民收入和个人金融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个人综合金融服务将迎来巨大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科技浪潮滚滚向前,对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3.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中,国内资金利率巨幅波动,呈现前低后高情形,特别在6月末,资金紧张程度近年罕见,国内经济政策转向“调结构”,对市场影响较大。A股市场年初小幅上涨后,受经济增速与企业盈利预期降低、资金外流以及偏紧的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年收跌。港股呈V型走势,全年微涨。债券市场2013年初延续2012年末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但从6月起,受到流动性紧张以及利率市场化影响,收益率不断创出近几年新高。本公司深入研究宏观形势变化,积极防范市场风险,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提升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积极把握住权益投资波段和结构性机会,全年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三、审议通过了《公司2013利润分配预案》,并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基于本公司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分析金融行业经营环境、金融集团资本需求特点、境内外股东要求、社会资金成本、外部融资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本公司充分考虑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盈利规模、投资资金需求、集团及子公司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状况等情况,平衡业务持续发展与股东综合回报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本公司2013利润分配预案。

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2013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人民币281.54亿元,而母公司净利润均为人民币86.32亿元。根据《公司章程》及其它相关规定,本公司在确定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额时,应当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下母公司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同时规定,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经过上述利润分配,并结转上未分配利润后,确定本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额为人民币314.93亿元。

本公司于2013年中期已分配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含税),共计人民币15.83亿元。本公司拟派发201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5元(含税)。由于本公司于2013年11月22日发行的A股可转换债券将于2014年5月23日可以开始转股,目前尚难以预计A股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时本公司的总股本,因此,暂时无法确定2013年末期股息派发总额。若按本公司2013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7,916,142,092计算,2013年末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3,562,263,941.40元,2013年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合计人民币51.45亿元。本公司将以A股分红派息的股权登记日收市时的总股本为基数,实施2013年末期派息。其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2014。本公司未分配利润主要作为内生资本留存,以维持合理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并用于向下属各子公司注资,以维持子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或资本充足率在合理水平。

本公司无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第四篇:中国平安银行基本分析

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中国平安银行基本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登陆有关证券网站或金融数据库,熟悉通过股票代码查询有关上市公

司基本面情况的方法。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宏观经济情况、行业情况 及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财务报表等基本面情况。

2、运用宏观因素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法选择投资对象

和投资时机。

二、实验内容:

通过相关资源进行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基于证券投资环境与宏观背景条件下的宏观因素分析;

2、投资者所投资的中观角度的行业分析;

3、具体投资对象的个别公司分析。

三、实验步骤:

1、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选取某一行业数据,分析该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分析该行

业的市场类型是什么,对行业的市场投资价值最大进行分析。

3、选取某个公司企业的数据,分析该公司的基本素质,包括公司在同行 业中的竞争地位,公司的技术装备程度,公司的赢利能力和发展水平,公 司的企业管理能力、管理程度等。

4、通过考察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年销售额增长率、年销售额稳定性、年销

售利润率考察该公司的竞争能力,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该公司是

否值得投资。

5、考察该公司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以及考察该公司拥有的高级人才、专

业技术人员比例,全面把握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研究开发创新能力。

6、考察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水平,然后通过数

据观察产品的销售、生产原材料的供给、利润等方面来判断该公司的经营效

率,最后通过该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员工遵守制度情况、各部门的办事程

序及分工职责等考察公司内部管理效率。

7、结合数据,对该公司的财务资料、业务资料、投资项目、市场状况等进

行全面综合分析。对于公司的基本素质分析方面要具体到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状况、公司管理、公司外部关系及联合并购状况。财务分析要具体分析

企业会计资料及财务方面的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及资本结构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影响的途径:公司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资金成本。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GDP变动(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高通胀下的GDP增长,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转折性的GDP变动;经济周期变动);通货变动(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货币政策的运作;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放缓并趋下行走势,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也随之降低、不良贷款增加已经成为行业预期的共识。目前,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两大任务,一方面加强资产风险管控,减少新增不良;另一方面,要持续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解决问题,甩掉包袱,最终达到资产回收最大化的目的。不良资产的产生是市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处置不良资产,一方面要依托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客观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大环境、金融大趋势、借款人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做到因地制宜,形成一套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之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

而我选着的是对平安银行进行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中国平安排名第61位; 7月31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五。

2017年9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八。

2014年7月7日,《财富》杂志2014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平安凭借2013稳健的业务增长和利润表现,荣登排行榜128位,较2013年提升53位,又一次次蝉联大陆非国有企业第一名。(国有相对控股,非民企)

2014年5月8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Forbes Global 2000)发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第十度入围该榜单,荣登全球第62位,较去年跃升21位,在中国内地入围企业中排名第7位。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中国平安排名第79。

平安的人力资源经营核心:员工培训、招聘管理、绩效管理,对同业具有借鉴意义。1994年平安开始经营人寿保险,率行业之先从香港、台湾等地引进专业人才;引人竞争激励淘汰机制,提出“干部能升能降、人员能出能进、工资能高能低”,并附带相关考核体系、薪酬体系、培训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平安将继续贯彻落实改进这些机制,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

员工培训:“以最好的培训造就人,以最好的培训留住人” “以最好的培训造就人,以最好的培训留住人”,是平安人力资源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提升平安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国际化管理水平,平安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培养了授权讲师近3000人,并于2001年成立了平安金融培训学院,提供培训课程、制定培训政策、培养培训讲师、统筹培训预算、传承企业文化。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集团、总公司和分公司并立的三级培训体系,分别满足公司员工从高级管理到产品销售的不同培训需求。

一、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

平安有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基层员工、新晋管理者、有经验的管理者、战略执行层等五个层级,分别有针对性地培训。其中,平安金融培训学院更关注中间三层:新晋管理者、有经验的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每个层级又分为三个档次:到岗不到一年的新任经理,必须接受角色转变的课程;到岗两年后有一定成绩的,接受为期5天的核心技能课程内容包括风险管控、运作、流程、团队、个人修养风格等,提升经营管理、领导力技能的课程;到岗4年的优秀经理,有晋升机会的将接受潜力干部课程。曾任平安金融培训学院副院长的姜宏宽说:“企业培训的实质是保证员工在工作上有更高的成功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选拔最优秀的员工,并不断提升其能力。”

培训是将公司外获得的知识转变为对公司有利价值的过程,因此平安金融培训学院的培训课程很注重实用性,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人才梯队建立培训体系和框架。培训项目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体系:从基层到高层的管理领导力、不同业务部门和岗位的共性工作技能、产品相关的培训以及市场销售。此外,大学还设有网络教学平台,400多门培训课程中,既有从全球范围内引人的在各专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课程,也有平安的自主制作。公司任何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学习课程,并有个人学习档案,可以随时检视自己的学习进度。此外,为了帮助员工尽快成为国际性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平安会定期选送优秀的员工出国培训或到国际知名的金融保险企业工作学习,并承担所有培训费用。

平安要求所有课程需要直线经理参与一他们最明确培训目标和进度,同时也能和学员分享经验,推动培训得到最好的效果。例如,2印5年下半年,平安开始在集团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机制,于是学院设立了以绩效管理机制为核心的管理课程,帮助中层管理干部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理念,包括目标制定、分解、沟通、解决问题、反馈结果、排名等,其中某一环节请以往成功的经理来分享经验,至今已训练了1000名中层管理干部。

此外,每门课程至少保证有l一2名高管参与,以保证课程质量。目前平安90%一95%的课程都是由直线经理担任讲师,平安集团所属的各子公司、分公司都设立了独立的培训部,拥有自己的专、兼职讲师队伍。各公司的讲师由平安内部各专业领域的精英和专家担任,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平安在员工培训中发现,不管是技能培训还是管理培训,职业发展路线引导员工自己,逐渐找到自己的选择。因为企业的结构是金字塔状的,走管理的路线最后只能诞生一个CEO,而专业技能路线却可以诞生无数个专家。平安的企业培训项目是鼓励大多数人走专业技能方向。

二、国际通用资格认证

平安鼓励员工通过参加专业认证考试来提升专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平安和国内外专业认证组织合作,引进了多项国际通行的专业认证考试。为推动和保障员工的在职学习,平安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通过相关认证考试的员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如考前进行考试

辅导、通过英文考试报销考试费用、将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挂钩等,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和推动了员工在职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通过公司组织考试并授予有关机构专业证书的有LOMA、AICPCU和SOA。LOMA,即国际寿险管理协会。平安是该协会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考试中心。AICPCU,即美国公认财产险意外险承保师协会。平安是该协会在中国最大的考试中心。SOA,即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平安是该资格认证考试的中国区考点之一。

三、独到的培训效果评估

(一)培训成败与直线经理相关。在平安,每个学员的主管都被要求参与到培训中来。只有让主管讲出他对部下的培训期望,同时又看到部下能学到什么,让他明白部下培训的过程,这样的培训才是行之有效的。

(二)效果评估依据学员的口碑。每次培训后,平安的培训经理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到各个公司与学员和学员的主管交谈,依据他们的当面反馈、定期网络无记名调查,以判断培训的效果。如果下面的公司主管没有人愿意推荐自己的部下参加某个培训,那就证明这套培训课程是失败的,反之则是成功。

(三)借助第三方公司的力量对课程进行评估。每个培训课程都有3个月的行动计划,由学员学习完离开大学之前制定,交到部门总监、直线经理和本人,由他们来反馈学员在接受培训后是否有行为改善,并将结果录人绩效考核。从2007年开始,学嘟护管理人员核心课程,在培训3一6个月后做网上无记名问卷,要求提出学员培训需求的直线经理回答三大类问题,第一类,是否记得有过培训、培训目的。第二类,是否知道其所学内容和行动计划,是否为学员创造机会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投人工作。第三类,学员是否有明显改变和改变原因。

(四)培训价值衡量。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平安金融培训学院把所有培训产品定价,所有的学员课程实报实销。比如一个为期3天的项目管理课程,一般定价1500一4000元/天,学院定价800元/天,按此可计算在外培训和学院培训的差价,这就是平安金融培训学院的培训价值,并列入大学的KPI指标。好的企业培训,四个“合适”是最核心的,即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培训必须有自己的培训体系,培训需求来自于业务需求,培训必须满足员工提升的需求。“口碑是培训最好的衡量标准。” 招聘管理:平安人才成长的速度决定平安发展的速度

一、平安吸引人才的优势

(一)平安作为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拥有了良好的品牌、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

(二)平安有长期、快速的发展计划,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完整的产品线让人才有空间发挥、创新,提升个人能力。

(三)平安的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其最核心的内容是问责制、垂直导向管理、透明度以及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这些关键的要素形成了平安文化的向心力与独特性。

(四)平安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员工的平均薪酬在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优秀人才的报酬则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平安员工在加薪、晋升等方面都有制度保障。

二、强大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平安在中国保险业中率先招募海外保险人才,并采用国际化的薪酬福利体系,不断拓展海外人才在中国保险、金融业的发展机会,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化形象。目前,平安集团内前100名的管理人才中国际人才占60%,在排名前20名的人才中更有80%来自海外,整个海外管理人才队伍超过200人,是国内大型公司中管理层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这些海外人才必须在到岗两年内接受三次(半年一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360度测评(主管、同事和下属),也有些人才在评价后发现并不适合公司而提前结束合约。

与此同时,平安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国际化,通过海外人才的传带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逐步建立国际化的视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带动整个公司、整个行业迈向国际化。用CEO马明哲的话说“人才国际化是平安的生命,国际化标准与本土化优势的结合是平安制胜的法宝”。

三、胜任素质模型一平安用人标准

平安认为,企业的使命是由“人”来达成的,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是加强人才培养与选拔,以使人才的“造血”速度跟上企业裂变速度。为确保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科学性,平安建立了自己的“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各级岗位所需能力及优秀员工行为的详细分析,明确员工从事一定岗位需具备的素质,以及不同级别的人员应达到的程度。

除此之外,胜任素质模型在人才发展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平安若干年后需要50名经理,从现在开始选拔与培养,考虑到过程中需淘汰的比例,大概要选拔100名左右。所以平安在培养或招聘之初就可以确定人才选拔的数量与条件,并根据胜任素质的要求,通过一系列举措来进行人才发展。

四、严格的招聘流程与双核人制度

平安遵循严格的招聘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部门人力资源面试、直线经理面试、综合测评、集团核人等环节,每一名进人平安集团总部的员工都必须经过上述步骤。平安的招聘流程以“核人制度”为特征,即进人平安总部的员工,在部门人力资源人员和直线经理面试后,再通过集团的面试平台,进行核人面试。核人面试由2名集团认可的面试官进行。目前平安的核人面试官队伍由人力资源人员和直线经理组成,共80余人。

上述措施有效杜绝了应聘者通过非常规渠道进人公司,保证了招聘的纯洁性与公平性。

五、新员工封闭培训 每一位进人平安的员工,都将接受为期一到两周的新人封闭培训,公司还为每个新人指定了一位“指导人”,指导新人逐步开展工作。该培训严格按“新员工素质模型”进行,目标明确,以帮助新员工建立积极、健康的职业心态和团队工作意识,尽快完成“平安人”的转变。

平安银行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的人才体系,在目前银行也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利润的增加可以看出它的实力,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家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而且我相信它的未来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第五篇: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中国平安是国内最早建立绩效导向文化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的保险企业,具有典型的鹰文化特征,鹰一般追踪目标,扑捕目标。中国平安靠强调胜出来凝聚员工,企业的成功也就意味着高市场份额和拥有市场领先地位。因此,中国平安也属于典型的市场型企业文化,强调竞争力和生产率。平安的内部竞争贯穿到了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有部门之间的竞争,也有团体之间的竞争;市场占有率、规范管理、改革创新、队伍建设,大大小小的竞赛每年都会如期举行。这让员工在体会压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其中平安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中国平安在发展历程中,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现为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知行合一的特点,定位于造就“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追求卓越为过程,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做一个高尚和有价值的人”。

中国平安对企业文化有其独到的认识:企业有资产没人不行,企业有核心技术没人不行,企业仅有人才也不行,企业需要一群有凝聚力的人,朝着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成功。如何才能使企业人凝聚在一起?就需要建设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为企业员工创造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人才,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充满活力,保持领先。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协调企业员工,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创造性地运用企业资本和核心技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平安的企业文化体现在平安的方方面面,《客户服务》就是面向所有平安客户的展现平安企业文化的窗口。它旨在向客户传达平安最新的资讯、最新的产品以及最新的服务。同时针对客户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相关生活常识以及健康、理财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体现了平安领先的服务理念。

平安企业文化是产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平安人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为广大平安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组织制度以及物质形态的综合体现。

平安的核心价值观是:诚实,以诚待人,恪守承诺,光明磊落,率直做人;信任,互相尊重,彼此信赖,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进取,自强不息,拼搏奋斗,努力开拓,追求卓越;成就,创造业绩,超越自我,体验成功,实现价值。

平安团队价值观是:团结,实现价值的前提条件;活力,创造价值的力量保障;创新,实现价值的手段;学习,创造价值的动力源泉。

平安团队经营理念是:长远,人新我恒,平安为顾客终身提供忠诚的超值服务;领先,人专我新,在保持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差异,人无我有,通过差异化战略,向客户提供别人没有的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专业,人有我专,在差异化的前提下,实行专业化的经营和服务。

平安团队的三大机制是:竞争,竞争是发展的动力,竞争是全方位的,具有持续性,竞争是比贡献、比管理和比发展;激励,激励是潜能的催化剂,注重物质激励更重视精神激励、工作激励、支持激励、关怀激励、竞争激励;淘汰,淘汰是进步的必要,淘汰能保持活力,淘汰落后的思想和 过时的制度,淘汰落后者,不淘汰,就要被淘汰。

纵观这些年,经过感性感悟、理性思索等阶段,平安文化不断完善升华,始终与时俱进,在战略和策略上永葆先知、先觉、先行。每个时期,平安根据当时的形势和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共同探讨、完善文化内涵,平安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并且相信还会越来越完善。

下载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平安年度报告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平安保险实习报告

    中国平安保险实习报告 中国平安保险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营销实习是继专业核心课程后的一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企业市场......

    中国平安保险实习报告

    中国平安保险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丰富社会经验,掌握信息管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二、公司简介20xx年1月份我十分有幸的来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实习报告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实习报告 目录 一、 前言„„„„„„„„„„„„„„„„„„„„2 二、 实习企业简介„„„„„„„„„„„„„„„„3 三、 实习企业现状分析„„......

    中国平安(601318)分析(五篇范文)

    中国平安(601318) 1. 宏观分析: (1) 政策前景:2011年下半年货币政策难以出现松动,如果QE3再次推出,那么货 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再次加大,预计明年也不一定出现大的行情。 (2) 行业分析:中......

    中国平安公司客户关系案例分析

    中国平安公司客户关系案例分析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CRM,基于“无论何时(ANYTIME)、无论何地(ANYWHERE)、无论以何种方式(ANYWAY),努力使客户享受到满意服务”的3A理论。门店......

    “平安医院”创建分析报告

    “平安医院”创建动员部署阶段总结分析报告 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创建活动,出台一系......

    平安建设形势分析报告

    岚山区公路管理局 2011年上半年度平安建设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上半年以来,岚山公路局平安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的规定,坚持“平安岚山”不懈怠,在区......

    中国平安股票技术分析(精选五篇)

    中国平安股票技术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