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5篇

时间:2019-05-14 07:4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篇: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讨论稿)

我校地处石河子市西郊15公里处,是一所完全中学,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54年,目前在校学生1700余人,学校被命名为兵团文明单位,荣获农八师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学校正努力探索优质中学的建设模式,通过管理创新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在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改革和校园文化改革等方面跨出新的一步,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现状分析

1、外在环境

学校位于石河子市西郊,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吸引了周边团场居民的生源,并对教职员工在此环境中工作具有吸引力。

143团党委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设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尊师重教薇然成风,教师地位明显提高。师市教育局把我们学校作为重点投入设施建设的地方,对教师业务管理和专业发展培养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这些都为推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内在优势

(1)学校环境优美,去年投入800万元学校已完成抗震加固工程,今年投入300万元的新建实验楼即将峻工,五月去西安实验仪器订购会落实近50万元的设备。室内体育馆、300mm塑胶跑道建设已进入起步阶段,校园整洁、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校园周边环境良好,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与家长对子女就读学校的要求相接近。

(2)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66名,其中专任教师136名,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高级教师32名,八师石河子市名师3名,高中学科带头人16名,团教学能手10名,学校骨干教师17名。

3、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齐而不尖,年龄结构偏大,编制富余,超编严重,学科比例失调;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在教育教学上突出的拔尖教师,学科建设不易,少数教师缺乏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动力,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吃苦精神,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和增强。

(2)德育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德育工作还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八大教育重形式,轻内涵,缺实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亟待培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处在应付阶段,没有发挥其育人功能,学生欠缺主动学习的精神。

(3)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4)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建立,专家引领,环境铺设专业指导,思想推动诸方面还需下功夫,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急需解决。

二、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办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基本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在“巩固‘规范’、推进‘精细’、发展‘特色’,师生快乐,共建和谐”的学校主旋律中,探索从“规范”办学到特色发展的办学规律,突出质量主题,努力实现“垦区一流、兵团知名”的学校发展目标。

三、价值追求

1、学校愿景:师生快乐、和谐共进

我们认为,学校应以“师生发展为本”。在快乐和谐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提供高质量、多元性、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持续高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创造浓厚的氛围,为学生未来能够享受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教师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能不断的发展,享受教育的快乐。

2、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最佳服务,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教育追求,全体员工秉持真诚与信赖,慧心与创意,使学生快乐学习,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四、办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实现从规范办学到特色办学发展的跨越。

1、校园环境的“优化工程”

(1)建设优质的物质环境。

(2)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3)建立人人参与的德育环境

(4)营造家长放心的校园安全环境

(5)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网络文化

2、质量立校的“威信工程”

在实施质量立校方面,要以探索“有效课堂”的教育模式为抓手,具体要做的是,学习“有效”的教学思想,完善“教学课堂”基本操作程序,并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进行细化。强调学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兴趣的激发,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促进教师发展的“名师工程”

学将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把教师发展品牌工程的实施作为一项极其重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乐于奉献,富有特色,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主要实现以下的目标: ①积极精进;②敏捷有效;③创新教学;④持续改进;⑤诚信包容。

4、德育为首的“育人工程”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位工作,主要实现下列德育目标:①德行高尚;②学力扎实;③体能充沛;④负责自信。

5、科研强校的“品牌工程”

要进一步确立创科研型学校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组织领导作用,完善教学科研的操作程序和考核奖励办法,激励教师人人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科研活动。三年内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要走在全垦区前列,学校要注重以提高学校质量为核心的科研工作,努力创设学术气氛,充分发挥科研在实现从“规范”办学到特色发展的跨越中的引领作用。

6、课程建设的“保障工程”

为满足教师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立足学生实际,继续开发具有兵团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实现课程成就学生,课程成就教师,从而有效地保证学校三年发展目标的达成。

(二)具体目标

1、第一阶段发展目标(2012年)

发展定位:调整管理模式,巩固规范办学成果——夯实基础,理顺关系,重树形象,追求学校的有序运作,通过岗位聘任制度,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人员变动,结构重组,充分调动学校干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岗位责任意识,确保质量的提高。

2、第二阶段发展目标(2013年)

发展定位:推进精细管理,谋求学校特色发展——强化制度执行力,做到管理精细,任何工作落实到位,力求精致。发扬师生自主精神,追求主动发展,以质量为主线,追求教师管理,队伍更新,专业发展,结构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3、第三阶段发展目标(2014年)

发展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学校品牌提升——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科研引领发展为主旋律,特色为主题,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推出名师,创建学科品牌,进而提升学校品质,实现总体规划目标。

五、保障措施

学校三年发展行动计划的执行比计划的制定更为重要。为了有效执行计划,学校管理者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一)建立“校长——团队——个人”三位一体的规划系统

规划是学校对未来发展一个设计,它的实现必须要经历一个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落实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的各级组织,全体教职工都是落实行动计划的主人,因此,在制定规划过程,重要的是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建立一个规划团队,学校应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学校要引导教师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教师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规划团队要经常围绕规划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如学校目标设置会,教学设计会,学生座谈会,年度总结会等。

(二)建立遵循计划—实施—反思—再实践原则的执行体系

学校规划制定的期限是3年,在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学校应十分强调规划实施的要领:“凡事有计划,凡事有程序、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监督”形成规划管理程序:

1、制定学校分年度行动计划书。

2、各部门制定年度工作策划书。

3、教师制定个人年度工作策划书。

4、对照与反思。

(三)建立适时评估和调整机制

任何一个发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变化的情况,特别是资源和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力学策略上的重大变化。因此,需要进行适时的评估,通过评估来调整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规划的顺利执行需要在不断评估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和必要的调整。

第二篇:广州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广州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4-2007学)(2004年10月14日教代会通过)

一、学校现状与背景分析

(一)背景分析

21世纪,我国顺利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和平崛起”理论逐渐形成,“一超多强”国际新战略格局基本定形,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基因技术、信息网络工程、纳米技术不断普及,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趋势逐渐增强,人才和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无疑已成为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明确要求;广东省提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广州市的新一轮发展规划把“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创建“教育强市”,在全国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荔湾区在创建成功“教育强区”后,更加高度重视教育,在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总之,教育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学校现状

广州一中是广州市政府举办的第一间公立中学,始建于1928年,迄今已有76年历史。76年来,学校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广州一中成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 广州市创建2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之一,2002年通过省一级学校第二轮复评,连续15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学校探索、建立的“双动”教学模式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希望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成功在每一堂课之中”的办学思想延续至今,并已融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近三年来,学校已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先进教育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荔湾区先进教育单位,荔湾区“双拥”标兵单位。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凸现了“科技创新”、“科研兴校”和“体教结合”三大特色,若干成果已走在了广州市所有中学的前列。

近三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现已有64个班3217名学生(含一中实验学校),其中,高中班38个,初中班26个。教职工254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市中心组成员以上)18人。

对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学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1、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方面还要继续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够理想。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7.8 %,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上进心强,但经验相对不足,部分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3、学校地处老城区,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程度相对较低,在逐年扩招的同时,客观上凸现出生源质量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优秀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4、少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提高,具有教学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数量尚需增大。

5、由于高中招生政策改革和新校区建设速度滞后于高中扩招速度,本校自己培养的优秀初中生生源流失,外区的优秀初中生路途遥远难以报考我校高中,客观上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大威胁和严重挑战。

二、任期目标和各项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照现代学校的发展规律,加大校本管理的力度,把学校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的举措上,从根本上和全局上达到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发展目标。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思路,强化“严谨而开放、科学与民主、实践和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以两个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为聚焦,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均衡地发展,创建成功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并做好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工作。

(二)队伍建设目标

1、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校级班子全体成员做好“四个表率”,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坚持上级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校长负责制,集体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当一面。

根据学校将来一校两区的特点,实行高中部、初中部“统一领导、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三年内,培养校级干部四名,校级后备干部六名。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高、初中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三年内力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35%以上。

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和有关师范大学联系,争取建立教育硕士办学点,力争产生具有硕导资格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的覆盖面达到专任教师的100%,并保质保量完成三个校本培训项目的任务。

70%以上教师能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力争三年内产生或引进特级教师。

继续坚持“以培代奖,以奖代补”的原则,用培结合,直接将对教师的培养与教师的本职工作业绩挂钩。

三年内,培养科、级长以上的骨干教师40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40名。

(三)德育目标

1、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寓德育于个学科教学之中,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

2、操行评定优秀率、三好率、后进生转化率、非正常辍学率、学生社会实践率均保持或超过省一级中学评估标准,违法犯罪率继续控制在零指标。(具体指标见《广州一中三年发展规划指标检测量化表》)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固本培基,推进团队组织建设。

(四)教学目标

1、教学科研目标

申报3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含一项国家级、一项省级);基本实现全部学科教学研究课题进入区级以上“十一五”立项;各年级备课组根据科组和学校的课题内容开展子课题的研究活动。

完成一批市、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90%以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编辑、出版一本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专著(论文集)。完善、深化学校“教育花会”,鼓励百花齐放,在新校区组织实物形式的学校教科研成果展览。

举行学校论文年会,进行论文交流,突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 水平,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宣传推广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实施《关于教工参加校外教研成果评比活动经费使用办法》,建立课题研究奖励基金,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及其指导者进行表彰奖励,选取一些课题项目向全体教师实行招标,提供经费和条件。

定期进行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发布喜讯,颁发证书和奖金。每年评选学校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年之内,学校集体或个人每年发表20篇市级以上论文或经验交流文章(含省级10篇)。

全国、省教育学会和市、区教研会理事、市学科年级中心组成员、市特约研究员的教师达学校教师总数的8%。

积极开展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开设20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确保三年之内毕业生信息技术课考核合格率继续保持在100%。精心研究2005年将要出台的广东省新课改实验的高考大纲,并制定学校一级的应对策略。

2、教学质量目标

高考继续保持广州市一等奖,在高中扩招、生源改变的情况下保持高考重点率30%以上,本科率60%以上,录取率90%以上。在此基础上,涌现更多的八百分高分段学生,力争有学生考上清华或北大。

中考总分和优秀率均名列区属学校前茅。

3、体卫美劳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热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素质良好。

体育成绩合格率、体锻达标率、达标优秀率分别达96%、96%、26%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后按标准执行)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结合实际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近视眼学年新发病率控制在3%之内。

(五)学校管理目标

1、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改革学校奖金分配方案,激活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措施。

2、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以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理顺教师专业职务评审与聘用的关系,坚持评聘分开,强化岗位聘用,以岗定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赏罚分明,向重要岗位倾斜。

3、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学校人事管理新机制。

4、制订《广州一中高中部寄宿制校区管理办法》。

5、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建立食源性中毒应急处理机制、食源性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6、严格执行广东省教育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正确避免、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7、做好档案迎检和检查工作,保持省特级档案水平。

8、做好教代会换届工作。

坚持教代会议事制度,坚持一年一度的校长向教代会做工作报告、教代会审议校长工作报告的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六)学校环境设备设施建设目标

学校环境设备设施建设在2005年以前必须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即《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所列标准。

继续完善黄沙大道校区的净化、绿化、美化,重点放在美化;大坦沙新校区注重充分凸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布置创出学校特色;达到省绿色学校标准。

(七)教育信息化目标

在新校区建立完善的校园网及独立的Internet网站。铺设1000M光纤主干网,连接所有大楼至每一教室、教辅室及办公室。

行政办公楼设立无线局域网,满足移动办公需要。

学生数与教学计算机数量比例不低于5:1,教师办公计算机每两人1台,力争达到每人一台。

添置国际互联网主机及相关设备,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不少于60个。

建立电子阅览室,电子读物生均20册以上,电子阅览室有不少于50台计算机可上互联网和浏览电子读物。

建立学术信息交流中心,面积200平方米。

建立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室,面积150平方米以上。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达1:1.2。

3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制作和开发课件,80%以上的教师具有熟练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80%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95%以上的教师能用计算机多媒体上课,课时覆盖率60%以上。

建立校园SRP(School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学校实现教学、办公、管理信息化、自动化。

建立校园智能IC卡管理系统。高中毕业生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100%。

(八)薄弱环节改造:

1、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大胆使用和激励年轻教师,促进年轻教师迅速、健康成长。

2、加大名师培养力度,鼓励冒尖。

3、努力提高重点大学上线率。

4、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层次。

5、健全、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实现计算机管理。

6、探索和尝试在数学和自然学科类进行双语教学。

7、提炼校园文化的主题,形成自身的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领导班子建设

1、定期开好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搞一次全校性后备干部推荐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校级及中层的后备干部队伍。

3、邀请有关专家为班子成员作一次关于现代学校管理的专题报告。

4、邀请市、区督导室领导对班子成员进行学校督导评估办法的辅导。

5、赴省外1--2所名校考察取经,汲取先进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6、鼓励支持行政人员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

7、每位行政必须上交一份管理方面的专题文章,首先在《一中教研》管理专栏上刊出。

8、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交流、探讨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及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学政治、学教育理论。

2、指导、要求全体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3、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历培训,学校从时间、待遇上给予优惠与保证。

4、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评比,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评比活动。组织教师撰写各类文章,参加各种评比,继续出刊《一中教研》。

5、做好“学校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提名,考核、评选工作。

6、继续做好每中级、高级职称申报工作。

7、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

8、对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达成情况进行考核、检测、评价。

9、对学校前三年师培方案进行总结反思,并着手制定新一轮师培方案。

10、全面开展学生评教工作。

(三)德育工作

1.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2.设立德育综合档案资料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了解各德育工作目标。

3.健全德育管理层级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明确班主任工作的责任。

4.完善落实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包括级长、班主任等教师激励机制与自然班激励机制),落实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抓好日常规范的评比活动,建立班级自我管理制度,使行为规范深入学生内心,成为自觉行为。

5、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德育网络进一步向社区扩散。

7、完善年级组、班主任、班级工作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

8、抓好其他德育常规活动。(艺术节、校运动会、合唱节、教育花会德育系列等)。

9、制订和修订《广州一中基层团组织工作条例》、《关于我校团组织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广州一中优秀团支部等评选条例》、《广州一中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广州一中申请学校扶困基金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最后整理成《广州一中共青团工作制度汇编》,使各项活动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

(四)教学管理

1、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利用学校教育论坛,开展有关讨论。

2、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素质教育或新课程讲座,教师每学期完 成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体会),一篇案例,平时做好日常教学札记。

3、加强非毕业年级的质量监控和评估,继续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数据监测,强化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

4、加强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究,强化科组建设。

5、初步建立目标管理体系,注重常规管理和流程管理,强化教、学管理的责任心、积极性与自主性。

6、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高中跨市、跨省招生。

7、每学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和教工运动会(含单项比赛),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8、建立专门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教师。

9、每学年定期举办艺术节或分别举办艺术汇演、书画展、演讲比赛活动。

10、“海模”继续摘取国际竞赛金牌;水上运动项目继续获取全国赛竞金牌;男子篮球力争保持广州市冠军(现已8连冠);“三棋”继续夺取广州市大多数金牌,争取进入全国前三名;足球进入“市长杯”前三名,荔湾区冠军;舞蹈继续获取广州市一等奖,力争进入全省前三名;管乐队全区夺冠,力争进入全市前三名。

11、按实际和按需开展劳动技术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落实社会实践基地。

(五)教育科研

1、在教师考评制度中加强对教科研业绩的考核,把科研成绩纳入评先评优条件。

2、实施《一中教科研课题管理条例》,建立课题管理规范体系,促进课题研究工作上更高层次。

3、建立学术委员会,研究学校发展方向,对重要成果进行把关。

4、健全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评估、不断更新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5、完善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打好教科研基础。

6、利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实行,把对教师和科组长的科教研工作要求纳入到岗位职责中。

(六)服务系统

1、加大绿化投入,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争创省级绿色学校。

2、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管理,图书馆全部实行电子借书,建设电子阅览室,并适时启用,充分开放。

3、校园安全常抓不懈,完善保卫系统,在大坦沙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

4、招标校园保卫、绿化、卫生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公司,招标学生饭堂承包公司。

四、目标监控和保障机制

为使三年规划能够切实贯彻执行,在这三年中我们将对整个规划实施全过程管理。

1、本规划是在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教代会专题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起草,经上级审查、修改,再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各部门三年规划和各学科三年规划,必须根据此规划进行修改调整,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使目标监控更具体,评价更具操作性。

3、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行政负责每年向教代会汇报规划执行情况,并接受和答复教代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质询。

4、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及教职工的考核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5、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

6、党总支充分发挥监督保证和政治核心作用,搞好凝聚力工程建设,齐心协力,和衷共济,为创造广州一中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五、重大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

1、大坦沙新校区全面竣工,设备实施到位,并投入使用。

2、准备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

3、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第二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

1、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

2、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市级初评、整改。

3、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评估、整改。

4、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国家教育部复评、整改。第三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1、继续整改复评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成果。

2、全面总结三年规划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3、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向广东省实验性国家级示范高中和全国名校迈进。

广州市第一中学

2004-10-15

第三篇:2.酒泉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酒泉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8—2010)

(2008年11月14日职代会通过)

一、学校现状与背景分析

(一)背景分析

21世纪,我国顺利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和平崛起”理论逐渐形成,“一超多强”国际新战略格局基本定形,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基因技术、信息网络工程、纳米技术不断普及,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趋势逐渐增强,人才和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无疑已成为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明确要求;甘肃省提出新的经济建设目标;酒泉市的提出了调整教育布局,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的发展目标;肃州区更加高度重视教育,在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总之,教育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学校现状

酒泉市一中是酒泉市肃州区政府所属的完全中学,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有52年历史。52年来,学校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酒泉市重点中学。

近三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现已有64个班3217名学生,其中,高中班38个,初中班26个。教职工254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市中心组成员以上)18人。对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学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1、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方面还要继续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够理想。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7.8 %,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上进心强,但经验相对不足,部分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3、学校地处老城区,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程度相对较低,在逐年扩招的同时,客观上凸现出生源质量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优秀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4、少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提高,具有教学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数量尚需增大。

5、由于高中招生政策改革和新校区建设速度滞后于高中扩招速度,本校自己培养的优秀初中生生源流失,外区的优秀初中生路途遥远难以报考我校高中,客观上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大威胁和严重挑战。

二、任期目标和各项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照现代学校的发展规律,加大校本管理的力度,把学校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的举措上,从根本上和全局上达到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发展目标。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思路,强化“严谨而开放、科学与民主、实践和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以两个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为聚焦,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均衡地发展,创建成功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并做好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工作。

(二)队伍建设目标

1、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校级班子全体成员做好“四个表率”,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坚持上级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校长负责制,集体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当一面。

根据学校将来一校两区的特点,实行高中部、初中部“统一领导、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三年内,培养校级干部四名,校级后备干部六名。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高、初中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三年内力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35%以上。

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和有关师范大学联系,争取建立教育硕士办学点,力争产生具有硕导资格的教师。

继续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的覆盖面达到专任教师的100%,并保质保量完成三个校本培训项目的任务。

70%以上教师能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力争三年内产生或引进特级教师。

继续坚持“以培代奖,以奖代补”的原则,用培结合,直接将对教师的培养与教师的本职工作业绩挂钩。

三年内,培养科、级长以上的骨干教师40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40名。

(三)德育目标

1、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寓德育于个学科教学之中,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

2、操行评定优秀率、三好率、后进生转化率、非正常辍学率、学生社会实践率均保持或超过省一级中学评估标准,违法犯罪率继 续控制在零指标。(具体指标见《广州一中三年发展规划指标检测量化表》)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固本培基,推进团队组织建设。

(四)教学目标

1、教学科研目标

申报3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含一项国家级、一项省级);基本实现全部学科教学研究课题进入区级以上“十一五”立项;各年级备课组根据科组和学校的课题内容开展子课题的研究活动。

完成一批市、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90%以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编辑、出版一本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专著(论文集)。完善、深化学校“教育花会”,鼓励百花齐放,在新校区组织实物形式的学校教科研成果展览。

举行学校论文年会,进行论文交流,突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宣传推广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实施《关于教工参加校外教研成果评比活动经费使用办法》,建立课题研究奖励基金,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及其指导者进行表彰奖励,选取一些课题项目向全体教师实行招标,提供经费和条件。

定期进行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发布喜讯,颁发证书和奖金。每年评选学校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年之内,学校集体或个人每年发表20篇市级以上论文或经验交流文章(含省级10篇)。

全国、省教育学会和市、区教研会理事、市学科年级中心组成员、市特约研究员的教师达学校教师总数的8%。

积极开展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开设20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确保三年之内毕业生信息技术课考核合格率继续保持在100%。精心研究2005年将要出台的广东省新课改实验的高考大纲,并制定学校一级的应对策略。

2、教学质量目标

高考继续保持广州市一等奖,在高中扩招、生源改变的情况下保持高考重点率30%以上,本科率60%以上,录取率90%以上。在此基础上,涌现更多的八百分高分段学生,力争有学生考上清华或北大。

中考总分和优秀率均名列区属学校前茅。

3、体卫美劳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热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素质良好。

体育成绩合格率、体锻达标率、达标优秀率分别达96%、96%、26%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后按标准执行)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结合实际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近视眼学年新发病率控制在3%之内。

(五)学校管理目标

1、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改革学校奖金分配方案,激活竞争机制,完善激励措施。

2、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以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理顺教师专业职务评审与聘用的关系,坚持评聘分开,强化岗位聘用,以岗定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赏罚分明,向重要岗位倾斜。

3、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学校人事管理新机制。

4、制订《广州一中高中部寄宿制校区管理办法》。

5、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建立食源性中毒应急处理机制、食源性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6、严格执行广东省教育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正确避免、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7、做好档案迎检和检查工作,保持省特级档案水平。

8、做好教代会换届工作。

坚持教代会议事制度,坚持一年一度的校长向教代会做工作报告、教代会审议校长工作报告的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六)学校环境设备设施建设目标

学校环境设备设施建设在2005年以前必须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即《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所列标准。

继续完善黄沙大道校区的净化、绿化、美化,重点放在美化;大坦沙新校区注重充分凸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布置创出学校特色;达到省绿色学校标准。

(七)教育信息化目标

在新校区建立完善的校园网及独立的Internet网站。铺设1000M光纤主干网,连接所有大楼至每一教室、教辅室及办公室。

行政办公楼设立无线局域网,满足移动办公需要。

学生数与教学计算机数量比例不低于5:1,教师办公计算机每两人1台,力争达到每人一台。

添置国际互联网主机及相关设备,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不少于60个。

建立电子阅览室,电子读物生均20册以上,电子阅览室有不少于50台计算机可上互联网和浏览电子读物。

建立学术信息交流中心,面积200平方米。

建立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室,面积150平方米以上。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达1:1.2。

3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制作和开发课件,80%以上的教师具有熟练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80%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95%以上的教师能用计算机多媒体上课,课时覆盖率60%以上。

建立校园SRP(School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学校实现教学、办公、管理信息化、自动化。

建立校园智能IC卡管理系统。高中毕业生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100%。

(八)薄弱环节改造:

1、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大胆使用和激励年轻教师,促进年轻教师迅速、健康成长。

2、加大名师培养力度,鼓励冒尖。

3、努力提高重点大学上线率。

4、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层次。

5、健全、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实现计算机管理。

6、探索和尝试在数学和自然学科类进行双语教学。

7、提炼校园文化的主题,形成自身的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领导班子建设

1、定期开好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搞一次全校性后备干部推荐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校级及中层的后备干部队伍。

3、邀请有关专家为班子成员作一次关于现代学校管理的专题报告。

4、邀请市、区督导室领导对班子成员进行学校督导评估办法的辅导。

5、赴省外1--2所名校考察取经,汲取先进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6、鼓励支持行政人员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

7、每位行政必须上交一份管理方面的专题文章,首先在《一 中教研》管理专栏上刊出。

8、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交流、探讨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及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学政治、学教育理论。

2、指导、要求全体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3、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历培训,学校从时间、待遇上给予优惠与保证。

4、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评比,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评比活动。组织教师撰写各类文章,参加各种评比,继续出刊《一中教研》。

5、做好“学校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提名,考核、评选工作。

6、继续做好每中级、高级职称申报工作。

7、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

8、对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达成情况进行考核、检测、评价。

9、对学校前三年师培方案进行总结反思,并着手制定新一轮师培方案。

10、全面开展学生评教工作。

(三)德育工作

1.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2.设立德育综合档案资料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了解各德育工作目标。

3.健全德育管理层级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明确班主任工作的责任。

4.完善落实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包括级长、班主任等教师激励机制与自然班激励机制),落实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抓好日常规范的评比活动,建立班级自我管理制度,使行为规范深入学生内心,成为自觉行为。

5、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 教师,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德育网络进一步向社区扩散。

7、完善年级组、班主任、班级工作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

8、抓好其他德育常规活动。(艺术节、校运动会、合唱节、教育花会德育系列等)。

9、制订和修订《广州一中基层团组织工作条例》、《关于我校团组织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广州一中优秀团支部等评选条例》、《广州一中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广州一中申请学校扶困基金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最后整理成《广州一中共青团工作制度汇编》,使各项活动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

(四)教学管理

1、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利用学校教育论坛,开展有关讨论。

2、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素质教育或新课程讲座,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体会),一篇案例,平时做好日常教学札记。

3、加强非毕业年级的质量监控和评估,继续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数据监测,强化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

4、加强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究,强化科组建设。

5、初步建立目标管理体系,注重常规管理和流程管理,强化教、学管理的责任心、积极性与自主性。

6、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高中跨市、跨省招生。

7、每学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和教工运动会(含单项比赛),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8、建立专门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教师。

9、每学年定期举办艺术节或分别举办艺术汇演、书画展、演讲比赛活动。

10、“海模”继续摘取国际竞赛金牌;水上运动项目继续获取全国赛竞金牌;男子篮球力争保持广州市冠军(现已8连冠);“三 棋”继续夺取广州市大多数金牌,争取进入全国前三名;足球进入“市长杯”前三名,荔湾区冠军;舞蹈继续获取广州市一等奖,力争进入全省前三名;管乐队全区夺冠,力争进入全市前三名。

11、按实际和按需开展劳动技术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落实社会实践基地。

(五)教育科研

1、在教师考评制度中加强对教科研业绩的考核,把科研成绩纳入评先评优条件。

2、实施《一中教科研课题管理条例》,建立课题管理规范体系,促进课题研究工作上更高层次。

3、建立学术委员会,研究学校发展方向,对重要成果进行把关。

4、健全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评估、不断更新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5、完善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打好教科研基础。

6、利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实行,把对教师和科组长的科教研工作要求纳入到岗位职责中。

(六)服务系统

1、加大绿化投入,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争创省级绿色学校。

2、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管理,图书馆全部实行电子借书,建设电子阅览室,并适时启用,充分开放。

3、校园安全常抓不懈,完善保卫系统,在大坦沙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

4、招标校园保卫、绿化、卫生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公司,招标学生饭堂承包公司。

四、目标监控和保障机制

为使三年规划能够切实贯彻执行,在这三年中我们将对整个规划实施全过程管理。

1、本规划是在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教代会专题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起草,经上级审查、修改,再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各部门三年规划和各学科三年规划,必须根据此规划进行修改调整,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使目标监控更具体,评价更具操作性。

3、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行政负责每年向教代会汇报规划执行情况,并接受和答复教代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质询。

4、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及教职工的考核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5、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

6、党总支充分发挥监督保证和政治核心作用,搞好凝聚力工程建设,齐心协力,和衷共济,为创造广州一中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五、重大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

1、大坦沙新校区全面竣工,设备实施到位,并投入使用。

2、准备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

3、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第二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

1、申报广东省绿色学校。

2、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市级初评、整改。

3、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评估、整改。

4、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国家教育部复评、整改。第三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1、继续整改复评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成果。

2、全面总结三年规划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3、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向广东省实验性国家级示范高中和全

广州市第一中学2004-10-15 国名校迈进。

第四篇:石河子第十六中学三年工作总结

铸就凝聚工程 创建和谐校园

—石河子第十六中学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

石河子第十六中学是一所汉语授课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创办于1959年,前身为建工师六团中学。2004年7月划转农八师石河子市,2007年8月更名为石河子第十六中学。整个校园占地面积51047.90㎡,校舍建筑面积12274㎡。近年来,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尤其是这三年来,在各级政府、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拆除了中学楼,对童韵楼、艺韵楼、学生宿舍及清真餐厅进行了抗震加固和维修改造。现有智韵楼、童韵楼、艺韵楼、实验楼、宿舍楼和清真餐厅,并拥有配臵合理、体系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装备一新的网络控制中心、多媒体室、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以及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阅览室。学校藏书33070册。现有29个教学班,1364名学生,在岗教职工110人。

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和谐校园及文明单位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师生员工文明素质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三年来创建活动的实践,使广大教职员工深刻体会到,“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是落实“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优良载体。

为做好此次申报创建“和谐校园”的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决定以校办、德育处为主,其它处室密切配合,认真梳理三年来创建活动的有关资料,为申报“兵团中小学创建和谐校园”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将我校三年来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凝心聚力 共创和谐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和谐校园”领导小组。由校长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分管领导督导检查,德

育处、总务处、团委、少先队具体落实,其他部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为使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学校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的专题会议,校长亲自审核创建工作各个环节,以确保创建活动,有部署,有安排,有计划,有总结,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师资建设 开路先锋

学校在师德教育上,狠抓实效,进一步发挥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重点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成立了政治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和谐校园创建领导小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

2.制度约束,规范行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并把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突出位臵上。学校组织了师德师风专项学习,师德教育突出“育人为中心,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水平。

3.按时学习,增强能力。学校每周四下午三节课后是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增强了教师依法执教的能力。学校编辑出台了《文明礼仪常识汇编》《文明知识、礼仪知识应知应会手册》等,使教师的基本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4、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队伍业务进修体现多元化,为适应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到疆内外学习、培训和进修,也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截至2011年4月30日,学校80%以上的教职工参加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和考察。只要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领导都能给予大力支持和主动关心。

师资结构追求最优化。抓业务进修,其目的是为实现师资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学校要和谐发展,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是关键。为此,认真落实校本培训,开展了“名师工程”“希望工程”“青蓝工程”等教师发展模式,切实搞

好“自培”工作。三年来,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为契机,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在职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科研的能力。中小学每学期都组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和基本功大赛或课件大赛,在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各种技能。

自身素质提高的不断化,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三年来十六中为社会输送了近600名初中毕业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2011年中考取得了名列市区中小学第二名的好成绩。中小学三年来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各级奖项427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189 人次,教师论文发表:18 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教师论文获奖:60 人次。我校持续开展艺术教研基地和中学汉语教研基地活动,教研室已经组织了英语、语文、科学、综合、艺术等全市范围的教学研讨课9次,深受兄弟学校教师的好评。

课余生活的多样化。为了保证教职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学校也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首先,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后的时间是广大教职工进行各项体育锻炼的专门时间,学校体育组为教师提供了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毽子、排球等体育器材,在专门的场地进行活动,学校每年在逐渐加大在这些设施上的经费投入。在每年的校运会上,除了各班的学生进行各项竞技体育外,学校也为教师准备了一些趣味性的比赛,既娱乐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

三、制度保障 强化管理

学校坚决贯彻落实校长、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

1.为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2008年3月,学校对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修订和完善,刊印了35万字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学校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德育专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抓手,深入细致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青春与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

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时限、时时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意识和氛围,提高并加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校内外德育工作,完善管理网络,形成“三全”和“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校内建立并完善了党总支—党支部--中层科室—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的管理育人网络;党总支—党支部--中层科室—教研组—教师—学生的教书育人网络;党总支—总务处—工作人员—学生的服务育人网络,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的德育工作网络,拓展教育渠道,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位教师成为良好的德育工作者,以自身良好的品德行为去教育和影响全体学生。在德育队伍建设上,着力于全员参与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精”字上下工夫,在“细”字上求落实,在“严”字上出成效。切实加强年级组的管理功能,实行条块联动。德育处宏观协调和指导,年级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形成自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自校内到校外的立体化德育网络,确保德育工作的层次性、连续性、整体性和科学性。

4.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每学年都要对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家长进行培训。每年小学举办八个专题讲座、一次家长交流;中学举办十四个专题讲座、一次家长交流。通过家校联系,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关心学校的发展,深受家长好评。

5.社区是师生活动的又一个重要场所。

德育处积极与社区取得联系,扎实做好“老少共建”工作。三年来,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保洁护绿、书画比赛、文艺演出、到石河子福利院慰问残疾儿童等活动。参加社区保洁护绿活动每年十几次,人数在3000多人次以上。参加“走进社区”活动,成立了社区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小分队,开展义务劳动,对社区内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清理;成立了“送温暖”慰问小组,节假日向社区军烈属、孤寡老人、英雄模范、老党员赠送春联、帮助打扫卫生,与社区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孤寡老人结对子,常年进行活动。学校对师生进行了很多热爱社区的教育,积极配合社区的各类活动,比如,2009

年红山街道、34社区开展冰上趣味运动会,我校提供了冰场和裁判数名。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学校向社区提供了3人协助进行人口普查工作等。只要社区需要,学校大力支持。通过参加社区文明活动,同学们感知荣辱,体验生活,争当“环保、乐助、书香、文明”小义工,效果显著。

四、民族之花 盛开校园

十六中学自2005年开始就承办了内初班,几年来,内初班学生和汉族学生和睦共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显著。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反分裂教育活动,突出的事迹有:2009年8月至9月初,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党总支书记进行了全校民族团结总动员,党总支、党支部、年级组、教研组的教职工都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同时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全校师生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2010年的春节前,党总支组织了全体党员到餐厅为内初班的孩子包饺子,让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2010年的5月,德育处组织了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加深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深厚感情。2011年3月,四年级至七年级的学生就分别举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会”。同年4月,七年级内初班的学生和石河子第十中学七年级内初班的学生联合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会”。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使各民族的学生感受到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多么的幸福。

近年来军民共建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2010年8月底,十六中和石河子市预备役师联合开展了七、八年级的军训。通过为期一周的训练,各民族学生和教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组织纪律性更强了。如今,民族之花已盛开在第十六中学的校园。

五、特色立校 强化阵地

1.坚持“党员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基金”制度。我校每年除了为贫困地区和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外还成立了党员扶贫基金,专门针对我校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以及困难教职工进行资助。自2003年成立党员扶贫基金以来,每年党员教师都要自愿捐献资金注入。党员扶贫基金共注入资金一万余元,资助了30多位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其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0位。帮助他

们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资助的钱虽不多,但是党员教师的心是炙热的,受助学生感恩的心也是真诚的。

2.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其生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指导加强团、队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青年节、儿童节等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共青团的少年团课,少先队的“绿领巾预备制等。今年是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结合主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爱国爱党专题教育活动。如:五月份的少儿红歌赛、庆六一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3.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的创建活动,是在党总支的号召下于2010年开始的,将全校教师办公室都纳入评比对象,将卫生清洁、环境布臵、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的各类状况都纳入考评范围,目前已经进行了四次集中大规模的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的结果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办公室、各科室的创建热情。文明班级的评比是在德育处的组织下进行的。将全校中小学各班的学习、卫生、纪律等各项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学期末集中评比。获得文明办公室和文明班级的集体有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4.音体美是我校的教学特色,我校被师市命名为乒乓球、田径运动传统体育学校,多名学生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由我校音体美教师编撰的校本教材已成为十六中学教学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安全保卫平安校园

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一直是平安校园建设的突出重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1.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年轻的男教师组成的应急小分队,遇到特殊情况,小分队成员昼夜值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在每一栋楼前安装了监控设施,以确保校园的一切安全。

2.与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安全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层层管理的工作职责。平时有领导带班,中层、教师、门卫佩戴袖标上岗,对于出入学校的外来人员,严格按学校制度办理。

3.通过防灾安全疏散演练、办板报、悬挂安全教育挂图、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法制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专题报告,紧扣热点;课堂教育,讲求实效;主题班会,人人“说法”;系列活动,喜闻乐见。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学法、守法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坚持小学生路队制;功能课排队制。坚持学生会、少先队监督岗制度。

5.创新“问题学生”帮教转化工作机制,制定了《“问题学生”帮抚制度》,在对“问题学生”的帮教方面,除了班主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党员教师“一对一”帮扶,综治办干事主抓帮教工作。使问题学生逐渐摆脱问题,健康成长。

6.安全管理方面。一是校舍安全,近三年来在兵、师两级党委和师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学校投资420万新建中学教学楼,投资600余万对童韵楼、艺韵楼、宿舍楼进行了抗震加固,对清真餐厅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饮食安全,学校清真餐厅的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食堂管理、安全预防、食品采购、卫生清扫等制度一应俱全并落实到位。三是安全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一刻也未放松过,德育处编辑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发给每一位学生,并利用班会课学习领会,切实做到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七、美丽校园 绿色家园

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为创建活动提供良好环境氛围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学校提出了“四结合三联系”的工作思路,“四结合”指的是把环境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把环境建设与创建和谐校园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环境建设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环境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三联系”是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密切联系,校园建设与校风建设密切联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密切联系。

三年来,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修建了漂亮的校门和学校东面、北面的围墙;硬化了校内部分道路;绿化了校园东区;新建了崭新的餐厅;新增了六块宣传橱窗;新建了水冲厕所;制作了校内文明礼仪警示牌。

2.在绿化建设方面。学校每年都要购买一些花木,充实校园花木品种、美化校园的环境。学校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校园苗圃花卉的种植工作,有专人具体负责校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初中成立环保小队,不定期地开展环境检查整治工作。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校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学校的面貌一年一个新变化。

3.在环境卫生方面。环境卫生一直是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德育处不断健全学校环境卫生保洁制度,要求:校园做到“三化”(美化、绿化、净化、),整洁干净,环境宜人。校园内的建筑、教室、办公室内外要洁净,严禁有乱涂乱画现象。环境卫生坚持每天三扫,楼道内各班责任区及楼内的墙壁、玻璃、地面要求三面清洁,冬天雪停就是命令,必须在停雪后规定时间内将环境区和马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养成自觉的卫生习惯,常剪指甲、带好手帕,不得随地吐痰,不准乱扔纸屑、果皮核、包装袋等杂物。

对于每天的卫生情况,德育处组织校卫生部协助任课老师每天检查三次,每周进行卫生评比并颁发卫生流动红旗。为保证校园的环境卫生,完成市及红山街道指派的劳动任务,特制订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同时,本办法也作为班组劳动的考核依据。室内卫生:各班室内卫生由各班组织清扫,卫生检查时各班劳动委员要按时参与学生会的检查。室内环境的清扫工作要及时。室外卫生:室外卫生区一年四季要坚持一天三扫,清扫要求:卫生区无杂物,垃圾要及时清扫,打扫要彻底,不遗漏。师市及红山街道固定或临时安排的劳动,由德育处根据劳动的性质及各班的情况做出统一安排,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劳动任务。

通过学校德育处、团委、少先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卫生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所有到过十六中参观、学习交流的外校师生无不对校园的卫生状况提出表扬。

八、快乐健康 和谐校园

让学生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条件。学校配

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情绪发泄室,及时解决青春期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心理波动。使每一个学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为给打工子女和居住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提供暂时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学校成立了积善之家。在“集善之家”门口悬挂标牌,室内设施一应俱全,电脑、电视等设备畅通使用。“集善之家”的室内布局分为五大区域:学学习辅导兼读书写作区,配备了数百本学生用书,供学生学习使用。亲情沟通区配备了全新的液晶电脑和摄像头,供远在疆外的农民工,时常可以看到自己久未谋面的子女,让农民工放心在外工作,并且在开学后,有专业的计算机老师,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计算机极其互联网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与父母通话交流的愿望。谈心区,配有两组沙发和茶几,让农民工子女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和老师谈心,排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休闲娱乐区,配有两组会议桌,和一台液晶电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外可以进行一定的娱乐活动。规章制度区,让学生在遵守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合理的利用“集善之家”的设施。在学校的精心打造的下,“集善之家”能让这些农民工子女在短暂的休息娱乐中尽享家的温暖。

十六中立足于让每一个人体验到,这!就是一个快乐和谐的大家庭。

九、2009—2011年学校获得的荣誉 1、2009年获石河子“两基”工作先进单位三等奖。2、2010年被师市团委评为团级“五四红旗团委”和“红旗大队”。3、2010年被评师市为青少年科技工作先进集体。4、2010年获师市级卫生先进单位。5、2010年获师市级“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先进集体。6、2011年获师市“校安工程”和“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7、2011年获兵团首届青少年速滑锦标赛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8、2011年获师市教职工民族健身操大赛最佳团队奖。9、2011年获兵团“五四红旗团委”称号。10、2011年获师市级“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和谐促发展,和谐保平安。当前,我校正处在重要发展时期。创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魅力,必定会给十六中师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不断努力,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己任,真正围绕“培名校,塑名师,造名生”的战略,继续挖潜校园文化的激励内涵,整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为打造师市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石河子第十六中学 2011年10月24日

第五篇: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市*******中学

20**年——2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黑龙江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优势分析

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追求科学发展,落实办学理念。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指导下,严格遵守“教学水平+教学责任=教学质量”和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一个方面,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形成了较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领导班子指数、职称、学历合乎标准,学科分布合理。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合作,有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形成了合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 管理和监督更加民主化,重大决策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人为本,创造性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在物质分配、评优晋级上公开、公平、公正,教职工比较满意。

学校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经常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能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全体教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心热爱学生,不侮辱、歧视、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师生关系和谐比较融洽。

建立了教师考核奖惩制度,做到平时考核和考核有机结合。做到考核与教师福利待遇和评优晋级有机结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教师学历达标率96%以上本科以上学历达70%%以上。省市区学科骨干38.6%,中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48%。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以中青年为主体,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有自我发展意识,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和提高。评课议课初见成效。部分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较好。经过两年的努力,我校在执行招生计划和政策,学生按规定学区入学,留住学区相对好一些的生源方面做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宣传学校,搞好中小学衔接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两年来,入学率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数量,办学规模稳定下来

建立完善校级领导负责德育的工作体制和德育工作制度。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能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层次地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环保、禁烟、禁毒、心理健康、青春期和网络安全等教育。每月开展优秀班级(学科最佳班),每学期开展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主题班会——快乐星期四已成为道外区德育建设起大品牌之一。进行教学改革,按照“五重”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教学模式建构,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尝试体验,拓展提升,检测反馈,调整反思,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有效提问”为主题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创新,学校每学期有教学开放周。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四次在校内进行主备人公开教学课,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活动。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体育课、课间操和每天一小时大间操活动,开展经常性和多样性体育活动、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召开学校运动会。积极开展体育基点校专项训练,组织运动队训练和体育小组活动,培养体育人才。学生体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搞好校园和个人卫生,落实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按照《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形成学校艺术教育氛围。

建立教育科研组织,健全教育科研队伍,落实经费。确立从学校实际出发的、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教育科研课题,科研开展有声有色。管理规范,符合科研程序,并能及时检查、评价和完善。建立科研档案。按时结题,形成阶段性成果,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部分教师对工作原则理解不深不透,落实不到位,尚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计划安排调整不够及时有力,缺少反思,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没有达到全员性,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和个人利益同学校的发展及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的共同愿景有很大心里距离。

没有形成学习团队,部分教师学习意识不强,专业发展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氛围不够浓烈,机制不够健全。个别教师单打独斗,缺乏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不够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提高教与学效果的实效性不高

.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健全,研究单一。专题研究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加强。

缺乏电子阅览资料和教学软件。操场面积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同时上间操和开展体育活动需要。生均校园面积不足12平方米。学校无25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没有足球和器械场地。学生课桌椅不符合标准,不能单人单桌。三室器材药品缺乏,不能达标,没有教师多媒体备课室。书刊音像资料只有十余种。音体美劳卫生器材设施不足,实验仪器药品标本不足;藏书有80%的需下架。音像资料

室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学校木制门窗严重毁损,须立即更换。四、三年规划总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16年末,*********中学实现以下总体目标:即通过逐步落实以“实”字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办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创建教育教学特色,标本兼治,稳步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达到良性循环状态,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社会、家长、社区逐步认可学校;新生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办学规模稳定在18个教学班900百名学生,每班50人左右。

2、学校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尽最大可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机会,使全体教师对学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自觉的工作状态。培养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20人、区级骨干教师50人;管理能力强、教学质量高的被家长认可的教师达到40%以上。

3、通过以“规范---赏识---体悟”为途径,开展“五用”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经过实践和培训,完全胜任班主任工作教师达30%以上的。

4、通过预习—探究—迁移—反馈—调整 “五重”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整体教学模式,在熟练掌握这套教学模式的同时,有40%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出专辑若干本。

5、依法办学,逐步健全各种制度,形成有行政、教师、学生、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综合手册。

******年计划实现的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1、进一步细化“实”理念的教育教学细节,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形成管理手册做好准备。

2、推进学校“五用”“无重”特色建设的实验工作。

3、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对口校学生高比例入学。班额保持在50人左右,全校学生保持在800人左右,16个教学班。4.计划年内发展党员两名,培养积极分子两名

措施:鼓励教师把学校的利益和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在事业上名利双收,做好公私利益的协调。既不因公害私,更不能因私害公,在学生和社会面前做好表帅

按照教育教学两个模式的特色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和实践。

研究中小学对接问题,在办学思想上、教学模式教育方法上与对口小学形成自然台阶,使家长认可我校就是是唯一可以选择的学校。建立党群帮教联系网,规划好党员活动的具体事宜。

二、队伍建设

1、各学科、学年均有省市区骨干教师达到42%以上。

2、教师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在胜任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能指导1至2门选修课或1至2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达到60%以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普通话测试合格率达到 98%以上。教师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90%以上。教学质量高并得到社会家长广泛认可的教师达到20%以上。

3、全年搞两次反思交流,交流面60%,出刊一本。措施:

1、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每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发展目标、计划、措施,提供经费和时间。每名教师都要制定

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符合本人实际。

2、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完善.教职工业务档案,及时、属实记录好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并管理利用好。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设立奖项,使教师优劳优得。

3、按照“岗位大练兵”具体要求,抓好落实。

三、教育教学 德育:

1、探索“五用”模式,初步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评价模式。学生养成教育的优秀率达60%,合格率100%,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2,.经过实践和培训,完全胜任班主任工作教师达25%以上的。

3、完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措施:

1.通过“规范---赏识---体悟”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模式。规范:就是通过校规、班规等外部手段强制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赏识:就是发现闪光点,发掘潜能点,发挥特长点,发展增长点对学生进行表彰、鼓励,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向着标准看齐。体悟: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体验感悟生活,体会真理,培养情感,学习优良品行,践行美好德性。

2.调整组织机构,加强德育队伍的组织领导,注重计划性、关注过程、落实到人。

3.抓好班级管理,继续开展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开展常规教育、传统教育、时事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 教学:

1、研究和实;预习—探究—迁移—反馈—调整 “五重”教学模式,形成学校整体教学模式。全面试验阶段,年末拿出研究报告。各科有汇报课。

2、在熟练掌握这套教学模式的同时,有20%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有所提升。3

4、升学率,常规检查全区排名前列。措施:

1、完善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2、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作用,使教学手段多样性。

3、继续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学习体会《教学常规量化管理评分细则》,明确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测试、阶段验收与质量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4通过实践探索、现场观摩、互动评价、小组讨论、个案分析、评课议课等参与式的管理方式,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四、办学条件:

1、音体美器材达到教育部一类标准

2、订阅80种以上教师必要的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满足教学工作需要。报刊、杂志种类30种以上

3.建有音像资料库。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种类和数量满足教学需要。

4、实现教师用多媒体备课计算机每组一台。

5、建设好五十三中网站。

6、藏书量生均25册以上,新书上架1%。

7、学校木质门窗更换为塑钢门窗 措施:开源节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

********年计划实现的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1、总结经验教训,初步形成教育理念规范手册。

2、支部工作有新的创建内容,发展党员两名,培养积极分子两名。

3、“五用”、“五重”模式参与率98%,经验比较成熟,可以推广。

4、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逐步达到认同的全员性。

5、重点高中升学率70%,班额保持在50人左右,全校学生保持在900人左右,18个教学班。

6、建立教学资料档案库。完善电子档案库 措施:

1、广泛开展校级守纪重教优秀教师评选活动,2、建立隔周一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行全员评价。结合“五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3、通过议课评课、经验总结会等形式,继续推进“五用”、“五重”模式建构。

二、队伍建设:

1、本科以上学历达80%%以上,中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52%。

2、教师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在胜任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能指导1至2门选修课或1至2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达到60%以上。

3、不断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和整合的水平。教师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90%以上。教学质量高并得到社会家长广泛认可的教师达到20%以上。

4、、提高反思质量,全年搞四次教学反思交流,交流面达80%,出刊两本。总结反思经验。措施:

1、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和顶的编制配备教职工,制定措施,使多劳者

多得,优劳者优酬。激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2、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设计、课题开发和教学评价能力

3、引导教师自觉参加校本研修,确立“质量是学校生命力”的观念。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引导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4、激励、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作用。发挥教研组、备课组职能,细化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要求,为增强团队战斗力奠定基础。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通过“师徒结对子——青年教师阶段汇报课”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成长平台

6、落实“岗位大练兵”的每一个细节。

三、教育教学 德育:

1、“五用”模式实验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的优秀率达70%,合格率100%,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2、各科教师能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融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形成经验。

3、完全胜任班任工作教师达30%。措施:

1、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系统,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

2、加强班主任培训,深入研究德育渗透。

3、及时调整总结“五用”模式实验开展情况。

4、继续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两操、卫生扫

除、课外活动、等形成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5、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7、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和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

8、为了使“老品牌”“快乐周四伴我行”能有新发展,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

9、通过生活课,延伸德育课堂。继续“三务”教育。就是“校务、自务、家务”。“校务”为学校服务,做到“四能”。即能让花草含笑;能让垃圾归位;能让墙桌无损。能让同学开心。“自务”为自己为班级服务,学会自理、自立,做到“四整齐”。头面整齐,男生不蓄长发,男女生发不染色;衣着整齐,上学就佩戴胸卡;书具整齐;全班桌椅摆放整齐。“家务”就是学生为家庭服务,学生在家里要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

“五重”教学模式进入深入研究推广阶段,进行理论提升,拿出各学科的教学课型操作模式。在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模式的同时,有30%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省市重点升学率72%。措施:

1、全面开展“五重”教学模式评课议课、经验交流活动,进行理论提升,加强

2、五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深入研究。

3、继续开展了“集体备课观摩”活动。继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对各备课组的授课计划、集体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教学反思等项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细化要求。

4、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效性。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办学条件

1、订阅90种以上教师必要的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能满足教学工作需要。报刊、杂志种类40种以上

2、卫生室器材设备药品。达到省《中小学校标准化卫生室检查评估标准》一类

3、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达到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教材配备标准的95%以上。

4、各类药品标本齐全,常用药品充足,能满足演示和分组实验的需要。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课率达到90% 5.校园绿化、美化,生均绿地面积城市1.5平方米以上,校园幽美、教室整洁卫生。

6、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楼层文化形成浓厚的有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7.新书上架3%。

8、实验仪器。达到《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一类标准。措施:

1、开源节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资金投入。

2、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3、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实现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

和谐营造文明美的境界。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4、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使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张扬人文精神,浓郁学术气息,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5、开展“绿色教室”、“绿色办公室、“图书角”等评选活动。适当设置人文景观。

********年计划实现的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1、修改、完善学校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准则。据此监督制约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进行“五用”“五重”经验总结。

2、支部工作有经验。发展党员两名,培养积极分子两名

3、通过竞聘上岗,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事业心强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望,群众满意率98%以上中层管理队伍,教师岗位合理,人才精干,无人浮于事现象

4、在“五用”、“五重”模式基础上有50%的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创造出新经验,形成独特风格和传统,体现在鲜明的校风、校训之中。学校特色得到社会和主管部门认可,拿出被推广的经验,在全区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5、重点高中升学率75%,班额保持在50人左右,全校学生保持在950人左右,19个教学班。

6、完善教学资料档案库,资源校内网教师共享。

7、建立安全常规,争创省级安全单位。措施:

1、研究和吸收本校和外地的经验,建立我校科学管理体系,突出特色,形成我校特定的学校管理文化。

2、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进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制度建设和教师思想管理完美结合起来。

3、抓学校管理细节化。坚持争创“文明示范班”、“学习成绩最佳班”、“纪律示范班”、“卫生示范班” “单科成绩最佳班”、等评选活动。

7、班级管理细节化,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学生自创“班规班

训”,“自选座右铭”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构建班级文化,形成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从“人治”到“法治”。

二、队伍建设:

1、各学科、学年均有省市区骨干教师达到50%以上。

2、能指导1至2门选修课或1至2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达到60%以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普通话测试合格率达到 98%以上。教师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90%以上。教学质量高并得到社会家长广泛认可的教师达到40%以上。

3、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知识积累,专业知识扎实,能主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适应课改要求,形成鲜明教育教学风格。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80%以上。

全年搞四次教学反思交流,交流面达95%,出刊两本。有教师反思文章公开发表。措施:

1、大力开展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培训工作,强弱结对,实践与理论结合,通过反思沉积理论素养,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讲责任、讲质量、讲师德、作表率的良好教学工作氛围和勤于思考、敏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关注未来的良好风气。造就“理念领先、敬业爱生、一专多能、创新力强”的教师队伍。

3、强化师德教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师德水平,树立实验中学教师的良好形象,做到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4、进一步落实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方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弱整合,在促进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力争每位教师都练就

自己的“绝活”;注重教学反思的总结与梳理以及与同行间的交流、研讨上,从而使反思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三、教育教学 德育

1、“五用”模式全校推广阶段。进行理论总结,学生自我教育大见成效。学生养成教育的优秀率达80%,合格率100%

2、完全胜任班任工作教师达35%。

3、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室 措施:

1、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系统,实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

2、加强班主任培训,深入研究德育渗透,总结经验。

3、及时调整总结“五用”模式实验开展情况。

教学

“五重”模式全面推广阶段,进行理论总结,有40%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继续开展“五重”教学模式评课议课、经验交流活动,进行理论提升,加强“五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深入研究。

四、办学条件

1、藏书量生均25册以上,新书上架6%。

2、教师必要的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能满足教学工作需要,订阅100种以上。报刊、杂志种类50种以上 力争达到一线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

3、各室建设达升级一类标准。

3、校园绿化、美化,生均绿地面积城市2平方米以上。

4、校园文化建设,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楼层文化形成浓厚的有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我校特定的学校文化。五.制定2016—2021学校发展规划。

下载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河子143团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07年9月——2010年8月) (修订稿)为了求得学校更快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根据《东营市初中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制定《......

    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一、办学条件学校是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辖属的十三个办学实体之一,含小学龙华中英文实验、初中、高中部,集走读、接送、住宿为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推荐)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表 二、现状分析 (一)概述 西夏墅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学校,始建于1926年,曾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学校......

    永德县第一完全中学2012-2015年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把永德县第一完全中学的品牌继续做大做强,教务处充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制定2012—2015年三年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三年的发展蓝图,认真实施。第一、办学理念、办学目......

    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学年工作总结(五篇)

    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学年工作总结时间毫不停息地走着,我担任一年级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学年了,我也在迅速地成长着。这一个学年的工作给了我很多磨练的机会。在工作中,我不断......

    杉木桥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杉木桥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杉木桥中学位于邵阳县郦家坪镇杉木桥村,是邵阳县的东大门,东临邵东九龙镇,北靠邵阳市大祥区,南接祁东县凤歧坪,西连诸甲亭乡。学校创建于1968年,现有学生......

    &&县第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县第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9年)为实现教育发展现代化、特色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及《**县二中十年......

    虎林市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虎林市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4年—2016年) 虎林市实验中学前身是虎林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68年,2008年9月---2011年9月先后与忠诚、阿北、东城、伟光、新乐乡中学合并,2011年9......